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中外教育论文

中外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7 11:19: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外教育论文

中外教育论文:浅析中外教育观念

【摘要】本文从教育观念的本质出发,先以儒家教育思想的典型人物孔子为代表分析儒家教育思想。其次,把现代我国的育儿观念和国外进行比较,发现我们的教育太现实,也太痛苦,而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开门的钥匙,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最后,提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历史责任。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 成功

一、中外教育观念比较研究的背景

中外教育观念具有很强的差异和互补性,其原因应该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文化传承有关。教育观念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在教育实践中却能左右教育者的行为,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向。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其中《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而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中国教育应该站在统观世界教育的制高点上。审视和反思我国教育的成败与得失,不断创新,毕竟,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二、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是我们最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其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则是孔子。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故而能做到因材施教。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孝”时,他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恰当的回答。孔子对学生有教无类,关怀备至。在《论语・卫灵公》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他的学生中什么人都有,有单食瓢饮身居陋巷的颜回,有身穿蓑衣为其父推车的闵子骞,有躬耕瓜圃的曾参,有贫困交加的原宪,也有父为“贱人”的仲弓,还有“衣敞绣袍”的仲由,等等。不仅如此,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皆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谁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孔子正是在这种“有教无类”的原则指导下,平等热情地爱护学生,关心和培养学生。所以,当时天下的有志之士,特别是有志青年。都纷纷投入孔门就读,使其聚集了三千多弟子,七十二贤人。教学相长是孔门师生关系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历史遗产。

三、家长育儿观念的国际比较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性格、思维、语言是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的。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以中国家长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教育专家徐国静在北京一所中学采访时,曾做过一个调查:回家跟妈妈说一句“我爱你”,看她啥反应。

孩子甲:“她在看报纸,没理我。我又说:妈妈,我真的爱你。妈妈才理我,说:你不爱我,你爱谁?我整天给你吃、给你喝,大鱼大肉伺候你,鞍前马后陪着你,我容易吗?看看你这次考试……”

孩子乙:“我妈说:你从哪儿学得这么坏?”

孩子丙:“她正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我说第一次她没反应,听完第二遍,她把毛衣一放,道:说吧,你要多少钱?”

我们的教育太现实,也太痛苦,只看分数。徐国静总结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定位有:讨债者、牺牲者、追赶者、鞭打者。父母总跟孩子做这样的想像推理:“你在班上要考不了前三名,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得不到高收入;得不到高收入,就过不上幸福生活……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梭子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地碰壁后,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的捕鱼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生了类似梭子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了信心。

在家庭育儿方面,美国家庭推崇如下三句话:

"Stand behind.Don''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

在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美国的父母不会替孩子选择,而是给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使孩子真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正是这个目标使孩子过早地拥有了家庭中的许多权利。

…To enter the room,key is more useful than your help”(“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开门的钥匙。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Have a try'’(“去做”、“去试试”)。

父母在给予选择的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静然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应“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

四、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历史责任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而后,这个教育方针写进了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执行,其中第五条即为教育方针,比《纲要》中的叙述增加了十个字,具体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中国教育要发展,需要教育家,需要开垦适合教育家成长的土壤,而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中,基本上已经快把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消磨没了,教师正直、诚信的基本品质也快消失了!拯救教师,拯救广大的学生,使教师的个性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天地展现,让教育回归其塑造人、发展人、提升人的本真,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比较及启示

摘 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1世纪,经济、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让教师继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积极采取各种方式筹措经费,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财力支撑,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在经费保障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

2007年8月31日,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在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是前提和基础。我们应积极探究各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筹措方式,完善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从而促进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一、中外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比较

1.美国――分层次筹措,经费充足

美国为教师在职进修制定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中具体规定了教师参加进修的经费开支渠道,涉及到带薪培训、经费补助等。如1965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加强教师进修的重要性,并斥巨资资助各州和高校开展各种教师在职培训活动。

美国教师继续教育采用的是典型的分级经费资助形式。教师在职培训主要由各州推行,主办单位有州教育部、县学务局、教师协会等,举办机构有教师进修学院或教育研究所,每年公布两次教师进修计划,有各种的讲座的规定,包括时间、差旅费用支付情况等。每次进行教师培训的费用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培训学校或教师本人四方共同承担,如以每学年进修一门课程学费以300美元计,联邦政府资助65美元,州政府资助15美元,地方学区资助70美元,教师任职学校也会有一定的资助,而教师本人则承担不到50%的费用。美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筹措已实现了四方、甚至多方资助的分层次局面。

2.英国――专款专项资金较多

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政府逐渐加强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以来,就不断制定一些保障教师进修机会和费用的政策及文件,并拨出专款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1979~1990年),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并发表了《教学质量》白皮书,其中就教师的在职教育问题,文件明确指出由国家拨出专款,教育大臣亲自负责此项专款用于教师进修。文件还重申了70年代以来政府有关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的政策,特别强调应保证教师参加进修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等。1986年英国教育科学部公布“地方当局培训补助方案”,分别对国家指定的培训项目和地方行政当局指定的项目进行资助,以此来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都有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分配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用以支付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教学、科研以及教师的继续教育的费用。同时还设立诸如“最佳实践研究奖金”(Best Practice Research Scholarships)和“专业奖金计划”(Professional Bursaries Scheme)等专项奖学金,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和培训。

3.法国――经费、经费政策双重保障

法国的教育经费一直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自1964年至1984年一直保持在15%以上,1997年仍占7.3%。但是由于国家和教师本人在内的各方面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法国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十分有限。但自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思想在法国流行后,教师的在职进修受到了普遍关注,国家不仅亲自组织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而且教育部还向各级各类培训组织和机构,如县区、民间团体等提供经费支持。现在,政府每年用于教育科研与资料方面的经费就在10亿法郎左右。同时,法国专门颁布了《法国职业继续教育法》,该法规定:“国家、地方行政机构、公立公益机构、公立与私立教育机构、职业组织、工会组织、负责家庭福利的组织及各个企业共同为职业继续教育提供保障。”法国教师继续教育也纳入了这一法律体系。

4.日本――政府财政资助力度大

日本的教育经费体制决定了其经费的来源。日本《学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学校的设置者……除法令特别的规定以外,应负担起学校的经费。”这是对学校经费来源的基本规定。因此,国立院校的经费由国家负担,列入国家预算;公立院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国家根据地方交付税制度等采取措施使其保持必要的水平。但这二者都是政府,因此,经费来源政府占主导。日本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国家的教育投资一直处于高水平,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也非常重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投资巨大。如截至1979年,日本的所有都道府县全部都设置了教育中心,均由国库资助,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对教师的进修进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俄罗斯――政府主导,多方募集

在俄罗斯,国家财政拨款也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自2004年以后,在高等教育领域,俄罗斯实行有条件的国家义务拨款。高校自身对拨款的处理拥有自主权,一部分可以用来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俄罗斯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外的教育基金也是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教育基金是俄罗斯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外的一种补充形式,这种基金组织是由政府牵头组成的一种专项教育资金募集、发放管理机构。目前,俄罗斯主要有“俄罗斯教育部教育支持与发展基金”、“俄罗斯教师支持基金”等形式,目的是吸纳社会资金,广开渠道为教育和教师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企业自主投资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如俄罗斯最大的尤科斯石油股份公司在契尔克斯克、萨列哈尔德、马斯尼托尔斯克开设了三个新的网络教育中心,数千万俄罗斯教师在这里接受了培训。

6、中国――四级保障体系雏形初现

在我国,国家一直是教育包括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主体,但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却很有限,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教师培训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教师年人均培训经费也在不断上涨。据教育部2004年组织的一次学校问卷调查统计,1999~2001年三年内,高校投入的年校均教师培训经费中南地区达到55.1万元。同时,教师本人也本着“受益支付”原则,开始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培训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我国在这方面也在不断的努力,国家不仅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奖、科研基金以及教师发展基金等,还有很多计划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发展。目前,在我国,一个由国家、地方、学校和教师本人四方共同承担的教师继续教育资金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二、积极借鉴经验,多重措施保证教师继续教育良性发展

众所周知,经费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是保证教师接受培训的一种重要资源。教师继续教育需要经费投入,从发达国家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可以看出,尽管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筹措渠道却是多方面的,只靠一条(例如我国长期以来是以国家的单独投入为主)渠道是不足的,很难让所有教师都受到较好的培训和获得继续发展的机会,要扩大融资渠道,多方筹资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法受观念的制约。要推动教师继续教育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意识要先行。只有从思想上、观念上重视起来,才会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的新途径、新渠道,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2.健全法律法规,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提供政策法规保证

政策法规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和价值认同。纵观各发达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法规政策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只是规定了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以及教师享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并没有具体的、明确的经费方面的规定。我国应该积极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在政策上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专款专用,避免擅自挪作他用,为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提供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

3.强化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多层次筹措教师继续教育经费高等教育事业是“准公共事业”,决定政府必须在高等教育投入上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尽管历来是政府拨款为主,但总体上经费不足,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吸取诸如美国的多层次资金筹措渠道的经验,拓宽融资渠道,由国家、地方、高校和教师本人“分级投资,共同承担”,努力拓展筹资空间,争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渠道,这也符合各方受益、各方均摊的做法。此外,要积极鼓动和争取社会团体的参与或是个人捐赠方式为教师继续教育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构建多方资金筹措体系,保证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投入。

