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1:20: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汽修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改革与优化的不断推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成了备受社会各行各业青睐的群体。国家统计局2017年初的数据表明,我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车消费和生产国,目前我国的汽车总量仍在快速增长,形成了容量巨大、前景广阔的汽车后市场。汽车修理行业是汽车后市场中的重要部分。我国的汽车修理行业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技能不强、专业化水平不足成为了制约该行业发展主要障碍。本文以职业院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学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指明了有效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 汽车修理专业 教学 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改革与优化的不断推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中备受青睐的精英群体。汽车行业对这种高精尖人才,也提升了衡量标准,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了汽车修理及相关行业急需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化实用型的高技术人才。以往职业教育模式造就出来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目前,我国对专业化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职业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老式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毕业生素质不高、技能不强、专业化水平不足成为了职业教育汽车修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了解汽车修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优化路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成为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汽车修理专业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职业学校的汽车修理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从事汽车生产、汽车售后服务以及汽车维修、汽车配件、相关保险等行业的专业人才。毕业生除了要求政治素养过硬、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知识结构配备合理,具备专业的汽车诊断、检测、维修等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与实际操作能力,能满足该行业的用人需求。具体学生能力培养内容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汽车修理专业领域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分析,不难看出我国职业教育汽车修理专业的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汽车后市场对该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学观念因循守旧
教学观念的因循守旧是制约汽车修理专业教学发展的瓶颈,教学观念转变更新的速度就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速度。转变观念,是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创新的基本基础。教师观念受制于传统教育,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墨守成规。以“教师为核心”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严重阻碍毕业生质量的提高。作为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重要场所的职业学校,对毕业生就业率的盲目追求,导致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专业技术传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汽车修理专业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有显著的提升。
2.教学内容科学性不足
当前,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的教学素材更新换代速度缓慢,难以紧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随着汽车修理领域的相关设备不断更新、汽车技术不断提高,相应的汽车修理专业教学素材也应随之更新,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职业学校的汽车修理专业教育更注重于理论教学,过多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缺乏与理论匹配的实践操作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R敌运平不高。
3.教师队伍匹配不合理
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职业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整体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汽车修理专业领域,优秀的教师不仅可以从理论层面加大学生对汽车修理专业的知识储备,更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进而做到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共同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汽车修理专业来看,受限于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匹配还不够合理,缺乏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重依赖教材,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进而影响了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不高与企业对该专业人才标准的不断提升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汽车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国家于2017年初了关于我国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新标准,为我国职业教育汽车修理专业教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核心场所,旧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完全被教师所掌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中难以得到体现。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且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应根据汽车修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以汽车修理专业教学内容为立足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以往教学的死板模式,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不迷信于教材和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注意引导,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2.科学系统的配置教学内容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理论知识的讲授成为了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被严重忽视,因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汽车市场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应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科学配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活动,使修理专业教育紧跟市场发展脚步,以造就出能够顺应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精尖汽车修理领域的人才。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相关职业学校应该根据汽车修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教材,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多地掌握该专业最前沿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职业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努力为师生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毕业生。
3.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肩负着引导和组织学生的职责。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学校应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根据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匹配师资力量,不断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努力建设师资队伍,进而确保汽车修理专业教育教学活动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此外,职业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不断学习和进修,使其随时掌握该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丰富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努力开阔教学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思想的变化,通过生动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汽车修理专业教育教学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4.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平台
无论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还是对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都离不开实践教学。培养顺应时展,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精尖专业人才更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是理论指导实际、锻炼学生专业技术的重要途径,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坚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是汽车修理专业学生必备的两项专业素养。因此,在未来的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指导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专业实践当中来,将实践技能的培养当做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此外,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还应该借助汽车后市场不断壮大的良好势头,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基础教学资源与企业的行业市场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操作空间,扩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四、小结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如下。
第一,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毕业生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不过硬以及应用能力不强。
第二,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的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因循守旧、教W内容配置不科学以及师资队伍匹配不合理。
第三,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景广阔的汽车后市场,然而目前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新形势下的行业需求。
第四,教学改革是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坚持理论指导实践、重视实践;科学配置教学内容,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建设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随着社会用人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要求的提高,单一拥有学历的毕业生已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汽修服务业带来了空前的良机。本文主要分析了汽修这一行业职业的特点,对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包含职业技能、道德、习惯、意识、作风等多方面。
一、汽修行业从业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1.汽修专业学生文化业务方面的素质
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素质能力: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其中包含信息的处理、职业设计、问询指导、设计处理等;问题的分析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变能力,包括应对压力的对策选择、承受程度等;创新意识培养能力,创新是各职业自我发展的重中之重;动手实际调研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汽修行业职业素养特点
汽修行业职业素养同其他行业的基础素养要求是相同的,例如忠诚奉献、乐观积极、团队合作、爱岗敬业、创新开拓、认真负责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等,都是汽修人应当具备的,同时还要拥有从事汽修行业所特有的职业素养:关注新兴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客户态度亲切热情,投入汽修事业无怨无悔。
二、汽修行业学生提升素养的条件
1.环境因素
具备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职业氛围创设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实训现代化设备的普及度,能够紧跟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步伐。实训的场景布置也相当重要,要做到能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加强真实体验度。
2.师资条件
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教师主导教育的方向,传授知识多少和质量的主导权在教师手上,因而教师的基本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训,注重教师自我提高,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硬性要求严格把关。
三、培养汽修行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及建议
1.提高汽修行业指导人员队伍专业素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了《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在2005年又对这个标准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加强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为实现职业服务专业化奠定了的基础。而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标准同一般职业指导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在区别与统一中产生。所以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分析方法,颁布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
2.开展指导人员专业培训,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然而,在其他学科获得了许多知识并不能够证明学生就掌握了语言技能。语言教学的侧重点是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任务的设计必须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3.加大汽修指导人才的吸纳力度
现今,汽修专业院校职业指导人才紧缺,汽修专业院校应当适当加大汽修指导人才的吸纳力度。可以尝试聘请人社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成功人士和法律专门人才、政府人事组织部门等的专业人才,作为汽修专业院校指导人才的新鲜血液,加入到职业指导队伍中,使学生认识到就业和行业发展趋势、求职技巧、社会用人企业的需要,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4.建立汽修专业院校校内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机制
