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电视论文

电视论文

时间:2022-04-11 05:36: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电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视论文

电视论文:电视新闻中领导活动报道的“走转改”

摘 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并不是宣传文化战线的首创。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要求领导干部要“走转改”。现在,新闻战线也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如何将两个“走转改”结合起来,以什么方式做好做活中领导活动的电视新闻,也是当前新闻战线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领导活动;走近领导;转向群众;改变文风;

有人调侃《新闻联播》说:“前十分钟,领导很忙”。这也说明,时政新闻报道中,领导活动的报道是我国广播电视报道报道中的重头戏。领导干部要“走转改”,新闻战线也要“走转改”,这也就给时政新闻中领导干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走近领导

领导的活动除了开会、出访和接见之外,更多的是领导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领导活动深入基层的调研,可以说是时政新闻报道的富矿。在采编过程中,记者要是能够走近领导,敏锐地把握住领导活动的核心内容,敢于跳出程式化的报道形式,相信这种新闻的传播效果一定要更加显着[1]。

在地级市的广播电视台,如果遇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到地方调研,这种新闻是必须上当地新闻的头条。2007年7月4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阳江市阳东县平地村调研,他在调研中说:“我第一次来的是2003年10月26日,现在是七次了,我也目睹了平地村这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记得我第一次来平地村的时候,当时村委会是在路边,一进村口几个妇女领一班小孩,我当时跟他们拉家常,我就鼓励他们,你们孩子要上学,要多读书,你们的希望就是把孩子培养好,要多读书,要发展教育。”记者马上抓住了“七次”和“教育”这两个核心词,再翻阅原始录像资料,发觉张德江七次到平地村,七次都说到了教育,于是做了一个专题报道《张德江七进平地七问教育》,并将张德江前六次在平地村与当地干部、村民和学生交谈时提到教育的资料画面重新串联起来,特别是多处使用张德江与小朋友拉家常、打乒乓球的片断,生动地反映了“领导走进群众”和“群众靠近领导”的干群和谐关系。后来,《张德江七进平地七问教育》也被当地组织部门作为党员电教片向社会发行,可以说达到了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转向群众

在领导干部的“走转改”活动中,领导虽然放下架子,走到群众中间,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在农村里的群众,看到上级领导来了一般都存在敬畏感。如果将镜头和话筒都对准领导,漠视群众的,领导“高高在上”的报道形式,只会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对领导敬畏,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推得更远[2]。这种对群众“漠视”的报道形式,群众当然也对广播电视时政新闻 “漠视”了。一些开明的领导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同志在任广东省委书记就说过:“不要将我的每次活动都发稿,比如没有新闻性的日常调研活动就不用发稿。真有新闻性的东西,你放在第八版都有人看,没有新闻性的,在头版做一个版也没人看。”[3]笔者也曾多次参与书记的政务活动,2010年9月21日,广东省西南地区发生千年一遇的“921”洪灾,9月27日,视察茂名和阳江的灾后复产情况。我们的记者按常规做了一个《充分肯定我市抗洪救灾工作,要求发挥连续作战精神夺取抗灾复产全面胜利》稿件。同时又打破常规做了一个《新闻特写:省委书记盛赞“铜锣书记”刘经忠》。在新闻播出编排时,编辑是这样处理的,将常规新闻编辑成为简明新闻在《正点报道》中播出,而将《新闻特写》作为当天《阳江新闻》的头条播出。《新闻特写》说的是在特大洪灾中,一个村支部书记忠以敲锣通知全体村民转移,全村无人伤亡的奇迹。在视察灾情时,专门了解 “铜锣书记”的救人故事。当时的录音如下:

(问村民):房子倒了,你家几口人?

村民:我家十几口人。

:要不是村支部敲锣把你们叫出来,那就没命了,那又是多少条人命。

刘经忠:我看见水已经这么高,已经走不出来了。

:就打锣了,

刘经忠:就打锣管用。

村民:我们这些村干部、大队书记很好,敲锣打鼓叫我们出来,不然就浸死了。

:这不然就没命了。

村民:很多谢他们,就是这个干部(刘经忠)。

:表扬这个干部。(古重村)塌了24户,没死一个人,如果不是你们这些基层干部,这么负责,不然死的人就多了,如果不是(基层干部)发挥作用,这24户又是多少人。这里的工作做得好,这是咱们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得感谢基层党组织和村支部、村支委发挥作用。

《新闻特写》中,虽然刘经忠整个过程就说了两句话,才二十二个字,但记者在画面上却大量使用了刘经忠在领导后面帮村民整理家务的镜头,尤其是在说要感谢他的时候,插入了一个长达十秒的刘经忠特写镜头,而且他那淡然的表情,也正好反映了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情操。这种虽然领导的说话很多,但特写镜头很少,领导在新闻中“退居二线”,基层干部和群众成为了“主角”的报道形式,群众是这样说的“我和刘书记上电视了,汪书记表扬了刘书记”,这也就说明这种报道形式人民群众更乐于接受。

“关注民生、关注生活”这是领导干部政务活动的普遍出发点,也是当前新闻工作的落脚点。从“关注民生、关注生活”角度入手,把镜头转向群众,把话筒对准群众,把画面留给群众,这种报道方式已经要将时政新闻中的领导政务活动做好做活,巧妙地利用新闻编排,以简明扼要的形式报道了领导活动,又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场新闻生动地报道出来,这也算是一种时政新闻报道的作风转变[4]。

三、改变文风

纵观中央、省级到地市级和县级的“联播类”时政新闻报道,也经常发现这样的新闻稿件:“某年某月某日某某领导到某某地方视察,提出重要的要求”的生硬报道模式。有稍为“灵活”点的时政记者,他们跟随领导采访时,跟着领导的行程,采录几段现场音,加插在稿件当中,这是一种最 保险的时政报道方式,这样也可能反映了领导干部活动的“走转改”。可是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有一次,一位记者跟随领导深入灾区救灾时,领导发现四名记者跟着他坐上了去救人的冲锋舟,于是大发雷霆,厉声对记者说:“把救人的座位留给受灾群众!”现场记者一肚委屈地向编辑说,到不了现场,没法做报道,还怕别人不相信,就说有领导的录音为证。本人了解情况后,马上指示现场记者做一个连线报道《救灾最前线:把救人的座位留给受灾群众》。

这个报道在电视上,虽然镜头没有对着领导是一种缺陷,但是,领导急切清晰的声音,也让观众感受到灾情紧急,以及领导把“人民群众生命重于一切”作为救灾现场的工作重点。事后,这名记者还因为这个报道,得到了那位领导的多次的表扬,说这是一个改变文风的重大时政报道方式。

要改变时政新闻领导活动报道的“八股文”形式,首先将群众放在当作新闻的主体,将群众的利益当作新闻的主题,坚持从老百姓的视觉来做新闻,让领导活动“接地气,有人气”。其次,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所拥有的声画元素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现场的特点,记者在现场敏锐地捕捉到现场的画面和同期声,做到“现场关键时刻不要停机,编辑的时候要保持现场声和画面的连贯性,向观众呈现原生态的画面”,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对于时政新闻人物报道来说,领导的话语、表情这些细节都是非常鲜活的材料。如果媒体记者在报道中越来越注意挖掘细节、表现细节,突破了一些报道程式的局限,一定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说服力以及亲和力,让领导活动的报道“活”起来[5]。

四、结 语

领导活动是绕不开的“主题”,对于同时承担新闻报道和宣传职能的时政报道,只要遵从新闻报道规律,深入落实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近领导,转向群众,改变文风”,就不仅能做出领导放心的新闻,也能做出群众爱看的新闻。当然,如果能够从新闻的播报和编排上能够进一步改进,少用官腔,多用老百姓熟悉的群众语言播报时政新闻,或者让普通的老百姓“走”在头条新闻,让领导活动“进入”群众中间,“退居”二条、三条,群众对我们新闻的关注度,满意度将会更高[6]。

电视论文: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

近年来,方言类节目在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兴起,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在一片赞扬和肯定的声音背后,我们也不难听到社会各界对电视方言节目的不同声音和意见。一些节目策划准备不足急于开播,质量问题和不良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在此,笔者试图对方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和优化之道进行一些探讨。

一、电视方言类节目出现的必然性

电视方言节目是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地方语言为表达形式而推出的一类节目。继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之后,电视方言节目逐步向全国各地蔓延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一家老小向前冲》、《故事会》、《红胖子哈哈秀》等节目不但让观众津津乐道,同时也借由节目的高收视率捧红了主持人汪涵、马可以及本土相声演员奇志、大兵;而广州电视台的粤语新闻《新闻日日睇》、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上海电视台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福州电视台的《攀讲》等,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很喜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的收视取向也越发地多元化和专业化,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了“窄播”时代,面对的目标受众也从原来的“大众”走向了“分众”,进而再走向有着特定收视喜好的“小众”。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讲,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和特色栏目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诉求点上,方言类节目作为电视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以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了地方观众的收视需要。

此外,电视方言节目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民化的节目内容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感;而富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更是以一种“邻家小妹”或“邻家大哥”的亲切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因此,电视方言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电视方言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略

电视方言节目发展到今天,引来了各界的质疑。观察几种不同意见,我们发现目前电视方言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优化。

1.表达方式受到质疑,应予优化

语言文字工作者认为,方言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在方言类节目一出现时就被质疑。其实,这只是个节目比例问题。也有语言学家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存方言并不对立。方言是地方生活方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些描述地方风俗、特有文化现象的词语,只出现在该地的方言里。

保存方言不仅可以对当地特有的文化进行传承,还可以与海外乡亲拉近距离。流行于闽南一带的闽南语更是因为相同的方言,让台湾同胞对大陆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加强两岸交流、密切两岸关系都起着很好的作用。福州电视台的《攀讲》栏目通过福州广电集团的门户网站——福州明珠网上线后,远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的海外福州十邑乡亲通过网站点播就能收看到《攀讲》节目,在海外福州乡亲聚居区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不少人还来电来函索要节目光盘资料,甚至还要跟栏目组订制福州话节目内容。