总之,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问题,才能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差异浅析

摘要:通过对中外教育的比较,从课堂纪律,课堂教学形式,考试制度,教师角色定位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中外教育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教育;教育差异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北京农业展览馆,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青年科学节的开幕式。领导在主席台上热情洋溢地讲话,下面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形:中国学生头顶着骄阳,排着整齐的队伍,认真倾听;而来自APEC其他国家的学生,却三五成群,一堆一堆地聊开了,有的人甚至已经坐到了地上。

一个中国学生说:“集会场合就应该遵守集会的纪律,这是我们从小就培养的习惯。”一名来自新西兰的学生说:“青年科学节本来就是一次交流的活动,不能不让人说话,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既然演讲很长,就应该给我们坐的地方。在我们国家,很少有这么长的演讲,除非是专题讲座。”

还有一个故事说得也很透彻:某学校出了这样一道题: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时针与分针在哪一刻交会?在场的中国孩子马上拿笔列式计算,同班的美国孩子却轻松地拨动自己的手表,很快得出结论,这说明,中国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与国外孩子存在相当差距。到底是什么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主要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出了问题。”

这两则事例都反映了观念和思维的碰撞,反映了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不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一、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课堂上必须遵守的规则,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的确,进行课堂教学没有一定的纪律是不行的。试想,如果在课堂上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岂不乱了方寸。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怎样看待课堂纪律?什么样的课堂纪律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有一位教师曾经形象地比喻某班级课堂纪律好:“我上课时,掉一根针都能听见”。此言虽然有些夸张,却足以证明其课堂上相当安静,如果教师不讲课,就没有别的声音了。对比中国与美国、日本的教育,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在中国,课堂纪律井然有序,保持安静。上课坐要身直、双手要平放在课桌上,两眼要盯着老师,规规矩矩,学生的行为受到严格的控制,学生的任务是听和记。中国的教师认为这是良好的课堂纪律。在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回答问题要异口同声,答案要标准,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考试前应考作文,以达到思路统一。即使学生偶有独特的见解,教师往往以教材作为评判标准,循循善诱,于是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确,这种令人沉闷僵化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学生进行创造的内在动机。

相对中国而言,美国、日本的学生有着宽松的课堂纪律,充裕的课余时间。美国的课堂纪律甚至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他们的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一种比较宽松的、自由选择的娱乐活动中度过的,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干,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创造力得到培养。日本近年来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的学校注重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下,开展轻松宽裕的教育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中国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是在老师、家长的无限关怀而设计的种种作业中度过的,正是这种关爱,使孩子失去了个性、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阻隔了孩子的自由梦想,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二、课堂教学形式

中国的课堂以班级为一个集体,以组为一个单元,固定不变。并且集中、统一授课,时间限定,整个形式过于单调、沉闷,对于中学或许可以,但对于小学就不大合适。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个性四射的特点,多少会被这冷冰冰的课堂组织形式所压抑,在课堂上,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安静得如同公堂,上课坐要身直、手平放,两眼直视,学生言行受到严格控制。一位美国教师曾评价中国幼儿园:“过分严密的管理,使得东方幼儿园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如此过分地强调纪律秩序和行为规范,以致不惜以摧毁孩子们的创造性为代价。”国外的课堂以班为集体,但每个组都不是固定的,可以随着授课内容的不同而经常改变,并且不一定是集中统一授课,而是有序地轮流完成课堂任务。这种授课形式活泼有趣,趣味性、艺术性强,形式多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如此,国外课堂的实践课程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譬如上厨艺课,课堂就设在厨房中;汽车修理课就在汽车旁进行,鲜有先讲书本理论而不实践的课程。这与国内的课堂组织刚好相反,先在课堂上理论课,而鲜有实践课。国外课堂教育组织形式灵活、新颖,注重个性与人格培养,善于将课堂教育与实际创造相结合,挖掘孩子们的创造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三、考试制度

我国是世界考试的故乡,也是考试制度的发祥地。在古代中国,以科举制为代表的考试制度在选贤用能、兴教育才等方面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明清以来,我国的考试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逐步僵化,成为禁锢教育、束缚人才的枷锁。考试的评价标准其实是由教育观决定的。即要强调哪些教学内容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决定了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在国外,考试只是一个学习效果的检验工具。然而在中国,考试主要是作为筛选工具,分数不上录取线,就意味着被现行教育体制所淘汰。中外学生都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但方法却不一样。国外的学校考试多采用等级制,而中国学校的考试则习惯于用百分制,认为百分制的区分度高,一分之差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学生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升学就业。而在国外,考试的意图是鼓励创新思维,除数学外是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的,只要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取得某个答案的合理理由,即便答案不正确或不完善,一样可以拿高分,考核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水平是外国教育的唯一目的。例如,国外的作文考题一般不定有关自己生活的题目,因为小孩子的阅历本来就简单,写这种文章只会让学生“捏造事实”。题目一般都是有知识性的,而且能激起学生对这方面学问的兴趣,这些题目把作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全部体现出来,还能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而国内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有关自己生活的题目,还要训练学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学生一写作文就觉得愁眉苦脸,毫无兴趣。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它重视的是应付考试,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而国外的教育重视的则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重视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由于这种差别,使得各自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大不相同:国外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远强于中国同龄学生,中国学生的考试分数和记忆能力远远高于外国学生。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

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贯扮演“严师”形象,“教不严,师之惰”,老师越严厉,越能管住学生,才有威望,才能使学生服从自己的命令,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甚至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看到老师跟老鼠看到猫,能躲多远就多远,这难道不是老师的悲哀吗?在学生看来,教师是绝对权威,极少有商量的余地,听话才是好学生的标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被无情抹杀。我们国家一般采用授受式教育,基本上是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这种传统的授受式教育确实培养了孩子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国外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三种角色。一是“引导者”,教师很少照本宣科传授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主要资料,让学生自行完成。二是“指导者”,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进行点拨、提醒、指正,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至于偏离既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也能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德、智、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协调发展;三是“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地位始终平等,师生可以互相探讨问题或争执,保留自己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很少出现体罚学生、斥骂学生的现象。国外师生极为融洽,甚至有点自由、散漫,对学生限制很少,相比之下,中国师生的关系显得较为呆板、生硬、紧张。”

纵观中外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何把中外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知识经济依靠的是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如何点燃隐藏在青年人头脑中的智慧火种,让它燎原中华大地,出现一批又一批富有“梦想、创造性思维、发明”能力的年轻人,如何结合实际创新我国的教育,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

【摘 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近30年来中外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的一个教学课题。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大众化,这就会引来质量与数量的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高等教育保障制度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文章主要是就外国(以英国为例)的高等教育保障体制与中国的相比较,得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中外教育;高等教育保障制度;重要性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目的

(一)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保持和提高。随着接收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高等学校的层次性也在不断增加,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就是将各种教学、管理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的一个统一的系统。有了高等教育保障系统才能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与教育质量的双方面的问题。

(二)增加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对大学生的稀缺感已经不复存在,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致使许多人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了怀疑。高等院校之所以建立高等教育保障体系,也是为了能够向政府、雇主、学生以及家长提供质量证明,证明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英国是构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比较早的国家,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英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点是从内外两部分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保障。

(一)外部监督。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QAA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主要负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各方面的事宜,提供一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合理化改革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公开的、公平的、客观的评定方式。以便教育相关者能够直接的、明确的得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论。2. 专门的课程认证机构。与中国不同,英国的课程认证是由专门的机构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估,例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毕业的时候他们会接受医学总会对其进行的专门的鉴定,以便在毕业的时候可以比较公平的得到毕业生能够胜任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大学及其课程进行鉴定。

(二)内部保障制度。1. 高校内部的部门。由于英国政府对各个高校的财政支持的大幅度的缩减,为保证财政的正常运作,学校采取了增加学费的措施,进而学校也将再度提高对教学质量的重视。QAA和高等教育界进行合作,制定一系列有关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的文件,高校的各个部门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履行文件规定的义务。2. 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机构的监督只是一时的,并没有深入到每节课,而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着授课的质量以及对学生的负责程度。英国教育部门对老师的职业道德约束是很高的。3. 学生及学生雇主评议。由于学费的大幅度上涨,学生和学生雇主的权益意识越来越强,以此在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定的时候,会充分的考虑学生及学生雇主的意见。

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1. 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高考的成绩,这就进一步的强化了高考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决定生源质量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同时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双方面的考虑才能决定生源的质量。2. 师资队伍及教师素质。现在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本科学校对教师的最低要求是“双211”毕业的老师,主要的专业课任课老师则要是博士毕业生来担任。不过尽管入校授课的门槛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由此看来,各高校的教师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3. 师生比。师生比是决定一个学校的部分教学质量,一般规定1:14是优秀,1:16是良好,1:18是合格。

(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方面,评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的比较权威的评估,另外一种是民间非政府机构对大学的排名。

四、英国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加强宏观监控。政府是外部监管单位中权力最大的一方,政府应该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管工作上更加注意细节,在宏观上更加具体的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管。例如,出台一些监管细则或者建立专门专项的监管机构等。

