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09:33: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施工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建筑施工行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也成为各种资金角逐的重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是摆在每一个施工企业面前的课题。
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完善,招投标价格日趋合理,企业利润空间变窄,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内部管理,压缩可控成本,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空间的有效手段。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随着国家拉动经济增长所采取刺激措施加大,建筑施工企业又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但继续重复原有的成本管理举措势必会重从走老路,为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走出成本管理的误区,现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一)成本管理认识上的片面性
成本控制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技术与经济、人才与信息资源的结合。但目前不少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所需的大量信息流不能有效流转,导致技术与经济的脱节,整个成本管理缺乏系统观念。如技术人员提出的施工方案虽然能够完成设计要求,但从经济方面考量,却不是最优化的,大大缩小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项目成本预测上的滞后性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投标报价阶段完成前,先完成投标项目的成本测算。但许多建筑企业在投标阶段仍是按照政府规定的预算定额跳过项目成本预测,直接计算项目投标价格。对完成投标项目所需成本只是一种平均的、粗略的估计,若项目中标,再重新对这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详细的测算或直接简单地按照中标价确定一个降低比率。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性
相当部分企业考核机制落后,成本目标管理不到位,责、权、利并不真正对称。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目标考核制度,但在项目实施过程或结束后,不依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或进行了考核,但不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造成了大家都争着不计成本的干项目。
(四)成本控制水平低,控制效果差
第一,控制手段落后。缺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成本分析,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二,受控时间的不准确。项目成本控制范围只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而工程项目成本的内涵不仅仅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还应包括项目的前期市场调查、项目信息的跟踪和投标的成本,以及质量保修成本等。
第三,受控部门范围的过于狭窄。成本控制的职责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部,未能充分发挥其他相关部门在成本控制中应有的作用。
第四,成本控制动态管理差。成本控制没有跟上成本发生的时期,往往在成本发生以后才控制,不能对成本目标实施动态管理,不能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控制效果差。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不能将成本管理仅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事实上,从项目的投标开始,一直到竣工保修,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我认为: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重点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对于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是进行成本测算,以确定投标报价。成本测算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要根据施工现场踏勘,结合工程的特点,确定工艺流程、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进行机具的配置、工种结构和人员的选配,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税金、计算投标费用、预计保修服务费,从而测出工程的直接支出,并以此作为投标的最低底价。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
项目中标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细化测算,以确定目标成本,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依据。测算每道工序(单元)应消耗的时间、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进行成本倒逼。
施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最优化。当前公路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低价位中标的情况下,只有稳健地控制住工程项目成本,工程利润空间才能打开。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利用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措施,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强化经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调节和及时纠偏,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项目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公路施工企业的特点是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工程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必须采取组织措施抓好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之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做到的有:
1.1 编制施工成本预测报告,确立项目管理成本目标
编制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做到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这是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1.2 在项目部内部实施成本责任制
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项目经理的工作,工程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通过成本责任制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量化考核指标,把责任成本分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形成企业上下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关心效益的新局面。
1.3 建立成本预警机制,做好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建立正常成本管理秩序,达到使用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定期召开责任成本分析会,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不可缺少,而且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准备阶段,采取技术措施,就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编制科学、经济合理、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的高低。要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和劳力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统筹安排各生产要素,周密地、科学地、巧妙地组织工序间的衔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避免造成不必要工程建设质量成本,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尤其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造成工程成本陡升。
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控制好工程各种费用,尤其是直接费用的控制。也就牵住了项目成本的牛鼻子。经济措施主要包括:
3.1 人工费的控制管理
人工费占工程费用的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并且用工的薪资报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工费的控制越来越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进行包干控制,防止人工费超出指标;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都可以起到控制人工费的作用。
3.2 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一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材料控制管理在整个工程成本控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材料的成本控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
1、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精细地编制出周密的采购计划,严格执行,有效监控,防止采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限额领料;改进施
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丁艺、新材料;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2、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对工程成本能否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建立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价格信息。按照“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选购以降低成本;采取比价采购、议价采购、询价现购多种方式相结合,为降低采购成本提供更多的选择;建筑材料随市场价格上下浮动较大,要及时进行材料价格签证,避免工程结算损失;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3.3 机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效率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展的快慢,工程进展快慢又影响着工程成本,因此机械设备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一环。主要是对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合理组织机械,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
4 强化合同管理为中心的资料管理以实现成本控制
4.1 合同管理
合同是明确甲乙双方责任利益关系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强化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签订合同,不管是对业主、供货商、劳务分包商,都要及时签订合同,防止事后扯皮。二是合同内容要完善,合同内容要明确项目成果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和违约责任。供用水电气热、租赁、承揽、建设工程、运输、技术、保管、仓储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三是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确定合理单价,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四是严格合同监督及兑现,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合同的实施情况,按合同约定的期限认真兑现。六是强化合同管理,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
4.2 加强内业资料管理,为计量的申报和工程竣工后的竣工验收和结算以及索赔工作提供资料保障
内业资料的完善、计量的及时申报、业主工程款的及时划拨可以加快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竣工阶段资料验收是竣工结算的基础,完成了工程的验收,竣工结算才是一个完整的结算,建设单位才会拨付工程款;施工索赔项目的报批和追索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变更、索赔项目,或因为原始资料整理不及时、不完备都会使索赔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好原始索赔依据,提供有力的索赔证据,也将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提升。
控制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技术、经济等很多方面,疏忽哪一方面,都会给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带来不良的后果。施工企业在加强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从微观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对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行业内部及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管理者追求的首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从提高收益和降低成本这两个角度来考虑的,而占企业竞争优势很大比重的成本管理于是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控制;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价值链分析;技术分析
0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1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特征分析
1.1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一般特点
首先,建筑企业不同于其它生产性企业,其产品为建筑产品。建筑产品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建筑企业的生产非标准化,一个建筑企业可能在存续期间都不会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而建筑产品所需材料成千上万。因此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尤其是制造成本(以下称成本)管理也就显得无序可循,非常困难。
其次,建筑企业是项目导向型企业,而且项目的周期较长,短则一年,长则数年甚至十数年。因此,建筑企业的管理突出的表现为以项目管理为载体,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成本集中地反映了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活动的经济效果,通过对工程成本的计算、考核和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最后,进度、成本和质量称为建筑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工程项目控制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即实现总体价值最大化。因此,成本的管理必须要和进度、质量的管理密切结合,才能最终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1.2 企业成本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相互对立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具有明显的双重成本管理的特点。建筑业的生产特点使得建筑企业普遍实行项目管理制度,一个正常运行的企业一般同时设立数个项目部,每个项目部都由于其针对的建筑产品的独特性而具备独立性,每个项目部都是独立的成本中心。因此项目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差异比较一直都是建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心。但是,建筑企业不仅仅是项目公司,项目有生命周期特点,而作为企业必须存续经营,因此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对建筑企业亦是同样重要。如果说项目层面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问题,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则主要解决企业全面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问题。企业能否利用规模优势,如何连结战略与成本,如何实现全面成本管理等,这些都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1.3 企业成本管理的分散性和项目成本管理的一次性特点