此外,方言对于考证汉语史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就福州方言来讲,保留着不少古汉语的一些语音和语调,是汉语历史变化的活化石。许多汉字读音的变化,只有在方言里才能找到依据。如果方言消亡了,那么这种依据也就无从找寻,我们的汉语就不易寻“根”了。因此,电视节目不仅要起到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也要承担起保护方言的责任。在这点上,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的特色板块“福州好好玩”就在挖掘地域传统文化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板块重点介绍福州传统风味小吃、历史古迹、传统艺术形式,同时通过专家讲述、观众参与、演绎再现等形式,对福州历史文化进行梳理,把历史掌故、民间传说故事等搬上屏幕,使福州百姓倍感亲切,既拓展了节目内容,又很好地推广传承了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

2.播报方式影响受众范围,应予优化

有研究者分析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方一般是经济较发达、文化厚重、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群众生活较富足的地方。恰恰是这些地方也都是外来人员大量聚集生活的地区。方言节目对于这些新兴的城市新移民来说就有点显得格格不入了。不难发现,方言节目的热心观众大部分是本地区的中老年观众,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偏低,无论是对社会的影响力还是对所投放广告商品的实际购买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方言节目在照顾本地中老年观众的喜好之余,也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上再作点创新,多研究一下外来新移民的心理需求,通过加配规范汉字字幕等形式,方便非方言群体的收视;甚至还可以开辟相关小栏目,结合普通话,介绍本地俗语、俚语等方式,让外来新移民能够通过方言节目这个窗口和渠道更好地了解他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风俗,在潜移默化中使新移民形成收视习惯,成为方言节目的另一群忠实观众。这样,方言节目的受众就会有一定的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也会加强。电视方言节目不能由于语言障碍人为地设起文化交流的屏障,而应该通过有效地利用语言文化的吸引力搭建一座文化和情感交流的桥梁。

3.方言节目要避免“三俗”

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为了盲目追求高收视率,打着突出亲和力和原生态的旗号,在内容和语言上以打“擦边球”和所谓的“出位”方式来赚取收视。在这点上,笔者认为节目主创人员应该对方言节目有更加理性的思考,加强对节目品格的提升。方言节目应该以通俗化为目标,但通俗并不等于不顾格调、良莠不分地把一些落后、粗鲁、庸俗的内容搬上荧屏。方言节目的真正魅力应该在于节目内容对百姓生活的真正贴近,对百姓心理的准确把握,并通过节目表达实现与观众的共鸣。因此,要提高方言节目的品格和格调,应该始终牢记“方言是壳,内容是核”的原则,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突出方言节目的文化品位,增加文化内涵。苦练“内功”,真正做出让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节目,弘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才是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在这方面,福州电视台的《攀讲》节目早有认识。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甚至是福州本地人心目中普遍有一种“福州话很土,上不了台面”的心理印象。为了改变这种观念,同时也为了提升节目的品位,《攀讲》节目组高立意策划、高起点准备,开辟了一档方言娱乐竞技节目《福州话我最霸》——让福州话不仅可以“攀讲”,还可以“秀”,可以表演。低门槛的参与方式点燃了大批年轻人的热情,使节目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年轻观众。

4.方言节目形式要多样化

目前,我国各地的电视方言类节目,主要还是以新闻和娱乐两大节目类型为主,以一两个方言主持人串场的形式贯穿节目始终。因此,电视方言节目的创作者完全可以放开思路,尝试创作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在这点上,福州电视台方言节目《攀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攀讲》节目在创办之初,仅仅是一档以新闻类为主、时长20分钟的小栏目,后来由于收视效果较好,栏目组对节目类型和形态进行了尝试和创新,相继开辟了一系列小专栏,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形态。三年多来,《攀讲》推陈出新大小改版创新近百次。阅评专家和观众都说,很少有节目能像《攀讲》这样总有“新花样”,而这些“新花样”正是《攀讲》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宝。经过几年的不断积累和努力,如今的《攀讲》节目已被打造成为一档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电视方言杂志类节目。除了每天平均六七条由主持人穿针引线娓娓道来的社会新闻外,“攀讲馆”板块 里市民嘉宾就热点话题热烈争论;“社区故事汇”板块里社区居民自己来说身边大事小事新鲜事;“福州好好玩”板块带领观众朋友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体味传统文化。如今的《攀讲》栏目,各类民事纠纷、奇闻趣事、民风民俗、公益道德,几乎无所不包。主题歌《齐来攀讲》,更是用浓郁的“虾油味”配上生动俏皮的动画,让节目增色不少。

同时,《攀讲》还积极开展线上互动,开拓收视新群体。

通过资源互换,在人气旺盛的福州家园网上开通“攀讲”论坛,开通互动QQ群,大家纷纷在论坛上发帖跟帖,热烈探讨福州话及福州话节目,甚至是福州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等,创下日点击量过万的纪录,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福州话热。网上的“攀讲”论坛和电视上的《攀讲》节目相互推动,巩固了大量的年轻观众,成为收视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电视方言节目不论是从社会大环境、媒体自身发展还是受众需求的角度来说,都有着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方言节目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方言节目,创造性地改进和提高方言节目的品位,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尝试开拓新类型。这样,我们的电视方言节目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带来丰富和有益的荧屏享受。

电视论文:浅谈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探索

【论文关键词】电视新闻 前期拍摄 后期编辑

【论文摘 要】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如今,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一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改变以前的新闻节目播放模式,逐渐尝试使节目具有更佳的现场性的新型模式。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一、前期拍摄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电视制片人不仅要仔细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严肃认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要用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追求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确保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比较声画两者之间的难度,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可以判定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所以,增强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策划应进行强化,让编辑依照记者选择的题目,明确报道选题,记者主要任务是进行采访素材,写解说词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报道包装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还可以使整体编辑力度得到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落实,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强化。目前,电视特技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机会。例如,以前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比较多。但是现在有所不同,我们能够利用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意外的境界,对画面进行分割,将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运用特技与字幕,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是编辑部。一个时间段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策划新闻视角,把握好舆论方向。

编辑与记者不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期的编辑、制作。它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字的编辑,即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一定要依照自己所负责时段的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工,有些重要的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的话,配合发表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写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传播到全国各地。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符合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以下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保持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一致;在在适当的位置上展现字幕;画面需要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辑来完成,出现一个编辑单独完成的较少。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各道环节的衔接。若遇到插播消息,就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精确的运算,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跃、拓宽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是以一个知识、科技为主导的社会,电视新闻行业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只有进行培训、完善和创新电视新闻队伍,才能与激烈的新闻竞争相适应,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电视论文:电视对外传播的本土化策略创新机制分析

2011年11月23日,译成斯瓦西里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语版译为《豆豆和她的婆婆们》)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3月25日,主席到访坦桑尼亚,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提到斯瓦西里语版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该国播出,说:“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人生乐在相知心。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观众了解了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使《媳妇的美好时代》走进非洲一事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地区的播出,为影视产品国际传播、市场培育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也带来诸多启示。本文介绍了项目产生的背景及实施过程,总结了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就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媳妇的美好时代》译制成斯语版的起因

向海外推广优秀国产影视作品是传播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欧美及日本、韩国一直采用的方法。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非洲国家电视台很少播放中国的影视剧,偶有播出也多通过欧洲国家获得,剧目陈旧,难以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为改变上述情况,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相关人员与驻坦桑尼亚使馆文化处开始了接触和探讨。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解决经费、版权、译制、播出、推广等一系列问题。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和反复协商,2010年12月2日,国家广电总局终于正式批准向东非地区译制推广36集国产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工作方案,目的是“传播国家形象、涵养非洲市场”,要求参与各方密切合作,打造精品力作,探索合作模式,培养观众兴趣,发挥引领作用。考虑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语言优势并与非洲各国联系密切,2011年3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正式委托国际台承担节目译制和海外推广工作。国际台对此高度重视,从翻译联络部、斯瓦西里语部抽调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剧本翻译、配音合成和节目推广等工作,国际台驻非洲记者总站也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经过6个多月的共同努力,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的传播效果

2011年11月23日,《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开播,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刘昕生参加了开播仪式。面对热烈的场面和纷至沓来的祝贺短信,一同出席活动的时任坦桑尼亚新闻、青年、文化与体育部长恩钦比兴奋地说:“感谢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坦桑尼亚播出的第一部译成斯瓦西里语的外国电视剧,反映了中国对我们民族语言的极大尊重,也为坦桑尼亚电视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该剧播出一周后,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电视节目部主任西里玛给国际广播电台斯语部打来电话说:他们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和电话,普遍反映节目内容精彩,故事亲切感人,剧中人物毛豆豆、余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许多观众说:通过收看电视剧了解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很羡慕中国人的生活!虽然两国文化上有差异,但婚姻与家庭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电视剧。店主尼斯?希克斯贝对国际台驻内罗毕记者站记者介绍说:他在商店放了台电视机,每天傍晚电视剧开播时都有许多人来看电视,他的生意也变好了。我驻坦桑尼亚使馆来电反映: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向坦桑尼亚人民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全新图景,90%以上的坦桑尼亚朋友表示看过并喜欢该剧,其社会影响是任何短期交流活动无法比拟的。

斯语版中国电视剧在东非国家的热播,引起了非洲及欧洲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坦桑尼亚当地报纸及广播电视媒体均对国家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剧给予了报道。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网站、英国Media UK和英国数字媒体经济网站paidcontent-UK第一时间刊发了由记者Andy Sennitt 撰写的《中国电视剧在坦桑尼亚播出》(Chinese TV Opera Launches in Tanzania)的消息。2012年8月23日,来华参加首届中非媒体论坛的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台长布依罗?基图吉姆介绍了与中国合作的经验,各国代表纷纷称赞此项合作拓宽了中非媒体交流渠道,开创了合作新模式。继在坦桑尼亚播出成功以后,该剧又先后在乌干达、肯尼亚、科摩罗、布隆迪等非洲国家播出,均收到良好效果。

