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03:40: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论述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职业能力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能与业主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熟练掌握设计流派与风格,能进行各种类型的项目设计,能独立进行方案的手绘或者计算机辅助快速表达的方案设计师;熟悉行业规范,熟悉装饰与景观材料,并能合理运用;熟练掌握构造,能独立进行项目平面图的绘制,能独立进行立面图绘制,能独立进行大样图和节点详图的绘制的设计师;能熟读设计图纸,了解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施工质量验收要点的工程现场管理人员。
(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室内装饰、景观规划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设计职业领域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环境艺术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生产、管理等第一线的方案设计师、绘图员、工程管理等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岗位从事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①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计算机应用及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②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③具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方法;④具有人机工程学、景观生态学、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植物植被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⑤掌握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规划、建筑的基本知识。2.能力要求:①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写作、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②能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具有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基本能力;③能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④具有景观设计人员图纸表达手绘表现能力;⑤具有一定的景观和室内设计职业素养和工作岗位能力;⑥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能力;⑦具有景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实施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能力。3.素质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②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热爱人类生活的精神;③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④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精神。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实施“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主要在校内工作室实训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真实环境中完成基础知识和各种基本技能性训练使学生成为专业的新手具备设计师基本的理论与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第二学年主要在校内工作室实训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真实环境中交替完成各种综合性训练,并邀请行业的专家学者和本校老师交替上课来扩充学生设计的知识面,并与市场充分接触。使学生成为专业的能手;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综合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依靠专任教师和企业行业兼职教师,通过双证融通培养企业满意的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特点、行业特点、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现状、企业需求而确定的。其核心就是“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段递进式”主要是指职业能力的递进。刚来到学校的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大多不是艺术生,是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他们是凭着自己一时的兴起和爱好,选择了这个专业。可以说是一名彻彻底底的专业新兵、专业新手。在一年级学校主要开设专业认知实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喜欢这个专业,并达到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是第一阶段。二年级主要开设景观规划设计、非居住性空间设计、小型建筑设计、展示设计、居住性空间设计等综合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课程和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这是第二个阶段。三年级就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顶岗综合实习。解决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校模拟到社会实战,这是第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学生就能从新手到熟手到高手,实现零距离毕业上岗。“2+1”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它重要的意义是真正实现“双环境双师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专业,仅仅依靠学校模拟真实的项目是不能完全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完成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后,要尽快的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战中来,让学生在岗位上通过企业的人员的带领来学习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但“2+1”的人才培养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或者是时间问题,它不是或者说是不仅仅是2年在校1年在校外这么个加法算式,而是两种不同培养方式的紧密结合。作为学校要用学生需要一年在校外顶岗实习,能满足企业对学生技术能力基本胜任、能做事的角度去思考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同时作为紧密合作方的企业也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让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学生2年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作为学校也要主动参与到学生1年在顶岗实习中,不能放任学生,要多指导学生,多参与企业的设计活动,这样也能锻炼了师资,达到学校企业双赢,学生受益的目标。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保障问题
“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核心的问题是学生第三年的培养问题。首先要保证学生有企业提供一年顶岗实习的岗位,其次企业要有合适的人员来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而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就是企业的积极参与。所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建立订单式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就非常关键。一是搞好校内的专业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企业是否选择我们来共同育人,其核心动力是我们培养的人对企业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也就是专业技术是否过硬,是否能直接解决设计的技术问题,是否具备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是否能对室内和景观空间进行技术性设计和表现,若能企业就会很愿意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进行校企合作。二是选择优质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或者是校企合作育人协议,用合同的方式将双方的意愿固定下来,来共育人才。三是加强顶岗实习期间,校内老师的指导、帮扶。这里的校内老师不仅指专业教师,还有辅导员等教辅人员。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岗位职责同心协力共同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保障学生安全稳定、富有成效的完成学业。加强学校领导组织机构的建设。重点是加强组织机构对校企合作层面的领导、管理和具体工作的实施。根据实际的状况,主要是首先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行业专家领导、企业主要领导、学院院长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只有这样才能将校企合作领导、协调、沟通、指导到位,才能紧密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的培育好学生。同时学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专业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校内工作落实组,主要是负责具体事务的落实,与企业对接后校内培养的落实,以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的具体的指导帮扶工作。同时成立由专业负责人和企业人事或者是技术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衔接推进组,来共同拟定教学计划、加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校企互动,让校外的企业专家走进校园,让校园的专家学者走向企业。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届学生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实现了毕业即可以零距离上岗就业。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实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职业岗位群“无缝对接”。多年来,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为100%,部分优秀的学生成为设计师、主任设计师、设计总监,成为企业的骨干。少数学生经过实践自己开公司和工作室当老板。专业老师在带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企业的业务,成为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现在所有的专业老师都成为教学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专家能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证。充分弥补了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和教育资源的缺失的问题,使企业教育资源有效为学校服务。同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增强了办学活力。
作者:刘国峰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这门专业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的实践性较强,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本文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无法满足社会人才供给方面的需求,没有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较强的设计人才。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面必须得到完善和提高,而校企合作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1.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当中,不管是艺术还是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学校很少跟外界有过多的接触,而且由于学生的实习时间较少,对于学生的教学也比较封闭,学生的教师都因长期从事教育活动而对企业和行业的动态并不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1。而校企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校企合作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用于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还能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训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学校的课程安排和企业的实训安排形成了一个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关键,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人才供给方面需求、适应经济发展的优秀设计类人才。
2.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封闭的,它只围绕着学校和课堂,学生的学习参照对象也只有书本,这种教学形式会使学生无法将书本知识和工作实际联系在一起。对于将来就业的方向,学生也没有一定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实际工作进行掌握,容易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呼应各大高校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即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理论知识,也能在理论知识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而校企合作能够在各个环节中彻底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可以在学校的课堂中加入真实的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清晰的运用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运用过程来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3.带动各方面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供实习的相关设施和优秀的技术人员为其进行实训,还可以让学生拥有较多的职业实践经验,明确自己的职业定向,获得顶岗实习收入。不但解决了学校设施不足的问题,还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使企业不用进行前期培训就获得一定的人才储备,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则在实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行业视野,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显而易见,校企合作无论对学校、企业还是学生、教师都是有益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
1.联合教学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采取了校企合作联合教学的方法,不仅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通常高校专业教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一直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近几年来愈演愈烈,对于学生适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高校专业教师也应当进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并为自身积累专业实践经验。只有充分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和企业。
2.教学基地
在全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比较稳定,不仅拥有生产、服务产品,还拥有设计等一系列的产品,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场地设施和专业设备上,企业和学校都经过了严格挑选;在技术力量和师资上,校方和企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保证尽量能够满足企业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景,相当于对学生的一次培训,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能够与企业员工一同工作,真正体验企业生活和工作场景。对于学生的这种培训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和对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3]。企业中的指导老师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带领学生去到材料市场进行考察,或在工地定期进行实训,那么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可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全发挥使用,而校内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则无法给学生带来实际工作场景和学习机会。
3.新课程的开发
校企合作单位可以与校方共同合作,设计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课程,例如设计实践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比较重视学生在企业团队工作环境下的专业知识素养,所以这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校方理论教学外的企业实践操作技巧。待学生完成了这类课程的学习,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留在校企合作单位工作。这类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学习具体工艺,无论是公司管理是施工图纸设计,学生都要进行一定课时的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在公司直接上岗,使企业获得了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三、结语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校企合作是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途径,若是在现有的环境艺术技术教育加入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校培养高素质、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还能在各个环节上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发展。
作者:王超 边宇慧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五学校
