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11:38: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艺术创作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柳城写的这个东西,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几辈子都知道的那些有关电影创作,扩大一点儿说是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道理(我没有说规律),这些基本道理我们所知道的,是前人所说过的、反复尝试过的,包括上课、发表文章讲的那些基本道理,他概括了。概括得相当准确。这是难得的。就是说那个被用了几辈子的我们已知的这些关于艺术创作的一般的道理,带一些普遍性的,他概括了一下。
有些基本点既然是带普遍性的,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么对现在的创作应当是有用的。将来怎么样,现在不说。也就是说,这些基本点还可以说明一些创作,可以说明创作还应当遵循些什么东西吧。什么是基本的?比方说他这里涉及到艺术从生活到创作,这个无论中外古今到现在大概还没有绕出的这个圈子。至于怎么去理解生活,怎么从生活到艺术,那还要做别的许多探讨。但主要的、很基本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大概作为一个艺术品的话,还是有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也还是说得清。
另外他讲到,创作风格跟人的休养、人的人格有关系,这个也是带有普遍性的道理,是我们中国说的外国也说的道理,这个字可以概括,叫做文如其人。是不是?做人跟作文,它讲风格。他好像涉及到这个吧。
另外,创作过程,就是从现实当中去获取题材。那么怎么处理题材,属于艺术表现,这表现方面也有一些普遍道理,这个可能就难一些。因为表现是各种各样,手法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某些东西恐怕还是需要的,你比方,不能太分散了,你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你总得有一个作品让人家看清楚,你总得要感动人嘛。做到这些,你就是要结构紧凑点儿。当然风格不同的,你像过去什么是诗的电影,各种风格题材不同的,各有各的要求。但作为某些基本的东西,你还是要让人看得明白你表现个啥吧,因为它毕竟跟一般文学作品不同,它是视觉的东西,你要让人家看得清楚吧。所以他强调了,从选材到表现需要单纯。
我过去也认为,无论你怎么复杂,在银幕上或屏幕上,眼睛看定这个东西,你线索太多了,乱套,恐怕就不好办。所以要单纯要集中。他这个里面也谈到了,这个还是需要的吧。我看有些大艺术家,包括画画的、音乐的、戏剧的、小说的,最好的都是单纯的。像《战争与和平》那种庞杂的人类史实艺术,你仔细研究起来,它也没有那么乱套。你像契诃夫那种单纯就更是高超了,很平淡的,一个人,一个小孩,给他爷爷写信的那个,就那么一点儿。要做到单纯是很不容易的,跟一个人一样。四川话说得好,北方话里也有,叫做“满腹水,它不响”,“半腹水,咣咣响”,就是真有本事的人,他是比较沉默的,没有本事的人,反倒是到处招摇。艺术其实也是这样,厚积薄发。例子我就不一一举了。柳城从创作过程的一些普遍的道理到表现,从生活到艺术,从构思到表现到结构,他都比较精练地概括了,我觉得很不容易。那么到今天这个状况来说呢,他针对的或者说他的出发点,是谈的电视电影,这是个新品种,我不太懂。但是不管它是电视电影也好,是电视剧也好,是现在的银幕电影也好,都有个共同的东西,大家都感觉得到,一个是我们现在国产的东西不大吃香吧;再一个,粗制滥造的多吧,包括银幕上的屏幕上的,电视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那么,他针对这个,来提醒你需要注意一些普遍的道理。电视电影跟屏幕上的电视剧,如果说不懂得这些道理,它怎么做得完全符合柳城说的这些东西?如果它是真正创新的,或是真正艺术品,那就无可指责。问题是它们粗制滥造,已经不成艺术了,但是顶着那个电视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名称,那么读读他这个《电视电影三字经》有好处。因为它们并没有往前走得很多啊,但是连一般的怎么结构都不知道,一个线索都不清楚,一把乱抓。针对这些情况,目前创作上的一些弊病,不光是电视电影,甚至涉及到整个艺术创作,包括文学,网上现在沸沸扬扬的,不说别的,起码引起一个波浪。说一个德国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他说的是不客气。但我们也讲文学质量现在是下降。这个质量下降,原因很复杂,不单纯是柳城说的这个。这个普遍道理当中,有他管得着的地方,如那些粗制滥造的、那些低级的。因为他没有主张低级,他这个里面讲的还是要“义”,要风格及人,还是要讲一种高尚思想。所以这个还是有针对性的。到现在,他能够出来这篇文章,不管是《电视电影三字经》的形式也好,是什么形式也好,有这个主张出来,那么在舆论上,证明还是需要一些有益于大众的艺术创作的东西,这是好事。他也讲到,虽然没有强调,在最末的这两节,第十、十一节,“文之道,人之道;艺之道,神之道;文之法,天之法;艺之法,无定法”,这对年轻读者,像古典文学书一样,恐怕是有点不大懂。这个其实就是要合乎自然规律,另外呢,“艺之法,无定法”,这个最重要,法无定法,就是不能拴死了。他讲的这个也不能说是永远不变的,它应该随着发展而发展。但是我前面不是讲的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知道的关于创作的那些道理,他给概括了,但是不是这样就永远不前进了呢?不是的,那要随时改进,所以它这里还来了个“艺之法,无定法”,虽然没有强调,但也管着了。我来解释一下:我是四川人,我们四川成都有个宝光寺,那里有一个庙,庙上有一副对联,我过去上课的时候给北京大学来进修的那个班讲过,上联是“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下联是“天下事了又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个是太消极了。但是作为一个道理来讲,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们可以不了了之,但你要懂得“了又未了”。艺术道理也是这样。实际是,将来地球怎么的,也还不知道呢。那么文艺创作,既要遵照那些已知的道理,同时也需要在创作当中,随着社会时代前进探索新的,没有止境。这个事情没有止境。人生没有止境,生活没有止境,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蒲风过去有句话: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诗。生活并不是一滩死水,不是不变化的。生活怎么变化,你艺术也跟着走,不但艺术跟着走,社会科学等其它都得跟着走。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不变化吗?所以我们中国孔子那一套,《易经》,都应该往前发展。它们没有什么过错,它们是那个时代完成的,我们有我们的时代。
所以说不能拴住自己。最后他那一节,很重要的,就是要淡薄名利,“人一世,……十年功”。就是你别着急,不要求名逐利。一点不讲名利,恐怕做不到。我不是主张名利,我也讨厌名利。但一个艺术家,动不动就是为了几个钱,把人民的钱浪费几千万,甚至上亿,搞些大制作,无非是看个布景么,演员都看不见,而且情节简直是胡编。但现在我们的社会,本来工资就不公平,你不赚钱怎么活,商业社会,你可以要,但是商业也讲“诚招天下客”,要诚实吧,还要讲一分钱一分货吧。
除此以外,现在说我个人的了。柳城是有直接的创作经验,看起来也读了很多书,而且还动了脑筋的,这些都很好。现在有些搞理论的,即使是搬一些现代的东西,看起来写得洋洋数万言,却于事无补,柳城的《电视电影三字经》就是反那个,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把这些深入浅出的道理结合当前的创作状况来讲,并不是一个《电视电影三字经》就能概括的,也还需要别人去尝试。现在的理论评论就非常贫乏,几乎没有地位了。当然了,这个跟作者没有关系,好多是跟当前的环境有关系,大家都是要赚钱嘛,所以搞创作的导演不看你的,搞表演的也不看你的,只要拿到多少钱,就这样。但即使这样,柳城能坚持写这个,也好。他那个赚不赚钱我不知道,从意义上来讲,他并没有说错话,而且是把好的东西,说它是传统也好,他想出《电视电影三字经》的形式来,他的初衷,是想把这个深入浅出。《三字经》是幼儿读的,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是过去小孩儿念的,是终身受用的。现在采取这个形式呢,是便于一些人记。但实际上,一些人恐怕也不大愿意记,但不管你记不记,有人主张这样一些东西出来也是好,就是说我希望能够有人继续思考当前的电影、电视剧,甚至艺术创作的问题。真正能够解决创作当中的问题,使这个创作能够给老百姓一些好处 ,创作出真正能让老百姓接受的有意义的艺术作品来,就是除了那些空洞说教的以外,在理论上开展一些切实的研究,应该多种多样,他的《电视电影三字经》是一种形式,其它形式也还有。我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不能拴住自己。最后他那一节,很重要的,就是要淡薄名利,“人一世,……十年功”。就是你别着急,不要求名逐利。一点不讲名利,恐怕做不到。我不是主张名利,我也讨厌名利。但一个艺术家,动不动就是为了几个钱,把人民的钱浪费几千万,甚至上亿,搞些大制作,无非是看个布景么,演员都看不见,而且情节简直是胡编。但现在我们的社会,本来工资就不公平,你不赚钱怎么活,商业社会,你可以要,但是商业也讲“诚招天下客”,要诚实吧,还要讲一分钱一分货吧。
除此以外,现在说我个人的了。柳城是有直接的创作经验,看起来也读了很多书,而且还动了脑筋的,这些都很好。现在有些搞理论的,即使是搬一些现代的东西,看起来写得洋洋数万言,却于事无补,柳城的《电视电影三字经》就是反那个,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把这些深入浅出的道理结合当前的创作状况来讲,并不是一个《电视电影三字经》就能概括的,也还需要别人去尝试。现在的理论评论就非常贫乏,几乎没有地位了。当然了,这个跟作者没有关系,好多是跟当前的环境有关系,大家都是要赚钱嘛,所以搞创作的导演不看你的,搞表演的也不看你的,只要拿到多少钱,就这样。但即使这样,柳城能坚持写这个,也好。他那个赚不赚钱我不知道,从意义上来讲,他并没有说错话,而且是把好的东西,说它是传统也好,他想出《电视电影三字经》的形式来,他的初衷,是想把这个深入浅出。《三字经》是幼儿读的,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是过去小孩儿念的,是终身受用的。现在采取这个形式呢,是便于一些人记。但实际上,一些人恐怕也不大愿意记,但不管你记不记,有人主张这样一些东西出来也是好,就是说我希望能够有人继续思考当前的电影、电视剧,甚至艺术创作的问题。真正能够解决创作当中的问题,使这个创作能够给老百姓一些好处,创作出真正能让老百姓接受的有意义的艺术作品来,就是除了那些空洞说教的以外,在理论上开展一些切实的研究,应该多种多样,他的《电视电影三字经》是一种形式,其它形式也还有。
摘要:绘画艺术家蒙克的创作心理主要建立在三个方面:一是童年的生活经历造成的他对世界的认知与思考,二是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变故,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艺术的敏感情绪与寄托。
关键词:情绪心理 认知心理 动机心理
北欧着名的绘画艺术家蒙克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心理大致可从三个方面:童年的生活经历造成的他对世界的认知与思考;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变故;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艺术的敏感情绪与寄托。
一、艺术创作的情绪心理
艺术创作的情绪心理是指“艺术家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事件中引起某种情绪反应。”①这种情绪有时候是一段时间的影响,有时候是贯穿创作生涯的情绪反应,蒙克创作的情绪心理一直都无法摆脱童年时代疾病留给他的无助与对死亡的抗拒。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童年所造成的创伤将会以潜意识的形态伴随人的一生,人的童年处于一种本我状态,较少受到来自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影响,童年时代的创伤在某种程度上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于是在以后的人生中变就潜伏在人的内心深处,对于艺术家来说在以后的创作中这种心理总是以无意识的形式表现在作品中。
蒙克出生在挪威的普通家庭父亲是医生,但他的童年因为母亲的去世变的灰暗而压抑,在以后的生活中蒙克无法摆脱疾病的困扰,母亲去世之后姐姐,父亲,哥哥的相继离去,这些悲惨的经历吞噬着蒙克的内心,所以他的创作心理总是带有压抑、恐惧与不安,他在日记中曾写到“疾病和死亡蹂躏了我父母的旧居,我一直无法战胜这种不幸。这对我的艺术也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②由于童年时代亲自面临过死亡场景,蒙克创作的情绪心理总是充满对生活的思考以及死亡来临时的无法抗拒,由此造成的压抑的创作心理一直主导着他的创作过程,例如他创作过许多关于疾病的题材,如《点燃炉火的女孩》、《早晨》、《送终》等。
二、艺术创作的认知心理
所谓认知心理是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受外部世界的干扰逐渐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阿恩海姆在《走向艺术心理学》中指出“艺术家基本上是通过知觉推理来创作其绘画作品的,这种知觉推理为发生在意识水平以下的过程所支配。”
蒙克在对世界不断的接触过程中会逐渐的形成自己的认知心理,最为明显的是蒙克初恋的不顺利使他对爱情以及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爱情的体验让他的创作心理不再局限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暗含对“性”的欲望与无法抗拒。蒙克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在他的日记中被称为福楼海宝的女人,这段并不愉快的恋情持续长达六年之久,他在日记中写到“她在我的心上留下多么深的一个印迹啊!”