(二)质量保障部门的密切关注。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已经建立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成为教学质量的外部评估单位正在发挥着他们的作用。在督促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权益。

(三)高校内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年的积累,因此,学校内部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有教师评估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的准确性不高,一方面评估形式太过单一,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增加评估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重视教育。

(四)建立毕业生反馈制度。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家长学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毕业生的水平,这将成为评估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同时也会督促学校多加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

五、结语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是为了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向前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强教育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信心。就英国的高等教育保障制度来看,外部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以及专门的课程保障机构,内部同样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保障制度过于简单,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各种漏洞,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长处,来服务与我们的高等教育。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摘 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外教育合作的最主要目的,而其最终落脚点又在于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校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效果普遍不明显。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制约。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必然选择。只有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及师资等核心要素的深层次变革,并采取优化专业结构,重置课程体系;开展国际联合教学,重视学习体验;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国际化师资;加快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等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外教育合作;创新人才;制约因素;机制;途径

一、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了更多的期待,高校也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效果普遍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中有学生自身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外部因素。

(一)自身因素

首先,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导致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在学习的定位上,多数学生一般都是将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其实,知识既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促进生命完满和谐、发展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的情感、陶冶品性、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才能使大学生获得人生命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健康、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机是为得到一个好职位、出人头地、报答父母、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等,多涉及自我及个人利益方面。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性,造成大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追求的近视或短浅,学习心态的浮躁,学习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妨碍了需要以长期、稳定的学习作支撑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习方式单调以及学习内容狭窄。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且以课堂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主。通过这种学习,大学生可以学习和继承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获得个体经验,但其创新能力是难以形成与发展的。大学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阶段,目的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这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教育,分科过细,知识成点线结构。大学阶段这种分科过细、专业性太强的学习内容,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大学生成才。

(二)外部因素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制度弱化和异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制度弱化主要体现在本科生参与研究制度以及小班化教学制度。在美国,专业教育已经过度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无不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之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国的高校在这方面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计划”。但我国高校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体系,更没有在高校中产生普遍效应。美国大学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然而我们由于考虑教学成本,更多选择了大班上课,显然研讨无法展开。

其次,教师及学生评价制度。按照教师活动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相对而言,由于科研提升学校地位与层次见效快、科研考核易于操作,教师评价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如何把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如何把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学成果,在我国这些方面普遍没有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不断推动高校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之一,但我们看到高校纷纷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同时,学生的评价制度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人才一个主要特征是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延伸至毕业后的若干年,所以评价主体不应该仍然是学校范围内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还应该注意社会评价主体;当评价指标与评价主体发生变化时,评价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统一化、刚性化的评价方式只会抑制“创新”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必然呼唤多样化、柔性化的评价方式。

二、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必然选择。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所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个‘全球性大学’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更多地吸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内容;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网络教学,通过先进的通信科技将世界更多的听众带入课堂。”耶鲁校长的话充分表明了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全球性大学”的四个要素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环节密切相关,大学国际化为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多路径。

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培养创新人才为大学国际化指明了方向,国际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和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在国际化进程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更高标准,国际化也因立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大学国际化只有从外部的人才流动转向内部的人才培养,渗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要素中,才能真正找到深化大学国际化的突破口。若从基本要素考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龙头,课程与教学是着力点,实践环节是催化剂,师资团队是保障,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大学国际化只有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及师资等核心要素的深层次变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三、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重置课程体系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特点,立足我国实际,通过社会对专业的需求预测,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旨在引导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个性化原则设置特色明显、社会急需、交叉综合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需具有国际认可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因此加入国际认证是专业建设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专业结构意义重大。我国的课程国际化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才能与国际接轨。一是课程体系要冲破学科壁垒,优化重组。根据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层次模块重新设置,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自主研学课程、网络助学课程于一体,课程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加入国际前沿;引入国外教材,供学生比较学习。二是要提高双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当前,我国高校的双语课程实施问题颇多:双语课程设置没有统一规划、双语课程覆盖面不够广泛、双语教学理念不清、双语课堂中“仅学习外文单词或翻译”的做法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二)开展国际联合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引入先进教学理念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国际联合教学有助于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寻求平衡点,既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又可推广我国教学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学分互认,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学子来中国学习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构成国际化联合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国际公认的办学特色和人才标准、具备一定数量的学分互认课程、国际知名教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水平师资。

(三)重视学习体验,扩大国际交流

目前,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其实验教学、毕业设计、专业实践往往局限于国内的实验室与企业。这样的学习体验常常难以与国际前沿相联系,学生的思维也难以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得到激发,最终必然影响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重视学生学习体验的紧迫之举是扩大国际交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由国内延伸到海外。国外学习体验、国际合作项目和研究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广泛的国内外信息、发展批判性思维、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建立广泛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不无裨益。

(四)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国际化师资

师资短缺是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离开国际化的教师,大学国际化就没有实施的主体,培养创新人才也无从谈起。解决教师国际化的途径除了“请进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培养本土的国际化师资。就大学层面而言,管理部门须做很多努力才能使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对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出国教师的任务。高校应深化与国际名校间的教学、科研合作,分年度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明确其教学交流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争取在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与教学平台上提升教学水平。

(五)加快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加快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外语文化街为重点,营造校园国际化软硬件环境。从外语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充分挖掘利用各语种沙龙、外教之家的资源,确保沙龙、外教之家的活动在内容、质量、形式、数量上均有较大的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活动,举办具有浓郁海外风情的活动,培养一批学生“外事助理”、“外籍教师志愿者”和“外国留学生语伴”队伍,利用学校的一切国际化资源,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以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师继续教育对比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对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做出多方面的变革,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给我国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教师继续教育 启示

一、中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比较

世界各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多样化表现为培训模式、培训形式和培训机构的多样化。培训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教师中心”模式。指通过设立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主的模式。

2.“高校本位”模式。高等院校除保留传统的脱产进修高学历等方式外,还开办“教育诊断医院”、“教师职业发展学校”,大力推行远距离教育,送教上门。

3.“学校本位”模式。由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制定培训规划、自主组织培训活动。“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在原“以学校为基地”的教育模式基础上改建起来的。

4.教师职业发展学校模式(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大学教育与中小学合作创办的一种新型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大学教师教育的培训计划和给予在职教师职业发展的机会。

我国教师培训主要有学历培训和职业培训两大类。学历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育机构(主要是高校)组织学员通过在职学习来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模式。职业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另一途径,其特征是形式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制宜,时间地点相对集中;培训内容注重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的介绍,轻知识积累而重实践应用,尤其重视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的提高,培训方式主要有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

二、中外教师继续教育的立法比较

很多国家都通过教育立法提供多种多样的优惠,建立机构并制订教师教育的长期计划,让广大中学教师去学习和进修。在英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历史上,政府对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来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社会地位的认识,是经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并由此逐渐体现出政策法规的建设对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所起的保证和推动作用。从1862年开始,为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颁发《毛利法案》,在建立职业学校的同时,要求任教教师进行技术知识的进修学习;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并规定从1959—1962年间每年拨款8亿多美元用来改革各级学校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1965年又颁布《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法》,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在英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教师实施全国的教师继续教育,英国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师资培训的管理工作,1994年颁布的教育法案成立的师资培训署负责英国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

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是教师的义务之一。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这是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第一个全国性法规。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国的继续教育立法一方面起步较晚,另一方面不够完善。

三、中外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比较

各国在制定教师职后教育的有关制度和法规中对教师参加进修的经费开支渠道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英国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并规定从1959—1962年间每年拨款8亿多美元用来改革各级学校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1965年又颁布《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法》,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在英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教师实施全国的教师继续教育,英国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师资培训的管理工作,1994年颁布的教育法案成立的师资培训署负责英国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师入门训练、就业,以及在职进修的政策发展和实施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不断发展的、专业化途径的一部分来看待的组织。1998年英国启动IT培训工程。布莱尔首相决定投资总额为6亿英镑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力图通过培训教师学会计算机和掌握因特网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财政对继续教育的投入都相对少一些。虽然近两年国家一再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但对于飞速发展的高等院校群体也是捉襟见肘。目前,全国的多数高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这种经费短缺的局面必然会造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调查中,40%的教师反映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经费由学校承担,25.7%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经费由学校和个人承担,但也有17.1%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经费由个人承担。教师的经济能力有限,培训经费由个人承担势必在加重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带来经济的负担。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立法工作,确保经费投入。

国家应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规定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条件、经费,使之制度化、立法化。经费保障是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有力支持,除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部分经费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协调继续教育费用的分担,逐步形成谁收益谁承担的观念。同时应该完善继续教育监督、激励和反馈机制。近年来,上级教育主管部分出台了许多提倡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但是仍然停留在号召鼓励层面,硬性措施和规定较少,可供具体操作的措施少,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难以制度化。学校在支持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同时,应多渠道了解市场、高校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高校教师的培训计划,使教育资源的使用获得最优效果。同时应该广泛征求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要求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内容和形式,使继续教育和培训能够得到实效。

