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

时间:2022-07-18 10:46: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接着就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对策,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的大部分,他们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后备劳动力资源。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①概念内涵。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30岁之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籍身份是农民的劳动者。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亿人,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父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有许多积极的变化,如文化程度总体较高,有较远的人生职业规划等,但也存在技能和经验较少、就业质量较低、公共服务可及性差等问题。

②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了较多的受教育机会。因此,他们往往具备比父辈更高的文化水平,大多具备初中以上学历,部分农民工还获得了高中生或者中专生学历。生活需求多样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接受了教育,他们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大多了解和使用,他们在城市里打工也会注重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城市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潜在的发展机遇以及方便的上网条件也吸引着他们,另外,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

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工作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具备了年龄和学习能力的优势,但是他们较低层次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依然会在他们职业发展的早期产生影响。由于缺乏专而精的技术本领,在面临城市劳动力市场选择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被动接受一些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

②农民工家庭环境和工作文化。我国八十年来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是独生子,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必须要由他们来赡养,承担着养老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或即将面临子女教育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③现行的户籍制度。我国现存的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作者简介:锡福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

理专业。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买房过城里人生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人在城市工作,而户籍在农村。

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尽管我国颁布了新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这些都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带来了后顾之忧。

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对策

①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是推动他们职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各地政府也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民工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专业化、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促进他们职业的发展。

②改革户籍制度,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政府应该加强对户籍制度的改革,简化城市落户的办理程序,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落户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使他们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③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建立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创新机制妥善解决。

④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的法律法规能给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带来法律保障,有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我国应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形成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4 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职业发展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经济竞争力。文章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的探讨,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务工比例越来越大,多数选择在城里生活,有部分比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工作,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是市民化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培育新型农民的最重要出路之一。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研究,并以此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必然能提升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潜力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为全面了解了新生代r民工发展情况,笔者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石柱县32个乡镇300多位新生代农民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2份,其中有效问卷306份。主要调查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单位性质与行业等基本情况及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本次课题的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在性别比例上,其中男性比例约为35.14%,女性比例约为64.86%。按照年龄来统计,20岁以下人数占比2.01%、20岁至30岁的人数占比为50.24%,30至37岁人数占比为28.15%,37岁以上人数占比为19.6%。按照受教育程度来统计,小学文化人数占比为11.25%、初中文化人数占比为57.3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为31.39%。从行业来看,第二、第三产业人数占比分别为36.55%和63.45%,按照单位性质来统计,国有企事业单位占7.80%,个体经营单位占76.01%,其它占16.19%。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困境

1.职业流动性高,“短工化”趋势明显

在个人储蓄情况的调查中,40.20%的调查对象只能攒下极少的工资,21.45%的收支互抵,4.62%的入不敷出。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地区、企业甚至行业间“跳来跳去”,工作持续时间短,流动性高,他们思想不成熟,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换工作常常是“一时冲动”,有些甚至在无积蓄也无下家的情况下选择任性离职,这样不仅会导致其收入、储蓄状况的持续恶化,最关键是对其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2. 升职预期过于悲观,发展动力不足

在职业发展动机中,良好的职业发展预期是发展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信心、克服苦难的基础动力。但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升职前景不明朗,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态度较为悲观。在针对升职希望的调查中,仅有19.36%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在两年内有升职的希望,40.15%没有明确的看法,另有21.32%认为自己难以升职。悲观的升职预期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动机水平较低,阻碍其职业长期良好的发展。

3.创业意愿高,幻想多于行动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处于较差的工作环境和更残酷的就业竞争,所以相当数量的调查对象期待通过成功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调查中,43.45%的新生代农民工将创业列为职业发展的目标,创业意愿很高。但实际上,大多数新生代农名工对创业毫无概念,仅停留在设想阶段;还有一些想法很多,但对于具体怎么去创业,对创业政策和环境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4.差别化对待,同工不同酬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可替代性高,处于低级别的从属地位,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企业在招用新生代农民工时,常常采用模糊化的合同甚至不签订合同,且在执行过程中多存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行为,使得其合法权益难以实现。

