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1 03:02: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幼儿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1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1.1隔代教育普遍存在

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到城市谋求发展,这就引出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的产生,幼儿的家庭教育被无形的忽略,隔代教育这一问题普遍存在。这显然难以满足新时期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预期要求,幼儿的教育问题得不到应用的重视,导致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偏低,且这一现状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观。

1.2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学前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较少。往往以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为由,没有很好地履行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和管理责任,也没有把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更多地是把幼儿园推向市场。在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更为简陋,没有流水洗手设备,没有保温桶等饮水设备,没有达到一人一巾一杯等最基本的办园条件,更不必奢谈有足够的教玩具和图书,有的园舍甚至还是危房。《指南》提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由于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差,根本没有资金购买图书,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就无从谈起,因此幼儿的语言能力普遍较差,有的中班幼儿都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书面语言贫乏。城里孩子能拥有精美的故事绘本、各式各样的益智玩具,可在农村,有的孩子连一本普通的幼儿读物都没有。

1.3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

一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普遍偏低,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与需求不相吻合,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不高,难以吸引优秀教师人员前来任教并长期执教;三是大多数农村学前教育单位管理不够规范,教师的培训、职称晋级、教师权利保障等机制尚不完善。由此导致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存在优秀教师严重流向城市的现象。

2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策

2.1全面提高认识,抓好农村学前教育奠基工程,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学前教育上,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首先要从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提高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2.2改革办园机制,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当落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现状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应拓宽办学思路,改革办园方式,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和企业单位支持的方式形成地方政府与社会资金协作的办学方式,以兴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通过乡镇独立办园、各村设计分园或者联合办园的模式,配备专职的巡回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完善县、镇、村相辅相成的一体化办园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集体自主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增加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

2.3改善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办学单位资金的投入,造就一支具有高尚个人品德、教师素质优良、组织结构合理、热爱儿童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教师资源急缺、教师年龄偏长、教师专业不对口、优秀教师资源流失、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所存在的制约性问题,设立适合各地方教育发展的优惠性和支持性政策,以稳定和壮大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是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对策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人员的专业技能,努力办好师范学院与农村学前教育单位定点培训与实习结合工作,让教师人员走入农村、深入了解农村教学现状,树立其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奉献的崇高理念,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二是依法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完善编制管理问题,承认并明确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确保其享受国家的公平待遇。三是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水平,并为其职称晋级和升迁提供优异的外部条件,以此来激励其教学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部门设立“阳光工资”等相关性政策为农村教师提供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四是优化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其教学提供投入教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并为其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支持,使其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以避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被孤立化和边缘化。

3结语

总之,要明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方向,重新树立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福利待遇作为保障,政策性提升农村教师的优越感和荣誉感,才能将农村学前教育推向更高的发展道路。

作者:要丽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双溪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学前教育男性幼儿教师论文

一、幼儿教师的教学重点

幼儿教师性别分配不均,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对幼儿教师的教学任务的认识。关于幼儿教师的教学的重点,许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了解读。从教学内容来看,学前教育以对知识的教育、习惯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发展这三者的教学为主。其中,知识的教育是教会幼儿习得某些知识。这些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既有代表物品的名词,也有某些食物是否适合食用的常识,是帮助幼儿了解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基础。习惯的养成是训练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成为幼儿的一种基本素质,在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人格的发展则是通过良好的示范和影响,提供优质的行为模板,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使幼儿身心健康,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同性别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发展的不同方面起着不同作用。去除专业领域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方法等知识方面的差异以及元知识、元技能的辅助作用后,仍有大量由于性别差异带来的差异。

二、对幼儿发展培养倾向不同的人对教师选择的倾向

学前教育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十分重要,但对不同的人来说,对幼儿教育和培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和选择也会产生很大差异。侧重知识的人在考虑选择教师时,会着重考虑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对幼儿状态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这些人倾向于选择表达和表现能力非常强,讲解耐心,心思细腻,善于感知幼儿心理变化的女性教师。侧重习惯养成的人在考虑选择教师时,会着重考虑教师外在形象,行为特征,对动作的表现和模仿形象的树立。幼儿的习惯往往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会考虑到教师对幼儿的照顾与看管,是否负责任,是否有足够的精力等。对于教师的性别选择上,则各有所好,重视照顾幼儿生活的人会选择女性教师,因为女性教师够细心。重视责任感的人对教师的性别并没有倾向,而是看重教师的职业观和责任心。侧重健康人格的人在选择教师时,会考虑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影响,甚至对幼儿性心理的影响。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会注意到教师的性别对幼儿产生的巨大影响,比如考虑到不同性别教师的行为所具有的性别特征对幼儿性心理发育产生的影响,幼儿对不同性别人的行为模式的建立等。因此,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倾向于将不同性别教师比例配属在1:1。不同培养倾向的人选择教师的倾向性不同,从当前呼吁、提倡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均衡的人越来越多这一事实可以推测,人们对幼儿发展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注重知识向注重习惯和人格,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关心。

三、对男性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角色的讨论

男性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教育职责与教育特色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导致当前对男性教师的角色的认识存在理论性的不足。一直以来,男性教师在学前教育中从事与体育、游戏等身体活动有关教学,很少有男性教师进行知识性教学。这与幼儿的生理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也与男性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有关。男性教师如果要在学前教育中充当主要的教学力量,必需加强自身的表现、表达等技能的锻炼,同时,也要注意对自身的行为风格控制。

