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时间:2022-04-26 04:30: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职业规划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浅论“职业规划”到“终身规划”——企业人才规划变革策略

论文摘要:在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都有为核心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措施,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依然不佳.文章认为,症结在于企业只是对核心员工进行职业规划而非终身规划,真正有效果的人员规划,必须是终身规划.文章将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局限性、终身规划的积极意义、员工择业心理以及具体规划措施等方面,分析并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核心员工终身规划系统,从而实现从职业规划到终身规划的意识和策略的提升。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终身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择业心理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局限性

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拥有着铁饭碗的生活。人们以单位为终身的家。尽管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不安分的分子下海创业。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人,仍然不愿意放弃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即使外面的工资要高得多,但他们不为所动,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国有企业对他们有终身的承诺,他们有终身的保障。外面其他单位虽然可能一时工资会高一点,但没有人给予你终身的保障和承诺。可见.人们对自己终身的考虑远过对一时工资高低的考虑。

近些年,公务员考试一直高烧不退,究其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公务员职业对人的一生有保障,尤其是女性求职者,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进入公务员的队伍,以保障一生的稳定和平安。

在珠三角人才竞争中,除了广州和深圳之外,其他城市很难吸引许多高级人才在当地终身奋斗,原因是这些高级人才在自己的终身规划中.没有将当地终身工作和生活作为一项选择。有的企业用住房、买车、公司为员工雇佣保姆等所谓的18个金色手铐去留住这些人才,这些措施部分见效.但仍有相当多高级人才流向了广州和深圳。这些流失的人才中,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子女未来的教育,他们不仅在做自己的终身规划,实际上在做“跨代规划或代季规划”。将自己的选择延伸到子女未来的发展。

教师职业在近5年到6年内,迅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职难求使学校在人才招聘上占有了非常主动的地位。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追捧与人们的“终身规划”及“跨代规划及代季规划”有关。因为教师职业除了稳定外,个人的知识积累一直呈现上升曲线,甚至可以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对子女的教育与成长也比较有利。

人们的终身规划。是在全国的各个地区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在社会存在的所有职业中。在全社会的所有组织中进行个人选择。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宽屏选择,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内进行选择。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社会交往高度频繁,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人们有了进行宽屏选择的背景和条件。在有了各种选择的条件下,人们自然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己的终身规划,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人们的眼光不仅盯着自己组织内部的岗位和可能的晋升空间,人们的眼光还盯着社会上广阔的选择。

现在流行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眼光局限在组织内部,一个假定前提是员工一直在本组织内服务,直到退休。这些职业生涯规划以组织边界为边界,即庙有多大和尚只能成长多大,这就是单纯的职业规划没有吸引力和虚置的原因。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只能是组织的一厢情愿,没有从个人终身价值的角度去思考,没有重视每个人生活的社会的开放性,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具有“聪明人假设伽,当他们有了条件有了更好的机会时,他们会毫不迟疑选择更好的组织和更好的岗位。在任何一个人的终身规划面前,单纯的职业规划会变得苍白无力和不堪一击,职业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只具有从属性质。

二、终身规划的基本概念

1.终身规划的定义。人们自觉对从某一个现在的时点开始,到人生终点的工作、生活进行的一系列预侧、设计和策划的活动就是人们的终身规划。

终身规划的起点可迟可早。有人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了终身规划,并基本按照自己的规划去一步步实施,有人的个人规划进行的非常晚,到了成年后才有规划的意识,开始规划自己·的一生;有人没有终身规划,靠惯性生活,如一组记者在中国西南贫困山区向一群小学生向道他们长大了后干什么时,这些孩子一致的回答是,长大后结婚,结婚后生孩子。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他们在进行自己终身规划时,只有参照他们的父辈的生活轨迹。

终身规划的范围因人而异。有人规划得非常清晰,有人规划得比较模糊;有的规划稳定持续,有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有的仅仅做自己的规划,而有的人不仅考虑自己,还规划子女的未来。

不同的终身规划对各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对各人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有人都在做终身规划,但规划的质量有高有低,有人有意识地去做.有人无意识地去做。中意人寿保险总经理黄金财在谈到他自己成功时说,读书期间,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终身为之奋斗的职业,他认定保险业就是这样的职业。一头扎进去。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中意人寿的总经理。黄金财在大学期间就在做终身规划,如果没有明确和坚定的终身规划。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

2.终身规划的阶段。终身规划大致可以划分为职业前规划、职业中规划和职业后规划三个阶段。人生出现这三个阶段对所有人都是不言自明的。一般而言,职业前规划,由父母和本人主导。愈靠前,父母主导的成分愈大。到了职业中.主导规划的角色变成本人和就业的组织。由于职业中占据了人一生最大一部分时间,也是最年富力强的一段时间.职业生涯规划就变得非常重要。职业后规划,开始于职业中时期.甚至在职业前已经开始,主要由本人主导。

自身在终身规划中起的作用以及主导时间长短,与所在环境的文化相关。中国与欧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家长非常愿意为子女将一切设计妥当,喜欢给子女安排好一切;欧美文化中.父母往往让子女从小自己做决定。自己设计本人的未来.这样的结果是子女在人生大部分时间内。自己都是本身规划的主人。中国的孩子依赖父母现象相对较为严重。待大学毕业面临考研或找工作的抉择时,终于发现自己拿不定主意,难以下定决心。因此。在这样文化习惯中.导致了许多中国年轻人不会、不习惯和不善于去规划自己.没有明确的自我规划。

中国的文化导致了大多数人不仅没有或较晚才有终身规划意识。而且通常不具备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中国企业预留了较大的职业规划空间,企业帮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如今企业所具备的规划还仅仅停留在职业规划。

3.终身规划与职业规划的关系。终身规划的时段是规划开始点到人生的终点.包括了人们在职业中所度过的几十年时间.但涵盖时段更长。职业生涯规划是终身规划的部分时段。终身规划是全时段规划或称之为全程规划.职业规划是一种部分时段的规划。

职业是人们在一定时段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大多数人必经的一段人生经历,但对职业的选择受人们对更高目标追求的影响。对于那些已经完全获得财务自由的人来说.职业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乐此不倦。但对于以收废品为生。要供养自己两个孩子上学的父母来说.这种职业和工作.只是为了尽自己做父母的义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属于终身规划的一种重要规划.无论多么重要,当与终身规划相矛盾时,必然要让位于终身规划。

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到位的企业,已经推行了职业生涯规划,而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于员工只是谋生手段。但指导员工在公司做出重大个人决策的是个人的终身规划。他们选择离开这个组织还是留在这个组织,取决于他们在组织中的职业规划情况与自己终身规划相比较的结果,如果非常矛盾,则往往会选择离开。

终身规划中包括了对生活地点的规划、对职业种类的规划、对拟就业组织类型和种类的规划,最后才是组织内对岗位的规划。

三、终身规划的内容与观念突破

1.终身规划的主要内容。终身规划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关键点和关键阶段,同时包括个人在职业后规划阶段想要实现的目标和理想的生活方式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中阶段:理想中工作和生活的国家、地区和城市;理想中的职业类型;理想中的企业;理想中的工作岗位;理想的工作经历;理想的社会地位和收人水平;以目前的状况.实现这些目标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实施策略和措施。(2)职业后阶段:经济保障性目标;健康保障性目标;精神生活充实性目标;如何在职业中规划来准备和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如经济保障方面,公司必须考虑到员工退休后能够有足够的养老金可以领取,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健康保障方面。一方面对职业中员工的健康要给予关注,组织体育锻炼活动。防止员工健康出现透支现象.另一方面。对员工退休后的医疗费用提前进行筹划,保障员工退休后能够老有所医。精神保障方面.特别是一些职业如教师、医生等职业。在退休后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有这样的规划,职业中的人们就会没有后顾之忧.就会集中精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

2.终身规划的观念突破。终身规划首先是观念突破问题。企业要想留住核心岗位上的骨干员工.仅仅将眼光局限在公司内部的职业发展通道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员工面临的都是宽屏的选择环境.他们思维时不仅考虑近两年的工作,而且会考虑到工作的可持续性。考虑到职业后阶段的生活。对于核心员工.从职业发展规划拓展到终身规划是有益的事情。