三、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的成功经验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国家播出取得成功,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

(一)选择当代优秀剧目,满足本土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播出的中国影视作品以武打片、古装戏为主,给观众留下了中国人“爱动拳脚”、“工于心计”的刻板印象。为向非洲民众介绍一个开放、发展的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现实题材、主流价值、百姓生活”的指导思想。在经过内部讨论并征求驻外使馆、国际台外籍专家等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既轻松愉快又亲切感人的现实题材作品《媳妇的美好时代》。该剧围绕夫妻、婆媳、翁婿、朋友、同事等家庭和社会关系,讲述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健康向上、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此前在台湾、韩国、日本等海外主流电视台播出取得的良好效果,也是该剧被选中的重要原因。为实施该项目,国家广电总局提供了全部节目译制和推广经费。版权方华录百纳公司在听说广电总局有意将该剧译成斯瓦西里语在东非地区推广后,欣然提供了非洲地区五年的播出权。

(二)契合收视特点,确保译制质量

尽管英语是坦桑尼亚等国的通用语言,但普通民众多用本土语言斯瓦西里语交流,且文化程度不高,电视机尺寸较小。根据上述情况,中方在制时没有选择英语,也没有采用打字幕,而是改为制作成本较高的斯瓦西里语配音方式,以方便普通民众收看。在完成剧本翻译后,国际台专门派工作组到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等国物色配音演员。经过严格筛选,最后决定聘请三名肯尼亚高知名度影视剧演员来华配音,其它角色也尽量由外籍专家 、留学生和驻华使馆工作人员承担,以确保人物关系清晰,对话自然流畅。第一集完成后拿到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审看,坦方对中方高超的译制水平惊叹不已,纷纷称赞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对白机智幽默,演员仿佛是在用斯瓦西里语演戏。

(三)做好节目推广,探索合作模式

为做好节目推广,国家广电总局委托国际广播电台与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国际台负责提供节目,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负责在黄金时间播出;双方积极开展广告营销:在坦桑尼亚播出时2分钟的广告时间归中方所有,其余广告时间由坦方支配;坦方负责在其它非洲斯语国家的节目推广,受益由双方平分。为做好宣传工作,播出前国际台通过自办节目及网站进行了节目预告,并安排斯语部主任韩梅接受坦桑尼亚国家电台、电视台专访,讲述此项合作的意义和故事梗概,引起观众兴趣。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电视剧播出过程中,国际台还与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合作,通过手机开展了观众有奖问答活动。

为探索长远发展之路,国际台还进行了商业化运作的尝试和探索。投资坦桑尼亚的两家中国公司在电视剧的开头和结尾播出了介绍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广告,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也在节目中播出了介绍中国的国家形象广告。上述广告播出尽管收益不多,但为今后开拓国际市场、传播国家形象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对外电视本土化传播战略的展望

由于坦桑尼亚没有专门的收视率调查公司,很难对节目收视情况进行准确把握,但从各方面反映可以看出,该剧在坦桑及其它国家播出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带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一)反映共同情感,打造精品力作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再次证明,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理想、共同命运的作品可以被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受,这也是中国影视剧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我国每年生产约15000小时电视剧,电影故事片产量也超过500部,但真正适合国外观众的作品并不多,需要我们在创作、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国际社会的思想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只要我们开阔视野,解放文化生产力,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为国际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产品。

(二)发挥各方优势,拓宽交流渠道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原因,非洲、中东、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多来自西方媒体或身边的中国人,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通过影视作品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社会风貌,拉近民众感情,对树立中国美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广电总局从2013年起着手组织实施对非影视合作工程,每年翻译10部优秀国产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和52部电影,供非洲各国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让非洲观众有更多机会感受中国文化,了解当代社会风貌。①。与此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与中石油合作向缅甸推出的国产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也于2013年6月在缅甸国家电视台播出。向斯里兰卡、黎巴嫩、约旦等南亚和中东国家推广国产影视剧的工作也在进行中。

(三)确保译制质量,使原创作品保值增值

把独特的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准确传递给国外观众,需要对中外文化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做认真细致的工作。就此话题,本人曾于2013年3月1日专门采访过香港电讯盈科总裁陈祯祥先生,他介绍说:近几年电信盈科与海润影视、华谊兄弟等公司合作对国内优秀影视剧进行剪辑、译制,打包后销售到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IPTV网络,收到良好经济效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产品再加工的一丝不苟,包括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把握每一幅画面,对每一句对白进行精心处理,真正让观众觉得赏心悦目,心领神会。只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才能把中国人的动人故事讲给外国人听,使其“悦耳悦目”,进而“悦心悦意”、“悦志悦神”②,感受到中国的美丽和智慧。

(四)强化机制建设,追求传播效果

文化走出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政府的投入不能成为主要渠道,只能起到一定的引领和辅助作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是重要的文化产品,免费送人是对创作人员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也不利于树立中国文化品牌、培育国际市场。要使中国的影视节目真正走向国际,必须在提高国内影视产品制作水平、优化市场环境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影视公司参与到对外交流行业中,通过积极的商业运作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对少数欠发达国家,则通过建立影视文化交流基金等规范方式予以少量赠播,以达到交流目的,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干扰。近年来韩国电视剧及流行音乐在世界广受欢迎并非偶然,它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开放媒体管理、扶持本国媒体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带来的可喜成果。希杰公司(CJ Media)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媒体公司,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中国的影视产品制作水平提高了、商业营销渠道通畅了,中国的影视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电视论文:广播电视台党支部工作特色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支部工作——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工作特色总结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的工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求真务实”,用实实在在的关怀,让每一位党员和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能打硬仗的坚强集体;每一位党员、每一个员工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使北仑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宣传、事业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习扎实

宣传工作是广播电视台的中心工作,党支部要求每一个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确保新闻节目导向正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因此,党支部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

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以下一些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对这些重要文件的学习又是紧紧结合宣传工作的中心任务来进行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们分组认真学习和讨论了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领悟了这次会议的精髓,记者们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宣传工作中,使学习和宣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边学习边探讨出许多新颖独特的宣传报道方式,在出色完成宣传任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

今年以来,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党支部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问卷考试,借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支部还着手抓组织和制度的建设,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新闻从业人员堵漏、差错奖惩制度》、《禁止有偿新闻》等一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健全,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产生的温床,给所有员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指导和服务结合——工作踏实

广播电视台专业性强,工作性质特殊,记者们缺少业务上“充电”的机会,支部活动就针对这些现状开展了各种培训讲座。新设备更新时,马上就组织摄录编播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改造广电网络,推广数字电视时,就及时举办网络技术培训;播音员上岗前,外请资深播音老师进行普通话讲座。这些培训讲座由党支部组织,参加人员全部都是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大家都毫无怨言而且积极参加。从讲座上学到的知识会立即体现到工作上,学习、实践,实践、学习,广播电视台培养出一批把关能力强、业务过硬的骨干。

党支部还组织采编播人员积极向广电专业刊物投稿,今年共发表业务论文十多篇,学术风气在台内越来越浓。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既总结了工作经验,又培养了理论创新意识,还为大家评职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今年,广播电视台节目创优外宣形势喜人,新闻作品、播音作品和各类专题获市级以上奖项25个,广播电视作品预计被中央级媒体录用10篇,省级新闻媒体录用90篇,市级录用700余篇。党支部组织的活动非常丰富,先后举办了“革命老区行”、“植树绿化行”、“军营一日行”以及各种调研等活动。“革命老区行”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到井冈山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军营一日行”活动,与浙江省海警二支队一大队结为共建对子,组织党员干部到军营体验生活。“植树绿化行”,全体党员到广播电台发射基地茅洋山顶植树绿化。

党支部还组织业务骨干赴广州参观交流,了解兄弟单位在业务管理上的先进经验。

党支部的活动,不仅面向全体党员,也面向所有员工,广播电视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八节的时候,工会和党支部举办迎“三八”联欢晚会,大家欢聚一堂,每位女同志都得到了一枝鲜艳的玫瑰花;中秋节,党支部就会招呼家不在北仑的员工吃顿团圆饭,开联欢会,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因为工作忙,很多员工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可每到这个时候,党支部都会把一大束鲜花和一个大蛋糕送到“寿星”的面前。

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党组织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很多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人数目前已发展到34人,极大地提高了单位的战斗力。三、爱和奉献结合——对党忠实广播电视台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广大党员、干部把对党的忠诚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化作无私奉献的行动,他们身先士卒,率领广电系统全体从业人员为党的新闻事业添砖加瓦。20__年是北仑广播电视台创建市级水平电视台、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对党员的考验尤为严峻。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使这些党员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北仑新闻》全年播发稿件2988篇,平均每天用稿11.7篇,当天新闻占82.77,广播新闻全年发稿11235篇。充分挖掘台内潜力,自我加压,在《北仑新闻》实现日播的同时,电视专题节目也实现了日播,开创了北仑电视自办节目的先河。北仑广播电台FM100.8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播出时间达19小时,自办节目9小时以上。全年用于设备更新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使北仑广播电视台的摄录编播设备顺利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化的转换,在全大市位居第一。全区乡镇新增光接收点169个,布放光缆133公里,投资300多万元,全长125公里的全区广电主杆环网建设已全面完工。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始终做到重要时段前端机房双岗值班,工程维修人员24小时候岗,实现了365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这就是我们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他们学习扎实,工作踏实,对党忠实。求真务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党支部把这种时代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摒弃华而不实的虚夸,力求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工作见到实效。

电视论文: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引 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与生俱来就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又因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任。

