时间:2022-03-19 10:16: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教学艺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学现状。在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干扰下,高中语文教学大量采用了条分缕析的“科学化”方法。做练习,讲练习,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学完全丧失了人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也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我们作了部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一些学生在回顾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时说:“围绕练习讲授课文最没劲”;“高三时整天做练习,烦透了,现在想来几乎都是无用功”。许多老师也感慨:语文越来越不会教了。语文教学已成了世纪性难题。为此,我们语文组从97年起开展了《构建“三化”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课题(市级)的研究,下面把我们近几年在“艺术化”方面作的一些思考探索总结如下。
“语文教学艺术”的界定。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艺术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励乐学说。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的艺术》一书中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他以研究学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教是为不教”,其目的也在于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
2、创造活动说。李密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通论》一书中论证指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张武开先生在《教学艺术论》一书中认为:“教学艺术是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特殊认识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苏灵杨先生也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塑造新一代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教育研究》1981.3)
3、审美说。阎增武先生认为:“借助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可以给教学艺术下一定义: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浅析教育过程的审美感》,《教育研究》1987.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水平和各项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通过学习理论,把握《大纲》精神,再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情感性、创造性。
为了在教学中便于操作,很好地实施语文教学艺术化的构想,我们围绕情感性、创造性,把语文教学艺术具体分解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知识的充实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个别老师对知识的学习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偏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为学习目的,把知识作为穷究的对象;二是偏面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轻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知识不是终极目的,学知识是为了运用。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如何学,要“既进得去,更能出得来”。
1、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知识繁杂、零散无序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如果不对它们作科学的整合,学生将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严重影响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认识发展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S == AT == R 。其中,S是具有一定刺激的信息、知识,A为个体接受的刺激;T为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R为个体所作出的反应。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一定的刺激(S),只有当一部分(A)同化于个体认知结构(T)中时,个体才对刺激作出反应(R)。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对外界刺激进行鉴别、改造,重新组织,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同化新知识,迅速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例如,我们在学习
中国文学作品时,指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构建以文学发展史为纲,融文体、作家作品、艺术风格等为一体的知识网络,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衔接了起来。丰富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始繁者终必简,始晦者终必明,始乱者终必整,始艰者终必流丽明快”(袁宏道语)。心理学研究指出,唯有结构才具有最强的迁移性,学生在知识网络中学习课文,思维宽阔,不仅利于“接纳”新知识,所学的知识也容易转化能力。
2、让学生尝到运用知识的“甜头”
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尝到“甜头”,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把握词义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如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通过分析结构推断词义,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
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贾谊《过秦论》)
②“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已风·亡民》)
③她重行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幽幽悄悄来报告恶消息时的况味。(叶圣陶《夜》)
例①,通过结构分析,明确“追亡”和“逐北”同义并列,只要把握了“追亡”或“逐北”的意思就可以了。进一步分析“追亡”,动宾关系,根据语境,应解释为“追逐逃走的败兵”。例②,通过分析,“夙兴夜寐”是反义并列短语,已知“寐”是“睡觉”之意,那么“兴”应当是“起床了”。同样,根据“夜”就可以推知“夙”是“晨”义。例③,“经验”一般用作名词,意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例句中“经验”已作动词用,构词方式为并列,联系宾语“那天晚上那个人幽幽悄悄报告恶消息时的况味”,词义可推断为“经历、体验”。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学生就能使所学的知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重视新的知识结构的建立,重视知识的运用,知识就能变为能力。学生学得积极,学得充实。
二、思维的快乐
通过反思,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严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遭到极大的扼制。由于缺少思维快乐,本应充满勃勃生机的学习变得了无趣味。为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以“发现学习法”思想为主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中西方教育相比,中国多用“接受学习法”,西方多用“发现学习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从培养创造能力而言,当推“发现学习法”。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指出:“我注意到中国学生more respect for authority(驯服权威),美国学生则easier to challenge (喜欢挑战权威),中国学生需要ask the question:Is it absolutely right?(凡事怀疑)。因为书本所讲未必对。”(《应多怀疑 敢于挑战权威》,香港《文汇报》1999年12月9日)高中学生已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已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我们认为以“发现学习法”为主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明确学习目标——自己鉴赏——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迁移运用”这样的教学流程。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把课文前的提示(因为太详细了)放在后面作参读材料,抛却以往的根据课文提示中的“结论”去“图解”文章的阅读思考模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会砥砺自己的思维,真正有所得。新版人教社教材(试验本),已把过去课文前的关于内容、写作特色的详细提示,换成了“训练重点”,我们认为这更利于“发现学习法”课堂教学结构的实施,也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切莫用“先入之见”把学生变成思维懒汉。
2、养成“披文入情”的阅读习惯
创造精神源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载体的。心理学研究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所以,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就必须纠正“天马行空”式的分析,引导学生养成“披文入情”的阅读习惯。
3、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
学生分析自己语文水平不高时,常常归因于语言积累。以为肚里的“优美词句”太少。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却发现,对高中学生来说,制约语文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经常表现为不科学的思维方式。钱学森曾指出:“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处于青年时期的高中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力求用理论分析概括事实的思维特点。因此,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思想武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作辩证分析。联系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尤其重视以下的思维方法:排除经验干扰、避免复制性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牢固树立语境观念,由整体看局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角度思考;由表入里作原因分析;纵向横向的联系比较。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武器,其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现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三、情感的陶冶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 味和旨趣。我们采用的教学手法一般为传统的“涵咏法”和后起的比较法。
1、涵咏法。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例如,朗读《荷塘月色》,要求学生调动有关知识(社会背景、写景状物的要求等等),展开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描述的情景,争取获得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感受。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感。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性和意义的空白,比明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情节的推进,意义的展开都不断地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理解本身便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行为,包含着创造的因素。”(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26页)“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朱自清《我与文学及其他》)
可是传统的“涵咏法”只尊重维护作者的权威,讲究寻求作者本意,“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而忽视了作品本身意义的开放性、未定性以及读者理解的主观性、创造性,极易造成思维的偏隘、单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去参悟,在尊重作品的同时,争取有独到的发现。
2、比较法。传统的“涵咏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东方色彩,它强调心领神会和得意忘言。而后起的“比较法”则侧重理性的评价,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两篇或更多的作品之间识其同,辨其异,并由同中之异着眼,作出自己的鉴别判断。例如,朱自清先生、俞平伯先生1923年8月同舟泛游秦淮河,上岸后相约写了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选材、组材、语言表达方面的比较鉴赏,深入理解作品,较好地把握了作者夜游秦淮时思想感情的异同。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通过深究“异同”的原因,学生对所读作品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更高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吸收。所以,在鉴赏中我们强调涵咏感悟,并不排斥理性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分析应该建立在单篇涵咏感悟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爱因斯坦语)当学生通过涵咏、比较,用心灵去领悟时,作品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了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进而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
四、成功的激励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让学生们在“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中感受“人生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1、重视“神似”。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借鉴文章思路和表现手法,而要深入领会文章思想内容,对文章内容和形式作辩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写作训练中力求“神似”。如《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典范的写景状物散文,学生通过“披文入情”,体验作者赋予生命的小屋,及小屋周围的每一个景物所给予人的不同感受,体会小屋主人的全部襟怀,他的内在素质、气度、情趣和风格。通过把写景状物的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体验联系起来的分析,就领悟到了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这样从本文借鉴的写景状物的手法,才会真正的“生根”,学生在实践中就能灵活运用。
2、感受生活。歌德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所以,阅读教学后提供的材料或习作参考题,除了能很好地迁移所学的知识外,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能引导学生像课文作者那样积极观察,深入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悟。学生在用心感受生活中,思想会变敏锐,情感会更丰富。九九级⑸班的邵国同学在小作文中这样写道:“从习作角度审视课文,学习目标明确。观察与思考太重要了,平时熟视无睹的事物,现在居然有了全新的体会。”
3、鼓励创新。写作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努力写出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有新鲜感受、独到见解的文章。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要求学生忠实于自己的精神,对学生习作中的个人感触、偏激想法,作辩证分析,肯定其闪光点;对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做法,要充分鼓励。这样,学生就敢于冲开固有思路的框架,敢于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写出富有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好文章。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就会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
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知识的充实、思维的快乐、情感的陶冶、成功的激励,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围绕情感性、创造性,把这四个方面作有机的整合,将形成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合力,学生将在快乐中学习,和谐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心商MQ——学生最新成功法宝》王极盛著,工商出版社,1997年
2、《情感智商》(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泽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3、《学与教的心理学》邵端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学艺术 体育教学 教学风格 同步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艺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适当运用教学艺术,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挖掘其潜能;教师在不断地参与教学艺术改革的同时也易形成风格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学方式,并能不断地提高、充实自己,保持教学与社会同步前进,同步发展。
一、引言
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灵活地应用教学艺术手段组织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不仅是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方位教学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高职教师对教材安排、教法处理上考虑不周,不能将学生对游戏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那么,体育教学的质量就很难保证。高职体育课程中受到内容、课时安排等的限制,加之体育课大多在运动场进行,受器材、天气、环境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所以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的组织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可能演变成“灌输式”的旧式教育。