摘要: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造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要备很强的语言、文字、图表方面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加强该专业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达能力;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学科是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城市环境的日益严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近年来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一般包括有城市设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美观度以及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1]。因此,加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出专业设计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表达能力又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下文从如何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望为日后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达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口头、文字、图面,三者之间关系相辅相成,有相互独立,是一名合格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质。1)首先,现在社会重视沟通,尤其是设计领域,更多的是需要对客户群体进行解释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为设计主题需要对众人进行口头描述,所以口头表达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一个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包括有语言组织能力、行为礼仪、普通话标准度、答问技巧等多个方面。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来说,其在向众人介绍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把握主题思想,避免空洞,吐字清晰、言简意赅,并且在答问过程听取、尊重对方提出的意见。2)其次,文字表达思想、展现设计理念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个优秀设计的基础。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表达方式、文字逻辑、章节组织等几个方面。在开展设计过程中,应对设计理念、条件以及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就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组织、表述能力[2]。3)设计成果主要是通过图面表达来进行展现,一般包括电脑操作能力、手绘、排版设计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应该要在日常中养成徒手画稿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需要增强电脑操作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一个要素,学生都需要通过图片来表达,清晰展现出设计的意图。如果仅仅停留在追求表面效果层次,是无法真正的提升设计水平的。
二、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1、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涉及语言组织能力、行为礼仪、普通话标准度、答问技巧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后期应用于设计实践的根本。只有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熟悉每一个专业术语,才能在设计过程中有根有据,如鱼得水。2)在行为礼仪方面,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在仪态方面的培训,要求学生在交谈中保持谦虚态度,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以此提升自身形象好感度,获取对方的肯定和信任,为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3]。3)一口流利标准普通话不但有利于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为自己的形象加分。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应该要虚心向老师或者普通话水平优秀的学生进行请教,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课余时间多关注新闻联播,仔细观察新闻主播的发音和咬字,并不断学习和模仿,通过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身普通话水平。4)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的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在竞争中学习借鉴人家的答问技巧,把每一次参与都当作一次历练。同时,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在提供实训平台,让学生参与社会,在实践中锻炼,作为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及时应对处理能力,达到提升自身答问技巧的能力目的。
2、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表达方式、文字逻辑、章节组织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文字的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管是如何表达,都必须要遵守一点原则,即文字表达不但需要生动、有趣、具体,告诉人家设计的目的、设计的原因,充分展现出设计的理念、设计的根本意义。因此,学生必须要在不断设计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对于设计的主题进行正确把握,确保文字精炼、有深度、有寓意,切忌给人读后依然模糊不清,找不到中心思想的感觉[4]。2)对于设计作品来说,文字逻辑、章节组织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文字表述是否合理清楚,是反映设计作品高低的关键,更可显示出设计师的根基。因此,必须要确保文字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对于文字的用词确保精确,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必须要有连续性,章节与章节之间既独立又紧密联系。学生在表述文字时需要多话心思,用心推敲,就算是确保文字充满幽默高校,也需要在合理前提下去进行改动,禁止出现擅改文字用语、东添西套的行为。此外,平日应多研究、观摩各种优秀设计大师的作品,向其学习如何通过文字表达作品思想,以此不断提升自身对于文字逻辑、章节设计等方面把握能力。
3、提升学生的图面表达能力
设计成果主要是通过图面表达来进行展现,一般包括电脑操作能力、手绘、排版设计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传统的设计主要是依靠在图纸上画,这种方式效率慢,修改起来也比较麻烦,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显然已经不符合。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完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设计是现代设计师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5]。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运用互联网技术为设计服务,提升谁效率和质量。不但需要掌握基础的电脑操作后,还必须要掌握设计专业的所有运用到的软件,包括“photoshop3DMAXAutoCADlinghtscape”等专业设计软件,通过多种设计软件,把空间设计、概念完美呈现,打造出一个逼真的设计效果立体图。2)虽然当前设计均实现电脑操作化,但对于一个专业、合格的设计师来说,当遇到一个设计灵感之后,还应该具备徒手表现的能力,即通过草图把设计大概、整体画出来,形成一个最初的方案。因此,学生在设计中,应该养成随身携带画纸和笔的习惯,把自己每一个灵感快速记录下来,在后期中在通过电脑使作品趋于完美。并把这些设计初稿好好的保存起来,在日后设计时,对这些初稿进行整合优化,不断创新,碰撞出新的设计灵感。3)排版是一个设计作品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作品的美观度和效果体现。为此,学生除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多学习、多设计积累经验,提升美感度,结合设计特点,严格排版设计原则,进行合理排版,通过电脑渲图方式提升排版真实效果[6]。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表达能力是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应该要从口头、文字、图面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表达能力,从根本上提升设计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升日后就业竞争能力。
作者:沈磊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以空间艺术设计为领域的专业,包括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等多项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的图案艺术以及点、线、面等设计元素,通过和色彩以及空间的线条结合,设计出多功能、美化的空间。因此,在实际的设计案例中,平面构成元素的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项领域中都充分体现出来,起到了统筹全局的作用。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元素为点、线、面,并且点、线、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间和平面形态,在平面空间完成的造型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含有平面构成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小单位。在一个平面中,只要有足够小的单位都可以看作是点。在平面构成中,点可以通过画面组合进行排列,给人不同的联想和视觉感受。而线可以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形态。在平面构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积和形状,可以在二维空间里通过构成的组织方式产生立体效果。总之,点、线、面三者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平面构成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1、点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都可以体现出“点”的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进行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的感觉。比如:在上海地铁吊顶设计中,在格栅形式的吊顶之间放行的发光正方体不规则的分布,可以将每个小格子看成“点”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将植物大小、数量进行组合的,构成了“点”的形态。再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沙发上的靠垫、茶几上的茶杯都可以看作点的集合体。另外,还可以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将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2、线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广泛,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比如家具、门窗、主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县,就是实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墙角线、窗户线等。比如上海公园的地面铺装的设计采用了乱世镶嵌的方式,构成向心的环形线,具有一种韵律感。在室内设计中,线的应用就更加广发了。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溪流等视为线。地板铺设的线型都是采用线条来组合和表现的,与空间中的点、面形式作对比。而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经常会被使用在以娱乐的悠闲景观之中。
3、面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二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都是限定空间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依附在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内环境中的湖面都是以片状独立存在的。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到其限定空间的特性。在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设计中都运用了平面,充分表达出其功能要求、材料使用、艺术风格以及装饰造价等各种因素中的应用。在进行空间平面布局的时候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因此发现其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规律性,同时也可以从宏观角度上将平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体现出优美的空间与丰富的空间功能。
三、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法则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对于初步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展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加强其对平面构成元素的重视。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海报的设计、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等应用的非常广泛。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都是综合引用平面构成的几大形式法则,巧妙的对版式进行设计,理性而又巧妙的控制平衡、节奏以及对比等方面的结合与应用,从而形成更加完美、多样化的作品。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的变化与发展,充分发挥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使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点线面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种因素都具有其特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应该穿插上使用各种构成元素,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巧妙的排列与运用,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文章。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守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将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巧妙的运用在室内的空间设计你中,使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从而才能使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平面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室内空间中,使人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四、结语
经上所述,平面构成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的基础。平面构成元素可以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因此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应用平面构成要素,在设计中提倡多种元素并存的设计,从而才能设计出更多样化的作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庞闪闪 单位: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思想简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经历几千年的更新演变而来的文化产物,是文化的精髓。其中“仁、义、礼、智、信”即“五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加入了“智”,董仲舒在孔孟的基础上加上“信”,称为“五常”。它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仁”,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思想教育的价值
在以往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往往是教技能,思想教育推给了公共课和学校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从当今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存在着懈怠、厌学的情况,班级的凝聚力普遍不强。踏入社会工作后,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丑陋的行业现象,如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中不注重环保、以次充好,在设计施工中弄虚作假,求得利益的最大化的这些现象他们就没有鉴别能力,自己会觉得很迷茫。或者选择“从恶如流”。这样发展下去将摧毁这个学生的职业前程,这是我们当老师最不愿意看见的。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让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这种思想教育,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设计理念的价值
1、“仁”,仁义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它的实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仁”还有催人向善的积极因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当中,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就是要为人服务,设计师就是要“爱人”,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设计。也就是设计要“以人为本”。设计师不仅要了解人,还要尊重人,如果在一个老年人聚集的地方设计师给出一个张扬个性的设计显然是“不仁”的。
2、“义”,能舍,也可以理解为“义举”
古代人提倡控制自己的私欲,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要给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资源越来越缺乏的今天,设计师对空间应该最大化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要提倡“不要过度设计”。在设计的材料选择上,也应摒弃材料价格上的差别而专注于环保材料的应用上,一方面环保材料应用于人居空间对人的健康生存有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人居空间反复对大自然进行无限制索取。
3、“礼”,礼制、礼法
本来是维系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统治阶级和民众和谐共生的保障。“礼”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概念和定位,但是其最终的实质就是规矩、秩序和遵循的代名词。在当代环艺设计中,“礼”作为设计理念,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古人设计的建筑、园林作品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在数理、材质、装饰样式上都遵循礼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现在的设计师的思考。