2.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多样化。

除了进行学历补偿和提升,还可以利用本校教育资源,在校内进行对口学习进修,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和需要。校内培训的优越性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的教学实践为落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校际观摩、案例研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帮助骨干教师加速知识技能更新。去企业顶岗实践也是培训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养“双师”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分批安排教师去企业实习,更好地了解生产实际;与相关企业或者经营实体合作开展科研课题,开发产品,促进教师增强实践能力。

3.改革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模仿师范院校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在职教师教育(包括专科、本科两个层次)的教育学课程实际上只是普通中师和高师(专科)的一种重复教育;也导致了培训内容只是零散式的,侧重于消除职前教准备不足的专业(文化知识)补偿。”一些教师在进修过程中学习相同或相似的教育学课程可能要达到三次。不难想象,这对教师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学习机会的浪费。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之一在于教师继续教育未能从整体上设计有特色的课程。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并对其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改革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需要充分研究教师职后培训的不同需求,对目前实施的各种职后培训形式进行归类、分层建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并与职前培养贯通的各有侧重、彼此衔接、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比如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和行政干部培训等就可采取在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并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受训教师选择。我们认为,一些已经被国外实践验证为行之有效的教师教育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工作坊、行动研究、反思日记、生活史(自传)分析、微格教学等都值得我们尝试。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与思考

[摘 要] 本文通过中国教育价值观和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比较与反思,分析中西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中国;西方;素质教育

一、中西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一)中国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的教育价值观同样丰富多彩,包括有儒家的“以教治国”思想、墨家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道家的无意志自由理论、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但总体上,中国古代从西周的“学在官府”难以维持,学术向下转移到私人手中开始,在教育价值观上曾有过众家争鸣的局面,但自此以后,是儒家的教育价值观取得了统治地位。因而儒家的教育价值观整体上注重的是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其中尤重教育的政治价值和教化价值。

中国近代社会的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中心,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进入近代,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被延续下来了。但是,由于帝国主义敲开了紧闭的国门,又由于新兴资本主义的产生,教育价值观已经在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在重视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同时,比较注重经济实用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教育价值观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随着外国教育思潮的不断影响,后期也出现了注重个人发展的趋向。

我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确立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与此同时,理论界对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达成了一个普遍认识,那就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要促使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本体价值认识的更新。到了90年代,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教育的本体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要体现在促进群体素质的提高上。今天,我们倡导创新教育,实际上也表明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的又一次进步,从21世纪的中国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来看待今天的教育改革,教育没有创新不行,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创新的素质也不行。

(二)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鲜明对立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人类自身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的价值应当由人的本性需要来决定,教育的目的只在于唤发人的天性,启迪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个性,使人成为完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在西方源远流长。古希腊的先哲们认为“教育家的责任就不仅是为特定的国家培养公民。为了公正地对待人的天性,教育家还要培养青年为美好的生活作准备。”并且认为后者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而,他们把教育看成是逐渐实现人的本质规定和自身和谐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到中世纪,教会在西方社会占了统治地位,认为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于拯救灵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运动一反中世纪对人性的摧残,倡导人性的尊严和自由,把学校办成了远离社会尘世的“快乐之家”。因而人文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使人的天赋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到了近代,随着自然主义思潮涌起,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社会和个人都应“归顺于自然”,提出了“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的命题,主张要“回到自然”,顺应儿童自然本性。

20世纪初杜威试图把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综合起来考虑,他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教育就是生活”,因此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这种教育价值观一直延续到今天,存在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这一观点在当代的典型代表。与此相反,持另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价值不应该由抽象的人的需要来确定,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在于它是否满足了、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教育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为了社会而不是为了人自身来培养人。

西方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就是教育的理想价值和教育的工具价值这两种教育价值观不平衡演进的历史,前者以个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主张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促使个体不断发展和完善方面,尤其是促使个人在人格、审美和精神生活领域里的自我实现。后者则以教育“社会效率”为出发点,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具有从事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并在道德上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富强。

二、中西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中西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中不难看出,中西教育价值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主要反映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方式来看,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阶级关系之中的。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处于手工操作的水平上,这种以经验和体力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决定了当时生产力的维护和稳定对学校教育没有直接的要求。这样,学校教育始终远离生产,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所独占。另一方面,与古代中央集权和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适应,我国古代文化体系是以儒学的纲常、伦理为核心的,而政治与伦理道德结为一体。而教育则是实现德政和教化的手段。学校教育始终以灌输伦理知识、进行道德训练为中心任务和内容,这就决定了我国古代阶级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教育价值观左右了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

西方社会历来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运用理性以获得真理是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的一贯精神,是外在超越的西方价值系统的一种具体表现。这就使得西方的文化传统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对抗主义的色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着竞争,以竞争为特质的传统文化渗透于西方教育理念,从而决定了西方社会建立的是一套重视个体,重视权利,崇尚个人自由发展的“民主”教育。

三、我国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

通过中西教育价值观嬗变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人们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中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应汲取中西教育发展中形成的教育价值观的合理因素。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必然会引起教育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或革命。面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建立的教育值价观念体系,并不是单靠理论的建构所能完成的,而需要通过历史和实践的洗礼。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素质教育最终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价值导向、一种政府行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发展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自此,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和追求的教育价值取向。[4]

素质教育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从功利化、政治化时代走了向科学化、理性化时代。素质教育对人们多年来在处理教育价值冲突上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在几年来的教育践中,存在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问题,使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未能深化,特别是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缺乏科学的理解和解释。在社会的教育值体系中,存在着社会价值导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两个基本方面,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如何使社会价值导向和个人价值取向协调统一起来,使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会和个体的需要,使素质教育成为能够兼顾社会与个体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外教育论文: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教材与中外教材建设对比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原版教材被引进到国内。中外教材各有特点,对中外《高等数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目标和有关设想。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材建设;高等职业教育

随着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相关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迅速完善起来。但如《高等数学》这类基础性课程建设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建设中。

国外教材使用的基本状况:(1)以英联邦国家英国为例,其国内教育体系数学素质培养实为阶梯段培养,非数学专业培养从高中(即英国6年级为阶段节点)到大学专科、本科,教材分阶段和模块进行设计。作为全世界各英语授课高校的入学录取标准.英国各考试委员会所用教材一般都分为核心数学模块(Core Maths,用C1、C2、C3、C4表示)、进阶纯数学模块(Further Pure Maths,用FP1、FP2等表示)、力学数学模块(Mechanics Maths,用 M1、M2 表示)、概率统计模块(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用S1、S2表示)等,函数学习内容集中在“核心数学”模块,微积分等内容(相当于国内高等数学所授内容)集中在“进阶纯数学”模块中学习。纯数学模块数学内容一般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进阶数学属于难度较高的数学模块。而英国主要的考试委员会包含了有英联邦考试委员会(Edexcel)、英国数学教学革新中心CIMT(Centre for Innovation Inmathematics Teaching)以及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考试中心等,其数学使用教材多为自己的教育研究机构编写和招标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编写,学生学习成绩均可的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认可。对于大学专科层次,一般会学习诸如进阶纯数学模块、概率统计模块(S2)等级以及A_level等级教材、 Extend Maths(扩展数学)等。(2)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也以各自省教育部门招标各类考试教育研究机构编写教材作为数学教育使用教材。(3)德国素来为高等职业教育典范,也是整个欧洲数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在高等数学内容的选材中不同于我国,其基本内容包含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两大块,各层次教材对数学的严格逻辑性介绍是较注意的,但在重视程度上有差别。本科及数理专业教材要求给出的定理证明严格,而职业教育高等数学则仅要求概念要讲清楚,定理仅仅提出来并不证明,或把进一步的严格要求编写在附录里。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讲,编者都在力图用各种方法把数学思维和方法介绍给学生。

国外教材特点:

1.就英国教材而言,Edexcel 课本容量大,编排彩页内容,且体现人文精神,像是在讲述一个个案例故事,知识安排结构更加符合基础薄弱学生;而CIMT 课本黑白传统编排,紧凑而精炼,形式化程度较高,内容符合基础扎实的学生学习使用。

2.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情况不一。西方国家注重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培养和使用,研发出大量和数学紧密结合的数学软件,包括 excel、MATLAB、mathematics、The Geometer’s Sketchpad、Spss等,在特定窗口输入数据就可以自动绘制出相应的几何图形.例如:在CIMT教材中就用一种电子表格绘图软件FILL DOWN来求各种数据对应的复数的辐角正弦和余弦值,同时还能在复平面内绘制出这个复数对应的点。另外,还借助专业数学计算工具(如:数学函数计算器、图形计算器Graphing Calculator)进行数学内容讲解,如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数学教材内容涉及图形计算器介绍,可实现编程和计算函数及绘图等数学表达,当然高等数学的基本微积分计算可处理。

3.国外教材的突出特点其应用性强,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涉及物理、建筑、几何、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军事、政治等信息量大。通过精选的、只涉及较为初等的数学,而又能体现数学建模教学的练习题,既教数学,又教数学建模,同时教学生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4.国外教材注重启发性,教材中有大量的讨论内容和思考内容、甚至包括对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和现代科学理论应用介绍。而国内教材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从数学到数学,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体现的是数学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的训练、证明思路的模拟等,其应用题也基本上限于微积分在物理、几何中的传统应用,缺少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5.课后习题设置从应用和实际出发进行设置,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构建解决问题,进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锻炼提供巨大帮助。