相对于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接受等多个环节,涉及技术、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1]。因此,在总结和评价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进行多环节、多层次考察。浙江广播电视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之举,尤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渠道、内容和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这也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二、渠道建设:覆盖全,技术新

以功能划分,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平台集成创新两个层面。基础设施建设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标,保证所有公众都享有广播电视的视听权。新技术平台的集成创新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目标,满足公众对广播电视视听效果的需求。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着。自1998年开始,浙江省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村村通”工程,至2012年5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和99.9%以上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134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提高到90.7%。在巩固“村村通”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计划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此外,浙江省还推出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广电进渔船”和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配套工程。至2012年底,将达到100%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立广播室。对农村“低保户”实行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费全免政策,使全省城乡“低保户”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将完成3000艘渔船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完成200个乡镇广电站设施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在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7.1%,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其他城市达到90.8%。同时,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农村地区整体转换完成率和双向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66%和47%。

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投资组建的华数数字传媒集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信息化的主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内容应用服务的重要平台。2003年,华数率先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推出双向互动模式,将“数字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业务进行了融合,开创了跨网、跨屏、跨媒体的“全媒体”模式。2010年华数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同时,华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数字节目内容库,储备了数百万小时的精彩视频内容,为三网融合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内容生产:公益性节目比重持续增加

播出内容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内容本身难以衡量和取舍,但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功能定位应该是可以把关和把握的,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应该传达健康、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

浙江广播电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无论是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公益性节目的比重持续增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12个电视频道和7个广播频道,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和精品栏目基本上都以公益性节目为主,如浙江卫视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五洲四海看浙江》、《创业创新在基层》、《走向蓝海》,荣获“全国10大创新创优栏目”的《我爱记歌词》、《江南》,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钱塘老娘舅》等民生栏目。广播的《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分别开设了“厅长在线”、“向人民报告”等系列专栏,邀请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走进直播室,与全省民众开展在线交流,发挥了通达民意、沟通社会、化解矛盾的积极效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还创新举办了中国电视观众节,开创了广播电视“为观众办节”的先河,每年吸引2000多万人次观众参与,被称为“电视的榜样”、“观众的节日”。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十大民生工程”等年度评选活动,影响也比较广泛。 200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开播了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立足全省、面向城镇、服务基层,体现了地方性、联办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07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实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公共频道的整合运营,改版后的浙江公共频道收视率不断攀升,形成了一大

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比如浙江最前沿的创新致富资讯杂志节目《新山海经》,浙江首创的电视流动舞台形式的平民草根互动竞技节目《流动大舞台》,浙江唯一一档房产装修舆论监督服务节目《房产装修我来说》,超大容量的新闻资讯节目《雪倩说新闻》,以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浙江新农村“创业创富”大赛、“新农村冲击播”浙江特色乡镇全方位电视助推行动等品牌活动。 四、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兼顾效率与公平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资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公共财政供给难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依靠浙江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资金优势,并综合运用多种财税优惠政策。资金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与水平,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

浙江省建立了对农节目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从2008到2011年,用于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工程已纳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予以保障。“户户通”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负责承担,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及用户个人共同承担。“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购置费由用户个人支付100元,其它由省财政补助。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直播卫星服务管理机构,承担了全省直播卫星设备的采购、发放、维修、服务等工作。

同时,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广电有线网络的运营主体,对已加入到浙江华数公司的市、县(市、区),主动承担其所属自然村、行政村有线联网任务的相关建设经费。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实力,全力推进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平台。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引进配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16讯道高清电视卫星转播车和各类卫星转播车11辆,建成规模不一、功能各异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演播厅21个,完成电视制作楼整体改造、广播5.1环绕声录音棚、卫视高清新闻演播厅和非编网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投资启用5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浙江广电传媒大厦”和“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两大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成为迄今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浙江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内容生产和资金投入三大支柱,彰显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电视论文: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革新

一、在新闻内容上创新

相对中央、省、市级电视台,县级电视台最大的优势在于“接近性”,包括地缘的接近性,文化的接近性和情感的接近性。县级台最了解区域受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更容易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县级台应把这种优势有效地转变为自己的新闻特色。

(一)改进思想观念创作“三贴近”新闻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在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更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县级电视台要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百姓爱看的新闻,就需要记者在采写新闻前改变思想观念,以“走转改”活动“、八项规定”活动开展为契机,树立起“新闻从实际中来,从生活中来,从群众中来”的理念,积极主动深入一线,了解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当地的落实情况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关心的问题、存在的困难等。只有把这些情况调查清楚,记者才能在新闻报道时反映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以及民生情况,创作出“三贴近”新闻,受百姓的喜欢。2012年,南靖电视台记者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基层,采写出了《加快农网改造确保春节百姓用电》、《龙厦铁路将于6月30日通车》、《干群齐心协力我县打响5A景区保卫战》、《百名干部下基层一线服务促发展》、《县行政服务中心:“比作风”提升服务水平》等反映五大战役项目建设、土楼景区整治、作风建设的好新闻。尽管这些新闻政治性比较强,但由于所说的事是当地群众关心的,报道也是通过群众的视角、群众的语言,所以群众还是挺喜欢。另外,民生这方面,由于南靖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所以农民朋友需要农业致富项目、农业技术介绍、农产品市场流通和产业规模经营走向等方面信息。该台播出的新闻《计生二女户“猪倌”的“华丽转身”》、《台湾金苹枣助碧侯村村民增收》分别讲述了农户通过科学养殖豪猪、种植金苹枣,从而走上致富路的故事。由于题材选自当地农村,深受群众欢迎,农民朋友们主动打电话过来询问如何养殖豪猪,种植金苹枣。

(二)立足新闻广度、深度丰富新闻内容

丰富新闻内容、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深入一线,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广度拓展,深度挖掘,在及时客观报道新近和目前发生新闻事件的同时,还要对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过程、周围关联、事后效应等作详细报道。新闻的广度在于报道面的拓展,包括以前被县级台冷落、忽视的生活服务、商品流通等领域以及一些散发着强烈时代气息的新事物。南靖电视台可立足本地大事要事,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开辟新栏目,对政府的新政策,对百姓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等百姓关注话题等进行报道,拓宽新闻广度。如南靖电视台曾播出的《我县在全市率先开通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我县发动农民搭建大棚、抢收作物防寒减灾》、《未来一周我县预计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等就不错。新闻的深度要求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挖掘新闻现象的原因和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深度,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2012年2月南靖电视台在《南靖新闻》播出《金山镇:竹马戏有了接班人》,对竹马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对找到接班人的意义进行阐释。此条新闻播出后,引起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及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戏的认识了解和学习兴趣。新闻深度也可以通过编后语、本台评论、本台短评等方式进行新闻评论,实现新闻事件向新闻实质的方向发展,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如2012年8月27日《福建新闻联播》播出的《南武夷合作社:草根合作社的升级之路》,报道了邵武"南武夷"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破资金、技术和产业瓶颈,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在这篇新闻报道后面增加了《记者手记》,对农业合作社的升级提出了“集中农民的钱袋子,在资本市场上演‘蛇吞象’;延伸产业链,向上下游要空间求发展;反哺森林资源,让闽北的好生态二度增值”等新路子,让观众得到启示。

(三)凸显平民视角提高新闻宣传能力

在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内容方面,采编人员应凸显平民视角,从百姓关注的内容入手,以普通百姓的微观视角切入,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百姓关心的信息更生动更有效地宣传下去。2012年10月11日在南靖召开了一次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工作现场会,南靖台记者受传统观念束缚,只采写了会议新闻《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而福建电视台记者采写了《南靖:让农民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民生新闻。同样是讲农业技术,省台新闻以一个农场场长切入,讲述他种植新品种"茂谷柑"获得的好效益,倒叙他在引进这种新品种遇到的病虫害问题,解说农技人员用“以虫治虫”的方法为他解决病虫害的故事,从而拓展到南靖县基层农技站的生态治理模式。整条新闻如讲故事般跌宕起伏,娓娓动听,既宣传了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农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以群众的视角阐释了农业新技术的作用和科学发展的好处。这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是生动的一课。在社会新闻上,采编人员要怀着满腔热情,“沉”入基层,用百姓的眼光、语言选新闻、看新闻、说新闻,使新闻契合时代的脉搏,反映民情、传达民意。南靖电视台记者采写的《南靖“:造福工程”让越南归侨成为有福之人》是可以借鉴的。这条新闻摆脱宏观叙事的新闻视角,以平民的个体视角———越南归侨李世才入手,用百姓的语言,真实记录李世才由刚回国的艰辛到现在的幸福生活的历程,客观反映“侨居旧改”、“侨民饮水”、“侨区水泥路”等造福工程对侨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政府在改善侨民生活条件所起的积极作用,让观众在身边的人物故事中了解到越南归侨目前的幸福生活和政府为百姓所做的工作。

(四)增加服务性内容提高新闻服务功能

增加新闻服务性,可以使县级电视台更加贴近百姓大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县级电视台可以从群众的需要采写新闻,为群众解疑释惑 ,提供服务。今年4月,南靖县城群众流传某所民办幼儿园一名幼儿因感染禽流感H7N9病危的消息。南靖电视台记者就此事深入那所民办幼儿园和南靖疾控中心,采写出《我县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这条新闻里,记者不仅报道了那名幼儿是感染禽流感H1N1而非禽流感H7N9,且目前病情好转无大碍的事实,还采访了疾控中心主任介绍感染H7N9禽流感症状,日常生活预防禽流感H7N9的方法。这条新闻播出后,既澄清了事实,稳定了群众的恐慌情绪,又让观众从报道中学到了一些预防禽流感H7N9的有效措施。再如,去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后,南靖广播电视台从各中学了解到一些优秀高中毕业生由于家庭特别贫困面临失学的消息,便立即在电视《南靖新闻》中开设《关注贫困考生》专栏,派出记者前往贫困优秀考生居住地采访,回来后制作成的反映优秀贫困考生家庭情况的电视新闻在全县有线电视中播出。新闻播出后,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观众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优秀贫困考生捐款。受帮助的考生因此凑齐了大学第一年学费,高高兴兴地迈进了大学校门。这个《关注贫困考生》栏目的开设就体现了很强的服务性,它实实在在地服务人民,体现了人文关怀,同时也使南靖电视台得到了观众更高的评价,像这样的新闻报道在新闻节目中应该大大增加。