作者:何鹏飞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论文

一、故事性教学

在幼儿教育教学阶段,除了游戏幼儿感兴趣意外,就是故事。故事的生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开展想象思维,感悟相关道理。鉴于这种实际,故事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喜好,以故事的形式来渗透相关知识,借以让幼儿在品等、互动的环境中实现发展和提升自我技能和素养。笔者借鉴多个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法,在选择故事时注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对比性较强的故事角色来引导幼儿辨别是非,从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做值日生”时,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太阳幼儿园中有这样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雨,叫小明的小朋友每天都主动的擦桌子、收拾玩具、给小花浇水,自己洗袜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总是受表扬,被当作榜样,而小雨每天除了玩什么也不关心,桌子上都厚厚的一层土,玩具满地都是,植物也都干死了,这时候桌子、玩具、植物都开口要求老师不想跟着小雨,想去找小明,从此小雨成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小明还是小雨呢?通过这样强烈角色对比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进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意识。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的技术,即: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动画集一体的现实来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力,进而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喜爱。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对于动画有着强烈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展示,将生活情境再现出来等等,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喜爱,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知识更直接、直观的让幼儿认知和了解。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成为新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幼儿数学知识“会变的圆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圆圆便成为其他各种图形,更直接的展示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这节课时,首先,以多媒体播放圆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动手制作圆并根据动画中演示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实践,感悟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三、总结

总之,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态度。幼儿教师鉴于这种认知,结合新课改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创新幼儿教育教学,借以来确保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作者:赖颖琨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瑞兴纸行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学前教育中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

一、学前教育中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往往充满了趣味性。音乐游戏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将游戏融合到音乐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唱歌,在欢笑中学习。游戏有其独有的魅力,在游戏中,孩子们往往能被调动起最大的积极性。将听、说、行动等感官能力全面调动出来,提高孩子们在音乐中的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掌握能力。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喜欢上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

1.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精选适合幼儿的歌曲

音乐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应注重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尤其是要精选一些适合幼儿的歌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幼儿描述音乐中所表达的意境,在优美的音乐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音乐感知力;也可以组织幼儿将听到的音乐用其他形式表达出来,譬如画出来,这就是音乐形象性的所在,将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是一大亮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丰富教学形式,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将游戏与音乐结合起来。针对幼儿的智力发育状态,可以组织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游戏活动,特别是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游戏,例如击鼓传花,丢手绢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美,在不知不觉中对音乐产生兴趣。

3.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音乐并不是与其他学科独立的存在。音乐的美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学科间联系进行阐述和引导,以便幼儿在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时,发现音乐无处不在,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联想力,促使他们去主动发现音乐。在幼儿学习音乐的阶段,一般教师都会通过详细的音乐情节,帮助儿童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想象,所以,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在情感方面的平衡,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促使他们对音乐中所出现的各种情景进行进一步思考,提升他们在认知方面的能力,了解儿童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进行音乐的节奏配合过程中,促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迅猛的发展,帮助他们记忆能力提升,进而起到增强和巩固智力发展的作用。

4.努力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是优质的教学质量的保证。幼儿不同于青少年和成年人,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当幼儿开小差的时候,也能将之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这一策略需要硬件设施地支持,优质的音响设备等都是必要的。

三、总结

“音乐是开启右脑的金钥匙”,优质的音乐教育能让幼儿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大脑全面发展、改善幼儿身体健康水平。但是,现阶段对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存在强调音乐的专业知识,忽视所教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过多,缺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幼师音乐素养不达标,上课质量不高、硬件设施不达标,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问题,因此,音乐教育应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精选适合幼儿的歌曲、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努力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高教师音乐素养水平,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张辰云 单位:定西市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科研活动的重要价值未被关注幼儿教师的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往往可以借助于一些容易操作、施行方便的科研活动来解决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惑;另外,科研活动也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发现不足,积极创新。但是,在实践中,不少幼儿教师均普遍承认,由于自己的精力和水平有限,一些非常好的想法无法落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没有在教师原有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鼓励自己教师完成科研活动而是在走走形式、草草结束,导致教师失去了认真完成科研活动的动因,最终丧失了教师创新教育模式的机会。

二、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建议

1.幼儿教师应该信任并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忽略幼儿教师的个体经验、没有充分尊重他们的教师风格是导致目前富有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幼儿教师数量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之下,幼儿教师仿佛成为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缺乏个性和特色。我们必须知道,幼儿教师有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一个个独立的、具有思想的个体,幼儿教师能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鼓励幼儿教师信任自己的个体经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独立思考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唯有如此,教师的实践智慧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

2.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智力开发教学方法幼儿阶段的智力开发对于他们的日后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学前教育可以采取的智力开发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幼儿的日常观察力;第二,有目的的训练和发展幼儿动作;第三,积极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意识;第四,高度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第五,重视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第六,允许并鼓励幼儿的各种创新意识和行为。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给予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能够为幼儿日后发展提供有益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经验。如,在语言意识的培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我爱爸爸,也爱妈妈”等形式,让幼儿在学习语言模式的同时,也感知语言中的情感。

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幼儿学前教育过程的质量水平方面,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步教学指导,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当然,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推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这些还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

作者:张爱红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小议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不足及策略

一、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不少幼儿教师均普遍承认,由于自己的精力和水平有限,一些非常好的想法无法落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没有在教师原有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鼓励自己教师完成科研活动而是在走走形式、草草结束,导致教师失去了认真完成科研活动的动因,最终丧失了教师创新教育模式的机会。

二、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建议

1.幼儿教师应该信任并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忽略幼儿教师的个体经验、没有充分尊重他们的教师风格是导致目前富有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幼儿教师数量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之下,幼儿教师仿佛成为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缺乏个性和特色。

我们必须知道,幼儿教师有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一个个独立的、具有思想的个体,幼儿教师能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鼓励幼儿教师信任自己的个体经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独立思考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唯有如此,教师的实践智慧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

2.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智力开发教学方法

幼儿阶段的智力开发对于他们的日后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学前教育可以采取的智力开发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幼儿的日常观察力;第二,有目的的训练和发展幼儿动作;第三,积极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意识;第四,高度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第五,重视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第六,允许并鼓励幼儿的各种创新意识和行为。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给予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能够为幼儿日后发展提供有益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经验。如,在语言意识的培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我爱爸爸,也爱妈妈”等形式,让幼儿在学习语言模式的同时,也感知语言中的情感。

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幼儿学前教育过程的质量水平方面,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步教学指导,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当然,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推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这些还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

作者:张爱红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声乐学前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李黎 单位:三门峡市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

