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农业展望论文

农业展望论文

时间:2022-05-14 04:11: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农业展望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展望论文

农业展望论文:新型乡村生态农业的展望

1荆州市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的区位选址及基础设计

1.1基础选址农家乐造林模式在荆州城市近郊农村,由于依托城市,交通方便,农产品商率较高,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怀,新农村建设逐步加快,荆州市村湾绿化行动对改变农民居住环境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荆州市的郊区。在郊区经济效应的指导下,农民经济状况大大改善,普遍步入小康。在荆州的村湾绿化行动中,他们一户或数户联合甚至整个村湾一致行动,充分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四旁隙地、村级公路两旁、小广场及公共场所等,利用档次较高的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绿化、美化;利用新开发出来坡地或低产田实行经济果园建设,对现有农村水塘进行改造为养鱼池;将居住的房屋改建为“农家乐”或“农耕年华”。形成房前屋后,大树参天,夏日浓阴,整个村湾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四季美景。从景观上构成春景桃花、夏日荷花、秋风丹桂、冬雪寒梅的布局。让平日拥挤不堪的城市人民,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这里来休闲度假,深深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春天踏青,夏日避暑,秋天摘果,冬天赏梅。这是一种新的城市农业模式,是城市人民迫切要求的休闲方式,也是荆州农村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1.2设计思路依托农村现有山、水、渠、路进行植树造林,在原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补植,提高档次。植树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景观效果和社会效益。用材林经济林并重,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并重。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各业都要办出特色。

1.3主要技术措施规划布局。按农家乐经营面积的大小,统一规划、布局。规划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一般要包涵优良品种农业区、果树区、丰产林区、养殖区(包含水面养殖、家禽养殖)等。房间隙地营造竹园,竹类刚劲挺拔,枝叶滴翠,给人以优美之感,房屋左、右、前3方栽1排常绿树,2排阔叶树,形成林盘,房前栽两株桂花和各种花卉,形成错落有致、芳香四溢的环境。选择3333.5~6667m2面积,集中栽植常绿樟树和落叶树杨树形成片林,特别是夏季烈日酷暑时,形成浓阴,林下休闲娱乐。按6667~13334m2面积不等的地块,栽植桃、李、梨、苹果等,品种要优良,管理要精细,在果实成熟季节实现自采自摘,让城市人特别是儿童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园内小道和步道两边建立木泥柱搭建葡萄架。家禽鹅、鸭、鸡集中圈养,以供城市儿童喂食参观。水面种植莲藕、养鱼,实现夏日荷花满池和林荫垂钓的乐趣。餐饮部要办出农家特色,尽量做到粗菜细做,就地取材,粗茶淡饭,享受回归自然纯真年华。

2荆州市“农家乐”转型升级对策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新变化及和人们旅游生活的新改变,荆州市“农家乐”发展秉承“以农为本,贴近生活,发展楚都文化”的新型旅游;以“战国”为魂魄,突出特色,发展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以“融合”为途径,农、旅结合,发展产业化的”农家乐”旅游;以“环保”为前提,绿色低碳,发展低碳化的“农家乐”旅游。同时,在湖北构建世界现代卫生城市的背景下,“农家乐”的发展也必须体现“自然生态、城乡一体”的概念,即实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现促进农村发展、惠及农民生活、融通城乡一体、服务大众社会的核心理念。荆州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推动荆州市“农家乐”的发展,为实现未来荆州市“农家乐”的转型升级,应从以下3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

2.1荆州市“农家乐”人才转型培养升级方案

高素质人才是荆州市“农家乐”的升级的重要支撑,荆州市“农家乐”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人才。人才的教育与培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荆州市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荆州郊区旅游农业服务业的整体行业素质。“农家乐”的经营者和企业也要摒弃传统家庭经营观念和守旧思想,加强自身学习和参观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农家乐”整体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普及岗前培训,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大幅度提升;充分利用荆州市的人力资源,与大学城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合作。与大学展开“暑期实习合作”和“课余时间兼职培训”等项目,尽量让学习旅游专业和管理专业的人才深入到“农家乐”行业中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2.2荆州市“农家乐”市场转型升级方案

乡村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荆州市“农家乐”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侧重于以下2个方面:

2.2.1市场的基础性拓展目前荆州市“农家乐”的市场覆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远未不及成都市“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的产业规模。在市场的基础性拓展上,荆州市应该着重于营销合作模式,推动荆州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乡村生态农业市场由“区域化竞争”向“区化域合作”的转型,从而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提升的共赢局面。

2.2.2深入和细分市场的营销荆州市需要深入研究湖北省乡村生态农业产业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针对湖北省荆州市的楚都文化、关公祠堂、三国争霸等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着重扩展湖北省周边的消费者,针对节假日休闲、旅游团等大型散客为主设置相应的与旅游风格结合的“农家乐”活动,积极发展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进行网站建设和在线服务。

2.3荆州市“农家乐”产业化转型升级方案

荆州市“农家乐”的发展应置于湖北省“农家乐”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湖北省旅游经济的统筹发展,在实现湖北省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前提下,实现荆州市“农家乐”郊区生态农业的大发展。在发展荆州市“农家乐”郊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同时,将旅游业、农业、饮食产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等产业融合贯通,形成共同良性发展的局面。在荆州市大力发展花园城市、黄花菜基地、鄂菜产业化基地、中部花乡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同时,抓住荆州市的“农家乐”的发展机遇,借助其他产业发展的“东风”,使荆州市的郊区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在发展荆州市“农家乐”郊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同时,重视产业链的强化发展上,大力大胆推广创新思维,以生态农业产业为优先,合理配置其他相关资源,建立旅游——文化——娱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郊区生态农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善和创新;将引进旅游和农业项目作为实现手段。荆州市引进了鱼米之乡、关公祠堂、中国战国文化博览园、楚都文化探秘之旅等大型推广项目,应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产业内要素资源。

3荆州市发展郊区生态农业的重大意义

大力发展城市郊区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同时能够满足社会人群对农业现状的需求。“农家乐”是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农村经济商业化社会化发展的独特产物,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就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农业形式本身而言,它涵盖了4大消费优势:价格、区位、消费群体和文化特色,有成为大众化消费首选的良好先天条件。对“农家乐”旅游经营者而言,经营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并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是可以作为农业的附属产业来经营。而这也是“农家乐”产业的得以迅速开展的原因。

从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的产业联动效应来看,它对于我国城乡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推动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作用。“农家乐”利用郊区农村现有资源,自发承接城市消费“辐射”,促进了城乡经济互动,繁荣了郊区农村经济。随着它的发展,农民的陈旧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收入途径开始增加,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同时,“农家乐”产业的发力发展提升了农业的附属价值,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湖北省乃至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参考意义。

作者:鲁青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农业展望论文:农垦农业机械化近况及展望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

做到注重突出重点,向关键薄弱环节倾斜;注重先进适用,大力推广技术领先、安全可靠的机械;加大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建设农机停放场地,改善农机保养条件;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在农机新技术推广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以国家投入为引导、以农户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机械发展投入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农户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从2007年至2012年底,垦区共享受国家和地方农机购置财政补贴11563.54万元,垦区内部出资补贴总额达6564.99万元,引导农户投入40769.4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

1.1农机培训面拓宽,机驾人员素质提高为适应垦区农机化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农机驾驶人紧缺问题,提高农机驾驶人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农机驾驶实用人才,增强发展后劲,农垦农机培训学校充分发挥科教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维修等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面,使更多的农机人员熟练掌握农机化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户就业能力,增加农户收入。为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机驾人员素质,垦区农机管理部门在2006年提出了参与垦区农田作业的机驾人员必须具备“三证”(驾驶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和农机作业市场许可证)要求,并专门出台了关于人员培训的文件和办法,用三年时间对垦区6000多名农机从业人员进行了一次系统轮训,培训经费由集团公司和农场各负责50%;2010年,又将农机培训纳入垦区农工创业培训工程。几年来,共轮训学员近万人次,其中有2000多人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1.2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良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性文件的贯彻实施,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新时期。通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等行动,各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规范农机行政执法,依法管机水平明显提高,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当前垦区各农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手段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农机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农机安全监理的支持力度。要求农业机械必须到农机监理机构注册登记,未到农机监理机构注册登记、未参加年度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农业机械不准参加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不准领取农机作业市场许可证从事场内作业,不准领取跨区作业证从事跨区作业;将农机安全监理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农机驾驶培训与驾驶证核发的程序及管理;建立农机推广销售与安全监督管理的跟踪监管机制。通过多措并举综合监管,合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管“三率”水平,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底,垦区拖拉机挂牌持证数为3352台,当年注册数377台,年检拖拉机2953台,年检率87.16%;垦区收割机挂牌持证数为2022台,当年注册数224台,年检联合收割机1399台,年检率77.8%。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农垦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农机服务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促进下,农机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农机装备保有量迅速增长。但是,从农垦现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看,垦区农机装备结构仍不够优化,农机作业领域不宽,使得农机服务大多局限于水稻、小麦等粮食生产领域,设施农业、经济类作物和农产品深度加工等领域农机化发展相对滞后,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机具更新不足,严重制约着垦区农机化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动力机械发展较快,配套机具发展相对缓慢。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的发展仍然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用于保护性耕作的大型、宽幅、复式作业机械偏少,作业形不成规模,致使农业机械作业范围窄,整体功能发挥不尽合理,作业效率受到限制。二是水稻收获机械发展滞后。占垦区收割机多数的中小型全喂入收割机性能落后,只能收割三麦,秸秆粉碎性能不佳,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三是农机化技术含量总体不高。虽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但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先进的高效农业、保护性耕作、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应用较少。

2.2部分农场对农机化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缓慢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机具要全面推广,必须要引进、试验示范和宣传,需要大量资金作保证。但是,垦区部分农场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机化投入机制,政策变化大、随机性强,多元化投入机制还不完善,扶持政策及配套措施还不健全,不能满足广大农户和各种经济组织投资农机化的需要。

