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

时间:2022-07-26 11:10: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问题:退耕还林成果的实施成效

摘要:

为了解决退耕还林后的粮食安全问题,2008-2012年间,壶关县在10个乡镇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实施规模532.4hm2,其中节水灌溉232.4hm2,集雨灌溉113.3hm2,改善沟坝地和河滩地156.7hm2,直接受益农户达1608户。通过项目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等级和生产力,增强了退耕还林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介绍了项目实施成效。

关键词:

沟坝地;河滩地;节水灌溉;退耕还林;壶关县

1基本情况

1.1县域简况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东南端,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相连,西与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相隔,南与陵川县接壤。境内山大沟深,石厚土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全县辖12个乡镇1开发区,总人口约30万人左右。土地总面积1013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83.3km2,占87.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威胁到生态安全,而且使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1.2项目建设背景1999年,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的政策,壶关县积极响应。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草),不但“绿了山”,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富了民”,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为农民拓宽了新的增收渠道。但是,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原本就比较少的粮田面积大幅度减少,给退耕还林区农民的粮食自给造成了一定威胁。如不解决这一问题,将会造成退耕“反弹”。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自壶关县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以来,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面积,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程度。根据退耕还林(草)政策,政府对农户连续进行直接经济补偿,农民的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但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部分退耕农户的吃饭问题出现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担心直补结束后生活难以为继。针对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土地上做文章,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配套适宜的水利设施,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行少种高产多收,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此,全省新上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壶关县位居其列。

3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按照“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使退耕户实实在在受益”的原则,壶关县在2008-2012年间,先后在树掌、店上、晋庄、百尺、黄山、集店、五龙山等10个乡镇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工程。项目实施规模532.4hm2,其中,节水灌溉232.4hm2,集雨灌溉113.3hm2,改善沟坝地70.0hm2,河滩地土层加厚86.7hm2,土地平整30hm2,直接受益农户达1608户。中央投资319.44万元。

4水利项目工程具体实施

4.1河滩地治理工程河滩地治理工程,主要分土层加厚和修筑护地坝两种,工程具体布设在晋庄镇的晋庄村,五龙山乡的朝阳村、程庄村,百尺镇的闲阳河村,树掌镇的汪流水村,共实施面积86.7hm2。河滩地土层加厚,主要是对土层薄且分布不均的河滩地实施垫土,一般选在距河滩近、土料丰富、地形开阔的地带,覆土厚度20-30cm,要求厚度均匀,覆土后的耕作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护地坝主要是为了防止洪水径流冲刷滩地农田而采取的一项工程措施,根据河滩的地形特点布设。设计护地坝断面为矩形,多采用浆砌石修筑,少量干砌石修筑,顶宽0.5m,坝高根据河岸高度确定,一般高度为1.0-2.0m。基础埋深取决于冻土层的厚度和水流对河底的冲刷深度,一般为1.5-2.0m。

4.2沟坝地改善工程沟坝地改善工程,主要包括土层加厚、土地平整、修田坎、护地坝以及上游修谷坊配套工程等,具体布设在晋庄镇的东郊村、徐家后村、北庄村以及店上镇的关帝村,共实施面积100hm2。沟坝地土层加厚要求与河滩地土层加厚类同。土地平整是针对里高外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采取里切外垫、取高填低的方法把地整平,达到小雨不出田,大雨缓慢渗,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达到抗旱增产的目的。田坎也就是地堰,主要用于无地坎水平梯田。实践证明,修地坎后可以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强土壤蓄水纳墒能力,配套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可减轻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和单产。田坎一般宽度0.5m,高度1.0-1.5m,高出田面0.15-0.20m,采用干砌石修筑。修谷坊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沟底下切,保护下游耕地。一般分土谷坊和石谷坊两类,坝体断面尺寸根据所在位置的地形条件确定。如在南沟村修筑的土谷坊,其断面为梯形,顶宽2m,底宽18.5m,坝高4m,迎水坡比1∶1.8,背水坡比为1∶1.5。也有根据当地石料资源丰富修筑干砌石谷坊的,一般坝高2.0-3.0m,顶宽1.0-2.0m,砌石时逐层向内收坡,坡比为1∶0.20-0.25。