强有力的评价机制具有鼓励学生的功能,是汽修专业素质培养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应当成立一个有助于汽修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评价机制,改变从前单一凭借成绩评价一名学生的做法。在学生日常评价中,要突出职业素质的内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层面的表现都要录入评价系统,考试内容以能力测试为主,这样有利于引导日常教学向学生素质的方向l展。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能否真正投入汽修工作大环境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提高技能,以工匠精神对待工作,是评价学生是否胜任工作的试金石。通过实践的磨炼,能够看出学生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理论实践相结合,从而客观评价学生是否符合岗位需求,能否胜任汽修这个岗位。在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机制中,未来的汽修人才羽翼逐渐丰满,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未来的职业之路。
(作者单位: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代学生发展的重点。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制度,在中国存在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徒制度根据现代时代的要求进行改良,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汽修专业中,运用现代学徒制度进行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现相结合,不断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从今学生的发展。下面,我将从现代学徒制的概况、现代学徒制的特点、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修专业;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
前言
在现代汽修专业中,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导致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不够。所以,在汽修专业中,学校通过学徒制将学生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促进学生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因此学校在进行汽修专业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倍加重视。因此,在汽修专业中,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的汽修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双方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校企合作的弊端。在这样的学徒模式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从而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为校企的双赢做出贡献。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况
现代学徒制是依据古代学徒制而来的,但是又是跟古代学徒制有着区别。但是从现代学徒制的操作上,它其实是对古代学徒制的一种发展。因此,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其进行改良和更新,从而发展出的一种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现代学徒制度是一种将学生以课堂和社会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的反馈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从而让学生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但是由于现如今现代师徒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一些汽修学校在进行师徒制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中无法与汽修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现代学徒制度中教师的师资力量不够,课程体系不适应现代学徒制度的应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影响现代学徒制度在汽修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双元培养
现代学徒制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学校与企业的双元培养。在以往的汽修学校中,学校主要担任学生的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学生长时间待在学校而脱离了社会,使得学生在社会中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所以,现代学徒制通过学校与当地企业的合作,让学生的培养工作与社会联系起来,通过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
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是现代学徒之中的主要特点。在以往的学校中,学生只是学生的身份。但是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出来在学校扮演着学生的身份,在企业中要扮演着学徒的身份。现代学徒制将学生的身份进行结合,让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学徒。
3.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
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学习,变成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的状态。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得到运用,不断往返于学校和企业中间。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是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
三、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重要性
1.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现代学徒制度为我国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在以往的汽修专业教育中,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培养阵地,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主要的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如今社会的发展。所以,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度为期许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通过学徒制,学士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也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学徒制通过让学生跟着企业中的老师傅学习汽修技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现代学徒制通过将学生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也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学校与社会中不断改善自己,从而为以后走进社会中提供基础。因此,现代学徒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加学生的操作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校企双赢
现代学徒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校企双赢。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汽修专业总是缺少让学生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在进入社会中感到迷茫和不安。现代学徒制通过将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理论学习,然后到企业跟着师傅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操作技能,也提高自己的额专业水平。因此,现代学徒制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四、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实践应用
现代学徒制度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徒制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学校通过与当地汽修企业进行合作,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学生通过跟着汽修企业中的老傅学习,不仅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谁实践中去,而且也跟着老师傅学到了操作技能和维修技能。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与社会不断靠近,跟进社会发展步伐,进而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下面,就如何在汽修专业中开展学徒制度进行说明,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1.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学徒制度实施的重要前提。在进行现代学徒制度时,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而不断增加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所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实施现代师徒制度的重要举措。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少,而且具有很强的分散性,所以学校在选择时要谨慎。首先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调查,选出当地信誉较好、运行优良的企业。然后让学校的相关人员对这些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见面,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负责人表达校企合作的意图。或者让汽车维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到学校进行考察,双方就校企合作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双方就校企合作达成共R。在双方就校企合作达成共识之后,双方要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力进行明文规定,就双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责任进行划分,进而将其用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从而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度在汽修专业实践应用中,受限要建立校企合作制度。
2.重置课程体系
重置课程体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又一重要举措。在以往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基本是以在某个企业实习半年左右然后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之后就再也没有接触到社会实践。这样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一定的伤害。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想社会输送的是半成品,而不是真正的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操作经验的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要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培训体系,依据社会发展的方向,不断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课程体系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以及企业的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良。让学生改变原来传统的实践活动只是走走形式的想法。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要依据企业的技术和操作进行安排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践形式要进行灵活多变的改良。而不是以往的进行半年的实践活动就结束。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现代学徒制度的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的模式,对原本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实践的要求。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要进行积极创新,不断适应发展的社会要求。
3.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制度来说,是现代师徒制度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一点。在传统的学校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学生一般处于被动学习和时间操作的地步,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下去,学生逐渐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形成一个走形式的心理,进而会影响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制度方面,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企业的空余时间进行安排。在人才培养中要以企业的实践操作为主,工学交替。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让学习和实践活动融会贯通,像河流一样流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技能和水平。因此,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模块实训、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E方式不断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4.培养汽修专业的带队师资队伍
培养汽修专业的师资力量是保障现代学徒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在以往的传统汽修专业中教师只是负责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育,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来说,教师是会忽略的。因此,在进行现代师徒制度的实践中,专职的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湿度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师徒制度建设时,学校要挑选一名高技术人员作为带队教师,再由企业进行考核,考核过关即可带队进行实习。在这些带队实习的教时中,学校要进程对其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带队教师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记录,回学校写成实习报告,为以后的带队实习做好保障。因此,培养汽修妆也的带队师资队伍是现代师徒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带队实习水平和质量。
5.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是检验现代师徒制度实践结果的重要举措。在校企合作的学徒制的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根据企业和带队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时间活动进行一个考评。对于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考评。所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对于现代学徒制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收尾工作。在对学生的时间活动进行考评时,要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考评。除此之外,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企业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的考评,而不能只是单一的以一项标准进行考评,这样会失去考评的公正性和准确度。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可以有带队教师和企业的职工组织成考评大会,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判定,最终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考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战友重要的地位,它依靠学校和企业将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学徒制在其中的作用,不断的创新社会质检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学徒制具有学校和企业的双元培养、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以及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的特点。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通过到企业中进行实地操作,在操作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将其运用到实地的操作中,在操作中不断验证理论,不断改变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在实地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积累更多的操作经验,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专业逐渐成为技工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在技工学校,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这门专业属于一门自主操作性极强的技术性专业,实践教学的好坏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更多的专业教师,将怎样才能使汽修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作为各自主要的研究课题。