4、“智”,无所不知也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是一位智者。特别是要明白环境设计与天、地、人、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和一”。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具有生态智慧的理念。古代南方的干阑式建筑、福建的土楼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这些建筑形式都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等基础上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结果。这对我们当代的绿色设计有很大的启迪,如在居住空间中采用水循环、风循环、光循环、利用太阳能来节约能源,过“低碳”生活。
5、“信”,诚信、信念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份恭敬心,一份恭敬得一份利益。只有对传统文化充分的深入、挖掘、研究,才能具备对传统文化真正的了解、认知和继承。才能保存住传统文化的命脉。在设计中,简单的把古典元素搬进你的设计,是表面的,没有内涵的。真正的设计在于把传统的设计中加入现代的技术,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去诠释,使他们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贝律铭在香山饭店完工后说“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上,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教育
1、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体的。老师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以“五常”为标准来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了老师所教的知识,但老师谦虚的态度、认真工作的精神也许会一直鼓励着学生。
2、对学生实行环“境教”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木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内容张贴上墙,上教室的墙,宿舍的墙,办公室的墙。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个活跃的、有创造性的环境氛围,对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设计素养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3、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可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等课程,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宗教传统、教育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及史学传统等等,以概要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爱国情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将中华传统文化贯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对于现有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要适当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写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门实践课程,写生的地点可以选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些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写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写生的技法练习。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这些专业核心课程中,介绍优秀的设计师运用传统文化设计的优秀案例,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5、开展丰富多彩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外教育活动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一是不了解,二是不感兴趣。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收集传统文化的资料,让他们在班会上各抒已见,发表看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学”,出去现场感受古典建筑、古典园林的魅力,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组织学生听取“传统文化讲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沈科进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历史的名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纵观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我们期待着由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向“软性”的挖掘教育潜能的视角进行转变。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专业的发展模式,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其范围之内必然呈现出多种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个性特质。这种思想又使艺术设计不再是原生美术概念下的工艺美术,而是一次突破性的回归,标志着艺术设计的独立价值从一个边缘学科到中心综合的文化形态的建立。
(一)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教学概况
最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一般都具有自身专业依托,比如在建筑学专业或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是在艺术院校内以艺术类专业为背景,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实用艺术的一个支脉进行扩展。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综合型大学在没有明显专业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间相互借鉴效仿,形成了几乎一样的课程设置。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所采用的教学体系之根源要追溯到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院。包豪斯在设计思维上用科学的、理性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和自我表现;社会需求是明确的教学导向,也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格局,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在作坊式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探索与追求,更教会其掌握具体工艺的方法与技巧。毫无疑问,这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体系对今天的现代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不论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与包豪斯设计思维之间遥远的距离会不会导致院校教学细节上的不适,单就对包豪斯教学思维的借鉴而言,多数院校目前也是“缩水”的,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有所缺失。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开设在没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综合性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如果走不出一条拥有自身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之路,该专业的开设最终只能沦为学校的一项“渔利之举”。
(二)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普遍状态
近期,某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107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展开了一项关于专业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初选择本专业的动机,有41.7%的学生是因为“便于升学”,33.3%的学生是出于“喜欢”。而在喜欢的学生中,78.2%的学生表示选择本专业前,对该专业只是“大概了解一点”,仅有21.8%的学生在此之前对专业“比较了解”。那么,为何要选择在财经类院校中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呢?68.8%的学生选择了“受考分影响,有学上就行”,而选择“认可学校排名”的学生为21.9%,仅有3名学生选择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兴趣”。四年学习即将结束,认为本校与其他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比,在专业教学水平上处中上水平的有13.5%,认为处中间水平的有41.7%,认为处中下水平的有33.3%,其余学生则认为水平较低。但是,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在其他院校中不能涉及的“财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30.2%的学生表示要“继续本专业”,表示“不一定,有工作就行”的学生占43.8%,而明确表示会改行的有26%,大部分学生在回顾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时都提到“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在专业岗位上的适应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立刻满足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都要经过1至2年的学习适应期才能真正担任一定的具体事务。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为继,最终在行业选择上再度进行调整,使得该专业的改行率进一步升高。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自身在专业上的独特性,那么在和具有专业背景院校的学生竞争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当下正处在新媒体教育变革的叙述岁月中,学校应通过个性教育重新营造出一个有文化价值并蕴含人文生命体验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三)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基本市场反馈
自1987年实施的新《普通学校社会科学本科目录》中工艺美术领域下增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带动,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一直处于人才相对匮乏的状态,这也是各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的又一社会契机。但随着近30年的专业发展,这种市场的单向偏颇已渐渐趋于平衡。市场需要的不再是仅仅是对形式美有一些理解和创意的人才,而是逐渐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一些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公司内部部门不断分化,对人才的需求层面也越来越多元化。设计公司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计师,同时也需要对设计内涵有充分了解的业务员、预算人员、施工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鉴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反馈,一些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在其他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扬长避短,以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培养为主,广泛拓展学生在相关领域的适应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二、现实的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思考
目前,无论是在艺术类、建筑类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院校里,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大致相同,基本是复制或延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为包豪斯模式的一种本土化形式)。尽管根据院校自身状况和专业特点有一定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基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有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水彩),设计理论课(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形态基础课(装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影视语言基础),另加部分技术性课程(摄影、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特点就是在这部分加入了管理学原理这种具有学校背景特征的课程。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设计表达、设计制图、人体工程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对学生进行设计语言、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方面的训练,是进入专业设计之前的技术准备课程。第三部分为专业主干课,以建筑设计初步、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课程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内容不同、规模不同的项目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各校在排课的内容和顺序上略有差异,但大致框架不变。现阶段,开展专业个性化教育对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个性化教育是融合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内的综合性发展共同体。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呈现出的问题,各院校相关专业人士也都有自身的思考与提议,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意与表现能力
基于我国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类招生的种种诟病,综合素质弱、理性思维差、知识面狭窄、重形象思维、轻逻辑科学几乎是该专业生源的普遍特征。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及独立化个性的培养,首先应是对其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建立自身价值观,能够扎根民族文化,面向国际视野,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立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谈得上创意的思维。以美国艺术教育思想为鉴,在艺术教育中强调视觉艺术的文化属性,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学科,认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现象,其形式、线条、色彩是人类用来进行交流的符号,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倡议教师设计涵盖多门学科的课程方案,在课堂上以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氛围的制造者、教学研究的推动者。显然,这对教师个体的素质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向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美术基础的强化似乎带有一种暗示性,即该专业更注重表面的形式美感。学生在开始进入设计阶段时,也很容易忽略设计的功用性。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同时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特征,是一项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和使用目的的活动,而纯艺术则完全不关注物质结果,只追求从表象之后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层面,环境艺术设计却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严格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完成的,其艺术性则体现在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对人性的充分关注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技术训练与设计教学中技术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夯实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够在设计创造力与现实转化力之间找到自身定位。
(三)实行双轨制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
包豪斯设计学院一开始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一地接受课堂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要实行双轨制教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开设讲座或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作室教学,鼓励专职教师对外承接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实践项目中进行理解、体会和领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操作能力。
三、前景的设想:针对财经类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基本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个性化艺术设计教育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理想目标通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植入学生内心,学生再将这类因素有倾向性地分类和解构,整合为自己的个性成长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特征通过社会教育的深切影响并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实现。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为环境艺术类专业在一些管理课程上的拓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在尝试将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管理、环境工程投资规划、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结合提供了相应的学科优势。如能结合这些学科优势,补足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求的相关管理人才空缺,形成特色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对院校学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要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真正结合起来,就目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促进生源选择理性化,完善教学管理个性化