2.3部分农场农机管理队伍力量不强,机驾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垦区18个农场中,有半数以上农场的水利工作由农机人员兼职,甚至有些农场的农机和水利工作岗位只由1人兼任,这就导致了农机管理人员工作重心偏移,客观上影响了农机管理工作。同时,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和新型农机具的不断推出,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操作人员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技术力量缺乏、创新意识薄弱、管理服务人员很不稳定的问题。一些技术人员对高新适用农机一知半解,无法为农户提供规范的指导和帮助,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在垦区机驾人员中,50%以上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少数新增机驾人员不懂农机方面的知识,又难以得到系统培训,出现不少“师带徒”“父带子”的农机人员,导致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使农机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难以得到保证,农机化发展缺乏后劲。

2.4农机标准化管理落后,修理、配件、油料市场服务质量不高垦区农机产权制度改革后,作业市场一度混乱,经过强化管理,出台了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和作业指导价格,制定了农机作业市场准入制度,逐渐规范了作业市场秩序。但农机标准化管理仍然落后,大部分农场农机停放不统一、保养不规范,难以保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田间作业质量。同时,农机修理、油料、配件等市场服务较差,农机修理市场管理不规范,修理条件简陋。部分修理人员无证上岗,难以保证农机修理的及时、可靠性;油料、配件供应网点少,服务不到位。

3加快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随着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对农业以及农机化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垦区应抓住机遇,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农机化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拓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空间,推进农机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局面。

3.1积极开展标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农机化管理体制农机标准化管理以提高农机人员素质为根本,以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机安全为保证,以提高农机技术状态为重点,以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为目的。促进农机作业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和安全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农机为农业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而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是规范农机田间生产,保证先进农艺技术实施效果、保障生产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垦区已将农机标准化工作纳入垦区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各农场结合实际,健全农机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农机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农机标准化体系,加大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为农场农机化建设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根据垦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统一作物布局、统一农艺要求、统一农机作业,针对农机多种组织形式的格局和农机作业市场化的特点,采用行政管理与法规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以田间作业标准化为中心,以机务区建设为基础,以法规管理为手段,将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农机管理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机车有库、农具有棚,通过建立健全农机管理规章制度,全面提高农机化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农业机械统一停放、统一调度、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作业质量要求、统一作业价格,以便于运用先进的农机和技术,实施先进农艺农业技术。特别在三夏、三秋作业中,应规范执行农机操作规程、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检查验收标准、农机作业价格等,做好各项记录,完善田间作业检查验收记录、机车日记、机车维修记录等基础技术档案和资料,促进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规范化。

3.2制订和完善扶持政策,为农机化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农业机械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是影响农机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各农场应充分发挥政策扶持的导向作用,积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补贴办法,逐步形成以政府和农场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主体、其他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扩大补贴范围,重点支持农机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农机化投入逐年增加。尤其应加大农场对农机化投入的力度,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农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完善农场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机构的职能、技术装备,增加推广项目经费,引导农机人员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提高江苏农垦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3.3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扶持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加快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目前垦区已经形成的农机合作组织,基本上是有帮带性质的合作组织,管理、运作不规范,组织化的优势不明显。农场农机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农机化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创新,强化政策扶持和信息引导,在现有服务体系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农场为中心、以农户为主体”的层次分明、功能完备、覆盖广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整顿和规范农机配件、油料等市场秩序,加强农机修理网点建设和管理,形成管、供、销、经营服务一条龙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劳务、技术推广及咨询、培训、维修、供应等服务市场,引导农户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以多种经济成分为主体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新框架,从而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通过实行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垦区农机化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农机化技术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机人员素质是加快农机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垦区无论是农机管理人员还是农机技术工人,都十分匮乏。尤其是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和技能水平都不太适应农机标准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作的需要。各农场必须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选拔、培养和配备足量、合格的场级农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生产管理区设置专(兼)职农机监理人员。同时,要继续加强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安排农机专项资金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实用农机技术培训,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作者:孙向阳单位:江苏省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所

农业展望论文: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及展望

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并非可以随意进行,它通常需要细致分解战略规划目标和任务,有效规整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内外环境资源,充分调动和增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和竞争力。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将这些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基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来设置战略目标体系,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关系链。在战略目标的统摄作用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结构层面和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形成畅通有效的沟通纽带和交互机制,有利于进行目标落实程度、任务完成水平的交流对话。经过分解、落实、协调、整合的动态过程而催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旦形成,就具备了较强的实施能力,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段觉平单位:湖南宁乡县黄材镇人民政府

农业展望论文:高原现代农业园区的建构及展望

一、园区发展现状

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种养示范基地。园区立足于互助县的区域条件,明确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种养基地。例如,以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巴扎、加定、哈拉直沟等乡镇建成杂交油菜制种基地867公顷;以青海介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塘川、高寨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600公顷;以霍普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台子、林川、丹麻等乡镇建成脱毒马铃薯制繁种基地533公顷;以青海谷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制繁种基地333公顷;以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和青海八眉猪原种育繁场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互助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以青海浩园种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肉(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应用。园区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利用等方式,选择适宜高效的种养品种和栽培技术进行示范,使先进适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效果直接在园区展示出来,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形成、推广和转化。目前,园区已引进蔬菜、油菜、马铃薯、蚕豆、食用菌、花卉、生猪等新品种50多项;引进无土栽培、墙体栽培、喷滴灌、双垄覆膜、补光、二氧化碳增温等新技术12项;培育了互助长白葱、青油010、青杂5号、下寨65、青薯2号、互助红、互麦13号等新品种。同时在强化核心区“孵化”作用的基础上,以杂交油菜、马铃薯、蚕豆、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为重点,建成高原夏菜、“双低”油菜、马铃薯、优质蚕豆等成果转化展示示范田8000公顷,占到全县特色优势作物面积的14.6%。三是发挥了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园区自建立以来,对全县19个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科技人员进行了培训,举办农业培训班17期,培训人数达到950人次。并依托园区举办以新品种、新技术、合作经济组织及协(学)会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50多期,培训人员达到1.1万人次。

同时,积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活动。成立了科技服务小分队,目前,农村服务小分队的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亲自向农民传授种养技术,并将先进的管理方法、经营策略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千家万户。四是经济效益日益显现。2009年示范园区实现总产值3.2亿元,辐射带动区内农户户均增收742元,人均增收176元;2010年实现总产值5.3亿元,较上年增加2.1亿元,辐射带动区内农户户均增收1308元,人均增收311元;2011年实现总产值6亿元,辐射带动区内户均增收3010元,人均增收860元。

二、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建设资金缺乏,可持续发展困难。园区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业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加上近年来财政扶持不足,造成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科研、生产的开展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及其完善。二是园区缺乏正常运转资金。园区的资金基本上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产条件上,引进优良品种、新技术,研发新农产品,进行农产品加工研发等持续运作的资金短缺,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对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了较强约束。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分散了有限的建设资金,同时也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制约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四是融资渠道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市场,如贷款、保险、吸引外资等融资渠道不健全,影响了资金的投入。

2.特色产业开发不够,主导产业薄弱,品牌开发滞后。由于农业科研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新产品开发不够。园区目前主要是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大多是复制外地品种,立足于当地、适合当地、突出高原特色的、自主研发的新品种、特色品种不够多。目前,园区内的主导产业主要是“两种一猪”,即杂交油菜制种、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和互助八眉猪良种繁育,从而造成主导产业薄弱,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在品牌开发上,只是在停留在油菜和马铃薯的特色制种上,互助八眉猪、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加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推广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3.经营管理机制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一是园区在经营上不完全属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单位,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由于示范园区是由政府一手建立起来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尚不健全,虽然设立了农牧产业化开发公司,但政府对园区的干预较多,园区的管理者也多是由政府委派的,管理人员的收入与其所在园区的经营状况还没有直接关联起来。二是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仍习惯于粗放经营,农产品总产量不高、质量缺乏保证,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一些设施如温棚不能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土地流转困难。园区建设需要整体规划、集中联片发展,由于农民经营观念滞后,在推行设施农业连片建设的进程中,常常出现土地归属、置换、流转等方面的问题,农民对转让土地、收取租金心存疑虑,不愿意转换或租赁土地。同时,由于缺乏土地经营大户和农业经纪人,加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难以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发展方式。

4.缺乏强有力的科技人才的支撑,科技研发相对薄弱。一是技术人员极为匮乏,人才短缺。目前园区缺少园林、果蔬、畜牧和加工的专业人才,缺少农业高科技人才,缺少善于经营管理人才,缺少农业信息方面的人才。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中,能够常驻农业示范园区从事指导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尤为紧缺,其专业分布也严重失衡,致使园区高科技项目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经纪人队伍规模小,经纪能人少,而且确定经纪人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些人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流动性强,其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二是园区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成果转化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缺乏有力的措施,科技对农业园区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5.扶持政策不完善。目前,有关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园区开发方面,园区还缺乏配套的吸引内外资企业和社会资金入园的政策措施,相关部门还没有形成支持园区建设的合力,虽然制订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扶持力度不大,难以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亟需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新技术新品种引进、风险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在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方面,园区还没有与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如何调动示范园区与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单位积极性的问题尚未解决。

三、推进园区发展的对策

1.完善各项政策,抓好项目建设。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增加财政支持的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保证,园区要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三优”:一是制定优惠的政策,为进入园区的项目、业主在用地、用工等方面提供更优惠的条件;二是提供优良的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为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三是建设优良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优良的硬环境。同时,建立农业项目库,围绕“储备一批项目、申报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的思路,形成项目带动机制,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寻求更多的项目支持。并把争取国家支持、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农民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设施农业。

2.继续搞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组织的作用。组建土地交易所、土地评估事务所、土地银行或土地融资机构等独立于集体和土地使用者的中介机构,高效开展土地流转的登记、咨询、评估、推介工作,做好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签证、纠纷调节工作。

