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教师创新论文

教师创新论文

时间:2022-05-08 11:18: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教师创新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师创新论文

教师创新论文:学校如何营造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要办好新世纪的农村学校。就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作为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要阵地。学校该如何去营造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呢?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优化师德建设,拓展师德境界

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主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点位置,并加强对新世纪创新型教师的师德培养。

1、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地方性的《射洪县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东岳小学师德及行风建设十做到》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以人为本,提高师德修养。

(1)领导以身作则,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在学校工作中,学校领导应率先垂范,勇于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教学之中,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加听课、评课,亲自参与教学比武,兢兢业业做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用无声地行动影响着教师们去敬业奉献。

(2)树立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每期在学生中开展“我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并结合师德考核评选出“爱生模范教师”,为教师们树立榜样,激发教师们的爱生情感。

(3)开展活动,培养教师的合作观念。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3、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师德水平。

一是学校应把师德建设融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中,在学区内设置“师德举报箱”,及时发现教师师德方面的问题。二是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对照《师德考核细则》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师德档案,与教师的评先晋级挂钩,鼓励教师人人争当“师德标兵”,把教师师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优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空间。

学校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创新精神的发挥。学校应勇于突破甚至摒弃那些陈旧的、束缚教师教育创新的桎梏,而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发展管理制度。

1、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六认真细则”、《班主任工作职责》、《教师工作实绩考核与评估细则》、《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使之适应创新型教师成长需要。

2、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1)树立教师终身学习观。学校坚持每周两小时的集中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让教师们尽快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建立学刊用刊制度。学校提倡每位教师至少要拥有一份以上的专业期刊,提倡每天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每周写一篇以上的读书心得或教后感,每期写一篇以上的教学研究论文,每年阅读一部以上的教育专著,并定期把教师学刊、用刊情况进行交流展评。

3、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创新能力时,不论资排辈,暗箱操作,而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给予评价。这样就能激发教师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特长。教学上让中青年教师充分展示各自教学风格,施展各自教学才华,这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励我校中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县级赛课,并获得多项奖励;教师们的创新教育教研成果有多篇获省、市、县奖励。

三、深化教研教改,激发创新火花。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教学,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所以,深化学校教研教改,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理论,转观念。

实施新课改,教师都应学好理论,转变观念。新课程理念思想新、观念新,学校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尽快地为学校教师洗脑,集中学习新课改理念,摒弃传统中陈旧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而代之以新的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真正走上新课程改革之路。

(2)结合理论上研究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建立并完善三级教研网络,校级中心教研组设计指导全校教研活动,全学区设语、数、艺体、综合学科等中心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推广校中心教研组成果。每期开校伊始,中心教研组都要求教师设立各年段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把新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学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上好研究课,为教师们导航、引路,并对照主题分析现状,提取有价值、急需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发思考,组织教师集体研究、探讨,围绕研究主题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总结、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3)教学大比武,展示教师个人风格。

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技能的优劣能显示教师个人的风采,学校积极为创新型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竞争的平台。每期开展优质课大赛,进行教学大比武。活动中,鼓励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与传统,对新课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办法,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大胆创新,根据自身特点实行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使教学充满活力,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创新的火花闪出耀眼的光芒。在这样的环境中,创新型教师就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四、重视人文氛围,和谐校园人际环境。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给教师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搞好校园绿化,建设花园式学校,随时保证校园干净整洁、标语规范,板报新颖,内容齐全;随时更新艺术长廊、宣传板报和读报栏内容,形成浓厚的文明向上、健康文雅的人文氛围与和谐的育人环境。

(2)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职能,广泛听取教师们的建议,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活动,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团结友爱、邻里和亲、家庭和睦的风气。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

(3)扩大教师工作自主权,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凡属学校重大问题,不仅班子集体研究,还应充分征求教师意见,并认真采纳好的建议,对教师的工作允许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去完成;安排工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使其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满足其成就感。

五、优化经费开支,搭建创新平台。

农村学校经费少,资金紧,学校平时各项经费的开支,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坚持量入为出,但为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达到科研兴校的目的。学校设列科研专项培训资金,多次派人到省市县参加培训学习,开阔教师眼界,扩充教师视野。同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学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条件,订购多种教育教学杂志、资料,为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提供经济补助,给足时间,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习等等。为教师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并对教育教学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重奖。

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非一朝一夕,学校是其成长的土壤,应积极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加速其成长的进程。

教师创新论文:创新教育与教师的创新素质

摘 要 高校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根本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在分析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创新素质的几个培养途径。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素质 教师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就是指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学理论,以创造性思维为桥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素质是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1 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要求

1.1 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是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1.1 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

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学生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1.1.2 创新教育观念

所谓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应在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1.1.3 终身教育观念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少年,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层出不穷,信息量成倍增加,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扩大了。终身学习在纵向上贯穿于人的一生,在横向上又要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通过学习与实践始终与环境发展相适应。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材内容,掌握新技能,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2 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进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作用。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化,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同时,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的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另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因而,教师既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其一般方法论,向多元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1.3 具有娴熟的教育素质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育素质的创新应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的创新上。

1.3.1 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1.3.2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教师首先要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要讲好一门课程,需要教师研究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综合、引证,形成自己的思想,通过对前人创新知识的理解和目前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学科重要原理和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论证和讲解其发展过程和应用价值,以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原始创新的能力;其次,注重实践环节,不仅培养大学生验证理论、设计实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进行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模拟科学研究,以提高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互动中,教师的创新性、稳定的教育素质也得以提高和完善。

1.3.3 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废止填鸭式;提倡民主讨论式教学,废止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大思路教学,废止细嚼慢咽;提倡引导式教育,废止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此外,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1.3.4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1.4 具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构成教师的科学素质,两者均不可偏废。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高校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和“创新型”转变,就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提高其创新素质。通过科学研究,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教学研究,使自己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综合素质是好的,但由于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较淡漠,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种缺憾直接表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如开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就知识讲知识多,教学法研究少;照本宣科多,因材施教少;主动参加和指导各类创新性比赛少;国家级的各类科研立项少;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少等方面。因此,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2.1 建立终身学习制度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教师既要适应教育的今天,又要面对发展的未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博采众长,接受新知,更新观念,保持敏锐的认知力,为创新提供知识的来源和动力。

师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采取经费保障、政策优惠、工作量减免等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本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2 搭建教学和科研平台

教学和科研平台是引发教师新思想,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基地。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在项目审批、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宽广的舞台。

2.3 建设创新性科研学术团队

在现代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必须由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转变,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日渐依赖于学术团队高效的工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校应在多学科交叉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并引导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特别对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各类大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等,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制定措施,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课题组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组合教师个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能量放大效应。

2.4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竞争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促使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竞争压力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激发教师的综合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创新论文:浅议如何做名创新型的教师

[摘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此文试就如何做名创新型教师谈点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科学创新 学生主体 民主氛围 思维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培养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教师必须首先是个创新型的教师。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就如何做名创新型的教师谈点自己的体会,以期与同仁商榷。

一、创新型的教师要科学看待学生创新,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教材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以及自身的素质水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科学看待学生创新,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1、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个科学的认识。创新是人生来具有的一种潜能,对于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来说,创新主要是指他们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够独立地掌握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目前好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好多错误的认识。(1)有些教师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是对有高深学问的人而言的,认为中小学生谈不上创新。其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一定是要学生去发明创造出什么新东西,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学习的创新,学生学习中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他本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就是创新。(2)有些教师没有摆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关系。有些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加重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负担,同减负精神相矛盾。其实不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真正落实好减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轻视和排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创新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同样没有创新,基础知识也就成了一潭死水。知识本身是不存在创新不创新的,而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却有了是否创新的变化。(3)有些教师忽视了对后进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创新能力是成绩好的学生的事。这也是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对优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后进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勇气,激发他们的创新的欲望和信心。

2、教师要积极从事教科研,带头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学习和研究,不断追逐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授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中去实践和锻炼,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自由探索,自由创造。

教师带头创新就是教师自身必须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支配下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因为教师的创新对学生来说最具体的、最可感的、最好的示范。只有在教师不断创新的精神影响和带动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①。同时也只有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了解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才能更有效地将知识传授和开发创新思维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的创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各方面,如果教师满足固守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观念,以不变应万变,那是断不可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

二、创新型的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和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格局和模式。

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教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改变,再过三十年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创新型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教学思想上摒弃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能力培养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开放型的教学手段不再是“教师一张嘴,从头讲到尾”,而是借助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向立体、单向向多向的转变,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3、变阻碍和压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条式、灌注式、他主式等教学方式为自然引导式、提问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头脑是容器,教师只要把知识灌输进去即可,在此影响下,变成教师教、学生记,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的学习完全受制于教师的教。教学中重照文理解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思维轻发散思维,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唯书唯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缺乏求新求异求实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摒弃这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已被实践证明了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引导式、提问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式。

自然引导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在于充分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进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造主体。这种教学方法不是拐弯抹角地迫使学生接受既定的现有的结论,而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去探索未知的东西。教师帮助学生产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为所获取的每一点知识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

提问讨论式是由教师直接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能力出发促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自主探究法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即创造力。它主张在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它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发更多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始终存在着众多的未知领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他们走上创新之路。

三、创新型的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学习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已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课堂是教师实施创新教学的主战场,是启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只有营造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弘扬独特的个性,展露创新的潜能,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个课堂教学的特征是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敢于争论、弘扬个性、富有创见。