4.3旱平地灌溉工程旱平地主要是修建小型水利工程,采用节水灌溉和集雨灌溉两种形式。

4.3.1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工程主要布设在百尺镇的韩庄村、西柏林村,黄山乡的辛村,集店乡的东关壁村、西关壁村和南皇村,共实施面积232.4hm2,铺设输水管道57.5km。该项工程全部采用半固定式管灌,其系统管材用量少,投资相对较小,且便于作业。灌溉系统由若干个轮灌小组组成,每个灌水区主管与所在村供水管相连,主管与干管基本按照传统的“王”字形布置,移动支管与干管垂直,并尽量与作物种植的垄向保持一致。主干管埋在地下,全部采用PE管,管径63mm,管道埋深1m;支管每隔50m设一个出水口,由1.5m长的立竿、闸阀和支管连接组成;立竿与支管用三通相连,出水口露出地面0.5m;支管尾最低处设渗水井,支管与主管相接处设阀门井,并安装闸阀和水表,以便于管理。

4.3.2集雨灌溉工程集雨灌溉工程主要布设在店上镇的固村、崔家掌村,龙泉镇的西堡村、石岩头村,晋庄镇的东山后村和十里村,共实施面积113.3hm2。打旱井287眼,蓄集硬化路面径流,对农作物进行补充灌溉。一般旱井单井蓄水容积30-50m3,井与井之间相隔40-50m,距离路面10m。一般井深7-8m,蓄水深2.5-3.0m,最大直径3.8m,底部直径3.3m,并设井台、沉淀池、进水管等配套设施。

5水利项目工程实施效益

5.1生态效益通过实施修地坎、护地坝、谷坊及平整土地等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农田的标准,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持土壤中的氮、磷、钾等作物所需养分不被流失,改善局部生态环境,降低干旱威胁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提高作物产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生态作用明显。

5.2经济效益通过实施滩地和沟坝地土层加厚等工程,有效地增加了耕作层的土壤厚度,改善了土壤结构,蓄水保土能力增强,基本农田质量得到了大大提升,增产显著。通过实施周期短、受益快的旱平地小型节水灌溉工程和集雨灌溉工程,可调整种植结构,当年即可见效。据调查,除种植粮食作物外,部分村还利用新建设施改种西红柿、豆角等蔬菜、经济作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据测算,项目实施后粮食平均单产可提高100kg/667m2,年增产粮食28万kg,人均纯收入增加2596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5.3社会效益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等级和生产力,增强了退耕还林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从而保证了退耕还林成果不反弹,保证了当地农民安居乐业,社会效益明显。

作者:靳雪丽 单位:壶关县水利局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摘要:从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后期产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着易遭受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危害、退耕农户积极性不高、造林密度过大、缺乏抚育等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及时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实行分类经营、建立退耕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推行GIS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扶持、带动退耕还林产业经济发展,将退耕地的防火、病虫害防治纳入到当地防火、病虫害防治体系中等对策。

关键词:安徽省;退耕还林;成效;问题;对策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安徽省自2002年被列入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范围后,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9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30万亩;涉及16个市84个县(市、区)的173.2万农户,下发各项补助资金105.4亿多元,平均每个退耕农户从中直接收入达3400元。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益

2.1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提高了森林覆盖率3个多百分点,优化了林分结构,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丰富和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了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取得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显著效益。以安徽大别山区来说,退耕还林前该地区由于砍树种粮,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0.0%。该区境内的岳西县,工程实施前全县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65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8%,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阻碍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退耕还林后,全县共完成退耕地造林15.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4.7%提高到70.5%,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015.7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2.2产业结构得到极大调整

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种植、养殖、加工、舍饲养畜、农村商贸、林产品种植加工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退耕农户因此走上了致富路。以歙县北岸镇新桥村为例,村民汪乃威承包800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创出了“以退耕还林为主粮食下脚料加工成饲料饲料养猪养鸡林间种草养羊养鱼禽粪返地育林生态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广德县誓节镇茆林村,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村栽种红壳竹面积已达3259亩,平均亩年产值由过去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余元,经营红壳竹年收入上万元的农户有50余家。