3.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载体,吸引客商来园区投资办厂,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允许其以多种形式开展服务,支持其发展。通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逐步形成“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金融服务。

4.重视人才工作,加强生产经营者队伍建设。人才是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的关键,互助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各种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要在人才的引进、吸纳、使用上大胆探索,加大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省内外、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结合园区建设的实际,做好引人引智工作。加强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重视农村经纪人的培养,为农村培育一批实用型的经纪人。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经纪人的管理,为农村经纪人提供多种服务,加强农村专业经纪人的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经纪活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5.做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建设一批设施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组织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能手走出去,开阔眼界,力争在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特色品种上有所突破,依靠良种的引进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6.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提升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品质,以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精品名牌为发展方向,实施农产品精品名牌战略。力争培育一批质量优、品质好、附加值高、产量大的品牌产品和优势生产基地,实现树形象、创名牌、扩市场、增效益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扩大农产品生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孙武奎单位:中共互助县委党校

农业展望论文: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展望

一、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必然性

(一)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科学发展。农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切入点。传统农业是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追求更高产量的粗放发展方式,其科技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滥垦滥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而以石油、天然气为能源和原料基础的高投入、高能耗的“石油农业”,虽然带来了高产量和高效率,但也带来了高污染,生物物种减少,生态环境遭到更严重破坏。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都难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可持续的非科学的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如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循环型生态农业则是在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促进农业生产资源高效持久利用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以满足人们安全健康的绿色消费需求。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收益,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发展、环境和资源协调一致。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精神,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途径西江经济带广大农村地区大量小型养猪场产生的排泄物大多数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大量的生活垃圾也是未经任何处理而堆放路边、溪边,任由雨水冲刷,这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将农作物从太阳那里得到的能量和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料的投入,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的输出。如把农作物秸秆变成家畜饲料,家畜排泄物用来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后的残菌床用来繁殖蚯蚓,把蚯蚓利用后的残余物返回农田用作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又如通过沼气池建设,使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把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汇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一方面可以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另一方面又可以产生沼气供厨房烧水做饭,减少生物能源和其他石化能源的消耗,实现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把农村脏乱问题解决在生产生活内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这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意味着农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三)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就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只有适应市场需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生产才有效益。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们求的是温饱,要的是产品数量,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追求绿色环保消费,农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农产品质量门槛越来越高。因此,市场上各种化肥激素催长的产品,市场越来越小,竞争力越来越弱。相反,没有施用化肥、农药和任何激素的各种绿色环保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竞争力越来越强。各地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种植+沼气+养殖+灯”、“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综合利用”、“产业共生”等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具有“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等特点。循环型生态农业通过对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不仅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弃物的循环利用,为农作物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减少生产成本,而且生产出市场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无污染无激素的各种无公害产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每年每亩施用经过处理的有机肥1吨,连续五年可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既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又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实现减少投入、增加收益的良好效果。这对于人口众多、农业生产资源紧缺的西江经济带来说,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办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困难

(一)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在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环境以及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方面都有许多有利条件。

1.政策机遇循环经济已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005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节约资源确立为我国新的基本国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区人民政府2005年11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各级政府采取措施促进本地循环经济发展。2009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广西要提高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产销平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农业。2010年11月广西又出台《关于建立投融资政策措施体系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引导农村发展绿色农业,支持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十八大报告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发展。强调要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家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采取越来越多的政策措施扶持其发展,这些都是发展西江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有利政策环境。

2.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方面西江经济带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小部分为盆地平原,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西江经济带主要位于北回归线左右,主要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大部分在21℃以上,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全年都是农作物生长季节。西江经济带的生物种类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林业资源、果树资源、禽畜资源、饲草饲料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中药材资源最为丰富,是广西粮食和蔗糖主产区,还盛产荔枝、龙眼、香蕉、沙田柚、冬菜、肉桂、八角、柑橙等经济作物,水产品也比较丰富。这些都为西江经济带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及生态资源。

3.长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许多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经验广西西江经济带在长期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探索积累了许多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及经验。如最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恭城模式。该模式是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各种可利用场地,建设“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即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能源用于农户的日常生活消耗,沼液用于喂鱼和浇农作物,沼渣作为农作物的重要肥料,这既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以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北流市探索创造的“稻(免耕抛秧)+灯+鱼”发展模式,实现平均每公顷产稻谷8820公斤,塘角鱼1080公斤,稻谷产出10500元,稻下产鱼超千元的成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在北流、兴业、博白、岑溪、平南等地兴起的循环型生态畜牧业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利用丘陵山地种植果树,在果园内放养鸡,鸡寻觅虫及饲草料,又为果园施下有机肥,节省了饲料、化肥,又改善了畜禽和果树品质,实现了鸡、果、虫、草、粪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如若是规模化养殖,利用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等废弃物作为沼气的原料,沼液用于农作物的肥料,可实现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燃料紧缺、增加农田有机肥等多重效益。此外,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间套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节水微灌技术、良种良法集成应用、葡萄一年两收、生态植保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等节本增效配套栽培技术,均得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广,这促进了西江经济带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变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些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西江经济带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二)西江经济带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西江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紧缺、农业生产过于分散、技术含量低、生产经营者素质低等,使得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具体来说:

1.自然环境方面西江经济带的柳州、来宾、桂林、贺州、贵港等地部分区域属于岩溶地区,生态脆弱,而这些地区人口众多,加之不合理的滥伐滥垦及过度放牧等行为,致使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导致优良耕地丧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柳州、来宾、贵港、贺州、梧州等喀斯特地貌区出现岩石裸露、土质退化等现象。

2.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由于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经营者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地膜,以增加农产品产量。如广西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西江经济带平均每亩施用化肥105公斤,每亩施用农药3.12公斤。施用农药,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及残留,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对水源和土壤也是严重的污染并劣质化,使得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害虫及病原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施用效果大大降低,使得农药毒性和使用量都不断加强,对土壤中的动物和有益微生物造成伤害,引发各种生态灾难,更重要的是危害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并对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化肥使用量的长期施用和不断增加,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产品品质档次降低,产量下降。地膜使用对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影响。因为残留在农地里的地膜在一般条件下难以分解,长期累积既给耕作带来不便,也破坏土层结构,降低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影响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生长和各种元素的循环,降低土地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

3.工业生产和民众生活过程中的污染西江经济带人多地少,经济落后,自然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各县为加快经济发展,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小造纸、小建材、小化工厂、小五金、小食品等,而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装备总体上较落后,许多资源难以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大,各种生产废弃物大多是直接排放,这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生态环境。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约为3.22吨标准煤,水耗为455立方米,分别比全国平均耗量高47.7%和108%。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排放分别为79吨、2.4万立方米,分别比全国高103%和43%。西江经济带人多地少,农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生活污染及养殖废水污染比较严重。村镇卫生设施少,卫生条件和卫生环境差,除沼气池建设的村镇好些外,大多数村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和改厕等卫生设施建设覆盖率低。农村地区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造成污染,致使河流、水渠等的BOD(生化需氧量)、COD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有害藻类滋生,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4.投入不足,技术研发与推广滞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业总体投入不足,投到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上的经费则更少,科研及推广主要依赖于财政投入,资金来源单一,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循环型生态工程建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投入不足,致使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许多先进适用的循环型生态农业技术、节约农业技术、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等难以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左右,科技难以为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制约了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

三、促进西江经济带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措施

为促进西江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各地进行了许多与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设,如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的“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城乡清洁工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能力等,这些都为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循环型生态农业既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也是一种集经济、技术、生态、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加强对循环型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意义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加大循环型生态农业知识的宣传,让全社会对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意义了解和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明确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赢的新型农业发展体系,营造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生产者的积极参与。加强对各地典型的有效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宣传,给生产者树立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的自觉性,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

2.加强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探索研究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适用技术的支撑。先进适用的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是西江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加强对西江经济带现有适用循环型生态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推广,如“循环型基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循环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等的技术的总结推广。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改进施肥技术和方法,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化肥、农药等的投放,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的消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加大对牲畜粪便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加大肥田力度,开展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物理农业的研究,将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既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又保证农产品的无污染、高品质。如黄瓜、西红柿用红光照射处理,可提前成熟,且糖分、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使用一种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变成橙色光的新型塑料膜,可让黄瓜和西红柿增产50%。

又如空气中氮气占78%,利用专门的放电装置,使空气中的氮气产生氮氧化物,与水化合形成稀硝酸和亚硝酸,然后硝酸和亚硝酸进入土壤中与其他元素合成氮素肥料。通过该项技术可以降低施肥成本80%。又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将光源在夜间开启,引诱害虫飞来,使之触到设在光源外围的高压电网而被击杀死亡,达到捕杀害虫的目的。蔬菜、瓜果的保鲜始终是一个难题,静电可以解决。当电场强度达35.3kV/cm,可以使空气击穿产生电晕放电,产生大量臭氧,臭氧的氧化作用破坏了果实催熟剂乙烯,减弱果品、蔬菜的代谢机能,达到净化空气,阻止腐烂。如静电储存2d的黄瓜、桃子,其腐烂率比对照组可降低50%以上。通过加强循环型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让广大生产经营者熟练掌握各种先进适宜技术,促进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3.建立和完善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循环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西江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经营过于分散的状况,促进农业生产的相对集约化和适度规模经营,以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的有效衔接,形成生产经营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西江经济带特色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产品市场化的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为,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能够降低农技推广成本,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各种合作组织能够提高农户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合作组织内的能人大户,能成为新技术、新产品走向市场的开拓者,有利于他们抵御市场风险和市场中的抗争能力,实现西江经济带循环生态型农业健康发展。

4.提高生产经营者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循环型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农民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发展则需要通过农民。循环型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掌握和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西江经济带的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西江经济带农村常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情况是:未上学的3.02%、接受小学教育的34.12%、接受初中教育的53.69%、接受高中及大专以上的占9.17%。受教育程度偏低影响他们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各种循环型生态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推广,制约了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仍要加大支持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渠道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力量,加大对加大农业生产科技人员的培训,加快循环型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促进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

