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06:15: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大学历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
历史通识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历史通识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本人在重新探索历史通识教育的意义和反思中国传统历史教育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历史通识教育的探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大学;历史;通识教育;教学
现如今,大学通识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及。大学通识教育在于打破专业间的壁垒,使学生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与整合,成为见识通达、人格健全的个体。其中,历史通识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历史通识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本人在重新探索历史通识教育的意义和反思中国传统历史教育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历史通识教育的探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历史通识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我国在20世纪末期就开始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目的就是在当今学科分化越来越精细化的情况下,避免学生过度为专业知识所束缚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当今,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许多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更是有待提高。在本世纪初,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团市委等单位在北京、上海、武汉等部分重点城市做了一项关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报告,报告显示,全体受访者中仅有1.5%及格,可见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足以令人担忧。通过历史通识课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世界史的学习,能够开拓学生视野,从世界史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二)能够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学习历史能够开拓大学生视野和思维,让大学生学会纵向地看待问题。学生通过回顾历史,回顾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来更好地理解世界(例如在世界文明史中回顾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渊源,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犹太人独特民族性格以及现代世界中犹太民族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关系),让学生在思考与感悟当中增加对现实世界的关怀和宽容;学习历史也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换位思考,让学生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人所作出的决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这也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文主义精神。
(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品评,能够更好地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方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起因让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英雄人物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并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教师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让学生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史观,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和客观地看待自身和周围世界,这对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历史教学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可以用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来概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或者其他材料学习定论,授课方法以讲授为主。这也决定了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并不需要去探索、研究和发现,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即可。我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上也主要以现成的理论和知识为主。例如之前我在《美国历史与文化》一课中设计的大纲内容有:一、北美独立运动。学生在本讲中需要了解1.独立运动的背景2.运动的过程3.美国独立宣言的过程和意义;二、西进运动。学生在本讲中需要了解1.美国的领土扩张的过程2.移民运动过程3.西部的开发的过程……。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却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课程当中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当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尽管在学习过程中会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影视资料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些美国历史的小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但总体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原始史料,课堂上提供的资料不够全面,精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并不深刻,讲课有些流于形式。后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课程的设计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无论在教学形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我都做了大量改革和尝试,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究
传统教育只是传授给学生课程的定论和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而经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探究后,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提供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课堂上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内容,而是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理解这门课的工具,通过有针对性的材料的阅读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之前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都是课程需阅读的经典材料(例如:《五月花号公约》《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且只要求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即可,在阅读之后给学生总结材料的意义所在。此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具体、详实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料和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例如:阅读莱克星顿枪声后英国殖民军队和殖民地民兵武装的两份报告,阅读后思考以下问题:这两份报告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该怎样认识这两份报告当中的差别,你认为这两份报告哪一份更能体现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况,原因是什么,根据报告描绘的当时情况,假如你是当时的民兵武装,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原因又是什么)学生在自学中,一开始显得并不适应,但随着这种练习的进行,通过不断阅读和思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并建立起了独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探究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运用讲授、讨论和演示三种方法。我课程的理论课时为36学时,2学分,选课人数一般在25-30。课堂上教师尽量减少授课内容,内容只涉及关于本讲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一)讲授法
讲授法教学并不意味着填鸭式教学,对非专业的学生在讲授当中尽量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尽量使用他们能理解的概念和词汇。讲授当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并通过观察和提问等方式随时掌握学生的听课和理解状况。对能够积极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讨论法
在课堂讨论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视听材料、书面材料并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史料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先在小组内部形成一致意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交流。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讨论的情况,多关注不发言的同学,给这些同学多创造机会,并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老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的任何言论,不因为学生观点上不同或者学生知识上的匮乏而打击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很多时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遇到偏离主题的情况,这时候老师就需要进行合理引导,确保学生的讨论与课程内容有内在关联。此外,有些讨论往往演变成争辩,此时,老师要及时疏导,避免学生的情绪化,引导学生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合理倾听和吸收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和包容他人。在学生讨论之后,老师要做总结性陈词,对学生的表现要更多地进行鼓励和肯定,以此让学生增加自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课堂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思考和相互讨论的内容做出本节课的学习报告。
(三)演示法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熟练运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楚地展示课堂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历史影片、纪录片或科教片等等,但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而且视频资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在视频资料播放之前给学生设置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料(例如在讲授“美国历史与文化”中“移民运动的过程”一课时,插入视频资料“五月花号”,在视频播放之前,让学生通过视频回答几个问题“五月花号上的船员有怎样的特点”、“为何五月花号在美国人民心目当中有如此高的地位”等等)。演示法能够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的效果,正确地运用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和学习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探究
在之前的课程考核中,只要学生不迟到、旷课、早退都能获得相应学分。学生的成绩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掌握了老师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以及课上所做的笔记情况。期末考试内容多以论文为主,但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论文抄袭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并未对学生课堂表现做一定要求,这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因为学生关心的是能否选上课而不用担心能否通过考核。在教师本人从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上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和聆听者之后,考核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课堂参与度(占学生总成绩的40%),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报告(占总成绩的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组成。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后,教师做简单的记录。学生每节课后做简单的学习报告,教师相应的打分。期末考试内容的设置主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题目只有通过个人搜集历史资料并认真体会理解才能得出答案(例如,设想你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将军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兵,你可能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你做出这样抉择的原因又是什么)。考试不设置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基本历史事实并能自圆其说即可,如果学生抄袭严重则本门课程不予以通过。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小结
大学历史通识课教育的探索任重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共同总结和体悟。总之,大学历史通识课教育的开展对学生融汇不同知识,超越学科界限思考问题,提升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必须做好精准的课程定位,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个人学术修养才能真正发挥历史通识课的教育意义。
作者:提大伟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摘要]
大学讨论课有倾向性,有倾向于学术讨论的,有倾向于课堂教学,或者两者兼顾的。大学教师在讨论课前应作系统的资料整合,并提出基本问题。学生应进行分组。讨论课前,教师将每个学生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准备。课堂上,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应积极介入、主导,完成需要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
历史专业;讨论课;教学实践
一、大学讨论课渊源
大学讨论课是一种很宽泛的说法,起源于欧洲国家,定型于德国。一般认为,最初在欧洲大陆一些国家使用Seminar方法,对牧师进行圣学上的训练,但同时也使用Seminar方法对一些大学教师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教师的方法,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一直存在,只是尚未定型。第一个对Seminar方法在大学教学上定型的,公认的是德国学者沃尔夫(F.A.Wolf)于1786年,在大学哲学课上,借用这一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比较固定、成熟的Seminar方式进行教学。沃尔夫的具体做法是,上课前,让学生事前准备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发言稿,正式上课时,在学生陈述完后,再指导学生对所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随后,柏林大学引进Seminar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更加广泛的,易于操作的教学制度,即教学———科研研讨班。之后,这一教学方法,普遍为德国大学所采纳,成为一种成熟的固定的教学方法。19世纪末期,美国大学教学方法开始大范围地借鉴德国的Seminar。相对而言,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方法,更加接近后来通行的教学法,而早期德国的Seminar方法,更加倾向于学术研究法。美国传统大学,如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是Seminar教学法的实践者、创新者、传播者。中国有些大学授课和学术研究,现在也采纳Seminar法。应当说中国人对Seminar并不陌生,早期出国的留学生,都接受过这种授课方式。蔡元培从德国莱比锡大学学成回国后,就想将Seminar教法在中国运用。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期间,对他印象深刻也是Seminar教学法,他将Seminar翻译为“席明纳”(有的人翻译为“习明纳”“习明纳尔”等)。费孝通在他的两篇文章谈到席明纳,分别是《留英记》[1]和《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2],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于建国后回忆。费孝通虽然对Seminar法很推崇,但这两篇文章写得很晚,加之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应当说这两篇文章的实际影响,只限于理论上的探讨。真正说来中国大学大范围的采纳Seminar教学法,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主要是受苏联的教育制度影响,当时的中国从教学学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接受苏联的,且是由官方直接下文,以行政命令要求大学照搬苏联模式。Seminar教学法也是当时大学上课的方式之一。大致是1956年之后,这种上课方式逐渐在大学消失,“我回国教学时发现我国的学生害怕习明纳尔,每周设置一二次习明纳尔,学生就叫喊负担过重。不久习明纳尔的教学方式就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消失了。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我国的传统教育有关。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地位,学习就是接受现存的经典,无需讨论。”[3]顾明远1951年至1956年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上课的方式主要是“习明纳尔”(即Seminar)[4]。当顾明远于1956年自苏联学成回国任教时,中国大学开始逐渐放弃了Seminar教学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有部分大学再次开始开设Seminar教法,尤其是一流大学,率先在教学上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如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中国地质大学在全校推行Seminar制度,要求学校、院(系)和教研室三级学术研讨会(Seminar)制度。即全校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每年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教研室,每月至少举行一次Seminar;院(系)每年至少举办两场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学术报告会。[5]应当说,中国地质大学的Seminar,主要倾向于学术研究,而非教学上。另外东南大学,也普遍开设Semi-nar,不过,它也是倾向于学术讨论上的。目前使用Seminar教法的大学越来越多,有的大学是倾向于学术研究的,有的是倾向于课堂教学的,虽然都叫Seminar,其实,学术、教学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看教师的具体操作情况。相对而言,目前地方院校,使用Seminar教学,或者学术研究的都较少。具体来说,主要限于少数教师在使用这种模式上课,尚不普及。
二、大学历史专业讨论课规划
以上,主要是我们对Seminar课程一些理解,在我们正式开设Seminar课程之前,作了许多理论和实际的准备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认真准备,于2014年开始,我们正式开设《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世界通史1》讨论课。以下,就我们开设讨论课的一些心得,总结在这里,也许对其他老师有些参考作用。开课之前,教师要作准备工作,我们都是在2014年暑假期间,对要开设讨论课的课程,进行系统的资料整合工作。具体做法是,对每门课要按照专题内容,一个专题,作一个文件夹,做好资料目录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中国历史文选》设有八个专题,分别是先秦文献资料,正史资料,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料,地方志资料,政书体资料,史评著作类资料,十通类资料,工具书与检索类资料。《中国历史地理》分为七个专题,分别是中国行政区划资料,中国历史气候资料,中国人口与移民资料,中国交通史资料,中国军事地理资料,中国河流变迁资料,中国人文地理资料。《世界通史1》包括十一个专题,分别是人类的起源说明了“人类是什么”,从宗教的起源看宗教,地理环境决定历史的演进,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给人们的启示,佛教的现代意义,古希腊文化成果丰富精彩的背后启示,罗马做为一个“善于治理”的民族的历史经验,比较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中世纪伊斯兰教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从古代日本几次重大的历史变迁看日本民族的性格,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西欧。专题设好后,再拟定需要讨论的问题,所讨论问题,原则上是重要的,学术上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每个专题大致拟定五至八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通常是概括性问题,也就是这一专题的综合性问题。其他问题,是这一专题中的专门问题,相对于第一个综合性问题,专门问题要更加细一些、专业一些。以上三门课,都在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历史班开设讨论课。以2015级历史班为例,全部二十八个人,分为六组,每组设组长一名。每组负责一个专题,组长必须准备第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他问题,由组员自选,组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老师提供问题之外的选题。通常在开学第一周分组,并布置任务。第二周开始讨论课,依照专题的顺序进行,组长就自己准备的综合性问题要主讲二十分钟,结束后,开始进入提问环节。老师也要参与提问,并解释一些问题。当一个主题结束后,就由下一个同学进行发言,主题发言原则上不超过二十分钟,发言完后,也进入提问环节。一个大专题讨论结束后,进入下一个专题。每堂讨论课,都由学习委员或者指定一个人记录,对发言、提问、解答问题等,都要作记录,作为平时成绩依据。
三、大学历史专业讨论课成效与不足