就以上问题2007年在广东行政职业学院07级普高班女生班人学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7.5%的女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并有81%的女生对体育中长跑项目(800m)没有信心等现象,在经过大学为期5周的体育理论辅导和5周的体育课实践后,女生对体育课的看法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最初的不喜欢状态到愿意接受,最后到学期末时都表示希望能多上体育课。实践证明在高职高专体育课组织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艺术手段进行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潜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达到促进健康和终身体育教育目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健康观念;就教师而言.在不断地参与教学艺术改革和完善教学艺术手段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易形成健康积极的个人教学风格,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学方式,逐渐地提高自我、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方式与社会同步、与世界同步。
二、体育教学艺术应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生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交替兴奋与信息输人数量、内容、速度有关,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指出:大学体育课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体育课无疑能促使大脑皮层中的酶的活性增高,各种认识活动加强,从而兴趣盎然,思路敏捷,想象力丰富,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间部分达到高峰。
根据这些规律性变化,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注意,课堂的准备部分采用各种手段激活学生的心理机能,提高其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将其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上,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础。
在进人到教学的基本部分后,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理解能力均处在较高水平,这样教学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成学习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增加项目练习的难度和运动负荷,主要练习本课的重点、难点技术和技巧,难度以适应意志力活动变化为主线,以利于提高意志力的效应。
在课程的结束部分,学生的体力逐渐减弱,注意力和意志力明显降低,在这部分应安排一些运动负荷不大,轻松舒展的体操或舞蹈组合来做整理部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一次体育课的学习。这样可以轻松摆脱以往中小学时代对体育课的错误感知,以及对旧模式体育课的厌恶情绪。体育理论课应增强大学生对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的感性认识,逐渐让其升华为理性认识,并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科学的终身锻炼习惯,以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体育教学目的,为贯彻落实我国全民健身教育,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努力,也是高职高专教师应尽的一份力量。
三、体育教学艺术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较,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发展个性的特殊效能。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学生个性,把其列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近来世界各国的学校体育都提出:“培养富于个性的学生”,德国强调“健康和个性的发展”,芬兰把发展个性和培养身心健康组成一体,俄罗斯、美国也十分重视个性的培养,在我国心理学界比较一致的定义是:“个性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相对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而影响个性成型的条件为“遗传是前提,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是起主导作用”。也就说明个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下,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时,首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包括观察力、竞争力、应变力、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能力在个性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有的能力需要在逆境中磨练,在压力中产生,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注重倾向性,又要注意专业的要求,所以高职高专体育课教学既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又要注意严、宽结合。
其次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时,还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需要的是个性源泉,没有需要就谈不上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兴趣则使人积极寻找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需要可归纳为:强身健体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技能技巧的需要等。
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学生上述需要,这样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每个人也可以得到自由的发展,使体育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科学的热爱,保持与社会的体育发展同步协调发展。
四、体育教学艺术应注意教学语言表达艺术
精堪的语言艺术在体育课教书育人方面会发挥很大作用,文明、简练、准确、幽默、又富逻辑性的语言,不仅可以运用到技术动作的讲解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里,有助于陶冶良好的教学情感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乐学情绪得以展开。而教师正面、积极、幽默的语言表达艺术同样会让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时机,提问的内容同样需要研究和探讨,都必须十分讲究,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要有启发思维的价值,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就会失去提问的意义。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评价也至关重要,老师必须恰如其分地分析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首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以尊重的心态做出准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采取激励、鼓励的原则,以达到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和荣誉感,使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一些动作出现缺点、动作发生错误或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以指导、激励,而不是指责、放弃,这时学生最担心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冷嘲热讽或者轻视。如果评价分析处理得不好,不仅不利于动作的纠正和提高,还可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抗情绪。相信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会记住任课教师风趣幽默、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激励。
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体育情结,而教师在不断探索语言表达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积极的、进取的态度用语言的形式激励学生,长期如此不仅能形成独特的个人语言风格,还能够不断鞭答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灵活地应用教学艺术手段组织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不仅是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方位教学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安排、管理、语言表达、语言启发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如何适当运用教学艺术,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综合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如何参与教学艺术改革,如何形成风格鲜明、喜闻乐见的现代教学风格就显得尤为必要,以便保证体育学科的教与学与社会体育发展同步前进、同步发展。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 艺术教育 现状 对策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努力做好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改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建议。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农村小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艺术教育非常薄弱,艺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给农村学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力。农村艺术教育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下面就相关文献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进行综述。
一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1.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
不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艺术课可上可不上,随便对待,简单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艺术课,但形同虚设,随意性较强,经常被主课占用,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艺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造成大多数的农村孩子缺乏艺术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艺术素养低。
2.专业师资队伍紧缺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艺术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是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农村小学,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为数甚少,很多艺术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对音乐、美术等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有的学校艺术课教学基本上是由非艺术学科老师兼任,由于教师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使得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又怎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正常化?
3.条件制约,教学设备短缺
全国政协委员于海曾这样感慨:“我国有5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1.4亿多中小学生,80%以上的学校没有艺术课的专用教室,因为没有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所以根本没有能力添置艺术教育器材。”学校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艺术教学设备简陋、配置不足,有的学校能有电子琴、画夹、颜料等教学用具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能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严重阻碍农村艺术教育的开展,更谈不上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二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我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效果较好。
1.转变观念,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学校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定信念,建立起正确对待艺术教育的思想,从思想认识上到位,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教育,爱护艺术人才,形成良好氛围。
2.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
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多渠道争取艺术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设备的配备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学校可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制一些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艺术教学用品,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为农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好艺术教育师资,建立相对稳定的、合格的艺术师资队伍。一方面是针对现有艺术教师,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使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远需要;另一方面录用教师时以专业技能为标准,同时兼顾录用人的综合素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深化改革,狠抓艺术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依然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要求开足艺术课程,经常检查督导,保证艺术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应认真钻研《艺术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艺术学科的教学目的,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加强艺术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艺术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经验,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
5.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需要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有效的途径。学校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应基础、特长和爱好自愿参加,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开展歌唱、舞蹈、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此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长,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高。
6.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艺术教育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蕴含的艺术功能,切合当地实际,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考虑学生的本体特性,从他们熟悉的艺术形式入手开展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如:结合当地的风景等进行素描活动。平时可向社会和家长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宣传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农村艺术教育的起点较低,决定了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之路更艰难。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着力特长师资队伍的建设,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优质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线上,让艺术之花开遍农村小学校园。
[论文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艺术性
[论文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没有学习的创造性。那么,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体现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1灵活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导入,我们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复习旧课式的导入、提出问题式的导入、图片赏析式的导入、讲述故事式的导入、引用诗词式的导入、播放乐曲式的导入等等,由导入创设情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必然性,不可分割的联系。
2多措并举,满怀信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配合与呼应,通过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而不是只有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参与。要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活跃而和谐的气氛。
其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仪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这种客观存在要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要有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水平,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才气,这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
再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善于驾驭课堂能力,可以通过像央视《实话实说》节目那样,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包括教师的风格、气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一提到这个老师就信心百倍,激情饱满,以此来吸引学生要比浅层次的兴趣教法更为有力。