二、创新新闻形式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好的内容再配以新颖的表现形式,能使新闻本身增色不少。在“走转改”、“八项规定”形势下的新闻,可以通过形式的创新,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新闻内容的观赏性,进一步赢得观众。

(一)创新编排力求亲近群众

目前,对于时政资讯,可以从加入资料性画面或者改变文字稿硬语气等方面,使时政新闻也变得耐看,同时对其它新闻进行巧妙安排,灵活穿插。在时政新闻后编排社会新闻,使“硬”、“软”新闻搭配,其它综合性消息与独条新闻穿插,让节目在播出上有节奏,更有可看性。此外,在提倡短新闻、加大信息量的同时,对重要新闻适时聚集处理,采用主体新闻与相关报道有机结合等方式,扩充重要新闻的信息含量,加大引导观众视线,产生社会舆论力量。另外,可在新闻栏目中设计群众关注的热点为互动话题,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话题讨论,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使新闻栏目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二)发挥优势满足人们需求

电视能进行视听的立体传播,可以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强化内容,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见证与参与新闻事件的感觉,满足他们对第一手信息、资料的需求。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应尽可能利用本台条件,在以往配音加画面加同期声的表现形式基础上,增加音乐、图表、动画等元素,凸显电视视听优势。在社会新闻上,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在一些新闻事件上,可采用直观性和时效性强的现场报道。“所谓现场报道,就是指通过电视台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电视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直接描述、评论,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2]”。县级电视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尽量采用现场报道,通过记者的现场描述、电视镜头记录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和氛围,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进展进行即时报道以及即时评论,可充分凸显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增加新闻的现场感、亲近感,让观众感到新闻节目中有正在发生的未知新闻和最新信息,产生兴趣,从而被吸引。

总之,“走转改”、“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弘扬,是新闻报道方向的再创新。要进一步深入推进“走转改”、“八项规定”,必须不断拓展、创新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坚持走群众路线,调动基层媒体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使县级电视新闻永葆活力。

电视论文:分析电视台新闻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几个方法

1 新闻编辑处理稿件时必须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1.1扎实的岗位能力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扎实、专业的岗位能力,编辑人员的岗位能力包括——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高端的艺术审美能力、现场指挥控制能力、文辞修饰和组合能力、理性逻辑能力等等。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会在其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新闻题材和体裁,编辑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更要求灵活巧妙、真实具体的驾驭、拼接、组合各种文字和体裁,让事件以多维立体的形式再现给大众。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要具备处理视频影像和图片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稿件处理软件对新闻画面和影像视频进行技巧修改和处理。不光要熟练画面排列、标题选取、内容提炼等基本功底,还要掌握音频录制、复制等技术能力。

1.2敏感的新闻触觉

电视台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分别为——敏感的新闻触觉力、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和亲民的新闻姿态。其中,敏感的新闻触觉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编辑的先天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天资。敏感的信息咨询触觉就是编辑应有的对新闻咨询的价值判断和衡量。而后两者,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的和亲民的新闻姿态等岗位素质的养成则更多的依靠于电视台新闻编辑投入职业岗位后的历练培训。每天每刻都要整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新闻资讯和信息,新闻编辑可谓是遨游在信息的采取、信息的检定、信息的提炼、信息的整合和信息的定稿、等信息的海洋中。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很多,如果单纯的将事件复制给观众,或者转载其他媒体人的文章,是无法满足新闻的力量性与时效性的。新闻稿件的处理也要讲究一个宁缺毋滥,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咨询,或者是将其他媒体人已经发现的咨询以标新立异的角度和漂亮的技巧重新展现出来,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稿件编辑技术。

1.3新闻素养

新闻编辑必须树立新闻素养,即把受众理念放在关键的地位,坚持以受众为本的理论思想,以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度和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为基础,进行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稿件的处理。在报道新闻稿件时,要采取与民众贴近、与生活贴近、与实际贴近的方式,报道的内容也要精选正在或者曾经、将要发生在大众身上的事。只有具备平民角度和平民眼光的新闻报道才能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给大众一种亲切的感觉。

第一,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但要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精通新闻中的画面语言,能够从大众的心理角度和思维认知出发,控制好新闻中的画面节奏感;

第二,要学会熟练的应用不同的画面转换技巧和镜头组接技巧,在渲染画面、强化画面的表现力度时,要能够熟练运用蒙太奇手法;

第三,新闻编辑必须能够熟练的操作同期声,要按照清晰、活泼、具体、形象、自然的原则进项同期声的选择和处理,以保障同期声与解说词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第四,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处理、编排新闻稿件的内容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节目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不能人云亦云,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受众吸引力,最大程度、最大范围的发挥出稿件的最佳传播效果。

2新闻编辑应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

2.1团队配合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编辑稿件,还有整合稿件。阵营庞大、程序复杂的专题性报告等新闻节目的制作所必需的文字稿件和视频画面等任务的分工,编辑应该事先明确。一个称职专业的新闻编辑不但自身具备新闻稿件处理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协调、组织自己的记者队伍,能够对团队成员的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岗位特长和不足有全面充分的掌握,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分配任务时做到针对性和层次性,实现队伍人才能源的系统利用。

2.2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在处理新闻中大量的图像视频时,只有精通、熟悉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才能对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进行专业的稿件处理。

在播放电视新闻时,画面和声音是持续滚动的,具有稍纵即逝的性质,大众在对画面和声音进行信息的感知与存储时,具有一定的难度。新闻编辑的工作就是针对记者拍摄的镜头画面配置准确到位的文字补充。通过动画技术、特效技术、字幕技术等后续技术对新闻画面进行语言文字的补充,实现视频影像与文字语言的完美结合,保证信息的受众性。

3.1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包括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内的各行各业中,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其它任何素养的基础。思想政治素养最直接、最明显的控制着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习惯。新闻具有时效性和力量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对社会的态度。新闻编辑的责任重于泰山,在新闻媒体工作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党性,保持新闻媒体的纯净性,坚守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党性。

3.2灵活的创新素养

目前新闻媒体行业竞争加剧,社会需求日渐多元,新闻媒体不得不创新稿件的编辑质量,通过各具特色的编辑手段发挥新闻咨询的魅力所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编辑创新已经成为目前新闻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3.3踏实的工作作风

新闻编辑是电视台的幕后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稿件处理任务,处理稿件时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冗杂繁琐。对每句话、每个文字都要细细推敲、认真审查。

例如,在编排电视节目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突出节目主题,又要辅之以绿叶点缀。各种表现形式交相搭配,灵活运用,吸引大众兴趣与关注的同时,给观众带来积极的人生启发。

4结论

新闻编辑在电视台新闻工作中,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积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要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领,坚持新闻媒介的党性原则,为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不断努力。

电视论文:论文学散文到电视散文的审美空间拓展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于散文这一文学形式的论述,深刻阐述了电视散文的文化艺术及其创新、发展。

关键词:文学 电视 散文 传播媒介 传承 拓展

电视散文出现的历史并不长远,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精美的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将观众带到了真实的情境当中,而电视散文正是借助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优势弥补了文学散文单一、刻板的形式,凭借电视屏幕观赏实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可以说它的出现不仅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为散文开创了一番新的领域。

电视散文审美意境的超越与提升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达意境,意境乃是思想与描写对象的高度统一,当作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与画面、声音融为一体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幅用文字表达的精美画面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散文如同幽兰一般散发出动人的麝香。在电视散文中,特殊的传播媒介在观众和作品之间架设起了一道神奇的桥梁,观众不仅可看可听,而且使之具有了更加宽广的想象空间,电视散文可以使观众在鉴赏中对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表现的更直接、更快速、也更充分。因为电视散文可以直接用感情的色彩、情感的旋律、情感的画面创造出一个感情丰富的艺术世界。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的过程中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思想感情和情感的双重交流。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方,而是通过画面、声音、字幕的完美结合置身于美文的故事情境当中,运用所听、所见、所感描绘出自己对于描述对象的具体感受。

电视散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不仅仅是硬生生的文字,更是生动的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同步实现,这是过去的平面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也有助于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散文的内涵和意境。在这种直观的画面中,观众可以达到雅俗共赏、见仁见智的审美效果,从电视散文的欣赏过程中获取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和陶冶。

电视散文表现形式的丰富与创新

图像画面、声音音乐、字幕和诗文吟颂是构成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首先。图像画面是电视诗歌散文形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图像画面就不能称为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本质的体现是文学的联想性在画面中得到栩栩如生的浮现,好的电视诗歌散文的确会挖掘文字的内涵、文学的韵味、意向的确定性,丰富文学文本的表现力。其次,音乐音响是电视自身独特的表现,它熏染文本表达的色彩、表现文本空间幻化变迁、突出心理意蕴的节奏、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无形纽带、将情感的旋律模式化,从某种角度看,音乐音响更能深入的暗示点化文学的缜密内涵,发挥电视散文的抒情达意的特点。第三,字幕以及旁白的出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电视散文样式被赋予了文学联想空间,汉字所赋予人们的天然美感和吟颂所牵连文学的体味享受在这里成为文体的标识,意义重大。这三种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整体,而电视诗歌散文的样式创新性就在于三者的水乳交融。这种艺术的混合无疑是高明的、充满想象力的,并且在长时间内将被大众所欢迎和接受。电视诗歌散文以其别出心裁、新颖独特的变幻形式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转换和过渡。