P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技工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应用
人社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技工院校合作机制,强化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的目标。积极培育校企合作典型。教育部在有关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中要求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建议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和顶岗实习等。
1 背景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各种产业出现了较大的增长,由此造成对人才资源需求量的增大。其中发展最快的应该是汽车行业,由此使得汽修人才供求出现较大的缺口,特别是高质量的汽修人才呈现出更大的不足。
学校通过开展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属于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要想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一定要采用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这种模式进行教育,而技工教育也一直坚持在该方面的尝试。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而且还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也反映出这种教学模式蕴含的巨大社会潜能。
面对当前技校生就业率高,反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同时按照人才市场的具体要求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引导。此不但为大学生就业找到了广阔的就业领域,而且为地方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现阶段我国汽修专业领域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1 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模式
汽修企业在该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该模式在使用过程中较难使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如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操作的能力,因此只能采取跟岗学习的方式,此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不能使企业工作效率出现显著提升,而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自身操作水平的关系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负担。由此就决定了该模式难以发挥长效作用。
1.2 校企配合模式
该模式与第一种模式相比具有较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学校的利益诉求,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积极性。然而客观的讲,汽车企业在这一模式中依然占据主导性地位,在某些问题上,其会更多的考虑本企业的利益。因此,这一模式的内动力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其中存在较多的改进空间,此也是以下二位一体模式形成的基础。
1.3 两位一体合作模式
学校在与汽修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合作,对以上两种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互惠双赢的两位一体合作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成功的机率显著增强,但是,其对校企双方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双方在人力和财力方面进行较大的投资,而且还对合作双方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约束制度,如果双方的投资力度稍有不足,就会给合作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4 多方合作模式
由学校、企业、政府和学生共同构建的合作模式,该模式的性质属于一种多赢形式,从当前形式来看,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这种模式出现的较晚,在合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经验积累,加之对合作各方的要求更高,使得这种模式的操作具有更高的难度,由此决定了该模式的落实具有更大的困难。
2 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2.1 学校方面
在校企模式实施过程中,较多的学校形式上似乎接受了这种合作教学方式,然而在本质上却与表象严重不一。虽然在形式上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但却未能对汽修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将学生推进企业,致使学生在企业中不能实现真正的实习作用。
2.2 学生方面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本应以一名正式企业员工的身份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以主人翁的姿态敬业爱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数学生未能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从而难以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因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使得学生的精神投入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来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在岗位中不必太过认真,甚至出现部分学生不服从企业管理的事件,此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此外,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应有的质量意识与效益观念,未能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追求和心态,这些对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企业方面
作为汽修企业,特别是高新汽修企业,由于对自身安全着想,对外来人员进入企业内部持警惕态度。从而造成汽修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冷淡,而学生不成熟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之一,对此,只有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调动他们的合作积极性,才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所在。
2.4 政府方面
现阶段,虽然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与模式,人社部也颁发了相关的宏观政策,然而由于这些政策中具有可行性的文件非常有限,加之有关鼓励政策和激励政策的待后,如为了使技工教育得到发展,企业接受校方的学生顶岗实习请求,但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汽修企业能够获得的政策优惠却未能成文或可操作性难。因此要想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政府还应通过深入了解后,进行有关制度的完善。
3 对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完善
3.1 创新校企合作的教育机制
学校能否实现与汽修企业的长期合作,主要取决于对双方利益平衡点与持续合作激励点的把控,由于学校行为与汽修企业行为在动机和目标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想在市场环境条件下构建能够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校企双方均能够获得对方的有效资源,以此调动双方的合作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效果。
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际扮演着双层角色:即属于企业员工,又属于在校学生,只有让他们在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响应校企教学模式,才能使校企双方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建立多方共赢的人才合作C制。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应主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政策扶持,来促进三方合作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由此实现过程共管。为了使校企合作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在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协助汽修企业攻克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管理难题,使企业的市场竟增力得到提升,此外,应依托校企合作机制,使学校在人才培养、共享师资等方面获得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3.2 创新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
在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机制建设过程中,应对校企合作的领导环节进行创新,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证校企合作的中心地位,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教学投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管理体制,尝试性的组建以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汽修行业协会和院校知名教职工代表等组成的董事会。也可由技工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校外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高管等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汽修专业建设提供献言献策。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促进校企合作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是进行机构创新的目的。
4 结语
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具有非常积极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通过交叉兼职和师资互通等形式的合作,不但使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有效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专业师资人才不足得到改善,而且使学生的就业质量出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使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所以现阶段,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更多的技工教学领域进行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转向系统也跟着汽车工业的改革与技术革新,不断出现许多类型的汽车转向系统。因此,技校汽修专业在开展汽车转向系统教学过程中,应该寻找到合理化、高效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技校汽修专业中汽车转向系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校;汽修专业;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教学是技校汽修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其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转向系统检y与维修技能,才能够最大化满足于当前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需求。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来培养技校汽修专业学生对汽车转身系统的拆分、检测、组装以及故障处理的技能。
1 结合汽车工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汽车工业在高新技术的促进下,汽车转向系统得到了高速地发展。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学生介绍汽车转向系统的几种类型,即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这几种汽车转向系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取代了传统液压助力转向,同时基于环保意识背景下,当前汽车工业技术开始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汽修专业学生对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需要结合汽车工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与学习内容,让技校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汽修技能。比如:当前汽车转向系统主要是以电子控制技术为核心,电动助力转向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主要方面。在针对汽修专业开展汽车转向系统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知识点引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汽车转向系统课程设置时,老师应该以项目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身的维修技能。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设置真实且具有典型性的汽车转向系统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做中学,做中教”。通过这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让汽修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学习,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技校学生进行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 通过对比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新型汽车转向系统
这里所提及的对比教学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汽车转向系统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对其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解。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汽车转向系统印象,结合老师的讲解与实际操作,更好地构建起汽车转向系统知识。比如:针对机械液压助力系统与电子液压助力系统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从能量消耗以及转向力的控制进行了解。(如表1所示)
3 实现一体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将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并通过所教学内容的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汽车转向系统教学,可以从其结构进行切入,让学生对转向系统的作用以及功能进行了解。然后结合转向系统的功能进行讲解,对于较为抽象与复杂的转向系统结构并不需要提前讲解。而是通过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汽车转向结构做了解。对于汽车转向教学,并不需要过于对教材的重视,可以适当地根据学情来进行拓展,通过对当前市场中主流的转向系统经典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对汽车转向系统中不同部件进行了解,并结合汽修专业的教学任务开展实训教学,增强学生转向系统维修操作的实践技能。