3勇于创新,积极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的方法、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教学活动,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石器、竹简、泥制活字等。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直观性、动态性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的、多方面捕获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在设计教学上要注重对历史问职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经常是围绕、伴随着对具体的历史问题的探讨。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议,都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重大的历史问题,以及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收集、辨析、推论,使学生了解历史的情况,提升阅读的能力,发展历史的思维,解决学习的问题。同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运用投影、录象,分发资料卡、阅读纸等,向学生提供各类材料,包括文字的、图象的、统计的材料。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进行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5加强历史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习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联系当前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势,联系本地区的具体实际等。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因此,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人生,贴近学生,这样才会有生命力。
总之,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切实把握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改进教学。针对初中生的好动、好乐、好奇、好胜的特点,加强兴趣诱导,培养学生特长。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问题。
论文关键词:教学有效性;科学性;评价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设计学科为研究背景,依据教育学方面关于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对艺术设计学科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具有艺术类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综合性大学具备多学科背景与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各学科都积淀了一定的教学理念、成果和方法,这些教学思想彼此之间融会贯通,如果经思考、研究、提炼和加工之后。便可能被纳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这样会进一步丰富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方法,使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更具兼容性,不同于纯粹的美术学院,形成综合性大学中艺术学院的特点,从而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力图为艺术设计类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艺术设计类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结合而实现的,因此,教学有效性即“教”与“学”行为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判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是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考察,教学行为应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原理,切合教学情境;二是从教学结果的角度来考察,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三是从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根据有效教学的涵义,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尽可能大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判既可以在教师实际教学时观察、记录情况,做出结论,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由教学感知者如教师本人、其他教师(同事)、学生、教育行政人员等,在对感知的教学进行回忆的基础上做出评估。
对于艺术设计类教学课堂,我们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不同教学论的观点,采用对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有帮助的方法,探索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为了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发现的活动中。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必须主动,这样实现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正如一本畅销书的书名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效果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一旦产生,对于后续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有好处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产生有其“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也很重要“先天”因素是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并深深热爱专业,还有部分学生是对个别课程很感兴趣,这类学生稍加引导即可产生良好效果还有学生对课程认识不深,并无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这类学生要重点引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主动性。因此对于“先天”素质不同的学生应分别辅导,达到量体裁衣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后天”因素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课程初期全面完整地介绍课程重点、课程难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程安排等,甚至有的课程要将重点内容打印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做到心有全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课程安排来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步骤,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这种课程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的培养对艺术设计专业还具有另一方面的帮助,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思考对于设计创作、思想创新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授课过程中要适当安排,调动并激励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行为,寻找课程与学生关注的契合点,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且有序的学习环境。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就有一个在课程开始前展示教学日历的环节,教师将即将开课的教学日历贴在走廊的布告栏上,选这门课的学生在开课前几天可以看到这份文件,记录下来后可以回去做预习工作其他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提前了解他们后来都会上什么课,课程特点是什么,使学生对于课程安排有较系统明确的认识。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参与到课程中的意识,避免学生出现课前不做准备,上课时间进教室就是学习的心理暗示,进而产生良好的授课效果所以说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刺激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教学互动环节的科学设置
交往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关系是在特定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典型的课堂由长时期在一起学习的几十位学生和教师组成,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创设了相互交往的课堂环境以这种教学观来衡量有效教学,即有效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交往。用交往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个教学观很适合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行为艺术设计类教学很多课程并不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更生动形象地传授了教学内容。学生解决了问题,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经常会使思想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产生优秀创意的最佳阶段尤其是老师与学生常会有一对一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为亲近,接触机会增多,也就有较长的时间去汲取知识。在对话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建构起引导作用,教师的职责已不仅在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的身份在艺术设计类交往教学中可转换成“客户”或“评委”,“他将越来越倾向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体现在与学生的交流效果上,根据不同教师的授课特点,这个环节会具有其独特性。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该课程的专业思考阶段,而不是泛泛的进行交流,这样能够避免互动内容向与课程无关的方向发展教师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问题。并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决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程内容被很好的传递出去。并被学生接受及消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行为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以及完善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样能够使互动交往型教学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实践情境的科学营造
情境教学观认为,知识、学习和认知总是处于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从事的认知活动和发生这些认知活动的情境,决定了学生所学知识和学习成果在课堂外真实情境中的有用程度,课堂学习不同于校外学习,课堂教学应该反映真实生活现在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能够走出校门就走进企业的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情景,避免出现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情形学习和认知处于具体文化背景中,如果学校学习更接近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那么学习会更加有效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和课程任务科林斯指出“情境化学习的益处包括学生了解应用知识的条件:情境促进发明或创新;学生看到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情境建构适于应用的知识”按照这一教学观,有效教学即能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教学。
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行为中,走出课堂,走进美术馆,走进企业,这种教学行为常常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外界因素的波动性,使得这种课程并不容易形成固定的课程设置所以教师应在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多采用此教学行为,为学生营造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应从几点切入。首先是学习任务的布置,采用真题、企业虚拟项目、各类比赛等作为课程考察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有的放矢的研究作业设置的目的,增强设计的真实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介绍讲解公司的设计流程、产品的工厂操作流程等具有实践性的知识,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这些内容,不至和社会脱节另外从多年的教学绩效学生问卷中统计得知、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更感兴趣,相比较枯燥单调的理论课程,该实战型教学方式更受欢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也因为课程设计的实效性,使得学生更有动力进行专业学习同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设计实践经验,能够帮助掌控课堂,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变革进程的掌握
艺术设计类课程由于要紧随时展的趋势,所以变化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能够实时更新知识。用以传递到学生,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应用新知识,不至与社会脱钩。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时刻思考教学方法的变化现在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从告诉学生结果向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转换。在设计教育进行初期,对于设计知识的汲取大多只能从学校进行,大部分学生没有其他渠道了解设计知识,所以当时的教学方法多是要“授人以鱼”,但是现在的学生有更多的角度去通晓什么是设计,也看了很多优秀作品,掌握了多种设计手法,所以教学中要传递的将不仅仅是什么是设计,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转换学生的传统思维,使得教学行为向“授人以渔”方向转化该教学行为的变化,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考察也是从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设计思考方式上人手。
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行为方法论不应只拘泥于一种教学理论,而是从中有选择性地提炼出符合艺术设计学科特点的方针策略,从而帮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合理实现本文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的研究还不够全面,通过将现有的方式实施后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使得艺术设计类的课堂教学行为更加有序、合理、生动,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检验更具科学性,既符合学科特点的发展又适合于综合性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应该标准清晰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感情深厚逻辑严密富于哲理语调和谐节奏鲜明
株洲师专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文系的言岚老师独占?头得分最高为什么言岚老师《朗读的技巧》一课能够独树一帜呢我认为该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言岚老师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准确把握和熟练运用具体来说言岚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标准清晰准确鲜明
所谓标准清晰就是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如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清晰可辨所谓准确鲜明就是用词符合科学性没有任何歧义语意鲜明如彩虹之悬碧空白帆之映秋湖鲜艳夺目使学生有强烈的美感作为我校培养的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作为我省为数不多的普通话等级一级甲等获得者言岚老师在授课时其教学语言就达到了上述标准在讲述要领时遣词造句恰到好处正如一位评委所说的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特别是她范读桂林山水时口齿清晰张口如拨古筝清晰明亮朗诵如山涧幽泉叮咚有声把学生带到了桂林山水那优美的意境中使人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而不知不觉地度过平常难以度过的45分钟朗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教师没有一口标准清晰准确鲜明的普通话要表达完整的语言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来创造优美的意境了。
二形象生动,感情深厚
所谓形象产卜动,就是语言要富于描绘性,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之感。这样的语言小仅使学产卜在内容上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深深地烙印在心里。
如她在朗读《杜林山水》中描写“漓江的水”一段时,采用中速平调的朗读基调,仿佛一位资深的导游引领着学产卜徘徊于杜林的山水之间。为了让学产卜深刻体味漓江水的“静、洁、绿”的特点,如分别采用以轻显重、以强显重、以慢显重的读法,加上她那甜美的介色,漓江之水便立体地、多姿多彩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相信,当课堂上所有的人听言岚老师读完《杜林山水》时,谁都会在自已的脑海中刻下杜林的优美山水。言岚老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再现了杜林山水的优美u面,把所有听课者带到了青山绿水的杜林,以致于沉浸在美的情境之中,可谓“唯恐聆听之小周,小知铃声之既啊。”
所谓感情深厚,就是在教学时感情充沛,有情有趣,使知识寓于文情之中,以情动人,使学产卜在深厚的感情中受到感染,从而提高学习热情,视学习为乐事,学而忘倦,获得美的体验。当言岚老师采用“以轻显重”之法示读“敬爱的离我们去了”,“医产}-强忍悲痛说:‘焦裕禄同志恐怕最多只有一十儿天了”,时,她那富有感情的朗读、洋溢情思的讲析催人泪下,满堂鸦雀无声,引起了学产l一强烈的情感共鸣。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外表看学产卜们 一排排坐得整整齐齐,实际上他们脑海中一个思潮汹涌,各种想法翻腾小息。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发挥自已各方面的影啊,创造良好的教学氛伟},能动地驾驭整个教学过程,调整学产卜的情绪,使之相着预定的教学日标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形象产卜动、感情深厚的教学语言的运用,是必小可少的。综观言岚老师的语言艺术,在这方面是最为成功的。例如,为了让学产卜充分了解句调平、升、曲、降的特点,言老师将所选例句置于学产卜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如讲“升调”的读法,她选择了“向右看齐”这一学产}一十分熟悉的体育课上的日令,此句一出,学产卜就情小自禁地大声读起来,在练读之时对升调和读法就了然于心了。又如讲降调时所举三个例句“老师,就让我们去吧!这可真是太好了!我们一定把这次活动组织好!”言岚老师为其所设语境是学i}一为了出去郊游而与老师进行交涉时的对话。山于学产卜大多有此经丈力,囚此在读这三个句f时大都毫小犹豫地采用降调来体现恳求、迫切的心情,山于所选例句产卜活化,囚此当她讲述“降调”时,学产}一又随着老师的“肯定”、“感叹”而“肯定”、“感叹”。可以说,短短的儿分钟,学产卜的情绪随着老师的情绪而起伏升降,随着老师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产卜的兴趣。
