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06:21: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本科课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考核改革的措施与途径
综合对比国内外医学教育考核上的差别,国外考核形式有:理论考试、论文报告、讲座及参加教学、研究项目等。并且其教育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很强,有完善的毕业后教育的评估体系。目前,国内医学院校考核形式单一化,基本上以理论考试为主,即采用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学生一门课程的最后成绩。而这些仅仅检验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效果。应该说这种考核形式制约了医学生创新思维与探求欲望,对医学生整体的素质—即整合与逻辑推理医学相关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检测和评估。这导致一些医学本科生虽然笔试考试优秀,但是其医学知识综合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同行业间团队合作以及与病患交流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同时,医学院校的考核在医事法律法规及医德方面缺少测评,这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所应缺乏的。故临床本科医学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需要从以下2点进行思考。
1.1正确的考核观念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出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学人才,这便是医学院校培养的目的。作为新医学模式人才的应全面掌握医学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仅仅是满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医学探讨和创新精神的建立。正确考核观念的树立不仅仅是针对医学生,同时更包括相关教师与教学管理机构。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确切的说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考核的目的在于不仅仅在于得到一门科目考试的成绩,而是对这门独特专业能力的考核。而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们则应考虑得更多,应根据考核的结果来完善教学体制,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们明白考核不仅是对知识的考试,更是对能力、素质和道德的检测,建立与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模式。只有当医学院校的全体师生树立了正确的考核观念,才能发挥课程考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2系统的考核方式近年来,我国各医学院校对课程考核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譬如:考教分离、建立试题库,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主干,综合专业理论考核设计,取代单科分时段笔试考核。增加学生参与临床工作,考核中增加临床病例讨论,辅助检查分析的考核。不同的课程考核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不能均为“一张考卷”、“一个分数”的区别。对课程的考核应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应多次、多人、多方式考核。将日常课堂与见习表现纳入考核选项,并注重课程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综合性的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才能将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应在完善各学科课程考试形式的基础上,在五年制本科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里,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并应加大临床能力训练,以全方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决策能力。同时,将医事法律法规及医德方面的测评分别融于这其中,这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进行基础综合考核评价,以评估与检测是否熟练掌握临床相关基础知识以便进入临床专业科成的学习;第二阶段、而在三、四年级临床专业相关课程结束是对所学临床知识及见习经历进行综合性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第三阶段,即临床实习阶段,最后在毕业前进行毕业考核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全方面掌握了现阶段的所有临床知识、并融会贯通且运用自如在临床工作中。形成一个“基础知识考核—临床综合考核—毕业考核”三阶段的完整考核评价体系,全体师生根据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做出相应地调整。最后,建立完备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布鲁姆教育理论”中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2小结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考核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得到广泛的重视。考核在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促进医学生们对当前医学教育改革措施和趋势的认识和学习,并且提高医学生应对迅速变化医疗卫生环境的能力。致力于培养拥有较高人文素养与临床技能的全方面合格临床医生。同时,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医学院校需要不断的探索并完善教育考核体系,以满足医学事业的需求,培养更优秀的21世纪医学人才。
作者:吕祥威徐彤彤余帆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1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南北15省24所体育院系主管全面工作和主管教学工作的41位中层领导的调查,研究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1)专家访谈法:走访了9位专家,征求他们对本研究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意见。2)问卷调查法:效度检验后的问卷共发放46份,回收42份,回收率91.3%。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率97.6%;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07。
1.2.2数理统计法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究结果与分析
2.1培养目标规格分析
2.1.1培养目标分析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目标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1980年、1986年、1991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都是“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在师资欠缺及计划经济“统招统分”的当时,这一定位是准确的。1997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下达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中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是“……毕业生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需要而确立,这是完全正确的,除此,培养目标和以往一样定位在“中等学校”,这是值得研究的。就广东的情况说,近些年已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联系到计划外的地区小学任教,有的跨越教育战线。再次,国家已正式提出“小学教师大专化”,中等师范学校已停止招生。这样,小学为大学本科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面对如此的社会实际,笔者设计了“21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这一问卷(表1)。可见,扩大专业口径已几乎形成共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在原“中等学校”基础上拓宽到“小学”,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化的需要,如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它具有动态性特征,可通过部分选修课程去实现。
2.1.2培养规格分析问卷结果反映了“专才型”已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复合要求,“通才型”体现不出专业特点,也不符合社会需要,唯“全面发展略有所长型”集前两者之长(表1),避前两者之短,既有较扎实广阔的素质基础,又有专业特长,最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技能并重”答卷人数也极其显著地高于“以技术为主”和“以理论为主”。理论和技术是同一专业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宜人为地分主次,造成学生专业思想的偏差。弄清了上述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应该是: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生、热爱本专业,教书育人,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意识和精神;2)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体育师资所必须的体育教育和人体学科的理论知识;3)掌握中等学校、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教学,指导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指导课外及社会体育活动的能力;5)掌握一种外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6)具有健全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2.2专业课程结构及其特点分析
2.2.1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紧密联系
2.2.1.1把好必修课程关,增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普遍存在必修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比例大,计划性强,选修课程门数少,教学时数比例小,灵活性不够的现象。即使“试行方案”中必修课与限选课、任选课之比也只是7:2:1。在本文的调查问卷(表2)该一问题的三种选择“7:2:1”、“6:2:2”,“5:2:3”中,专家们差异极其显著地选择后者,可见课程设置的主要倾向。居于这一认识分析一下“试行方案”的课程结构:“试行方案”把课程分成主干课、一般必修课、系列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从课程结构来看是合理的,专家们以36:3:2的极其悬殊的答卷人数比例肯定了这种课程结构。但是,“一般必修课”共13门,要求只选8~9门,所以,这一模块从实质来说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此外,列出这13门课程应被认为是较主要的课程(有些还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选修的结果必然导致4~5门课程落选,这些课程在选修课的系列中再没出现,这样,不意味着“一般必修课”中落选的这几门主要课程再也没有被选择的机会了吗?落选的假如是一些较主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又将如何呢?考虑这一实际,笔者把整个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把原“一般必修课”中被认为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的“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与测量”(合并)、“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等5门课程与国家定下的9门主干课程合为一个模块列为必修课程。把体育史、体育概论以及与运动生理相邻的学科“运动生物化学”分别列入第2、第3系列限制选修课程,“健美操”、“舞蹈”、“其他球类”、“区域运动项目”等4门实践课程列入任意选修课程。此外,在任意选修中设置1至2门(共60—72学时)跨系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既保证(或说加强)了基础课程,又减少了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程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尤其是增设了跨系选修的课程,保证了本专业的横向联系。按“试行方案”提供的每门课程参考学时,调整课程结构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是5.3:4.7,接近5:5的国际课程趋势。这样,各校便可不限于一个模式地发挥自己的机动灵活性,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多地选择自己的课程,这为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加强横向联系和拓宽专业,除本专业外,应该创造条件开设辅修专业。
2.2.1.2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质量培养师资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本课程设置始终紧紧地对着这一焦点,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确保师资的质量。具体表现在:
1)如前文说的合理地设置必修课程,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保证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此外,适当加大学科的比重,在本课程设置中,按“试行方案”给出的每门课程的参考学时算,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是6.1:3.9,较合乎专家们有显著性趋向的3:2的课程选择。
2)将体育游戏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试行方案”中增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教学存在两驾马车的现象,在竞技场上各走各的路,难以结合在一起,也很少联系中学的实际,学生毕业后到中学教学,生搬在大学时的那一套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至使体育课难以进行,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高分低能”成了专业教育的通病。增设这门课程,确实是几十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不需要象每个运动项目教学一样很细致地研究每一动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这是每一项目的教学任务),它需要的是如何联系中学的实际,模拟中学的体育教学,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群都得到正常发展的形式、手段和方法。这一课程的设置,对把握体育教育的实质,寻求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专业学生的组织应用能力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它与很多体育项目有着深远的渊源联系,既容易互相结合,又容易转化,既容易开展教学,又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体育游戏与教材教法合并成一门课程”的专家问卷(表2)中,可以预见,这两门课程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联系中小学的实际,探讨体育教学的形式,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必将带来美好的前景。
3)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程,对比“试行方案”将之作为“供选择的必修课程”更能体现其地位,更能适应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将改为“体育与健康”的发展需要。
4)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除参考“试行方案”给出的课程外,还增设“其它运动”等一些内容,意在结合各学校的实际,尽可能多地挖掘各种各样的体育方法和手段,以竞技及非竞技的内容共同组成实践教材体系,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体育活动的大众化程度,实现体育的竞技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等的多重目标。此外,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和教育。所有这些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等互相结合,将有效地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
2.2.2加强专项选修、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赞不赞成开设一主一副的专项选修的问卷中,“不赞成”者居多数,并且与“赞成”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采取问卷择优法,在课程设置第一系列限制选修(专项选修)中我去掉了“试行方案“中的副项选修,规定每人只限选一项,将原来副项的60学时增加在这一选项上,共280学时。取消副项选修实质上是加强了专项选修。因为副项选修只60学时,要在已经学过的几个主要项目中重新选择一项作副修,等于炒冷饭,不能如愿地提高副项的技能。但是,如果将副项的时间集中在一个项目选修上,效力将大大地提高,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原因是:学生入学录取文化分数线逐年提高,部分学生是临时从其他理科转考体育的,体育基础比较薄弱;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总教学时数的压缩,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越来越少,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有不牢固的现象。集中一个专项的学习,既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专项的水平,培养专项的兴趣,又能通过专项的基础强化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有利于“全面发展略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有利于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观点看,也有利于体育的社会化。
2.2.3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和各门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科的互相交叉、渗透,学科课程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专业课程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呢?有的国家采取增设课程的办法,我国也曾用同样的办法,结果课程挤得满满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现象引起教育界的普遍不满。其实,增设课程是必要的,它反映了课程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单靠增设课程去适应科技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专业的时间有限,人的精力也有限。本文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以及对选修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去解决上述的这些矛盾。所谓“课程综合化”即是把两门以上的相近课程加工、整理、综合成一门课程。如本文中把“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合并成“体育统计与测量”,“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成“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必修课程这样的综合(或说整合)笔者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根本保证,但随着选修课程时数的增加,必修课程时数相对减少,必修课程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在这样情况下如果分科越来越来细,都为顾全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增设必修课程,显然是很不适宜的(我国这种现象不能说是没有的),不但不能增设,还须把相邻或同类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使必修课程成为复盖面广,内容精,没有交叉重复而又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这样,既可服从于课程的整体结构,又可保存一些必要的基础课程不至于因学时不足而被排除,更可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少而精地提高学习效率。所谓“课程小型化”即是把一些专业性较强以及新发展的课程简约,设置成一门耗时不多的课程。在专家问卷“你认为选修课程宜于‘小型化’或‘综合化’”中,赞同“小型化”的居多数,并且与“综合化”的差异显著。根据这一选择,在选修课程中,我多设“小型化”课程,(除专项选修外,其它每门选修课程在30学时左右)。其理由是:选修课程大多是新兴课程,它较集中地反映了当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有的是专业的深化课程,同时也都是个性化的课程。选修课程小型化,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选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又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又能在多方面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多方面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以上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设置的两个方面,它通过选择课程的计划性、指导性、自由性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
3.3教学时数及学分在课程的总时数问卷中,主张2500—2600学时者12人,主张2600—2800学时者21人,主张2900—3000学时者8人,最高与次高之比,u值是3.443,P<0.01,主张2600—2800学时者极其显著地高于另两者。总学时定于2600—2800学时为宜。除去公共课,专业课时数2000学时左右,按必修课占53%,选修课占47%的比例分配(见课程结构图)。至于学分制的问题,“学年学分制”和“全学分制”的专家问卷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宜由“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逐步过渡。
