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

时间:2022-07-26 03:49: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新的问题路径: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

[摘要]专业建设是评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文章通过协同创新的视角,结合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从师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了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职 专业建设 特色 突破口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高校办学理念,指高校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思想观念。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各自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并优于同类学校的专业,其特征是独特性、优质性和稳定性。2010年广西教育厅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并实施了“八大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体现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强弱,专业特色是高职专业能够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其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要建设有特色的高职专业,需快速寻找到突破口。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致力于特色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本文以其为例,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研究分析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某些规律,对指导广西本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广西高职院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的概况

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坚持“扶需、扶特、扶优”的原则,2011~2013年建设300个特色专业及600门优质课程,重点建设急需、特色和优势等三类专业点(以下统称特色专业),以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西政府对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广西财政厅专门设立了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项经费,2011年安排了2000万元支持项目建设。截至2012年,广西共将高职高专院校135个专业作为特色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几乎每个立项专业都在推行校企合作,但合作内容仍不够宽泛,局限在订单培养、共建基地、顶岗实习等方面。归纳起来,专业特色不明显是立项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寻找到突破口则是形成专业特色的关键。

二、特色专业建设引入协同创新的理念的必要性

(一)协同创新理念的主要内涵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协同创新”是指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观念转化为大学办学观念,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第二,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第三,提高办学水平是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第四,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保障。

(二)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特色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目前高职专业建设普遍存在设置杂乱无章、专业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缺乏特色等问题,迫切需要有科学的、先进的理念对其进行指导,以便能够迅速找到突破口,争取在专业定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取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也赋予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新的内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领域。高职专业建设强调要有特色,就必须通过协同创新,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立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各种资源转化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

三、协同创新理视角下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突破口

独特性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高职特色专业要具有独特的专业特色,就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在建设特色的师资队伍、特色课程体系、特色实践教学方案、特色社会服务方式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全力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一)师资方面的突破口

根据协同创新理念,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要素活力理念,将师资方面作为首要的突破口。首先要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素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了专业带头人制度,设立了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一般来说,适合的专业带头人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研素质、管理素质,但是对于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来说,对专业带头人的素质要求需要拓展与细化。有几种岗位能力与意识往往被忽视:一是专业带头人的市场跟踪能力。专业带头人应该有比较敏感的市场意识,随时能够把握产业发展带来的技术需求的改变、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服务方式的变化。二是跨行业沟通能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效的教学资源整合,光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凭借专业能力与相关的行业领军人物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建关系,是决定高职专业生命力强弱的关键,也是专业办出特色的重要突破口。三是专业品牌管理与传播意识。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不少高职院校都建设有比较有特色的、有实力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知名度却不高,原因是专业带头人只顾埋头搞专业改革和建设,忽略了专业品牌的管理与传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强调专业带头人在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必须联合企业做好专业品牌的管理和传播规划,抓住、创造机会传播自己的品牌,使自己所在专业在社会上享受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此赢得社会各行业更多的认可与帮助。同时,还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的兼职教师。专业教师的任务是落实执行专业带头人的工作方案。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一方面,对校内专任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方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因此,校内专任教师应自觉与行业联系,在课余时间多下企业、进车间,强化追踪产业发展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更加专业,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学校应该为企业兼职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促进他们在专业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

(二)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突破口

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通过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构建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又一突破口。特色专业要建立对应于地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课程体系,按照以“核心技术”为核心的总体思路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从职业分析入手,结合专业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按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必备知识进行能力分解,确定核心能力和对应的核心课程模块,并结合专业教学特点,配备各教学模块的主要课程,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要求与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并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始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与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广西产业、行业的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由企业专家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岗位确认、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由课程开发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界定工作任务内涵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要素,完成专业目标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最后由校企合作团队合作开发课程。企业真正参与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共同开发新的课程,融合区域内主干企业和行业的文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多方面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尤其是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方面,要求能反映地方产业生产实际,并体现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技术标准,从课程内容上体现专业的特色。