观念突破后。不论大小企业,有了终身规划的意识.有了替员工终身着想的诚意和意识.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核心员工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对终身生活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样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事实上.多数公司没有去这么做.大家将这件事让给了保险公司,他们通过商业的途径替投保人进行终身设计,使买了这些保单的人,产生了放心感和安详感。终身保险之所以有市场。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终身保障的需求,有预先进行规划的需求。这提醒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能漠视员工的终身需求。不能漠视员工对自己终身规划的需求。谁能够考虑到员工的终身规划需求,谁就可以赢得员工的心。

四、在企业推行终身规划意义与若干建议

1.实施员工终身规划的意义。不论大小企业,都可以推行员工终身规划。在广州市有一家美发店,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口碑。生意一直都非常红火。该公司成功在于对于员工进行终身规划。众所周知,美发店员工的流动率非常高,许多员工在完成了学徒期后都去自己开店做老板。该店的老板没有设法去改变绝大多数员工最终自己要去做老板的规律,而是顺应这一趋势,开发了一套美发店预备老板培训计划,这套计划使想开店做老板的员工受到全面的训练。从美发店老板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做好一件事,做好每一个细节。经过培训,比较优秀的员工可以加盟该店,成为连锁体系的成员,获得资讯和店内消耗品的优惠价格供应。这家美发店的成功,说明他们在实践上已经在推行员工终身规划,他们已经打破了在一个组织内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做法,超越了组织的边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虽然这家美发店推行的终身规划是打折扣的,因为他们没有做到每一个员工的人生终点,但毕竟已经超越了单个组织的边界。延伸到了员工离开企业之后。

佛山南海的一家从事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司,共有一百一十多人。其中八十多位是电子政务方面的技术人员。公司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了it企业所常遇到的问题,即如何留住公司的技术骨干。使他们能够长期在公司服务。他们想到了期权计划、想到了利润分享计划、想到了职业发展规划。但似乎所有这些都不够力度。其实他们缺少的就是员工的终身规划。每个人都会在终身规划的框架中去判断和思考公司目前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也都能预测公司能够给自己未来带来什么。如果他们判断公司现在及未来给自己带来的机会或利益与自己终身规划相吻合,他们将留在企业。如果他们发现公司的发展与自己的终身规划南辕北辙,或不能很好支撑他们未来的发展,他们则会选择离开公司。对于这家基层电子政务公司而盲,员工的终身规划才是根本的解决策略,而其他计划只是实现终身规划的手段而已。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小型企业,一个已经推行了终身规划,一个正准备推行终身规划。对于大型企业,如果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此基础上去了解员工人生理想,帮助员工制定终身规划,这样员工即使不是终身在公司就业,但他们在企业期间,都会比较安心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潜能。

类似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普遍被中国企业所摒弃,迎来了“合同制时代”,不仅普通的员工采取合同制。中层管理人员都采取合同制,有的企业甚至是一年一签,这样导致员工普遍缺乏职业安全感,很多人采取了短线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更谈不上终身规划。相反在有些世界级的大企业,如ibm、惠普等公司。奉行的人力资源政策是“无过失不解雇”原则。这样员工都有基本职业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他们就做长远的打算。就有了长远的规划。将自己终身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实施员工终身规划的步骤。

第一步,识别出公司的核心岗位。在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各类岗位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岗位员工的离职对公司经常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有的岗位发挥一般的作用,具有比较强的可替代性。那些起关键作用的不可替代的岗位就是所谓的核心的岗位。终身规划主要覆盖公司核心岗位。

第二步,识别核心岗位上有潜力的任职者。核心岗位上的任职者。并非都是有潜力的人。公司的目的是要留住那些有潜力的人,发挥这些人的潜力,第二步就是要识别出这些人。对这些人的识别,可以通过建立这些岗位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测评。同时要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业绩,通过“赛马机制”来自然地识别出有潜力的任职者。

第三步,对规划对象的理想和志向及个人状况(包括经历和家庭)进行了解。终身规划必须建立在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的基础上,因此必须通过深入的交谈,了解这些员工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个人理想的生活模型。另外还要了解这些员工个人的经历和家庭情况,这些因素对每个人的终身规划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四步,与规划对象合作研讨,制定出终身规划的思路。终身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职业规划一般比较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存在,而终身规划不同,可以不拘泥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比较详细,也可以比较简单,但最好有一个简单的书面文件。

在进行了第一次终身规划后。可以平均2年时间对规划进行一次回顾,检查一段时间以来。公司的发展及个人的发展是否对个人的终身规划产生帮助。个人对终身规划是否有新的认识,在某些方面是否要进行一些调整。这个周期也可以是一年,与该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步进行检讨,在重点检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的同时,检讨终身规划的进展情况。

职业规划论文:浅谈图书馆员个人职业规划

摘要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论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阐述了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提出了实施规划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图书馆员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职业生涯中渡过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质量。因此,尽早进行科学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自我、走向成功的一个有效方法。职业生涯规体现的是人本管理方式,不但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有利于个人才智的充分发挥,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图书馆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管理理念是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发展自我,有益于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的机会。当今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职业规划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尽忠职守、热爱工作、富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如果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完善,往往导致工作缺乏激情,降低工作效率,有时候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这样的情况可能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或者使他们消极低沉,从而带来精神上的不健康问题,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员就是盲目从事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缓慢。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同时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机构,开展图书馆员得到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实现图书馆和员工的双赢,促进图书馆事业积极稳定繁荣发展,还可以为图书馆留住人才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问题

(一)积极性的缺乏。

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一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图书馆员,达到一定的年纪,其个人事业发展达到职业顶峰时,就会感觉工作缺乏压力和挑战性,往往会丧失工作热情,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加上图书馆工作属于服务性质,大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岗位变动可能性也很小,很容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即图书馆员已不可能再得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机会或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 缺乏满足感导致人员的流动。

一个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是决定该员工积极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图书馆事业是比较稳定的职业,相对企业而言,显得低调、乏味,很多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缺乏工作的成就感、挑战性、新颖性等。工作满意度影响馆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馆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下降,重要的是会导致人员的流动。人才流失已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困境。目前,从图书馆调出的人,没有将图书馆的工作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他们本来可以成为图书馆的业务骨干,但是由于图书馆的吸引力小,最终还是告别了图书馆,给图书馆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三) 组织文化缺乏。

组织文化就是图书馆的基因。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工作态度、工作责任等,因而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组织文化的缺乏使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缺乏一种认同感,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图书馆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缺乏凝聚力,从而导致许多工作不是站在图书馆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是利用所掌握的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整体利益于不顾。

此外,图书馆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不高,工作挑战性不大,酬金待遇较低,传统的职业形象又使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同。馆员没有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进修机会少和知识老化影响职业发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的不公平现象及管理者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容易造成图书馆高素质人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认识自我和环境、确立目标、计划、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五个环节。

(一)认识自我和环境。

它是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一方面,馆员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认识,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最佳的抉择。自我认识就是对自己的观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兴趣、个性、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能力、长处、缺点等认识,为对自己未来工作选择的方向打下基础。另外,馆员可借助各种测评工具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还可以征询其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图书馆员要全面认识外部的环境,在社会环境的认识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图书馆需要的是拥有图书情报学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组织环境认识中当一个人加入组织以后,职业生涯规划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图书馆员应了解自己所在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变化、不同岗位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学习培训机会,分析其中可能关系到自己成长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员应当调整心态,塑造新的职业观念,以成就感和赢得尊敬为目标,努力让自己成为本行业的学者、专家。馆员通过分析适当地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

(二)确立目标。

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确立是在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条件为依据。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图书馆员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才能、兴趣、有利的环境条件为依据,结合职业发展路线,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分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与理想的职位、技能水平、工作安排或技能获得有关。馆员在制定目标时应将目标详细列出,具体到实现目标的时间、达到的程度、每一理想职位对知识技能与资历的要求。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持续性,适时性等原则。与之相应的其他具体目标,如学习进修目标、经济收益目标、业绩目标等也要具体明确且做到互相配合、共同作用。设定的目标要高低适度,太高难以达到,容易让人受挫,太低没有挑战性,或达不到进步要求。