电视散文节奏与韵律美的突破与发展

散文的节奏张弛有度,情节跌宕起伏,表现出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这种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一般要求比较苛刻,有时候在字面意思晦涩难懂的情况之下可能就无法体会这种美感,从而使散文的美感大打折扣。电视散文通过一种直观的感受传达给每一位观众,首先是画面或者文字映入眼帘,紧接着配上音乐和声音旁白的适时插入,散文的脉络清晰可见,一气呵成,给人一贯通上下的畅快感,这也为理解散文的主旨和内涵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调。散文在这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心灵上的愉悦,也为下一步的升华为审美意境提供了条件。

电视论文:浅析电视剧作品中的法律瑕疵

在我们观看电视剧作品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法律程序或规定的镜头,笔者将其称为“法律瑕疵”,“法律瑕疵”不仅影响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影响着执法者的社会形象,就此笔者谈一下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常见的镜头

1、三名疑犯冒充重案组干警对一对情侣进行殴打,并进行行政处罚(罚款)。受害人到纪检委上访,纪检委到公安局进行调查核实,公安局负责人领着两个受害人和一名证人共同到公安局进行辨认。

镜头中的错误:①纪检委接到被害人控告,应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如属渎职侵权案件由检察院立案侦查,如属抢劫或冒充公安干警招摇撞骗的应移送公安部门。②询问证人与受害人应分别进行。③辨认时两名受害人与一名证人都应分别进行,受辨认人不得少于5人。

2、一位律师费尽周折将被继承人留下的巨额遗产交到了继承人的手中。继承人为了表示对律师的感谢欲付给律师2万元感谢费,律师却说:“我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接受你的馈赠”。

错误之处:律师表明自身身份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武装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而律师属于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

3、几名警察冲进疑犯的住宅将疑犯擒住,搜出相关证据带走。

错误之处:①没有出示相关证件,如:拘留证、逮捕证、搜查证件。②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两份,并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

4、一名侦查人员在对一名嫌疑人进行讯问时,首先问:你除了盗窃,还有什么罪?你一定老实交代,我们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错误之处:①侦查人员单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错误。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③“坦白”是法律规定的酌定的量刑情节,法律上没有“抗拒从严”的相关规定,再有就是将政策和法律混为一谈。

二、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

1、编导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十分庞杂,单刑事诉讼法就能分出很多分支学科,编导不可能全面掌握。

2、没有设立对电视剧中涉及法律问题的审核机构。一些电视剧发行商为了节约资金,往往忽略了法律审核工作,不设法律顾问。

3、只注重情理,忽略法理。制片人往往为了烘托剧情,只图便捷简化,遗忘了必备的法律程序,认为繁锁的程序会影响情感效果。

4、只注重观赏性,脱离司法工作实际。制片人为了刻画出某个干警的个性,不惜违背司法工作实际,明知不符合法律程序却一定要那样描写。

5、传承老影片的模式,简单照抄。法律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但制片人往往停滞在老影片的圈圈里没有解脱出来。

三、遏制法律瑕疵的对策

1、编导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掌握和学习。在涉及到法律问题上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制作过程中要在“精”上下功夫,不能理解、不懂的要“不耻下问”。

2、要加强影片的内外部审核工作。内部要设法律顾问,外部要通过监管、发行等部门的法律问题审核。

3、吸取借鉴港台警匪片中的有益经验。如:我们在看一些香港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做为呈堂证供”。看似简单、而枯燥的一句话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香港警察必须履行和遵守一项必经程序。

4、电视剧作品要符合、贴近司法工作实际。客观真实的电视剧作品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哗众取宠式的,脱离客观实际的作品只能事得其反。

5、对以往的老作品要做辩证的扬弃。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电视论文:电视经济栏目专业化的内涵与外延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以往存在于传媒个体间平和、稳定,极少对抗的关系越来越多地为一种紧张、对抗、利益攸关的竞争关系所取代。作为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在经历了短暂的“皇帝女儿不愁嫁”之后,很快便跃入随人挑拣的地步。

今天,电视媒介在面临竞争之后,终于开始重新检讨,认真对待自己那份事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作为行为主体的电视台,应该用市场营销观念去重新调整和变革。表现在一方面,媒介市场日益细分化,就电视面对的对象而言它已经从面向大众的笼统的全面广播走向了非大众的具体的细分窄播;对电视传播内容的认识,已经从新闻为主的综合内容走向了单一的新闻、经济、影视等专业化频道和专业化栏目,寻求个性化、风格化和规范化经营,占据自己独有的市场。另一方面,电视媒介逐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模式和道路。

电视媒体的产业化整体发展方向是:立足本业经营和拓展本业之外的多种经营多元化的发展。有些电视媒体在发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明显的困扰:善于经营电视媒体的电视台在经营电视之外的产业上缺乏经验,缺乏善于进行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对市场分析、发展目标的理性依据。这些实际反映出,在现有的经营观念指导下,多数电视台还不具备发展电视以外的产业的素质,因此仍将选择“本业回归”,从本业的发展中积累资金和经验,逐渐发展以本业为依据的多种经营,笔者思考后认为专业化频道特别是专业化栏目的发展将是电视产业化的突破口,这也是专业化栏目本体的外延拓展。

经济栏目专业化的内涵:节目细分化

在美国电视业中有一句老话:“人们不看电视台,他们看的是节目。”这就是说人们根据节目来选择看哪个台,而不是根据电视台来选择什么节目。审视我国电视节目的空中大战,以省会城市济南为例,每天有省内、外几十个频道的节目在播出,尽管出现了新闻、经济、生活、影视等专业频道的分类,但是专业台特征模糊,节目风格更是雷同与接近,专业栏目大都在某一方面的边缘进行循规守矩地说教,节目个性不强,既不“广”又不“专”难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欲望,形成了频道多,而好看节目少的现象,造成电视媒体的萎缩。

电视栏目专业化的构架。

1、专业化栏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定位已从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走向了面对细分受众的专门性。专业化栏目的定位除了具有“节目的新鲜感,节目的成熟感,节目的品质感”等优点外,节目的对象感是有别于其它节目的突破点。

节目对象感,节目是针对目标受众的,特别是分众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指望一个节目照顾所有大众的需要是不可能的。电视目标的对象化,要求节目的对象也细分化,因而专业化节目已从面向所有受众,走向细分受众,进而走向适位受众和一对一受众。

济南电视台经济部的《生活杂志》栏目,开始尝试栏目专业化定位,一周七天的节目,每期节目长度20分钟,每天的节目定位于专业化的版式,分别设定为“家电版、保健版、环保版、电脑版、汽车版、房产版、时尚版”等七大专业板块,定时、定期、定量播出,固定了自己独有的收视群。

比如:电脑版的定位,栏目名称为:“电脑总动员”,从观众对电脑兴趣和知识的需求来设置小栏目。有“电脑信息快递”、“电脑行情”、“电脑俱乐部”、“电脑经典”,既有电脑业宏观信息的传播,又有电脑使用方面指导性的手册;既有着名品牌电脑科技含量的展示,又有电脑价格变化的报告。立体专业地为电脑使用者和爱好者服务,同时激发对电脑不太了解观众的兴趣。

2、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业记者。

专业化栏目每一版的编导,长期较为固定地制播某一专业领域的节目,已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他既是这一领域的传播者,又是这一方面的实践者。他既具备以往所需要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外,又具备另外一方面即商业经营素质。

3、栏目的形象包装。

形象包装是强化栏目个性和特色并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的手段。专业化栏目应重视和加强栏目的整体形象包装,从栏目名称的确定,标志的设计,片头的制作,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到栏目开始曲、结束曲都带有专业化的色彩。

4、专业化栏目的宣传。

即将跨入下一世纪的今天,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谁了解自己面对的受众,谁会向受众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形象,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专业化栏目,一些固定的领域是节目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有一批固定的受众,这样以栏目名义开展一些受众参与的经济活动和公益活动以赢得社会的好感,同时也能获得经济利益。比如《生活杂志》的环保版将与南孚电池公司共同操作一次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回收废电池,这样既宣传了栏目,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在宣传中努力推销自己的重点节目,以便受众对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可以提早留心、注意收看。

电视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一个媒体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求得致胜和发展,唯一出路就在于全面提高节目质量,努力建构自己的品牌个性,用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品牌栏目把现观众粘合到电视屏幕上。专业化栏目的成功就是专业频道的前奏,专业频道的资源就会象其它矿藏一样得到开发,为电视台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奠定基础。

经济栏目专业化的外延:市场化。

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指出,过去我们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既要宣传,又要经营。

总书记的讲话,在肯定新闻传媒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也强调新闻传媒应具有经济行为。

探讨经济栏目的市场化,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认识我们的电视媒体。

自70年代末至今,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了从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经济的市场化成为电视媒体市场化的外在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电视媒体逐渐推动了国家财政供给的保证,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种压力同时成为电视在市场中追求利益的动力。

②生产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可选择的商品,消费者也需要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电视广告信息节目无疑适合承担这一功能。广告市场的恢复和发展首先为电视媒体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经济财源,而且使媒体对于广告获利能力产生了自觉。

③市场方式的出现带来了传媒间的竞争,市场方式的发展又使媒介间的竞争逐步升级。因为失去了经济保障的媒介不得不依靠自身的经营谋求生存,而首先面对的是广告市场,这个市场非常大,但并不是无限广大,生存于有限的市场中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需对广告市场进行争夺,在市场的争夺中,媒体的市场运营行为也不断发展,市场营销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经济的市场化推动电视媒体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同时也看到,以往计划经济受到严格控制的媒介在经济方面获得空前自由,而这种自由又使得媒介追求利益的愿望和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涨。近年来,国家经济不景气,广告收入下滑,它不再仅仅满足广告市场的争夺,开始开拓信息利益外的多种经营,走产业化道路,电视媒体以所有可行的经营手段创造前所未有的利益。但是电视媒体的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也暴露出资金的短缺与人才不足,更多的是行为的超前与能力和观念的滞后,有些媒体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于是又回归到电视的本体--电视节目来探讨媒体产业化的突围。有些专业人士认为电视经济栏目专业化,或许为媒体走向产业化积累更多的资金和经验。

