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阅读教育论文

阅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1 11:04: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阅读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阅读教育论文

阅读教育论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情感教育越来越被诸多教育者所重视。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需注重方式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的驱动力。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通过学生朗读、诵读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然纸上。学生与作者之间跨越时间、空间进行一场对话,双方以读物为中介,以情传情,实现两个心灵的理智转换和情感交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朗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

首先是课前朗读,课前朗读的要求只是要学生齐读,找出自己不会读的字词,达到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其次是课堂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这一次的朗读与课前朗读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求在前一次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不必齐读;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关键词、句加以勾画圈点。这一次朗读后,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已有所理解,为下一步的分析课文奠定基础。再次是分析后朗读,这次朗读是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要求较前两次要高很多,而且只是有侧重地读,重点朗读文章的主要文段,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读,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读《岳阳楼记》时,第一次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第二次朗读,勾画出一些难懂的语句文段;第三次朗读,在讲解的基础上,基本能感受文中两种不同的心境以及作者那种波澜起伏的感情和对信念的执著追求。

二、通过教师导读,沟通作者、教师、学生的感情

这里所说的导读,主要是教师指导精读,要教会学生学会精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情动于己”,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

如,在教学《包身工》的过程中,学生在读解包身工起床情境一段时,开始只觉得一片混乱,并且对“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将身体背转一下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等情节并不能理解,第一反应就是全班哄堂大笑,个别学生更是互相取笑。这种情况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成为必要,诸如“‘冲’字表现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这一段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通过讨论,学生基本能理解包身工那种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和她们长久受非人的折磨变得麻木的心态以及作者对她们的深切同情。

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由不懂到懂,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逐步明白了作者在这些文字中所注入的感情,受到作者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与作者的心灵达到相感通,加强了情感体验。情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情感体验,反过来,学生心中所形成的情感又促使教师加强对文中的情感感应。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感情达到了融会贯通。

三、通过联想、想象,感悟文中之情,实现情感再造

在文章的讲解、品析过程中,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感情达到“感通”,形成共鸣。但是,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并非到此为止,教学的目的不能以追求作者本意为唯一目标,而应凭着学生的已知,去探求、发现文章的各种内涵,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原形理解和创造理解的结合,形成“一千个读

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触发学生的情思,以深化情感的体验,获得学以致用、学创相生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实现情感再造。

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某种情感体验后,会思绪万千,或者重新搜索相关的阅读资料,回忆过去已经学过的知识,挖掘自己曾有过的相似经验,打开岁月尘封的大门,获得新的认识。在教读《荷塘月色》时,为加深学生对文中作者情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月色下的荷塘,学生感受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哀愁,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下几十幅不同的月色下的荷塘。这一过程开拓了学生思维的领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无形中又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新的感受,在感受美的熏陶之后进行美的再创造,再经历一次新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阅读教育论文:对“经验之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阅读

对“经验之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阅读

一、“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一是“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是“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是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地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是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二、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存在的局限性

1.曾经有一位美国教育学者批判“经验之塔”的实际重点是放在媒体的选择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反应上。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媒体对现代教学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用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知识的传输。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随着学生的反应随时改变教学策略。因此,这种只注重“媒体的选择”而不注重“学生的反应”的理论,必然是事倍功半的,也不可能适应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2.“经验之塔”理论还有一个特殊的弱点,那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视整个教学过程。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理论。

3.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看成一种辅助教学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发挥了远远超出“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来使用。因此,它们对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有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试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教学误区。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集中到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评价中,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教师和课本。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一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阅读教育论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摘要]阅读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美 形象美 意境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的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下面笔者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品味语言,发现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优美的语言,是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丰富源泉。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字朴实、真挚。《纪念刘和珍君》的犀利、诘问,《赤壁》的磅礴、激越,《空中楼阁》的清新、婉约,《荷塘月色》叠字叠词的运用俯拾皆是,使文字呈现动人的声韵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语言方面入手,带领学生领略那神态万千的桂林山水、妩媚多姿的西湖秀水、嶙峋怪诞的黄山奇石,感受阳光的温暖、风的清凉、夜的宁静、月的皎洁、花的清香、叶的飘零,体悟黛玉的多愁善感、诸葛的足智多谋、屈原的爱国情怀、杜甫的关注民生、王维的纵情山水、清照的无限哀思,让学生沉醉于文学的氛围中,沉浸在审美的愉悦里,徜徉在感悟的文学长廊上,在享受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田上,撒下追求希望的种子。

