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1 05:33: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浅谈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期施工质量已经成为目前最关注的话题,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是主要的工程之一,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本文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建筑材料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建筑材料
引言
我国目前的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要重视起来,加强检查。在使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通常会出现裂缝等现象,这不仅会使建筑质量不过关,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会给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建筑业需要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原因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也需要向有先进经验的国家学习,取长补短,改善目前的不良状况,并且要关注建筑业的安全隐患问题。
1、水泥胶结材料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1.1水泥的选择
在混凝土胶凝材料的选择上,主要成分就是水泥,水泥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和用量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水泥品种的选择可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施工用途以及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如抗冻混凝土应选择使用混合料择量少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配盐水泥在使用过程中需水量较大,抗冻性能较差,所以不宜使用。而大体积混凝土则应选择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比较长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度等级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符,原则上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置低强度混凝土,这样的水泥用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达到最佳均衡,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组成水泥的熟料中C3S、C3A过高,水泥中S0含量、碱含量的增大及水泥细度大幅增加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宜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量低的水泥,不宜选用早强水泥。
1.2水泥的安全性
一般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均会出现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并且这种变化在熟料矿物水化过程中与水泥凝结硬化后出现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这种变化现象出现在熟料矿物水化过程中,则发生均匀体积变化,并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影响不大。但是假如出现在水泥凝结硬化后,则会因为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会在水泥石的内部发生剧烈的不均匀体积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建筑物内部会产生强有力的破坏应力,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强度下降、开裂、坍塌等一系列的事故。除此之外,水泥的凝结时间、水化热以及强度等方面的性质,也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高的水化热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物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能使混凝土开裂,对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危害。
1.3集料的影响
集料的粒径和级配骨料的粒径大小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者骨料的表面积大小、新拌的混凝土成型性能、施工设备的寿命、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等等。通常情况下,集料的颗粒越大,则单位重量的集料所需要的润湿物表面积也就越小,所以可以通过使用大颗粒的集料来降低拌合物的用水量。而且当其达到一定性能时,不仅水灰的比例会大大降低,强度也会随之增高。当然颗粒的粒径大小也要规定在一定的大小之内,若集料的粒径过大,则不仅会减少粘结面积,还会促使界面应力集中,对施工及运输造成危害。综上所述,如果集料满足空隙较小、总表面积适中以及适当的细集料这三个条件时,在相应成型的条件下,就可以使混凝土的结构均匀密实,并且具有高强度、节约水泥和耐久性的效果。
1.4骨料的活性
一般来讲骨料的活性是指在碱性的环境中可以与水泥中的碱发生反应的集料。这类反应一般发生在混凝土硬化之后,并且反应生成物含有活性的二氧化硅等物质,还具有强的破坏性。活性骨料对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破坏一般表现在结构变体的裂开,与地图形状相类似,并且在开裂口处会出现一种凝胶,便导致了建筑结构的表面胀甭以及裂开。而且这种破坏目前还不存在根治的办法。
2、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2.1试验检测项目
在建筑行业,由于其材料种类较多,这就需要针对材料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检测项目在相关的要求下进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和砂石料等,这就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检测。如需要对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对于钢材则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对其抗拉强度、冷弯及焊接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砂石则需要对其强度、组配及坚固性等进行检测,混凝土则主要是针对抗压强度、和易性和塌落度而进行检测。
2.3见证取样和送检
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有: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2.4试验误差
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环境的温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检测的仪器没有及时校准,检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试验误差。其中有些误差是无法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误差的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检测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当达到什么程度时才可以符合标准。对检测人员要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更改试验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5数据处理
有时,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出现比预期的过大或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相差很大,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必须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3、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
3.1把好质量检测关
(1)在混凝土开浇前,做好“三检”工作,对基础处理、模板、钢筋、埋件等都要进行相应检测,确定各项指标都合格以后,方能进场。(2)在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要进行动态跟踪检测,首先对混凝土的各项物理指标进行检测,其次对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和保护措施进行检测,并且做好记录,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及时处理,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3.2通过加入搀和料或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以及耐久性,还具有降低造价的作用。在保持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时,掺加适当的减水剂,对于混凝土流动性的增大有很大的帮助;保持混凝土工作性和水泥用量不变,则会减少用水量和提高强度;保持强度不变,则会节约水泥等;再比如,在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并经过搅拌则可以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并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还可以在混凝土硬化之后仍可以保留微小气泡来改善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和用量配比上,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用途加以区别对待,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不仅仅要考虑原材料的选择和添加物质的配比,还要注意加强养护、充分振捣,避免过早拆模等,以免造成非材料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从控制原材料及配合比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中,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过程的施工标准,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非常的重要。该文分析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现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 质量 检测 控制