5.加大财政对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西江经济带经济落后,收入低。因此,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政府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给予大力扶持。利用国家支农资金加大对西江经济带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增加财政贴息和政府担保对循环生态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解决他们启动发展资金。扶持循环型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作者:黄锡富单位: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业展望论文:地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展望及实践

一、恭城县生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恭城县生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头上的各项桂冠也是当之无愧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恭城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各项经济指标都表明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分析恭城经济发展指标,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眼光来把脉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恭城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原有的“三位一体”生态产业模式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效益考验

长期以来养殖(主要是养猪)是传统生态农业链条的起始环节,从而也是整个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头。由于近年农民种粮面积的缩减及市场上喂养饲料价格上涨和生猪销售价格下跌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而稳固和完善现有生态产业链条只有靠创新。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显然已不适应下游产业链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因此,走集约化养殖道路势在必行。通过养殖公司、养殖专业户的集约化生产来稳定生态源头,形成专业化养殖+自动化集中沼气供应的新生态产业链关系。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资源基础性配置功能,用市场效益理念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实现资源配置的多元化。

(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扩大为国内农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便利,但其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又是对当前我国农业粗放式经营的一个冲击。标准化种植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无公害种植则是农产品走国际化道路的首张通行证。以科技来提升二者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生态产业链条不够完整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的“三农”问题解决途径,在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因地制宜的引出发展生态旅游的逻辑路径。反过来,生态旅游的开发既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又将大大提升生态农业的档次和品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旅游其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服务产品。恭城生态旅游一方面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瑶乡风情农家游、观音仙姑岩旅游景区、红岩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岭山———挖沟万亩桃花园景区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唱响旅游发展品牌。

(四)生态农业产业化理念相对落后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营造具有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其核心内容是资产整合、产业重组、建立新型的利益机制。恭城经济长期以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其发展思路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不动摇。变得是从不满足于现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恭城模式”。而当前生态农业产业化理念在具体实践中也需要用新的发展观来体现。再把农业产业化仅仅当作当前农村的一种经营模式来看已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将生态农业产业化在实践中看作是一个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因而,确立和强化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对其进行优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任务。

二、开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新路径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生态农业产业化自始至终是与生态经济紧密相联系的。从“恭城模式”确立并推广以来,恭城一直在不断的从外延与内涵上推进和发展着生态农业这一农村经济发展理念。生态农业是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产业化链条,恭城则紧紧围绕水果及经济作物的种植,积极完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

(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科技革命是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农业的优质、低耗、高效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在县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的积极组织下,一方面积极利用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不断引进符合本地气候、土壤适种的新型水果及农经作物品种,例如:台湾青枣、日本梨、早桃、白糯玉米、高油玉米、无支架豆角等。同时大力推广和规范生物性农药和专用、缓释、长效及可控肥料的使用。另一方面,组织科普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系统化、科学化的种植,养殖培训,普遍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把生态维护与农业的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多环节增值。因而,农产品的保鲜、加工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一段时间以来,工业基础薄弱一直是制约恭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瓶颈”。2003年以来,作为县委、县政府“一号工程”的招商引资工作率先为恭城带来了投资近3亿元的汇源集团柑橙果汁生产项目,初步解决了农民卖果难的问题。同时野木果酒厂的扩建及与台商的销售协议签订拉开了恭城生态工业化发展的序幕。龙头企业带动特色生态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进一步完整和丰富了原有的生态农业组织链条。

(二)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上面临着较大的外来压力。认识到这一点后,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中便很快多了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与标准体系建设的构想。一方面在山区面积较广的几个乡镇扩大毛竹的种植面积,积极调整林种结构,并形成了月柿基地(红岩村),椪柑基地(黄岭村),桃子基地(大岭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生态示范点。另一方面按照国际绿色认证标准,通过改良品种,规范农药使用等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种植。同时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在科技带动下逐渐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种植。

(三)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做足生态旅游文章

将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相联系,使旅游产业成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组织链条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是恭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色之一。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恭城创造性的开发出了特色生态旅游。先后举办了大岭山桃花节,红岩月柿节等大型活动。同时辅以人文景观(文、武庙)确立了“观文物古迹,品瑶乡风情,赏生态农业田园风光”的旅游发展思路,使生态旅游同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共同构筑了恭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完整链条。

(四)提炼“恭城模式”发展新理念

前面提到,从二十年前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到如今五位一体的恭城发展新模式的日臻完善,一方面有当地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有关,另一方面与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进行发展路经创新密不可分。五位一体的恭城新模式不仅只是原有发展思路的延续,而是更能体现出把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性。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在原有生态农业基础上引入若干加工企业,而是更注重整个生态产业链条质的提高及其之间协调关系的优化。因此恭城发展新模式在新时期就有了其自身的一些特点:1.专业化养殖力求稳定生态链源头由一家喂养两三头猪到专业化养殖理念的提出既是外部客观环境使然也是农业产业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养猪大户、养猪专业户的出现是农村经济合理化分工的结果。集约化养殖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为下游产业提供了充分的保证(提供沼气、有机肥等),同时还能丰富产业组织内容,将养殖业向肉类加工业扩展。可以说专业化养殖是恭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2.自动化沼气凸显规模化生产优势同样,与一家一户的沼气池供气相比,由专门的沼气提供商(具体实践中可以是养殖大户兼营,也可以是独立的供气商)进行地区性(一个村或几个村)的集中供气,可以降低沼气生产成本,节约沼气池占地,克服各家各户沼气设备维修量大等缺点。可以说实行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集中用肥,有偿服务是农村经济进一步走市场化运作的一个突出表现。3.标准化、无公害种植以求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生态农业走产业化道路首先要有规模化的经营作为基础,但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又要求生态农业不能仅仅停留在量的扩张上,而是要以规模为后盾走专业化生产的路子,注重产品质的提高。标准化、无公害种植便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到国际、国内两个资源的结果。4.现代化加工集中体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特征传统的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将恭城经济的发展止步于生态种植业,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入则使生态农业又朝农业产业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生态工业的建立为种植业打开了通向市场的便利大门,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粗放型的农业向集约型、高效益型生态农业转变。同时,也调整和优化了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作者:黄元芳单位:桂林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农业展望论文:城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展望

一、近郊农村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

都市农业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当今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独是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上升到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国城郊休闲农业正是顺应这种趋势而产生的,它在促进城郊经济发展、增加城郊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城郊休闲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突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渐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公园绿地休闲活动空间与设备不足,人们对休闲游憩的需求增加,加上道路交通的改善,公共运输及私人车辆的普遍化,都为近郊农村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实际上,近郊农村的发展正处在不被认可的瓶颈期。以安徽省的岭脚村为例,此处游客多是为了黄山景区的游览,但它处在黄山市旅游区的边缘地带,发展不受重视,虽然村内有多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风景优美宜人,有着发展近郊农业、旅游业的先天优势,但目前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当地村民对其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近郊农村的发展尚缺乏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府就必须承担相关的责任。因此,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休闲机会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近郊农村产业都是在自发状态下发起来,普遍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政府宏观调控与指导不力、不全面考虑可进入性和可持续发展;盲目开发、活动内容单调,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不足;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城市居民容易产生反感心理。黄山市的整体规划中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很多近郊农村在建设生态旅游、休闲项目,各地的农家乐也纷纷建起。但是在组织中缺乏整齐划一的指导方针,建设方向参差不齐,建设步伐也前后不一,各地独成一派,功能重复、景观特色缺乏,更有很多人文类景观被忽视的现象。

(三)近郊农村产品的品牌化意识不强。在全球化背景下,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品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认可、依赖,也往往表现为对该品牌的认可和依赖。而在当前近郊农产业的发展中,“自由化”无疑是最大的特点,产业方向、理念、管理组织,乃至实施都是自由化的,毫无“品牌”可言,散乱状态下的中国近郊农村亟需整体化的先进“品牌理念”。无疑,“黄山”已成为黄山市的一张名片,而且已形成了充分的名牌效力。但是对于岭脚村而言,八百岁的红豆杉、古色古香的千年古道等多处标志性景观仍未作为品牌被重视起来。就算是在村民的有意识认识下,千年古道已作为标志开始宣传,但是投入力度尚显不足,仅限在岭脚村周边。

(四)近郊农村的休闲文化理念发掘不够。农业是一种文化,农村饮食、穿着打扮、节庆、婚嫁、房舍建筑、民歌民谣、古传工艺等乡土文化的差异对都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在发达国家休闲农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稳定性较强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其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比较好的人,也有远离农村生活缺少生活体验的在校学生。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这些市场都是应该开发的市场,其中以学生和老年市场为主。但是就目前中国市场来说,休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却仍旧存在了解不深入、开发不彻底的状况。榆村乡的休闲农业有榆村等成功的范例,但也有岭脚村等想发展却投入资金不足、技术不到位、规划不完整的问题。本村村民在自身的资源方面就存在认识不清、发掘不足的现象,尤其对“休闲”的理念模糊不清。

二、近郊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正确选择产业模式。对于城郊农村来说,选择恰当的产业模式就等同于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而现代化对于农村人则是致富的前奏,是对党的“共同富裕”的号召的响应。在城市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反而更向往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所以各种农家乐、体验式农业应运而生。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农村产业进行了“深加工”。榆村以近郊旅游、休闲农业为主打,发展起了休闲、体验的整体规划园,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建成了大量人文、自然景观。在农业方面正在种植大型的果园以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岭脚村的发展却显得有些粗糙,开发步骤过于缓慢。

