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7 05:13: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传播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青年“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青年的辩证统一。总结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认识前提、理论依据、传播过程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及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目标方面的特点与需求,强调传播者控制角色思维的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的首要选择。并从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对象多质化、传播内容时代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效果可控化的角度,提出关于培养意见领袖、把握受众特点、创新话语体系、畅通信息反馈、丰富传播媒介等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策略思考
作为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要想赢得大众,首先就要赢得青年、凝聚青年、武装青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历史地位,赋予了当代青年神圣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基于这种理论和现实前提,我们不难导出一个基本命题: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助推力,直接关系到青年成长,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是影响兴衰存亡的国家与民族高度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基本内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理论课题,是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锐利思想武器的时代使命,更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使之符合青年接受特点和规律,为广大青年所理解、接受、掌握、铭记,从而有效地武装青年,成为青年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并发挥青年的创造才能和智慧,成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创新理论,即青年“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青年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1]青年“化”马克思主义,是指通过马克思主义与青年的接触,获取青年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富于创造的思维品质,并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辩证发展的理论品质,使马克思主义生命之树常青,这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动力与源泉。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青年“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品质。马克思主义“化”青年,是指用鲜活的、富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的思想,用符合青年特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青年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青年思维品质与思维方式,并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外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指导青年进行创新实践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基本历史经验
1.认识前提: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和希望。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始终把青年看作革命事业的未来、执政党的基础。从世界范围的政党来看,青年知识分子是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构成,是党的执政事业的推动者、继承者。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认同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党获取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青年始终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重要构成,是党执政事业的重要推动者、继承者,也是敌对势力争夺的重点对象。重视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陆士桢等认为,应从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青年发展,青年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3]
2.理论依据: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 “结合论”把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认识提到了党建高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渊源,在历史发展层面,对指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目标和归宿。
3.传播过程:互化传播。灌输和接纳是马克思主义“化”青年的重要途径和内化过程,推进理论创新是青年“化”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化”青年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双管齐下,是“理论灌输—思维接纳—指导实践”的循环过程。首先是向青年输入外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广大青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4]这里用“灌输”这个概念,是广义上的,具体输入的渠道和方式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是青年根据自己思想和思维特点,接受、领悟马克思主义,并寻求与自己行动实践的结合点,也是青年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体系,并具体用来指导实践与行动。
在青年“化”马克思主义中,其一,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推广者。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受众,学习、掌握、领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大众化的重要传播主体。其二,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承和创新者。青年是最为活跃、最富创新性的社会群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行为实践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持续注入新鲜内涵。培养青年领袖是马克主义青年化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对青年成长的成功引领,正是其理论指导实践成效的最有力鉴别和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青年时代都经历了一个由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到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由一个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逐步成长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这个历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蜕变与升华的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传播模式选择
(一)传播学语境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特点
传播主体。面对社会思想深刻变化,青年思想更加活跃,如何通过教育引导,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刻地指导青年世界观与方法论,面临着新的挑战。遵循青年心理发展形成规律和思想意识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能有效实现当代青年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的时代重任。
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的内容,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5]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从内容、过程等不同视角着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等三个方面,辩证统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整体性[6];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创新等纵向进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从运用辩证思维全面地把握、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从领悟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的基础性前提。
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渠道,这里指传播媒介。当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渠道高度集中,主要是组织和机构单向传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系统体系及青年的特点而言,传播渠道不健全,传播中干扰多,传播信息灵敏度低,失真度高,传播渠道对青年的覆盖面相对有限。就传播方式而言,灌输性传播占据了统治地位,受众反馈不够畅通,效果难以把控。当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主要以灌输方式进行,青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双向反馈、平等对话、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交流严重匮乏。