(三)实践资源方面的突破口

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保障,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地方产业构建开放式的实训资源平台。高职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校政企多方的深度合作,充分运用行业资源,以项目推动合作,构建了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开放式实训资源平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引进及实施的西班牙政府贷款、柳州奋达集团等项目,拥有了广西最先进的高精度工业实训设备及组织管理模式。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根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加强与桂林福达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柳工机械等10家大中型企业紧密联系,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则依托“企业进班级”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广西健康家园联盟、广西运德集团南宁银杉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内“广西健康家园联盟人才培养运营基地”“银杉设计工作室”,实现资源共享。这些实训基地既满足了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成为合作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除满足教学需要外,还能够承接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及社会其他培训任务。

(四)社会服务方面的突破口

引进协同创新理念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办学水平。高职特色专业的办学水平与社会服务是互为支撑的关系。因此,应善加利用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层、近距离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发挥特色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服务于地方经济。特色专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着重于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方面成果转化的同时,选择适合的社会服务范围和任务,形成专业独特的社会服务方式。例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酒店管理特色专业,围绕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开展了《活性鸡蛋复合粉保健品的研制》等30余项应用性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协同创新理念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培养

[提要] 随着经济和市场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用人标准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上岗就能做“实账”,入职就能独当一面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用人单位招收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标准,这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以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为引导,促进高职院校转变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观念,建立协同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实账”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实账”;能力;培养

一、协同创新理念的产生

协同创新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有关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协同理论。该理论认为协同是指在整体发展中各参与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11计划”)积极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形成协同战略联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三方的多元化合作,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对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协同创新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以协作、共享、集成、融合为方式,开展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深度协作,以培养符合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的新型教育理念。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的范畴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社会和市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已经从传统的“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会计专业更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会计专业的“实账”能力是指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能顺利地处理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对企业的经济数据进行有效核算和处理的能力,但这只限于狭义的“实账”能力;广义的“实账”能力则指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数据进行有效的核算应用,更要具备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个人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并运用这些数据和能力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成熟,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对会计人才“实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较高的“实账”能力的要求,解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会计实训为例,分析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的培养一般采用校内综合实训,暑期社会实践、校企合作、毕业定岗实习和校外实训的方式进行。近年来运用得比较好的方法是高职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些方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账”能力,但从总体上来说依然是各自为政的,没有将各种培养的方式凝聚在一起,没有形成有序的、系统的“实账”能力培养模式。

(一)校内综合实训安排的课时有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一般作为一门课程安排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课时控制在24~30个课时左右,在这个时间内处理完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从往年的实训来看,同学们都能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上交实训账套。但相对于很少接触企业真账的同学来说即使能按时完成任务也未必能完全消化;再者,企业的经济业务在一个会计年度里是前后贯通,经济业务与经济业务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呈现一定的规定性,单单只做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真账不利于学生通过企业的行业特点来掌握经济业务的核算规律。

(二)校内综合实训的演练环境与真实业务存在差距。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使用的账套一般是教材上的,而教材的出版和再版是有周期的,学校一般选定一本教材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使用一本教材,而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经济业务的;二是学生在校内综合实训中接触到的经济业务类型也是有限的。比如,一般来说学校会选择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来进行实训,因为工业企业的业务最具代表性。经济业务的类型相对复杂,而在国贸、电商、影视、旅游等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行业和企业对会计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三是实训演练所使用的账套与企业的真实业务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样的经济业务在不同的企业其处理方法可能会不一样,而学生具体业务具体处理的能力还欠缺。

(三)暑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有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会在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安排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相对较宽泛,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就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做会计。部分学生能在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里找到会计相关的岗位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但大部分的同学都是随便找个能敲章的单位或组织敲章了事,学校无法控制学生选择暑期社会实践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也就没达到。

(四)毕业定岗实习和校外实训难以控制。教育部要求会计学生进行与专业相符的毕业定岗实习和校外实训,并通过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平台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控制。但依然有大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校外实习的岗位是非会计专业的岗位,虽然未必所有的会计学生都要选择会计专业的就业道路,但毕业定岗实习和校外实训是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必须按照专业规划的要求来完成。

