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3 08:46: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高中地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本文转自LUNWEN. ]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在学习“亚洲地形和河流”时,让学生先齐唱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使学生脑海中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然后结合课本讨论: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哪座山?“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请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大河,亚洲河网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从河流的流向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
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更加新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则有着更高的要求。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高分、高升学率,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高中地理教学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第一,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的学生除了听课就是做题,天天对着习题集,一道又一道地解题,就像机器一样每天不停地转动,但是,真正的思考非常少。第二,教学方法滞后,教师成了一个帮学生解题的工具。知识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更重要的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教学方法要以促进学生思考为重心。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素质教育的实践不到位,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创新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1.重视培养创新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稳固的基础知识。这些地理知识理论就像是一栋大厦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就是有再高明的技巧、再好的方法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楼盖得越高,稳定性就越差,随时都面临着倒塌的危险。因此,地理知识理论虽然琐碎枯燥,但是,平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仍然要对地理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弄得清楚透彻。只有学生在日常的地理学习中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地理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没有基础知识作为坚固的基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具有了对地理知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就会对地理问题变得非常敏感,就会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平凡事件中发现一些地理问题。这种敏感性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就会经常动脑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变得更加活跃。
2.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启蒙者,要把自己当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求知者。教师要站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确定教学方案、教学方式、作业的设置内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应该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重中之重,而不是把自我的讲授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其次,教师要采用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再是像从前一样落后,已经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因素来进行备课和进行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了诸多便利的条件,所以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不断地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以此达到科技与地理知识教学的融合。因为,有些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在地理课上多运用具有高科技的设备可以让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3.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仅仅是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不是为了做题、考试、得分。 创新能力也不是在题海战术中学到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因此,教师可以多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加深对社会的了解,而且增加了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要加强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创新能力,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将会事半功倍,不必再天天埋在大量的习题中。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育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阐述,同时着重分析了这中间存在的问题,以及最优的解决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出师生良好情绪氛围。其对于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与现实生活有关,有明确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探索行为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创设的问题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真实情境,能够揭示学科思想的活动情境。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创设情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重视培养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
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既可以在试卷上获得高分,也可以在很多问题上一针见血地从学科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出于对学生的熏陶,地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显得就更加重要了。比如笔者在新近的工业区位选择复习中就发现了这样两个“小问题”。对有大气和水污染企业的布局,主要考虑风向和河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这里涉及对“上风向”和“下风向”的理解,以及对风玫瑰图的认识。在分析回答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企业布局时,笔者看到了“分布在季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字样。笔者可以理解“季风对吹”是什么意思,但显然,这不是地理专业术语,输入百度查找,果真没有这样的组词方式。但这样写的同学不止一位,很明显,这是受到了先前老师的影响。上课一问,果然这样。
对于有水污染的企业,布局时一般选在河流的下游。笔者在很多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印染厂布局合理是因为“位于河流下游,污染少”(这里的下游当然是指区域河流的下游)。“但这句话有问题吗?”笔者问学生,他们回答不出来,并不以为然。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描述不准确!企业在河流下游生产就会“污染少”吗?显然是不准确的。是因为有水污染的企业布局在了河流在这个区域内的下游河段,对居民区(城市)影响小了些。污染有,而且并未减少。我们地理教师的语言要做到随意、准确。不仅对学生地理语言的使用影响明显,如果能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还可以不断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变得更扎实,教学语言表达更到位,当然也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和性格是无关的。
三、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地理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地理,探索、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活动。教师是课堂学生学习的“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在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在交往中思索、探索、练习、掌握并应用,以建构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能力。教师应明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交往过程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则意味着人人皆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内容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并将之内化“自己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地理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四、利用图像学习
图像是各种地理知识综合而具体的体现。它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以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图像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图像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中学地理课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几乎都能在图像上反映出来。图像比文字叙述更准确、更直观,而且对比性强。不管地理事物多么巨大,只要通过图像,就能一览无余。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图像把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对照,显示不同地区的类同和差异,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性。同时,图像还可以延长人们的视野,通过它可以了解远方的地理事物。考查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往往是考查一个人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地理学习中认真掌握好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课堂是学生独特体验相互撞击而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某个特定时空因为相遇而绽放出动人光芒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地理教学改革的开始。新课标反映了现代地理教育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从各个层面指明了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通过认真学习和体验新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课标。
一、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1.以内在的“情”感化学生,以情激趣。
