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时间:2022-07-26 05:01: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时事政治思想政治课教学:拓展农村中学生时事政治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能

摘 要:以本校高中学生时事政治学习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农村中学生时事学习状况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时事政治很重要,但苦于了解途径太少,信息太闭塞,学习效果不是很好。为此,在此指出在时事教育学习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途径和更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时事;视野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都以国内和国际上发生、出现的事件、事实作为背景材料。但我校作为贫困山区的农村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是附近农村的,这一地区的家庭情况如下:低保和无收入人员较多,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较差。再加上学校封闭式的管理,学生收集时政资料成了一大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以2010年重庆文综第30题为例,材料以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创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人们主观创作与客观基础的关系。又如第39题第6问以大型电影《孔子》在短短40天的贺岁档期,票房收入过亿元,助推了“国学热”,考查学生对于促进电影业发展因素涉及到的经济学道理。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如果不关心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出现的重要或典型的事件、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时事缺少应有的了解,做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对于农村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应该采取哪些方式和途径帮助他们了解时事,拓宽时事政治视野呢?

二、问题的解决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热情比较高,求知欲比较强,渴望交流,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点,但学习主动性稍差,对时事政治学习缺乏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理解能力欠缺。他们喜欢听老师讲结论,自己主动思考少,思维灵活性差,不善于提问和大胆质疑,急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因此教师要做到:

1.自觉充电,增强自身的资料储备

针对近几年来高考试题都以国内和国际上发生、出现的事件、事实作为背景材料的趋势,教师要不断学习,自觉充电,积极研究高考试题,及时把握时政动态,关注重大主题,整合时政资源,形成一定的信息搜集和编辑能力。

2.注重课堂教学效能,让“时政教育”贯穿高中教学的全过程

(1)充分发挥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的作用

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新闻,使他们了解舆论的导向以及党和国家的立场、观点和看法,明辨是非,培养一定的政治意识。并要求学生对该事件进行评论,拿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高三学生要学会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点(经济、哲学、政治观点)对时事进行分析,一位学生分析不到位的由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运用分析能力,使之逐步与政治课的能力要求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加强时政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和重视时政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合作精神,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高三学生使用的仍然是旧人教版教材,课本上很少涉及时事问题,政治教师有必要把时事教学融会于课堂教学中。时事素材内容要精选,要摘取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能反映国计民生、纵横天下的大事,使学生能从中了解形势、认识国情、关注国际;渗透要深刻,要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利用时事现象的生动具体的优势,结合学科的主干观点加以分析归纳总结,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会贯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注重时事教学与新闻媒体相结合

随着目前新闻媒体的发展,获取时事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可以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关注》、《经济半小时》等具有一定权威性、专业性、地域性、生活性的媒体中选择科学性、学科性强的时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加工处理。

三、问题反思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时事教学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重庆市历年高考试卷来看:高考试题的鲜明特点之一是紧密围绕时政热点。因此,教师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具有时代感、时效性的鲜活材料,重点拓展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巫山县官渡中学)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那么,如何结合时事教学、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 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导语如何开启,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我在上《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一定认识许多明星吧?有一个明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现在成了‘富婆’,她就是刘晓庆。可是她由于长期偷税、漏税,数额巨大,已被公安机关逮捕,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你知道偷税、漏税为什么犯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公民纳税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就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好吗?”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让学生收集整理时政资料进行要闻

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愿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二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学生必须学会在读和看中摘录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要闻。新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同学进行新闻,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在学生要闻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通过开展新闻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动口(口头表达)、动脑(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 举办时事专题讲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只是以传播课本知识为己任,而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引进课外知识的教学。时事热点、焦点虽是课外内容,然而常常也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政治课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讲解,而举办时事专题讲座就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在党的“十七大”和两会召开期间,我为学生作了“十七大专题讲座”和“两会专题讲座”。这种把学生学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教学,使学生对国策的关注、对社会的关心进一步深入。