2.3后续产业培育得到加强

退耕还林带动了林业基地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林产品的加工和资源的增值增效。2015年,全省林业总产值2831.5亿元,是退耕还林前的十几倍。以黄山区为例,退耕还林竹类造林3.8万亩,形成6个“五千亩毛竹基地”、2个“万亩竹海基地”,15家毛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60多万根。淮北地区以杨树等用材树种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达1800多家,年加工能力320万立方米,年销售额50亿元,年利润5.0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成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4促进了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实施退耕还林以后,安徽省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景点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迅速增加,黄山、天柱山、九华山旅游业日益火爆。另外,随着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不断深入,周边地区的退耕还林户到景区务工、经商人数增多,退耕户的收入、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退耕还林特色林产品的销售也已成为安徽各地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亮点,纷至沓来的游客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物流、资金流,更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信息和新的机遇。

2.5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有效保护森林植被

安徽省从实际出发,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村沼气、太阳能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确保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以保护森林资源。如和县新建沼气池1668座,节柴灶25781座;庐江县新建沼气池16000座,太阳能13000座。

3经验与启示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是退耕还林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退耕还林工作一开始,安徽省就及时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时任常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由省政府副省长和副秘书长担任,省林业、发改、财政、农委、粮食、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在省林业厅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工程建设日常工作。各工程县也成立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机制,实行造林成效与政策补助挂钩。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群众一齐上的氛围。

3.2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程管理,是保证退耕还林质量的重要手段

安徽省相继制定了《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操作细则》、《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种苗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林权登记暂行办法》、《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实施细则》、《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年度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严把各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规划设计关。严格技术标准,细化落实技术措施,认真编制作业设计。二是严把造林关。从整地、苗木、栽植到管护,层层建立责任制,林业技术干部深入基层,跟班作业。三是严把中幼林抚育管理关。各地及时开展抚育间伐等森林经营活动,加强林木后期管护。

3.3严格造林质量,强化检查监督,是保证退耕还林高标准的重要措施

安徽省针对大面积退耕还林,2005年及时出台了《关于强化重点工程管理,全面提升营造林质量的意见》,成立了造林质量管理办公室,建立了营造林质量评比制度,负责对全省的造林质量实施监督,并在太和等五县(区)推行退耕还林监理制试点。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实行“县自查、市抽查、省核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并及时进行通报,对质优的提出表扬,质差的点名批评,并督促立即整改。

3.4明晰林业产权,做好确权发证,是保护退耕还林者权益的根本方法

安徽省自2005年开始,把林权证发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省成立了林权证发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退耕还林林权发证工作的通知》,两次召开林权登记发证专项会议。厅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并每10天通报一次发证进度,有力地推动林权发证工作。各市县也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及时部署、落实。林权证全面发放,保护了广大退耕还林者的利益,使退耕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3.5规范运作程序,及时兑现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保证

为规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安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省直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不定期对钱粮补助资金兑现情况进行抽样检查。各地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每年检查验收后,按照“五不准”要求,及时将国家补助款通过“一卡式”足额发放到退耕户手中,做到不变通、不走样、不流于形式,坚持按期张榜公布,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3.6加强档案管理,做好信访工作,是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安徽省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县以上建有档案室,乡镇设档案专柜,档案有专人管理,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乡镇四级退耕还林档案管理网络。省退耕办有专人负责群众信访工作,公布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还设立了厅长信访接待日。退耕办积极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处理好各种案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3.7优化林种结构,培植后续产业,是实现退耕还林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安徽省针对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开展了“回头看”活动。从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合同签订、造林质量、政策兑现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和要求,及时召开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黄山市将工程初期营造的3.8万亩经济价值较低的树种进行了更换和调整,全部选择竹子、山核桃以及经济价值较高的兼用性树种。石台县丁香镇通过开展“回头看”,在山茱萸林下种植无性系优质茶,每亩一年就有8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4存在问题