从前期对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学生的目光总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分数与学校的排名方面,而忽视了自身特长和学校的学科设置是否能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问题。因此,在招生阶段的对外宣传上就须强调专业特征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以便在生源的控制上有所节制。学生一旦步入与自身特长相悖的专业,后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被削弱。因此学校要实事求是地宣传,学生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当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设想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互契合时,学习才会呈现出巨大的成效。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个性化也是对整个教学任务、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过去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考试制度、招生制度、课程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教学管理存在机械的、与时空脱节的现象,表现在对业绩的管理、机械考核量化以及制度制约等方面。这些教学管理体制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天分被抑制。当下,我们要从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弹性化层面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机制条件,并结合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二)结合背景专业重新整合课程,制定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然而,课程固化几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的一个特征。作为教育个性化和特色化基础的本体性思考语境,我们要积极、稳妥地优化课程和实现本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校本主干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认知课程。深化课程管理制度并科学地安排不同时段的课时与课程,使课外活动开启学生内在的潜质,这是一种将人才创新构建、自主招生、特色课程等方面相结合的教育发展集体意识状态。从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学院与其他背景的高校之间并无明显差别。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化之路,教学体系的重构必不可少。作为艺术类招生专业,学生在进校之前就已具备了较好的美术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削减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课时,增加部分经济管理类课程。初期可先作为选修课切入,逐步将一些管理类基础课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范围内。事实上,了解一定的公司运行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无论是对能融入公司管理,与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学生,还是对未来选择自主创业、自行成立工作室的学生来说,都极有价值。因此,美国、英国等国家向来注重设计教育与管理、商业和经济等学科之间的结合。在后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开展期间,可以再增设一些策划、文案类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期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应用性方面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院系合作,使学生不仅具有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备公司整体营运发展的长远视野,必然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竞争实力。而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可以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三)开辟新的实习基地,参与多方位经营实践
实践是践行教育真谛的主要方面。从课堂的理论演变到实际环境中,需要用实践环节去锻炼自身,通过建构具有教育原生态的自我创新机制和多空间发展模式,赋予传统教育文化的开创性诠释框架。创新是一种思维,它源于实践的存在。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和提升教学自觉个性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和文化个性化是教育者开掘自身教育理念的主题内容和对教育生命世界的体悟。一直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都主张建立实习基地。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不例外,但这一类实习基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名无实,而且基本只限于对具体设计实践的了解。因专职设计师的操作能力远强于实习学生,学生在实习阶段无法真正参与实际操作。一旦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阶段融入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就会更加广泛,因此学校在建立校企联合关系、增设实习基地时,可以有意识地强化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习基地开辟涉及经济管理内涵的实习内容。而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此类公司中也比较缺失。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让其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实习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前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协调各种教育资源
艺术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起始,以基础拓展为目标,在发展教育模式中以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方法、活动为框策,以“重能力、长个性、抓基础”为情感诉求的联系面,打造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主动认识过程,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更是用以创设情境,成为会话交流及协作式探索知识的工具,使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专案中脱离出来,不断探索真正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另外,信息时代是各种教育资源相互流通整合的良好平台。长期以来,各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相似的课程设置已在该行业市场内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用人单位更多倾向于在后期的企业培训中,对所招收学生进一步细化岗位分工,而对于在校期间的特色化教学并无多少期待。因此,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针对性应做好多方位宣传。同时,目前优越的网络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学院应积极搭建各届校友之间的联络平台,帮助他们沟通联系、共享信息、分享资源,建立有利的互助条件。
结语
本文仅以财经类院校为例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方式。当前这种无论何种专业背景的高校,都以相似的教学计划开展课程的方式并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因此,笔者期待不同性质的院校都能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点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为行业操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力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长远看,以当下信息化为主要元素的大学艺术设计个性教学为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和教育本体命运相衔接。我们要摒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传统固化思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出个体的内在潜能,以推动设计行业蓬勃发展。
作者:马丽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全面的突破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属性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环境艺术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弘扬先进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创造了现代人类文明,但也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害。生态危机正在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教育运动应运而生,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寻找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主要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庭院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行业的相关规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能够充分运用基础知识、技能进行社会实践,具有较好的社会生产实践能力,培养出能够从事室内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部分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一些院校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学校没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设和调整培养方案,没有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
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课掌握阶段,第二阶段是专业知识深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综合设计实践阶段。对于这三个阶段而言,其课程目标比较明确,也有比较突出的教学重点,但三者之间缺乏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三个阶段之间都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课程的内容普遍抽象而空洞,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不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创新和灵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还是教学、科研,教师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体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多个学科复合而成的,不仅要学习艺术基础知识,还要学习软件基础操作。当前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专业带头人不足“,双师型”教师较缺乏,这样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际的教学需求。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均影响着本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实践教育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
在具备了完善的教学方案、教学评价体系之后,还需要各个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和领导的全面落实和执行。在目前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解进行教学,不能从完整的教学体系出发,导致实际教学中出现很多偏差和失误。这种现象需要广大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高度重视和注意。
二、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特性与实施策略
(一)“生态型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
生态型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在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不仅要协调教学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教学整体系统之间以及整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生态教学系统进行实际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认知世界、生活世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二)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基本途径
生态教学模式的特征主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第一,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建立生态系统群;第二,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和洽紧密的关系;第三,使课堂情境教学创设与企业真实项目导入之间处于良性循环生态型模式;第四,多元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的生态和谐关系。这四个生态模式特征构成了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所以工作与学习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手与脑并用及教、学、做合一就是实施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执行生态教学模式时要从学生在校三年的局部上把握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具有层次性,如考察实训室认知层面,是对行业、职业、岗位的认识;模拟实训是理解层面,是对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与知识通过模拟或仿真进行的理解操作;全真实训是应用层面,是对掌握的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与知识的一线顶岗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三个平台使生态元素之间进行不断的教学专业交流、信息传递和能力培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三、生态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性质,制定不同的生态型教学模式,在实施生态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载体是真实设计项目,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是诊断学情,第二是创设情境,第三是生态模式中每个阶段的教学操作流程,第四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第五是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骨干团队。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流程。在进行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中,要从全局把握操作程序,然后将每一步落到实处,进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一)诊断学情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前,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日历。如果把整个生态型教学模式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不同的学生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在通常情况下,个别学生处于生态核心区域外围,多数学生处于生态系统的核心周围。处于系统核心区域周围的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处于生态系统核心外围的大都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因此,要注重因材施教,并在计划学习课程设计过程中,合理分配学习资源,以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创设情境
其中“情”主要指师生教学生活中的感情,“境”主要指师生教学和学习的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只是死板地讲授专业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因此,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精心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现顺性达情的目标。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可以在学校建立实地训练场所,建立校企联合模式,场地设备等可以由学校提供,工程项目方面的资源由企业提供。这样可以逐步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是基于高职课程目标的最合乎逻辑的教学方式。同以往的知识教学相比,项目教学不仅体现了“教”什么,而且表明了应该“怎么教”。教师创设情境还有一种方法是课堂上的互动。互动的“点”应该在项目内容完成的关键处,是问题、困难激发的智慧“冲动”。智慧没有调动的媒介,就处于“冬眠”状态,而每个人都有智慧,课堂上的互动便是激发沉睡的思维能力的媒介,也给生态教学创设情境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生态模式中每个阶段的教学操作流程
1.要素适应阶段在要素适应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结构理解能力、空间色彩认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设计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时机,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课内、课外联系的能力。并且要将艺术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进行全面的关注,多角度观察学生,使课堂教学更有成功的把握。