(1)教态表情。教师的教态要自然适度、得体。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真挚、亲切的感情,一经化为学生情感的体验,课堂就会进入情感交融的世界,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2)语言传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是教与学的纽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幽默的教师,讲起课来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表现出教材的喜怒哀乐,能引导学生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这样学生不仅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还对教师产生钦佩之情,对地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更得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语言美的享受。在地理教学中,由于涉及大量的地理事象,因此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眼前浮现出各种事物的真实表象,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会使其所学的知识记忆牢固,久久难以忘怀。
(3)以情动情。研究表明,善于与学生交流,关注并理解学生的情感与需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关系的教师,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存在“情感障碍”的学生作细致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决不能动辄批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拉近师生距离,感受他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4)评价激情。中学生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尤其是高焦虑的学生过分关注教师对其成绩和行为的反应,评价对他们的学习情感起调控作用。若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中肯的正面的评价,其内在价值得到外界的承认,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同时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追求的动机。因此,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应充分肯定,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完全否定,应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每个学生的亮点,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1)活动创设情境。如课前地理信息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2)媒体营造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交融和思维的浪花。
(3)音乐烘托情景。一曲感人的音乐,优美柔和、扣人心弦的旋律能触发强烈的情感,在人的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地理歌曲,可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情操。
(4)表演创造情景。课堂不应死气沉沉,而应是个生动活拨的交流场所,角色扮演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
二、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体现地理学的价值。对学生而言,“过去,课本就是生活;现在,生活就是课本”,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可以用来丰富学习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新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新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使地理教学不仅融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还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三、构建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无论是探究还是研讨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交流,这种积极的交流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展开,使学生和教师都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深刻的思考,感知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开展观察、比较、交换对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交流。同时,交流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师生和生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与教师与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进行交流,通过教育网络交流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尤其重要,因为学生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潜在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对同一地理现象的解释也许是不同的,这时需要学生进行交流和论证,比较各自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论证,目的是使学生的所学能够有意义并且保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和地理学科思维的正确性。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和探究式的课堂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动力,这种课堂学习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的新课堂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在支持学生进行研讨-探究学习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所达到的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我曾看到一位地理 老师在讲宇宙环境时所制作的课件,在精美的图片背景下打上康德、爱因斯坦等人的名言,非常漂亮,带给学生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的情感体验。
在信息技术与新地理课程整合中,我们应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思想研究,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首先,要防止那种新技术、旧理念,呈现过量信息的“电灌”课。现代课堂教学并不是提供越多的信息就越好,因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维的提高是有限的,过多的信息反而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要依据所学课题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信息技术。再次,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应该考虑教育成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最智慧的教育,不要过于追求在45分钟内时时刻刻地使用信息技术。
摘要: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一味地以课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一地理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是通过作者调查与研究,对传统地理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关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必须具备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分析、应变能力。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1. 新课标下教学理念的提出
地理知识随处可以应用,我国地理研究学会原理事长吴传钧先生曾经说过:“地理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可以说它构成了人类的生活。作为高中基础学科的地理,它涵盖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内容,有着庞大的知识体系与多元化的内容,并且每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着联系,可以说这种交叉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征。然而正是由于地理学科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让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旧,导致学生更加提不起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高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因此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中,也强调了我们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启发性,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2、学生对地理的认识过程
随时随地认知自身感觉有利于对教材中相对静止的知识体系进行生动化。如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概念、地理观点、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教师首先必需从自身了解这些知识内容时的感受及掌握程度出发,进行知识情景的设计,加以演示、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使书本表述的结论式知识还原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知识,从而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如在讲授高一《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准备一只手电筒(当作太阳光照)和一个地球仪进行演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地球运动时产生的现象了。
3、学生的自我激励
通过自我鞭策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高度热忱,这是一切成就的动力。在网络信息逐步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所学知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的鞭策,时常保持对新文化、新事物、新思想的了解或掌握,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教学水平。例如温州市200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出现了有关东南亚海啸的问题。这种要求不仅要学生时刻关注世界上随时发生的地理现象,而且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分析,随时保持知识的更新、积累和运用,从而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另外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4、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这样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活动的需求大于他们的活动能力,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活动。如在学习三圈环流时,了解到部分学生的空间思维比较差,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了解原理,将整个教室设定为北半球,第一排的学生为赤道,然后前后每间隔一排依次为北纬30度、60度和90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进行引导、演示、巡回其间,学生就可以自己分析总结出三圈环流的形成。也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空间思维比较差的问题,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使学生难以提升学习兴趣。然而我们在课堂中引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新鲜认知心理,这是由于多媒体能够将形声教材转化为多种感官的影响资料,而科学家研究表明,具象的东西往往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被记忆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影响资料结合课堂内容为学生播放,让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真实感受。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一些路线、变化过程或者地理风貌的形成通过Flash、CAI或者影像视频来为学生播放,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我用flash制作了小地图,将哥伦布的航海路线用小船当指针,然后通过动态的演示直观地表明了航海路线,学生们看了两边就能够深刻地记忆下来。我认为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动态的卡通图片,让学生不时地感到新 奇与兴奋,这样整节课下来不但能够强化课本内容,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 要】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少,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提高课堂效果。所以地理教师应根据新的教育理论,结合各自学校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如何选择正确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值得每一个地理教师思考的。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这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转变之一,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
