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幼儿园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7 03:46: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园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教学中游戏与课程相互渗透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游戏和教学都不可相互替代。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而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没有教学的,幼儿园也不例外。本文从整体上概述了幼儿园教学中课程与游戏的区别和联系,应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对当前幼儿园教学课程与游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渗透;课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与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只研究游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游戏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游戏给幼儿园课程注入了活力

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和真实生活,渗透了课程意义的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游戏和课程的渗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渗透在身体的每一部位,当血液的供应充足时,人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当血液出现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之相似,它渗透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之中。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航逃,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目的。安排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选择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趣味性,强调在内容之中渗透游戏性特征。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孩子的体验来辨别游戏是否真正存在。如果课程中游戏成分较多,就会因其富有趣味性而深深吸引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反之,教师可能因不自觉地猜疑幼儿已有的经验而过分使外部受到控制。如,教师的过多命令,提供经过精心准备,便于控制的材料,课程内容因而显得枯燥,幼儿常常会表现出厌烦、劳累。

二、幼儿需要相互渗透、彼此联系的经验

各种各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但是,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生活事件和现象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智力游戏绝对不可能只发展智力,就像角色游戏也有智力的价值一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作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因此,幼儿园课程各个领域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机联系、相互支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抓住生活、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将游戏与教育因素融合在一起,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幼儿教育的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帮助幼儿建构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三、课程使游戏变得更有魅力

离开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游戏,就好像是没有源头的枯水,缺乏生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当幼儿缺乏基本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就会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很多时候,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贫瘠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频繁出现变换主题、改变游戏形式甚至有无所事事的打闹现象,从而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就是设置一个丰富而相互联系的整体环境,将课程中相互渗透的各领域内容和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来,增加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这样,不仅用课程滋养了游戏,增加了游戏自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以延续,不断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和过滤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和道德的成长,有指导的游戏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与课程有机联系、相互融合,游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又发挥出教育价值。将游戏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一日生活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所有活动都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下以游戏或游戏性的方式出现。师幼关系表现出较多的互动性,教师是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关怀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认真努力地研究幼儿,与幼儿一起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把活动引向深入。

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教学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课程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探讨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学论文: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现代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一些负面的情况。

一、让枯燥的学习内容“活”起来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探索其中的奥秘。而在很多有关大自然的知识中,有些内容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心理学中指出,3~6岁的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学习离不开具体事物及其表象的支持,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还较低。尤其是小班幼儿对许多抽象的概念及隐性的科学问题难以理解,他们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所以孩子们对有深度的活动就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对于此类科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运用孩子感兴趣的那些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丰富的元素,会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如在《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要让孩子们了解鸡蛋的秘密。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了解小鸡从鸡蛋里形成、孵化的过程着实较难。即使讲得再生动,孩子们最终还是一知半解。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PPT播放了小鸡在鸡蛋里形成的全过程,还增加了一些音效。孩子们观看的时候,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画面,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太神奇了吧”、“你看呀,原来小鸡这么小”“小鸡,加油”等等话语,孩子们对活动的浓厚兴趣显而易见。

二、模拟拟人手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幼儿往往是一知半解,而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人物化地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像动画,人物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声情并茂地展示重点和难点。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可爱的人物,把静态的知识通过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在多媒体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如: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活动中,教师首先把时钟作为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在讲解重难点整点、半点时,课件中讲述了时钟“豆豆”的一个小故事,豆豆有三兄弟:时针、分针、秒针。在认识整点半点的基础上,幼儿很难分辨到底是几点半,(时针介于墒之间),课件通过直观形象地进行时针分针的演示,并通过人物化的语言,把教学中静态变为动态画面,变说教为形象视觉刺激。由于把时钟进行人物化,使得跟幼儿有亲切感,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让幼儿很快地正确掌握了半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不仅将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对生活中不存在的景象进行模拟,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越强烈,对事物观察的就越仔细,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述《森林王国》这个童话故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模拟的画面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丰富了幼儿对森林的认识,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放完多媒体课件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幼儿创作一幅关于森林与动物的图画。随着这种教学的不断进行,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在不断地加强。

四、优化活动过程,发挥幼儿思维力和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势是化静为动,化无为有,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将老师难以用语言理解的词汇,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可以将老师无法准备的历史人物再现出来。老师不再为教学活动而准备繁琐的众多教具,可以使用课件呈现出来。在幼儿眼里,多媒体课件就像一个八宝箱,什么都可以有,而且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从而激发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幼儿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如:大班科学《有趣的头发》活动中,其中要求幼儿了解发型。幼儿缺乏对发型的全面了解,如果用一张张图片,教师可能无法全面第展示图片,而且显得呆板,没有感性结合经验。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制作了课件,把不同时代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人的发型一一展现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便思维的活动中加深了幼儿对发型的理解,既发展了想象力、思维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在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因此很多时候,不需要老师动手去制作大量的教具,往往一个活动靠一个课件就可以了,或者依靠电脑或电子白板进行演示,这样,教师的动手能力就会逐渐降低,也遏制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在遇到要进行教室环境布置,或者新的大型教具的制作的时候,就会按照以前的旧思维来进行制作,很难有所创新。在音乐活动中也是如此,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活动时老师有时会直接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演唱,而减少了自己弹奏的时间,使得教师的钢琴水平和弹唱水平也在逐步下降。除此之外,幼儿园活动中的一些课件,有的过于精美,会用上一些好看的图案装饰。但是这些装饰会在活动中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去关注这些细节,而忽略了教师真正要他们关注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会形成反效果。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被分散,教师就很难继续进行活动,还要想办法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回,那么活动可能会显得有些混乱。

多媒体技术对幼儿园教学来说,是在课程改革中凸显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与情感发展,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去开发、探索和研究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幼儿园教学论文: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

自从出现人群组织,管理也就产生了,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给管理下定义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通过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个体与组织的不断交互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统的管理思路的思考,激励我们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

教学工作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业务园长管理教学,不外两种重要途径:一是要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作用;二是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善学、乐学、善教、乐教。彼得・圣吉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与坚定教师信念

1.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深入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地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作为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维度,教师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它形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信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的改变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

2. 坚定教师信念。(1)坚持“师德为先”。在教师培训学习时,我们一再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如果心中没有为教育事业奋斗、奉献的坚定信念是不可能在纷繁喧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情操,默默耕耘,不断付出不断超越的。我们要引导所有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育人过程中体会收获的甜蜜,坚定信念,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2)注重人际沟通,加强教师的心理保健。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热爱工作、做好工作,以及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都是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为领导者在幼儿园管理中应多运用法国作家拉封丹寓言中所说的“南风法则”,尊重和关心教师。多点人情味,多些爱的表达,尽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创设“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多方位想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努力使每个教师都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将个人目标融入整体目标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