4.1退耕还林面广、树种单一,极易遭受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多数县退耕地块与农田交错,农作时焚烧秸秆对周边退耕地造成威胁,安徽省虽已禁止焚烧秸秆,但管理难度极大,在环保部2013年6月13日公布的全国秸秆焚烧分布遥感监测结果中,全国共监测火点165个,其中安徽占了111个,工程区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同时,树种大多数以杨树为主,占退耕还林面积45.34%,极易造成病虫害。

4.2退耕还林经济效益比较优势下降,影响退耕农户的积极性

没有取消农业税之前,加上粮食价格低,实施退耕还林比种粮更实惠,但现在退耕还林比较经济效益优势明显降低,退耕户积极性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种粮和农资补助不断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含金量下降,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补助已低于种粮和农资综合补助标准。二是安徽退耕树种中杨树、湿地松所占比例很大,在当前木材总体价格偏低的情况下,已严重影响了退耕农户巩固成果的积极性。

4.3部分退耕小班造林密度过大,缺乏必要的抚育

安徽省2005年以前退耕还林多数地块造林密度过大,郁闭度大于等于0.7的林分面积已达50%。密度大、郁闭度高极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不及时加以抚育,就会导致森林生长不良,影响经济效益。

4.4退耕还林管理方法传统,难以高效反映信息变化

安徽省退耕地块分散破碎,大部分工程县退耕还林信息量非常大,不少地方退耕管理仍使用1:25000比例的地形图和老图纸,多以位置示意为主,界限不准。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难以及时、准确、全面、高效地反映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变化,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

5对策

5.1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及时调整林种树种结构

应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抚育工作的技术指导,结合国家中幼林抚育项目,对所有退耕地块进行全面摸排,将抚育任务落实到村、组、小班。根据不同树种、不同林地和林木生长状况,对所有进入抚育间伐期,林木明显分化,枝下高达到林分平均高三分之二以上、林分郁闭度大于0.7以上的林分实行全面间伐。对生长衰退的林分,即时更换树种,以调节林分结构,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5.2实行分类经营,建立退耕公益林补偿制度

退耕户对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应对退耕还林地进行分类经营,将生态重要区位或生态脆弱区域划为国家公益林;将立地条件好,采伐和经营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危害的划分为商品林,种植如笋竹、油茶等兼用树种。纳入公益林的,国家应给予一定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纳入商品林的,各级政府应着力培育特色林业产业富民。

5.3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推行GIS技术的应用

安徽省退耕地块过于零碎、分散,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只对自己负责的小范围内情况了解,缺乏对整个县退耕工程全面管理,且有些地方管理队伍不稳定,衔接不流畅,给工程后期发展带来很多的不便。安徽省应结合林地“一张图”建设,逐步推行GIS技术在退耕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和研究手段。

5.4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带动退耕还林产业经济发展

安徽省农业生产条件较西部工程省有较大优势,目前全省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关键问题在于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成为一项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农林产品生产的制度政策。龙头企业的市场引导作用,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结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很好地解决了退耕户的稳定增收问题,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安徽省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对林业龙头企业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扶持,以加强退耕还林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与林农的联系,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示范性技术推广模式,引导农户积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退耕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都应给予大力支持。

5.5将退耕地的防火、病虫害防治纳入到当地

防火、病虫害防治体系中防火、防范林木病虫害现在已经成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针对退耕地块火灾、病虫害存在的隐患,应加强预测预报,建立森林灾害联防制度和应急反应机制,把退耕地块的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各地的防火、病虫害防治体系中,切实提高防灾效果,确保林火、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覆盖所有退耕地块。

作者:程光茹 单位: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谈退耕还林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摘要: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受到了广大退耕农户的普遍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退耕还林建设概况