二、把握形象,体会美

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如坚持正道为理想献身的屈原(《涉江》);有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正气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等。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时,教师应该善于从审美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认同,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罗丹语)反面人物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同样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绪体验、情感愉悦和思维快感。

三、感受意境,领悟美

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的讲解去感染学生,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发美点,可以欣赏文章外观形态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欣赏内在意象美,可以欣赏文化意韵美等方面体会它的意境美,使学生从感知层、体会层不断递进,力求运用“激情”、“热情”,让学生数次出入于美文之中,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

可见,只有把握课文的意境以及意境中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四、启发学生,想象美

别林斯基曾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在欣赏理解作品的意境的同时,教师应注意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材中有各种因素的美,要体会这些美,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美的加工”美的想象、美的思维,使本来枯燥单调的知识演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并用自己的手去表现美,想象美。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重点应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如此恬静、淡雅、高洁。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在家乡的夏夜,月光下静静流淌的小河,清新、宁静、富有诗意。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意境的理解。强化了自身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

想象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想象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的实践锻炼。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更能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充分把握诗歌主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想象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执著,想象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放,想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胸襟,想象岳飞“起来独自绕阶行”的惆怅……

由此可见,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体会美,领悟美,想象美,使语文阅读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注重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这不仅会使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也会使学生的人格修养得到完善。

阅读教育论文: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 青少年名著计划 阅读指导

论文摘要: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 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 books 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教育论文:试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后现代性阅读

【论文摘要】结合全球化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共生性大背景,联系当前教育的现状,运用后现代的一些基本理念,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观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并试图建构起这样的现代教育观: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回归人本身,重视对人的关怀,对生命整体的唤醒与培育,兼顾现实性与超前性原则,在现实中超越,在超越中创造,直至走向理想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后现代性

也许是中西方哲学背景的差异等诸多原因,中国似乎一直在用自己固有的感性跟着西方的理论跑。当后现代在全球肆虐,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被妖魔化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它走进中国的必然性,也不得不运用后现代的理念重新观照传统的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以期在反思批判中获得对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的建构与超越。

1.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1894年,《新纪元》杂志要求恩格斯用一段话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89页)在这里,不在于这一段话说的是什么,而在于这一段话为什么可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实质和核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在这里,“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是指的一种未来的社会理想。在未来理想社会的人,应是全面发展的人。

从这一基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七一”讲话中也曾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他还研究了现存世界商品生产特殊方式,揭示了现存世界人的异化状态的经济根源。他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8-89页)可见,人的异化是由物的异化,即经济形式的异化引起的。正如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一样,商品、货币、金钱等物的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就在于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改变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科学社会主义则探索了人的全面发展,改变现存世界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的现实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实践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实践过程。

有了这样一些基本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首先,第一层次,亦即最基本的层次,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而这一点显然又是和旧式分工的消灭紧密相联系的;第二个层次,即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了自由的发展;第三个层次则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第一、二层次基本上从具体形态上——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形态上说的,第三个层次是从广阔的意义(形态)上说的,它也是第一个层次的引申和目标;第四个层次,由前三个层次进一步引申而来的,是指个体和社会的谐调统一发展。这四个层次,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完整、精确的定义,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能见到的最具体、明确、科学的定义。这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途径是教育,或者说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人类的解放,也应该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2.后现代与教育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视域融合

有人曾说后现代的话语是反人性、反人道的,反对一切人文关怀。可当我们在认真回顾后现论的生成时会发现,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上,确实有质疑传统启蒙主义的人道主义话语的倾向,这从德里达的解构历史和人文主义的早期表述中可以看到,从福科的解构历史与主体的一系列论述也不难推导出对“人”这一命题的批判。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基础理论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对“人”这一主题的解构清理,并不意味着不关怀人。只不过是去除那些虚假的、人为的面具,而恰恰是更真实地关怀人的本来存在境遇。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本身,显然是把对人的关怀放到首位。后现代建筑、后现代文学艺术,明显是把人的主题放到一个解除了历史重压的更加真实的语境加以思考和表现。

所以,当我们将后现代的颠覆性、反思性、批判性,提倡多元、平等、对话等理念引入中国的当代教育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思考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传统的教育观,能带给日渐生硬的教育模式新的生命气象,而这种冲击带来的变化势必会极大地推动教育新的发展,以至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构起后现代的人性化的教育。

曾有一位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波斯纳赋予了“反思”在“成长”过程中的杠杆意义。由此,我认为,一所学校发展的公式应该是:历史十反思=发展;而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则应该是:现状十批判=建设。可以说,这是事物发展的凸显自我批判意识的两个重要轨迹:人在反思中走向成长,事业在批判中走向建设。