4 结语
在开展技校汽修专业汽车转向系统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导,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汽车转向系统前沿的技术,并及时更新教学方法,让整个教学活动能够得到不断地完善。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嗌钊耄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性素质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实践当中,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深入和加强,而模块化教学方式以其岗实际操作工作为基础,来进行各个项目模块的划分,不仅让中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更提高了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模块教学;探索
引言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培养生产型企业基层员工为主的,而汽修专业更是未来汽车维修市场的坚强后盾,只有注重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适应当前千变万化的汽车维修行业,而且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深入,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更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学当中把汽车理论知识与实践维修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在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当中,老师总是把汽车的构造等等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的进行解剖与分析,然后再列举出N种可能出现故障的融合,让大家去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客观上讲,可以让中职学生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但在解决问题的层次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纯理论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说和学”的层次上,而具体到“做和修”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具体来讲:
1、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底子差
从我国当前的升学形势来看,凡是进入到中职院校的学样,其文化课的成绩往往都不好,对于文化基础内容掌握不扎实,而且在思想意识上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片面,没有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会从教材的理论知识入手,尤其是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让学生对汽车模型进行观察,然后去了解各种操作技能及工作原理,但因为这些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对于汽车的一些原理很难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对于汽车零件之间的装配及位置关系,很难凭借想象而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达到 “知其然”的地步,只能应对一些最平常、简单的汽修问题,对于深层的故障原因判断及处理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传统的汽修教学当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课时占据了学生汽修生涯的大部分时间,虽然有些中职院校也会安排一些顶岗实习的课程,但相对而言,这种实践机会却是太少了。而且对于同一类型的汽修知识,由于课程安排设置中的一些问题,使同系统、同各类的为课题被安排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这就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失去了连贯性,出现了断层,这在进行实践的操作时,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生疏感,再加一般情况下对于实习安排的时间总是放在某个学期的最后,也就是在课程完毕之后才对进行实践,这样就会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丢在脑后,而在实践中需要运用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对一些实践性的问题难以理解,不能形成系统性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出现严重的脱节,这种重理论轻践,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对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在以上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种种弊端突显的前提下,专业模块化教学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青睐,被引入到当代中职教学当中,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也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成为促进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源动力。
1、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
大家都知道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性操作人才,所以中职汽修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其实践打基础的,只有把专业化的理论融入到实践应用当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实用性,也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中职学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达到和谐的统一,比如说在经过理论的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去实践中进行模拟,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对汽修思路的理解和掌握,能让他们在学与做中形成一套全新而统一的理念,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达到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2、扩大老师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教学当中起着指导与引入的作用,而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让老师的指导性地位更加的突出,因为老师在学生的实践模块中,可以与学生融为一体,并进行实时的指导与学习,对于不同素质的学习进行不同类型的问题指导与解析,而且还可以对于一些实际性的操作进行规范化,达到因材施教,满足所以学生需要的目的。
3、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他们大多数的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却极强,而专业模块化教学就是要让中职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他们会在具体的实践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他们的长处,使学生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学质量必须会有很大的飞跃,学生们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会随之而增长,使他们的就业面变得更加宽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复合性专职人才的培养成为中职院校教学发展与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与学习中已经受到了广大老师的喜爱,它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学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能使汽修专业的学生有多的顶岗学习和实践机会,成长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
摘要:“做学教合一”不是简单的“先做、后学、再教”,“做学教”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是三者的有机结合。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汽修专业作为本地区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教学实验点,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与思考,实验中强调“做中学,学中教”,“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要学生做好学好,教师必须先做先学到位,方能奏效。”通过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加强“做学教合一”平台建设,为教学实验提供条件保障,重点做好汽修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做学案”的开发、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教学策略、规范实施流程等工作,取得了一些预期成效。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平台与资源建设;教学实验
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进行了制度层面上的设计,“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实训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比赛等四个项目。对比两个时期活动,可以明显感觉到研究活动的转型。前一阶段重理念的创新、教学设计的研究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公共基础课程,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知情意行合一的研究;专业技能课程,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研究”。现阶段,在原先基础上更重信息化教学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提出“推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引导教师立足课堂、面向现场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实践,坚持‘做学教合一’,强化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时期均强调了“教学做合一”或“做学教合一”,许多学校也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所有这些为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在汽修专业开展“做学教合一”实验试点提供了依据与借鉴。
一、对“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与研究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据笔者调查,很大一部分职业学校教师,只知杜威与陶行知其名,未研其说,更别说把其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有所成效了。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凭臆想行事,教改总不得要领;也有些教师似乎积极参与,可过于功利地学习陶行知的教学法,未能参透其精神本源,实验显得苍白而不系统。
杜威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杜威以其经验论为基础,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陶行知先生受杜威“教育即生活”、“W校即社会”思想的影响,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他指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现在,职教界提出的“做学教合一”的教改实验,正是对杜威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种传承。当然,职业教育的“做”不同于儿童的“做”或参加的活动,更为强调“做”的专业岗位性,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这也许是现代职教研究者将“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一”的初衷吧。但不管说法如何变,核心内涵则是一致的,“做学教合一”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拨与创新,“做学教”不是“先做、后学、再教”,“做学教”不是三件事,是一件事情,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怎么做就怎么学,在做中学、做中教、学中教,边做边学边教。基于以上的再认识,我们将本项目实验的总体思路确定为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对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系统化开发专业课程的“做学案”,以职业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形成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实验点学校,要使“做学教合一”实验项目有所成效,必须基于实际,重点思考“怎么做、做得怎么样、怎样做更好”,着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更新理念为切入点;二是做好实验项目的支持保障为基本点;三是完善“做教学合一”项目实验点的规划设计为突破点;四是引领教师开发核心课程的“做学案”资源作为实验重点。
二、加强“做学教合一”平台建设,为教学实验提供条件保障
汽修专业依托“国示范校建设”及“中德诺浩”项目,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改革。构建了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了部分核心课程资源,运用任务导学、理实一体化、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实训基地及双师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研究,积累了较好的经验,旨在确保“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正常实施。
(一)加强硬件平台建设,保障良好的“做学教”实施条件
陶行知在《行是知之始》一文开头说道:“我们先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可见,作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学成后的岗位是能排除与维修汽车出现的故障,显然要在较好的教学条件下才能达成“做学教合一”的教学目标。为此,汽修专业依托“中德诺浩”国际校企合作项目,建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室15个,专业教室、实训室网络及交互式多媒体已配置齐全,建成了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信息点全覆盖,百兆带宽到桌面,共有5个专业机房,建有景格虚拟仿真实训室1个,数字化技能教室2个,建成数字化录播室1个,能实时进行学生实训录像,实时传输。牵头本地区30多家汽车企业及职业学校组建了“南通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并与15家大、中型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成为江苏省骨干示范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实训基地成为南通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实训基地、汽修职业技能鉴定点、交通运输类技能大赛赛点、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与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汽修实训基地,在本地区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些为“做学教合一”的实施创建了良好的“做学”条件。
(二)加强软件及资源平台建设,提高“做学教”实施效率
大凡职教人都知道,仅有硬件条件是跟不上“做学”需要的,须要加强软件及资源平台建设,拓宽实训的内涵与外延。我校建有“景格整车教学”及“凤凰创壹”2个与教学配套的数字化实习实训平台,同时开发了数字化电子教材10门,PPT、教学视频等专业技能教学资源达1.1T,为“做学教”的实施创建了良好的软件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中普及,师生能熟练使用“凤凰创壹、课堂派”教学平台,学生能通^网络应用这两个平台,自主学习,与教师远程互动,提高了技能训练效率。通过教学、实训条件的优化,为“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较好的教学实施平台。
(三)加强师资平台建设,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
目前,中职学校面临着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学习无兴趣、有自卑感、教师难教等困境。“用嘴讲是教、用耳朵听是学、用手干事便是做”,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事就怎么做,传统封闭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吃力。为此,打造一支结构及素质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是课程体系实施的根本保障。纵观大部分学校,汽修专业教师来源有三类,一般情况是,普通高中考进大学后的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方面较欠缺,而职教对口考进大学的老师则显得有点“劳力不劳心”,外聘教师相对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技巧不足。再者大部分老师都是在传统的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与“做学教合一”教学能力不强,技能与知识分而治之。所以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做学教合一”实施的首要任务,在此要特别强调“教师的先做”与“教师的先学”,否则正如陶行知所说的,“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一般人总有“认路”的体会,要到达一个陌生地方,坐车的人总习惯依赖思维,不会主动去记路,跑多少趟之后,还是认不得路,但开车的人通常只要走个一二遍,就把路记熟了,这是因为开着车带着思考亲自实践了的缘故。教师只有亲历亲为,才是对路之举。