三逻辑严密,‘富于哲理
所谓逻辑严密,就是语言前后连贯,上下承接,层次分明,条理洁楚,具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言岚老师的课堂设计及语言的表达,就突出地再现了这个特点,如开始用磁带播放鳖脚的普通话朗诵的《杜林山水》,结尾再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杜林山水》,然后用“诊断”语言来作为两者联系,前后宛如一个圆融的整体,体现了巧妙的课堂语言构思。
所谓富于哲理,是指言简意赅,揭示真理,表达合理,使人豁然开朗,受到启发。在整堂课的技巧讲述中特别是在讲到“停顿”处的“无鸡鸭也可无}I (I肉也可唯疏菜小可少分文小取”时,言岚老师那富于哲理的分析,使学产卜豁然开朗,发出会心的微笑。
四语调和谐,节奏鲜明
所谓语调和谐,节奏鲜明,是指语介高低适度,强弱适中;语气轻重得当,缓急协调。这种语介高低、强弱,语气轻重缓急的统一配置,以及这种配置与所讲授内容的高度一致性,使语言显示出一种节奏鲜明的和谐美,而正是这种和谐美,对学产卜能否准确理解教学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特点在“语速”的讲述中,尤为明显。如言岚老师在示读“中速’语调时,其平淡之处如泉水溪流之潺潺;在示读“快速”语调时,其激动之处如崩云裂石之急骤;在示读“慢速”语调时,其舒缓之处如浮云飘拂之绵。正是这种波澜起伏,抑扬相间,急缓交错,轻重相合的和谐语调,出神入化地开启了学产卜欣赏语言艺术美的心扉。也正是这种艺术的节奏转化为学产卜的心理节奏,引起强烈共鸣而产产卜美感。
教学比武已经成功地落下了帷幕,观摩完11堂公开课,我小山自卞地产产卜了许多感想。我既为11位选手所取得的课堂教学成绩而欣慰小已,又为我们的教学质量囚教师们的辛勤劳动小断提高而欣慰小已,但是,我也为极少数教师山于小注重教学语言艺术而导致学产卜上课吞吞欲睡而担忧。课堂教学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这在前面的分析中已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凡是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成为学产卜市美和欣赏美的对象,就能激起学产卜相应的市美体验,丰富学生的市美情感,健个学产卜的市美判断力,发展学产卜的市美创造力,并逐渐形成和发展他们崇高的市美理想。正囚为如此,我们的侮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教学语言艺术,以练就一张“铁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产卜,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论文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 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从专业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课堂语言、板书提炼、教材处理、知识衔接、直观教学及“点化”诱导等课堂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吸收及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也阐述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观点。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要有科学依据,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些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公式化、模式化。要善于艺术、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又要讲究方法的灵活性、艺术性。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教师劳动强度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应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才能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教师不讲教学艺术,注入式地教,必将导致学生死搬硬套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由此可见,能否讲究教学艺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问题。所以,无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应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本文将对专业课的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见解。
1语言艺术
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着直接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以相差20倍。”可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有两种—听觉和视觉。
1.1有声语言—听觉艺术
专业课的抽象性很强,面对从未接触过工作实际的学生来讲,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确切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讲课时做到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专业课的叙述性也很强,教师应当用精炼的、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切不可照本宣科。专业课的知一识性强,信息量大,讲课的语言应有抑扬顿挫,速度快慢要适中。声音太大,会给学生造成强刺激;平淡而低沉的语调,又易使教室里空气沉闷,使学生大脑皮层抑制,精神不振,引起磕睡或注意力的转移。
讲究口头表达艺术,就是在讲授具体易懂的知识时,速度稍快些,声音放低些。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或间题的.承转处、以及解释概念、总结规律时,速度要慢些,音量.要大些。每讲完一方面知识,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回味。
1.2.无声语言—视觉艺术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要长几倍。板书对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的语言要精确。“精”是少而有份量,“确”是恰当地表达内容。那些只需用语言解释的内容不必写在黑板。对于叙述性的内容,教师应在讲解的荃础上,分析做出归纳,将重点写在黑板上。
板书字迹要工整清晰,板面设计要科学合理,这也是无声语言艺术的要求。板书切忌字迹潦草,可适当运用彩色粉笔写出重点字句,或划上注意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专业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板书时常画一些物件的结构图、工艺流程示意图辅助教学。画图时,教师应选择合理的位置,有效地利用版面,不能随意地写、随意地画,写了擦,擦了又写或乱写乱画。
2讲究语言艺术是专业课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机应变”是专业课教学艺术的又一内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的手段。”眼睛是非语言行为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在课堂上,教师以目光巡视,收集来自学生中各方面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变更教学方法。教师应留心观察那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以及学习兴致不高的学生,采用设问、提问、必要重复等方式,使那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专业课教学中,应用“随机应变”的艺术,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专业课教学中,教材处理也要讲究艺术。教师备课的过程是对教材再处理再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的目的。一般说,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但实际并非如此,有的教材重点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因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教材重点完全可以理解,不需要重点讲解。而有的知识并不是教材的重点,但学生不易理解,这些知识又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也可定为教学重点。
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中,还要讲究知识“搭桥”艺术。专业课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既需要基础知识,又需要专业知识。教学中要求教师找准坡度搭好桥。这个“桥”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适时架起利于学生学习的“认识桥梁”。这“桥”可以是一个例子、一个公式、一个结论或一种现象。“搭桥”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起到平坡导向的作用,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处,顺利、自然地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其所学知识系统化。
3适时运用直观教学艺术
专业课中很多内容是生产实践的结论,文字叙述十分抽象,单凭教师的生硬说教、学生的凭空想象,效果会很差。如果教师在教学卜,辅以模拟实验、实物教学、模型、挂图,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声像并俱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教学难度,简化理论教学。这样做,学生能获得牢固的知识。
4激发鼓励、“点化”诱导的艺术
“点化”作为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即是在教师点拨之下,引导学生把知识技能加以消化。“点化”就是扶(教师指导)和放(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避免“抱着走”。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间题的关键处及时指点和诱导,使其少走或不走弯路,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教学艺术。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艺术,就必须做到:
首先,青年教师必须乐意从教,热爱自己的专业。试想一个不喜欢教师职业、厌恶自己所教专业的教师,只能把教学当成包袱”,根本不可能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
其次,要加强学习,学历和专业知识不等于教学艺术。要讲究教学艺术,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又缺少教学基本功,尤其应当认真深人地学习。当前,我们面对着的是一群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的学生,青年教师更应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
最后,青老携手,共同提高。老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面对青年教师,老教师起着“传、帮、带”的作用。而青年教师则应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评课,大胆地尝试、创新。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师;教师素质;教学艺术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在当今时代被赋予深远的历史使命,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而且要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修养。在不断改进、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进程中,如何加强教师教学艺术性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此作了阐述。
一、引言
据心理学及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能力会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及个人人格等方面的良芬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直接作用。英语教师教学艺术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教育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多样化。教学行为或者英语教学中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艺术方法手段,有机地融合教学环境、人的情感、人际关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一体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无疑是摆在英语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英语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英语老师和英语学科的兴趣,影响着教学效果。它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达信息,感染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修养。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综合素质的良好发挥能烘托出令人舒适的艺术美,学生们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优雅,语言严肃又不失幽默,给学生可亲可敬的感觉、含蓄的微笑,都是教师取胜的法宝。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都应有一份沉着应对的自信。教师要努力钻研,创新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自身的艺术修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共同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教师的教学活动
1.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名好教师一定是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案,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融汇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英语课堂教学有课文教学、对话教学、语法教学、复习教学等不同课型,在设计教案时,英语教师要掌握要领,根据不同课型教材内容、学生知识结构、年龄跨度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力求运用恰当、方法灵活。同时,应适时地设计开展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游戏、讨论、竞赛等,以便达到在教与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处在积极主动的运作状态,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教师还应根据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
另外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学矛盾。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领会教学机制、熟练实践心理学原理并运用教育学规律,用机智的应变能力,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巧妙灵活地教育,沟通想法,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要适时应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能力,善于营造学习气氛,创造特定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还要富有情感伺机而动,投情人境。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具有合理调节教 与学的协调能力。
2.教师的语言艺术。
“善教者必善言”,使用语言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艺术的水平。最有效的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 的鼓励和信任,英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让学生觉得有所收获并受到肯定。英语课堂应以语言交际占主体,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听说,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刺激学生开口,适时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式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地予以恰当的鼓励,使学生看到 自己的进步。适时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搞活课堂气氛也是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多重使用英语文化中的理语、格言、诗歌等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思考出正确的答案,这种启迪思维可促使学生动脑思考。英语教师对于回答中的错误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帮助纠正。教学实践中采取错误分析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不能仅以正确回答为中心展开,否则答错的学生就无法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上课就感到无趣了。在学生答错之后,如果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原因,给予人文关怀及理性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随之提高。
四、教师的人格培养
1.教师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教师的表情要开朗、轻松诚恳自然,叶学生耐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气量恢弘,宽大为怀。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我情绪,提升人本素质。一个好的教师应力求使学生处于他的控制之下,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首先必须控制自己。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善于控制自我的表情,要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现教学的目标。课堂上对好出风头恶作剧的学生,教师要以爱心和善意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感受,肯定他们的长处,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教学激情,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就要不计学生过失,吸收他们的合理见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每个教师在不懈追求教学艺术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乐教的精神,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事业;要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2.教师的育人责任感。
在英语教学中,每位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行为环境。尊重学生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实行情感教学的前提。一个教师必须肩负起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并且应该从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教书先做人”,不断塑造完美人格,努力成为具有较高思想境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除了上述教师的自身努力因素外还不足以构成为完美教学艺术,一名好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做一名永远的学习者,善于在各种时间和环境下学习和提升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各项技术能力。要善于向学生学习,在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塑造年轻朝气的形象,经常深人学生群体,实现师生之间的最大资源共享目的。
五、结语
