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06:23: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浅谈企业管理中积极心理的应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发展到20世纪末时兴起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方面,用开放性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的梳理,本文主要探讨积极心理学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快乐,更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当代企业管理;积极管理
一 积极心理学背景与含义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其兴起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当时美国社会正在逐步从战争、贫困的环境进入一个平稳、富裕的阶段。当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的关注点也将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物质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美国国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并没有任何增长。相反,美国社会中的抑郁症患者数量反而增加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与关注也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之外,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也受建构主义和存在主义及四大宗教的影响。这些学派的理论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心理学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心理学的目的就是充分实现人的潜能、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治疗和矫正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刘志军,2009)。随着心理学的逐渐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对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领域进行补充研究。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着必然性与不可忽视的作用。
“积极”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表述一直不十分明确。知道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这一概念才逐渐在心理学界得到明确。目前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含义这要是指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释人们的心理现象,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与优秀的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非常关注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学一直非常关注情绪体验这一领域,但是之前的研究大圩偶数集中于消极情绪或者消极情绪将导致怎样的结果。积极心理学将积极情绪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提出,积极情绪能都构建个体的思想或行为。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的长期发展。后续的大量研究也证实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者思想。目前主要的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iener,2000)、快乐的研究(Lyubomirsky,2001)和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Salovey,2000)。
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被称为积极人格理论。积极人格来源于塞里格曼对于个体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他通过对儿童进行困难活动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之后,当再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或者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Seligman,1991)。塞里格曼指出,导致人格出现问题的原因中,失败是最容易导致不良人格的。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失败都会导致不良人格,并且对于不同的个体,也许面临同样的失败,有的人会导致问题人格,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对于这种差异,他将其解释为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导致不同的解释问题的风格。他将人大致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其中乐观型的个体会将失败看作是外部原因所致,并且是暂时的。成功是可控的,来源于自己的努力。然而,悲观型个体则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自己内部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类型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是偶然的。
积极人格的形成不但需要个体的内部体验,同时还需要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积极心理学所指的积极外界环境是那种能促使个体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并且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环境系统。这个环境系统包括积极的社会系统,即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重要的政策;积极的工作场所或生活场所组织系统,只要涉及到个体的工作及生活的环境;家庭组织系统,也就是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涉及面广,内容相对繁多,心理学目前并未在这一方面有较系统的研究体系。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积极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积极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
塞里格曼在研究中,曾对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中筛选出的1100名运功进行长达5年的追中后发现,具有积极情绪的经纪人的业绩比消极情绪的人高出88%。由此可见,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帮助组织产生更好的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从员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和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三方面探讨。
员工积极的情绪体验
工作的意义不单单在于做什么事和赚多少钱的问题上,工作关系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
关于工作的定位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员工将职业仅仅定位于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这样的员工只有在得到物质报酬时才会感到满意。这样的员工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一旦物质报酬不能达到心理预期就会抱怨,这类员工较易产生离职倾向。还有一类员工比起物质报酬更在意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这类员工往往热衷于升职,他们将工作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但依旧没有真正的将工作与内在价值相融合,一旦在主观上感受到升职的瓶颈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最后一类员工将工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对工作具有河大的兴趣。这类员工在工作中最不易于产生消极情绪,也是三类员工中产生抱怨最少的员工类型。
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让员工享受到工作过程的快乐。这种愉快的情绪包括外感官的愉快和心理上的愉快。相对于感官上的愉快来说,心理上的愉快更为持久。要帮助员工在衡量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时,多使用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减少外界对成功评判标准对自己的影响。积极的状态不但包括外界的指标,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综合的心理素质。
其次,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体会到收获与希望。完成目标是帮助员工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断的向员工提出适宜的工作目标,会激发员工的潜力,并且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进步的欣喜感。有效的企业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向心力,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第三,帮助员工正确认识收获和已经拥有的成绩。引导员工寻找自己在工作中的长处和优势,这样就能在工作中寻找到热情。同时还要恰当的赏识员工,认识到员工的积极作用,克服员工的自卑心理。
员工积极的人格
员工的积极人格能够帮助其在工作中更多的体会到幸福感和快乐。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完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帮助员工关注自我实现。关注自我实现的员工往往能够较深刻的理解工作的动机和意义。这样的员工会将工作与认知及情感相融合,对工作的判断也不仅仅是物质报酬或者权利游戏。具有这样积极心理的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形成较高的价值判断。