当我们在探讨现代教育的主旨时,有关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了一种观点:开发人脑。而且还有教育人士呼吁:无论学习成绩处于何种状况的学生,几乎每一个个体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潜能,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类自身沉睡着的潜力”,有待我们去开发。这一说法把教育的主旨局限于“开发人脑”,显然未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元基点。当我们用反思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教育和现行教育时,可以这样来认识教育:教育是对人生命整体的唤醒与培育,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智慧的和技能的。也就是说当代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发展为核心,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和人文关怀为主旨。正像深圳机场实验学校所提倡的:让生命在学习中醒着;用爱心唤醒每一个生命。关怀每一位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每天都能过得健康愉快;引领每一位学生的多元智能,让他们每一天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促成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整体,让他们每一天都能得到和谐的提升。这种教育理念充分体现着对学生生命整体发展的关爱。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看到,长期以来的“大一统”教学体制下,缩小差异、防止分化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且似乎形成了中国教育的一种思维定式和传统心理。其实,差异是一种生态,分化是一种规律。自然界没有差异,就不成其为自然界,没有分化就没有丰富多彩;人类没有差异,就不成其为人类,没有分化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世界没有差异也就不成其为世界,没有分化也就没有兴旺发达。我们简直不敢想象:那种没有差异、没有分化的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用“克隆车间”来表述也许并不过分。因此,引进后现代的多元,势必给教育观带来新的气象。

3.正确认识当代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超越存在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我们的教育侧重于选拔精英,因此考虑问题的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如何考试和升学,更多的是追求教育的现实价值,而不是人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超越存在。当然不能否认,它客观上也在促进人的发展。而当我们进入科技综合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整体化的新世纪时,我们不得不打破和调整原有的教育秩序。因此,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当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向教育培养目标转化时,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主体素质的发展,而“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则需要把主体素质付诸于生活实践,是实践的一种结果。人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因而其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受制于自身的因素。一方面,一个人是否具有竞争意识、进取精神,是否具有自信心、决心,同时惰性因素、安于现状思想、怕冒险精神是否在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自身的发展。一旦一个人具有了惰性而不思进取,即使社会给其再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也难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人对社会的贡献精神是否得以培养或养成。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除旧式分工、重建个人所有制,而个人所有制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共同占有,这是以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提的。因此,道德素质,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意识应该是素质的基本前提和根本。

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该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其实,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素质教育所讲的能力,并不是某种操作技巧。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能力,有些能力对有些人是必需的,对另一些人则是可有可无的。再说,现在许多人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乃至身份经常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无法确切知道每个学生将来干什么,也就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能力在学校里都加以培养。学校所能做到和应该负责的只是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其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总之,素质内含着知识和能力,但知识、能力不等同于素质。素质教育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所以说,从知识教育观到能力教育观,再到素质教育观,是教育观念的重大进步,更是当代教育必须恪守的基本理念,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直至最终达到教育的超越存在。

十九世纪中叶,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到今天,有关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走过了一个不断丰富生成、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毕竟与今天不同,在当时条件下,他们通过探寻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并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这已经是了不起的科学发现,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状况,他们除了提出原则性的意见和进行科学预测外,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尤其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今天的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又要结合当今现实发展马克思主义甚至超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面对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当代中国教育真实的场景中,作为一种文化阐释代码的后现代主义更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等方方面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发展。我们坚信,只要教育本着回归人本身,重视对人的关怀,对生命整体的唤醒与培育,兼顾现实性与超前性原则,在现实中实现超越,在超越中努力创造,就一定会走向最终理想的目标。