(三)规划。

个人的最终目标确定后就要开始展开总体和具体的计划。没有计划贸然行动是徒劳无功的。图书馆员的职业规划是围绕计划来进行的,如果计划是纸上谈兵,那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计划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该详详细的详细,该具体的要具体,有些可以忽略的就不用太在意,制定的计划要现实。

(四)实施策略。

实施策略是指根据计划,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工作、培训、教育、自我学习等方面的措施。在工作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等。实施策略越具体明确,越便于执行和检查。因此,馆员可将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目标细化,审视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已有条件和所需条件,明确努力方向。

(五)反馈评估。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整。因为在职业生涯进程当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和结果,所以,图书馆员要自觉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评估和修正,以纠正原订目标的偏差,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评估可参照各类近期、中期目标和实际结果比照进行。在评估过程中,主要对重点目标和关键策略方案进行评估。要关注弱点,找到自己的不足,如是否坚持按计划来提高个人的能力,个人能力是否适应环境的要求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策略甚至目标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为下一轮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会因个人的价值观、职业需求、职业生涯目标各异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也并非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简单地把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于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只能让自己进入到一个狭小的空间。所以,图书馆员在追求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工作环境目标等职业目标时,不要忽略丰富的知识积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只有外在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的心理感受达到平衡时,馆员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职业规划论文:青年图情工作者的职业规划

摘要:分析了现代图情机构的人才困境,探讨了青年图情工作者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个人和组织在职业规划中应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青年图情工作者 现代图情机构 职业规划 人力资源 组织

当前国内许多图书情报(以下简称“图情”)机构为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打破该行业长期存在的 “吃皇粮”、“铁饭碗”、“等靠要”的传统现象,开始实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聘用制管理,严格执行年终绩效考核,建立鼓励竞争的分配激励体制,使职工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为使青年图情工作者尽快适应加速发展状态下的工作环境,有必要对其开展职业规划。

一、现代图情机构面临的人才困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图情工作的服务内涵发生了诸多变化:从图书文献的编目标引转变为纸本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信息整合;从馆藏文献的检索提供转变为分析用户个性化需求从而进行知识引导的参考咨询;从简单西文翻译转变为针对特定学科领域的情报研究;从与用户面对面服务转变为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开展远程服务;从以纸质文献为载体的传统信息服务转变为网络环境下新介质、多媒体的现代信息服务。所有这些业务重点的转变和服务创新都依赖于图情工作者能力水平的提升,因此,现代图情机构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却在人才的引进上面临着困境。

现代图情机构的人才需求大致集中在工科专业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情报咨询和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但却无法通过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根本解决,因为图书情报学科班出生的毕业生缺乏工科专业背景,而工科专业的本科生又很少选择攻读图书情报学的硕士研究生,为此只能采取对职工的岗位培养作为解决方式。

二、青年图情工作者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1、有利于组织和个人“双赢”,提升青年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青年图情工作者进入岗位时都有期望和抱负,他们希望能够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希望获得组织肯定,在业绩中得到成就感。职业规划就是一个组织与个人双向沟通而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年职工将更清楚地认识到单位的现状、发展与其自身的关系。通过将青年职工的职业理想同单位的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保障组织与个人在发展指标设置上的一致性,使青年职工与组织共成长,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目的。

2、有利于避免青年职工在成长中的盲目性,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经过职业规划,青年职工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单位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就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提高措施。如果让青年职工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优势劣势的认知难免主观,对面临的职业机会不甚明了,从而带来认识上的偏差和信息的不对称。而职业生涯规划将帮助他们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明确组织需要你干什么,使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更加切合实际。

3、有利于图情机构进行人才盘点,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图情机构需要对组织内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定期盘点。由于信息服务工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 图情机构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拥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这种适应包括职工的数量、能力素质、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盘点,组织可以全面掌握人才短缺或富裕的情况,在充分了解青年职工能力、特长、性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将青年职工的职业规划纳入到组织的目标之中,随时根据组织的需要对青年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

三、青年图情工作者在职业规划中的自我探索

1、确立为自己职业生涯负责的思想。青年图情工作者首先应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素质,经常思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目前岗位的业绩状况。如自己现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是否匹配;根据现在的能力水平,能否胜任更高一级的工作;要完成更高的目标任务,需要接受什么培训;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符合组织的情况等等。青年图情工作者可以主动向人事部门咨询,从向上级、同事的请教中获得自身优势和不足的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自我评估,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职业需求和组织能提供的职业空间,合理设计个人发展目标。

2、增强职业敏感性。由于图情机构的组织结构、技术环境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青年图情工作者应增强职业敏感性和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职业敏感性包括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等方面。职业弹性是指职工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高职业弹性的职工对工作内容的变化、难度系数较大的任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职业洞察力是指职工对自己优势和不足的自知能力、对工作环境变化的预判、对新技术为工作岗位带来影响的感知能力。青年图情工作者应及时收集有关图情事业的信息,了解本单位中长期规划,增强职业敏感性,在图情机构的改革中能够做到及时适应。

3、不断学习新技能。为了在将来能够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青年图情工作者应提高学习能力,防止技能老化。结合岗位工作,争取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不脱产培训,同时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与专家同事探讨问题达到分享经验、共享知识的目的。争取参加新的项目、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

四、组织机构在青年图情工作者职业规划中应起的作用

1、建立职业规划管理责任制。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是青年职工个人发展与组织需求相匹配的过程。青年职工应明确工作意愿、能力倾向,组织了解其业绩水平、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双方不断沟通,制定出符合双方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职业规划的实施需要单位、人事部门、青年职工本人共同参与,建立职业规划管理责任制。见下表:

2、提倡横向与纵向发展并重的二维职业道路。在传统观念中,职业发展就是职位或职称的纵向晋升,但在图情机构深化改革的今天,这种片面的架构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横向发展就是利用工作内容变动的方式使职工处于经常性的挑战中,增加成就感。工作内容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分析青年职工的发展潜力,适时安排他们到不同的岗位锻炼,用岗位轮换的方法提高青年职工的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二是根据重要的研究任务成立专门的项目课题组,从不同业务部门抽调青年职工参加,使他们既没有脱离原工作岗位,又承担了更多的工作责任,能力得到加强,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3、党政工团合力抓好青年职工的职业教育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团委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求青年党员、团员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在图情工作这种平凡的岗位上发掘模范、树立榜样,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为青年职工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工会可以适当成立语言类、计算机类、社科类兴趣小组,激发青年人的求知欲,吸引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能,提高自己。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是个人与组织共赢的接点,在强调创新服务的今天,做好青年图情工作者的职业规划,能够有效改变现代图情机构的人才困境,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图情机构的整体效能。

职业规划论文:从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论析职业规划指导

论文关键词: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指导

论文摘要:通过对医药相关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提出加强对医药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学校应从低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根据自身的专业和条件自我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求有用人才。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降低期望值”是近几年提倡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就业观念,即提醒大学生们不要因为想一步到位而错失很多机会,要”先就业、再择业”。而用人单位则认为应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④不愿踏实做事,好高鹜远。因此,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着力点还应当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素质培养。高校需要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指导大学生寻找自己的生涯路线,使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端正认识,心态上调整平衡,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培养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1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是大学生职业人生的方向标。它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为了钱,为了权力,还是为了一种情感关系等等。它支配着人的择业心态、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支配着职业人生认知、明白事物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意义以及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设计等;同时也为自认为正当的职业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职业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当自身状况和外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职业价值观也会随之而变。

2006年3月,我们对本校选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1000多名医药类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通过对薪金水平、团队和谐、工作稳定度、个人影响力,组织的社会地位等五个方面的追求程度调查了解当代医药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倾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锻炼,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以求达到社会、学校、个人“三赢”的最佳状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1当代大学生有进取心,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众多择业因素中,学生从更多地考虑收人因素转变为更多地考虑自我实现因素,隐含着把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渐统一于贡献社会的可能性。这种由钱本位向自我本位转变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然而,如何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促进自我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还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观还停留在目标形式,如何从现实出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去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处于迷茫状态。因此如何指导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成为高校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首要任务。

1.2对大学毕业后的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希望找份高薪的工作。

职业价值观是具有阶段性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他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职业人生来看,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具有阶段性的,特别是随着某一阶段的自身需求满足后,新的职业价值观也就会随之产生并确定下来。