通过《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世界通史1》这三门课多个年级的教学实践,感受很多,以下就我们开课的一些体会,作一个总结,供同仁们参考。先说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以前没有开设讨论课时,完全体会不到的。第一,男生比女生活跃,表现要好。我们这个班级是师范专业,通常班级内女生多于男生,平时考试,一般的情况是女生优于男生。然而,讨论课时,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往往表现最好的是男生。男生不仅发言积极,更主要的是,男生知识面要比女生要宽泛,看问题更加准确。虽然女生在笔试上优于男生,而在讨论课上,男生更加活跃。第二,个别男生表现非常优秀,这一点是大出意料的。每个班都会碰上一两个同学,知识面很宽泛的,在讨论课上表现尤其突出,这种情况是传统上课方式无法发现的。通过这几次讨论课,发现这些平时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同学,可以在讨论课上找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类学生不一定考试成绩是最好的,但在讨论课上确是最为优秀的。这一类学生,如果他们对学术有兴趣的话,可以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第三,少数学生,在作主题发言时,所作的课件,就知识面、创新上,要超过老师。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少数几个同学作的专题发言稿,作的非常好,他们看问题的视角,有时会与教师不一样,足见他们在收集资料上下足了功夫。有些学生自己制作地图,理解问题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第四,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以往上课,上完课后,就是考试,与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了来往。讨论课则完全不一样,在准备讨论课之前,教师就得了解学生,在讨论课进行时,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多,除了师生之间问答质证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课堂,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发现知识面宽、表达优秀的学生。第五,训练学生表达、应变能力。通过几个班级的讨论课,发现大一新生,在初次上讨论课时,非常紧张,尤其是在作主题发言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逐渐适应讨论课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进步很快,表现突出。讨论课的问题。第一,班级过大,不便管理,学生表达机会少。这几个开设讨论课的班级人数,一般是三十人左右,这么多人在一个班里上讨论课,效果不好。主要是一个主题通常发言时二十多分钟,提几个问题,这一专题基本上就结束了。能够参与的就是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其他同学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第二,学生容易冷场,提问发言的同学少。这是讨论课的本质问题,这也是我们开设讨论课时,最为困扰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会严重影响讨论课的效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班级过大是一个方面,由于上课人数多,有的学生会采取观望的态度,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学生坐的课桌位置设计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课桌的设置,必须要符合讨论课的要求,就是采取圆桌的形式,老师、学生围着桌子坐下,大家都面对面,使所有参与讨论课的同学,都无法回避问题,都必须得做好提问、回答问题的准备。第三,学生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影响讨论效果。为了防止课堂上冷场,防止有的同学观望不发言,我们要求作主题发言的同学,做好发言稿后,必须提前两天发在QQ群中,供其他同学阅读,以便其他同学准备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同学并不作任何准备,这无疑造成了讨论课堂上的冷场。第四,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题都适合讨论课。根据这两年讨论课经验,有些课题是不适合讨论的,也就是说,有的课题只能做一般介绍,由于专业性极强,没有争议的观点,这类专题,只能由学生作一般性介绍。比较适合讨论课的专题,多是学术界观点争议颇大的,综合性较强的。第五,讨论课容易出现知识的不连贯性。由于讨论课是由专题组成,这本是好事,问题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在准备发言稿时,有时候会遗漏掉一些重要的内容,使讨论课题的一些基础问题出现缺漏。虽然说教师可以做补充,但仍然时觉缺乏知识的系统性。总之,根据这两年讨论课的经验教训,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工作,首先是学校必须作一些改革,如小班化,对选课学生作人数上限设定,一个班级的讨论课,人数最多,不得超过二十人,鼓励学生分散选修不同的课程。其次,教室座椅重新设计,拿出一部分教室,隔开划成小教室。课桌、座椅也得重新设计,以便适合讨论课。最后,专业选修课,得重新规划,鼓励教师开设更多的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这对师资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在讨论课过程中,不能放任学生,应积极主导。在讨论课之前,要认真设计各项讨论主题,讨论主题的梳理、设计尤其重要,主题在原则上要有基础性、综合性、争议性。至于一些比较重要,而有缺少争议性的问题,也要列入,供学生选择。在上课时,教师也要主导学生讨论,如提问、回答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主导、诱导,可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生的反应
我们于2014年、2015年,同时在大一开设《中国历史文选》《世界通史1》,在大三开设《中国历史地理》等三门课的讨论课。上完课后,我们与学生做了个别交流,听取学生的看法。学生里面反对这种上课方式的,不在少数,原因主要是讨论课增加了学生的劳动强度。与以往只是听老师上课,考试前背一下答案,或者做一篇小论文完全不同,Seminar上课方式,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作阅读,作笔记,写发言稿或作PPt等。还得自己讲解,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你不能闲着,也得准备提问的问题。加上学生自小接受传统教学方式,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由接受老师讲授而一变为什么都要自己来处理,学生一时适应不了,对这种上课方式不能接受,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反对就放弃,相反,要不断改进、完善Seminar流程,提高上课效果。最后一点建议,在目前地方院校Seminar教法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应该有教务处主导,要求所有教师都尝试开设Semi-nar课程,鼓励、奖励开设Seminar课程的老师。可以在外校邀请文科、理工科等不同专业开设多年Seminar课程的教师作经验介绍,再通过本校教师之间交流心得、经验,逐渐规范、完善Seminar课程。
作者:于忠伟 陈爱平 单位:台州学院思政部
本文作者:吴洪成 王蒙 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初创时期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重镇当属岭南大学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它们代表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最高水平。岭南大学是美国传教士在华南地区开办最具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机构。1908年,美国农学硕士高鲁普就职于岭南大学,实地研究中国农务。1912年,高鲁甫为岭南学堂中学三年级学生开设初级农业课程。1918年,岭南大学开设农科课程,为了便于农科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校西辟一农场,实验中西蔬菜花果的种植,并兼及畜牧、种子改良。此外,又辟学生实习场两所,设华南植物标本物一所,而桑地、蚕室、鸡屋、牛房等亦依次设立。由于教会办学与欧美现代教育改革声息相通,活动教学、自我实践、学校社会化与课程生活性更为鲜明。岭南大学的教育设计实取活动主义,学生除了遵守规则之外,能自行发起种种事业,并创设农学会[2]164。岭南大学经过钟荣光校长四处募捐的努力,于1921年将农科从文理科大学内独立出来,成立了岭南农科大学,后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岭南农科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改进华南地区乃至中国的农业事业。其管理办法是:于岭南董事局之外,另组一岭南农科董事局,担负管理及维持之责。岭南大学农科成功办学的关键在于实施了农场实验研究与成果推广。王卓然在《教育一瞥录》中对该校农科教育实习及教育推广情况有所记录:“岭南大学有农科生近100人。开辟学生农事实习场2所。农事实验场1所,研究荔枝桔类、中西菜蔬、果子牲畜等项。往各地采集植物标本4 300余类(种)。
新建育蚕室2座,种桑60余亩,以供给蚕业学生百人之用。”[3]5211914年9月,美国教会创办的私立金陵大学正式成立农科,聘请美国农业科学家和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到金陵大学任教,并引入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924年改组成为四年制农学院。金陵大学在大学程度的办学层次上开设农科,其办学规模及影响日渐扩大,翘楚国内农科大学之首,这对中国近代农业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1933年刊行的《私立金陵大学一览》对此有所描述:“民国三年,本校教授裴义理先生,因感于农林人才之缺乏,遂开设农科,次年添设林科,至民国五年,合称农林科,各省资送官费学生来校肄业者甚多,盖是时国内大学,设有农林科者,仅有本校一处。十年秋,北京教育部派员来校调查,准农科立案,十四年冬,复正式认可,是为外资创设大学在中国政府之最先立案者。”[3]582金陵大学农学院的迅速崛起,除了拥有一流的教师、所需的实验农场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地同中外各机构特别是与政府相关机构的合作,使之在政策和资金上有充分的支持。这一时期,一些教会大学开始创办农科,设计农科课程,招收农科学生,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及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农业科技研究,从而拉开了中国农业教育现代化的帷幕。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创立,恰是近代中国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化阶段,其意义不仅在于充实、强化高等专业教育的类型,而且有助于直接推动政府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农业职业教育和专门技术教育,由此也对中国农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兴盛时期
教会大学初期的办学目标不外乎两个方面,即传播基督教与促成青年得到高等教育,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三件工作要做:一是培养青年基督徒;二是培养有知识的基督教领袖;三是引导基督教男女青年归主。但20世纪20年代以来,基督教大学办学专业性与世俗化逐渐加强,办学方向趋于服务社会以及探索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可谓走向了另辟蹊径的征程,又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诚如美国平信徒调查团在《基督教大学的目标与重心的转移》中所称:“一般富有思想和开通的领袖,渐渐地萦念到发展一种良好的大学教育上去了。他们所要发展的大学:第一,当使成为研究社会问题的优美工具;第二,当保存原有文化的最优美点;第三,当使之成为西方文化上所能贡献的最优美点之模范场所;第四,当培养青年男女,使之对于民众能作有用的服务工作。”[3]147由于培养目标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教会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伴随着基督教中国化进程的加快,教会大学的各个学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科体系趋于完善,教师与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农业教育作为教会学校的科系,也同时得到了快速发展。如金陵大学农业教育除有农林本科相关科系外,并设有农林及灾荒研究系、农业速成科、乡村师范科、暑期学校、函授学校,在鼓楼左、太平门外有占地400余亩的农场以及其他未建筑之校地,一律作为农林实验场之用。农林实验室设备齐全,为了促进农林水利事业发展,并推动学院农林本科改良麦种、棉种、蚕子的研究及试验,该校加强办学国际化,并注重科技下乡,使科技用于生产实践。据文献记载:“美国纽约省立康奈耳大学与本校农林科,定于五年或十年之内,每年派专门教授一人到本校教习植物接种法。以期养成此项专门技能的学生,将来分赴国内各地实地推行。本校深信植物接种法为中国今日改良农业之需。罗福教授等于此项学术研究有素,且为实验场之专家,将来必能以研究结果,贡献于今日之农业。此举非特促进本校植物接种系之增设,并可永久巩固中美学者之感情也。”[4]
墨妮在《金陵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册》中刊文《记金陵大学农学院创办人裴义理》,对该校农科创设背景、教学原则及影响作用作了介绍,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教会大学农科教育相关问题的认识。1910年,裴义理先生受金陵大学之聘,担任数学教授。1911年,裴义理先生承办我国北部以工代赈工作,常在农村和灾民相处,看到我国农民生活实在贫困,认为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必须先从改良农林事业着手。1914年,金陵大学适应社会对农业技术及专业人才的需要,由裴义理先生一手创办农科,采用半工半读制度来培养实用人才。第二年春,添设林科,以造就林业专业人才。当时国内大学设有农林科的只有金陵大学。因此,鲁、皖、滇、赣四省均送官费生到金陵大学,读农科、林科的日益增多。1916年,农、林两科合并为农林科。创办金陵大学农林科时规定了两条原则。一是注重实际教材,学以致用。如开垦地、栽树、播种、耘草、收获等工作,都由学生亲自操作。裴义理先生认为,要把书本上学来的理论,在实际中体验,才能求得真知,只有这样,学与做才不至于陷入空虚,才能与国计民生发生直接利益。虽然当时风气未开,未能完全实行,但裴义理先生依然主张知行合一,变更当时风尚,可见独具慧眼。二是提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农林科初创时期,仅有经费5 000元,教员二三人,学生十几名,然因方针正确,办法合适,主持人有计划、有毅力,所以,奠定了金陵大学农学院永久的基础,能逐年扩大起来。从办学到抗战开始,大学本部、农业专修科以及各科训练班,其毕业生达1200余人,占全国高等农业学校毕业生的1/3,而从事农业教育及农业改良工作的占总数的95%。没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失业,且供不应求[2]594-595。
燕京大学在1921年成立农学系,为四年制本科,1923年获得“预防灾荒基金”22.5万美金,使学校得到发展,专业有农艺学、畜牧学、园艺学等,在新校址附近的海甸(淀)有1 500亩的实验园,重点是发展畜牧专业[5]18。但后来由于教会大学系科的全面调整,燕京大学农科于1930年被合并到金陵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作为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另一重镇,在这一时期同样确立了其在高等农业教育上的地位。岭南大学在1918年已开设农科课程,20世纪20年代就成立了独立的农学院,到30年代中期共有畜牧、农业、植物、病理、蚕丝等5个系[6]162,并在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上分为教务、实验、营业、劝农四部分。教务部自大学成立后,开设田艺、园艺、畜牧、桑蚕、农产制造五科。此外又特设短期蚕业科及一年农业专修科。每成立一处农场,即附设专校,如蚕业、糖业、牛乳业等,教授附近中小学生及农家子弟。实验部自开办农大后,除承受岭南大学原有农场外,还陈请南京国民政府指定附近岗田地约800余亩,由该校按期备价收买。试验总场已设立,至各处试验分厂,也陆续进行。营业部该部宗旨再将该校现时所存有产品,如种子、树苗、蔬菜、瓜果牛乳、自养家禽、自宰猪牛及自制糖果、肉食罐头等,设法销售校外。此举不仅使教员、学生能够进行试验,物品不致糜费,且使学生有机会练习商业知识。民国十年,各项收入,为数共8.1万元。现分外地营业、行店营业及劳工监理三股,并力尽行,将来即以所得余利,充做该校常年经费。劝农部该部初名推广部,后改成今名。其宗旨在于宣传该校研究所得成绩,以振兴地方农业。当大学未能成立之前,曾开广东第一家畜展览会。在大学筹备期内,适逢广东开办第二次农产品展览会,不久后又赴赛大新公司天台农产品奖励促进会。更与营业部合劝农民栽种木瓜,发出苗木数千株。所刊行的《农事月刊》、《农学季刊》,销量也不少。其他如幻灯演讲,组织义农会,种植勉励会,调查荒地及农产,协助各处植木公司等,也均在进行中[2]556-557。
在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不少教会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及该地区经济生活特点,着重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实用专业。如金陵大学农学院深入研究动植物病虫害及小麦、玉米、棉花等品种改良,岭南大学农学院则重点发展园艺、蚕丝、柑橘类等相关领域,而华西协和大学在畜牧、水果种植与运输领域颇有成果。这样的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有助于形成特色专业的个性优势,突出本学校在该领域的影响。但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很难调节,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基督教一直受到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敌视与排斥。教会大学的爱国师生普遍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精神,主动而有选择地接受教会教育,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迫使学校取消宗教仪式和宗教课程,而致力于教育内容的专业化、世俗化和科技化[7]10。对此,天主教开展了所谓的“中国化”措施,基督教也开展了“本色运动”,即中国化运动。教会大学被迫向当时的国民政府立案注册,取消宗教仪式和宗教课程,在名义上成为私立学校[8]63。经过1922年在全国爆发的声势浩大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教会大学入学的学生更是趋向于非基督教徒家庭,且教会学校的宗教课程被设为选修课程。为了尽快走出阴霾,教会大学重新给自己定位,确定了为中国社会服务的目标,以通过为社会服务来体现耶稣基督的精神。教会大学的决策者们认为,教会大学应该集中力量发展几个特殊的领域,使它成为其他大学的典范和实验中心,就是必须进行农村教育建设的研究和实验[5]68。
这就引发了教会大学20世纪30年代参与轰轰烈烈的农村重建运动。教会大学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帮助建设农村:一是进行农业方面的科研和教育;二是对农村提供援助。金陵大学在这一方面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齐鲁大学、福建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及其他学校也实施了规模较小的计划。金陵大学农学院于1935年设立农科研究所,内设农业经济学部、农艺学部和园艺学部:大学本部设有农艺系、森林系、桑蚕系、植物学系、植物病虫害系、农业经济系、园艺系、乡村教育系农业工程系和农业推广部(系)。为了培养专门人才,还设立了农业专修科、短期训练班、农业工程函授和农民夜校等。其系科设置,上自农科研究所,下迄短期训练班,各级农业教育无不具备。1930年,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成立了“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负责拨出开办费4 000元及每月经费500元,金陵大学则派出推广人员及提供推广材料。实验区开办宗旨有三条:一是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实验区的乡村建设;二是作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实验基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家;三是作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基地。乌江实验区取得很大成功,到合同期满时已经实现自给自足。自1930年至1937年秋实验区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1937年底,日寇进攻南京,该实验区损失惨重[9]384-387。1927年,齐鲁大学在济南东部的一个小镇建起了“乡村研究所”,开始了农村发展研究工作。研究人员深入农村,引进优良品种,指导农民发展家禽生产,利用荒地开辟果园。为了增加农民家庭的就业机会,他们还帮助当地发展毛织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以及建立信贷合作社,为农民购买良种、耕畜等提供低息贷款,信贷合作社所得的利润被用来建立学校、修筑公路及其他福利事业[10]132-133。1930年,燕京大学迫于无奈将农科转给金陵大学,但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农村的关注,反而更集中精力从事中国乡村建设这一宏伟事业。1930年,该校与华洋义赈会、香山慈幼院共同创办北京清花园农事讲习所,招收初中毕业以上学生,授以农业技能及知识,三年毕业,学生之膳食、讲义费用,完全由学校供给,学生非农民子弟不取[11]165。
1930年的2月,燕京大学社会系开办“清河社会实验区”。该实验区工作人员统由社会学系委派,并尽量聘用当地人才。工作广泛开展分为经济、社会、卫生、研究四大类的各项具体活动,如经济类就有信用合作、小本贷款、家庭工业、畜牧、农业改良等方面内容。1934年,福建协和大学设立农村服务部,由陈希诚主持。经济系和教育系分别开设农村合作及农村服务两门课,为开展乡村建设服务。1936年秋,该校试办农科,设农学和农业经济两个系。1939年,进行学系调整,农学系扩张为农艺学及园艺学系,与原有之农业经济系合并正式成立农科[11]227。福建协和大学在农学专业教学和科研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农学院在邵武开辟了农艺试验场150亩,森林试验场1 000多亩,另有畜牧试验、植物病虫害研究所、园艺实验室、水碓和制茶试验所,供师生从事科研与实习。华西协和大学的乡村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引进和改良奶牛、山羊、家禽、水果、蔬菜和农作物的品种及实用技术方面。但由于缺乏资金以及受教会大学管理的限制,到1934年才成立农学系。1940年,华西协和大学改农学系为农业专修科,设有农艺、园艺、畜牧三组,这也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12]114-118。无论是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燕京大学、福建协和大学,还是华西协和大学,他们都在不同地区体现着教会大学农业教育进入兴盛时期的探索及不懈努力,其世俗专业化的特色及服务农业经济的现实成就,不仅巩固了教会大学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地位,也促进了整个中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衰退及消亡时期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开始走向衰退,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教会学校完全消亡。这一过程是逐渐发展的,并非突然间消失。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了对我国全面侵略的战争。为了尽可能保存历尽艰辛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成果,国内高校在冒着巨大损失的情况下纷纷忍痛内迁,教会大学也开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选择,不得不考虑各自的出路,或挂起美国国旗,用来防止日本人的袭击或没收财产,或迁入西方列强在华的租界寻求保护,或听从国民政府关于内迁的意见,举校西迁[6]133。如金陵大学准备西迁于四川成都,但当时美国在中国有治外法权,金陵大学的一些西方人士对迁校无所谓,国民党政府方面,认为公立大学已经搬迁,教会大学迁不迁无关紧要,于1937年10月4日在南京开学。但开学20多天后,局势严重恶化,只得通知闭校停课,金陵大学在11月18日停课西迁[9]80。农学院人员及图书仪器标本175箱随校本部西行,1938年3月1日借华西大学校舍正式开学[9]300。金陵大学西迁的损失是极为惨重的,据1944年金陵大学的统计,截至1941年8月,金陵大学共损失1 467.85万元,其中,校舍损失299.90万元,设备损失147.95万元元,林场损失1 020万元,折合美金达444.80万元[9]81。因此,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受到严重削弱。抗战初期,虽然岭南大学位于远离华北战区,但也未能免受其扰。当广州沦陷后,只有少数人留守校园进行收留难民的工作,大部分师生都分批到达了香港。学校在香港新界租到一座大房子和周围的农田,供农学院使用。11月18日,农学院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恢复上课和实习。战争使得学校在搬迁中不仅有房屋、设备等物质方面的巨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学校生源的不足,没有学生的学校何谈教学与研究。以第一学期为例,有470人报考,学校录取了其中的297人,最终只有180人到校入学,报到率只有60.6%。学生流失率也比较高,这一年第一学期,学校的在校本科生总数有536人,到第二学期仅为513人[13]99-101。抗战爆发后,齐鲁大学由于领导层在是否西迁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长期存在的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对学校利益及发展前途的不同考虑,使得齐鲁大学一度出现了两个校址———济南原址和成都华西坝新址。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统一,再加上内迁的损耗,大大削弱了学校的实力[10]129。抗战开始后,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等教会大学迁到华西校园,他们与华西协和大学就农业研究与乡村建设进行合作,因而使四川的乡建工作得到发展。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华西从事奶牛改良都给予密切合作,1940年,政府批准华西立案二年制的农业专科课程。1941年,国民政府农林部拨款2万元,专门用于食品的保存和运输研究,这是抗战时期华西在农业研究方面最杰出的贡献[5]110,但也足以看出其领域的狭隘性。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使得西方特别是美国在华所具有的特殊政治优势消失殆尽,一些教会大学第二次内迁开始。由于香港的沦陷,岭南大学又迁移到了内地,从大村到坪石,从坪石回到大村,又从大村疏散到黄坑,从仁化、连县、五岭,最后到梅县。几度迁移,使得学校的教职员队伍大大缩减,很多老师都转移到其他学校或从事其他工作去了,教学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也比较缺乏[13]105-106。内迁后的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在农业研究、教学、推广上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其影响来说远远没有战争前范围大。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更为紧要的民族存亡的抗日爱国活动中,农村建设运动在没有了学生的参与后,温度自然骤降,农业教育的萎靡更为凸显。