阅读教育论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实践,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学生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改变了课堂固有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现行省编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思品教育为一体,通过学习课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正式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小学语文第四册《公鸡的脸红了》一文中,公鸡在它的朋友需要帮助时,很不礼貌地拒绝了;而当它的屋顶被大风刮跑后,邻居们热情地帮助抢修,公鸡想起自己平时的表现,脸红了。为了帮学生体会公鸡的冷漠、以及它得到朋友们的热情帮助后后悔、惭愧的心理,从而领悟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一主题。为此,我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录像,展示公鸡傲慢待友的故事情节以及风雨交加的晚上,公鸡急得又叫又跳,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冒雨为公鸡抢修屋顶的场面,让学生看图想象(公鸡会急得怎样叫;朋友们又会怎样进行安慰;得到帮助后的公鸡会怎样想… …)、并要求给画面配解说词(说说朋友们是怎样齐心协力地帮助公鸡的。)在动人的情节中,学生通过看、想、说、比,入真情于动景,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说得生动、比得细致,继之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3.激发兴趣,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利用电视录像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小蝌蚪的变化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将录像片中蝌蚪变化的几个阶段的曲型图片制作成教学软件,利用电脑多媒体,将蝌蝌身体变化过程分步展示于一个画面,学生就能如身临其境般在课堂中理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再如:学习第三册《祖国山水多美丽》一课时,过去每讲到这一课,学生只能通过同学、教师的介绍,结合图片来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既可以展示各个景点的声像资料,同时又能收听相关介绍。隆隆之声震耳欲聋,飞瀑彩虹,磅礴气势,呼之欲出。学生学习兴趣大增,通过亲自听、看,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且记忆深刻,油然产生了热爱祖国名山大川并为之自豪之情。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电教实验班中,每一学期我们都安排了若干首古诗的学习,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激发学生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4.突破难点,品词品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如《精彩的马戏》一文,为理解“绝活”一词,在体会课文语句的同时,如再让学生观看一段“山羊走钢丝”的录像,这样对理解词义就大有帮助。

5.深化练习,延伸扩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如教学生用“… …像… …”的句式说话,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在图像上出示若干本体,再以提示方式出示相应的喻体。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的句子自会脱口而出。

在课后练习中,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展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材料。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可以把习题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把习题的内容扩展得更广、更深,这也是课文知识内容的补充。这样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练习部分由枯燥,而变得有形有声,如游戏般易操作,好掌握。

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来实行意义建构,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能力的形成。

阅读教育论文: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师范生 青少年名著计划 阅读指导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 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 books 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

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教育论文:试论中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育

【论文关键词】阅读能力 教育

【论文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阅读态度等方面进行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其实阅读也是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成人都需要阅读。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阅读能力教育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接下来我就谈谈对阅读能力教育的几点浅显看法:

阅读能力教育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在阅读中精神也更集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首先要有量的积累,而支撑学生坚持下去的因素,除了顽强的意志之外,更好更有效的方法还是兴趣。那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立足于课堂,应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视学生的感情和思考,在积极引导中,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活泼,使学生入“迷”。也可以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阅读课、举办阅读竞赛等形式来激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立一个图书角,让同学们把自己的一些书或是把学校的书借出来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学习的书籍放在其中,让大家可以有书看有书读,从而形成人人爱好阅读的好氛围。

其次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其实阅读最简要的方式有三种:精读、泛读、浏览。精读即仔细地详细解释,深入细致地研读,也就是逐字逐句地读;泛读即学会大体了解所读文章的写作思路,大略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大略地泛泛地读;浏览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要读的东西扫视一遍,掌握大体的内容,也就是“一目十行”地读。例如:对一些重点课文或者优秀的作品,就要学生字斟句酌,仔细品味;而有些报刊杂志就可以采取泛读的方式,只要能抓住大概意思就可以。新课标规定,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对阅读价值不高的读物,就可以随便翻翻,看看重点句子或者标题。

另外阅读切忌过过眼瘾,读完就丢一边的态度。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有一名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阅读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篇章,要记在读书笔记或者阅读卡片上;对一些难点就要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及时解决。

再次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所阅读的作品。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跟作者交流情感的过程。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感悟课文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能够基本知道课文的结构,写作思路。重点段落是一篇作品的核心,也是作者要写的主旨所在。抓住重点段落,揣摩重点词句是读通文章的钥匙。很多优秀的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把自身的生活体验同阅读结合起来,可以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最后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也不容忽视。圣贤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要勤动脑,善思考。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要摘录要点,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优美的句子,好的词语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这首诗里面,告诉我们阅读要把握时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而阅读能力教育自然也就是一项非同一般的教学工作,是一项比较艰巨的教育教学工作,它需要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

阅读教育论文:浅探阅读教学与高职英语教育

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的独特性要求高职英语教学须以能力为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而在英语教学各环节中,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阅读教学 高职英语 应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职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词法、句法及语篇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1 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词汇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能适当扩展学生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架起词汇学习与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词汇是构成英语大厦的基石,而教材往往只给出了词汇的基本含义,对其它的用法没有解释。因此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在不同的语境下,词汇有着丰富的外延;此外,通过比较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词汇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例如,在动物词汇教学中,人们对dog, tiger与dragon, horse与 ox, sheep与 goat等的不同的看法和用法。 “dog”在外国被视为与人一样尊贵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 love my dog”之说,而“dragon”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但在外国却是邪恶的化身; “sheep”在英语中表示好人,能干的人,而 “goat”表示坏人和不能干的人。