(四)加强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完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
搭建行业引领、校内协作、企业把关的技能培养平台,保证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相对接。考教分离,分工协作,积聚有利于教学的各种因素,保证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相对接,使学生技能符合行业标准,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做学教合一”教学实验重点工作
(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1.依托“南通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企业岗位要求为标准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中德诺浩”校企合作项目,积极探索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根据本地区产业特色、发展需求、岗位能力要求、新技术发展,进行二次开发,依据课程标准,修订教学要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的“三以三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平台课程”、“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形成各专业课程间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
(二)开发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做学案”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指出,“生活用书的体裁内容也不可一律,大致说起来,我有下列建议:(1)做的目标;(2)做的材料;(3)做的方法;(4)做的工具;(5)做的理论;(6)从做这事引导人想做那事……共十四条。”笔者认为,这一建议对我们开发“做学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据此,汽修专业“做学教合一”实验项目组,将系统化开发设计基本思路确定为:岗位及学情分析目标确定内容整合重难点确定方法设计资源整合过程设计做学记载结果评价与反思,使做学教合一,形成指导文件。
做学案的编制根据课标要求,以“适用、够用”为前提,进行教材内容整合;按照工作能力形成的规律,安排学习任务;根据学情确定重难点;以能力为本位,确定教学方法,形成能够有效、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文件。
1.目标确定:做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应用、团队协作等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理论内容是为能力培养服务的,故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从认知能力、应用能力、素质素养等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2.教材内容整合处理:根据实际工作能力及课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结合专业前沿,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合并、调换、增删等方法,将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贯穿到实践体验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减少重复教学,确保教学高效。
3.重、难点确定: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状态,结合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学生在实践操作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确定教学重难点,对于不易观察的内部结构及抽象的原理内容,采用多媒体、仿真软件、微课资源等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加以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4.方法设计:以能力本位,将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做中教的理实一体的项目、案例、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分组合作、操作、演练。”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做学教合一。
5.教学环境及教具的规划与准备:针对目标要求,安排好“做学教合一”实施所用的教具、教学场所等,保证“做学教合一”教学任务顺利实施。
6.教学过程设计:依据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7.做学教记载:仿造汽车维修行业工作情境,设计做学案记载表,做好规范化记载。
8.结果评价与反思:采用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引导教学达成“做得不错,学得不错,教得不错,在劳力上劳心。”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1.校企共建市级精品课程,优化完善与凤凰创壹共建共享的省级网络课程。
2.融合“中德诺浩”项目课程,引进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标准及评价标准,开发符合学生兴趣及职业岗位迁移的专业群选修课程。
3.校企共建“做学教合一”校本教材,自主开发活页讲义、实训指导手册、教学PPT、课堂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共建专业课程资源库,并在教学平台中共享。
4.优化教学实训环境,使理实合一。加强设施设备的投入,对接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建设能够满足“做学教合一”的实验实习实训场所。
5.建设一支优秀双师团队,使教师与师傅合一,技能与知识合一。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师资培养考核机制,鼓励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企业锻炼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坦任专业教学,建立专兼一体的优秀教师团队,促使“做学教”项目顺利实施。
(四)优化“做学教合一”教学策略,规范实施流程
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突出“三分理论、七分实践”,以“做学教合一”为指导思想,创设与工作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教学情境,推广实施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导、思、做、展、评、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使学生在职业体验中学习专业理论,获取专业技能。
“做学教合一”教学实施流程采用“三段六步”进行。“三段”即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程结束。n前准备包括实施该任务所需的教学资料、材料、设备等教学资源整合。课堂实施即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情境创设”,即构建与实际岗位需求相一致或相近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如任务描述、案例等,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它是教学内容顺利实施的前提。“资讯”也是做思过程,是学生思考做什么学什么的过程体验,引发专业学习;“决策”即准备所需设备、工具、资料、人员分组及确定各自工作任务和职责;“计划”是学生思考怎么做怎么学的过程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方法或步骤;“实施”是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专业进行验证的过程;“检查、评估”是对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自查、互查、自评互评的过程,主要是检验学习的结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过程。课程结束包含场地恢复,7S现场管理等。
(五)教学实验目标及预期成果
教学实验目标主要有: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系统化“做学案”设计并应用;实现“做中学”学习方式应用与转化、“做中教”教学策略与管理,创建“做学教合一”教学实施平台;形成立足课程目标,关注学生发展,面向过程和“作品”的“做学教合一”教学评价体系。预期成果为:汇编专业核心课程“做学案”,形成“做学教合一”多元教学评价标准,“做学教合一”示范课例,实验项目相关课题、论文等成果材料。
摘 要 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中职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产业大军的综合素质。从中职汽修专业德育工作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需要中职汽修专业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养成爱岗敬业、坚韧不拔的精神。本文将简述中职汽修专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 中职汽修专业 班主任 德育
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从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切实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班主任还要不断拓宽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德育途径,完善教育内容,积极创新德育的载体,让德育更具针对性、时代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一、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德育的现状
(一)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经常出现违纪行为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认识也不到位,在选择汽修专业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汽车修理技术,能够在毕业后有能力谋生。汽修专业学生一般都是男生,年龄在15-19岁之间,处在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也不稳定,极易出现逆反、偏激等心理。尤其是很多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频繁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如打架、斗殴、旷课等,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还不利于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引起足够重视,在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二)德育方式简单,内容不完善
中职汽修专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不仅内容空泛、形式陈旧,还没有实行个性教育。从德育内容上看,班主任未能与时俱进,对德育内容进行更新,教育方法也很落后,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班主任思想的灌输。同时德育过程也很单一,班主任通常采取高压式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班会为学生讲大道理,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听班主任的说教。日常中班主任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才对其进行教育,以谈话、处罚等为主,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三)社会环境变化为学生道德水平带来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将在潜移默化中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造成影响。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很快,社会逐步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导致很多领域道德失范,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传播带来了土壤。同时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社会丑恶现象频发的问题,这些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而言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受到这些负面影响以后,识别能力将逐步降低,心理开始变得扭曲,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为中职学校德育带来了巨大考验,需要班主任高度重视,尽快改变工作方法,加强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职汽修专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很多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抱有消极的态度,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懂得如何去学,对未来也感到非常迷茫。一些学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J为自己是中考落榜,逼不得已才来中职学校就读,并选择汽修专业,所以容易变得自暴自弃。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尽快消除学生的这些消极心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当前汽修专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增强学生对未来的信息,为学生传播更多正能量。班主任应告诉学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各个行业与岗位都非常重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班主任还要对学生开展经济、汽车行业等发展形势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现阶段汽车行业发展态势,知道自己今后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完成学习任务。
(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开展思想工作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以男生为主,他们情绪上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感情极易发生冲动,经常意气用事。班主任在开展对他们的德育工作时,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把握好分寸,要经常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多与学生进行谈心,加强沟通与交流,要注重以心换心,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班主任不能直接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否则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而是要委婉地告诉学生他的错误,这样学生才会接受,并在今后作出改正。班主任还要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在班级中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与修正,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德育成效。
(三)完善德育内容,转变教育方法
中职汽修专业班主任在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应该主动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创新,保证德育效果得到提升。第一,班主任要适当扩大德育的范围,丰富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作为主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今社会最具代表性、最先进的德育内容。第二,班主任要注重改变环境与氛围,确保在无形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如构建班级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等。第三,班主任要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德育内容与方式而言,结合时代特点,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学校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提升德育成效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对此,班主任在开展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在汽车行业企业加强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的时候,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此外,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学生家长一起进行言传身教。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主动与班主任配合,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三方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才能进一步提升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德育的成效,将学生真正培养成有技术、有知识和有道德的复合型人才,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也能一丝不苟、爱岗敬业、规范操作,满足汽车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结语