5.心理问题较多

在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常常处于这样的矛盾境地:他们看到城市的同龄人过着时尚阳光的生活,而自己过着清苦单调的生活;他们正处在一个最爱体面的人生阶段,却常常遭到无数的白眼和蔑视;他们处在培养自尊和自信的关键阶段,却很少得到尊重;他们不满于现状,却又由于文化、能力有限,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总之,这一切因素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又极其缺少疏通解决的渠道。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路径及策略

(一)政府层面

1.进一步深化改革户籍相关政策

在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框架下,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总是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和阻碍,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同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但是他们不能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和相对平等的权利,这对他们的自尊心无疑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因此,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农民工在城市办理上户等程序,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农民工也能够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除了降低农民工入城的基本门槛,还要逐步提升农民工的福利待遇保障,研究将城镇户籍与其关联的福利相分离,设计更为公平合理的福利分配制度,让农民工也能加入到共享发展大蛋糕的分配中来。近些年,重庆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其户籍制度改革于2010年8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工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的“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这“三件衣服”,并着手制定和修订了人口管理、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农村产权处置等相关配套政策,使得户籍制度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2.推进制度创新保障住房需求

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工作,衣食住行样样都是大事,但其中住房问题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因此,应加大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力度,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解决农民工住房需求上进行制度创新,研究出台相应的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租房购房的政策。其次,可以借鉴公私合作开发廉租房的模式,以利税优惠、财政补贴、用地审批简化等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住房建设;还有可以扩大城市公租房申用对象范围,取消仅限城镇户籍使用的限制,让满足条件的农民工也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再次是要保障农民工的租住房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多种水平和多种层次上设置其参与条件,扩大其覆盖范围,适当将部分农民工纳入其中;同时针对农民工流动性的特点,对其用途范围及提取条件等也可相应放宽,比如公积金用于租房、公积金异地一次性提取等。

3.搭建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

择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常常遇到的问题,择业途径的单一、择业信息的闭塞以及与自身期望和能力不匹配等问题经常困扰着他们。调查中显示有超过六成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取得更好的成长性,减少其就业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高流动。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择业就业,政府和社会应集中更多力量,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以及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快等特点,充分整合劳力供需双方的信息资源,搭建实时、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应该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加大服务平台的覆盖面,提升就业信息的传播效率;还要规范职业中介市场,加大对职介所的监督巡查力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4.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

众所周知,发展职业教育是把我国劳动力从数量优势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能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长远的职业生涯。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而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让他们取得一技之长,就可能转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突破从底层劳力向上晋升的关键门槛。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加载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全新属性,使其能够全面“提素”,更好地择业就业,进一步实现其职业尊严。因此,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并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职业教育,比如创办新型的农民工职业大学、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有效更便利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还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集中社会各界资源,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疏导,引入有实力的企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和常见问题进行创业指导。

(二)企业层面

1.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此次调查反馈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问题表现为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同工不同酬、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以及企业拖欠工资等。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首先,在薪资结构设置方面,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等因素,适当提高新生代农民的工基本工资,调整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的比例,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因基本工资低而不得不加班的窘境;同时还要准时足额支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并设计其它适合他们的福利政策,充分保证其休息休假的权益。其次,企业应该与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保证用工规范。在劳动合同中应充分体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益,除了规定基本工资外,还应该将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纳入合同条款,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将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其它形式的福利纳入合同中,保证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实施,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享受到各项应有的权益。

2.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能力

在此次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对自己的升职预期持悲观态度,认为阻碍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管理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对于有创业意向的或者正走在自主创业道路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管理能力不仅能为其在企业工作时升职加薪铺平道路,还能成为其创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素质。目前,在现有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培训都仅限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位也是熟练的操作工人,这样就使得他们难以走出低层次、低价值的藩篱。因此,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企业应该在F有的培训项目中,新增一些适合他们的管理方面的培训,提供丰富的管理相关领域的学习资源,创造实践管理能力的平台,为其以后走上管理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营造人性化工作环境