传播目标。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当代青年在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下,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在经济大崛起、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新时期,如何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青年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达到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统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内化为青年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并外化为实践行动,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当前目标。适时准确、全面合理评估传播效果,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传播模式选择
1948年,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了什么效果。这就是著名的“5W”传播模式。 结合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传播问题,这五要素分别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传播主体(集体、社会组织机构、社会个体)、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渠道(宣传培训、教育教学、社会活动、大众传媒)、传播对象(青年)和传播效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效)。
三、传播学语境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策略
(一)培养意见领袖——传播主体大众化
传播主体能否大众化直接影响和关系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深度、教育广度和内化与外化速度。培养意见领袖无疑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主体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在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
纵向视角:教师的意见领袖作用。从学校教育的渠道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的基础性途径。学校是青年学生接受知识、进行思考、形成观点的重要场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教师是学生的信仰引航者,是学生思想启蒙、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意见领袖。教师的信仰对学生的信仰具有强烈的正面引导作用。
横向视角:青年领袖的传播主体作用。青年领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掌握并支配该群体各种关系和资源,设计并促成实现该组织群体生存和发展范围的资源拥有者、决策者、带动人和监护人。[7]青年领袖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的民间领导力量,在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过程中,对普通青年的发展趋向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前喻”作用。按照Troldahl双循环信息传播模型理论,青年领袖在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中能引领和主导带有特定信念与行为影响的信息在社会中流动。梅尔文·德弗勒对新时期的新闻信息传播进行过细致的分析,认为青年领袖在口口相传、行为示范的信息传播方式方面独具优势。
(二)把握受众特点——传播对象多质化
“大众”从来都是多质的,有史以来,便不存在完全同质化的大众。[8]从“现实的人”出发,我们所讲的“青年”,是以“多质”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着的,在思想观念、政治信念、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意识、法治观念等方面的实然状况和特征方面均有体现。
青年的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诸多方面。青年要实现这种全面的发展,必须有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支撑。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3]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不够准确,接受和理解方面较为教条,尤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综合解读,可能也是当代青年缺乏的追求信仰的精神。
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状态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的独立性、选择性、复杂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少青年人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理想信念务实化、功利化日趋明显。二是政治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社会问题,客观上使青年的成长环境异常复杂起来,一些人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存在一些片面的、模糊以至错误的认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高。三是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波动性和矛盾性。相当一些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部分青年不注重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对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缺乏认识,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组织纪律性差,是非观念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三)创新话语体系——传播内容时代化
从传播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指向最广泛的青年群体;从时代环境上看,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处在思维活跃、文化繁荣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是当代青年深层价值秩序位移和重构的过程,是当代青年思维方式塑造和观念重塑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要克服理论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时代、远离青年的问题。通俗的语言符号、时代的话语体系、鲜活的实践内容,不仅符合青年的接受特点和文化倾向,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内在品质与必然逻辑。
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符合青年特点的话语体系,并不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否定,更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摒弃,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外在形式和传播载体,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话语体系的大众性。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话语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符合受众的思想方法和接受特点,风格简明朴实。那种动辄照搬西方语言,那种张口‘蓝色文明’、‘普世哲学’的抽象说教肯定无效,那种不着边际的过时说教不会激起人们的接受热情,那种貌似深奥的牵强附会的联系必然失败”[9]。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话语体系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鲜活的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实践性。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与发展,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资源,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建构符合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三是强调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话语体系的年轻态。符合青年的兴趣取向、适合青年的接受特点、满足青年的发展需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年轻态的前提性原则,信息化、网络化、时尚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年轻态的基本特征,平等对话、思想碰撞与交流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年轻态的基本传播方式。
(四)丰富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应该能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通过各种文化样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化青年”和“青年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10]
传播方式多样化是信息化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除传统的“社会大课堂”和“学校小课堂”外,大众传播媒介是重要的传播方式。施拉姆认为,在社会变革时代,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这一变革的代言者,而且是这一变革的促成者。大众传媒能促进社会向新的风俗行为,乃至向新的社会关系过渡。“媒介是一股解放的力量,因为它们能打破距离和孤立的藩篱,把人们从传统社会传送到‘伟大社会’中。”[11]大众传播媒介是当代青年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12]。此外,网络已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大众传媒承担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提供娱乐、传承文化、教育监督等诸多功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大众媒介的诸多功能才得以实现青年化的。第一是印刷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和书籍等,这些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重要的宣传媒介。第二是电子媒介。主要有电影、广播和电视等。第三是网络媒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传播环境,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提出了新课题。网络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
(五)畅通信息反馈——传播效果可控化