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心在各个项目部,而各个项目部的地点又因工程地点的不同而分散在不同的地点。这种分散性的好处是使成本管理中心与成本发生中心相一致,符合成本管理原则,但是也带来了集中管理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全国性的建筑企业由于项目分布广,为了有效对项目管理而不得不花费巨额的管理费用。
另外建筑成本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建筑企业的生产方式是:固定的产品、流动的生产线。每个建筑项目都有自己的成本发生机制,针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制度有可能随着工程项目的结束而结束,不再重复发生。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这种一次性不利于成本数据积累,不利于成本管理学习效应的体现。
2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特征分析
对于成本,不同学术机构也从不同的功能角度给出了不同的概念。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人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这两个成本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我国的成本概念较为具体,而美国会计学会的成本概念更具有普遍性。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
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3 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重点
3.1 摒弃单一成本控制,重视价值链分析的战略成本管理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因此,企业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中,企业不应把降低成本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而应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科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应有充分的了解,没有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
3.2 成本管理工作中经济与技术分析相结合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投标报价并没有将组织设计作为估价的依据。不管投标项目上应使用的设备、人力等情况,都是按照政府规定的统一定额和取费系数进行计算,这样的投标报价根本不需要考虑施工方案。由于在获得项目的过程中并不考虑施工方案,所以我们的项目成本核算中,往往不重视对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评估,这样使我们的项目成本管理失掉了技术的支撑。
3.3 项目成本控制由引入作业成本法改善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具有劳动密集、自动化程度低、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等产业特征。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实际成本难以精确控制、企业内部价值链难以优化组合的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环境不好,供应链管理更是摆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详细、准确的成本信息做支持,需要企业作业分析、流程再造,需要建立与业主、供应商/分包商的竟合机制,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作业成本法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作业成本法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同一种工序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计算的结果常有差异。作业成本法可以保证每一工序成本的准确性,增强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建筑企业目前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己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求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建立成本竞争优势,寻求降低成本的措施将是必由之路。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脚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强化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重要性
在当今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是“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工程项目一般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能否中标取决于企业能否具备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要求。一旦中标,价格是确定的,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但要在规定工期内,以合格质量完成工程项目,而且要求施工企业通过成本管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保证质量、工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是每个施工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抓好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所以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降低消耗、提高效率,追求最佳经济效益,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其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企业成本浪费严重。成本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要用低廉的成本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中标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价作为投标报价,即使中标,企业的盈利空间减少了,经济效益也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以合同施工成本、预算定额或企业实物消耗定额作为标准来约束施工成本支出,处理好施工成本和控制费用间的关系,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
2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项目经理的成本意识较弱目前,不少工程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有编制,也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有的项目经理管理靠经验,个人说了算,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导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更提不出应对的措施。其次,缺乏成本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当前,许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和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那时已为时过晚。最后,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存在随意性,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计划与核算功能不重视。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
3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3.1进行成本分析,查找项目盈亏原因,从企业管理的机制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项目完工后,对一些劳务费、租赁费等未归集到成本账中的要及时整理,要确定各项费用的结算金额,及时确定该工程的总成本,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超支和节约的地方,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找到降低成本措施。总结评价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整理好工作报告,为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必要的资料,落实奖罚制度。结合企业上级要求制定成本计划。成本计划由具备一定水平的技术人员负责,要综合考虑各项施工成本责任指标和管理指标,结合施工方案,考虑岗位成本责任控制指标。企业每个员工要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利用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项目经理应具有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通过预算资料和管理运作中所反馈的各项成本信息有效地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对于超出或低于成本预测的都要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3.2加强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严格履行项目合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施工工艺方法。完善内部定额和承包责任制,控制材料费,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可申请配备合理、经济的施工机械,对使用时间短的机械可采用租赁方式
。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管理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大修费用支出。加强现场管理,防止乱扔堆放,减少搬运,仓库损耗。对施工过程中的资金要经常进行分析,要定期考核成本,尽可能降低间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各项费用。降低质量成本,防止质量过剩。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建立工序质量签证制度,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出施工图预算,项目竣工后要按规定时限准确及时提供竣工决算。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账物一致。成本控制运作多用于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作为项目经理要坚持按照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根据施工计划要求做好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还应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施工生产中工、料、机的消耗;加强施工调度,以免窝工损失、物料积压、机械利用率低造成施工项目成本增加。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及时按规定程序做好工程变更签证和非自身原因造成的效益损失索赔。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内容清楚,严谨不漏。
3.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规范项目成本核算控制。人力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在施工开工前,要合理安排每道工序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计算费用。项目部拟定的使用成本目标要交予上级领导审查。施工前要与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或承包书,明确责任,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调解停工或窝工等问题。要培养优秀合格的成本管理专业人员。索赔工作、变更设计工作需要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工程索赔的内容和技巧,做好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项目劳动力的配置上,减少中间管理层设置,推行劳动用工聘用制。为减少管理费用可推行项目经理部一级管理机构,对需要的各类工种,根据施工组织的安排,实施聘任制。成本核算要分阶段进行,分清责任。明确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方法和要求,成本核算应采取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相结合方法,编制月度项目成本报告,上报企业成本主管部门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3.4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在新理论、新思想及新方法上的教育学习,增强竞争环境中的危机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管理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以营造鼓励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环境来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项目部要求全体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熟悉图纸、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基础上,要学习国家强制性条文、施工验收规范、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文件,不断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工程服务。要结合项目部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按计划的开展集中学习。同时,要组织项目部的员工参观正在施工的同类工程和获奖工程,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使所建工程真正做到低价运行,一次成优。只有勤奋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总之,作为施工企业,搞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忽视任何环节的重要性都会影响成本管理的效果。项目部作为成本管理的中心,要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借鉴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使工程成本管理显得有成效。
【摘 要】本文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方式方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科学预测;信息资源;数据分析;经济效益
随着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步伐,在当今建筑市场日益开放,企业自主报价,竞争更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在质优、快速、安全、低耗前提下的争取到市场的份额,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完善、发展等问题。本文着力从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如何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阐述操作方略,以利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
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6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即通过科学预测(或估算)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近30年来,我国建筑业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寻租成本”;招标投标制建立了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范了工程项目承发包行为;工程监理制建立起了业主方的技术力量与建筑企业的平衡,减少了在施工中以损害业主方利益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但是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本文着力从工程成本控制的管理创新角度阐述操作方略,以利提高投标报价和承建工程的竞争实力。
1 科学预测、信息资源共享、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
