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09:48: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施工技术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公路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找出原因,从根本上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作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中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施工准备及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公路工程;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施工准备;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公路工程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为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性,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公路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其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必须重视并掌握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只有这样确保工程的质量。
一、准备工作
水泥稳定级配集料是当今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材料,其中又以水泥稳定碎石性能最为优异。然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并没有消除半刚性材料的缺点,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少其反射裂缝的产生,依然是充分发挥路面结构整体性能的关键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研究,以便能为将来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经验。
1、施工机械准备
拌和机。拌和机必须采用定型产品,至少要有五个进料斗。摊铺机。选择摊铺机需要结合路面摊铺层的实际情况,如宽度、厚度等。压路机。配备20T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或12T左右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4台,同时配备3-4台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自卸汽车。根据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的数量等确定自卸汽车的数量。装载机,不少于2台。⑥洒水车,不少于2台。⑦水泥钢制罐仓。
2、检测仪器
检测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的仪器设备。检测水泥剂量的仪器设备。用于振动和压实成型的仪器设备。重型击实的仪器设备。制作水泥稳定碎石抗压试件的仪器和设备。标准试件养护室。检测基层密度的仪器设备。标准筛。检测土壤液的仪器设备。检测压碎值的仪器设备。针片状测定仪器。取芯机。
3、底基层的验收
底基层外形的检查。在对底基层进行验收的过程中,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高程、中线偏位、宽度等。检查底基层压实度。通常情况下,检查底基层主要涉及压实度和表面松散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检底基层沉降查。在沉降速率方面,如果底基层表面小于5mm/月,并且连续持续两个月,那么就可以铺筑基层。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检查底基层的质量。
4、混合料组成设计
(1)材料要求
水泥,在原材料选用方面,水泥主要包括: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碎石,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水,施工用水以饮用水为主。
(2)设计混合料组成
选择现场的碎石,进行水洗,对碎石的组成比例进行确定。选择现场的水泥,根据水泥剂量的不同,分组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确定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照标准条件养护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将水泥稳定碎石浸水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应不小于设计值。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通常情况下按照强度要求进行确定。
5、试铺
验证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和机进行调试;调整相应的拌和时间;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级配、水泥剂量等。确定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确定施工方法。控制配比;确定摊铺方法和机具等;增加含水量;选择压实机械。协调拌和、运输、摊铺之间的关系。确定作业段的长度。对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进行严密组织。
二、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存在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给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安全隐患。为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找出原因,从根本上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大量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周期,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测量放样:在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一桩,曲线段每10m一桩,并在底基层两侧边缘外0.5m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标出挂感应线的标高(一般比松铺后的标高再高出20cm),并在底基层上标识出水稳层铺筑边距的位置。培路肩:在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标出路肩内外边线,进行培土路肩,充分压实路肩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清扫:路肩土铺筑压实合格后,将计划铺筑水稳碎石基层的段落内全部进行清扫。
2、洒水碾压:在水稳碎石基层铺筑前,为了始终保持级配碎石底基层的湿润、平整和密实,在水稳碎石基层摊铺前,将级配碎石底基层洒水碾压一遍,并随时对摊铺机和运输车辆造成级配碎石底基层表面损坏和表面干燥松散部分及时洒水碾压处理。
3、拌和:采用水泥稳定土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正式拌制前,先通过称量后的石料进行拌和和筛分的结果,调整拌和机皮带的转速,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当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进行重新调试设备。
4、运输:为防止混合料装车时出现离析现象,拌和站卸料装置高度安置不能过高。车辆到工地现场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指挥。
5、摊铺、整型:采用带自动调平装置的稳定土摊铺机摊铺,采用下列两种方案施工:
(1)一次性摊铺成型
先用平地机摊铺第一层碾压完毕,检测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紧接着用摊铺机摊铺第二层,及时碾压,以便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但注意在第二层施工时不宜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以免损伤下基层。先用平地机摊铺第一层,初步碾压找平后,用摊铺机摊铺第二层,并用大吨位的压路机及时碾压,使分两次摊铺的两层形成一个整体。
(2)分两次摊铺
先采用带自动调平装置的稳定土摊铺机摊铺第一层(17cm),碾压成型后洒水养护七天,钻芯检测合格后,清扫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第一层表面,⑺泥浆并及时用带自动调平装置的稳定土摊铺机摊铺第二层,摊铺碾压完毕,检测各项指标,洒水养护七天,最后钻芯检测。
6、 设置横缝
连续摊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横缝垂直路面车道中心线,通常情况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设置:碾压碎石混合料,摊铺机在碾压完毕后沿斜面转移到下承层。压路机沿斜面开到施工的基层上。压路机沿着接缝进行横向的碾压。平整度方面,碾压后的接缝符合设计要求。
7、养生及交通管制
路面碾压后,需要进行质量方面的检查和验收,同时进行相应的养生。养生方法:方法一: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生,在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方法二:将麻布或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三、结束语
随着公路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必须重视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工作,还要加强其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施工技术,该工艺结合了BIM土方平衡和BIM排版预策划等技术,做到减少对原有土方扰动,优化裁剪和铺设,防止道路雨水冲刷和积水,增加摩擦力,既保证临时道路安全行驶,又保证植草的存活率。
[关键词]网格植草;生态道路;土方平衡;绿色施工
面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绿化与环保成为建设者们共同考虑的主题,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绿化与环保也不容忽视。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对项目前期进行综合考虑,形成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项目。对传统生态道路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并利用BIM的预排版技术,形成大面积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的施工工艺,并应用于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一期工程)绿化道路施工,解决了传统方法完成后效果差;二次恢复利用难;道路建设中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难;客土喷播工艺繁琐以及植草砖绿化面积低;道路排水性差;路面常有积水等现有的绿化道路问题。
1.工程概况
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一期工程)绿化道路为网格植草型道路,该道路为1#楼行政楼与2#楼报告厅;4#楼教学楼与6#楼图书馆;5#楼交流中心与4#楼教学楼的主要交通道路,道路全长约1400m。道路主要建设于山地之中,山体地势高低起伏、错落不一,我们运用基于BIM的土方平衡技术,做到最少的扰动原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功能和景观美化效果。道路中存在转弯、上下坡、雨水井及雨水篦等影响网格排版的障碍,应用BIM技术将植草网格根据道路的走向及路面障碍物合理化排版,既能达到最优化裁剪,减少标准件的损耗,又能符合绿色环保、节材、美观的效果。
2.构造原理
为增加网格植草型道路的渗透性,通过材料的合理化选择,使各层结构既满足道路承载力要求又有足够的孔隙率使路面水在植草格生态道路自然渗透,保持道路表面干燥,并加大路面绿化面积,减少草皮受力,并在各结构层中合理增加一定比例培植土,使路面草皮根系稳固生长,达到功能性、环保性和舒适性的使用要求。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主要分成植草层、稳定找平层和碎石层三层。植草层为道路面层,道路绿化面积大,需要草皮标高略低于植草格面层标高,且草皮弹性较大,因此主要由植草格承受道路传递来的荷载。稳定找平层由细骨料颗粒组成,可使植草层与稳定找平层紧密接触,当受到植草格传递而来的荷载时,将荷载较均匀向下传递。碎石层由粗骨料与细骨料混合而成,做为道路基层使用,由于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柔性较大,无需担心路面断裂,因此碎石层无需做刚性处理,即无需混入水泥。
3.BIM技术在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施工的应用
3.1基于BIM技术的土方平衡
百色干部学院项目地形高低起伏,原始地貌复杂,用于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路段地质条件差,道路设计标高与原始标高相差较大,土方挖填量大,土方工程成本较高。为解决土方挖填量大的问题,引用了基于BIM技术的土方平衡技术,应用eivil3d软件精准计算各单体土方挖填量,然后将土方运输问题抽象成目标规划模型,进而确定调配方案,并最终实现土方运输平衡。BIM在网络植草型生态道路主要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整个约1400m的网络植草型生态道路按照100m长度平均划分成十四个调配区域;(2)运用Civil3d计算各调配区域的土方工程量;(3)根据土方开挖量、土方回填量和土方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4)根据土方最优调配方案形成土方调配任务单;(5)将土方调配任务单通过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推送土方调配任务。
3.2基于BIM建模的网格预排版技术
通过BIM技术进行建模和预排版,提高大面积植草格排版工艺工作效率,节约材料。预排板时,将路面分为直线路段、弯道路段和道路障碍物等几种情况进行考虑。