建筑材料的种类比较多且在性能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各种材料千差万别,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其基础,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甚至出现坍塌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要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建筑材料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
1 影响工程建筑材料质量因素
1.1 建筑材料的供应缺乏计划性
建材的供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保管与堆放,但当前的现状却是供应上缺乏一定的计划,导致建筑材料出现锈蚀问题,这是由于在保管时没有做好防水防潮措施。
1.2 建筑材料检测不严格
施工现场经常出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是由于在对建材进行检测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漏检了部分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中如果采用不合格的建材就会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1.3 建筑施工工艺水平低
在工程施工中,搭接的工艺水平较低,在焊接完成后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测就使用,导致钢筋原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建筑材料中有些半成品的构件,这些材料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龄期,甚至没有经过检测就使用,这给工程建设埋下了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2 工程质量材料的质量检测
2.1 确定检测项目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与标准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工程建设现场,建筑材料非常的多,一定要保证每一项建筑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在使用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与试验。
2.2 取样试样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取样时要注重取样的数量与取样的标准,数量上一定要把控好,减少试验结果的误差。在具体的取样过程中,对同一批建筑材料进行不同部位的取样,确保取样工作的准确与试验结果的稳定。
2.3 环境湿度与温度
建筑材料的性能受到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环境条件进行测试,在试验时,要将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4 减少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的产生的大部分原因来自人为因素,在试验的过程中,部分检测的工作人员对试验工作没有认真对待,产品的检测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检测,避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2.5 处理数据
在对同一组的建材进行试验时,由于一些原因,会出现试验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离散型,这时在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中要有一定的取舍,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工程质量材料的质量控制
3.1 加强进场前材料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相关的检测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与文件进行详细的阅读,熟悉文件中规定的材料品种、规格与强度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要认真的进行查阅,在使用过程中,熟悉材料的性质、特点、使用范围等,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解决意见。工作人员在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熟悉且掌握之后,就要进行材料的选择,要依据自身的需求与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对供应商的材料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要选择质量可靠且价格较优惠的大企业。供应商的可靠与否,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材料的选择之后,检测人员要为业主提供建材的检测结果和信息核对结果,检测人员还需要对承包商提供的建材资料进行一定的审查与论证,最终的材料选择权要由业主决定。
3.2 加强进场中材料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时,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1)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材与设备要有质量合格证,其规格、性能指标与型号等要符合相关的标准。
(2)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检验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检验结果进行验证,对于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要及时的进行清理,绝不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
(3)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到达的建筑材料进行核对,保证其规格、性能指标、型号等与设计的需求相符合,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材料,要及时的进行退回。
(4)在建筑工程中,有些比较重要的建材,要安排专人监督生产现场,比如商品混凝土这一类的重要建筑材料,就需要专门人员对其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督,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3.3 加强进场后材料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要对质量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预防,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要进行一定的原因追溯。在建筑工程中,对于使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必须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合格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施工现场要避免出现有质量问题的建筑材料或者是与施工设计无关的建筑材料。严格控制施工中使用的建材,必须按照设计中要求的品种与规格型号进行检验。在建筑材料的存放保管上,要注意有些建筑材料是不能存放在一起的,在使用时也要特别注重一些建筑材料不可同时使用。在建筑工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升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对其根源进行彻查,防止类似质量问题的出现。
4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的难度系数较大,因建材市场的复杂性,所以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对建筑材料检验与检查的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建筑材料的质量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如果建筑材料本身不够坚固,或者不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要求,那么最后建成的水利工程也不会有令人满意的使用价值。完善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措施,应当从加强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来源的质量检验、加强对水利工程建筑承包人的检验、强化对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的检验、强化质量试验与认真整理质量检验的档案材料五个方面入手。质量检验应当严格细致,力争从不同角度,全面控制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措施
一、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概述
1、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作用
建筑材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建筑材料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物质基础,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材料一定要满足经济性、科学性、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将建筑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2、水利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就是通过施工技术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对水利工程的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是为了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符合投入运行的要求,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种类不同,建筑材料质量的标准也就不相同,从整体上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到达施工现场后可以直接使用的建筑材料;一是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加工的建筑材料。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基本要符合以下三点的要求: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一定要根据建筑材料的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保管。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与建筑材料的指标对比合格之后,才能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建筑材料在进行二次加工后的质量一定要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对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来源的质量检验