这样的职业价值观倾向有利于教育,这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指导的同时注重现实教育,在鼓励的同时树立危机感和良性竞争意识。

1.3对团队合作有较好的认识,但对如何实现还很迷茫。

在发展个人才能的同时,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协作对工作的完成将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普遍希望能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工作。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认知,着重引导学生如何从自身出发,学会调节人际关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良好的团队环境。

1.4希望工作稳定,有发展,就业期望值偏高。

学生在毕业后,还是希望找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就医药类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毕业后能够考上公务员的仅占5%左右,医院对药学人员的需求也在逐渐减少。医学、药学、生物制药的研究人员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节,医疗改革的实施,大量的医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可能走向各层次的公司企业等经营流通领域。因此,在大学期间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指导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多方面发展,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职业方向成为必要。

通过本次职业价值观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基本上能够有较积极的心态,但由于对专业和行业缺乏了解,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如果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就业竞争力,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和完善职业规划指导教学的对策

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作为高校教育者和就业指导人员,要促使学校培养的“产品”个体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为形势的迫切需要。

2.1在教育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和辅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1.1充分调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具有针对性才有效果,而作为职业指导课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大量的学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随着职业分类的细化,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越来越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因此职业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的行业市场发展,掌握职业发展脉络,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倾向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调查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而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教学方向。在教学的同时,应建立健全职业指导咨询机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2.1.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因此在课程教学之余,还应该辅以专家讲座,职业指导咨询、网络论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学生对职业发展有较明确的认识,进而端正职业价值观,充分利用大学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已实现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由个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换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进一步端正认识。

2. 2在教育内容上,指导学生调整职业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2.1通过职业指导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教育大学生调整和端正的个人职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现场观摩和情境演绎,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就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严峻,加强自主意识,逐步形成适合个人发展的实施措施,找到职业目标实现的可行性途径。

2. 2. 2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依据当前医药行业整风形式以及出现的违反医药行业法规的事件,对学生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行业法规教育以及诚信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尽早的认识到医药人员职业道德,进一步明确自己身为医药人员的使命感。

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使自己的职业追求与社会建设的发展和需求相一致,不仅能够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地面对学习生活,积累自身的资本,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适应医药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回报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趋势良好,医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在扩大。因此作为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应当将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并重,根据个人条件和兴趣尽早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以实现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论文:试论职业规划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浅析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 职业规划 职业价值观 职业理想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存在有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短视、职业理想功利方面问题。教育者应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为契机,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独立学院开设十多年里,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和就业情况如何,一直是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对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的一次重大考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他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动机,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拟湖南某地三所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为对象,从职业规划方面探讨其职业价值观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职业规划上的轻视性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从事职业和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它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困难开设的一门新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充分认识和了解自我,掌握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入职规格,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拓展个人能力,为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而进行的一项价值观念改造和行动计划。

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很少涉及职业教育,职业意识缺乏,因而有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认知,做好职业规划的必要性。但调查显示,仅有1%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了认真的职业规划。19%的大学生有过简单的规划,80%的大学生没有规划。问及没有规划的原因,大部分认为,一是写纸上的计划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完成不了,二是只要专业成绩合格、顺利毕业了,就能找到工作,有没有职业规划无所谓。很显然,大一新生缺乏大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压力,轻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少数有职业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行动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求职目标,轻视职业规划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重蹈上届毕业生的覆辙。

二、职业发展中的短视性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的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多来自于父母、亲人、或报纸、网络等媒体介绍,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职业本身,因而在职业选择中,多被职业的外在性所吸引,如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据调查,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而对“个人事业成就”和“专业对口”的追求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众多大学生愿意放弃薪金一般、专业对口的职业,而选择专业不对口,但薪金高的职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为追求经济效益、急切改变家庭或个人处境而舍本逐末。殊不知,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如政府事业单位能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但生活沉闷、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而生产企业单位虽然劳动强度大,但个人成长迅速,发展潜力巨大等等。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的发展变化也在加速,曾经冷门的职业变为了热门,而炙手可热的专业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出现就业的激烈竞争,开始变冷。因此,职业发展中的短视性,使许多大学生不能理性择业,不能按照所学所长择业,而是跟风走,哪行赚钱入哪行。工作三五个月或一年半载后,见异思迁,频频跳槽。这不仅导致一些行业的人才高消费甚至浪费,也使大学生抑制了自我的发展,为以后的职业生活留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职业理想上的功利性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在职业目标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当在问卷中问及“您求职的月收入目标是多少”时,71%的学生选择2000-3000元,20%的学生选择3000-4000元,6%的学生选择4000元以上,3%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内。当问及“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其中67%的学生选择“职业收入高”,问及“毕业后您最愿意去的地域”时,55%的学生选择“东部沿海发达城市”,40%的学生选择“中部大中城市”。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经济报酬的倾向不但日益明显,而且大大超越实际薪酬水平。调查中问及“如果你的择业目标没有实现,你将怎么做”时,32%的大学生回答“打工,以后再说”,只有16%的同学回答“调整一下目标高度,先干着,找机会再走”。而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独立学院大学生较多地倾向于留在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位置好、生活条件优厚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理想的择业地点是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大城市,但激烈的竞争下,不得不放弃第一线大城市,改为一线周边的二线、三线城市或内地省会城市。当前,大城市对年轻毕业生的吸引力依然巨大,而到边远地区就业和回较闭塞落后生源地就业的大学生是极其不情愿的。有些大学生明知自己在大城市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依然决然地要去尝试几年,不能生存了再回生源地,可谓不到黄河心不死。当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往往选择了那些能迅速使自己的知识化为金钱的单位,而忽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商品化的择业趋向正日益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生。

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调查分析,我们看到,许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职业理想上存在着价值观取向的重大误区。如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职业规划方面的错误,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加强职业规划意识教育、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目前,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大多高校仅将它排为选修课或素质教育课,并没有意识到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特别是独立学院,从上到下关注的是招生任务的完成,而不是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因而安排担任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学校不重视、教师走过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何谈起?

其次,应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教育。独立学院应培训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开设专业的职业规划工作坊,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教学和个案制作,让大学生参与到职业规划的实践过程中去,切身体会到职业规划的意义所在。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项抽样调查,问学生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100%的人选择在商场上拥有财富、成就和影响力。但是他们中只有10%的恩写下目标并做了规划。十年后,调查小组追踪发现,那10%为自己订下目标、作好规划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全部受访者的96%。很多事实证明,不少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规划,如大海孤舟、方向不定、目标不明,致使工作毫无建树。历史上很多事业失败者,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主要在于他们没有对职业进行规划,没有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机会。可见,职业规划对于成就人生事业至关重要。

第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始终。当前,很多独立学院对大学新生入学时都进行了职业规划教育,但学生是否从思想观念上接受了,是否落实到行动中去了,却无人理睬。因而,要真正实现职业规划教育长期有效,必须有专人跟踪落实,并对大学各个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检查指导,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持续性。独立学院还可经常性的组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使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

2.倡导脚踏实地、勤奋拼搏精神,确定职业规划的长期性

当前社会追名逐利、急功近利之风甚兴,从国家公务员、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都受利益驱使之累。不论是名人还是草根,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为赚取大众眼球而作秀者不乏其人。受此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浮躁、轻狂。学业上无心念书,干工作拈轻怕重,求职时这山望着那山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普遍缺乏艰苦朴素、勤奋进取精神,因而在职业规划中没有做好长期性、职业发展中没有面对曲折性的思想准备。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职业规划的长期性,是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做的是哪一行,若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三五年的准备。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而言,做好长期规划、甚至终生规划,不在乎一时之得失,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至关重要。

3.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不断追求和超越中享受人生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职业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当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在这些人看来,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微软亚洲区总裁李书复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如果大学生只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定位在找个“好单位、好工作”上,即便是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职业理想,因为,这样的理想一旦实现,他就会不思进取,甚至虚度年华。所以,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理想是应记住这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总之,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短视、职业理想功利,这种倾向占有相当比例。教育者应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为切入口,教育和帮助帮助大学生及早培养职业规划意识,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与远大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把个人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规划论文:浅析基于SUPER生涯理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浙江林学院为例