(1)直线路段的预排版原则:1)先确定道路宽度,根据道路的宽度编排植草格摆放的方向和模担2)在植草格编排时,延路宽方向,每边应多出路边5cm~10cm;3)确定道路路面后期需要安装的井盖、雨水篦等障碍物,在整体排版时留空,排版并安装完成后再填补;4)排版时,以弯道的起弯点延直线路段开始编排,弯道部分排版另行设计。根据规划,使用植草格道路的路宽为6m。路面设有圆形雨水井、污水井,路面井盖尺寸为φ700mm;方形雨水篦,雨水篦尺寸为750mm×450mm。我们选用的植草格单个尺寸为510mm(长)×450mm(宽)×50mm(高),在排版时,路宽排版范围应为6+0.05~0.1×2=6.1-6.2m。当以植草格长边延路宽方向排列时,0.51×12=6.12m,路宽6m,加上每边多预留的5cm-10cm,则可得此方案符合要求;当以植草格短边延路宽方向排列时,0.45×14=6.3m,则每边会多出5cm~10cm,造成浪费。如图1所示。
(2)弯道路段的预排版原则:1)弯道排版在完成弯道两端直线路段排版后进行;2)弯道排版与其中一端直线路段排版一致并向另一端铺设。同样以6m宽道路为例,两个直线道路之间有一个内半径为3m的弯道,在找到两个直线路段的铺设起点完成铺设后,剩余的位置为弯道植草格铺设位置。弯道铺设时,以其中一段直线路段植草格的铺设方向为基准向另一端连续铺设,直到与另一端相连接且不能放下整块植草格时为止。
(3)道路障碍物的预排版原则:弯道路段路面所遇到的井盖、雨水篦等障碍物处理方式与直线路段相同,将受到障碍物影响的植草格整块空出。弯道植草格之间的空隙与植草格和障碍物问的空隙采用裁剪与拼接技术将其填充,如图2所示。
3.3植草网格的裁剪
在植草格的路面预排板时,会遇到井口、道路弯道等非直线且不能连续铺设的情况。因此,在植草格需要裁剪与拼接时,如何保证道路受力的稳定性、合理性与材料的节约是此项施工技术的重点。植草格的裁剪:植草格为六边形连续结构,六边形构件受力均匀且结实。植草格每边都设有链接扣,可使每个植草格紧密相连。因此植草格在裁剪时所保留的部分则必须成为完整的六边形且保留有扣接键。若六边形由中间切断,在受到道路的竖向荷载及横向挤压力时,该植草格受力将不均匀,容易发生形变,受到破坏。在裁剪前,由于已经把能整块植草格编排的部分都完成,因此我们通过BIM技术将需裁剪的位置进行规划:1)将每一个需要拼接的井口、雨水篦、弯道等部位进行编号;2)将编号好的部位进行实地测量,利用BIM建立好单块植草格模型,将现场实际需要的尺寸在模型上进行虚拟裁剪;3)虚拟裁剪后剩余植草格进行重复利用,排版选择最优方案,做到浪费最小化。
4.植草网格种植原理
(1)培植土原料为粘性土添加适量有机肥料,配比适合草皮生长条件,同时在铺设碎石层与稳定找平层时,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土壤,可使草皮的根系由植草层通过稳定层与碎石层和素土相连,让草皮稳固生长;(2)在植草格的凹植槽内填人种植土并用扫帚均匀扫入植草格孔内,土层高度与植草格面相平为基准。完成种植土铺填后,在土层面洒水,使松散的培植土填入密实,洒水量为15-20L/m3,完成洒水后土面将低于植草格5mm-10mm。植草格高于土面,在道路受压时植草格先受力,可减少草皮的磨损;(3)草皮铺植入植草格路面时,根据植草格单个六边形大小将草皮分为小块,然后人工栽种至植草格培植土内,后用人工踩实,使草皮与土壤结合紧密,无空隙,易于生根,保证草皮成活。
5.结语
本文结合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一期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使用网格植草型生态道路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BIM建模模拟,运用了土方平衡、网格预排版等技术进行大面积路面绿化,减少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建筑垃圾和水土流失,也使道路生态得以恢复。植草网格可更换并回收利用,无污染,施工方便,节约人力物力,符合绿色施工环保要求。
摘 要:深海油田的开发通常由FPSO、多个井口平台、海底输油管线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FPSO作为中心将这些设施组成一个整体,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系泊系统是FPSO的关键设施之一,系泊方式主要分为单点系泊、动力定位以及多点系泊。就世界范围来看,在FPSO和浮式储油船(FSO)上应用最多的系泊系统是单c系泊系统。大型可解脱内转塔式系泊则是其中科技含量最高也是最昂贵的一种,此类内转塔结构在建造时分为3大部分,建造完成后与船体进行总装。由于内转塔在FPSO中的关键位置及系泊功能的要求,对于旋转部分及相关组件,总装精度要求极高,安装连接控制存在很大难度。本文以第一个在国内进行大型可解脱式内转塔总装的PYRENEES FPSO项目为例,详解内转塔总装的安装连接技术,为以后类似项目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FPSO系泊;内转塔;连接;调平;精准度
1 前言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在深海石油开发中,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是一个重要的装备。这种船兼有生产、储油和卸油的功能,在海上与水下采油装置和穿梭油船组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由于FPSO能很好地解决开采深海油田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所以自FPSO问世以来,,已成为国际上海上石油开发的主要设备。系泊系统是FPSO的关键设施之一,主要分为单点系泊、动力定位以及多点系泊。就世界范围来看,在FPSO和浮式储油船(FSO)上应用最多的系泊系统是单点系泊系统。单点系泊又可细分为浮筒式(CALM等)、塔式(软刚臂等)和转塔式(内转塔和外转塔)。
大型可解脱内转塔式系泊则是其中科技含量最高也是最昂贵的一种,此类内转塔结构在建造时通常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建造完成后再与船体进行总装。由于内转塔在FPSO中的关键位置及系泊功能的要求,对于旋转部分及相关组件,总装精度要求极高,而总装场地多为码头港池,安装连接控制存在很大难度。
2 大型FPSO可解脱式内转塔安装连接概况
目前国内建造安装的FPSO内转塔大多为小型简易内转塔,由船体甲板上的维修平台和船体中心井中的转轴模块组成,尺寸重量小,形式较简单。
随着单点系泊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大型FPSO内转塔结构得到应用。大型FPSO内转塔结构在建造时分为转轴模块、旋转平台及滑环操作平台等几大部分,总重量超过千吨,建造完成后分别与船体进行总装,其极高的精度要求对安装连接施工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
PYRENEES FPSO项目内转塔结构型式,其贯穿整个船体月池,分为转轴模块(LTM)、旋转平台(UTM)和滑环操作平台(SAS)3个部分,总重量达1200吨,组装后总高度达60米,船体月池直径超过12米。这给安装连接内转塔结构,尤其是旋转部件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合理的安装连接施工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大型内转塔结构的安装连接变得简单可行。
3 大型FPSO可解脱式内转塔安装连接施工技术
下面将以PYRENEES项目为例,分别详解转轴模块、旋转平台及滑环操作平台相互之间的安装连接、与船体总装连接的施工技术。
3.1 转轴模块的安装连接
PYRENEES项目转轴模块重量为520吨,需要安装到直径12米的船体月池中。施工难点在于其精度,安装中转轴模块与月池壁最小间隙为40毫米,转轴与月池轴承配合间隙为5毫米,允许位置误差为0.5毫米。
为了达到此安装精度,施工技术的原理是使用力矩和力计算位移,具体是利用在轴承支撑位置布置的顶丝配合浮吊调节转轴模块的位置,通过间隙尺和压力传感器观察重心偏移的位置及在相应位置的压力,当偏移和压力数值时达到预先的计算值时,即保证了设计的中心定位。
其主要施工步骤详解如下:
(1)船体在进行LTM安装前进行压载,使船倾斜一定角度(以保证前端压力传感器上能显示读数)。并对已安装在月池中的轴承段、安装导向的位置进行确认,保证LTM和底部轴承之间最大的间隙在船首0度位置。
(2)将若干个周向顶丝安装在轴承支撑结构上,保证所有的垂向顶丝和周向顶丝分别与轴承支撑结构的底部和外壁平齐。
(3)慢慢将LTM放入月池,直到轴承支撑环板的底面离月池尾部180度轴承支撑板中心上表面一定距离,以便灌注CHOCKFAST(一种机械用填充剂)。吊装过程中采用侧向导向拉绳来保证轴承支撑结构周向位置与船体纵向中心线对齐。
(4)用左右舷的周向顶丝来将轴承支撑结构定位在月池的中心位置。用浮吊将LTM向船尾方向移动,直到轴承支撑结构的外壁接触到月池尾部180度中心位置结构内壁。
(5)手动将轴承支撑结构上的垂向顶丝拧紧,直到所有垂向顶丝全部接触到月池支撑板。应用间隙尺来检查确认LTM在底部轴承的定位,并继续使用周向顶丝来调整。
(6)拧紧最后面的周向顶丝使LTM向船首方向偏移,偏移的距离应能在底部轴承位置产生需要的压力。
(7)测量检查距离船首中心线左右舷一定角度位置上LTM上所受的预应力,2千斤顶应同时作业,同时对LTM施加顶力,直到LTM与月池底部轴承面在船首方向0度位置的间隙值达到一定要求时,记录下千斤顶的读数。
(8)如果上一个步骤的预应力读数不符合要求,LTM的位置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3.2 旋转平台及滑环操作平台的安装连接
旋转平台的底部与直径2米的转轴中心柱相对接,顶部需要安装支撑整个滑环组的直径2.2米,厚度200毫米的滑环底板(SSB)。施工难点在于其要求的水平度及同心度允许偏差仅为1毫米。施工的基本原理为先使用导向结构、木楔块配合浮吊进行安装调平;而滑环底板安装原理是考虑到旋转平台转动时滑环操作平台不发生转动,故在旋转平台及滑环操作平台安装连接完成后安装,利用固定在中心轴柱上的顶丝和布置在滑环底板周向和垂向百分表读数,配合旋转平台和中心轴柱的转动,逐步实现滑环底板的中心水平定位。
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1)安装前在UTM外边缘安装若干个临时支撑,防止UTM的重量全部集中在中心节点部位,临时支撑焊接在UTM第一层甲板下,在船体上准备木块和木楔用于UTM的调平,在与LTM中心轴柱对接部位安装导向板。
(2)浮吊将UTM吊起就位,通过在临时支撑下方放置的木块、木楔和千斤顶来调整与LTM的垂直度使得符合要求。UTM周向位置也应与LTM对齐。
(3)在UTM调平工作完成后,对UTM和LTM中心节点、斜支撑进行组对焊接。并去除吊点和临时支撑结构。
(4)在SAS结构安装完毕后,便可进行SSB的安装。SSB的水平度和同心度需要通过旋转UTM和LTM来测量。
(5)根据图纸,提前标注SSB在UTM上的定位点。
(6)准备2套百分表,固定在SAS结构支撑上,一个百分表测量SSB的水平度,一个百分表测量SSB的同心度。
(7)为SSB调平工作准备支撑导向和顶丝,SSB应保证水平度和同心度。
(8)通过码头吊和滑轮旋转UTM, 百分表读数每转一定角度时记录一次。保证SSB的水平度和同心度不超出允许误差。
(9)如果SSB的水平度和同心度误差超出,应通过调整顶丝和重复旋转UTM/LTM来调整SSB位置,直到SSB的水平度和同心度满足误差要求。
(10)在SSB位置调整好后进行SSB的焊接(增设控制焊接变形结构),需要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11)完成SSB的焊接后,再次旋转UTM/LTM和测量百分表读数确认水平度和同心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4 结语
由于大型FPSO内转塔的重量大,起重船的使用必不可少,合理的施工技术的运用在上述关键步骤上最大限度的压缩了浮吊工作时间,节省了昂贵的船天,并在其他步骤上做到合理的优化,使得项目在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下成功按时的完成。在PYRENEES FPSO项目中,安装连接施工还经受了不良天气、人员经验不足、物资缺陷等一系列考验,在上述合理的施工技术的使用下最终使得内转塔在预定工期内成功安装,并使得FPSO提前顺利投产。
我国的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建设经济效益问}和质量问}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中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评估的发展概况,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的具体方案,最后相应的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中现场吊装难点的处理措施。
当前,我国针对一些房屋建筑工程|量通病的防治,保持了高涨的热情,随着其防治对策应用范围逐渐广泛,我们也发现了诸多在建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纰漏与问题。像墙体部分破坏以及出力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的建筑企业由于建筑系统的故障,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弊端,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可靠运行。一小部分建筑还会引发各种事故的高频率发生。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针对此类问题于以高度的重视,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发生,以至于使建筑工程防水质量能够得到相对安全可靠的把关。这不仅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周期,还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要切实弄清出现的原因。目前,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因为钢管的制约作用,大型跨线钢结构中的楼房在三个方向上受压,极大的提高了楼房的抗压承载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以及延性。基于上述的这些优点。使得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在我国实际应用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桥梁与公路中使用钢结构也逐渐得到了推广。
工程概况
某大型跨线钢结构房屋。工程结构的形式是多层钢结构。其中,钢结构的主体桁架从8轴到16轴,纵向共4跨,横向共8跨,总宽度b=21m、长度L=42m。与此同时,此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跨高速公路八车道部分的钢结构主体高度距离地面H=10m。
主桁架施工
主桁架支座跨的施工方法。参照现场的总进度。钢结构安装应该依据整体吊装或空中拼装的顺序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中。依据钢承板、焊接接头补漆、接头探伤、接头焊接、钢次梁、钢柱间支撑、钢梁的安装顺序进行施工。
主桁架施工方案的选择。方案一:主、次桁架分散拼装法,预计工期30天。在桁架施工的过程中,将临时支承结构分为两级搭设。在临时支承平台上,将次桁架部分小单元拼装再吊装。在地面拼装焊接完成后,主桁架跨线部分借助于地面拼装法进行施工,再及时的焊接,最后将钢架整体提升。依据计算要求的速度与顺序。解除临时支承约束并拆除临时结构,而在屋盖桁架施工完成后。可以变成仅两端支承的实际大跨度形式。方案二:主、次桁架落地拼装整体吊装法,预计工期2。天。在地面拼装完成。采取9轴到15轴整体拼接完后,利用4部汽车吊来整体提升就位。紧接着借助已经安装的斜梁连接固定到8轴、16轴,再吊装连接8轴到9轴、15轴到16轴的其它构件,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方案比较确定:落地拼装整体吊装法,在支座跨施工时就能够进行拼装。然而需要大型的起重设备。吊装难度较高。参照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工期要求。经过讨论决定借助于主、次桁架落地拼装整体吊装法。