1、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爱心和微笑带入课堂。教师要给学生以微笑、信任和期待,切不可板面孔说教,给学生畏惧感,从而抑制学生的创新欲望。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的微笑和期待会给对方一种信念,会帮助他挖掘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美的不懈追求。创新也是如此。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只有充满爱心、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最有效地学习,也才能最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2、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创造型的学生。一般说来,没有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发明家的,但不一定都喜欢创造型的学生。德国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创造型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是不太受欢迎的,他们的行为不合群,也不友好,而且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也很少。据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顽皮淘气、放任自流、所作所为不合群、时逆常规、处事固执、较幽默等性格特征。高创造力儿童的这些特征,都是我们许多教师所不能容忍的。好多教师喜欢规规矩矩、百依百顺、照我的葫芦画瓢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热爱创造型的学生。

3、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民主化的教学风格。综观目前教学状况,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重师道尊严,轻学生学习主体的不民主现象仍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民主化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活泼、自由生动的发展。反之,专制型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使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四、创新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所谓创新,总是与主体性、自觉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可能有创新,主体性和自觉性是创新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很有必要。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外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只有当学生的回答跟自己准备好的答案完全吻合才给予肯定和表扬。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就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品格。巴甫洛夫指出: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究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格。北京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向学生提出学习语文“三、三、三原则”,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他的这“三、三、三原则”正集中体现了一种“怀疑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那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和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答,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知火花得到燃烧发展。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上完全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后又布置大量的作业进行机械式的重复式的训练,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多讲为少讲,能不讲的尽量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自主学习。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巴甫洛夫说过:你要对某个专题有兴趣,那就劳你的驾,从头到尾,自己动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利用所教学科的特点,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如语文教学中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自办手抄报、编演课本剧等活动,物理教学中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活动。这样不仅深化了所学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五、创新型的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创造力较高的人兼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能力。求同思维是指朝着同一方向进行思维求得答案,它只要求找到正确的答案即可,而求异思维是指思维不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向着多方面发展,找出合适的答案愈多愈好,求异思维包括想象、创造、启发和猜测等诸方面,它更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活动的全过程需经过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而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于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好多教师常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使学生走向教师圈定好的标准答案之中,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一个创造型的人必须善于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特性、灵活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不落俗套。

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想象是发明创造的桥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说:人们愈益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解放出来。同时还警告说:教育是有着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我国已经加入WTO,我们急需一大批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因此,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争做一名适应时展的创新型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创新论文:关于中学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模式创新探索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培训模式;参与性;合作性;活动性;针对性

论文摘要:基于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和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培训实践中应采取以“参与性”、“合作性”、“活动性”和“针对性”为主要特色的培训模式。该四项模式共同构成了培训模式创新的基础,在实践中发挥出了整合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要高度重视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适应与提高问题,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一要求,我们从2003年起,分期分批地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世行贷款项目等多批次、多类型的中学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并在培训中逐步探索出以“参与性”、“合作性”、“活动性”和“针对性”为主要特色的培训模式。“参与性”、“合作性”、“活动性”和“针对性”四者共同构成了培训模式创新的基础,在实践中发挥出了整合的作用,参培者对这种培训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其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培训操作及实践价值进行讨论。

一、参与性: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理念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个人发展的需要,学习的目的是建立积极的自我,培养学习者的自尊和自信。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自主评价、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的自发动机基础之上,并使其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1]。人本主义理论的提出唤起了人们对学习者个性和需求的尊重,使教育者意识到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更应该关注学习者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发现[2]。

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提倡参与式方法,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新的培训理念。在培训实践中,参与贯穿了培训的全过程。首先,学员要参与培训的设计。在培训的初始阶段,我们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等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学员的建议调整或修改培训计划,努力使这种计划与学员自身的培训需求相一致。第二,学员全方位参与培训活动。不仅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本身就充满参与性的活动是如此,在其他通常被认为是较少参与性的学习活动中,也无不体现着参与精神。例如,在听讲座这一环节中,要求学员先阅读讲座提纲上的思考问题,便于他们带着问题听,在边听边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构建一个自己所理解、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结构。第三,参与培训的评价。对培训环节、内容、方式等,通过让学员填写活动反馈表、访谈等形式参与培训活动的评价,同时鼓励学员通过撰写反思心得,对自身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实践证明,参与活动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活动中,学员们不再是被动的受训者,而是具有内在个体价值的课改参与者,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对话及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都有发挥个人智慧和才能的机会,学员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因而能够唤起他们的专业自觉性,带来构建教育教学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旨趣,真正从思想上对课改产生认同,从而增强了他们参与课改的内在动力。同时,参与式培训可以给予参培教师以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能亲身体验到参与的魅力,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供了直接示范。因此,参与不仅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更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工作理念给予参培教师以深刻影响,有助于他们将新的理念和操作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二、合作性:建构专业知识结构的社会互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能够不断地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3]。建构主义不仅重视知识的个体建构,而且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特别是强调要通过社会的互动与合作来进行学习。它认为,孤立的学习难以导致知识和能力的真正提高,只有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和与同伴合作,才能激发起其各种积极学习因素,将外在的社会结构内化为个人的认知结构。因此,社会互动是个体知识成长的必备条件[4]。

新课程培训倡导合作学习,就是鉴于“教师自身是最好的专业成长资源”这个理念[5]。具体培训的实践是,将担任相同或相似教学任务的参培教师编在同一小组,每个小组协商定出一个有针对性的热点主题,然后针对主题,小组共同完成“问题与对策分析表”,包括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协商对策等项目。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或侧重承担某项任务,并针对任务先进行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时,各成员先介绍自己对该问题的思考,然后在和小组其他成员的交流、质疑、修正、完善的过程中,构建起集体共享的共同意义。再往后,组际交流时,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成员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最后,全体学员与指导教师一道对各小组的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可以在互动互补与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在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协商解决方法的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教学经验都可以成为其他成员相互借鉴的资源,每个学习者的智慧都可转化为小组团队共享的智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特点使各成员对同一问题可能有着不同的视界,正是在这种不同视界的相互碰撞、协商、反思的过程中,个体才能开始对经验资源的整合,并在更高层次上完成对自我经验的重构。因此,合作学习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个体的智慧和才能以及群体互动学习的社会效应,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学习者实现优势互补,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最佳团队效应。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者对自身经验的挖掘、扩展、提升的过程,从而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

三、活动性:促进从观念转变到行为改变的转化

经验性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实践,并反过来应用于人类的实践。知识之所以产生,正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学习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思维,要给学习者一些事情去“做”而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因此,学习所应关注的不仅是学的内容,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即“如何做”[6]。如果说杜威在上述理论中的“做”主要着眼于经验性操作,那么Scardamalia等人提出的知识建构共同体理论则更强调“做”中所体现的思想建构。这种“做”不以制作某种具体物品为目的,而是要生成新的观念性物品——思想,因此,“做”实质上就是一种思想加工的活动(working with ideas)[7]。

新课程教师培训提倡活动教学,是因为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之外,更需要教师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提升个人的实践智慧,实现由知识储备向知识运用的转化。实践智慧是缄默的,它隐含于实践的过程之中,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和完善[8]。这说明理论知识的内化要求以实践的方式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在培训中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的强调专业引领与行为跟进相结合的活动——课例研究。首先,学员与指导教师共同对某一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研讨,以揭示其中带有指导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现象。在此基础上,学员个体或由个体组成对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根据新教材中的某一内容设计教案。教案先在小组内交流,继而在全班进行展示(即说课),同时在全班开展评课、议课活动,以对学员的教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后将最终的教案设计作为学员的形成性评价成果记入学员的成长记录袋。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并给予学员以理论或方法上的指导。

学员的反馈证明,课例研究活动有助于学员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方案的设计是开放的,学员需要结合复杂的教学情景,把教学理论渗透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中,并引领整个设计和教学实施。这是学员提高理论修养、积累实践经验并获得专业的实质性发展的必然过程,将大大提高参培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员的反馈还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课例研究这种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全程行为跟进的反思实践过程。理论引领可以帮助学员逐渐形成明确的核心价值和共享的目标,实现概念再造;而教师在备课、展课、说课、改课等系列反思性实践中的亲身体验、验证、探究等,则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最有效途径[9]。

四、针对性:尊重个体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个体的多元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并不一样,不存在一个统一固定的衡量标准。因此,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现潜藏在学习者身上的某种突出智能,通过对这种智能的肯定和开发,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同时,个体的每种智能可能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学习方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应根据教学对象而灵活多样[10]。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成员,也具有多元的发展需求。教育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的,具有情境性,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发展要求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教师教育也应该适应这种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新课程培训就是要“按照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培训,包括培训的内容、模式等”[5]。

培训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尊重和关注学员的多元智能倾向这个原则,努力为学员创建一个结构优化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培训活动中,既有读和写的活动,又有听和看的活动,还有动嘴和动手的活动。这些多维度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学员们的不同学习习惯,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表现平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也体现出相应的针对性。在内容方面,我们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有统一规定的每个学员必修的部分,又有针对学员不同需求的菜单式内容,允许学员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充分关照了学员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同时,采用“导师制”,即指导教师针对学员在地区、单位及个体间的差异,以学员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根本,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努力满足学员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教师创新论文:浅析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师 科技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教师创新论文: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及制度创新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从梳理教育部文件入手,分析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总结出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分类管理思想及依托校企合作两个途径,更好地实现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

【论文关键词】兼职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创新;校企合作

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提出“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的指导意见;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的要求。