四、 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讨论式学习

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如何去挖掘,不是完全靠教师,而主要是靠学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文字,作为练习题的形式交给老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总之,教师必须有创新的实践精神,教师必须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谈时事政治与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要:艺术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有其特殊性,承担着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重任。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艺术学校的特殊性,将时事政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其教学意义深远并行之有效。因此,应探讨在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中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艺术学校;时事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

中等艺术学校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基地,思想政治课是艺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承担着“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任务。学好思想政治课对于提高艺术学校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个性都很有帮助。思想政治课在艺术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期望和实际效果与社会现实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改进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激发艺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成为艺术学校政治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根据在艺术学校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认为将时事政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以时事政治激发艺术学校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是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艺术学校政治课教学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的时事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果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时事政治教育,将时事政治教育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恰当地引导学生,甚至于在学生课余时间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时事教育,这不是一条提高政治课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吗?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更适合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由于艺术学校专业的特殊性,艺术学校招收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一二岁到十六七岁之间,文化课课程跨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培养方向不仅是就业,还包括高考升学。因此,大部分艺术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均采用普通中学的教材,但是授课课时却远远少于普通中学。再加上艺术学校招生主要强调专业特色,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造成学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慢慢也就导致艺术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忽视、轻视德育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这些抽象的知识与艺术学校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吸引学生。将时事政治与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地引入时政教育,会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时事政治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政治材料之中。利用时事政治材料更易于将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感到更加直观。例如,在讲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教师可通过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成功举办国庆60周年庆典以及成功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等时事材料,用活生生的事实感染学生,让富有时代感的知识占据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

有助于艺术学校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时事政治知识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让政治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利用好时事政治,可以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动具体,把握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艺术学校的学生是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从小就进行专业训练,受专业影响,艺术学校学生普遍重技术性的东西、轻理论性的东西,重具体的东西、轻抽象的东西。他们更多地关心娱乐新闻、文艺界的事件,很少关心时政新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关心国家和社会,关键还是要靠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常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现在的艺术学校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当今时代,网络的发达,手机的普及,报纸和电视的司空见惯,使得如今的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小事,关注好奇之余,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如果恰当地将时政新闻联系到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视野开阔了,既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也有利于艺术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助于艺术学校的学生准备高考 近年来,中等艺术学校的毕业生除少数就业以外,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参加高考,升入更高的艺术高校继续学习。也就是说,现如今艺术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要参加高考,政治也是他们参加高考必须面对的内容。怎样让艺术学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通过高考,取得政治课考试的优秀成绩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政治高考说明已经明确规定,高考试卷必然含有时事政治的试题,近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一直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内容,时事内容占有几乎固定的分数比例。同时,试卷中各种题型的背景材料甚至选择题的题干,也越来越趋向于挑选能联系时事的漫画、文字和图形表格等。“得时事者得天下”,已经成为政治课备战高考的主导思路。所以,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时事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艺术学校政治课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学校思想政治课融入时事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举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活动 艺术学校的学生不是天生地不关心时政新闻,关键是要恰当地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开展“新闻播报”活动。也就是每节课在课堂上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播报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前教师要明确“新闻播报”活动要轮流安排,明确一个人主讲,并准备资料,全班学生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主讲人提供信息和整理材料。这样一人播报,多人帮助,全班资源共享,全班学生受益。这种形式开放活泼,短小精悍,信息量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就像是一个小舞台,可让学生在文化课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非常适合艺术学校学生善于表演的特点。举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活动,不仅可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师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定期组织“时事政治专题课” 当国内或国外发生了重大事件后,当党中央了重要的政策后,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积极向学校申请开设专题讲座,对艺术学校学生开展时政专题教育。比如,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学校的学生就是将来的文化工作者,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艺术学校的学生是紧密相连的。学校可以针对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专题讲座。再如,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上海世博会的举行、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等,都可以通过时政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及时领会重大事件的精神实质,同时深刻地体会到及时了解时事政治的必要性,彰显时政教育的德育功能。