传播效果就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就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而言,其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对象的变化,即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与外化情况;二是传播环境的变化,即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在青年群体中产生的影响、氛围的总体;三是理论本身的创新,即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化过程中自身的发展、完善与创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过程动态与目标状态双重内涵的统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为保证其按照科学决策、正确的预定目标和既定任务有序协调地运行、发展,并保持正确的方向,就需要构建灵活科学的调控机制,以便适时对传播过程进行调控。
反馈是意见信息从受传者或目的地传回给传播者或信源,以帮助传播者调节此后的信息输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反馈机制是指以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的目标体系为准绳和依据,将青年化传播过程呈现的态势与其相比较,并以特定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传播过程和态势,确保沿着与既定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传播路径运行,并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构建良好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反馈机制,首先要获取青年的反馈信息,包括青年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评价,以及传播效果的评估。其次要获取社会的评价信息。评价的内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为青年的掌握和接受程度,主要从量和质的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再次要从理论自身发展目标和创新轨迹获取传播情况的反馈信息。主要评估青年化传播过程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自身发展逻辑;是否对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给出了解释,引领了青年成长与发展;是否从实践的层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年轻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对传播学的影响非常深远。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霸权理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文化研究学派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本文主要探寻了文化研究学派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承与发展,认为文化研究学派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秉承的二元框架,也不同于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而是跳出二元框架,逐步打开了自己的新天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学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经典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影响了欧洲传播学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霸权理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文化研究学派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我们有必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传播学中的贡献,以便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
一、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经典的二元框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提倡:“在任何社会,获取生活必需的基本资源的不平等,不可避免的造就了引起社会冲突的文化。”这句话批判了社会的不完美,需要加以改变。在经济基础方面,没KESI区分了资本家和工人,并指出资本的力量使资本家能够剥削受众,获取更多资本以便扩大再生产。为了维持剥削,他们使用暴力压制的手段。形成了国家。
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军队、法庭、政治制度、学校、教会成为资本家的保镖,通过各种手段影响人民,压制人民的反抗。其中,大众媒介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同样起到压制大众的作用。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经典思想,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文化工业论等一系列理论思想。传播政治经济学同样秉承“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二元框架,提出受众商品论、文化帝国主义等一系列独到看法。阿尔都塞本质上仍然持结构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暴力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对民众产生决定性的控制作用。霸权理论走出了决定论的藩篱,开始关注民众的能动性力量。然而,完成彻底的转向的,还是文化研究学派。
文化研究顺着葛兰西再进一步①。他们深度挖掘了意识形态作用机制。众所周知,媒介对受众产生影响的渠道是文本。通过文本(文字、图像等等)传递信息,信息到达个人之后,还得经过人的解读。即“传播者意义编码文本解码受传者意义”的过程。弗洛伊德最早研究了意识形态作用机制。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决定了前意识,而意识形态影响了潜意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带有一定程度的潜意识决定论色彩,意味着人无法抵抗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潜意识。但该理论因为过于绝对而遭受批评。
文化研究早期学者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影响。但已经发现文化并非精英主义的特点。仍然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二元框架的角度来看,威廉斯提出“文化唯物主义”,多少有一些经济基础决定论的含义。但他也提出了“文化即生活”,意识到文化并不一定是由上层建筑所控制和影响的。“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集合。”因此威廉斯转向了葛兰西的霸权争夺思想,认为文化不一定是完全受到统治阶级的控制,而是有反抗的余地。
霍尔就此扛过研究意识形态作用机制的大旗。霍尔认为,意识形态是否起作用,应当和受众的解读方式联系在一起。受众存在了反抗的余地。在《文化、传媒与意识形态效果》中,霍尔充分肯定了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基础上,霍尔进一步指出:大众媒介是主要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但霍尔同时认为,意义在解码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因此,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悲观论点不同,霍尔认为受众的反应不是被动的,可能以自己的方式对“统治话语”加以解码。在《电视话语的制码与解码》中,霍尔指出,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分为三个阶段:制码阶段: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节目原材料的加工阶段;成品阶段:节目完成后,“意义”已经注入节目。此时意义以语言和规则的形式客观存在,尚未被解读;
解码阶段:观众必须解码才能够获得意义,否则观众就没有消费。在观众解码阶段,霍尔提出观众有三种解码模式,即“霍尔模式”:偏好阅读:受众以编码者预设的意义来解读信息,制码意图与解码意义完全一致;妥协阅读:讯息编码与解码者讨价还价,观众与支配性的意识形态始终存在矛盾;对立阅读:尽管观众看出电视话语制码的意义,但是观众故意解读成其他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霍尔模式已经超脱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决定论的含义,开始走向了关注受众的解读与反抗的层面,开始跳脱出二元框架之外。
文化研究的另一位学者大卫•莫利创新的使用了民族志研究方法证实了该观点。早期的《举国关注》研究采用焦点小组座谈、团体访谈的方式,得出阶级立场决定解读,和文化唯物主义的含义相近。但莫利使用民族志法进行了家庭电视研究,将研究从访谈的“非自然语境”转向家庭的“自然语境”;对受众解读意义从“阶级向度”转向“性别向度”。他深入家庭内部,分析家庭环境中权力的性别化并得出结论:家庭中的性别不平等关系对受众的解码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除了“阶级立场”这种因素之外,“生活情境”也是解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霍尔的三种模式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游离于二元框架之外,从生活情境而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角度关注媒介内容的解读问题。
思想最激进的,是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费斯克提出“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电视节目作为商品,生产和消费是两个经济系统: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金融经济:媒介生产节目,观众付出金钱消费节目,这个过程重视交换价值;文化经济:观众生产(观看商品的)快感,并解读出自己的意义。这个过程重视使用价值。第二重文化经济更重要,因为它受观众的直接控制,进行创造性或抵抗性消费。费斯克对意义解读的极端强调使得文化研究彻底抛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决定论,完全跳脱于马克思主义二元框架之外,也打开了传播学研究的一片新天地。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霸权和文化研究的脉络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马克思没有主要研究意识形态的部分。他更多研究经济基础方面对民众的剥削。法兰克福学派则开始关注意识形态的部分,借助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指出文化工业在剥削民众的商业价值的同时,文化工业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也在传递意识形态,起到“意识形态水泥”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秉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分析,并运用到媒介产业(经济基础-民众这条线)分析,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研究并不多。只有赫伯特•席勒在后来作出了突破(研究上层建筑-民众)。阿尔都塞则提出多元决定论,认为意识形态力量同样强大,继而也在上层建筑-民众这条线上研究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较之马克思,法兰克福、传政经、阿尔都塞、霸权、文化帝国主义几个流派学者都或多或少有改变,但唯独文化研究,尤其是费斯克直接研究受众解读,从而完全脱离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决定论的二元框架。完全转向“文化主义观点”或者说“能动性观点”,认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文化,能够“能动的”反抗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也引发了后人的更为深刻的思考。