通过此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增强了他们英语应用能力,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对词汇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是高职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英语教育和一些简单的涉外翻译工作的先决条件。

2 阅读教学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渗透有关英美文化

高职英语阅读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可思性、时代性前瞻性,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一体。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材料,讲授相关的背景知识,尤其是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别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正如胡文仲指出的那样“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的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延伸,不应只局限与练习其特定的语句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3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即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

在高职阅读教学中,一方面为了达到各类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满足将来就业的需要,所以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把握语篇中的信息能力为主要任务。一篇阅读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的,隐藏的,暗示的等等。例如,你会经常碰到象“infer(揣测)、imply(暗示)”这一类的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段落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说话者的引申义、文中没有直接陈述但却有所暗示的信息;甚至根据作者已经谈到的内容,imagine (想象)作者在下一个段落(原文中并没有)可能会说些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快速的获取具体的文字信息,还要在给定的时间内掌握包含在字里

行间隐藏、暗示的信息,这不仅对学生做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扩张力(即素质)提出了挑战。学生对一篇文章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表现。

4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归纳的能力

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须在与其他课程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

阅读教育论文:浅析阅读教学与高职英语教育

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的独特性要求高职英语教学须以能力为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而在英语教学各环节中,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阅读教学 高职英语 应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职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词法、句法及语篇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1 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词汇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能适当扩展学生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架起词汇学习与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词汇是构成英语大厦的基石,而教材往往只给出了词汇的基本含义,对其它的用法没有解释。因此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在不同的语境下,词汇有着丰富的外延;此外,通过比较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词汇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例如,在动物词汇教学中,人们对dog, tiger与dragon, horse与 ox, sheep与 goat等的不同的看法和用法。 “dog”在外国被视为与人一样尊贵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 love my dog”之说,而“dragon”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但在外国却是邪恶的化身; “sheep”在英语中表示好人,能干的人,而 “goat”表示坏人和不能干的人。

通过此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增强了他们英语应用能力,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对词汇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是高职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英语教育和一些简单的涉外翻译工作的先决条件。

2 阅读教学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渗透有关英美文化

高职英语阅读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可思性、时代性前瞻性,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一体。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材料,讲授相关的背景知识,尤其是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别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正如胡文仲指出的那样“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的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延伸,不应只局限与练习其特定的语句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3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即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

在高职阅读教学中,一方面为了达到各类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满足将来就业的需要,所以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把握语篇中的信息能力为主要任务。一篇阅读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的,隐藏的,暗示的等等。例如,你会经常碰到象“infer(揣测)、imply(暗示)”这一类的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段落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说话者的引申义、文中没有直接陈述但却有所暗示的信息;甚至根据作者已经谈到的内容,imagine (想象)作者在下一个段落(原文中并没有)可能会说些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快速的获取具体的文字信息,还要在给定的时间内

掌握包含在字里行间隐藏、暗示的信息,这不仅对学生做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扩张力(即素质)提出了挑战。学生对一篇文章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表现。

4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归纳的能力

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须在与其他课程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

阅读教育论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知识,使小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感受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较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渗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蕴藏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之中,可以充分渗透和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使小学生接触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内涵,较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意义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传承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强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相吻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和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相吻合,由于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可以极为容易地记忆琅琅上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从而较好地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充分契合,极大地增强了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2.与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相契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还可以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领略到中国汉语的独特魅力,更好地揣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探索

1.明确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充分意识到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和潮流,认识到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通过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奠定小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塑造小学生的人格品质。教师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突破传统的语文阅读教育理念,以系统的、开放的视野和眼光,全面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2.注重层次化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采用层次化的教育措施和手段,较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具体来说,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将视线集中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语言学习为主、思想和情感的指导为辅助,奠定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以语言为例,可以借助于字谜这种特有的汉字文化,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汉字,体味到汉字所具有的独特趣味性,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汉语言文化的内在神奇和奥妙。另外,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书法、象棋等传统文化,增进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并且还可以利用词串的方式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浸透;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并倡导学生在阅读时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合作,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阅读兴趣。以对子歌和对联为例,可以让中年级的小学生朗读对子,如:“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通过对子的读诵,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较好地实现记诵;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并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的部分词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体会,以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和能力。以“对联”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要增加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难度,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把握不同类型的对联。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增进学生在传统文化阅读中的情感理解和道德体悟,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