但是转变思想并不容易,所以为了让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还课堂给学生。我校近年来进行了大胆探索,大量使用的“68686”小组学习法,从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师和学生从行动上带动了思想上的转变,从开始的不敢或是不愿尝试,到现在把“68686”小组学习法变成常规教育方式方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过来,良好的效果又坚定了教师和学生对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更促进了课堂效果的提高。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主要途径
我校实施的“68686”小组学习法,就是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68686”小组学习法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基本前提
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8686”小组学习法就是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凡是遇到学习的问题,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由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解决,如果还解决不了,可以向其他的小组求助解决,最终的难题才会交由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大部分问题在学生内部就得到了解决,即增强了学生个体的思考能力,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因此学习的兴趣也就大增,在课堂上就更加愿意积极思考,从而整体的课堂效率就更加高效。
四、让地理学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地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
我校的“68686”小组学习法就是要求课前各组学生广泛收集相关地理现象,在课堂上运用地理学原理去解决。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所以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多运用发生在当地或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地理过程和原理,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一些相关问题,即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学习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律时,学生就能根据课本知识解释我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分布原因。甚至能预测未来几年我市功能区的分布变化。
另外现代教学手段也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五、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虽说使用“68686”小组学习法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退居次席,发挥出“主导”的作用,但这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减少,而是在课前备课时需要准备的更加充分,才能满足课堂上学生的“突发奇想”,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这就要求提前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尤其是有的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确实基本功扎实,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要求我们的教育方法随之改变。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所以不论是从学知识,还是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来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很有必要的。而在学校就是要通过提高地理课堂效果来实现。所以希望我们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能以新课改理论为基础,大胆创新,不断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已经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是对创新性的要求。因此在中学期间就要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重视起来,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记忆,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高考,甚至包括学业水平测试也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越来越严峻的考核要求。结合日常教学中的体会,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强化学生对地理问题拥有独特新颖见解的能力。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与能力。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路人,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地理教材内容结构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能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认识结构。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每个课题教学中设计出目标测试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特别是思考途径多、解决方法多、结论非唯一的地理问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地理教师还必须懂得思维发展方面的知识、原理和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思维的顺利发展。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造出学生愿意参与的课堂气氛。例如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到国际日界线问题时,学生总是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只是枯燥的说教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这时教师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某个国家,有一对孪生姐妹,先出生的却是妹妹,后出生的反而是姐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种违反常理的情况,对学生的刺激作用的显而易见的,非常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与老师配合,以解决心中的疑惑。也许就是这样的一次感兴趣,就让学生喜欢上了地理这门课,这就为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动力。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丰富的联系。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时候,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地理课堂,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例如一句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能让学生非常形象地记住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这个知识点,并且还记得非常的牢固。再如在我们学习亚洲季风这一环节时,对于季风的成因,要想很好的理解,就要用到物理学中的热胀冷缩这一原理。因此,/:请记住我站域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不仅能使地理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很好的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着力于打破固定的思维,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这里的标新立异不是外在的,不是穿奇装异服,不是涂脂抹粉,而是在想法上敢于与众不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喜欢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下去,不允许学生提出一些看似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殊不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其实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没有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我在实际教学中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还是在《地球的运动》这—节中,当讲到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时,有位同学在课堂上突发奇想,并提问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转,那会出现什么情况。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嗤之以鼻,嘲笑他脑子坏掉了,地球怎么可能自东向西转。但其实,这位同学恰恰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敢于打破常规,勇于突破已有的固定思维。而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不仅不能嘲笑他,更应该对他的这种思路和想法大加褒扬和鼓励,以促进学生广开思路。
最后,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地理知识综合性极强,如何能让学生融会贯通,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分析、比较、演绎、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的要求,独立整理笔记,分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全面实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把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一个任务和目标,并竭尽所能去实现这个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平时实际工作经验、育人经验,希望能对一线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若有不周之处,敬请原谅,在今后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本文转自LUNWEN. ]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在学习“亚洲地形和河流”时,让学生先齐唱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使学生脑海中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然后结合课本讨论: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哪座山?“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请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大河,亚洲河网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从河流的流向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