相比较国内高职类高等数学教材却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和地位,甚至处于被专业教育摒弃的危险境地。首先,国内高职教育发展不足20年,专业建设体系不成熟,配套教材不完善。尤其是高等数学教材处在中职、技校层次和本科教育层次中间,内容理论性和难度选取介于两者之间。教材从近200页近20万字到1200余页近百万字符各不相同。其次,职业教育就专业建设需求和学生学习就业需求差距较大,而理工农医和文史等需求层次区别也较大。理工类对高等数学微积分应用广,财经及医学对概率统计及线性代数需求多与其他类,文史、管理及艺术专业对数学基本要求仅达到高中课业水平。最后,作为学习的主体高职学生在国内现行选拔体系中所处层次不高,造成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学习困难的主观现象。

教材建设构建设想:

(一)重视概念的实际背景新教材不把高等数学看成仅仅为专业课提供数学工具,而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已任。在引进较难观点、较为抽象的概念时,不讲“空头”理论,要有实际背景。数学的定义和定理一般较为抽象,如不介绍实际背景,对学生而言,难以接受和理解,难以应用。而数学原本源于实际问题,应从问题入手,让学生感到自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后,数学的定义和定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富有活力的开门钥匙。所以教材的这种设计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感知和感知所以然。

(二)起点低,有坡度。数学教材开局十分重要。如果一开头就让学生感到门槛太高,从而产生畏惧,对教学不利。新教材应采用低起点,并力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而教材在低起点的同时,还注重坡度。新教材编排中力求章章节节要有坡度。使学生通过步步攀登最终达到较高的境界。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遵循了从具体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具体的再认识过程。

(三)例题典型,习题丰富。新教材应配置一定量的例题。在例题的筛选上注重典型,在新教材中尽可能反映高等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和应用,力求使教材开拓务实。尽可能不局限在孤立地解某种特例上,而是寻求从一类题型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来,以期举一反三。设计少量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值计算或利用数学软件计算的习题或带研究性的小题目等等。帮助学生在接纳知识时,能消化吸收,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利于提高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把知识掌握好。习题按小节配置,注意兼容各种基本知识、各种题型,难易结合,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满足各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

(四)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高等数学作为经典学科十分成熟,体系完整,结构完善。特别介绍常用数学软件的应用,使学生较早地学习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工具软件的强大作用,学习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建模的方法以及建模的应用。同时重视CAI课件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教材建设与多媒体载体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为方便教师教学,尽可能地配备相应的电子教案,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

为了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特色目标的要求,即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运算能力等,而且要培养他们结合计算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因此,《高等数学》教材建设应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强调数学的思想与方法,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异性比较

摘 要: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以及教育工作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教育观念是无形的,但在实践中却能左右教育者的行为,决定教育活动的方向。教育理念问题在更为深层意义上实际上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因为一种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实施一定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和需要。因此,探讨哪些教育理念更为接近教育的本真,哪些教育观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育儿观念;诚信缺失;被动实践;社会责任;教育方针

中外教育观念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其原因应该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承有关。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以及教育工作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教育观念是无形的,但在实践中却能左右教育者的行为,决定教育活动的方向。教育理念问题在更为深层意义上实际上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因为一种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实施一定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和需要。

一、家长育儿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性格、思维、语言是学龄初期形成的,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我国民间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对于儿童教育目标,中国家长认为是成功,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

在家庭育儿方面,美国家庭推崇三句话:Stand behind,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To enter the room,key is more useful than your help.(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Have a try(去做、去试试)。而我们很多家长喜欢为子女设计未来,有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结婚一包到底,其结果是孩子丧失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克服困难从而增长能力的机会。

二、基础教育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为首。美、日等国没有类似的提法,但比较共性的是推崇善良和诚信。

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四重四轻”现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数提高,轻人格塑造;重整齐划一,轻学生个性的张扬;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中外基础教育的差异:一个强调知识学习,一个强调能力培养。

三、德育成效

我们的诚信教育成效堪忧,表现在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要签诚信承诺书甚至动用高科技监控设备。

诚信缺失的后果是严重的,诚信缺失损害社会正义,增加社会各项事业的运行成本。

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我国虽然有着“五育加综合技能”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实施上却存在偏差。我国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完全类似于“做习题”,而灵感往往来自主动实践中的自由探索。“被动实践”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冲动。

五、合格教师标准

我们一般认为,合格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境界,精通业务,有比较渊博的专业知识,有比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美国有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与之对应的有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其中有记住学生姓名;熟悉授课内容,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切勿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要善于利用社区资源等等。

中美国情不同,但对教师的一些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如教师要敬业,因材施教,精通业务,又如“不能因少数学生不轨而责怪全班”“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差异是美国人注重培养学生服务社区的意识,骨子里不愿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相对而言比较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人格尊严。

六、关于好学生的标准

在我国的学校和家庭中,好学生的标准往往界定为考试成绩优秀、遵守纪律、老实听话。很多时候学校里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又简化为以分数代表一切。

2005年上海电视台曾播过一期《头脑风暴》,嘉宾请的是上海中学和英国伊顿公学的校长,主持人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上海中学校长认为:人品好、素质高、潜力大。伊顿公学校长认为:Enthusiasm(热情、热忱)、Energy(精力、能量)、SenseofSocialResponsibility(社会责任感)。

七、教育方针

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执行,其中第五条即为教育方针,比《纲要》中的叙述增加了10个字,具体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教育方针做出新的表述,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强调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本强调“要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中,培养能够在艺术、学识、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里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美国的教育方针则意识形态意味较淡,有诸如“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改进教学和课程”这样的条款。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孕育的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直到现在仍在世界教育实践中熠熠生辉,但我们也确实有一些观念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存在有待革除之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选取的国外教育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多是可从积极意义上解读的,但这并不能得出国外的教育就一片光明。我们认为,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的必需,但对其简单地复制则是非理性的,因为任何成功的改革只能来自于自身的理性和不懈努力。中国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当尊重传统,另一方面则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中外教育论文:新课改背景下中外教育督导发展探究启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督导在实践中监督和指导着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了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开展了有效探究,目的在于做好督导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中学;教育督导;督学

一、国外教育督导的发展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国家。1802年5月,《国民教育总法》规定建立教育督导制度;1840年前后,初步建立起包括总督学、大学区督学和省督学在内的三级教育督导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教育督导法规并进行改革。90年代以来,强化了宏观控制,重视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近年来,既重视督,更强调导,成为当今法国教育督导的主要特征。

英国教育督导制度产生于1839年,经1870年《初等教育法》和1902年《教育法》的调整,为英国现代督导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1939年任命皇家督学所的划时代创举之后,经1944年《教育法》的实行,最终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督导体系。

美国1976年建国后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最大的特色是州、学区教育督导机构的服务性和指导性。教育督导方式有行政性辅导、服务性辅导和二者的结合。督导人员专兼职相结合,强调督导性和辅导性。

总之,以上三国早期的教育督导常偏重于视察和监督。尽管职责和功能不尽相同,但都给教育工作以专门的指导,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二、我国教育督导的发展

教育督导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段停滞时期,“”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才不断发展完善。1991年4月国家教委颁发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2000年l月3日,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2001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8年2月,国务院授权《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教育督导从此有了更全面的保障。

三、我国教育督导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教育督导体制,本质上都是以监督为主,以一个全国统一的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极大忽视了督导的指导职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教育督导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及教育督导工作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未给出明确的解决处理方案或原则,导致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教育督导的实际工作需要,阻碍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

四、教育督导的有效实施策略

1.健全督导制度,实现督政、督学和督教相结合

完善有关督导的法制体系要考虑实用性、细节性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应答处理能力。以督学为本,通过督学来实现督政的发展。从我国教育督导的实际来看,教育督导已由阶段性工作转向长久性事业,督导既要“督政”又要“督教”。

2.维护教育督导的独立性,规范人员选拔

我国教育督导受到了行政指令的限制,对督政的关注远远大于督学。应逐步设置专门的教育督导机构,明确划分各级督导机构的分工,同时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应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职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人员的选任,定期对督导人员进行教育督导知识培训,提高督导水平。

3.改变督导过程,形成特色

重视督、更重视导将是今后我国教育督导发展的基本特征。教育督导的内容应呈现出逐步从单一督导走向督导与服务相结合,从片面强调宏观督导走向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相结合,从视察监督型向指导服务型的转变。采取统一性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主体的督导机构模式,又不强求一一对应,使多种模式并存,形成各自特色;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允许探索变异和改革。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理念对比考究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教育的历史悠久,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其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与外国相比有诸多需改进之处,我们需要学习和分析他国教育理念,以便促进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改革,使其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于一系列中外教育现象以及教育体制的学习探讨,不难发现中外教育的一项重大差别:我们以课本为世界,而人家是以世界为课本。学生教育亟需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应加强“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课本中解放出来,以便使学生的视野能从狭小的“课本世界”扩展至广阔的“生活世界”。

一、个性化与社会化

有一项关于“中美学生道德认识比较”的调查,内含若干涉及道德认知的问题,当我们对中美两国学生的不同答案进行比较之后,会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文化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学生社会化之差异。从中美学生对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回答可发现两个基本现象:

(一)美国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有多种不同的回答,其回答的角度也不尽相同。而中国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往往是相同的或者相类似,这表明美国人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没作统一要求,即没有向学生灌输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

(二)从美国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他们的道德认识里含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的性格成分中含有较强的攻击性。从中国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他们的道德认识里含有一定的“体谅他人”的倾向,性格成分中含有较强的忍让性。

这项调查显示出,中国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比美国学生高,而美国学生的个性化程度比中国学生高。

总之,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效益的社会化必然不是一律化,社会化的目的绝不是把所有个体都训练成一个模式。社会化也绝不是个体对社会的消极适应,单纯的消极适应只能保证社会的简单延续,而不能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真正意义的社会化应当包括个体对社会的积极适应与创造。在强调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西方人比较重视自我意识的个性发展,多鼓励学生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中国人则比较强调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在某些场合掩饰和控制自己的真实情感或真实想法。

学校的学习内容是与社会相连的,了解社会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法国,除了日常的各种社会活动之外,一般从小学三年级起学校就组织学生每年到外地去,离开家长的照顾讨一段集体生活。

学生都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自己准备行装。时间为2—3周,或去乡村、山区,或去海边,而许多地方都有政府开设的类似夏令营的基地,长期供学生们使用。

也学些文化,但更多的是参与爬山、骑马、游泳、采集标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等活动,充分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学校之外的广阔世界。这类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校里所学的内容是与自己周围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并使学生主动而且全面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是向“广”的方向发展,教师总是设法引导学生把眼光役向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并力图使学生们能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注重鼓励和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中国的教育是向“深”的方向发展,学校教师总忘不了提醒学生要“吃”透课本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教科书上,学校生活则与社会生活完全隔离。

二、关于考试外国压力也很重不仅考还要公开排名

杨福家教授谈中外教育差别在哪里,提到第一个差别是:同学进学校的门是不一样的,这个关是不一样的。

中国总的来讲,从古代开始到现在都非常重视考试。现在一谈到应试教育这么几个字,就有种贬义,实际上认为不然。考试要不要?要!考试本身其实并不坏,但有一点我们要检讨的,就是中国学生现在很多的教育是一卷定终身。

在复旦大学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同事来见杨福家教授,他当时心情非常不好,说他的女儿考了99分。杨福家教授不认为99和100有什么差别,误差百分之一是国际水平嘛。但同事的回答让他无话可说,他说,差一分能进你们复旦大学吗?教育电视台每年暑假就要公布今年最低录取分数多少,而且教委宣布,所有进大学的人,都在这个录取分数线以上,没有一个人开后门的。这个分数实在太重要了,差一分也不行。

而在美国要进好的大学,一般要有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有个SAT考试,一年考7次,随便你什么时候考,满分1600分,进哈佛大概要1400分。但是没关系,负担不是太重,高一你就去考吧,你高兴什么时候去考就什么时候去考。

第二,高中四年要学220个学分,至于你三年学完也可以五年学完也可以,220个学分,每一门课5个学分,属于学分制。

第三,他考试的平均成绩要比,什么叫比,不是一张考卷是全部的分数,一张考卷给你的大概最多一半,你考卷全部对了,给你50分,平时如果你做一个航天的模型,玩一个能够遥控的风筝,都可以拿25分、30分。另外平时还有其他作业,甚至于对同学的帮助都算分,这样子综合起来看你是A还是B。

第四,考大学要有推荐信,推荐信不好随便写,要有个性的推荐信。中国很多学生总是要出国了,就找一些名人写推荐信,甚至于把草稿已经写好,我感到都是废话。杨福家教授介绍一个同学到了斯坦福,老师一看就行,为什么?这里面写了一句话,杨教授说,这个同学从小修电视机,什么坏的电视机到他手里都能修。斯坦福一看这里有他的个性,能修电视机的人他做实验恐怕不会太差,要他。所以有个性的推荐信非常重要。

第五,个别来谈,很多同学老师找你一谈就很清楚了。

在不少人印象中感觉国外的孩子很轻松,而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考试的压力比我们的中学生还大。据南京外国语学校董正?Z校长介绍,以麻省为例,从2000年开始,初二到高二年级每年都会举行数学、英语、科学三门课的全州统考,不仅统一试卷,统一阅卷,还在媒体上公布排名。如果学校考不好,不仅校长,教育局长的压力都很大,如果整改之后仍不见起色,校长要么遭免职,要么学校因为声誉差学生纷纷转学。和我们情况差不多的是,美国也有“学区房”,好学校附近的房价会很贵,择校的家长也很多。英国孩子就更不轻松了,夏副校长介绍,英国学生在7、11、14、16岁时要参加4次全国统考,成绩优秀的进入A水平预科阶段。国家会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将所有中小学生在网上公开排名,由于出生率在逐年下降,学校之间竞争压力非常大。

三、关于选修课:即使一个学生想学也开

虽然美英的学校和学生都在背负巨大的应试压力,但对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却倍加重视。董校长说,他在美国“跟踪”了夏伦中学的校长整整5天,发现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等形式来实现。美国一些名牌高校对学生综合能力非常看重,比如麻省理工今年就拒收了一半SAT考试(相当于我们的高考)满分学生,原因就是因为综合能力不过关。在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也是如此,学校有58个社团,选修课设置非常多,可以说只要学生有需求学校就争取开设,没有老师就请辅导员,比如让警察来教防卫知识,让医生来教紧急救助等,即使是一个学生想学学校也会开,比如:演讲、集邮、冰球、中文等。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和别人相比,对生活自信,交往能力强,伊顿公学已培养出了19位首相。

四、制造神童与保护天性

曾今有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孩子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这位母亲以幼儿园剪掉了孩子一只幻想的翅膀而限定了孩子的能力为由,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结果是,法庭判幼儿园败诉。在这里,保护儿童天性的教育,并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高校中也是如此。而相比较之下,深圳一名五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立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加快学习的速度和加大学习量是我国教育中最常见的现象,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得早、学得多、学得快。目前我国的超常教育其实只是“使常态学生变成超常学生的教育”。以牺牲个人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仅获得昙花一现的辉煌。在过去中国人的教育理念中,有没有想象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是否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学业知识。

以绘画交流举例,中外学生的绘画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外国学生的画从题材、画风、构图、色等方面来看都显得很自由,而中国学生的画面则显示出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过的痕迹特别重,画面中凸显不出学生自己的风格。

原因在于什么呢?我国的教育方法是先画出示范画或者给所有的学生指定同一个参照标准,模仿着画,最后由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模仿程度来评价谁画得好,画越相似就越好。

把既有的审美标准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断地否定自己的看法,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感受以适应即定的标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刻意模仿中逐渐丧失了个性化的感受能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也丧失了天然的想象力与原创性。

而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是,不应过早地告诉学生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她们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我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艺术技能和熟练技巧,创造力与想象力受到忽略,他们只能模仿而难以走向创造。中外美术教育存在的差异主要在于,是美术技能重要还是自我表现重要。

放眼于世界,日本的教育具有大国的风范,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世界。譬如,在活动室里挂着巨型世界地图。当学生们吃中国豆腐时,就在地图上找中国;吃西班牙海鲜饭时,就以最快速度在地图上找西班牙;吃麦当劳时则顺便将美国介绍一番。日本的学生唱各国的民谣,唱到哪国的民谣,就同时介绍该国的相关知识。令人感慨的是,我们在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时,人家在教学生放眼全世界。

五、关于班级尽管没有班主任但秩序井然

和我们不同的是,英国学校没有班主任也没有固定的班级,但学校秩序井然,学生习惯良好。让夏副校长疑惑的是,难道他们的老师比我们能干?难道他们的孩子就那么听话?曼彻斯特大学一位教授说他在中国发现一个有趣的事,老师要求学习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学习差的共同进步,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在英国非常强调个人的独立性,每个人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但英国的孩子同样表现出乐于助人的品质。以课堂教学为例,中国学校强调学生要乐于助人,而课堂的学习过程是个人独立的,而英国学校的课堂学习过程一直是合作的。以前老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往往采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但现在则寻求完整的教育,渗透的教育。虽然没有固定的德育课程、德育老师、班主任,但实际上每一堂课,每个老师都承担了这种教育的职责。

六、结语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中外教育理念上的差异,种种差异造成的后果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然而,教育理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年教育制度和思想的沉淀和融合,虽然本文没有提到,但对于国外的教育理念,也要抱有理性的态度,国外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国内的也不一定都是落后的。在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改革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一切应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将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听从学生们的心声,在考虑教育发展大局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人性化思维、“人本位”理念,取长补短,尽力从不同的角度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从而促进我国教育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实习改革方向

一、中国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年,是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向纵深发展的10年。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二年制师范专科8个专业教学计划》,将教育实习时间由原来的4周增至6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高师教育实习的改革从转变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教育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有了新认识、新措施,高师教育实习也有了新的起点。主要表现在教育实习内容、时间、形式、管理和实习基地建设上。

(一)教育实习内容扩展

由主要是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实习,扩展到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调查等方面,以培养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有的高师院校还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平时的见习、观摩,形成经常性的基本功训练和分阶段的教育实习相结合,并撰写教育论文。