如果说童年是贯穿创作生涯的情绪心理,那么后来的感情之路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他的创作。这段感情让蒙克对世界的认知变的焦虑,同时来自外界的压力使得认知心理出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如《拿香烟的自画像》便表现了他的恐惧不安。
三、艺术创作的动机心理
动机是主体有意识地体验到的强烈欲望,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大多伴有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是艺术家内在独特的心理,在一定程度具有精神宣泄性。
蒙克的创作动机心理是其对自身经历以及对社会感知的强烈愿望的表达,是对生命的强烈顿悟。他要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这又不是简单的宣泄,而是对社会、世界的认知,是充满生命张力的,并拥有超越时代的思考。
二、艺术创作的认知心理
克在1890年刊登的与一位艺术家虚构的谈话中说“我想表达一种疲倦的动作,在眼睛里、在睫毛间、嘴唇应该画得看来像在喃喃自语……我要画出生命,画出活生生的人。”“画中的一切都是我亲身的经历”蒙克创作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同时旨在告诉人们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例如作品《呐喊》画面中一个挤压变形的人站在桥上,空洞的大眼、张大的惊愕的嘴犹如人的骷髅,背景上强烈的色彩视觉冲击,夸张的组合令整幅画面给人恐惧、不安的感觉,蒙克内心对于死亡的思考在画中强烈的表达出来。这是贯穿蒙克一生的心理,但同时也含有后期结合社会状况对生命的思考。蒙克的创作动机心理拥有对其所经历事件的表达,这是对他内心深处恐惧心理的宣泄。
蒙克童年时代的疾病留给他心理的创伤、爱情的不顺利,使其创作一直没有脱离过疾病、死亡等主题,这种心理在他的作品中以特殊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无助、孤独、绝望、压抑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同时也构成了作品的主体风格。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为了使作品能够更加完美的表现主题,常常有意无意地运用对比手法。对比作为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广泛运用于摄影构图和造型中,对画面主题思想内容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对比手法,我们应该分析对比的作用,以求更深刻的广大摄影爱好者了解和掌握。对比的形成,有它的生理因素,也有它的心理因素。人的视觉及其神经感受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形成“对比”的生理基础。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对比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内容上的对比和形式上的对比。
内容上的对比
这一类的对比,要求摄影家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透的理解能力,善于发现,掌握抓取那些具有对立因素,但又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客观事物。也需要摄影家具有高度的艺术素质和表现技巧,善于用自己的镜头把它们组织成互相映照,或相克相生的画面来,使作品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又含蓄隽永。内容上的对比,多半是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来进行,对比的效果最终侧重在思想内容上。如新旧社会的对比、贫富悬殊的对比、胜利与失败的对比、兴起与没落的对比、先进与落后的对比、欢乐与悲伤的对比等等。
形式上的对比
形式上的对比是艺术造型手段形成的对比,对比的效果侧重在艺术造型上。它包含形体对比、影调对比和色彩对比。形体对比是通过不同的形体放在一起而取得的一种对比的效果。如果直线与曲线的对比,横竖的对比,动静的对比,大小的对比,虚实的对比,仰俯的对比,疏密的对比等都能产生形体的对比效果。影调的对比包括整幅照片上的物体相互之间的影调对比,是指照片中的强光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比例关系。比率大,对比就强烈,反之亦然。同时也指由强光部分之间所含多级层次亮度的间距。层次多,间距的比率就小,对比也小。反之,对比就大。比如:在一片不同程度的暗色调中加上一点亮调,这一小部分的亮调不仅显得突出,而且也以自己对比的力量加强了暗色调。
色彩的对比,是根据色彩的三要素,可分为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相互对比。对比能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是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对比能产生一定的意境、情感和感染力。对比能使主体突出,形象鲜明,进而结合一定的内容能产生美感。美感是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美是多样性的统一。如色彩的冷暖对比、黑白对比、浓淡对比、色彩的面积大小对比等等。
构图、造型上的对比。这一类对比是以两种迥然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构图技巧进行对比,用来突出主体,引人注目,以达到增强作品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虚实对比。利用景深,使主体清晰(实),陪体模糊(虚),用以突出主体。
藏与露的对比。藏是指形象的不完整,露是指形象的完整。在人们的欣赏的习惯上,完整的形象要比残缺的形象更为突出。
主次对比。利用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安排来突出主体,从构图学讲中画面中心的物体,一般比画面边角的物体突出。
大小对比。也称为远近对比,一般来讲,大的比小的突出,主体近,影像大,就突出。反之陪体远,影像小就不引人注意。
疏密对比。指画面影像的轮廓线条、内部线条的简繁对比,如在大片繁杂线条的物体中有一件简洁线条的物体,那么这件物体就显得突出了。
动静对比。主体动,陪体静,主体相对就突出了,主体静,也同样可以用陪体的运动来突出主体。
以上所讲的“对比”是摄影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本身也就油然而生一种美感。“对立”也就是“对比”,作为塑造鲜明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加以强调,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正确的运用对比,可以使共存于画面中的矛盾因素更加鲜明、悬殊,映射到人的心理活动中的特点,最后得以清晰自然的表达主题内容,加深观众对主题内涵意义的理解,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效果。
许多成功的艺术作品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追求形式,为了对比而运用对比。对比作为手法,只能是以主题内容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特征为根据来合理运用。
内容摘要:法国着名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于逝世前写下《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这篇对于画家本人的艺术创作具有总结性质的理论文章结合绘画实践,强调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如儿童眼光般“纯净”、“专注”、“创造”等艺术品质的重要性。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其前期美学着作《谈美》里从审美的“无功利性”、凝神之境下的“主客同构”、“心理距离”等美学审美的角度表明了类似观点。在各自的理论作品中,两位人文大师还分别借“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与“慢慢走,欣赏啊!”将抽象的理论阐发延至艺术与人生领域,提出“人生艺术化”的口号,体现出浓厚的诗学韵味以及人文关怀。
关键词:马蒂斯 朱光潜 艺术创作 审美主张
本文试以《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与《谈美》为例,对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观与朱光潜的审美主张进行互观,在创作和欣赏、实践与审美的不同语境下,探究两位大师对于艺术创作与审美过程中必备态度和可贵品质的主张,寻找他们在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上的精神共鸣。
一.儿童“纯净”的眼光与无功利性的“赤子之心”
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步,“观看”被马蒂斯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这里的“创造性”更侧重于“破旧立新”中的“破旧”之义,即抛除“养成的习惯”,忘掉“记忆中的柱头”、“一切画出过的玫瑰花”,摆脱“电影广告和杂志每天提供的现成的形象”。马蒂斯认为,只有废除一切对于心灵的“偏见”之后,美术家才能以儿童“头一次看东西时”的眼光看出事物的真实面目。
马蒂斯提及的遮蔽艺术家“纯净眼光”的因素如社会习惯、固有经验等,正与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着作《谈美》第一章定义的“实用态度”[1]、“科学态度”[2]之“实用”与“科学”相近。不过,朱光潜进一步对前者加以补充、概括和分类,并在审美语境下对此破坏性因素的破坏过程予以具体展现和分析。朱光潜指出,观看者在面对被观看对象时,对实用“意义”、“利害”的联想和对科学“因果”、“关系”的无限推理使得观看主体耗费大量时间与心力,从而影响美感世界所要求的“绝缘意象”[3]的生成,导致建立在独立的、无目的前提下的真正“审美态度”消失,最终导致审美之境的消失。在《文艺心理学》的“作者自白”里,朱光潜明确提到:“我的美学思想受到从康德到克罗齐的形式派美学的影响。”[4]此处先生所言“时间与心力”实质上也是借鉴了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席勒关于“游戏说”中“过剩精力”[5]的观点。作为艺术起源学说之一的“游戏说”受到康德等人的大力推崇和深入研究,席勒更在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游戏”[6]的理论基础上,指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但是,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的“游戏说”也因忽略了社会因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关于后者,朱光潜先生在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进行了选择和再造,他将儿童在做游戏时心理、精神上的“自由”状态引入艺术欣赏的层面,提出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进入审美之境的一大必备品质——“赤子之心”。在将“赤子之心”的重要性进一步延伸至艺术创作领域时,朱光潜解释道,艺术家作为“大人”,正是因为有“赤子”所没有的老练和严肃,而很难进入艺术的无功利性情境,从而难以创造出好的、新的作品。
朱老在这里提及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7]的“很难”与马蒂斯主张的“用儿童的眼光”时所需要的“努力”、“勇气”存在很大一致性。可见,在涉及艺术领域的纯洁性、独立性问题时,中西两位人文艺术家均表现出对待孩童一般爱惜、维护的珍视态度。较之马蒂斯言简意赅的理论阐释,在结合“游戏说”且详细揭示了“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对于“审美态度”的破坏性后,朱光潜的“赤子之心”显得更为具体和清晰。
二.儿童“专注”的眼光与凝神之境下的“主客同构”
拥有儿童纯洁、无功利的眼光后,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便拥有了理想意义上的“过剩精力”,进而像做游戏时专心、认真、郑重的孩童那样,进入到艺术过程中的“主客同构”状态。
对于欣赏与审美语境下的“主客同构”,朱光潜首先以观察一棵古松为例进行论述:“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我们每个人所直觉的物象并非是固定的,对同一物象的直觉实际上感受到的它显现于我们的‘形象’,这个形象就带有了很大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的二重创造”。[8]从“天生”、“人为”到“物象”和 “直觉形象”,在对具象化的例子加以抽象化时,朱光潜引入美学领域的“直觉形象”和“美感经验”概念,进而指出“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9]。基于“意象的物我一气”这一“直觉形象”特点,朱光潜再次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主客同构”的主要特征。
同样,画家马蒂斯在谈及绘画创作时也流露出对“直觉形象”的类似物——“知觉的永久形象”的肯定与亲睐:“绘画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把知觉变成为一种永久的形象。”随着1908年马蒂斯《画家笔记》的公开发表,“永久形象”在“来源于自然”的前提下,又被画家明确表达成“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的“形象”。直至逝世前,画家还结合自身的实践感受,将“自然”与“我的精神”的这种融入过程,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里予以具体描述:“美术家同外部世界联合、进而渐渐地使自我与外部世界同化,直到素描表现的客观对象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直到他把它溶入自身中,能把它作为自己的创造物表现在油画上”,“当美术家画的对象出现在其构图中时,直接或类推地,他从周围的环境中捕捉一切能滋养他内心所看到的东西”。
透过“进而”、“渐渐”、“直到”、“从而”等一系列时间副词,我们发现马蒂斯所认为的艺术创作中的“主客同构”过程含有了与实际创作本身相似的特点,同样充满了分明的层次感和时间的动态感。从周围世界获得的绘画“材料”与美术家脑中的“构图”,外在环境与自我,按照时间顺序,互不干涉、有条不紊地配合,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这里,主客体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作为单独个体的同时存在,是两个个体的统一。马蒂斯的这一观点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在对“经验的某种特殊态度和看法”[10]即“心理距离”进行系统论述时,所提出的关于创作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前后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颇为类似。
相比之下,朱光潜审美过程中的“主客同一”则因审美主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主客双方真正具有了“交流”与“融合”之意。仍以“赏松”为例,朱光潜在《谈美》中这样谈道:“……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11]朱老的“移情作用”不仅把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审美客体,同时也将审美客体的姿态吸收于审美主体。所谓“物我同一”的境界“不单是由我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12]
针对“主客同一”状态下的艺术主客体,马蒂斯所主张的“前后”、“因果”关系在朱光潜这里转变为关于主客两者并列、甚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的观点阐发。朱光潜这种将广义上的两个独立事件转变为一个事件两个方面的理论方法,某种程度上含有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色彩。
尽管美学家朱光潜和画家马蒂斯分别就“欣赏”和“创造”两方面谈论“主客同构”的立足点不同,但以接受美学理论家伊泽尔提出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与美”来论,在艺术主体凝神创作或是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创造便成了欣赏”,“欣赏也就是在创造”。[13]于是,儿童“聚精会神”所至的“凝神之境”就为我们对读马蒂斯、朱光潜的理论学说带来可能性和意义性。而马蒂斯、朱光潜对“主客同构”具体涵义的阐释也因中西文化土壤和社会话语的差异为探索艺术领域的“凝神之境”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和发现空间。
朱光潜关于主客体“融合”、“转化”的观点生成,一方面鉴于“审美”的“移情”特点,一方面也受当时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广泛流传的影响。其所采取的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述方法,在符合东方人思维习惯的同时,更有利于国内读者的理解及作品思想的交流与传播。
马蒂斯在绘画创作时提及的主客“层次”、“顺序”关系,也具有其特定的语境义和文化义。作为画家,除了保持审美之心还需要具备实际创作时的清醒与理性,否则艺术作品便只存在于主体意识活跃的“构图”里而缺少现于纸上的井然和清晰。此外,马蒂斯“观点先行、论述从约”的西式思维也与中国传统的具象化表达方式颇为不同。西方文化的另一产物——基督教同样给马蒂斯的绘画创作带来启示。画家曾在《画家笔记》中对“洞察客观实体和重建时空”的艺术创作过程产生“虔诚”、“投入”等“宗教状态”和“宗教意义”的联想。
摒弃覆盖在理论表面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因素,我们发现两位大师有关艺术“凝神之境”的共同关注。在对创作和欣赏两个领域“主客同构”的不同阐释中,他们之于认真、专注的“儿童眼光”的渴求和呼喊同样急切而真诚。
三.儿童“创造”的眼光:练习“观看”与“想象”的“心理距离”
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文末,生命即将枯竭的画家马蒂斯发出对“一切创造本源”的“爱”的呼唤:“需要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爱、一种能够激起并保持对伴随一件美术品诞生的强烈热情和分析的深刻的爱”。这种“不懈”、“强烈”、“深刻”的“爱”再次指向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的“创造”主题:创造是美术家真正的职责,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
然而此时的“创造”已穿透儿童“无功利”、“凝神”的眼光,超越“破旧”之义,近于“立新”之旨。对此,画家马蒂斯一改之前的“惜字如金”,结合自身绘画实践具体阐释这一新的“创造”之义:
当我画一幅肖像时,我一次次回到草图上,每次我都是在画一幅新的肖像:这不是一幅修改的肖像,而是重新开始的完全不同的一幅肖像;每次我都从同一人物中提取出一个不同的生命。
为了使我的研究更圆满,我时常借助于同一人物不同年龄时的照片:最终使肖像可能会显示出一个更年轻或有一种不同神态动作的人物,这个人物形象同他或她当模特儿时显示的样子不太相同,原因是我觉得这种神态动作最真实,最好地揭示了模特儿真正的个性。
在第一阶段儿童眼光无功利性”的基础上,马蒂斯借助“一次次回到草图”、“重新开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神态动作”的阐释,给凝神的“观看”融入方法论的指导。他强调在不厌其烦的方法尝试与反复练习中见出“创造”的新意。这样的“观看”理论,早在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达·芬奇《微笑的蒙娜丽莎》等一系列名画的诞生过程中已产生积极作用。幼年达·芬奇画鸡蛋的有趣故事里也颇有这种练习式“观看”的影子。正是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和练习,达·芬奇才画出富于新意的各式“鸡蛋”,创作出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艺术精品。
同是强调“创造”的重要意义,朱光潜美学中的审美创造在结合心理学之后,已脱离马蒂斯的“创作实践”,更多地显出主观“想象力”的成分。
《谈美》第二章开篇,朱光潜以“心理距离”的提出,解释了 “家花不比野花香”、“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14]等日常生活现象。朱光潜认为,欣赏过程中产生的美和新意,在于欣赏者的“心理距离”。此处的“心理距离”,某种程度上可与儿童观看事物时所具有的想象力、联想力相联系。但是,心理距离又不完全等同于想象力,心理距离之“距离”是“适当”的。只有在创作者既摆脱了实用的目的性,又未远离凝神之境时,在两者的中间地带,想象力才会获得大展身手的机会。因而,朱光潜此处的“创造”虽然脱离了马蒂斯“观看”的实践和操作性,却也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意味。尽管如此,在创作者的梦境和幻境下,仍多有不俗的音乐、文学作品问世。弗洛伊德在其着作《作家与白日梦》中对此亦多有提及。这些以想象力为最初源头的作品,同样以一种梦幻的方式展现了艺术的“创造”力量。
无论是马蒂斯的“勤学苦练”,还是朱光潜的“天马行空”,作为艺术生命力的源泉,“创造”均被两位大师置于各自理论的重要位置,起着统摄全局的作用,其核心意义可见一斑。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艺术欣赏和创作实践两种语境下的“创造”之义并不相悖,二者具备融为一体的共通性,可共同服务于艺术世界。创作者在创作前的准备阶段,借助适当的心理距离进入一定的审美之境,继而发挥想象力,达到艺术内容上的创造;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又通过反复练习,寻得适当之法,再次达到形式之再造。由此完成的艺术作品便具有了真正意义上形神兼具、“美”“新”双收的创造之义。
四.人生的艺术化:“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与“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15]在《谈美》完结之前,朱光潜以一则“车行阿尔卑斯山谷”的故事,将其对艺术理论的阐发推及生活态度、人生哲理领域,将美学中“无目的的目的性”、“物我两忘”的“凝神之境”以及适当的“心理距离”等抽象理论,浓缩为一句启示人们简单生活、认真生活、享受生活的人生箴言“慢慢走,欣赏啊!”充满了诗性韵味和浓厚的人文关怀。这种“人生的艺术化”之美,同样见于马蒂斯《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画家不仅以自身多年的创作经验,更是以生命的最后呼声,呼唤人们:用孩童的眼光看待生活,追寻“伟大的爱”、“对真理不懈的爱”。
五.结语
法国画家马蒂斯和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尽管来自不同国家,涉足不同领域,两位人文大师关于创作和欣赏、艺术和美学两大领域的理论作品《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和《谈美》却为我们带来了同样的震撼和感动。
画家马蒂斯立足绘画实践,从专业的角度,以漫谈却不失严谨的笔调阐释自己关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美学家朱光潜则结合心理学,以更为详细、更具系统性的理论着述展现“朱式”美学里的审美之义。在马蒂斯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朱光潜循循善诱、沉稳大气的理论论述中,读者既感受到西方民主氛围下艺术家的智慧之光,又领略到特殊时期中国学者的辽远之思。