落地拼装整体吊装的计算
整体吊装的计算。将主体桁架钢结构整体重量均匀分解到每个吊点才能够防止变型。拼接后主体桁架钢结构b=21m、长度L=42m重量G=260t、高度H=11m,幕墙骨架重量G=30t左右,整体总重量G=260t,借助4部200t汽车吊来整体提升就位,等到9轴到15轴整体吊装到位后,再吊装连接8轴到9轴、15轴到16轴预留的梁。
地面拼装的计算。在整体拼装时。根据图纸上估算出来最重的边上H轴、D轴2片。然后再一片一片翻身竖立起来连接横梁以及所有的斜拉支撑,重量为50t/片,图纸提供的尺寸长度为31.5m。120t汽车吊杆长L=16.6m、作业半径R=11m、安全吊装载荷是G=32.8t,参照吊车曲线表选用两部120t汽车吊来抬吊竖立是比较合理,两部100t竖立钢架计算如下:G=52.48t>51.8t。
现场吊装难点处理
吊装注意事项,左右两边主体桁架预留出来的主梁需要单根连接,等到主梁连接完成之后。才可以将左、右两边200t汽车吊脱钩,主体桁架吊装才算完成,4部200t吊车支腿用路基板垫牢固。然后每部车将绳扣挂好,注意吊点是设定在主体桁架钢结构底部大梁上面,以至于减少吊车杆伸得比较短。吊装能力更强。
驾驶员根据吊车电脑上数据调整吊钩起升的快慢,注意观察设备的水平度,指挥调整最终达到4部吊车同步。四台200t吊车位置及提升要求4部吊车对称布置在D、H轴外的10、14轴上。实现同步起吊。
总之。通过研究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使建筑系统养护的成本极大的减少,系统维护程序便捷。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及是一个复杂化、动态化以及系统化的过程。所有部门与企业都必须参考先进的管理理念,依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策略。综上所述。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已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针对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可靠性的改进需要我们逐渐的创新。基于对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评估和应用的几种技术分析与研究。使得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的可靠性正向着有条不紊的方向快速的发展,从而为建筑系统中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可靠性的改进提供便利条件以及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让人们直观的认识到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的本质。以至于加大发展建筑工程的力度。更好地为人们生活的健康和舒适服务。
[摘 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关系施工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不断地降低工程成本,多、快、好、省地完成建筑施工生产任务。建筑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规划规定的工期,以及按定额规定的人力、物力、设备的消耗,建造出满意的建筑产品。因此,对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光靠事后检查是很不够的,必须在搞好质量检查的同时,事先便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质量问题的因素发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关键词]质量管理,建筑产品,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施工技术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生产过程中有关技术性问题的处理、技术活动的监督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日常生产技术活动。例如:在每一建筑物开始施工之前,施工承包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本企业的情况,及时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合理地确定工程的施工开展顺序和施工进度;计算出工程所需要的各种劳动力,建筑机械设备、材料、制品构件等的需要量及其供应办法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方案、途径、办法,其技术经济效果也不尽一样。因此,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关系施工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同时,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基础上的,只有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才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技术工作,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完成。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认真编制和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像“按图施工那样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做好图纸会审及变更洽商、技术交底、技术资料管理、原材料及施工试验的管理等工作。
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和利用建筑生产的技术规律;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以技术和经济相统一的原则来组织技术工作,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充分发挥物质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工作的经济效果;不断地降低工程成本,多、快、好、省地完成建筑施工生产任务。
建筑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开发、更新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保证有章可循。
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按照科学的技术规律办事;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全面讲求经济效益。要依靠科技进步,组织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问题。为此建立企业施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总结施工经验,积累本企业宝贵的技术财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可以提高企业素质和施工管理能力,并能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企业采用新技术。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规划规定的工期,以及按定额规定的人力、物力、设备的消耗,建造出满意的建筑产品。也就是说,施工企业不但应强调优良的质量,也要强调成本、工期和消耗。如果不计成本,拖延工期,不讲质量,那么数量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因此,质量管理的目的,也就是在一定的工期内,用最低费用,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优良的工程。
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组织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等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灭质量隐患,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早期的质量检查,只是依照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采用一定的测试手段,对施工过程及施工成果进行检查,使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不合格的工程不交付使用。这种质量管理属于事后把关的方式,它对保证工程质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由于建筑产品与其它工业产品不一样,事后检查出来的不合格或次品,可以不出厂或作削价处理。建筑产品一旦建成,如果发现关键部位不符合质量要求,需要返工或加固,便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有些隐
蔽工程,如事后检查出现不符合标准,往往是无法挽救的。因此,对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光靠事后检查是很不够的,必须在搞好质量检查的同时,事先便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质量问题的因素发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建立在质量检查的基础之上的。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事后检查,同时也有充分的A防措施,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准确地完成计划。按质、按量、按期建造出用户满意的工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大改革。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正确运用经济手段,实行质量奖惩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生产要素管理方面
生产要素管理重点是劳动管理问题。劳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管理的任务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有关劳动力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度,从而达到有效地管理。换言之,劳动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协调职工的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展建设成本分析,是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它的主要作用有:①可以促进企业领导和职工提高成本意识,保证产品质量,因为不合格产品的增加也会增加成本;②它有利于质量与经济的统一,把质量的提高落实到每一个岗位;③能够促进以质量责任制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落实;④可以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降低成本。为了使这一措施得以实施,还应拟定成本管理的工作程序。其目的是使各个有关的部门以及各个有关的岗位,不但责任明确,而且能够有序地协作、步凋一致。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建立工作程序是从总体要求出发,把局部的工作联系成协调的整体,以发挥整体效应。劳动管理是对劳动力及其劳动活动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目标的实现。所以,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也是最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建筑生产又具有流动性、单一性、露天作业,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对劳动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管理,就更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摘 要:为了满足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基础的建设要求,进行施工技术新型方案的应用是必要的。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水利工程施工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日益严格,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性发展,有利于捍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及安全。通过对水电工程施工策略的优化,有利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实现工程施工预算的有效控制,大大推动水利工程质量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水利施工:施工技术;施工问题;勘探环节
1 水利工程现阶段施工状况
(1)为了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全性发展,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标准,确保其有法可依。在现阶段水利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并不能进行施工规范的严格性遵守,只是做做面子工程,难以实现水利工程基础性施工活动的规范性落实。有的施工企业缺乏专业性的人才队伍,缺乏系统性的施工技术,他们大多数的工作能力来自于日常工作实践,确保正确的水利施工理引导知识。有的施工企业缺乏合理性的施工方案,难以做好对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科学性管理理念的应用,有的工作人员盲目的进行施工,不服从管理,这不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受到水利施工经费的影响,有些施工企业的可行性报告、设计文件等缺乏有效性的准备该工作,从而难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性配置,由于缺乏对施工区域环境及发展状况的分析,导致其细节性工作步骤的不稳定发展,难以满足水利水电施工评价及设计工作的要求,不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目前来看,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不健全,施工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发展问题,有的企业缺乏专业性的施工管理制度,有的企业缺乏专项性资金,有的企业缺乏健全性的施工监督体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利于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我国的很多施工企业缺乏对施工技术的科学性验证,导致施工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健全施工技术体系,做好水利建筑施工的整体性控制工作,避免出现较大的水利工程失误问题。