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来自于材料的生产者,即厂家。对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要从源头开始落实。质检员除了应当考察材料生产商的生产能力、信用状况、经济水平、服务质量等因素之外,还要重点检查厂家有无国家规定的生产资格。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商应当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许可证书,经过权威部门的验证并拥有产品质量的认证证明和出厂合格证,投入使用前还应当经过水利行业的质检部门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生产商的检验不能仅停留在查看相关资格证书的水平上,必要时还应当进一步深入检查。例如,对于向大中型水利工程提供原材料的生产商,应当检验厂家的生产工艺如何、主要的生产设备是否运转良好、有无完善的原材料质量监控措施,以及有没有必要的出厂前检测手段,等等。水利工程是一项对原材料要求非常严格的工程,只有对建筑材料的来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才能从源头上消除隐患,确保工程材料具有正当合法的来源。
三、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承包商进行检验
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对它投入运行之后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附近居民的生活,因此一定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利工程的承包商是否具备水利工程施工的资质,这也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由于很多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加工,因此承包商的资质和技术也影响着建筑材料的质量。因此水利工程的质检人员一定要对水利工程承包商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好把关人的角色。质检人员需对承包商在进行建筑材料的购进时,是否是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合同中的规定进行的,并对建筑材料的购进计划进行制定,并交给水利工程质监部门进行审批。承包商应该具备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验的条件,是否有专业人员与之配套,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程序是否合理和科学。实在不行的话,质检人员还可以要求承包商上交一份关于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文件,质检人员先对文件进行审核,以找出承包商的不正确之举的存在。
承包商还需要制定一套可以确保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措施,并建立一个可靠性和可行性都高的建筑材料管控系统,将购进建筑材料的责任分配到个人,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保证将上交文件中所列举的措施落实到实处。
四、对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的检验
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以保证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合格。水利工程质检人员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方面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对想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质量进行高水平的检验。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进行登记,并将建筑登记的建筑材料的信息报给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人员进行审核和批准,对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编码以及种类等信息进行仔细认真的核对,并与建筑材料合同中的信息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不一致的地方,需要立即通知登记人员做出更改,并仔细检查建筑材料的合格证书、出厂证书、建筑材料成分说明书等一系列的能够证明建筑材料质量的证明资料,并对检验的建筑材料做好详细的记录。等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就需要再次对建筑材料的型号、规格进行核对,检查建筑材料的外包装是否出现破损的现象,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将其根据类别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水利工程施工使用时,施工人员弄混淆的现象出现。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定要严厉拒绝其进入施工现场,以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承包商应该联合质检人员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稳定性进行严格细致的检验,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5对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进行质量试验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验,以检验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不在使用之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再一次检验的话,有可能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由于储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建筑材料投入使用之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试验,能够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对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进行试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室的要求是否符合质量试验的要求,是否够规范和科学,并对试验中所用到的器材和试剂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过期的现象,如果过期的话,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保证建筑材料质量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看实验室中的各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和完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质量试验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知识,操作行为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来保证质量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和精确度。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时,要先核对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是否与文件中记录的建筑材料信息一致,并对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进行仔细的检验,因为水利工程对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有较高的要求;水利工程由于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过大,建筑材料会分批送来,因此对分批送来的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商、日期以及使用的时间进行仔细的核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可以作为同一批次的建筑材料对待,如果不一致,则不能作为同一批次的建筑材料对待。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并对建筑材料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物质保障,建筑材料的投资在所有的建筑成品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建筑材料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严把建筑材料的质量关,以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随之而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文将对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要点与手段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基础。
一、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因素
1、工程施工中无计划地供应建筑材料,导致建筑材料的过剩,不按照相应的规范随意堆放建筑材料,甚至出现混堆、乱堆的情况,材料没有明确的标志,缺少系统的管理,导致工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诸如水泥、钢材、木材等)变质、锈蚀,以致不能再使用。
2、不及时地检测工程建筑材料,有时出现错检、漏检的情况,如钢筋的型号差别、水泥的存放超过使用期限,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影响施工质量,导致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出现。
3、工程建筑施工中,由于钢筋焊接或搭接工艺水平较低,致使焊接水平达不到设计标准,不安原定施工方案施工,焊接后的钢筋未经检测直接使用,导致钢筋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可能达不到预期标准,这必定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4、施工中,建筑材料中诸如预制大梁、混凝土和墙砖等半成品构件没到强度期龄,如这些半成品组成的要件不经过强度检测就直接投入使用,可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导致不应有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5、施工设计和管理人员不按照好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标准进行建筑建设的综合分析,有时会判断错误,引发质量安全事故。所以说在工程建筑施工中要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二、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所谓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就是使用仪器和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评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通常,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系统可以完成的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抗压、砂浆抗压、混凝土抗渗、砂浆抗渗、混凝土配合比、钢材机械连接、钢材焊接等等。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建筑工程所用材料质量不过关所造成的。