当然,《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和《谈美》这两部作品也因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前者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其过于抽象的思维方式和翻译后的语言文字,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而《谈美》在第一章中论及“实用态度”时对于“政治”因素的敏感和隐晦,整部作品中间“调和折中”[16]的论述方法以及凌空而起、“天马行空”的理论建构也让受众颇有“如鲠在喉”之感。
透过理论文字及其背后的诸多外在因素,我们却能够发现在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上,马蒂斯和朱光潜这两位人文大师存在着难得的精神“共鸣”。他们均珍视艺术领域中“纯净”、“专注”、“创造”等类似儿童眼光般的可贵品质,他们同样对“简单”、“认真”、“诗意”的人生充满了亲近和向往之情。
而这些,正指向艺术与美学的共通性,指向对读与比较《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和《谈美》这两部理论作品的可能性。在对马蒂斯艺术创作观和朱光潜美学主张的互观中,我们领略了朱光潜先生的学贯中西、马蒂斯先生关于绘画创 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在两位大师对于“人生艺术化”的论述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人生艺术与人生美学的迷人魅力。
一、艺术创作主体———“生活、思想和传统的全面修养”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主宰者。艺术作品的面貌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体现了对生活的新发现和审美的独特建构;艺术创作活动是凝聚了艺术创作主体的全部心血的、个性化的、能动的、艰辛的创造性生产过程。”[1](P277)艺术家要想创作出被人民群众所喜爱、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的作品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艺术创作体现的是艺术家全部的艺术修养和生活智慧。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备深厚的修养。李可染非常重视画家的全面修养。“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认识生活、全面的艺术修养,这三个方面很重要。真正的学术可以说没有什么奥秘,正确的道路就是奥秘。”[2](P45)他主要从生活、思想和传统三个方面来论述画家的修养。李可染说:“我们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研究生活和认识生活作为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3](P278)
李可染认为艺术创作要到生活中去认真研究自然规律。50年代起,李可染数次出游,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了多次写生。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和创作给当时正处在发展困境中的中国画带来了新鲜的空气。经过多次写生实践,他坚定地认为,要解决中国画笔墨程式化、不能反映现实的问题要靠深入生活,使中国画不断发展、永远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要靠深入生活。写生在西方画家看来是理所当然,但中国画画家背着画夹在野外一画一整天还是少见的。李可染当时能够走出书房描画大自然真山真水的风貌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他借助于早期学习西方绘画的功底,将西画的写实手法与国画技巧结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写生使李可染认识到,到生活中去,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把握最深层的艺术美。他的人物画《观画图》就体现了他深入观察生活的能力。画面生动地描绘出三个身着长衫的男子一起在观看一幅绘画作品。三人年龄、身份、神态各不相同,或捻须颔首或全神贯注。笔墨凝练造型简洁,人物形象极为传神。着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评论可染先生的人物画说:“他的人物有的闭着眼,有的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有的挑着眉,有的歪着嘴,不管他们的眉眼是什么样子吧,他们内心与灵魂,都由他们的脸上钻出来,可怜的或可笑的活在纸上,永远活着!”[4](P222)老舍先生的评价质朴而又中肯。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画家不注意观察生活,又怎能创作出这样生动传神的作品呢?由此看来,深厚的生活修养对李可染绘画作品形成成熟的艺术风貌和李可染艺术思想的完善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中国画一向追求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所谓“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思想修养是国画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的。郭若虚曾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5]
李可染继承了这一观点。他曾经说:“持正者胜,容邪者殆。天下学问,为知谦虚、走正道而强毅者得之,机巧人不可得也。”[6](P58)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总是正确而进步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思想的修养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才能走上正确的创作道路,才能具有强大的创作激情,才能具备远大的艺术追求。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赢得人民的崇敬,不仅在于他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在于他伟大的思想品格。着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首要标准就是,作品表达了高尚的理想和对真理的追求,捕捉了时代的重大主题。这就进一步说明艺术家要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不断加强自我思想修养,才能攀登艺术高峰。李可染认为,当代艺术家最重要的思想修养就是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坚强的毅力。他认为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做到这三点。思想修养对画家的作用在李可染看来是极为重要的,也正是因为严格的思想修养,李可染才能在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李可染还认为艺术家应该学习和继承一切优秀的艺术传统而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他说:“传统包括古今中外,包括一切间接的经验,就是除了你自己直接经验以外的一切间接经验。传统是自有文化以来数千年亿万人智慧的结晶。”[7](P46)
优秀的艺术家都是深入汲取传统的营养而又有所发展和创新的。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套独有的笔法、墨法、构图等技巧,这些都是历代画家们经过无数次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宝贵经验。要想使中国画得以再发展,必须有深厚的传统修养。在深入研习历代名家的绘画技巧基础上融入创作者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没有传统的修养而奢谈创造无异于空中楼阁。李可染还认为,传统又分为民族传统与外来传统,相对于当时全盘西化和固守古人传统两种极端观点,李可染对于学习传统的态度是开放的,他强调中国传统和外来传统都要学习。但他同时又强调需要分清主次,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为主,吸收外来文化为次,目的还是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李可染提到的对两种传统的不同态度对于保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的修养应该是全面而深厚的,它不仅是影响艺术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还是决定一个艺术家是否优秀的重要条件。李可染关于艺术家修养的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继承,也是后代艺术家们进行自我修养的可行途径。
二、艺术创作源泉———“生活是艺术的惟一源泉”
“师法造化”是中国画自古以来的重要传统,明代画家王履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清代石涛也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历代大家无不重视生活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作用,李可染也阐述了“生活是艺术的惟一源泉”的观点。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上是以“四王”为正统的。“四王”一派的画家们多对古人师承不遗余力,致力于摹古,笔墨成就虽高但脱离生活。
一是对写生对象的反复认识,他强调写生要对客观事物认识、认识和再认识。在不断的反复观察中寻找并发现写生对象的规律,创作出最美的形象。1956年夏天,李可染做了一次长达七八个月的万里写生,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这期间李可染有一幅着名的作品《巫峡百步梯》就是他对景创作的。画家经过四川万县时,突然为眼前景物所动,便在此住了两个星期。他们顺着万县城边走了几遍,发现县城内有四座桥,但却不在一个视点上。李可染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全面观察,多次走到每座桥下寻找最佳的角度。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对艺术表现对象进行反复观察、揣摩,才能发现对象最深层的美,从而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从写生中挖掘新的表现方法。中国画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前代画家们创造了无数令人赞叹的出神入化的成就。“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破墨山水”、“米家山水”……这些在国画历史上犹如一座座丰碑,为后人所景仰。但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 化。国画传统在此时并不十分适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了。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诚然。李可染也认为,古法一定要和客观事物相印证,凡不能真实表现对象,不能真切传达现代人的感情的,就应当放弃或加以改造。李可染对绘画作品中光线表现方法的新探索就是在此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他发现传统山水画大多表现的是顺光下的景物,从来不强调不同光线下景物的不同变化,这种千人一面毫无创新的表现方法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文艺发展的丰富性。于是,他从写生中挖掘出逆光下景物的表现方案。他不断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摹写,终于创造出李可染式的逆光山水图式。整体单纯、标准明确,强调绘画的整体感与空间感,强化层次带来的丰富的视觉观感,可谓一炬之光,通体透明。前人画水往往用空白表现,李可染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林荫下的小溪黝黑而光亮,于是他打破了前人用空白表现水的方法,画出了黝黑而又光亮的水。这些都是他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绘画技巧,这些技巧突破了绘画的传统表现手法。从这个意义上看,李可染对于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化起到关键作用。
三是在写生中要酝酿新的意境。古人作画讲究“胸中有成竹”,在对景久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神与物游,下笔才能如有神。写生要酝酿意境对中国画来说不是新的课题,但李可染对意境这个中国传统的艺术概念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艺术又要求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论化,从而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创造出革命时代新的意境。”[9](P349)李可染的艺术思想一向是与时俱进的,在新的时代中应该创造新的意境,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表现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时代风貌,形成适合新时代的新意境,这便使传统意境的概念得到了扩展,使山水画写生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
李可染在50—70年代不断提出关于写生的新理论,这些都体现了画家在生活的历练中不断进行理论思考,不断丰富艺术思想。艺术源于生活,只有以生活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灵感才能源源不断如泉涌,艺术生命才会长青。李可染以生活为艺术创作源泉的观点可谓把握了艺术创作的真谛和根本。以造化为师,向生活学习的观念被20世纪的许多国画家所认同。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他们共同开创了20世纪中国画的新风貌,赋予了它绵延不绝的强大生命力。与李可染同时代的国画家傅抱石也说:“画家对现实生活所表示的热情和态度,也是画家赖以创作,赖以大做文章大显身手的无限契机。”[10](P95)这表明根植生活、取法自然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和中国画发展的正确道路。
三、艺术价值观———“为祖国河山立传”
艺术价值观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同的价值观往往会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南北朝王微认为绘画作品的价值在于“畅神”,宋代郭熙要求山水画能满足士大夫“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精神追求,元代倪瓒的“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更是被无数文人士大夫视为绘画创作的圭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人的精神被压抑,人的价值被消解,大多数知识分子便通过寄情于山水求得精神的麻痹与暂时的解脱,内心的痛楚反而表现为表面的洒脱。绘画这时便成为他们求得精神解脱与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而且只要社会格局不变,知识分子们心中这种难言的苦衷和精神上的压抑就难以解脱,长期饱受这种精神侵蚀的知识分子只能走进自己构建的“可游可居”的意境,在这个世外桃源中暂时忘却现世的苦痛。传统山水画的价值观念往往构筑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与心理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山水画的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已不存在,山水画需要树立完全不同的新价值观来指导其发展。李可染正是在时代的推动下突破性地提出“为祖国河山立传”的价值观念。李可染认为山水画是对祖国和家乡的歌颂。他曾说:“画山水就是为祖国的山河立传。”[11](P81)李可染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哪怕祖国曾使他伤痕累累也义无反顾。他曾经特意请齐白石老人题词“江山如此多娇”,他把这当做自己全部创作活动的主题。他把自己对伟大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爱恋都贯注在笔尖,倾泻于纸上。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他通过描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来礼赞他生活的时代与祖国。如果说传统画家们是一步步将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抽象为苍白的理念符号的话,那么李可染则是以雄浑厚重的笔墨重现大自然的壮美与博大,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着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曾评价李可染说;“有志‘为祖国河山立传’的画家李可染,使祖国山河的壮美形象在他的绘画里显得充满了沉着却又激动的情绪,既不是冷漠的叙述,又不是空泛的喊叫,像他自己的为人那么平易近人,却又没有讨好人的媚态和贱相。”[12]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李可染山水画所传达出来的主要思想感情,他通过描绘祖国的山水来表现爱国主义的情怀。李可染终生不渝地挚爱着祖国的山川乡土和传统文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作,他的爱国精神贯穿于他整个一生的创作经历中。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那种真挚的、热烈的、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个观者。他的作品《万山红遍》尤其令人心潮澎湃,作品不是描写实景,而是描写了画家心中的祖国山河之美,画面先以水墨勾皴,再以朱砂点染,漫山红树,红得耀眼,红得令人心动。不凡之处便是作者用了大量朱砂来渲染画面,满目红山,意境非凡,充分体现出作者对于内心激动情绪的挥洒。画面之中,浓墨、朱砂与白色的瀑布溪流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给观者极度的视觉冲击,冷暖交映,层次幻化。博大雄浑、具有纪念碑份量的构图方式也令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2000年,“李可染世纪展”在台北、高雄展出时,主办方便选择了《万山红遍》作为会标,在展览场地两旁的电线杆上成对悬挂以《万山红遍》画面制作的长幅展旗,猎猎红旗把场内外气氛烘托得格外热烈。据说很多观众都喜欢在特别制作的两层楼高的巨幅《万山红遍》前拍照留影。画展开幕时居然有学校联系说希望在画展结束后将这幅画送给他们当做教学材料用。画家饱含的爱国热情透过作品传达给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们,李可染使爱国情感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漓江边上》表现了漓江一角平淡中见秀丽的美,《阳朔胜景》揭示了今日阳朔蓬勃发展、恢宏壮丽的景象,这些都是李可染“为祖国河山立传”最绚丽的画卷。在李可染着名作品《树杪百重泉》的跋语中,他讲到,“余昔年居蜀中,巴山夜雨,万壑林木葱郁,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弦,对景久观,真画中诗也。此情此景,令人神驰难忘,故一再写之,以赞祖国河山之美。”[13]
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了李可染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操。李可染认为,江山可以养浩然之气。人的灵秀智慧和高尚情操孕育于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壮丽山水中。李可染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与祖国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潮流相激荡。他热烈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奔放豪迈的民族信心使中国当代山水画焕发出不同反响的时代光彩。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化作恰当的绘画表现形式,形式与内容相呼应,创造了具有当代刚健豪迈精神的山水画作品。四、艺术创新观———“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从五代时期到宋元到达顶峰,明清时期盛行的“四王”过于注重摹古,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使山水画丧失了自然的血肉与神韵,形成陈陈相因的僵死画风。国画大师徐悲鸿就曾表现出对董其昌和四王山水的厌恶。20世纪以来,许多国画家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林风眠、徐悲鸿等绘画大师都在革新中国画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李可染、傅抱石等则把大师们开创的革新道路继续向前推进。“”以来,革新国画的讨论越来越激烈,中国画此时正处于一个不得不变却又不知往何而变的尴尬境遇中。一方面,中国画在历史悠久的发展历程中积累的一套绘画传统与技法不能弃之不顾,另一方面,西画细腻的表现现实的能力这时已深入人心,国画也需要在精神气质和题材意境上能胜任表现现实生活的要求。许多具有时代使命感的国画家勇敢地担起了这一重任,接受了时代的挑战。李可染就是其中之一。国画大师傅抱石也曾经对友人说,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这种创新意识成为中国画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李可染早年便 有心变革中国画,他曾经认真剖析了明清以来中国画的形式主义倾向,指出:中国画在历史上有过不少成绩,但对我们崭新的时代来说,它已经成为遗产。由于生活的不同,人民对艺术的要求不同,这就绝对不允许再死板全盘的搬用,否则就是继续走形式主义的死路。因此必须改造中国画,使它适应新的时代和生活,适应人民群众新的审美标准。他立座右铭激励自己:“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后来他刻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他又说,“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14]