(二)挖掘人文财富,重塑自然资源。近郊农村有着不同于城市的独特魅力,有着各种各样的开发资源。农林牧副渔的集合式一体化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一种,这种倡导可以最大限度地集合各方面的产业优势,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近几年城郊兴起的农家乐、农家体验馆就是这种方式的延伸。它不仅仅把“五位一体”的农业发展起来,更是对它的再开发。诸多村庄祠堂、古遗迹、古建筑、名人故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了村庄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浑然天成、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这些非景区的秀美景观是近郊农村发展的雄厚资本。尤其是在今天,端午、清明等短假期的到来为短距离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岭脚村的徽派建筑、移民新村、牌坊祠堂,为本就极富“徽”色的村落建筑增添了浓重的人文色彩;红豆杉、竹海松涛等植株使得这个掩映在山水之间的村落有很大的保护观赏价值;千年古道、民间客栈等等都为发展休闲农业、近郊旅游业添了很大的助力。岭脚村地处黄山市近郊,对老年群体、学生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若能深层挖掘现有人文、自然景观的内在价值,无疑对岭脚村的发展来说是最有力的。

(三)建立特色品牌,完善管理制度。近郊农村的建设是在城市发展成熟后进行的特色化建设,相应的特色品牌建设也成为关键的一部分。品牌作为产业中独具魅力的所在会得到远高于投入的回报,而品牌效应也会促进产品的更快发展。如今的农村品牌建设还是一片空白,亟需新的力量输入。对于近郊农业来说,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统一性的、建设整齐性的规划会使农村的发展更具潜力,而政府的大力配合也会使近郊农村的建设更具竞争力。一方面,建立一套以“千年古道”为中心的游览规划,把千年古道的品牌标志发展成岭脚村的特色,可以紧随黄山市的宣传步伐,紧抓品牌特色,把岭脚村的产业特色推广出去。错开黄山的主产业———旅游,以发展休闲体验农业、近郊旅游为主,面向城市消费市场同时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回归自然、体验文化、休闲度假是现代主潮流,因此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性质的旅游项目是近郊农村的重点。近郊农村的发展应秉承创新产业的理念,选择合适的产业模式,以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体验农业为先导,加强管理,以求经济文化双丰收。

作者:程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农业展望论文:农业技术推广的近况及展望

1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不足

1.1资金投入不足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影响工作成效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层出不穷,农业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各级政府虽然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很多,但投入到农业技术上的却很少,因此,缺乏充足的经费来对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的研究进行有效的保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再加上农业人工经费开支又在本就不充足的经费中占了很高的比重,这就更加大了经费的缺口。

1.2技术推广不能满足农民生产需求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相关科学技术的运用者和受益者,因此,所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得到农民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有效作用。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和机制还停留在单一的技术推广上,没有重视技术的整体作用。

2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战略

针对上述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农民素质偏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不能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战略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

2.1提升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农村青少年。所以,要完善相关机制,有机整合各级农业科研、推广及教学等在内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教学部门、科技部门的联合优势,摒弃单纯的技术推广,而是以普及技术的方式来提升农民的科技技术和能力。以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和主要推广的农业品种为中心,深入到农村和农户,以“面对面”和“手把手”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培养出一批精通农业技术的科技示范户,使其在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的同时,发挥技术推广带头作用。

2.2增加资金投入基于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品种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实验经费和人员经费,因此,若想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政府就需要增加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虽然目前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也有所参与,但从本质上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是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所以主要还是靠政府的投资。投入的资金可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条件和推广人员的待遇进行有效改善,使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体制首先,在制度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展开需要制度作为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这可以避免各地方政府挪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保证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人员可以到位;另一方面,建立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激发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在体系上,要转变之前单一的推广模式,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对新的农业品种和技术进行推广,建立主导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参与者为涉农企业和农民组织、无偿服务结合有偿服务的具有多元化特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在体制保障下真正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

3结束语

总之,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立足于发展中农业大国的国情,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满足农业生产对相关技术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吴国次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千口乡人民政府

农业展望论文:论农业技术市场的展望

1农业技术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1.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技术市场可促使各农业产业部门份额的比例及社会再生产市场的构成更加合理,以便能更充分地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经济资源,促进农业各部门的发展。

1.2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技术市场可加速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商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进程,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1.3促进农业科研机构改革

引导农业科研人员更多地关注农村的实际问题,关心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促进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让更多的农业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2.1全国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统计情况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技术市场,在经过了10多年的艰苦探索后,从2002年起,终于走出了低迷和徘徊的困境,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繁荣阶段。伴随着整个技术市场的成熟,农业技术市场也在这一过程中茁壮成长,发展成为技术市场领域中的一枝奇葩。由表1可知“: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达成农业技术合同30145项、成交额为343.76亿元,占“十一五”期间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2.52%。“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技术市场农业技术领域的交易合同数为5962项,成交额为46.00亿元,占2006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53%;2007年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增幅明显,成交金额为60.49亿元,占2007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72%,较2006年增长31.50%;2008年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出现负增长,成交金额为53.52亿元,占2008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01%,较2007年下降12%;2009年农业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98.17亿元,占2009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23%,比2008年增长83.42%;由于2009年农业技术领域交易额的不规则增长,导致2010年成交额出现下滑,201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5.58亿元,占2010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19%。2011年全国技术市场紧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农业技术领域的交易增长也较为显著,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成交额突破100亿元,达到202.1亿元,增幅为136%,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29%,比2010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技术开发和转让合同比重超过30%,成交金额为65.9亿元,同比增长39.6%;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较快,技术合同交易额度高速增长,成交技术合同527项,成交金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8.7倍,品种权转让合同金额占成交金额的40%,达到4.4亿元,同比增长了约6倍,其中,玉米新品种和水稻新品种转让合同额分别为2.2亿元和0.52亿元。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的增长说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提高产量的巨大作用,技术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粮食自给的问题,满足了农业生产者自身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

2.2山西省农业技术领域交易情况

2006—2012年山西省农业技术领域交易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十一五”期间我省共输出农业技术合同619项、成交额为93149.92万元、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出总成交额的14.56%,共吸纳农业技术合同715项、成交额为116752.82万元,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4.81%;吸纳的农业技术成交额比输出的成交额高出25.34%,说明我省对农业技术的应用需求极大,农业技术的发展大有空间。2011年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部署,以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农业发展重点,我省农业技术交易总额比2010年增长133.40%,输出农业技术125项,成交金额达46853.00万元,较2010年增长111.68%,占2011年技术合同输出总额的20.66%,比2010年高出8.71个百分点,吸纳农业技术137项,成交金额为59420.78万元,较2010年增长153.95%,占2011年技术合同总吸纳额的8.40%,比2010年高出3.80个百分点;2012年输出农业技术140项,成交金额为34039.24万元,较2011年降低27.35%,占2012年技术合同输出总额的11.12%,吸纳农业技术174项,成交金额为44407.60万元,较上年降低25.27%,占2012年技术合同吸纳总额的3.99%,增长趋势呈现波浪形。近年来我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产业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2.3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缺陷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对自然气候条件依赖严重,同时对交通、储存、加工等后天条件的依赖程度也极高,加之我国农业长期分散经营的特点,市场信息原本就不灵通,即使有了市场信息,也因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生产和需求弹性不大等原因难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地做出反应。而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又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即零星分散、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自给性强、商品率低、参与市场能力较弱。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业技术商品的生产、推广和应用具有极大风险性,造成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靠行政推动而非市场诱导,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依赖农业科研院所来承担,而一些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商品生产的内在动力不足,使农业技术商品生产和研究同农业经济的具体实践脱节。同时,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生产时,农业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更多地取决于同生产相关联的经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展滞后,农户在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后,缺乏根据市场和其自身特点选择农业技术的机会。

3现阶段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市场的措施

3.1明确农业技术市场责任主体并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农业技术理论研究机构、农业技术运用研究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相衔接的农业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分层次地整合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强化农业科研机构在基础农业技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公益性农业机构运用农业技术的示范、试验作用,普及农业技术市场的推广、咨询、服务功能。明确定位技术市场是为交易主体服务的市场,一切围绕为农业交易主体提供技术服务这个中心,自主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技术交易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切实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真正把农业科研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3.2发挥农业技术市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作用

农业技术市场建设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本着“建设一个新市场、成就一个新市场,培育一个新技术、推广一个新技术”的原则,促使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生产型向专业化分工生产型转变,在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保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产品和技术快速进入田间地头,使科学技术真正惠泽农民,如浙江省高科技示范园区研究的“分阶段推广法”值得在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中加以学习。分阶段推广法就是根据农业生产者掌握技术的熟练度和设施条件的完善度推广抗市场风险的新技术、新成果,将产品连同配套技术转让给有条件的农民,让农民对技术和市场存在“两个明白”、化解“两种风险”。

3.3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并创新商业化模式

加强技术贸易机构、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创业投融资机构等各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效联动,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农业技术市场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创新农业技术市场商业化模式,变买卖关系为服务关系,变单纯的科技行为为市场行为,专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商业化推广。从农民需要的角度入手,对市场需求逐一地分析,力促农业技术市场所有新上项目都有机会从市场经营的角度充分论证其可行性,从技术、市场、营销模式等多个角度对项目进行研究,确保相关农业产业的选择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

3.4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培养农业技术商品生产主体

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信息交流服务平台,通过物流港、技术交易平台等项目,做好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做到资源的综合集成和有效配置,形成农业技术市场新的赢利点。不断改善农业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促进各类资本进入农业技术市场,组建农业技术商品生产企业。对农业技术商品的研究和生产实施专利保护,明晰农业技术商品的产权边界,降低农业技术商品生产的外部性风险。

作者:李川张美星武文卿孟棫朴单位:山西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四川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农业展望论文:浅析农业经济回顾与展望

1猪禽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

2012年,全国猪肉产量5335万t,增长5.6%,全年生猪价格呈现U型,生猪价格由1月的17元kg跌至7月的14元kg,5—10月猪粮比价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6∶1)以下。在中秋、国庆双节因素,玉米、豆粕持续上涨及国家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等因素作用下,猪价才止跌回暖。3季度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带动鸡蛋价格大幅攀升。全年鸡蛋、鸡肉价格走势也呈现U型。鸡蛋价格由1月的接近10元kg跌至7月的9元kg,白条鸡价格由1月的17.65元kg跌至7月的16.71元kg,12月分别回升至10.54元kg和17.7元kg,其间产蛋鸡存栏环比连降7个月后逐步趋稳,实现了从过剩向平衡的调整。