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一、“学案”的理念及相关问题
“学案”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的编制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了学习,也就学会了生存。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学”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主转变为如何促使学为主由此,“学案”便孕育而生。
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优秀的教学?前苏联着名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家巴班斯基在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中对最优的标准提出这样的论述:“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第一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巴班斯基的这些教学最优化标准,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仍然适用即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有没有长进如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不到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或无效的。其次,教学效益必须考虑时间因素,从学生的健康考虑时间安排。效果被时间“除”即教学效率如果每个教师都占用学生的大量时(文秘站:)间来获得教学效果,学生会不堪重负要有好的教学效率,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有和谐的“教”“学”关系在教师认真‘教”的同时,要有学生积极、自主地学“学案”的使用就是为学生自主地学、系统地学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二、“学案”的界定和基本目标
“学案”是教师编制的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与“教案”虽然都是由教师设计的,但它们之间有所不同:“教案”的实施者是教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学案”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学习树料,它的最终使用者是学生。“学案”有利于强化学习主体的自我认知的心理体验,“学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媒介。
在教与学的一般关系上,教法高于学法,因为它既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又有着示范作用。但同时教法源于学法,教者应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制定教学策略,“为学习设计教学”(加涅语),并将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在操作层面上,教法既服从于学法,又服务于学法,教师的工作应努力地指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向自己的学习过程,力求不断改变和促进自身进步的学习状态。
现行的“学案”有很多种类型,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素质教育新学案》、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正在开发的“学案导学法”学案,还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专题学习网页”或“专题学习资源库”式的“学件”学案等。
鉴于对地理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学生状况的分析,我们提出的“学案”有别于上述类型我们把“学案”使用放在“教”之后,利用“学案”整理知识,认识地理知识结构,在自学过程中掌握分析、归纳、推理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因此,我们的“学案”是复习性质式的。“学案”其基本目标是:学生通过“学案”梳理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拓展思维,综合联系,掌握一些地理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会学地理。
三、“学案”的目标分层和设置要点
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段,其中高一年段每周只有1课时的教学,是文科学生的选修课程,在此不多叙述下面主要从高一和高三两个年段分析教学目标和“学案”的层次。
1.高一“学案”的目标与设置要点
高一的地理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高一学生只有约15%向文科方向发展(高三应试考地理),高一地理主要教学目的以素质教育为特征,即初步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认识世界和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曰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待续发展观念。
高一“学案”的目标主要有三层:(1)梳理课文,把握知识结构,把一些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2)加强对概念理解的思维训练;(3)拓展性学习。课文中陈述性的地理知识,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案”中有一系列的表格和框架图,有利于学生归纳和比较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事物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学案”中设置一系列以图为中心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果前两个层面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材料的话,那么拓展性学习则是在教材范围之外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素质教育新学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案”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而我们对这一部分内容则是采取“无案”化的处理方式—不作任何指导,只要求学生把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探究呈现给教师和学生,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提交的探究成果进行点比全国着名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曾指出:学习能力是什么?是知识加
方法加运用!本“学案”的三个层次正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学习能力这种认识之上而设计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把“学案”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就变成子“学件”,即“专题学习网页”设计。当然‘学件”的设计与实施还受到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及软硬件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已经制作了《月球》的专题学习网页,初步尝试,较受学生欢迎。2.高三“学案”的目标与设置要点
高三年级地理学习与高一年级间的差异是:(1)必须面对高考,是应试教育,知识的掌握很重要;(2)文科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学习能力较理科学生差,学习习惯也存在问题。所以高三的“学案”设置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按计划、分阶段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高三阶段“学案”的目标主要有:“学案”设置的第一、二层次和相应的目标就是组织学生自学,把握知识结构,拓展思维空间。学什么、如何学,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树料,是地理教学内容的最基本载体。所以,“学案”的第一层次就是组织学生通读或自学课文。这部分“学案”以章或单元为单位进行,按课文次序,通过小型间答和填空题逐步进行。
课文中的文字学生不会不懂,但其中的知识点、概念间的关系、知识结构不容易把握,“学案”在编写时要注意重点、难点的把握并设置难度阶梯,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结构。
在组织学生自学时,要设计好让学生如何参与学习,是看书、回答问题、发现问题、画图还是思考?通过这些途径或程序使学习者吸收必要的外部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
地理知识结构的总结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将某一节知识点的内容归纳出重点,分析几个知识重点的内在联系,如因果关系、平行关系、递进关系、对比关系等,找出连接几个知识重点的‘桥梁”,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知识结构图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案”第三层次的目标是:理解高考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现在,书店、书摊里堆满了各种复习用书,仔细翻阅这类书籍可以发现,这些复习用书质量不高,相互抄袭、模仿高考试题或抄袭高考试题的很多,有创新性的很少。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精讲精练而选编。各种练习题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组织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历年的高考试题是优秀的试题资源库,它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于是,我们“学案”的一部分就是对历年高考题的分章、分类和分析这些分类试题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优秀“学树”精讲精用这些分类试题,让学生从这些高考试题中体会高考“不变”的能力要求。
高三“学案”第四层次的目标是:综合、整合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学案”通过一个主题或一个专题展开,打破教材学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个别范例,解决关键性知识点、联系图采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学案”编制原则和运用策略
根据以上分层目标,在“学案”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在“学案”设置过程中要对高三学生整一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设计教师要精通全部教材,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单元设计、课时设计、训练设计,使学生的认识由浅人深,由局部到全部,认识分布现状与模式关系,并建立起“全景脑图”,形成学习系统高一的“学案”按教学单元发放,一学期形成成套的复习提纲。
2.教学相长原则
“学案”的设置主要是组织学生自学,利用“学案”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学案”设计时,教师已经考虑了引导、步骤、深度等教学问题,还要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学案”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设计好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哪些是需要教师指导,哪些内容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哪些内容是在教师讲的基础上学生练。现代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占有者,学生讲的东西可能更能吸引同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师生互学,学教和谐,教学相长。
3.可操作性原则
“学案”以讲义的形式发放给每个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给予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学案”的安徘有程序、有梯度“学案”能使我校90%的学生自己完成85%的学习任务,而对10%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15%有难度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师的教和辅导来解决“学案”有利于发现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典型性问题分析,有利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有利于学生反思、复习及认知通过学生反馈及时修改“学案”或在下一阶段的“学案”中进行调整。