对于国画创新,他认为,创新不是轻易就可实现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深入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因而创造了与前人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15](P192)李可染认为改造中国画的要点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深入生活挖掘创作素材。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源泉,同时也是艺术创新的不竭动力。李可染认为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国画的基本条件。他认定,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得到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内容;根据这些新的内容,才得以产生新的形式。明清绘画之所以走入毫无生命力的僵死状态最致命的原因就是堵塞了生活这个创作的源泉,失去了作品的血肉。有鉴于此,他极为反对“伏案于南窗之下,不敢离开古人一步,甘做阶下囚”[16](P351)的创作方式,而是把自己的画室搬到大自然中去,独辟蹊径创作出意境清新刚健的中国画作品。他生于苏北,定居北京,又长期在江南、巴蜀地区写生,阅尽祖国大江南北的秀丽风光。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气候相差极大,或湿润青翠或雄壮荒凉的特色给李可染极深刻的印象,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他在自传中就曾提到他有感于巴山蜀水之壮丽,以至于他20多年后都不曾忘记。“一天,我刚散步到我居处不远的金刚坡半山腰间,那时正当夕阳西下,我回头一看,山下几十里地的水田,一块块都反射出耀眼的金光,像一片摔碎的金色的镜子,天边和远处的烟树千层万层,也沐浴在霞光里,真是令人心胸开阔的惊人奇观,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图画。”[17](P41)20多年后,他的绘画作品《青山密林图》正是以此印象而创作的。李可染在别人还在沿袭传统文人画的死胡同里徘徊时,勇敢地把他从造化中得来的生动感受融入山水画创作中,赋予山水画以鲜活的生命感。这是李可染改造中国画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没有这个认识,就没有“李家山水”,就没有此后生动感人的山水画作品。
第二,批判地继承前人传统。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革新者,李可染从未忽视过对于传统的学习,他极其重视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李可染常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的过程正是深入研习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40年代,他相继师从于中国传统绘画大师齐白石与黄宾虹。他追随齐、黄二师多年,学了很多东西。他早期画风飘逸柔靡,从师齐白石后开始变得深沉厚重。他又从黄宾虹那里学习了山水画的层次、气氛、空间等的解决方法。齐白石、黄宾虹都是富于独创精神的大艺术家,李可染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优点与局限,因而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分析有取舍的,正如他所说的“师学舍短”。李可染非常注重对优秀传统绘画的学习。他的画室曾命名为“十师斋”,意指他重点学习的十位画家:范宽、李唐、王蒙、黄公望、石涛、石谿、八大、龚贤、齐白石和黄宾虹。他曾评价道,石涛意境第一,石谿深厚第一,八大用墨讲究,龚贤积墨法突出,黄宾虹用墨前无古人,齐白石意境独创。从这些评价可以看出,李可染对传统绘画做了反复深入地思考与研究,他取其长而避其短,才成功的把握了中国画革新的方向。
第三,吸收优良外来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外来艺术的刺激是推动民族艺术发展的有效动力。从美术史上来看,中国每次艺术发展的高潮期,几乎都与外来文化的输入有关。在新中国成立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既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50年代以来,在革新中国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艺术家们内部产生了分歧,有的要求全盘西化,有的要求继承传统。李可染既不盲目崇洋又不盲目排外。他从历史的高度着眼,提出:“在今天,一切外来的东西,凡是好的,对我们有用的,我们都应该借鉴吸收。中国文化史上也从来没有拒绝借鉴、吸收外来的东西的现象。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是错误的。”[18](P190)东西方绘画在各自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西画造型之准确、色彩之精细、明暗之微妙都是值得中国传统绘画借鉴的优秀之处。在此基础上改造中国画就是用外来美术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传统,使之适应新的生活,形成更加现代的表现形式。李可染特别提出借鉴外来美术必须消化吸收,杜绝生搬硬套。他尖锐地指出了艺术界在借鉴西方艺术时存在的简单照搬的弊端,提出西方艺术要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在此思想指导下,李可染完成了对绘画中光线的创造性运用。他把光和积墨法相融合,吸收了西画中光的画法,表现出了黑瓦白墙的反照光、瀑布水流的颤光和蒙蒙细雨下的散光等效果。立足于现代生活,从传统基点出发,借鉴吸收外来美术,这才是中国画革新的正确途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国画家的成功都证实了这一点。李可染以其深厚的传统学养、对西方绘画的深刻了解和长期的实地写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为中国画的革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真正实现了将外来文化“放在中国的土壤里,使它长出中国的花朵。
1.引言
艺术创作必须有先进的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使作品体现出艺术价值。美术是艺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并指导学术创造的合理应用。伴随着艺术价值的转变,美术研究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创作者应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个人的艺术水平,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2.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虽然中学美术教学一直在不断改革创新,但很多美术课堂仍受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的束缚,教师过于依赖课本教学,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过于注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忽视对自己的创造性培养,从而使学生在美术课上表现出不积极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没有探索精神的艺术教学将严重阻碍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新课程的落实也会有不利影响。艺术教学并不是单纯地给学生传授一点艺术知识或绘画技术,必须让学生朝自己的个性方面发展,同时,注重发展艺术创造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经历一个积极的创新发展过程,真正欣赏艺术的魅力,积极探索。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3.1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
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
3.2创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达到最佳状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行创造性思考。并注重学生探究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和谐环境,活跃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敢想就应该勇敢地说、勇敢地尝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教导学生独立思考,要求他们改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不仅要求教师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还要教会每个学生善于观察、勇于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培养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长。老师要教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数据,并得出进行艺术创造的结论,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个性。
3.4关注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作品,也有同学比较内向,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为了实现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应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所有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各自的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多种审美观的存在。坚持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坚持让学生参与活动获得实践经验,不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分享知识的学习习惯,还使学生在表述思想的课堂交流中提高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在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
4.艺术理论起支撑作用
艺术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能提高物质生活质量,提倡学生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宣传文化的先进意义,使人感受到艺术创作是一种有趣的运动,是一条重要的宣传先进文化的途径,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间接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水平。实际影响是积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则取决于自身,主要指导作用有如下几方面。
4.1思想指导
美术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性进行个性创造。然而,创作的前提是要具备一种独特的思想精神,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图形组合或者复制雕刻,而要经过仔细的规划,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深刻理解艺术的理论内涵,规范指导艺术创作活动。
4.2选择指导
任何艺术活动都是以实际题材为导向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发挥最佳效果。艺术理论对主题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实际理论选材,激发了学生的个人灵感,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体现更好的艺术价值。
4.3创作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先进的思想理念是以实践活动为前提的,艺术创作必须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独立创作,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美术理论是艺术界的指导原则,是艺术创作者的指导思想。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理论知识对美术作品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对美术的创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只有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创作,才不会脱离艺术主体,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5.结语
艺术具有独特性,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根据艺术创作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刻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创作,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分别在意识和物质两个层面,宗教神学的逻辑起点在上帝,黑格尔的逻辑起点在理念。弗洛伊德的逻辑起点与其说是在“人”本身,不如说是对“性”的关照。那么,“性”就是他所提出的一切理论的基础。比如,在性本能理论中,他认为艺术创作和宗教活动实质上是性本能的表现。本文认为“性”的确是一种本能需要,但这种本能有着极高的精神含量,它完全不同于动物的繁殖活动,否则,为什么某些不缺乏性生活的人还伴有精神空虚的现象?或者是因为事业无成,或者是因为心灵创伤等令他不愉快的事情而造成了精神空虚。可见,“快乐原则”并不局限在性活动的快乐中,“精神”决定着人对同一事物的很多不同感受,所以弗洛伊德从精神入手而分析人是很具科学性的,然而他将精神状态的根源归于性活动则有失偏颇。人是一种群居式的高级动物,因而存在一种对社会价值的需求,更多的时候,这种被他人认可的心理需求和性欲得到满足的生理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即使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也经常说,精神可以改变人的生理状况,例如癌症协会的快乐人群。特别是人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感性体验,更使得他的性行为成为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艺术创作可以与性行为联系之处,也仅仅在于它们同样都是具有精神含量的对生命的高峰体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是一种同样性欲式的良好宣泄。
弗洛伊德在以无意识为根基的心理结构说和人格结构说中提出两个重大发现,即性本能的活动不能被完全抑制住,思维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过程。这包含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概念,即无意识是人的生物本能,是欲望的储存器,而生物本能欲望是人一切活动的推动力,它奉行快乐原则,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为了寻找发泄的出路而达到满足,它总是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本文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有无意识的状态,但不代表它本身是无意识的,逻辑是人思维的高级产物,充满了深刻的理性思考成分,思维活动完全是有意识地力图将相关事物组织在一条锁链上的活动。弗洛伊德又提出,生物本能欲望是一切活动的推动力,但也不尽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推动一切活动的力量,而实行活动的人除有生理需要以外还有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在佛学中尤其得到重视,佛学也可以公平地与西方哲学交流)。除非有一个“精神需求也是一种生物本能”的前提,则使弗洛伊德的观点成立。但是,弗洛伊德是通过精神分析得到了性需求和无意识的理论,这是一种演绎推理,而非归纳推理。他的观点以人出发,最后却严重地忽略了人具有精神性的独特一面,将人的具有精神含量的生理本能与动物纯粹繁殖的生理本能混为一谈。
艺术作品是人的产物,必然带有人的烙印,人具有除性本能以外的多重的、复杂的、丰富的体验和情感。那么,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阐明了艺术创作的奥秘?还是20世纪某些艺术家在仿效他的观点进行创作?或者的确有些创作可以与他的观点一一对应?这个问题要进一步思考。艺术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自由的,世界上有那么多风格不同的作品,世界上有那么多性格不同的作曲家,每个人对于性体验的理想也大不相同,因此就不能简单地将这两种活动对号入座。从古至今,艺术都是表达人心的,现代艺术更是以揭示意义和深度模式为前提的。除去表现主义以外,即使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声称自己的作品不表达什么,其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只解决音乐自身的问题”;即使超现实主义的前身达达主义出于“创作不表达任何”的目的,而随意地以小刀在报纸上戳字构成文章段落;回到中世纪,即使音乐不能表达个人情感,个人情感只能依附于热爱上帝的宗教情感之上……但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他们恰恰是要表达一种音乐自身的活动和自由写作,以及追求普遍仁爱的意图,这是一种不表现具体感情的抽象的表现要求。从一个音到一个乐思、从一个乐句到一个作品、从一种微弱的音色到宏大的音量、从一种将民间素材与共性写作相融合到那些将各种音响样式综合拼贴的做法,其中都浸透着作曲家绝对的理性设置。优秀作品就是在这种理性设置和感性听觉上达到了平衡,并使这种平衡在听众心里产生共鸣。因此,音乐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高级产物。弗洛伊德怎能说思维活动是无意识的呢?
精神性的要求或者说审美理想是人类独有的,而自由和理性是不矛盾的,如果我们承认美是人类的终极关怀,那么人类演进的根本动力就是人具有的丰富的感性体验和深刻的理性思考,而不仅仅是性活动。无意识也只是人类庞大思维结构中的一个局部,它不能占据充满社会性的人的思维的主体位置。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加希求一种安身立命的依托,这种依托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层。如果说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物质性生存是第一需要的话,那么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社会,精神归宿便成为首要需求。事实上,无论远古还是现代,“精神家园”是人类内心最为本真的需要,也是人与动物最为本质的区别,而文化艺术就是“精神家园”的外在显映。这里又不得不提及古希腊的文化精神,以及它所经历的古风文化、古典文化和希腊化三个时期。古风文化时代是古希腊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神话在这个时代形成,并且在今天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提及;文学艺术中,诗歌、雕塑、壁画也初具规模。古典时代是希腊文化的黄金阶段,此时最突出的文化现象是戏剧,出现了在当今世界戏剧舞台上依然占主流地位之一的悲剧和喜剧,它们成为西方古典文学的经典读物;建筑方面的神庙的三种柱式和雕塑在今天的对艺术风格的探索中也依然倍受推崇。希腊化时代虽然已经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晚期阶段,但它的文化现象仍然推陈出新、辉煌依旧。比如建筑方面的缪斯神宫和宙斯大祭坛,还有伟大的群雕和个人雕塑作品。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化作品中看出,古希腊精神是“志在寻求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一种精神,作品孕育着古希腊人的好学精神和创造精神,他们喜好思想的自由或自由的思想,集中体现出一种“自由、民主、理性”的希腊精神,也被称为原点的超越性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他们的思想具有原创性,主题具有永恒性。由此可以认为,希腊精神不仅属于古代世界,更属于现代世界。而弗洛伊德带给人类的启迪就是,让我们在从科学角度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新的对自身的理解,但这不是生存和艺术的最终答案。人类向前发展,我们只能通过真实的艺术创作,不断体会和感悟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其中包含着精神家园的方向。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哈克开始关心文化政治议题后,这个议题就慢慢的把哈克引向另一种深度——历史性思考,历史性的艺术手法的解读也成为了哈克80年代的主导思想。哈克通过现有的社会政治现象透析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相,不顾一切手段让这些已深埋的历史重新穿上当代艺术的外衣,得到另一种解读,他集中关注的历史性议题有对德国纳粹和法西斯意识形态的思考、美国里根时期和布什时期政府的疑问、法国种族主义问题的愤怒等等。
1988年哈克应市政新美术馆馆长沃纳芬茨(WernerFenz)之邀制作了《你们毕竟是荣耀的(》AndYouWereVictoriousAfterAll)这件作品,作品是在奥地利施蒂里亚省的首府格拉茨一年一度的文化节上制作的“,节日的特色是音乐会、舞蹈、歌剧、戏剧演出、电影放映、座谈会、文学朗诵以及艺术展览。节日的组织者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机构懂事的选择是从省市政府的代表中选出,而省市政府的代表在这里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②每年的秋天都会迎来这个节日,1988年作为20周年庆典的文化节上,总导演彼得武伊察(PeterVujica)准备用“艺术的内疚与纯真(”GuiltandInnocenceofArt)口号来表达,并建议在节日中应当提到19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之事。这起事件是奥地利所有公民的公共性事件,在1988年50周年上必定成为了这次文化节的主题。
