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6:14: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国土绿化现状与对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分析了宜昌市夷陵区国土绿化工作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形势下国土绿化工作的对策及措施,从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城区绿化、村镇绿化、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构筑三峡工程生态屏障、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土绿化;现状;对策
1 引言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于渝、鄂、湘三省交汇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近年来,夷陵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立区”、“绿色夷陵”为战略目标,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狠抓林业生态建设,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为三峡工程铸造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夷陵区国土绿化现状
近5年来,夷陵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万hm2;绿色通道新建线路绿化263.9km,绿化率达97%;义务植树385.7万株,四旁植树113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37%,绿地率达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m2;村庄林木覆盖率25%;农田防护林网绿化率达92%,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率达97%。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表明,夷陵区林业用地由25万hm2增加到25.87万hm2,增加3.5%;活立木蓄积量达465.69m3,连续3年净增率达4.5%;森林覆盖率达69.7%。森林资源不断增长,林种结构更加优化,林分质量逐步提高,林业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夷陵区水土流失面积由过去20.9万hm2减少到9.5万hm2,平均侵蚀模数由2795t/km2•a减少到2207 t/km2•a,减少流失泥石量373万t,风沙页岩地区的生态状况由基本遏制恶化逐步转为基本绿化。2009年,夷陵区被湖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全省绿化模范县(区)”称号。龙泉镇雷家畈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鸦鹊岭镇东西泉村被评为省市级绿色示范村,4户农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
夷陵区国土绿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重点不突出、发展不平衡、特色不鲜明、机制不健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 对策与建议
3.1 与时俱进,实行绿化战略目标转移
夷陵区早在1992年已全面消灭荒山,实现绿化达标。近几年,通过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林相结构趋于合理,林分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效益日益明显。根据当前的形势,在造林绿化上,要突出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逐步实现从山上走下来的战略目标转移,以城区绿化升级、绿色通道建设、矿区植被恢复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国土绿化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园林城市。
3.2 突出重点,切实抓好绿色通道建设
规划布局以“一点五线”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分步实施。
(1)以城区为集中点,重点是与宜昌市中心城区绿化相匹配,突出抓好环城绿化带建设。
(2)“小溪塔――鸦鹊岭”线,重点是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和河流滩涂绿化。
(3)“宜昌――保康”线,重点是风沙页岩地带的造林绿化成果巩固。
(4)“宜昌――秭归”线,重点是现有森林的轮换封山育林和封山管护。
(5)“宜昌――大堰”线,重点是加强退耕还林后期管理,抓好三峡库区绿化带建设,加大山林及植被保护力度,真正实现“在大坝高处视线内除基本农田外的所有土地变成林地”。
(6)“宜昌――兴山”线,重点是围绕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林业生态景观建设,采取绿化岛、茶叶示范园、核桃示范基地等形式,打造黄柏河流域“百里生态林业走廊”。在绿色通道建设中,铁路沿线绿化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3.3彰显特色,促进城区绿化提档升级
在抓好新城区高标准绿化的同时,做好旧城区的绿化改选造、提档升级工作。
(1)要“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绿视率。
(2)要探索停车场、屋顶、墙面绿化的方法和途径,推进绿化领域向立体化、纵深化发展,同时也为“空中看夷陵”增添更多的绿色元素。
(3)以宜昌楠等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结合,多色彩搭配,对原绿化带进行改造升级,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精品。
(4)在加强林业、园林等部门专业管理的同时,采取树木领养、绿地认养等方式,促进绿地、树木及义务植树基地的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近些年来,夷陵区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城区及周边区域已少有成片空闲地可植树造林,义务植树活动的主题要逐渐由植绿、造绿转向护绿、爱绿,逐步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绿化格局。
3.4 夯实基础,着力加强村镇绿化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村级公路、集镇和庭园绿化,力争建成景点式的果园、花园、竹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乡镇、村落要结合自然地貌特点,按照绿化、美化、香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创新绿化形式和特色。特别是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房前屋后绿化带,采取植树、种草、栽花等措施,营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林庄。
3.5政策引导,建立健全国土绿化机制
(1)加强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明,把生态理念融进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之中。
(2)树立“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切实将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3)调动交通、铁路、教育、城建、林业等部门力量,整合项目及资金,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同时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单位”、“绿色社区(村)”、“绿色乡镇”、“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小康户”等创建活动。
【摘要】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点和敏感点,是我国解决绿化问题重点要注意的区域。本文分析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现状,论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最后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国土绿化 战略