总之,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各种技术型人才。对于中职汽修专业而言,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时候,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对此,这需要班主任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性,从现阶段德育工作现状入手,不断创新和改进方法,丰富德育内容,让德育工作获得更大成效。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结合目前本校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汽修企业的需求,初步提出一系列“校企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早期培养;汽修企业;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早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体系传授为主、以动手实操为辅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局限于当时中职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等条件,尤其农村职校汽修专业,实训设备少之又少,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深,可进入汽修企业后往往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还是要从零开始,接受师傅带徒弟式的培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当时经济的发展缓慢和规模小的特点是相适应的,却与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格格不入,培养方针与企业现实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农村职校汽修专业培养现状
经过多年走访调查本地县级汽修企业,笔者发现当前汽修企业存在两大棘手问题:职业态度与技能水平。首先,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影响职业态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汽修学生的职业态度受自我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加上中职生毅力薄弱、自控力差,汽修学生在外出见习期间常出现不称职的现象。汽修企业负责人口中不称职的职业素养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吃苦耐劳、坚持度差、抗压性不足等方面。比如一位老板说汽车美容班学生A在该汽修美容部洗车,刚到午饭时间,该生立马放下洗车工具到食堂吃饭,晾下车主和没洗干净的汽车在洗车间,这种服务态度影响企业的声誉,给客户与潜在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午饭过后车间主任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第二天该生就不来美容店上班了,企业紧急安排另外员工接替其工作。这一现象体现出当前一大部分汽修专业学生抗压性不足的缺点,造成学校与当地企业之间出现不和谐局面。另一位老板说某次在企业召开的新人培训会上,领导在台上讲话,学生在台下玩手机,这种行为给企业领导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于学生的技能水平,汽修企业的师傅们最有发言权。在学生外出见习期间,曾经有位师傅说学生连最基本的维修工具名称都叫不出来,还得教其用工具,学生刚刚熟悉工具的使用,见习期就结束了,企业都提议过能不能延长学生的见习期。另外学生毕业后还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这对企业来说都是资源的浪费。因此,农村职校职业教育应引进企业文化,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实施“校企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校企合作被认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德国“双元制”模式尤为典型。何为校企合作呢?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通过引入企业设备、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来提高在校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能水平;企业借助学校之手让学生了解企业品牌,为其以后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达到共赢局面。这就是学校与企业联手打造校企合作的精髓所在。
我校汽修专业依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我校进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的大框架,近五年来紧密与本地汽修企业共同建立一套校企合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初步成效。这两年,我校汽修专业的外出见习方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校企一体,订单式”新方针实施,使得学生在本地及附近区域汽修企业颇受欢迎。我校汽修专业的校企合作有以下措施:
(一)引导汽修企业进校,组建校中厂
校中厂的成立,不仅能解决当前许多农村中职学校学生阶段性外出见习的老大难问题,还能对招收汽修新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校中厂在汽修专业入学教育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参观学习校中厂让学生知道其今后的工作生活环境,尤其对那些茫然无望、打退堂鼓的学生。企业文化随着校中厂的入驻,走进学校实训中心、校园,渐渐渗入学生的心中,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明显的帮助。
(二)引进汽修师傅,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何为校企一体?学校与汽修企业进行订单式合作,学校提供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定期提供经验丰富的汽修师傅到校进行授课。以我校汽修专业为例,我校汽修专业与横县金山车饰进行订单式合作,汽修1303班冠名为金山班,金山企业师傅到校授课,上课内容实践性强,因此,金山班的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课堂活跃,课堂情况自然好转起来。目前对该班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水平抽检,结果均比其他班级好。单从这点来看,引进汽修师傅,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对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均有好处。家长满意孩子在校学到真技能,企业满意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满意在校生的各方面表现,达到了共赢目的。
(三)引入企业产品,打造品牌效应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要想职业教育事半功倍,还需要企业多多扶持职业教育。我校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校企一体,订单式”方案就是在本地汽修企业的扶持下实施的。订单的汽修企业除了提供汽修师傅,还免费提供企业产品。由企业赞助知名品牌润滑油、机油、油料等,并免费培训教师和学生,经过训练,学生能规范操作并养成良好习惯,为日后学生毕业进企业使用熟悉的品牌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企业的品牌效应。这样,企业不需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培养毕业生,也为企业长期留下员工埋下伏笔。企业免费提供企业产品,可以减少职校尤其是农村职校日常开支,又能保证学生日常的产品使用。由于农村职校的地理位置特点,农村职校不能像城市中职学校一样仅仅引进一家汽修企业的品牌,而应综合多家企业,共同打造多种品牌。农村职校若仅引入独家品牌,资金链易断,难发挥品牌效果。以我校为例,目前校中厂的建立依托本地几家品牌不同的汽修企业共同出资,把厂分成不同品牌车间对外开放维修不同品牌的汽车。这样,不管来什么车辆,都可以进行维修。当然,校中厂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打消客户心中的顾虑。毕竟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塑造了汽修学生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怎样让进厂保养车辆的车主放心把车交给企业,而不怕企业把车当作教学工具呢?只要校中厂能够制订好相关制度,把好维修质量关,提高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技能水平,就能让校中厂真真正正成为营利性的汽修企业和教育性质的教学场所。
总之,“校企一体,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我校的汽修教师能及时掌握汽车新技术,锻炼教师技能水平,汽修企业专家进校传经。校中厂的建立很好地完成了汽修学生在校两年的工学交替,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专业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中专学校汽修专业的大多数学生,专业学习不出色甚至很差,但是大多数同学却在其他某些领域或方向有着明显的闪光点,比如,有些同学在篮球方面有着过人的表现,还有些同学在小发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等,而这些闪光点往往就来自于他们的兴趣因此,提高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拟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
在中=逃中,由于学生的生源素质影响,厌学现象较严重,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学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产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我们在汽车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汽车故障的情境,把枯燥、刻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述汽油机的化油器时,可以用一个管子在上面转孔,一位同学从上面倒水,一位同学在管子的一端吹气,可以观察到水滴变成了水雾。这就是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二、利用开学契机,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每年新生进校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及引导,要让学生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读汽车专业?学汽车专业有哪些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学习汽车专业相关知识?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介绍汽车专业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看一场关于汽车的电影,比如《极品飞车》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很多关于汽车品牌、速度、改装等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汽车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我们再讲解某些汽车的品牌的故事,比如周润发和劳斯莱斯汽车的故事,引出劳斯莱斯品牌:我国汽车发展和大众汽车的结缘,引出大众汽车品牌:赛车的发展史,引出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汽车。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讲解汽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汽车专业和我们生活关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学生在对汽车行业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以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够让他们更有兴趣和求知欲,汽修机械部件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设备以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同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它不仅仅有助于为教师和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形象便捷,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它可以将图像、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结合起来,使得原来枯燥繁琐的内容变得简单清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感受到情感过程,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例如,汽车中转向灯的工作原理一般对于学生来说较难,利用多媒体就可以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所学内容,为以后故障的诊断和排查打下基础。教师也可以将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如,在进行转向灯的电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转向灯工作的整个过程以及电流流经的路线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并且在学生看多媒体的时候进行重点讲解,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教师的讲解,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多媒体基本操作的基础之上,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出学生满意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地进行授课,向学生展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满足学生的诉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四、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汽修专业的专业术语较多,如果满堂使用专业术语去解释专业术语,其结果是教师唱独脚戏,学生不知所云,索然无味。众所周知,职教的学生基础差,好动、厌学的心理较重。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在讲课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课。比如:在讲《汽车构造》课的整体构造时,为了调动对这门课的兴趣,笔者运用人与汽车做对比:发动机相当于人的心脏,底盘相当于人的骨骼,电气设备相当于人的血液,配气机构相当于人的呼吸系统,排气歧管相当于排泄系统。运用类比使学生易于理解。又如:在《汽车修理》课中讲气门间隙时,笔者根据气门的调整原则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点火正时要找准,作功顺序应知道,双排不进要记牢,调整两边不要忘”――既帮助了学生记忆,又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形象具体、稳实可靠的把握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的效果。