主题是针对作品的中心思想而言,教育意义是指利用教材向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如,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等。明确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教育意义,目的在于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幼儿在音乐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中接受教育。二是掌握作品的情绪类型和艺术特点。音乐作品的情绪类型是指情绪的发展变化,如,有的音乐是雄壮有力的,有的是欢快活泼的,有的是安静亲切的,有的是悠扬婉转的等等。

有的作品自始至终只有一种情绪类型,有的随着内容的发展,情绪类型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感受作品的情绪,还应当分析、了解作品的体裁形式、风格特点、地方特色,以及演唱、演奏形式等艺术表现上的特点。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节拍各有表情作用,有的铿锵有力,有的紧凑活跃,有的舒缓悠长,有的具有某种造型性,有的表现某种风格特点。教学中应当对儿童歌曲的节拍、节奏、旋律等进行认真分析,并从中了解它们的表情作用,熟知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和艺术处理手法,从而把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对幼儿歌曲进行艺术表现上的处理。歌唱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教学就是某种程度上的音乐表演活动,通过音乐教学,使音乐作品反映的生活、情感能为幼儿理解接受。

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表现上的处理,就是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法去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及其发展变化,运用歌唱表演与律动来完成艺术表现任务。速度的快慢。音乐作品速度的快慢与作品的内容情绪有密切关系,如,情绪激动、紧张时,速度往往较快;情绪安静、平和时,速度就会较慢。力度的强弱。音乐作品的力度强弱与作品情绪密切相关,如,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需要用较强的力度突出节奏性;热烈欢呼的情绪需要较大的音量;表现优美安静风格的作品,需要的力度要弱、音量要小、速度也要慢一些。音色变化。音色变化是指歌唱色调的变化。幼儿的音色变化较难,要使儿童做到“用声表现”音乐,就要从欣赏入手,让幼儿模仿变化的音色,如,明亮的音色、优美的音色、暗淡的音色等等,并让他们去听辨、识别、理解和感受音乐,以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歌唱表演与律动。低龄幼儿识字不多,理解能力差,教师应根据歌词内容,设计表演动作,以姿势和面部表情来助唱。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以形象、生动、优美的歌舞形式进行演唱,但动作不要过于复杂,应具有幼儿特色。律动就是幼儿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有规律的舞蹈表演。为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教师在设计动作时应该注意节奏与音乐旋律的吻合,所选表演题材和动作应为幼儿熟悉和喜欢,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示范法最适合运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单纯发声练习的技巧示范;二是突出局部机能作用的示范;三是歌曲中重点、难点的示范;四是声与情结合处理的示范;五是侧重歌曲表演、表情处理的示范;六是针对学生声音缺点的模仿示范。凡是幼儿喜欢的歌曲,他们就乐意学习,并会克服困难,尽快学会。所以,教师的范唱会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质量,如果教师在范唱新歌的时候,富于表情,而且把歌曲的情趣充分表现出来,幼儿们就会被深深感动,高兴地接受。

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人创造力的本源之一,幼儿时代是一个人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音乐更能加强和推动想象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长期受到“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家都已经习惯于孩子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孩子不能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音乐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不能全面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所以,应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一直以来,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是相对独立的课程关系,忽视学科之间的融合性,造成课程之间的隔阂。比如,钢琴教师只注重技术训练,没有结合学习有关的幼儿歌曲伴奏,学生弹琴只会弹C调,不管什么调的歌曲都用C调伴奏,孩子们唱不上去就喊,破坏了歌唱情绪,影响了幼儿嗓音的正常发育。因此,在中职音乐专业的学习中,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幼儿思路,建立起联想式与宏观概念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帮助幼儿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使钢琴和声乐这两门基础学科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铺平道路。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情感开发幼儿学前教育研究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当先的时候,知识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巨大,而幼儿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和根本,意义重大。在幼儿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笔者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实际谈谈幼儿开发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可以说本次研究是一次观点和行为的创新,我会好好地珍惜。

【关键词】情感开发;幼儿学前教育;桂冠明珠

0引言

现在世界各国的竞争焦点是知识和科技的竞争,因此,各个国家都将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首选途径。在我国有科教兴国的大背景,国家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这些都说明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而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个学段培养的综合,幼儿教育担负着启蒙的重要责任,备受关注。在综合研究了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现,在幼儿时期重视情感态度的开发与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意义非凡。

1情感开发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事项,这种方式的教育有别于通常情况下的教育,也不单单是简单的叠加新内容和动手操作,而是将情感投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让幼儿在情感的指引下探究问题,发现答案的过程,能够使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会学习的长远意义。概括来说,情感开发追求的是有利于幼儿终身教育的大目标,也就是说现在实施的教育能否让幼儿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品质,对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要想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要关注幼儿内在的动机与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交往能力与协作能力

幼儿都有着天真、活泼、可爱的共性特征,同时在智力、思维、性格上有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幼儿能够在活动中,通过与事物或者伙伴的相互作用,获得真实地体验才能对行为的意义有较好的理解,然后通过结果获得反思,进而对原有的认识与行为进行一定的调整。作为教师要为幼儿想方设法地创设、提供丰富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借助反思的过程来对行为的意义进行理解,然后指导幼儿通过正确的行为方式获得愉快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良好品质。

1.2自信心和独立感

情感教育的目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尝试教育,目前,情感态度的教育已经被纳入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让幼儿形成主动探究和积极学习的态度,才能让幼儿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动机。在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教育中热爱自然等目标的教育,同时还要重注教育幼儿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要引导幼儿去接纳别人的观点,要能够看到其他人的探究与发现,这也是进行幼儿情感态度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3关爱他人

通过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要让幼儿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的情感与态度,并引导幼儿去关注自己的家庭、集体以及周围一些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具体来说:(1)通过情感态度教育,让幼儿可以对别人的情感、需要进行观察、注意,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意识到这些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做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自然得到教育。(2)通过情感态度教育,要让幼儿能感知别人的情感、需求,并能通过表情、语言、行为等与式表示同情或提供帮助;(3)通过情感态度教育能够让幼儿对利益冲突的处理有一个全面的协调能力。如果出现个人利益冲突于他人利益时,幼儿能够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并把他人的利益做优先处理。教师要根据幼儿情感态度的实际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率。