随着18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会大学同其他私立及国立高校一样也都认为最艰苦的时期结束了,希望迁回原址后学校能快速恢复到战前水平。1943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会、英国委员会、中国董事会成立了计划委员会,开始协商拟定战后中国教会大学的发展蓝图。1946年11月,由国民党独裁专制政策造成的国共之间的内战爆发,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但教会学校还是开始着手复校事宜。复校的任务极其艰巨,各教会大学竭尽全力争取资金复校。如岭南大学收到的捐助来源多元化,其中基督学校联合会给岭南大学拨款3.5万美元,香港在1945年和1946年分别捐款两次,各机构也都伸出援手,如英国援华会、美国援华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另外,学校还得到其他机构或个人的捐款[13]112。农学院的实验区、实验农场也开始慢慢恢复,正当各项事宜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由于内战造成国内经济持续恶化,使得经济失控,通货膨胀极高,各大高校陷入到资金空前紧缺的时期。1948年底,各高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教职员工的生活都得不到基本的维持,“反饥饿、反压迫”等罢教、罢学风波又起。1949年,国立中山大学的教授因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在联名发表要求发薪的警告无效后,罢教20多天。这件事震惊整个社会,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的一大丑闻[13]119。金陵大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947年,金陵大学的预算迅速扩充到5.64亿元。而到了1948年4月,金陵大学会计室主任毕律斯报告称:仅该年1~6月,金陵大学预算就缺60亿法币[9]110。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学校复校工作的进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受阻,其状况比抗日战争中还糟糕。
新中国刚成立,各项工作都在改造中,国家没有精力一次性实现对教会大学的全部接管。于是在中共中央制定的“积极恢复,初步整顿,初步改革”的总方针下,各省确定了“坚持维持院校,逐见改革”的初步措施。但是作了两条规定:不得强迫学生参加宗教仪式;校长不得由外国人担任。这在当时是顺乎国情民意、非常必要的[6]149-150。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中国人民参加了战争,美国冻结了中国大陆在美的所有财产,基于此种情况,中共中央决定加快对教会大学的接管。1951年,对20所接受西方接济的大学给予最终的处理,其中11所收回后改为公立,另外9所收回后仍为私立,由中国人开办。金陵大学的情况属于第一种,而岭南大学则属于第二种,仍属中国人自办学校。至此,教会大学完全被新中国接管,由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更好地为新中国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全国院系大调整,按照政府的调整计划依次推进,境内教会大学随着1952年院系调整的完成而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历史启示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了一次有计划、大规模的调整和改组。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凡不符合《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专科学校规程》和《修改专科学校规程》的大学及专科学校,或改组,或降为独立学院,或停办。教育部还规定:教会大学或学院不得由外国人出任校长或院长。教会大学基本上都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并重新定位了学校的目标,向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政策导向靠拢,力图形成“联系中国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性专业特色[14]57。教会大学同时受中外双重管理,但越来越偏离教会的控制,受国民政府的约束增强,国民政府直接给教会大学拨款作为补贴,使得教会大学作为私立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适应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要求,教会学校开始组织课程改革,提出教会大学按新政府颁布的《私立学校暂行管理办法》的条文,重新向政府申请注册。教会大学纳入新中国教育体系只是作为收回教育权的第一步骤。1952年,教会大学被拆分,融入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教会大学农科作为教会大学的一部分随之充实到其他院系。教会大学农业教育从创立到消亡,短短的几十年中,拥有丰富的农业教育办学经验,不但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功典型,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模板,也为当今外资在华投资办学提供了很多中国化的方法。教会大学的农业研究和推广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教会大学农业教育透过课堂教学、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
现代历史学家吴梓明在《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看基督教大学应以何种形式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中称:岭南大学至1930年间,它的办学特色在于其办学目的不是为传教,而是“实行人格的教育养成科学之人才,适合中国之需要”。钟荣光校长在一次演说中也指出,岭南大学办学的目的乃“欲以世界实用之科学,造成中国领袖之人才,加以几分基督牺牲为人精神,使学成不至自私自利,出则为社会国家尽力,入则负起岭南母校之责任”。换言之,岭南大学所提供的教育,一方面是为国家培养科学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注重人格的训练,特别是以基督牺牲的精神为榜样,培养学生勇于服务的精神。岭南大学的校训“今之学者为人”,目的当然是发扬真理,贡献所学,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虚名或禄位[2]563-564。教会大学对于农业教育的重视及所取得的成就,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应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农业教育的宗旨要服务于农村、农民,不能只探究理论,不重视科研的推广,没有被推广的科研成果就不能产生它应有的效果。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发展脉络是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部分,透过对其历史演进的探究,能有裨于我们更好地为当代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及服务农村作出贡献。
一、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的益处
1.1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而对历史的形象性有所欠缺,这样容易使学生只学习了知识,思维方面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各个方面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促进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个大脑都可以活跃地运动起来,通过这种思维的促进和感性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将会变得更加积极,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2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大学历史课的课本信息容量非常大,主要提纲也是繁多,如果采用原始的口述教学只会让师生之间厌倦疲惫,课堂效率较低,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教师在讲述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时,如果是原始的口述教学,那么教师则是按照每个条约在课本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开始讲述,当要拿来比较时,还需要又重新返回查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列出各个不平等条约,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差别,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1.3营造历史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在历史课堂上,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多媒体可以播放许多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人肺腑的配乐,恰当的解说,鲜艳的色彩,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要想掌握好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原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述,学生听课,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但是它毕竟也是有弊端的。历史本身是十分漫长且复杂的,仅靠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想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为屏幕上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提高记忆效率
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对知识记忆进行巩固,不能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所以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非常关键。经心理学家分析,多个感觉器官一起工作会提高记忆的效率。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多姿多彩的历史视频画面,直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一些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是加强了记忆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1不利于师生间直接交流
在科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原始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面对面地跟学生教学,互相交流和沟通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教师的阐述,也知道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明白自己要如何让去学习历史这门课,学生只有知道了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才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的历史教师必须跟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内容,并给予指导。如果通过多媒体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计算机打交道,缺少沟通,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少了,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
2.2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被削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网络已取代了教师的地位,成为了教育界的主角。有部分大学历史教师,直接就将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将播放多媒体视频作为整个课堂的核心,这就完全颠倒了主次,毕竟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根本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工作。历史教师不仅要交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观察问题,规范学生的价值观,而多媒体不可能教会学生这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三、完善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对策分析
大学历史教师应该把传统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再结合历史教师的口头讲述,中间还可以参杂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提高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精细,内容简单明了,有针对性,学生一眼就可以看懂,对于不同的历史知识点,应该采取不一样的多媒体模式,不能古板不变,应该因课而变,像逻辑不强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一些讲述一句带过,而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就可以加入一些视屏播放,增强记忆。例如,当讲到《北京条约》这种逻辑不强的,就可以直接将条约内容列出,像《重庆谈判》就可以加入相关视频,为学生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历史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大学历史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历史的画面,通俗易懂,它打破了原有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历史场景更加生动,通过一些图片更是渲染和营造历史氛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直观的观看图片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从而扩大了教学课堂的内容。与此同时,多媒体虽然给教育界带来了飞快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毕竟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带来利与弊,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不能过于盲目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要做到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的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李美霞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本文作者:张立芹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历史学是较早也是现在开设的较为广泛的专业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等院校历史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历史教育面临招生难、培养学生成才难和学生就业难三大问题,高校历史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之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迅猛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亦越来越沉溺于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在心浮气躁的社会氛围下,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受到冷落,历史专业沦为冷门中的冷门”。[1]目前,我国高校历史教育面临“三难”问题,即招生难、培养学生成才难和学生就业难。
(一)招生难报考历史专业的学生不多,其中的优等生更是凤毛麟角,还有的学生刚进大学就申请转系,这集中反映了历史系招生难的问题。存在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是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轻史”及“史学无用论”观念造成的,而其更深刻的根源则在于历史学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不像物理学一样,有其实际功用,不管其历史知识如何渊深,没有人能用历史知识,发明蒸汽机,或使全城光明,或治癌病,或在北极圈种小麦”。[2]但是,历史学有着区别于自然学科和其它人文学科的独特功用,其大功用没有自然学科所带来的成果那样具有直接性和可视性,但更多是以思想的形态对人类的生活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成才难目前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病,以致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首先是课程设置单一,内容单调。高校历史系的课程大多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主要授课内容,断代史、国别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课程相对安排较少。另外,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多,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较少,以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不开阔。其次是教学模式僵化。目前高校的历史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即教师引领课堂,通过口述和板书来上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记录、背诵老师所教的知识点。再次是考试制度模式化,重背诵,轻研究。目前高校历史系大多以期末闭卷考试的办法为考核方式,学生平常不努力,考前背知识点与笔记,考核形式单一,无法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思维能力。历史教育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瞬时记忆的能力,而是“通过历史学学习,可以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反思能力、时空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但在此都成为空话。有的学者曾经谈到我国历史考试和美国、日本的差别,美国、日本式的问题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式的问题则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哪一年?他西征最远打到哪里。这两个问题鲜明的反映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历史考试的差异。“如果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变了,学生们的学习将会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历史教学也将会焕发勃勃生机”。[4]
(三)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目前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更为困难,因此有的学校撤并了历史系,有的学校把历史系更名为社会管理系或社会发展学院等,这些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会需要大量的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社、文史研究、旅游业等都有需求,但是为什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还如此困难?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历史教育没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轨。“大学历史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知识与方法之外,还要努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是目前许多大学没有做到的。二是社会对历史专业的成见和误解。历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比其它人文学科毕业生差,但是很多单位对历史学缺乏了解,认为历史学百无一用,不愿意接纳历史学专业的学生。
二、高等院校历史教育的作用
(一)帮助青年人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大学时代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最为关键的时期。青年人思维活跃,接受、模仿和创造能力很强,这一时期的大学历史教育如果仅仅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忽略了人文主义教育,将会导致学生道德水平滑坡,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缺失等严重后果。卢刚事件、马加爵事件给高校历史教育敲响了警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学会做人!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历史教育?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5]白寿彝先生也说:“历史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习做人道理的一门学问”,[6]高校历史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社会发展尽管经历着迂回曲折的过程,但总是一浪高似一浪。历史浪头推动人们前进,人们也推动历史浪头前进。我们要强调用这样的内容来激励青少年,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心,鼓舞他们推动历史前进”。
(二)有助于青年人历史价值观的塑造“历史不只是记录过去事实,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7]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全人类生活的学问。历史学积昔哲之遗产,启后世之智慧,使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直接利用他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改造世界。它保留人类创制的原理和技术于久远,避免了人类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历史学的研究客体是人类在过去的作为,行为背后是思想的驱动,所以一切历史皆是思想史。历史研究的主体——人的研究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背后仍然体现了思想的驱动作用,究其本质,史学研究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交流。由于史学包罗万象的特质,其内容势必是善与恶的交织,美与丑的杂揉,鉴前言往行,智慧得以形成,因此,历史并没有完全成为过去,它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现实。高校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8]通过高校历史教育,使青年人深化历史认识,获取历史感悟,以彰往察来,并最终把历史认识用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
(三)强化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挥爱国主义功用高校历史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年人爱国主义情怀,铸造民族精神的作用。龚自珍说:“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历史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只有通过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历史教育才能被真正了解,才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政治、经济及文化上的光辉成就,历史上经历的挫折和做出的努力,如此,民族精神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