[论文关键词]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社会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super的职业生涯理论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相结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力图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做出恰当、有效的决策显得犹为重要。职业决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会影响最终的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尝试期((1 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70.4%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70.4%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29.6%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29.6%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8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42.7%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52.6%。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51.5%,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38.1 %。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56.1 %,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29.4%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51.9%。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独立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职场等。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无疑是大学生自己。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尤其是指导他们顺利的向职场过渡。本文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顺利地走向职场。

学生要发挥主动性,挖掘自身潜能,学会为自己负责。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和家长、老师多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平台。

学校应该及早转变观念,变“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设相关课程,多举办讲座、活动,培养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增设相关咨询机构,指导各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并努力完善其功能。根据毕业生专业和个性特征提供详细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职业规划论文:失地农民职业规划研究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绊脚石,并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如改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增强失地农民的维权能力、加快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等等。而职业规划也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途径,对它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失地农民;职业;职业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意识到城市化是解决许多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也是

三、政府在失地农民职业规划中应发挥的作用

失地农民职业规划中存在的困难,一部分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因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使其获得新的工作。

第一,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职业观念,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阻碍失地农民重新获得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传统思想观念。失地农民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他们失去土地后仍然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保障,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的思想。他们认为,就业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获得经济补偿后就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去找工作。因此,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引导,使失地农民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破除其等、靠、要的思想,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适应城市和市场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走好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第二,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职业规划合理与否与个人自身的素质息息相关。一个合理、可行度高的职业规划需要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并对市场需要和行业环境有较清醒的认识。这对于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失地农民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政府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程度文化水平的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教育,文化水平教育和技能教育。在提升他们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知识,拓宽他们的职业视野。

第三,积极创造外部条件,提高失地农民职业规划的可行性。职业规划的可行性是职业规划成功的重要标准。对于失地农民来说,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变,即使他们制定了合理的职业规划,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的外部困难。因此也就需要政府转变其职能,发挥其政府服务的作用,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创造外部条件来提高失地农民职业规划的可行性。在政策上要给予他们相应的倾斜,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向社会有关部门发出要求,尽量创造更利于他们就业的条件。

职业规划论文:电子档案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0引言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中,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就是其中的一种。电子档案袋是对学生学习成果、专业技能发展进行综合性记录的一项信息技术工具。美国教育学家Barrett等将电子档案袋概括为如下内容:运用电子技术,允许开发者以多种媒体形式收集、组织内容,包括音频、视频、图片和文本等。由于电子档案袋是一个多维度的技术框架,因此它可以用来互动和交流,展示个人和团队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估以及对学业成果进行综合记录和分享。电子档案袋可以为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更为综合、更为多元的评价系统,而且可以通过其内嵌的各类学习管理系统之间的交互,建立互动对话的网络学习环境,并以专业技能发展为导向,以达到促进过程管理、自我反思、专业技能进阶的目的。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出口大国,澳大利亚也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补充和完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在商科教育中,大量运用混合式教学、多媒体案例、电子档案袋等教学平台和工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技术也被应用到中央财经大学与维多利亚大学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澳合作项目或CUFE-VU项目)中。

1电子档案袋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考试成绩、学习绩点等简单的数字,而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度、团队意识、基本技能、业余爱好、实习成果、专业兴趣等。传统的纸质档案既耗时耗力,又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也不能进行动态归类整合,因此使学生信息处于凌乱和冗杂的状态,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诸多不便。电子档案袋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功能是多元化的,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记录是连续性的,内容和形式既具有传递信息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当他们使用电子档案袋来记录某一门课程中的作业、调研项目、团队合作的设计时,电子档案袋主要起存储、记录、分享、评价以及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作用。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对象,来选择全部和部分信息进行公开和展示。正因如此,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的设计,优化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和内容。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电子档案袋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记录、整理自己的学习过程、专业兴趣与能力、个性特征、社交活动范围等情况,以此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判的依据,方便学生在学习时早做准备,择业时有的放矢,同时方便雇主能够更立体地获取潜在雇员的基本特征,尽可能做到充分了解,人尽其用。加州大学教授JohnC.Ittelson(2012)指出,在美国,越来越多的雇主发现电子档案袋为他们寻找雇员提供了许多帮助,因此更多的学生要求学校提供这种选择(创建档案袋)。目前,电子档案袋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可。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档案袋具有评价、记录、管理、收集作品、合作学习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这项工具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或评价工具,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个性化的学习或工作环境。

2电子档案袋在中澳合作项目专业技能进阶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国际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中央财经大学的中澳合作项目受到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根据教育部的批示和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采取“全程引进”(4+0)模式,全部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中央财经大学进行。“中澳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本科培养项目”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其中包括维多利亚大学的24门课程(8门专业基础课程和16门商学学士学位课程,16门商学学士学位课程由两校教师合作授课。采用复制式引进模式,即根据合作协议,直接从维多利亚大学引进16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软件、教材和考试模式。)从2011年起,中澳合作项目的课程体系中引进了维多利亚大学开设的一门创新性课程—“专业技能进阶”(ProfessionalDevelopment)。该课程分为3个模块,第一个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时事评论、数据搜集、文案写作、办公软件、文化理解、素质拓展等;第二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团队合作、模拟实训、统计分析、市场调查、冲突的解决、领导力的提升等;第三个模块的主要内容是高级专业技能训练,其目的在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财务报表、行业分析、营销策划、贸易实务、风险测度等。专业技能进阶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优势,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大量使用了电子档案袋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记录简历、课堂行为、学习进程、课余活动,构建出内容丰富、完整的学生典型性作业、案例分析、活动的记录,同时,还可以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之间通过共享实现互动,教师可以给出评价、改进意见,另外,教师也可以记录记载自己的学术思想、授课经验并分享给其他教师与学生。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直接为用人单位提供超级链接,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档案,为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提供平台。这个工具一经推出,立即在学生中获得好评。学生普遍认为,电子档案袋能够全面记录自己专业技能发展的过程,并且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学习经验的交流。在设计这个课程模块的时候,维多利亚大学专业技能发展中心的教师认为:当前,在就业市场上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使用社交媒体来搭建起雇主和潜在雇员之间的桥梁。“领英(Linked-In)”、在线视频简历、个人网站等网络平台均用来展示就业者的能力和兴趣。而电子档案袋技术的记录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可以用来记录学生的学业、兼职或专职工作、课余活动、个人经历、兴趣、能力以及相关的证据。而且,电子档案袋记录的信息可以随时更新,终身使用。更为方便的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设计和展示不同的电子档案(例如:因为就业者申请的工作、职位不同,需要展示不同的技能、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等,电子档案袋可以帮助他们轻松地实现)。电子档案袋模块的设计要求有以下10点。(1)学生的电子档案袋的目标浏览者不是他们的脸书(facebook)或微信、微博好友,也不是授课教师(尽管由教师给出成绩),而是他们的潜在雇主和就业关系网络。(2)在内容方面需要着重展示他们做过的事情以及从中取得的收获(学业、职业经历)、他们能做的事情(如态度、技能、特长和优势)、他们想做的事情(人生目标、职业发展规划)。(3)为了更好地展示上面的信息,在电子档案袋里,仅仅说明自己的经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描述自己在这些活动和学习过程中是怎样完善自己技能、修正自己态度的。(4)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和构建电子档案袋的基本框架和模块,但必须涵盖如下基本页面。①总体简介:本页面要求尽可能得职业化,包括一张精心挑选的职业装照片、对自己的特点和就业要求进行简要的介绍。②用若干页来介绍自己的学业、就业、和学业有关的课余活动(参赛、研究、演讲、辩论等)、个人经历、自己在这些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方法等。③用一页来介绍职业生涯的SWOT分析。④个人简历(同时提供网页直观的和可供下载的链接)。⑤职业生涯的规划:目标、路径、时间。(5)学生需要提供能明确说明上述情况的例证、图片、视频,至少需要8项,并且应该均匀分布在各个页面。(6)学业方面的例证可以包括:①相关的照片、文件、视频等可以证明学生前期或当前学业经历的记录;②精选的作业、论文等;③成绩、证书、推荐信等;④从以往学习中所获得的技能,如财务分析、计量分析等;(7)就业方面的例证可以包括:①兼职或专职单位的证明信函,在工作中获得的奖状,工作过程的照片、视频等;②上司的推荐信;③从兼职和专职工作中获得的技能等。(8)和学业有关的课余活动方面的例证可以包括:①奖状、奖项、证书的照片;②活动组织方的推荐信等;③第二语言的成绩单等。(9)个人经历方面的例证可以包括:①参加的社团、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如演奏乐器等)、志愿者服务等;②驾照等。(10)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包括:短期(1~3年)、中期(3~5年)、长期(5~10年)的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技能、实现的路径等。在这个模块中,学生采用的系统是维多利亚大学提供的Mye-Portfolio(我的电子档案袋)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电子档案袋的外观以及结构,同时还要将其分享给授课教师。由于该平台内嵌在维多利亚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因此,学生不仅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作业或项目来完成,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结束以后,学生还可以继续使用,不断丰富、完善、更新自己的档案袋,并且可以在择业时向用人单位提供电子档案袋的超级链接,以便更加完整地展示自己。