工作是人作为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人通过工作获得回报,实现自身价值,而体面工作则体现了人的基本尊严。企业做为用人单位,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工作的场所,应该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其人文关怀的主体作用。首先,应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使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工作环境。其次,应将企业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相融合,给他们提供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工作,更应该是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作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学习、娱乐、生活等需求,尽可能地完善这些方面的场所和设施。此外,还要研究创建学习型工作场所,可通过人力资源的获得和物质资源的获得两种方式来获得。在人力资源的获得方面,可采用导师制、专题研讨、团队学习等形式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在物质资源的获得方面,企业应建立起在常规工作任务解决中的“常用知识库”,并在学习型组织成熟后建立起适合本组织员工的学习课程。

(三)个人层面

1.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上一辈相比较,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消费理念,他们更加认同城市青年的消费理念,追求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并且自我意识更强烈,更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与城市青年一样,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喜爱潮流的服饰以及新型的电子设备,并且为此花费巨大,有些甚至远远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新型的消费观念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但是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形成更加合理的消费观念,一味跟随时尚将消耗很大比例的收入造成少积蓄甚至无积蓄的情况,不利于个人职业的稳定性。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改变超前的、盲目的、无计划的消费观念,结合工资水平和职业规划发展,合理分配生活、学习、娱乐及储蓄等占自己收入的比例,特别是要改变心理定位和尊严认同的标准,改变只要外在向城市青年看齐,物质上追赶城市标准就实现了自己城市人尊严的想法,应该更多注重于自身能力素质提升和职业长远发展上来,让每一笔消费都用在刀刃上,让自身得到锻炼。

2.培养理性的职业态度

新生代农民工在新的时代、新的农村环境下长大,比其上一辈来说,受过更多教育,但很大一部分在农村时很少接触农活,缺少吃苦耐劳的韧劲。一方面,他们对待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力不足又使得现实与预期有差距。他们过于注重内心感受而不考虑社会实际,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有不合理的职业期待,在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时,也就产生了不理性的职业态度,比如不服从领导、爱耍性子、遇事一走了之等等情况普遍存在。理性的职业态度是其职业发展的根基,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和自身能力,在职业的选择及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理性客观,注重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待遇的多寡,注重职业发展的稳定性而不是自己对工作的喜厌。还要多关注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问题,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个体之间的差距,摆正心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的、理性的认知。

3.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自己的职业能够向上向好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这种能力的养成除了大环境的支持和引导,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新生代农民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方法的正确选择。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在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分配上应该更多的向学习方面倾斜,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职业技能,给自己充电保证能够胜任更高级工作岗位的要求。其次,应培养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职业的良好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和回报归自己直接享用,因此新生代农民工不能等,也不能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主动地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充实自己。第三是学习的选择性也十分重要,新生代农民工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多钻研职业技能、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职业发展或是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题主持人:罗丽莎;课题组成员:欧小蓉、刘洋、李术华)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探析

摘 要:后人口红利时代下的产业转型迫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寻求适合的发展路径,基于人力资本视角,通过对皖西北五县一市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和职业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找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对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职业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取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农民工群体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及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阻力重重。与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产业转移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心理等人力资本状况显得尤为不足,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因此,有效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确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在谋求自身最佳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创造最大效益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投资内容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存量和健康;白菊红、郝清等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量和人力资本投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分析。刘万云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3个维度和7项指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维度的相互关系。学术界对农民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农民工权益保障、城市身份、子女教育、医疗及社会心理问题等和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的研究较多,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路径的研究较少。姚俊从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取向,通过调查问卷将其分为3种:返乡务农、返乡非农发展和留城发展,最后得出新生代农民工更向往城市生活,因此要注重自身能力建设的结论。罗竖元主张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由“生存型择业”转化为“发展型择业”,通过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升择业能力、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和优化择业环境等4个方面来实现。