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健全
(1)为了实现工程技术的科学管理,必须要进行施工技术可行性的分析,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控制工作,进行新型质量控制方案的应用,确保先进性施工技术及工艺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提升对施工操作行为的积极性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序的工作人员具备不同的工作任务,在施工环节中,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每天施工进度的记录,实现施工问题的积极发现,确保新型施工解决方案的应用,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整体效益。工作信息记录模块是工程质量评定及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邀请专业性技术人员做好图纸的审计工作。
施工机构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及施工原则,进行机械设备的规范化控制,根据设备的质量及应用性能,实现设备选择方面的择优录取。在较小规模的水利工程施工环节中,要做好水利工程设备的配置优化工作,定期进行设备使用状况及检修规范的管理更新。
(2)为了实现施工体系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进行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落实好条件质量及效果质量的控制工作,实现整体施工工序之类的提升,实现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管理,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范要求,进行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在闸坝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导流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其对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模块、造价模块均有深远的影响。这需要做好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从而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导流问题,实现对水利工程河水的有效疏导,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的建设规范要求,做好导流流量方案的制定工作,实现对主体施工过程的有效性设计及控制。
(3)为了确保工程施工效益的有效性提升,必须进行造价预算模块的控制,实现工程施工进度的良好性控制,在枯水期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工程及土石方工作环节的协调,整体来看,水利枢纽工程具备较强的季节性特点,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性问题的出现。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益,必须进行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合理性使用,在洪水季节到临之前,需要做好建设坝工作。通过对安全度汛工作环节的协调,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整体进度的控制,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导流工程的相关设计工作,进行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入调查。
在施工环节中,施工地基性质具备差异性的特点,为了提升水利施工的工作效益,需要结合具体地基环境的特点,进行相关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挖掉破碎性岩石技术是常见的地基稳固措施。通过对先进性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比如通过对回填灌浆模块、固结灌浆模块等的应用,实现地基整体稳固性的提升。通过对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地下渗流的有效性截断,有利于落实好地基加固工作,碎石加固模式、分层填啥工作模式是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案,这些方案施工步骤比较简单,具备良好的施工效益。
(4)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个工程施工效益的提升,具备不可或缺的战略意义,通过对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有效性加固、补强,具备良好的水利施工效益,受到这种施工优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倾向于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在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锚固的设计方向、力的大小等,进行主动预应力的添加,进行建筑物受力状况的改变,实现建筑物的有效性加固,造孔模块、放束模块、锚固模式是常见的预应力锚固施工步骤。
机械式、豁着式是预应力锚固的重要组成形式。纯水泥浆是后者施工模式的重要资料,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式预应力锚固的重要表现形式,碾压混凝土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施工具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应用规模不断得到扩大,实现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健全,满足现阶段混凝土拌合及土石坝填筑等的工作要求。
(5)碾压混凝土坝具备良好的防渗效益,其具备高强度的特点,其内部混凝土体积较小,在土石坝的施工过程中,操作步骤比较简单,是一般混凝土施工的常见施工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碾压混凝土方案不断得到更新,新型的碾压混凝土试验工作不断开展,区别于其他的混凝土性质,碾压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施工效益性,其施工步骤类似于石坝的填筑模块,通过对振动碾压机械设备的应用,实现石坝表面压实性的提升。在大坝式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柱状分块模式、插入式振捣模式是常见的碾压实混凝土施工步骤,这些工作程序具备良好的施工速度,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满足了现阶段复杂化水利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水利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作步骤,实现其内部工作模块的协调。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日益健全,水利施工技术模式不断得到更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益,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规律,进行先进施工技术的普及,实现工作人员工作技术体系的健全,实现新老技术的结合性施工,确保提升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技术效益。
摘要:总结了彩钢板屋面传统运输吊装方法的不足,本着节约劳动力、减少对半成品材料破坏的原则,根据彩钢板屋面施工的特点,采用了屋面彩钢板原位压型安装施工新技术,其关键技术即彩钢板半成品原位压型技术,成型板现场堆放高度递减技术,板下暗钩支撑、拉结技术,突破了传统施工方法,提高了彩钢板屋面施工质量及耐久性,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比传统施工方法更安全、更环保。通过实例应用,证明了新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P键词:原位压型;堆放高度递减;板下暗钩支撑、拉结
0 引言
钢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抗震性好且加工制作方便、工期短等诸多优势,因此钢结构在现代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彩钢板屋面作为钢结构的组成部分,除具以上优点外,还兼备施工方便、自重轻、外形美观的优势,因此,也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建筑中[1]。
但是,传统的彩钢板屋面施工,是将彩钢板在工厂中按照要求压制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先进行堆放,再将其吊装至屋顶进行安装。按此方法施工,彩钢板屋面材料在运输及吊装安装过程中存在表面漆膜被破坏、卷边、渗漏等问题[2],从而影响了彩钢板屋面的施工质量及耐久性,同时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如何提高彩钢板屋面耐久性及施工质量、如何降低施工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1 原位压型安装关键技术及应用原理
防止彩钢板半成品在从加工地点运至施工现场再到施工工位过程中的破坏,保证彩钢板屋面的耐久性;防止成型材料在吊运过程中的破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合理处理板间接缝问题,避免在板面上的人为开孔,减少屋面板的渗漏问题,提高彩钢板屋面的耐久性等等,是钢结构屋面板安装中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这对彩钢板屋面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①彩钢板半成品原位压型技术:统筹考虑影响彩钢板屋面半成品材料耐久性的因素,本着节约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减少施工过程对半成品材料的破坏、缩短工期的原则,开创性地将压型机搬运至现场施工工位,并做好保护措施,对彩钢板半成品进行现场原位压型。此技术避免半成品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破坏、折损,同时节约了材料的运输、吊装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②成型板现场堆放高度递减技术:在保证屋架檩条在弯矩承受范围之内的前提下,通过对屋架檩条承载力的精确力学计算得知,屋架檩条在未按放彩钢板时,所承受的弯矩从两边向中间递增,从而确定出经压型后的彩钢板应从屋架两侧向中间处高度递减堆放,待装各堆放处之间依据堆放块数间隔特定的距离。此技术有效减少彩钢板材料的搬运次数,防止成型板在安装过程中的破坏,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提高彩钢板屋面的施工质量。
③板下暗钩支撑、拉结技术:彩钢板与檩条之间用特制挂钩进行支撑、拉结,改变以往用自攻螺钉、铆钉将彩钢板穿透直接固定在支撑件上的做法,这种独特的固定方式更牢固、能更有效地提高屋面抵抗风的作用,而且从工艺上避免彩钢板屋面受到破损,并使得彩钢板在受温度变化时能自由伸缩,减少屋面整体变形,板间接缝处配合采用卷板方式使面板之间真正完美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屋面系统取得更好的防水效果。
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 工艺流程
技术准备:①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②绘制排版图、统计构件;③提出加工技术及技术要求;④加工及现场检查。
现场准备:①结构层检查;②测量放线;③构件位置处的基层处理。
现场施工:①内天沟吊装;②檩条吊装、安装;③压型机支架安装;④压型机现场定位;⑤彩钢板卷现场就位;⑥彩钢板原位压型;⑦成型板搬运、安装;⑧采光板带安装;⑨外檐沟安装;⑩屋脊盖沿、封檐压型钢板。
2.2 彩钢板半成品材料现场压型
鉴于钢结构屋面坡度长,因此在彩钢板安装过程中,将彩钢板屋面材料的半成品以彩板卷的形式运至施工现场,并将彩钢板压型机运至屋面施工工位,对彩钢板半成品进行现场压型加工,这样做可以避免彩钢板在运输过程中的折损,提高彩钢板材料的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其次,此做法也便于现场整改,顺应安装的需要。
2.3 成型彩钢板现场堆放高度的确定
为解决成型后彩钢板的垂直运输困难,将压制成型后的彩钢板直接在屋架檩条上进行分组堆放,而后作水平移动。成型彩钢板的堆放方式经过力学计算确定,将屋架檩条沿横向进行力学分析,精简化后的屋架檩条力学结构如图1。其中q表示屋架檩条在自然状态下承受的风力及自身重力等均布荷载,l表示钢结构屋架沿横向的跨度,A与B表示屋架的两端。
根据力学知识可知:该结构为静定结构,受力平衡,因此端部A与B所承受的反力RA=RB=ql/2。支座A、B处的弯矩为0,即MA=MB=0,中间处弯矩最大,M中=ql/2×l/2-ql/2×l/4=ql2/8。所以屋架檩条结构的弯矩图如图2所示。
由弯矩图可知,屋架檩条中间弯矩最大,并由中间向两边递减,因此,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一个屋架内中间所能承受的力最大,边缘处最小,所以在彩钢板进行堆放时,檩条端部堆放高度最大,并依次向中间递减,每组间隔距离视檩条跨度、每片彩钢板宽度及堆放高度不同而不同,使檩条弯矩分布沿跨度分布均衡。檩条上堆放彩钢板方式如图3所示。
2.4 屋面板安装――板下暗钩支撑、拉结
①安装流程:支撑暗扣挂钩固定第一张彩钢板安装下一排暗扣固定件及彩钢板检查彩钢板公母肋是否正确扣合板间接缝咬合锁边按以上程序铺设后续屋面彩钢板。
②铺设方向:按当地的顺年的最大频率风向进行横向搭接。由远及近。
③安装方法:
1)拉线安装第一排特制暗扣固定件及中间肋支撑暗扣挂钩,每个暗扣固定件采用两个固定端固定在次檩条支撑面上,每个支撑面设置一个暗扣座。
2)将第一张屋面彩钢板依照与天沟正交的方向,排放在已固定好的暗扣座上,固定时先将中间肋对准暗扣的弯角,从中间向两端方向用脚肋或胶锤将中间肋及母肋依次扣合在暗扣上。
3)挨紧第一张屋面彩钢板按相同方向放好第二排暗扣座,使暗扣座的联锁肋拱倒挂在彩钢板边缘,固定好紧固件。
4)将第二张彩钢板放在第二排暗扣座上,将其母肋扣合在第一张板的公肋上,公肋与母肋的尺寸是配套的,扣合时必须注意要扣到位,以保证扣合的严密程度。
5)对板间接缝进行360°无缝咬合锁边,将相邻面板的立边与暗扣的钩头相扣合,锁边过程采用专用的封边机器全自动方式进行。
3 本技术创新点
①适用性:采用彩钢板半成品原位压型技术,将压型机安放在现场的施工工位,能灵活地适用现场的施工条件,高效便捷,且不影响其他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能保证半成品生产尺寸的准确可靠。
②安全性:成型板堆放高度递减技术,充分考虑了屋架檩条的抗弯力学特征,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板下暗钩支撑、拉结技术增加了屋面系统抵抗风力、雨雪等荷载的能力,保证了结构后期使用的安全。
③经济性:彩钢板的现场压型技术,降低了材料的运输费用;精细化的施工工法从工艺上降低了彩钢板在安装过程中的破坏、折损程度,减少了后期的维护维修费用,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
④耐久性:在屋彩钢板的板间接缝处理中,本工法改变了传统的螺栓连接,避免了在彩钢板上直接人孔穿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彩钢板屋面的渗漏问题,提高了其耐久性。
⑤绿色环保性:把质量完好的原装钢板(卷)运至施工现场,避免了运输过程中材料漆面的破坏,减少了后期对材料的补漆维修,降低了施工现场的污染;板间接缝处用暗钩代替螺栓连接,避免了人工钻孔,减少了现场粉尘的产生,实现了的绿色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项技术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度低于20m的钢结构材料屋面的建筑工程。
4 实例研究
“屋面彩钢板原位压型安装施工技术”应用于青岛某钢结构民用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9149.5m2,其中钢结构屋面面积8453m2,造价为101.44万元。
4.1 经济效益
应用彩钢板半成品原位压型技术与成型板堆放高度递减技术,降低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破坏、折损程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材料的运输费用;板下暗扣支撑、拉结技术,解决了彩钢板屋面的锈蚀、渗漏问题,节约了后期补漆维修的费用,同时节省了人工费、措施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具体经济效益分析见表1。
4.2 社会效益
本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解决了传统彩钢板屋面施工过程中的运输易损、安全性差、板面锈蚀、渗漏等问题,提高了其施工质量及耐久性,同时降低了施工现场的污染,实现了绿色节能的目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 结论
屋面彩钢板原位压型安装施工技术,改进了传统施工方法中的不足,成功地解决了彩钢板屋面在运输、吊装过程中的折损、破坏及屋面板渗漏、耐久性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安装质量可靠,工艺经济合理。通过实例应用的研究,证明了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摘 要:本文针对具体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对于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难点展开阐述,具体对圆弧形钢筋笼加工、圈梁竖肋锚筋施工和液压抓斗成槽圆形地连墙这些新技术进行分析,具体得出超大型圆形连地墙施工新技术的一些特性,可以依据本文的技术分析能够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技术分析;难点阐述
当下,一些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基坑开挖是技术人员面对的主要施工难题,具体确保基坑开挖的科学有效性,一定要运用有效的围护结构来对基坑结构实施保护,然而当下工程项目运用的基坑围护结构主一般是运用的钢筋混凝土圆形地下连续墙展开工程的施工,与此同时针对大型的基坑工程一般,运用的都是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这一施工新技术的运用,更有效的起到了隔水和挡土的作用,进而保障基坑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1.具体工程概况
1.1现场工程规模
这一超大工程项目在进行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它围护结构运用的施工方式就是钢筋混凝土圆形地下连续墙施工手段,运用这种施工方式,更好的起到了隔水以及挡土的作用,保障基坑开挖的质量。地连墙的内部半径主要为65m,其地连墙的墙壁厚度是1.5m,地连墙顶部的标高是主要为2.3m,它底部的标高是为-25.8m,这一地连墙可以分为多个段进行具体的施工,它的地连墙的标准段长度设定为4.625m。按照墙壁的内侧从上到下的进行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及竖肋的设定,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定数量控制为4道,运用的混凝土要具备必要的强度等级,最理想强度等级为C25。
1.2该项目的地质条件
按照相一些的资料调查结果可以知道,这一项目工程中,顶部区域位于填海的过程中,地水力的冲刷作用所形成的粉细砂层,而在下部区域中,则地质土层多为粉细砂、粉质粘土以及粉土等一些类型,多种不同类型的土层相互参差,造成上部区域的承载力相对较低,且下部区域的承载力则相对比较大,还有上下两个区域的标贯击数不一样。
1.3工程水文条件
这一工程项目的内部区域,地下水主要是松散的孔隙渗水以及微承压水,这两种水体在地下空间中的标准高度主要在3.5-3.9m之间。
2.超大圆形施工技术特点及难点分析
2.1圆形地连墙的成槽设备和成槽工艺的设定
这一工程项目采用圆形地连墙展开施工,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施工队伍好好的配合,采用合理的施工设备,还要对成槽工艺进行合理的设定有效的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圆形地连墙采用组合潜水钻成槽工艺,每个槽段成槽分幅多,而且每幅长度较小,地连墙槽壁为多折线形,但折线同圆弧最大偏差为4mm,基本同圆弧形槽壁吻合。采用潜水钻机成槽设备还是采用液压抓斗,经过多次方案讨论会讨论和方案优化后,最后决定采用液压抓斗成槽设备,液压抓斗分幅为2.8m,地连墙槽壁为折形,折线同圆弧最大偏差达到30mm即弦高30mm,钢筋笼不能顺利安放而且钢筋保护层不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如何成槽才能使槽壁形状符合圆弧形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最大的技术难题。
3.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应用的特点和具体效果
3.1液压抓斗成槽圆形地连墙新技术的一些方法
这一工程施工中,地连墙运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就是纯抓发成槽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中,运用一些抓斗,其主要为液压抓斗,这一抓斗的有效利用,能保证地连墙施工成槽的进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连墙的施工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改进,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的整体要求。
在对单段地连墙成槽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将成槽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就是在成槽的分界点位置上,抓斗的斗头与内侧导墙之间呈现出紧贴的关系,而在成槽的中心位置区域,也就是抓斗斗头的另外一端,要能够与外侧的导墙之间进行有效的紧贴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抓斗的内侧部位能够与导墙的内侧相互贴合。应用液压抓斗成槽圆形地连墙新技术对工程地基进行施工,液压抓斗在没有的导向杆的情况下,只利用钢索式悬挂液压抓斗来进行抓斗平面的定位,这就有效的节省了抓斗平面定位处理的工序。
要使得抓斗平面定位的准确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合理的对抓斗履带板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整,将为感的角度调整到适宜的角度,要保持抓斗的中心线与履带板的中心线保持在平行的状态上,这样能够有效的满足抓斗一端与内导墙以及外导墙的紧密贴合要求。
第二部分的成槽则需要将抓斗的位置与第一部分的成槽抓斗位置相对应,两者采用对称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槽段中分界线的位置能够与内导墙之间形成紧贴的局面,而槽段的另外一端则能够与外导墙之间紧密贴合。在这两部分的成槽设定完成后,就需要可以在成槽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死角进行有效的修补,这样就可以保证成槽处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2超大圆弧形钢筋笼加工新技术
首次加工圆弧形钢筋笼,采取了两项新技术措施:第一:加工平台选用移动式钢平台,并对钢横梁进行改装,焊接Φ25圆钢形成弧线。钢平台选用125型钢制作而成,首先沿钢筋笼长度方向布置三根通长型钢作为纵梁,纵梁上安放型钢作为上横梁,上横梁间距为2m,在上横梁顶部焊接Φ25圆钢,圆钢为弧线形,以满足主筋布置高低变化的要求,同时将穿筋阻力降至最小。第二:大箍筋胎具进行改装,内外边线改装成弧线形,以满足大箍筋内外弧线的特点。在大箍筋下料时,根据外弧弧长大、内弧弧长小的特点,施工人员严格控制下料尺寸和加工精度,之后将大箍筋安放在胎具上,再按照设计位置摆放小箍筋,大小箍筋点焊连接,最后封闭大箍筋,圆弧形箍筋加工成型。
3.3超大圈梁竖肋锚筋施工新技术
依据更多的工程施工中凿出圈梁竖肋锚筋的硅拆除量大、硅拆除困难、施工工期长的实际情况,为减少锚筋硅拆除工程量、提高施工效率,在本工程中采取了设置聚苯泡沫板的新技术措施。在钢筋笼加工时,在圈梁锚筋位置布置聚苯泡沫板,摆放锚筋,锚筋弯钩勾住泡沫板,将锚筋拉紧后于钢筋笼点焊固定。泡沫板厚度为5m,泡沫板宽度同钢筋笼宽度,高度为甸边宽出上下排锚筋l0cm。聚苯泡沫板随钢筋笼一并浇筑在硅内,泡沫板外面形成3-5cm,厚的硅薄层,泡沫板夹在中间形成“夹层”,由于泡沫板的存在,只需要凿除硅薄层和拆除泡沫板,就能将锚筋暴露出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4.结束语
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到更多的具体办法,基于大型基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率的运用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具有明显的可行性,这一新型施工技术的运用,不只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需求,还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快速的提升,降低施工成本的应用,对建设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意义。
摘要:在高层建筑的箱型基础施工中,因混凝土水化反应引起温度快速变化导致砼体体积收缩进而产生裂缝问题,此方面问题一直也是高层建筑箱型基础施工备受关注的一项关键内容。文章针对高层建筑中箱型基础的裂缝问题展开了分析,通过归纳阐述相关的防治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项目施工管理提供更为宝贵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层建筑;箱型基础;裂缝成因;防治施工技术;项目施工管理
认识高层建筑箱型基础的形成结构,定性分析裂缝成因,归纳引起箱型基础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采取一定的裂缝防治施工技术手段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提升建筑物使用周期。下文将重点对高层建筑中箱型基础的裂缝与防治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1 工程概况
涟钢2250mm热轧主轧线工程是由原涟钢棒材拆除而新建的,主轧线地下设备基础总长440m,基础最宽处42m,其厂房柱基础与设备基础相连,为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没有留置永久的变形缝。其相对标高±0.000=118.6m,大面积基础埋深-9.9m,冲渣铁皮沟部分深度-14.78~-9.9m。基础所处地质以中上石炭系壶天群白云质灰岩为主,地表土层很薄。基础底板厚度1400mm,墙板厚度800mm或1200mm,顶板厚度变化较大,最厚的顶板达到4000mm,顶板及底板设计有大量的螺栓和螺栓预留孔洞,在粗轧机区、精轧机区及卷取机区顶板布置有设备的底座基础、电缆沟槽、楼梯等,标高变换大,结构造型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基础底板及墙板设计为C30S6混凝土,顶板设计为普通的C30混凝土(如图1所示)。主轧跨共设置后浇带11个,将主轧线分为12个区。后浇带按规范一般30~40m设置一道,后浇带的宽度为1000mm。
2 高层建筑中箱型基础裂缝的常见形式及成因
箱型基础主要由顶板、底板和若干纵横墙柱组成(如图2所示),其特有的组成和型式特点也决定了箱型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必然要面对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八字形等裂缝问题,而不同形式的裂缝成因各不相同。
2.1 垂直裂缝
通常垂直裂缝是由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建筑结构设计布局不够合理,主体结构局部刚度过大,而刚度不同的交接截面位置极容易出现收缩裂缝。该类裂缝通常对于建筑结构性能不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但需注意设计阶段也应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及程序执行,合理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主体结构规划要尽量均匀和对称,特别在配筋率一致的前提下一定要确保钢筋直径和钢筋间距适宜,混凝土的浇捣施工须密实,相关的养护工作要到位。