3以专业技能发展为导向的电子档案袋学习环境的推广

由于在授课过程中,中澳合作项目的学生均认为,电子档案袋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以及职业生涯的拓展和规划,因此中央财经大学决定在其他专业也推行这一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对象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中澳合作项目的全体学生,主要通过授课的方式,使学生按照课程指南的要求,完成个人电子档案袋的设计、记录、分享,由教师阶段性地给予评价、指导、反馈,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建议等;第二个层次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可含研究生),主要采用讲座的形式,制定电子档案袋设计的标准、包含的主要内容、分享路径等,并主办学院内部的电子档案袋设计大赛,公开在全院征集电子档案袋设计方案,评选优秀方案;第三个层次为全校学生,拟采用先试点(商学院、金融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等)、后推广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讲座,帮助学生利用电子档案袋这项工具来记录、分享学习成果和其他成果。

作者:刘春生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职业规划论文: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及职业规划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一)内涵

近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界定,各个高校都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来培养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大学生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的优势和特色”,是一种“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必须从自己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着手,从而把自己的特长转化为未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大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大学生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萎靡不正。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很难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可开发可挖掘的潜能、广阔的视野和开拓性思维,就能轻松应对不同的市场竞争。所谓“术业有专攻”,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基础。

2.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做事先做人,大学生应注重品行内化过程中知情意信行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养成高尚成熟的职业素养,保持自信、成熟的职业心态,从而释放最大的学习和工作潜能。做事的能力可以学习得来,但是,一个人的品质能力往往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最宝贵的能力。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不同见解,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认识社会问题,并以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就业心理的调整。择业挫折易对学生的就业积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就业择业面前,大学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生涯规划。这也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找工作之前,客观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冷静思考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立足社会需要,抵制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充分发扬服务社会、发展事业的精神,使自己的职业期望做到自身条件与社会现实、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一致。

二、以学习能力为中心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体系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共同需求,大学生应该构建以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学习能力为中心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体系,即以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非学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了这些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积累,就可以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体系的主体和源泉,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按照一定的社会和个人价值需求,独立主动地区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倾向。比如: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等。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人们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和根本。专业能力是大学生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是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获取生活来源、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总而言之,专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安身立命之本。目前大学生的普遍情况是学而不精,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是少之又少。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主线是动力,指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社会需求不断提供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思想、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所有能力和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人的创造力如果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就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资料分析表明,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言,中国大学生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还是存在明显差距。

(四)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一种开拓创新的“自我发展”的事业心和综合能力。它包括强烈的事业心、成功欲、首创精神、超强的自信心和创业精神、价值观、发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创业能力表现为在本质工作中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为企业或单位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和业绩,从而获得职位的升迁和职业的发展;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创业能力则表现为自主创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努力把自己或他人的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获取经营效益。

三、以职业为中心的大学生涯规划

近年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有的学生受不住就业压力在毕业离校前夕选择自杀,有人认为是就业形势不好,有人认为是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太差,还有人认为当代高校的培养目标和真实社会需求不相符合,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归根到底,能否成功就业关键还是在于个人,只要大学生本人有足够的竞争力还是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经过长期的规划和积累才能形成。中国学生从中小学教育开始的目标是考大学,觉得考上了大学就完成了目标,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到了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教育还是很少,大部分同学还是不喜欢做规划,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即便是学习很用功的同学,他们学分很高,但是也没有很好地规划未来,毕业时回顾四年,感觉自己学而不精,没有自己的专长领域和技术,导致找工作时遭遇挫折。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大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毕业就是失业的现象已经是家常便饭。当学生跨入大学门槛,脑海里就应该有一幅关于自己的的职业规划图,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特长爱好和人生价值以及需要改进和超越的地方,通过缜密的思考和老师的指导做好未来四年的学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找到实现职业目标所需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努力。如果大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以职业为中心的大学生涯规划,就会非常有学习动力,每天付出的努力都在为未来积累资本,每天都在为目标迈进。毕业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把自己打造成素质和能力都符合职业要求有竞争力的毕业生,这样的人才还愁找不到工作吗?

四、大学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培养的步骤

在大学阶段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涯规划,使核心能力培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过程,大致包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科学的可行性评估、明确职业目标的核心能力。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人们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把自我的价值观与职业目标结合起来,不管是否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都要把它看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短期行为,奋斗欲望,动力和行为才会更加持久;只有这样才会始终保持一种较高的职业理想追求。

(一)准确分析环境因素,对职业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

在设计职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职业目标设计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比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目标设计时,要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情况,也要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发展趋势和自己的职业兴趣、目前的状况和发展潜能等。尤其是个人分析,在制定个人生涯规划时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进行一个测评,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二)明确职业目标的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学习和形成不同的职业能力。第一阶段,是年轻人为适应社会生活、参加工作和继续接受教育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交流能力,计算机能力等。第二阶段,人们形成于就业有关的并使自己的工作能力最优化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策划能力,工作过程管理能力,判断决策力,领导力。与工作有关的职业能力主要在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和实践中学到的。第三阶段,是一些概要性的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商业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商业意识、成就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在确定职业目标时,人们在了解自己时,通常会问“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却常常忘记“我能做什么”。基于提高学习生涯规划的针对性,个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依据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资格等方面的规定或实际工作要求来加以界定和分析。

五、结语

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生涯规划相辅相成,当今高等教育逐渐转向了大众教育模式,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尽早进行大学生生涯规划,认真分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外,高校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能力为重要途径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作为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团队载体(如学生社团、教学科研团队、技能团队等)、社会平台和激励机制来培养大学生核心能力。从大学生个人出发,除了课堂教学以及相关学术讲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来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增强学术视野和文化素质。也可以参加职业培训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来增强知识储备,提高职业竞争力和核心素养。

作者:黄莹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职业规划论文:旅游管理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

一、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发展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旅游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经营和管理方向、葡萄酒专业研究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和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例如酒店管理方向,目前我国现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兴建和扩张新的星级酒店。现在酒店正在面临一种形势那就是转型改制,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因此对酒店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经研究表明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相关专业或者没有与酒店管理相关联的学生先是从事酒店管理和业务、在一步一步积累经验后从基层促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这种现象。因此,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扎实的本、专科毕业生是很受青睐。据相关数据统计,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最好就业的十大专科专业中排名前三,由此足以见得此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谓是炙手可热的“人才”。

二、旅游管理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

1.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考取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以此更为深刻的学习和专研旅游管理的发展方向。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业要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具体流程和步骤包括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笔试和面试、体检考察、名单公示等环节。

3.导游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

在中国有很多大型知名的旅游社机构,例如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港中旅集团、康辉旅行社和嘉年华等旅行社。在每个旅游社都会分为:业务部、计调部、接待部、导游部、外联部、财务部等多个部分供毕业生实习和工作。

4.职业院校的旅游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基层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各地旅游职业中专、职业中专发展较快,因而从事旅游中职教育同样也是旅游本科毕业生职业生涯和规划的不错选择。

5.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

毕业生从事和会展相关的工作,例如策划服务公司、会展场所和酒店等企业或公司单位会展策划、设计、制作、现场指导管理运营和大型活动的执行。

6.酒店管理方向

酒店管理方向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酒店或餐饮相关工作,到国际酒店品牌连锁、本土化星级酒店和中外餐饮连锁集团的前厅部、客房部、餐厅部、人力资源、销售部等多个部门进行学习和工作。