(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具备一支德才兼备、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既有学历和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培养出一群同样“全能”的学生。但在高职院校里刚毕业出来的新老师,本身自己就]做过多少“实账”,教起学生来说也就“无的放矢”;而有些从企业来的教师,虽然是具有“双师”的身份,但在学校工作时间一长,慢慢也会与社会脱节,手上所掌握的“实账”也会慢慢过时。再加上学校的教学任务重,大部分老师没有机会进行社会服务;即使可以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挂职锻炼,也因为时间短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六)高职院校“产学研”、“产学政研”的多方协同创新教育平台还没创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般的高职院校都有比较固定的校企合作项目,政府也给予了校企合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学研”、“产学政研”的多方协同创新教育平台还没创建,校企合作也不够紧密。高职院校培养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企业能参与的机会并不多,未能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利用协同创新理论,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利用协同创新理论,以高职院校为中心,创造以协作、共享、集成、融合为方式,开展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多方深度协作,提高会计学生的“实账”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创新、复合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建立会计“实账”资源库。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在签订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各种行业企业的真实、完整的经济业务收集起来,并整理成“账套”,制作成会计专业“实账”资源库,并且不定期对账套进行更新和修订;二是制作“实账”处理的微视频。会计专业教师应当分行业制作“实账”微视频,微视频要求短小精悍,关键能解决不同行业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内容不能与课堂的内容雷同,主要是针对动手操作的部分进行微讲授。

(二)建“实账”库的校内综合实训平台。创建校内综合实训平台,将“实账”资源库与“实账”微视频上传校内综合实训平台,方便学生随时进行校内综合实训,以学生进入平台进行操作的时间计算课时,并规定学生完成一定量“实账”的处理才能达到合格。会计教师通过校内综合实训平台对学生的“实账”训练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平台上可以实现线上师生互动。

(三)将集中的校内综合实训课时分散到整个学期。用校内综合实训平台对学生的“实账”训练进行管理和控制,将以前集中的校内实训课时分散到整个学期,促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入平台进行“实账”训练,并由学生自主选择企业的类型进行学习。以学生进入平台学习的时长计算课时,并规定学生在一定的学期内必须完成“实账”训练的数量。

(四)开拓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集中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校外实训。学校与不同行业的企业达成长远的合作关系,这些达成合作协议的企业要自始至终地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学生从第一次开始的暑期实践培训到离校前的毕业实习都要在这些达成协议的企业中进行,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企业中进行轮换。校企合同模式一定不是挂个牌拍个照就了事,而是真正让这个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学校培养学生,企业反哺教育。

(五)培养具有多种企业“实账”能力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学生在校期间“实账”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培养具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实账”能力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是培养一支具有“实账”能力学生的必经之路。现在一般学校的做法是督促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去企业挂职锻炼。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教师去企业不仅是挂职锻炼,还要进行必要的社会服务,比如每名教师必须有一个长期兼职的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既不与社会脱节,又能随时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带到课堂中去。

(六)创建会计专业工作室,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实账”能力。高职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越来越强了,能够独立承接一些社会服务。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协会对接,建立会计专业“会计工作室”、“内控工作室”、“纳税筹划工作室”,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学到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增加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学生在进行社会服务时随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的需求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会计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推动了会计专业学生“实账”能力的培养,而且企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使得会计专业的协同创新培养成为可能。以教育部“211计划”为引导,实行高职院校的学科、课程和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实行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账”能力,培养高级的会计人才,助推会计人才的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构建与实践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高职院校主导的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创新,重点在于构建校企协同顶岗实习平台及相关机制,并践行人才培养协同、学生发展协同和企业需求协同。在协同创新视域下,宏观上建立校企协同顶岗实习战略联盟,中观上构建校企协同顶岗实习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微观上践行校企协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关键词 校企协同创新;顶岗实习平台;运行机制;高职院校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1年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多数高校开始制定协同创新计划。如何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构建及实践。

一、协同创新与顶岗实习

(一)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类型

协同创新是1971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提出的,其结果是为了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此后,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到重视和深化[1]。当前,虽然学界对于协同创新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无论何种定义其基本内涵都指向创新主体以利益共赢为目标,以协同合作为方式,共同构成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系统,各创新主体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联系紧密的整体[2]。协同创新类型因主导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主导、产业组织和高校主导等。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按其合作主体,分为校校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和国际协同等;按其协同领域,分为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3]。

(二)校企协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发展到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直接参与的主体不仅有学生、学校,还有社会各个组织群体(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用人企业、社会组织等)。