总体来看,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人们生态需求日益迫切。长期以来,该地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点和敏感点,也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必须把西部地区造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来思考。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现状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涉及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大部和吉林、辽宁二省的西部,总面积约470.4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9.13%,森林覆盖率仅为5.64%,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7.7%,其中乔木覆盖率更低,只有1.51%。
据考证,距今四五千年时期(农耕前时期),这个区域不乏森林茂密和水草丰腴,平均森林覆盖率在20%左右。司马光《资治通鉴》描写盛唐时期陕、甘一带为“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清代《民乐县志》记载:“祁连山森林很多,峰峦突出,松林葱蔚。”由于历经战乱等人为因素的破坏,特别是人口快速增长、农耕文化向西北扩展,加上自然灾害,导致了这个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清朝严如翌《三省边防备览》记载:“从周至到洋县逶迤数百里森林,入山伐木者数万。”为了恢复这个地区的森林植被,重唤西北地区的秀美山川,多少代国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清同治年间,左宗棠“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直被人传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进展很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一是人工造林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生态改善明显。“十五”期间人工造林面积674.73万公顷,占同期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24.50%;“十一五”前两年完成造林任务207.71万公顷,占同期全国造林总任务的26.14%。内蒙古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十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造林治沙446万公顷,沙化草原治理1005万公顷,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变成了人工绿洲,为华北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二是因地制宜构建特色的绿化模式,灌木林发展迅速。近十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坚持适地适树,灌草乔结合,人工林面积年均增加28.91万公顷,年均净增率6.46%,是全国年均净增率的二倍多。陕西延安从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从18%提升至36.6%,其中灌木林占70%以上。三是特色林果业凸显,经济效益可观。干旱半干旱地区科学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新疆林果种植面积突破1600万亩,果品总产量超过530万吨,总产值150亿元。陕西、甘肃等省区的苹果产业已成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四是全民绿化意识提高,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对建设绿色家园的愿望十分强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国土绿化的领导,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形成了“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社会氛围。近30年来,甘肃省有3.5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20亿株,年人均植树5.5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9%。
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尚存一些值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水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在自然降水中,年降水量大大低于蒸发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在河流用水中,上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中上游浪费严重,下游断流干涸;在地下水资源利用中,低洼地大量打井,地下水形成漏斗,相对高地生态用水越来越困难;在灌溉水资源分配中,农业用水漫灌浪费,生态用水没有进入分配盘子。二是缺乏抗旱节水良种。绿化树种选择单一,人工林几乎皆为单一树种纯林,缺乏物种多样性,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结构,林地生态系统脆弱,同时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三是推进难度大。本区域大多位于黄土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和荒漠化、沙化严重地区,立地条件差,植树种草成活率低,绿化难度不断加大。四是管护程度低。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危害大,灌溉等基础设施差,补植补造和抚育措施跟不上,火灾、病虫鼠害和人畜破坏严重。五是投入严重不足。本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5.10%,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国家对重点林业工程人工造林的投入近两年才增长到200元/亩,与实际成本达1000元/亩左右差距较大。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
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西部开发,生态先行。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改善该地区生态状况,不仅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部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也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1、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我国生态安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的90%以上在这个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0%也在这个区域。西部绿,中国绿。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对阻止风沙、干旱等气候灾害南侵具有特殊作用。
2、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人民福祉。生态需求已与物质需求、文化需求一并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态脆弱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生活幸福的关键。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进程,有效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人们生存空间,建设一个宜居美好的绿色家园。