(四)“资治”、“救国”之功用历史教育功能的主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新中国成立之前而言,其主体功能经历了从“资治”到“救国”的嬗变。中国素有尊史的传统,史学观念又向来以经世明道为主,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史官就已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此后,历代统治者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把史学的“资治”功用深化,如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为:“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兴败成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9]时代越往前发展,史家对“资治”的宗旨和参照的认识越明确和自觉,如司马光于《进资治通鉴表》中明确指出其撰史的目的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等。西方史学家同样重视史学对当世统治之大功用,认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研究是政治进步与文化修养的基础。政治家就是实践中的历史家”。[10]史学家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往事前朝的治乱兴衰认真考察和总结,并将其熔铸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之中,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之借鉴和依据,这也是史学兴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中国,19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危机、民族危机的加深,史学“资治”的主体功能被“救国”的现实需要所代替,史学家纷纷“开眼看世界”,欲了解世界大事,以觅“御夷之策”,“此时兴起的以抗敌御辱,探索救国真理为宗旨的外国史地研究,正是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之深刻变化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和反映”,[11]以林则徐《四洲志》的面世为开端,相继涌现出一批以救亡图存为著述宗旨的外国史地著作,如魏源的《英吉利小记》和《海国土志》、王韬的《法国志略》和《普法战记》、姚莹的《英吉利国志》、夏燮的《中西纪事》等。其中尤以魏源的《海国土志》最为重要,该书思想的核心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此处的“师夷”已非单指工艺、科技等器物层面,还包括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等深层次的内涵。当然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之功用并非仅如上文所言,它的存在也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以赤诚淳朴之心敦风化俗”等更广阔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之解决对策
(一)加快教学体制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历史学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涵盖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内容,历史研究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关系密切,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但是传统的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仍然以两大通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主要授课内容,以政治史为主线,兼及叙述相关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高校历史教育要摆脱“三难”困境,需要加快教学体制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唯有此,才能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备,视野开阔,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所需历史专业人才。
(二)加快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在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加快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功能生动、形象、快捷的传递知识信息,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领略历史的生动和鲜活,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了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以书籍存储为例,电脑的1G硬盘能存储数百部电子书,这是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这也意味着以往需要花数日或数月才能阅读完的材料在课时内就能随时挑选展示,教学质量大大提高,研究表明,“实行媒体教学,比之常规的教学法,能使学习速度提高30%—50%,节约经费30%”。[12]
(三)针对学生的未来目标,有的放矢培养学生高校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顺利就业,有良好的职业发展,但目前高校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历史专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就业力”是指“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13]这要求高校历史教育要针对学生的未来目标,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高校历史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道德情怀和爱国情操并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还要使学生确立自己的就业意向,了解就业选择,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如果学生毕业选择继续深造,就要帮助他们夯实历史学基础知识并且在历史研究方法上给予指导。如果学生计划谋职,就需要让他们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大学历史教育必须与社会相接轨,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历史教育已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关门教学已不是时展的要求,开放式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4]
(四)发展大众史学,培养学生传播历史知识的观念高校历史教育如果要摆脱“三难”困境,需要发展大众史学,不但要使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要使他们明白历史学之独特功用。历史学要走入大众生活需走通俗化之路,以大众为对象,史学研究者写出的作品要雅俗共赏。历史学“不能仅躲在森严的学术殿堂里探幽索微,也不能只关在高等学府里坐而论道,她应该走出来,迈向社会,成为各界的朋友”。[15]“要把历史知识、历史理论传播给广大的群众。要走出课堂和学校。传播的形式很多,可以写文章,写书,写小说、电影剧本以及曲艺、弹词等等”。史学通俗化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这些工作需要历史专业人才完成,高校历史教育肩负着培养历史专业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普及历史知识的思想。总之,历史学传承了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不竭源泉。我们不能只关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忽略精神世界的丰富与价值观的提升,轻视历史学之功用,把高校历史教育置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高校历史教育本身也要在教学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传播历史知识的观念,唯有此,高校历史教育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前言
课程资源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利用的资源信息,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课程资源包括课内和课外两种资源,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课程资源既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将乡土资源和人力课程资源融入大学历史教学,可以丰富和拓展大学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当代大学历史教学,必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一、课程资源的基本概述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的定义并不明确,通过长期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实际应用,对课程资源进行概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描述的时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利用的条件,而狭义的课程资源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资源信息。总之,课程资源类型多样,将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对课程资源进行总结可以归纳为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形成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课程资源类型多样,按照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划分出了不同的种类。本文主要对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1.校内外课程资源
校内外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直接使用的资源内容,它是按照空间分布进行划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课内资源主要包括硬软件资源、学生活动资源等内容,校内硬件资源又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人文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班级组织、校容校貌等内容。总之,校内课程资源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到的校外课程资源,一般包括学生家庭等各种可用于教学活动的资源内容,将这些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其中,工厂、科技研究所院等都是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只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才能实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目标,为实施课程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校内外课程资源都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才能为打造高效教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2.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
资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是按照课程资源功能特点划分的,其中,素材性资源一般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各种知识、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因素,而条件性资源则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虽然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场地、仪器、设备、设施、环境等因素。这些条件都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
二、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开发与运用
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历史课程是我国大学课程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培养专业性历史研究学生,对研究我国历史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教学现状,合理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大学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实现我国历史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为实施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
大学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不同,主要是因为它打破了纯粹理论知识教学的枷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有效结合,教学重点是学生深入探究历史问题。而大学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又与历史学科教学不同,主要是因为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没有相应的教材作为参考,要促使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顺利开展,就需要实现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规划,增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历史探究课题,就需要师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主题,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展历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
课程资源除了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主要是因为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历史资料,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归纳和总结,提出具有探究性的课题。学生对历史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课题提出的条件,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这个综合探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学生历史学习全过程的课程资源都是学生从渠道中探究出的资源内容。所以说,课程资源是开展大学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三)可以拓展学生活动方式
课程资源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合理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对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历史教学中,过于重视课本教材内容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活动范围狭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当前,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深入到搜集和探究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搜集课程资源,就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再将学生搜集的课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大学历史教学重点内容,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充分的保障。
结束语
总之,课程资源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合理开发与运用,对提高大学历史教学水平和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新形势下大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使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目标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会对每个学生未来的人生形成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我们国家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继而分析了对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育;人文精神;反思;重建
当代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就是人民大众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严重缺失。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层次将会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人们的人文素质偏低,将会导致精神文明跟物质文明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让人们变成道德缺失的经济动物,危机到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教育当中,人文教育是核心,也是其灵魂所在。历史学科教育能够利用各种形式对人们加以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继而实现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确立,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承,成为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1 我们国家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中出现的问题
在近现代,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将人文教育当成了教育工作的核心。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形成了科学救国的动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初期所设立的学堂当中,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将抵御外敌作为目的的科学教育,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大学刚诞生的阶段就被科学教育所遮掩。而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成果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多的物质财富,让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更加的崇拜,继而使得人文精神更加的受到冷落。人们为了实现自己欲望的满足,更多的考虑怎样去改造自然给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极少重视对人们心性的完善。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人们价值观逐渐扭曲,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将人们的思想领域占据,人们只是将财富的创造为根本目的,对现象本身加以无限的关注,却将现象的本质抛在一边。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教育完全成为了科技教学的天堂,无法顾及教书育人的真正目标,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精神逐渐被淡化,继而导致人们在价值信仰和道德方面危机的呈现。
二十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失衡所造成的危害。那个时候的中国却还在学习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使得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转变成为了只具备单一学科的理工院校,各个学科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被人为的隔离开来。这样的情况致使教育活动只能培养出两种人:只对科学技术加以掌握,灵魂却极其苍白的人,亦或是不懂科技,只会空谈人文的人。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更严重的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科技万能”的误区,只注重科学教育的思想渐渐强化,这就使得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被逐步的淡化。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教育基本上都处于形同虚设的状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绝大部分中学生的思想中是一片空白的。中学阶段的这种情况也发映出了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也不容乐观,各级院校逐步将历史教学活动加以不断的压缩。很多大学中政治教育和中文等相关的文科专业中,在他们必修课的设置中已经很难见到历史学科的影子,而选修课的状况也基本如此。只有在一些全校的素质课当中才会设置一些关于历史的课程,不过教学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如果学生不再攻读历史类的专业,那么基本上今后就不再会接触到关于历史的课程,很多在中学阶段历史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也都将它们慢慢的淡忘,这就是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
2 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如果一个民族拥有一些关注于未来的人,那么这个民族才能得到长期的发展,而如果人们都只是关注于当下,这个民族将没有未来。在历史教育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人文精神逐渐衰败的今天,对历史教育加以重新组建,逐渐将丧失的人文精神传统找回,给国家培养出具有长远眼光的综合型人才,应该是当下大学教育阶段所应该具备的核心使命。
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重建的一个前提就是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树立。教育真正应该面对的应该是灵魂,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人文精神逐渐将受教育人员心灵上的潜力加以激发,让受教育人员能够具备完整的梦想、人格和对未来的追求。而对大学教育人文精神构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历史学科教育的强化。
大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历史教育所蕴含的本质是针对学生,去发展他们更为健全的人格,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不太习惯以教育心理学的层次去对人格培养的目标加以设定,也不会注重以社会环境的角度对人格的教育所具备的价值加以界定。历史学科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以及个体发展的功能,其蕴含的社会功能把教育当作促进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一种工具,而对于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关注将人当做核心,将历史的教育过程当成对人加以培养的过程。
大学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建,从价值角度上来说是要让全部参与教育的人员充分的认识到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所呈现出的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也一定要加强在人文方面课程的设置,让它成为大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目前,我国大学正在逐渐促进人文教育跟科学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也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点。科学教育主要是将求真作为核心,而人文教育却是将求善作为其根本,科学是一个国家的立世之基,而人文精神却是每个国民的为人之本。
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包含几个方面:①在宏观层面上重视对文理的渗透,而在人才的培养上则要给学生们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权力;②依照每个大学不同的定位来对学生的发展加以侧重化,实现文理科之间在高等教育中的整合;③尽力去加设关于人文历史方面知识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自由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们加以启发,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加以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继而激发出他们更为高尚的人格,促进自我完善的同时以更好的姿态去服务全社会。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以往社会发展忽视历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状况我们要加以正视,在当下,要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积极创设关于历史教育的相关课程,逐渐提升国民的人文精神建设,继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更为高尚人格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 要] 大学讨论课有倾向性,有倾向于学术讨论的,有倾向于课堂教学,或者两者兼顾的。大学教师在讨论课前应作系统的资料整合,并提出基本问题。学生应进行分组。讨论课前,教师将每个学生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准备。课堂上,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应积极介入、主导,完成需要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 历史专业;讨论课;教学实践