2幼儿开发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

“探究、发现、学习”是幼儿开发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教育策略的巧妙运用,能够达到一些事半功倍的效果。

2.1鼓励幼儿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幼儿的行为与思想方式的不成熟,经常会出现说错话,办错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是好呢?教师要给幼儿出现错误的权利,这种错误也是其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性特征,那些成人觉得错误的行为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或许是合理的,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错误有良好的处理方式,允许幼儿犯错,理解幼儿的错事。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幼儿的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使每一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并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尤其对那些表面看是失败的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和品质。

2.2选择恰当的教育材料

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材料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刺激物来启发幼儿,同时也可能继续将其作为认识周围世界的良好媒体或可靠手段。正是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究活动,幼儿也正是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看世界的操作。要开动脑筋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科学试验,要努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兴趣,使得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有新发现,在发现中实现学习。

2.3家长和教师有效合作

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日益得到广大家长的注意,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对学校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就更加注重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合作,应该说,完成幼儿学前教育的不单单是幼儿教师,而是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合力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发展的内容包括幼儿在一切环境下的成长,不仅仅指的是在幼儿园里的教育与发展,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得到良好的沟通和契合,幼儿的成长才会更健康、快乐。

3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开发不仅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很大,同时,幼儿开发教育的主要策略也受到关注。人的情感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所以,重视情感教育是理所应当的。在幼儿教育中,情感教育可以称为是桂冠明珠,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同时,对于幼儿的成长成才而言也是意义重大。相信,在幼儿园、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对幼儿的情感投入将越加增多,幼儿也会受到更多的关爱,成为思想积极,素质优良的栋梁之才。

作者:朱彤苎 单位:黑龙江省省直机关省政府第一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方式探析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当立足于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角度,与时俱进,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本文对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供教育人员参考,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 尊重 幼儿

一、尊重幼儿,尊重幼儿发展成长规律

就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它与生理发展一样,存在自然的内在规律,幼儿的世界具有简单性,看待事物没有客观标准,他们也不会去分析事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他们的所有行为否是自然地反应,都是他们根据自身感受所进行的表达。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幼儿教育的有效实现需要家长与幼儿教师通力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细心和责任心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顺应幼儿心智和思想的自然成熟,减少诱饵成长中的人支付单和心理负担,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中,不免遇到困难,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此时应当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减少急于求成给幼儿带来的压力,家长要及时转变自己教育思路,改善教育行为,对幼儿认知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都予以接受,充分尊重幼儿,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积极客观的面对成功和失败。

二、尊重幼儿,塑造幼儿独立人格

幼儿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独立个体,尽管幼儿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在面对新环境以及新事物的时候,他们也会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观点和见解,也会有主观意识和参与能动性,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这就要求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给予充分尊重并积极培养幼儿的主观行为,促进幼儿“我自己做”、“我自己来”意识得到实践。在幼儿的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要怕失败,不要总是担心幼儿做不好而不让幼儿参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行为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严重剥夺了幼儿的自我锻炼的宝贵机会,这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尤为不利的。因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培养并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学习意识,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增强,在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幼儿预留出合理的发展空间,在适当时候进行鼓励和帮助,以使幼儿在拥有自主意识的同时,也拥有家长以及教师的呵护,满足幼儿心理成长的实际需求。从教育学的层面来讲,对幼儿的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思维特点,不能单纯进行打磨和雕刻,那样的话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身特质,不利于对于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于幼儿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形成也存在不利影响。

三、尊重幼儿,给予幼儿自由空间

就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为了促进幼儿在小学的学习效果,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给幼儿辅导新的知识,灌输新的文化,渴望通过提前学习让幼儿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优势,从而不断进行循环,很多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包括英语口语、抒发、钢琴、绘画等多种特长知识,导致幼儿的学前教育不断处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创造力、想象力和主观意识并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导致幼儿过早的承受较强的学习压力,这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幼儿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因而,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幼儿,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促进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能够对新事物进行自主的分析和探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给予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效的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具备良好的创造能力。

四、尊重幼儿,重视幼儿间差异

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幼儿间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即不同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幼儿间的差异,尊重幼儿间的不同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教育,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个尽职尽责、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有勇气承认不同幼儿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怀着沉着、冷静的心态耐心引导教育幼儿,避免横向比较幼儿间差异,即对比哪个幼儿比较聪明、哪个幼儿比较调皮是不适合的。幼儿教师应多纵向比较幼儿成长、发展情况,不过多干涉幼儿个性发展,任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心智和个性,促进幼儿个性健康成长。由此可知,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和尊重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而正视幼儿个性的差异,则是确保幼儿受到尊重的重要基础。

五、结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人格的形成、社会意识的提升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加强幼儿的学前教育,充分尊重幼儿,是当前幼儿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对幼儿的教育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意识,给予积极健康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郝慧琦 单位:省直机关省委第二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学前教育对幼儿健康成才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对幼儿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要求幼师具备专业水平,给予幼儿最好的学前教育。本文就学前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促进学前教育教学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成才现状意义

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时候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幼师需要根据幼儿发育情况,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前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如果在学前教育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将为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1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从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都阻碍了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1家庭学前教育缺乏

在中国贫富差距依旧存在,许多家庭无暇顾及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严重影响幼儿的学前教育,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因夫妻双方都忙于上班,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使得在接送孩子上学时常常没有时间或者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父母也无法准时参加。还有一些家庭认为孩子还小,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孩子不用那么早读书。更有一些家长太过溺爱孩子,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因此不让孩子去读书,这些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关于幼儿学前教育的落后意识严重阻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2幼师专业队伍较为薄弱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许多民办的幼儿园越来越多,急需专业的幼师,对幼儿进行专业的学前教育。然而,人才的缺乏使得许多幼师都是民办教师,还有一些是初中毕业就过来任教,幼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经验又相当匮乏,加上许多班级出现幼师包班现象,幼师缺乏竞争意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