新时期的教师应是一名品德高尚、博学多识、多才多艺、善教敢创的全新教师形象,这是全面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保证。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充分凸显英语教学艺术的功能,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要想成为新一代英语教学艺术名师,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刻苦钻研,为创造21世纪英语教学宏伟事业而努力。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艺术;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文是作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来催化课堂教学效果,所提出的一些浅显看法。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指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转化成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又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实施,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确立起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新课程更注重知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发挥指导作用,特别是当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化之后,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话语权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艺术来催化课堂教学效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作为整个教学艺术的一部分,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原因是一堂课能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能否取得成功,固然要看教学内容,看教学语言和手段,而除此以外,在新课程背景下,还必须看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受一定的时间限制,特别是在教室的话语权减少的情况下,教师倘若没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艺术,那他就难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也难于掌握教学的节奏,难于应变与控场。这样,哪怕是再好的教学内容,也不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取得教学的成功。如何提高教学的组织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课犹如一首欢快的乐曲,按照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出跌宕起伏,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即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优秀教师们都很重视教学艺术节奏的作用。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已故语文特级教师斯霞的教学,也是非常讲究教学艺术节奏的,她认为:“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甚至认为:“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一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言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磕睡。”这都表现了优秀教师对教学艺术节奏的自觉追求。
二、掌握导入和结束的艺术
上好一堂课,就如同写一篇文章一样,既要有好的开头,又要有好的结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它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它的重要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为讲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而导人的主要方式有:衔接导人法、悬念导人法、情境导人法、激疑导人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人法、实例导人法、典故导人法、审题导人法、直接导入法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一导人方法。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求开始引人人胜,而且要求结尾精彩,让学生回味无穷,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避免虎头蛇尾。常见的结尾艺术表现方法有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等多种方式,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提倡让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掌握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所谓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上临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其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或转移注意,或随机发挥,或幽默诙谐等,但概括起来无外乎冷处理、温处理、热处理三类。所谓冷处理,即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等偶发事件,可先采取冷落的方式,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的教育机智,引导其他学生回归到正常的教学过程。所谓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的疏忽、不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态度温和地承认失误,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进程中。所谓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学生矛盾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趁热打铁,对引发矛盾的同学进行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可见,偶发事件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
事实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艺术的青春在于艺术本身的创造和发展的话,那么教学艺术的活力就在于教师的开拓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必须深刻钻研新的教育理论,探索适应新时期教育特点的教学艺术,才能把枯燥课堂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而教学效果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学艺术 体育教学 教学风格 同步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艺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适当运用教学艺术,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挖掘其潜能;教师在不断地参与教学艺术改革的同时也易形成风格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学方式,并能不断地提高、充实自己,保持教学与社会同步前进,同步发展。
一、引言
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灵活地应用教学艺术手段组织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不仅是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方位教学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高职教师对教材安排、教法处理上考虑不周,不能将学生对游戏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那么,体育教学的质量就很难保证。高职体育课程中受到内容、课时安排等的限制,加之体育课大多在运动场进行,受器材、天气、环境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所以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的组织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可能演变成“灌输式”的旧式教育。
就以上问题2007年在广东行政职业学院07级普高班女生班人学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7.5%的女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并有81%的女生对体育中长跑项目(800m)没有信心等现象,在经过大学为期5周的体育理论辅导和5周的体育课实践后,女生对体育课的看法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最初的不喜欢状态到愿意接受,最后到学期末时都表示希望能多上体育课。实践证明在高职高专体育课组织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艺术手段进行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潜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达到促进健康和终身体育教育目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健康观念;就教师而言.在不断地参与教学艺术改革和完善教学艺术手段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易形成健康积极的个人教学风格,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学方式,逐渐地提高自我、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方式与社会同步、与世界同步。
二、体育教学艺术应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生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交替兴奋与信息输人数量、内容、速度有关,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指出:大学体育课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体育课无疑能促使大脑皮层中的酶的活性增高,各种认识活动加强,从而兴趣盎然,思路敏捷,想象力丰富,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间部分达到高峰。
根据这些规律性变化,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注意,课堂的准备部分采用各种手段激活学生的心理机能,提高其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将其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上,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础。
在进人到教学的基本部分后,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理解能力均处在较高水平,这样教学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成学习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增加项目练习的难度和运动负荷,主要练习本课的重点、难点技术和技巧,难度以适应意志力活动变化为主线,以利于提高意志力的效应。
在课程的结束部分,学生的体力逐渐减弱,注意力和意志力明显降低,在这部分应安排一些运动负荷不大,轻松舒展的体操或舞蹈组合来做整理部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一次体育课的学习。这样可以轻松摆脱以往中小学时代对体育课的错误感知,以及对旧模式体育课的厌恶情绪。体育理论课应增强大学生对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的感性认识,逐渐让其升华为理性认识,并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科学的终身锻炼习惯,以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体育教学目的,为贯彻落实我国全民健身教育,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努力,也是高职高专教师应尽的一份力量。
三、体育教学艺术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较,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发展个性的特殊效能。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学生个性,把其列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近来世界各国的学校体育都提出:“培养富于个性的学生”,德国强调“健康和个性的发展”,芬兰把发展个性和培养身心健康组成一体,俄罗斯、美国也十分重视个性的培养,在我国心理学界比较一致的定义是:“个性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相对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而影响个性成型的条件为“遗传是前提,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是起主导作用”。也就说明个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下,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时,首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包括观察力、竞争力、应变力、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能力在个性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有的能力需要在逆境中磨练,在压力中产生,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注重倾向性,又要注意专业的要求,所以高职高专体育课教学既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又要注意严、宽结合。
其次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时,还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需要的是个性源泉,没有需要就谈不上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兴趣则使人积极寻找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需要可归纳为:强身健体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技能技巧的需要等。
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学生上述需要,这样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每个人也可以得到自由的发展,使体育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科学的热爱,保持与社会的体育发展同步协调发展。
四、体育教学艺术应注意教学语言表达艺术
精堪的语言艺术在体育课教书育人方面会发挥很大作用,文明、简练、准确、幽默、又富逻辑性的语言,不仅可以运用到技术动作的讲解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里,有助于陶冶良好的教学情感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乐学情绪得以展开。而教师正面、积极、幽默的语言表达艺术同样会让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时机,提问的内容同样需要研究和探讨,都必须十分讲究,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要有启发思维的价值,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就会失去提问的意义。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评价也至关重要,老师必须恰如其分地分析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首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以尊重的心态做出准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采取激励、鼓励的原则,以达到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和荣誉感,使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一些动作出现缺点、动作发生错误或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以指导、激励,而不是指责、放弃,这时学生最担心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冷嘲热讽或者轻视。如果评价分析处理得不好,不仅不利于动作的纠正和提高,还可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抗情绪。相信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会记住任课教师风趣幽默、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激励。
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体育情结,而教师在不断探索语言表达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积极的、进取的态度用语言的形式激励学生,长期如此不仅能形成独特的个人语言风格,还能够不断鞭答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灵活地应用教学艺术手段组织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不仅是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方位教学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安排、管理、语言表达、语言启发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如何适当运用教学艺术,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综合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如何参与教学艺术改革,如何形成风格鲜明、喜闻乐见的现代教学风格就显得尤为必要,以便保证体育学科的教与学与社会体育发展同步前进、同步发展。
[论文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艺术性
[论文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没有学习的创造性。那么,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体现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1灵活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导入,我们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复习旧课式的导入、提出问题式的导入、图片赏析式的导入、讲述故事式的导入、引用诗词式的导入、播放乐曲式的导入等等,由导入创设情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必然性,不可分割的联系。
2多措并举,满怀信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配合与呼应,通过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而不是只有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参与。要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活跃而和谐的气氛。
其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仪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这种客观存在要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要有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水平,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才气,这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