[摘 要]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规律,有助于加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内在的传播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在于充分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实现传播形式的科学化和大众化,促使传播技巧的生动化和丰富化.
[关键词]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在以往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过程中,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方面存在不足,如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忽视传授双方的相互沟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播过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被中国人民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最新的理论成果,通过一定的形式、方式和手段作用于传播对象,从而获得传播对象的认可并成为指导从事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既不是文本上抽象的、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被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适用中国现实土壤并且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里有两点,一是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基本原则;二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根据中国客观实际加以改进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一种文化形式。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一种传播过程。在传播学中传播活动主要包括“四大要素”――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也具备了这四个要素:传播者,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中具有宣传和教化的组织或个人,这里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传播对象,主要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受众者,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内容,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成果;传播媒介,广大群众传播的媒介,包括网络、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等各种生活中的理论传播手段和实物。所以说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双方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为中介进行的、以思想认识为主的双向信息交流和反馈过程。所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及教育效果,并运用传播学的科学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和运用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
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和传播从来不可能全面移植或是简单的相加,而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可能被彻底洗涤。外来文化必须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和,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血脉相通、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将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内容转换为适合中国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得以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原来是洋文,如果一种主义连语言表达都不是中文的,那万万是不可能传播并‘中国化’的”[1]。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土壤发扬光大,在于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特点,创新了思想内容,塑造了新的文化形式和结构,形成了一种能为中国广大人民所喜爱并易于接受的传播机制。这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传播学中的传授关系原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要保障传播信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有效传递,就必须要求传播者和受传者间的良性互动。“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2]。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单向传授方法,而是在传播者和传授者之间架起了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的桥梁,通过二者围绕着传播内容展开良性互动,最终使传播的价值得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如何发挥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二者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是加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必须要有两个转变,其一是从过去的单向“灌输”传授说教的宣传模式转变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的探讨交流,其次,从过去对传统经典文本的阐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重新再造。前者可以通过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方法来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后者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深入中国具体实践,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指导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正是这种不断的理论创新,使我们传播主体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地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更好地突出宣传的针对性;也正是这种不断的理论创新中,始终充满新鲜的传播内容,引起传播对象的选择性注意,产生更多的互动,对其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信息整合,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和丰富。
2.利用传播学中“把关人”理论把握理论宣传的导向性和丰富性。在现代传播学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把关人”,指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的人。作为传播中的“把关人”,核心问题是把关,不仅是信息传播形式的把关,而且还要对信息内容的把关。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把关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首先要把握正确的理论导向,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动荡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传播媒体技术的变化也影响传播主体传播效果。在网络、电视等媒体日益普遍的情况下,传播主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发生转移。“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者的这种地位,网络中的传播者已经不再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任何拥有一定技术手段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成为传播者”[3]。如何把握住正确的舆论方向,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整个社会舆论中起到主导地位,是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所在。就传播角度而言,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把关人”,首先,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强化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念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从根本上防御和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在整个理论传播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守门人”的作用。其次,优化传播内容,畅通传播渠道。作为传播过程中的“守门人”,要根据形势和当前受众群体的需要,适当地改变传播内容,改造成广大人民群众乐意接受的内容。在传播学中,信息的顺利传播需要建立在社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需要多个参与系统活动的主体加入其中,而且每个主体都有独立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再加上受到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当传播的方法不当,会产生传播信息的隔阂,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上的混乱,阻碍了信息的顺利传播。