第二,培养员工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工作的推测和判断。这离不开管理者对员工的赏识和鼓励。所有的员工都期待管理者的赞扬,当管理者认识到员工在工作中的成绩时,要及时加以适当的赞扬。
第三,培养员工的自我调解能力。在现实的工作中,很多困难是难易避免的。哪个员工都不可能事事顺利。当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及时调整心态面对就显得非常重要。有过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挫折也能变成收获。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往往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
积极的工作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其中,客观的环境包括企业的厂房、办公环境、住宿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对于员工来说是真实存在的,每天都要接触的。如果物质环境不能得到保证,员工很难感受到幸福感,即使是工作的愉悦感也会大打折扣。积极的工作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增加员工的积极心理。
心理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因素、领导者风格和企业工作氛围。企业的价值观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领导者对于员工来说就是反射企业的一面镜子,他们从领导者身上能看到希望也能感受到失望,所以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和做人准则会对员工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应该是友爱的、和谐的、轻松的、积极的。这样的工作氛围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机会。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倡导企业管理者以员工为管理中心,通过对员工的肯定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来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不但能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率,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摘要: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简要的叙述,并以企业管理方法应用实践为讨论方式,说明其在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管理的发展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积极心理学;应用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1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不难发现,这个心理学研究分支所关注的是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来源于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的认知,包括满足、幸福快乐的体验以及希望;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则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为前提,培养积极情绪体验是获得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积极环境则包含了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中的那些刺激性因素,既包括主观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客观的物质环境。
1.2 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现在的企业应该是以相互欣赏、合作、充满活力为特征的,强调员工的自主管理和积极敬业,希望企业的成员处在信任、关爱、谦逊和积极的高水平状态中,组织人际关系以友好忠实、诚实、尊重和宽容为特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与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是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最明显作用,也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价值的表现形式。然而,企业管理是一个连续性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一项管理行为或者管理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整体的变革,应用于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积极心理学,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呈现出更加强大的管理效力。
2. 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实践
2.1 在员工激励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性理学研究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的来源以及保持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使人的主观意识更加积极,更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主观意识积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必然能够使企业运营得到全面的改善。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最能够使员工体验到积极情绪的,是员工激励工作。传统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是以工作报酬的形式来鼓励员工并以各种奖励式行为来对员工的积极工作行为进行强化;而积极心理学则重视员工需要的满足、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工作能够获得的报酬的希望。在这样的管理理论指导下,员工激励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应实现多种激励方式并存,实现激励机制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员工的需要与他们的年龄、个人生活实际有很大的相关性,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或者不同职位部门的员工选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可以采用物质激励、奖金激励、提成激励、职位晋升等多种激励方式,以员工投票的方式对激励方式进行选择;其次,对员工进行职业满意度管理,管理者应该实施个性化的员工沟通,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和日常工作总结,了解员工的个性,分析最适合与员工进行有益交流、能够使交流的内容真正被员工认可的方式,例如,对内控型员工进行积极自我的鼓励,帮助外控型员工建立工作信心等;再次,为员工提供促进他们职业成熟度发展以及与职业规划发展相关的帮助,企业管理者可以收集全体员工的职业规划书,分析其中与职业报酬相关的内容如晋升、涨薪水、获得休假等,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与其对自身的价值希望相符合的时候,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报酬,使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绪能够得以巩固。
2.2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获得,并重视积极的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上下拥有统一的价值观,试图通过共同的企业心理模式的建立来巩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展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这需要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达成,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更加顺利。按照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企业文化是小部分员工的积极品质扩大到整个员工群体,进而成为企业心理特征的一个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使员工的工作情绪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使企业环境对员工的情绪能够产生影响,许多企业领导者在进行事务处理的过程中倾向于主动调整自身的生理唤醒节奏,在处理危急事务时,保持语言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深呼吸,以免情绪化表现造成矛盾激化,这些都是通过个人情绪影响他人情绪的过程,不仅是企业领导个人积极人格发展的必须,也是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必须;第二,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照顾员工在工作中的细节需要,如设立单独的吸烟室和饮水机、美化办公室环境,不使员工在拥挤和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一些能够刺激负面情绪的情景出现,如此,员工的身心舒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工作也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第三,管理者应该拥有积极管理理念,以彼此信任和高社会支持感的员工团体建立为管理目标,这些特点能够导致较高的员工士气和工作幸福感,促进无障碍的多向交流氛围,也可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以及经营管理受到普遍重视,而与风险有关的管理被作为每个管理分项目中的管理要点而进行处理,例如,企业营销中的风险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流失风险应对等。对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管理行为进行总结不难发现,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形成是有一定共性的,风险通常来源于管理能力与需要处理的管理事务之间的不平衡,换言之,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使管理问题恶化,从而形成风险。实际上,企业风险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积极心理学研究为企业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提供相关的建议。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困境中发掘个体的自身力量,研究其走出困境的过程,能够发现其中有助于进行风险防御的积极品质,一旦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就能够达到较好的风险预防效果。这意味着,无论在企业管理的哪一个管理项目中,要进行风险管理就不能单纯地关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是要从管理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优势,将这些优势加以强化,使企业整体的风险防御能力提高。对于企业营销来说,加强营销工作人员的能力,努力扩大市场、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并进行客户分析,较之“堵漏”型的风险规避更能够保证企业营销的效果;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讲,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富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的员工忠诚度管理,比“缴纳违约金”的聘任合同更能够留住员工。