3.4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教育实习的时间短,与外国有较大的差距,在专家的问卷中,主张4—6周者5人,主张6—8周者15人,主张8—10周21人,最高与次高者比较,u比值是2.085,P<0.05,主张8—10周的人数多,并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教育实习的时间在8—10周为宜。时间可分散,形式可校内校外互相结合,以校外为主。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应停课进行”的专家问卷中,“赞成”者15人,“反对”者26人,u比值是3.794,P<0.01,“反对”者极其显著地多于“赞成”者。毕业论文宜于课间进行。理由一,教学的安排可相对宽松,能较合理地分布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时间;理由二,可超前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结论
1)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规格应该是思想品德好,理论与技能并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略有所长,能胜任中小学的体育及健康教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才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
2)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多,计划性强,选修课程少,灵活性不够,,按统一的模式培养学生,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应在把好必修课程关,保证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程的时数,增加选修课程及时数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的质量。
3)适当加大专项选修的教学时数,在提高学生专项水平的同时,通过专项强化他们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
4)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5)课程总学时数宜在2600—2800学时之间;应由学年学分制逐步向全学分制过渡。
6)学生教育实习可校内校外互相结合,以校外为主,分阶段进行,时间在8—10周为宜;毕业论文应提早在课间进行。
1高师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1.1幼儿园教师专业要求出台新标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根据新的专业标准文件对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作出相应修订,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师专业要求。
1.2生源多样化增加了师范院校办学压力
随着近几年学前教育师资需求的猛增,各层次的师范院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并呈现出生源种类、学段层次的多样化特点,还出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等新的培养模式。生源的增加势必加大师范院校的办学压力,将会面临师资短缺、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因此,根据自身的办学情况重新调整课程体系,是每个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2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依据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既需要从教育方针政策层面把握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还应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更应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2.1依据学前教育相关文件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首先关注政府颁布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新政策的角度把握新时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要求。除此之外,还包括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学前教育课程、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标准方面设计各类专业课程的开设。
2.2依据学生专业发展需求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儿童相关的各种产业也相继兴起。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毕业之后面临的就业选择也相应增多,如早教机构咨询、儿童产品开发,儿童传媒与图书策划等行业都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新热点,不同的职业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因此,在本科课程的种类和结构上应体现学生新增长的专业发展需求。
2.3依据本地、本校特色进行专门设计
本科学前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结合院校自身情况,发挥院校办学优势,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学前教育资源,构建更具开放性和特色性的课程体系。
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结合上述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应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课程因其特点和职能不同,在结构和编排上又各有侧重。
3.1通识教育课程体现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在专业知识层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具备通识性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基于此,通识教育类课程应使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迁移;使学生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3.2专业教育课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教育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形成科学的专业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通过开设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概念,形成学前教育学科的知识框架和概念体系,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所涉及的基本研究问题、学科特征以及学科研究范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专业理念。专业教育选修类课程,是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教师素质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所开设的能够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事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理念,启发学生新的专业学习方向的课程。例如,学前教育政策解读、中外学前教育热点透视等。
3.3教师教育课程提升学生保教能力
教师教育类课程遵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依据现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开设一系列课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保教实践能力和从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可包含师德修养模块、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升模块以及幼儿专业教师技能模块三大模块,高度迎合了专业标准中“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其中,师德修养模块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升模块通过理论讲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各领域教育的基本学科理念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策略和实操性技巧,有能力以专业的意识与行为开展较高水平的保教工作。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模块则强调“学以致用”,不仅着重于帮助学生习得较强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如何将专业技能科学地、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保教工作中。
3.4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环节安排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特征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资源,以“全程化实践实效性提升”为实践环节组织原则,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见实习及实训质量。1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实践平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具体保教情境的观摩与训练。通过加大教育见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与更多优质示范性园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见实习平台。其次,广泛开展与少儿图书馆、电视台、早教机构、少年宫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在多种多样化的活动中开阔眼界,检视并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2加大“校园”互动,实施“双导师制”。通过加大入园见习的力度,利用优质园所特有的的园所文化和保教理念给予学生专业学习和价值观念的启示。实行“双导师制”,聘任优秀的幼儿教师担任实验班学生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学法等进行全程指导。利用幼儿园优秀教师丰富的保教经验和名师风范引领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学生在学校和幼儿园不同情境中的学习,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见证或检验于实践情境中;结合教师的理论引领和幼儿园教师的实践引领,从学习情境到工作情境中深化学生的专业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课内实践结合入园见习,加强实践针对性。为巩固学生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将教育教学原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相对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应加强课内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展示、录像观摩等手段让学生在课内提高对相应教学内容的认识。同时,根据每学期开设的相应理论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园见习,如开设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可组织学生入园观察幼儿身心的特点和教师的保教行为。每学期的见习目的各有侧重,力图帮助学生获取能够在理论与实践间融会贯通的能力。4技能课程对接专项实训,提升专业技能实用性。专业技能的获得,最终指向保教行为的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根据保教工作的具体要求分为多种类型。在学生获取基本的音乐、美术和语言类专业素养的同时,结合当前幼儿教师保教能力的最新要求,对本科学生开展当前就业市场上稀缺的学前教育人才所应具备的专项技能实训,如奥尔夫音乐、蒙氏教学法、儿童戏剧、感统训练等。通过有效地利用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资源,发展学生必备的专项技能。5创新素质拓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符合幼儿教师具有“多能一专”的综合素质的标准,在实践环节还应加强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如目前对幼儿教师推荐考取的育婴师、营养师等证书培训。其次,创设多种职业情境,帮助学生拓展就业平台。如主持与演讲、玩教具开发、儿童产品设计与开发,幼儿图书、杂志编辑等。
作者:段媛媛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一、酒店管理人才KSAs需求研究概述
新的研究表明,不仅领导力、人际交往能力是重要的,而且财务管理能力也逐渐成为必要技能。Kay与Moncarz在2004年为酒店业管理者所需KSAs建模,包含了4大方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相关技能。综合KSAs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归纳成功酒店管理人才所需具备的KSAs包含以下6方面:领导力、人际交往能力、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高等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酒店管理人才KSAs研究结果无疑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了思路。西方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培养学生技能。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典范,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培养出了众多出色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它独特的教学模式驰誉世界,成为国际公认的“洛桑模式”。
二、以KSAs为导向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享誉全球,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旅馆业管理人才的学校,而且重要的是自1893年创立一百多年来,它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旅游教育理念的探索方面成效突出,培养出了众多出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洛桑模式”的成功体现在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教育模式的诸多方面。然而就本科课程设置方面而言,洞悉酒店业市场需求,并且能根据市场需求与变化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则是它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保持教学一直领先的根本保证,也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一贯做法。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2013年更新的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酒店管理人才KSAs相关课程占比高、力度大。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本科课程当中,与酒店管理人才KSAs六大方面相关的课程共有28门,课时共计845学时,128学分,占总学分的74.4%。其中财务管理方面涉及6门课程,共计175学时,22.5学分;市场营销方面涉及7门课程,共计250学时,35学分;信息技术方面涉及2门课程,60学时,7学分;人力资源方面涉及2门课程,45学时,6学分;领导力方面涉及6门课程,245学时,36.5学分;人际关系能力方面5门课程,150学时,21学分。不管是在学时,还是在学分占比上,酒店管理人才KSAs相关课程都较高,几乎每一学期都有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际交往与领导力方面的课程,充分体现了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力度。
课程安排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洛桑酒店管理学院KSAs相关的六类课程贯穿于大学三年,形成由浅到深的“知识链”。以市场营销类为例,课程从最基础的“营销基础”、“酒店业营销实操”到中级的“市场营销与收入管理”、“服务营销与管理”,再到高级的“市场表现”、“数字营销”、“营销情报”,可以看出,从大一到大三,课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大学三年里学生对于酒店业营销相关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国国内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则是突出厚基础,不仅“课程群”的设置相对偏少,而且各门课程之间往往缺乏由浅入深的连续性。课程与行业现状紧密联系,实操性与针对性较强。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紧紧围绕现代酒店管理人才KSAs所需,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实操性与针对性。把所需掌握的KSAs具体化,例如课程内容包括如何识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实操酒店业营销手段,如何制作电子表格,如何进行商务沟通,如何维护人际关系等等,课程上所学的内容在随后的实习和实践中都可以运用。在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面,针对酒店餐饮与住宿部门的不同,学校专门设置了单独的两门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在特定背景下与顾客的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类似这样的课程,在我国的本科教育中则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课程突出时代性与创新性,如“数字营销”课程,培养学生在新兴媒体平台上进行酒店营销的能力。与其相比,国内高等院校宏观性概括性的课程较多,针对性具体性的课程较少;理论性课程较多,实践性课程是少之又少。课程与实习搭配得当。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课程结构与实习安排搭配有序。学院规定,从新生入学开始,每学完一个门类课程,就要进行6个月的实习。在课程安排上,实习之前的课程也是以实操性课程为主,如“营销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职场行为表现”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攻克实习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并让学生在实习中去体会加深;在学生拥有了实习经验之后,总结归纳实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积累的经验,课程便提升了高度与理论性,如“营销情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与财务指标”等。尤其在大三时,课程重点放在了领导力的培养上,设置如“战略管理”、“酒店发展战略”、“创业与风险管理”、“创新管理”等课程。相比,我国国内有些院校的酒店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不少管理课程安排在学生酒店实习之前。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历,很难对管理学的内容有深入理解,更无法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灵活运用,教学效果不显著。注重培养学生软实力。除了技术性课程以外,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于学生“软实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仅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设置了5门课程,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与能力。
在管理能力的培养上,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课程大都安排在大三,大三的学生因为有了之前的酒店实习经验,所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力与应用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能结合每个人各自的欠缺有针对性的提升。与之相对的,目前我国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还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强调以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技能,与学生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力度还有待提高。总体来说,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本科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培养优秀酒店管理人才为目标,密切关注酒店业的发展进程,把行业管理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能力(KSAs)消化在每类课程当中,成为便于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目标,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操性、时代性,循序渐进,课程设置不仅注重“硬”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学生“软”的实力能力的培养。而且,学校还把了解酒店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研究酒店管理人才实际KSAs需求、洞悉人才市场倾向作为培养酒店业管理人才的前提与方向;把顺应市场需求与时代需求,及时更新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这就保证了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了与时代要求相符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我国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起步晚,课程设置上一向重学问轻技能,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强,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KSAs特色尤其是洛桑模式无疑给我们改进调整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阿荣娜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加强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的渗透,突破课程分割和重复的弊端,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科学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构建校级公共基础课平台(1)建立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平台和校级公共基础课实验中心,以基础课改革为切入点,重点建设一批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面大、涉及面宽的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近年来我校公共基础课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16项,标志着我校在基础课改革探索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5]。(2)加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建设,鼓励学生文理渗透、学科交叉。(3)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通识系列课程建设,加大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比例,在选修课设置上注重“深、新、广”的特点,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