1.3学前教育设施不够规范

由于人们对学前教育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被送往幼儿园。一些幼儿园开办时本着谋利目的,租用一些设施条件不达标的闲置房,开办幼儿园,相应的安全通道严重缺乏,许多设备十分简陋,连像样的教学设备器材都不具备,难以保证幼儿能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特别是许多幼儿园幼师资源较为紧张,许多幼儿园出现一名幼师管带五十名幼儿,超过国家规定人数,严重影响幼儿安全。

1.4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重

幼儿的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完全不同,许多家长要求过早过严,告诉幼师,必须教会幼儿读书、认字和计算,使得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的倾向,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幼儿快乐的权利。幼师在教幼儿认字写字时,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姿势,到后期再进行矫正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幼师不教幼儿写字便有家长来责骂。这种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健康成才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塑造幼儿良好品德

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主要体现在品德上,而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接受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关系着人在后天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幼儿的品德主要是在与幼师和其他玩伴的交往中形成的,根据自己所见后模仿而获得的,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时,主要是接受幼师的教育和培养,在教育中慢慢形成自己特有的行为方式。因此,要想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就需要幼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幼儿成功塑造一名合格的幼师形象。因此,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幼师的言传身教,是幼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幼儿的最好时机,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2.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在其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建立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好奇心的主要表现就对身边的事物提出各种问题,不断地向幼师发问。因此,幼师要认真对待每位幼儿提出的问题,并耐心地解答问题,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对幼儿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不断提出问题,享受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养成自觉学习和钻研知识的好习惯,对今后的教育生涯打下基础。

2.3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时,其认知能力发展最快,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黄金阶段,因此,家长需要抓住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人格品质也会慢慢形成,主要表现在幼儿性格、态度、习惯和情感等因素的形成,学前教育也是幼儿养成诚实、谦让、友爱和责任感等良好品质的关键期。当然,在此期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都是极其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4有利于为后续教育做铺垫

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对基础教育的形成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大班幼儿教育时,幼师可以加进一些简单易懂的基础知识,如1-10的数数和简单认字,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学前教育时,幼师可以和家长商量,结合幼儿的自身特点,定期开展一些家庭互动活动,增强幼儿与家人之间的联系,教会家长让幼儿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切不可给幼儿太大压力。再如可以教幼儿练习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爷爷奶奶的名字,这样通过简单的文字,来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让幼儿获得长辈赞美时享受成就感,增强其学习的乐趣,更加愿意接受基础教育。

3结束语

总之,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余婵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学前教育为更多人所关注。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教学问题。积极分析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才能研究合理对策,给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普遍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

幼儿处于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学前教育,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定型。把好学前教育大关,影响幼儿的一生。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实施并不顺利。近几年来,一些幼儿家长不认可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其存在弊端,而将幼儿带回家实施家庭教育。许多幼儿园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开展幼儿教学,只顾着向幼儿传递知识,学字、背诗、算数,不顾幼儿天性与个人发展需求。灌输式教育模式的使用,让幼儿成了学习机器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读,幼儿跟读,一些拗口的古诗,教师不顾幼儿是否理解,只要求幼儿熟读背诵。这种方法对幼儿来说太过枯燥。不重视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工作者青睐掌控式教育

许多幼儿教师知道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价值,但很难将这种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一直控制幼儿的学习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未进化,没有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教师习惯于掌控幼儿的活动行为,将一切展示自我需求的行为理解成不守规矩。久而久之,幼儿不敢在幼儿园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对策

(一)重视启发教学模式的应用

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创造力很强,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幼儿的智力及各项能力进行开发。让幼儿的每一种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才能让学前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幼儿教育要快速发展,就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对教学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积极落实素质教育,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环节,关注幼儿的每一点成长需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天性,启发幼儿一点一点地认知社会,这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幼儿好奇心强,利用这点进行启发引导,有利于丰富幼儿知识与积累生活经验。比如,一些幼儿会对颜色很感兴趣,他们会指东指西问老师那是什么颜色。幼儿教师要据此适时启发其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当告诉幼儿窗帘是黄色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找其他黄色的东西。对幼儿进行启发,让幼儿在思考中学习,有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主导,幼儿必须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如今幼儿教师要建立起平等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应该在活动中控制幼儿的语言与行为,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处理事情要理智。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会让幼儿学习活动的氛围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幼儿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提升。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学习热情转变成为探究动力,让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掌握者。尊重幼儿,多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施。比如在引导幼儿做折纸的时候,教师不需要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跟着自己折某一种东西。教师尊重幼儿的喜好,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喜爱的纸张,动手折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幼儿折纸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肯定,让幼儿越折越有劲头。幼儿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能让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致,直接关系着幼儿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家长会,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到园参观日常教学活动,并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求,设计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感受正确的教育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学前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分析幼儿的成长需求,将更多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学前教育实践中,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关注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创新教学思想的引导下研究方法,让幼儿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施展,才能让幼儿教学活动成为幼儿的快乐源泉。通过学前教育,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体现了学前教育价值。

作者:余婵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论文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概述

1、幼儿园的设立和创建要适应

我国的环境陶行知先生生活的年代,人们普遍没有教育观念,幼儿园数量非常有限,尤其在大都市中,有些幼儿园带上了贵族的光环,不是教育的摇篮,而是用来彰显身世背景,这也导致幼儿园中的孩子“害了三大病”:富贵病、花钱病、外国病。有些名声显赫的富太太忙着吃喝玩乐而无暇照顾孩子,幼儿园也逐渐沦为这些太太们的托儿所,这种“畸形”的幼儿园助长的只是相互攀比的风气,对社会毫无贡献可言。陶行知先生看到了这些幼儿园的实质,因而他希望能够创办农村幼儿园,为广大劳动者和农民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不但能够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也能够使劳动者获得更长的劳动时间与更高的劳动效率,创造社会价值。陶行知先生还总结出幼儿园省钱的几个办法:“打破外国偶像是省钱的第一个办法。我们第二办法就是训练木乡师资教导木乡儿童。……第三个办法就是运用木村小学手工科及木村工匠仿制玩具……三个办法同时并进,可以实现省钱的幼稚园。”他通过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强化儿童在性格方面的养成。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园选址应在家园中心,方便人们出行接送,力求用最少的财力达到最好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幼稚园平民化的思想对未来我国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工厂和农村最需要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对设立幼儿园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工厂和农村是最需要幼儿园的地方。工厂需要幼儿园的原因是由于儿童生活在工厂的快节奏当中,感受到的是工厂的快节奏,而且工厂工作的家长也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和培养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沾染不良风气,同时也使得工厂工作的家长为孩子担心,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农村需要幼儿园则主要是因为农忙时节,农家妇女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农忙中,进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并且由于农民传统的形态意识,对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强,在农村开设幼儿园能不但能够让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民建立教育意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3、实现乡村幼儿园普及的手段与措施

