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06:06: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浅谈网络文化的建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工作方式、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师生学习、生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网络文化减少了大学生的沟通机会
网络所呈现的形式是人机对话,是一种虚拟环境,而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交往大多数是在这种虚拟环境下进行。由于大学生过多地依赖网络和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明显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人际关系也随之淡薄,这也就造成了对现实环境和现实生活的不适应,最终也就减弱了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1.2消极网络文化阻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信息交互的特点是虚拟性、即时性、快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这也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了挑战,多重价值判断标准、高度自主的个性化文化特征、参与主体的虚拟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校园价值观念的统合造成了冲击[1]。大学生容易受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和恶劣的道德观念的影响,对事物的认知造成错误的认识,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网络文化这一虚拟环境的存在也不同程度地减弱了人际交往的作用,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过分依赖网络而远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严重的则会有行为孤僻、情感冷漠等现象,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3网络文化缺乏创新
先进的网络文化和传统的校园文化没有做到完美的创新和结合,这就形成了与大学生的现实文化和思想越来越疏远的情况,没有起到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一是校园文化活动中对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较少。目前,虽然高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多数是通过公告、新闻、上传活动视频等方式作为前期和后期的宣传,但真正在网络上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活动中某些环节(如投票等)用到网络平台的却非常有限。二是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普及度不够。校园中举办的文化活动内容传统项目居多,与网络文化相关内容(如网络用语、网络文体、网络流行趋势等)则甚少。校园网络文化已经作为最主要的平台向大学生传播文化信息,帮助大学生如何进行社会交往。但是校园文化作用单一,并没有和高校所举办的文化活动相融合,在高校引导学生思想方面产生严重漏洞。
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策
2.1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校园网可以促进大学生和社会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同时发挥着教育、宣传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我们将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在一起,用健康、积极和正确的信息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腐朽的思想、落后的文化和各种消极的舆论进行坚决地抵制和有效的防止,以此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所以,高校应该采取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计划和规划,完善德育网站及各种信息平台,加强思想教育的作用,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2.2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第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是大学阶段。在此期间,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通过自我判断、他人反馈、观察他人行为等方式实现对自身的理性认识,并主动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意识的统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大学生在当今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正确看待身边的事物,实现大学阶段的健康成长。第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到网络文化教育中,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网内网外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将现实中的道德约束和规范设置到网络中,如建立实名制网络社区,注重培养大学生网络自律,提升网络道德水平,从而达到树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的目的。
2.3加强校园主流网络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主流媒体建设。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的网站中融入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把大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活动转换成网络的形式,并以现场直播或者是同步直播的形式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传播了运用新技术教学的理念。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既不受活动地点的限制,又能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并且慢慢地喜欢上这种形式。高校要想更多更好地获取大学生的各种动态就可以通过网络这种形式,这样既避免了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大,又能鼓励学生积极去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这样就形成了“好的活动形式—对大学生加深了解—更好的活动形式”的良性循环,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结语
高校要想实现校园网络和文化建设的衔接,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多样的信息和活动等形式,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网络文化体系。对于思政教育工作人员来说,更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对学生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寻找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肩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要提高自身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利用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要保持其综合性和系统性,协调学校师生集体的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维护。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作者:曹艳龙 王奇 王妍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其中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部校园文化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文中从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分析入手,针对性的提出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网络文化;建设路径
0引言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较大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各种“手机控”、“电脑控”,我们的行为与习惯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逐步的形成了一种网络文化。高职院校内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用户之一,其内部的校园文化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文化为一种外在物质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相关作用的结果。而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其位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准则或生活习惯,为人民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而产生的,而在高职院校内也存在网络文化,其面临的对象主要为高职院校内的师生,同时校园网络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渗透性与导向性。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在很多方面成为了校园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必要手段,并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并延伸了校园文化的内涵。首先,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远程视频教学技术等跟学生之间开展更为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些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必然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其次,高职院校中学生借助网络文化,有效的拓宽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层次,及时的掌握时事新闻,更好的丰富自身的大学生活。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顺利的进入社会、进入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随着网络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不断渗透,其在一些方面也给校园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一面,部分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差,长期沉浸在网络之中,浪费了自身的大好年华,蹉跎岁月,最终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另外,网络文化中也存在一定的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较为年轻,社会经验不足,不能够有效的辨别网络内容的对错,非常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导致违法犯罪情况的发生。
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
2.1领导应重视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当前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达到,其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往往是政策制度方面的束缚。因此,为在高职院校内构建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首先需要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其次,校园网络文化在构建的过程中,校园网络为其主要的依托,这更需要领导在政策方面的照顾与扶持。此外,通过构建出完善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高职院校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改革,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出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为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领导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2.2增强校园网络阵地的建设