2.平衡发展阶段在生态型教学模式中,平衡稳定发展阶段是核心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将适应阶段的要素进行全面优化。平衡发展阶段是将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专门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接受、反馈、矫正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将系统化、连贯性的知识掌握牢固。具体地说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生态教学的平衡发展,实现工学结合,并突出实践。项目组合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科学编排,将学与做贯穿教学全过程。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融教、学、做于一体,不但体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更体现了高职教育生态教学平衡发展的要求。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职业人”的必由之路,更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拓展自我发展空间、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的必然要求,更是突出专业特色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3.和谐发展阶段在和谐发展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实现教育生态的最高层次为目的,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计能力创新,进而提高职业素养。总结与积累前面两个阶段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导入企业真实项目课题,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项目之中,在实际专业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态理论和方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相应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制图能力,通过大量实践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综合方案设计理念,不仅培养学生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性要素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对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相近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生态引导的形成。树立正确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定位于“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秀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专业群建设不能脱离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具体条件。必须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特色,突出优势。在生态型教学模式中结合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逐步推出相近相关专业,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按市场需求设立软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等专业,形成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龙首,相关拓展专业为支柱的具有特色的生态型专业群。
(五)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骨干团队
在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生态系统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和相关企业人士为辅助力量。在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内培外引,重在培养”的方针,并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进行全面的考察,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强化质量意识、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团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主体力量,在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教学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还可以以社会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名师为中心形成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名师的指导作用,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师派到对口企业中进行实际设计和创新,教师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生产,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的机会,从而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教学水平。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存在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且对人们的生活起着美化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已经成为很多高等专科学校的重要专业。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态观起主导作用,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不能离开生态观,从生态观出发进行环境技术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进而促进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不断发展。
作者:王琼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该努力做威客
每天在猪八戒网上需求的人络绎不绝,威客人才争先抢后地对需求进行投标,满足需求者要求的威客才能够得到佣金。注册成为威客,完成最简单的需求投标,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在完成需求之后,学生在积累经验、锻炼技术的同时还得到了佣金。普及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威客”实践,能够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含了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室内设计中的装修设计以及室外设计中的广告设计,目前都是猪八戒威客网的热门需求,便于学生收获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威客实践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如何开展威客教学实践
1.威客教学应注意专业度
威客作为互联网中从事智慧服务的群体,让人们见识到了威客术业有专攻的实力,因而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威客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技巧的运用来提高专业度。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学习基本都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美术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以美术理论基础作为根基,以计算机软件作为开发工具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堂,专业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以猪八戒威客网为代表的威客网站作为一个挑战环艺设计实践能力的真实平台,对其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针对学生专业度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全面性的考核。因而在进行威客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以严苛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行实践学习。威客面对的用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固定传统的,更多的用户需求在求新和求精,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应对。
2.威客教学有自主能动性
威客作为新世纪的互联网产物,其首先具有互联网的设计思维,也就是威客是面向未来的。威客实践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佣金作为诱饵不断诱导学生业余时间自己做威客,而不是把威客实践教学作为一门书本上的课程。威客实践教学为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威客,通过威客锻炼自己的专业技术,提高就业率。当学生本身作为生活中的威客的时候,开展威客形式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学习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率。3.威客教学以案例入手在猪八戒威客网上每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针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威客实践教学而言,就像是在考试试卷上的一道道应用题,教师可以鼓舞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或者以个人的形式共同完成相同的一个设计需求,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分析、刻苦专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该专业的需求招标,最后赢得招标的案例便是设计的成功案例。这样不光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还通过学习他人加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整体技能的提升和锻炼,并向教师的身上学习到了有用的技术。
三、威客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帮助
1.威客作品是面试的敲门砖
威客实践教学中围绕着的生动教学案例既是威客网站上的真实需求,又是学生经过动手动脑收获的劳动成果,现在在学生应聘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要求学生交付和工作、学习内容相关的设计作品,威客作品便成为学生面试的敲门砖。威客作品具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往往具有直接的设计功能和实用功能。学生使用威客作品进行面试,并表露自己做过威客,设计完成了多少作品,多少作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都能够为自己的面试加分。
2.从威客了解客户需求
学习和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方向以及角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学习的是知识,从工作服务的是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考试试题达到满分,因为客户的需求是立体真实的,随时可变、直观新颖,客户说好的设计才会是好的设计,但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基本接触不到真正的客户需求。威客网站便是一个充满自由和挑战的客户连接平台,从做威客能够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装修和广告设计的佣金不菲,而设计具有很高的难度。
3.从威客丰富专业知识
以室内装修设计为例,目前在猪八戒威客网陈列着的各类装修设计应用方向不一、需求设计风格多样、室内空间大小各异,设计要求的细节更是千变万化。通过威客实践教学的综合应用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全面而真实的各类应用知识。在动手进行设计需求开发的时候更加能够注意设计细节的重要价值,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专业知识。例如一个学生擅长欧式的简约风格的室内设计,但其实简约式风格同时还适用于茶馆、美食广场、生活馆等一系列的环境中。当下一次客户的需求改变成尝试使用中国传统的中式风格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学生又不得不开始中式风格的深入学习和刻苦专研中。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十分有帮助。而学生又不会因为作业的担负而心生倦怠,因为威客是自由的,但更多的威客人生自主选择了威客这条路,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丰富,愈行愈有价值。从学生开始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其做威客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变得成熟老练,并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了解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作者:席恒瑾 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性艺术系统工程,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环境艺术专业迅猛发展起来。每年,环境装饰设计师人才缺口成百万上升的趋势。然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课程建设相对落后,不能突出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性、职业性为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福建省三所高职院校的为例,可以从基础课程设置中看出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关联性不强。基础课之间,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相互脱离,联系不紧密。美国后现代课程论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提出强调丰富性、非线性、开放性、回归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后现代课程观,其相对于现代课程观的封闭性、线性、统一性的教学模式,拓宽了人们的课程视野,更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岩彩课程的开设,将三大构成联系起来,用感性的方法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综合性问题。而当代岩彩的创新、拓展也可恰当地渗入后期的装饰材料课程和其他专业核心课程里面,不失时机地完成岩彩艺术与现代环境设计的完美结合,以适应现今世界全球多元化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为我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重技轻艺,重现代、轻传统,过于着眼现实,一味地强调技能的熟练,忽略了当今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正如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的:“新材料、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对建筑艺术创作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找到正确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岩彩艺术的出现,将现代与传统结合,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给当前处于困境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一线生机。引用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AlanChan)的话,岩彩是“糅合中国艺术与工艺元素于现代设计中,以明快直接而优雅的手法,为中国传统视象注入现代生命力。”
3.教学方法有待创新:近些年福建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改变,基本实现了教学工一体化的模式,但工作室制、学徒制的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主要还是沿袭老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各学校也开设有考察、讲座课程,大多是去外省或经济发达地区,而针对传统民族特艺开发的课程设置较少,也很少聘请特艺大师开讲座或进行艺术考察。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的必要性
岩彩艺术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1.实践价值:在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填补了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岩彩课程的研究及教学实践的空白,培养高职院校有创意、熟材料、精工艺、通技术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开拓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建筑环境装饰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新天地。本课程设置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视觉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拓展,具有实际借鉴作用。
2.审美价值:由于岩彩画跨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丰富广阔的表现力,使其容纳众多异文化因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既具有国际兼容性,又融合本土民族文化,是中西艺术的结合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相融互补。在现代环境装饰艺术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发展的今天,岩彩走进建筑环境装饰是现代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3.文化价值:岩彩材质及色域的宽广性、技法的多样性与肌理的丰富性给岩彩艺术提供了一个灵活自由的空间,也使我们在创作时很自然地将创作灵性直接注入材质技法表现中,在制作过程中无意留露出一些自然天趣即“天人合一”的效果。适应了当前大众视觉审美紧张疲劳、渴望亲近自然寻求回归的愿望。
4.时代创新精神:以岩彩为材质的表现艺术在中国的崛起,既是传统又是创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环境设计专业增设岩彩课程,其本身就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岩彩是一种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身在实验创作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工艺、新技术。综上所述,在当代艺术教育新理念、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总趋势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迫切需要立足本民族传统资源,将岩彩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起既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又具备西方设计理念的适合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岩彩课程教学。