7.豪华游轮

近年来豪华游轮旅游项目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豪华游轮里面设施非常齐全和高档豪华,旅游路线遍及内地和海外。因此同样有很多工作岗位可以提供给毕业生。例如餐饮部门、客房部、康乐部、以及宾客关系经理等部门。

8.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

可以在旅游景点或风景区自主开发有个性旅游纪念品商店,特色餐饮、有当地文化的小吃和酒吧。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与休闲自主创业可说是种类繁多。从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来分析和着手,会发现有很多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9.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提供服务的范围包括旅游咨询,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景点门票、旅行线路设定及商旅实用信息查询等综合性服务。比如,携程旅行网、去哪网、途牛旅行网和艺龙旅行网等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10.旅游规划机构中高级管理工作

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所学方向和研究从事旅游规划相关工作,旅游规划机构主要包括一些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布局和规划、旅游产品的策划等业务。对于毕业生来找实习和就业情况来说,要做到的是评估自己、定位思考、兴趣来源、能力评估。根据所学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和工作岗位,发挥其所长,优势和能力所在,在职业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提升和进步。

作者:布乃鹏 单位:香港理工大学

职业规划论文:医学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论文

一、当前医学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

1.医学院校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重视不足

高校就业教育往往高度关注学校就业率,而忽视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只有提高人才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率,解决就业问题r}〕通过课程来提高职业素养费时长,投人多,不如帮助学生鉴约对就业率提升速度快。因此,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2.相关课程设置不系统、不专业

虽然在教育部的文件指引下,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始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相关课程的设置却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还没有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利一来研究。

3.缺乏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完整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职业指导的课堂上,还应该融人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但目前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有教师把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

4.教学方法单一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和参与性很强,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川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此类课程和其他专业课一样实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

5.师资队伍不稳定,素质不健全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涉及多学利一交叉的边缘学利一,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理论知识广博,实践经验也要丰富川然而,多数高校这方面的教学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其他行政人员转岗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和本利一生,不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就是缺乏实际指导经验,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

6.科研水平落后

目前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领域的利一研交流并不活跃,与其相对应的刊物也不多,且等级都不高,这也造成该领域利一研意识的淡薄与利一研水平的落后,而这种状况无疑会阻碍这一领域进一步的发展。

二、医疗卫生单位的用人要求

医学专业性特别强,要做好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把握好相关单位的用人要求

当前相关单位反映的医学毕业生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专业基础不牢固;二是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二是忽视临床实习,把实习当成考研复习期;四是眼高手低,不虚心,不愿意做基础工作;五是就业观念落后,只愿意去二甲不愿意去基层r?〕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的不足之处,恰恰是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所需着力解决和提高的环节,也是相关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

三、医学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

为了提升医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力,有必要对现有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教学安排全程化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参照美国大学成熟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和专业,制定各年级具体的目标re-}〕第一阶段,对大一学生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探索引导和职业素质指导;第二阶段,对大二、大二学生主要通过《现代礼仪》、《大学生创业教育》等选修课以及各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调补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发展与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各种能力;第二阶段,在实习前(大二或大四)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着重进行就业政策与求职技巧的指导。

2.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应该融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特别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多种教学形式并行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方法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讲授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传递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时,应以讲授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规划意识;在上职业素养提升类课程时,则应以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如情境模拟法、游戏角逐、角色扮演等)为主,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收获知识,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其背后的精髓。到了邻近毕业的就业技能传授时,则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让学生亲身操作,实际体验和观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获得更真实的感受。

4.教学管理规范化

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以促进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通过集体备课、课前试讲、教师互听课、同行评议和学生评价反馈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要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类教研和利一研课题,以利一研来带动教学,实现利一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

作者:吴敏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职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与自主创业论文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其本身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建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质量检测跟踪体系等。如果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那么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应包括两个层面的课程,一是专门讲授创新创业方法的课程,二是人文素质类课程,这类课程可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基本工作能力。人文素质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指导并帮助大学生们通过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评估和工作世界(社会经济等宏观环境和具体工作的工作性质、所需要教育培训及相关经历、工作要求劳动者应具有的个人素质等)各因素的分析,确定自己的目标职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路径,合理规划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自觉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帮助学生燃起创业的激情,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创新仓4业能力,规划自己创业的人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1点燃激情、规划人生,激励大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选择过程的开始。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就业;二是创业;三是专升本。这三条路径,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升学和创业的是少数。所以对高职院校来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规划,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升学或创业的准备。创业对于一名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词汇,高职设置的很多专业,如兽医、会计、食品加工等专业因其专业本身的特点和高职的办学机制的优势,使得毕业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所以这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小规模创业或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是较有优势的。创业对于一个高职毕业生来说是有很大诱惑力的,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那么,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业素质,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帮助指导学生为创业做好心理、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是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思考并规划未来发展,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怎样的工作;二是意识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工作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非常重要;三是做出承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完成这样这项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于对自己承担责任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具有规划自己人生目标的能力,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要拥有自己创业的梦想,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鼓励学生建立起为实现自己未来创业梦想做好准备的决心。

2探索自我、发现优势,鼓励大学生自觉培养创业的基本素质

创业的过程困难重重,能否坚持直至成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因此,对于把创业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来说,不只要有激情,要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素质,能够清楚地告诉自己“我适合创业”,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遇到挫折时不退缩。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定位,要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需要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我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将来要到哪里工作,我职业发展的路径是什么,进行职业定位的前提是对自我的“特质”进行分析,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个步骤——自我探索阶段。自我探索要完成四项任务:职业兴趣探索、性格偏好探索、工作技能探索和工作价值观探索,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实质上是让学生清楚自己:我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我在职业活动中最看中的东西是什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按兴趣、性格偏好、工作技能和工作价值观四个方面分类,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创业者的素质进行评估。特别强调的是评估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将来创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9墨圊恬面业果自己还有欠缺的话,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进行自我训练。如创业者必须对成就有高度的欲望、对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强烈的自信心,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创业激情。工作价值观主要有成就、独立自主、挑战性、服务他人、人际交往等,因而在工作价值观探索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工作价值观的同时,指导学生确立创业所需要的工作价值观,如强烈的成就感、对独立自主和挑战性工作的追求等。

3掌握技能、学会方法,指导大学生自觉学习

创业应具备和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是在经历机会的困扰、整体地看问题和进行平衡领导的能力。创业能力就个人能力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创业素质,创业素质除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工作能力。麦可思在跟踪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调研数据显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谈判技能、学习方法和理解他人是创业最重要的五项基本工作能力,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是创新具有的四种能力。除基本工作能力外,创业除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决策能力、计划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目标管理能力等等。要较好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主要有自我探索技能、信息管理技能、发现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承担责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美国著名的职业规划研究者辛迪尼•梵和理查德•鲍尔斯把技能分为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通用技能三类,按这一技能理论,从完成生涯规划这项工作的角度来说,上述的生涯规划技能属于专业知识技能,但这些技能按辛迪尼•梵和理查德•鲍尔斯的技能分类方法是通用技能,相当于麦可思所使用的基本工作能力概念,可见,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寻找创业机会需要对环境进行分析,对市场进行调研,从而选择适合的创业项目,而完成这些工作的方法,包括决策的方法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内容。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在于在训练学生掌握生涯规j岵支能和方法的同时,也在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目标。创业也是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的一个途径,创业可以让劳动者找到一份职业期待吻合度高的工作,拥有自己理想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工作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职业生涯规划”课理应在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学生规划自己创业.