2牛羊价格持续性上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农牧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的役用价值逐渐弱化,一年一胎的低繁殖效率已无法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经济收入,导致基础母牛存栏量锐减。从消费需求看,尽管猪肉依然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力军”,但牛羊肉消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逐步向国际“三三制”过渡(猪肉、牛羊肉及禽肉各占13)。2012年全国活牛、活羊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8%和7.8%。2012年12月,全国牛肉价格突破50元大关,达到52.29元kg,同比上涨31%;羊肉价格达到57.05元kg,同比上涨23%。

3乳业兴起自建牧场潮

2012年,全国牛奶产量达到3744万t,增长2.3%;生鲜乳价格稳定在3.26~3.38元kg。随着现代化、集中化、规模化养殖和挤奶模式对乳制品安全的重要性被业内普遍认可,奶源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乳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有牧场建设风生水起。近一年来,国内乳业掀起了一股包括自有牧场、奶站和奶厅等硬件设施在内的“重资产”建设大潮。继2011年蒙牛、伊利相继在湖北建立万头规模奶牛示范牧场后,2012年初,光明乳业开始在湖北省建设华中地区“最豪华”的牧场。蒙牛表示新增投资30亿~35亿元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实现从目前82%规模化牧场到2015年100%原奶由规模化牧场提供。此外,雀巢、恒天然等外资企业也已纷纷在自有牧场的建设上攻城略地。同时,国内乳企纷纷走上了海外并购的征程。光明乳业并购了新西兰SynlaitMilk公司,澳优出资1600万欧元完成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份,蒙牛与丹麦欧世乳业合作推出了欧世蒙牛婴幼儿奶粉,娃哈哈推出“爱迪生”奶粉[6]。

4水产保持平稳增长

据农业部统计,2012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7255亿元,增长15%;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07万t,同比增长5.4%。其中养殖产量4305万t,增长7%;国内捕捞产量1483万t,与2011年基本持平;远洋渔业产量118万t,增长2.8%。2012年,水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6.2%。

52012年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

5.1政策性库存与进口同步大增

2012年,国内棉花因政府大量托市收储,国内棉花价格远高于国际棉价,导致配额炒作盛行,棉花进口猛增,进口541.3万t,同比增51.8%。小麦和棉花临时库存迅速增加,稻谷、小麦和棉花净进口大幅上升,根本原因在于逐年提高、缺乏灵活性的直不定量收储的价格支持方式推高国内市场价格,遇到国外低价竞争,容易导致农产品进口大幅上升,冲击国内市场。国内粮棉油糖价格高于国际将渐成常态,但又缺乏高关税等边境保护手段,将威胁今后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产业安全。

5.2大宗农产品缺乏国际定价权

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棉花进口国、世界第2大玉米消费国、糖的主要消费国,但是我国仍然缺乏大宗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我国棉花政策性收储量世界第1,但却未能推动全球棉花市场价格整体上扬,导致我国棉花现货价格相对国际市场高出5000元t,影响纺织业出口竞争力,进而影响国产棉花需求。2012年5月以来,受“美国干旱”预期影响,豆粕价格从3000元t一路飙升至4800元t。而11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将原本预计减产1000万t大豆调整为只减产了300万t。受此影响,豆粕报价跌幅超过1000元t,此番“过山车”行情导致前期在高位大量采购大豆、豆粕的国内饲料企业和榨油企业损失惨重。缺乏定价权极不利于我国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控制生产成本、锁定利润。

5.3“菜篮子”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2年中11个月的蔬菜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跌在10%以上,特别是在5月,同比涨幅超过31%;8个月的肉禽、蛋类、鲜果消费价格指数涨跌在5%以上。由于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关系不稳固,区域性、季节性蔬菜价格的波动频率增加,波动幅度也有所扩大。蔬菜等农产品近年来不断上演的“过山车”行情,“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引发群众对“菜篮子”的担忧。

5.4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流通企业缺少农产品原料收购价格与制成品销售价格挂钩联动、价款二次结算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据报导,全国最大的苹果产区———陕西省出现大面积滞销,经销商收购价为2元kg,销售价格为10元kg,仍嫌不赚钱。2012年全年牛肉价格涨幅为21.5%,活牛价格涨幅为16.8%,二者相差4.7个百分点。由于活牛资源紧缺,牛肉价格高涨,与其相关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工率也明显降低,使整个产业形成恶性循环。乳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而原料奶价格一直保持稳定,不利于调动养殖场的积极性。

5.5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仍然是社会热点问题。价格导向不利,安全监管能力未能及时跟上,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制约瓶颈。2012年发生的“速成鸡”事件,肉鸡饲养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涉及到六和、百胜等多家公司,将加剧肉鸡行业低迷。

62013年展望

6.1需求

工业和饲料用粮规模将取决于经济回暖程度。由于小麦和玉米比价的回归,小麦饲料用量将会相应减少。由于糖价较低,淀粉糖替代效应减弱,食糖消费出现恢复性增长,总量将达到1350万t。2012年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2011年增长1.6%,对玉米、豆粕等饲料刚性需求依然较大。

6.2供给

从库存看,2012年末全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其中政策性粮食库存增幅较大,国家调控市场能力明显增强。从生产看,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提高2013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动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千方百计使粮食面积稳定在1.1亿hm2以上,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500万t以上的国储棉以及超过450万t的进口棉,2013年棉花供给相当充裕。2010年以来,我国糖料生产恢复性增长。2012年食糖产量约1400万t,同比增20%以上,201213榨季食糖产大于需150万t左右,加之食糖进口大增,库存仍然较多。2012年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达到2011年以来最高点,2013年猪肉市场供给充足。受市场价格刺激,加上国家大力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将组织实施《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和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努力提升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但受资源条件约束,养殖数量受到限制,加上繁育周期长,牛羊肉供应量短期内难有明显增加。为加强奶业消费引导,国家将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将推动我国草业有大的发展。

6.3成本

农业发展正从低投入、低成本向高投入、高成本转变,但是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将消化成本上升的因素。农资价格有望保持稳定,2012年全国化肥、农药产量分别达到7432万t和355万t,同比分别增长10.88%和19%,供应有保障。由于全年经济预期不景气,石油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为节约农业机械成本带来利好因素。但是蔬菜等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较低,人工成本仍然将较快上涨,推动总成本上升。

6.4产业变革

2013年农业产业变革最有可能体现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流通效率提升、涉农产业整合等方面。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为主题,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在实践中,经营规模在6.667hm2以上的专业大户、规模在20hm2以上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成为政府扶持的重点,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进程将提速。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将着力构建国家级产地市场、区域性产地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互相衔接补充、定位布局科学、运转高效流畅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洛川苹果、舟山水产、定西马铃薯、赣南脐橙和牡丹江木耳等国家级大市场将发挥价格中心的作用。同时,顺应减少流通环节、保障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的需要,产地直接采购比重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将迎来大发展。2012年颁布实施的《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旨在通过提高准入条件,提高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的门槛,有助于促进企业整合。《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旨在用10年时间孵化出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发展民族种业。在区域方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将享受到“以奖代补”政策的支持,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行区;海南南繁、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和四川杂交水稻等3大国家级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启动建设,也将成为农业投资热点地区。

作者:李靖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农业展望论文: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展望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引导和扶持工作并不积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式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着我国政府去认识和明确。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地方政府并没有把政策性农业保险正规化,政府化。更有一些地方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当成一种手段用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一旦遇到农灾各级地方政府就推卸责任,又得不到相应的中央资助,使得仅存的可行性也不存在了。这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落实贯彻举步维艰。我国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是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一直以商业保险为主政府津贴补助为辅的模式存在。如此一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失去了自主性,公益性。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方式也将导致农民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这也成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难的一大原因。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无论是农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基础的发达国家,保险制度的存在与发生应有的作用都需要一个前提———法律制度上的保障。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法律依赖性,而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套正式的法律、法规对政策性保险业务予以足够的扶持。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涉及农业保险的也仅有一条,即“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可是以上条文却并没有正真得到落实和施行,使得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处于没有保障尴尬处境,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农业生产者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不足。在我国普遍的农业生产地区中尚存在着较为浓厚的小农意识和自己自足的思想。特别的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者连其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就更不要提及农业保险认识了。自古以来,各个地方出现的旱灾洪灾对农民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政府都会出面来解决灾情。这就使得农业生产者形成一种惯性的思想,一旦有困难就去需求政府的资助,而自身的避险意识就十分的薄弱。其次,由于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行不积极,加上农民的自身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农业生产者即分不清什么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对保险的信任程度很低,也就更谈不上去购买了。种种原因也就到制约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1.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本身是非商业性的,这种性质也就决定了其需要国家花费大量的财力和政策性保障才能得到落实和推行。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还不彻底,仅仅从财政上提供一些保障还仅仅不够,必须要在认识上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战略性地位,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工作要求,也更是中央国家政府的工作重心。这就说明了贯彻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刻不容缓,需要中央政府制定贯彻落实方针,地方政府积极努力配合。地方政府要积极承担各项的财政支出,必须保障农民的保险落实。其次,中央政府要根据地方上反映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要求,针对不同的农业特征制定不同的落实方法。争取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者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构建一种市场的极致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率。从而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与健康发展,发挥其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作用。

2.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的方针,无论是农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基础的发达国家都必须得到政府在法律上认可和保证。如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法》等,都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中国农业保险法始终处于缺位状态,这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原本计划在2007年底出台的《农业保险条例》也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文章作者希望各级政府可以积极的落实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经济的保障作用,明确规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政府的职能作用、农民的参与方式、保险双方权利义务、管理费和保险费分担原则、异常灾害条件下超过总准备金积累、赔款和处理方式、税收规定、各有关部门的配合、资金运用等内容,为其在法律上提供积极地保护和强制的实施力,这样才能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农业经济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根本作用。