顶岗实习的良好运行依赖于校企深度合作。顶岗实习通过建立校企协同顶岗实习战略联盟,确立各方利益共赢目标,明确行业、企业和学校三个直接联系的主体要素,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建立稳定的三级校企协同新型组织,由此构建顶岗实习平台及相关机制,并在该机制作用下,理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持续改进其运行方式,最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顶岗实习质量就会获得全面提升,见图1。

二、建立校企协同顶岗实习战略联盟

(一)价值观和文化上协同

由于各方在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形成了不同甚至潜在对立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因此校企需打破双方的藩篱,在价值观和文化上建立认同和包容,形成互赢的心理预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基于信任与交流的愿景协同

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各方对自身优劣势的准确判断,找准自己在创新中的定位,厘清各自的关注点,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效益有机链接。信任源于沟通,建立共赢模式下的相互信任,能最大程度消除交流中的信息损耗,最终使合作双方获得协同效应。

(三)风险与利益观念上协同

利益相关主体协商找准“风险与利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校企联盟,使得校企协作关系趋向长期、稳定和互惠,推动各方在资源共享上承担更多的义务,促进合作在风险共同承担和利益共同分享基础上进行。

三、构建顶岗实习平台及运行机制

(一)确立校企协同顶岗实习的目标

校企协同各方主要涉及行业协会、用人企业和学校,需要确定利益共赢的基本目标,即立足本地,面向区域,辐射珠三角及广东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二)明确校企协同顶岗实习三个主体要素

顶岗实习主要涉及行业协会、用人企业、学校三个直接联系的主体要素。

行业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却具备指导和管理企业的属性,是企业的上层管理组织。协同关系一旦确立,行业成为协同创新的决策主体,与学校在协同关系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用人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实体,其根本目的是追求经济利润。协同关系一经建立,用人企业则成为协同创新的保障主体,是顶岗实习的实施者,与学校在协同关系中组成紧密合作的整体。

学校是教学顶层的设计者,既是协同创新决策主体又是责任主体,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主导,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实现者。某种程度上,学校、企业是利益共同体。

(三)建立稳定的三级校企协同新型组织

在实施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顶岗实习涉及到不同利益目标的创新主体,这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跨组织关系,其中单个主体不可能获得合作的全部控制权,需要有新的管理技术和组织设计。可建立该组织机构的三级组织机构管理协同创新,同时在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

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成立校企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与行业领导任组长,校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企业分管生产的厂长任副组长,学校、企业相关部门中层领导及各二级学院院长为组员。委员会负责校企协同创新宏观统筹规划以及高层决策、政策咨询和创设校企协同创新环境等。通过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拟定双方协同创新促进条例,突破双方操作层面上的瓶颈,营造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规划二级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协同创新。

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在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领导下,成立由二级学院领导负责,学校与企业相关中层领导组成的校企协同创新管理指导委员会,进行校企协同创新中观管理指导,负责中层合作的协调和管理,出台二级学院层面加强校企协同创新的若干意见,制定顶岗实习运行管理等制度。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校内外合作单位联络接洽,由专人负责。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聘请校外专家参与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交流沟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室;邀请企业名师走进课堂,组织学校为企业开展培训、科技服务等。

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在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协调及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成立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由专业教研室、企业生产运行部门与企业相关基层组成的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事宜与顶岗实习密切结合,并将共同制定的顶岗实习计划落到行业工作计划和企业生产计划之中,在微观上指导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教师下企业和企业员工培训工作。

(四)校企协同顶岗实习平台运行机制保障

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配机制。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通过顶岗实习平台互动,激发企业合作的动力,在共赢目标作用下,依托行业及其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各类科技项目开发、人才培养和服务培训,创新合作形式,最终形成基于“持续合作、共同研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制度。

建立运行保障和成果转化机制。顶岗实习平台的运行是系统工程,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不仅需要在制度、管理和操作上建立保障平台平稳有效的运行机制,而且还需要借助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开展创新活动,并进行科技成果转让和孵化。

建立科学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顶岗实习平台是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式平台,平台运行过程中需要科学指导与管理,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通常需要协助第三方介入的绩效评价,按照明确的计划任务,加强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完成平台利益分配和人员考核机制的实施。