开展“学生时事评述”活动 学生时事评述就是让学生针对十分感兴趣的新闻、热点开展评述,主要是学生阅读时事新闻、结合新闻背景尝试对时事进行深度讲解、点评。这种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难度可能会比较大,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可以不追求全面,重点在于将时事表述明白,只要求简单评述。而高年级学生经过多年训练,则要求评述不仅要全面,还要条理清晰,最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等。这项活动可能会因为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同,导致时事评述的效果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下指导,课上补充,对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实践证明,学生时事评述活动既有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也能够使政治课生动形象、充满活力。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也可使学生具备比较健康的政治头脑,使学生终身受益;不仅可使学生学到和巩固课本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养成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事情的好习惯。学生越了解时政新闻,对国家前途和党的领导的认可度就越高;学生越了解时政新闻,越容易将眼前的学习生活与未来的国家建设联系起来。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事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探微

现阶段的时事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流于形式,学生到考试时强迫记忆一下老师列出的重要时事,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时随意性较强,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时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两种状况,必须改革和优化时事政治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课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素质高、文化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四有”新人。基于这一认识,我校针对实际,就新形势下的时事政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优化,作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的做法是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 。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政策的正确性和出现不少问题的关系。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肯定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但改革开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明显和潜在的问题。教师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然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引入不当,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时,首先,对一些涉及到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应阐明党和政府政策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样,既可以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这些问题,并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弊病,和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些严重腐败现象,也应比较客观地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分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主流和支流,树立辩正的思维观念。

第二,正确认识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关系。正面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符合执政党、政府施政需要以及符合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需要的时事政治教育。正面教育能够振作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反面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执政党、政府施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育。反面教育能够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并以此为耻,激发斗志,力争改革现状,但容易使学生看不到希望而丧失信心。因此必须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具有危机意识,以便给学生正确导向。

第三,正确认识教育目与教育目标达成度的关系。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任务,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学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时事政治教育,从学校实际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礼仪规范和文明准则均列为教育内容,教育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向身边的人和事学习。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还要看实效,不能只以开展的活动多少、找学生谈话的次数为评价标准,应重效果、重实绩。

(二)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第一,与宣传方针政策结合。利用时事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绩效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学生的精神中来。一段时期,在学生中出现了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单薄;个人物质享受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减弱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向学校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利用时事政治课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讨论党的“十六大”精神,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第二,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的普及,社会对青少年影响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程度也越来越深,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负面影响。同时学生对社会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常常会通过各种途径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变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上种种复杂现象未能深入了解,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用社会积极面来激励学生,另一方面也要用社会消极面来警示。

第三,与校内的先进典型结合。首先是通过评比“十佳学生”,树立正面典型。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坚持评比“十佳学生”,并将“十佳学生”拍成照片,配上其先进事迹,在玻璃橱窗中展出,做到以典型带动一般,促进全面发展。其次是举办事迹报告会,弘扬正气。学校利用校内和社会上的一些典型事例、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扩大教育影响,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第四,与社会热点结合。时事政治教育自然离不开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假如能够抓住时机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教科书”,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接近现实,明白道理,激发斗志。如 2003 年 10 月 16 日,我校全校停课收看了“神舟”五号的成功返回,收到了极大的教育效果。看完电视以后,同学们一个个扬眉吐气,信心倍增,爱国情绪高涨,都想为报效祖国而作大贡献。

第五,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学校常有学生说“九年寒窗,高中渺茫,大学无望,职中混混”,认为自己前途暗淡,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对前途丧失信心。针对这种心理和状况,我校对全体学生加强了小康社会人才观的教育,使学生们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像钟南山那样站在抗击“非典”前线的中科院院士,也需要像叶莘那样的普通护士;提高科技可以成才,做普通劳动者也可以成才;田间、车间可以成才,竞技场也可以成才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各自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教育,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大增。

实践证明,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时事政治课教学,确实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