二、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与教学评价

心智模式是我们看待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式,改善心智模式是改变组织成员行为方式的基础和前提。在幼儿园开展园内评课活动时,往往是表扬的多提意见的少,因为教师们在共同的环境中长期一起生活、工作,不由自主地思维也会受到类似同化的影响。所以不但看不见自身的不足,连同伴身上的不足也自动忽视、过滤了。扭转这种局面,改善心智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能促进教师对教育行为“有效性”的正确认识。一个教学活动不是热闹地开展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了就是成功和有效的。企业界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非常有意思。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像几个人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要比的是什么呢? 比谁穿越得快,先到头;比在穿越过程中掰的玉米多;比穿越过程中谁的伤口少,因为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联系到我们教学活动的评价,所有手段的运用、气氛的渲染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是否有益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否对孩子构建正确的学习模式有帮助?是否在活动中考虑到了不同孩子的学习经验及学习能力?……修炼自己的心智模式,才能对自己及他人的行为正确认识和把握。

三、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与调动教师积极性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愿望,是一种鼓舞人心、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衷心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当一群人真正奉献一个共同愿景时,将会产生一股惊人的力量,他们能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幼儿园教学管理所采取的各项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个目的与教师们的工作愿景应该说是不冲突甚至是高度一致的。试问,教师所做的工作不是更好的为了孩子的发展吗?教师所不断追求的不是为了更快的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吗?如何能让所有成员都对我们共同的愿景衷心认同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组织内部,还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对组织共同愿景的支持程度也影响了她们在工作上的发挥。

1. 真正遵从:看到愿景的好处。去做所有被期望做的事情,或做得更多。遵从明文规定,像个“好战士”。这样的老师往往会迅速成长为幼儿园的中坚力量,在各方面都能做表率,是骨干教师。

2. 适度遵从:大体上,看到了愿景的好处。做所有被期望做的事情,但仅此而已。是个“不错的战士”。这样的老师只是表面做到了要求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全心投入,所以没有额外付出也收获不到突出表现,在幼儿园里这样的老师也为数不少。

3. 勉强遵从: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愿景。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干劲。这样的老师有一定的能力,属于不得不做刚好符合期望的事,但也会让人知道,他不是真的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态度,很容易成为团队中的刺头,同事们都不愿意接纳。

针对以上的类型教师,在团队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在教学管理的各环节,如日常教学、公开观摩课、教研组学习等,应该尽量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一种尊重、理解、支持的心理环境,让教师们既有制度的约束,但同时也有个人发挥的广大空间,而且也能得到同事们的理解与认同,让自律与他律紧密结合,让骨干教师影响普通教师、带动“冷漠观望”的教师,实现共同进步。

四、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与教师专业成长

团队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即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业知识,需要自然科学、工具性科学方面的基本素质,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教学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而构建学习型幼儿园也就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教师个体的自我学习及整个团队的共同学习、向上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体验到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学习与总结。在这样的团队氛围内,教师的各项专业素质都能得到提高。例如,鼓励教师不断参加学历进修,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因为通过深层次的理论学习能使教师静下心来剖析、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开展幼儿园内各领域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学、研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橹薪夥懦隼矗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个人技能比赛、课件制作班培训、英语口语练习等方式,可以让教师们体会到在一个充满学习乐趣、互相帮助、良性竞争的团队中,只有加入学习、共同前进才是不让自己掉队的方法。

五、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与教学事务管理

我们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应该学会系统观察、系统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事务中,业务园长、保教主任、各级长、教研组长、教师就构成了教学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业务园长的作用侧重于组织与管理,即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管理教学及教科研的开展和了解幼儿学习情况;保教主任的重点在于日常的事务落实与反馈,即对业务园长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师幼情况,提出合理建议;而研究教学教法,具体开展教研活动就要紧密依靠教研组发挥作用;分析教学质量、开展日常教学则要依托各级组来进行;作为个体的教师,在系统中既要管理好自己,即不断提高来适应幼儿园总的要求,又要配合系统内任何一环节的工作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因此,第五项修炼提出的“系统思考”,在幼儿园中来理解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与幼儿园整体形成系统观察、系统思考的能力,并以此来观察整个工作,从而决定我们正确的行动。而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的领导,应该充分观察认识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从促进教师成长的角度来说,树立因人而异的管理观,促进全体教师主动地、可持续地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材形式,丰富教材内容

当前的幼儿园教材通常为纸质版,内容主要以文字、图片为主。对于幼儿而言,纸质版的教材缺乏吸引力。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当前的幼儿园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文字编辑,图片、动画展示等功能对教材进行创新。可将纸质版教材改为电子版,将原本的文字教材通过音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示,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聪明的鲁班》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对原本的文字部分进行创新,将原本呆板的字体改为活泼、可爱的新型字体;将原本的文字、图片浏览的学习方式改为音频朗读及动画片展示方式,丰富教材的展示形式。

二、发挥信息共享性,丰富教学资源

当前幼儿园阶段的教材普遍相对较少,且更新较慢,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当前幼儿园教学的硬件设备条件,而且也推动了教学资源等软件的发展。“三通两平台”建立的教育平台实现了“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较大程度上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可扩展幼儿的课外知识,提高幼儿的知识量。如,在学习《哈哈镜》这一内容后,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查找相关的哈哈镜的成像原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幼儿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获取教育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匮乏的教育资源进行补充,提高幼儿园教学的全面性、科学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当前的幼儿园教学资源,为幼儿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充分发挥了教学情境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如,在儿歌《荷花开》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池塘、荷花、小鱼、小虾、撑着大红伞的人等图片,并配上风声、雨声的背景音,为幼儿塑造一个细雨中生机勃勃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在细雨中荷花迎风盛开的场景,帮助幼儿尽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荷花开》的朗读录音,让幼儿有感情、有节奏地跟读,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为加强幼儿的记忆能力,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多次带读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认字、记忆能力。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环节的教学,可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眼镜小猫》之前,老师可播放一段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一段视频,在播放结束后询问幼儿对于动画片中汤姆猫和杰克鼠的看法,从而引出新课中主人公“眼镜小猫”的内容,激发幼儿对该课时的学习欲望。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情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衔接幼儿园与家庭

对于幼儿的成长而言,除了幼儿园的教育之外,家庭的教育也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与幼儿家庭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老师可创建家长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通过家长群与家长进行交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此外,老师在布置语言、数学、绘画及工艺制作的作业后,还可利用网络检查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开展信息收集指导,提高幼儿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对幼儿的信息收集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可指导幼儿收集信息的方法,如在《水果歌》中,可指导幼儿收集自己喜爱水果的照片及相关的谜语;上课时让幼儿向同伴及老师展示自己喜爱的水果照片并描述该水果的特征,还可让幼儿说出自己收集到的水果谜语并同伴猜答案。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幼儿通常会遇到读音、意思不明的字、词,因此可指导幼儿自行查找答案,帮助幼儿拥有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幼儿开展信息收集指导,可培养幼儿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及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幼儿园教材、资源的丰富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力,幼儿教师应提高自身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提高对教学课堂的掌控能力。