3.对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总结
3.1 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
积极心理学从正面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并非无限制地分析企业管理的缺点和漏洞,因而,更能够潜移默化地、从宏观的角度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一旦整个企业都在积极的状态下成长,即便是存在管理问题,也能够得以迅速解决。
3.2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较之其他管理模式,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心理学能够使企业员工整体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他的企业管理策略也能够有效地推行开来,企业的日常运营更科学有效,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表现。
3.3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需要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与企业管理中较为新颖的一种理论,与其说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模式,不如称之为一种管理理念。在不同的企业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管理,其具体方法是不一样的,管理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管理行为的能动力,都影响着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发挥,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以便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能真正推动企业管理活动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中兴起的一个分支,将个体心理发展中最正面的行为以及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不但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改善,也能够应用在企业风险管理当中,其管理价值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及观点,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将积极心理学带给个体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体验进行描述,最终将积极心理学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和应用,利用积极心理学为企业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最终提高企业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积极;企业管理;心理学
引 言
积极心理学就是根据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积极方面的一门科学。它所倡导的积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早期消极心理学的抗争,其次是指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心理的积极方面,最终是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获得积极的意义以支持人类行为。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关于积极情绪体验的主观层面上的研究,例如在过去生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当前生活中的愉悦感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认知等;其次是关于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人层面上的研究,例如勇气、创造性、乐观和合群性等;最后一个方向是关于积极组织系统的群体层面上的研究,例如责任感、文明和利他性等。本文主要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及观点,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将积极心理学带给个体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体验进行描述,最终将积极心理学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和应用,利用积极心理学为企业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最终提高企业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主要观点
学者对积极心理学有如下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就是根据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积极方面的一门科学。它所倡导的积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早期消极心理学的抗争,其次是指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心理的积极方面,最终是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获得积极的意义以支持人类行为。
(二)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关于积极情绪体验的主观层面上的研究,例如在过去生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当前生活中的愉悦感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认知等;其次是关于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人层面上的研究,例如勇气、创造性、乐观和合群性等;最后一个方向是关于积极组织系统的群体层面上的研究,例如责任感、文明和利他性等。
积极情绪能对个体自己的行为或者思想进行扩建,而消极的情绪所起的作用则恰恰相反,与此同时,个体行为或者思想的扩建功能或者缩小功能还受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强度的影响。
人格特质则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它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后天环境或者教育的影响,在各种影响下综合形成了个体的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并不意味着个体不存在心理疾病而是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即个体能够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追求幸福并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积极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形成的外在环境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个体通过积极情绪来获得积极体验然后逐渐形成积极人格特质,但这个过程依赖于积极组织系统,个体的行为或者思想必定会收到社会组织系统的影响,如果个体采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那么他也将会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
(三)国内研究概况
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兴起一段时间后便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
张倩、郑涌所著的《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在简要评价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之后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重新构建心理学理论,纠正主流心理学,并补充完善了现存的心理学。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所著的《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提出了仍需探索的很多问题。
崔丽娟、张高产所著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中则指出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方向。
苗元江、余嘉元所著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中阐述了当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转换成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分析了其发展态势。
除了以上这些学者介绍性的文献综述之外,其他学者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浙江师范大学任俊曾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心理科学进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并且出版《积极心理学》。