沃纳芬茨邀请了16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在格拉茨指定的公共场所上制作临时性的装置,而展览的名字就为《参考38/88》,由此可见展览主题必定与1938年的“并吞”有关。1938年,希特勒带着大部队进入奥地利时受到了全城的热烈欢迎,“就连大学的校长都给希特勒发去热烈的贺电,而神父则用祷告的方式欢迎纳粹的到来,一般大学中法学院的法律教科书上出现了新的德国种族法律,在报纸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焚烧犹太教堂的事情‘,格拉茨,一个存在犹太圣殿挑衅的问题,现在已经明确地被人民的意志解决了’”③而在文化节上把这个历史性话题再次打开必定成为人们公开辩论的主题,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展览的启动可能会开启民众旧的创伤。芬茨把《参考38/88》展览的地址选在了纳粹曾经扮演显着角色的地方,如警察局总部,市中心,广场,这些地方曾是举行纳粹集会和希特勒青年团总部、主教宫殿的地方,只有奥地利铁路局拒绝艺术家使用火车站作为艺术作品的场地。在《参考38/88》展览的目录前言上,芬茨这样写道“:这个展览挑战了艺术家面对历史,政治,社会,最后回归到知识产权的领土上的思考,展览的关注点被持续转移到了日常的人们的淡漠、无意识和倒退上”①
历史的片段把人们带回到了1938年的7月25号,这天希特勒在山脚下圣玛莉亚石柱(Mariensaule)举行庆典,圣玛莉亚石柱被藏在一个巨大的身披红布的方尖碑底下,方尖碑用纳粹徽章和题词写道“:你毕竟胜利”做装饰。希特勒授予格拉茨为“人民起义的城市”的荣誉称号,而格拉茨作为早期纳粹聚点理应得到这个称号,在“并吞”奥地利前的几周,数以千计的纳粹在海仁大街(Herrengasse)举着火炬游行,市政厅的阳台上到处都悬挂了纳粹标志,犹太商店的窗户也都被砸碎。芬茨指定圣玛莉亚石柱及其周围的地区作为艺术家场地的参考和一些根据其转化成纳粹的胜利柱外观的照片。“1938年7月25日,施蒂里亚赫布斯特(steirischerherbst)被重建。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方尖碑基地周围的碑文。在黑色的背景上用白色字体列出纳粹的首选:‘施蒂里亚战败期间:有300吉卜赛人死亡,2500犹太人被杀,8000名政治犯的死亡或在拘留期间死亡,9000名平民在战争中丧生,12000人失踪,27,900名士兵死亡’”②
哈克的这件作品《你们毕竟是荣耀的(》如图2、3、4)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重建方尖碑,在原有的圣玛莉亚石柱上故意还原1938年格拉茨市的纳粹纪念碑,第二部分则是16个写满标语的海报广告牌,每一个都是119cm*84cm的大小,是由黑色、白色、红色构成,海报上的内容则是从1938年格拉茨的报纸、文件和传真摘录拼贴组成。无论从艺术手法还是对于公共装置的选址都契合了时下的社会氛围。首先,文化节主题是侧重在历史背景之上;其次,就1938年的“并吞”事件,文化节正好是在其50周年的纪念日上举办,迎合了这个时间契机。而哈克制作这件作品目的在于激起群众的思考,反思历史罪孽给当下人们心灵带来的影响。原来的方尖碑覆盖着红色的布,布面上有铭文和纳粹的雄鹰,清晰地看得到圣母雕像已被包裹在里面。这件公共装置煽动了人们对于五十年前的纳粹记忆,很多退休的人被激怒,那些人的这种情节是不愿回想过去、被过去牵连或是面对历史的沮丧感和内疚之情。所以哈克装置第二部分的海报常常被推倒,警察不得不日夜监督。大部分人对装置出于愤怒的原因不是因为作品本身,而是把此装置的艺术观念视为攻击或是政治手腕的恶作剧。大概在展览开幕前一周的晚上,哈克的这件作品被投掷了燃烧弹(图5),虽然消防部门迅速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是大部分的红色面料部分和方尖碑的顶部被烧毁,原圣母的雕像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后经过调查,“两个市民从很远看到纵火犯,在警察素描草图的帮助下,纵火犯被逮捕在格拉茨街头,纵火犯是一个36岁的男子,该男子刚刚进入新纳粹圈。被逮捕的投放燃烧弹的始作俑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67岁的老纳粹。陪审员在审判和判刑他们,分别为两年半和一个一年半的刑期。”③被投掷燃烧弹的日期是1988年11月2日到11月3日的晚上,而五十年前的1938年11月9日到11月10日就是“水晶之夜”事件④发生之时,在奥地利所有的犹太教堂被洗劫一空,也是被放大火焚烧遭到严重破坏。燃烧弹事件发生后,许多国家和地方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称这个纪念碑式一个耻辱的纪念碑,强烈的谴责和怀疑背后的政治动机。
在该事件发生后,格拉茨的一位艺术家理查德?克里舍(RichardKriesche)呼吁在下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在废墟上用15分钟“默哀”来纪念“水晶之夜”事件,来自当地艺术机构和群众自发组织的人参加了这个活动并一起讨论了这个事件。在这次文化节的开幕上“,格拉茨市长和副省长都强调在历史上需要更多的 教育,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历史教育上,他们指出,任何在公共场所的艺术展览,难免有政治内涵,但对绝大部分来说是有利的”①
哈克关注这些历史性问题,让它们重新穿上了当代艺术的外衣,得到了另一种解读。哈克除早期物理性装置作品外,中后期的作品都围绕着一个大的主题及社会性问题的深层剖析,这里包含了艺术制度、企业赞助、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的自主权、政府执行力、历史文化问题,而哈克的艺术手法正如社会学家那样对现象有着一针见血的批判和另一角度的解读,正如布尔迪厄评价哈克的作品那样:“汉斯?哈克的作品包含了对艺术界、对艺术作品的产生条件本身的批判性分析,将具有社会学性质的意见和思考完全融于艺术创作之中”。
【论文关键词】心 精神性 气 内外化一
【论文摘要】本文意在强调艺术创作中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性,只有源自内心情感的才是最真实的,它关乎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本文从传统绘画精神、哲学诸方面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来进行论证说明在创作艺术作品中是一定会融入艺术家的内心情感的,而且这种艺术规律会一直延续下去。
我们中国人对“心”这个字的理解,不只是被科学的看作身体的一个器官,而是一个复合的概念,说的时候代表了思念和虔诚。重要的是,“心”表示思想,圣人说,“心”之官则“思”,心的功能就是思考,还把记忆也归于心;注意力,也归于心;道德伦理也归于心。还把那些十分打动我们的绘画和书法,叫做“心迹”,“心象”。心的作用、状态,庄子称之为精神。因此,要创造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其中必然要融入我们内在的情感,艺术创作中的内外化一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满足我们内心的某种需求。从整个艺术的发展来看,由古至今无论是东方或西方,无论多么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中必然是艺术家与其内心碰撞的结果。
“迁想妙得”是东晋顾恺之的精辟见解,与西方近代美学中的“感情移入”很近似。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中只有通过“迁想”,即内在感情的,才能够“妙得”,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达到画山“与山川相神遇”,画竹“其身与竹化”的艺术境界。《文赋》及至唐宋,司空图,严羽的诗品,诗话,是道家关于内心的论述抽象为文艺心理学的典范。所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诗品·冲淡》,是讲心意若要妙合天机,必先清虚淡泊而沉没自处。“惟性所宅,真取弗羁”《诗品·疏野》等,讲的无一不是要合于本性,合于内心的自然流露,唯其如此,才会出现清新的意境和淡泊的情趣。这里面都有一个内心的超脱而至“忘我”的意思。至于苏轼的“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清人王国维总结出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的创作心理过程;以及“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等等这些描述,都是在强调艺术创作中内外的化一,内心的体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以“道”的逻辑来解释创作心理的这种规律的。
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儒家和道家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虽有不同说法,但归结到最后,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正是这种统一认识论的具体反映和内在的意识的高度凝聚的结晶。《尚书·舜典 》中有“神人以和”的说法,《易经》中则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禅宗里的“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由此而得出“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也就是说认识了内心,就认识了佛,自然就认识了大千世界,还是天人合一。老庄更是大讲合一之道,强调天人相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万物都是从“一”而发生的,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合为一体,所以说这“天人合一”的思想,突出地表明了中国先哲内在普遍感应和人与自然对应关系的深刻理解,在哲学和美学领域中,西方只是到了近代才真正开始重视对异物同构的研究。如苏珊·朗格,杜夫海纳把把艺术解释为种种内在情感符号,与自然有着同构关系等等。中国绘画所要把握的“一”,实质上是形象的,整体的精神性。表现“道”,当然就是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实现物我合一。
以道论宇宙和以气韵来论画同样是一种整体的混沌的直观把握。中国绘画从“一”出发,把握“一”的方法同样要归于“一” ——宇宙中的“我”,从自我的内心直觉体验中把握宇宙的生命。中国画家以空诸一切的心境去体味孤立绝缘的物境,终于实现二者的融合——把自我划入宇宙万物之中,体味道之浑茫。天人合一是建立在画家对民族文化、时代精神、自然物象的深刻体察之上的“天人合一”,它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高度凝聚的内在情感。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人画崇尚直觉,强调用主观的精神创造对象,在笔墨丹青中,追求独立自由,愉悦满足的内在精神境界,要求作画具有顿悟式的情感的突发,同时又是无为而无不为,有法而至无法。他们所崇尚的真性灵的表现即强调内在情感情绪,只不过这种真性灵不是无理由的本能欲望,相反它来自人品人格。西方美学家也认为,观念越高,便看的美越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艺术。但是,人格决不仅仅是观念,人格是一种受理性观念升华,净化了的内在精神情感。
中国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内外化一的取向,就是是一种自觉的人性,是一种群体的生命感,更是将自然之心融于万物与一切众生的泛我精神。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虚静之气。一言以蔽之,它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是最亲近自然,,是最内在化的艺术, 而同时是外在客观自然的本身。
而西方的沃林格也是殊途同归,他认为艺术根源为超验性和内在的东西是“绝对的艺术意志”,即艺术的最深层,最内在性的本质。所有艺术都是“绝对艺术意志”的完满实现和客观化,也就是说,是它使艺术成为艺术的。这种作为艺术本体的“绝对艺术意志”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在需要。沃林格认为艺术是先验的。这里所谓的“先验”是就其超验性和内在性而言的。用沃林格自己的话来说:“真正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满足了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满足了那种纯粹的模仿本能,即对仿造自然原型的游戏式的愉悦。环绕着艺术概念的神秘的光环,只有从心理学角度才能去解释,因为,人们看到了,艺术植根于人的心理需要而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沃林格对人的心理需要的理解,带有相当浓厚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的意味。
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与此时期的各种美学理论,产生于相同的精神需要。这就是人们需要创造一种不再依赖于外在世界,不再依附于上帝,纯粹由人创造的艺术,在这种艺术中,人的真正的内在艺术生活能够得到呈现,他的形式不是属于自然的或上帝的,而是属于人自身的。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把艺术和审美建立在内心需求的基础上,这正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和艺术产生的共同基础。这种时代的审美冲动一方面是内心世界的凝聚,另一方面是对资本主义物质化,日益将人的精神约束在物质利益上的反抗。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实体,那就是人内在的东西。这种存在于人自身内部的“自然”,马蒂斯称作“自我”,康定斯基用“内在需要”来表述。
由此可见不论中外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者关于创作中内心情感所起到重要作用如何不同,以及对其描述的如何不同,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创作中一定要融入内心感受,只有融入了内心情感的作品才能更真实,更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他们不约而同都是在强调内外化一的这种境界。
论文关键词:工具媒介;艺术创作;艺术观念;艺术家
论文摘要:工具媒介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构成艺术作品,同时又对其进行规约:一方面。它决定着作品的创作方式,形式趣味;另一方面,以其复杂的内容层次影响着创作者,从而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早在15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器、骨胶和赤铁矿在洞穴的岩壁上刻画各种狩猎的场景,以此来乞求狩猎获得丰收。这些简单的动物、人形均体现出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概括,是早期的艺术作品。而他们所使用的这些工具也就成为完成艺术作品的工具材料。1917年杜尚将一个签名为“R·Mutt”的小便池送人展览馆,从而质疑了传统的艺术范畴。在这里,其观念以更强有力的方式进入了作品,它不再是一种观察和表现,而是方法本身,如仅仅将“小便池”作为作品的工具材料未免不达意。那么,这个行为、这个观念以及这个观念所针对的传统艺术都作为一种无形的材料介入其中的话,其“工具材料”一词的物质性是相当有限的,对此,笔者将采用“工具媒介”一词。
媒介(media)的用法首创于加拿大社会学家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第一章即以“媒介即是信息”作题。在书中他写到“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他又说“虽然媒介本身即是信息——而内容却是另外一种媒介。报纸的内容是文字的表述,正如书籍的内容是语言,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一样。”…因此可以说,媒介是信息的承载者,而它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等级性的结构。之所以采用“工具媒介”这个词是因为基于它的包容与弹性。笔者将通过静态与动态两种方式的研究,进一步阐释工具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静态研究
1.工具媒介的层次等级性媒介拥有一种多层次等级性结构。以绘画作品为例,在一幅具象绘画作品中,工具材料的物理属性构成了作品的第1个层次,即它是用水彩、水粉、还是油彩、中国画颜料画成;而写形状物是画面语言的第2个层次;构图、画面的节奏与形式趣味构成了媒介的第3个层次。由于以上这几个层次结构的不同,其画面效果也各有异。
在一幅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中,这三者紧密相连,不分彼此,人物之美即是画面之美(达·芬奇曾通过选择不同人物的不同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理想人物),平整的画面,完美高雅的人物,以及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使画面充实完整。也就是说作品的物理属性、写形状物的要求与形式趣味这几个媒介层次都得到了体现。而在一幅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其构图节奏,画面音乐性则成为艺术家所主要强调的——即形式趣味。另外,一些极简主义的作品,通过取消人为痕迹,让颜料在画布上自然流淌,也展现了材料的物理特质。
当然,这些都是较极端的例子,更多的作品则是通过强调这几个层次的不同序列而得到充满意味的形式的。以马蒂斯为例:通过对模特进行多次的描绘与提取,马蒂斯得到了一个体现艺术家感受和模特形体空间的线性图式,在构成一幅阿拉伯纹样式的开放性构图中,这些线条可以被移动,然而感受和体现的精髓却始终保留。因此,形式既取得了构图所要求的完整,又能表现出画家对客体的认知与感受。就像画家所说:“我绘画一切。”也就是说,描绘层次与构图层次既相互促成又相互牵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意义上,马蒂斯可以说是古典性的,然而他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又确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去甚远。
2.工具媒介使用的传承性及对艺术家的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几个层次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描绘事物的方式以及构图的规范与趣味,都是艺术家使用工具媒介的具体表现。但是,也应看到:艺术家使用什么工具材料,如何使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有一定的传承性,但这种传承也不是完全的。而传承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题材与工具使用语言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是形式趣味的形成与精妙化,如中国画中对笔墨气韵的强调,笔墨形式对个人精神气质与审美品格的体现等(文人画的形成可以说是一种形式趣味传承与发展的结果)。
对艺术家来说,传统既是资源,又是束缚,艺术家承袭这些传统,从中形成具有历史脉络的形式趣味,同时,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又造成了感受性的不同。在这种要求下,艺术家一方面将这种形式趣味内化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条件下发展个体感受的表达方式,从而产生新的趣味与图式。清代郑燮言“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正有这种含义。“眼中之竹”更多的是外界刺激,是未加整理的和新鲜的;而“心中之竹”则是为艺术家的修养、心智所捕获和整理的;“手中之竹”是与各层次的工具媒介互动的结果,是脱胎于传统又体现艺术家独特感受的形式。
另外一点也是极为有趣和有待商榷的,即材质的物理特性对艺术作品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力的影响。以东西方绘画比较而言,中国画以毛笔、宣纸为媒介,笔迹行走的过程是即时的,不易修改的,行笔的一竖一划都体现出极强的过程性,是一种固化了的过程。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强调过程,强调贯穿过程之气,讲究气的蒙养。而对西方绘画(相当一部分)来讲,无论是铅笔,还是油彩,其修改的可行性很大,作画过程有强烈的指向,强调目的、结果,其作品常常是草稿的完整实施,且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至于到底是先有材料媒介的选择,还是先有材料媒介的使用来塑造这种思维方式,现已经无从查考,但是这种工具媒介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是极为有趣的。
二、动态研究
1.科学技术促进了工具媒介的彻底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工具媒介,且使某些材质的限制在新材料的运用中不复存在。然而,新的材料媒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因素,也并非只为改善原材料而来,其自身也是一个拥有多种特性的物质实体(即拥有媒介的多层次性,这种媒介的层次越复杂,它对其应用的原系统的影响就越大,如电子媒介),这种新媒介的使用不仅会带来艺术作品本身制作过程与形式趣味的变化,而且也常常对原有的艺术观念形成冲击,产生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原有系统的边界更为模糊,类似一种语义学上的混乱。“发展不象理性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那样由某种理念磁化(aimante)而成,发展仅仅依据其内在的原动力的加速和发展而产生,它吸收偶然性,储存其信息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作为其发展运作中新的必要中介。”以电子音乐的发展为例,留声机发明后,音乐得以以声音的形式保存下来,而在此之前,乐曲的流传与传承主要以乐谱的形式完成。演奏家们将乐谱转译为声音,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技巧和自身的理解将声音形式完成为带有个人特性的作品。然而,在乐谱的传承方式中,这种声音形式的再创造被取消了。声音转录不仅将演奏家的作用凸显出来,而且还使演奏成为一种可以广泛流传和分析的文本。声音转录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求更清晰地再现其声音作品,这种要求已得到了极大满足,而仿真的要求也显得更为严苛和微妙。从某些音响发烧友的行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即音响部件的仔细匹配,甚至是连接部件的缆线,播放的厅室也被细加推敲,更有甚者是听者与音响的位置也被严加考察。以上的安排基于一个理想:即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真实地再现演奏厅中的音乐演奏实况。然而,发烧友们发现他们借助昂贵的音响器材得到了现场所无法听到的东西。例如,他们可以将复杂的声音分解为分离的声部,从合唱中分辨出个人的嗓音。这样,他们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获得从重现过去的声音到产生过去声音的新复本。
2.工具媒介的改变对艺术品审美规范及特性的影响第一,对审美规范的影响。电脑图形软件的应用使设计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干净明晰的设计图案,所设计的物品与环境也可通过电脑进行仿真呈现,观者甚至可以通过动画“步”入其中;另一些软件可以直接模仿某些艺术大师的造型特点(如Painter)。然而,许多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与图形处理的人常常发现,在电脑屏幕上,所有的设计与图形都显得完美——屏幕提高了色块的亮度与饱和度(某些绘画在屏幕上的效果甚至超过了实际效果),直线、曲线都得以最精确的呈现,没有污迹和瑕疵。这种美来源于先进的科技,就像精良的摄影器材和细腻的胶片所能提供的一样。第二,对艺术品特性的影响与此同时,电脑对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其修改的便捷也使艺术家制作的过程被彻底隐藏了,而艺术家所面对的是一种思维过程的最后产物。有一些艺术家利用电脑程序进行创作,给出几个简单的基本元素,使其以偶然的方式进入程序,同时,设计一套组合原则,使之不断地组合再生。这样,在必然的原则下,偶然性的基本元素呈现出一种永不停息的不同组合样态——作品从艺术家那里得到一个起点,随着网络事业的发展,作品可以在网上流通,这样就使集体创作成为可能。