教育部的文件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给出了近期应达到的指标。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已成为一种趋势,是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的现实要求,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成为进一步扩大高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对兼职教师管理的研究意义更加突显。

一、兼职教师的重要作用

1.缓解师资数量不足,优化师资结构。虽然教师数量不足已经不再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但是“双师素质”教师缺乏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而大量实践实训课程需要具有行业、企业等一线工作经验且懂得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师来讲授,而具有相应经历的兼职教师正是不二人选。他们的加盟有助于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促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专业设置也会按照区域经济结构而适时调整,但是灵活的专业设置和固有师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聘请兼职教师是适应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最好办法。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学生,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的同时可以使学生真正接触到行业企业工作现实,这对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与未来从事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大有好处。

3.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兼职教师起点一般都较高,聘任程序相对简单,而如果要在专任教师中培养,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和资金投入;兼职教师不受编制限制,使用方便,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人才资源的巨大作用,提高办学效益;高职院校办学成本较高,而国家财政支持有限,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只需支付课时费用,一定的补助费用等,相比较于专任教师固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其运行成本很低。

二、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兼职教师的引进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流程,多数兼职教师都是通过经人介绍的途径引进的;兼职教师身份及来源比较复杂,有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有刚刚退休返聘的老教师,有在读的研究生,也有无固定工作辗转于各高职院校的“专职兼课教师”,但是恰恰来自企业一线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少之又少。

2.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聘请兼职教师主要是为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而目前的状况则有违这个初衷,部分兼职教师只是承担基础课或是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有一些院校没有将兼职教师纳入专业建设团队之中,没有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中应发挥的作用。

3.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兼职教师来自企业一线,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他们的弱势在于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方法、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掌控课堂、合理安排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高职院校针对兼职教师的培训相比于专职教师而言,可以说是空白,出于成本、时间等综合原因的考虑,少有学校愿意为兼职教师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4.督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里专门负责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部门多数针对本校专职教师实施教学督导,而兼职教师的教学监控工作则交由系部负责,缺乏整体调控。系部碍于人情或是兼职教师缺乏等情况,很难客观公正地给出评价,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兼职教师松懈、倦怠、不思进取等消极反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5.考核及奖惩存在的问题。针对兼职教师的考核制度不完善,督导结果流于形式,没有和兼职教师是否续聘、课酬标准等挂钩,很难激发兼职教师群体间、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间的良性竞争。

三、引入分类管理思想,力求制度创新

针对兼职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分类管理思想,将兼职教师分为客座教授、授课型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三大类,有针对性地在上述过程中实施管理,使之更具实效性。

(一)兼职教师的分类

1.客座教授。客座教授大多为某一行业的领军人物,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等。他们的特点是对于行业信息有着系统全面地认识,可以对专业发展提出宏观层面的意见和建议。

2.授课型兼职教师。这类兼职教师多为企业的中层领导者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他们往往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掌握着核心的技术。他们的特点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合教授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课程,并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工作中。根据聘期、授课时长、参与教学紧密程度等因素又可将此类兼职教师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类。

3.实践指导教师。“兼职教师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实践指导教师正是此定义中所说的技师及能工巧匠。他们大多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生产运行经验,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二)实施分类管理

1.引进聘用的分类管理。把好“入口关”是做好兼职教师管理的第一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根据信息库中的职称、学历、从业经历等信息对人员进行分类,以确定聘用类型。客座教授因其行业知名度很高,多数无须经过过多的考察即可聘用;授课型兼职教师重点应考察其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是否达到课程要求;而实训指导教师则应重点考核实操技能。

2.任务分配的分类管理。所谓任务的分配就是指兼职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类型。客座教授作为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起重要推进作用的人员,主要负责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咨询与建议;指导并参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同时,通过客座教授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更好地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帮助学校争取办学资源。授课型兼职教师主要承担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参与到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工作中去,他们的加盟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真正做到因岗施教。实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习、实训、实操课程的指导工作,他们娴熟精湛的技术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的现场教育。

3.学习培训的分类管理。高职院校对于兼职教师采取的大多是“拿来主义”,重使用轻培训,对于兼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缺乏规划。根据分类管理的思想,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兼职教师开设不同形式、内容的培训。客座教授的培训形式大多以介绍为主,主要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包括专业设置情况、校企合作情况、今后发展方向等,以便使其更好地根据学校现状,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工作。授课型兼职教师的培训重点则是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等教学基础功的学习,通过培训可以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增强互动、活跃课堂,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多以专业介绍为主,使他们明晰教学目标,在实训过程中突出重点,提高实训课程的实效性。

4.教学督导的分类管理。应将兼职教师纳入专职教师督导考核体系一并统一管理,但根据兼职教师的类型,考核方式和内容也应有所区别,督导的重点应是授课型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授课型兼职教师应重点督导其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如是否按时上课、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批改作业是否认真、学生评价如何、成绩的横纵向比较如何等等。实训指导教师的督导重点则是学生最终掌握技能的程度,这是检验他们教学是否合格的最好标准。督导检查应留有痕迹,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兼职教师业绩档案,记录兼职教师的督导检查情况、整改情况,一方面对于其自身是个借鉴,同时也是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并可作为兼职教师续聘、解聘等的依据。

5.考核激励的分类管理。好的激励政策的制定对于管理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考核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兼职教师激励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投身教育的热情。客座教授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他们最注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同行及业内的认可,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授予各类荣誉、情感激励等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授课型兼职教师注重通过兼职工作获得更多提升自己水平以及参与科研攻关的机会,以便作为日后自己进一步发展的资历,所以学校可以通过给予参加课题研究、教材编写、参与课改等方式激励他们,增强其工作成就感。实训指导教师多为企业中的技术工人,对于他们的激励我们应实行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策略,对实训效果好的兼职教师给予高于平均课酬标准的特殊补贴,以激励其更好地投入工作。

四、依托校企合作,打造专兼交流平台

实现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充分依托校企合作这个桥梁纽带,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1.校企合作,人才共享。学校可以在校企合作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把自己单位的教师派到企业顶岗实践,将学生安排去参加实习;企业同样可以邀请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参与日常教学和课程改革,吸纳优秀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为学校实训厂房建设出谋划策。通过上述交流沟通,校企之间真正做到了人才共享,资源共享,校企共建,互惠双赢。

2.校企合作,共育英才。在校企合作这个大平台之上,专兼职教师可以最大程度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最终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势必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个高职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

教师创新论文:试论阻碍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对策

论文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增强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同时,高校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致力于国家的创新人才建设。

论文关键字:高校教师,创新教育,阻碍因素,改革对策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同志曾经指出,世界范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能不能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高校教师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我国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高校教师有效地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本文分析了当今创新教育背景下阻碍高校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师创新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一、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倚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倚的“大师论”反映了高等教育中师资力量的重要性。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其根本在于教师队伍的创新和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教师是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领头羊。因此,教师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北师大教授钟秉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高校教师应根据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努力发挥其相应的引导和培养功能。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独创精神,然后才能用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用自身的创新人格魅力去感染、带动学生进行创新。

二、阻碍教师致力于创新教育的因素

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激励教师的创新意识。如何改变现行制度的弊端,激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不少教育家已经开始对之进行研究,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如现行考核机制的弊端、教师待遇及教学任务太重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性。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教师热衷兼职,影响本职教学

创新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实中各大高校持续扩招使教师教学工作量持续增加, 各种形式的学位班、课程班猛增,教师疲于奔命,致使许多教师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去培养创新人才。此外,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教师的生活的压力很大,很多老师致力于选择第二职业进行创收以维持生活质量。如一些高校教师到民办高校代课或在一些企业兼职等。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长期下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教事业的发展,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3]。以至于一些学生都感到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不够认真,老师很少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者根本不收作业。老师上课不认真授课,学生不认真上课的情况在许多大学中很普遍。

(二)现行大学考评制度重科研轻教学

首先,现在大学实行的是量化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及职称评定等主要是看教师完成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很少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这种以论文为主导的量化考评,并不在乎真正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因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量化标准是论文的数量及相关刊物的等级, 这样的考核制度导致了许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写论文上,并通过各种方法来发表,慢慢地对教学及培养人才丧失了兴趣。

其次,创新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事实上教师没有这样的条件。学校的扩招,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学校的考核机制又不看重教学,这都造成了许多教师对教学不重视,上课应付的情况的出现。而且,现在很多学校也缺少“动真格”的激励竞争机制,教师只求“过得去”、“穷应付”。如有的学校虽然每学期或每学年对教师的教学情况都会进行评估、考核,学校督导组和学生通过网络对任课教师进行不记名评估等。但这样的评价方法尚存在一些缺陷,如个别学生可能由于教师对他们要求太严格而给老师不客观的评价等,因此,学校也不是非常看重学生的评价。而且,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学校对于个别评估分值低的教师也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只是口头给予批评。此外,学校对教师的授课情况也缺乏及时和有效的监管。如一些教师教课缺乏新颖性,甚至还用着几年前的教案。

再次,现在中国学术界流行的学术奖励办法就是“奖官”,看你学术上做出了成果,是个搞学术的“苗子”,就会委你以重任,给你行政职务。在中国现有体制下,行政职务就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声誉,也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但这样也导致了很多学术大师最后没时间去做学术,最后荒废了学术,这种奖励制度非但没有鼓励学术大师进行更多的创新,反而彻底破坏了学术大师生长的土壤。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钱”似乎成了所有职业好坏的评价标准,教师这一职业也被认为只是一种普通的谋生手段,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失去了其原有的神圣感。有的学生甚至称自己是老师的“顾客”、“上帝”。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失去了搞创新教育的激情。教师职业失去了自身的魅力,也失去了对学生的垂范作用。可以说,当今的考核评价机制及“物欲横流的社会”对教师思想上的冲击等造成了当今教师的浮躁,无法安心于清贫的教育事业,更别说费时费力的创新教育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创新教育