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是客观承认项目成交条件的个体差异,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企业能够增效的目的。为此技术环境的最大进步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施工管理中起到积极的应用,对信息的需求是因为预期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获取信息支付的成本,相当多施工企业不愿意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核算工作。但是,现在行业发展到成熟期,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转向内部管理,企业向管理要竞争力。从较长的时期来看,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拥有完整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因此,建筑企业不重视信息价值,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对成本的预测和制定成本管理目标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
2 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落实是成本控制实施的重要保证,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是全面落实目标成本责任的前提和使目标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教育和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识、动员一切力量,从各个方面控制成本支出,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成本控制的对象,直接影响成本。同时,企业中每个人又是成本控制的主体,具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围绕建筑工程目标成本的实施和控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树立管理创新的理念,完善企业经营、生产(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来把握成本控制目标;施工生产要从计划指导生产,施工全过程合理安排,科学流水作业,缩短施工周期,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等一系列举措来挖潜降低成本;技术、质量、安全管理要从技术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和质量一次成优以及安全高效等一系列举措来提高科技含量和挖掘潜力,确保成本降低;材料管理要从源头抓起,首先把好原材料质量和价格选购入库,保管、出库供应、限额领用、节约退库等一系列环节上制订详细规章来有效控制;定额、核算、财务管理要严格按人工、材料、费用定额限额耗用,实行月结成本,通过强化管理来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各项制度的创新完善和实施细则制订
要具体化,力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在此基础上,企业纵、横向层层以合同的形式落实承包责任制,使企业制度控制、程序控制、定额控制、合同控制等落到实处,最终有效控制成本。
3 加强成本核算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成本控制目标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决策要求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是有区别的。核算的主体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企业财务成本。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工程项目,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核算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核算的方法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现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核算中,与具体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有关,除了会计方法外,还常采用统计学、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核算信息的处理程序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要求凭证、帐表相符。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不要求十分精确,只要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4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创造企业经济效益
资源的成本来自于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信息资源来自于数据分析和市场信息,数据分析通过以往的市场及实施的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市场变化的频率和阶段期的市场价值,使企业在市场风险范围内取得最大利益化收益。例如:自2004年至2011年钢材市场,无论是经济危机还是宏观调控,6、7、8的市场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如能充分利用资源进行期货管理,灵活运用市场信息,多渠道的掌控市场信息,将会创造企业经济效益。资金资源来自于企业的实力和企业的管理,目前工程款的拖欠已成为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中最感棘手的问题之一,拖欠工程款意味着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款往往长期不能收回,耗用的资金得不到及时补偿,还有可能变为呆死帐。有些施工企业由于工程款被拖欠,企业资金无法正常周转,而为了实现持续经营,不得不向银行申请贷款,从而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合理运用企业资金资源和及时有效的回收工程款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
成本管理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完善、发展等问题,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和管理是一门新的课题。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应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使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起到更好的作用,并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管理的总体水平。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市场管理,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施工招投标制度已广泛施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市场行为,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在严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工程施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靠过去那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加强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势在必行。
成本管理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订比选)、经济(如项目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一、实行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难点
1.企业轻视造价控制体系建设,缺乏科学的动态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项目经济责任制不签订或不落实,导致项目部成本意识淡薄,只顾完成生产任务,即使有成本目标也往往放在事后核算,而没有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2.工程施工周期较长,环境因素多变,监控点多等特点造成工程变更多,人工材料机械价格往往随市场波动,从而使实际成本经常发生变化,预期的成本目标难以实现。
3.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思维影响,造价工作者只是从事概预算工作,缺少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综合性技术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的实施。
二、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一般地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应该遵循以下程序进行:企业对开工项目做出成本预测;下达成本责任目标;项目部编制成本计划;分解实施成本计划;项目部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对项目部进行成本考核兑现;编制成本资料并存档。
三、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
1.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小,在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律,保障工人权益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流水作业,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加以控制,并辅以量化考核的手段对先进者进行奖励,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人工费控制的重点是定额定员的控制,项目部一方面要根据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认真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这样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以消除过多占用劳动力的现象。另一方面对生产工人的工时利用也应控制,使实际消耗的工时总数不超过规定工时数。
2.材料费的控制。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造价的比重在65%以上,而且其波动较大,对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必须得从降低材料采购保管单价和施工消耗量入手。
(1)根据计划目标的控制要求,做好市场调研和采购策划,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避免逢高吸纳(2008下半年的钢材价格波动就是典型的例子)。(2)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领料单管理,使施工材料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施工部门在签发工程任务书的同时,签发限额领料单一式二份,经计划部门签证后,一份随工程任务书下达到施工队(厂、车间),一份交发料仓库,作为领料和发料凭证。由于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原因,必须补办相应手续,才能领发材料;发生材料代用,也必须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3)通过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优化组合,合理使用,实现物尽其用,降低实际成本。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规定建立实物账卡,加强实物管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摊销;对零星材料,采取按金额控制的办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残废材料,应回收入账。
3.机械费的控制。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机械窝工,利用率降低等显性和隐形损失。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措施费的控制。合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及组织方案,认真地进行施工现场考察,全面地、仔细地调查了解工地及其周围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情况。将临时设施等工程范围内的费用降下来,制定一个比较先进、切合实际的施工计划,包括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资源估算,认真分析施工水平,做出较合理、经济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临时设施费需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现场情况适当安排,尽量利用既有设施。
5.管理费的控制。(1)强化安全、质量管理。项目部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大效益观念。积极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对事故的多发区域时刻监控。要严格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惩罚制度,使全体员工树立起清醒的安全意识。项目部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组织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2)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所有的项目部,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3)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控制机制。项目部要结合实际,制定与控制成本有关的规章制定,如材料采购、保管、验收、出库、消耗制度,劳动报酬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规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验工计价办法等,并建立起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
6.变更与索赔管理。施工索赔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计划管理的动力,更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1)索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二是因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引起的索赔。三是设计图纸或工作量表中的错误引起索赔。(2)索赔的依据。索赔的准确计算要有完备的计算依据:①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签约(如备忘录、修正案等),经业主批准的施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等。这些索赔的依据可在索赔报告中直接引用。②双方的往来信函及各种会谈纪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谈所作出的决议或决定,是合同的补充,应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但会谈纪要只有经过各方签署后才可作为索赔的依据。③进度计划和具体的进度以及项目现场的有关文件。进度计划和具体的进度安排是和现场有关文件变更索赔的重要证据。④气象资料、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工程中送停电、送停水、道路开通和封闭的记录和证明。⑤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工资指数,各种会计核算资料,材料的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凭据。
总之,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平时做好变更签证,技术核定和施工会议纪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条款进行及时有效的索赔。
四、企业抓好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1.事先进行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在采取相应降低成本措施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施工技术条件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成本预测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通过预测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途径,为此选择最优计划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项目部的成本预测的程度可以分为三步进行:一是掌握情报信息。主要收集、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资料,为成本预测提供依据;二是拟定初始目标。根据掌握的情报信息分析、测算后建立初始目标,并发动员工讨论,选择最优的预测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方案提到领导层讨论审定。工程成本预测方法可以依据单项工程投资分割,测算出该项工程应收取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然后再根据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和降低成本措施,对该单项工程逐一测算出实际需要各项成本费用和成本降低额。