幼儿园教学论文:将民间游戏融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 民间传统游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将民间传统游戏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灵活地、创新地融合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之中,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善幼儿园的游戏结构,丰富游戏内容;另一方面是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尽可能使儿童保持天生的自然状态,满足儿童对游戏的需要,促进他们全方位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游戏环境;园本课程;日常活动

民间传统游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通过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构建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而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善幼儿园的游戏结构,丰富游戏内容。另一方面是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让儿童在生活中、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开心学习,保持天生的自然状态,满足儿童对游戏的需要,促进他们全方位和谐地发展。那么,作为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如何即将这种优秀的资源有效、系统地融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呢?实践证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进行:

1.因地制宜,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应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说话,让每个活动区域、每块墙壁、每条走廊都来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充满民间特色。比如在各班级的走廊处,用即时贴布置出一些颜色、大小不同的方格、图形、数字、脚印等;在健身区为小班和中班幼儿提供皮球,为大班幼儿提供跳绳;在手工区为幼儿准备毛线绳用来玩翻绳、打好洞的纸板用来玩穿洞,折纸玩"东南西北"等。

2.通过摸索实践,科学改良后形成自己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2.1根据《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将收集来的游戏根据其主要的教育功能进行归类,编辑成册。各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有选择地组织。

2.2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选择相应的游戏,以保证游戏的安全性。学前儿童动作的准确性、灵巧性和协调性都还不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动作发展程度又有一定的差异。如大班可以玩"老鹰抓小鸡"、"攻城";中班可以玩"独木桥"、"跳格子";小班可以玩"炒黄豆"、"捞鱼"等比较简单,活动强度不大的游戏。

2.3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对游戏进行创编。同时注意创编时尽可能地考虑游戏的多重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体现《纲要》的真正含义。 比 如:用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让民间游戏贯穿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3.1结合本班日常教育目标,合理地将民间游戏有机地融入到每日的活动中。 比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房子"的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分别标上6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和7,5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顺利达成活动目标。

3.2民间游戏可在幼儿一日活动的零散间隙中开展。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的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的晨间活动、中餐后、离园前等。

(1)晨间活动:可以在场地上准备许多游戏材料,孩子们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改变玩法;也可以由老师来组织集体活动如玩"老鹰捉小鸡"、"编花篮"、"踩影子"、"吹羽毛"等,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能力。

(2)体育活动: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腿部力量,提高孩子的跳跃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可以在大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编花篮"来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同时不失时机用比赛来激励孩子之间的竞争,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发展孩子的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比如:体育游戏"跳格子"、"玩沙包"、"冰糕化"、"丢手绢"、"荷花荷花几月开"等,可以造出不同的玩法。

(3)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活动与活动间的过渡、午餐后、离园前等各环节,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较小、活动范围较小、材料收放自如的游戏。如在排队等待时就可以玩"挤油"的游戏;在离园前可以玩"拍手背"等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灵活性,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情绪。再如:"翻花绳"、"东西南北"、"石头剪刀布"、"炒黄豆"等。

在这些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我们进行这样的游戏活动就给孩子创造了"自主玩耍"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技能,促进幼儿全方位和谐地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指综合处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和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系统的技术。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被广泛的运用于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是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和特征,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和意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的合理运用,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辅助教学 幼儿园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和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其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创设生动、逼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和情景,调动视听等多种感观。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而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其主要通过感观接受、储存和加工各种信息,这种多方面的刺激远比单纯的文字或静止的图片等信息输入的方式更能吸引其注意,并且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的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同一界面,可以发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优势,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起儿童求知欲。凡曾应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体会,应用多媒体授课,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专心了,思S更趋活跃了。现代幼儿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同时,幼儿又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学习的天性,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获得知识、经验,从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感官及思维活动,将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探索与游戏的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发展。如:对空间方位概念的掌握与运用,可以通过“找糖豆”的游戏进行。开汽车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他们往往乐此不疲。在“嘟嘟车”向不同方向行驶的过程中,幼儿不但认识了前、后、上、下、左、右等 空间方位,而且在开汽车的游戏中运用这些概念,枯燥的学习变成了生动的游戏,自然学习效果就好。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的合理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采用挂图及讲解的形式向幼儿讲授知识,难以让幼儿理解和掌握。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如在健康教育活动《保护自己办法多》我们将一些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做成了动画既形象又逼真,使幼儿能更真实地体验、看到动物们保护自己的方法。譬如:壁虎断尾自救,既场景是壁虎断了尾巴向上逃走了,而尾巴还再原地动弹吸引敌人。同时在寻找藏起来的伙伴(青蛙)中,孩子们了解到小动物可以用它们的保护色来保护自己,这远比教师点着图片讲故事效果要生动很多。孩子们在了解小动物的几种保护方法后,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小朋友在和爸爸妈妈逛商场时,突然发生火灾的情景,孩子们被这紧张的画片情节所吸引。这时安全出口的标志和放有防火设备的标志,重复出现在画面中,许多孩子一边看一边说:“可以向那个方向跑……”“可以拿灭火器”“可以……”就这样孩子们在情景交融的教育情境中,了解了发生意外时的自助急救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在社会活动《小动物找家》中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寻找回家的路线。在课件制作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动物、各种障碍物图片进行编辑、组合,配以音响效果。 在教学过程上运用了老师引导提问、幼儿思考回答、结合游戏等多种方式,从而启发幼儿的想象。整个教学过程是在灵活自如中轻松进行,全体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和障碍物,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采用游戏方式通过电脑操作帮小动物指出回家的路。当他们最终将小动物送回家时,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的神情所带来的喜悦。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育中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幼儿的需要了。而多媒体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多变的表现,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极大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这就是在多媒体技术下孩子们产生的主动、精彩、新奇的特性作用下的结果。例如:例如在《小水滴旅行记》课件中,我将“水的循环”编成故事,制作成一个短小的故事动画,先是一片海――太阳照射――小水滴升到空中变成小水气――很多很多小水气结成白云――碰到冷空气――小水气变成小水珠――小水珠从空中落下――形成雨落到地上或河里。整个动画,形象生动,孩子看了一目了然。将科学知识融于动画教学之中,让幼儿理解掌握水在大自然中是怎样进行循环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孩子们提供了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顺序、多途径地认识事物对象,进行思维训练的空间,它不仅拓展了认识领域,提示了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更开阔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21世纪,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是幼儿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绽露出璀璨的光芒,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将会使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研究方向:语言领域