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础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高校应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强化责任、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骨干群体优势强的教师队伍。”

(一)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举办各种创新教育讲座,使教师了解创新的机制、原理和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尤其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应根据教师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培训规划,使多数任课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高校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其思想观念,知识和科研水平。实际上,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也是教师创新素质的体现。因此高校应制定有效的有利于广大教师积极性的规章制度来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进行创新。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充足的设备,图书及学术刊物,为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和学术活动提供条件。

其次,教师必须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行为的确定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都与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正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影响和指导着他们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大学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校的学习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石。大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学习某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大学教师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思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策略教学。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课堂上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教师主要是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专研。教师引导学生将兴趣回到知识的探索上来,并从中获得乐趣;引导学生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基础上进行主动思维的培养,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性的思维可以说是高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

(二)高校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

首先,鉴于目前高等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采取的以论文为主导的量化考评考核制度不利于教师进行探索创新、去培养创新人才,笔者认为高校应采用动态综合的评价机制。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让教师定位、专注于学术,学校应建立有利于高等人才在学术框架内成长、走学术发展的激励制度。要探讨大学教师的身份定位,摈弃对优秀人才奖励的“奖官提拔”做法,形成优秀学术人员脱颖而出和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在制度设计上要能让教师在自己的学术轨道上得到更好地发展,而无须借助于外力。向专业人员和行政人员提供平行有效的学术生涯和管理生涯“双梯阶”发展道路,建设精干、高效、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现在从上到下实行的学校体制改革就是遵循这种原则,行政岗位和教师岗位分离,使教师专心于教学,行政人员为教师服务并管理教学。同时还执行严格奖罚制度以激励广大教师专注于学术,相信这种改革有效地实施以后,会在很大程度上改观现在大学中存在的众多不和谐现象。

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角。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致力于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教师创新论文:关于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效率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自身潜力发挥的程度与获取的学习收益。“效率”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在社会监控和高校自律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创新教师教育思路,提升教师教育效率,是教师教育质量获得根本保证的必由之路。

教师教育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自身潜力发挥的程度与获取的学习收益。“效率”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本文结合洛阳师院的办学实践,就提升教师教育效率的理念和制度问题作些思考。

一、树立效率与质量的理念

教师教育效率与质量是一对具有共生关系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目光似乎已经从效率优先转向了质量优先,但在此处把提升效率作为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非和国际趋势相冲突。尤其在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现实冲击情况下,不仅需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机制,而且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效益监控体系,特别需要构建对办学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并通过效益监控体系确保“质量是生命线”的落实。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升本以来,洛阳师院一方面端正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效率提升的制度保障系统。学校认为: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依赖于富有特色的开放环境,依赖于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依赖于目标、内容等的和谐融合,更需要依赖于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如果不与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需求与发展及时有效进行系统改革,或者虽然作了一些改革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模式、标识、计划、独特举措和独特思路,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就难以发生。教师教育如果缺失系统的制度保障,其效率的提升也同样难以发生。所以,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必须首先具有成熟并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实践的、融合的和制度性理念系统,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走开放性、实践性、合和性和教师教育制度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二、倡导教师教育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教师教育的视野必须面对国际改革的现实,必须与国内前沿的改革趋势相接轨,必须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吻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教育的学历层次,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例如,洛阳师院的一批教师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似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结果。

所谓“相似教育模式”就是指按照相似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形成由教育对象和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途径和质量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结构和组织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生相似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基础性、专业性、通识性、多元性和民主式、自由式、互动式、开放式”。即在师范生发展过程中,强调师范教育必须与基础教育领域相沟通;强调师范生应选择适宜而义必要的专业领域;强调教师教育过程人文精神和教育信仰的融会贯通;强调合格教师培养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强调营造教与学的民主气氛;强调师范生个人潜在资质的自由挖掘和师范生个性的张扬;强调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拷问、反思和探究;强调教育教学思想的输出、引进和实践验证。相似教育模式指向的目标是,要把师范生培养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通用性的基础教育教学的骨干人才。其明显标志,不仅在于使师范生获得了可以直接运用教育活动的知识,掌握了成熟的教学技艺,而且在于通过学习,使师范生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促人向上向善、教人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心灵,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教育的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就是重视课堂教育实践科目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成绩,加强教师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学生在教育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合格教师。特别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视频案例、课例研究、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网上教育、教师博客、综合实验室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设计的评估与指导。不断规范教师的人职培训和考试,完善教师入职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前,修满规定的实践性学时学分,完成教育教学的技能的各项训练,达到入职从教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没有理念,就难以端正提升效率的正确方向;但是只有理念,而缺乏实践和制度的支撑,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不可能发生。仍以“师范生发展实验巾心”开展的教师发展研究活动为例。按照实践,实验中心既是半实体化的教学机构,又是有效的研究场所。所谓半实体化教学机构,就是说中心根据需要可以自主招聘有关教师担任相关课程,可以自主开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课程。但是,中心聘用的教师编制非固定化,人员流动非固定化。所谓研究场所,就是说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采取的是研究式的教学和互动式学习。为了凸显其研究特色,中心不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所招收的学员的学习结果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员参与课题研究,并要求部分学员熟练掌握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便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自2007年,中心拟面向文学院学生,招收60名实验班学员。整个学习过程,采用“1+2+1”的学习模式。具体方案是:第一年,由学生在本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各选6—8门课程,进行混合式研究学习。第二、第三年进行专业学习。第四年,“抓住模拟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以及人职前的政治思想和信仰教育。四年毕业后,实验班学生除允许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外,对于学完实验班所开设的教育学门类的相关课程,并完成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发表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教育研究论文的,可以同时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这样有利于营造最适宜师范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四、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系统化

所谓制度系统化,是指为了促使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自身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获取最大的学习收益,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体系。例如:为了促使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快速、高效地向前发展,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制定的《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关于鼓励教师创新教师教育模式的若干规定》、《关于开展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若干规定》、《关于强化教师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均为提升教师教育效率作了制度保障。又如:为了建立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T《关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意见。如针对教师教育实验班,《意见》赋予实验班以自主确定课程、选聘教师的权利;实行开放办学,打破专业、系别的限制,开展广泛的人文思想、科技文化、教育专题讲座,与各系所广泛合作、资源共享;促使管理制度创新,实行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跳级制等,提高学习效率;建立行之有效的师范生发展培训体系,发挥管理的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促使培养日标的实现《意见》已成为管理模式创新的制度和思想保障。再如:为了促使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系列文件,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我校教师研究的相似教育模式,就获得了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它所提出的“和合教育”、“和合教学”、“关键知识”、“规律中心”等若干观点,不仅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质的革命性意义;而且,对实现素质教育和开展教师发展研究具有宏观的理沦指导价值。在教学实践环节上,学校强调各专业教师培养与中学现场实践相结合,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强化与中学和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与联系。要求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培训,强化之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紧密结合河南尤其是豫西地区基础教育对师资的新要求,了解新课程的现状,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县长,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教师教学改革的诸多举措,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进程、走向和效率。

教师创新论文:浅谈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

论文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教育创新 现状 问题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研究的前景。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朱仁宝认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四大支柱”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四大支柱”的基石是教师的高素质。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升国家的教育实力。

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比较晚,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我国开始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教师教育创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则呼唤着教师教育的创新。我国完成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也纷纷出现。

二、研究现状

1.比较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分析教师教育的特点

黄葳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潘懋元、吴玫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刘开源的《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以及肖爱芝的《对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思考》等探讨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上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层次上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教师教育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教育要专业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主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这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内在表现。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积极的应变力、独特的创造力。教师通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形成教育教学的专门技能、养成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系列: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系列、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系列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系列。教师教育就是实施这些专业教育的活动。

(2)我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多元的教育。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仅仅是师范大学的专利,各类综合性大学、专门性大学都可以成立教育学院,那些愿意当教师的各种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的教育学院里接受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渠道被拓宽了,教师的来源日益多元化。

(3)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潘懋元和黄葳等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不再是职前教育,而是终身教育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肖爱芝等提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传播知识的技术已经落伍了。

(4)教师教育注重质量教育。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不再注重数量而是侧重于质量。教师供求关系的基本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并且随着社会上公众对其子女教育期望的提高转变为永恒的质量矛盾。

另外,黄葳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师培养活动,肖爱芝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法制化,这些新的观点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教师教育的发展。

2.探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促进教师教育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励如孟指出:新时期,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宗旨,以骨干教师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他们认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很多途径,比如,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抓好常规教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等。而他们一致认为创新教师教育才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教师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功底,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能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有坚实、宽厚的知识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符合现代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发现真理、探索结果的方法最重要,教师只有具备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

(2)教师教育工作要高举质量的大旗,以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最终目的,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3)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许祥源等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师范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可以提高综合化水平,创设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通过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我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文章只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很少。很多研究者探讨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或者是如何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专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素质或者如何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章却很少,而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世界性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教师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正在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如何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一些解决方案流于书面形式,没有实践意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反复的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且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决不是说只要人才流动了,就能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了。教师教育创新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要加强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加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是创造的程度有差异,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则需要有专家型的领头雁,那么又如何培养这样的领头雁呢?研究者甚少。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并提出了很多培训的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训之有效”呢?这就很少有人涉足。