增设探索性实验学校制定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规划,设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专项经费,先后分5批共投入515.5万元,用于资助各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学校把经两年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固化在教学计划中。开设探索性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实行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整理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建立方案的能力[6-8]。
引入研究性学习一是开展研究性教学,及时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最新科研成果、实验新技术等编入课堂教学,将研究实践融入教学过程。追踪学术前沿,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最前卫的观点、最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走向科研领域。二是引入研究性学习。根据条件,教师把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或探索的实际问题,将科研课题有选择性地分解出研究项目,拟订研究性实验项目,交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完成。既可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素养,又可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9,10]。
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学校新建面积为20000m2的基础实验大楼,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按学科大类进行实验室整合,将原来分散在各学院的11个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实验人员进行重组与优化,组建校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完成了全校17个学院的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组建,每个学院要做好院级实验公共平台的总体规划和对现有实验室调整、重组,按学科大类划分,打破各种界限,建设满足本学科和相近学科实验教学要求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和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共用、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学科专业平台,两个平台组成学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在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实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使中心成为实验教学的实体和共用平台。(2)在实验平台建设的同时,创建新的实验课程和“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3)设立各类创新实验室、跨专业模拟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室,将本中心共用性强的大型精密仪器集中管理、开放使用、有偿服务。学校为创新室购置一定数量的技术先进的仪器,并建立网上预约系统,实行开放式管理。如工程学院的创新开放实验平台年平均容纳创新活动学生1000多人、创新实践20000多人时。经过建设,校、院级实验中心已有4个被评为广东省教学重点实验室、11个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加强网络教学体系建设学校投入5000多万元兴建校园网和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加强网络视频资源库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进一步丰富数字教学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资源共用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校级实训中心学校投入1亿多元对教学基地设施进行扩建和改造,并成立教学科研基地管理处,对教学科研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并统一调配资源。为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训练需求,学校还分别建立了农事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技能训练中心等3个校级实训中心,供全校有关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科研活动。学校建成了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11]。学校建立“引进、培养、扶优、激励”的教师培养管理体制,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大力加强和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2)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并重,制订实施《培养跨世纪人才“千百十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和配套政策;(3)优秀青年教师评优工程,提高进入门槛,确保人才质量;(4)优秀教师培养工程,从教师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国内外进修,到选择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重点资助培养,从2010年起每年遴选50名3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5)聘企业兼职导师队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指导;(6)实施名师工程,建设教学团队,组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制度。目前已评出校级教学团队18个,其中3个获国家级团队立项建设;(7)实施“实验人员首席制”,吸引高水平教师管理实验室和讲授实验课程,并将实验技术骨干纳入学校教师科研队伍中的“千百十工程”管理,促进优秀学科骨干成长[12]。
构建产学研三结合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3,14]。学校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有2个以上的校外现代化产业教育基地,并在校外基地建设中特别注重学校与企业兴办多学科产学研联合体。建立起学校—企业—基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和由企业、学校、行业共同参与、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我校已建有6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承担39个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平台32个。基地以现代产业的教学为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优良的实践平台。如学校与广东某食品集团开展了包括禽畜育种、疾病防控、新兽药创新、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有机肥料、信息技术、循环经济等多领域的整体合作。参与合作的有动医、动科、园艺、资环、信息、经济管理等学院。除聘请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外,相关学院派驻该集团的教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将现代化、前沿化的生产技术、管理、信息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与企业合作建立的研发平台,开展全真式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素质培养、技能训练、能力实践、岗位体验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大型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培养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准确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产学研合作开创的模式,已成为我校学科建设和办学的重要特色。
结合专业开展课外创新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各学院结合专业开展各类创新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学生设计的题目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打造多个品牌活动,并吸引了我省多所高校的学生组队参加。近三年来,参加科技节系列活动的学生达到3.6万多人次。近年来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2000多项,学生公开发表源自创新项目的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部分论文刊登在权威刊物或被SCI收录。如桂顺华、杨韬同学在影响因子为3.39的SCI期刊“AnnalsofBotany”;林学院2005级学生巫盈盈的论文《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园林》(中文版)2009年第8期上发表[15]。
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由于加强了创新环境和条件建设,实施了有效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并选派高水平教师作指导,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优秀拔尖人才不断涌现,专长生、特长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在各类科技学术活动和竞赛中屡创佳绩。2006~2011年,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广东省金奖8项、银奖11项、铜奖8项,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项;在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广东省特等奖5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59项,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尽管逐年扩招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但我校本科生的就业率却逐年提高,近年来本科生就业落实率在95%以上,部分专业学生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作者:郑茵罗学柳郑金悦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华南农业大学设备处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分析,构建了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针对诸多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工商管理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近几年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政治素质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由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所以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校的发展。
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涵盖了管理学、经营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经济及法律等多门学科,大多实践性非常强,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展实践和实训活动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专业多,实践教学的组织环节复杂。如何打破传统单纯地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加速理论教学的进程,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是摆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还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依附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现有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管理上,“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观点仍占据主流地位,学校的教学奖励通常倾向于课堂理论教学。而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奖励薄弱。重视对于学术理论研究的奖励,而轻视对于实践教学的奖励。如此的教学管理导向,形成目前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术科研、忽视实践环节”的教学观念。
2.校内软硬件实践教学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但目前由于各高校由于经费的限制,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践教学很多采取合并、裁减、模拟甚至“以讲代练”等权宜之计。
3.校外实训基地匮乏,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检验知识与技能,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很难真正变成自己的能力。但是在当前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训、实习,使得高校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即使是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缺乏重视和管理,大多数也是名存实亡,未能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4.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目前大多数工商管理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各类工商企业缺乏真正的认识,对社会缺乏应有的、全面的、客观的了解,更谈不上切身体会和实践,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少真正的专业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显得“功底”不足,影响实践的效果。
5.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滞后,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科学权威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考核办法的,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估中的权重太轻,与实践教学的地位不相称。公务员之家
二、改进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既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更深层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因此应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着力点放在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和强化教学条件支撑体系等方面。
2.改善硬、软件环境,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经费的数量,全面规范校内实验室建设,出台有关标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出色人才,打破系部界限,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各种实验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从企业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来实验室作为兼职指导教师,让他们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给学生进行讲解,现身说法。
3.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与技术优势,与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产学双方共同参与、双向推动的运行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实践指导,也便于实践企业接受与指导学生的工作上积累经验。
4.培育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调研及咨询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5.科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的特点,制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和强化教学条件。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摘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染敏电池)是近年来科研热点之一。针对本科课程设计而开设的染敏电池实验,有助于将高年级本科生推向学科前沿。然而,在实际科研中,染敏电池实验具有工作电极制备步骤繁多、染料成本高昂和电池I-V性能测试设备昂贵等缺点,并不适合于本科课程设计之用。本文分析了简化工作电极制备过程、使用天然染料和粗略测试电池I-V性能的可行性,设计了适用于本科生课程设计的染敏电池实验。
关键词 课程设计;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可行性;设计
自1991年瑞士科学家Grätzel发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染敏电池)能量转化效率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工作以来,染敏电池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对电池高效率的追求决定了其制备过程复杂,原材料成本高昂;对电池性能的准确测试则决定了相关测试设备价格不菲。染敏电池制备和性能测试的高门槛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参考部分科研文章中使用的染敏电池制备和测试方法,结合笔者在染敏电池科研中的体会,分析了简化染敏电池工作电极制备过程、使用天然染料和粗略测试电池I-V性能的可行性,设计了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的染敏电池实验。
1 科研工作中染敏电池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1.1 染敏电池工作电极制备
科研工作中,为获得高效率的染敏电池,典型的工作电极制备步骤为:1)以异丙醇钛为前躯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二氧化钛胶体溶液;2)对生成的胶体溶液在250℃进行水热处理,保温12h,得到尺度为20~30nm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混合物;3)强力超声以分散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4)通过旋转蒸发和离心分离,除去混合物中的酸和水分;5)将混合物和松油醇、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充分混合,强力分散,低温下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得到TiO2醇体系浆料;6)将所得TiO2醇体系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成膜,退火烧结,得到TiO2多孔膜工作电极。
可以看出,上述工作电极制备过程中,TiO2醇体系浆料制备占据了整个工作电极制备的绝大部分工作量,并且制备工艺复杂,实验条件难以控制,大大超出一般大学实验教学难度,因此,TiO2醇体系浆料制备方法不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
1.2 染敏电池工作电极的敏化
将制备的TiO2工作电极多孔膜在染料溶液中浸泡24小时(即敏化TiO2工作电极),使之充分的吸附染料。迄今为止,在科研工作中,能够获得高能量转化效率(效率大于10%)的主要有N3、N719、black dye 和Z910等几种染料。然而,这些染料均价格不菲。以N3和N719染料为例,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大约8 000元/g和 10 000元/g,如此昂贵的价格决定了这些染料不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
1.3 染敏电池I-V性能的测试
将敏化后的工作电极滴上电解液,与铂对电极集成,即可进行电池I-V性能测试。在科研工作中,为准确测试电池I-V性能,最常使用Newport公司的Oriel太阳光模拟器,该太阳光模拟器的售价大约在15~20万人民币,加上配套的电流电压源表如Keisley2400、样品台和样品夹具,整个I-V测试系统大约在20万人民币左右。测试设备如此昂贵决定其不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
2 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的染敏电池实验
针对上述科研工作中染敏电池制备和测试的三大高门槛,本文借鉴文献中电池制备和测试一些简易方法,以期降低门槛,使染敏电池实验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
2.1 P25水体系浆料制备和成膜
将商业化生产的TiO2纳米粒子-P25纳米粉末(德国Degussa生产,含70%锐钛矿相和30%金红石相TiO2纳米粒子)和聚乙二醇(PEG,20 000)和水混合,混合比例为10g P25:6 PEG:12g water。将混合物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半小时,即制成P25水体系浆料。相对于科研用TiO2醇体系浆料的制备,P25水体系浆料制备相当简单,而且原材料便宜,如P25纳米粉末每千克售价只有400元。
对制成的P25水体系浆料,使用匀胶机以旋涂方式在FTO玻璃(SnO2:F)成膜。退火烧结,得到P25多孔膜工作电极。
2.2 使用天然染料敏化工作电极
与前文中所提到的科研中常用的几种人工合成高效染料如N3、N719、black dye 和Z910相比,天然染料具有成本低廉、提取设备简单可方便快捷获得等优点,其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一般在1%~3%左右。染敏电池实验中,常用于敏化工作电极的天然染料有叶绿素、花青苷、甘蓝色素和桑椹色素等[1]。天然染料一般采用化学萃取方法获得[2],具体如下:选取颜色较深的新鲜树叶、花及果实为原料, 洗净晾干后捣碎,用丙酮浸泡2~3d。待大量色素被萃取至原料明显褪色,过滤萃取液即得所需染料。将TiO2 工作电极浸入染料中,在密闭避光条件下浸泡24 h,即获得敏化后的工作电极。