3.工具媒介的变化对艺术观念的影响数字化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它进入艺术领域时,正是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相互融合以及绘画、音乐、雕塑等森严界限产生模糊之际。艺术,以强大的包容性接纳了新技术和新形式,从而使这一媒介的进入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就显得不甚明朗。要揭示工具媒介的改变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可以从研究摄影史中得到。而在此之前,首先要了解艺术概念的灵活性。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概念是流动的。翻开艺术史会发现“艺术”一词的概念极为模糊。对于原始人来说,它是巫术的形式;对于中世纪的教堂,它既是装饰,又是向不识字的大众宣讲上帝之道的手段;西方“艺术”的现代概念,形成于文艺复兴,只是到了启蒙和浪漫主义时代,才有了自己的现代意义。瓦萨里在他的《大艺术家传记》中记录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几位艺术家的生平与成就,他的著作开创了一种艺术史写作的模式,同时也倡导了一种艺术精神,这种精神由当时的艺术家开创,通过将透视与解剖引入绘画,从而使绘画摆脱了行会式的秘密传承,成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艺术享有了同科学一样的荣耀,艺术家也成为创造者和发现者。在古代中国,“艺”被认为是自由的游戏;《论语》“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术,强调一种对物质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完成完整人格的培养。可见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对艺术的定位也是不同的。通过分析摄影史可以揭示工具媒介的变化对艺术形式及观念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始于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之后,使影像得以图像的方式存留下来。长期以来,摄影的地位显得暧昧与尴尬,与绘画相比,它更像一种魔术,可用来作肖像记录;一些摄影师想通过模仿绘画效果使摄影步入艺术殿堂,其结果是使摄影成为一种从属于绘画的二级形式。随着一批摄影艺术家的实践,摄影开始以两种方式介入“艺术”:一是展示照片所呈现的事物的抽象形式之美(如坎宁安);二是将摄影的记录性,对真实场景的捕捉能力直接带入“艺术”活动(如史川德)。这种介入的结果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绘画摆脱了写形状物,为了获得绘画自身的特性,通过一种排他的方式,使绘画开始了纯粹的平面形式的探索;另一方面,摄影的机械性将瞬间冻结,展示出同一时间不同人、物以自身为中心的变化,从而将人在观察过程中的指向性与习惯方式呈现出来,揭示了眼睛观察的主观特征(在这一点上,照片可以说是超“现实”的);第三方面的意义最为深远,它改变了人们对“艺术”所持的态度。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将绘画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而客观世界又是对神所臆造的绝对“理式”的模拟。这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艺术与“理式”有了一种传承呼应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艺术去体味绝对“理式”,就像通过火光投在洞壁上的影子推断实物。摄影揭示了一种新的真实,即“观看”与“看到”的差异。摄影通过自身的介入,发展了“艺术”所隐含的对自我与真实的寻求与探索,使之体现了更广大的文化意义。在此意义上,许多艺术家将艺术视作一个自救与救他的过程,用行为、装置来探索人类承受的极限,寻找思维的起点,试图以建立全新的更具变通性和当代性的交流方式等使艺术走出象牙塔,也使艺术的边界更为宽泛和模糊。
工具媒介的构成是复杂的,它不但是构成审美规范的重要一环,而且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悄然地影响着人的感知与观念,影响着人类的存在状况。
【论文关键词】心 精神性 气 内外化一
【论文摘要】本文意在强调艺术创作中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性,只有源自内心情感的才是最真实的,它关乎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本文从传统绘画精神、哲学诸方面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来进行论证说明在创作艺术作品中是一定会融入艺术家的内心情感的,而且这种艺术规律会一直延续下去。
我们中国人对“心”这个字的理解,不只是被科学的看作身体的一个器官,而是一个复合的概念,说的时候代表了思念和虔诚。重要的是,“心”表示思想,圣人说,“心”之官则“思”,心的功能就是思考,还把记忆也归于心;注意力,也归于心;道德伦理也归于心。还把那些十分打动我们的绘画和书法,叫做“心迹”,“心象”。心的作用、状态,庄子称之为精神。因此,要创造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其中必然要融入我们内在的情感,艺术创作中的内外化一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满足我们内心的某种需求。从整个艺术的发展来看,由古至今无论是东方或西方,无论多么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中必然是艺术家与其内心碰撞的结果。
“迁想妙得”是东晋顾恺之的精辟见解,与西方近代美学中的“感情移入”很近似。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中只有通过“迁想”,即内在感情的,才能够“妙得”,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达到画山“与山川相神遇”,画竹“其身与竹化”的艺术境界。《文赋》及至唐宋,司空图,严羽的诗品,诗话,是道家关于内心的论述抽象为文艺心理学的典范。所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诗品·冲淡》,是讲心意若要妙合天机,必先清虚淡泊而沉没自处。“惟性所宅,真取弗羁”《诗品·疏野》等,讲的无一不是要合于本性,合于内心的自然流露,唯其如此,才会出现清新的意境和淡泊的情趣。这里面都有一个内心的超脱而至“忘我”的意思。至于苏轼的“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清人王国维总结出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的创作心理过程;以及“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等等这些描述,都是在强调艺术创作中内外的化一,内心的体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以“道”的逻辑来解释创作心理的这种规律的。
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儒家和道家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虽有不同说法,但归结到最后,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正是这种统一认识论的具体反映和内在的意识的高度凝聚的结晶。《尚书·舜典 》中有“神人以和”的说法,《易经》中则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禅宗里的“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由此而得出“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也就是说认识了内心,就认识了佛,自然就认识了大千世界,还是天人合一。老庄更是大讲合一之道,强调天人相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万物都是从“一”而发生的,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合为一体,所以说这“天人合一”的思想,突出地表明了中国先哲内在普遍感应和人与自然对应关系的深刻理解,在哲学和美学领域中,西方只是到了近代才真正开始重视对异物同构的研究。如苏珊·朗格,杜夫海纳把把艺术解释为种种内在情感符号,与自然有着同构关系等等。中国绘画所要把握的“一”,实质上是形象的,整体的精神性。表现“道”,当然就是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实现物我合一。
以道论宇宙和以气韵来论画同样是一种整体的混沌的直观把握。中国绘画从“一”出发,把握“一”的方法同样要归于“一” ——宇宙中的“我”,从自我的内心直觉体验中把握宇宙的生命。中国画家以空诸一切的心境去体味孤立绝缘的物境,终于实现二者的融合——把自我划入宇宙万物之中,体味道之浑茫。天人合一是建立在画家对民族文化、时代精神、自然物象的深刻体察之上的“天人合一”,它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高度凝聚的内在情感。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人画崇尚直觉,强调用主观的精神创造对象,在笔墨丹青中,追求独立自由,愉悦满足的内在精神境界,要求作画具有顿悟式的情感的突发,同时又是无为而无不为,有法而至无法。他们所崇尚的真性灵的表现即强调内在情感情绪,只不过这种真性灵不是无理由的本能欲望,相反它来自人品人格。西方美学家也认为,观念越高,便看的美越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艺术。但是,人格决不仅仅是观念,人格是一种受理性观念升华,净化了的内在精神情感。
中国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内外化一的取向,就是是一种自觉的人性,是一种群体的生命感,更是将自然之心融于万物与一切众生的泛我精神。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虚静之气。一言以蔽之,它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是最亲近自然,,是最内在化的艺术, 而同时是外在客观自然的本身。
而西方的沃林格也是殊途同归,他认为艺术根源为超验性和内在的东西是“绝对的艺术意志”,即艺术的最深层,最内在性的本质。所有艺术都是“绝对艺术意志”的完满实现和客观化,也就是说,是它使艺术成为艺术的。这种作为艺术本体的“绝对艺术意志”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在需要。沃林格认为艺术是先验的。这里所谓的“先验”是就其超验性和内在性而言的。用沃林格自己的话来说:“真正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满足了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满足了那种纯粹的模仿本能,即对仿造自然原型的游戏式的愉悦。环绕着艺术概念的神秘的光环,只有从心理学角度才能去解释,因为,人们看到了,艺术植根于人的心理需要而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沃林格对人的心理需要的理解,带有相当浓厚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的意味。
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与此时期的各种美学理论,产生于相同的精神需要。这就是人们需要创造一种不再依赖于外在世界,不再依附于上帝,纯粹由人创造的艺术,在这种艺术中,人的真正的内在艺术生活能够得到呈现,他的形式不是属于自然的或上帝的,而是属于人自身的。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把艺术和审美建立在内心需求的基础上,这正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和艺术产生的共同基础。这种时代的审美冲动一方面是内心世界的凝聚,另一方面是对资本主义物质化,日益将人的精神约束在物质利益上的反抗。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实体,那就是人内在的东西。这种存在于人自身内部的“自然”,马蒂斯称作“自我”,康定斯基用“内在需要”来表述。
由此可见不论中外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者关于创作中内心情感所起到重要作用如何不同,以及对其描述的如何不同,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创作中一定要融入内心感受,只有融入了内心情感的作品才能更真实,更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他们不约而同都是在强调内外化一的这种境界。
论文关键词:工具媒介;艺术创作;艺术观念;艺术家
论文摘要:工具媒介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构成艺术作品,同时又对其进行规约:一方面。它决定着作品的创作方式,形式趣味;另一方面,以其复杂的内容层次影响着创作者,从而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早在15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器、骨胶和赤铁矿在洞穴的岩壁上刻画各种狩猎的场景,以此来乞求狩猎获得丰收。这些简单的动物、人形均体现出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概括,是早期的艺术作品。而他们所使用的这些工具也就成为完成艺术作品的工具材料。1917年杜尚将一个签名为“R·Mutt”的小便池送人展览馆,从而质疑了传统的艺术范畴。在这里,其观念以更强有力的方式进入了作品,它不再是一种观察和表现,而是方法本身,如仅仅将“小便池”作为作品的工具材料未免不达意。那么,这个行为、这个观念以及这个观念所针对的传统艺术都作为一种无形的材料介入其中的话,其“工具材料”一词的物质性是相当有限的,对此,笔者将采用“工具媒介”一词。
媒介(media)的用法首创于加拿大社会学家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第一章即以“媒介即是信息”作题。在书中他写到“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他又说“虽然媒介本身即是信息——而内容却是另外一种媒介。报纸的内容是文字的表述,正如书籍的内容是语言,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一样。”…因此可以说,媒介是信息的承载者,而它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等级性的结构。之所以采用“工具媒介”这个词是因为基于它的包容与弹性。笔者将通过静态与动态两种方式的研究,进一步阐释工具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静态研究
1.工具媒介的层次等级性媒介拥有一种多层次等级性结构。以绘画作品为例,在一幅具象绘画作品中,工具材料的物理属性构成了作品的第1个层次,即它是用水彩、水粉、还是油彩、中国画颜料画成;而写形状物是画面语言的第2个层次;构图、画面的节奏与形式趣味构成了媒介的第3个层次。由于以上这几个层次结构的不同,其画面效果也各有异。
在一幅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中,这三者紧密相连,不分彼此,人物之美即是画面之美(达·芬奇曾通过选择不同人物的不同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理想人物),平整的画面,完美高雅的人物,以及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使画面充实完整。也就是说作品的物理属性、写形状物的要求与形式趣味这几个媒介层次都得到了体现。而在一幅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其构图节奏,画面音乐性则成为艺术家所主要强调的——即形式趣味。另外,一些极简主义的作品,通过取消人为痕迹,让颜料在画布上自然流淌,也展现了材料的物理特质。
当然,这些都是较极端的例子,更多的作品则是通过强调这几个层次的不同序列而得到充满意味的形式的。以马蒂斯为例:通过对模特进行多次的描绘与提取,马蒂斯得到了一个体现艺术家感受和模特形体空间的线性图式,在构成一幅阿拉伯纹样式的开放性构图中,这些线条可以被移动,然而感受和体现的精髓却始终保留。因此,形式既取得了构图所要求的完整,又能表现出画家对客体的认知与感受。就像画家所说:“我绘画一切。”也就是说,描绘层次与构图层次既相互促成又相互牵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意义上,马蒂斯可以说是古典性的,然而他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又确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去甚远。
2.工具媒介使用的传承性及对艺术家的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几个层次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描绘事物的方式以及构图的规范与趣味,都是艺术家使用工具媒介的具体表现。但是,也应看到:艺术家使用什么工具材料,如何使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有一定的传承性,但这种传承也不是完全的。而传承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题材与工具使用语言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是形式趣味的形成与精妙化,如中国画中对笔墨气韵的强调,笔墨形式对个人精神气质与审美品格的体现等(文人画的形成可以说是一种形式趣味传承与发展的结果)。
对艺术家来说,传统既是资源,又是束缚,艺术家承袭这些传统,从中形成具有历史脉络的形式趣味,同时,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又造成了感受性的不同。在这种要求下,艺术家一方面将这种形式趣味内化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条件下发展个体感受的表达方式,从而产生新的趣味与图式。清代郑燮言“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正有这种含义。“眼中之竹”更多的是外界刺激,是未加整理的和新鲜的;而“心中之竹”则是为艺术家的修养、心智所捕获和整理的;“手中之竹”是与各层次的工具媒介互动的结果,是脱胎于传统又体现艺术家独特感受的形式。
另外一点也是极为有趣和有待商榷的,即材质的物理特性对艺术作品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力的影响。以东西方绘画比较而言,中国画以毛笔、宣纸为媒介,笔迹行走的过程是即时的,不易修改的,行笔的一竖一划都体现出极强的过程性,是一种固化了的过程。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强调过程,强调贯穿过程之气,讲究气的蒙养。而对西方绘画(相当一部分)来讲,无论是铅笔,还是油彩,其修改的可行性很大,作画过程有强烈的指向,强调目的、结果,其作品常常是草稿的完整实施,且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至于到底是先有材料媒介的选择,还是先有材料媒介的使用来塑造这种思维方式,现已经无从查考,但是这种工具媒介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是极为有趣的。
二、动态研究
1.科学技术促进了工具媒介的彻底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工具媒介,且使某些材质的限制在新材料的运用中不复存在。然而,新的材料媒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因素,也并非只为改善原材料而来,其自身也是一个拥有多种特性的物质实体(即拥有媒介的多层次性,这种媒介的层次越复杂,它对其应用的原系统的影响就越大,如电子媒介),这种新媒介的使用不仅会带来艺术作品本身制作过程与形式趣味的变化,而且也常常对原有的艺术观念形成冲击,产生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原有系统的边界更为模糊,类似一种语义学上的混乱。“发展不象理性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那样由某种理念磁化(aimante)而成,发展仅仅依据其内在的原动力的加速和发展而产生,它吸收偶然性,储存其信息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作为其发展运作中新的必要中介。”以电子音乐的发展为例,留声机发明后,音乐得以以声音的形式保存下来,而在此之前,乐曲的流传与传承主要以乐谱的形式完成。演奏家们将乐谱转译为声音,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技巧和自身的理解将声音形式完成为带有个人特性的作品。然而,在乐谱的传承方式中,这种声音形式的再创造被取消了。声音转录不仅将演奏家的作用凸显出来,而且还使演奏成为一种可以广泛流传和分析的文本。声音转录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求更清晰地再现其声音作品,这种要求已得到了极大满足,而仿真的要求也显得更为严苛和微妙。从某些音响发烧友的行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即音响部件的仔细匹配,甚至是连接部件的缆线,播放的厅室也被细加推敲,更有甚者是听者与音响的位置也被严加考察。以上的安排基于一个理想:即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真实地再现演奏厅中的音乐演奏实况。然而,发烧友们发现他们借助昂贵的音响器材得到了现场所无法听到的东西。例如,他们可以将复杂的声音分解为分离的声部,从合唱中分辨出个人的嗓音。这样,他们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获得从重现过去的声音到产生过去声音的新复本。
2.工具媒介的改变对艺术品审美规范及特性的影响第一,对审美规范的影响。电脑图形软件的应用使设计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干净明晰的设计图案,所设计的物品与环境也可通过电脑进行仿真呈现,观者甚至可以通过动画“步”入其中;另一些软件可以直接模仿某些艺术大师的造型特点(如Painter)。然而,许多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与图形处理的人常常发现,在电脑屏幕上,所有的设计与图形都显得完美——屏幕提高了色块的亮度与饱和度(某些绘画在屏幕上的效果甚至超过了实际效果),直线、曲线都得以最精确的呈现,没有污迹和瑕疵。这种美来源于先进的科技,就像精良的摄影器材和细腻的胶片所能提供的一样。第二,对艺术品特性的影响与此同时,电脑对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其修改的便捷也使艺术家制作的过程被彻底隐藏了,而艺术家所面对的是一种思维过程的最后产物。有一些艺术家利用电脑程序进行创作,给出几个简单的基本元素,使其以偶然的方式进入程序,同时,设计一套组合原则,使之不断地组合再生。这样,在必然的原则下,偶然性的基本元素呈现出一种永不停息的不同组合样态——作品从艺术家那里得到一个起点,随着网络事业的发展,作品可以在网上流通,这样就使集体创作成为可能。