2.及时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项目部应根据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及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施工项目核算制,及时核查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和各项管理费用,根据偏差原因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为控制下一步的支出做出预测,这样不断调整,使成本变化趋势处于节约的区间。项目部根据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绘制月度成本折线图。在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按月在同一图上打点,形成实际成本折线,使用图表不但可以看出成本发展动态,还可以分析成本偏差。成本偏差有三种: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承包成本
计划偏差=承包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应尽量减少目标偏差,目标偏差越小,说明控制效果越好。目标偏差为计划偏差与实际偏差之和。
根据成本偏差,用因果分析图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纠偏措施,制定对策,协调成本计划。对策要列成对策表,落实执行责任,对责任执行者进行考核。
3.准确进行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有:(1)表格对比法。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分析影响成本节超的主要因素。包括: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对比分析,实际消耗量与预算消耗量对比分析,材料预算价格与实际采购价对比分析。(2)因素分析法。即分析每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从而找出权重较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重点监控。(3)因果图法。即利用树状图来寻找可能影响成本偏离的原因。
4.客观进行施工项目成本考核。根据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结果,对成本节约有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超支严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处罚。
五、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只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质量,安全,工期,进度和造价统筹起来考虑和规划,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认识上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误区。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仅仅是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有些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会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使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调迁等费用增加;如果技术人员提供的材料用量不准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供应的不及时或超储积压。
(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可操作的成本控制依据。工程成本的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地理环境和设计上的原因,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项工程的成本缺乏可比性。在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缺乏可操作的成本管理流程,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三)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只干活不算账的现象。施工企业承接到工程,组建项目部后,项目管理人员主要是以工程进度为主,而忽略了必要的经济活动分析。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没能认识到经济活动分析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缺乏相对完善的奖罚机制。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成效,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不对称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也给以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有效提高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途径
(一)增强成本意识,实施全员管理。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施工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而是全体工程参与者的共同责任,它涉及到项目的各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和个别性,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要全面、合理组织安排每一类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也要宏观控制和安排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密切联系和结合。
(二)注重过程控制,实施动态管理。成本控制要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管理,要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事前预测,做到“开工前期量化指标下达,施工过程心中有数”。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要根据企业本部下达的预算成本编制责任预算,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施工过程中,无论工程进展到何种程度,管理及施工人员均应根据事前的目标成本,做好事中成本控制。在工程结算阶段,要做好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项目技术、预算人员要认真核对已完工程量,将尚未办理变更索赔手续的项目取得业主的签认,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在工程保修期内,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实际工程质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并做出保修计划,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工程结算后要通过一系列的办法及时收回工程尾款,避免企业资金形成坏账损失。
(三)定期或不定开展经济活动分析。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就是通过月度、年(半年)度及阶段的经济活动分析来找到项目成本偏差的原因及降低项目成本的具体方法,从而实现项目的盈利。项目经理部统计员每月末负责编报各单位工程施工产值完成情况月度报表,经监理确认后报建设单位作为当月回收工程款的依据和项目成本核算的依据。由项目劳资员作当月人工费支出分析报表,材料稽核员作当月材料耗料报表,然后汇总到项目成本员作项目当月成本报表,得出当月成本盈亏的数额;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有关的人员召开项目当月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当月的成本具体分析,分析项目当月盈亏的具体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指导下月的施工生产及成本控制目标。
(四)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完善企业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处理好对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关系,这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时,一要分清管理层次。施工企业应根据经营年度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管理层次以明确责任,形成层次分明的成本中心,形成实现公司成本目标的保证体系;二要明确考核指标。分清层次后,还应明确各层次的考核指标,即逐级下达任务;三要适时考核,奖罚到位。考核时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
(五)实施和推动施工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问题具体化,分散的问题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复化,实现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通过总结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不断丰富和创新项目管理方法和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在每个管理模块内制定相对固定统一的现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现场管理规范和过程控制要求等,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资源,减少管理成本。通过推行统一的作业标准和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和安全死角,为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提供了保障。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实施规模扩张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项目管理标准化也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一个根本基础。管理是否形成标准化、管理标准是否日益提高并且得到贯彻,将对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并保持领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也是没有止境的。前面谈到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此,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实施全员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取得利润的多少,所以,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赢利水平,实现企业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必须从工程施工中找出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1 建立成本目标责任制
1.1 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确立。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我们目前有两个关键问题尚未解决:a.责任者责任范围的划分;b.责任者对费用的可控程度。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管理程序才能理顺,成本目标责任制才能有效分解。项目部应根据责任者责任范围以及责任者对费用的可控程度分别进行责任划分并制定责任划分框图。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责任体和责任人在责任成本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赋予责任者相应的权力和制定适当的奖罚措施,以充分调动项目部中各个责任体和责任人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
1.2 成本目标责任制的分解。将成本目标和相应的责任进行分解,真正落实到项目部中各个管理部门和全体人员,通过成本控制和分析,督促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并对各成本目标责任人员进行考核,据以确定奖罚并及时兑现。
2 成本管理的实施
2.1 施工前期的成本管理
2.1.1 工程投标阶段。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联系建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投标决策意见。中标以后,应根据项目的建设和规模,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同时以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并下达给项目经理部。
2.1.2 施工的准备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1.3 间接费用预算的编制及落实。根据项目建设时间的长短和参加建设人数的多少,编制间接费用预算,并对上述预算进行明细分解,以项目经理有关部门(或业务人员)责任成本的形式落实下去,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2.2 施工期间的成本管理
2.2.1 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要做好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和限额领料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2.2.2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对于一般的成本差异要在充分注意不利差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有利差异产生的原因,以防对后续作业成本产生不利影响或因质量低劣而造成返工损失。
2.2.3 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利用原有会计核算资料,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对比,由责任部门或责任者自行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自行采取措施纠正差异,为全面实现责任成本创造条件。4)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
2.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
2.3.1 干净利落地完成工程竣工扫尾工作。一定要精心安排,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
2.3.2 顺利交付费用。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如果涉及费用,应请甲方签证,列入工程结算。3)及时办理工程结算。
3 成本管理的缺陷分析
3.1 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和市场应变能力。
3.2 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严重削弱。
3.3 成本核算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4 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
4 成本管理的对策
4.1 要树立以精品工程占领市场的观念。要把建筑产品的工程规模、科技含量、内在质量、外在观感度作为创造精品工程的基础,变为全体员工的一种自觉行动,建造更多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精品工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2 要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切实把企业的各项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来,用效益第一的观念来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以效益评先进、用干部,形成人人讲效益,环环抓效益,事事增效益的。
4.3 要树立化解市场风险的责任意识。科学决策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适应市场、获取市场份额的头等大事,也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水平的试金石。同样的市场,同样的环境,不同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命运。因此,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决策中要集思广义,分析渗透,对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及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要有充分思想估计,把风险降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建立起谁决策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决策不失误。
4.4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思想。成本管理的主题——人,是决定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挖掘人力资源,极大地调动人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要鼓励和保护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更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精打细算,精耕细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做出贡献。