陶行知先生认为乡村幼儿园没有普及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成人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二是资金短缺使得教育基建跟不上;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针对师资力量薄弱,加之经费不足的情况,陶行知先生大胆提出幼稚师范学校可以采用“师徒制”来缓解资金与师资不足的情况。只有在乡村幼儿园的建设中不断创新,才能降低农村幼儿园经费紧张的现状,为农村幼儿园的普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1、幼儿园的创办要符合农村实际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教育问题也被摆到桌面上来,近些年来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借鉴陶行知先生“中国的、平民的、省钱的”的幼儿园创办思想,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创办具有农村地域优势的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的创办还可以考虑农村地区环境及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等因素,创办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与地方文艺特色的幼儿园。另外,在幼儿园室内装饰上,幼儿园教师可以请教当地的民间艺人制作各种民间工艺品,然后教孩子制作,用孩子稚嫩的作品装饰教室,使孩子感受自己的成就和当地文化的魅力。

2、幼儿园建设走向农民工聚集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幼儿园建设可以走进工厂和农村,工厂和农村儿童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同样道理,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农民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而这些人在建设我们家园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为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才会有着更高的激情去创建我们热爱的家园。因此,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必须将教育纳入到农村改革的内容当中,最大限度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孩子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3、提高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相对落后,这与农民的意识形态与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很大关系。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能够对孩子一辈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很多农民在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非常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支教、志愿者等都已走进农村,在农村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强化农民的教育意识,使农民能够对教育有正确的态度,帮助农村家长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只有解决了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和完成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

三、总结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先行者,他所提出的针对农村的学前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加快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以平民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践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探索,为我国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的普及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作者:刘春怡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前进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一、学前教育中小学化的不良弊端

(一)过早地开始小学化的教学违背了孩子们发展的天性

古人有云,“树木以天,以致其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学前教育就必须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以及孩子智力开发的规律,但是,很多家长或者教师在教学中,都把幼儿当做小学生来对待,教学中,过早地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让孩子们提前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这样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让孩子们从学习之初就产生一种强烈的厌学情绪,教师们“费力不讨好”,孩子们也会越来越不爱学习。

(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也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危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孩子们一般都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机体和神经系统都比较弱,这也决定了他们还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游戏为主,这也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一旦学前教育开展小学化教学,会让儿童提前进入到小学阶段,强制儿童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这样会导致他们的大脑容易产生疲劳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让孩子的表情变得呆板。此外,让孩子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的学习,也不利于孩子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也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无形中加重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也不利于儿童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有效抑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要端正教育教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幼小的有效衔接

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端正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主动地去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以“玩”为主的天性,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生理发展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此外,幼儿园也应该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不要盲目地去追求对儿童的“教学识字和演算”的培养,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拓宽孩子们的兴趣范围,同时还要积极地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要想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要严格遵守学前教育绝不能“小学化”,要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在什么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

(二)不断地强化保教队伍的建设

为了有效地避免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就需要组建一支数量足够且综合素质过硬的幼儿保教队伍。要严格按照持证上岗的要求。按照“一教两保”的具体要求分配合格的教导员,把幼儿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小学化”的倾向。逐步完善园本的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多参与一些具体的教育实践,不断地开展一些园本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一些丰富的学前教育经验;严防“小学化”的教改研究,提高幼儿保教的质量。因此,要想让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打造一支业务知识过硬的学前教师的队伍来。

(三)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家园共育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同时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孩子们能否茁壮成长,关键就要看家园配合的默契程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正因为如此,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因此,做好家园联系,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阶段教育的认识,都能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后盾。比如,幼儿园要定期开家长会,教育者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向家长宣传国家学前教育的一些规程和制度,帮助家长树立起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理念,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错误观念,坚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利用家长的教育影响力来帮助和改善幼儿阶段的教育小学化倾向是非常重要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应学前教育的发展和要求,向孩子们传授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要学习的一些知识,禁止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遵循儿童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的保教方法,一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为主要目的,要严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把童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下获得最佳的发展,让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金色童年!这也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作者:王红玉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歌曲弹唱学前教育论文

一、提高学生对幼儿歌曲的演唱能力

1.打好声乐基础是演唱幼儿歌曲的前提。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良好的歌唱习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要求声音自然圆润、连贯流畅、声区统一,吐字清晰,能较完整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意境。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声乐艺术的理解能力、范唱能力及艺术表现力,并能运用这些所掌握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去指导幼儿正确、规范和科学的发声与歌唱。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是演唱幼儿歌曲的前提。

2.了解幼儿歌唱器官的生理特点与掌握幼儿歌唱的训练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生必须了解幼儿歌唱器官的生理特点与掌握幼儿歌唱的训练方法,用科学规范、轻松愉悦的教学方法达到启迪、开发幼儿智力。幼儿唱歌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声带短而薄,娇嫩而脆弱,呼吸量小而浅。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选择幼儿歌曲,并符合幼儿歌唱的音域要求。三至六岁幼儿的歌唱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内,有时在五度、六度,如歌曲《我是解放军》为五度音域,歌曲《打电话》为八度音域等;幼儿歌唱的音量一般是在p(弱)、mp(中弱)和mf(中强)。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歌曲教学要发声科学,演唱规范,声音亲切,不追求大音量,切记大喊大叫,教会幼儿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歌唱。