3.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千百年来,农业都是支撑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根基,农民又是农业经济根基。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者依然保持者落后的小农意识。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时还不被农民接受。根本上要加强对于农业生产者的基础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自主的避险意识。实际中要选择农业生产可以接受的宣传方法和教育手段,不能官方的宣传。应该通过农民通俗易懂,实际有效的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大力宣传。以基层农村干部为带头,实验性的选择政策性农业保险,让农民可以切实体会到保险的保障作用。

作者:孙丹李非非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展望论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展望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实现产品、服务和人员“三下乡”。截至2012年底,人保财险、中华联合2家公司已建立乡村农险服务站1998个,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同时,建立了农牧、气象、森林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家协作网。

资金杠杆效应日益明显

自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全省补贴品种逐年增加、补贴比例逐年提高。经测算,2007-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共支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约1.2亿元,利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约1.33亿元,由此为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保障达到61.18亿元,地方财政资金放大效应50倍。2012年甘肃省列支1.62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利用中央财政资金1.59亿元,获得风险保障141亿元,切实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各级财政的高比例投入,大大减轻农民的保费负担水平,有效激发了农户的投保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发挥金融工具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在对灾情的判断、损失金额的确定以及理赔款的发放等方面更加专业、快速,同时也更加公开、公平,提高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地方保费补贴资金筹措较难

甘肃省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补贴,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补贴占甘肃省财政支出的比例高达74.8%,地方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能力较弱。近年来省财政又对部分区县财政实行直管,原来市州承担的补贴资金也要由县财政承担,县上筹集资金的压力较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配套补贴资金难以到位。地方财政的保费补贴能力,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进度、开办品种增加和已开办险种的承保覆盖面扩大都有直接影响。

(二)农牧民自担保费收取较难

2011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0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位居全国后列。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保险意识较弱。以藏区保险为例,藏区农牧民自担保费比例仅为10%,但按照牧民草场承包面积和草场实际承载量测算,人均养殖牦牛12.5头、藏系羊30只,需自付保费约为325元,相当于牧民人均年收入的近10%,直接影响农牧民投保意愿。

(三)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推动乏力

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分别从2007年、2008年开始开办,是最早开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2011年、2012年能繁母猪的承保率分别为42.1%和72.9%,与2010年承保率80%相比,承保面有所萎缩。2011年承保奶牛4.9万头,仅承保了存栏量23万头的21.3%,2012年承保率有所提高但也仅有39.8%,承保覆盖面依然较低。

(四)地方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保险开发不足

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玉米制种、苹果等林果业、肉牛、肉羊、育肥猪等特色优势产业是甘肃农业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家庭经营收入来源,种植养殖收益高,生产风险也大,农民群众有较大的保险需求。但是受到财政补贴政策的制约,这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真正需要的品种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比如,2012承保日光温室设施蔬菜2.34万亩,仅占种植面积亩的2%;承保玉米制种1640亩,仅占种植面积的0.1%;承保肉牛4808头,仅占存栏量的0.09%。

(五)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承保工作不细致,承保标的数量信息来自于乡镇政府或县农牧部门提供的造册清单,耳标管理不到位,数据的真实性核对和标的抽查核实工作没有跟上,承保数量不准确。二是理赔管控需强化。理赔中农户道德风险的防范、理赔公示制度执行、第一现场到位率、死亡鉴定证明出具、出险后耳标识别率、赔款支付方式和渠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三是操作风险不容忽视。除了巨灾风险外,在操作环节存在的道德风险、数据不真实风险、承保不规范或者理赔服务跟不上可能引发的农民群体性事件风险等等都需加以高度关注。

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

农业是相对弱势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分散农业风险至关重要,对于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由商业保险公司来运作有政策性属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缺陷。要使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出困境,首要是通过加强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构建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组织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应以政府为主体,突出政策性,建立其与商业保险、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制度保险体系,将政策性功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二)推动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服务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表明,需要进一步将其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要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规范全程运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人员队伍素质,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才能赢得农民和基层组织的信任和支持,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三)从制度、标准、技术入手加强风险防范

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出现的管理、道德、技术等风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才是治本之策。毛里求斯糖业保险等成功模式的经验表明,细分承保作物有利于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细分费率档次体系,科学厘定费率,有利于防止逆向选择风险,激励投保农民主动控制相关风险;广泛运用耳标、DNA监测等新技术,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

(四)加强横向部门协调合作

保险业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财政、农业、气象、防疫、减灾、流通等部门的沟通,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促进社会特别是藏区和谐稳定。

(五)加大对农牧民和基层部门的宣传引导

利用新闻媒体和现代化传播手段,采用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牧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要将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承保范围、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理赔规范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争取让农牧民和基层有关部门认识和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

作者:张倍源张永强单位:甘肃保监局

农业展望论文:农业科技发展近况与展望探新

引进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更新换代

针对西吉县各种农作物当家品种严重退化的现状,通过多年的引种筛选试验及示范推广,确定了青薯9号、冀张薯8号为西吉县马铃薯种植的主推品种;玉米早熟品种垦玉10号、中熟品种富农1号、中晚熟品种长城707为玉米种植主推品种;陇谷6号、10号等谷子品种,文图拉、加州王、圣地亚哥等西芹品种,七寸红胡萝卜品种,欧盾、满田,凯瑞等番茄品种,新秀西兰花,香菇808、黑抗501平菇等一系列种植品种为目前的主栽品种。

开展了农业基础数据调查及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用遥感卫星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土地利用调查、土壤类型调查、种植结构调查、灌溉调查。共采集土样4800个,分析测试了土壤养分及理化性状,建立了西吉县土壤养分数据库,开展了耕地生产潜力评价、玉米适宜性评价。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实现农作物科学合理施肥。同时,建立了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对国家级的4种农作物,区级13种农作物准确的进行短、中、长期预警测报,有效指导农作物的统防统治。

加强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推进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体系的建设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四结合”培训,加强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即①农民思想观念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②实用技术培训与实施农业项目相结合;③树立先进致富典型与带动后进农民相结合;④室内培训与实地解决问题相结合。通过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由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就业转变,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近年来,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主动地扎根农村,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

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了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建立了县、乡(镇)、村3级推广服务体系网络。县、乡(镇)有农技服务中心,村有科技示范户。全县有县、乡(镇)农技服务机构19个,其中县级2个,乡(镇)17个,技术人员143人,实行事业编制,财政全额拔款。在管理上实行行业、乡镇双重管理,县农技中心进行业务指导。从而有效地探索出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途径。另外,为了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全面带动了西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先后引进的华林公司、佳力公司等,对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科技措施的采用及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西吉县马铃薯及西芹等特色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西吉县由此也成为了“中国马铃薯之乡”,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由此也形成。“十一五”期间的5年,西吉县马铃薯种植每年稳定在8万hm2以上,每年约占宁夏马铃薯种植面积26.67万hm2的30%,占固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15.33万hm2的50%以上,平均单产21300kg/hm2,实现总产180万t,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870元。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西吉县农民稳定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1年特色蔬菜西芹种植3466.67hm2,总产量30万t,产值5亿元,种植区农民人均收入达2000元。2010年农业提供农民纯收入达1360元。

“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1针对干旱少雨、丘陵坡地占耕地面积大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

西吉县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年降雨量的80%集中在7、8、9月,90%以上的耕地是分布于黄土丘陵和土石山地的旱地,是我国干旱区农业和雨养农业的过渡地带。为此,要在继续坚持改善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旱作节水农业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以秋覆膜为主的蓄水保墒新技术,走节水农业的路子。改革耕作制度,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舍饲养殖,种植绿肥,提升土壤有机质。走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提高农业的产出率。

2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技术体系

近年来的探索实践,表明马铃薯、西芹和种草养畜等是西吉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提出了“三个一百”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即百万亩马铃薯提质增效工程、百公里葫芦河流域特色蔬菜产业带工程和百万只舍饲养牛养羊工程。所以,科技创新的任务要注重马铃薯、西芹、苜蓿种植、舍饲牛羊养殖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科技推广和产业化项目要向特色产业倾斜投资,科技人员要紧扣特色产业提升服务水平,要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业科技服务。

3适应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由此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不断升高,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西吉县2010年向外转移劳动力达1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20万人的60%。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农业技术服务形式要走多元化的路子,要在坚持服务于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的同时,特别注重对这些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实体的技术服务,要对其关键生产环节予以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加强农业科技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

4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西吉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仍然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人员太少,专业技术人员占农技人员比例太低。据调查,近10年没有1名大中专农业技术人员进入,现有的农技人员跳槽、借调流失严重,年龄偏大,断层问题日渐突出,已跟不上日益发展的现代农业需要。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与更新工程,加快提升乡镇和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健全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配套体系,增加农业科技人员编制,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同时,还要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加快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与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努力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5开展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农业技术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利用科学技术意识的强弱程度,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因素。西吉县农业经济发展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意识差。为此,①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在生产中发挥积极带动作用。②要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投入力度,集中专业化管理培训机构,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良好、教学水平高、受农民欢迎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③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展各种典型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和技术示范活动,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④要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以科技入户工程为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

6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强化科技服务意识

①加强农技110建设,建立农技110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农业政策、技术和信息咨询,开展“坐诊”、“出诊”方式,及时解决农民在农技方面的急难问题。②通过现场咨询、实地指导、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发放资料,为农民提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物资,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③继续推行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有效地把生产咨询行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干部的潜力和积极性,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且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结语

西吉县“十一五”农业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和作物品种更新等,对西吉县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提高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按照《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的战略布署及具体要求,结合该地农业科技基础条件,认为:西吉县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突破口,以增加科技投入和机制创新为保障,为地方农业及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作者:梁宁单位:宁夏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展望论文: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及展望