五、增加实践动手机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一般是1:1,这样的模式是完全不适合现在中专生的特点。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前20分钟左右,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多少有点兴趣,所以一般也是乐意去听,但是如果再继续讲解下去的话,慢慢的很多学生不是说话就是玩手机或者干脆睡觉。但是在实际实操过程中,我发现上理论课不喜欢听讲的学生,有些倒变得更加积极,大部分学生只要能动手,他们一般都不会去玩手机更不会睡觉,而且遇到问题也能及时提问,这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理论知识,但是喜欢动手,而汽修本来就需要动手的专业,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可以调整为1:2甚至1:3。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不定法。从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以上是我们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取得的一点经验,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一定的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更好地教育教学打下基础,为汽修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提高汽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满足汽修市场需求,对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学活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力度逐渐加大,高职及中职院校的教育功能不断发生转变,教学内容、方法、对象都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出现在汽车的生产和维修中,职教汽修专业也呈现出许多新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汽修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汽修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并理论课之外加设一定数量的实训或者实习课程,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部分职业学校已逐步将传统教学手段转变为以边讲边练和讲练结合为主的一体化教学。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掣肘,许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并不能满足当前实训课程教学的需要,以传统的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比比皆是。此外,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师由于受到自身素质、教学条件、学生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授课方式多以传统的教材教学为主导,不能对教材和大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讲解,对旧有理论知识的沿用往往不能适应新型问题的解决,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甚至一些教师对专业知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完全是以教材顺序和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导致教学过程单一枯燥。虽然一些院校使用了教育部规定的教材,但是选用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应当前汽修行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的需要。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师缺少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研究,影响了汽修专业教学效果的发挥,也不利于当前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2.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教师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对汽修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汽修专业教学活动。据调查,我国高职院校汽修专业中大部分教师是从电子机械或者物理化学等学科调剂而来,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汽车维修的工作经验,不能将真实的维修经验传授给学生。虽然一部分教师具有汽车维修的经历,但是却缺少系统的教师培训或者缺少授课经验,也不能独立开展教学工作。
3.学生积极性不足
学生的积极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汽修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理论上,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与学生一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在课上及课后往往表现出较为懒散的状态,既不利于教师开展各项教学互动活动,也制约了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
4.实训设备短缺
汽修专业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专业实训课程要求学校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虽然教育部对汽修专业的实训设备提出了配备标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少数学校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即使是北京、天津、山东等发达地区,仍有很多职业院校不能达到国家标准,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更是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开始追求汽车的内部配置、舒适度以及各种性能指标,这使得汽车的系统、结构日益精密和复杂,也对汽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国内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设备普遍较为陈旧落后,且在学生的实践课程中时有设备损坏的现象发生。大部分职业院校因为引进设备的耗资较大而无力添加新型设备,导致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实训课程跟不上汽修行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学校虽然引进了新型设备,但是由于设备的价格昂贵而不愿对学生开放,导致职业院校实训设备的使用率较低。
二、汽修专业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职业院校依旧保守传统的思想观念,即使拥有再多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阻碍汽修专业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抛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汽修专业技术水平。
2.健全硬件设施
职业院校尽快将汽修专业教学活动所需的设备配置齐全,加快引进一批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实训设施。同时,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前沿科学技术在汽修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例如可以聘请专业团队来校开发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职业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引进社会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为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提供实习岗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3.优化管理模式
为了确保汽修专业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职业院校应当优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为此,职业院校应继续健全教学制度,制定适应今后教学发展的新制度,如建立汽修专业教学活动的各项规范,明确教学主体的责任;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为教学活动提供安全保障,特别是加快数据处理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职业院校应提高汽修专业教学活动的规范程度,如明确教学流程中的各项标准,端正教师教学态度与学生学习态度,使教学活动更加规范;确保教师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4.强化师资建设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职业院校应在引进汽修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引进与汽修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带头人。在工作之余,学校应当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互联网、物联网等专业知识,同时学习新型汽修应用技术,使汽修专业的教师不但掌握汽修设备的操作流程,同时了解相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此外,职业院校应积极为教师创设条件,让教师了解汽修专业的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汽车制造大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汽修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对此,职业院校应当加快培养具有汽修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能力的汽修人才。面对当前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手段落后、实训设备短缺等问题,职业院校应从更新教学理念、健全硬件设施等方面做出努力,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我国汽修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懈怠、难以驾驭、课堂上睡倒一片、睡醒玩手机的现象,教师教得没劲,学生上课索然无趣,教师因为师德被迫自导自演,一堂课下来,教师身心疲惫,狼狈不堪。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课堂效率低下的窘境,结合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大力推行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模式改革,边研究,边实践,已经取得成效。
一、新模式的特色
1.教W生能够学会的内容
过去学生的学习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大纲规定什么,教师就不折不扣地执行,不问对象,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果是师生浪费了大量时间,做无用功。尤其是职业学校的教材使用,更是乱象丛生:有使用高职教材的,甚至有使用普通本科教材的。教材内容繁、难、深,倾向于理论,忽视了应用实践。项目研究小组结合学校的师资及硬件设施状况,参考《山东省汽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解构专业的核心课程,重构专业学习内容,形成《真实应用驱动下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标准。
2.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考核方式太单一,现在学校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多元化体系考核。既有平时每一个应用项目的考核,也有期中、期末考核;既有理论考核,更有实训考核;既有终结性考核,也有过程性考核;既有对于教师的考核,也有学生自己的考核。
3.每一个真实应用学生都会有成功体验
每一个真实应用项目,都来自于汽车维修企业一线。每一个教学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这样学生的在校学习就像在维修企业一样,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对学校教师的车辆可以免费维修,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应用环境,每修好一辆车,学生都欢呼雀跃,强化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内心的成功体验。
4.学科理论是分层次、螺旋上升且逐级内化到实践应用中
过去的教材呈现,基本上都是学科体系,知识内容的宽度和深度都是一次性呈现,知识缺乏层次性,学生认知体系难以建构,因此,研究小组打破了原先的学科体系,把每一块的知识体系分层次拆分到不同的学习领域中,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的建立逐步实现、螺旋上升,有效地分化了难度。如汽车蓄电池的知识、技能体系的呈现。
5.手机不光只用来玩,更助力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是家常便饭,禁止又很难,与其禁止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如因势利导为课堂教学服务。笔者的做法是让每个学生都加入到班级QQ群,群主为班主任及任课首席教师,在学校仍然未建立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可以利用QQ群上的作业、文件、群投票等项目作为简易教学平台,课前、课中、课后的作业及评价均可以在此平台使用。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或在线与教师交流,随时随地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6.教学是师生相长且附带进行文化课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部分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教师的方案还高明,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学校的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除了负责每天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培养一名文化课教师向本专业转移,以缓解专业教师的不足。该文化课教师与学生一起上课,维持课堂秩序,辅导学生完成项目,课后批改作业等,必要时代替专业课教师上课,经过一至二学期的跟班学习,文化课教师迅速地成长为本专业的骨干教师。
7.文化课与专业课隔周安排
由于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全部融合在技能的训练中,而技能训练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课程的编排沿袭过去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同日上课,那么学生的实训时间就会显得相当局促,研究小组决定采用文化课与专业课隔周编排的方式,单周专业课,双周文化课,而且单周的专业课只上一门核心专业课,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训时间。
二、新模式的不足
一是学校的实训设施还是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二是学校的软件配套不全,尤其是现在居然没有一个教学服务平台。
三是由于实验中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教师的奉献精神不足,学校也要给予适当的补助。
四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大多数教师是通过文化课转岗来的,缺少修车的实践经验。
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真实应用驱动下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为2015379,项目组成员为:项目组负责人:徐辉,成员:刘雨、徐继伟、李文峰、孙飞、孙英梅、邹保民、郭方华)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而职院院校作为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摇篮,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校中不但能主动学习还能快乐学习。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对汽修人才培养存在各种弊端,必然会影响职业院校教育发展,还会影响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该文阐述了“一体化”教学含义及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 汽修专业 一体化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汽修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业务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要求更高。一直以来,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承担着培育综合型汽修人才的中坚力量,在新形势下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探究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1 一体化教学含义及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1.1 一体化教学含义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把科技开发、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等各种内容综合起来,从而实现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开展实践。总体而言,一体化教学含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职业院校教学目标要注重整体,对于一体化教学而言,其主要目标包含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以及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属于一个有机整体。
(2)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职业转换,同时还要紧紧围绕着实践内容,提供比较宽泛理论基。而实践包含技能教学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
(3)教学时空。在一体化教室中,学生就能将上看所看和所听,转变为动和练,体现学生主导作用。
(4)师资。一体化教学对汽修教室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宽度与深度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精度的实践技能,不但要掌握以上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还要具有一定职业教学的方法,以此提高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效果。
1.2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从职业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明显存在一定弊端,必须要将理论和实践二者同时进行,如果二者互不干涉,必然导致教学严重脱节,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困难,无法提高学习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必然浪费资源和重复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培养技能型及应用型人才,根本不能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因此汽修专业教学时,如果依然按照传统模式把专业理论课的开课时间跨大。例如汽车发动机,讲解结构原理、修理零件的工艺及维护和故障排除,这个知识点间隔时间至少一学期,极易让学生无法清楚认识整体知识,这样根本不能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当学生后面知识时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重新讲解前面的知识,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