宁夏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工程县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使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宁夏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上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试点阶段(2000-2001年),这个阶段国家下达宁夏退耕还林任务6.93万hm2,全部安排在水土流失及沙化严重的南部山区八县(含红寺堡);第二个阶段是大发展阶段(2002-2006年),这个阶段是退耕还林工程蓬勃发展阶段,宁夏抢抓机遇,加快了退耕还林的步伐,对全区范围内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严重地区进行全面治理,共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69万hm2;第三个阶段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以来,国家暂停了退耕地还林任务安排,但仍继续安排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并且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政策,设立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标志着退耕还林进入到“巩固成果,稳步推进”阶段,这一期间宁夏建设任务重点安排大六盘生态经济建设圈和特色产业带建设。2000-2013年,宁夏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87.03万hm2,包括退耕地造林31.40万hm2、荒山造林51.10万hm2、封山育林4.53万hm2,工程建设覆盖了全区除青铜峡市以外的21个县(市、区)以及自治区农垦系统,其中退耕地造林涉及20个县(市、区)及自治区农垦局的152个乡(镇、场)、1461个行政村,32.32万多退耕农户、153.02万退耕农民,人均退耕还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二、生态成效显著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宁夏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资源持续增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平均成林率在35%以上,已完成的退耕还林87.03万hm2,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0%。实施退耕后,2002、2007、2014年的植被覆盖情况监测显示,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度上升了31.3%,中部干旱带上升了12.1%,盐池上升了6.3%,同心上升了24.1%。地表植被覆盖的增加,也明显改善了土壤墒情。据自治区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近15a来,宁夏中南部山区0~50cm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在波动中呈逐步增加趋势,每10a增加1.64%,土壤水分含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二)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现象明显减少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三面环沙,是风沙受害最为严重的省区。根据调查,宁夏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36948km2(其中,水力侵蚀19723km2,风力侵蚀17225km2),2011年水土流失面积19619km2(其中,水力侵蚀13891km2,风力侵蚀5728km2)。11a来,共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7329km2,减少了46.9%。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退耕还林工程对治理宁夏恶劣的生态环境发挥的积极作用。(三)碳汇功能大幅增加到2014年底,宁夏退耕还林工程面积达87.03万hm2,按照宁夏退耕还林工程的平均成林率计算,现有退耕还林成林面积达30.75万hm2,每年最低可实现固定二氧化碳469.8万t,实现碳固定150.9万t,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88.4万t,节电471.2万kW•h,经济价值22.1亿元人民币。(四)冰雹、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使自然气候得以不断改善。根据自治区气象局统计,宁夏各地平均冰雹日数自1981年以来呈总体减少趋势。其中,1981-1999年平均冰雹日数1.2d,2000-2014年平均冰雹日数0.5d。其中,又以退耕的主战场—南部山区最为明显,减少1.4~4.4d。宁夏平均沙尘暴日数较1981年也呈显著减少趋势。2000-2014年,全区平均沙尘暴日数为1.2d,比1981-1999年平均值减少2.6d。其中,中部干旱带减少趋势更加明显,减少5.5d;盐池减少最为显著,减少13.9d。

三、经济效益明显

(一)政策补助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0-2014年,国家累计兑现宁夏退耕农户的补助资金75.21亿元(含粮食折款),退耕农民人均享受政策补助4916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成为退耕农户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国家核定宁夏退耕地造林面积为31.40万hm2,进一步改善了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了退耕农民长远生计问题。(二)后续产业资源不断扩大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宁夏新增柠条43.73万hm2、枸杞1.15万hm2、枣树1.23万hm2、仁(肉)用杏0.59万hm2、苹果0.27万hm2、葡萄0.31万hm2和杂果0.09万hm2。截至2012年底,各项产值超过18.76亿元;发展林草间作面积12.67多万hm2,每年可增加畜牧业收入0.83亿元;发展林药间作面积0.73万hm2,总产值近2亿元。

四、社会效益凸显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已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产量提高;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增长迅速,收益提升;养殖业比重不断加大,收入增加;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大户、农副产品加工营销等生产经营组织不断涌现,活跃了农村经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脱贫致富的紧迫感。(二)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由于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广大退耕农户生计无忧,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因此被广大退耕农民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扶贫工程”。(三)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和工程建设所呈现出的实实在在成效,宁夏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重要性,护林爱绿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促进了民风向善、团结友爱、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作者:师月英 单位:宁夏原州区林业局中河乡林业站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