(二)教育实习时间略有增加

师专实习时间由4周增加到6周,师专一、二年级的见习、观摩时间结合教学计划另行安排学时,其它实践环节的训练机动安排,本科院校实习时间一般为8至10周。有的顶岗实习还延长为一学期。

(三)教育实习形式多样

这一时期的实习形式体现了多样化、多渠道的特点。从实习地点集中到分散,从单纯由高师教师带队指导实习到委托地方教育局及实习中学指导实习,从部分分散委托地方教委及所管辖中学的实习到全部分散到生源所在地中学或回到中学母校实习。还有将教育实习与新教师试用期结合,在试用期一年满后成绩合格才发给毕业证书,这种形式也有和预分配结合的。

(四)教育实习管理走向联合

由于实习形式的改革,管理方式也随之改革。实习中学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与高师院校成立实习领导组,共同负责协调、督导、检查、总结等工作,三方都把教育实习当作份内大事来办,高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从实习生及往届毕业生的适应状况表现出来,得到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五)教育实习基地共建

教育实习改革的深化,促进高师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高师与中学的联系和协作。实习基地建设是教育实习有关三方的共同任务,三方有优势互补性。建立并稳定实习基地,发挥实习基地的多种功能是教育实习改革研究的新课题。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习改革为例,师专的教育实习改革方案、模式也各具特色。辽宁省抚顺师专的《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方案①获1990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这项改革取得的突出成果包括建立教育实习合同学校,聘任教育实习和教材教法兼职讲师团,密切与中学教育改革的联系;实行教育课程论文答辩制度,初步培养了学生教育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教育工作能力;对毕业生教育工作适应性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生培养规格”和“学生中学基本教育能力训练纲要”。该成果在加强教育实习过程控制,实行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分段离散式考核方法等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借鉴、应用价值。

笔者所探索的“从模拟实习到教育实习两环节三步指导模式”②,该模式有具体简明、易于操作的优点,又有概括相关、系统有序的长处,既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具体操作,又是教育实习经验的系统总结,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纽带。三步指导模式中共有的一项是反馈评价,评价最主要的功能是反馈、调控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六条主要指标体现教学诸要素的动态相关、层次有序、整体功能。运用这六条指标(或称标准)指导教师示范评课,用图表规范评课,有效地培养了实习生的评课能力。笔者从1985年开始参与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此项实验由语文自学辅导教材编著者、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颜振遥先生主持。在实验中,结合师专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和教育实习改革,提出了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的“两改三分”职前培养模式③,探讨了教学实验教师的超前培养,具体方法和研究思路如下:从颜振遥编著的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材入手观摩自学辅导教学讲授自学辅导教学理论初步掌握其教材特点与教学模式见习试教、模拟实习反馈评价、研究教法和学法的结合教育实习、规范教学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初步的教学研究。追求目标———使学科教学法课的教学过程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使学生得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和应用训练。“为研究而培训”对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都是高质量的培训,也是教师培训应当追求的目标。

二、世界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

80年代以来,教育实习的改革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一体化等特点。

(一)更新课程体系与实习内容综合化英国在“教师职前培训改革”中,突出了培训教师职业技能,提出教师应具备的27种职业技能及建立教师技能档案。课程门类相应增多,开设应用性较强的教学技能课,充实教学法课程内容,包括表达技巧、评估方法、备课、教学材料的选择与准备等。美国师范教育的教育专业课程中2/3为教育理论课程。美国的学者主张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一体化,强调师范教育各部分———教育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学科教学法及临床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日本的实习内容全面丰富,包括学科教学、道德教育、特别活动、学生指导等,使实习生直接掌握学校各个领域的经验。日本还安排“临界”教育见习,以利于实习生把握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过程特点。

(二)教育实习时间延长与实习模式多样化英国教育学院学生要参加约15周教育实习,采用以中小学校为基地培训教师模式,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重视师范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改革突出特点是“重负荷的教学训练”,实习生承担教师平均工作量的1/3,约每周上课10余节。德国实行两阶段教师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大学负责的修业阶段,包含作为“学校实践的教育实习3次共12周”。第二阶段是教育行政当局负责的实习阶段,实习阶段长短不一,一般是18~24个月。德国的两阶段教师培养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但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结合紧密,实习阶段通过与第一阶段学习的学科建立联系,并将该阶段学习的教学法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此保持两阶段的连续性。美国的初等师资专业训练中,教育实习占师院全部课时的8·7%,在普通学院教育系占7%,在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占6.6%。美国实习教师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完成一年的实习。美国采用集中实习并分为临床实践与现场实践两种形式。临床实践基本上在学院内或实验室内进行,主要是一种带有实验性的实践活动。现场实践到学校现场实习,目的在于应用和验证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研讨的问题。

有的高校采用实习生制,一半时间在校内,一半时间在实习学校。毕业教育实习,要求在完成文理科、专业学科与教育专业三方面的必修课和实习前的各项实践活动,并经考核合格才能申请参加。前苏联采用连续性教育实习模式,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连续4个学期,每周学校实习课4小时,4个学期共256学时,新教学计划使不同科系的教育实习比原来增加28%~47%;低年级的实习活动作为教学———教育过程的必要环节,作为培养教师职业准备的初步训练。法国师范院校新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连续性强,改变过去把实习放在最后的传统做法,共486学时,占两年培训总时数的25·7%,此外,还加一周不占课时的“校外教育机构实习”。欧美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单从所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可以得到验证,约占总学时数的7%~8%。与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时间相比,亚太地区部分国家实习时间太短,又要全面顾及教育实习内容,培养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时间太短而要求提高,两者是不相适应的,这也是我国教育实习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育实习合作管理与实习基地稳固化教育实习管理由大学、实习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合作管理已在许多国家实施。实践证明:“要使师范教育改革取得真正成功的保证和有效途径就是大学与中小学在进一步开展教育研究与教育发展活动中携手合作。”⑥大学聘请出色的中小学教师进入大学参加未来教师的培养工作,大学中从事师范教育的教授则应该走出大学,与中小学教师一起总结、整理目前学校中最好的经验和措施,使教育科学研究植根于基础教育实践之中,使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英国教师职前培训制度的改革要求实习生深入了解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密切联系,这种合作管理形式是由实习学校、地方教育当局和大学教育学院的代表组成“伙伴关系指导小组”,作为领导机构,并为师资培训制定指导培训原则和目的。同时,还要求实习学校的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都能更多地参与对方的工作。中小学也由过去作为师范教育被动的实习场所转变为主动和积极的参与者。以“中小学为基地”是师范教育重视师范生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日本培养师资院校的教育实习机构比较完善,建有许多附属学校作为教育实习和研究基地。有些大学还成立了实习指导中心,下设研究、指导、实践、调查四个部门,推动教育实习研究,并对培养教师教育能力进行科学研究。

(四)职前培养、试用期和在职培训一体化教育实习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为合格的教师。然而合格教师的目标不是一次性教育实习所能完全达到的,教育实习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这是无可争议的,因此,以教育实习为桥梁,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连接起来,实现职前培养———试用期培训———在职培训一体化是符合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从终身教育观点来看,教育者所受的教育不是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当前世界各国培训师资的趋向是既重视职前师资培养,又特别关注在职教师进修培训。把教师的在职培训作为职前教育的继续,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使之朝着一体化发展。美国师资培养采用的一个新模式是“教学法中心”,把培养教师的三方面主要内容———普通人文学科教育、教育实践研究以及教学的艺术、科学和技巧结合在一起,并协调、连贯地组织起来。主要目的是对教育科学在实践运用中进行不断研究和总结,使教育的职业活动避免呆滞、走向更新。“教学法中心”一般需要20到30个合作或教学学校,以便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和(见)习场所。日本创办的新教育大学的特点是:毕业生既应具有与综合大学基本相符的学科水平,又要成为教育的“行家”,集“学术性”与“师范性”于一身。它是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实验园地,又是教育理论的研究机构,它代表着师范教育发展的方向。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高质量的培训意味着未来的教师应与有经验的教师以及在其各自学科中工作的研究人员进行接触,在职教师也应经常有机会通过小组工作会议和在职培训实习来提高自己。……鉴于教学和教学法质量改进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培训还应包括为研究而培训这一强化成分,教师培训机构和大学之间的联系也应进一步加强。”⑧“师范教育和师资继续培训应当有所发展并与一套适宜的‘课程’的所有新要求相适应。很有可能,这一问题在许多国家都会以教师的继续培训或教师培训者的教学法培训的方式提出来。”⑨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已形成这一发展态势,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师教育的职前、在职及新教师实习试用期一体化,在培训制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组织的方式方法等都有较大的改革和进展。我国师范教育改和师资培养培训从制度上、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教师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有一些可贵的探索和研究。高师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如何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如何面向中小学实际,加强和中小学联系,参与中小学教育实验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中外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笔者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系统研究在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研究表明,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实行该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而且还可以促进中外教师自身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 中外教师 合作教学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工作”的建议。我校作为新兴的高职院校,于2012年开始聘请外国专家承担英语教学工作,积极探索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教学之路。