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广泛地得以传播,避免被当作形式化或者口号化,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造出适应中国情况的传播内容,呈现出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1.充分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对于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实现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成熟的发展过程,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充分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素养上逐渐成熟。但是过去的先进并不能代表现在的先进,现在的先进并不能代表永远的先进。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化和时代化的挑战,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价值规范,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徒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扭曲为语录化、口号化。传播主体理论素养的缺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必须加以改变和克服。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强大的人格力量,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广大传播对象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担当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首先在全国全党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分析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特别是面对当今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全球化浪潮,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就难以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就很难实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所以作为中国共产党承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内行或专家,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实际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更广泛地得以传播。同时,传播主体还担当起提高受众者的教育文化水平的重任。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也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重要的制约因素,加强传播对象的文化知识、理论思维的教育,发挥广大传播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泛传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促使传播形式的丰富化和生动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传播媒体和传播途径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如学习中心文件、开报告会、搞舆论宣传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有的传播方式只是徒有形式,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而且与广大群众的意愿相驳,没有起到相应的宣传效果。因此,必须在传播形式上要实现突破和改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大众化,通俗化,避免把理论的抽象化、高深莫测,远离群众和生活,成为少数人的专利,不易为大众所掌握。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语言表达和语言风格。书本上的和文件上的马克思主义不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必须实现从书本理论到生活文字的转换,寻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俗化的内容和形式,这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进行创新,没有结合,创新无从谈起;没有创新,结合只是空洞的口号。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该“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5]P48
3.实现传播方式方法的科学化和大众化。提高马克思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必须要掌握灵活的传播方法或传播技巧,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科学化和大众化。“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6]P188义大众化传播活动的宣传技巧包括提示式、探讨式、启发式等,并将此方法恰当地运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内容及个性不同的主体,进而优化传播效果。这需要突破以往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单一性”和“呆板性”的倾向。这是因为在整个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环节和因素都有可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传播技巧性和艺术性对传播的效果有重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切实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和目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方法,而是以开放性胸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凭借当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网上交流、网上论坛、网上课堂等多种形式,调动广大受众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受传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这一理论。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利用人际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学
任何理论,如果与千百万人们群众的实践脱节,就会失去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因此,深入实践、深入大众,实现大众化本身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问题远不是这些,而是在于我们需要从更独特的视角、以更敏锐的洞察力去深入地探讨其必要性、实现路径和有效手段。本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为切入点,把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联系起来思考,透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层社会受众之间深层互动关系的一种尝试。
一、从传播者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传播者是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的第一个环节,决定着传播的内容。传播者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或者说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它可以是单个的人、具体的组织或者一定的阶层。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角度看,他们或者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创造者,或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或者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各类宣传教育机构和团体。这些人、机构和团体为何要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为什么要向社会基层传播这一理论?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诉求
向人民大众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负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振兴和发展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事业等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些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仅靠党内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仅靠党自身的力量也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亿万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并使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让每个共产党员,让全体人民了解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需要让人民了解党所要实现的理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之中。通过向人们宣传这一理论,通过用这个理论武装人民的头脑,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顺利地带领人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在创造自己的理论时就明确指出,以往的思想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实现改变世界的宗旨,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由一种理论的形态变为人民群众的实践理性,成为人们规约自身行动、指导自己从事实践活动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昭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党内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人,也是最早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中国工农红军到人民解放军,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这是思想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现。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邓小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他在《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新闻联系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思想,提出了大众化问题。他认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新闻办好教育,办好学术刊物,对青年进行树立理想的宣传等。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最根本的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通过宣传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能够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工作上的偏差,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确保建设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从媒介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信息的传递需要一种媒介(或称之为通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一种通道。总的来说,媒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际传播媒介,另一类则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众媒介提供了最佳且易于获得的(也是唯一的)与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相近似的信息。