1、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房屋建筑材料检测 工作需要依靠精密的仪器进行作业,既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更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程学知识。现实中,很多从业人员由于实际经验、文化程度、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的差别,造成检测过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
2、国内建材市场产品品牌多样,类型混杂,虽有统一生产标准,但仍有较大差别,因此,同类产品之间质量也不尽相同。
3、检测方法上,各地检测程序与标准不统一,加之各地检测仪器及检测管理系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
4、消费者维权困难。当前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即使消费者有维权意识,但是出于种种限制,很难获得索赔。
5、检测手段简单化。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建筑材料检测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纵观全国,很多地区依然沿用落后的手工填表、人工统计方法,既增加了工作的繁琐程度,又由于技术水平低下,造成很多数据出现误差,很多数据出现失真、丢失现象,给工程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6、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无计划,现场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加上管理不善,当水泥、钢材等材料产生受潮、变质、锈蚀时,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材料检测不及时,不严格,漏检、错装,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三、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步骤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要一项一项的进行,要检测的方面有以下几种:
1、检测项目。工程建筑的施工需要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所有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先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的项目要符合相关的要求。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及一些相关必须送检的其他建筑材料,未经检验或着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进入场施工现场前主要检测材料外观、尺寸、性能(如水泥的安定性检测、钢材抗拉强度及焊接质量检测、砂土级配及细度模数检测)及数量等等,另外还要一一检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材料的内在质量比外观部分更加重要。
2、采取试样。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而且,所取的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最好是在一批材料不同批次的不同部位抽取有关标准所规定数量的试样,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见证取样的准确性,还可提高实验结果的稳定性,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太大的误差。
3、实验的误差。实验误差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如实验的方法、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好坏及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人为操作的失误,实验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会大大地偏离实际。
4、数据的处理。实验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算同组构件所测出的实验结果也会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应当适当的处理一些材料的实验结果数据。例如在检测水泥胶砂强度抗折时,若样品中一个构件的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10%就需去掉该超出值,取最后两项的平均强度值作为最后的实验结果。若有两个都超过了平均值的10%,剩下一项数据就是所测的实验结果。如若所测的三项数据都超过了平均值的10%,则需重新做该实验。同一组件的实验结果也会有相当大的差距,有时还会出现与实际相矛盾的现象,对于类似的实验结果,必须要认真地进行处理。
四、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方法
1、丰富检测手段。国家与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有关的单位或部门应该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设备,顺应时代的潮流,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尽量保持与国际先进的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同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实验结果数据的误差,从而确保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材料。
2、加强国家检测标准制定。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建立一套标准的质量检测法律法规,将质量检测的程度上升到法律层面上,从而规范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程序、检测标准、检测结果等一些与材料质量检测有关的项目,避免检测市场的混乱。
3、试验方法要求。采用的试验方法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简化实验步骤,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存在较大误差。对于这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实验误差,我们要尽量避免。
4、加强数据监管力度。管理中要严格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当事人的责任意识。最后的实验结果数据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这样可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五、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的检测与控制措施
1、进场施工材料的检测。建筑材料进场使用前,一定要先进行检测。这些材料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特别是幕墙、门窗)及建筑主管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必须送检的其他建筑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建筑材料入场前主要检测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等,另外还要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一一检验,相比于材料的外观部分,材料的内在质量更加重要。而按照材料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送检、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复检和监督抽检。当材料进场复验出现不合格时,对于规范允许重新取样双倍复检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重新抽取双倍试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各类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若检测不合格应禁止使用,在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就地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见证处理。对于允许可以重新取样双倍检验检测的材料,经监理单位见到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若所检测仍不合格则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见证处理。
2、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材料进场时,还应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都必须事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质监员在日常监督检查和工地巡查中,应将工程材料进场复验情况作为工作重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每次检查中应认真核对施工记录和材料进场复验报告,查证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先用后检等问题。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是否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对于发现问题的,应及时签发监督文书,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