“学案”的运用要与教学管理相匹配,把握好阶段性与教学节奏,教、学、讲、练相结合,检查与评价相结合。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自觉性是有差异的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学案”中的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困难,答案是否正确,完成的质量如何等。检查的方式可以是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上交作业(“学案”)进行检查,也可以通过测验进行检查。评价有两种: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及时评价与考核比价。考核评价可以使学生自己知道学习成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状况并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具体的依据。高三的“学案”往往与单元测验或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相配套高一“无案”的自主探究性作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参与者,一位学生的演示、演说教育和影响着其他学生。
五、“学案”的使用效果及评价
我们认为教育教学效果有两大方面:可测量的效果和不可测量、评价的效果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高级、低级之分;习得的能力有近迁移和远迁移效果:学校学习可以是短(文秘站:)期内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也可能使学生终身难忘、一辈子受用。学校教育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完成“学业”、考上大学,这是可测量和评价的。长期目标是:学生可待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10年、20年甚全50年、100年后才可评价。高三“学案”的使用首先实现了教学短期目标,在这方面我们是成功的1999年9月,利用“学案”组织高三复习 , 2000年文科综合考试成绩在杭三市遥遥领先(地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1年文科综合考试成绩仍在杭三市名列前茅。1999年9月在杭三市开设了利用“学案”组织复习的公开课,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现在,杭三市有许多学校在使用我们的“学案”。“学案”的使用使整个高三的地理复习有条不紊,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整个复习效率。“学案”的远期效果史为深远。
从今秋开始,天津市、山西省、江西省将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自己有幸先同志们一步接触 到供试验用的新的《地理教学大纲)和高中一年级地理教材,先睹为快。本文仅就新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 学方法谈点粗浅看法,以期与同行相互磋商,共同提高。
一、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高一地理(必修)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奠定终身 受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基础。全书以人类为中心,去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经济活动 与地理环境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高二地理(限定选修),为选学文科学生毕业后 升学深造拓宽文化基础,它在高一地理(必修)基础上,把人文地理(狭义)中具有普通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 础知识加以叙述。高三地理(限定选修),则是在高一、高二地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地理区域研究基础知识 和当今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几个突出问题。以上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地理课,层次渐进,相辅相成,浑然一 体,共同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目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一地理1至4单元侧重于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高二地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 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高三地理则是让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结合地理课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 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二、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新构建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 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 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 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 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 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 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 、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 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 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从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 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三、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一)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 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 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 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向学生展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弄清天体系统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 宙观。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 “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 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 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 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 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这一点,可设 问让学生思考:①假如地球不公转只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差大小将有变化吗?②假如地球不 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昼夜更替吗?③如果黄赤交角等于零,太阳的回归运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将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既加深了对地理事象形成的 深刻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 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 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 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但无论怎样,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理清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简称“地地关系”。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例如: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离开了各 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各组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就很难理解复杂的陆地环境形成、发展 与演化。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有搞清“地地关系”,找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协调人类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当学生了解了“海气关系”、“海陆关系”时 ,就会从保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高度,自觉地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变分散的、机械的识记为系统的、 理解的识记,既便于记,又便于忆,才可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象。例如: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在“大气 的运动”一节中,只要学生搞清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状况几者关系,搞清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力、风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以后的“气旋与反 气旋”、“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境、北半球1月、7月气压形势,乃至世界的降水与气温分 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诸多知识。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通 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等,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灾害 意识”,确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灾能力,包括应灾心理和应灾行为 的培养。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适度不合理地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一类 是由于人类消费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环境污染的污 染源、污染物、污染原理等)、危害、对策让学生了解清楚,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摒弃“人地对立”(如“人主 宰自然”、“人定胜天”等)的传统“人地观”,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人地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自觉参与当地环保工作,展示地理之价值,教育学生讲究“环境道德”,让他们从自身作起,从小事作起,从 现在作起,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自觉与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三)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注 意把握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问题:①影响农(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影响农(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③ 农(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区位因素对农 (工)业区位影响在不断变化着;④农(工)业区位选择,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与之相应,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①联系实际搞社会调查,对当地(或某一地区)农(工)业区位因素 或区位选择作出分析与评价;②根据不同农(工)业部门不同特点和区位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选择主导区位因 素;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农(工)业区位的选择实践 。