校园网络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网络文化过程中,全面的增强校园网络阵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首先对高职院校内网络资源进行优化整理,全面的做到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在高职院校内形成网络合力,可在校园网上专门建立一栏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专栏,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奠定基调,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构建一批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年龄特点的网络栏目,具体实施时可围绕一些当前比较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等,开展正面的宣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认知理念方面的不足,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第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实现对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新,从而使传统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化、有趣化,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好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质量。
2.3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章制度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构建出完善的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校园网络文化规章制度的构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首先从本校的实际网络文化构建的情况入手,对校园网络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做好对应的监控工作,从根本上防止不良信息入侵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中。其次,应对学生的上网进行针对性的约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校园网络服务于其成长,而并非阻碍其进步。此外,应对制定的规定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出现的漏洞应及时的进行补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内相关人员,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抑制其不利的一面,构建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现代化网络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师生,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江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信息化管理中心
摘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推动高校校园不断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网络在方便我们生活、拓宽我们视野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政治信念、道德意识、传统价值观、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带来挑战。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明确定位,坚持引导,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网站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促使其健康发展,为构造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服务。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策
随着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发展,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网络文化。高校作为网络利用的聚集地,其形成的网络文化与高校传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便催生了高校特有的校园网络文化。但是,由于网络本身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校园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上述背景,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校园网络的利弊,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味,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校园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校园网络是高校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媒介
随着校园网络的日趋完善,网络这一媒介已经成为高校传播校园主流文化的主要平台,在思想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高校管理者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引人入胜的形式和健康向上的内容,努力满足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积极宣传和提倡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和调用技术手段,全力防范各种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二)校园网络提高了高校师生信息交流的效率
校园网络作为高校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高校师生通过网络可以最快地获取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及时进行任务计划和总结反馈,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促进高校工作的开展。教师通过网络可以与同行进行工作交流,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向导、管理引导、心理疏导、学术倡导和就业指导等。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扩展知识面,选修品牌课程,学习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
(三)校园网络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
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远程教学、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格局。通过新模式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从而使教学双方实现节约快捷地优化组合。
(四)校园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喜欢利用QQ、飞信、微博和博客等形式进行个性展示和信息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交际范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网络环境的间接性和虚拟性,面临多种心理压力的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倾吐不快、发泄郁闷,缓解精神压力,尤其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大学生,校园网络提供的虚拟交际空间为他们的提供了理想的交际条件,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是积极有利的。
二、校园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作用
(一)网络文化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开放的网络打破了国界和地区的界限,快捷地传递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往往与我们的基本国情和价值观念格格不入,严重干扰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进程。高校大学生思想单纯,是非辨别能力弱,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造成自身原有价值观念的混乱,严重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虚拟的网络改变了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模式,减弱了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隐藏在网络中的人们可以不考虑道德约束,完全暴露被压抑的人性,随性发表虚假信息、言语攻击他人等。网络的这种“隐蔽性”极易导致原本涉世未深、自我约束欠缺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道德约束弱化、意识形态模糊,最终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二)沉迷网络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某些大学生一直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整日沉浸在虚拟网络空间不能自拔,痴迷于网络游戏等,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满足自己对网络的迷恋,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甚至将学业抛之脑后,出现逃课、通宵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并放弃自己,失去自信,进而加剧学习成绩下降,再通过网络麻痹自己,逃避现状,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由于对网络具有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某些大学生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身体得不到休息,大脑神经中枢持续保持高度兴奋状态,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经常引起神经性头痛、视力下降、胃肠疾病等一系列躯体疾病。此外,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可引起关节综合征、腰背肌肉劳损和脊椎变形等。沉迷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要远大于对躯体的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感知觉降低和逻辑思维活动迟钝等心理病症诱发恶性循环,回到现实中会产生挫败的痛苦情绪和自我否定的消极体验,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旦强制停止其网络活动,便会产生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和严重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产生自残、自杀等意念和行为。为了通过上网达到精神满足,更有甚者会作出诈骗、打劫等违法乱纪的恶劣行为。
三、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发展进步的新趋势。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种种消极作用,从而回避甚至否定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正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沈杰先生所言,“网络文化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对它们进行把握和使用”。我们应该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与合理有效的管理,迎接新文化的挑战,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明确“一个定位”