四、践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一)人才培养的协同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依托顶岗实习平台,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例如,与美容行业知名企业广东华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华好学院”,双方按照高素质、强技能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美容行业管理及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4]。“三双”即学生双重身份,教师双重角色,领导双重责任;“四跟”即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管理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在体制、机制上保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地内植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实践教学改革

双方为突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依托顶岗实习平台,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制定教学计划,协同构建“岗位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作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与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共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床学院”,实施人才“订单”培养,双方在“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训基地协同指导学生进行岗位认知、专业技能提高、创新创作能力提升,经过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考证和创新创业等环节,形成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外校、初级到高级、分立到综合,与理论教学紧密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5]。

3.监测体系改革

由于第三方人才评价机制缺失,人才培养结果难以监控和测评。首先,校企统筹规划委员会需要建立健全第三方人才测评的工作机制。其次,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需要重构测量和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指标体系。再次,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需要设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最后,将能力测评结果反作用于教学,加强人才培养。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通过与长隆集团深度融合,实施“前店后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以“准职业人”身份学习和工作,接受企业化管理。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与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合作建立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最终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测评。

(二)学生发展的协同

1.职业能力专修课改革

当今人才需求已从单一技能型向复合型高素质乃至创新创业型人才转变。为了适应转变,学校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作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抓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通过校企管理指导委员会参与开发开放式职业能力专业选修课程,融入企业用人需求和专业发展要求,围绕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进行一体化课程设计。在创新创业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计划实施、答辩验收等环节完成创新创业学习。

2.创新职业技能大赛

依托顶岗实习平台,与企业开展系列的技能大赛。校企实践服务委员会策划大赛赛项,大赛项目都源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贴近现实,企业深度参与大赛过程、学生参与大赛后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自发建立起课程与技能的横向联系;学校通过大赛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校企的协同创新。

(三)企业需求的协同

1.人力资源需求

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输送各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创新以人力资源为纽带,促进双方广泛的合作,双方遵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2.技术创新需求

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研发工作需要与学校合作进行,学校能够提供场地、设备等资源,使其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还能针对企业特定需求,直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通过采取校优秀研发团队进驻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或者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专门实训室和新产品研发及新技术再创新中心,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攻关项目《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探索与研究》,主持人:何静)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问题与路径:协同创新下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探讨

摘要:多元化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人才市场,为满足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不能忽视学生非专业素养的养成。依据现有高职院校“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从而最终适应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学生;多元化;社会实践;探讨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教育职能,创造育人的环境,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既要实现“职”的功能,也要体现“高”的义务。在提高人才质量的前提下,从职业角度探讨内涵建设,从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实现人才素质的职业化发展。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人才培养的必要路径。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更应该是综合素质的结合,突出个性的培养,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而保持下来的稳定的内在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依靠课程建设就能实现的,还要依靠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能力获得形成和发展。

一、协同创新下社会实践的概念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有两点:(1) 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2) 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因此,协同创新下社会实践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院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二、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思考

(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

高职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并非只是懂技能、单一发展的“工具人”,而应成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意见》进一步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些综合素质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这期间需要知识能力的转化与迁移,离不开个性品质的熏染等。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成熟发展取决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形成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品质。

(二)社会实践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社会实践是学校组织的,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路径,这实质上就是学习过程。[1]通过学生个体的各种实践,获得更多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式学习对学生来说产生更大的动力,产生自我激励,并自觉学习。这一学习过程学生是自愿的,能更强激发学习动机,激发积极性。[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具有学科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人才培养的整体实施活动中,学科教学仍是主要途径。高职学科教学提出知识够用,以实训、实习为手段的能力培养。[3]而这能力更多是专业能力训练,学生是被动接受,为获取学分迫不得已的学习;同时难以兼顾全体学生。而社会实践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项目化、专业化、基地化正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充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得以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高职院校多元化社会实践的路径

(一)协同社团活动

社团是社会成员的精神团体,获取精神支持的组织机构。社团活动是学生集体活动的主要方式,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学生自愿、自觉遵守,并以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约束各自行为,形成社会化的观念和自律意识,具有凝聚力、向心力。高职院校设立了各种类型的社团组织,其活动组织方式的灵活、多样深深吸引着学生,其存在意义非常明显。[4]以社团活动为基础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是让个体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持续性强调教育教学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为不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开设各种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还可以发展兴趣,扩大视野,增强学生课余生活的趣味。