3、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目前,工程检测管理软件在单位质量检测上面的应用并不完善,而仅仅是成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而已,所用软件有些系统功能较差、有些功能不全面,严重影响着工程材料的检测效率和结果。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需软件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系统要能够准确并及时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尤其是涉及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不合格检验项目的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相关部门,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对所有工程的编号、名称、委托单位、联系人、监理单位、见证单位等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将在收样管理、报告编制等子系统得到调用。为了便于管理,具体样品收样与报告发放工作往往会放在窗口进行;同时考虑到在同一界面上处理收样信息、报告发放信息,可以清晰的体现各试验项目的业务处理情况,因此该软件系统将样品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等工作放在同一子系统中进行处理。该系统应实现钢材焊接、钢材力学、砼抗渗、砼抗压、砼抗折、砼配合比、水泥土、砂浆、砂浆配合比、砂、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石试验、水泥等多种试验类型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管理。对于每种试验项目,系统均有独立的收样窗口,显示各自试验项目的收样信息。
4、试验误差的控制。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在作钢筋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就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是工作人员所能控制的,并不属于试验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相违背,这是不允许的(钢筋焊接件由于不需要测定伸长率,可在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后停机)。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以减少误差。
总之,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本身的质量。而作为专业人员,更要以身作则,并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水平,并保证所检测材料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摘 要: 本文简单论述建筑材料检测的必要性,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常见的问题分析和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指导帮助。
关键词: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必要性 问题 对策
所谓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就是使用仪器和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评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通常,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系统可以完成的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抗压、砂浆抗压、混凝土抗渗、砂浆抗渗、混凝土配合比、钢材机械连接、钢材焊接等等。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随之而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建筑工程所用材料质量不过关所造成的。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不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劣质建材,建造出的“豆腐渣工程”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仍时有发生,严重不利于我国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就成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2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常见的问题
2.1 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房屋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需要依靠精密的仪器进行作业,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更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程学知识。然而实际工作中,很多从业人员由于实际经验、文化程度、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的差别,造成检测过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
2.2原材料方面
国内建材市场产品品牌多样,类型混杂,虽有统一生产标准,但仍有较大差别,因此,同类产品之间质量也不尽相同。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无计划,现场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加上管理不善,当水泥、钢材等材料产生受潮、变质、锈蚀时,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材料检测不及时,不严格,漏检、错装,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2.3检测方面
检测方法上,各地检测程序与标准不统一,加之各地检测仪器及检测管理系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检测手段简单化。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建筑材料检测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纵观全国,很多地区依然沿用落后的手工填表、人工统计方法,既增加了工作的繁琐程度,又由于技术水平低下,造成很多数据出现误差,很多数据出现失真、丢失现象,给工程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2.4消费者维权困难。当前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即使消费者有维权意识,但是出于种种限制,很难获得索赔。
3应对措施
3.1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需软件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系统要能够准确并及时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尤其是涉及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不合格检验项目的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相关部门,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对所有工程的编号、名称、委托单位、联系人、监理单位、见证单位等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将收样管理、报告编制等子系统得到调用。为了便于管理,具体样品收样与报告发放工作往往会放在窗口进行;同时考虑到在同一界面上处理收样信息、报告发放信息,可以清晰的体现各试验项目的业务处理情况,因此该软件系统将样品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等工作放在同一子系统中进行处理。该系统应实现钢材焊接、钢材力学、砼抗渗、砼抗压、砼抗折、砼配合比、水泥土、砂浆、砂浆配合比、砂、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石试验、水泥等多种试验类型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管理。对于每种试验项目,系统均有独立的收样窗口,显示各自试验项目的收样信息。
3.2进场施工材料的检测
建筑材料进场使用前,一定要先进行检测。这些材料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特别是幕墙、门窗)及建筑主管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必须送检的其他建筑材料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建筑材料入场前主要检测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等,另外还要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一一检验,相比于材料的外观部分,材料的内在质量更加重要。而按照材料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送检、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复检和监督抽检。当材料进场复验出现不合格时,对于规范允许重新取样双倍复检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重新抽取双倍试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允许可以重新取样双倍检验检测的材料,经监理单位见到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若所检测仍不合格则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见证处理。
3.3 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工程上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合理的存放材料;对于进厂以后的建筑材料分门别类的存放,避免拿错用错。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每次检查中应认真核对施工记录和材料进场复验报告,查证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先用后检等问题。
3.4试验误差的控制
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在作钢筋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就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是工作人员所能控制的,并不属于试验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相违背,这是不允许的(钢筋焊接件由于不需要测定伸长率,可在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后停机)。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以减少误差。
4结语
建筑产品的原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优劣。将材料的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要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严把来料检测关,合理的购买选择建筑使用的材料等。作为专业人员,更要以身作则,并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水平,并保证所检测材料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