1、人际传播媒介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或少数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等。人际传播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好、反馈及时、自由度较高等优点,较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的人际传播有很多种形式。
一是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每一次重要思想的推出,就伴随着一轮学习和讨论活动。这种形式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精神的推广。比如,科学发展观宣讲会的推行,使得各省、市、自治区的基层干部、广大党员很好地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传播学的角度,他们属于传播者的范畴,他们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因为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是,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将之转化为“大众话语”,并通过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的形式,使大众学到马克思主义。在学习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是以高校的“两课”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直接的体现就是高校的“两课”。两课是高校学生了解和学习“四观”、“四基本”、“四个如何认识”的主要场所,高校两课已经成功实现了改革,加入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使得两课教育更全面、更贴近中国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高校的“两课”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着眼,认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人手,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回答学生在这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还要依托两课,积极开展党支部、社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应重点抓好共青团、生活区、学生社团等重要阵地建设,创新思想教育形式,注重教育工作实效。
2、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除此以外,网络已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大众传媒承担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提供娱乐、传承文化、教育监督等诸多功能,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大众媒介的诸多功能才得以实现大众化的。
第一,印刷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和书籍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宣传媒介。一是报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机关和军队系统的报纸,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它们以大量的篇幅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二是杂志。杂志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和宣传某种思想。三是书籍。书籍也是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从陈望道翻译的《资本论》,到现在数以万计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从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电子媒介。主要有电影、广播和电视等。这些电子媒介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宣传方针、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坚持维护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好电影、广播和电视等电子媒介的优势,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网络媒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网络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从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多样化形式;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工作周期较长、效果反馈较慢,转变为跨越时空障碍,及时性较强,周期短,见效快。这些都有利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网络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可低估的。所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网络的积极方面,防范网络所带来的消极方面。
三、从受众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受众是媒介传播效果的最终鉴定者。媒介效果的大小和功能的发挥,最终要通过其争取受众的多寡反映出来,因此媒介无不注重发行率、收听率和收视率,而也只有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受众,媒介的思想才能得到传递,才能达到媒介传播的效果。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是受众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受众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是受众数量的广覆盖。从全国范围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几乎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的民众都能通过人际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是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质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了不断丰富的理论宣传形式和载体。在宣传过程中,很好地做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坚持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增强了理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二是受众接受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明确了领导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考核与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宣传、普及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去;同时,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三是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和群众的榜样,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2、“大众化”过程接受性的分析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面向党员干部的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多,符合受众需求特点的少。近年来,有关部门编著的理论学习资料数量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这个群体的,真正适合基层老百姓口味的、通俗易懂的、喜闻乐见的理论书籍很少,造成“有书无人看,有人无书看”的问题。广大基层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媒介的浅层次说教,没有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
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在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更多地关注实际利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
再次,受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得不到有说服力的解答,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开展工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这使我们的理论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于新经济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等新型组织、新型社会群体,如何加强理论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工作方法,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所以,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