以活动自主且丰富多彩为特点的社团活动,富有实践性和创造力优势,促进个体发展和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解社会的途径,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拥有自我展示的舞台。如科技类社团的潜心实验和作品展示,文体类社团的舞台表演和赛场较量,技能类社团的台上辩论与演讲,文化类社团的书画创作、展览等。个性得以展示,才能得以发挥,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民主、团结、协作的能力。社团会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会员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社团活动中,会员可以平等地交换意见,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权威,有较为浓厚的民主气氛。社团组织者从思维方式到开展活动的方式,都由依赖变为自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组织、社交、语言表达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体现了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团是一个联系情感的纽带,社团是学生在其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自发自愿组成的,成员彼此间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一吐为快,可以得到相互的鼓励与支持,可以使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逐渐消失。大学生的心理在社团中能得到真实曝光,通过社团组织,能比较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和思想困惑,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使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初就能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社团活动营造的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能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能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二)校外顶岗实习的协同创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推行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顶岗实习是课堂教师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学校安排学生在实际工作实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于让学生在岗位上完成工作职责并获取一定报酬的能力培养活动。学生在岗位中获得最新讯息,接受企业培训,形成丰富的实践经历,提高业务水平和岗位能力。实现融入活动的工作过程,满足职业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双赢。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突出,技能优势明显,满足青年学生多样化的要求。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可采取组织与自发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作为正常的“教学”活动,学生从中获得的体会更深刻,更有效的锻炼自身能力。在顶岗实习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工作技巧,找到职业岗位。

(三)校内专业实践的协同创新

以杜威为代表的活动教学论认为现代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为目的,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能力表现在相应的活动中。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离不开个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越多样,能力发展也呈多方面性。高职教育要打破狭隘的职业能力训练的壁垒,从传授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向可迁移的、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转变,即由单纯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5]

首先,要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训练自主学习模式。训练是关键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扩大技能的培训力度和培训时间。提高学生获取能力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科学的技能训练及完整的操作体系,以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进校后就实行分组学习、分组训练。小组活动渗透到每一次每个人的活动之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人们可以交流学习经验,传递学习方法,传播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补充课堂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兴趣的激发,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其次,要实行基本技能和专业职业能力训练。能力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主体主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高职院校需从整体发展规划入手全面铺开,才能实现教育的真谛: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淀成人格。

一是进行专业—职业的感性学习,开展职业倾向的引导教育活动是学生入学教育内容之一,真正进入大学后,他们才更多地考虑职业未来的发展前途。职业指导从进校开始,阐述各专业对学生提出近3年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与关键能力的要求,对本专业有更深的认识,专业思想基本稳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念。二是着眼于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组织好见习、实习、实训活动,就是让学生形成“看家本领”,才能建立创业基础,学校为技能的训练提供条件,支持专业技能的发展。对此,加强职业训练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技能要求;确定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开展技能比赛、文化活动节等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有意义学习,提高综合能力,这是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的关键。

(四)区域服务活动的协同创新

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推力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肩负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使命,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地方产业、行业加强联系,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提供广阔的空间,结合学校的优势和学生的专业特长,从不同角度分层次、分类别开出实践活动菜单,可通过举办社会实践活动招标会,与企业、行业联合,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实现需求与人才之间的“对接”。[6]学校可通过学生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当地的社会文化发展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合作单位可借助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技术革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训有关人员,掌握技术和市场信息。这种互利双赢的关系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和源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吸引兴趣爱好不同的同学们积极投身其中,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社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在奉献才智的过程中加速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五)人文教育活动的协同创新

完美人格的塑造依靠潜移默化,依靠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熏陶实现的。组织各种活动,加强人文素质熏陶。除了通过人为教育类课程的选修完成文化的渗透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大讨论、各种文体比赛、艺术节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打好知识基础与人格涵养结合,这是社会化的需要。人文学科教育把握学生基础扎实的同时,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教以做人的道理,形成既有技术又有修养的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