3.工具媒介的变化对艺术观念的影响数字化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它进入艺术领域时,正是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相互融合以及绘画、音乐、雕塑等森严界限产生模糊之际。艺术,以强大的包容性接纳了新技术和新形式,从而使这一媒介的进入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就显得不甚明朗。要揭示工具媒介的改变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可以从研究摄影史中得到。而在此之前,首先要了解艺术概念的灵活性。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概念是流动的。翻开艺术史会发现“艺术”一词的概念极为模糊。对于原始人来说,它是巫术的形式;对于中世纪的教堂,它既是装饰,又是向不识字的大众宣讲上帝之道的手段;西方“艺术”的现代概念,形成于文艺复兴,只是到了启蒙和浪漫主义时代,才有了自己的现代意义。瓦萨里在他的《大艺术家传记》中记录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几位艺术家的生平与成就,他的著作开创了一种艺术史写作的模式,同时也倡导了一种艺术精神,这种精神由当时的艺术家开创,通过将透视与解剖引入绘画,从而使绘画摆脱了行会式的秘密传承,成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艺术享有了同科学一样的荣耀,艺术家也成为创造者和发现者。在古代中国,“艺”被认为是自由的游戏;《论语》“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术,强调一种对物质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完成完整人格的培养。可见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对艺术的定位也是不同的。通过分析摄影史可以揭示工具媒介的变化对艺术形式及观念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始于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之后,使影像得以图像的方式存留下来。长期以来,摄影的地位显得暧昧与尴尬,与绘画相比,它更像一种魔术,可用来作肖像记录;一些摄影师想通过模仿绘画效果使摄影步入艺术殿堂,其结果是使摄影成为一种从属于绘画的二级形式。随着一批摄影艺术家的实践,摄影开始以两种方式介入“艺术”:一是展示照片所呈现的事物的抽象形式之美(如坎宁安);二是将摄影的记录性,对真实场景的捕捉能力直接带入“艺术”活动(如史川德)。这种介入的结果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绘画摆脱了写形状物,为了获得绘画自身的特性,通过一种排他的方式,使绘画开始了纯粹的平面形式的探索;另一方面,摄影的机械性将瞬间冻结,展示出同一时间不同人、物以自身为中心的变化,从而将人在观察过程中的指向性与习惯方式呈现出来,揭示了眼睛观察的主观特征(在这一点上,照片可以说是超“现实”的);第三方面的意义最为深远,它改变了人们对“艺术”所持的态度。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将绘画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而客观世界又是对神所臆造的绝对“理式”的模拟。这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艺术与“理式”有了一种传承呼应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艺术去体味绝对“理式”,就像通过火光投在洞壁上的影子推断实物。摄影揭示了一种新的真实,即“观看”与“看到”的差异。摄影通过自身的介入,发展了“艺术”所隐含的对自我与真实的寻求与探索,使之体现了更广大的文化意义。在此意义上,许多艺术家将艺术视作一个自救与救他的过程,用行为、装置来探索人类承受的极限,寻找思维的起点,试图以建立全新的更具变通性和当代性的交流方式等使艺术走出象牙塔,也使艺术的边界更为宽泛和模糊。
工具媒介的构成是复杂的,它不但是构成审美规范的重要一环,而且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悄然地影响着人的感知与观念,影响着人类的存在状况。
[摘要]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世界艺术史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先驱。梵高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和市场价值,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伟大殉道主义精神,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堪称为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艺术巨匠。论及自然生命,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就是其短暂的一生,梵高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图式。梵高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将在世界艺术史上永放光辉。
[关键词]梵高艺术创作;人文情怀与艺术价值;世界艺术史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其作品如《星夜》《向目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艺术。1890年7月29日,梵高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时年37岁。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伟大的。梵高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天价,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伟大殉道主义精神,富含悲剧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催人泪下、不被当世人所理解的苦难情感世界以及撼人心魄的传奇式绘画历程。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堪称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巨匠。
一、孤寂的情感世界与悲悯的人文情怀
梵高出身于牧师世家,他从事过画商工作,做过短暂的传道士,也曾想仿效基督做一个心灵高沽的圣徒;他曾经历过痛苦的恋爱但一次次的以失败的打击而草草收场;感受过被人误解的孤独与无奈;最后执着而疯狂的用全部的生命把绘画艺术推向一个极致。他一生悲悯人类的苦难,并希冀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去救赎别人,以真实的自我感悟自然,以独特而博大的人文情怀和苦难精神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在其艺术作品中得以诠释。梵高是真实的。他一生热心于帮助贫穷的人们,并深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关爱这些善良朴素的心灵,他经常保持虔诚和永恒的爱心去品读圣经教义并以自虐式基督精神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信念:他大量翻阅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汲取精神食粮;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坚持自我,努力工作,即便在生活最困苦最疲惫、在身心最孤寂最无助、在所有人都不理解而被当作异类而遗弃的时候,梵高还是始终在工作,直到自己结束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生命本身带有极大眷恋。“悲情永驻”(the sadness will lastforever…)这句他的遗言让所有人对其死神袭来的悲凉心境凄然泪下,历久无法平静。“…一个人必须带着高尚严肃亲切的同情心去爱,带着力去爱,带着理智去爱,……,这是通向上帝之路,也是通向坚定不移信仰之路。”梵高宗教般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信仰超越时空,他悲悯的苦难精神和真实的人格情操万古不朽。
爱情与事业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大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梵高苦难的生命或许是从他接二连三的失败爱情开始的。当21岁的梵高在伦敦古比尔公司勤快工作的时候,此时的他,性格孤僻而不大合群,甚至有点古怪和偏执,期间,房东19岁的姑娘厄修拉像一只婉转的百灵鸟出现在他的眼前,这天使般的姑娘一下子迷住了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的梵高。而后,厄修拉彻底改变了梵高孤僻的性格,把他从狭小的个人天地带出来。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他神往恋爱、渴望厄修拉的爱。然而。当他一厢情愿鼓足勇气向厄修拉求爱时,梵高却意外遭到了已经订婚的厄修拉的断然拒绝。初恋的痛苦使梵高的性格更加怪异,他一度消沉和迷茫,巨大的伤痛和孤寂使他渐渐趋向宗教,短暂的传道士经历由此开始,悲悯的人文情怀由此逐渐清晰。梵高的伤痛还远不止他的初恋和传道士职业的破灭。当他爱慕的表姐凯特残酷无情地用她那蓝黑色的眼睛盯着梵高说出“不。永远不,永远不”以及姨夫斯特立克向他说出“滚出去。永远不准再来!”之时,巨大的悲痛彻底地粉碎了梵高的梦,他又一次尝到了事与愿违的残酷苦果。后来,梵高遇到又丑、又醉而且还患有性病、怀孕的妓女西恩,他们在一起过了20个月后迫于压力最终分开,他把自己所能有的全部爱情都奉献给了这个最不值得爱的女人。直到他的邻居——一个老处女爱上他却遭到家人反对而自杀后,梵高幡然醒悟:对他来说,爱情和人类之爱、上帝之爱永远不会垂青在他身上。从此,他那屈辱的自尊便到绘画中去避难了。而后,悲悯的人文情怀又一次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得以展现。
二、独特的生命蜕变与疯狂的艺术情怀
从某种意义说,梵高的人生轨迹并不是由自己一手所策划的。梵高一直活在世俗和家人的既定法则和意愿中,但是当他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他开始领悟到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一切关于上帝的说法都是天真幼稚的说辞,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片浑噩、悲惨、苦难、残酷、煎熬和无尽的黑暗。他对世俗开始怀疑、不平、仇恨……这些都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将有所改变。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正如梵高自己所说:“我也会有用处的,我也感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只是要怎么做,我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对哪一方面有用?”是上帝给予他天才式的思想和智慧。由于以前对绘画的了解和热爱,他的脑海中时刻流传着对绘画的热望,这种急切的愿望正在超越其他一切感觉,而即将奔涌出来。“经过了’这些虚度的岁月,我终于发现了自己!我将成为一个艺术家。我一定要成为艺术家。那就是我做不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原因,因为我不是那料,现在我已经抓住了永远不可能失败的东西。”梵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生涯。
初涉画坛之前,梵高通读了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等大师的文学著作。接触和鉴赏过包括夏尔·得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和海牙画派等大师的艺术作品,并以米勒和伦勃朗等大师为导师,精心临摹了自己喜欢的大量作品。一开始梵高就显示出对绘画惊人的敏锐力和感悟力。在寻求自己绘画的艺术道路上。梵高先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然后在法国的埃顿、海牙、纽南和安特卫普辗转学画。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农民肖像画和风景画。作品大都以灰暗的色彩表达了画家内心的苦闷孤独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怜悯。
梵高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艺术创作状况,而后他来到巴黎。期间,在弟弟提奥的引荐下,梵高结识了许多印象派画家,并得到毕沙罗的赏识和指教。他尝试着学习运用明亮的色彩,于是,其艺术作品也逐渐明亮起来,并通过技法、运用点状的笔触和单纯的色彩,将其对艺术的满腔热情表达出来。此时,梵高总是处于创作的狂热之中,他的艺
术风格也因此独树一帜,并成为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浮士绘”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因为其色彩鲜明、线条简明而又富有表现力打动并唤起了梵高的共鸣。他吸收其精华,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加以实践,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特色。这种博采众长、使东西方绘画技法集于一身的做法,致使梵高的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并超越了欧美同时代许多优秀的大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后,拥有印象派灿烂色彩和东方艺术简洁线条的梵高,内心蕴藏着一股强烈的情感需要倾泻。他已不满足于巴黎的阴郁,他向往着更加光明的地方,因为他心中有着十倍于太阳的热情,急需一团烈火来加以引发。于是他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这里到处辉煌,梵高的天分和激情完全得到了表露。他曾如此白问:“我的体内存在着某种东西,那是什么呢?”现在,那个莫名的东西形成一股不可遏止的力量爆发出来。他以惊人的勤奋不间断地进行创作,阳光让他兴奋,他用艺术描绘着象征热情、光明和生命、富有金黄色彩的太阳,描绘着阳光下的田野,描绘着田野周围生活的农民。热烈的太阳神给了梵高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高涨的创作欲望驱使梵高投入近乎疯狂的工作之中。期间,他大胆创新,大量运用红、黄、蓝等原色。尤其喜欢用红色、黄色及柠檬黄和橘黄。他认为。这种红、黄原色产生的强烈效果会给受苦难的人以希望,也会给自己以慰藉。他的作品色彩炫耀,笔触激情有力,一笔一画之中运载着奔涌不息的情感激流。粗犷、豪放、充满动感,紧张、强烈而富节奏。这些伟大的作品传递着梵高满腔激情,表现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躁动又孤寂的内心情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竟然完成了200余幅油画和许多素描作品,他的绘画技法臻于成熟。
但是。他那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外表、忧郁孤僻的内心及其意气冲动与暴戾的性格使得人们害怕他、讨厌他,甚至有人把他当作疯子。而他却以高度的绘画热情忍耐着人们对他的误解、敌视甚至驱赶,终于在一次割耳事件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忍受着内心不被人理解的巨大痛苦和身体的极度折磨,而他体内燃烧的绘画激情却从没有停歇。这时的梵高开始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来作画,激越而狂放。作品还使用了一些旋转、扭曲的线条,扭曲的笔触向上升腾着,画面给人一种流动感,并体现着、充满着力的搏斗。这正是梵高内心所追求且意欲所反映的深刻的思想意境。这种境界体现着梵高桀骜不驯、不屈于命运、积极向上且与命运抗争的人格与精神。但是。梵高还是没有战胜精神分裂抑或是癫痫的巨大创伤,他还是向自己扣动了扳机……。倒下的36个小时后,一个幽灵飘向了极乐世界。半年后。他的弟弟也辞别于世,他们生前永不分离,死后仍旧魂魄不离。
三、不朽的艺术价值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人会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倾注于艺术创作中,但是面对梵高绘画艺术的真实感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力的追求及对苦难民众不屈于命运的关切之情,我们会为之一震。因为这种面对社会丑恶、腐朽而表现出的不屈的精神将鼓舞后来者在艺术长河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论及个人,梵高无疑是不幸的,他单纯的理想主义信念,痛苦的疾病折磨,孤僻、直率、执着而神经质的性格使他难以融入当时的社会,并与人为善相处。也许正是这种性格缺陷成就了梵高的不朽。他以广博的文学修养,宽厚的人文情怀,博大的同情心,悲悯的基督精神,火热的创作激情,独特的绘画技巧,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燃烧在绘画艺术中,形成了他得以不朽的艺术生命。
梵高的不朽来自于他高度自觉的自然观绘画思想。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自然观思想。自然观思想认为,艺术家只有投身自然。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诠释美的生活。凡高的艺术创作深受自然观思想的影响,他以宗教徒般的虔诚走进自然,诠释人生。他以其孤寂的生活和楚苦的精神世界为创作背景,运用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的自然世界。凡高描绘出的自然世界不是纯粹的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它是内化于人的“人化自然”。他通过绘画艺术将自身的内在心灵与其所处的社会联系起来,正如梵高所说:“在见到诸多自然事物时,如当看到一片树木时,我都能看到自然的表情,甚至感受到他们的心灵。我甚至奢望能够在那里找到某种斗争的方式。”于是,作为一名艺术者,梵高一直在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与自然的本质之关系,他说:“一名社会劳动者形象,一片沙滩、天空与海洋,一块犁地上的犁沟等,都理应成为艺术描绘的对象。将这些自然物描述出来都是不容易的,但由于他们都是生活之美的对象,一名艺术家终其一生从事于表现这些自然物之美,确实是值得的。”因为反映自然之美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梵高常处于一种精神极度亢奋的状态来进行他的艺术创造,正因为这种执着,梵高的艺术作品才真正反映出来自然的“生气与真诚”,打动了有灵性的艺术之人,并传于后世而永不退色。
梵高独立特行的创作精神与思辨意识也促成了其不朽的艺术生命。梵高也曾震撼于米勒、伦勃朗、德拉克罗瓦等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然而,他更多的是吸取其创作精华,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追求形式和心理的平衡。梵高绝不墨守成规地照搬传统和如实地描摹自然,他终其一生努力寻求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并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梵高反复强调,艺术创作要“尽情地表现自我而不是努力地表现眼前之物”。梵高的人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用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图式。他用他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人生和人文情怀,震撼着后来的每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们。他的艺术作品在他去世近100年后成为了世人以天价竞购的对象,根本原因在于他悲悯的人文情怀及疯狂的艺术情怀,并由此带来的无穷的艺术价值。梵高及其艺术作品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并成为西方艺术史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先导。梵高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将在世界艺术史上永放光辉。
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两者是互动的关系,或者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丰富了人的生活,细腻、升华了人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古罗马的美学家朗吉弩斯在著名的《论崇高》中曾经写道:“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为自己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像一直没有了压仓石而漂流不定的船那样陷入危险。它们每每需要鞭子,但也需要缰绳。”
确实,情感(尤其是激情)一方面构成了美术的真正中心,而另一方面美术创作中所选定的视觉对象必须不仅仅是美术家自己所意识到的和受感动的,而且还必须对其内在的意味加以自己彻底的情感体会。因为情绪的肤浅往往导致作品的空洞无物,而理想的画面则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所以,也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也甚为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
正如贝多芬的名言: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大致上说,人类感情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喜怒哀乐之外,还有很多同艺术世界关系密切的情感,如:孤独、惆怅、悲壮、压抑、空旷、崇高、庄严、神圣、荒寒、淡远、宁静、凄清和敬畏等。
英国唯美主义、提倡“艺术至上”论的代表人物王尔德(o.wilde,1856-1900)曾说:“伦敦一直有雾,可是谁也没有见到雾,对雾不了解。直到艺术创造了雾,雾才开始存在。”当莫奈在英国展出他画笔下的伦敦时,英国人却犯疑惑了:我们身处其中的“雾都”果真是画家笔下的那般面目吗?那些很灰或珠灰的雾气怎么一到法兰西人的眼中就变成一片紫红了呢?然而,当英国的观者疑惑地走出展览厅时,他们无异于经历了一种体验最直接的真理的快感,因为自己头上的雾气真有某种紫红的色调!莫奈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创造,就这样使伦敦的市民几乎是唤了一种眼光来看自己的城市。而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在看了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道路》一画后,他第一次看见了俄罗斯阴天的五光十色。