二、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岩彩课程的设置构想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将岩彩课程定为专业基础课,分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可结合三大构成课程开设,主要让学生掌握岩彩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其他艺术设计专业可定为公共选修课)。第二学期则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让学生在掌握岩彩材质、特殊肌理表现的同时,探索挖掘其在环境艺术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本课程通过对岩彩材质、特征的认识和掌握,培养能够灵活运用岩彩材料和技艺及其审美理念进行环境设计的人才;然后是通过临摹古典壁画培养能够运用岩彩材料对古典壁画、雕塑等的保护和修复有一定认识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能够创作现代岩彩壁画、墙画、装饰画、雕塑等现代岩彩艺术品的高技能型人才。岩彩艺术课程的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符合现代高职艺术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需建立两个岩彩工作室,一为基本设备材料室,二为实验、实训室。在课程衔接上以素描、色彩为前序课程,以三大构成、手绘效果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并列课程,以室内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为后续课程。课程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学时为8/144学时。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实验、实训、讲座、艺术考察五大模块。前期主要为理论、实验模块,后期为实训模块。需要强调的是,岩彩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还应多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相关领域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学习。教学中可采取短期聘请相关艺术领域专家、特艺大师来工作室讲学、或聘请校外客座教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开设岩彩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当代岩彩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仅是尖端努力,没有普及之氛围,所以,要将岩彩艺术和建筑环境装饰相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基础教学抓起,培养更多的岩彩艺术人才,或成立更多的岩彩与综合材料工作室,否则将会“拔苗助长、未老先衰”。当前,很多外界质疑建立岩彩工作室造价高,不适合在学校开课。众所周知,所有商品只有普及了,价格自然会较低。所以问题首先还是推广普及。前期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忘记或遗失传统艺术。岩彩课程的开设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岩彩艺术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发挥艺术创造力,挖掘本土艺术资源,创作出具有想象力的现代岩彩艺术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以地域优势资源和特色艺术品跻身国际艺术品市场。新的题材、格式、材料、技法、工艺在不断更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和内涵也要不断拓展,与国际接轨的岩彩教学将成为促进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新平台,是艺术创作与设计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朝辉 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制”教学的具体应用
1.1选定具体项目,明确具体的项目任务
课程负责人在选定项目的这个环节中应该组织团队中的教师以及行业内专家共同组成一个评审小组,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向选择、确定一个合适的实施项目,同时应该共同讨论、分析项目和课程教学的有效切入点、结合点及其可操作性。其次,应该将课程组织具体细化到每一节课程中,明确每一节课程的质量要求以及课程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具体应该包括时间安排、具体要求、主要内容以及项目实施目的等相关内容。根据第三学期该课程的培养要求表明:根据项目流程采用“项目制”教学方法认真完成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基本上了解、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流程,如项目设计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项目设计过程等,尽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此,在第3学期可以设计以下两个实训项目:第一个项目——“城市住宅景观规划设计”;第二个项目——“城市绿地景观测绘及规划设计”。第一个项目的要求如下:
(1)以PPT的形式说明住宅小区以及设计项目的调查情况。
(2)整个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1张总平面图、2~3张设计分析图、设计说明、3~4张剖面图、2~3张分区平面图、3~5张透视效果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项设计简要说明以及分项设计意向建议。
(3)版式设计制作。
(4)设计概念模型设计。第二个项目的要求如下:
(1)项目测绘手绘草图。
(2)制作剖面图以及总平面图。
(3)以PPT的形式展示项目调查报告以及一些经典案例。
(4)五张速写。
(5)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手绘图纸。以上两个项目有机结合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将相关的课程有机整合在了一起,根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括电脑设计软件、手绘效果图、环境建筑构造、外部空间论、环境艺术设计专题等五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中环境艺术专题设计课程是这个组合课程群中主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将其他四门课程涵盖了。
1.2制定具体、详细、科学的工作计划
在选定项目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们自由分组,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目标。项目小组成员可以按照项目任务要求在正式开始实施项目前广泛收集、查阅项目实施的相关资料以及数据,而且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探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后共同讨论一种合理、有效的项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步骤。例如,第3学期设计的“城市绿地景观测绘以及规划设计”的项目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们直接到达选定地点亲自在现场进行测绘,测绘面积应该<3000平方米。每一个项目小组内成员应该以分组方式完成测绘任务,在现场拍摄一些照片,准确地绘制图表以及现场平面,然后再广泛收集关于本次项目研究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的经典案例,然后综合各方面进行评价、分析,采用手绘制作以及拼贴草图进行汇编,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创意主题,将设计图纸绘制出来后即可完成设计文本。
1.3计划实施
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后,项目小组内的学生应该合理分工,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根据实现确定的步骤以及程序严格执行计划。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实施学生制定的计划,教师应该进行跟踪控制,并且将相关的教学内容穿插到其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监控、指导、组织、引导以及辅助等作用。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入关于项目的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分析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景观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了解、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1.4项目评价
这个环节主要有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步,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首先学生应该阐述自己执行项目活动的任务情况以及工作结果,对自己进行一次客观评价,然后教师结合学生自评情况进行整体评价。结束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综合汇报,相同专业的很多教师共同成立一个评审小组,每一个项目小组整体将自己调查的资料上交上去,具体的资料包括项目图纸、经典案例分析PPT、调研分析报告等,一定要将各项目小组的组织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明确其中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每一个小组都应该选派出一名同学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最后由评审教师给出客观的评定成绩,通常都是根据图纸绘制质量、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资料收集分析、团队协作精神、图纸数量、图纸质量、表达技能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制”教学的效果以及心得体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施“项目制”教学方法后,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在实施“项目制”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以主要教学环节作为重点,主要监测教学设计、作品展示、课程报告、学生反馈以及学业报告等关键环节,还应该注意选定的项目应该高度结合学习课程,项目内容应该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把握好难易程度,严格控制“项目制”教学法的实施质量。“项目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已经获得社会以及很多企业的肯定和认可,实施“项目制”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能力、整理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专业技能。教师在实施“项目制”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帮助、指导、督促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目标。
作者:徐凡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面对的挑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存在的不足
1.学科内涵模糊
一般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领域突破了室内设计的范围,突出了以建筑为主体的区域环境设计。但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却各持己见。郑曙旸认为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与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吴家骅则将城市设计、景观和园林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有关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归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尼跃红界定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与居住区规划。不难看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已有的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在研究领域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
2.学科快速发展引发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遍地开花,无论是艺术类、综合类,还是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甚至一些财经类高校也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涉及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多个教育层次。在“大干快上”的学科发展热潮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学科理论发展滞后,缺少持续的、广泛的、系统的理论性研究,并且缺乏一些权威的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上进行指导。其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比例过大,有经验的教师颇为稀缺;许多教师终日疲于上课,分配在科研与实践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影响其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风景园林专业成为一级学科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
风景园林是一个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在2011年新学科目录中,风景园林专业(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从三级学科一跃成为与建筑、城乡规划、设计学等地位相同的一级学科。专业的核心内容大体是以“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提出“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与风景园林在设计范围上有重叠,所以对两个专业进行对比,有利于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之路。
1.专业特色的对比
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风景园林专业多设立于工科的建筑类院校与农科的农林类院校。在建筑院校中多称之为景观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农林类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更加重视园林植物在专业中的基础地位。学生通过大量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认识的训练,牢固地掌握了园林植物的知识。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突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在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技巧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与风景园林专业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室外环境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解决设计问题时,科学、理性的分析稍显不足,更多的时候是依赖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
2.学科发展空间的对比
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后,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专业划分将更为细致。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在谈及对风景园林学二级学科的认识时认为“风景园林学应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风景园林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在艺术学成为独立的门类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随着学科地位的提升而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但是,面对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的风景园林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室外环境领域该如何发展,如何强化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何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生源对比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收的生源主要是具有文科背景的艺术生,即入学考试需要加试美术。依托建筑学的景观学专业和农林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招收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两个专业的生源相比,艺术功底较好、思维活跃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而逻辑思维能力强是景观学或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长处。但不可否认,在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高中期间文化课成绩比较差,为了能考上大学转而去学习的美术。因此与风景园林专业的生源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弱,知识面较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弱。
二、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面对学科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开拓出一条道路,找出学科发展的方向,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1.凝练学科核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最关键的是确定学科核心,通过凝练学科核心,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实现了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的延伸。与有限的室内空间相比,室外空间范围更加广阔,如果将这些都纳入到设计范畴之中,那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无力承受这样的重担,还会与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产生冲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将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建筑为主体的有限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之内,即室内环境与建筑周边环境;其研究重点在于沟通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实现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其研究目的是解决建筑室内与建筑周边小型尺度空间的问题,为人们营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2.完善专业理论体系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教育。因为长期以传统美术为基础的艺术文化作为主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科学技术理论不够重视,所以完善其专业理论体系十分必要。首先,应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促进专业理论的深度研究;其次,可以借鉴相关专业已有的科学理论作为有益的补充。只有以完善的学科框架和成熟的专业理论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3.建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扭转学校只是在培养“设计单位实习生”的理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全过程的设计知识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从方案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全过程,初步建立起与各专业、各工种协调的概念,逐步积累作为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中,师资队伍无论是在生师比、职称结构、学源结构还是年龄结构上都不尽如人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建立一个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其次,组建知识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的教师队伍;再次,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很强的艺术创作与设计表达的能力,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与归纳能力、较强的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的能力。为了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提高生源质量,加大文化课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其次,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的教育,改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错误认识;最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强化训练,提高设计能力。