3.提高对幼儿歌曲的分析能力。要想把幼儿歌曲教好或唱好,必须对幼儿歌曲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和对幼儿歌曲进行艺术表现上地处理。一是明确作品的主题和教育意义,使幼儿在音乐艺术美地感受中体验快乐、接受教育;二是掌握作品的情绪类型和艺术特点,如有的音乐雄壮有力,有的是欢快活泼,有的是安静亲切,有的是悠扬婉转等;三是要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词曲特点、体裁形式、曲式结构以及演唱形式等艺术表现上的特点等。通过对幼儿歌曲分析能力的提高,把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4.幼儿歌曲教学与韵律活动或音乐游戏活动相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声乐、器乐、舞蹈等的综合体。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能教唱儿歌,还要在歌唱中带领幼儿边歌边舞、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在幼儿歌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创编,即用讲故事、做游戏、演唱、舞蹈、演奏等形式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例如指导幼儿学唱《两只小象》时,可以用手扮演“两只小象”随着音乐边唱边玩手指游戏,模仿小象的行走姿态以及模仿小象鼻子的晃动和互勾,表示握手友好等。这样,以声乐为主线,把韵律活动或音乐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孩子们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带来地快乐,既能突出教学主题,又能吸引幼儿地注意,而且还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对幼儿歌曲伴奏技能地掌握和运用

1.掌握选配和弦的技巧。幼儿歌曲配上和弦伴奏后,音响效果由单声部变为多声部,听觉效果则由平面感变为立体感。于是,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为幼儿歌曲选配和弦的方法:(1)为幼儿歌曲伴奏选配和弦前一定要分析和明确歌曲旋律的调式调性、结构、节奏、节拍等;(2)要根据歌曲旋律音选配和弦;(3)处理好和弦音与和弦外音;(4)安排和弦的连接;(5)处理好和声功能地进行;(6)处理好歌曲的终止式等。

2.掌握常用的伴奏音型。伴奏音型,亦称伴奏织体,是即兴编配时和声进行的具体形式。幼儿歌曲的伴奏音型通常分为三大类:(1)柱式和弦伴奏音型。如儿歌《我是解放军》;(2)半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如儿歌《摇啊摇》;(3)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如朝鲜童谣《小白船》;有的幼儿歌曲采用综合式伴奏音型,既两种以上的伴奏音型。另外,常见的幼儿舞蹈性歌曲包括:踢踏舞、弦子舞(藏族),新疆舞、蒙古舞、腰鼓舞、秧歌舞(汉族)和圆舞曲都有相对固定的伴奏音型。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歌曲的音乐风格、基本情感、节奏特点和幼儿演唱水平,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以更好地塑造幼儿歌曲的音乐形象,曾强教学效果。

3.掌握歌曲前奏、间奏和尾奏的伴奏处理。幼儿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的伴奏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歌曲整体地形象塑造。(1)前奏,在歌曲中又称引子,起着预示歌曲情绪及提示歌曲的音高、节奏和速度,引导歌唱者进入歌曲所特定的意境之中,做好充分的歌唱准备作用。一般有三种方法:①用伴奏音型作前奏。以提示歌曲的演唱情绪,如《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用了两小节主和弦的伴奏音型来作为歌曲的前奏,提示与强调了歌曲欢快跳跃的动感形象;②以歌曲的最后乐句作前奏。这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如《数鸭子》就是将最后一个乐句高八度作为歌曲的前奏。形象鲜明,衔接自然;③以歌曲具有代表性的乐句提炼而成或按歌曲基本情绪从新创作而成作为前奏。(2)间奏,又称过门,是歌曲中乐段间或乐句间的连接部分,起到承上启下、补充乐意的作用。编配间奏常用的方法是重复歌曲前面乐句的一部分,重复时可用扩充、压缩等手法进行处理。(3)尾奏,又称尾声,是对歌曲的补充和完善,起着加强歌曲结束感的作用。编配尾奏的方法常采用歌曲前奏的内容或重复结束句作尾奏,也可用音阶、琶音、和弦和歌曲所用的节奏型或按歌曲基本情绪创作的新音调作为尾奏等。

4.掌握歌曲配弹的步骤。为一首儿歌配上伴奏,能烘托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演唱兴趣。为歌曲配弹的基本步骤有如下几点:(1)分析歌曲的内容。掌握歌曲的主题思想和表现要求,决定伴奏的基本情绪。(2)分析歌曲的体裁。幼儿歌曲的体裁丰富多样,如有进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等,据此决定伴奏的特点及织体样式。(3)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明确幼儿歌曲是大调式、小调式?还是民族调式?(4)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是几段体?乐句、乐段如何划分?(5)和弦的选择和伴奏织体的设计。一首短小的幼儿歌曲,有时只需一种伴奏音型,有时需要多种伴奏音型结合来表现。(6)安排好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7)识别歌曲的调号,并在建盘上找到所在位置。同时,教师还有一定的移调技术。这样,一首即兴配奏的幼儿歌曲才算在头脑中编配完毕。紧接着将它们在琴上弹奏、修改和完善。

三、强化对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的综合实践

1.重视弹唱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是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一项技术,在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自弹自唱必须具备基本的钢琴弹奏技术、歌曲伴奏的和声编配技能和声乐演唱技巧,这是幼儿歌曲弹唱的前提条件。幼儿歌曲弹唱结合的综合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示范曲。附左手伴奏及伴奏音型,标有和弦级数,起到示范作用。(2)配弹曲。配弹曲只标有和弦级数。使学生对和弦连接、和声进行、伴奏音型能够熟练掌握。(3)自配曲。只给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伴奏知识对歌曲进行编配,起到对该内容及知识点进一步熟练和深化的作用。示范曲、配弹曲和自配曲都要附有歌词,在弹奏过程中必须始终与歌唱相结合,既一边弹一边唱。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实现歌唱、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弹奏的综合性训练。