幼儿园如何引进新的课程体系?教师们又如何的开展课程?每到一个学期结束,教师们都要为了下一学期而展开新一轮的课程教研。如何高效的引导教师做好教学教研呢?如何在教师中开展团队专业合作学习,如何培养教师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如何通过团队学习培养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教给幼儿新的学习方法,如何真正把合作学习的思想化为教师们的行为?至德国学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教师的团队学习。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的教研管理中需要教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从而发挥教师的各种优势,积极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语言教育对这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运用不同的形式来加强教师的团队专业学习,如:案例研讨、课例分析、网络研修、教学沙龙、一课三研等形式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氛围。以大组、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和相互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语言的教育对不论是师资还是设备,要求都高于一般的教育活动。

在新的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幼儿们迈出了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幼儿园,大多数的幼儿的语言能力基本限制在基本的称呼及需要上;如:爸爸,妈妈;或者简单的需要上;如:我要婆婆爷爷,我要什么等;同时有的幼儿的发音浑浊,不清楚等局限;因为语言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班上老师与孩子,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生活交流及教学探究活动;及家长也很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甚至有的时候他们会把孩子的语言能力用来判断学校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怎样更好的促进幼儿在婴班阶段的语言发展和教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一、幼儿期言语发展的特点

言语可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分类,最普通的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口头言语是指说出和听到的言语。书面言语是指写出的和看到的言语。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入学之前,言语的发展主要是口头言语的发展。儿童在出生后的三年中,由于受到成人的言语教育,以及言语器官、神经组织的成熟,他们的言语在不断发展,到了幼儿期,儿童语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们从“掌握本族语言的准备期”或“前言语期”、“最初正式掌握本族语言期”进入了“言语丰富化”。

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言语知觉(言语听觉、言语动觉)的精确化,幼儿的发音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三至四岁期间发展最为迅速。由于他们已能分辨外界差别微小的语言,已能支配自己的发音器官,一般来说,他们已能初步掌握本民族、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言,甚至可以掌握任何民族语言的语言。但在实际说话时,幼儿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

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汇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并不普通;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幼儿园教师要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在引导儿童认识事物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词汇,特别要重视幼儿积极词汇的发展,不要让幼儿从小养成信口开河、词不达意的习惯。

二、在幼儿此阶段言语特征基础上促进幼儿言语发展

1、为幼儿创造交往和活动的机会。我们总会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让班上的幼儿能更多的开流;其中包括去接触、认识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龄、年长的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形式观摩与体验交流。

2、丰富幼儿的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幼儿生活范围狭小,生活内容单调,语言发展就迟缓,语言就贫乏。众所周知的“狼孩”正是因为脱离了人群才变得不会说话;在班级生活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策划各种形式的活动。

3、发挥规范语言的榜样作用。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十分喜欢模仿周围人们的一举一动,也同样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语言。我们常常看到,幼儿的发音、用词,甚至说话的声调、表情,酷似双亲,他喜欢的人活者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某些形象。良好的示范榜样,对儿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区模仿规范的语言,纠正错误。同时,我要特别注意不能讥笑和重复儿童错误的发音或语句。

三、语言教学

1、多用与巧用律动、音乐。婴班的幼儿很喜欢音乐盒律动远远胜过直白的言语;因为在这个阶段音乐和歌唱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主要方式;在幼儿们张大嘴大声的说韵律和唱歌的时候也是他们练习发音的好时机;把幼儿喜欢的韵律和音乐变换使用,在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的词同时也会增加幼儿的新词汇,同时也更容易记住新词。

2、充分利用平时空余的时间,以讲故事,游戏化的方式等教授规范的,正确词汇与语句。但是语言要尽量简短,清楚;同时老师要配合夸张或具有吸引力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这样才会给幼儿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为语言模仿铺垫。

3、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语言发展契机。语言的习得并不是仅仅局限在空余时间或探究活动的时间内,在此外的时间里它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当时有个老师正站在水瓶架旁边帮幼儿接水,这是有个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这是水箱。”老师当时听第一遍的时候没有听清楚然后小朋友又加重了音调重新说了一遍,老师当时感到很诧异,因为老师有时在不确定一个水箱是不是一个幼儿时,老师就会说:“这是水箱么?”没想到小朋友记住了;所以语言的教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可能会由于老师很不小心说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孩子也马上立马就学到。

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把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教学培养目标、态度相结合,幼儿的言语发展才会更上一层!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浅探

摘 要:游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着游戏活动。“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曾论述到: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生命、思想和心灵全面的内在满足”。“游戏不仅形成了他的整个未来生活的萌芽,而且也形成了他整个未来生活的核心。”幼儿在成为一名“学习者”之前,必须要先成为一名“游戏者”。可见,游戏对于人特别是儿童的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和关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

所谓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幼儿的游戏形式,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实现幼儿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不但是国家教学改革政策的一种响应,也可以让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自由,这对于幼儿未来的智力开发以及健康人格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游戏化开展的原因

1.基于教育对象特殊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处于岁到岁这个年龄段,充满天真和童趣,富于想象力,好奇心强,容易受外界的刺激引起探究和兴趣,但又由于其年龄小,难以在一件事情上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考虑到幼儿独特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在开展教学时,要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前提,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基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定。

幼儿园教育处于孩子教育过程的一个启蒙阶段,因此教育目标也是基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而定的。也就是说,要使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下,获得身体的、社会性的、认知的、语言的、美感与表现等方面的初步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技能、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幼儿的教学内容较简单,易于理解和接受,具有启蒙的意义,因此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幼儿园开展教学,不是以知、情、意三维课堂目标进行的传统老师上课学生听课的方式,而是强调幼儿自身主体的参与,在预设的情景中通过操作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活动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的教学内容。

3.基于游戏本身的独特作用。

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幼儿自身的体验和学习过程,是幼儿获得成长的重要学习途径。游戏本身具有有趣的活动,直观的教具,可感的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等特征,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在操作中提高动手技能,激发想象力,所以较之其它活动,孩子们更热衷于游戏并容易在游戏中获益。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有效实施的对策

1.教师必须明确幼儿园游戏和教学游戏化各自的内涵。

幼儿园游戏是指在整个教育目标下,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它已成为整个幼儿园教育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组织形式。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一个好的游蚧疃,可以在进行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进行多元的整合性教育。

2.教师对教学游戏化的指导。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洗接收者,相反他要主动的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这意味着学习必须是主动的。外部信息只有和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相互作用才能建构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重视幼儿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倾听他们对某一事物的需要和看法,分析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认识。此外,教师要尊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并将它作为宝贵的学习资源。