再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善于驾驭课堂能力,可以通过像央视《实话实说》节目那样,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包括教师的风格、气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一提到这个老师就信心百倍,激情饱满,以此来吸引学生要比浅层次的兴趣教法更为有力。
3勇于创新,积极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的方法、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教学活动,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石器、竹简、泥制活字等。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直观性、动态性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的、多方面捕获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在设计教学上要注重对历史问职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经常是围绕、伴随着对具体的历史问题的探讨。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议,都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重大的历史问题,以及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收集、辨析、推论,使学生了解历史的情况,提升阅读的能力,发展历史的思维,解决学习的问题。同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运用投影、录象,分发资料卡、阅读纸等,向学生提供各类材料,包括文字的、图象的、统计的材料。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进行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5加强历史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习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联系当前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势,联系本地区的具体实际等。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因此,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人生,贴近学生,这样才会有生命力。
总之,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切实把握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改进教学。针对初中生的好动、好乐、好奇、好胜的特点,加强兴趣诱导,培养学生特长。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问题。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 艺术教育 现状 对策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努力做好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改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建议。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农村小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艺术教育非常薄弱,艺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给农村学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力。农村艺术教育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下面就相关文献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进行综述。
一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1.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
不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艺术课可上可不上,随便对待,简单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艺术课,但形同虚设,随意性较强,经常被主课占用,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艺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造成大多数的农村孩子缺乏艺术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艺术素养低。
2.专业师资队伍紧缺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艺术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是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农村小学,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为数甚少,很多艺术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对音乐、美术等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有的学校艺术课教学基本上是由非艺术学科老师兼任,由于教师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使得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又怎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正常化?
3.条件制约,教学设备短缺
全国政协委员于海曾这样感慨:“我国有5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1.4亿多中小学生,80%以上的学校没有艺术课的专用教室,因为没有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所以根本没有能力添置艺术教育器材。”学校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艺术教学设备简陋、配置不足,有的学校能有电子琴、画夹、颜料等教学用具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能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严重阻碍农村艺术教育的开展,更谈不上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二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我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效果较好。
1.转变观念,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学校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定信念,建立起正确对待艺术教育的思想,从思想认识上到位,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教育,爱护艺术人才,形成良好氛围。
2.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
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多渠道争取艺术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设备的配备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学校可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制一些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艺术教学用品,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为农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好艺术教育师资,建立相对稳定的、合格的艺术师资队伍。一方面是针对现有艺术教师,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使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远需要;另一方面录用教师时以专业技能为标准,同时兼顾录用人的综合素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深化改革,狠抓艺术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依然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要求开足艺术课程,经常检查督导,保证艺术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应认真钻研《艺术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艺术学科的教学目的,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加强艺术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艺术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经验,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
5.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需要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有效的途径。学校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应基础、特长和爱好自愿参加,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开展歌唱、舞蹈、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此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长,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高。
6.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艺术教育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蕴含的艺术功能,切合当地实际,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考虑学生的本体特性,从他们熟悉的艺术形式入手开展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如:结合当地的风景等进行素描活动。平时可向社会和家长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宣传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农村艺术教育的起点较低,决定了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之路更艰难。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着力特长师资队伍的建设,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优质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线上,让艺术之花开遍农村小学校园。
论文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 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从专业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课堂语言、板书提炼、教材处理、知识衔接、直观教学及“点化”诱导等课堂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吸收及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也阐述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观点。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要有科学依据,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些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公式化、模式化。要善于艺术、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又要讲究方法的灵活性、艺术性。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教师劳动强度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应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才能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教师不讲教学艺术,注入式地教,必将导致学生死搬硬套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由此可见,能否讲究教学艺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问题。所以,无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应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本文将对专业课的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见解。
1语言艺术
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着直接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以相差20倍。”可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有两种—听觉和视觉。
1.1有声语言—听觉艺术
专业课的抽象性很强,面对从未接触过工作实际的学生来讲,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确切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讲课时做到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专业课的叙述性也很强,教师应当用精炼的、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切不可照本宣科。专业课的知一识性强,信息量大,讲课的语言应有抑扬顿挫,速度快慢要适中。声音太大,会给学生造成强刺激;平淡而低沉的语调,又易使教室里空气沉闷,使学生大脑皮层抑制,精神不振,引起磕睡或注意力的转移。
讲究口头表达艺术,就是在讲授具体易懂的知识时,速度稍快些,声音放低些。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或间题的.承转处、以及解释概念、总结规律时,速度要慢些,音量.要大些。每讲完一方面知识,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回味。
1.2.无声语言—视觉艺术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要长几倍。板书对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的语言要精确。“精”是少而有份量,“确”是恰当地表达内容。那些只需用语言解释的内容不必写在黑板。对于叙述性的内容,教师应在讲解的荃础上,分析做出归纳,将重点写在黑板上。
板书字迹要工整清晰,板面设计要科学合理,这也是无声语言艺术的要求。板书切忌字迹潦草,可适当运用彩色粉笔写出重点字句,或划上注意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专业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板书时常画一些物件的结构图、工艺流程示意图辅助教学。画图时,教师应选择合理的位置,有效地利用版面,不能随意地写、随意地画,写了擦,擦了又写或乱写乱画。
2讲究语言艺术是专业课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机应变”是专业课教学艺术的又一内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的手段。”眼睛是非语言行为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在课堂上,教师以目光巡视,收集来自学生中各方面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变更教学方法。教师应留心观察那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以及学习兴致不高的学生,采用设问、提问、必要重复等方式,使那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专业课教学中,应用“随机应变”的艺术,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专业课教学中,教材处理也要讲究艺术。教师备课的过程是对教材再处理再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的目的。一般说,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但实际并非如此,有的教材重点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因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教材重点完全可以理解,不需要重点讲解。而有的知识并不是教材的重点,但学生不易理解,这些知识又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也可定为教学重点。
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中,还要讲究知识“搭桥”艺术。专业课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既需要基础知识,又需要专业知识。教学中要求教师找准坡度搭好桥。这个“桥”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适时架起利于学生学习的“认识桥梁”。这“桥”可以是一个例子、一个公式、一个结论或一种现象。“搭桥”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起到平坡导向的作用,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处,顺利、自然地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其所学知识系统化。
3适时运用直观教学艺术
专业课中很多内容是生产实践的结论,文字叙述十分抽象,单凭教师的生硬说教、学生的凭空想象,效果会很差。如果教师在教学卜,辅以模拟实验、实物教学、模型、挂图,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声像并俱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教学难度,简化理论教学。这样做,学生能获得牢固的知识。
4激发鼓励、“点化”诱导的艺术
“点化”作为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即是在教师点拨之下,引导学生把知识技能加以消化。“点化”就是扶(教师指导)和放(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避免“抱着走”。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间题的关键处及时指点和诱导,使其少走或不走弯路,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教学艺术。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艺术,就必须做到:
首先,青年教师必须乐意从教,热爱自己的专业。试想一个不喜欢教师职业、厌恶自己所教专业的教师,只能把教学当成包袱”,根本不可能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
其次,要加强学习,学历和专业知识不等于教学艺术。要讲究教学艺术,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又缺少教学基本功,尤其应当认真深人地学习。当前,我们面对着的是一群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的学生,青年教师更应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
最后,青老携手,共同提高。老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面对青年教师,老教师起着“传、帮、带”的作用。而青年教师则应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评课,大胆地尝试、创新。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艺术 特征
论文摘要:高校课堂教学是教育人的主要方式。高校是教学艺术的圣地.高校教学艺术是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要素综合决定的.高校教学艺术有着与中小学教学艺术不同的特征,它兼备固有的流畅性、开朗性、思辫性、幽默性和激励性.