一 大学讨论课渊源
大学讨论课是一种很宽泛的说法,起源于欧洲国家,定型于德国。一般认为,最初在欧洲大陆一些国家使用Seminar方法,对牧师进行圣学上的训练,但同时也使用Seminar方法对一些大学教师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教师的方法,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一直存在,只是尚未定型。第一个对Seminar方法在大学教学上定型的,公认的是德国学者沃尔夫(F.A.Wolf)于1786年,在大学哲学课上,借用这一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比较固定、成熟的Seminar方式进行教学。沃尔夫的具体做法是,上课前,让学生事前准备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发言稿,正式上课时,在学生陈述完后,再指导学生对所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随后,柏林大学引进Seminar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更加广泛的,易于操作的教学制度,即教学――科研研讨班。之后,这一教学方法,普遍为德国大学所采纳,成为一种成熟的固定的教学方法。
19世纪末期,美国大学教学方法开始大范围地借鉴德国的Seminar。相对而言,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方法,更加接近后来通行的教学法,而早期德国的Seminar方法,更加倾向于学术研究法。美国传统大学,如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是Seminar教学法的实践者、创新者、传播者。
中国有些大学授课和学术研究,现在也采纳Seminar法。应当说中国人对Seminar并不陌生,早期出国的留学生,都接受过这种授课方式。蔡元培从德国莱比锡大学学成回国后,就想将Seminar教法在中国运用。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期间,对他印象深刻也是Seminar教学法,他将Seminar翻译为“席明纳”(有的人翻译为“习明纳”“习明纳尔”等)。费孝通在他的两篇文章谈到席明纳,分别是《留英记》[1]和《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2],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于建国后回忆。费孝通虽然对Seminar法很推崇,但这两篇文章写得很晚,加之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应当说这两篇文章的实际影响,只限于理论上的探讨。
真正说来中国大学大范围的采纳Seminar教学法,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主要是受苏联的教育制度影响,当时的中国从教学学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接受苏联的,且是由官方直接下文,以行政命令要求大学照搬苏联模式。Seminar教学法也是当时大学上课的方式之一。大致是1956年之后,这种上课方式逐渐在大学消失,“我回国教学时发现我国的学生害怕习明纳尔,每周设置一二次习明纳尔,学生就叫喊负担过重。不久习明纳尔的教学方式就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消失了。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我国的传统教育有关。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地位,学习就是接受现存的经典,无需讨论。”[3]顾明远1951年至1956年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上课的方式主要是“习明纳尔”(即Seminar)[4]。当顾明远于1956年自苏联学成回国任教时,中国大学开始逐渐放弃了Seminar教学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有部分大学再次开始开设Seminar教法,尤其是一流大学,率先在教学上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如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中国地质大学在全校推行Seminar制度,要求学校、院(系)和教研室三级学术研讨会(Seminar)制度。即全校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每年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教研室,每月至少举行一次Seminar;院(系)每年至少举办两场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学术报告会。[5]应当说,中国地质大学的Seminar,主要倾向于学术研究,而非教学上。另外东南大学,也普遍开设Seminar,不过,它也是倾向于学术讨论上的。目前使用Seminar教法的大学越来越多,有的大学是倾向于学术研究的,有的是倾向于课堂教学的,虽然都叫Seminar,其实,学术、教学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看教师的具体操作情况。相对而言,目前地方院校,使用Seminar教学,或者学术研究的都较少。具体来说,主要限于少数教师在使用这种模式上课,尚不普及。
二 大学历史专业讨论课规划
以上,主要是我们对Seminar课程一些理解,在我们正式开设Seminar课程之前,作了许多理论和实际的准备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认真准备,于2014年开始,我们正式开设《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世界通史1》讨论课。以下,就我们开设讨论课的一些心得,总结在这里,也许对其他老师有些参考作用。
开课之前,教师要作准备工作,我们都是在2014年暑假期间,对要开设讨论课的课程,进行系统的资料整合工作。具体做法是,对每门课要按照专题内容,一个专题,作一个文件夹,做好资料目录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中国历史文选》设有八个专题,分别是先秦文献资料,正史资料,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料,地方志资料,政书体资料,史评著作类资料,十通类资料,工具书与检索类资料。《中国历史地理》分为七个专题,分别是中国行政区划资料,中国历史气候资料,中国人口与移民资料,中国交通史资料,中国军事地理资料,中国河流变迁资料,中国人文地理资料。《世界通史1》包括十一个专题,分别是人类的起源说明了“人类是什么”,从宗教的起源看宗教,地理环境决定历史的演进,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给人们的启示,佛教的现代意义,古希腊文化成果丰富精彩的背后启示,罗马做为一个“善于治理”的民族的历史经验,比较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中世纪伊斯兰教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从古代日本几次重大的历史变迁看日本民族的性格,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西欧。专题设好后,再拟定需要讨论的问题,所讨论问题,原则上是重要的,学术上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每个专题大致拟定五至八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通常是概括性问题,也就是这一专题的综合性问题。其他问题,是这一专题中的专门问题,相对于第一个综合性问题,专门问题要更加细一些、专业一些。
以上三门课,都在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历史班开设讨论课。以2015级历史班为例,全部二十八个人,分为六组,每组设组长一名。每组负责一个专题,组长必须准备第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他问题,由组员自选,组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老师提供问题之外的选题。通常在开学第一周分组,并布置任务。第二周开始讨论课,依照专题的顺序进行,组长就自己准备的综合性问题要主讲二十分钟,结束后,开始进入提问环节。老师也要参与提问,并解释一些问题。当一个主题结束后,就由下一个同学进行发言,主题发言原则上不超过二十分钟,发言完后,也进入提问环节。一个大专题讨论结束后,进入下一个专题。每堂讨论课,都由学习委员或者指定一个人记录,对发言、提问、解答问题等,都要作记录,作为平时成绩依据。
三 大学历史专业讨论课成效与不足
通过《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世界通史1》这三门课多个年级的教学实践,感受很多,以下就我们开课的一些体会,作一个总结,供同仁们参考。
先说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以前没有开设讨论课时,完全体会不到的。
第一,男生比女生活跃,表现要好。我们这个班级是师范专业,通常班级内女生多于男生,平时考试,一般的情况是女生优于男生。然而,讨论课时,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往往表现最好的是男生。男生不仅发言积极,更主要的是,男生知识面要比女生要宽泛,看问题更加准确。虽然女生在笔试上优于男生,而在讨论课上,男生更加活跃。
第二,个别男生表现非常优秀,这一点是大出意料的。每个班都会碰上一两个同学,知识面很宽泛的,在讨论课上表现尤其突出,这种情况是传统上课方式无法发现的。通过这几次讨论课,发现这些平时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同学,可以在讨论课上找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类学生不一定考试成绩是最好的,但在讨论课上确是最为优秀的。这一类学生,如果他们对学术有兴趣的话,可以往研究生方向培养。
第三,少数学生,在作主题发言时,所作的课件,就知识面、创新上,要超过老师。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少数几个同学作的专题发言稿,作的非常好,他们看问题的视角,有时会与教师不一样,足见他们在收集资料上下足了功夫。有些学生自己制作地图,理解问题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第四,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以往上课,上完课后,就是考试,与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了来往。讨论课则完全不一样,在准备讨论课之前,教师就得了解学生,在讨论课进行时,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多,除了师生之间问答质证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课堂,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发现知识面宽、表达优秀的学生。
第五,训练学生表达、应变能力。通过几个班级的讨论课,发现大一新生,在初次上讨论课时,非常紧张,尤其是在作主题发言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逐渐适应讨论课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进步很快,表现突出。
讨论课的问题。
第一,班级过大,不便管理,学生表达机会少。这几个开设讨论课的班级人数,一般是三十人左右,这么多人在一个班里上讨论课,效果不好。主要是一个主题通常发言时二十多分钟,提几个问题,这一专题基本上就结束了。能够参与的就是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其他同学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
第二,学生容易冷场,提问发言的同学少。这是讨论课的本质问题,这也是我们开设讨论课时,最为困扰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会严重影响讨论课的效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班级过大是一个方面,由于上课人数多,有的学生会采取观望的态度,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学生坐的课桌位置设计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课桌的设置,必须要符合讨论课的要求,就是采取圆桌的形式,老师、学生围着桌子坐下,大家都面对面,使所有参与讨论课的同学,都无法回避问题,都必须得做好提问、回答问题的准备。
第三,学生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影响讨论效果。为了防止课堂上冷场,防止有的同学观望不发言,我们要求作主题发言的同学,做好发言稿后,必须提前两天发在QQ群中,供其他同学阅读,以便其他同学准备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同学并不作任何准备,这无疑造成了讨论课堂上的冷场。
第四,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题都适合讨论课。根据这两年讨论课经验,有些课题是不适合讨论的,也就是说,有的课题只能做一般介绍,由于专业性极强,没有争议的观点,这类专题,只能由学生作一般性介绍。比较适合讨论课的专题,多是学术界观点争议颇大的,综合性较强的。
第五,讨论课容易出现知识的不连贯性。由于讨论课是由专题组成,这本是好事,问题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在准备发言稿时,有时候会遗漏掉一些重要的内容,使讨论课题的一些基础问题出现缺漏。虽然说教师可以做补充,但仍然时觉缺乏知识的系统性。
总之,根据这两年讨论课的经验教训,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工作,首先是学校必须作一些改革,如小班化,对选课学生作人数上限设定,一个班级的讨论课,人数最多,不得超过二十人,鼓励学生分散选修不同的课程。其次,教室座椅重新设计,拿出一部分教室,隔开划成小教室。课桌、座椅也得重新设计,以便适合讨论课。最后,专业选修课,得重新规划,鼓励教师开设更多的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这对师资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作为教师,在讨论课过程中,不能放任学生,应积极主导。在讨论课之前,要认真设计各项讨论主题,讨论主题的梳理、设计尤其重要,主题在原则上要有基础性、综合性、争议性。至于一些比较重要,而有缺少争议性的问题,也要列入,供学生选择。在上课时,教师也要主导学生讨论,如提问、回答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主导、诱导,可提高教学效率。
四 学生的反应
我们于2014年、2015年,同时在大一开设《中国历史文选》《世界通史1》,在大三开设《中国历史地理》等三门课的讨论课。上完课后,我们与学生做了个别交流,听取学生的看法。学生里面反对这种上课方式的,不在少数,原因主要是讨论课增加了学生的劳动强度。与以往只是听老师上课,考试前背一下答案,或者做一篇小论文完全不同,Seminar上课方式,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作阅读,作笔记,写发言稿或作PPt等。还得自己讲解,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你不能闲着,也得准备提问的问题。加上学生自小接受传统教学方式,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由接受老师讲授而一变为什么都要自己来处理,学生一时适应不了,对这种上课方式不能接受,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反对就放弃,相反,要不断改进、完善Seminar流程,提高上课效果。
最后一点建议,在目前地方院校Seminar教法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应该有教务处主导,要求所有教师都尝试开设Seminar课程,鼓励、奖励开设Seminar课程的老师。可以在外校邀请文科、理工科等不同专业开设多年Seminar课程的教师作经验介绍,再通过本校教师之间交流心得、经验,逐渐规范、完善Seminar课程。
摘 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将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在进行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教育时应该注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完善,尤其是大学教育作为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有责任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的重任,本文就将针对大学阶段的历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寻求在学生培养时“问题意识”的建立方法。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育;学生;问题意识;教育
一、前言
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较快,经济和文化与国际接触和交流也更加充分,这些都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培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但是由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容易带来长期发展的隐患,为此大学教育机构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时都会有针对的开展“问题意识”的培养,当然历史学科也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现阶段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概述
“问题意识”是一种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将会通过思考不同的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案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人类的经验、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寻求进步和完善。因此依靠这种“问题意识”能够准确反映出人类的阅历,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思维的强化,有助于发挥创造性。在现阶段我国提倡创新意识的需求下,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在新时代却简单的寻求学生文化课程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反而是西方国家将这种“问题意识”的教育占比提高,这样就造成我国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种从小形成的教育方式在大学教育中体现的更加突出。比如在大学课堂上没有人会提出问题,甚至对于自己的不知道的问题,大学生也会羞于提问,他们认为提问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怕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
高校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缺点:
高校历史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讲、学生为主听,整个课堂由老师主导。缺点首先是“重师轻生”的现象。衡量历史课堂教学的标准是历史教师个人素质和水平。备课是否认真详尽,讲课是否生动丰富、条理鲜明,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也以量化考核为主。如果如果遇上教师缺乏历史学科教学经验,单凭其个人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历史教学指导,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表现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在前面讲授历史知识,学生坐着听老师讲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比较少,因此,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展学习兴趣;再次,就是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我国大学生中缺乏“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
首先中国的教育从最开始就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在不断的打压下学生逐渐失去了提问的能力,相应的创造能力也会被打压,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也没有针对学生探索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内容,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会造成“问题意识”的缺失。
其次中国学生普遍较为羞涩,学生的教育中普遍认为如果提出问题就代表你不懂,没有提出问题的人就是比你懂,比你强,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作祟就很难提出问题,宁愿把问题放在心里也不说出来。
最后是老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面对最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缺乏耐心进行深入的解答,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打击,尤其是经历过度的打击以后学生就很难再有“问题意识”,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对学生未来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大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的途径
第一点应该彻底转化现有的传统思想,重视问题意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问题意识,那么就会在这个前提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会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有意识的参与提升自我问题意识。
第二点是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耐心予以引导和解答。学生遇到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和提问应该是被鼓励和帮助的,只有营造出这样的气氛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问,勇敢提问。
第三点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减少学生在提问时的羞涩,就应该鼓励多思考的学生,让学生正视提问的优势,而不能让学生盲目的攀比学习的结果,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
第四点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提问。由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提问将成为学生一生受益的财富,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提问,并将提问技巧化、深入化。
五、结论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单薄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一项重要问题,在学生教育的不同阶段都应该予以重视和改革。在大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提升。
【摘 要】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景再现法”一改往日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各种方式为学生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对所学史料先产生情感,忘我于历史情景中,再主动进入思考状态,去分析、去评判、去感悟历史史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历史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以此为基础,便能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地掌握历史知识。这种教法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情景再现法 大学历史教学 尝试 探索
大学历史教学中“情景再现法”及其可行性与必要性
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景再现法”是受到了心理治疗中“情景再现”治疗法的启示。由大学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编自演历史情景剧、历史实物展示、借用多媒体设施、组织开展课外文娱活动等途径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脑海中重新再现过去的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进而灵活掌握历史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值得推广和应用。
长期以来,大学历史教学重视教师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性体验,往往消极地去对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大学历史教学往往沦为我讲你听的满堂灌模式,双边活动也无外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模式僵化。学生觉得给他们讲授的历史是枯燥的陈年往事,与现实脱节,缺乏现实意义,因而学习兴趣不浓,更谈不上科学创新能力了。