“一个定位”,即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定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实现高校校园信息化的必经之路。高校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明确定位为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校园思潮,凝聚师生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传主流文化的阵地。
(二)坚持“两个引导”
“两个引导”,即对高校校园网络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引导。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符合国家规定和发展需要的网络管理制度,使校园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有章可循。引导经营者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手段,规范网络秩序,严肃上网纪律;通过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处理,坚决杜绝黄、赌、毒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为校园网络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针对高校校园网络的使用主体———大学生,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培养个人高度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防范意识,自觉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同时,还应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侵蚀,防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
(三)加强“四个建设”
“四个建设”,是指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网站建设和队伍建设。网络文化重在建设,只有科学地、合理地、积极地做好各个方面的建设,网络文化才能够成为高校校园先进文化的代表。一是硬件建设。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初具规划,较好的不仅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而且实现了有线和无线双网并行,进一步为师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一般高校距离实现全校园人人有机、个个在网的信息化校园还有一定差距,另外,校园网络还面临硬件更新换代、系统提升性能的问题。网络硬件建设仍然是校园网络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高校校园信息化的进程。二是软件建设。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色情、暴力及颓废消极信息和思想充斥其间,西方文化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为此,高校应积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宣传教育软件,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品位,宣扬中华优秀文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者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发文化教育方面的应用软件,使网络文化真正融入校园主流文化。三是网站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仅是“人机交互”的工具,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要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适时性特点,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辨析商讨,把网上的虚拟与垂涎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传播讲文明的作用,没有成熟的优秀的主题鲜明的网站是不行的。四是队伍建设。要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还必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队伍建设,要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相对稳定的要求,主动培养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好、熟悉学生心理行为的高校网络经营队伍。这支队伍,既有专家学者及时传播学科前沿信息,又有德育教师实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既有职能部门管理规章制度及政策的解释,又有骨干教师的答疑解惑等等。因此,一支综合服务、教育和管理多重功能的网络经营队伍,是校园网络文化向深层次、高品位发展的重要保障。身处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努力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积极充当高校网络文化的领跑者。要在坚持传统校园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培育网络环境下的新颖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从而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作者:吕亮 王香美 单位:滨州学院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在积极方面的影响:其一,延伸了传统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而有了网络以后,可以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远程视频教学、网络精品课程、网络在线教学交流平台等多种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其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交往空间。网络进入校园以后,现在的高校学生有了更多的渠道去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们的信息不再闭塞,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而由此带来的多种网络交流平台也在极大地丰富着他们的交往空间。其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高校学生的压力。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许多高校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局面,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压力又往往难以启齿,但是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缓释一部分压力,而许多高校建立的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又更好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网络文化也对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击。其一,网络文化弱化了传统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念。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是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然而,随着网络文化的进入,网络的多元性和虚拟化将导致部分师生对校园核心价值观念不置可否,甚至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度。其二,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只见网络,不见课堂。由于高职院校在高校教育序列的特殊性以及高职生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在我院心理教育平台上,因网瘾问题而在线咨询的学生占到了75%,而在每年的毕业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无法完成学业。其三,网络文化中的糟粕也在逐步腐蚀着校园文化。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各种思潮和言论会聚于网上,这些信息不乏反动的、不健康的、虚假的、消极和享乐的,面对这些信息,部分大学生辨别信息真假能力差,加之好奇的心理,极容易受到影响和鼓动,从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总之,网络文化有着双面的影响,如何兴利除弊,建设好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任重而道远。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1.领导重视是建设特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
换言之,就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园网络依托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校园信息共享,开拓校园发展空间。同时,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对加快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一是整合校内网络资源,统一管理,专门,形成网络合力,在各个站点开辟专栏,宣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建设一批受学生欢迎、影响力大、互动性好的网站,围绕一些重大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同时大力开展各种网络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三是思想政治课程网络教育化,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思想政治精品网络课程,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此外,促进大学生社团网络化,为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打造网络平台,利用社团网络开展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严格执行各项校园网络管理规定,同时做好网络行为监控工作,并在技术上严防死守,杜绝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校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的网络管理规定是良好网络文化氛围的保障,学生管理部门要和网络管理部门通力合作,认真执行各项规定,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上网时间,既要上好网,更要学好习。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增加网络管理设备,实时监控网络行为,及时过滤不良信息,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4.加强硬件和软件条件建设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在要求。
网络文化的发展以网络建设这个硬件为前提,没有网络就谈不上网络文化,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已建成自己的校园网络,但是在网络覆盖面积、网络吞吐能力、网络容灾备份、网络故障响应等诸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善,所以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建设。
在软件方面,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太懂网络技术,甚至部分老师对最新的网络互动软件不甚了解,而了解网络技术的部分老师又不懂思想教育工作,造成部分高校搭建了网络教育平台却没有教师很好地引导和推动。所以,要打造一只既懂网络技术又有一定政治理论修养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牢牢占据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同时积极开展关于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吕远东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