自从2003年我国就有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相关内中,但是从研究状况来看,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将大量精力投放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而非实证研究,因此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非常薄弱的。
二、积极心理学的体验类型
(一)积极情绪
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地位。而对于积极情绪,学者们对此概念尚具争议,一类学者认为,积极情绪体验就是指该情绪具有正向价值,而另一类学者则认为,积极情绪体验并不意味着正向价值,而是一种令人产生接近正向行为或者正向行为的偏好,例如兴趣,其本身并不意味着正向价值,是一个中性化的情绪,但是一旦这种情绪能够使人产生某种接近正向行为或者正向行为的偏好时,它就成为了一种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有效发展个体的积极人格、积极力量以及积极品质。
首先,积极情绪具有扩建功能。所谓的情绪扩建功能就是指,个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更容易变得多种多样并且没有规律,只要这些行为能够反映个体积极的情绪即可,因此积极情绪条件有利于个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行为,即达到行为扩建的功能,而消极情绪则相反。故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人类的行为方式获思想方式,而消极情绪则会抑制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或行为方式。
其次,积极情绪具有解压功能。积极情绪有利于人缓解面对问题产生的压力与紧张,从而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环境。消极情绪长期潜伏在人的内心中容易给人造成严重的心理紧张,并因此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二)积极人格
人格是最终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品质,人格决定行为,而一个积极的人格能够增加个体的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决定了个体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发生的事情。积极人格有很多种,例如智慧、勇气、仁爱、正义等,这些积极人格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牵绊的。积极心理学不仅描述了个体的差异并利用相关理论对人格问题进行纠正,而且为了引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重视程度还对积极人格进行了分析,借此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体验中最复杂最综合也是最核心的体验,直接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是每个人综合评价自己的生活质量的一种积极体验,即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生活环境以及发生的各种事件是否满意,是否从众体会到幸福感。这种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首先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件其满意度是不同的,主观幸福感来源于每个人自己对于幸福标准的界定,其次具有积极性,主观幸福感要是使人能够体会到积极情绪的体验,最后具有综合性,不单单是对某个生活领域的幸福感评估,而是对个体整个生活状态的综合评估。
主观幸福感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的主观感受。心理学家梅耶斯在2000年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贫困国家,经济因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的影响,国家的富裕程度直接影响了人民的主观幸福感,但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并不明显。梅耶斯得出结论,经济因素在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强度上具有一个界限,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在某个值之下时,经济对主观幸福感确实存在影响,而当经济发展超过了某个值之后,经济对主观幸福感就不产生较大的影响或者受不产生影响。
文化因素。文化模式的不同也在很大因素上导致了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不同。例如个体主义的文化模式,它主要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强调个体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这种文化模式以自主、独立为其代表品质,个体更倾向于根据自身的情绪体验来判断幸福程度而非关注他人。
三、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激发员工自我效能感、主张变革型领导风格、增强企业的组织文化、重视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现代企业管理对于四个方面的应用各有侧重点,下面本文结合实际应用分别予以论述。
(一)激发员工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自己达到的绩效能力的判断被我们称为自我效能。通过过往的研究显示,自我效能和工作态度、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呈高度的正相关相关,自我效能高的个体能够使自己更好地面对突发的恐惧和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刺激。例如,自我效能高的员工在面对工作压力带来的对心理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的时候,具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因为自我效能高的个体更多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以缓解负面影响,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则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担忧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上。
因此,在面对工作环境中的障碍和压力时,自我效能高的员工往往更加关注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所以激发员工自我效能感是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上的重要应用。
(二)主张变革型领导风格
变革型的领导能够具体而清晰地描绘出一个可行的愿景,能够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战略目标,意识到自己在组织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励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付出努力。变革型的领导通过描绘愿景来说服员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超越之前的绩效,通过激发他们的潜力来激励他们,当员工相信自己的能力,关注工作任务并且有信心能够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之后,其自我效能就显著提高,领导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员工,激励并引导员工逐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最终完成工作任务,实现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变革型的领导不仅能用愿景来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潜力,也可以通过智力激励来引导员工行为。当员工碰到工作难题时,领导并不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员工对工作任务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启发员工的思维,从新的视角去寻求解决方案,并自己解决困难,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增加了员工的自信程度。
(三)增强企业的组织文化
增强组织文化即增强组织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这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感知,组织文化强的组织中,员工将组织的成败荣辱视为自己个体的成败荣辱,组织认同感与职业认同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我概念积极的员工更可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来增强企业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员工对工作产生幸福感。用积极心理学来组织管理员工,通过把组织使命与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来增强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意愿。在过去的多项研究中都表明了组织文化的强度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即组织文化越强烈,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越高,工作幸福感越强,工作效率越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大。
(四)重视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
员工是企业生产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又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产出与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把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放在首要位置。
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生理的幸福和心理的幸福。生理上的幸福也是低层次的幸福,就是指员工身体健康,无病无痛,工作场所安全可靠,没有安全隐患没有突发事故等,而心理上的幸福则更加复杂多变,既包括对知识的渴望,又包括个人价值的实现等。工作幸福指数直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研究表明,在员工身心愉悦的时候,他是感受不到无抱负感的,多采取默许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强制。并且工作幸福指数不仅仅在工作中对人产生影响,在员工的生活中同样会产生影响,作为一个预防性指标,它能够衡量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以预防心理疾病的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