3.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内容入手:(1)古诗词的背诵阅读。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通过对古诗词的背诵阅读,感受和体味古诗词独特而优美的意境,体悟古诗词中精练的语言、深远的思想情感,可以利用古诗词的易记易背的特点,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诵。如:《墨梅》、《竹石》、《石灰吟》、《菩萨蛮》、《卜算子》等,使学生通过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郁的古诗词,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妙。并且,在讲授和阅读《氓》、《采薇》篇章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和学习《诗经•郑风•子衿》、《诗经•魏风•硕鼠》、《诗经•魏风•伐檀》等其他阅读名篇,以实现延伸和拓展阅读,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2)寓言、传说及历史故事的阅读。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和融入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寓言、传说及历史故事等,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牛郎织女》等,通过简洁、传神的寓言、传说故事,刻画出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以其诙谐幽默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同时,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故事的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阅读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就可以使学生明白这个历史故事所蕴含的知错能改、宽容大度的道德品质,体悟其中内蕴的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和学习《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可以让学生理解思想目光短浅的自负心理的害处,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3)传统历史文化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知识,通过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八国联军侵略中华的史实;通过阅读《丝绸之路》把握各民族之间友好交流的历史,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情感。(4)中国四大名著的章节选读。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穿插和融入中国四大名著的章节选读,小学生通过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章节选读,可以领略到孔明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周瑜的心胸狭隘、小气善妒;鲁智深的智勇双全等,从而更为全面的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状态,较好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4.实现传统文化阅读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相融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将传统文化阅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将传统文化阅读的情境与生活情境相融合,感受到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情境和氛围,则可以更为深入地体会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悟。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时,可以结合《牛郎织女》的阅读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代人民对于自由美好情感的向往之情,教师可以将这个传统文化阅读内容与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乞巧节、传统情人节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净化自己的心灵,激发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5.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使学生领略和体会到独特别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可以将闽南文化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中,通过鲜明富于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使学生喜爱闽南民俗,增进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实现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教师可以在小学阅读课堂中让学生学习闽南歌曲和闽南语言,并播放闽南流行的歌仔戏,呈现丰富多样的闽南歌仔戏中的乐器,使学生领略到闽南文化民俗之美。还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了解闽南文化和语言,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其中“斜”字的闽南发音为“xia”,而非“xie”,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闽南文化民俗与汉语的差异和音韵的变化。另外,还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介绍闽南的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等,如:可以向学生讲述闽南文化信奉的妈祖、道教等;并向学生介绍闽南文化极为流行的纸画、剪纸、木偶、高甲戏、梨园戏等,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传统民俗文化知识。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适宜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将其渗透和融入到阅读课堂的教学之中,引领学生细心地揣摩和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情感,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较大的提升,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作者:连雪卿 单位:福建省大田县教育研究室

阅读教育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科学技术和教学水平大力发展的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学贯穿到小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任何学科的开展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仅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阅读教学是指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教师按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定的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将阅读教学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根据相关教育理论体系规定,小学语文阅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尊重主体原则、面向全体原则等。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对症下药,并以学生为出发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第一,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厌倦、焦虑心理。他们年龄较小,好动,在长时间的固定阅读模式过程中思想往往会开小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文章进行仔细分析,并对密集的文字产生厌倦心理,导致文章主旨无法把握,出错率较高。第二,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较弱。另外,由于课堂上封建、落后的教学模式,导致许多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倦心理。除此之外,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语文阅读文章质量差等也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都会对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影响。

(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学目标不明确、两者结合程度不紧密、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对课本研究不够透彻等等。小学生属于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如果不能合理满足心理发展的需求,在该教学过程中不能领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会使小学生错过渗透的最佳时期。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创造有趣的课堂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教材上的文章来实现的,为了能够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本课的主题,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促进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就以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翠鸟》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明确本课的教学主题为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生物都能平等对待。在上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翠鸟的外貌特征,可利用PPT来展示翠鸟的外部轮廓,让学生在读完课本后,通过绘画自行填满空余的部分,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翠鸟的了解度,也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动物写作需要掌握的顺序与技巧。

(二)为学生创造二次学习的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也可融入课后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二次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翠鸟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大自然的奥妙以及懂得了应该尊重大自然的每一种事物。就以《翠鸟》学习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他们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动物,在具体观察后对自己喜欢的外貌进行外貌描写,或是进行简单绘画。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又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第二重保护。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突显语文教学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教师能够积极专研课本知识,为学生学习创设有趣的课堂环境。