在职业院校采用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也比较适合职业教育的特征,要同步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采用一体化教学,要应该从学生能力及技能上形成规律出发,积极营造出职业学习氛围,把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及训练技能融为一体,二者要同步进行,同时完成事情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以自身动作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职业能力。目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独立或者小组形式搜集信息,师生、生生共同探讨,不但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形成能力。开展教学组织就应该以学生作为中心点,要从教朝着学转变,教师在安排作业时要围绕教学理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理论,开展实践操作,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进修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更是汽修专业培养汽修人才的重要举措。总体而言,笔者建议教改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汽修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时,必须要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二者脱节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汽车故障场景,通过各种真实场景的讲解,将抽象枯燥的原理转换成具体化、生动化的知识,让学生在活跃、自由及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汽修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讲解理论知识中,如果和教学情境脱离,那么就让学生感到教学空洞乏味,理解知识上存在极大的困难,长时间如此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尤其是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自身的好奇心,以及喜欢动手的特征,当学生参与实验时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拆装时,必然对一些零部件具有感性认识,并且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师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讲解,解答学生提出各种疑惑,提高学生学习汽修知识的效率和实效性。比如,学习汽车离合器构造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带学生近距离观察离合器,当学生有一定感性忍心后再讲解理论知识,就能够取得更好教学效果。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密切结合,发挥学生学习时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2 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汽修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高度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汽修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多给学生营造一些外出实习机会。比如,带学生到学生建设的实训时,也可以带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岗位,还可以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汽修厂学习。将学生置身到这种这个能真实环境中,就可以学习汽车构造原理,全面了解汽修行业的发展状态及发展前景,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汽车构造的欲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这种的热情。通过汽车实践教学,教师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组织技能竞赛,理论知识抢答比赛等各种活动,通过这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汽修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开展汽修教学时,就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汽车的原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故障,以及维修这些故障灯各种相关知识,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诊断故障与排除故障、维修、拆装汽车等各种技能,要具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企业行业的职业技能、素养。所以职业院校的汽修专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汽修教师要积极主动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给社会培养汽修综合型人才为己任,才能够满足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
2.3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开展教学,但是从许多职业院校所用教材来看,理论知识与实操是分开实施。比如对《汽车构造》教材而言,其中重点讲解汽车的构造及相关工作原理等各种理论知识;但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则重点在于实训操作等各种内容,重点是对这些内容进行介绍与讲解。如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开教学,极难实现教学同步,也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有效培养专业技能。因此就要主动研究教学改革,要将一体化教学理念观察到每一个教学具体环节中,特别对学生实操能力要求比较高,更是要充分整合教材的内容,落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密切结合不同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当然也可以选择既有理论知识还包含实训操作的综合教材,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二者的有机统一。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对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专业教师要全面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汽修专业教学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社会需求型的汽修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学者就必须要贯彻这种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尤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同时,还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原真实教学情境,从而促进汽修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日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职教所副所长戴庆海协同汽车系胡格项目团队教师参加了为期4天的汽修专业胡格教学第18期培训,并顺利结业。出席结业仪式的有北京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杨志广、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王东江、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胡格先生及德方教师代表、7所项目校的相关负责人及教师,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熊军权也出席了结业仪式。
北京市中德职业教育胡格模式汽修专业改革试验项目历时两年半,开展了18期72天共计576学时的培训,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汽车系全程参与了培训,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夯实了专业知识,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方法,为下一步学院深化一体化课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
拉开中德合作序幕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中德Z浩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日前在学院举行,四川省地矿局人事处副处长李建华、崇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强、崇州市汽车维修协会会长徐仲超、德国职教专家Ralph Hendrik Fritz Bock先生、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楚萌、西南大区首席代表陈方方以及一汽大众崇州瑞龙汽车、崇州市嘉庆汽车等知名4S店代表出会,崇州市电视台应邀参会,学院负责人以及学院汽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控制系全体学生参加了揭牌仪式。
学院院长林仕发在致辞中表示,与中德诺浩的合作是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第一步,旨在拓展学院办学思路,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学院首期中德诺浩班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已招生完毕,毕业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德国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由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安置就业。中德诺浩班只是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第一步,未来学院还将加大国际合作办学的力度,以此推动学院专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而这一发展趋势则为职业院校的汽修专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许多重视院校纷纷开设汽车修理专业,以保证市场中其汽修人才的供应,但是随着汽车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市场对于汽修人才的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语能力就是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目前中职汽修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变革汽修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院校 汽修专业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也日益走向国际化,大量进口汽车、辅助设备以及维修技术进入国内市场,这一方面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汽修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调查现实,目前我国汽修人才的专业素养仍然集中在汽车维修上,其英语水平难以胜任阅读英文维修说明、理解英文显示故障等工作,从而影响了我国汽车修理市场的整体质量。基于此,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为学生安排更加有利于专业英语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
一、目前中职汽修专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修专业已经成为许多职业院校的主要专业,然而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国职业学生的生源普遍不佳,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认真学习文化课,在中考的筛选中被排挤,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希望通过在职业学校的学习能够掌握一门适应社会的技能,因此他们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技能的提升上,而忽视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在学习中障碍重重,因而也就不得不放弃学习;从教材方面看。有些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在教材选择上缺乏针对性,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难以与汽修专业建立联系,从而限制了英语知识的应用范围;从教学方法上来看,许多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机械地采用普通院校的教学方法,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从而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失效。
二、中职汽修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1.整合资源,提高汽修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都采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分层教学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专业学习,但是也人为地削弱了专业英语学习的作用。而在中专业的教学中,学校应该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从促进专业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科学设置英语课程,从而让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就能够接触专业汽修词汇,并逐渐形成学习专业英语的意识。此外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强化学生英语知识运用的能力。
2.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汽修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汽修技能的提升,以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教学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提高技能的空间。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与专业的汽修教师的协调,将两堂课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学生汽修专业的学习中穿插专业英语,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英语教师在业务上还应该积极与汽修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沟通,以积累丰富的汽修专业知识,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汽修英语课堂。
3.开发校本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汽修专业英语的难度大,学生系统学习的时间不足是影响目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整体教学环境的限制,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运用现有教材开展课堂教学。对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从学校汽修专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在课堂上增加维修英文说明、操作英文说明、英文维修手册等内容,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以项目为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英语学习比赛,在竞争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完善评价,促进汽修专业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中职汽修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汽修人才。而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单纯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企业的支持。基于此,中职汽修专业的英语教师应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检验的机会,切实参与到汽车维修工作中来,并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汽修英语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其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总之,在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一方面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本素养进行课程设置,另一方面还应该从汽修专业的特殊要求出发,为学生安排具体的英语应用任务,并结合职业学校工学一体的实践条件,提高汽修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