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 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 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域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利用比 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去掌握每个农(工)业区域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 期对我国或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有所借鉴。
结束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刚刚开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教学中,努 力改变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作法,重视对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等现代观念 的教育;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原理、技能解决人地关系中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并 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实践活动,将我们的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几年来我校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方面都已经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在高中年级连续几年开讲《中国旅游地理》选修课,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采,并且结 合了学生在南京、绍兴等地的考察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相当一部分同学外出旅游的阅历,使教学过程始终引起了 学生浓郁的兴趣,博得了学生的欢迎。考试作为课程终结的环节,应该如何受教育目标的制约,采用何种有利 于学生发展的考试方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考试方式要服从教育目标的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地理选修课,经过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该课程并非仅仅局限在扩充学生的地理 知识,也决非是一门单纯知识型的选修课,其教学内容的潜在教育价值可以充分地挖掘和深层地加以开发。
“知之深而爱之切”。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对一些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景点的了解,无疑是熏陶学 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而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好河山及灿烂悠久的 文化来达到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豪感是该课程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此外,在教学中也发现尽管不少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旅游活动经历,但却体验不深,领悟不够,这是由于 已有知识的融合能力不足和文化修养视野不广有关。提高欣赏旅游风光的水平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因此在本课 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景点的特色,更重要是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感和正确审美 方法,因此美育也是教育目标之一。
再有,由于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较差,科学与人文的渗诱与融合水 平有限。在本课程中自然风光的形成和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开发造就了如杭州西湖、三峡、都江堰等 等著名景区,都是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认识问题的极好教学内容。本课程中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我国传统 的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可以融会贯通,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地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 精华,这也是可以达成的教育目标之一。
因此,除了作为本课程的显性教育目标即了解和认识我国旅游源 的特点及主要旅游景区以外,还应达到 隐性的教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熏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提高综合各科知识认识问题的能力。 简而言之,显性教育目标以知识为主,隐性教育目标以情感与能力为主,前者注重于知识水平的提高,后者则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鉴于以上的认识,引发了有关如何进行好考试的思考。
二、重新审视主观性考试的功能
80年代以来,考试方式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普遍重视。地理学科的标准化考试研 究成为教育评估技术现代化标志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引进了大量选择题,其优点是可以覆盖很大的知识面和达 到评分客观化,这类客观性考试在目前的选拔考试(如高考)和水平考试(如会考)中广泛使用。而评分主观 性较强的一类考试方式遭到了冷落。
然而,尽管标准化考试的评分客观性很强,但它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一是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 异思维的发挥,二是侧重在课本知识范围,难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三是考试只反映学习结果,而不能表 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在价值观、个性化方面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中国旅游地理》选修课的考试,根据其教育目标的要求显然不适宜这种将学生束缚于课堂、将他们思想的拘禁于教师讲授 内容之中的严肃紧张的考试方式。因此,本课程的考试只能在多种形式的主观评分型的考试类型中寻找一些有 效的方法。期望这种考试能获得以下效果:
1.将考试作为学习的继续而不是学习的终结,增强学生对考试的兴趣程度,而不是作为一种压力来承受。
2.将考试的过程转化为再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的个性化差异作出适度的评价。
3.将考试作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才能、充分显露他们在爱国主义情感和美育方面的发展过程,从而综合地 评估他们的学习结果。
这样的考试显然不宜采用一张试卷、几十道选择题、填空题或问答题的方式来完成,必须从考试方式、命 题方式和评估方式上作一些新的尝试。
三、多种形式的选修课考试
近几年的《中国旅游地理》考试中,我大致作了以下几种方式的试验:
1.演讲式。要求同学收集资料,图文并茂地介绍自己曾经游览过某地的旅游风光特点以及当地文化特色。 限时5-10分钟。考试时,不少学生能以身历其境的感觉,满怀激情地用地图、照片和收集的工艺品作了出色的 演讲。有一位同学曾随她的父亲考察了敦煌,她查阅大量有关敦煌壁画的资料,并且临摹了一些画像,对敦煌 在汉唐丝绸之路上的辉煌历史和壁画艺术的重要价值作了很好的介绍。有一些同学仅在市内游览,但他能选择 对城隍庙明清风格的民居和上海民俗也作了比较深刻的介绍。这一次的考试过程,对大多数同学来讲,又上了 一堂内容丰富的旅游课。
2.口试式。考试之前规定每位同学出若干道口试题,要求出题不仅涉及地理,而且要联系语文中学过的山 水文学作品和历史背景以及一些风俗民情等方面内容,希望他们挖掘出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教师对口试题作了 筛选以后在考试时由学生任选作答。答案正确与否由命题学生评判或补充。这一次考题的命题过程、考试过程 和评价过程均由学生参与,调动了学生投入考试的积极性。
3.导游式。结合学生的南京、绍兴考察活动,事先要求他们对某一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风光特点 作生动的介绍。在考试时不同理解程度的同学对同一景点的介绍的深度和对美感的领悟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因 此考核也能使同学们显出不同等级的水平。
4.壁报式。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某旅游主题编绘一份图文并茂的壁报,特别要求作一幅旅游简图, 以培养他们空间方位概念。并要求对旅游的路线和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师在学生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划 定版面等过程中一一作 了解和指导。这一考试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的评价有了较充分了解。
不同形式的考试,实际都成为一次颂扬祖国美好河山和灿烂文化的主题班会,也是一次充分表现自我的机 会。由此让学生知道,教室以外的山河风光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是 他们永久的大课堂。
通过教学与考试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考试方式的研究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素质教育中, 如何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试,以达到促进学生的思想情操、学习态度、个性特长以及知识能 力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
心智模式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具体的说,它是深植于心中的各种图象、假设、理论、故事,在日积月累之后形成我们的主观思维,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形象的把心智模式称为一张隐藏的心灵地图。这张个人心中隐藏的心灵地图的形成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它伴随着从小到大在各样经历的环境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所见所闻,包括书本、老师、家长、同学们讲的故事,都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一幅幅特色各异的图像,并经过自我思维的加工,据此推论而得到各种不同的假设。正是这些图像、故事和假设,促使人们对待同一件事情或事物的判断会有不同想法、说法和采取各异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与他的成长环境[!]、教育情况密切相关,而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情况的不尽相同一样,使其形成的心智模式易出现差异性。
就是这张学生心中隐藏的心灵地图,它决定着学生所看到的事物,主观的想法左右了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心中隐藏的这张心灵地图的科学性的多与少,就会导致他们对事物看法产生多少错误的认识,从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果。
1 如何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科学客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
我们先来了解心智模式的特点:
1.1 心智模式的四个特点
第一,根深蒂固于每个人的心中。理解为我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二,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极少意识到甚至根本不能意识到自己某些知识体系的不科学和不客观、不完整性。
第三,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点。世界上即使是很成功的人、很伟大的人心智模式也都有不同的缺点。所以必须唤起人们的注意,必须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第四,心智模式有时效性。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所处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智模式会产生变化,它具有时效性。一个时期认为是正确的心智模式,到了另一个时期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
针对心智模式的这四个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观点的错误性入手,也可以在时间的推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善观点改善学生的心灵地图着手……,从而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心智模式的缺点而进行的改善对策与修改方法。
1.2 针对学生心智模式的缺点导致学生易犯的地理小错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的相应对策
1.2.1 缺点一:删减效应――主观偏好的作用:男女学生心理特质的差异,使男学生或女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对某一或某些内容的偏好或厌恶,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一些动力或阻力。动力式的主观偏好当然会激发该学生学习该模块的内容的热情的专注。但那种阻力式的主观偏好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厌恶产生其个人对地理知识的自行删减,用偷工减料的学习甚至不学来逃避该模块内容,从而使该学生个人的地理知识体系出现完整性的失缺和部分内容的苍白性,甚至无知。