2.2 水平裂缝
墙板和顶板交接处的水平裂缝,大部分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所引起。在浇筑完墙板混凝土后,没有待墙体混凝土充分沉实和收缩,就进行顶板混凝土的浇筑,由于两者收缩方向的不同,在交接处很容易产生水平裂缝。
2.3 八字裂缝
墙板上斜裂缝是由于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它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其原因主要是设计不合理,也有因施工顺序不当和墙板混凝土受到外部约束而产生。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于:绝对沉降量控制值偏大,引起同一基础相对沉降偏差大而产生裂缝;不按规范要求设置沉降缝或后浇带;箱形基础各个部位刚度分布不均匀,使各个部位的变形不均匀、不f调;施工顺序不当,也会引起墙面斜裂缝的出现。
3 高层建筑中箱型基础裂缝的防治策略
下面笔者从材料质量控制、钢筋下料与固定控制、模板拼装与支撑结构搭建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浇捣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养护质量控制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材料质量控制
严控施工材料质量指的是材料质量控制与优化。水泥材料宜用旋窑普通硅酸盐水泥,由它拌合高强混凝土可保证良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且大幅降低水化热。粗集料选用级配碎石,其片状石约占15%(重量比),含泥量不应超过1%,碱含量则不超过3kg/m3。细集料可选用质量合格的河砂。外加剂则多选择高效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两种,也可适量增加粉煤灰以保证拌合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抗渗性、和易性和可泵性,并能减少水泥用量和减少水化热。
3.2 钢筋下料与固定控制
第一,箱型基础钢筋应以机械连接为主,每个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宜超过总数的1/4,且接头之间的间距不宜超过200mm;第二,箱型基础底部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控制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竖向构件的插筋绑扎应以垫层面定位划线为标准予以绑扎,而底板上层钢筋网应将竖向构件的插筋以焊接方式予以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捣固影响插筋的定位精度。
3.3 模板拼装与支撑结构搭建的质量控制
第一,外导墙模板以12mm厚竹胶板作为面板材料,横楞选用50×100mm木方,竖楞选用Φ48×1000mm架子管,以Φ12@600对拉止水螺栓和平均间距为1m的钢筋支架予以固定;第二,基础侧模选用砖胎模,可兼做外墙防水基层;第三,反梁模板选择木胶合板,竖楞以平均间距300mm加设50×100mm木方,水平背楞选用双钢管形式,以Φ12 PVC套管作为对拉螺栓予以固定;第四,地下室砖墙模板选用18厚层板材料,背楞选用50×100木方以0.3m间距竖向加固和Φ48×3.5双钢管以0.6m间距横向固定;第五,采用600×600Φ12对拉螺杆对模板辅助加固,并以横撑连接支撑系统和脚手架。
3.4 混凝土浇捣施工质量控制
箱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捣固施工宜在每个浇筑带之前提前配置7台插入式振捣棒,3台作为上部混凝土振捣所用且应放置于泵管出料口位置,另外2个则作为下部混凝土振捣所用且布置于坡角位置,这样做也能避免混凝土的过多堆积的问题,与此同时,为消除上下浇筑层之间的接缝,可将插入式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向下层混凝土深入5cm厚度。另外,为避免混凝土集中堆料问题,可提前捣固已出料的混凝土,使其自然流淌并形成一定坡度,紧接着以0.4m为间距、以梅花形均匀布置捣固点,依次按点插入捣固实现全面捣固。值得注意的是,插入捣固须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近端和远端,严格把控各个捣固点位的间距、振捣时间以及插入深度。于配筋密集部位的捣固应改用小径(一般为Φ30)振捣棒予以捣固,可随混凝土浇筑进程逐步推进,并随浇筑层高依次上移,从而可以保障每层混凝土的捣固质量。如需改变浇筑的方向,可于另一端向回浇筑并捣固,以此与原坡交集并构成集水坑,推进浇筑也将集水坑逐渐推向中间段,最终可由软轴抽水设备排出。另外,对待箱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水泥浆问题,可于浇筑完成2~3小时内施作处理,主要办法是利用2m刮尺根据控制标高予以刮压处置。混凝土初凝之前须以木抹子做两遍粗平压实,然后以铁抹子做两遍搓平压实,确保构件表面的密实性和平整度合格,最后一抹面做表面平整
处理。
3.5 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初凝以后以洒水润湿的方式养护不少于2h,然后于基础四周砌筑相应的挡水墙,要求蓄水深度不低于15cm,要求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及时掌握箱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二者的变化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基础底板内预先埋设全面积温测点(通常要求每一个温测点可辐射30m2范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和可比性的温测点宜设于基础板后底部、中部和表面,但要求与边角和表面的距离不小于5cm;箱型基础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应选用专业化程度高且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温测仪。按照温测点布置方案预先将探测头绑扎于墙柱竖筋位置,且露于板面的长度不小于20cm。探头线长度设计则依据板厚而定,外露探头须采用塑料袋予以遮罩,防止遭受污染。温测点可以上、中、下位置依次编号。插头插入主机的插座,启动电源开关即可得到温测点位置的温度值;混凝土浇筑完成(即终凝)可进行相应的测温工作,温度监测的频率一般以28天为准。前3天每间隔2h可完成一次测温;第4天至第10天每间隔6h可完成一次测温;第11天至第20天每间隔8h或12h可完成一次测温;第21天至第28天每间隔24h可完成一次测温。箱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一般在第4天获得的测温数据最高,约为58℃左右,自第5天持m降温。因此,为保证下一道工序不受影响,可在蓄水第7天放水弹线,相应的测温工作与其同步进行。通常,测温工作进行到第7天,基本可以稳定在8℃~15℃之间,远低于不安全温差标准线(25℃),如此控制温度是非常理想的。
4 结语
混凝土裂缝控制是建筑结构施工的一大难点,特别是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特点要求施工技术含量较高,且现场施工管理相对更严格。上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箱型基础的裂缝与防治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与论述,特别要求在其施工阶段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钢筋下料与固定控制、模板拼装与支撑结构搭建质量控制、混凝土浇捣施工质量控制和养护质量控制五个方面确保箱型基础的施工质量,方能保证整个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性能。
【摘要】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质量的保证措施以及混凝土养护时间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管理;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种大型建筑的建设工作层出不穷。如大型水库、大型建筑、大型桥梁等,使大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程不断增加,建筑学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80cm 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1在混泥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水化热的产生,关键在于材料。材料不同,其特点不同,比如,具有早强性能的水泥,它的水化热较高,收缩性也较大。在施工中,我们可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或卵石作为粗骨料。一般粒径在5~30mm 之间,含泥量一般应≤1%,其具有良好的形状,质地坚硬,细长和片状颗粒不多于10%,不含风化颗粒。就细骨料而言,一般选用中砂,含泥量≤1%,色泽均匀、干净,细度模数方面,控制在2.7 左右,砂率为30%~45%。UEA-M 复合膨胀剂可作为膨胀剂来选用,能够起补偿收缩的作用。为了降低早期水化热以及增强后期强度,可选用颜色浅、细度小、质量稳定的优质Ⅰ级粉煤灰以及木钙减水剂。为了延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减少早期水化热的集中产生,我们在搅拌的过程中,还应该添加些缓凝剂;还应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可以在18~22 之间,目的是减少用水量,从而使水化热降低。产生水化热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水泥和水,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办法减少两种材料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的产生。
1.2采用较大粒径的粗细骨料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级配连续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同时亦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的水化热减少,最终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实践表明,采用较大粒径的骨料配置同样强度的混凝土,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用量可减少40~50Kg,用水量也会相应减少。
1.3混凝土配合比的调配。混凝土标号和抗渗等级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应提供有合格证书的复合高效防水剂、水泥、砂、石,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试配,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天气实际情况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和含水量,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设计要求。
1.4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大体积混泥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泥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1)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泥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浇捣混凝土时使用振动棒。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可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就可以防止混凝土泌水时在粗集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水分,形成空隙,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把握力增强。预防因塑性沉落的出现而产生的裂缝,使内部微裂情况的发生频率降低,保证混凝土更加密实,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泌水处理。在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将有大量泌水和浮浆涌出,然后顺着混凝土的坡面流入侧模底部,侧模底部的开孔可以将泌水从基坑中排出。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和顶端模版将要接触时,就换个方向浇筑,使水集中在一处,随即用水汞将水排出,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保证品质优良。
(4)表面处理。对于表面水泥浆较厚的泵送混凝土,浇筑大s2 到8 小时后,起初可以用长刮尺按一定程度刮平,为了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密实,刮平后用木板反复压过,最后用贴面板收面。收面后应该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
2. 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2.1选择合适水泥。在选择水泥生产商的时候要选择规模比较大的,固定采购地点,可以保证水泥质量。
2.2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从而使混凝土的升温值降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汞性,水泥用量应保持在450 千克每立方米。
2.3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入的复合液为水泥用量的4%,复合液同时包括了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所具有的功能,其中所含的糖和钙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可以减少20%左右的用水量,可将水灰比保持在0.55 以下,将初凝时间延长到了5 小时左右。
2.4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10.4mm 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mm 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3.0 的中砂(通过0.315 凹筛孔的砂不小于15%,砂率保持在40~45%)。砂、石含泥量保持在1%以内,并且里面不能混有有机质杂物,一律不得使用海砂。