三、结语
目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科建设尚未完善。随着教育部学科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探讨也必将会不断深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定会积极地向前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本文作者:刘谊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一、草图大师设计软件概述
随着草图大师软件技术的发展,草图大师软件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重视和应用。不仅用来进行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建筑效果、室内效果、工业设计等,在其他领域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应用。草图大师绘制的优势是出图快,而且起到了规划的目的。
(1)室内设计软件应用
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个新的台阶,该课程的学习对环艺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草图大师在室内设计方案表现上快捷方便,一般的客户对于平面到立体没有概念,我们只通过平面图很难让客户信服,不管你如何能用语言或者简单的手绘表现,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让客户看成三维立体概念很难。与客户沟通除了本身的沟通能力,专业所长,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的与客户的思想达成基本一至。而草图大师能协助设计师更好的把握住这个机会。我们能够利用草图大师以最迅捷的速度让平面图立体化,让客户与设计师能够共同的参与投入到项目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2)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软件应用
草图大师软件的建模操作简单直接,也易于修改,整个建模操作过程犹如在纸上画草图勾方案,完全迎合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推敲方案的整个思路。草图大师具有快捷的推拉功能,设计师通过一个面就可以推拉成三维星图,无需进行复杂的三维建模,草图大师能很好做到这一点。使用草图大师时还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所以应尽量将简化模型,这样也便于建筑形体和景观规划的推敲。
二、如何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草图大师软件教学
1.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软件的学习是一件持久的事情,从刚接触到完全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支撑,特别针对于没有软件学习经验的学生更是比较艰难的。作为专业教师,在软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和侧重点,让学生更快的掌握软件的属性与功能,以提高学习效率。草图大师是一款以推敲设计方案为主的软件,软件具有很多很强大的插件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们认识草图大师的基本界面,掌握常用的设计工具按钮以及几个视图窗的切换,还有一些基本的设置:如单位设置、快捷方式设置、兼容性和绘图设置,特别是考验学生们的三维识别能力,在平面视图的基础上做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对于草图大师的导入和导出功能要着重讲解,因为这个部分是软件的核心功能,是该软件联系其他软件的一个窗口,以下是整个软件设计流程:AutoCAD—SketchUp—3Dmax—Photoshop,草图大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意义深远。对于dwg、3ds、JPEG这几个文件的格式也要给学生们讲明白,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另外还要强调软件的材质贴图以及GoogleEarth和3DWarehouse插件的应用,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在实际地标上表现方案(特指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方案)。对于软件的动画功能则不必做过多的介绍。
2.掌握快捷方式;灵活学习
学习软件是比较枯燥的,要掌握大量的菜单功能。教师在进行软件教学的过程中,要多注意学生们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不能照本宣科,把简单的作图过程程序化、复杂化,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应多找一些有趣味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可以做一些日常接触比较多的模型:风车、汽车、小桥等,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掌握草图大师软件的快捷方式,大多数的学生在软件操作的时候总是摆脱不了鼠标,而不想或者不会用快捷方式,这样就会增加设计的成本。为了更好的与社会接轨,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记忆软件的快捷方式,这也是学习其他设计软件必经的过程,例如:画直线“L”,橡皮擦“E”,矩形“R”,推拉工具“P”等。熟记这些快捷方式就可以简单通过键盘操作视图,设计方案,手眼合一,更快地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师,不仅要大量的理论知识来铺垫,还要掌握大量的软件技巧,这样可以将自己的设计草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理论联系实践展开教学
软件教学有别于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将大量的知识记忆在大脑里就可以了。软件是为设计服务的,学生们要学会了解市场,主动与社会接轨,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受市场欢迎的作品。所以教师的软件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游走于泛泛的书本和一味地讲解软件,还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们通过案例更全面的了解设计流程,认识软件在实践中真正的作用。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去工地学习,了解各项施工工艺,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软件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大的方向,会更好地掌握软件的各项功能。例如可带领学生到刚竣工的商品房内,亲自量房、画平面图、制作效果图。上课的时候要更多的以实例教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不仅要搞好教学,而且还要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历练自己,同时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这样学生们在校期间身经百战,到就业的时候就会很从容的选择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向。
草图大师软件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草图大师软件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与推广,已经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软件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要督促学生长期坚持学习,温故知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文作者:秦华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强,要求毕业生能够结合环艺实际要求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考虑到环艺设计涉及多种学科的复合性特点,在实践教学模式上,更应该注重应用性,满足学生对材料、结构、空间等设计课程的有效实践,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从学科特点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性强,知识综合度高,既有丰富成熟的理论知识,又涵盖具体项目的艺术形象设计和动手操作内容。传统学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导致毕业生就业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矛盾。因此,从环艺设计人才需求上,着力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引入多种实践教学理念,来提升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
1当前高校环艺设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环艺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因环艺设计涵盖诸多具体岗位,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特性及技能又存在差异,实践教学往往难以突出自身特色。比如,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师需要从室内项目的现场观察、测量、分析中,基于室内功能及结构特点来细化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提升方案的专业性。但环艺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实践教学应用性目标缺失。环艺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实践教学的应用性,要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与演练中,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从前期设计、项目策划、主题确定、现场施工等方面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二是实践教学方法缺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多以教材为中心,方法传统,学生被动学习,难免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内容。比如对于一些概念脱离具体实践,既无趣又无效。三是对学生职业素能的缺失。职业素能是胜任岗位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当前环艺设计实践教学,教师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动手意识不足。四是缺失相应的实践环境。实践教学需要搭建相应的环境,特别是在环艺设计中,需要从物力、财力、人力环境等要素来开展,而一些高校采用“放羊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联系企业,实训、实习效果差,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明确环艺人才市场定位,贴近行业发展需求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要突出时代性,要挖掘环艺相关学科的教育内涵,突出环艺人才的职业优势。从当前的国家环艺人才需求来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职业岗位需求大,对环艺人才需求旺盛,也是未来环艺人才的就业领域。过去将室内环境设计作为重点,应该拓展到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因此,高校在环艺人才定位上,要从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目标上,立足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强调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对接。特别是在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上,要从学科建设、专业完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贴近市场需求。同时,环艺设计专业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因此,在学科内容选择和优化上,既要关注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还要强调技能性知识的渗透,要从实践教学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及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注重师生间的交互与参与,彰显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特色。
2.2构建基础性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基础
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动手操作,在于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养成,要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多方面、全方位地参与实训,接触和了解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了解真实的行业需求,强化对实践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性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去倾向于基础理论、图形表现技法等实践内容,还要融入不同的设计思维、思路和方法。特别是面对具体的设计项目时,如何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协同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要结合环艺设计内容,有系统、有计划地融入实践教学。比如,在学科特色发展上参与艺术考察活动,在环艺实践能力上进入企业岗位见习等。基础性实践教学要注重课程知识的整合,要结合环艺设计特点和教学纲要内容,合理安排基础性实践内容。比如在大一阶段,注重基础性知识、技法的训练;大二阶段注重对外学习、考察和企业见习,让学生能够尽快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增进学生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大三阶段让学生直接进入岗位实习,从具体的设计项目实践中,了解设计要求,掌握设计方法,增强设计能力;大四阶段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要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工作经历、从真实的项目实践中获得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岗位夯实就业基础。
2.3构建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工作室基础上,由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具体或模拟的实训项目,并从中来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我院环艺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主要将课程分为专业技能实训、学科竞赛模块、产学研项目设计三大块,并将这些教学模块融入工作室中。为了突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在工作室实践项目导入中,注重项目设计的融合性。比如,对于某一工作室实践项目,由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共同组成团队来完成,低年级学生注重制图设计训练,高年级学生负责项目策划、创意、管理,形成开放性、多元化、互动性团队协作氛围,以优带差,由高年级带低年级协同合作。根据合作实践项目内容,细化岗位分工,如有学生负责资料收集,有学生负责项目规划,有学生负责概念创意设计,有学生负责方案评比,有学生负责成果展示等,切实让学生从工作室制项目实践中找到专业兴趣,增强设计能力。另外,在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上,明确具体的实践课程教学规范,对每一实践任务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查标准,体现了环艺设计的科学性。
2.4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基础性实践教学同样需要相应的师资团队建设,特别是在环艺设计实践中,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要能够联系实践项目,融入实践经验。所以,师资结构的优化,必然需要从开放性、职业性师资实践挂职锻炼中实现,由此强化师资的专业能力,为基础性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指导。另外,在基础性实践教学管理上,要注重项目、主题设计的全程化管理。比如,在外出考察活动组织上,要从考察主题、考察内容、考察细节及考核要求上进行明确,避免流于形式,失去考察意义;在专业实习环节,要让学生撰写实习报告,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映并解决;在毕业设计方面,要确立设计任务,要突出真实项目要求,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检验,真正促进学生从实践训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2.5引入多种校企联合实践培养模式
从环艺实践教学需求上,促进校企合作,深化对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加强校企联合,构建长效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积极引进实战项目,与校外企业及相关公司展开多种方式的联合。走进企业环艺设计项目工地,走进环艺设计公司,组织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环艺项目设计与建设施工中,让学生从多元化知识的学习、从具体的项目实践体验中来感受“做中学、学中做”。
3结语
实践教学是环艺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升环艺人才实践教学质量,让环艺人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学生高效、充分就业。
作者:邓后平 刘芬芬 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也给其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也非常重要。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越多领域的学科,其教学的难度比较高。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切实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1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单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学生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的时候,不但需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独特的认知,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拥有比较丰富的生活阅历。[1]但是实际教学的时候,有些教师仅仅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没有将生活和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在一起,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有很大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1.2学生欠缺艺术思维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教师比较重视专业技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虽然这种教学理念比较实用,但是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时候欠缺艺术思维,这也导致了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欠缺灵魂,这样即便是学生专业技能再熟练,学生设计作品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欠缺艺术思维是现在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不但欠缺艺术思维能力,而且审美能力也提不上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1.3教学方式比较枯燥