历史课程有其自身的学科特色。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或存在过的往事变迁、社会生活、人文思想。这些内容都是有根有据,有史书记载,有书画铭器等考古资料所证实的。这种特色使它便于以模拟的情景再现到师生面前。学习历史其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历史前人经验教训,学会正确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掌握知识,又具备能力。“情景再现法”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历史史实,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会思考。“情景再现法”让大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融入了情感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丹森曾说过,“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的、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1] 学习中融入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使得传统的“先掌握知识,再具备能力,后产生情感”的学习过程模式转变为“先产生情感,再具备能力,后掌握知识”模式,实现了掌握知识和增强能力的结合,并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解决学生的消极厌学现象。所以说,在大学历史教学中使用“情景再现法”,更新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
大学历史教学中“情景再现法”的教学指导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历史课程要展现给学生的是真实的过去,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让学生学会慧眼识真伪,认识历史的真实一面。因而使用“情景再现法”展示给学生的必须是真实的,决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课堂气氛而使用夸张美化后的资料。像文学加工后的历史小说剧情、抗日神剧等资料决不能让学生误以为史料。相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辨别真伪,这也是史学研究的一项基本要务,是研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一个基本能力。一部历史小说,一个历史故事,一部历史电影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下是能够分辨得清的。
2.明了性原则
“情景再现法”所展示给学生的要简单明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冲击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感性认识,达到类似穿越的感受,进而引发理性的思考。给学生展示的资料越是直观明了,越能尽快创设出过去的情境,越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讲到北宋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时,我们用大屏幕投影打出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的繁华立刻就扑面而来,学生的情感立刻为之而吸引,或喜爱,或赞叹,求知探究之门也随之而打开。
3.启示性原则
“情景再现法”历史教学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因而课堂所再现的情景必须有启示性,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再现情景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设定能吸引眼球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利进一步的探讨。比如在讲到中英《南京条约》时,给学生展示香港被英国占领时的照片和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照片,提问学生在清末香港为什么会被英国占领,而1997年为什么又能被收回?学生思维的闸门被迅速打开,各抒己见,开始了讨论。
4.有趣性原则
要改革大学历史课堂枯燥沉闷的现状,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就必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2]在教学中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用各种新奇的资料去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引发他们的兴趣点。“情景再现法”就是要将本来比较枯燥的史料以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学生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它也是快乐教学的一种方式。“情景再现法”如何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呢?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在下面的部分中要详加探讨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议题。
大学历史教学中“情景再现法”的教学应用途径
1.通过课堂情景剧再现历史情景
这种途径适合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与把握。充分利用大学生乐于实践,喜欢参与表演的特点。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由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课前自行排演,在课堂上以情景剧再现历史的一幕。然后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点评并讨论。由演出的同学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为出发点来谈他对于这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与看法。教师力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历史形势和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
2.使用实物教具再现历史情景
历史遗留实物最容易引起人的联想与怀古之情。发动师生搜寻与每个历史时段相关的实物,比如铜钱、粮票、瓷器、酒器等物,可以是真实物也可以是文物复制品,用于课堂展示分析,更容易把人带入到以往的峥嵘岁月中去,历史的见证在手,在教师的讲解声中,往事历历在目,一一浮现在眼前。同学们交流参观,辨别真伪,既能增长知识,又可以激起考古考证的热情。
3.借助多媒体设施再现历史情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设施在教学中使用越来越普遍。教师授课方式也由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向现在的电化教学模式转变。使用多媒体设施能有效地把音响、电视、电脑、录音、动画、电影等媒介灵活地结合到一块儿,产生声、光、图、影的综合效应,营造出有强烈震撼力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课件中可以加入一些古典的音乐、画作、艺术品的欣赏,也可以播放一些反映历史史实的录像、录音、历史纪录片、历史讲座和一些真实反映历史的影片片段,让学生在萦绕于耳的历史场景中接受历史教育的洗礼。
4.组织开展课外文娱活动再现历史情景
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它具有时代特色的流行的娱乐活动,比如投壶、马球、蹴鞠、斗鸡、狩猎、下棋、吟诗作对等。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复古性的文娱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试想看到一群穿汉服,着古装的青年在做着下棋、投壶、吟诗作对的游戏,不由得会让人产生对历史文化的神往和探究欲。此外,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古典乐器、绘画、书法等活动的研讨和比赛来再现历史情景能够更好地去传承历史文化。
结束语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使用“情景再现法”能营造出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习的知识上来,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因素,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史料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提高了,掌握知识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情景再现法”颠覆了人们对历史课程的传统教法和学法,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对于“情景再现法”教学的应用途径还有待于继续去探索、去发现,使得这个教学方法更加系统,更加完备。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摘要:大学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数千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历史,大学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因为地域、文化等的不同,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的大学形态和民族特色,东西方大学也因此各具特色。大学发展至今,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大学的高等教育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出发,探讨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变化。
关键词:大学 高等教育 新变化
无论是文化亦或组织机构都有其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大学也是如此。大学是思想交流、知识传授的机构,大学的教育一般而言便称为高等教育,与小学中学的教育相对应。可以说人类有了思想的传承开始便有了大学的影子,而后设立的类似于学堂机构便可以看成是大学的雏形。本文分为两个部门,第一部分总结大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并对我国的大学发展历史和西方的大学发展历史作对比。第二个部分是从大学发展历史中探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变化。
一、发展历史
1.我国大学发展历史
我国大学的发展分为古典大学和近代大学两个部分。古典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距今约4千年,历史可谓久远。我国的古典大学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孕育时期,有的学者将夏、商、周到汉武帝时期的长达两千年的时间分为孕育期,即是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40年,这一时期的大学与传统意义上讲的大学有所差距,仅仅可以看成是大学的雏形或是基础。第二个时期是古典大学的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从汉武帝一直到清朝末年,其标志是汉武帝建立的太学,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教育是为了给政府培养人才。我国近代大学的发展从清朝末年开始,标志是189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而将大学转变成以教学、科研为教育目标的是1912年之后蔡元培管理的北京大学。
2.西方大学发展历史
西方古典大学的发展也分为古典和近代两个阶段,古典大学的孕育是公元前387年的古希腊,其代表是柏拉图学园,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除去学园,还有部门的博物馆也是以大学的形式进行教学。第二个时期是公元12世纪到19世纪,转折点为19世纪的柏林大学的成立。西方近代大学就以柏林大学的成立为标志,此后西方便进入了近代大学阶段。从古典到近代的转折,主要是新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与渗透。
二、新变化
1.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大学发展过程中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侧重于多样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最初的单一变为技术与管理并重,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迫使高校教育必须要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的课程、教学方式也就必须要向多元化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唯有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之后才会有社会经济团体支持高校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教学理念由重知识积累向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转变
古典大学教学的理念就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学生也是单纯学习知识。即便是近代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对大学的教育依旧是重视知识而非能力与素质。教学过程分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部分,而在许多大学之中依然考虑的是“传道”而非“授业”与“解惑”。而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通过其他的方式会更简单更快捷,其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等。教学理念的转变主要是从西方开始的,美国和英国最先通过各类改革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单纯的注重知识教育。这一改革在法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对教学理念进行改变,主要内容包括在大学的初级阶段不分专业,将学生统一起来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文理的基础,之后再根据学生所学的情况和个人兴趣来进行分专业,这样一来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性就能够得以增强。
3.教学内容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以往的大学教育内容主要是封闭式的,即学生选定了专业之后只能在所选的专业内学习。而社会上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全方面的人才,不单单是只懂得一个具体的专业,所以很多高校也改变了教学内容,开设了许多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择。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其他的通识课程来学习。现在的学分制大学中,很多学校在课程上都将学分分成板块,对专业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的学分进行了划分。专业课程就是针对学生专业的课程,通识必修课则是基础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通识选修课程就旨在发展学生的全方面的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相比于原来的教学内容就在专业之外多掌握了其他的知识,使得学生从单一的专业人才向全方面人才转变。
4.教学质量的考核确定了统一的标准
评价一所高校,不能根据其学校建筑或教师队伍的数量来进行,重点应该是高校的教学质量,而评价高校的教学质量,主要是看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高校侧重点的不同,对高校进行评价时应该分门别类,理工科院校教学重在动手实践,而人文社科类院校教学重在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者相比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就得先将高校进行分类,文、理、工、职各类进行评价,然后再参考评价内容来考察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中、西方的大学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悠久且丰富,中西方大学又各具特色。但总体而言,中西方大学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又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和实践性等内容。多元化是指高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特色化是指高校在发展中又不失本校的地域、民族特色,国际化更是常见,许多国内外大学都建立了交流平台,交换生也十分常见,实践性是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理论教学向实践转变。
摘 要:在传统的大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封闭而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得教学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并对其主要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大学历史课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应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理念;大学历史;运用
在当前很多的大学历史教学中,封闭而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仍然在经常使用,这种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形式显然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不利于历史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而且实践也证明,采用该种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激情,并提升了大学历史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提出了开放式教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大学历史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开放式教学基本特征
1.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我国传统教学坚持以教师为课堂中心,而且教师在教学备课设计中占据稳定的主导地位,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也基本上是一成不变,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发展需求。而开放式教学则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及实践探索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适应新时期社会人才发展需求。
2.倡导开放性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致力于将学生培养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现代大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相对充足,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例如,作为历史专业学生,在接受课堂专业知识外,可以博览群书,了解相应的民俗学、教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各方面知识,综合利用学校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获取对历史、对社会更多的认知,深化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最终学以致用。
3.鼓励不断探索创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解答技巧、做出结论,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创新,在探索过程中系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进而发现新问题,获得新认知,有利于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随着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历史文物材料的发掘,促进人们不断更新观念,相应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的诠释和评价也发生了变化,而开放式教学就是营造一种开发的认知环境,不受前人定论的束缚,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特点作为教学出发点,启发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尝试探索解决各种学习问题。
4.注重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是开放式教学的重要特征。通过开展教学实践,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实践去感知相应的理论学习知识,获得实践体验,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大学历史作为一门现实型、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组织教学实践,有利于深刻揭示历史问题,构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紧密联系,深化历史教学内涵,提高大学生整体历史文化素养。
二、大学历史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1.明确开放式的教学目标。大学历史开放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明确开放式教学目标,适应大学生求知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及实践探索精神,在大学阶段,历史老师要做的并非是向学生灌输死知识,而是应该将能力性知识作为重点,这种知识不仅符合了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基本需要,而且还能够满足拓展性思维及实践探索精神培养的品性,因此,应该将能力性知识作为大学历史教学中开放性教学的重要目标。比如在学习“德国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农民战争”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向学生介绍,然后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爱好、兴趣以及着眼点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能力目标,有些学生在通过了该部分的学习之后,就会主动地去查阅资料,了解了欧洲民众的信仰,认清了宗教在欧洲中世纪民众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拓展了知识面。
2.采用开放的教学手段。所谓教学,主要由教(指导)与学(探究)两个主要的内容组成,而笔者认为其中又尤以学生的学(探究)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大胆地进行学(探究)。近些年以来,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许多新的教学形式,不仅打破了以往定式,而且这些形式各具特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实施中加以选择和利用。比如,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的“分组讨论”学习方式,就是强调的学生之间共同合作以及解决问题,而“自主学习”则是学生带着教师展示的问题而自主进行学习的方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故事会、辩论会、观看历史题材电影、举办历史讲座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考虑采用。
3.实行开放式教学评价。在大学历史的开放性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达到有效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其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当然,教师也可以基于评价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改进。笔者发现,传统的评价手段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教师才是中心所在,很难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发挥出来,从而很难全面、客观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原来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形式。比如,可以考虑采用“开卷+闭卷”的形式,虽然通过闭卷考试能够有效反应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但是针对于不限定时间的开卷考试,则可以让他们自拟主题,以留给他们更多的发挥余地。
三、结语
总之,开放式教学理念作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尤其适合用于大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之中,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他们敢于去质疑、探索,并且锻炼学生动脑、动手以及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实践能力。