大学,是教学艺术的圣地,在这里诞生了许多教学艺术大师,从梁启超的旁征博引到鲁迅的诙谐深刻,从严济慈的激情洋溢到唐敖庆的一根粉笔下的美妙推导,从钱钟书的淹博态肆到川大缪越的清疏淡远,从方汉奇的娴熟典雅到吉大孙正幸的挥洒自如,从金正昆的生动精练到韩庆样的激扬鲜活,等等。学子们在这些大师与名家的课堂里,如坐春风,如沾化雨;如沐清泉,如饮甘露;若临碧波犹品仙乐,若腾白云俯千里澄江,若凌五岳拥如簇群峰,令萃萃学子感受其真理殿堂之奥妙,人类思想之宏大,道德境界之崇高;领略历史的斑斓、透析现实的异形,预测未来之辉煌。在教学艺术中会意,在教学艺术中去思考创造,在教学艺术享受中成才。大学,不是大楼之谓也;大学,是大师之谓也。当年清华校长梅贻琦的这句名言,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归因,是有学术大师的教学艺术魅力,而且高深的学术,恰恰是通过这些大师的教学艺术,使学子们得以窥视、得以领略、得以博采精华,站在伟人肩上,晾望到自己为社会、为人类拼搏进取的目标。大学,之所以成为青年学子向往的圣地,就是因为这里有教学艺术大师浇灌出绽开着催人成才魅力的教学艺术的奇葩。
可是,当今大学也不时闻有另一种校园调侃:好教师有三大标准:第一,能叫学生课堂上少打磕睡;第二,考试能让学生及格;第三,不拖堂,能让学生吃上饭。甚至某大学发生有一成绩颇佳的女同学突然提出退学,追寻缘起,令人惊愕,其言直抒心底:当年我在中学时,是老师的讲课艺术使我热爱读书,大学后,老师的课简直使我昏昏欲睡,与其在这受煎熬,还不如早一点参加实际工作。尽管此种事例鲜见,但它足以令人震撼!
大学教学艺术有其固有的特征,而每一种特征都从一定的维度上展现了大学教学的艺术美。正是这些特征的有机组合,使大学教学艺术呈现出整体上的绚丽多姿,色彩斑斓,令学子们体验到它博学通达之芳馨,隽永绵长之醇厚,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恒久魅力。
1)流畅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作为教学艺术创造者的大学教师,其有声语言的流畅性,当属首要特点。
大凡被公认为教学艺术大师的教学语言,或如高山瀑布飞泻而下,或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其音如洪钟、浑厚圆润。在我国大学教坛中享有非凡盛誉的唐敖庆,身为量子化学家,几乎讲过大学所有化学课程,即使全国的理论化学研讨班,面对全国同行,几黑板的数学推导,连续个把月,讲课也从不带讲稿,永远是一支粉笔、一张口,伴随先生几十年。那种准确、清晰和流畅,成为我国大学半个世纪的教坛美谈。北师大梁灿彬教授,他从第一次讲课至今几十年,亦从未拿过讲稿,包括连讲四小时的研究生课仍如此,在全国同行有着很高的声誉。
语言的流畅美,使有效信息仿佛驶入了开往拉萨的快速列车,使学子在不经意间领略了知识高原上最富特色的雪山湖泊的风采,而忘却了颠簸、缺氧之慨。
2)开朗美。东晋采菊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此境之美,屡见于大学教学艺术大师的课堂上。
大学,是引导学生在科学殿堂中领悟学科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圣地。帮助学生较顺利地理解与掌握这些最精华的东西,乃是教师职业的中心任务。为什么这些教学大师在学科知识传授中,恰当的演示,巧妙的比喻,一个得体的手势,随景而生,信手拈来,课堂中常常会爆出哄堂大笑、热烈的掌声呢,因为它如一道闪电,击穿了原理中最难理解之处,使学子茅塞顿开,愤徘中得到贯通,迷惘中得见灯塔。
在人体解剖学课堂上,一位老师讲肾的被膜时将肾的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喻为一个人穿了衬衣、棉衣和外衣三层衣服。在讲泪腺、泪囊、泪水管以及鼻泪管与下鼻道关系时说,为什么人悲伤时泪多鼻涕也增加,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学子们大笑中轻松地掌握了此中人体结构关系。
3)思辨美。与基础教育课程相比,大学课堂一个重要特点是更系统化、更理论化。它体现在优秀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则内容线条更加清晰,许多学科的知识在某个章节中得到综合运用,在推导中,环环得扣,层层深入,山重水覆之后,云开日见,始见“芳菊开林耀。”当德布罗意根据爱因斯坦的p=/h入,推导出卜脚=扮mv,由此定量给出微观粒子的波长时,人们无不得到推导的逻辑美,尤其是三年后被美国dva sos n(戴维逊)gemr re(革末)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学子们更领略到这种逻辑美的现实性!
4)幽默美。大学教育尽管兼有实验、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但仍以理论学习为主,是比较典型的脑力劳动领域。如何使艰苦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愉快、减少精神与心理疲劳,要求教师能够超越平铺直叙而在平静的知识海洋中激起情感飞扬的浪花,在带领学子于知识的海洋里披波斩浪的同时,能够使律动于心弦上的吟唱,在课堂上响起心灵奏鸣曲—来自心底的欢畅表达,由衷的认同和热烈的奖赏导师的向导精神。教学艺术大师与名家们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共鸣形式常常是开怀的笑声和爆出的阵阵掌声。学子们在这种课堂气氛中不仅得到人类的真理,而且得到艺术的享受、健康心灵上的滋养,而这种功能的获得,常常是教学艺术的幽默性使然。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观,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费因曼,大洋彼岸加州理工学院(cla-et hc)著名学者。作为科学家,他是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作为教师,他被副院长古德斯坦赞为他那一代与古德斯坦们这一代最伟大的教师。费因曼擅长将一个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或假说“包装”得非常精美。他讲狄拉克反离子理论时,幽默地对学生说:“当你遇到一个外星人时,他想和你握手,你一定要留心他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和你握。”另一次讲课在涉及相对论时提到星系。他说,银河系中有110颗星,这通常被看成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其实呢,就是1000亿,比美国财政赤字还小,现在我们应当叫它“经济”数字了!