以上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十分有限,仅仅局限于企业角度来考虑保证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等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问题;二是缺少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选择;三是结合后人口红利时代背景和人力资本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尚属空白。针对这些局限性,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视角出发,把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由宏观社会分析引导到微观人力资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和论证为新生代农民工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路径,同时也为用工企业、政府、社会机构等评价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提供参考依据,并从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创新发展出发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一、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与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对调研地区选择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为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状况,基于阜阳和亳州两地均为劳务输出大市,且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就业环境与职业的多元化可保证调查数据的代表性,课题组于2012年6月至9月对阜阳地区、亳州地区等五县一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一项关于发展状况问卷调查。这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其抽样框为该两区所辖临泉县、颍上县、太和县、涡阳县、界首市和利辛县的全部新生代农民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56份,经过筛选,有效问卷421份。问卷回收率为91.2%,有效回收率为84.2%。此外我们通过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交谈,以及走访各级政府机构和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来补充了解相关信息。

(二)对问卷设计的说明

初步的研究告诉我们: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状况与其职业发展的选择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评价确定为知识、能力、素质、健康4个方面。其中知识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包含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包含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素质从基本品格和责任感两个方面进行评测量。健康的测量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表1)

在问卷中,主要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能力、素质和健康方面的人力资本状况”,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现状”设计问题来获取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发展的信息。

(三)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状况描述

1.知识状况。从收回的有效样本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总人数的2.8%,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42.6%,高中学历约占总人数的37.8%,专科以上学历的约占16.8%,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比传统农民工受教育水平的比例有很大幅度提高,但与城市青年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能力弱,专业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缺少竞争力,无法适应环境新变化。

2.能力状况。从受调查的有效样本中可以看到,参加过正规技术培训并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总人数的29.5%,以“学徒工”的方式接受简单技能训练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还有约10.5%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未参加过任何技术培训。

3.个人素质和健康状况。受访的新生代农民工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普遍存在加班现象或是高强度工作,直接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较差的身体状况。另外据调查显示,约67.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承受力脆弱和缺少责任感,约82%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在城市生活感觉迷茫,有焦虑感和自卑心态。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状态

1.薪酬水平无吸引力。据调查显示,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工资水平较高的一般都集中在建筑业、采掘业等劳动强度大的行业中,因此所谓的高工资被新生代农民工们生动地描述为“血汗”钱。而一般普工工种的工资水平较低,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种薪酬现状缺少吸引力。

2.工作流动性高。受访者中约64.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从事的工作枯燥乏味,无激情;73%的人不愿意从事时间长、强度大的工作;57%的人愿意选择能获得技能和经验的行业或者是自主创业;86%以上的受访者都有过两次以上的跳槽经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们的工作流动性相当高,流动性高的原因则在于他们对工作现状不满,如果不加以引导,既浪费自身时间又无法给社会带来价值创造。

3.择业选择面狭窄。根据调查显示,约72.5%的受访者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从事的是低技能和体力为主的工作,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不高。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受到自身思想观念、自身素质、掌握知识和技能等条件限制,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中徘徊,可选择的就业面十分狭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现状面临着发展困境,他们试图用跳槽的方式解决问题,希望找到一份不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的职业,但是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们朝着高报酬的知识型和技能型行业流动,因此就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的职业发展中。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对策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与其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带来的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获得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不能仅依靠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都是投资的主体。显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缺乏积极性的。政府方面有一些好的顶层设计,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或者制定的政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满足他们当下的需要;用工企业不愿意投入很大成本去培养新生代农民工,也不期望和员工建立长期的雇佣关系,更愿意依靠不间断的市场招聘来解决用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不愿意也负担不起在知识、健康、技能方面的投资,所以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明显不足。

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需要政府做好宏观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主导与推进,也需要用工企业愿意投入成本培训与培养,更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转变观念,做好人力资本投资的规划。这样才能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构建组织机构与投入保障体系

首先要在各级政府内部设立专门的农民工管理机构或是成立专门的农民工服务性组织,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继续教育与培训、就业创业指导、权利维护等内容。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并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第三,政府要充分调动当地高职院校、社会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开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建立民工学校、提供就业创业咨询等,减轻政府的压力,更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最后,政府应考虑用立法的形式要求农民工必须持证上岗,强制要求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二)调动用工企业的积极性