[摘要]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轴,以思想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其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从而造就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历史课堂 教学模式 基本特点 基本结构
传统的“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对传统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步革新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轴,以思想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为中心,突出大学历史课程改革要求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①“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品格,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的一根红线。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人才。
理论上,近代国内外著名教育理论家比较深刻地论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其影响。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教学思想的共同特点在于: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关注学生学习个性发展。这些教育思想和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并建构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样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呢?笔者以为,必须贯彻大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学科知识结构单一和偏重教材知识的现状,因此要突出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历史课程教学要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突出学术性与实践性,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努力使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受教育者自身的创造性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②大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努力营造学生自我发展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将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及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到实践当中,培养他们开拓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与获取新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与学生合作探究的伙伴与激励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轴,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重智轻能”的教育弊端导致许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其相应知识水平不太相称。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必须训练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社会生产力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的理论思维能力的竞争,用现代科学思维理论去教育人、武装人,以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自然也是思维科学产生的内在动力。”③研究性学习是目前训练大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学科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以获得较为科学的结论。全国许多高级中学、初级中学,甚至小学已经早就开设了“研究性学习”有关课程,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当然也要施行研究性学习。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在师生互动、开放式学习、合作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历史相关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历史问题讨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启发与讨论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启发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对学生提出的课题或问题给予宏观指导,如课题的选择、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法的指导等。讨论主要指“集体讨论”,以学生为主角,教师参与其中。关于“集体讨论”,一是对学生所提出的课题或者问题之可行性进行论证;二是对学生在研究性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释疑。这样的“集体讨论”,可以班级整体或分组的方式进行,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增长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集体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教师要将每个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个体,为他们提供展示个性和才能的机会,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花费时间,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随时让他们有被接纳、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④教师不要简单地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展求异思维活动,肯定其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以把大学生历史学科能力逐步培养导入良性、科学、持续发展的轨道。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大学生学习经验积累的过程。学习经验很重要,大学生主要是要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获得了学习经验,就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然后“才能探知识之本源,求知识之归宿,对于世界一切真理,不难取之不尽,用之无穷了”。⑤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通过相互讨论、合作学习,集聚集体智慧,既求得了问题的解决,又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密切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集体讨论”时间约占研究性课堂教学课时的二分之一。“集体讨论”这一环节的重大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达到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学习状态。在自学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大学生自己去建构各历史事件之间的知识结构和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整体认知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其实践能力。
(三)以思想教育为主线,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既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创新人才。各大学的历史专业教学大纲虽然不尽一致,但通过历史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思考,开展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教育,以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历史观念。这个教学目标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历史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历史中找到许多先进科学技术掌握在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手中而危害人类社会的例子,要吸取深刻教训。为实现大学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知晓历史、磨砺志气作为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思想教育价值的重要目标。当前,尤其要加强爱国主义、诚信教育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历史联系现实的原则要成为教师在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贯彻的一个普遍而基本的原则,为大学历史课堂教学在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上找到有效的实现途径。
二、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师在“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以裁判者身份出现,评价学生主动探究状况,又以教练员身份出现,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新“三主”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学生自学―课题讨论―评价激励。
(一)学生自学
可分为课前自学、课堂内自学以及课外自学。上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大学生就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性课题查找有关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包括问题的提出、课题的构思以及习题的设计等。由于一些大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先学”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直接监控下的“自学”同样能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来解决疑难问题。事先没有预习的学生,主要是结合书本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可在较少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对一些模糊不清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加以说明,对能力发展要求进行简要的提示。
我们认为,学生自学完全能适应大学的教学实践。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对问题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自学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压力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既可以培养其自学思维习惯,还可以培养其思维能力,增强大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创造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课题讨论
研究性课题要紧密结合教材,力求小而精,既要有知识性的课题,又要有思想性的课题。课题的确定要在课前由教师把关,要有包括学生代表三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之进行论证并通过之后才能实施。在课题讨论中,要充分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于讨论,先在小组内部讨论,再由小组推选代表参加集体讨论。各课题研究小组陈述时,其他同学可以对他们提问,做到穷究其理。学生在占有一定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课题开展讨论、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一起思考,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寻求尽量合理的答案。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开放性原则,即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探究过程的开放性和答案设计的开放性。它重在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而在研究性学习初期不太注重问题的合理性。例如“隋唐时期的文化”这一节课,教师借助网络现代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查阅大量网络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观点,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形成了“东学西渐所产生的影响”“隋唐文明兴盛的历史背景”“唐诗在古代文化中的历史作用”“孙思邈与古代中国医学”等课题。大学生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东学西渐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不同的观点,实现了答案设计的开放性。对历史人物在古代文化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全面了解,同时对历史人物的人格特点加深了认识。通过这样的研究性课堂教学,大学生享受了学习过程、思维过程,从而可以激发其个性发展的学习潜能,培养其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自然落实了思想教育目标。
(三)评价激励
教学是一个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要相信,通过对历史专业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精神世界的潜能,找到“一般发展”这个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教学思想中提出了教师对学生肯定和表扬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去努力践行。学生的想法,哪怕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无知或者可笑,但绝对不要去挖苦他们,而是要鼓励、表扬他们。国内外无数成功的事例说明,教师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激励,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创造意识,他们就能勇往直前地去发展自己,从而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教师如果很少对学生表扬,不去发现并肯定其闪光点,而总是揪其“小辫子”不放,即使是天才,也会被埋没。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缺乏恰当的、中肯的评价激励,几乎就是误人子弟。
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要始终以一种激励的态度面对学生,无论其研究性课题、问题有多么不合事理,但教师还是要说“你的想法很好,但还必须多下功夫”诸如此类的话,然后再与他们一起探讨那些问题。在每次课题讨论活动结束之前,要表扬那些有见地的课题,也要激励那些有“思想火花”的研究小组。这样,表扬激励与鼓舞鞭策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学生的创造欲望就被无形中激发出来。
三、结语
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忽视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大学生怎么学的同时,不忽视教其学什么。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注的是其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注重的是其创新能力的磨炼与提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教学目标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大学历史的改革应顺应时展的洪流,实行“教学”相结合,让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必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埋没在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本文简述了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改革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大学历史 改革 必要性 主要内容 主要方法
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初中高中的教学,大学是校园与社会接轨的地方,对于大学生的意义有所不同,大学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时期,为了能在社会立足,大学生必须在学校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相当重要。
1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大学生的历史教学不同于高中生,大学教学相对于高中较为开放,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了大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内容,很难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老师为主动,以学生为被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主要以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典型的应试教育、应试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仅仅知道历史教材中的重点,比如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时间,没有对历史事件本身进行剖析,没有真正掌握历史学知识,因此,对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大学历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分级教学模式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进行了实施,对于不同层次的历史班级,其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有所不同,新形势下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1 教学大纲的修订
大学历史教学大纲的修订,应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尤其是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大学历史教学大纲能够适应历史教学在新形势下的转变,满足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需要。
2.2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修订后的历史教学大纲,为不同的分级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历史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有些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深,可适当增加相关的历史考察、历史讨论等内容,适当提升教学进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奠定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2.3 制定培养后续精英的计划
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时,可制定培养后续精英的计划,针对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历史学培训班,连续几个学期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
2.4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应注重学生对学习历史学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自觉探索历史知识的奥秘,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历史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发散自身的个性思维,主动思考、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讲授时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让学生自由讨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与学生进行互相讨论,改变原本历史课程死气沉沉的氛围,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3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3.1 制定教学改革政策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改革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根据社会的需要,在对教师进行评估考核时,应注重对本科教学的考核,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创新。
3.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目前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书本知识更加重要,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的实用性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历史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增强其实用性,可侧重对“师范类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师范技能,在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时,有以下几个步骤:(1)在对历史学学生的师范技能进行培养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知识的印象,可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名胜古迹,对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又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2)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其他学校进行调研,变换学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3)对大学生的试讲过程进行拍摄,让大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在试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自身优势,可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指出自己未发现的优势与不足,让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更加深入,借鉴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授课技能;(4)“教育实习”这一环节是培养历史学学生师范技能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正式从事教学工作之前体验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授课的方式和技巧。由于目前中学教学实行了改革创新,大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需根据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习,把握教学四要素,即建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为学生树立模仿榜样、适应教学思维的变化、立足社会实际,关心时事;(5)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或者学年论文,让学生了解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格式、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运用,对学生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能力进行培养。
3.3 “教”与“学”同时改革