2.重视自弹自唱的协调性训练。协调是指两个事物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相互融合、相互弥补而最终达到统一和共识的过程。歌曲自弹自唱的关键是训练学生歌唱与钢琴即兴伴奏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只注重钢琴伴奏技术的训练,而忽略了两者的同步配合。所以,在自弹自唱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只弹不唱时比较流畅或者只唱不弹时也比较流畅,但在弹唱结合时就会顾此失彼、手忙口乱,缺乏完整性。这就要求在自弹自唱的练习过程中做到“四到”,既眼到、心到(脑到)、手到、口到。练习中可分两步走:既先唱熟后弹熟,然后弹唱结合,或者先弹熟后唱熟,然后弹唱结合。在自弹的练习过程中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编配(即分析幼儿歌曲内容、体裁、结构、调式、标出和弦级数、和弦连接、和声进行、音型选择等);第二步是弹奏和修改。另外,还可以进行我弹你唱或我唱他弹的方式进行配合练习,学习临场状况地应变和处理,共同提高自弹自唱的协调性。因此,只有把歌唱与钢琴伴奏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着琴声与歌声之间的默契,自弹自唱的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3.重视自弹自唱音量的均衡性训练。自弹自唱的练习过程既要注意弹唱的协调性,又要注意伴奏与歌唱之间音量的均衡性。自弹自唱既要注意手上的“弹”,又要顾及嘴上的“唱”,同时还要注意“弹”与“唱”在音量上的均衡。很多学生在自弹自唱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弹”的音量很大,而“唱”的音量很小。要想解决好弹唱的均衡性问题,首先要分清弹唱的“主”和“辅”的关系。如果把弹唱比作红花与绿叶,则“唱”是红花,始终是关注焦点、展示的主体。而“弹”如同绿叶,在它的映衬下红花才能更加耀眼、炫目。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弹”与“唱”的分工和地位,在弹唱配合中要以“唱”为主,弹为“辅”;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合理控制弹唱的力度。钢琴为歌唱伴奏时达到默契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两手之间的配合,更在于琴声与歌声之间的密切配合,对力度的合理控制是歌唱与伴奏之间均衡的表现。这就需要自弹自唱时既要听自己的弹奏,更要聆听演唱时的声音。

4.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自弹自唱的重要保障。要弹唱好幼儿歌曲不仅需要有娴熟的钢琴弹奏、伴奏技巧和规范的声乐演唱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管是在同学、老师面前,还是在回琴课中或实习课堂中,都要克服自身紧张心理,能够从容面对,胸有成竹地完成弹唱任务。如果颤颤微微的弹唱,势必会影响伴奏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幼儿歌曲弹唱的质量。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改变考核方式和加强专业实践。音乐学科教学应主动与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音乐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念,为学生今后从事幼教职业音乐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沧海单位:富阳学院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文学学前教育论文

一、幼儿文学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幼儿文学是启蒙文学,是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石,也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它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年轻文学门类,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在19世纪末之前开始出现,直到晚清民初,才在出版市场出现了幼儿文学,而无论是中国幼儿文学还是外国的幼儿文学,与学前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幼儿文学作为中国一门独立的文学门类与语文教育接轨,并经过之后的发展,使现代幼儿文学的创作达到最辉煌的时期。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工具论中产生了很多收获。即便是在时代低迷时期,两者也未脱离关系。“”之后,中国新时期的幼儿文学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进入了黄金时代,并逐渐随着各界人士对语学前教育关注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联系也由此变得更为紧密,并共同为服务于幼儿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

根据一项调查统计显示:76.82%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幼儿文学作品,大约只有10.90%的学生表示不太喜欢,但还没有出现讨厌的状况;而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用的幼儿文学作品的满意度方面来看,48.64%的学生表示满意,27.27%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其中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更喜欢有漂亮图片、神奇且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调查中还发现:中国的孩子和家长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和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问题也较为严重。但能每天坚持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长不到5%,而且阅读方法比较单一,时间没有保障,坚持在2个小时以上的只占到10.56%,仍有11.1%的家长没有与孩子进行过阅读交流。在这部分不交流阅读的家长中,除了文化程度低的因素之外,工作忙没时间成了最主要的原因,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忙着打牌、打麻将而没时间理孩子。而对当前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来说,在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的讲授培养学生的语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仍显不足。特别是在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教师对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清、对幼儿文学发展史了解欠缺、相关文体知识不扎实、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教育等问题。另据一些教师反应:幼儿文学作品教材的设置方面存在一些作品陈旧、体裁单一、教育性过强、成人化倾向严重等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三、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在幼儿文学自身的特点方面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蒙昧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此,幼儿文学具有纯真、稚拙、欢愉、变换的美学特征,无论从内容的常识性方面、形式的综合性方面,还是表现的趣味性方面,它能很好地补充百科知识,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作为幼儿园教材的主要内容,都能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达到提升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对个体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这些都在如《明亮的小窗》《妹妹的红雨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我给小鸡起名字》等幼儿文学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

(二)在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方面

经历了1996年以前的快速发展和之后数年幼儿学前教育的曲折发展,直到2008年学前教育才迎来发展最好期。随着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对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视和相关规章制度的不断出台,使得学前教育的普及度和保教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给幼师工作教育者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陈旧教学观念,彻底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实行素质兴趣教育,提出了鼓励幼师进行不分级的多元化、国际化、社会化、关联化的教学新方向,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中。通过幼儿文学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各项水平,也是学前教育长远发展的基本要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基础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及学前教育不断备受重视的时代大环境中,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将会不断加固。

(三)在幼儿文学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

学前教育需要用幼儿文学作品来当作实用教材,而幼儿文学同样能够为学前教育提供所需的服务,并顺应时展趋势不断加以完善和成熟。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依存且密不可分的联姻式关系,使得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对新生命的智力、德性、感情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般将浅显的幼儿文学作为其主要课程,其存在的形式和性质决定了它的实用性,并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成人的呵护,更需要幼儿具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心灵空间,如何走进幼儿的内心,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合理教育?这就要求学前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性,才能找出有效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的好方法,让幼儿文学真正发挥其传授知识、开发心智、培养智慧和发展思维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功能。

作者:甄珍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