2.3 在室外太阳光下进行I-V测试
图1染敏电池的I-V性能粗略测试示意图
在敏化后的工作电极表面滴上电解液,与铂对电极集成(可购买商品化的标准电解液和铂对电极),即构成一个染敏电池。粗略测试电池I-V性能,可在天空晴朗无云、阳光明媚的天气于室外进行,时间在上午11点左右。测试时太阳光垂直入射电池表面。按图1所示电路,通过改变可调电阻值,逐点测量染敏电池的电流和电压输出值,即获得电池的I-V特性曲线[2]。
3 结论
针对材料物理专业课程设计而开设的染敏电池实验,不仅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付诸实践,更有助于将高年级本科生推向学科前沿。本文探讨了简化工作电极制备过程、使用天然染料以及粗略测试电池I-V性能等3方面实验内容,这些内容在科研工作中均被证明是可行的。因此,本文设计了适用于本科课程设计的染敏电池实验。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在本科课程“C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实施个体差异评价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个体差异;C程序设计;教学
教育评价中,个体差异评价是把被评价对象集合总体中的各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一个个体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1],可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学习发展情况和学习优势及劣势,有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本科学员来自全国不同地域,军地升学形式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因此同一个班级中学员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异。为提高“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阅、问卷调查、阶段考试多种方法采集学习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评价数据,利用个体差异评价方法,为每一名学员建立坐标系,分析某一时间点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某一时间段的学习水平变化以及在整体中的相对学习水平。由此掌握每名学员课程学习情况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策略调整,指导学员把握自身特点,认清学习重点,巧用学习方法,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
1分析课程知识架构,多种方法提取评价数据
课程的知识架构分析是提取学习过程评价数据的基础。首先,从课程知识点构成角度分析,《C程序设计(谭浩强 第三版)》共13章83节153个知识点、64个重点或难点。这些章、节、点及之间的联系,构成了详细的课程知识网络图。评价学员学习水平主要是分析学员对整个知识网络图的掌握程度。其次,从教学内容特点分析,课程内容可划分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三种基本设计结构、复杂数据结构及应用三部分,教学中可针对这三部分进行评价小结。再次,从课程教学过程角度分析,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分为新授课和综合应用两个阶段。新授课阶段是先从知识点入手,逐一掌握每一节、每一章的内容,同时理清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注重对C语言语法的评价;综合应用阶段要求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综合问题,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程序设计能力的评价。
在“C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追踪学员在各个阶段的学习发展变化,笔者从课堂提问、作业情况、调查问卷、阶段测验四个方面入手,量化评价数据。课堂提问主要通过概念复述、算法描述、模拟程序运行求结果等形式检查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检验其分析、推理、归纳的思维能力。作业分为读程序写注释、程序修改、程序填空、应用编程四类。通过模仿经典编程方法、排除语法或算法错误、补充程序语句、编写功能函数评价学员的学习水平。问卷调查,能够直接获得学员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识和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及建议。在本课程三部分内容的小结处安排阶段测试,在课程结束后安排综合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更细致的学习近况量化结果。
在设计提问问题、布置作业、设计调查问卷或阶段测试试卷时,关键是要科学合理的出题,便于提取有价值的评价数据。一要考虑知识点的覆盖情况,每一知识点都能在题目中有所体现,并应突出对重点难点的考查。二要分析知识点的特点,确定题目类型。例如,需要准确记忆的规则类知识点,可使用选择题型,设计易混淆的选择项,用于考查学员的辨别能力;对需要逻辑推导的算法类知识点,可使用填空题型,让学员通过阅读程序的上下文,归纳、推导、总结,得出答案。三要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考查,增强学员的应变能力。例如,既可以给出程序,要求回答输出结果;又可以给出输出结果,要求完成程序语句。
2统计知识点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
统计知识点掌握情况,就是以采集的评价数据为基础,对照课程知识架构,建立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表,进行量化分析。由此得出学员个体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
2.1建立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表
首先,将课程知识点按照章-节-点的顺序进行编号。将每名学员每一评价题目得分详细情况,以表格形式列出。然后,将每一题目对应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用章-节-点编号进行标注。最后,以知识点为横轴,得分率为纵轴,合并统计每一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并用图表展现出来。得分率低的知识点就是学员学习的薄弱环节。
2.2剖析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由于“C程序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的初期、中期、后期的学习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造成学习薄弱环节的原因有较大差异。教员应及时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弥补学员在学习上的不足。
学习初期,基础知识详细规则的得分率较低,是学习的薄弱环节。例如,与学员以前学过的数学规则不一致的内容;数据类型转换、整除、取余等;规则繁杂的内容;输入输出语句格式;新的表达方式;C语言上下文结构。这些新鲜、细碎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不容易熟练掌握。此时,反复记忆、知识点重现是打牢基础的有效方法。当然,随着以后的学习这些知识点会经常用到,也会促进内容的熟练掌握。
学习中期,逻辑分析及语句表达是学习的薄弱环节。将一个用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用自然语言进行解答比较容易,但是用编程语言描述、分析、解决问题是对逻辑分析能力的较高要求,学员对此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此阶段不仅要让学员反复熟悉三种基本结构的用法,还应该让学员多读程序写注释,了解例程的算法思路;多画N-S图,找出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和表达规律;多上机实验,通过编程排错发现逻辑和语法错误,加深印象。
学习后期,构造类型、指针、文件的概念、应用范围、使用规则是学习的薄弱环节。这一部分是C程序设计应用的核心内容。此阶段的学习要善于寻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把数组和指针在地址访问层面上去理解,有利于寻找解题突破口。另外,比较记忆也是学习的好方法,可以指向数组的指针与指针数组、返回指针值的函数与通过指针引用函数等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对比特点及使用方法。
3描绘学习水平变化曲线,把握规律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水平发展情况是在学习过程的不同时间点,以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为基础,探讨学员个体学习水平的发展变化以及教学方法调整的有效性,寻求学员在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默会知识[2],从记忆语法语句到具备自主编程能力,这个过程中的学习规律,引导学员学会学习。
3.1绘制学习水平变化曲线
以时间为横轴,以平均得分为纵轴,绘出学员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得分点,连接各点,即可得出学习水平变化曲线。由于学习程序设计过程是首先学会语句的固定语法格式,然后学会将语法正确的语句按照算法思想进行有效的排列组合,运行出正确结果。因此,从学习水平变化曲线上可以反映出学员从语法到算法这一学习过程中记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发展变化。
3.2根据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引导学员学会学习
根据学习水平变化曲线分析发现,通过薄弱环节的剖析及教学方法的调整,学员的整体学习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不同学员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记忆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差异明显。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始终较高,说明学员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较强。这类学员学习态度认真,基础扎实,掌握知识灵活,善于发现问题,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教员应多鼓励这类学员自主学习,并加大学习难度。
第二类,学员前期语法阶段学习水平较高,后期算法学习阶段水平较低,说明学员的记忆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这类学员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是对学习内容掌握得比较死板。只看到独立的细枝末节,没有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员应经常提醒学员自己绘制知识网络图,熟读经典程序,总结编程规律,遇到应用题可以先套用某类解决方法,再写出自己的答案。
第三类,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始终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部分部队生知识面窄,底子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接受新知识较慢,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员应及时指导其重新查阅课本基础知识,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也有个别学员学习态度不认真,教员可以通过谈心、上课反复提问等方式,促进其端正学习态度。
4研究相对学习水平,利用整体氛围带动个体发展
相对学习水平是指学员个体学习水平在整体学习水平中的相对位置,通过相对学习水平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学习环境的哪些方面能够深刻影响个体学习水平。在教学实施中以此为指导,创设积极的环境条件,正面影响学员的学习。
4.1用平均值和偏差研究相对学习水平
平均成绩可以反映学员整体学习水平的高低。偏差是指学员个体成绩减学员整体平均成绩的值,用于表示个体与总体平均成绩的差异情况[3]。若偏差小于0,则说明学习水平在平均成绩之下,此值越小说明学员相对学习水平越低,在整体中处于下游水平;若偏差大于0,则说明学习水平在平均成绩之上,此值越大说明学员相对学习水平越高,在整体中处于上游水平。
4.2营造良好的整体学习氛围,促进个体发展
学员个体学习水平深受学员队整体学习氛围的影响。根据学员的整体平均成绩和个体成绩偏差,归纳出学员整体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创设有利于个体学习水平发展的学习环境,带动个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新授课阶段,由于C程序设计入门较难,整体平均成绩较低,学员个体成绩偏差分布集中,分化不明显。此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贯彻赏识教育观念,抓三种典型激励学员进步:抓学习成绩好的典型;抓学习刻苦的典型;抓学习进步快的典型。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可以给学员适当的压力,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
综合应用阶段,基本掌握程序设计规律后,整体平均成绩稳步提高,但学员个体成绩偏差分布发散,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部队生和地方生学习水平差异较大。此时应及时成立学习小组。因为虽然学员的学习能力不同,但都是首次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基本处于相同的课程知识储备高度进行的,更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具体的做法是:利用学员的相对学习水平值可以将学员大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学习水平档次。然后从这三个档次中分别抽取学员,组成脾气相投、合作愉快的学习互助小组。另外,还可以进行宿舍调整和课堂座位调整,使学员处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环境之中。
摘 要:本文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对开放教育本科课程教学中利用合作性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根据课程的类型、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和教学策略有机组合和使用正式合作小组和非正式合作小组学习的策略,并得出在理论学习、实践、讨论、作业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进行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本科教学;合作性学习;正式合作小组;非正式合作小组;行动研究
开放教育是教育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一种必然选择,成人教育教学形式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开放教育,中央电大的试点项目对推动开放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应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
1) 开放教育本科课程教学有教学内容量大,教学时间少,因而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传播量(即信息密度)非常大的特点。教师通常采用讲授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转移给学生,学生被看成空置的容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 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重点考虑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而是根据工业组织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3)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表现为:教师按考试分数将学生分等级,并以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或是否得到继续深造为学生分类的标准。
开放教育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怎么学”这个环节,学生尤其需要教师对其加强引导和帮助,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方式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开放教育本科的学生多为在职成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协作性组织结构的现代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对这种教学现状进行改变。为了尝试改变,近年来笔者利用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行动研究。
1 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才能,如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构筑知识、发展知识、转变知识、扩展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是团队性的,是一种社会活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会产生更多的人际交往,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知识的构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更能让他们对艰苦而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保持热情。合作学习的共同努力成就、积极人际关系和健康学习心态使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1.1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要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要遵守以下的基本要素。
(1) 积极的相互依赖
学生需要相互合作来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给学生制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估方式,平均分配材料和分派不同的任务来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依赖。
(2) 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
学生们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互相激励促进相互间学习活动的进行和完成。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应该形成的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成员可以将知识解释、讲述给其他小组成员听,同时也接受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指导。这需要有一定规则和激励机制的支持,它不会自然产生也不会完全自觉自愿的进行。
(3) 个人责任制
对小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效果的评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但并不忽略对个人的评价。教师用各种评估方法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告知学生所在小组和所有成员,保证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4) 人际和小组相处的社会能力和技巧
除有规则、激励机制和评估的支持外,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人际相处方法和社会技能。教师将社交技能像学术技能一样有目的的教给学生,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取得信任的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化解矛盾的能力等。
(5) 小组学习过程的指导
各小组需要围绕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在确定的时间里共同学习、讨论交流、进行交互,教师和小组通过分配任务、监督过程的进行来保证合作学习过程的正常进行。当然教师还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或建设性意见。
1.2 合作学习小组的类型和特点
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有三种:正式的合作小组、非正式的合作小组和基层小组。
正式的合作小组是一种小组成员关系紧密的学习小组,每个组员在学习活动之中有固定的组员关系。正式合作小组的持续时间较长,几个星期甚至是一学期,同时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组员之间的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互相支持,并共同影响学习的最后成果。教师的工作是建立小组,教给学生必要的概念和策略,监督小组的运作,穿插性地教授合作的技巧,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并用一系列的量规评价合作学习。
非正式的合作小组是一种关系松散的、暂时的小组,它只是为一次讨论或一节课临时组成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材料上来,有利于建立学习的情绪,通常用在讲座和讲授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成对讨论,两人合作记笔记、两人合作阅读、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等。教师此时主要的活动在于讲授知识内容并提供学习材料。
基层小组是由不同性别、能力、种族和文化背景等学生组成的群体,持续的时间较长,他们被当成一个学习的单位并要定时进行聚会。这种小组通常是班级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一种中间组成单位,常常以一种组织的形态而不是一种学习的形态存在的。因此对教师而言,在对某班级讲授课程前这种小组就已经存在了,课程教师对这种小组不能再进行组织或调整。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合用性小组,它与传统教学中的学习小组是不同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2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根据对本科教学情况的分析,在对合作学习原理和组织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工程技术系和文法系本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和“教学设计”三门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研究主要进行了实施正式小组和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以改变当前本科课程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研究。对于基层小组的合作学习,由于涉及较长的存在周期,超过一门课程教学的时间,且其组成及指导超过一个普通课程教师的可控范围,更多属于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因此本研究中没有涉及。
本研究中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进行了综合采用正式和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培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课程以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为主,要求学生进一步使用角色分配、个人职责、小组分工协作等方法进行组内和组间的合用学习,并在半真实的软件开发中体验这些方法在合作工作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进行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通过课堂二人讨论、相互交流和评价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整个研究进行的过程如表2所示:
正式及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本行动研究是实践取向的,采用Ebbutt的可回复性历程模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还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和对教学方法的认同情况进行研究。每门课程的学习评价都是结合个人学习情况和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来进行的,另外教师还提供一些评价量规给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情况和效果的自评。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对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和作业的展示性评价进行。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成绩,按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同(如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主干课和专业课等)所占比例从40%~80%不等。
3 合作学习的实施
行动研究期间,每门课程的合作学习实施不断地得到分析和反省,并不断调整和修改了实施方案和方法,最后形成了各门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实施的计划和具体方法。
(1)“教学设计”课程的合作学习方案和方法
“教学设计”是文法系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程,3个学分,课内54学时,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学生通过本课程既要掌握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掌握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根据课程的这一特点,本课程采用正式小组与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并有的方法进行,正式小组的合作学习主要安排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上,如教学的过程方法与组织形式设计、教学的情境与活动设计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的重点部份(表3),让学生以正式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实践情况分析、讨论、总结和写报告等合作,从而掌握这些内容的知识和技能。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则安排在理论和原理内容的教学中,主要以课堂小组讨论为主。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占课程学习成绩的40%,其它为个人学习成绩,以考试形式取得。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合作学习方案和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4学分,课内72学时,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当代计
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熟练掌握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网络使用、多媒体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知识。该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基本操作方法和过程,然后提出课堂任务,学生以正式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创意和制作等合作来实践这些操作方法,最终完成课堂任务的创意与制作,从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具体技能。在综合实践中,小组间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两两交换任务作品互做评价,培养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因此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完成的不仅是合作学习,还有合作工作。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占本课程平时成绩的80%,个人成绩为20%。见表4。
(3)“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的合作学习方案和方法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限定性选修课。4学分,课内72学时。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但对本科学生来说主要以掌握原理方法为主,对于实践达到水平的要求不高,因此非正式小组的合作学习占总教学时数的1/3,主要安排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上,如视频、音频获取、实时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等。非正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占本课程平时成绩的50%,个人成绩为50%。
通过三门课程利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案进行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研究者认为合作性学习的安排主要应根据课程的类型、教学目标、具体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来综合考虑选用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可以综合采用正式合作小组和非正式合作小组学习,也可以只采用合作性小组或非正式合作小组。合作性学习组织和实施中的方法有:
1) 主要将正式小组的合作性学习安排在需要实践、讨论、作业展示和评价内容和环节上,如课程中对理论原理需要深入讨论和理解,需要掌握技能,需要完成作品(或大作业)等情况下,都应采用正式小组的合作学习。
2) 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成果成为课程学习成绩的组成部份,所占的比例按照课程的类型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但不忽略个人学习成绩。
3)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教授合作技能,注意组间合作学习活动与组内合作学习活动的安排,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馈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4)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施中,老师要为活动的开展准备清楚的指引和资料,让学习者了解学习活动的规则、目的和内容,保证能合用性学习的顺利展开。
4 总结
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以及对部分学生在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表现的持续观察,可以明确知道合作性学习的实施所产生的主要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了解并配合课程的设计意图和理念,从而促进他们在课程的学习中保持积极性,没有将学习的任务当作一种负担。同时让学习者认识到课程的学了听教师讲课外,还有其它有效的方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2) 使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和方法,从参与者的角度具备一定实际经验,也使他们掌握了一些合作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便于教学岗位的学生以后在教学和工作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合理设计和指导他们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
(3) 通过在合作过程中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认识到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作用和乐趣,为学生参加工作后参与团队的工作、与他人合作打下基础。
(4)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与同学进行过学习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清楚和彻底,因此掌握的牢固程度和运用的灵活性都较强。
在本研究中获益的不单是学生,教师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也获益匪浅,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对合作学习的理解等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本研究涉及的课程数量不多,进行合作学习的深度还有一定局限,以上提出的方案和方法不一定带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在更多的课程、更大的范围上进行深入研究。
摘要:“算法设计与分析”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也被很多高校的电子信息及数学等专业列为专业必修课程。本文从教材选择、兴趣培养、理论教学、科研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研究;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算法课是必要且是必须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讲授计算领域中不同问题的标准算法,更重要的是分析其算法复杂度,并且在诸多可行算法中选择一种时间或者空间效率最高的方法。美国著名算法大师Donld Knuth认为“计算机科学就是算法的研究”,他主持设计的TeX排版系统被誉为是“不存在Bug的系统”,这是以大师严密的算法设计基础为保证的。前微软高级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计算机科学实质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则是模拟人类思维的一种算法科学。计算机算法的应用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机器学习、电信及互联网、一般制造业、经济与金融业等。算法技术不仅在计算机领域,而且在其它理工及社会科学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任何问题的求解,都离不开一般性的算法设计原则,在笔者执教的学校,数学和信息安全两个非计算机专业已将该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因此,提高“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水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2教材选择
近年来,国内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其中的《算法导论》是国际上被引用频率最高而且知名度也最高的专著,但是由于它篇幅过长,在国外多用于两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因此难以将该教材系统地用于学时有限的本科教学;《算法设计与分析》是美国工程院院士UIIman等三位大师合著的优秀教材,该书的目的是将算法领域的基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重点在于对算法思想过程的理解,而不是算法的实现细节和具体的编程技巧。但是该书内容和习题难度都较大,因此更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国内的专家王晓东和周培德所编写的教材也很优秀。这些教材都被我们重点推荐给学生作为参考书。
出于上述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沙特学者M.H.Alsuwaiyel所著的《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作为教材,该书基本覆盖了传统算法设计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包含了概率算法和近似算法等一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在传统教材中并不多见,是一些高端算法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该书不是欧美传统名校教材,但作者在南加州大学攻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此该书吸收了欧美优秀教材的风格,且文笔简洁流畅。该书的内容及习题难度适中,便于课堂教学及自学,是一本适合本科教学的好书。
如果一个本科生能够学好本教材,并在后面的硕士阶段,学好UIIman的《算法设计与分析》,之后再将《算法导论》学习好,则必将打下坚实的算法理论基础,为终身的职业生涯所受用。
3兴趣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理工科三年级学生,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数学分析、概率及线性代数的基础,而且具备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等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刚学过数据结构,翻开算法教材,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中确实有部分章节如数据结构,排序算法,图的遍历等取材于数据结构课程。因此会有些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认为是在学习重复的课程。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我们会教育学生两课程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数据结构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果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对其信息处理过程建立数据模型;而算法设计课程的重点是算法的效率问题,其主题是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主要论述如何运用算法技术改进已有一些算法的效率,或者对复杂问题进行求解。
近年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发展迅速,CPU、外存、内存的性能在持续提高,价格却大幅度下跌。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软件的效率已经不再重要了,只要提高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在第一节的绪论课中引用《算法导论》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算法效率的重要性。设有两个排序算法:其一是插入排序,时间复杂度为c1 n*n, c1是一个不依赖于n的常数;其二是归并排序,时间复杂度为c2 nlog n,c2是一个不依赖于n的常数,一般情况下c1< c2。n是待排序数列的长度。对于这两个实质上属于不同数量级的算法,很多人并未真正感觉到log n比n优化多少,甚至当n较小时,插入排序比归并排序还要快速一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n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以后,无论c1比c2小多少,归并排序均比插入排序快速。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排序结果的对比,则效果更为显著。假若在高性能计算机A(10亿指令/秒)上运行插入排序,而在低速计算机B(1千万指令/秒)上运行归并排序。此时硬件条件是机器A比机器B快了近100倍;软件先决条件是 c1值为2, c2值为50;数据集的规模n为100万。
计算得到:
机器A运行时间为2*(100万*100万)/10亿=2000秒
机器B运行时间为 50*100万*lg(100万)≈100秒
结果是惊人的,用了快100倍的机器处理相同的数据集,反而慢几乎20倍。如果数据集大10倍为1000万,那么机器A要算2.3天,机器B只要20分钟,这一差距是令人震惊的。
事实上,算法技术的发展没能跟上硬件的发展,其发展空间还很大,盲目崇尚硬件建设而忽视算法技术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电信应用中,虽然硬件和软件技术发展很快,但是用户的需求更是呈爆炸式增长。一个国家网内就可能有成百万实时在线用户,每秒几十万次用户交互发生,夜间有成千万的话单记录要处理。当一台内存中存放近百万用户资料,则浪费16个字节就是浪费16M空间。如果记录的数据结构及处理算法设计不合理,则内存很容易不够用,大量工作任务会被抛弃。要在这样的平台软件上构建软件,必须对每个字节空间、每个计算机指令的使用优化到位。否则,即便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的软件技术是无法承受高性能、高容量计算的需要的。算法技术能支持开发人员在软件设计阶段从理论层面保障系统的效率达到最优。
经首次引论性教学,绝大多数同学认识了算法课程重要性,明确了学习目的,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理论教学
课程教学组在教材内容上选择了以下内容:
(1) 算法分析基本概念,数学预备知识。这些都是本课程工具性方法。
(2) 堆和不相交理论。介绍了能有效实现优先队列的数据结构。
(3) 归纳法、分治、动态规划。介绍了计算机技术中十分重要的递归为主题的设计技术,递归要求能够将待解问题抽象为递推表达式,确定初试值和递推终止条件后就能将复杂问题化解为嵌套的简单问题。
(4) 贪心算法。介绍了如何求解最优化问题。
(5)NP完全问题。介绍不确定性图灵机在P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这类论题对于培养学生将来思考问题复杂度是个导论。
(6) 回朔法。介绍有组织的穷尽搜索算法,对一些问题尤其是解空间很大的问题有效。我们介绍了3着色、8皇后等经典问题。
(7) 概率算法和近似算法。一般性介绍近20年来算法研究迅猛发展的领域,以扩展学生知识面,但不做考核要求。
其他内容如数据结构、图遍历等是数据结构和图论课的内容,本课程内不做讲解,供学生预习课程时选读;对于域指定问题的迭代改进和计算几何技术等高级课题,推荐学生根据兴趣自学。
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主张双语教学。我们也有这样的规划,但是考虑课程有一定深度,三年级本科生英语运用还有限,为此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先采用中文教学。但是我们鼓励学生同步阅读英文版教材,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科研和国际化软件研发的需要。
5科研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
科研式教育并不是新生事物。在二十年前,我国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就对高年级学生讲授研究生课程,并进行导师制研教结合型教学,使得很多学生读研时就能取得优秀的成果。作者所执教的是重点工科院校,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便于我们展开科研式教学:一是有超过60%的学生主观上有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愿望;二是学校有丰富的图书馆资源,能全文检索CNKI、硕博士论文、IEEE、ACM、ELSERVIER、SPRINGER等中外优秀电子数据库。在教学中,作者也将在科研中读到的一些新颖实用且难度适中的论文摘录下来介绍给学生,并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除了阅读教材,我们还鼓励学生读一些高端的杂志,例如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四大学报,ACM期刊,Softwar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等刊物,从其中检索感兴趣的论题。读核心期刊有几点好处:这些刊物审稿严格,文章无论是学术性、前瞻性、理论正确性及写作水平都有保证;减少检索的开销。读者可以先在这些高水平杂志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后,再广泛检索与主题相关的其它刊物或会议文章。引导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读高水平论文并不是过高要求,算法设计及数据结构教材中大部分章节内容其实也都是来源于前二十至五十年的国际知名算法学术期刊,其中选择ACM、IEEE及ISAM杂志内容的比例最高。现在的一些学术期刊中刊出的优秀算法,过几年就会被大量的引用或实际应用,也许再过十至二十年后就会被引入未来的教材之中。
我们认为,在本科高年级展开研究式教学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好处。对打算深造的同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思索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多成功的学者就是在大学受到某门课程老师的影响而走上科研道路的。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工科博士生学习到第三、四年后才开始发表一级论文,很多硕士生毕业前才急忙撰写可发表成果。而同时有些博士生入学两年就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就培养了研究型思维,为以后深造明确了方向并作好了理论准备。如果本科阶段就培养研究型学习方法,那么在日后深造过程中多出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正是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的论题。
重视理论而实践不足,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上,知名的软件鲜有来自中国人的原创。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环节,我们布置了基本的排序、递归、贪心、回溯等论题的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不仅仅是单纯的算法实现,最好能够编制出实用美观的界面,将算法更友好地呈现出来。无论以后的工作或者深造,目标是可应用或者可发表的成果,都需要研发者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实践与理论教育是并重的。
6结束语
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此课程实践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通过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学生的课程成绩也一届好于一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引导式教育,很多同学开始萌发研究型思维,课余经常向老师提问,有的问题有较高难度,老师都要回去研究资料才能解答。在来自本校新入学的硕士生中,不少同学反映受益于此课,有些同学读研究生后不久就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了算法类论文,这也正是我们当初所期待的。我们教师仍然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及方法引进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中,还发现一个现象,数学系的学生比计算机系的考试成绩要高一些。最简单的因素,是他们理论思维能力更强,如何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及增强工科学生学习本课程能力,是我们课程教学组今后要探索与研究的方向。
摘要:本文论述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影视特效制作方向的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应该从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等原则组织课程结构,突出紧密联系企业、院校合作培养的特点。
关键词:影视特效制作;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实践能力
1引言