4.5 要树立“适度规模,集约经营,最佳效益”的观念。施工企业的产值规模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没有产值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有了产值规模,不等于就有了效益。因此,施工企业一方面要防止因产值规模低而造成资源浪费,出现投入少,产出也少,使企业长期处在贫困线以下;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盲目扩展规模,“光种薄收或光种不收”,使企业陷入粗放管理的困境。
总之,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项目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且已经得到应用,可以说,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矿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工程投标时,价格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对工程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估,为了能够中标,将价格简单的乘以下浮率,这样的价格没有指导作用,也不准确。
在工程管理上,没有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成本管理这个问题,将生产成本管理当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全部,现代成本控制和管理还包含了更多的细节,不单单是生产成本,应该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并且对成本的预算也是成本控制管理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事后统计。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和管理不得当,材料过剩、浪费、损坏等都是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施工队伍主要依赖外包工和分包队伍,工人素质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职工和民工混合在一起,导致施工效率不高。为了追求工期而加大成本。项目经理制后,项目工程成本成了橡皮成本,只要项目还有盈利,各种预算外支出方面,一切开支只要项目经理同意,都可以报销人账,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流失。
二、矿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控制对象与决策对象不配比
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项目前,企业往往根据工程项目的 施工图纸、工程所在地的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和材料价格计算工料造价,决定工程项目的报价、预计工程未来的成本。而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却只把工程项目所消耗的直接费用作为考核对象,将与工程项目直接相关的财务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施工项目核算的成本与预算费用不能相互对比,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明确了解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面的真实情况。
(二)成本控制不全面,控制范围狭窄
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是成本控制的几个集中点。对于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不可预见成本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大误区,一项工程是由工期、质量和成本三者共同组成的,他们之间具有相互制衡的关系,所以需要对其三者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三)成本控制不连续
首先,财务、材料、计划、统计等部门之间的工作相互独立,没有很好的进行沟通,导致项目管理不连续。其次,成本分析和预算都是对整个项目进行的,没有对项目的不同阶段开心,所以在项目完成后仍然是没有成本控制,以至于出现亏损都无从寻找问题的根源。
(四)“工期成本”被弱视
对施工工期的把握不准确,前期放松,越到后期越紧,导致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后期加大,这样的分配不均衡,让项目成本上升。
(五)“不可预见成本”被忽视
除了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还有不可预见成本,这类成本的产生其实也是可以控制的。在施工时如果不注重依照规则操作,事故频发,政府部门对其的处罚增加,这样不可预见成本就产生了。
(六)材料管理不到位
材料是施工项目的成本最大的输出对象,所以对材料的管理能够明显的降低成本。在材料的管理上的问题大都是对材料的管理不严格,以至于材料的丢失、损坏常常出现,而且使用材料时的浪费情况也比较严重,对于余料不回收不利用,材料的进出库都没有详细记录,操作设备的时候不规范,不爱护,导致机械过度损耗,这样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三、对策及建议
(一)以中标价为依据,制定目标成本
1、制定目标成本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即: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成本管理科学则。
2、项目目标成本制定的依据。当工程中标后,有关人员(经营、财务、预算、施工等人员),依据中标价及有关因素,科学地制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在具体工作中目标成本的确定可以用目标成本倒推法和比率测算法,目标成本确定以后,工程项目部要以此为中心,贯穿到工程施工整个过程。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二合同价格一项目目标利润(目标成本降底额与计划利润之差)。
(二)对成本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
1.对直接费用的控制。人工、材料、施工机械使用等等开销属于直接费用,他们是在施工过程中消耗或有助于工程实现的费用。人工指的是雇佣的施工人员的工资、补贴、劳动保护等费用,通常占成本的30%。对人工费的控制主要是依靠对项目工程的有效安排和方案优化,保证工程进度,对施工人员的组织有合理的规划,平衡工期和施工人员数量的关系,不用出现赶工、停工等等情况。
材料费是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所产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占成本的60%,所以能够有效减少这部分费用,能共明显的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首先,在采购材料的时候,应该保证质量和价格两者都要达标,并且是用多少采购多少,不要有大量剩余。其次,材料的制作集中化,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最后,提升工艺和器械,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而返工。
机械使用费是使用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和进出场费用、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项目部要根据机械费控制目标,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对暂时不用闲置的机械设备可以采取出租等方式,发挥专业机械的利用率。
(三)深化目标成本管理
对矿建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项目具有一次性、地域性的特点,所以没有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对项目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能够有效的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1.根据不同情况,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责任目标的完成。
2.根据签订的责任状,每个部门及各个工种的负责人对本部门成本进行全面控制。建议在1302000质量体系的运行中,结合材料用量、人工用量进行管理。
3.对项目的责任要落实到每一个人,首先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项目质量和进度负责,然后他将不同施工人员所应负责的责任范围确定好,这样保证了如果问题出现了能够找到负责人,也保证的工程的高效性。技术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器械、工序、质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材料部门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如果出现材料的丢失和损害都要付相应的责任。预算部门负责对施工各个阶段的预算做出评估预测。财务部门负责成本的核算、监控和考核。
四、结束语
矿建施工企业的利益可以从项目成本控制中得到提高,而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对整个项目的全部过程都实行控制和管理,让整个项目都处在一个统筹调度当中,各部门相互配合,从项目前期的预算、招标到项目中期的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检查都应该要融入项目成本控制的观念,从而将项目的成本降下来。
前言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想解决市场竞争、业务承接问题,获取项目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贯穿从投标到竣工结算和保修服务期的始终,其中主要包含了项目前期的竞标投标阶段,具体施工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可行性准备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整体的控制及造价结算阶段。
一、投标阶段成本管理控制
在投标阶段通过编制施工图预算为最终确定标价提供依据。根据勘察施工现场情况,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技术措施,按招标文件规定工期要求,制定方案,计算出工程总的直接和间接耗费,并确定获利浮动率,在此阶段着重控制标书、差旅费、公关费等投标费用支出,预计包括交工后保修服务费在内,依此作为最低投标报价,除经营战略需要外,应及时做好各种风险测评,具体包括的测评量化工程有: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工程的功能性、施工方案,在确保工程预算的保证的前提下,提出并且执行可行性最大的工程施工方案,做到及时施工,不耽误工期等。其次避免承揽不能盈利的工程项目;最后在投标报价时要精打细算,细化分解,做到成本心中有数,以确定企业可能的获利空间。
二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
工程中标后,企业还可以根据中标价调整预算成本以确定工程项目预算,使预算成本成为项目经理部的底线。当企业下达后,项目经理部即据此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一是根据图纸和技术资源对施工技术措施、组织程序、作业形式、机械设备运行、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应用生产要素;二是在对当地劳动力、材料消耗、工程机械定额等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劳动定员、机械运行及材料供应流程,反复比较控制物料、机械单价,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三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量为基础制定,按照部门、施工班组以及个人分担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
三、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
(一)做好预控
项目部前期的准备工作应做到八个字“先算后干,心中有数”,在对工程所需的原料、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不可抗性的损耗做好充分合理科学的对工程性能的量化分析,综合参考招标投标协议中的相关规定与施工单位自己切实的情况,标志目标成本预控计划,参照相关规定,设定一系列的参数为红色预警指标,制定在预期时间内达到的目标,化整为零,责任分工到个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以及科学切实的可执行性利润范围。
(二)做好中期控制
八个字即可归纳“边做边算,不断调整”,在除去从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要效益、从工期管理成本控制要效益外,以双方互盈为出发点,切实做到控制成本,还真正需要从生产要素成本管理控制要效益,这是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出高效性能的宗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到扎实控制,即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费用、间接费用。
1、施工材料费用的管理控制限度
对于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材料费用的预算成为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做好材料的费用预算,即两个步骤:一是工程的采购环节;二是工程的施工环节。
对于材料的采购环节,应该及时的建立与执行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负责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保证材料采购过程做到公平公正,采购员与相关的付款岗位的分离,制约以及监督,着实做到完善采购过程,其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及其权限,把握好材料的进货关口,保证从厂家直接进货;对于大宗材料采购要根据材料性价比和项目实际选择意向货比三家方可执行;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长期稳定的材料供应商以争取更多的价格折扣优惠并延期付款条件,建立健全内部资源信息网络和平台,实行有效的沟通调剂。
施工环节:紧紧抓住施工预算,对施工中所耗主要材料进行监管,项目部应做到各个分工工程相互监督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可行性的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的预算控制,以红色预警指标为界限;降低损耗率的同时, 限额领料配比发料,实行责任到个人, 建立适当的奖罚制度; 倡导绿色环保,鼓励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对于边料、下角料回收、重复利用,变卖出售冲减工程成本,使材料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紧密相连,保证工期进行的高效性;且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避免资金占用影响周转,减少资金成本。
2、人工费用控制管理工作
根据工程施工内在规律和本身要求,策划出组织
精干、工艺合理、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案,平衡安排每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依照立体交叉、平面流水作业的基本原则,确定合理的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使得工序作业不停顿、工作面不闲置,各个施工小组有序合理的开展各个工作。运用公开竟标、劳务分包的方法,选取一些相对固定的具有扎实专业的施工技术公司作为长期合作方,方便于使用人工费承包管理方法、精心统筹安排、加强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布置现场,合理安排人员的进退场,防止产生窝工现象的发生;对于企业自有职工,应按工作质量和完成工作量多少分配工资,避免出工不出力情况发生;雇佣的少数临时工应定额定量用工,结合工程特点和工种来合理安排工作,避免使人工费用成本的增加。
3、机械费用控制管理工作
和上列费用相比,机械使用费在整个工程费用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项目部在施工方案设计时,应该在满足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机械使用时间最短、配备机械最少、机械进退场合理,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当工程确实需要租用其他外部机械时,应做好工序衔接工作,尽量使其满负荷工作。 工程设计人员不但可以运用施工现场的不同工序交叉安排与合理布局等相关措施来使机械利用效率提升,而且可以尽可能加强机械人员的操作培训,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而引起工程成本的增加。
4、间接费用的管理控制
项目部应严格控制其他费用的使用,减少非生产人员,使一人多职,增加工作时间。还可以指标控制、一支笔审批、费用包干等措施来使非生产性费用降低到最少,其他费用应该控制在项目计划范围以内,从而更好地达到降低非生产性费用的目的
四、加强事后控制管理与工程成本盈亏分析