1.2.2 缺点二:建构效应――主观补充产生的失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正确科学的自我主观补充其实是对其知识体系很好的一种建构效应,使其自身能对课堂上老师无法面面俱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修补。但,由于处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本身知识体系的不够完整性和心智模式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点,使其个人在进行课后的自我主观补充过程中易导致知识内容的错误性判断与联接,甚至是知识内容主观补充后的错误性观点的产生。
1.2.3 缺点三:一般化效应――以偏概全:这个问题在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引起的原因仍主要归咎于学生各学科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另,由于逻辑思维的不完善和思考的不全面,在使用规律和原理时出现以偏概全、套用规律的现象。
1.2.4 缺点四:曲解效应――自以为是:这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一些学生涉及地理领域较深,从而易在部分知识点上自以为是和所谓的钻了牛角尖,不接受老师的正确观点;另外一方面归咎于学生自身的课堂不认真听讲与课后的不温书不练手,没有一点新知识的填充,只是全靠以往的旧知识来解决高中地理知识,这怎能不会出现自以为是的曲解效应?对于前一类学生,建议以心理战为突破口,从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攻破。而后一种学生,我往往在小测验后以个别谈话为住,尽量让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认真是造成解题中曲解产生的主要症结所在。对于地理知识点的曲解,不一一作答,首先以督促其先看书先认真听课,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一张隐藏的心理地图,学生有,老师当然也有。老师的这张隐藏的心灵地图于是也就有了心智模式存在的四个特点。包括老师的心灵地图也会存在着缺点等等。
2 师生共同改善心智模式的措施
2.1 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点。所以师生必须共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老师尤其需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心智模式的缺点,再帮助学生寻找他的心智模式的缺点。
2.2 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倾听。这种有效地沟通和倾听可以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还可以由教师引导在部分学生之间进行。学生的选择尽量以取长补短型为主。
2.3 不断反思、质疑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师本人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质疑,通过再学习再充电与资料查找验证进而解决问题症结。学生同样需要在温书和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形成自己较科学的逻辑思维思想。
通过会考命题,促进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师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思想,是教研员不可回避的一 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中地理会考命题的实践,总结一些体会和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中地理会考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会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严重向“应试教育”倾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因 此,带有纠偏的历史使命。在“应试教育”进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时,社会各界普遍提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主 张。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就考试而言,大体包含如下内容:考试是一种手段,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价、 反馈、预测和激励功能。通过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测验师生教与学的状况,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法的改 进,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
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我们以为应具有以下四点。
1.各种考试都必须从整体课程计划的角度来设计,尽可能在考试中渗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状况,尽可能地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使所有学生从考试中认识到自己的 学习成绩,并能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3.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
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对高中地理会考的性质、目的和内涵的认识
高中地理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考试。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选拔考试,而 是属于以标准参照为主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的水平考试。其任务在于考核学生地理课 程的学业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因此,它必须严格区别于高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会考的内涵:我们认为主要应该考核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内,所应具备的地理素质。具体说 ,包括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学文化知识、地理思维方法、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意识、 全球意识、绘制简单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了解的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要强调指 出的是,上述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按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应属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还应 考虑高中地理课在高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我省民族众多、薄弱学校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试目标时,需在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把合格的下限适当下调,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层次,以激励不同学习状况的学 生产生再学习的欲望。
高中地理会考,要全面贯彻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这是地理会考 的总精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通过教研途径,对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训练;2.重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球观念和正确的人 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地理素质教育内涵丰富,而且随时间、空间而异,要充分体现它,就需要从许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三、拟订会考命题计划的指导思想及设想
高中会考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会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贯彻地理教学 大纲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命题的恰当与否是关键。然而,命题计划的编制 ,又从根本上控制着命题的质量。因此,在历年会考中,都把编制会考命题计划,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拟订命题计划所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试卷中试题的能力和层次要求,应在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范围之内。
2.代表性原则。试题的内容,能力要求,应对地理会考目标总体具有代表性。
3.结构性原则。试卷中各种题型的比例设计,要符合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要求。
4.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
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是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根据会考目的,把总体设计定位为 :重点考核学生对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会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学业水平有一定区分度。根据这 个总体设计,把有关问题作如下处理。
1.内容比例。根据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知识比例,历年会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环境、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分数比确定为1:4:5。在这个框架内,再根据教材知识点的密集程度,确定各单元所占分数的比例。
2.考试水平。设计考试水平的目的,在于用可操作的明确语言,对考核的要点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教学大 纲对教学要求的规定,参照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和教学实际,把地理考试水平由低到高分为识记 、理解、应用三级。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构想出发,我省从1990年实行中学地理会考以来,一直 强调理解和应用的考核。在进行试卷总体设计时,对此作专门研究。
3.学科能力要求。地理学科能力是学生参与完成地理学习活动的主要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技 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须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结合我省普通 高中实际情况加以实施,提出三项基本能力:地理认知能力,即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称、 数值、结构、演化过程等)的记忆或再认能力。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即识读、填绘地图和编制地理图 表(包括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曲线图、景观图等)的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已有地理知识 和技能的迁移,解释、解决和评价有关地理问题的 能力。
4.题型。根据会考的性质和规模,从试题属性看,以采用学生熟悉的题型为基本题型。把适于考核识记、 理解、应用的客观题和适于考核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综合、评价以及语言运用等的主观题加以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试题结构看,多年来采用了学生熟悉的单项选择、双项选择和填绘地图三种题型。
5.难度比例。会考命题中,要使试卷符合考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必须注意控制难度。根据会考的主 要任务和同时兼有的区分性能,地理会考试卷总体难度设计为0.75-0.90,试卷中容易题(难度值在0.80以上) ,中等题(难度值在0.50-0.80之间),较难题(难度值在0.50以下),三者之比为7:2:1。
6.命题力求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考试水平的层次性,并突出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考查。
(三)命题计划表的编制
命题计划表是会考试卷总体结构设计的具体体现,是编制试题、试卷的蓝图。它将不同的考试内容在试卷 中所占的分量,各内容采用的题型,各类试题应占的比重,考试要求的比例等,分门别类地定出量化指标,并 以表格形式作出详细、明确的反映,具体编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以知识内容、题型为横坐标,并按教材的各章内容展开。纵坐标为考试要求和难度值。