1993年底我国引进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它虽然未获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这部影片对于我们却应该记住,因为它不仅让我国观众大开眼界,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一扇认识与了解好莱坞的窗口,这种认识和了解就包括了电影特效制作。其后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如1994年的《阿甘正传》、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2000年的《角斗士》和2003年的《指环王3:国王归来》,到2009年的最新即将引进的大片《变形金刚2》、《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X战警前传:金刚狼》没有一部离开“影视特效”。
随着这些“国际大片”在中国的上映,中国观众对影视的鉴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影视业的迅速发展。国产影片近几年紧紧跟上这种技术和艺术的潮流,对影视特效的应用和投入已经不亚于国外大片。但是国产影片无论从拍摄、特效、后期合成上都未能达到观众所期望的技术水平。中国影视迅猛发展与世界“接轨”是中国亿万观众的期望也是中国影视业必经的发展历程。所以培养专门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社会培训和高等学校教育的一大热点。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合格的数字媒体技术影视特效方向专门人才,成为很多学校紧迫面临和热门研究的课题。要搞好影视特效制作方向的四年制本科教育,基本点是搞好专业的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本文就具有工科背景的软件学院如何利用自身优点和弥补自身缺点,探讨了新型专业跨学科、合作式培养目标,并对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2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
现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单位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传统艺术类院校,比如电影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二是新型软件学院,比如北大软件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等;三是有影响的社会培训机构,比如完美动力,华龙数字培训基地、水晶石等。通过对以上三种类型培养单位该专业的分析,结合影视制作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我们发现现有的影视特效制作方向专业的培养模式尚不完善,社会短期职业培训和高校长期高等教育界限模糊,各有长短。现有的培养模式事实上很难适应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要求,对于企业没有高质量的员工雇佣,对于培养单位又脱离实际进行教育。为了推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该领域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我们应该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和老师的多次讨论,我们对数字媒体技术影视特效方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能够在各影视媒体、娱乐部门、广告公司、新型数字电影特效公司、IT行业从事计算机影视制作、动画设计的开发管理、创意策划、美工设计等工作。也能在传统影视行业从事前期策划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具体的专业培养要求如下:
(1) 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计算机、影视、美术专业基础等理论知识,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技能、绘画技能;熟悉相关图形图像开发,各种主流摄影、摄像工具的应用;熟练掌握主流图形图像软件操作能力,了解特效制作的流程,具有专业的影视赏析能力,把握最新行业动态。
(3) 达到国家规定本科学历的外语水平,鼓励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 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3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们设置数字媒体技术影视特效方向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 将理论和应用相穿插的培养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以计算机和美术跨学科相结合的素质和影视特效制作软件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目的。
(2) 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技术”为关键,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作品”为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等院校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又要重点避免实际动手能力的缺失,前者是为了学生的以后能继续深造(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后者是为了学生毕业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密切和企业联系,积极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学习后期让学生进入企业,实战演练,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3) 以“人才”为根本的原则。“以人才为本”,不能用整体划一的模式、整体划一的课程、整体划一的思维方式、整体划一的原则方式方法去塑造人,而应该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律、自控、自强。影视特效制作结合了技术和艺术的特性,所以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 保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的动态更新原则。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涉及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和行业必须的软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既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要顺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更新。这种更新不仅仅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还表现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上。
(5) 对于软件学院,很多学生是以理科背景进入大学的,涉及影视、美术基础的课程,应借鉴相关传统院校成熟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合作办学,聘用专业教师指导教学。弥补软件学院的自身缺点,又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在制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时,按照真正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教学计划的四大模块――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创新教育模块。每个模块都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课程的设置上,经过专家论证,要做到:
(1) 一开始要给学生上非常基础的课程,伴随理论专业课,安排动手环节,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难度,一点理论、一点实践相互穿插,不断提高。如视听语言这门课要科学分解成三年来完成,不是简单地靠增加课时累计。
(2) 在课程的名称上避免出现专门软件名称,以影视制作流程知识点组织教学,并以此具体量化每个阶段的作品,分阶段制定详细目标。到四年学习结束时,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体现影视制作的整个流程,并体现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长期性特点,有别于短期职业培训,而不是围绕某个软件,以软件为单位展开教学。
(3) 在课程内容的比例上,对艺术和技术成分,要以技术为主,艺术够用为辅,因为对于软件学院的学生,艺术知识是为了便利行业交流,而技术才是自身的优势。把艺术的更深层次培养放到学生实际参加工作自身的领会和学习中,在校期间避免教学内容大而全,而是培养专才。
(4) 课程的每个单元时间上,要满足艺术类课程的最
少学时,单元时间体现计算机、影视、美术课程各自的特点,不能生切硬割,统一划齐刷,如影视类课程要以至少四学时组织。对于适合小学期上的课要提出来专门安排,利用好这个特殊时段。
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计算机、艺术基本理论”、“主流图像操作能力”、和“作品制作能力”设置课程。其中,在“计算机、艺术基本理论”模块中开设了“数字艺术设计概论”、“电影概论”、“影视技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剧本写作”、“场景设计与故事板”等课程;在“主流图像操作能力”模块中开设了“影视剪辑基础”、“影视三维基础”、 “影视抠像与合成”、“后期画面调色”、“后期合成-跟踪”等课程;在“作品制作能力”模块中开设了“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MV与广告创作”、“电视栏目制作”、“短片(故事片) 创作”等课程。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既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也能使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实现与相应市场岗位的“零距离”无缝连接。具体如下:
(一) 公共课模块
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有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经管、人文社科、艺术选修、通识教育选修课等课程。
(二) 基础课模块
包括电影概论、影视技术概论、摄影基础、视听语言、影视剧本写作、影视摄影艺术、面向对象编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课程。
(三) 专业技能模块
包括影视剪辑基础、场景设计与故事板、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影视三维基础、MV与广告创作、影视抠像与合成、电视栏目制作、后期画面调色、短片 (故事片) 创作、后期合成-跟踪、C++编程、DirectX编程等课程。实践环节选修课有电影赏析。
(四) 创新教育模块
主要以参加国内外行业竞赛进行创新教育,并且在制定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安排专门的学时去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以突出实际应用性为主。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到学院来做具体指导。各专业模块课以该行业市场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主,本着够用的原则,安排的学时数可少一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内容要新。坚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行业岗位,由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倒排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够用”教学和“重点”实践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
摘要:我国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普通地方院校占到了近七成,在认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分析普通地方高校进行专业教学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在院校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地方高校;本科课程体系
1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进行专业调整时由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和管理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交叉边缘性学科,虽然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但在专业定位时仍存在各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使得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导致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认识不清,为专业推广、专业人才的质量评定以及就业带来困难,尤其对普通地方性院校的专业毕业生而言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我校从2002年起开设此专业,2004年起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现已有3届毕业生,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一定的经验。本文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讨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方案,结合我校2008级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和培养方向
在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CISC2005)的信息系统教育的社会需求报告[1]中,可以知道现在市场上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达到了76%。对于需要的企业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也有些企业需要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在调查企业中,几乎有一半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这显然有违“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初衷,这一方面说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要更明确地定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此外有23%的企业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应该在企业中发挥一定的开拓作用。
2001年国家出台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这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系统人才的要求,因此承担培养大量人才任务的本科阶段教育应符合这样的要求。分析CIO的标准发现其包括6大职业功能模块: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6个模块说明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3个基本方向:1) 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2) 企业信息化管理;3)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以本科教学可以定位于这些方向,并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选取重点。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应反映专业的本质特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指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是一个面面俱到、保留原五个专业各自痕迹的大拼盘,课程门数多,可操作性差,也不能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质特征。之后教育部又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6+X方案。其中6门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或叫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为各校系科自定课程。这一意见方便了各院系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历程的多样性,使得各院校在本专业的教学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地方性院校通常都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本专业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能在一般管理与信息处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和方案,提出系统需求和目标,学生应具备操作、管理、实施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提出以下课程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
分析以上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侧重于信息管理方面知识的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是信息分析与管理相融合的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侧重于培养有关信息系统的实施与操作能力。
4 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育部的主干课程目录,为院校设置课程提供了指导,但对于软硬件均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地方性院校来说,还应抓住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建设。笔者所在学校是以工科特色为主的普通院校,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计算机系,以“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及“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培养目标,结合设置的主干课程,提出的课程具体实施方案是:
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分为6个模块,即:1) 公共基础课模块;2) 专业基础课模块;3) 专业课模块;4) 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5) 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6) 公共选修课模块;7) 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体系结构表见表1。
具体内容如下:
1) 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
2) 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Java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信息科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3) 专业课模块,包括:信息专业导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4) 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开设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信息管理系统方向(开设课程为:操作系统、Web编程与网站设计、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系统工程);电子商务方向(开设课程为:网络安全、Web程序设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5) 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可选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知识管理、UNIX网络管理与编程、XML语言及实践、UML及应用、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等。
6) 公共选修课模块为全校选修课,主要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如:文化素质教学、音乐艺术欣赏、美学原理等。
7)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5 意见和体会
上述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包含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体现了专业的内涵和基本思想,但由于本科阶段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内容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范畴,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往往会产生拼盘式教学,学生在掌握时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能实际应用。这就对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实践环节,以此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如清华的光华管理学院采用了学院与一些大型企业联合,由企业提供管理实习的机会,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使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由于地域和院校实力的限制,同时由于信息专业还未被社会与企业完全认识,现阶段大多数普通地方性院校与企业合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普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要有保证,不能仅仅让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来上课就行了,如果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达不到专业的培养要求,因此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表1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的特色,如:1) 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等课程均配置了学时数较多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要过分关注于技术的细节,而是要树立“大实验”概念(由调研、分析设计、上机实验和实验检验组成的综合整体,而不仅仅是实验里的实验)和全局分析的意识;2) 根据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开设《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课程,选择比较适合信息系统开发、较流行且易于初步掌握的语言作为范例语言,这样使学生可以马上运用以实践自己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思想。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熟悉语言的开发作用,在教学的一开始即以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如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为例,使学生从头即树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1) 上机实验和实践不断线,突出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色;2) 外语教学(含公共外语教学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不断线,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3) 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如我校在暑期结合学生科研立项,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以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改进课程教学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 教学计划中高年级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信息专业发展快的情况。