“事后结算,以观后效”,这就需要做好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工作。不管是工程进展到何种程度,都要以项目部为核算单位,以地下、装饰装潢、主体结构为时点,及时分析各阶段具体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成本的执行结果,分析成本的不稳定性起伏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如成本节约,成本超支;总结并且寻找更进一步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路径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编写记录成本分析得出的结论,即成本分析及盈亏预测报告,以便上层领导包括项目经理在内,随时掌握项目的成本额;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亏损现象;在工程竣工后,做好工程总成本的预算,写出实际可行性较大的总结汇报,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五、完善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要着重做好工程的收尾工作。首先要对人工、机械、材料以及生活后勤设施进行清理,做到及时清退和抓紧转移,以降低费用,减少成本。其次,要对剩余工作做全面核对,以免造成遗漏。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情况,准备详尽的资料,及时提出变更请求并落实专人负责。再次,要安排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竣工验收资料。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工程价款总额前,预算人员必须与财会人员认真全面的核对,互相补正以免漏项,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完善结算程序。
在工程保修期内,项目经理应根据实际工程质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作为保修费用控制依据,项目部可委派专人或就近施工的员工,尽量节约这项后期费用支出。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是一项综合而又复杂的工作,成本管理控制决不仅仅是财务人员和工程预算人员的工作,也不是项目部和财务部门的事情,它是施工单位全体员工、所有部门一起的任务,成本管理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需要相互配合和理解,树立成本意识,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成本管理控制,在企业经过签署对应的经济合作项目,理清公司内部各个经济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单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连接、分工明确,将降低成本意识灌输到每个部门,每个人; 坚持“算了再干”,改变“干了再算”的陋习,强化管理,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责、权、利相结合,用好用活激励制度,切实强化成本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必将促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正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强化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本文根据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所涉足环节以及内容和特点,提出成本管理的流程及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并归纳项目成本控制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
1.1成本预测
建筑行业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成本预测对提升成本计划的优化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1.1预测人工费:主要是工程施工期间当地工人的工资水平以及社会劳务市场的行情,并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预测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用。
1.1.2预测材料费:材料费用占建安费的比重比较大,所以,能够科学、精细、到位地预测工程的材料费是成本预测环节中的关键。主要是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主材、辅材及其它材料进行分析,并逐一根据项目定额中材料损耗量及工程经验数值,综合性预测建筑项目所需要材料的损耗量以确定材料预使用量,之后,再全面考虑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运输、保管、储存等环节方面的费用。
1.1.3预测机械使用费:预测此方面费用不能只立足于投标书中的有关数据,一定要从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出发,测算出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预测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以及需要重新购置的机械设备的费用。
1.2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涉及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的具体控制过程,本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显著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1.3成本核算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主要有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个方面。财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财务人员通过会计业务在财务帐上反映出的核算;统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统计方式在统计报表上反映出的核算;业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填写各种票据进行核算。
2.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2.1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2.1.1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该环节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从而确保做到人人肩膀有压力、人人身上有职责。该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就是要求成本控制工作必须随着建筑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而连续进行,确保做到不能疏漏,也不能一时紧一时松,应该始终确保施工项目成本处于有效、规范、科学的控制之中。
2.1.2成本最低化原则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各项成本管理的措施,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从而确保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必须注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既要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渠道,又要真正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范的流程来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1.3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成本控制更应该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时施工准备阶段时,其成本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从而为施工项目的今后成本控制作打下良好基层;建筑施工项目竣工阶段时的成本控制已基本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成本盈亏都已经成为定局,就是再纠正也无力回天了。
2.2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2.2.1组织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应该多层面、全方位地统筹协调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工程技术部则应该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采取科学手段、先进技术,不断降低工程成本;财务部应该及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度资金。总之,所有部门和班组都应该尽力尽职,强化组织措施,努力为增收节支作出贡献。
2.2.2技术措施
在技术层面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注重遴选科学、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遴选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只有优化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达到提升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2)注重遴选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寻低消耗、高效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3)注重把好质量关。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杜绝返工,有效缩短验收时间,从而有效节省费用开支并降低成本。
2.2.3经济措施
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强化人工费控制管理。通过不断改善人力资料管理,切实降低窝工浪费;采取更加硬性的奖惩制度,激发劳动力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切实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2)强化材料费控制管理。注重改善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节约相关采购费用,有效降低上述各个环节的损耗;科学规划堆置现场材料,从而不断避免二次搬运;严格制定并贯彻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3)强化机械费控制管理。注重科学选配和优化利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不断减少机械使用费用。
近年来,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同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并且已经逐渐过渡到了价格竞争,有些企业为了生存压价让利,严重阻碍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合理控制核算成本对如今的施工企业来说显得尤为必要。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行业特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本文则针对此展开具体探讨。
1.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领域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施工企业因生产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流动性单一等特征,使得其在成本控制管理、资金核算、工程结算等方式上与其他企业有很大的差异。如今一些施工企业为生存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来进行投标报价,这种压价让利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成本管理成为了如今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就是指施工项目的实施指导过程当中对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开支与资源消耗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财务管理控制是企业资金获得与使用的重要管理工具,施工企业必须要利用财务成本控制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目前许多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较为粗放,合同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积极控制。
2.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职权不清。如今建筑施工行业当中普遍存在责权不清的现象,施工企业的内控监管不力,并且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直接导致当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时,责任归属难以具体落实。许多部门的会计人员的财务系统知识也存在着不足,对施工合同条款等约束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责任意识模糊,导致施工单位财务信息质量与真实程度无法保证,财务管理控制工作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2.2财务监督执行力度不够。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各项内容都需要完善的监督与具体执行,但施工企业的薄弱的监督执行力度使得其财务管理控制工作负担更重,一些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无法按照财务规章制度来有效实施处理各项会计工作,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出现成本控制薄弱,开支计划不周等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
2.3忽视资金时间价值。施工企业的建造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多,时间跨度大,并且建造的周期长,因此如何控制施工时间、如何合理利用建设资金显得至关重要。施工项目的财务成本一般具体包含比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维修损耗费用等,一个施工企业一般会同时运行几个项目,不同项目委托方向建造方支付工程款项的时间不同,施工企业往往需要通过贷款预支部分建造资金,因而施工企业需要将资金统一管与综合利用,统一不同的工程建造成本,减少工程时间导致的资金浪费。
2.4不同部门目标不一致。施工企业的工程财务
成本管理控制需要各个部门全员的共同参与,而一般的施工企业各个部门目标不统一,项目部只负责接工,将完成上交资金数当作硬指标,而忽视项目合同的成本管理。有些施工企业部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归入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忽视共同合作管理。
3.完善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对策
3.1加强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关键。如何加强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制定事前目标成本,进行目标成本预算来控制实际成本,预算过程需要结合市场的实际调查,财务部门与施工项目部门共同制定,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其次在控制得过程当中,要着重注意人工费控制与材料费控制,制定合理的人工数额,合理利用劳动力,同时选择质量信誉保证并且价格合理的材料市场供应。以葛洲坝集团洞坪项目部财会工作为例,其在非生产性费用控制方面,制定了相关报销方法,将文件发放到各个部门并严格执行;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其财务部门同相关的商务部门、物资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共同制定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方式,合理明确各项采购程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洞坪项目部超额完成了公司的各项经济责任指标,财务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3.2共同制定目标,以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为中心。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财务成本预算管理,同时要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企业财会部门、项目部门等需要互相交流经验,积极配合支持,促使每个员工都有财务成本控制得责任感与义务。同时,在编制施工成本预算,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分解责任成本,将成本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各个部门。此外,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对财务成本控制进行进一步巩固。
3.3精心统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施工企业需要进行资金的协调与平衡,高度集中资金的使用,对不同项目的资金进行综合管理,减少资金的沉淀,强调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针对具体的项目使用资金需要及时上报使用计划,从而进行提前统筹规划,从而降低向银行借款成本。以葛洲坝洞坪项目部为例,其在各个单项合同之间实行资金杂缺调剂,项目部所承担的主体项目一次按照业主的计划呈梯形安排,并且各个单项合同都有预付款项,因此既能够确保各项合同正常履行,同时也可以降低项目资金存量,减少资金沉淀,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促使施工财务部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针对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控制所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不难看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如今,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施工企业更加需要克服问题所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控制,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唯有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综合化管理,才能够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一、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低价中标已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市场已进入了一个微利和无利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通过自身战略调整、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前任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曾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的竞争,价格竞争的背后主要是成本的竞争”。