2007年9月22日,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师范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有力地了教育创新;再次,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在社会上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呼唤着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我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将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师创新论文:浅谈越级提升与蛙跳式发展——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 越级提升 蛙跳式发展 启示

论文摘要: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它们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学习借鉴这些创新的理论,可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越级提升与蛙跳式发展的机会。

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近几年来,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非常兴盛,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上也都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2008年10月18日至19日,第二届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土耳其、芬兰、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着“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展开了交流与研讨。在研讨中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与探索对现今我国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越级提升理论预测未来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

1.1越级提升理论的内涵越级提升理论最初起源于美国的JohnMoravec,即将教育分类为三级,一级教育(下载型教育)、二级教育(网络辅助型教育)、三级教育(知识产出型教育)。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比较发展教育创新研究院的A.M.哈金斯博士将三级教育发展到四级教育,即知识创新型教育。下载型教育,顾名思义学生像下载资料一样必须服从教师的命令,教学内容也是通过听写的传统形式由教师传达给学生,当然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只能限定在学校内。而二级教育逐渐开放,允许网络的进入。虽然这种开放仍然非常的谨慎,但混合着网络的教学已经将教育带进一个全新领域。三级和四级教育则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空间,都可以传递教育。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网络教学生,等等,在社会中形成了人一科技一人的学习共同体,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以及人员的限制,并使得知识的产出和创新成为可能。

这四种具体化的教育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却又各不相同。二级教育(网络辅助型教育)和数百年积累记录下来的经验(即一级教育)使三级教育成为可能。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二级教育是向基于知识产出和知识创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过渡的开始;而三级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生产知识;四级教育则实现了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创新,而创新又促进了教育的持续产出。三级教育和四级教育从性质上是建立在二级教育信息来源能力基础上的不同衍生。从更小的程度上来说,也是建立在一级教育记忆习惯的基础上的。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教育仍停留在一级教育水平,但也有一小部分国家正在朝二级教育迈进。A.M.哈金斯教授以及前人的探索可以证明,三级和四级的教育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越级提升教育的集中点。

无论是应用在教育内还是教育以外,“越级”都意味着通过创新和节省时间及各种成本的方式,超越现有的状态,实现走在竞争的前列。运用先进的技术,并通过第三方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是我们未来教育的模式。

1.2越级提升理论的实践模式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三、四级教育的越级提升呢?

首先,要求重新强调学生接受的是三级教育,它并不是简单的一级教育的变体,也不是随意在原本不变的二级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冲刺和推进,而是需要大量的创造与创新,实现了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生产知识。

其次,要求将四级教育的演化过程融人其中。因为三级教育仅仅代表其本身的一种示范性,而四级教育则更具系统性和适用性,将二者结合便可以形成以一级到二级教育为支撑的未来教育发展模式的主干。

第三,我们在推行三、四级教育中必须贯彻以下的理念:(1)更加强调主动性和前瞻性而非反应速度;(2)推动越级提升实践策略而非追赶策略;(3)重新考虑单一学科计划同交叉学科计划的平衡;(4)对国际化和全球化关系的认知(尤其是对这两种概念相互融合的需要);(5)对革新知识产出、分布以及使用的强调;(6)发展终身学习计划,实现更多的学生以“控股者”的身份参与该项计划。

最后,为了将这事情付诸实践,为了使儿童、青少年以及我们的父母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获得最大的优势,可以建立大批由地方设计或掌控的越级机构,每个越级机构将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有强大的师资队伍、父母、公共或私人志愿者的帮助。机构将要呈现角色模式和技术以检测越级事件转换的特性,装备儿童和青少年,让他们同其父母、老师以及志愿者合作,去学习、评估、增加对儿童的认识经验,以及和他们的合作能力。更有利的帮助儿童、青少年、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所生活群体去发现越级提升实践是值得设想、计划和追求的。

这些步骤被设计出来以推动创新实践,以及给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群体提供上升到三、四级的机会。而最基础且专业的手段去完成这些步骤就是可以让儿童和青少年参与越级研究与发展,这些研究和发展将会改变他们与教师、父母共处的世界。越级实践的目标是发展新知识,对区域性、民族性以及全球性机会的创新利用。当然,目前已经有国家将这样的模式应用到早期的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中,成为这个领域发展的领头羊,如美国华盛顿的肯特地区,公共部门允许学生使用无线网络方式,帮助他们得到信息,从而更好得通过考试。但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在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盲目的追赶很可能会导致盲目的随从,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随从,越级应成为发展中国家三级教育和四级教育的主要策略。通过教育的创新为经济、生产等等不断注入源泉和动力。

2蛙跳式教育理念引领下师范教育课程发展的两大模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蛙跳式”教育理论研究院主任约翰·莫莱维克阐述的蛙跳式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利用现代移动学习设备“存储”和“传输”知识,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蛙跳式教育理念的技术应用将引发一系列变革:学习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传输,教师不再需要将信息和知识传输到学生脑袋里;学生能够查找信息而不再被迫死记硬背;学生能够在手提设备的帮助下通过考试并获得较好成绩;能激励学生们利用现有的信息形成新的知识;帮助学生利用新的知识完成创新,或是对完成学习和其他活动的方法的真正改变。当然,蛙跳式教育理念同样也会引发两个问题:如果能够随时随地传输学习内容,那么教师的新角色是什么?如果学生不再需要死记硬背,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

教育发展国际委员会的宋红专博士从国际角度,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师范学院改革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仍然过分强调传统的分科教学,而忽视了创造性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技巧。他运用蛙跳式教育理念提出,构建“储存者”(1H模式)、“专家”(2H模式)、“领导者”(3H模式)和“灯塔”(3H+I模式)四个师范教育课程发展模式,希望对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特别是师范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在这里,重点介绍四个模式中的领导者模式和灯塔模式。

2.1领导者模式“领导者”模式即着眼于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专业领导人才,避免学生成为在考试指挥棒下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灵活性、积极性和领导能力的人。领导者模式中的师范教育课程充分体现人文课程,同时包含学生参与程度高、教学内容实用性强的课程。该课程计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对话性、解放性和反思性。为了使将来的教师能培养出知识型工人和创新型领导,必须使其具备某些素质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以要求学生在积极参与创造社会新知识的同时,应该勇于挑战自己的思维。宋红专强调要关注学习个体的头(head)、手(hand)、心(heart)的发展,所以他也将其称之为“3H模式”。

此外,在领导者模式中,除了传统的认知测试外,还被要求设立更具综合性、整体性和真实性的测试体系,以检测将来教师作为学校等学习机构的领导者的能力。其中被检测的关键素质包含了运用信息通讯技术辅助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公民价值和实践的能力;预测和构建理想未来,而不是对现实挑战和趋势做出简单回应的能力;从知识记忆型转变为知识生产和创造型,赶超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等。

2.2灯塔模式在灯塔模式中,将整个教育过程看作是在茫茫信息海洋中的航行,而师范教育所培养的教师应该成为航行中的灯塔,来帮助学生在这个看不清的未知世界里安全的航行。灯塔模式强调智能的培养,培养解决问题、情感和创新的能力。在注重学习个体的头(head)、手(hand)、心(heart)的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创新(innovation),所以也称本模式为“3H+I模式。

灯塔模式中的师资教育旨在培养教师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引导学生在混乱的信息海洋中航行,到达知识的彼岸,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的发展。模式以系统思维和构造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框架,学生不再消极地听教授上课,而是在师资教育和其他领域的专家的引导下,通过跨学科培养,成为一个创造者。和领导者模式一样,严格的书面考试不再是检验个体学习成果的唯一方式,而富有创造的领导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比如见识、激情和智慧等则成为检测的重点。

3越级提升与蛙跳式教育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启示

近几年教师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教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在教师教育中,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提高教师教育成效的不少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知识本位化倾向仍然严重,大多数人对教师教育的目的只是简单的理解成为解释和传达知识。再比如,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培训,内容和形式都很单一,难以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此外,没有把培养反思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教育理论还没有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上述越级提升理论和师范教育课程蛙跳式发展的两大模式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两项全新的教师教育理论将对于我们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1)教师教育的知识源泉来自于实践,教师教育的终极旨归是为了实践。教师以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起点,通过建构一个学习共同体,摆脱时间、空间、对象等束缚,并引导实践者自我反思,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教育领人一个全新的领域。

(2)引进网络辅助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网络等辅助技术的进入,渗透到教学中,更好的实现“为理解而教学”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听说教学,转变了教学观念,构建了人一科技一人的学习体系,通过科技更加关注了人的理性与情感的发展,关注了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关注学生与知识的结合。

(3)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创新人才。侧重于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检测体系,将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培育他们的领导、创造等综合能力。这样的改进也将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障教师质量趋于完善。

反思今天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国外的这些研究改革为我国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与思路,相信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推进作用,对教师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

教师创新论文: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师角色 转变

论文摘要: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把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新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在当前背景下,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向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转变,成功与否关犍在于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角色转换。文中反思了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探讨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策略。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师角色

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正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以及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即教学的“三中心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多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强调知识的输入(input),而忽视语言的运用(output)。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下,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传授英语知识、维护课堂教学、批改作业以及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检查指导者以及学生成绩的评估者。有目共睹。这种教学模式与高素质的教师相结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社会、学校、学生等各种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外语教学思想。使得大学英语教师的职能和角色的局限性暴露无疑。与此同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新的教学模式则逐步成为英语教学的适当模式。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好评。