3.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

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是指在教学中幼儿不应该被动地听课,应该有身体的活动和思维的活动,进行主动学习。即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纵观我国传统的幼儿教学,较为常见的教学形式为“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只需认真听讲,不需要幼儿采取任何行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将所讲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幼儿,但未必会引发幼儿思考和学习的兴趣。事实上,目前幼儿教学活动游戏化已经逐渐成为各所幼儿园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该教学要求强调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幼儿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而教师应该扮演的是适当引导、适时介入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幼儿提出其感兴趣且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问题,并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幼儿,为其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因此在幼儿教育被高度重视的今天,注重教育游戏化不但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不遗余力的开展游戏化教学,为幼儿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幼儿长远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 要: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即养成教育。而对于幼儿来说,年龄越小,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越容易,所以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刻不容缓。幼儿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著名作家巴金也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即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人一生的所有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人们常说“三岁看老”,这就充分说明3~6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所有的行为习惯都尚未定形,所以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要积极配合,形成一股正能量的教育模式,让所有的幼儿都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幼儿园应意识到在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肩上所担负的重任,要本着对幼儿未来负责的原则,切实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语言活动

例如,大班的绘本教学《大熊的拥抱节》讲的是森林城一年一度的拥抱节到了,大熊也想找好多朋友和自己拥抱,然后让它们都变成自己的好朋友,那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啊,可是最后大熊却哭了,那么,大熊为什么哭了呢?就这样,故事教学活动展开了。教师通过播放PPT,让幼儿先观察、思考,之后教师再一步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就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幼儿既掌握了故事情节,又理解了故事内容,还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幼儿从中感受到大熊从难过到感动的心理变化,使幼儿从中懂得不欺负别人、乐于帮助别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的道理。

活动设计中,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再现故事内容,让他们感受小动物不和大熊拥抱的原因:原来大熊“经常揪袋鼠的尾巴,拔小兔的萝卜,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动物”。通过游戏活动教师明确地告诉幼儿:“小朋友一定不能像原来的大熊那样讨人嫌,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不抢别人的玩具,不撕书,不说脏话,要学会礼貌用语等。”

此外,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形式之一,教师把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然后编成儿歌让幼儿熟记心中。例如:“小朋友们起得早,每天来园不迟到;自己走进幼儿园,不用爸爸妈妈抱;见人鞠躬问声好,主动热情有礼貌;关心帮助小伙伴,团结友爱互谦让……”

(二)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S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因此,幼儿园要注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展开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幼儿园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开展一些幼儿参与度高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完全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扮演“小鸡”的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增强互相配合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谦让精神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生活活动

《纲要》中说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可以使幼儿对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进而对其行为产生实际影响。幼儿园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机会,如在吃饭时,幼儿多有挑食、剩饭等不良现象,对此教师若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让幼儿养成坏习惯并造成营养不良,危害身体健康。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展开“光盘”行动,让学生进行吃饭结果展示,(这个比赛的目的是光盘,不是吃饭速度)对于在挑食、剩饭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幼儿可以进行“贴笑脸”形式的表扬,进而使幼儿改掉以往的坏习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艺术活动

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例如,小班的音乐游戏《好朋友》:“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嗨――嗨!”幼儿通过表演歌曲,进一步理解了“朋友”的含义,培养了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中,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环节。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艺术课前的准备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把日常生活的动作创编成律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头戴小白帽,手拿小铲刀,系上白围裙,我是快乐的炊事员。洗洗手,擀擀面,切切菜……”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幼儿亲自做一个炊事员,为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这就是艺术的教育魅力,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

(五)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幼教改革的一个方向,幼儿个性化教育最佳手段。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展开、沟通交流的一种主动活动过程,使幼儿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个性与天性得到表露,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班级的空间通常被分为阅读区、手工区、科学区、表演区等多个活动区域供幼儿学习游戏,既有适合个人和小组的活动区域,也有集体活动使用的大区域,且制定相关的规则,减少幼儿在活动中的等待时间,努力做到使幼儿在活动中保持高度的热情、良好的秩序、愉快的心情。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积极、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结束后养成把活动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等良好习惯。

(六)健康活动

健康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所以,健康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例如,小班的健康活动《大苹果》(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快快去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还有《小手帕》、《讲卫生不得病》等,把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在幼儿喜欢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生活常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对此不能操之过急。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引导幼儿,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入到幼儿园各种教学活动中去,潜移默化,使幼儿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教学论文:互动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 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转变,教学在不断改革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由权威转向民主,由单项转为双向,由复杂变为简单。如今的教学是信息化、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尤其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教学逐渐演变为互动教学形式。实践证明,这种互动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积极效果。对此,笔者就互动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幼儿园教学;应用;实践

互动教学法主要是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幼儿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进而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互动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下的创新型产物,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多样化、目标明确、效率高等特点。

一、互动教学法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互动

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互动教学法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关信息技术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形式,跟上现代化教学发展,带给幼儿一种新鲜感。多媒体教学通过影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予幼儿视觉冲击,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以教学讨论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多媒体在国外教学中效果良好,但在我国幼儿教育阶段有待进一步普及。

2.问题式教学

互动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方法也是互动教学法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这也是幼儿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可以进行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以内减法运算,哪名小朋友还记得?这时幼儿就会回想所学内容,然后教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无形中得到知识的巩固。

3.角色扮演

幼儿教育中角色扮演主要是模拟生活事物,让幼儿有真切的感受,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认识动物特点时,教师可以制作不同的动物面具,然后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动物扮演,在扮演过程中教师建立一定的故事情境,能够让幼儿有真实的体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幼儿在模仿动物的同时会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模仿。幼儿模仿小兔子,教师可以模仿大灰狼凶恶的样子,根据相关故事情境进行编排。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带领幼儿回顾每个动物的特点,增加幼儿记忆,简化理解。

二、幼儿教育中互动教学法的实践

1.建立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走进幼儿思想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举止行为,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环境进行分析。幼儿阶段,身心发展、思想意识不够成熟,表达能力有限,这时就需要教师有一颗包容的心,用心理解幼儿的语言和行为,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例如,在美术绘画中,幼儿将天空涂上了各种颜色,想让天空变得更为丰富,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学生思考天空应该是哪一种颜色,而需要走进幼儿心中了解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可进行说教,否定幼儿的创意。教师不该将幼儿的创造力萌芽扼杀掉,反而要鼓励幼儿,与幼儿交流、互动,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2.动态教学互动

作为一名教师,幼儿教育是其工作内容,是基本职责。因此,教师对待工作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懂得如何教学。互动教学就像一个皮球,抓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以同样的方法抛过去,这样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例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跟着音乐乐曲,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乐曲拍手、唱歌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一种动态教学的形式开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对音乐产生美好的向往,进而实现互动教学的效果。