【内容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保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我国展开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表明了我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越西县是在前一轮也就是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中就已经展开该项工程的试点区域,并且在多年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着重讲述越西县近年来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对其取得成效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越西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一、引言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区,与大凉山、小相岭相邻,介于东经102°20'~102°54',北纬28°18'~28°53'之间。越西县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84公里,整个县的区域面积为2255.473平方公里。越西县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域,1999年开始展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试点工作,截止到2015年,退耕还林完成的总工程量为25.3万亩,其中包含了封山育林、荒山配套、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涉及了全县40多个乡镇,200多个村、585个小班、退耕区域涉及到35652户村民。对于13.2万亩八年到期的田地,我国林业局进行了阶段性的验收,其面积合格率、核实率均为100%。

二、越西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生态效益显著。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有效遏制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使得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退耕还林,森林资源在不断的增长中,其森林覆盖率增长了2.25个百分点。工程建设实施之后,越西县泥石流、暴雨、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退耕还林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强化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整个越西县的环境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水平,并对改善长江上游流域的生态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经济效益明显。我国大多数县区人民都是靠农耕营收,多数情况都是广耕薄收,无法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展开,使得越西县的农耕户每年能够受益3432万元,该项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变了越西县农民的耕作传统,强而有力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多数农民都从农耕活动中脱离出来,改变了他们的生存行业,逐渐向加工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业靠拢,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及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走向致富的渠道,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1]。(三)社会效益有所展现。退耕还林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能够净化越西县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野生动物也会逐年增多。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增强了越西县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国家退耕还林工作的推动下,越西县人民积极响应并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习俗等方面向文明环保的方向转变,为越西县后期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过去,由于越西县农民受传统耕种方式影响,滥砍滥伐,最后陷入恶性循环,越砍越穷,越穷越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越西县的35653户人家一方面通过退耕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基础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在退耕后改善了产业结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也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广大干部下到一线与农民在一起工作、探讨、研究,广大村干部得到了农民的欢迎与认可,这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的政策得到了越西县农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提升了政府的形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越西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成效的经验与方法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越西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工程,贯彻上级落实的发展思路及政策,将退耕还林和促农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发展,保证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一)领导责任落到实处。为了全面贯彻实施退耕还林这项造福致富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县政府高度重视,纳入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进行全面部署。从试点开始,成立领导小组,同项目实施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与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绩效相互挂钩。同时,县政府与各级部门相互协作,发挥各自职能,工作人员之间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县财政局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筹措,保证资金能够用到实处;纪委加强对于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林业局负责贯彻落实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协调,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矛盾、问题积极应对,保证退耕还林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和实施[2]。(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1.科学规划。在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对村民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村民希望实行退耕还林工程,由此为实施该项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根据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政策要求,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意义和措施的宣传,使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深入人心,在舆论上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工程的科学管理,对村户的土地面积进行分户建卡,做到科学规划,在尊重村民的基础上,对田地进行重新划分,设定“四至”界限,使每户村民的田地能够相对集中成片。2.运用科技。种苗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基础。建立苗圃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对种苗严格把关。因地制宜,就近进行育苗选种,实现种苗的本土化与自给化,同时推广营养袋育苗,这也是越西县退耕还林工程中采用最多的育苗方式。坚持科技兴林,优化树苗种类,改变树种结构,按照相关技术规范,严格要求、高标准种植,提高树苗成活率,保证退耕还林成效。3.强化管理。为了有效改变成活率低的情况,越西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三分造林七分管理的理念,不仅要求越西县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还要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及时完成。(三)部署开展确权发证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相关要求,越西县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将相关资质认证执行,并提前统筹,及时部署对工作的要求。针对1999年试点而言,在2003年底颁发之前村户的确权证,在2006年颁发2003年的确权证,最后于2010年颁发2005年、2006年的确权证,截至当前,越西县所有的确权证已经全部发放到退耕村民手中,稳定民心。(四)广泛宣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了有效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国家出台了相关完善的通知,结合越西县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的意见。根据相关地区实际情况,对于凉山州以及其他不等的共计57个县区得到了每亩每年210元的现金补助,而当前针对于农户的退耕地补助也将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3]。同时越西县将政府意见积极传达到乡镇、村组,使得退耕村户了解国家政策,起到推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作用。

四、结语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越西县的生态环境,而且此项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越西县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经济产业结构有效调整与转变等等;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越西县人民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干群关系得到良好改善,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由此可见随着越西县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实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作者:姚兴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