摘要:旅游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甚至应适度超前发展。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课程设置;建议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已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甚至应适度超前发展。我国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已经若干年了,但从反馈的效果来看,无论是施教的老师,还是受教的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困惑和茫然。以我校为例,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而设计的。该规定中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并且规定主干学科为工商管理,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饭店管理等。参考此规定,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科目与体系设置。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对不同高校和历届毕业生调查的结果看。培养目标大都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模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因而课程体系设置虽然体现了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1 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模糊,导致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而教育质量最终也体现在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但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专业方向不明确,比较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忽视了行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培养出来的旅游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清楚,课程设置针对性差。
2 过分强调管理类基础课,忽视旅游基础理论。作者一直从事旅游的教学和研究,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是,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且学科基础课中管理类和经济类的课程都已经相当成熟,但旅游类的主干课成熟时间相对较短,其性质基本属于旅游学与相关学科交叉形成的应用型学科。许多课程的教材名称给人的感觉就是某个基础学科前面冠上“旅游”二字,内容则华而不实。我校旅游专业是依托地理专业从旅游中专班发展而来,随着学校的升本而升本,从根本上缺乏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根基。教师也都是从地理专业“半路出家”,无论是在业务结构还是在业务水平方面都有较大的欠缺,特别是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形成,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体系混乱、理论基础薄弱、内容简单且重复。学生毕业后,往往感到没学到东西,工作缺乏后劲。
3 大量课程重复设置,学科交叉严重。旅游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在专业必修课中,旅游学类中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文化学、美学等若干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呈现“大而全”的特点,如旅游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与旅游业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心理学与心理学等;另一方面,学科专业各方向内部及各方向之间课程重复设置,缺乏有效综合,如饭店管理概论和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外民俗和主要客源国概况等。学生学习过一门课程后,对另一门课程没有了兴趣,任课老师备课、讲课也就没有积极性。
4 专业技能课讲授多,学生动手操作少。目前高校旅游专业都面临这样一种窘境:为了突显专业特色,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需大量设置专业技能课,以在实习或毕业时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客观的现实是,很多高校实验条件落后,缺乏资金、设备和环境,或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往往跟不上行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我校建有餐饮服务模拟室、客房服务模拟室等,但因资金等问题,很难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另外还把实践操作课放在理论课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收获不大,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技能又跟不上,到实习单位后还需要再培训上岗。 5 选修课设置缺乏创新,所占比例小。选修课是对学科专业必修课的有益补充,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恰当的选修课设置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校选修课并未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一方面,设置的科目少,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小,有些课甚至形同虚设,根本没有上过;另一方面,课程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没有结合地域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吸引力小。 6 个别课程开课学期不妥,不能跟上实践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个别课程的开课学期没有跟上实践需要,学生要用的时候发现这门课还没有上过。如旅游文献查询与论文写作,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开设的。而学生的毕业论文定题目、收集资料则需要在大四第一学期末也就是寒假前完成,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对如何定题目、如何查找资料等无从下手,很茫然。有些考研的学生也需要上期刊网看旅游的最新研究动向,为专业课的复习拓展思路,但文献查询却不知从何下手。再如广东话,也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开设的。而学生去饭店实习是在大三第一学期末也就是寒假前开始的,学生到了广州的饭店实习却不会说广东话,很是遗憾。另外,大四下学期还开设有几门课,学生大多都出去找工作或已经工作,或准备研究生复试,真正去上课的寥寥无几,这对资源是一种浪费。
三、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建议
1 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完善教学计划,凸现特色。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质量的关键所在。调查显示,旅游企业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应是理论、素质和技能并重。专科以及职业中专的教育是在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纪律以及人际关系上相对占优势;研究生的教育在旅游理论方面相对占优势;本科教育夹在中间,只有培养理论、素质和技能并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人才才能得到旅游企业的认可。我校旅游人才的培 养目标应从过去单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转向培养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教学科研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宏观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且具有开拓.陛、创造性和应变能力。从2008级起分设了酒店管理和风景区规划与管理两个方向,在明确培养目标方面有了初步尝试,但还需要尽快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
针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旅游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而实际旅游企业在接纳本科毕业生时又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服务技能可以从基层做起的实际情况,我校应在保证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必修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限定选修课必须完成的管理理论课程后,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些基础的服务技能课程,当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服务操作知识后,再经过到各旅游企业中的实践.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 加强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为切实落实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重视理论基础学习,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以保证其毕业后的发展后劲。因此本科阶段的教育必须注重“宽口径”,加大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就旅游专业而言,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级学科,首先应保证工商管理方面的核心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的开设;而经济学作为管理学的基础,则同样应引起重视,如微观经济学等。为保证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还应加强旅游类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深厚的发展基础,使其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旅游人才。
3 去除一些重复课程,增加人文素养课程。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要求是多方面的。前几年,有院士就呼吁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素养课程,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师范院校,是需要与人面对面打交道的实践性很强的旅游专业。除了学校开设的双休日公共选修课外,院系也可以开设如论语与现当代中国、唐宋八大家、书法、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 加强实验室建设,开放办学,增强学生技能。实践技能是突显旅游专业特色之处,不能忽视。瑞典的洛桑酒店学校实行前店后院(前面开设酒店,后面兴办酒店管理学校,店院一体化)式的办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教师既成为知识的熟练运用者,也锻炼为精明的管理者,运用亲身经历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m。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自己的饭店,既可以对外经营,也可以作为上课的实践场所。但鉴于资金、客源等条件有限,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技能课比例,让学生在真实模拟的环境中学习,或就近与实习单位联系,利用其资源,集中时间实地教学、模拟教学,短期高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应与一些大的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组织学生轮流去企业中的各岗位实习,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实际,积累经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
5 创新改革选修课课程,适当增加其比例。由于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其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地理、宗教、民俗、艺术、政治等多方面,仅靠专业必修课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应开设选修课以弥补知识的不足。但现行的选修课设置较为单一、落后,缺乏创新,且很多课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开设。认为应适当增加选修课所占比重,并及时调整补充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体现实践和创新的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我校是立足地区、辐射周边、服务基层的教学型院校,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本地旅游特色和优势,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如本地知名景点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曹操高陵、《周易》发祥地疚里城、林州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可以结合这些知名景点开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文物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山地旅游开发等课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6 调整个别课程的开课学期,尽量满足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和市场的需要。比如旅游文献查询与论文写作,可安排到大四第一学期,这样学生学了以后可以马上用,对于考研的学生也有助于其专业课的复习,还方便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广东话也可以安排到大三第一学期,学完马上去实习,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建议大四第二学期不开设课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老师也有时间集中搞科研。
另外,旅游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有报考导游证的想法,有些甚至从一人校就想报考,因此建议与考导游证相关的课程如导游业务、旅游法规基础、河南导游基础等尽可能提前,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总之,只有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深入研究,才能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旅游人才。旅游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甚至应适度超前发展,因此旅游教育一定要密切注意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能力与态度、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把学生目前缺乏的敬业精神、职业定位、团队精神贯穿于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并且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适时安排组织他们到当地的旅游企业见习、实习,使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从时代背景入手,阐述进行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对中日两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探讨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结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日本给我国带来的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
我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旅游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在近30年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门人才。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已明显滞后于国际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别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借鉴其成功经验。本文试将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浅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以推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
1 中国与日本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概述
1.1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分析
1.1.1中国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于1981年,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和资助创办旅游系,是国内最早开办旅游专业本科的高等院校之一。1991年,第一批获得了国内旅游经济专业(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南开大学旅游学系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主要旅游教育机构名录。据2006年5月《科学时报》公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本专业国内院校排名第7位,属于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一流院校。目前,旅游学系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已在国内多数旅游院校推广。
1.1.2日本立教大学
立教大学是东京6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日本旅游教育的先驱者。1967年,日本教育部批准立教大学在社会学部(院系)设立四年制的旅游学科(专业),它成为日本唯一的、作为独立学科的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机构。这是日本旅游教育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标志着日本旅游教育完成了从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教育向旅游基础理论教育的嬗变。1998年4月,立教大学以旅游学科为主体成立了日本第一所旅游学部和旅游大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培养了许多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其学科设置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旅游学科建设的方向。
1.2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是受到中日两国旅游学术界和旅游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一流的旅游高等院校,可以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两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1.2.1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全面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管理工作。
(2)课程设置的现状
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校公共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B类为院系(旅游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旅游学系)公共必修课,一般与A类课程同时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C类为专业必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学年,极个别的课程开设在学生的大四学年;D类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大四学年,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课程的具体学年;除以上课程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学校开设的各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E类)以及学校内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F类)。
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法原理、旅游人类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度假村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评价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南开大学商学院取消按专业招生,实行“按大类招生、统分结合”的原则。学生在入学后的前3个学期按照类别(旅游管理属工商管理类)学习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分不同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可见,南开大学商学院是非常重视基础课程教育的。而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按照旅游学科体系来设置的,理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