3.鼓励幼儿

幼儿在鼓励中更容易进步,教师的鼓励也是与幼儿互动的方式之一。教师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例如,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幼儿,引导幼儿穿越一道又一道障碍,进而获得成功。或是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分给幼儿橡皮泥并提问:“小朋友们,现在发挥想象,你觉得橡皮泥可以捏成什么形状?”这时幼儿就会争前恐后地回答,然后让幼儿进行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幼儿的变化,提问问题,如为什么使用这个颜色?小马的耳朵是什么样?通过幼儿的回答了解幼儿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互动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幼儿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为后续教学提供帮助。本文分别从互动教学法应用、幼儿教育中互动教学法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幼儿教育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实践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探究

所谓幼儿教学游戏化,即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 特征和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作为基本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多种游戏形式的配合,达到对幼儿身体素质、逻辑思维和感情观念等多方面的培养。在实施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加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引入带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并借助游戏手段,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提高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幼儿综合全面的个性化发展,并切实推动幼儿园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化的教学模式

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推动实施创新型教学模式是十分关键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以教学情境作为整体教学的大环境背景,围绕教学中心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教学内容,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就当前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来看,大部分仍然以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为主,僵化的教学体系和生硬的教学氛围,大大制约了幼儿园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不仅不能实现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反而禁锢了幼儿的天性发展。不仅如此,在这样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以幼儿为本的重要性,教师一味讲授灌输知识,不尊重幼儿的具体感受,极易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影响其日后的学习成长。

(二)分离化的教学内容

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中,十分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融合性发展,倡导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各教学科目间的联系,整合内容综合授课。但是,受传统教学科目分类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学中仍然存在有普遍的分科现象,各学科教师对于彼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不关心,使得整体幼儿园教学内容四分五裂,十分缺乏综合性。这样分离化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教学间的区别,忽视了教学来联系的可能性,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徒增幼儿的学习压力,对其日后实现自身综合全面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一)围绕生活实际丰富教学情境

想要落实胡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围绕生活实际丰富教学情境。在设计教学情境前,教师要多方斟酌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结合,最大化的融合二者,通过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搭线,引导幼儿自主进入良好学习状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从生活角度出发,思考对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大化的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注意通过游戏活动对教学情境进行丰富,多样性的表现教学情境,保持教学情境对幼儿学习吸引的新鲜性,发挥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积极作用。

(二)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范

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学科分离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整合对于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性,要始终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积攒学习经验高为主要目的,提升整体教学实效。在进行单独科目的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游戏环节,充分体现各学科的联系性和相关性,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整体性和无限性,激发其探索求知欲,在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尽可能丰富教学范围,为提高幼儿发展可能性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一二三四”等汉字书写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数学思想,充分理解这些汉字的表现含义,还可以联系古代汉子演化历史,丰富幼儿的历史知识,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帮助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其学习感受的同时帮助其实现多样化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加入小棍子摆子型的游戏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汉子后,通过教师指挥,幼儿摆放棍子拼字型的活动,在激发他们学习参与关注的同时,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学习记忆,更全面的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思维意识,全面丰富教学实效。

(三)强化交流沟通的教学互动

实施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互动不可缺少且十分关键。有效地沟通交流,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还能有效地帮助其提高自设能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方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活动的发展动态,并不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促使其在保持自我天性的状态下良好成长。在实施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加强对于幼儿活动主体地位的关注和强调,努力做到不以自身意志为教学发展判断,充分考虑幼儿天性和教学需要的解结合,合理安排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身心自由发展。不仅如此,在游戏中,教师要自觉降低身份,真正的融入到与幼儿的交流沟通中,秉承尊重、关爱、引导的教师理念与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反馈互动,全面掌握游戏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断进行调整,在保证游戏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提高的教学性,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进行,发展幼儿的操作动手能力、思考学习能力和健康心理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说,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意义。只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围绕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情境,整合学科内容拓展教学范围,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活动,就一定能推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全面建设,实现幼儿园教学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育才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与游戏的运用实践分析

摘 要:面对部分幼儿园游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教师τ蜗方萄б庖迦鲜恫簧钊氲南肿矗提出了游戏可以协助教师达到育人教学目标的观点。那么如何提高游戏教学效果呢?使其发挥育人的功效?故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育人功能;游戏运用;分析

爱玩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而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应该参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去设置游戏内容与规则,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因地制宜是游戏创设的基础。总之,在幼儿教学中科学的创设游戏环节,可以将其育人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此时积极对游戏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是极为必要的。

一、应用游戏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需要贯彻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一原则。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性活动,一方面游戏是幼儿活动最自然,也是最经常性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其对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发挥独特的价值,也就是说游戏可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

例如在“圈圈走走”的幼儿游戏环节中,教师组织幼儿手手相牵,环绕圆圈场地步行,同时唱着《上学歌》。再这样的游戏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功能得到了锻炼,同时增进了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为良好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当然该游戏活动也达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此外,在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中,能够推动幼儿审美观的形成,例如“音乐游戏”中,音乐元素的添加,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同时幼儿手足情不自禁的舞动起来,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幼儿体会到音乐美以及节奏美。

总之,幼儿园教学阶段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游戏教学环节的展开可以培养与锻炼幼儿的跳、钻爬、跑、掷、攀登这类基本性动作的能力,以及幼儿肢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对其神经系统以及各个组织器官的发育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幼儿园游戏教学也可以达到消除幼儿紧张心理的目标,情景游戏环境的创设使其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中,同时有助于他们乐观向上、互帮互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二、应用游戏开发幼儿的智力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游戏可以达到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在幼儿园这一相对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之间可以构建良好的伙伴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将新鲜的信息输送进大脑中,使其愈发充实,为幼儿记忆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推动了其认知能力发展的进程。

例如在“欢快的一天”的幼儿游戏中,教师在幼儿园中适当的场地为幼儿创设了“和谐之家”这一温馨的环境,鼓励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子女等角色,此时幼儿借助扮演不同角色的途径,在自由性、宽松性的语言交流环境中,利用不同的身份进行语言交流,学习不同角色之间讲话的语气,例如子女犯错误之时,爸爸以严厉的语气对其进行批评教导之后,又以耐心的态度去为子女讲解正确的行为方式。总之,在常态化的游戏环境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互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之所以认为游戏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在“搭积木”的游戏中,幼儿可以利用积木堆积出房子、长城等各种形态,可见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应用游戏充实幼儿的道德情操