成本指标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好坏的基本指标,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
二、影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
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从标前策划开始到项目签约、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成为企业获得市场主动权和竞争优势的基础。成本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将影响项目效益。
1。标前评估。标前成本预测和经济评估出现偏差,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存在“先天不足”。当前建筑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盛行,面对市场压力,不少施工企业不惜采取低价竞标,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后续的项目索赔变更以及其他途径上。另外标前勘察流于形式,招标文件和图纸会审研究不透彻,对项目施工难度、风险预估不到位,导致成本预算不到位,造成预算漏项、预算错误等情况,出现项目中标即亏损的局面,结果使企业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
2。项目经理的选择。项目经理的选择是施工项目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
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承包方的第一负责人,其组织经验、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企业形象好差、企业品牌战略的推行快慢。
3。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与否是项目盈亏的先决条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主线,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效益。
4。项目成本的过程管控。项目成本的过程管控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其包含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劳务管理、机械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一而已。
5。变更索赔工作。变更索赔工作影响项目最终经营成果。把握变更索赔机会,找准变更索赔事实和充分的变更索赔依据,是施工索赔成功的关键。索赔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可决定项目的最终经营成果。
三、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
效益和利润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企业是以利润为中心,项目是以成本为中心,施工企业的利润基础在施工项目上。要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就应该树立施工项目全成本概念,合理预测施工项目的经营风险,从标前、施工实施、竣工收尾全过程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管理。先进的成本管理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成为企业获得市场主动权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1。加强标前的充分研究和科学评估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和充分调研工作,建立标前会审机制,注重成本和效益分析,开展标前成本预测和经济评估,保证了中标项目质量。对于一些限价低、风险大、条件苛刻的项目应该选择主动放弃。
由于建设方在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时,其招标文件的编制都由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负责,合同条款都制定得比较苛刻,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较多困难。因此,企业须仔细了解现场情况,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充分预测项目风险,对招标人的资信能力、资金情况等进行认真评估。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施工技术、材料价格及各项费用情况,结合项目特点,慎重决策,由企业的经营、财务、工程技术等部门合作,合理确定投标价格,争取以理想价格中标。
2。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组建。企业应针对项目特点,认真物色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团队的人选。团结、和谐、高效的管理团队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框架,而项目负责人则是项目管理团队的主心骨,其业务、管理、人际沟通、判断、决策、应变等方面能力的强弱将会给项目管理带来决定性影响。下定项目责任成本,与项目经理签订奖惩合同,即要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又要对其有所约束,防止造成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失控。
3。着重抓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完善优化工作。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项目工程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基本技术经济文件,是标前设计的完美和深化,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技术保障。实施性施组设计方案的编制必须符合以下特点:
3。1可操作性。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应根据自身的人员、机械设备情况,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使施工有序进行,从而充分利用自有资源,最求利益最大化。
3。2灵活性。由于施工现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施工企业应根据各种因素的影响,调整施工方案、施工工序,减少窝工,以达到保证工期的目的。
3。3完善性。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优化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完善是项目施工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
3。4全局性及全面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是全面的,发挥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以“重点突出,兼顾全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安全适用,实事求是,动态调整”为指导原则,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相结合,计划安排留有余地,施工方案详尽可行,技术组织措施可靠。
4。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控。项目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管理是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是成本管理的关键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严密的生产组织,才能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4。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技术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对于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完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都有重要意义。对图纸的会审主要目的是查找设计图纸中是否有遗漏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设计参考,以利于方便现场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
4。2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降低施工成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施工成本计划的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需要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工、料、机的消耗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节约成本和挖掘潜力措施。
4。3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它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①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好安全预案措施,强化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原则。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政令畅通、上传下达、令行禁止。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加大奖励惩处力度,采取“诛连”政策,一人违章,多人受罚。③切实加强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覆盖,通过图片、案例等学习方式来强化安全意识,从自身、家庭、利益等角度出发,反复强调安全与其自身的利害关系。实行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让每一位作业人员知道今天干什么、怎么干、安全隐患有哪些及如何消除隐患。
④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安全防护工作怎么做都不为过。
(2)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根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品质的象征。
①建立健全内控质检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②进行全员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质量觉悟,抓好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的宣贯工作。
③建立成品档案签证制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深入研究,开展分析讨论,制定防范措施。
(3)物资管理。材料费是施工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般在60%-70%左右,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①通过细致的图纸及工程量会审工作,计算出相对准确的各类材料的总需求量,按照施工成本计划的要求,提交申购计划;②控制材料价格。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及询价等方式控制好材料采购价格,货比三家,在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选购质优价廉的材料。同时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除非价格看涨,否则要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避免存货过高占用资金。
③材料入库验收管控。材料送达项目所在地后,应由采购部门、仓管部门、质检部门一同对其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验收、入库登记。对易保管或到货即用的材料,验收后直接卸到用料现场,减少二次搬运费用。
④发料领用控制。健全出库台帐和审批领用手续。针对合同中约定的材料消耗指标,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对超出限额领用的,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审批后方可领料。
⑤下料控制。施工下料用料,尤其是钢材类材料,应由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技师跟班指导,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合理制定下料标准,减少浪费。
⑥废旧返还料管理。充分挖掘废旧返还料可再利用性,盘活这部分资产,避免长料短用、优材劣用;加强返还料在解体、清理、堆码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避免野蛮作业、随意切割,做到分类堆码、下垫上盖;废料要及时按规处理或者退库,防止丢失。
⑦周转材料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建立周转材料统一管理机构,负责购置保管、租赁经营、统一调配、维修保养、回收处置和资源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保值增值,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项目上要设立周转材料库,根据施组需要设立临时库房或存放场地,做好周转材料的验收、出入库和保管工作。
(4)劳务分包管理。
①选择与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具有突出施工能力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分包单价一定要合理,力求达到双赢,不能一味最求项目效益而过分压低劳务分包单价,如此反而会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迟,如果监管不到位严重的还会存在质量隐患,得不偿失。
②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要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质量与进度控制、过程结算、完工验收、最终结算付款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劳务分包方的管控。
③在合同商务谈判过程中,将大部分小型机具和零星材料费纳入劳务分包单价中,实行包干制,不仅减少自身工作量,还有利于材料节约。
(5)机械设备管理。施工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的调配,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机械设备管理包括从设备选配到合理使用、检查维护、修理保养全过程。机械费一般约占项目成本的5%-l0%,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对成本管理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根据根据工程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大小,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维修上便利”来选配所需设备。对于初期购置费用较大、使用周期不长但又必须要用的设备,可以考虑到租赁市场租借的形式。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负荷,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降低机械台班使用成本。
(6)进度计划管理。进度与安全、质量、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它涉及管理的思想、手段、模式等,所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①树立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合理调配使用资源,科学安排工作面,采取必要的经济激励措施,尽可能做到前松后紧,力求节约成本、保证工期。
②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点。
以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起止里程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力保控制节点的实现。
③对计划进行动态控制。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情况千变万化,及时掌握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建立日协调会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同时相应地调整阶段性计划,从而保证工期。