2.5加强技术管理。(1)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应该严格遵守方案以及交底的要求,按要求指导施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并认真详细的进行记录。对于浇筑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冷缝应该严肃对待,并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2)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在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节点时,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施工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主要围绕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尤其应该重视,认真细致的进行分析,讨论,深入研究,保证施工过程没有失误。
2.6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1)施工人员分两大班四六制作业。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0.5 小时完成,且明确落实好接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在交接班时的疏忽而引起潜在质量危机。(2)承台浇注采用自由式泵送,并用塔吊配合,避免接、拆泵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每台泵输出混凝土量大概在22 立方米每小时浮动,塔吊吊运混凝土4.5 立方米每小r左右。人员的分工明确,在实施过程中有序管理所有工作人员。
3. 混凝土养护时间
(1)混凝土刚刚浇板浇筑完成后的12 个小时之内必须对其进行覆盖养护,可采用稻草、麻袋等覆盖,并要对其进行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对一般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后的养护时间为≥7 小时,如果是添加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后的养护时间为≥14 天。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72 小时之内,严禁对其进行踩踏、支模、加荷等破坏行为;当混凝土强度≤10 米每帕时,严禁在浇板上吊运、压放过重物体,堆放重物时要尽量的减轻对现浇混凝土板冲击影响。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推载的控制工作,荷载量不能超出相关文件的规定荷载量。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猛速的发展,而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材料是运用最广的材料之一,社会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配合之比,努力完善浇注的技术,提高养护混凝土的方式方法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勘察,及时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在混凝土工程日益扩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混凝土的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使混凝土工程进一步完善,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摘 要:S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设备的出现,对城市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主要影响表现在城市内部出现噪音的可能性有很大的提升。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城市内部出现的声音污染,保证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在对城市内部声音污染进行解决的主要方法在于进行工业建筑施工的时候选取新型隔音吸声墙体,这种墙体能够有效减少城市自身声音污染的扩散,借以改善城市自身环境。但是由于这项墙体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其自身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这项墙体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保证这项施工更加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工业建筑;隔音吸声墙体;施工技术
在对目前城市上出现的环境噪声进行全面研究中,了解到这种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仅会对人体健康和心理方面造成影响,而且人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还会引发自身过激的行为。这就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
1 隔音吸声墙体构造及选用材料
在对现在城市进行建筑隔音吸声墙施工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社会上进行这项工程选取的墙体结构大多数是多层次结构,并且在墙体内部添加有效的隔音材料,这样对加强建筑墙体的隔音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这种墙体施工的时候选取的内部填充材料主要在于水泥板层、玻璃棉包层和阻力层等,在三个层面对城市环境中产生的噪音都有非常良好解决作用,而且在进行隔声吸音墙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对这里设计的材料进行合理应用,从根本的角度上保证建筑吸声墙的施工合理性,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要想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其中涉及的数据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提升施工质量和稳定性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施工流程
总的来说,由于这种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在我国城市内部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这就导致这项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一点就要对整个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体施工的流程和相应工艺有所掌握,借以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体施工之前,需要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和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仅能够促使施工更加顺利的进行,对于提升建筑整体隔声施工质量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在分析工业建筑结构的时候,还要对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建筑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检测,有效减少在进行这项工程的时候因为建筑施工材料等问题造成施工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要想保证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体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遵循规定的施工流程,并对整个施工中涉及的步骤和相应数据做到全面遵循,缩小实际施工和计划之间的差异,这样对于提高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体施工质量和其他方面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需要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进行建筑墙体施工之外,还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时的安全性,尤其在进行材料切割的时候,由于切割过程中会有大量颗粒物和纤维等在空中漂浮,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求施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在安装隔声吸声墙体之后,还要定期对墙体进行检修,保证墙体自身质量,使得工业建筑在城市中起到保护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的作用。对于在进行这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物,还要对其进行有效规避,并在规避之后对建筑墙面进行合理固定,借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技术要点
3.1 安装过程中墙顶需做防水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墙内。可用1层2mm厚白铁皮做压顶,通过栓钉固定在横向墙架上,白铁皮搭接范围内贴1道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保证墙体防雨抗渗的功能要求。
3.2 在安装内侧水泥板时,可预先将次龙骨附在水泥板上一起安装。内侧水泥板安装完后,其内外两侧可双向施工。安装完次龙骨后,依据实际尺寸裁切水泥板与玻璃棉。水泥板采用纵向铺设,短边用自攻钉固定在横向主龙骨上。固定应从板的中间部分向周边进行,自攻螺钉头与板面平齐,钉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3 水泥板应做好嵌缝处理。首先将腻子刮入缝隙;然后在板缝上粘贴50mm宽的纸胶带或玻纤网格布,再用嵌缝腻子刮平;在丁字型或十字型相接处,如为阴角,应用腻子嵌满,贴上接缝带,如为阳角,应做护角。
3.4 在装饰性玻璃幕墙位置,幕墙后的水泥板上还需刷上色漆,加强玻璃的色泽。幕墙后水泥板用包边固定,保证平整度。
3.5 裁切好的离心玻璃棉用无纺布包起,塞入次龙骨间,棉包应略大于次龙骨间距,以保证填塞密实。
3.6 安装玻璃棉包时,玻璃棉包裁切时注意防止纤维四处飞散;玻璃棉包易沾水,堆放时应注意防水,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封上水泥板;边角处工人易忽略填充,应加强检查。
3.7 阻尼为一层沥青物,位于外侧两层水泥板之间。由顶部向下铺设,相互搭接100mm,必须钉牢固,防止风吹下伤人。铺完及时安装外层水泥板,不可长时间暴露。
3.8 压型孔板的设计搭接长度为50mm,实际安装中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必须保证板的边缘在一条水平线上,而且上面板压下面板。在柱间支撑处,压型孔内板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裁剪,以满足外观上的需要。
3.9 夹芯外板安装,外板为承插式,由下向上安装,安装底部第1板时必须控制好标高,并注意上下板对齐。
3.10 外板安装完后再整体撕去保护膜,吊篮内侧垫以泡沫板,防止上下运行时擦伤外板。
4 安装过程的成品保护
4.1 隔墙轻钢骨架及水泥板板安装时,应注意保护隔墙内安装好的各种管线。
4.2 施工部位已安装的门窗,已施工完的地面、墙面、窗台等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
4.3 轻钢骨架材料,特别是水泥板材料,在进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妥善管理,使其不变形、不受潮、不损坏、不污染。
4.4 吊篮安装时应保证与墙体的距离至少20cm,防止刮蹭墙体次龙骨、阻尼等薄弱部位。
结束语
目前城市在进行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体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建筑物自身结构进行全面考虑,还要保证对隔声吸声墙体施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效保证这项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在对这种墙体进行研究中,了解到这种墙体自身具备的优势非常多,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还要对整个墙体自身具备的优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保证工业建筑新型隔声吸声墙体施工的顺利进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进行这种墙体施工的时候还应该通过一定手段提高这种墙体的品质,有效减少城市受到的噪声污染。
[摘要]南京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两座生化池是本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水 工构筑物,设计通过单元格将底板和外墙板的砼分割成25个单元,单元之间由橡胶止水带防水变形缝连接。工 程已经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生化池;单元;橡胶止水带;抗渗;防水变形缝
1 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重点
大型生化池平面尺寸110x100.9m,池体高7m,埋入地面 以下5m,属于大型露天构筑物。底板和墙板分别划分成25个单 元,单元之间由橡胶止水带防水变形缝连接(见下图所示),砼 总量为11000m3,钢筋含量1200T,砼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 级S6,具有实物工程量大,施工作业面积广,池体抗渗要求高, 橡胶止水带纵横交叉,上下连接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现将 施工难点和重点分析如下:
1.1 施工难度大。池体超长、超宽,设计划分为25个单元设置 的橡胶止水带防水变形缝长度长、数量多,施工不当极易造成 池体渗漏,且无法补救。
1.2 质量要求高。在不进行二次装修的条件下,要求池体外观 达到清水砼的效果。砼墙面不能出现接槎痕迹和其他质量缺 陷,必须内实外光,表面颜色一致。
1.3 管理要求严。池体占地面积11100m2,作业面广,施工体 量大,组织流水施工和工序交叉管理必须严格要求。砼墙体浇 筑高度达7m,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稳定可靠。砼浇筑时不得形成 冷缝,否则将会影响到池体的抗渗要求。特别是预埋、预留工作 量大,要求各工种相互紧密配合,避免遗漏。 外墙板和底板橡胶止水带位置分布、单元格划分及砼浇筑顺序示意图