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改革时,应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和“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不仅要注重“教”的改革,还应重视“学”的改革,为了让大学生正确寻找自己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对其进行引导,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应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习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学习,主动地接触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
3.4 重视教学沟通
(1)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重视沟通,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内容适当调节公选课,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比如历史传奇、人物传记、奇闻轶事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更容易吸收教师所讲内容。
(2)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讲述近几年或者是当下发生的时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时事变化,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虽然身在学校却能与外界紧密联系,比如在讲授有关经济的章节时,可跟进时代步伐,讲述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的变化,或者讲述最新的时事,2014年怀登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态度、利率的指引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等等,可适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与所学内容相结合;当讲述的内容与世界政治相关时,可简述朝鲜核危机、斯里兰卡“反恐”、阿富汗战争等等。
(3)教师在进行历史学知识教学时,可结合其他专业的知识内容一起讲解,将不同专业的知识相连接,比如在讲授与政治斗争有关的内容时,可适当加入心理学中人与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规律等内容,在讲授社会变迁的规律时,可与“达尔文主义”相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4)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性格比较稳重的教师,在教学时可对教材内容进行细化讲解;比较幽默的教师,可用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缓解课堂气氛等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历史学知识感兴趣。
3.5 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潜能、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教授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记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历史事件的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潜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3.6 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只有站在学术的前沿,才能带领学生走到学科的前沿。教师应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对本科教学进行研究。为了让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新成果能够充分了解,学校可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学科知识进行钻研。
3.7 将“重教学结果”转变为“重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明显的教学弊端,就是“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它让学生对历史学知识死记硬背,让学生只懂得应试,不懂得思考,不懂得创新,不懂得探索,因此,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改革时,应认识到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3.8 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为了使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要改革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也应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对大学历史学科的考核,不能只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考核时应摒弃过去以“标准”答案判断学生能力的方式,应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见解,只要学生的评价有理有据便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历史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和“学”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改革,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历史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让历史教学的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摘 要】学业评价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维持教育系统平稳、有效的运转。但实际层面上的学业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的主流要求脱节,没有摆脱传统评价体系的固化与单一,忽视多维评价形式的综合运用;忽视对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比较。本文以大学生的视角,分析当前中学历史学业评价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中学历史教育学业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历史;学业评价;新课程
教育是一个系统,学生学业评价好比是系统运行中的齿轮,维持教育系统平稳、有效的运转。每一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予以测量评估、价值评判,并将评价信息如实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发挥测量评价导向性、激励性、考察性、反省性的实践功能,以保障学生的基础学习,指导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与完善。中学生正处思维活跃,健全人格发展,主观能动性提升的关键阶段,所以适时、适量、适法的测量评价发挥重要的价值。
虽然新课程改革与素质化教育办法已实施多年,以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四有”型人才和关注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为目标,将学生从“被教育者”转变为“受教育者”,教师为教书育人的点拨者与引导者,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但是,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一方面是社会保障改革的机制与条件不完善,没有量化;其次,大多数中学特别是县镇级中学,鉴于高考模式与生源压力,在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上改良不明显。单单就学生学业评价办法而言,笔者认为并没有摆脱传统评价体系的固化与单一,达到以学生为基准的内在性评价和以多元为手段的发展性评价。这样的学业评价更多成为束缚学校教学工作的樊篱,以评价为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忽视多维评价形式的综合运用;忽视对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比较。
就中学历史教学为例,随堂默写的方式加以贯穿奖惩措施,成为许多中学历史教师惯用的阶段性评价方式,根据其知识点掌握的多少以此来判断学生某个专题的学习成效。不难否认,学生可能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模式中总统、议会、法官的权利”这类问题对答如流,甚至接近标准答案。但是,抛开这种机械性的评价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压迫感,成为“被评价者”的现实漏洞,历史的学习也应该是体现纵深感与思考力,注重与现实的结合,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史料探究素质的提升,在学习阶段中的考察并非单纯拘泥在书本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并非是局限在知识性的问答式考察。笔者认为初高中历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人曰“读史使人明智”,史学的宏观性把控与反思对于处于思辨能力、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中学生“三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在现行条件中,可以开展历史课本剧角色扮演、活动结果报告、学生学习效果自评、历史专题沙龙等多样化形式展开,立体化呈现,使定量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得益彰,以帮助学生不断地调整、梳理学习内容,培养历史的眼光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习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或许有些读者会反问,就历史考卷而言,题型的确定、提干的编排更多会考察学生在知识应用、分析史料、对比研究方面的能力,那为什么会说中学历史学生学业评价的滞后呢?笔者认为忽视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构成一大因素。中学课程安排注重“语数外”,对历史这一科目的关注度不高,故而历史教学常常存在“任务紧,时间急”的窘境,一味的赶进度,对测量评价结果的分析讲解只是一带而过,教师忽视对学生整体在能力应用方面的评价,而学生更是忽略将自身的阶段性评价结果作阶段性比较。这样的学业评价,在内容方面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尤其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文化与情感、合作与交流、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但是缺少最后分析环节,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挖掘无法巩固,事倍功半。
新课标下的教育评价既是素质教育“目标――实施――评价”这个循环节上的终结,又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反馈信息,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学业评价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推崇多元智能评价法,开发多向,多层次的评价方向与手段,关注评价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比较,启发学生自我监控和反省意识,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
曹阳,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校本科生。
作者简介:余林(1983―),男,苗族,贵州雷山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地方史,西部少数民族文化。
摘 要: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发展之基。只有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学校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为了促进大学历史教学中教与学的高效性,大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学;改革
引言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历史教学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与要求。
一、大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改革背景
大学历史课程是高等文科院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文科人才所必备的历史素质,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在高等文科院校,大学历史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地帮助。因此,大学历史教学一直深受重视并且不断提出高要求。
(二)指导思想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于2002年启动的“质量工程”计划的精神,以传统大学历史教学内容为主线,辅之以历史训练、历史讨论、历史考察和历史素质培养四条支线,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历史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方向
其基本方向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建设教材优质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以教学理论研究为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深化大学历史教学改革,构建并逐步完善符合高校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历史创新教学体系。
二、大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主要内容
(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历史教学团队紧跟教学要求的新形势,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实行了新的分级教学模式以来,不断完善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历史班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实施并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探讨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团队在教学思路上的改革体现在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在内容上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更侧重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启迪,培养学生对学术的旨趣,注重在教学中体现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引导。
1、修订教学大纲
修订的教学大纲应当更加注重基础理论、方法的教学,突出重点内容的理解,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其更能适应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要。
2、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依照不同分级层次,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对历史综合知识底子好的学生,教学内容适当加深加宽,教学进度适当加快,以保证学生有扎实的历史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能力,特别是着重增加有关历史讨论和历史考察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历史学基础。
3、制定并实施后续精英培养计划
针对提高班和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从第四学期开始,增开历史训练课程,连续四个学期,不间断对学生的历史素质进行专项训练。
4、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使用的前提是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与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课堂练习、启发式提问、讨论、介绍有关学科的科研动态或实际应用等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加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二)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实行以“教”定“学”的模式,让学生配合或适应教师的教,使学生被动学习,造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丧失了。因此,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时,如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被动地听说,这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的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在课后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接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由重教学结果,转向重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它是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角落里,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
我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是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则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模式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四、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具体推进策略
(一)制订强有力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从制度上,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术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教师考核评估制度。学校要营造重视本科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一方面,通过宣传使教职工能够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精英教育的理念,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制定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如教师晋升中的考核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对本科教学的重视,设立核心课程教学岗位,对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鼓励措施等。在制度环境的营造上,学校、职能部门应做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实施保障工作。
(二)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创新意识,不了解学术前沿,没有创新的科研成果,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使教师树立起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意识,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把学生带到学科的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要进行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使教师能够了解教育理论的新成果,并运用到教学中。学校、学院应建立本科教学的激励机制,在政策上、资金和资源配置上对教学适当倾斜,鼓励教师教学投入,开设新课,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三)先试点,后推广。鉴于历史教学改革内容复杂,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应当首先进行小范围试点,“精耕细作”,找出具体改革途径和方法,再进行大面积推广。试点中首先应当针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提出总体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思想品德、体质状况、艺术修养等方面。对于各方面的培养进行分解,通过不同手段和途径实现培养目标。分解之后应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主要是要对照总体目标进行设计,形成综合总体效果。课程目的的实现手段应当多样化,除了课堂讲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实践环节,对于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应当把社会实践作为课程设计中必备的内容。课程设计应当有助于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训练,最终考核也应当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中规定的目标,也应考核学生是否增强了各种综合能力。在试点过程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检验具体课程和培养环节的效果,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期达到总体最佳效果。
(四)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在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学校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这方面,学校是主体。学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上要发挥主要作用。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系是主要的力量。在政策方面,学校有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动权,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每个学校都可以做改革的试验田,如在理顺研究所、系、教研室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进方面,学校层面可以做很多工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职责是积极进行历史教学研究,在历史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学校的职责是负责历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总体设计,制定制度和政策来规范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做好历史教学的组织协调与服务工作,负责营造重视历史教学、积极倡导历史教学改革的整体氛围。
五、大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效果
(一)学生学习评价
结合各学期教学检查的结果、听课情况、学生的反映情况和其他教师的评议,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担任高等历史课程的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教。
(二)教学督导评价
教学督导对学校所有担任大学历史系列课程的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三) 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
大学历史是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从学校和各个学院反馈的信息看,由于学生历史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各学院专业理论和讨论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凭借扎实的历史基础在各种历史竞赛胜出。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历史教师要在新一轮的历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使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随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顺应时展的要求,做到“随机应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创造佳绩,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