艺术设计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过程需要较强的灵动性,这样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虽然这种方式直接,但是效果却不够明显。这种方式不但给教学内容扩充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学生会失去对环境艺术专业设计学习的兴趣。
1.4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语言比较抽象。环境艺术设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作品包含的艺术含义、设计理念、情感,讲解给学生听。而艺术思想比较抽象,仅仅通过语言,学生很难深入地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甚至可能会产生歧义,这样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很难真正地提高。
2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创新的主要作用
2.1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能够及时地得到当代最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动态。并且,受到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将比较丰富的艺术设计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并且,教学内容的丰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思维能力,从而在设计中应用自己的艺术思维和设计思想。
2.2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拓展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环境,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等途径来全面地认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仅仅是通过课堂讲课。这样能够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能够很好地将网络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拉近经典作品案例和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的关键要素,帮助学生树立个人艺术设计理念。这对于激发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意识以及将来的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2.3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前,学生的学习往往比较被动,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来调整学习方式,这样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2]
2.4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
在进行环境艺术教学的时候,其难点便是很难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若是将信息技术运用进来,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媒体能够向学生更好地展示优秀作品,学生在了解作品的时候更加容易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并且,通过信息技术,还能够拉近学生和艺术设计的距离,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3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
3.1制定教学计划以及基本教学路线
信息技术环境下,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必然会用到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多媒体和网络,这也给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更好地创新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教研教师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讨论来进行教学计划和路线的制定,通过调理化的方式来对将来教学工作提供指导,这样才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合理性。
3.2进行信息化教学
在进行基本教学路线和教学计划制定后,需要开展教学工作。除了通过课堂讲课,教师还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手段,通过影音和图片多种方式结合来讲课,这样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并且,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设计知识后,还需要进行课堂研究以及设计任务的制定,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地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进行美的诠释。教师教学时,应该将知识学习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学生艺术思维以及专业设计能力。
3.3总结和反思教学成果
教学工作开展后,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也是如此。通过专业教学后,学生的改变往往会比较缓慢,教师只有有意识地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或者引导学生自主地解答问题,避免出现思维死角。这对环境艺术教学和学生艺术思维方式的养成都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很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切实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理念,更多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转变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范文婧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
摘要:景观设计行业迅猛发展,推动了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对综合性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着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该文深入分析了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学习与市场实际项目的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景观设计课程的优化方案。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够为提升景观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供一定助益,促进我国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和科技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随之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也更加迫切。艺术与文学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人们的审美趣味愈加倾向于人性化。在这种背景下,景观设计逐渐成为现代装修行业的代表,受到了消费市场的追捧。景观设计适用于大空间如广场、公园等的设计,涉及对材质、软装以及色彩等方面的规划,从而使景观更加宜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带给人们心灵的抚慰。景观设计要考虑人的需要,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整个设计理念中,涉及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从多方面满足受众的需要。景观设计行业热度的提升,促进了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旨在培养专业的景观设计人才,使学生能够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并使其掌握景观设计流程与具体的设计操作方式。如何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质量,进一步拓展其课程建设的创新维度,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各国都在大力推动本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标准下,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仍然相对滞后,需要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一定调整。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更倾向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观念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囿于对书本知识的被动学习,而缺乏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理解;同时,测试体系围绕测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难以考查学生的具体设计能力。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仍然遵循旧有的艺术审美价值理念,未能将新的审美体系纳入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迎合时代的需要、满足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了高校对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后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能力发挥,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设计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景观设计作品。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与当前人才培养需要、设计风格需要之间的不一致,阻碍了景观设计人才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设备有待更新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艺术设计教育打开了更为宽广的维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边缘化和多元性的特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更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介入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令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等设备,学习专业涉及的软件操作,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授的专业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设备难以保障实际教学的需求,计算机设备老化、实践操作设备陈旧等问题突出,一些教学设备形同虚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跨学科领域的特殊性,学生要学习更多相关专业的知识,以满足日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如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甚至还有建筑手绘、3D建模等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设备的强化不应仅限于设备的组建,而应该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构建包含各领域相应设备的工作室,从而真正满足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需要。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设备建设中,部分学校难以实现工作室制的一体化设备构建,更谈不上对系统性硬件设备的整体维护,很难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优化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被动学习专业知识,教师本位的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在国家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广泛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教学宗旨。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固有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陈旧思想,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转变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营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接纳和吸收专业知识。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课程检验方式多为检测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卷测试,难以考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景观设计要求学习者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应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能力,同时具备相当的审美能力。因此,以往的授课与测验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改革景观设计课程测验方式,从单纯的理论测试转变为项目操作测试,真正让学生能够通过测试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并在一次次测试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与市场挂钩,理论结合实践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是输送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端口。高校对社会与国家的人才输送,决定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社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因此,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遵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相当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在企业进行新的培训后才能真正投入实际工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与社会项目挂钩,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综合专业能力。高校可以考虑构建景观设计工作室模式,让学生自主分组,参与到工作室中,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参与社会项目或相关的专业比赛,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在参与社会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消费市场对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并在实践中学习项目设计流程;另一方面,在工作室的项目小组结构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团结协作中体会步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提早锻炼自身的社交与专业素养。
3.提升教师能力,转变传统思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心理,从而影响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与学习心态。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样受到这种新的信息传输与接受方式的影响。信息时代为人们带来的知识共享的便利,使人们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知识的内涵。相较于以往,学生能够接触的信息更为广泛,思想更加活跃,但相对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并提升专业素养。一方面,知识面的拓宽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成为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共同推进课程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新想法、新观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发掘景观设计的内涵,并不断吸纳新的景观设计精髓,以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并在景观设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思路,拓展学生的设计维度,担当起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度。
结语
景观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企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着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满足时展的需要和国家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具有完备硬件设施的工作室模式,等等。因此,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进行适当优化,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同时,改革测试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校与市场项目的结合,促进学生尽早实践,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强化其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景观设计课程的优化,提升了景观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景观设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助益。
作者: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