二、多媒体网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教学模式在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作性。另外,新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通过对《教学要求》的分析.不难看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在合理继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秀部分的同时,以多媒体辅助来开展英语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学具有许多优点。第一,网络资源信息量大,网络技术扩展了学习空间,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从“一个封闭的班级走向一个无班级、无年级,甚至无国界的学习空间,将学生和教师从时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了,教师可随时随地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胡壮膦,2004:345—349)。第二。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已不再仅仅限于大学英语课堂,以网络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将“从单一的一对多而扩展为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师生之间的交流已不再以语言为唯一的手段。而呈现出交流手段的多元化趋势”(黄荣怀,2003:4—5),而这种交流手段的多元化又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能在更大的空间内展开,更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目标。第三,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传统的教学活动以传授为主,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在网络教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掘,创意得到保护,因此自主学习便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第四,网络教学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和集图、文、声、色为一体的教学环境,无疑比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更具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变化。由于教学模式变化,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学模式的转换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及更深层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及策略

1.问卷结果分析

《课程要求》颁布之后,教育部随即确定在180所院校开展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点,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改革试点之一。引进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开发的“新理念大学英语(全新版)网络教学系统”,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互补。传统课堂(对照组)周课时为4学时,采用3+1模式,即精读泛读3学时,在传统课堂上进行,听力1课时,在语言实验室进行;网络教学(试点组)采用1+1+1+1模式,即学生上机进入系统自主学习1学时,小班口语课(25人左右)1课时,读写课(多媒体大班上课(95人左右)1课时,读译课(多媒体大班上课(95人左右))1课时。迄今为止,这两种模式已运行将近三年时间,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测试的方式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调研,旨在对目前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1)关于教学模式:80.8%的学生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点组”(改革班)持肯定态度,并认为其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如“学生能接触更多更地道的英语资料,得到更多提高语言技能的机会”(57.2%1,“大班多媒体‘读写译课、小班‘VI语课’及自主学习相结合,体现了语言教学的特点,教学效率较高”(55.4%),关于“较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65.1%的同学选择“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2)关于教师的课堂角色:同学们认为应是“教学资源、信息的提供者”(65.6%)、“学习过程的咨询者”(56.7%)、“知识的传授者”(43.6%)、“教学过程的管理者”(19.2%)、“学习的促进者”(13.1%)等。可见,同学们对教师课堂角色的要求是多重的,而非单向的“传授知识”。

(3)关于教师角色转换:41%的同学认为教师作为英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目前环境下仍是英语教师的第一角色”:大多数同学认为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过渡过程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应该“适当转变”(87%),而非“彻底转变”(7.3%);关于教师在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的主要作用,同学们的选择也是多元的:“传授知识”(50.4%)、“提供学习资源和信息”(40.9%)、“帮助辅导”(39.1%)、“组织管理”(30.4%)、“监督检查”(28.6%);针对“通过E—mail,BBS等手段与教师进行交流”,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愿意”(46.6%)或“很愿意”(27.8%)。

2.教师角色的定位及策略

问卷和测试结果显示.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已被师生普遍认可.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为必要,同时也为其角色转换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问卷结果同时显示师生普遍认同的较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认为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只能做“适当转变”,而非“彻底转变”;同时,测试成绩也表明尽管“总分”、“VI语”二项,采用网络教学模式的班级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阅读”、“翻译”和“写作”三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听力”方面,由于试点班没有开设专门的听力课,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觉去自主学习中心,成绩反而低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这表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有一个“度”的要求:一方面,要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实现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变;同时鉴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客观条件,要注意教师角色转换的策略,把握角色转换的“度”。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虽然许多学校已将多媒体网络引入了教学当中,但其中大部分是投影型的教学,即老师将原来写在黑板的内容做成了幻灯片演示给学生看,而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接收的地位。本次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单纯转变.而是更深层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个由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

第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实现角色转换创造条件,同时注意技术上的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作性。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我校仙林校区共有多媒体语音室12间。然而据了解。在语音室上听说课与以前用录音机上听说课并无太大区别。主要用来听磁带和放光碟,多媒体语音设备的其它功能很少得到利用,这就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另外。学生有问题想通过BBS或E—mail等向老师请教时。又经常因为老师不能熟练使用而被迫放弃。而所有以上出现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缺乏应有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要求教学系统在技术上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但在技术和操作上又不能太过纷繁复杂或太过高端。以致使其在大众通用计算机上无法运行或实现。

第三.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摈弃,而是要各取所长。例如。传统教学模式能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对知识进行集中、生动的阐述,针对每一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同时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

第四。注重教师监督和辅导作用的发挥。在关于自主学习的调查中。只有17.8%的同学选择如果没有教师的要求和监督。仍然会积极去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而大多数人选择“几乎不会”(23.1%)或“会,但频率肯定会低些”(55.5%),说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监督和指导。网上自主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增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系统或教学平台中提供的管理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上网学习的总时间、内容、交互任务完成的情况等.并应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与辅导,从而督促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

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向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转变,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恰到好处的进行角色转换。新的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它基于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遵循语言教学及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集多种教学模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一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学设计合理,媒体使用得当,才能确保其成功。有鉴于此,教师本身的素质,尤其是教师适应新模式要求并成功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创新论文:试论高校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学管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高校开展创新性教学评价的保障条件和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高校创新性教学评价策略,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搜集完备的评价信息、激励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和及时反馈评价信息。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创新性教学 评价策略

高等院校大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上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管理中,教学评价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对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仍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对教师在创新性教学方面相应的引导。

教学评价大多只注重评价教师的知识传授部分,缺失对批判性教学的引导和创新性教学的激励。教学评价的结果往往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就导致教师过分看重评价的结果,以取得高的评价分数为教学目的,从而束缚了他们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尝试与探索,这无疑对教师未来的发展不利。教学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全面、及时,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形式在学生评教环节按同一标准进行都会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教学评价应正确引导教师开展创新性教学。本文将从高校教师创新性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原则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评价策略。

一、开展高校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的保障条件

要进行科学的高校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就要学校在政策、物质等方面予以保障。学校的相关政策对高校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校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评价工作的开展。同时,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如设立评价机构,选择评教专家,并配备相应的设施,以保障评价工作能够顺利实施,落到实处。

二、制定高校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的原则

创新性教学评价中的创新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在制定创新性评价原则时要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制定创新性教学特有的评价原则。

创新导向性原则。创新是创新性教学评价的核心,在进行设定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标准时,都应充分考虑到创新的因素,从而引导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励与改进原则。开展创新性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需要探索和实验的,而这其中必然有成功与失败。对于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予以肯定,对于不太理想的地方我们应该宽容对待,帮助教师分析改进,从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

协同原则。创新性教学评价是多方参与的过程,这就需要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协同,处理好评价的各个环节,并向教师及时反馈评价信息,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与时效性。

三、高校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策略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放松心情、开阔思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个性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间的感情,进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们往往主要关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然而教学氛围的民主和谐在创新性教学中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更需要关注。

2.搜集完备的评价信息。一是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被普遍采用,而问卷调查中所设计问题的选择往往用“是”或“否”回答,或以分数的形式给出,这些信息只能让我们对教师的教学有大概的了解,而不能细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并不能用简单的问题或大致的分数描述,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打分并不能告诉我们学生的感觉和希望改进的地方。因此,调查问卷应在设计时多下工夫,更加具体,除了简单的问题外,还应该让学生详细地写出上课的感受及建议,以便在学生之间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获取更为全面、可靠的评价信息,使教师在改进和完善教学环节时更有针对性。二是注重长期评价效果。目前,高校学生都是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进行评教,而这些评价结果并不能显示教师教学的长期效果。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和作用有时候需要经过若干年才能显现出来,学生很多时候在上课期间对于所学的内容是没有深刻体会的,当他们学习了一些相关课程,或是毕业以后步入社会工作用到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学过知识的实用性,对教师的教学有着不同的感受,评价起来也更为客观,所以参考毕业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将在校学生的评教与毕业后学生的评教进行比较,会大大增加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毕业后的长期教学评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个人感受,还综合体现了社会的需要和工作的要求,了解这些评价信息,有助于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改革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避免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当然,对于教师教学长期评价的信息搜集起来相对困难,需要学校与毕业的学生长期保持联系,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借助手机、网络校友录、MSN、QQ、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搜集评价信息,并且最好在学生毕业不久进行联系,以避免遗忘,保证评价的可靠性。

3.激励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创新性教学评价的结果应对评价的教师产生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将激励性与导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俞文钊教授,在长期的心理研究基础上,提出激励力量公式:激励力量=∑f(物质刺激+精神刺激)。将激励性与导向性结合起来,可以运用奖惩制度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达到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的有机结合。