游戏作为一项集体性活动,自身携带趣味性、竞争性、娱乐性、合作性和知识性等众多特点。幼儿作为幼儿园游戏的主体,在集体性活动中,需要的是幼儿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能够团结合作,相互包容,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例如在“有趣的绳子”的游戏中,教师一方面希望能够协助幼儿树立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培养他们与同伴互相合作玩乐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当然教师鼓励幼儿创造出多种玩绳子方法的环节中,能够使幼儿初步建立求异求新意识,这对他们良好道德情操的构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拔河能手”的游戏中,一方面协助幼儿筑造了积极乐观、不断向上这些健康思想,以及团结一心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在班与班的竞争中也培养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在“扶爷爷过马路”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了他们向弱者奉献爱心的精神。

总之,幼儿园游戏能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乐观向上、集体荣誉感、包容、富有爱心等精神,对幼儿道德情操均能达到充实的效果,为他们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以及正确“三观”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结语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使幼儿游戏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发展,幼儿园应创造和谐环境,并始终坚持育人、寓教于乐的理念,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摘要:在当下的教育体系当中,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而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龄段的不同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其中由于幼儿园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稍显严格。在幼儿教育中,人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情景教学方法就这样脱颖而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幼儿园教学;情景教学法;教育体系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都非常大,人们也承担了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部分家长会格外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将这种压力无形之中施加在幼儿身上,却忽略了孩子应该快乐的成长。这也对幼儿园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幼儿学习积极性方面,情景教学法的作用非常显著的。

一、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将其所要传达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氛围、不同的环境来展现出来。就教学对象而言,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该特殊对待,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情景教学法尤其独特的优势。

在幼儿园的阶段,幼儿的心理发育、生理发育都不完善,在接受教师所传达的知识的时候也无法做到像小学生那样集中。情景教学法则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较好的肢体协调性,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夯实的专业知识,为了实现课堂上的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所需要的活动方式以及物品要提前策划好、准备好,用实际行动将知识直接的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锻炼其语言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常来讲,幼儿通过情景教学法所掌握到的知识也更为深刻。此外,对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要适当的引导和刺激,教师可以提出与现阶段幼儿的心智水平相当的问题,来引导幼儿去思考问题,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点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点评。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教师的引导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传统师生关系被打破,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进一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既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幼儿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当中来,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性格。

二、幼儿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各种情境来实现,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例如,在美术中一个名为“画画我的小手”的活动中,幼儿会非常认真的作画,即便是在教师点评的时候,其注意力依然在自己的作画上面,对别人的画没有一点兴趣。老师为了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于是将一位小朋友画的五指分开的画拿起来,并用情景化的语言来形容:“xx小朋友,小手在你的笔下变成了漂亮的小树杈,太漂亮啦,你真棒。”话音刚落,孩子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老师的身上,老师继续说:“如果在我的身上画几个苹果,那我就变成一颗漂亮的苹果树啦。”小朋友们哈哈大笑,很快就集中了注意力,教师继续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其他幼儿的作画继续点评,幼儿会听取老师对其作画的点评,并且会增强幼儿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产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这样即便一堂课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幼儿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并从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健康性格

对于大部分的幼儿来说,当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都是他们初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时候,因此一些消极的情绪例如焦虑、孤独、忧伤、害怕等等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在情境教学中所开展的各种游戏会通过不同的情景来体现出来,例如“我和Rompy一起上学”(Rompy为一个玩偶的名字)、“我用电话跟父母说话”等,在转移孩子们注意力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幼儿的心理得到慰藉,情绪稳定之后,其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实际上简单来概括情景教学,其指的是为了幼儿可以更好地认可、接受和吸收知识,将复杂的、抽象的道理用简单、具体的事物展现出来。例如,某班为了解决公用橡皮泥丢失的问题,教师用非常着急的口吻对幼儿说:“怎么办,橡皮泥妈妈这两天因为自己的孩子不见了,所以特别着急,我们要怎么帮帮她呢?”当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的时候,教师继续说:“橡皮泥宝宝就是橡皮泥妈妈的孩子,他的妈妈因为他还没有到家都急哭了,小朋友们看到橡皮泥宝宝之后,一定要送他回家呀。”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一位小朋友不好意思的说到:“老师,橡皮泥宝宝在我的口袋里呢,我现在就送他回家。”老师接着说到:“xx小朋友,如果你妈妈没有找到你,她该多伤心,多着急啊?橡皮泥妈妈也会因为没有找到她的宝宝而着急的。”于是这位小朋友就乖乖的上交了橡皮泥,这也给其他的小朋友以提示:以后用完了橡皮泥,一定要让他回家,不然他妈妈会着急。自那以后班级里的橡皮泥就甚少丢过了。即便有个别小朋友忍不住想带走橡皮泥的时候,其他的小伙伴也会跟他讲:你带走了橡皮泥宝宝,他妈妈会想他的。由此我不难看出,情景教学既有助于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是非观。

三、结语:

在大量的实践中,幼儿教师在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方面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用主动取缔被动,在同等时间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是非辨别能力、模仿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长期以往,既会拓宽幼儿的心胸,同时幼儿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思考,相信在情景教学氛围下,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会更强,在面对今后的人生也会保持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地心态。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障碍及解决方法研究

【摘 要】 集体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形式。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集体教学的师幼互动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做到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在师幼互动中,老师们应该做到充分依据幼儿的特点,从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心理环境入手,满怀爱心地克服师幼互动中的障碍,陪伴孩子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关 键 词】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学;研究

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机构,幼儿园无论是对于人类种族的延续,还是对于后代间的良性互动和健康成长,都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就成长中的幼儿而言,这样的机构,对于幼儿,既可以做到对于知识的传授,也可以做到对于规范的传递,还可以做到对于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所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发生于他们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是居于他们这个成长阶段核心地位的。这样的互动,不管是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而言,还是对于幼儿的生活方面,或是对于他们的游戏活动,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师幼间有效互动的作用分析

所谓的“师幼互动”,就是指幼儿教师与所教的幼儿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互动一般发生在幼儿园。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师生关系的构建。这是因为,幼儿教学目标的实现,基本上都是借助师幼间的有效互动得以实现的。尽管在生理方面和智力方面,幼儿都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不过,天生就有着很强社会性的幼儿,对于外来东西的识别以及运用知识对他人行为作出调整性反馈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他们可以做到和老师交互作用,并且在这样的互动之中,使得自我得到发展,达到对自己行为进行构建的结果。要搞好师幼互动,就要克服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障碍,从而达成师幼互动的目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常见障碍

1. 幼儿主体地位的被替代。一直以来,我们国家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意识,或多或少地在教育机构中还有着市场。因为有着教师的身份,“教”往往直接地体现这社会对于受教育者成长的要求,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总是处于策划者和组织者这一角色地位的老师,对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主宰和支配的作用。“尊师”被远远地放在了“爱生”的前面。