电视经济栏目专业化,以其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建立,相对稳定了一批收视群体,占据了属于自己的收视市场,同时培养、锻炼了一批专家型记者,他们除了具备节目本体的业务素质外,也学会了一些商业素质,其中包括经营意识。传播着市场的经济信息,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是一个巨大的获利潜力市场,从而使信息的传播行为与利益行为结合了起来。电视经济栏目市场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栏目的市场意识。

a.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的节目策划和节目优化。

观众是栏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源泉。随着栏目市场观念的引入,观众不再被认为是被动的接受的群体,而成为左右节目的消费者,根据受众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节目。节目面对的受众越来越准确化和窄化,即从面向广大受众,走向面对细化受众,适应受众。专业化栏目应以自己独有的窄播收视群占据其它栏目难以替代的位置。

b.以节目包装和推介手段的节目营销。

基于以观众需求为节目发展的主导认识,专业化栏目运用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栏目包装,主持人形象宣传,栏目推介乃至频道包装。

这样,节目营销不仅作为一种策划和宣传栏目的方式,还有深化电视媒体节目运作的主导思想,以此来协调和规范电视台的整个节目运作和广告经营。

2、专业化栏目在“节目核心论”的理念指导下尝试多种经营。

栏目除了信息利益经营外,还包括广告经营和多种经营。广告经营主要是以栏目时间为主的经营;多种经营是利用电视台专业化栏目的广告时间和资金积极开拓空间,根据有关规定和专业化栏目本身的条件,发挥其信息、人才、技术、知识、设备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国家政策允许的,本身业务有关的服务和经营活动。

以济南电视台的《生活杂志》栏目为例。

a.专业化栏目努力开拓电视信息和娱乐功能。

栏目的时尚版是向观众推荐服饰的最新流行趋势是其中内容之一,这样利用栏目自身的条件与广告公司、企业、商业单位合作通过组织时装表演、产品推介会、大型音乐会等户外直播活动,与信息服务相结合,提升栏目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也获得多元发展的经济利益。

b.利用专业栏目的专业人才参与企业活动。

房产版、汽车版为例。

以栏目广告时间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投资,与房地产公司共同操作房地产生意活动。

采用电视直销的方式,与汽车生产厂家合作汽车直销,从中获得利润。

c.以货物抵顶广告信息费用的形式,开发那些广告经费紧张的企业潜力。

利用抵顶来的货物举办一个购物商场,以电视媒体自身的信誉取得顾客的依赖。

专业化栏目的专业化走向频道的专业化,好比是企业从产品质量提高到规模化发展的过程。

电视媒体这种栏目专业化的经营思路,就是通过电视台信息功能和附属市场的开拓,从电视节目入手发掘市场潜力,实现电视广告经营和以电视专业化栏目为出发点的多种经营创收,从而实现电视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的目标。

电视论文:对我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思考

所谓“益智”类电视节目,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档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我国出现这种节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之后,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内人士看好。一、我国大陆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状况

80年代中期,我国还没有像英国、美国那样成熟的益智类节目,当时盛行的知识竞赛节目便成了益智类节目在中国的雏形。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都一窝蜂地举办各类知识竞赛节目,《节水知识竞赛节目》、《保险知识竞赛节目》、《军事常识知识竞赛节目》、《党史知识竞赛节目》、《中学生知识竞赛节目》等等,可以说,雏形期的益智类节目是知识竞赛唱主角。

起初,受众对于这样一种寓教于乐又略带悬念竞争意味的新型节目形态充满好奇,但是久而久之,呆板的问答形式,题目的专业性过强打击了普通受众的收视愿望和兴趣,电视现场答题与坐在家中收看的受众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受众逐渐失去了对于这类节目的好奇心,自然也使得知识竞赛节目很长一段时间在荧屏上“半死不活”。

随着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传者中心论”向“受者中心论”的转变,电视工作者对于受众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此时,电视工作者又重新拾起了知识竞赛这种节目样式,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全新登场,将知识竞赛在提法上改称为益智类节目,并如愿以偿地掀起了全民益智的高潮。

90年代初期,上海电视台开播的《智力大冲浪》可以说是新一轮益智类节目的率先倡导者,收视率居高不下。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等一批大型益智类节目的闪亮登场和在受众中急速提升的人气指数,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重拳出击”,湖南台的《超级英雄》、上海台的《财富大考场》、江苏台的《无敌智多星》、广东台的《步步为赢》、香港的《百万富翁》……这些节目都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益智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益智热”中,益智类节目进入到了它的发展期。

节目集趣味、益智、知识、奖金、紧张、幽默于一身;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撑,确保场内场外热情互动、扣人心弦的参与气氛;舞美、灯光、音响协调配合;从参与到收视完全面向普通受众,平民化意识得到加强;选手选拔机制科学、公平;题目设置广泛且难易适度;这些都保证了节目自始至终吸引人心。20__年上海刚推出的《财富大考场》把通常每周一档的节目周期缩短到每天与受众“不见不散”。

总体上讲,这个阶段的益智节目更注重娱乐、更加尊重观众、更加平民化。经过精心打造的益智类节目极大地强化了娱乐竞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加强又恰好契合了现代人逐渐增强的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乐于竞争的心理,对于参与者而言,无论动机如何,他们完全进入到游戏状态中,没有太多的外部压力,完全是一种主观竞争愿望和求胜心切的心理展示的融合。

然而,益智类节目在占尽风头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之后,要想延长它的辉煌就有赖于节目形式的不断翻新。正在此时,益智类节目中又推出了新贵《智者为王》,为渐趋走弱的此类节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表明益智类节目在面临新一轮的“智者风暴”的同时,也开始步入到更新期了。

二、从平面单一角度的“知者”到立体全方位的“智者”展现

从所有益智类的节目形态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知者为本体。无论是第一阶段处于雏形的单纯知识竞赛,还是到第二阶段发展期的结合娱乐休闲的益智类节目,节目策划者或编导都没有将视线他移,即紧扣主题,围绕“知识益智”而进行,当然,这里的所“益”之“智”,也只是围绕“知识”的全面、回答问题的敏捷、口才的流利以及运气的最佳。其核心始终没有绕开“知识益智”的圈。一种思维定式的出现,使得节目虽是花样迭出,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艺术形态而言,也只是停留在雕虫小技和拼盘上,实质上的“益智”再是“冲浪”也不过是点点浪花而已。

20__年初,由英国C制作的高水准名牌益智类的节目《最薄弱环节》,以授权个别地区制作的形式在我国大陆登陆,命名为《智者为王》,获奖者最高奖金可达20万。这档节目,不仅是奖金极高,更主要是节目形式的出新,十分有吸引力。

《智者为王》的出现,可以说是从“知识益智”的“冲浪”游戏,进入到一个综合性的“航天”计划。虽然节目从表面上看仍然沿袭了发展期益智类节目的知识性、平民化、高额奖金刺激等众多特点,但是节目的竞赛规则、淘汰机制、获奖方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参与者必须有知识、技巧、速度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们要团结成一个团队进行比赛,但同时彼此又是竞争对手,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胜利并拿走全部20万的奖金。

这个节目最本质的变化就在于,节目现场提供的“拟态环境”,把现实生活中“适者生存”的理念悄然引入,这一富有创意性的节目形态与其说是在进行一场“知识秀”,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本性秀”、“生存秀”。这时的益智类节目已不仅仅是一场游戏,其中也夹杂着参与者复杂、多元的心理活动层面。主持人冷若冰霜的表情与发展期益智类节目主持人轻松活泼、嬉皮笑脸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现场冷蓝色追光和阴森恐怖的亮白光束配合,急促的音效营造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因此,《智者为王》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在进行知识竞赛,而是在进行一次模拟生存的竞赛,是将“知识”本体转化成了“人性”本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革命。它从平面的游戏切入生活的岩层进行深度的人性开掘,展现人性的侧面。与其说这是选手在场上进行的生存竞争,不如说是向人们展览人性的善恶。因此,大众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益智类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巧妙地重现了社会竞争,每个人被视为享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个体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最终物质与社会成就上的不同。

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在观赏《智者为王》的时候,总是被节目中自然流露出的戏剧性所吸引,仿佛在观赏着一部春秋战国时期雄霸一方的诸侯各国之间,上演的瓦解吞并、合纵联盟的活剧。节目进程中受众更注意的可能不是答题对错本身,而是选手将如何运用自己的策略确保自己不被淘汰出局。节目始终使受众处在兴奋点上,受众会不自觉地为参赛者或拍手叫好、或幸灾乐祸、或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虽然场上并无互动设备,但节目过程的悬念迭起、竞赛结果的扑朔迷离已经足以激发受众的主动自娱性的收视热情。

三、对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大陆的益智类节目从发展模式上看,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同类节目无疑给了中国的电视人以深刻启迪,但形式的模仿最终导致了克隆后的变异,异型的恐惧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也许,将节目的形式创新和大众文化心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找出一条既符合电视本性,又符合大众观赏习惯的节目策划之路,是所有中国的电视人研究不尽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是喜好欣赏具有较强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文本,故事往往成为欣赏者的焦点,这种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也不断地校正着艺术的创作。

从益智类节目的本体认知角度看,我们也许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将“益智”单纯地认知为“知识”甚至“常识”,而应该将“益智”视为以“智”为主 的宏观课题,将以“知”为主体转向以“智”为主体,“智”更关注着人性的种种呈现,而且必然将逐渐走向益智类节目策划的焦点位置。

从传播知识为主体,到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并重,再到以生存竞争为主,在“拟态环境”中凸现“智”的建构;从被动参与到竞相报名、层层淘汰选拔的主动参与;从受众被动的观赏性参与到传授双方互动的竞争性参与再到受众主动的自娱性参与,益智类节目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中带领着中国受众经历了其自身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推进都体现了一个“变”字,推陈出新便成了中国益智类节目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了。