四、小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我国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必须结合小学阅读的教学现状,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原则,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作者:杨慧玲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阅读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渗透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素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可行性。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当深入挖掘阅读素材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延伸课外阅读,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心理健康;可行性;对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强化语文学科教育的“工具性”,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中,笔者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方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素材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而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进行有效的思想和情感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而言,很多素材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且都是通过一些德高望重的专家议定,蕴含的知识也是比较广泛的,如社会、哲学、心理以及人文等。例如,《司马光》的故事,蕴含着“遇事沉着、机智”的道理;《王二小》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扁鹊治病》的故事,可以教育学生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能讳疾忌医,要勇于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方能及时找到方法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阅读素材。其实,对于小学语文的教材而言,教师要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很多的。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具有可行性。

(二)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成型,而这个阶段的小学生,一言一行容易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履行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情感丰富的案例,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性格,尽可能地减少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因为阅读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而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语文阅读素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诗歌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根本上讲,诗歌是情感最为丰富的阅读内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其意蕴的丰富,思想情感的表达等,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思想道德情感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些向往美好生活的诗歌,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功不可没。例如,在诗歌《微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那种面对挫折和困难,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态度;在古诗《鸟鸣涧》《暮江吟》中,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总的来讲,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其次,在散文、童话、寓言故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中,无论是散文、寓言故事还是童话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在课文《落花生》一文中,教师应当通过文章的对话形式、所蕴含的道理等,挖掘其中的人生哲理,让学生懂得如何脚踏实地,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而在寓言故事《东施效颦》一文中,教师应当结合故事所蕴含的寓意,让学生明白人应当有自我意识,不能盲目地效仿,坚持自己正确的,就不会随波逐流。不同的故事,都蕴含着不一样的人生哲理,只要教师积极挖掘,定能找到很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素材。

(二)延伸课外阅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教育家科威涅克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当将教学的重点和眼光拓展到课外,引领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首先,在延伸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指导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予以不同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因素,积极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的形成。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小学低段的学生应当以寓言、儿童读物和童话故事为主体,如《三毛流浪记》《三字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丛林故事》《中国古今寓言》《我要做好孩子》等。这些极具教育意义的课外阅读读物,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功能,通过阅读素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作者:李本艳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南湖街道大湾小学

阅读教育论文:良好阅读能力在数学教育中的影响

摘要:“阅读能力”一词,我们常常会在语文和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讲到阅读能力,老师们总会跟我们强调语感的重要性。的确,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人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要探究的是有关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和阅读虽然看似毫无关联,但是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我们理解题意,轻松作答起到很大的作用,下文中首先对数学阅读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探究数学教育与良好阅读能力培养的密切关系和具体措施,以期挖掘出良好阅读能力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良好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数学教育;培养策略

1阅读能力与数学阅读

1.1数学阅读能力概要:数学阅读能力,实际上是指学生阅读数学题目、分析题意、明确解题思路的一系列完整活动。也就是说,阅读能力不仅局限于传统语言类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数学教育上也有体现,尽管其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倚重于符号、数字和表达式,但是其根本形式还在于语言的表达,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语言阅读的巧妙性和细节性,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题意,找寻隐藏条件,逐渐体会数学的魅力,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主性。1.2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数学与阅读是完全不搭边的两个概念,因为数学是典型的理工类科学社会学科,而阅读能力是常见的文学类训练技能,其实不然,万物都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道出了数学与阅读能力的密切关系。而数学因其学科特殊性,故而数学阅读也与日常所说的语言阅读有所区别,首先,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决定了数学语言具有外表简洁抽象,却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特点,符号之间的复杂转换,要求学生们在实际阅读时保持一个清醒、高度集中的头脑;另外,数学阅读对思维及逻辑的严谨性要求较高,善用归纳总结,巧妙运用对比和联想,将暗藏在简单数学语言外表下的内在深意演绎出来。1.3数学阅读的简单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数学阅读具有多种分类形式。下面简单叙述其中一种分类方式,即按照阅读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分,由主动式数学阅读和被动式数学阅读两种基本形式构成。首先,被动式数学阅读是指单从书本和教材上,通过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仔细研究和分析,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巩固自身专业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相比较而言,采用主动性数学阅读方式,阅读者的参与度更高,在这种阅读形式下,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和尝试,提出假设,并设法证明结论成立,从难度上来说,主动性阅读难度偏高,但实用性较强,因此,在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时,要逐渐从被动阅读模式转移到主动阅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良好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实行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数学题目与理论的阅读和理解,难免会有一些枯燥和沉闷,让人提不起兴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可以尝试情景教学方式,设置生动、真实的故事情景,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致,融入真实情境,还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掌握做题节奏,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课堂情景的设置,老师可以设置对比情景、矛盾情景等,给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先向学生讲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接着提出猪八戒一口气把西瓜全吃了,其他三人还分到西瓜吗?从而激起了学生阅读的愿望。2.2灌输数学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数学问题大多抽象、严谨且逻辑性较强,因此从抽象、简洁的数学语言中提炼出重要的解题信息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老师想要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能力,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让数学思考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譬如新旧知识点的温习整合、语句转换和分析等练习模式,都会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有所提高。2.3注重读写结合,培养严谨态度:数学题目中提供的已知条件大都处于相互隐藏、相互掩饰的状态,只靠学生大脑提炼和思考的话,很容易造成思维及逻辑上的混乱,这就应了那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阅读题目时,将复杂的逻辑关系及时记下来,既有利于整理思路,同时还便于深层次条件的挖掘和推敲,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良好阅读能力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数学也是一门语言,对于数学的理解和学习,还是要从其本质,也就是数学语言入手,所以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再者,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快速搜索有用信息,展开想象力,发散思维,训练问题思考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最后,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对比、思考、归总等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受益匪浅。