行为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的第一原则就是得到赞赏。”所以,对于创新性教学评价评分较高的教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地调动他们进一步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性教学评价评分较低的教师,我们应该与他们进行细致地沟通与交流,摸清相关的问题及原因,适时地提供给他们支持和帮助,并进行适度的处罚。无论是奖励还是处罚,我们都应该充分贯彻激励性和导向性的原则,尤其是对于评分较低的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得当的方式进行适度的惩罚,以避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然而,除了创新性教学评价评分较高的教师与评分较低的教师外,还有绝大部分教师的评分位于中间档次,奖励与惩罚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创新性教学评价对他们起不到太大的激励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创新性教学评价的导向原则,可以安排评价分数较高的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通过探讨和总结,激励教师在创新性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4.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及时地反馈创新性教学评价的相关信息,能够使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或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更好地进行改正和完善。所以,及时地反馈评价信息,在创新性教学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整个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时地反馈创新性教学评价信息,不仅使教师在教学评价的指标方面有改进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评价为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首先,评价信息由学校管理部门反馈给教师,其中包括参与评价的学生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使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而管理人员则可给教师提供一些改进的建议,促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完善。其次,经过一轮的创新性评价后,教师可以将评价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对评价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对于评价过程中所运用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实施过程都有着较深的体会,及时反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促进学校管理部门对创新性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教师创新论文:关于以人为本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创新

论文摘要:根据教师工作和个性特点.针对现行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中的弊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以切实提禹激励的质量。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增强青年教师的激励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建立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采用刚柔并举的运行方式。为保障激励效果,还要注意透明度问题、稳定性问题和管理者素质问题。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然而.青年教师在高校往往属于“弱势”群体,许多合理需要和要求得不到重视。而且在目前的改革中受到冲击最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要更多地研究和把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和个性特点.以人为本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从人文关怀的层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才。

一、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科学内涵

激励是指根据活动参与者的心理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来激发参与者的动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之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过程。有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活动参与者的心理需要。激励机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方式启迪参与者的心智潜能的工作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使管理活动获得良好的效益。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是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运用相应的刺激手段去激发其动机,利用设置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去引导他们的行动,把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的心理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人为本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依据

(一)适应教师工作和个性特点的需要

教师工作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的特点。自主性养成了教师高度的自主意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形的.有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许多工作并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对教师的劳动过程难以用固定的劳动规则进行有效的监控。教师的劳动成果往往体现在学生毕业后的社会价值或其研究成果上.这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难以做出客观、现实的评价。教师的劳动虽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他们的劳动成果往往需要团队的合作.依靠交叉互补的学科优势才能取得。因此.教师的劳动成果既是个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又是团队智慧和集体努力的结晶,这也给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很难用高度量化的价值标准来衡量。

从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来说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求。他们更需要得到领导的尊重,同行的认可,社会的接受.更看重自我价值实现:他们都具有某一学科的专长,追求学术自由,反对压抑个性。这一人格特点,决定了单靠行政权力管理他们难以奏效。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这种“士”的精神,靠的是感召力、亲和力。

青年教师的这种工作性质和个性的特点决定了单纯地建立刚性的激励机制的办法是不明智的,必须增加柔性激发的因素,这样才能符合青年教师的实际,更能激发他们的高度责任感、自觉性和创造精神,更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适应现行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现行教师管理制度过分强调刚性规定的作用,相应地激励机制依据的标准生硬刻板。约束了教师个性的发展。存在着一些弊端。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效果。

一是教师管理制度与教师评价中的价值背离。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管理者往往用一套统一的“标准”来管理教师、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优劣。虽然。量化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施上的可操作性。但也恰恰是一些过于量化标准成了制约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紧箍咒”,使得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事实上。知识创新本身就意味着有风险。有可能失败。况且有的成果很难在短期内呈现出来.被人们认可。但在具体的评价中,创新、改革的经历只能以论文、成果鉴定等形式体现出来。方能得到认可。那些在短期内看不出的成果或失败的科研工作和教育改革便被打人“另册”或遭到“封杀”。这种管理与评价的价值背离会挫伤教师参与教改工作的积极性,结果是大家按照制度的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哪里还谈得上创新?

二是教师评价中的形式主义。目前,教师管理与评价多采取平时检查、年终考核、查验学历、学位文凭和教学科研成果等形式。年终以打分、投票或提名等方式进行评优和划分考核结论档次。对多数教师来说.一般也不太关心考核结果是否“优秀”,只要“称职”就行。教师评价千人一面。不免流于形式。也有的学校把对教师的评价推向极端。频繁检查、验收,让教师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不少地方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甚至得以制度化。使教师产生厌倦心理。

三是教师评价制度的统一与刚性化对教师个性发展产生制约作用。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它与教师本人的人生阅历、个性特征、学识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无所谓好坏,而标准化的教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教师的这种个性化教学。

这些弊端的存在,客观要求建立相对柔性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来与相对刚性的制度规范作平衡。使激励机制更有人情味。以实现青年教师自我价值和工作目标的统一。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以人为本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增强青年教师的激励意识和能力

以人为本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前提是增强激励主体(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意识和能力。激励意识是指激励主体对激励客体、激励目标、激励内容、激励方法、激励效应的认识、判断等的积极的心理过程。激励主体的激励意识直接关系到激励目标的实现,激励效果的好坏。增强激励意识就要求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人格水准和业务水平两个方面。人格水准是一种学习榜样的感召力,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亲和力。是一种共同目标的凝聚力,其本身就具有强人的激励作用。业务水平,包括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激励行为的科学和有效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激励意识,促使激励机制发挥出更人、更好的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措施

1、关怀激励。它是指教学管理者对下属的生存状况、工作辛劳、个人前途等给予发自内心的关怀、理解、信任和肯定。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实践表明,关怀激励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目标激励。它是指通过给予青年教师设置合适的奋斗目标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弗罗姆的期待理论指出。目标效价越高。期望概率在中等以上。其激励作用越大。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都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检查及时、评估公正,这样才能发挥目标激励功能。

3、反馈激励。它通常是指通过给予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成效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信息。来调动他们的内部动机。进而调控其行为和活动,以便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及时、客观地开展工作检查”“小组互评”“年终总评”等反馈激励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奖惩激励。它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名符其实的奖励既可使受奖者得到社会的认可,又可满足其自尊的需要,因而可以充分激发其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恰如其分的惩罚同样可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善于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奖惩结合,而且保证奖惩及时。

此外,还可以设置榜样激励、政策激励、竞争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多种形式的激励。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设置激励措施时,除了要考虑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设置多种形式的激励。还要特别注意激励的及时性和适度性,使激励的强度和数量与业绩的大小、贡献的多少相称,而且要注意做到及时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保持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是推进激励机制人本化的有效保证。因为只有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才能对青年教师的绩效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激励措施真正起到调动和保持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的效果。在建立和完善教学监控体制时。要同时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组织的共同目标。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使管理者在监控和评估的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二是要在高校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办公室和教学评估办公室。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办公在教学指导和监控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利用教学评估办公将教学评价制度化、长期化,并把评估结果和及时、适度的奖惩激励结合起来,以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四)采用刚柔并举的运行方法

制度化的管理属于刚性管理的范畴。它可以使管理过程做到规范有序、有条不紊。激励机制采用制度化的刚性运作。它可以使监控、评估、奖惩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证运作过程围绕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展开。它具有短期效果明显的特征。但是。刚性管理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对组织成员进行人文关怀。容易导致组织成员内心世界的封闭和生活热情的缺乏。从而大大降低组织成员的生活质量,这给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带来了致命的障碍。提倡激励机制刚柔并举的运作方法。就是要在制度化的运作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融人人文关怀.无论是质量监控、绩效评估。还是奖惩实施,都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反映,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具体来说.就是要对监控过程、评价结果做客观分析.对刚性制度进行柔性分析;在进行奖惩和分配时,更要注意在执行刚性制度时体现人本关怀的精神.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对于因为运作过程出现特殊困难而致效果不佳者,要给予真诚的理解和关心,可以考虑对其减轻处罚,甚至给予必要的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克服更大困难而取得优良绩效者,要给当事人上浮奖励,以保证其心理平衡。

四、以人为本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透明度问题

透明度是高校教学管理激励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透明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激励效果的好坏。有透明度才能产生激励效果,如果是暗箱操作或者过于强调主观作用,不仅达不到激励的最终目的,还会人人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结果反而使激励机制成为管理工作的障碍。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行激励机制时,要增强运作的透明度.让广大青年教师明了激励机制的整个运行过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对青年教师教学绩效进行监控、评估和奖惩.从而实现激励的目的。

(二)稳定性问题

奖励激励是一种诱人的直接物质利益分配.必然会涉及很多人员尤其是部分领导的利益关系。如果个别领导此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便根据自己的绩效状况来修改激励标准,就会破坏激励标准的稳定性,从而使激励作用降低。因此,在实践高校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当已定的激励措施与领导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领导要发扬高尚的风格,要以大局为重,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也要保证激励标准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使激励机制产生正面的真实效果。

(三)管理者素质问题

与人本关怀结合的激励机制,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实施效果受执行者的素质制约。这种激励机制的运行,要求管理者既有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去指导,更需要管理者具有相应的管理素质。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为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工作者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修养:一是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知识;二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三是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四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等。

教师创新论文:创新教育中德育教师角色转换探析

摘 要: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具体为导演、舵手、记者、主持人、裁判员,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角色转换;导演;宣讲;德育;创新

在创新教学中,新的德育改革体系强调教师做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教育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着力点在于教师对原有桎梏学生活力及个性的宣讲程式的打破和重建。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于教师努力创造。因此,本文着重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师生关系两方面来具体阐释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定位问题。

一、从教学内容的差异看德育教师角色定位

由于课堂内容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注重课堂组织,有的注重把握课堂流程等等,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课堂组织上要当好“导演”