首先要引导用工企业从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会获得更长期稳定的经济回报。用工企业为农民工们提供技能提升的工作环境,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明显的益处,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感和认同感增强,引导企业不要惧怕员工的工作流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员工的培养。其次,以优惠政策和补贴激励用工企业加大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以利润为中心的,不能把政府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全部推向企业,要给企业更多的激励政策,引导其回报社会。

(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

首先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帮助其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理念。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主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培训,彻底摆脱迷茫空虚状态,也避免陷入“眼高手低”的尴尬境地。其次,利用多种渠道提升人力资本。新生代农民工应该积极利用政府政策、社会各级机构支持以及用工企业提供的培训来提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谈农民工职业发展: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中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培训欠缺、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机制缺乏、缺少明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对未来发展信心度不高等制约因素,立足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不仅有利于他们由“生存型择业”向“发展型择业”成功转型,而且对改变农民工队伍的构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黄石

一、前言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30岁之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但户籍身份仍是农民的劳动者①。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根据木桶理论,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展,并不取决于社会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而是取决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发展状况,而新生代农民工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其由“生存型择业”向“发展型择业”成功转型,让他们职业发展的前景更广阔,从根本上能融入城市,加快其市民化进程,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黄石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地点主要选取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和大冶市、阳新县中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分布地区。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选取部分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11份,共9张废卷,有效回收率达95.91%。在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三、制约黄石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分析

1、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的知识水平

由于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再加之附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匮乏和专业培训机构稀少且办学质量差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农村孩子考不上高中不愿上中专,考不上大学不愿上大专,而直接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的普遍现象。而且我国目前1100多万进城务工者子女普遍都存在着入学难、受教育不平等等问题。

调查显示,虽然黄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比老一代农民工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中专及以上文凭的仅占15.4%,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也就是说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差不多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学业,开始了打工生活。调查中44.35%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认为受教育程度是阻碍自己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原因,多数都是在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就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这直接或间接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范围,无法在一些高端产业发展,只能从事一些对文化和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工作,这又进一步拉大了他们与城市的距离。

2、对生活和工作有较高的期望值,但缺乏知识技能的补充

从全国来看,农民工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当地政府政策扶持落实不到位。一些培训机构设立的内容与实践脱节、与农民工的就业需求严重脱节,赶不上时代变化的要求,培训的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实用性,在基础职业素质、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很少或几乎不会涉及。黄石市在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方面也遭遇同样的问题:培训的师资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很多农民工抱怨“想学的没学到,学了的也是白学”,既浪费钱,又浪费精力。加上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之余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轻松的休闲方式,而不愿意将业余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培训上。

调查显示,除去日常吃穿住等必要的开支,黄石新生代农民工在手机、上网上的开支最多,达到54.09%,与之对比的是,用在学习培训上的开销还不到10%。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上网和去娱乐场为主,分别占到53%和51%;上网从事的活动也多以看视频、玩游戏、聊QQ、听歌等休闲活动为主,很少一部分人会借助网络扩充自己知识面和信息面;每逢节假日,城市大大小小的网吧里看到最多的就是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少则停留几个小时,多则甚至玩上几天。

3、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信心度也不高

由于社会环境纷繁复杂、信息变化日新月异,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年龄小、文化程度不高、经验缺乏的年轻人,不能充分认识到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或者缺乏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他们很少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对自己的优劣势也认识不清,在找工作中缺乏思考的空间,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在他们寻找工作初期,往往容易受到身边其他新生代农民工择业的影响,“趋众”现象十分普遍。

在调查中,51.18%的黄石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未来发展道路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而且还有18.02%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根本没有过职业规划,存在走一步是一步的生活心理。对未来职业规划制定的欠缺,也导致了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信心程度普遍不高,对自身的前途发展显得十分迷茫。仅占到26.09%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未来发展信心程度非常充满信心,大部分人则显得信心度不足。这就导致了他们喜欢随大潮,不愿只呆在一个单位踏踏实实的工作,频繁变换就业单位,而每变换一次工作,他们总是要从基层工作做起,职位得不到提升,逐渐让他们对工作失去了兴趣,觉得单调、乏味,在工作态度上也越来越散漫。