3、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民族团结。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和7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土著于此。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实现不同民族群众享受同等良好的生态。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常年受风沙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的危害,导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要:在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当中,实行绿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城市空间的优化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推动绿色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对以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修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的目标,从而引出了对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对核算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探究
前言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国土资源,近年来,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土资源绿色面积渐渐减少。为此,人们引进了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法,突出了绿色国土资源的重要意义,呼吁各个国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国土资源绿化提高重视。
一、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的目的
(一)满足实际需求
所谓满足实际需求,就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国土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国家作为国土绿化资源的掌控者,必须对整体国土资源绿化情况掌握清晰,同时还要通过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来了解国家绿化土地中生产能力情况、分布情况和产权归属情况,为制定可持m发展战略做参考。第二类使用者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可以了解国家绿化土地的真实价值。第三类就是土地的使用者,通过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让人类对国土资源绿化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并运用这种精神,提高生产力[1]。
(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在国土资源绿化环境中,除了人类居住场所,林牧业面积覆盖率也很大。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林牧业对经济影响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各个国家工业化覆盖率过于广泛,致使国土资源绿化面积迅速减少,势必会影响地球当中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地球生命最终会走向灭亡的边缘。所以说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可以让人们领悟到国土资源绿化的巨大意义,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二、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探讨
我们之所以要对会计核算进行探究,这就意味着社会还没有对此种方法进行全面认识,只能根据自己所领悟的逻辑和趋势进行常规性质判断和推理。就目前会计核算发展总结来看,通常都是对四个基本探究量进行研究。这四个探究量分别是: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因此结合我国国土资源特点,本文设置了三个探究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一般都是指国家整体的国土面积,以宏观角度来讲,国土绿化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产,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各个国家开始出现了分界线,因此使得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也要根据会计主体进行划分,这二者的相互联系,使得会计主体被赋予了独立经济组织的含义[2]。
(二)可持续发展
站在现实角度来说,国土资源绿化是一个漫长的施工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享受绿化带来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在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猜想,在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在会计主体中,不会发生污染而且国土绿化资源也不会缩小的前提下,进行会计作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假设强调的重点是不仅要保持当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保证后代人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所以也要注意资源的使用程度。
(三)多重计量
当代社会的发展,一般都是通过货币计量形成财务指标,从而分析发展情况。对于多重计量来说,它不仅表现在货币计量形式上,还会使用多重计量基础,来完成会计中的成本计量。
三、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的核算内容
(一)国土资源绿化资产
任何形式存在的生态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被会计系统所控制或者使用着。在现实经济中,如果出现经济被经济主体所使用,则经济中所产生的所有产品就被称作国土资源绿化资产。但有时国土资源绿化生产会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这对国土资源绿化资产的会计核算变得复杂。在核算时,建立“建立国土资源绿化资本”账户,此账户可以反映出国土资源绿化资产中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而想要核算国土资源绿化资产可以设置“森林资产”或者其它绿化资产,来反映国家土地上整体绿化面积,从而显示出国土资源绿化资产。
(二)国土资源绿化成本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一直在占用国土绿化资源,只是现如今人类发展速度过快,占有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化,但是想要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恢复这些资源。对于国土资源绿化成本可通过设置“国土资源绿化耗减成本”来核算生产过程中对国土绿化资源的消耗量,设置“国土资源绿化支出成本”来核算保护国土资源绿化所需要的费用,设置“生态资源降低成本”来核算国土绿化资源所剩的效益。
(三)国土资源绿化效益
国土资源绿化效益指的就是在固定时间内,绿化资源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只其中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往往绿化资源的增加就是经济效益提升的表现。在会计核算上可以设置“国土资源绿化的直接或者间接效益”账户,而销售收入体现出的就是直接效益。因此要通过货币计量与“国土资源绿化间接效益”所得结果进行综合比对,不能用单一结果进行反应[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可以满足国家对国土资源绿化信息进行实时掌握,有利于对人们生态理念的提升,保证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在相关模式的假设探究中,一定要落实以会计为主体,以可持续发展和多重计量为基本原则,保证国土资源绿化的资产,成本和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