作者:邵晓红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思政部

职业规划论文:矿业教育下学员的职业规划综述

一、煤炭行业形势因素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面对新能源产业不断冲击、自身生产规模日益扩的客观现状,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产量增长、进口增加、需求下降等因素导致未来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该态势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成本持续增长以及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使部分煤炭企业陷入亏损。迫于煤炭市场“严冬”的到来,煤炭企业开始从内部探寻降本良策,相继裁员减薪以压缩成本,大规模的招聘短时间内不可实现。据了解,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集团在2012年4月和5月连续减薪10%,并且其他煤炭大省山西、河南、陕西等地煤炭企业也纷纷举起限产裁员降薪的大旗[4],严峻的煤炭形势对矿业特色教育背景学生的就业冲击可想而知。

二、矿业特色教育背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策建议

1、从大学生主体视角,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规划时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主体在意识层面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和自发性。首先,要在学生中间积极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国家政策以及煤炭形势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分析和理顺政策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迅速的适当的调整。

2、做好导向工作,打造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首先,选拔一批职业指导经验丰富并热衷于职业生涯教学与研究的人员,组成专职的指导队伍。学校要重视队伍建设,鼓励他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收集并整理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到企业或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工作。其次,吸收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专业教师组成职业咨询室,以学生疑难问题为导向进行有侧重的引导。力争在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能为其职业走向提供多领域、多角度的解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择业方向。再次,适时邀请企事业单位的知名人士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接触,利用这部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引导和教育,进而有效弥补理论说教存有的不足之处。

3、纳入教学体系,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系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至少包括三部分,即教学、评估和实践。首先,在教学方面把职业生涯规划课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以学分制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其次,在评估方面,考虑引进专业化的职业测评软件,依靠科学化的方式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心态、优缺点,帮助学生积极寻求匹配性职业或岗位。再次,在实践方面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科学规划,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长效机制。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整个人生旅途,是一个需要我们在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中不断予以完善的长效机制。纵观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大一需要清晰的认识大学生活,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了解专业动向和发展前景;大二大三力争能了解社会需求和自身优缺点,夯实文化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养;大四则要进行社会实践、实习,检验并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下走向社会的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赵健 赵海啸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学院

职业规划论文:职业规划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本文作者:刘 颖 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和教学实践中所培育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的综合表现,它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高校,由于其校园、教学管理的独立性和学生构成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特殊的困难。本文试图探讨通过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以此探索一个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角和新抓手。

一、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现状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新挑战

(一)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现状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毛入学率的上升,高中毕业生读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在较为轻松地进入大学后,如何转换身份,适应大学生活,却仍然令很多大学新生茫然失措。大学新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高四现象”,即进入大学后,把大学当作高中的简单延伸,把大学一年级当作高中四年级来过。实际上,大学生活与高中相比有很大差别:在教学上更加注重课后自学、在生活上更加要求独立自主,以及人际交往上更加灵活多面。这些差别造成了“高四学生”们的种种不适应。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不适应”现状,已经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有学者统计表明,现代高校大学生里只有20%左右的学生是心理完全健康的,其余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而且10%左右的学生存在极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差,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尊心与自卑感之间的冲突大,以及感情脆弱、挫折承受能力差等。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独立学院大学生又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有当代普通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同时又由于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思想水平、相对较低的入学分数以及独立学院本身的特点,使得这一群体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具体包括:(1)由于学生缴纳较高的学费上学,使得他们将自己定位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顾客,学习目的具有较强的功利化倾向,维权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价值观较为淡漠;(2)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面对大学学业,存在“过去成绩差”、“将来学历差”的自卑心理,面对学习挫折容易丧失斗志;(3)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家庭,普遍存在物质生活优越感强,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强烈,认为读大学是一种享受,是个性张扬的平台,但同时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2]这些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校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也将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业精进和全面发展。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新挑战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给学校的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以安排学生吃、穿、住、行,以及维持学习生活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新时代的要求。“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渐渐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为了能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丰富多彩而又积极向上校园文化,学生工作的重头戏渐渐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社团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等内容。在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新挑战的情境下,柔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主导,唯有如此,才能着眼于内化,更高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教育方式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3]那么如何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呢?通过探索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及早且充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中的源起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管理中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来自改进后的就业指导理论和方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出现于组织行为理论中,距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在组织行为理论中,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结合自身的发展与员工的能力等因素的考量,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的过程。具体来说,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即组织综合个人和组织发展所实施的生涯管理,二是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即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所进行的管理。[4]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以帮助员工树立切实的工作期望和工作目标,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对职业生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的认识逐渐加深,相关理论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理论、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和多学科交叉理论等。格林豪斯认为:职业生涯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5]这一定义把职业生涯意义延伸到了整个人生。也正式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在学生的基础教育时期就引导他们了解社会职业,并在高中时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我国,对学生的有关认识职业的教育一般要到进入职业类教育阶段才开始。除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之外,广大的高等院校学生往往要等到临近毕业阶段,才开始考虑和认识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问题。而我们以往的教育也仅限于简单的就业指导。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离开学校前夕,其主要目标是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咨询。传统就业指导的学科基础是心理学,尤其是差异心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就业难问题的凸显,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愈发重要。及时科学的就业指导能够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实现教育系统的预期目标,并在一定意义上实现教育的公平理念。近年来,就业指导的使命更是不断延伸,并有逐步成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的趋势。随着其地位的不断重大,其目标也有所转移,由帮助学生做出择业决策,转向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管理技能的培养。现今的就业指导已经不再是简单化、表层化的,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而直接的择业决策的传统就业指导,而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帮助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作出符合自己性格特点、职业兴趣、知识才干和理想追求的规划和管理。与此相适应,就业指导的主要学科基础也应该有所增加,除了心理学外,还包括教育科学、社会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众多学科。[6]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广大学子如何更好地适应飞速变化的时代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大学变革势在必行。大学教育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将企业组织的生涯管理及其具体实施导人大学的教育管理之中,旨在增强大学教育的引导功能,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也切实让学子们能更早地树立职业目标,动态调整自我行为,规划职业生涯,以适应社会需求。完成生涯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达到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知识经济时代下适应型人才的目标。[7]美国的研究标明,目标转变后的就业指导不仅对学生所做教育和职业决策的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整个学校的校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个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个体的积极意义包括:(1)明确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目标,提高学习动力;(2)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认识社会职业和人才需要,增加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针对性;(4)学会规划人生,提高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5)促进人际和谐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包括:(1)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提高学校管理其学习生活秩序的效率;(2)促进大学生提高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风和校风;(3)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自身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减少教学安排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冲突;(4)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减少学校处理危机事件的需要;(5)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从学生个体和校园文化双向互动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热情、学习态度、学校营造的学习氛围,都影响着学风的形成。学生参与形成学风,学风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参与,两者良性互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活目标,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和态度,既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职业规划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文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培育职业发展协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促进校园文化生活的繁荣。总之,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同时在帮助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学生在参与相关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展现自我,培养合作精神,又能增强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高校中及早并且充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更加有助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三、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

当学校借鉴企业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方法,将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主要目的就变为提高学生认识自我、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以及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和决策的相关知识和执行力。这对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指导方面,学校除了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以外,还必须采取以学习为中心的方式,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纳入到学校课程之中,加强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体现出其广泛性,其应面向所有学生,作为所有学生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只针对某些特殊的学生。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要性认识,学校必须使这种教育包含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之中,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需要,因材施教。第三,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职业生涯的主体,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将经验反思、经验学习、自我导向学习与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具体而言,独立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这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起点工作,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水平的第一步。对于独立学院学生而言,树立对职业自信心又是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的基础。(2)帮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认识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制定出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这是培养学生构架完善知识结构、对未来发展领域深挖掘的阶段。对独立学院学生而言,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范围和职业前景,将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帮助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断纠偏和提升自我素质。这一阶段是生涯管理的关键方面,也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成果显现阶段。对于独立学院学生而言,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校园科技、文化、社团,以及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将有利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繁荣。

(二)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原则在独立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有三个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一是分层次组织教育内容的循序渐进原则。即注重学生发展动态,及时把握发展进度,了解发展情况,建立系统、动态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目标的调整、努力方向和方式的改变奠定基础。遵循这一原则,就要求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心理发展规律,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二是分类别实施教育方法的因材施教原则。即结合个性,因人而异,规划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要求创新的时代,只有充分发挥个性特点,把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土壤,才可能涌现出创新之苗。遵循这一原则,就要求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职业发展要求开展教育活动。如毕业后计划继续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与毕业后计划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工作的学生,以及毕业后计划进入商业企业从事工作以及计划自主创业的学生等,他们需要积累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相应的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计划也各有不同,对此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甚至是个别咨询。三是旨在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性原则。即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我想学到如何学,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可能并不成熟的自我规划,然后再加以引导。只有成功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才能达到提高学校教育和管理效率的目的,也只有促进他们学会自我规划和管理,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胜任工作,从而真正成长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