1.2.2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旅游学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为饭店业、旅行社业、航空业和城市产业等服务性行业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
(2)课程设置的现状
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综合教育科目,是全校共通的课程,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三大科学领域;B类为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包括法学、商学、政治学、经济学、经营学、地理学等课程;C类为专业基础科目,是学习和研究旅游的基础学问,也是旅游学科的核心课程,其中,旅游概论、旅游企业论和旅游调查法是必修课,其余则为选修科目,必修科目在一年级时学完,其他科目在二年级时学完;D类和E类分别为专业基干科目和专业展开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基干科目,并在大三、大四年级学习专业展开科目,在专业基干科目与专业展开科目里又分为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同时为了达到毕业时所要修满的学分,学生还必须在专业选择科目(F类)中再选修一些科目,这就强化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主要课程有:旅游地理、日本区域地理、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旅游开发、旅游事业论、语言与文化(英语、法语、德语)、环境教育、外国区域地理、旅游调查法、环境心理学、接待消费论、国际旅游论、国际合作旅游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观光地域社会论、接待产业会计学、旅游文化人类学、住宿产业经营论、旅行社经营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投资论、旅游交通及各种实习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立教大学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外,还为他们安排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的阶段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将来的就职方向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领 域。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多学科教育,丰富国际感觉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
2 中国与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差异比较分析
2.1主要差异的比较分析
2.1.1课程体系设计中心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是以旅游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逻辑严谨,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日本旅游学科则是根据学校已有教师的专长和学生将来的就职方向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关心程度而构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强。可见,两者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心有着本质的差异。
2.1.2培养目标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日本旅游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则是为旅游业以及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相比之下,中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些狭窄,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倾向。
2.1.3课程结构的差异
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共课100多门,专业课40多门。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都规定了必修课。开设的科目除基础外语、体育是两年科目,高等数学、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英语听力与阅读是一年科目外,其余的都是半年科目。一年科目和两年科目的课程只能连续在两个或者4个学期内完成。在专业方向课里开设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资源3个方向的课程,课程安排相对简单浅显,没有体现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立教大学旅游学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将近200门,专业教育科目70多门。除专业基础科目规定了4门必修课以外,其余科目均为任意选修课。开设的科目除讨论课(演习课)、毕业论文等少数是全年科目外,其他科目原则上都是半年科目,学生可以将一学年的课程分成上下两个学期灵活进行选修。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在专业基干科目和展开科目里都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对3个学科近3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可以集中选修一个学科的科目,也可以跨学科进行选修学习。当然,学生要先以自己所属学科的科目学习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学习。
2.1.4课程内容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很多课程的内容不是多年沉淀下来的经典理论,就是其他学科的嫁接理论,课程内容不仅陈旧和不实用,而且变化较少,与市场需求和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脱离得比较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只重点涉及了传统的三大块方面的内容,即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开发规划,而关于环境保护、居民参与、旅游行政论、旅游需求调查、旅游地研究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相当薄弱,课程内容设置的国际化趋势也不明显。日本立教大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需要,尽量紧密地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旅游课程开设的领域非常的宽泛,课程内容除涉及了旅行社、饭店业,旅游开发计划等,还涉及了职业指导、社会教育、景观论、旅游文化、旅游交通、国际旅游、会议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多种语言的学习等方面,其在增进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旅游行政管理和旅游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5课程实施与组织的差异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班形式的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往往是“言者有意,听者无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能在课堂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对幻灯片、视听、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讨论课属专业选择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在10至20名学生的规模内由学部制定“专业讨论课”的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在3个学年内,学生选取一个与专业讨论课有关的主题,从调查研究的方法到阅读专门文献以及进行野外调查,彻底地学习专业知识,通过3个学年在讨论课上的学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在讨论课的基础上,一般科目也正在采纳共同研究和现场学习的形式,从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进行学习。在语言教学中以英语为主,包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从基础语言学习(全校共通)到专业语言学习,从初级到同声翻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小班形式教学。灵活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灵活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为了应对大众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信息处理的教学也加大了力度。除此,立教大学旅游学部还制定了学术辅导员制度,由专任的辅导员就有关学习计划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详谈。
2.2差异形成的原因比较分析
2.2.1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早在古代社会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师道尊严”的社会价值观念,束缚了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儒家文化又讲中庸、重和谐,使人缺乏竞争意识。到了近现代,我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仿照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来建设的,而前苏联教育学家大多认同科学、学问以及知识对人的形成具有的重要意义。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历史不是那么悠久,所以它本身的文化积淀并不多。但日本特别重视对东西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既“崇尚”东方儒家传统道德又“嫁接”了西方文明成果,这使得日本教育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这种拿来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基于模仿背后的“日本本位”心理以及把外来的东西纳入本国文化体系的转化能力。可见,日本是非常注重本国教育的实用性和民族性的。
2.2.2教育体制因素
在中国,由于基础教育至今尚未摆脱以追求升学率为主的应试教育,再加之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环境,致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高考,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考试成绩进入大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在经过基础教育阶段以后,仍然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学习能力较强,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发展。这些势必会造成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后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习惯于进行理论的学习,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差。日本在二战前采用的是德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专门教育,战后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教养教育。现在,日本大学强调教养教育,加大本科生基础教育的比重,将本科生的一部分专业教育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另外,日本还提倡“个性”教育,根据区域和学科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
2.2.3旅游行业因素
中国旅游发展走的是一种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 模式,表现为旅游发展在目的上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过程上以“先发展国际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为选择次序,在战略上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这种模式所营造的氛围也笼罩着旅游教育领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的是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数量很多,但整体教育质量却很低。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日趋强化的工业化和成熟的生活方式。从生活方式上讲,人们在消闲开支方面更加多样化,追求旅游、体育和文化的活动,扩大豪华消费品的开支。由于日本著名旅游景点少,以及消费水准偏高,严重影响了日本入境旅游的发展,但是,在强大经济实力的作用下,日元升值,促进了日本出境旅游的发展,使与之匹配的高等旅游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
2.2.4旅游教育发展程度不同
中国旅游专业教育起步于1978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的专业教育体系。但由于成立的时间晚,基础还比较薄弱,中国的旅游教育还处在一个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的阶段,还没有进入真正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这给旅游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专业教育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后,从总体来看,日本的旅游专业教育正在进入真正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除立教大学是以旅游学科为学部名称外,其余各大学均以国际、产业、贸易、经济等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作为学科的名称,学科所属学部以商学部为最多,其次为社会学部、经济学部和国际学部等。就是说,作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当首推商学和社会学,而旅游现象的产业和社会生活侧面应当成为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
2.3差异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
2.3.1教育的发展道路不同
我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先是入境旅游“一枝独秀”,接着是国内旅游“遍地开花”,出境旅游也“含苞待放”,旅游教育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因而选择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发展道路也是在中国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背景下的不得已之策。日本由于对旅游学科设置的审批比较严格,再加上相继出台的日本旅游法规作为支撑体系,使得它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循序渐进地有序扩展。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反映了由于日本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多年来基本是徘徊不前或微增,导致日本旅游教育的规模有限,比较容易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2.3.2行业进入性不同
目前,我国旅游高校的专业课设置更加偏重于理论化,而原本应该重点加强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被大大压缩,致使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不足以及实践技能不强,最终导致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差,进入行业后缺乏发展的后劲力。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注重多学科,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因此,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强,进入企业后很快就会适应并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3.3学生的就业去向不同
在中国高校里,学生选课余地小,就业面窄,行业内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学生的就业去向基本停留在旅游业的各类旅游企业、事业以及机关单位等。这与我国旅游专业设置的过细和过窄有关,既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而日本旅游学科的设置相对科学合理,在课程安排上,时刻与学生的就业去向相结合,特别是专业科目的3个学科分类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学生选择余地大,就业去向多样化,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发挥才干的地方不只停留在旅游业,在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也有所作为,这些行业不仅有旅行社业、宾馆娱乐业、运输业,还有商业、服务业、通信业、制造业等。
2.3.4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不同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大多参照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很少考虑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视野相对狭窄,不能适应旅游国际化的需要。而日本旅游高校充分认识到了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国际形势,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紧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培养国内旅游人才,还要培养能够满足国际化需求、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旅游人才。一些有特色的学科设置,如国际旅游开发合作论、比较文化论、外国史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 日本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启示
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的差异。尽管双方可能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很明显,日本的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我国应该在比较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3.1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设置课程
从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所开设的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下4点内容:关于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的形成;关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于重视基础、基本的教育与推进个性教育;关于重视文化传统与推进国际理解。可见,每一门课程都是针对学生(人)的兴趣和将来的工作而设计的,而且每一方面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从以上来看,我们是可以感悟到其课程的设置是从培养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考虑的。
3.2强调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
日本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合理,强调学科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立教大学旅游学部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中,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近200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科目中开设了16门课程,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在专业基干和展开科目中,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课程,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通过4年的学习,旅游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从事旅游业务工作的能力,还具备能够适应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他们将来不但能在旅游业,而且能在与旅游业相关的更广泛的领域内施展才华。
3.3强化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
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开放人才的要求以及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旅游专业也必然会对人才的全球化视野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将是大势所趋。日本立教大学的课程设置就比较注重国际交流的迫切性,比如适时增加多种语言在课程中的比例,开设诸如国际旅游论、外国地志以及地域文化论等课程。所以,从培养国际旅游人才的角度,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应忽视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及对全球化过程的评价、认识和适应。
3.4与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紧密相关
不论是什么专业,培养的人才终归是要进入社会的。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更是一个与旅游业接触紧密的专业。旅游高校应加强同旅游企业的联系,从用人单位主动获取反馈信息,自觉调整课程设置。所以,旅游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否则,旅游教育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同时,各高校也应把课程的安排与社会的当前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我国今后应该在学生将来多样性就职及前瞻性教育方面多作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