第二步 在表格相应栏内,填写出试卷总体设计内容。包括内容分布、考试水平分布、题型分布、难度分 布及合格标准分布。
第三步 确定各章不同考试水平、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分值,即期望值。
总括起来,可以看出,一套试题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精神,体现素质教 育特征,又要照顾我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四、会考试题体现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会考试题的特点
我省自1990年高中地理会考以来,共进行了八次。八次试题的特点是:会考的性质、目的、内涵和命题计 划的编制恒定不变;题型结构稳定;1990-1994年,考虑到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知识型试题比例较大。1 995年以后,经过分析,认为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试题结构向智能方向转化,其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点。
1.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的灵活度在层次和角度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尽管试题内 容都来自教材,解答方法也可以从教材中找到,但不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而需变换方式或重新组合。这样突出 了能力的考查。各大题渗透了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分析地图等能力考查。
2.进一步开发读图题的功能。读图题是地理学科考试特有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分布能力和分析能 力。在1997年试题中,地理图表共22幅,比19>文秘站:<94年增加5幅,总计占51分。从考卷看,有寓图于文的试题,有以 文考图的试题,有由静态到动态的试题,也有由平面转化到立体的读图题。
3.国情、国策、环境等知识的考核内容比重增大。地理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载体。高中地理有着 丰富的国情、国策知识,涉及教材中的资源、能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与城市、环境等内容。这部分 是考核的重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运用会考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逐渐摆脱出来,使学生 在地理素质方面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一定提高。
(二)试题举例1.在下图中,a、b两带的风向应是
附图{图}
(1)在座标图上绘出我国粮食产量增长折线图。
(2)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____位。
(3)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最东的是____,最西的是____。
3.昆明筇竹寺山上的三叶虫化石反映的地质年代是: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这三个试题既包括了基础知识,又包括了基本技能;既有国情、又有省情。它不是直接用书上的现成叙述 作答,而是利用所讲基本原理化文字为作图。题目的深层内涵,既包含着思想教育又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比较 充分地体现了会考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面的作用。
八年来的高中地理会考命题从反馈的信息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稳定了高中地理教学秩序。对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师生均心中有数,因而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排除了猜题、突击应考等“应试教育”的弊端。
第二,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于长期坚持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正确教学导向,所以,到1995年,虽然试题的灵活性提高了,但考试成绩仍保持稳定,说明素质教育的 贯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增强。
第三,从上述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卷面考试不是只能考查书本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考 查学生的基本素质。试题、试卷都只是一个载体,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
第四,卷面还清楚地反映出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的教学差距。这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指导教 学的有力根据,也为当地开展教研活动提出明确的课题。
可以认为,从会考的角度看,高中地理会考命题是成功的,是值得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的。至于从卷面 上反映出来的诸多教学问题,形成因素较为复杂,需要从许多方面进行工作。
当然,我们也深知考试命题是一门学问,对它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过去的工作虽然看到一点结果,但是 ,今后的道路仍然是很长的。我们将不懈努力,继续深入开展有关考试命题的科研活动,为丰富命题经验作出 应有的努力。
高中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低起点,小步子”,减缓坡度,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的感受。
一、正确认识,寻找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整体框架是按照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的基本知识。高二地理则分为两大块: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人地间的关系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人地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初中、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初中地理教材中具体地理事实,地理材料较多,高中地 理则侧重于揭示地理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规律。②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讲述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特征; 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主要论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原理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③初中地理以感性 知识为主,高中地理则上升到理性知识;前者是基础和依据 ,后者则是前者的加深和 拓宽,两者相辅相存。
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正是高二学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例如,初中地理讲地球表面大气运动的规律时,教师通过“ 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范围,而高一学生则还要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运用热力环流形成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发现一般性的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现象到一般地理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各种方法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得到正确的结论。
从教学方法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通常以具体的地理事实及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活动控制程度比较高,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学生的依赖性较大。而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去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很多问题。
二、有效衔接,发展学生
1.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容易淡忘。进入高二后,学生要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旧知的工作,并请学生把初中教材在上课时带着,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引出高中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如高二“ 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交替”。新授时可以从“ 昼夜交替”的原因入手,请同学思考,再从结论“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降解难度。这样,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读图、用图的技能。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 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等”,高中阶段还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标在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初中阶段停留于图上有什么地理事物,较少探究为什么。初中学生在探究“ 为什么”中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未能深切体会到,而进入高中后,这一有效方法运用得好,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感到轻松而有趣乃至事半功倍。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又是难点,有效利用读图方式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引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学生不再感到难点“难”学,而且利用图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做到观其“ 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从某一方面看待问题,而高中地理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的层次去看待问题,也是将初中的知识“点”过渡到高中知识层“ 面”进而形成知识网”所必须经过的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学生学习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认为内地核物质是固体状态? 依据是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有同学提出: 在“地震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上,内核只有纵波通过,无横波,则排除液态,可能是气态或固态。也有同学通过上网查找,发现这一情况,纵波在 5149千米深度处也有可能转化为横波,所以 说内核部分是固态,图上在深度5120——6371千米之间如能添绘一小段横波,这样就更完整…… 通过合作研究,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使地理学科学习充满了乐趣与生机。
4.评价方式的衔接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好胜心理,即较注重结果。学生习惯上的评价比较注重分数等。进入高中,对于学生地理学习评价应有一个良好的衔接,进一步激发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分数确实能体现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运用,但并不全面。如把评价进行类型的细化,可以分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评价,并且注意这三种评价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又如把评价内容进行扩展,可以分成地理知识掌握状况的评价、地理技能形成状况的评价、地理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和地理情意发展状况的评价等。注重考试结果的同时,也侧重平时学习的过程: 课堂学习的思维度,课后作业的理解度,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实践活动的合作度等。多方式、多手段地去评价一位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使评价起到真正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