一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在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中,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最具影响力,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为“习得—学得区别假说”,这一理论为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习得—学得区别假说”提出,习得是潜意识的过程,它是注意的是自然结果。而学得则是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讲授,再加上有意识地进行联系和记忆等辅助性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语言的过程。克拉申指出,习得可以直接促进学习者发展其第二语言的能力,而学得则可以在其语言运用中发挥监控作用。习得和学得两者若能协调好,就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学生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高职英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习得”英语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交流欲望,让学生在交流的语境中自然地习得英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能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习得”和“学得”有效整合,中外教师利用自身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立体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效“学得”的同时,通过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合作教学是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协同担任统一群组学生的教学任务。合作教学通常有6中模式:

(1)一个教,另一个观察;

(2)一个教,另一个巡视;

(3)站点教学;

(4)平行教学;

(5)交替教学;

(6)小组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是在高等学院大量引入外籍教师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中方教师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共同合作,完成一定教学内容的形式。

2.实践背景

我校作为新兴的高职院校,自2012年9月引进第一名外籍教师至今共引进了14名外籍教师,现在共有6名外教同时任教,她们分别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外籍教师授课的班级集中在教育学院、旅游学院和工商学院,主要教授的对象为各学院大一新生,主要教授的课程为职业英语。在职业英语的教学中我校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平行关系模式,即每周的职业英语课时由我校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各承担一半,我校英语教师主要负责英语语法知识的讲授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培训,外籍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采取两位教师的评定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我校英语教师的评定结果占70%,外籍教师的评定结果占30%。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和外籍教师之间除了教学对象相同以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几乎没有交流和合作,各自为政。外籍教师由于对中国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习惯、需求不了解,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不了解,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不了解,因此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难点,只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教学,随意性比较强。我校是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课程应该是为学生将来在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性人才,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我校教师的引导,很难把握这一尺度。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充分发挥外教资源优势,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我校外教资源,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呢?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1.实验前提

在实验中,笔者为了研究中外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先假设:我校教师比外籍教师更了解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学习情况,但外籍教师则要比我校教师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文化的了解方面更胜一筹。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模式研究就在于寻找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最佳结合点。传统的职业英语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按部就班,课堂氛围单调。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外籍教师的参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单一模式,中外教师同时深入英语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语言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外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教学方法的交融。

2.实验对象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2014级新生,共13个班,639人。3.实验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4.实验内容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构建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我校教师负责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输入,外籍教师负责英语语言技能的操练输出。中外教师就合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形式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采用中外教师交替授课的方式,即我校教师授课(每周四节)讲授教材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而外籍教师(每周两节)以口语课的形式,介绍教材中每单元内容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及与专业相关使用的英语口语。同时建立中外教师共同评估的教学反馈机制,中外教师共同对合作教学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巡视,测评课堂教学效果。实验具体实施如下:

(1)中外教师合作备课。中外教师基于所教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周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上的具体分工。

(2)中外教室合作上课。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外教师主要采取平行教学、一个教另外一个观察、一个教另外一个巡视这三种合作方法进行教学。在合作教学中,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平行教学的模式。通过合作备课,我校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要点,外籍教师则主要负责对每单元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并对与课文内容和专业相关的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同时在平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还穿插采用一个教另外一个观察、一个教另外一个巡视的教学合作模式,即当一位教师在讲课时,另一位教师在教室后听课,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师的授课情况,并且在不影响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的前提下,在教室中巡视,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3)中外教师合作答疑。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定期同时为学生辅导答疑,为学生解决英语语言知识及英语文化方面的疑问。

(4)中外教师合作课后拓展。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课后及时沟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堂教学效果,建立即时教学反馈机制,共同主持与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实践环境。

(5)中外教师合作评价。学生的职业英语课程评价最终由我校教师和外籍教师在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据其课堂参与情况、作业汇报情况、口试成绩以及笔试成绩共同评定。

5.实验结果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由于涉及到两个不同国家的教师,受教育理念、认知及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质量评估难度加大。因此,本次实验没有采用量化的指标,即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来判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班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提高。而是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在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进行评定。笔者随机选取了实验对象中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否喜欢职业英语教学中现行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二是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否有明显提高,三是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有98%的学生表示喜欢现行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90%的学生表示在中外合作教学模式下,外籍教师的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语言环境轻松自然,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92%的学生反馈其一年来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

三研究结论

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又能够发挥中方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优势,使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角色和中外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这种高职英语教育中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1.合作教学可以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

中外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中外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首先,中方教师长期在国内执教,非常熟悉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了解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因此,中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满足国内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浅出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指导。在中方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系统有序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从而保证了语言输入的质量。其次,外籍教师更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和历史,熟悉各种环境下的英语日常用语,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强,因此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

2.合作教学可以促进中外教师的自身发展

一方面,合作教学可以提高中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中方教师而言,可以学习外籍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教育理念;就外籍教师而言,可以学习中方教师对细致处理教材和明确规划教学进度的方法,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合作教学可以提高中外教师的语言水平。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中外教师互动机会增多,在合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中方教师可以学习到外籍教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纯正的英语语音,这有利于中方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中方教师也可以帮助外籍教师提高其汉语水平。

3.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人们习得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信息的理解,即理解性的信息输入和理解性的信息输出。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中外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上,外籍教师可以很自然地把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文化本身结合在一起,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外籍教师幽默而又极具鼓励性的课堂语言,能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缺少自信心等负性心理情绪,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以自信、愉悦的情绪参与到合作课堂中来,必定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总的说来,在二语习得理论下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理念和视野的国际化,最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高英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中外教育论文:中外教育思想差异研究

摘要:校训是学校治校精神和宗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稳定性,体现一所大学所追求的教育和治学的价值观。本文通过中西大学校训的考察,以此来探求中外教育思想的差异。

关键词:大学;校训;差异

一、大学校训的内涵

校训,一般定义为:“学校制定的全体师生需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从解释中可看出,校训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师生的行为与道德,使之符合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理念及价值取向。学校精神和文化的灵魂是校训,因此,中外大学都十分重视校训的制定与诠释。不同学校的校训各有不同,反映的不仅是一国的历史、语言、文化特征的差异,更体现的是不同学校的教育文化理念及精神的追求。

二、中西校训思想内容的比较

(一)中国校训的思想内容

中国大学的发展是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也随之传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德思想、教育理念等思想和社会现实制约的影响,导入我国的西方教育思想在中西文化交流、现代与传统的思想碰撞中得到不断的调适与发展,从而形成了我国大学独有的充满自身特色的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宗旨,这在校训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1.引经注典,承续传统

各类大学不约而合地引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著作和耳闻则诵的名言警句,有湖南大学、天津大学的“实事求是”源自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1];南京师范大学的“笃实敏行”出自《论语•子张》;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出自于《礼记•大学》……这些都反映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大学教育和治学精神的培养,表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伟大生命力[2]。

2.顺应时代,紧随潮流

通过深入分析和考察各类大学校训拟定的历史发展及校领导对其内涵的解释,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在一方面坚持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将其发展,使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浙江大学将“求是”作为校训,并将其在学校的发展中得以充分发扬与倡导。1897年创办的求是学院为浙江大学的前身,1901年更名为浙江求是大学堂,1928年正式定名为浙江大学[3]。1938年11月,当时的校长竺可桢提出并决定将“求是”定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在此后的多次会议和演讲中对“求是”进行深刻阐释,并于1941年的《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演讲中,就“求是”的内涵解释为牺牲精神、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对此,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竺可桢校长赋予“求是”的时代气息,即要求大学教育要紧靠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追求科学真知,服务社会[4]。

3.中西合璧,相辅相成

在中国教会大学的校训中尤为显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与西方大学理念的融合。圣约翰大学的校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源自《论语》的一语,其英语校训“光和真理”则是来自西方传统格言,这两则格言的结合反映出中西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璧,这是一种在结合古典儒家的精神气质的基础上,又符合基督教的教义的体现,表明了中国教会学校的特殊性质[5]。

(二)西方校训的思想内容

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宗教文化,尤其受基督教的影响深刻,大学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另一方面,西方大学强烈倡导“独立”、“自主”、“自由”等教育理念,这些都在西方大学校训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如牛津大学校训是“上帝乃知识之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以“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为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为“让真理与你为友”、普林斯顿大学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世界”定为校训[6]。将校训进行解读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校训多为简练语言,寓意深刻,丰富蕴涵各类大学的价值观,如求知、求真和捍卫学术自由与独立等。同时,紧随时代的步伐,将服务社会和国家的理念在校训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三、比较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的大学,仍然受传统思想“大学之道”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从大学校训中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反映在了当代大学教育凸显出来的问题上。目前的高校教育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以死记硬背为主、重分数和理论轻实际,教育方法和思想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常见。另外,受本文主义思想影响,校园里缺乏科学、严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而在西方国家,如哈佛大学,在进现代100多年的发展中,尤其重视借鉴和学习高等教育强国的优秀的先进的教育经验,开拓创新,开创了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新时代。其成功之道在于掌握并发扬了学术“独立”、学术“自由”、学术“自主”等教育精神。俗话说的好:“借他山之石,可攻玉”,我国大学要想挤进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必须要向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学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虽然中西大学的校训在思想内容方面受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的影响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它们都真实的体现出各自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其校训内容都蕴涵了各所大学教育的宗旨、理想、精神、责任、价值观和质量观等,也都体现出现代大学的目标:各类大学都应在“自由”和“自治”精神的引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薇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