2 降水施工
由于地处江心洲岛,地下水源丰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上 部为微承压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补给,水量充沛。孔隙 潜水与下部微承压水之间无良好隔水层,并与长江水水源联系 密切。池体底标高为2.7~3.1m,地下水位高度为5~6.1m。在土 方开挖前沿基坑四周共布置9套井点降水系统,每套总管长度 50m,生化池占地面积大,采用池体周边一级轻型井点降水,池 体中部水位难于降低,施工时在池体中间部位,另增加4套井点 系统,作为辅助方法进行“盆中降水”,当池体基础内水位下降 稳定后,在挖土过程中将池体中部4套降水系统逐步拆除,池体 外围9套井点降水系统继续降水至基坑回填土。
3 生化池施工
3.1 测量定位。要实现生化池在不抹灰的条件下,砼表面达到 清水砼的效果,首先必须从生化池的测量放线开始。为了控制 11Om长,1 00.9m宽大型生化池的平面尺寸位置准确,施工时 在纵、横方向共设置了6条控制轴线。测量定位采用全站仪进行 施测,把测量放线作为先导工序贯穿于施工各个环节,以确保 各环节的施工精度到达清水砼的效果。
3.2 钢筋工程施工。清水砼不能出现钢筋外露或明显锈迹,因 此钢筋的规格、保护层尺寸要求及接头、绑扎质量要严于普通 砼,特别是施工过程要确保底板上、下层钢筋的位置和墙体内、 外两层钢筋位置的准确。
生化池底板上下层钢筋采用Ф22~25,间距150mm绑扎而 成,重量大,施工时上下层钢筋网之间采用Ф25钢筋焊接竖向支 撑架,间距为1.Oxl.Om,呈梅花状布置,支撑部位应相应增大 砼垫块的分布密度,同时在绑扎橡胶止水带的夹筋时要求夹筋 与底板上下层筋满绑,以确保止水带夹筋位置固定不跑位,从 而保证橡胶止水带防水变形缝处的砼的连接强度。
墙板钢筋绑扎前,搭设好脚手架,先绑扎竖向钢筋,再绑扎 横向钢筋,内外两层网片间用“S”筋控制钢筋网片的位置。由 于墙体长度长,高度高,在绑扎钢筋网片过程中,采用临时支撑 固定,在安装模板前拆除。(底板和墙板止水带安装固定见下图 所示)
3.3 模板工程施工。模板是影响砼质量的关键,模板的支撑系 统必须牢固,要有足够的刚度,模板的拼接缝必须严密,不能出 现漏浆和接槎痕迹。施工时,底板和墙板模板的施工分别采取 了以下方法。①底板模板:底板侧模,采用竹夹板做模板,侧模 采用木方和钢管支撑系统固定,以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 性,墙板与底板交接处支设300mm高的吊模,由对拉螺杆和钢 管拉结,吊模顶部设(300mm高)一道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 嵌入墙板砼施工缝上下各150mm。②墙板模板:墙板的砼一次 性浇筑高度约6.5m,砼表面为一次成型,达到清水砼外观质量 要求,墙板砼采用12mm厚,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的竹夹板 (1.2×24m)做模板,模板支撑系统选50×100mm木方和 Ф48mm钢管、扣件与底 板中预埋的“U”形地锚 连接固定(见连接示意 图)。
两侧模板采用M12 止水对拉螺栓对拉固定, 以400x500mm的间距 呈纵横排列布置,以确保 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为 达到清水砼的外观要求,在池壁模板施工前刷脱模剂,使用后 要及时清除模板表面的砂浆、再次涂刷干粉脱模剂,对模板破 损处进行修补或更换,填塞模板上的螺栓孔洞,模板拼接缝处 粘贴泡沫胶带,并用50x100木方顺直压缝,同时保证模板工程 中相关的技术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3.4 橡胶止水带防水变形缝施工。
3.4.1 橡胶止水带的安装。①橡胶止水带的连接。本工程主要 采用模具加热加压连接法进行橡胶止水带的连接。采用配套生 产的生胶条作为连接材料,加热设备采用氧气乙炔燃烧,连接 过程中采用电子测温计全程控制加热温度。②橡胶止水带的安 装。根据橡胶止水带的自身技术要求,橡胶止水带的中心圆环 应置于变形缝的中心线位置,以保证橡胶止水带在结构使用过 程中仍能保证其自由伸缩,从而达到应有的防水抗渗的柔性连 接作用。安装时,模板外侧的止水带用木条上下夹紧,内侧止水 带的上下部均采用扎丝或定位钢筋与主筋拉结,防止橡胶止水 带跑位;(见橡胶止水带安装示意图)当橡胶止水带与施工缝处 的止水钢板相遇并搭接时,以半幅橡胶止水带的宽(70mm)为 宜。止水钢板与橡胶止水带保持50mm的间距,以便于砼下料 和振捣,确保砼与止水带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见下图所示)
3.4.2 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的嵌填。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在 伸缩缝的一侧砼浇筑完毕拆模后紧贴砼侧面进行安装,为方便 以后聚硫密封膏的填充,在施工变形缝的迎水面处安装闭孔泡 沫板时,可通过埋设30x30的木条来预留嵌膏缝,但应在木条 的顶部加压或固定好木条,以防止砼浇筑时泡沫板浮起。对于 底板底部的变形缝处可直接安装闭孔泡沫板,使其封闭。在另 一侧砼浇筑完毕后,拆除木条再施工嵌膏缝。(见下图所示)
3.4.3 聚硫密封膏勾缝。拆除木条后,对嵌膏槽进行修理,使 嵌膏槽两侧平直、宽度一致,以保证以后变形缝的美观并清理 嵌膏槽内的灰尘,并使嵌膏槽内保持充分的干燥;在填充密封 膏前应首先在嵌膏缝内均匀涂刷赛柏丝(防水液)一道;进行聚 硫密封膏嵌缝时,每条缝宜一次性连续做成,缝内密封膏要填 塞密实,并用压条将表面压平,最后用铲刀清除多余的聚硫密 封膏。聚硫密封膏分为水平缝型及竖缝型,两者不可混用。
3.5 池体砼施工。
3.5.1 砼配制。清水砼要重视颜色的一致性,施工时选择同一 厂家、同一等级和品种、颜色纯正、安定性和强度好的水泥。
砼为现场搅拌,采用砼输送泵进行砼浇筑施工,配合插入 式振动器振捣,砼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施工配合比 每m3材料用量为:水泥295kg、中粗砂707kg、石子1153kg、水 180kg、粉煤灰40.2kg、JM一Ⅲ25.2kg,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 酸盐水泥,中粗砂和石子的颗粒为5N31.5mm。
3.5.2 底板砼施工。池体砼浇筑根据其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 各单元单独浇筑。各单元之间通过橡胶止水带将其间隔,单元 与单元之间进行间隔浇筑,间隔单元浇筑完成后,再进行中间 单元填充浇筑,浇筑顺序按单元编号进行(见单元分格图),每 单元底板砼须一次浇捣完成,砼浇筑时,采用2m宽浇筑带来回 循序浇筑,以避免出现冷缝,先浇筑厚部位再浇筑薄部位。采用 上述间隔跳仓浇筑各单元砼的方法,可使砼完成一部分早期收 缩,从而防止和消除整个底板砼完成后的收缩裂缝。
3.5.3 墙板砼施工。外墙板各单元格砼浇筑顺序同底板,导流 墙的浇筑也随同外墙所在单元格同步进行,并在分格处留施工 缝。
砼采用输送软管直接下料到模板内,下料高度不得超过 2m,以避免砼中砂浆与石子因高空坠落而离散,砼浇筑时分层 下料,分层振捣密实,采用8m长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严禁 振动棒直接接触钢筋、预埋件、橡胶止水带,特殊部位(如止水 套管、预埋件底)须加强振捣,防止漏振、漏浆而引起渗漏。
3.5.4 橡胶止水带部位砼施工。橡胶止水带处的砼施工质量 对变形缝的抗渗性能的好坏,关系十分重要,在施工中应严格 控制以下要点:①在砼浇筑前要检查橡胶止水带的安装位置必 须准确,固定牢固;其两侧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砂浆、泥浆、 锯末等杂物;②水平向的橡胶止水带浇筑时应分层浇筑,应先 将止水带底部灌满砼、振捣密实,赶出气泡后才能进行上部砼 的浇筑;③竖直向的橡胶止水带砼浇筑时,应在左右两侧对称 下料,在振动器的振捣下自然流淌而布满止水带的两侧,同时 振捣密实;④在橡胶止水带与钢板止水的带两带搭接处进行砼 浇筑时,要保证两带间的距离(50mm),对此部位砼注意对称 下料,砼振捣时应更换小型振捣棒,确保两带间的砼与两带的 连接强度。
4 施工效果及体会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扩建一期工程中的两座生化池已正式 通水投产运行,运行中池体未出现一处渗漏现象,主体砼面表 观质量内实外光,无需进行二次装修,达到了清水砼效果,得到 业主、监理、工程院院士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大型生化池能一次性施工成功,顺利地达到了设计要求, 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①施工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住从 降水到池体试水的每一个施工环节,精心施工,是取得上述效 果的重要环节。②大型生化池属于超长超宽露天结构,为了防 止池体在施工过程和建成后产生温度裂缝,除严格按设计要求 的伸缩缝分25个单元组织施工外,在施工前还进行抗渗砼的试 配工作,掺加了JM一Ⅲ早强抗渗外加剂和粉煤灰,从而改善了 砼的性能,保证了设计规定的砼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要求。⑧ 橡胶止水带的连接和安装质量是本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关键 的关键,施工时我们选择了有施工经验的队伍和先进的连接加 工机具进行施工,从而确保了池体3000多米橡胶止水带防水 变形缝部位的施工质量。
摘要: 本文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为工程实例,对59R2槽型轨精调进行了阐述,对槽型轨精调所需的设备、仪器,精调方法、精调项目以及精调标准等进行了介绍,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槽型轨;有轨电车;精调
0 引言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在传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全面改良的介于公交和轻轨、地铁之间的先进的绿色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投资少、工期短、运营成本低和中等运量的特点,是体现未来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标志性运输工具。迄今为止国内59R2槽型轨无砟轨道施工经验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59R2槽型轨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经济可行、技术先进、质量保证、进度超前、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方法,为以后国内类似施工项目提供经验。
1 工程概况
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3号线是第十二届全运会的配套工程之一,该标段起点位于沈营路与创新路交叉口,终点位于21世纪大厦前,线路全长11.3km。该工程正线、辅助线及综合交通枢纽均采用59R2槽型轨,材质均为U75V。道床结构为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有轨电车最高设计速度为70km/h,59R2槽型轨轨道精调是有轨电车轨道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2 施工方案
2.1 铺轨基标测设
铺轨基标是轨道铺设平面和高程的基准,基标测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轨道铺设质量,为此,基标测设必须准确,以确保轨道铺设的质量,为列车平稳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2.1.1 基标测设 基标分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控制基标设置标准为直线120m,曲线60m,曲线四大主点。基标可采用钢筋桩,设置在支承层上,为永久性控制基标。基标标高低于轨面(直线以左线左股为准,右线右轨为准,曲线以内股钢轨为准)450mm。
控制基标埋设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方法与各项限差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检测控制基标间夹角时,其左、右角各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6″;距离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测回较差及往返较差应小于5mm。
②直线段控制基标间的夹角与180°较差应小于8″,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较差应小于10mm;曲线段控制基标间夹角与设计值较差计算出的线路横向偏差应小于2mm,弦长测量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5mm。
③控制基标高程测量应起算于施工高程控制点,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控制基标高程实测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2mm,相邻控制基标间高差与设计值得高差较差应小于2mm。
④各项限差满足要求后,应进行永久固定。
2.1.2 加密基标测设
加密基标直线段每6m,曲线段每5m设置1个。
加密基标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横向:加密基标偏离两控制基标间的方向线距离为
±2mm;②纵向:相邻基标间纵向距离误差为±5mm;③高程:相邻加密基标实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较差不应大于1mm,每个加密基标的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较差不应大于2mm。
2.2 轨排的组装
钢轨在吊装、运输、存放中均不得倾斜和颠倒、扭曲。轨缝应为2cm左右,通过无缝夹板将两相邻钢轨夹紧以使接头平顺,轨缝接头错台保证施工要求(0.5mm)。精调后不得再松动无缝夹板,否则轨道方向、高程又要改变必需重新精调。轨排组装前应排轨,排轨原则按照岔前、岔后排轨。岔前、岔后各预留50m,按标准轨25m排轨,轨缝为30mm,最短轨不小于6.25m。
2.3 安装轨道支撑架
钢轨支撑架基本结构见图1所示。
安装支撑架时使用手拉葫芦将轨排吊起,在轨排下方放入支撑架。根据单位长度的钢轨和轨枕块的质量及支撑架的承载能力,对支撑架进行合理分配,钢轨接头处支撑架的布置可作适当调整。支撑架架设间距:直线段3m、曲线段2m设置一组,而且直线段应垂直线路方向,曲线段应垂直线路的切线方向。
整个支撑架可分为两层。上层为两调整螺栓及定距杆,调整轨道时两螺栓一松一紧带动定距杆实现钢轨的水平位移,对轨道起粗调的作用。下层为连接定距杆的拖式卡口,每个卡口的两轨卡螺栓可调整钢轨的水平位移,还可以实现对轨距的少量调整,完成对轨道的精调。钢轨由插板托起,在丝杆的作用下实现高度的变化。
2.4 轨道精调
轨排的调整是通过对钢轨支撑架上的高程和水平调节螺杆的调整来完成的。支撑架高程调节螺杆又是支撑架的立柱,调整范围:螺纹部分全长;水平调节螺杆横向可调整范围:±150mm。轨道进行精调时,支撑架两侧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杆应处于松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