1中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构建

自80年代中期提出节水农业概念以来,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已在大范围内开展。农业节水由过去丰水高产型灌溉向节水优质型的非充分灌溉,以及充分考虑作物生理特性的主动施加有益亏水度的调亏灌溉,畦灌向喷微灌、单一灌向肥药联用以及多种现代覆盖材料等方面发展和组成现代节水系统工程,农业节水技术由干旱区向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推广,节水范畴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两个方面。

1.1节水型灌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

节水灌溉农业的关键在于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构建,即根据我国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水源条件,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单方灌溉水的产粮数和单位降水量的生产力为中心,从节水机理、节水关键配套技术、成套节水技术的组装集成等全方位出发,强调各种节水技术的综合,寻求多种农业节水技术(包括渠系和田间工程的配套与完善、土地平整与标准田块建设、田间灌水技术改进、节水灌溉制度、田间保水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节水抗旱品种选育、雨水利用、节水耕作及栽培技术等)的最优配置,形成一套综合的由节水栽培、节水灌溉、节水管理有机结合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我国目前农田灌溉面积已近5000万hm2,居世界首位,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2左右,目前农业灌溉用水量约4000亿m3,占总用水量的80%。目前许多单项节水技术均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推广应用阶段,并取得了实际应用效果,全国累计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333.3万hm2,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98万hm2,喷灌面积103万hm2,其它主要为输水渠道防渗灌溉控制面积。但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还很低,渠灌区只有30%—40%,井灌区也只有60%左右,单方水生产粮食不足1kg。许多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若采用高效节水技术的组装集成,将会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单方灌溉水的产粮数提高0.5kg-1.0kg左右,通过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使化肥在当季的利用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15%。这样,可节省农业用水量800亿m3,按毛灌溉定额7500m3/hm2计,则通过节水可扩大灌溉面积1070万hm2。粮食增产潜力很大,特别是内蒙古“第二河套”、西北内陆河流域、陕西“两北三区”通过节水扩灌,平均每公顷按750kg计,估算能增加400亿kg粮食。同时,通过节水来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求和防止地下水污染,促进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

1.2集水型旱作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

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总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强。就耕地而言,目前世界耕地面积约14×108hm2,其中可灌溉的不超过15%,其余是靠天吃饭,即所谓雨养农业。我国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北方旱地的耕地面积约为3800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8%,水分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和提高有限雨水资源的农业利用是发展旱农的关键,为此,必须走集水型旱作农业发展的道路。所谓集水农业就是指在水分不足的干旱区,尤其是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50—550mm),现在可扩展到我国南方湿润丘陵区,人们通过采用某种人工雨水富集技术直接利用天然降水(即不需要利用经过自然富集和转化了的天然降水)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高效节水农业,集水农业的关键是通过集流区系统人工富集天然降水——地表地下水再分配系统中的无效降水部分(主要是无效蒸发部分)。例如仅甘肃的陇东、陇中和宁夏南部面积就有1.3×105km2,年均降水量486mm,年降水总量600×108m3,它相当于黄河的年径流总量,天然降水在下垫面的分配大约是:20%—25%形成初级生产力,10%—15%水土流失,60%—70%无效蒸发,如果把无效降水的1/10人工富集起来就有近50×108m3,每公顷补灌3000m3,就可使1.67×106km2土地变成稳产高产田[2]。因此,在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集水旱作农业,需要运用综合的节水技术,使极为宝贵的有限降水得以有效地集蓄和高效利用。宜采用的节水技术路线为:从天然降水——地表地下水再分配规律入手,组建新的旱农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组建了集水型旱农高效节水技术体系(见表2)。主要有三个子系统的技术及其有机组合的支撑作物节水技术子系统(P)、抑蒸节水技术子系统(Et)和集水补灌节水技术子系统(C),从而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1.3经济用水是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组建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时,必须时刻注意经济用水这一问题。在农业用水、节水技术体系中引入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化管理机制,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供求双方,促进水资源的商品化和水利产业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水利看成是“福利”事业,对水的商品属性几乎没有什么认识,供水价格和水价值的严重背离,一方面造成了国家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水的现象又很严重,尤其是农业用水。为此,今后在发展节水农业、组建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时,在贯彻实施水利部为加强水利建设提出的五大体系(投资体系、管理体系、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在具体措施上优先重点考虑:①改用水量以福利性为主和商品性为辅的现象,增加水的商品化程度;②要增加农业用水供给的竞争,加强农水一体化管理;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④逐步实现水利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利经济。

221世纪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展望

2.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的输水系统和节水的灌水技术,其灌水方法(如限水灌溉、非充分灌溉等)追求的是田间作物根系层的充分和均匀湿润,而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则强调从根系生长空间上,改变其土壤湿润方式,人为控制或保持根区土壤在某个区域干燥,交替使作物根系始终有一部分生长在干燥或较干燥的土壤区域中,限制该部分根系吸水,让其产生水分胁迫信号传递至叶气孔,形成最优气孔开度,而使另一部分生长在湿润区的根系正常吸水,减少作物奢侈的蒸腾耗水,还可减少棵间全部湿润时的无效蒸发和总的灌溉用水量,亦可通过对不同区域根系进行交替干旱锻炼和其存在的补偿生长功能而刺激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最终达到以不牺牲作物的光合产物积累而大量节省水量目的的一种新型灌溉节水技术。人工气候室内试验表明比全面积均匀供水方式节水34.0%—36.85%,农田水利用效率提高40%—50%[6]。干旱缺水条件下作物调整灌溉技术,其基本思想是作物的某些生理生化通通受到遗传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的某些时期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有目的地使其有一定程度的缺水),即可影响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分配的倾斜,从而提高所需收获的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和有机合成物质的总量。喷微灌技术和田间地面灌水新技术,重点是提高喷、微灌设备的配套水平,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在于推出一些提高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效率的田间地面节水灌溉的设计技术和措施以及有利于推广应用的硬件技术,如膜上灌水技术,激光平地技术等。

2.2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与高效利用的技术关键点在于对雨水汇集、存贮与净化、雨水高效利用三个环节及其配套技术。雨水汇集方式及配套技术包括雨水汇集工程设计,集流场地的规划设计、集流场地地表处理技术及集流工程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雨水存贮与净化技术包括雨水存贮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雨水存贮设施防渗防冻技术和存贮雨水保鲜净化技术;蓄存雨水的高效利用技术,包括选择、改造和完善适宜于利用集蓄雨水灌溉的小型配套农机具,存贮雨水合理调蓄技术和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通过这些研究和推广,可使作物增产30%,集流效率达到70%以上,雨水生产效率达到1.5kg/m3以上。

2.3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把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主要有:①不同节水技术所适宜的化肥耦合技术;②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耕作栽培技术;③覆盖保墒及节水灌溉配套技术;④节水、节地、节能、高产、高效的综合农业配套技术;⑤化控节水技术;⑥节水农机具及其节水配套技术;⑦“四水合治”节水技术;⑧多水联灌节水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后,可使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10%—15%,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10%—15%。

2.4灌区节水管理技术

灌区节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①土壤墒情,作物旱情和水源水情实时监测与预报技术;②渠系水量流量调控技术及灌区动态优化配水技术;③实现灌区水量优化调度所需的量水自动化技术;④精确灌溉技术。

农业展望论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1引言

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重要历史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著,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1~4]。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产量,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生态环境问题,这种依赖于消耗大量森林、湿地、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高产出农业模式以逐步受到人们质疑,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上取得的成就,生态农业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备、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5]。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欧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6~8]。最早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的国家是英国,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生产某种产品。此理论是由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的。但这时的生态农业发展过于保守,大多的形式为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发展较为缓慢[9]。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持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加剧,农业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欧美快速兴起了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1975年在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许多发达国家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有机农业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9]。日本生态农业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侧重点在于减少农田的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9]。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9]。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国际生态农业的典范,大规模结合农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从外部购买生产资料却能保持高额效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废料和污染[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所接受。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得到了确立,该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发展规模、推进速度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其生态农业发展着重追求生态效益,不再将农业的产量作为终极目标,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用地比例逐步升高,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世界上实行生态农业管理的土地约1055万hm2,其中,生态农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拥有约529万hm2,约占世界总生态用地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10]。截至2000年,全球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11~14]。进入21世纪后,生态农业模式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生态农业市场进一步扩大,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01年末,世界经过认证的有机农场约有40万个,世界有机农业土地面积已经接近2300万hm2,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家[15]。

2.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具有良好的农业文化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导致水资源匮乏;过度开垦和森林植被破坏、湿地资源破坏、超载过牧等行为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化现象严重[16,17]。基于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开始逐步引入。我国生态农业是在针对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下产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项政府引导和大力扶持、农民自发创造、科技人员积极主动参与的伟大生产实践,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18]。1993年,国家各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18]。经过6年的建设,51个试点县在1999年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取得了试点成功。各生态农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均有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显著[18,19]。到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积约1000万hm2,占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的12%,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包含了生态农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乃至生态农业省等,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大致可分为物质多层利用模式、生物互利共生模式、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模式、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等。生态农业建设的推进加快了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步伐,有效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经创造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配套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18]。

3中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传统农业思想观念、技术的不完善、缺乏资金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影响。中国农业的历史悠久,中国传统的农业具有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特点,自身发展的封闭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使其排斥外部冲击,造成了生态农业推广受阻。另外,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加之科技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造成了技术上的不完善,为生态农业发展带来了阻力。资金投入短缺一直是长期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虽然保持着绝对量不断增加,但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在保持着逐年下降[1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而农民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对其认可度不高,因此不会按需生产,带来了推广的阻力。

4展望

结合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判断出未来中国生态农业的趋势。一是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的新趋势。需要转变农民传统的注重产量、忽视生态环保理念的思想,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二是生态农业的面积将不断扩大,体系需更加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主导,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多模式、多层次的经济结构。三是资金支持力度需不断加大。四是将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五是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理顺政府、农民、企业、科技实体以及社会组织等相关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形成由政府引导,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与企业共同建设的生态农业组织。

作者:岳海涛 王文贵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