目前,在德育教改的呼吁声中,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已被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计划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点拨。例如,在上法律基础课时,课文本身十分重要,把案例当剧本,更适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指导同学们演好这场戏,进而充分理解法律条款。这样一来,课堂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主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首先必须认真读好课文,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去学、自己去演。也就是说,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出来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达到了和谐一致,形成了共振,创新也才可能实现。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导演呢?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师通过反复诵读文本,认真思考与教材有关的主要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人系统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其次,要了解“演员”的实力,即学生的知识构成,亦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演员”这一角色。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在了解学情时,可进行“换位思考”,即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位置放到对方的位置,或把对方的位置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教师在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时尝试把自己置于教学对象——学生的位置,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境,体会学生情绪,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估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到每一篇课文,要预测他们会如何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式……

在明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最易使学生共鸣、共振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从而将教学计划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只是起一个宏观布局的作用,即“导演”的作用,他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主,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还是学生。

2.课堂流程中当好“舵手”

创新教育下,德育教学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主”,提倡“讲讲议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始终充当一个“舵手”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给以方向指引和对教学过程的环节加以控制。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若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很关键。

那么,教师要做好“舵手”应做到哪两点呢?一是在实施德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准确熟练地掌握《德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德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往正确方向引导。二是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并且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例如:本来是一个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干扰信息,由于老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心态,财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理解的“共振”,保持了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其实,在教学中对学生心态把握和了解也很重要。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入手,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和引导。当前的德育教学,教师在其中始终只是名“舵手”,他只负责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方向发展;而船只的前进,则需学生自己划动船桨,朝着教师所指的方向前进。这既达到了教学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3.课堂质疑中当好“记者”

创新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在重视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通过向学生提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特别是从近几年日益兴起的话题作文来看,教师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可以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开去,这时教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教师通过“记者”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记者角色的扮演应注意哪些呢?首先,记者的扮演其实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发现问题的环境,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就是提供案例背景。经过教师的设问,学生思维必然活跃,他们个个不仅思如泉涌,而且情感和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分析案例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发问过程中,应将问题的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上。比如,我们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材料是否充裕、选材是否精当,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认识能力起导向作用。

4.教师在课堂引导时当好“主持人”和“裁判员”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启我管理和创造性能力。但长期以来学生已习惯当;“客人”、被动接受,不习惯当“主人”、自觉学习探究,习惯于教师将一切嚼碎了和着唾沫喂给自己,而不习惯主动寻找食物通过自己咀嚼来填饱肚子,补充能量。长此以往,学生的等待心理、依赖心理渐渐形成,主动性、创造性丧失殆尽,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样一来,教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施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法律课中的一场辩论会,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法官”、裁判员(评论员);一堂思想修养课,教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裁判员等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紧张而活跃,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丽教师在其中始终只处于主持人、裁判员的地位,问题的提出、解答都是学生自己自主完成的。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答案。教师通过“主持人”、“裁判员”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在当主持人,裁判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给学生压担子、交学习任务,引导、督促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逐渐去掉等待和依赖心理,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要在民主的学习环境之中进行,教师只是处于“平等之中的首席地位”。

二、从师生关系转换来看教师角色定位

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心理环境,教师也就不可能引发学生学习、质疑、发现的动力,也更不可能谈得上创新教育。

学习心理环境即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种种因素。学生心理的积极亢奋还是消极低落,是主动探究还是被动接受,是轻松愉快还是沉重痛苦,是自由宽松还是压抑紧张……这些都关系到创新教育的成败。而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品格的熏陶都是与教学相伴而来的。如果学生之间不能有很好的情感交流。达不到互相之间思想上的理解与沟通,学生将很难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据笔者调查,学生最希望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因此,教师应转变陈腐思想,重塑教师形象。教师作为社会一分于应平等对待也是社会一分子的学生。千百年来,“天地君亲师”因袭相传,发展下来,“师道尊严”已成为教师心中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教室里充满着紧张压抑,学生看教师眼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何谈萌发创新意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做学生的朋友,从而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时紧张感,除去学生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师生实现朋友式交往,教学达到同频共振,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进发。

师生之间要实现朋友式的交往,老师又应该怎样去做呢?

一是加强沟通与交流。课下与学生交流,与各种层次的各种性格尤其所谓的问题学生交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掘他们的特长。即放下架子,贴近学生,经常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主动地学习他们的长处,这样既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我只是“学长”,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又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二是倡导教学平等,课堂教学中以平等的身份发表见解和评议,而不把教师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尽量多给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不要太看重他们答案的正误,关键是看学生对自己的见解是否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三是创设共同话题。如可以辟出专门的教学或者休闲时间对当今人们都关心的世界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是政治、军事、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的话题,最重要的是要创设学生既有兴趣又有认识和探讨价值的话题。

四是因材施教。根据新大纲的教育理念,应把学生看成独特的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有着丰富的个性,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这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独特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教学机制,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向度的知识灌输的旧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角色转换的重要,而从角色转换需要达到角色转换的实现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需要广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在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下进行不断的创造和实践,探索各种更新更好的转换目标形式和手段,以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教学的需要。

教师创新论文:试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课程体系 理论依据 创新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中学教师,为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高师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课程体系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是指高师各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现代化、基础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征的,由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各专业横向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根据全国三十多所省属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计划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分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特别是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目标模糊抽象,课程体系松散零碎,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计强调社会本位和核心专业学科本位

高师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阶级或超意识形态”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因此,高师院校课程设计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可见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计取向具有浓厚的社会中心倾向,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设计模式,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课程。但许多原本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或应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仍占据着高师课程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高师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仍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各专业的课程大都是围绕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全部课程。然而,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观需要适时更新。

(二)从课程内部看,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忽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专题学习与范例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分重视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系统传授和习得,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验,尤其是忽视给学生提供从事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创造发明的空间和时间;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效性和综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师范性不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三)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一75%,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造成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

我国现行各高师院校课程类型设置模式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类型的校本化和特色化,但由于不是从确定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者的关系人手的。于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拓展性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探究性课程只占5%。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少,且课题范围窄,大都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校本课程缺乏。

(四)忽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师院校来说,虽形成了自己传统的课程理念和课程风格,课程计划科学规范,但由于自恃高傲而往往因循守旧,缺乏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课程行为。对于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课程计划似有将“专科课程计划”分解与扩充的痕迹,专业课程计划多属拼凑而成,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舶来”的多,造成课时膨胀,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受专任教师不足的影响,随意调整课程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程计划的法律功能丧失。学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学校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整个高师教育课程的灵魂,所以世界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研制。然而,我国各高师院校却不注重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造成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各吹各的调”,各科教学难以把握应达到的目标——教育的、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二、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Et益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实施,高师学生要求提升和完美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等因素,都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师课程体系要顺应时代和基础教育的潮流,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面向”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课程创新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要是指课程要面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面向当代的社会问题,面向当今社会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面向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既要重理论性、学术性知识,又要重应用性知识,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充分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人课程结构之中,做到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

(二)课程创新要面向高师学生

学生因素是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高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量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树立“育人为本”、“育师为本”、“发展中心”的课程观,要按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改变把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作为课程的价值,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并通过课程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完整发展。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同以往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同一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如果各专业课程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游离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外,就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动机,学生将承受不了课程负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供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并科学合理地降低必修课程总学习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事自主思考与研究。

(三)课程创新要面向基础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纵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课程改革文件,为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课程改革要以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并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教师为目标的,理所当然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文件为依据,走出学院,深入基础教育实际,改变现有课程设置过分学科专业化,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倾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训练,缩短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期。

三、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了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宗旨,坚持育师为本的原则,并且要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交融,各系(院)和各专业课程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达到校内各专业、各类课程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和效益,必须从课程设计观上、课程结构上、课程师范性上进行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设计观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本真,是社会进步与学生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这种课程价值观出发,我国高师课程设计应沿着均衡性、综合性、发展性、选择性、创新性方向努力,要摒弃常把课程的价值当作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的课程设计倾向与行为,要防止那种只重视学生求知的结果,忽视求知的过程,或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忽视探求知识的经历的课程实施过程。据此,高师课程设计在强调“双基”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尊重学生差异和发展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筑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师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课程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上。从课程的横向结构看,必须建构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在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框架内,积极增大活动课程的比重,而增加活动课程比重可通过开设各种活动课或把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同时,在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的框架内,积极增大综合课程的比重;在以必修课为主的框架内,积极增大选修课的比重,实现课程整合,并要为学生今后进行终身学习、创造性教育教学、自主探究与实践创造条件,可以尝试将课程整体分解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类,这样的课程设计既符合当代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当然,对于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课程条件与课程资源。

(三)突出“师范性”,增加教育科学类课程的比重,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表明,一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而,无论是在职教师或是师范生,其学科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比较差,尤其是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与学的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实践性知识方面,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组织与管理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有三:一是师范院校的教育科学课程门类少,主要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为代表的“老三门”课程。二是教育类课时少,前几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规定教育理论课程比重约l5%,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未达到这个标准,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30%左右,如美国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课程含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法和实习等科目,课时占20%左右。日本的教师职前培养中,小学教师需修满84个学分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其中教育课程43门,32学分,占总学分的38%。德国的师范学院,教育课程占总授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教育课程内容陈旧、空泛,脱离实际,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的结果是掌握几条抽象、呆板的概念和原则,且教育实习时间短,任务轻,内容少,形式化,难以使师范生积累教育实践知识,更谈不上形成教育教学技能。因此,师范院校要切实增加体现“师范性”的课程,实现教育类课程的结构性优化,除开设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等教育类必修课外,还应开设一些包括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咨询、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研究方法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教育实习指导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并创造条件使教育类课程的比例达到各专业总课时的20%一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