2. 幼儿兴趣受到限制。在现实之中,成人,包括幼儿老师,一般情况下都承认自己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眼光来对幼儿世界进行居高临下式的审视。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地看到幼儿在某些情况下对空间环境的恶作剧式的破坏,那实际上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外界束缚的一种形式特别的抗议。通常,在凭借自己的兴趣的情况下,幼儿借助于过对操作材料的感知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在活动持续进行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而对于表达能力不强的幼儿来说,主动自愿地表达对于活动的兴趣,更是非常难能可贵。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体。就探索世界和认识事物的方式来说,各个幼儿是各不相同的。而不少教师并没有认识这样的规律,也就没有做到对于每个幼儿兴趣需要倾向性的细致了解。这就使得幼儿的兴趣受到了不合理的限制,从而带来教学中师幼互动的较大障碍。

3. 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相互冲突。在幼儿园的日常师幼互动里面,无论是老师,还是幼儿,都应该是互动行为的主体,而不仅仅是作为老师的前者。不过,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管是互动行为的发起,还是这种行为的反馈,在主动权方面,作为幼儿的后者几乎完全丧失而归于前者。前者的行为对后者的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对整个师幼互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体地位并没有被意识到的后者,也会因为前者的行为的影响而不自觉地进入到一种服从和依赖的被动地位上来。这样的地位不对称,造成了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和幼儿的冲突。

三、师幼互动障碍问题的解决策略

1. 老师须丰富自己的语言。在师幼互动中,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工具”莫过于教学语言。从上面的幼儿年龄特点,可以看出幼儿对于教师语言的要求:一是生动;二是要有趣;三是要形象;四是要活泼;五是要悦耳;六是要有丰富的表情和辅以适当的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在和幼儿的互动中,在语言上首先要做到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情。

2. 注意对幼儿指令的明确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幼儿老师总要不断地向幼儿发出各种各样的指令。考虑到他们的直觉思维这一重要特点,必须及时地进行指令的发出,以免克制力较弱的幼儿们易于产生争先恐后和七嘴八舌的不好现象。老师的指令应该是具体、明确而可操作的。

3. 以鼓励的态度面对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之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独立意识培养还很不够,因此,不少幼儿普遍表现为依赖性非常强。他们最喜欢跟同自己亲近的人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对于不熟悉的人,他们也不会轻易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状况要求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孩子们“套近乎”。在他们做出了积极行动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老师要热情地鼓励并适当地给予帮助。要让幼儿们觉得,老师永远是和他们“站一起”的。而温暖的表情,亲切的笑容,爱抚的动作,都要成为师幼互动中的“标准配置”。这样,幼儿们就会视课堂如家庭,视老师为亲人,大胆而和谐地加入到互动之中来。

集体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幼儿园教学最重要形式。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J识集体教学的师幼互动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做到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在师幼互动中,老师们应该做到充分依据幼儿的特点,从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心理环境入手,满怀爱心地克服师幼互动中的障碍,伴随孩子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学论文: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学校,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有效的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切实实现游戏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学;运用

幼儿园教学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游戏和幼儿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幼儿园教师树立新型的游戏教学理念

为了实现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良好运用与融合,教师需要创新游戏教学,树立新型的游戏教学的理念。首先,教师要清晰正确的认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从整体上讲幼儿园教学中的游戏是一项教育性活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游戏中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游戏,教师仅关注游戏的结果,新的条件下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应当是孩子们主动参与的,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应当获得快乐,教师要改变幼儿园教学时孩子被动进行游戏的局面,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效果。其次,创新游戏的组织及活动形式。一般来讲,孩子们的游戏教学是限定在一定的班级范围中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创新游戏的组织及活动形式,拓展游戏教学的空间,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和其他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定期开展面向相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游戏活动,打破班级之间的限制。教师向孩子们提供必要的游戏材料后引导孩子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展开的地点,使孩子可以很好的和其他的孩子形成友谊,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心。除了同年龄孩子的游戏活动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和其他不同年龄孩子的混合游戏的方式,使孩子多方面的体验人际关系,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注重幼儿自选游戏的开展

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要注重幼儿自选游戏的开展。自选游戏更加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它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设置各个活动区并提供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d趣和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及材料,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体验。首先,教师要科学的设置各个活动区。为了促使孩子的智力发展,教师可以设置美工区、积木区,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社会性,教师可以设置角色扮演区、玩具区,为了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设置阅读区、故事区等。教师设置活动区时也要注重动静结合,如,阅读区和故事区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需要和角色扮演区、玩具区等喧闹的区域隔开。

其次,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设置好游戏的区域后,教师要注重在游戏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要注重遵循新旧结合的策略,利用1:2或1:3的投放比例,促使孩子创造性的使用新旧材料。如,放大镜是在医院主题游戏中投入的旧材料,教师投入了水果、蔬菜模型等新材料后,孩子可以在烹饪的主题活动中赋予旧材料以新的含义:放大镜在医院游戏中被用来查看病人的五官,在烹饪游戏中则被用来观察食物的新鲜程度。此外,教师在投入材料时也要有意识的忽略关键性的游戏材料,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如,开展我的学校的主题游戏时教师并没有向孩子们提供充足的彩纸,孩子们将现有的彩纸用完后便会积极思考,巧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装扮自己制作的学校。如,有的孩子便把在操场中收集到的树叶涂上了颜色作为装饰品,粘贴在他们制作的学校模型上。最后,孩子进行自选游戏时教师要关注孩子进行游戏的步骤,当孩子完成了游戏后教师要注重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玩了些什么,怎样玩的,在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并给予孩子积极的教学评价。

三、游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挪威美术学家布约克沃乐德说:“幼儿用游戏的方式进入生活,试验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体能,他们直接面对各种混乱的印象和作为日常生活要素的挑战。在他与每天生活的接触中,奠定了他此后社会性理解和生长的基地。奠定了每个个体的能力和为人处世技巧的独特方式。”游戏活动中的幼儿处在自由活泼的学习群体里,彼此之间相互模仿是很主动的行为。由于主体意识的加强,他们也会用自己的“眼光”开始相互欣赏并做出评价,从中取得趣味的满足。游戏也是同伴互动的主要活动形式,开展群体性的游戏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还能帮助幼儿增强对自己和集体的责任感,并能认识到自己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影响“本集体”的利益。

“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智力表现都各具特色,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在教学中要关注幼儿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④每个幼儿都会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个人所长,并且在群体活动中体现出自我价值。教师应对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作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让幼儿从中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起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四、游戏时风趣幽默的语言

为了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注重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展开教学。孩子们对动画片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动画片中的语言往往很具有幽默性,教师要注重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利用动画片开展游戏活动,将游戏有效的融合到幼儿的教育中。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中的内容,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有想要扮演的角色吗?若是你们是动画片中的人物,你们会说些什么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并鼓励孩子自己创造对话的语言,促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总之,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游戏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时注重开展幼儿自选游戏,并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开教学,真正实现游戏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