人是有情感的,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就必须把他对于各种生活现象的认识情感凝聚在形象身上。否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就是零。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是艺术化了的形象,其中渗透了浓厚的情感因素,并且能引发艺术欣赏者与之产生相应的共鸣。对任何事物、对任何美丽的风景、人物,画家不溶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溶进对该事物的理解和态度。不想用自己所熟悉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的话,我认为他是不会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偶然创作出来也是空洞乏味。不会给人以美感或联想,或给予人以启迪。也不会有任何意义,作品也就没有了价值。
艺术家是人类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丰富情感的人,并且主要运用独特的思维和技能去表现人类丰富的感情。艺术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表现不仅仅是表达,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的活动,正因为它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它才是一种创造活动,它所创造的不仅是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类自由的形式的体现。艺术家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不会有好的艺术创作的。
有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艺术创作的目的性,艺术作品存在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十分重要:是同情。所谓同情,就是我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统一,或者别人的情感与我的情感统一。艺术家追求同情。同情作为一种精神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更高层次上的需要。如果艺术家并未体验到某种情感,他就不会有表现的冲动,从而也就不会有艺术创作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同情是艺术的生命。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艺术家由于受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的驱使,必然要不顾一切地去完成他的作品,从而导致其个人生活的破坏,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即使不说是悲剧性的,至少也是极度不幸的。”凡高是天才,是狂徒,是悲剧的主角,是大众画家。凡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凡高通过绘画语言,力图传达、说出内心深处的凄凉和孤独。这是普通日常荷兰画无法说出的。凡高的成就是通过线条和色彩把这种孤独表现在画布上,使孤独这种情感成为绘画的语言而得以确立,从而丰富、拓宽和深化了人类的情感。他的成就就是用绘画语言说出孤独这种普通日常语言很难说出的、很难加以描绘的抽象情感。凡高是个极端敏感的人。世界的不安传达给了凡高,感染了他,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独,以至于达到了“极端”的程度。然后他把孤独、凄清、压抑、苦闷和忧郁——这些难以言说的情感编织成一幅幅油画。而一切深刻的绘画作品都包含了孤独等的情感或元素。
艺术家在整个艺术活动中是以情感人的,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艺术创作的动机,追根于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因素。艺术创作不是冷静的分析、判断,而是动静的描摹、表现。在所有艺术作品中,无不充斥着情感这个概念,也只有在如此深奥的领域内,才能被艺术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产生好的艺术创作。
【摘要】“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艺术创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本文分别从概念、结构组成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艺术创作应符合受众群的“公共艺术无意识”的创作原则。
【关键词】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艺术创作
“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荣格提出来的。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荣格发展了佛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将无意识具体地区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遗存既包含了人类先天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遗存,也包含了人类后天的社会生活意义上的遗存。
在荣格之前,弗洛伊德就已提出了“无意识”这一概念,但这种纯心理学意义的“无意识”只是一种“个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只是客观个体的一种意识属性。正因为如此,“无意识”理论仅仅只可能用于研究客观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例如“释梦” [弗洛伊德将梦认为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梦中)“愿望的满足” ]及对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医生可以从病人的习惯行为中找到习惯无意识,再按照他或她的习惯无意识就可探索他或她的心理病因,最后可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而“集体无意识”的提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它第一次将心理学从纯个性化的研究中解放出来,将心理学引入了广阔的人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以及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哲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宗教……)。
就艺术理论而言,“集体无意识”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如果不理解“集体无意识”就很难将美学和艺术学置于坚实的地基之上。
简单地说,无意识就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人们常常也将其称为“潜意识”。我们认为“潜意识”一词也许比“无意识”好,因为“无”字往往易发生误会,“潜意识”可能会更好。
人类的“无意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人的种群无意识,或者说是人的先天本能无意识;二是人的后天社会生活习惯无意识。人的种群无意识是人在漫长的种群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无意识,人在历史长河中会出现多种习惯思维方式,但随着岁月默默的无情冲刷,习惯思维方式在意识中被淡化了、隐退了(所谓时间能改变一切)、沉淀了,变成了无意识。此种无意识就历史而言是习惯无意识,就我们今天而言就是先天的本能无意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先天的本能无意识说到底实际上还是后天的历史的无意识,只不过是因为人只能将自己生命时间段之外遗存的习惯称之为先天的。
在简单的讨论了“无意识”之后,我们再看“集体无意识”。从学理上讲任何意识都只可能是人的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或者说任何意识都只能依附于实在的个体,都是个别的、具体的,也就是说,某个具体的意识(心理活动)不可能实在地依附于某个抽象的群体。“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指某一个集体中所有个体无意识的共同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是某种集体的(无)意识,而是(无)意识的某种集体。按此种理解,“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某个集体中所有个体无意识的一种公共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公共无意识)同样的应包括两个部分:人类进化所形成的共同的无意识——公共本能无意识,以及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公共习惯无意识.
下面就来谈一下“集体无意识”(公共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美是能引起我们产生愉悦感(美感)的形式(形象、符号、外观、样式),艺术是用美的形式表现健康的情感意志(表现真与善),因此,我们在进行任何艺术创作时首先要求艺术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美,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美感),才能感动人,才能让欣赏者愉快地接受你的艺术作品,所以莱辛说“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任何艺术作品仅仅是只有美的形式也是不够的,它必须同时具有健康的内容,它必须表现健康的情感意志,只有这样“形情并茂”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所谓形式主义、唯美主义艺术,严格得说它们并不是一种艺术,而只是一种美的创造。欣赏形式主义、唯美主义作品实质上只是欣赏纯形式美,欣赏视听冲击,而不是欣赏艺术。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艺术创作必须同时关注形式美与健康的情感意志,那么在艺术创作中存在什么理论原则?或者说应该遵循什么理论原则?实践告诉我们,某一形式它是否美,不是由形式自己说了算的(不是形式的固有属性),而是由艺术欣赏者按照他自己的审美心理所认定的,所谓“人是美的立法者”。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志是否能为欣赏者所接受也是由欣赏者按自己的情感意志所认定的。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人的审美心理、情感意志在极大的程度上是人的一种超情感无意识。
原则上,从个人的心理层面上说,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情感意志都是个性化的,这下麻烦可就来了!我们怎么可能进行艺术创作呢?难道艺术家可能为每一个人进行艺术创作吗?艺术家可能理解每一个欣赏者吗?幸亏人类存在公共无意识!人类之所以能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其最终根源就是由于人类存在公共无意识,公共的审美心理、公共的情感意志,公共无意识是上帝(自然)建构于人类心灵之间的一座公共交流之桥。
当我们理解了公共无意识,又了解了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之后,艺术创作的原则就浮出水面了。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用某种美的形式去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情感意志,艺术欣赏是按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去理解艺术家所想表现的情感意志。实际上创作心理与欣赏心理是“互逆同构”的,如果是自娱自乐,则两者的心理是完全互逆同构的,或者说是互逆同一的。完全互逆同构的,或在艺术家与艺术欣赏者之间显然是存在差异性的,然而幸运的是,此种差异通常是被两者之间的公共无意识所覆盖的。他们通常都能在差异的条件下找到公共的无意识。尽管人们在欣赏艺术时会出现见仁见智的差异,但人同此心、心同此情的情况总是主流。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应该得出极其重要的创作原则:艺术创作应尽可能地符合受众群的公共艺术无意识。说具体一些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应尽可能地接近受众群的审美心理(公共审美无意识),艺术作品表现的情感意志应尽可能地贴近受众群的情感意志(公共情感无意识)。任何艺术都是具体的,它必然也只能面对某一特殊的受众群,因此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心中必须对受众群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同时对形式美和情感意志有一个恰到好处的与受众群协调的定位,唯有这样的艺术创作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说到底一句话,艺术创作的关键是准确地紧紧地抓住受众群的公共无意识——公共情感无意识。
下面举两个实例对上述原则加以说明。
首先以儿童文学为例,在文学中儿童文学占有一种原始性的地位,它是全人类的启蒙老师。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儿童文学家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灰姑娘”、“丑小鸭”所传递的情感意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曾在它们的陪伴下成长。许多童话语言现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话语,已经成为人生哲理,已经渗入了人类的公共无意识。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偶然的,我们应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首先是这些作品中那种朴素、纯真童趣的形式美打动了儿童幼稚、天真的公共无意识,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小读者。再就是作品以儿童形式美所透露(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感意志温暖着儿童天真无邪的善良的赤子之心。儿童的心是一颗最鲜活的原始的心,它充分地代表了全人类的本能无意识,儿童的心是人类本能集体无意识的一块精美的活化石。
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儿童歌文学不仅能打动孩子的心,而且能震撼每一颗成人的良心(成人的公共无意识);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是孩子的“美味”,也是成人的“佳肴”,同时能让成人在返璞归真中获得启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儿童的,也是成人的,是“童叟共赏”的,是每一个人的共同财富。遗憾的是,今天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一切都成人化、市场化了,眼下的一些“儿童文学”,既失去了儿童喜爱的形式美,也找不到儿童的情感意志。社会丧失了童心,作者丧失了童心,人类似乎也丧失了童心!不少有识之士也曾大声疾呼,为儿童呐喊,然而这一切也许都是狂然。作家丧失了童心(儿童公共无意识)怎样可能写出童心!要写好童心,惟有自己有一颗童心。人类离开了童年也许是必然的,成年虽并不是坏事,但我们不希望它很快地就步入老年,至少在心理上不能如此。
再以爱情题材为例,人们常说“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作为一个艺术家,尤其是艺术理论家,绝不应仅仅停留于承认此事实,更重要的是应探索,为什么?其实,此种原因或者更确切地说其根本心理学原因是: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公共无意识,而且就时间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本能的公共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凡是优秀的以爱情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总能激发每一个正常人的情感,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享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公共精神财富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爱情题材作品的成功绝对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人类的本能公共无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必须尊重历史的社会的习惯无意识。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爱情,每一个民族有每一个民族的爱情,每一类人有每一类人的爱情,我们不可能将焦大的爱情与贾宝玉的爱情观相提并论,也不可能将薛宝钗的爱情观与林黛玉的爱情观相比。一切爱情艺术作品惟有能从爱的个性中展现了爱的公共无意识才是好的作品,才可能获得并征服广大的欣赏者,也许可以说,爱情题材只有是个性的才是人类的。
抽象的柏拉图式的“灵超越肉”的爱情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柏拉图式的爱的确是对至高无上的爱的一种希望,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认为,现实的爱情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情爱去取代去排斥,但更不能让情爱完全依附于,追求情爱与的同一也许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
审视现代世界艺术中的爱情,几乎被全盘物质化、肉欲化了,陪伴他或她的除了豪宅、洋车之外就是时装、珠光宝气……。艺术是反映生活的,当然必然会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但艺术不仅应“告诉我们正在怎样生活”,艺术更重要的是应“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一、油画艺术语言的运用
油画人人都可以画,但是一幅好的油画要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要能够通过这种艺术语言与人的心灵进行对话,油画这种源于西方的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式语言极为丰富。这种油与颜料混合以后涂在画布上的艺术一方面巧妙的利用了油的透明性;另一方面则灵活的借助了颜料的遮盖力籍以表现所要描绘的对象。油画的色彩十分丰富,但是光有色彩还不够,油画的最大魔力在于它的由深及浅,逐层覆涂而产生的强烈的立体性的质感。油画的形式语言可以通过以下技法实现:构图、线条、空间、光感、质感、笔触、肌理、明暗、色彩等。画家通过灵活运用上述因素经过画家笔触的托、拉、提、扫、抹等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画家自己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以具体油画作品为例向读者展示油画的形式语言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
二、以作品为例浅析形式语言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
(一)形式语言中的对比与和谐的运用
笔者以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谢楚余的作品《抱陶女》为例对对比与和谐这两种主要的形式语言做一个运用上的深入透析。
《抱陶女》的创作背景是源于画家对女性美的赞美、欣赏,模特原型分别是来自混血女孩、汕头女孩、青岛女孩三位模特女孩。
1.首先我们来看《抱陶女》中的第一种形式语言——对比。女孩交叠着的双手紧紧抱于右胸的陶器,与女孩曼妙的身体之间的对比十分强烈,这种对比迥来自没有生命的物体与鲜活美丽的人体之间,大与小、高与低、丰满的陶器与清秀的胴体、女孩炯炯若语的双眸与陶器的两只像眼睛的双耳。画家通过上述对比刻画了一个集大成的中国女性的美。
2.下面我们再来看《抱陶女》的第二种形式语言——和谐。
女孩松散的系于腰间的那块白布的下摆的下半部分被画家不经意间染上了背景的海的颜色,这就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和谐,象征了女孩的纯洁与大海的广阔。
画家把中国女性的柔美通过与女孩的胴体与陶器、女孩的胴体与大海、女孩的胴体与岩石、女孩的胴体与天空进行了强烈的既有对比又有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向读者传达了中国女性的典雅、清新、纯洁、自然的美。给读者以感官与心灵上的双重升华、双重享受。
(二)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是在一幅画中追求一个完美的图形必须具备的协调因素。
在安格尔作品《泉》中的运用:安格尔在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画中人体的整个造型以垂直轴为中心对称,但整幅画中却找不到真正的垂直线,画中那个姑娘优美的身体曲线又与水罐里面流出来的直线性的水柱形成强烈的对照,这也很好地表现了姑娘的生命活力。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实际上充满变化,它从单纯中见丰富,复杂多于统一,带给人无穷的艺术魅力。
(三)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一种秩序、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面,追求一种活泼、轻快的富于动感的美。
在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中的运用:《雅典学院》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著名学者,中心透视点的层层拱门,直通遥远的天际,这是一个极其神圣的环境,这幅画的色彩处理也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有红、白、黄、紫、赭等色相交错。透视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深远感,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都精确到可以用数学来计算。
(四)节奏与旋律
节奏和旋律使艺术作品有起伏变化、抑扬顿挫的美感。
在列宾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运用:狭长的画幅展示了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三、结语
由此看来形式语言的探迹是可寻的,也是无规矩可以套用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自觉地形成对油画形式语言探索与研究的习惯,最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形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