(7)现场经费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人多并不一定能达到最佳。做好内部控制,把好现场经费的支出关,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企业内部还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公布各项目的非生产性支出情况,以相互比较,促使项目降低费用。
(8)经营盘点分析工作。经营盘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如实反映项目运营情况,了解项目成本构成;便于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强化项目经济管理核算流程,从而实现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通过开大会、晒数据、做对比等方式,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暴露出来并且放大,从而促进管理。
5。加大变更索赔的力度。工程变更往往能为施工企业摆脱合同价格偏低、扩大自身利润空间、挽回成本损失提供机会。所谓“中标靠低价、盈利靠变更”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合理变更,减去了一部分利润率不高的子项项目,同时在一些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子项上做文章,以增加利润空间。
5。1努力争取变更,扩大利润空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现场情况与招标文件中描述的情况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可能,这就需对原设计的部分项目在工艺、方法及数量等方面做出变更、优化。
5。2当发生工程变更事项时,应及时出具变更联系单,征得设计单位、监理和业主一致同意后,及时组织实施。变更项目完成后,应就工程量及价款出具联系单,及时请设计、监理、业主签证确认。在申报过程中,应善于“抓大放小”,把申报重点放在金额大的、利润高的项目上,使大的变更能够更顺利地得到确认、批复。
5。3项目从合同履约之初,根据合同,就要加强对业主的索赔,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工作,勤办理签证,经常向业主发索赔的函件并及时催促确认。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防止业主反索赔。
6。高度重视项目收尾及竣工验收工作。施工企业因为自身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的相对匮乏,在项目竣工收尾阶段,往往将已完项目的主要技术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项目,非常不重视竣工收尾工作,导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使已有的经济利益逐步流失。
6。1委派专人,组建一个精干的移交、验收、资料归档小组,具体实施以移交验收和竣工归档为主的收尾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及合同内容认真研究、查漏补缺,确保资料正确、完整、及时。
6。2特别强调收尾工作的计划性。收尾负责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合同条款拟定初稿,经过内部会审后,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举行定期例会制度,定期报告审查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计划时效性。
6。3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加强应收帐款管理。
(1)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项目决算,明确债权、债务关系。
(2)指定专人负责与业主沟通,加强决算、催款力度。通过与业主协商,签订还款协议,督促业主明确还款计划和时间。
(3)分析总结,反馈考核项目竣工决算后,应对整个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掘成功经验,剖析问题和不足,为日后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经验。
(4)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应对已完项目的结算资料和施工成本、项目绩效情况作详细审查、评价,对盈亏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有关人员奖惩意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兑现。
四、结语。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全员的动态管理工作,只有通过自身战略调整,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安全质量规范化、进度控制刚性化、文明施工常态化、成本管理精细化,通过严格的成本过程管控,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摘 要】 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国内外大型工程项目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经历,总结了目前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财务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按照经济学对市场结构的划分,建筑领域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行业利润率较低,建造合同成本占工程造价的8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施工企业间竞争已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致使招投标的价格越来越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压价让利,甚至为中标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价作为投标报价,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增强财务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施工企业大部分的项目成本管理都实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建造合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改进建造合同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日益受到施工企业的普遍重视。
一、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部门目标不一致
一般的施工企业,项目部只管接工,并完成上交资金指标,这样就造成项目组视完成上交资金数为硬指标,成本节约为软指标,对降低成本缺乏动力,难以将项目合同成本管理工作摆在主要位置。财务部进行成本核算,能发现成本的变化和利润的高低,但对项目部鞭长莫及。这样,项目部一接到工程,就忙于做购材料、买设备、选队伍等开工前的准备活动,疏于项目成本的前期策划,不能及时制定项目目标成本,并把合同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合同成本管理唱不了主角,其结果是风风火火投标,高高兴兴中标,辛辛苦苦施工,实实在在赔钱。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的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经常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从表面上看来,这样做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实际上谁也没有承担成本管理责任。
(二)轻视资金时间价值
建造工程项目一般工程量大、建造周期长、造价高,工程建造款一般由委托方按照合同商定的付款比例和时间分期支付给建造方。由于委托方一般在工程项目达到一定建造阶段验收合格后,支付相应阶段的进度建造款,建造期间的部分建造款待工程验收合格后一次付清,因此建造方往往需要贷款垫付部分工程建造资金。
一般情况下,项目的成本指的是直接成本,包括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的损耗等,而从财务管理角度而言,企业向银行借款垫付的工程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是作为期间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而且最近国家多次调高利率,使企业的利息负担加重。这样算起来,可能某项目盈利了,但施工企业是亏损的。另外,一个施工企业往往有几个项目在同时运行,不同的项目委托方支付工程款的时间是不同的,企业财务部门没有将资金统一管理综合利用,一部分项目的资金有暂时的结余,而另一部分项目需要的资金在向银行借款,这样也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多产生了利息费用。
所以,不同的付款方式、不同的时间付款会产生不同的资金时间价值,导致不同的财务费用和工程建造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三)建造合同的责任成本不明确,不利于奖惩机制的运行
在有些工地,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材料堆放散乱,没有及时清点,变质锈蚀严重,有效利用率低;在材料的领用上,不按定额发料,施工人员以耗代领;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人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的现象。这些都不是个人的问题。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以企业为家,具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只能归于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
这种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不能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
有些施工企业没有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干完活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不能做到财务成本信息的及时处理与收集,无法对成本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使效益大量流失。有些企业虽然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但是没有有效利用,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财会、采购、营销、人事、物资管理等子系统分割,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财务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二、解决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全员参与,共同制定和执行合同目标
项目部门的相关人员对企业的费用支出很熟悉,知道哪些费用该花,哪些费用不该花,哪些成本能够控制,哪些成本不能控制,他们能找到成本控制的最佳途径和办法。财务部门的人员能根据会计资料中成本核算的数据,发现成本控制的结果有没有脱离目标成本,能够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降低成本的途径。因此,项目部门、财会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之间,要互通成本控制信息,交流成本控制经验,企业上下级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纵横交错的成本控制网络,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企业每个职工的劳动成本,每项费用支出,最终都要反映到成本之中,应克服那种只管干活拿钱,不管投入产出的传统观念,人人都应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和义务。
(二)进行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虽然项目部具有相应项目资金的分配权,但企业具有资金的协调平衡权,可以减少所属单位在银行的开户数,将资金高度集中使用。虽然说对某个项目要专款专用,但施工企业可以利用项目的进度对正在上马的几个项目的资金进行综合管理,协调平衡公司可使用的资金,这样既不会造成某个项目的资金闲置,也不会因某个项目的资金没有到位,而向银行或其他企业取得高息借款。这不仅加强了公司资金管理力度,而且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沉淀,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施工需强调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项目使用资金,需上报资金使用计划,公司按其使用的资金额度协调平衡,这样财务部可以提前筹集和分配资金,以降低向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
因此,施工企业需对资金时间价值进行预测、分析,从而在制定工程预算或进行合同谈判时尽可能地争取有利的付款方式,使建造工程项目取得好的效益。
(三)制定目标成本,分解责任成本,严格考核,有效奖惩
对于项目的成本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一步,做好成本预算。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当地劳务、材料价格;收集施工的成本和利润水平资料,编制施工预算。第二步,编制成本计划。采用因素分析法把预算成本分解到各成本项目,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及个人,明确责任,奖惩挂钩,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而人人不管。根据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和拟定的增产节约措施,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第三步,加强成本核算。分清成本核算对象,按工程项目进行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的成本归集。第四步,开展成本分析。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一方面用于考核和奖惩,一方面在以后的工程中进行改正或推广。第五步,严格考核,实施奖惩。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和给部门职工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考核,奖惩是对考核结果的利用,是巩固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立即兑现的奖惩可以很好地引导相关人员去争取出色地工作,实现预期目标。
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以下细节。在施工消耗过程中,对材料实施控制时,可以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生产、供应和财务部门要认真、科学地重新完善和制定限额领用办法,科学地确定限额领料的依据,在“限”和“额”两个字上做文章。对工程现场未用完的材料要有人负责及时清理,回收入库。限额领料的依据应以施工蓝图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为基础,由生产、供应、经营、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限额标准。凡是超出定额用料,必须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低于定额用料,则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性管理工作,平时编制好机械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计划,做好设备管理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减少大修理费用的支出。对机械配件、工具用具、低值易耗品等,建立领用卡片及以旧换新制度。
(四)引进erp系统,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
财务管理可以资金的形式触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是其他部门达不到的。实现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管理不能只单纯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同时还要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材料采购、客户关系、工程建设、库存管理等模块也要实现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做到由点到面,逐步拓展,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对接,使各模块能够相互牵制。这样一来,使财务成本管理做到事前成本预测,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分析,确保工作效率提高,增加企业利润。如果不建立各部门有机联系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人员就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产品成本的归集和财务会计核算,就不能真正承担起财务成本管理职责。
“拨开乌云见晴日”,在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施工市场,只要企业能克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能够全员、全过程具备成本控制意识,环环相扣、相互配合,考虑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时间价值,有效使用资金,使用先进的erp系统,各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使用其他部门的信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企业必然能在高手如林中蓬勃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