电视论文: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数年以前,当我们刚刚听到“电视电影”(TV movie)这个陌生名词的时候,还把它完全当作一个遥远的舶来品;今天,当我们再度说起电视电影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竟离我们这么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熟知了众多外国的电视电影作品,而且,还因为我们也有了国产的电视电影作品。伴随着艺术家们的辛勤探索,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新型的艺术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现代电视传媒和电影艺术整合发展的新亮点。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1]。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 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3]。

为了促进电视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树立品牌、明确导向、奖励先进、鼓舞士气,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批准,电影频道于2001年设立并举办了电视电影“百合奖”,并启动了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评选活动。

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从1999年、2000年两个生产年度的影片中,分别评选了一等奖10部、二等奖10部、儿童片奖1部。其中有塑造一代伟人领袖风范的《少奇专列》,表现当代军人群体形象的《劲舞苍穹》,反映高校知识分子人际与爱情的《杨守敬与吕贝卡》,关注北京外来人口生存状态问题的《上车,走吧》,描述古代著名诗人在帝制政权下不幸遭遇的《王勃之死》,展示当代农村一对年轻小夫妻在奔小康路上性格成长历程的《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重新演绎经典英雄心灵与品格的《杨子荣》,凸现市场经济下小人物人性光彩的《大戏小戏》,叙述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而不得不深思的风俗闹剧《礼尚往来》,等等[4]。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丰富,手法新颖独特,构成了一幅幅鲜活、逼真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艺术画卷。

2002年6月1日,电视电影“百合奖”二度绽放。这次评奖又从2001年度生产的102部电视电影中,评选出了5部一等奖影片,5部二等奖影片,1部儿童片奖影片,3部评委会奖影片。其中,《大沙暴》,表现了人民空军在灾难救援中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气质。影片取材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段真实的故事,编导努力尝试类型片中灾难救援片的表现手法,情节紧张,悬念迭起,尤其将新型特技和传统特技手法结合起来,大大加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情归天尽头》描述了革命老区妇女对革命默默无闻的奉献故事。影片精致、流畅,感人至深。《古玩》则根据曾经轰动一时的同名话剧改编,仅此一举,首开电视电影改编话剧艺术的先河,从而为电视电影这一年轻的影视艺术形式注入了一分厚重的文化底蕴。系列片《刑警张玉贵》多层面、立体化地塑造了公安干警的 艺术形象。影片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风格,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表演手法上都显示出新颖、独到的魅力。《咱得有个家》反映了城市旧房改造中老百姓自立自强、通过奋斗改变自身生活状况的故事。影片视角平和、贴近生活,宛如平常一首歌,令人回味久长。此外,展现名将陈再道事迹的《血浴羊山》,表现农村教师和学生为理想奋斗的《半碗村传奇》,展示少数民族历史与爱情的《白魂灵》,充满西部风情、动作性很强的《黑风暴》,表现基层官兵生活的《我的连长》、《兵哥》,表现下岗职工自强不息的《一介平民》,表现农村法制建设的《法官老张轶事》,表现城市生活和爱情的《爱情是蓝色的》、《8点35分》,表现青少年成长的《我真棒》等,均可圈可点,透露出向上、创新的时代气息[5]。

电视电影的优秀作品不仅受到了电影频道的重视,而且,还于2001年度首次在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等国内重要奖、节上亮相,《劲舞苍穹》、《杨守敬与吕贝卡》双双获得2001年度“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上车,走吧》、《王勃之死》获得2001年度电影“金鸡奖”优秀电视电影奖,《杨守敬与吕贝卡》、《情归天尽头》同获该奖提名奖;2000年,《阿桃》还在上海电视节上获得“白玉兰”奖[4]。仅此一斑,便可见出电视电影的不俗“成绩”和辉煌未来。

尽管从“历史”的角度来回溯,电视电影的“历史”似乎并无悠久可言,尤其国产电视电影短暂的三年多几乎更无“历史”可回溯,但是,电视电影迅猛发展的道路,正说明了影视合流、互动、互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和美好前景。

随着全球电视传媒业的飞速发展,电视的先进科技手段,如数码技术、高清晰度影像等,大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能力,而电视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直至整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既体现出了影视艺术在新传媒时代强烈的整合需求、现实的可能性、必然性以及新型的整合形式,同时又反映出了影视艺术同宗同源而又殊途同归的深层美学特质。

100余年的电影艺术发展史和近70年的电视传媒发展史,似乎令我们感受到电影与电视在美学特质中的共通之处,即二者都要运用摄影机或摄像机进行拍摄,二者都要运用镜头语言、画面语言完成造像性,都要运用音响要素进行组合,都要遵循蒙太奇的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的组接关系,都要用光影、色彩来突出造型,都要体现出镜头的运动性和画面的造像性来……等等。

同样,影、视的分流发展,也使我们愈来愈感觉到二者之间的内容与形式、意指与文本的巨大差异:电影在逐渐向艺术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而电视则已成为时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首选传媒。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它承载着泛文化的功能,它是我们这个资讯异常丰富、多变时代的信息承载体和传播者,其构成要素、意指单元似乎要比电影复杂许多。

因此,如果从电视的传媒特征来看电视电影的话,那么电视电影无疑首先侧重和发挥的就是电视作为重要传媒的功能与作用。电视电影以电视作为当前自身的传播载体,它要借助电视的制作、传输、播出技术,它要借助电视沟通传播者与受众的特殊网络,从而完成对电影艺术作品的终极传播。前文所述电影频道收视数据,足可以说明电影借助电视传播的巨大业绩。

基于这样的传播环境和路径,电视电影的重要特征就是要依从和符合适应电视制作、传输和播出的技术,寻求适应电视化的表现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电视电影普遍应用磁带拍摄、16毫米胶片拍摄等。国外早已实行高清晰度、数码摄像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已被应用于电视电影的拍摄,而且也已在大型电影故事片中被应用。2002年5月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中,有5部使用了高清晰度,数码摄像技术,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导演卢卡斯(Lucas Georges)的科幻片《克隆人的进攻》[3]。据悉,电影频道已于2002年开始转向用高清晰度摄像机拍摄[3],这一举措不仅会对国产电视电影的品位提升大有裨益,而且还会对未来电视电影的多渠道延展埋下伏笔。

虽然,目前电视电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电视媒介,但伴随着互联网宽带技术、数码影像合成技术、高清晰度摄像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未来电视电影的多渠道传播路径将愈来愈宽阔。

与电视电影在形式上颇为接近的是电视单本剧。一般电视单本剧可以是上下集,也可以是上中下集,大体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片的时间长度。电视电影也多为上下集结构形式,在上下集之间便于电视播出台插播广告。近些年来,我国[:请记住我站域名/]的电视剧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长篇剧和中篇剧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力军。由于受电视剧播出反馈效应、商业操作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动,时下电视剧创作者们均将目光投向长篇剧和中篇剧,忽视甚至放弃了“出力不讨好”的电视短剧。尽管中央电视台1996年底至1997年初曾一度强力推出了全国优秀电视短剧展播活动,起到过一定宣传和倡导作用[6],但大势所趋,市场无情,电视短剧或单本剧几乎已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

目前,电视电影的兴起,似乎正从另一方向弥补了电视短剧创作极其匮乏的缺憾,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正在替代电视短剧尤其是单本剧的功能。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的著名影视评论家仲呈祥指出:“电视电影作为近年电影频道大力扶植的新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影视剧创作当中短片剧的主导力量,扭转了中国电视剧短片创作每况愈下的情况。我认为这不仅对中国的电影艺术,也对中国的电视艺术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在电视剧语言形态的日益完善、审美能力的日益发现当中,短片创作起到探索的作用,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电影的一个实验基地。甚至我现在感觉,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将来电视电影这种形式要取代电视剧创作里面的短片创作。”[7]仲先生所说的“取代”问题,的确是当前电视短剧创作所遭遇到的尴尬局面,但又是电视电影旺盛生产力和艺术生命力所表现出的强劲势头。

如果要从电视电影为何能够“取代”电视短剧或单本剧的深层因素来看,那么,不可否认,电视电影所具备的与电影艺术特征的亲近性是电视短剧或单本剧所无法企及的。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认为,“电视电影的一个特征是造型和影像需要较高的表现力,需要一定的电影味儿和影调效果。它不像长篇连续剧主要用情节和台词去吸引观众,影像方面平淡化处理亦能奏效。电视电影虽然由于成本限制,但它们需追求一部电影的所有艺术指标,只是要躲避大场面、奇观化、超惊奇的视觉效果。”[2]

尽管对于电视电影的艺术特性问题目前尚难有完全划一的准确界定,但就其技术标准和艺术标准方面来看,理论界和制作者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首先,从技术标准方面来看,相对于一般电视剧,电视电影应该是更精美的制作。它应该比一般电视剧的影像更清晰,这首先是一个技术手段和材料介质问题。为了使电视电影达到应有的清晰度,以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电视电影应该更多使用电影胶片或数码技术来拍摄。这样既可保证电视播放时的清晰度,又可择其优者制成拷贝在国内城市或农村放映,还可以送到国外进行影视节目交易,同时这也是电视电影之所以叫做“电视电影”的基本技术要素[2]。

其次,从艺术标准方面来看,专门为电视电影创作的剧本既要区别于电影的题材,又要有电影剧本那样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影语言及较高品位的内涵, 有比电视剧更深化的主题;电视电影要找到自己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的空间,注意发挥艺术的个性,在叙事方式、节奏和文化含量方面向电影靠拢;选材方面还应具有平民视点与国民视角,避免庸俗化。电视电影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电影艺术文本的一种补缺,甚或是电影艺术文本另一种形式的再生。所以,对电视电影的艺术要求必然趋近于电影艺术的普遍标准[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