4结束语

对学生数学学科的教育,除了需要进行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教学和训练外,还要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与数学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优秀的数学阅读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便于数学难题的剖析和求解,另一方面,还将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文中重点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并强调了培养良好阅读能力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希望能够引起今后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体能力。

作者:安强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大峪校区

阅读教育论文:幼儿绘本阅读在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我国,会本又被称之为图画故事书、图画读物等,如今,绘本已经被纳入了儿童读物的范畴,是一种儿童和少年都能够欣赏和阅读的文学作品以及知识读物。本文探讨了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利用幼儿绘本优化美术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幼儿;绘本阅读;农村;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人们感受内心世界、展现外在魅力以及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主要将美术教育分为两种,即广义和狭义的,狭义一般是专指艺术教育,包括了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学教育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等,而广义则指的是将美术教育以及美学原理融入其它学科并发展和形成的一种教育方式。目前来说,我国的美术教育一般都指的是艺术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儿童们的审美能力。

一、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现状

(一)美术观念制约

因为农村相对落后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思想也较为陈旧,加上家长们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观念也就较为薄弱,这也就造成了无法给幼儿提供良好美术环境和氛围的现象。加上大部分的家长普遍认为美术教育并不能运用于课堂的学习中,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美术只是单纯的画画,对于孩子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这种片面的思想就越为严重。

(二)教学条件限制

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处于特定的环境中,能够潜移默化的改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而幼儿园的环境又包括了幼儿园本身、教师资源以及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农村因为经济条件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硬件配置方面都较为的匮乏,加上教师普遍缺乏了专业性,对幼儿美术教育方面的影响较为严重。

(三)教学模式呆板

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以及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是农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农村幼儿美术教育则主要利用示范以及模仿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造一个能够让幼儿们发挥创造和欣赏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二、幼儿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选择适合的绘本

在利用绘本进行教学之前,需要考虑到绘本内容是否和幼儿的特点和经验相适应、能否和幼儿产生共鸣以及怎样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幼儿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鼓励他们进行美术活动,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对于幼儿后续的学习兴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适合的绘本是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动力。因此在选择绘本时应当选择幼儿所喜欢的形象以及风格,在选择时应当尽量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如一些色彩鲜艳的花纹素材以及花草树木等,强烈的色彩对比能够带给幼儿们视觉冲击,再加上流畅的线条,能够使幼儿们对于教学内容更加的记忆深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然后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与幼儿们共同探讨的环节,让孩子们能够将自身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把握美术元素

不同的绘本用来诠释作品的美术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如剪贴画、水粉画以及线描画等,而这种多样化的美术手法使得绘本更加具有魅力,也是让绘本成为美术教学资源的重要因素。如绘本中所运用到的剪贴手法,能够给简单和重复的情节增加不一样的美术风格,幼儿们在欣赏到动物以及景物形象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剪贴画的技巧和方式,而且在创作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对于幼儿们的创造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他的绘本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在利用绘本进行引导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幼儿们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借助多元文化

优秀的绘本不仅具有精美的画面以及优秀的构图色彩,还能够给阅读者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而且绘本中的每一张图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对于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绘本在给幼儿带来生动有趣的故事时,还能够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这些都是单纯的文字阅读所无法替代的。优秀的绘本来自于世界各国,展现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这些文化上的特征都会通过图像以及文字传递给幼儿,让幼儿们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甚至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个性,对于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高质量的经典幼儿绘本不仅有着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在绘画结构和搭配方面也非常的精致而优秀,如今绘本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儿童的时尚读物,不仅是妈妈们亲自互动的重要工具,更是教师们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不仅能够传递艺术审美和情感理念,还能够给儿童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

作者:王娜 张瑞卓 杨莉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