(二)从外界环境分析

1、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水平总体偏低

在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2009年度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收入要比上一代农民工低将近14%。据调查显示2011年黄石市将近70%的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都处于2000元以下,经EXCEL数据分析得到平均月收入为1685元,较2009年数据涨幅只有26.9%。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中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报告》中指出以受雇形式从业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外出农民工占89.8%,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是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工资报酬。另外,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常常以各种借口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

2、参保率低,社会保障机制严重缺乏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十分缺乏。首先,社会二元户籍制度壁垒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很难享受城镇职工所具有的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障权益;其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只涉及城市非农户口居民,没有覆盖到新生代农民工;再次,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岗位流动性大,单位变动频繁,存在现在缴纳社会保险金,将来离开打工城市时享受不到医保,拿不到退休金的顾虑心理;最后,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维权能力依然不足。

调查显示,黄石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单位已为他们办理的社会保险项目不仅种类不齐全,而且占到51.18%的新生代农民工其所在单位没有为他们办理任何保险。此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不仅是在黄石,全国各主要行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都较低,普遍在27%以下,各主要行业中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均严重低于国家标准。另外,许多用人单位非法招收童工现象十分普遍。据调查显示,黄石外出务工、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就占到9%。

三、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空间的对策与思路

(一)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教育法规,统筹推进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严厉惩处中小学存在的巧立名目收费问题,确保免费义务教育的真正实施;在农村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宣传的形式多样化,并定期开设相关知识讲座,让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存在男儿上学,女孩养家等封建思想的农民,村支书要积极开展劝导工作。

2、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各地应以国家“两位主”政策为主线,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和完善。为解决公办学校座位不够问题,当地政府可与民办学校进行磋商协调,对愿意接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采取资助、减免收费等优惠政策,达到双受惠的结果。总之,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保障,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发挥民办校拾遗补缺的作用,确保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的全覆盖,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书可读。

(二)提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1、以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想读书又没书读的新增农民工和已进城务工的农村农民工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落实十七大中提出的“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与时俱进,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择业观。

2、在资金上,当地政府应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对农民工的培训费用进行多种方式的补助,改善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各级工会组织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的职责落到实处,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雨露计划”。

3、在培训内容方面,抓住他们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以提高他们整体综合素质为主,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为辅。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选择就业需求量大、实用性强、简单易学的就业技能进行培训,在培训专业职业技能的同时兼顾基础文化、法律规章、职业修养等多面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做到多而不杂,样样实用。

(三)确定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最低工资,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

各省市应结合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为农民工提供便利的举报投诉机制,加强监控,一经核实用人单位中存在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行为、以不正当理由加班的行为、拖欠工资行为,不仅给予严重的惩处,还要向社会公布。

(四)禁止招工单位使用童工,保护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认真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不定期得对各用人单位进行巡查,尤其是在未成年人出没多的地方进行严格排查;在放假期间、校实习期间,学校要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开展工作,禁止用人单位来校招生。其次,要在各个村开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宣传工作,让父母认识到让未成年子女打工的危害,为他们形成一道保护伞。最后,积极利用社会和媒体的力量,形成童工举报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五)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宣传力度,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工会组织要充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真正落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规。抓住新生代农民工的喜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设普法知识节目。各用人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修建图书室和文娱活动室,在农民工聚集地加强有关设施建设,方便他们看电视、看报、上网,同时定期要开展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开展普法知识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新生代农民工要抓住机会,认真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并用法。

(六)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社会保险覆盖面积

各地政府要确保当地企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用人单位要定期检查工作地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要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知识、工伤预防知识的岗前培训,出事后能为他们提供补偿、治疗等全面的工伤保障。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加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在退保时除归还个人上缴费用外,同时还应部分或全部退还企业缴纳部分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补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结算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