至于我国“礼仪第一人”金正昆的礼仪课,更是幽默诙谐。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韩庆祥的市场营销课常常是令学员们忍俊不禁,笑声阵阵。复旦大学外语教授陆谷孙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让学生大笑三次。
上述诸教学艺术名家连同陆先生的“三笑论”及其实践,无不闪现着教学艺术的异彩。
5)激励美。在充满着理想与青春激情的大学生心中,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渴盼。大孚教师作为知识领航人和创新指导者,激励青年学子攀山敢于登顶敢于摘星、入水促其“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既是为师者的责任,更是教学艺术。教师此时的一句话往往如一束火把,点燃了学子理想的干柴,成就了人类科学史上的星座。
“大家知道水的分子式是h20,谁知道化学家的分子式是什么,”课堂在沉默了大约10分钟之久,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c3h3”。接着解释说’,clear head,cleverhands,clena habit,清醒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整洁的习惯,是化学家必备的品质。”正是刚从美国归来不久的张资琪讲给厦门大学大一生的这番话,为学子摘星搭梯、远航示塔,成就了一位著名化学家,他就是前中科院院长卢嘉锡。
“如果谁能发明铝的低成本冶炼的方法,谁就会出人头地。”正是1884年美国奥柏林学院朱艾特在大四课堂中的这句话,导致了1886年人类实用炼铝法的延生,造就了青年化学家霍尔。更不待说美国当代思想大师罗尔斯的讲完期末最后一堂课,谦称其所讲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思考,自我判断。
总之,大学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特点,即大学教师、大学生和大学教学内容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大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其流畅美,开朗美、思辨美、幽默美和激励美,应当成为大学教学艺术的固有特色。它是大学知识的深广度、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职前教育需要等特点的综合反映,是大学课堂教学规律在审美视角的观照。深入研究这些艺术特征,探索大学教学的审美规律,有益于我们更自觉地在讲坛上浇灌这朵艺术之花,使其开放在中国,媲美在世界。
论文关键词:高校 青年体育教师 教学艺术风格 创新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进行探讨、分析.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则是承接大学生、体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中间力量.影响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而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需要经历:“模仿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形成教学艺术风格性教学”四个逐步递进的阶段.
1前言
体育教学艺术是高度个性化的,是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尊重教学艺术的个性,实质上是对教师独特劳动的尊重体育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稳定表现。体育教学艺术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等特点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是体育教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构成因素及各因素的特点不仅仅对教师自身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所教授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m青年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讨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特点
2.1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优势明显
目前进人普通高校聘任体育教师的绝大多是各个体育院、系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他们的优势、特点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1)年轻(25-28岁);干工作充满热情;对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能坚决执行,并设法完成;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强;(2)具有少量的教学经历.在通过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以及研究生期间的教研活动,使这批青年教师对实际教学具有相关阅历和认识;(3)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由于在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能力得到了系统的培养,而且有相当部分学生有协作导师完成省级课程、甚至国家级课题的经历.(4)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处于最佳状态.由于受到扩招后的就业压力,在对相关专业的理论进行更深人学习的同时,他们还要坚持技术训练,以求面试时使用.
2.2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不足突出
2.2.1独立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历程往往比较顺利,经过大学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走上工作岗位,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虽然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但多数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对教学法、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虽然有本科阶段的教学实习与研究生阶段的助教活动,但这些都是在相关指导教师和导师的协助下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进行教学几乎没有.当真正独立面对教学对象、或者一些教学事件时,会举措不定.
2.2.2独立进行科研历练相对缺乏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求学过程中,常年将精力集中在体育专项技术练习,以及教学、训练理论深人学习上,导致其他文化知识的欠缺,也使得体育教师大多数科研能力较弱.在本科学历比例偏大的体育教学部门,青年体育教师整体科研水平都会偏低,因为体育本科教育中,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而科研能没能得到系统训练,部分硕士学历的青年体育教师,求学期间不同程度的参与过科研,但那些大部分是协助的角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体育教研活动都要经过一个“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传统型的体育教师中大量存在着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指导的倾向,这种倾向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3“但求无过”心态,易随波逐流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常年将精力集中在体育专项技术的学习、教学、训练上,导致其他文化知识的欠缺,同时也形成了简单、直接的处事习惯在处理除专项技术问题之外的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有些争议的事件上,青年体育教师多变现出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思想追求“但求无过”,大大遏制了青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3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名青年体育教师只有经过较长时间艰苦的教学艺术实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其成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2.3.1主观方面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心理品质及在教学艺术上的追求精神.其中,教师的主观追求是形成体育教学艺术风格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带动着其他因素进人积极的教学艺术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下,青年体育教想要尽快、尽短期内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就必须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敬业爱岗、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好教师,而且要在观念层面上确立合乎时代要求的文化价值取向,需要青年体育教师在主观上为自己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成才氛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乐教爱生的崇高品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格境界.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锲而不舍,以崇高的人格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出发点。
科研的过程,也是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青年体育教师应具有客观辩证的认识观、正确的价值观、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体育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而这一切都能通过科研活动表现出来.科研的过程还是磨炼意志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以科研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学习动力,通过不断勤奋学习更新体育教育观念,从而为自身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3.2客观方面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时代要求、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等,这些对体育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一定制约作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办学思想上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日趋多元化,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亦日趋多元化高等体育教育的转轨客观上要求青年体育教师坚定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方向.高等教师市场化机制不断渗透,高校教师流动的增加,职业竞争也随着增加,要求青年体育教师要在尽饮.尽短的时间里形成个人的教学艺术风格.
3高校青年孜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3.1模仿性教学阶段
作为青年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行为都要进行积极的反思.青年体育教师开始教学时,一般是模仿套用别人的教学方法、语言等教学经验.该阶段突出的特点是,模仿成分多,创造性成分很少.这一阶段在研究生学习的助教助研过程中已经基本完成,而且大部分是继承所在学校及导师的特点.
3.2独立性教学阶段
青年教师从毕业到走上自己的教师岗位后,即开始独立教学,独立面对教学对象.这一阶段基本上摆脱了模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课外体育指导等,能够将别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开始意识到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这一阶段是运用所学技术、理论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是运量创新教学的前奏,在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3创造性教学阶段
创新教学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总结大量的独立教学实践经验,合理运用体育教学理论,达到质的飞跃.在该阶段青年体育教师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其创造性在教学中不断表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上.青年体育教师这种独立创造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并逐渐呈现稳定状态时,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就进人一个崭新的高度.
3.4形成独特的体育教学艺术风格阶段
经历了“模拟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三个阶段不懈努力后,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已基本成形.在本一阶段,独特教学艺术风格形成阶段,更多是完善部分教学细节娜经过这一阶段后,青年体育教师教师将成为体育教学艺术的创造者,教学艺术风格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有独特的稳定表现,教学带上了浓厚的个性色彩,教学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真正在体育教学艺术、乃至灵魂创造者.至此,该教师体育教学艺术风格走上成熟,教学和艺术浑然一体.
4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性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肩负着向下一代大学生传递体育文化,包括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体育锻炼方法、技能的重任.因此,青年体育教师除了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之外,还要努力钻研体育教育临界学科(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美学、运动生理学等),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电化教学技术、cai多媒体技术等),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尽快、尽早的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为未来的体育教育事业加砖添瓦
5建议
5.1青年体育教师要勇于创新
体育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二者都是在创造中完成的.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要大胆创新,要敢于对传统的、陈旧的、不与时俱进的事物进行完善和取缔.在学校体育结构、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探索最优化的教育和教学方式,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学校体育科学理论,打造自身体育教学艺术风格.
5.2相关部门要有激励机制
在教育创新改革的今天,高校应引进激励竞争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使用,高校要允许教师合理流动,用招聘、选课,选教师的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奖励机制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老观念,给予青年教师教师脱颖而出的机会与动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全身心扑在体育教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