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

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

时间:2022-08-01 10:52: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

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管理会计在公交系统的应用

【摘要】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会计分支,其宗旨是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从20世纪初诞生开始,管理会计至今已经经历了3个显著的发展阶段,并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公交企业具有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和企业经营的效益性双重特征,要充分保障社会效益并力求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必由之路。公交企业要通过管理会计提升效益,还需要做很多探索与改进。

【关键词】管理会计 公交企业 成本控制 预算管理

一、 公交企业的管理会计需求

公共客运交通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交通的完善和配套程度也决定着城市功能发挥的程度。受行业性质的决定,公交企业属于公益性企业,因此,公交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鲜明的特征: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和企业经营的效益性。对于公交企业来说,公益服务是其经营的目的,而效益经营则是其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公交企业首先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重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公交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增强其资产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的过程,既是为社会进行公益服务的过程,也是实现公交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当前,公交企业在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与机遇,采用有效的管理会计是必然趋势。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可以帮助公交企业实现三方面的提升:

(一)增强企业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调动企业积极性

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管理会计形成了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体系,在决策会计方面,决策目标实现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决策方法实现了从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的转变。因此,管理会计可以帮助公交企业围绕战略目标进行多样化的决策,同时协助企业做好各层次的协调与配合,实现横向和纵向间多个目标的实现,充分调动公交企业的积极性。

(二)最优化地利用预算,提升企业凝聚力

预算在现代管理会计中承担着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的中介作用,在企业管理会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预算不仅体现着企业成员对未来经营目标的共识,也是企业成员行动的纲领,既反映着企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点,又明确了企业各级、各部门以至各成员达成企业总体目标的方法和步骤。作为一种企业的内部沟通工具,预算将企业各级、各部门以至各成员连接为统一的整体,通过业绩考核指标及相关标准,对各级、各部门和各成员进行协调、引导和控制,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及时查找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也能提高对企业成员的激励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三)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的成本控制强调实行广泛的参与制,依据严密的科学计算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本标准。该方式便于执行者经常、及时了解成本标准的执行情况,也为公交企业重视积累定期性差异分析资料提出了要求。在成本控制方面,管理会计同时采取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对当事人行为进行驱动,可帮助公交企业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为公交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手段。

二、 通过管理会计提升公交企业效益的对策

管理会计与传统的财务核算完全不同,管理会计是在进行日常成本费用核算的基础上,兼以全程参与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用大量的经营数据,以科学的统计分析,找出影响经营效益的因素和规律,进而管控指引经营活动,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

(一)加强战略规划,进行科学决策

战略规划是企业通过对企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对公交企业来说,必须充分认识所在行业的特点及自身的特点,对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迅速反应。在制定公交企业战略规划时,应对企业的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这些环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信息,也包括企业外部相关信息,而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等均要考虑在内。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才能使公交企业准确把握环境,从而依据环境的变化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并将规划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公交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应克服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简单化的缺陷,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真实地反映公交企业的实际业绩,通过有效的信息,使企业的决策方案更科学、更合理,并最大限度地为公交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节约战略成本

公交企业的预算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并根据战略规划和决策而编制。预算的内容须包括项目预算、业务预算、经营预算、责任预算和行动预算等。项目预算应从公交企业的全局出发,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并控制项目的支出加强相关控制;业务预算和经营预算可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编制,也可将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几种方法进行集合,从而通过预算加强公交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更好地为公交企业的发展服务。公交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的预算加强成本控制,优化企业结构。

(三)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传统管理会计的重点是成本计算系统、控制系统和业绩报告系统,其缺陷在于只注重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而缺乏全面的、综合的风险管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现代管理会计关注全面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公交企业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从战略的高度对风险进行把握和规避,进而通过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企业的风险,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推行管理会计的环境

与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相比,管理型会计人才要求有更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更广阔的知识面,既要精通企业财务会计的原理、方法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要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紧缺将成为制约企业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的瓶颈。因此公交企业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

同时,完善推行管理会计的环境也非常必要。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还不能很好地结合,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创造有利的环境,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一方面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我国应尽快为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制度和规范,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相互促进。

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的探索

摘要: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在高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构建了一个以高校战略管理为主要方向、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主要目的,并以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为三个主要模块的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

关键词:高校 管理会计 应用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校在招生、教学、科研等事业的发展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大,而对由此产生的成本、预算以及绩效的评价等则关注不够。学校的财务部门也将主要精力用在如何从上级部门争取经费上,而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益没有相应的评价。管理会计在高校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和应用。

然而,随着高校办学形式、筹资渠道逐步多样化,迫切需要高校运用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财务管理重点从如何从财政争取经费转移到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来。比如,高校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后带来的学校研究生的奖助学金体系设置策略、科研成果转让方法、经营性资产管理、学校综合预算的编制和绩效评价、校内收益分配等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学校贷款方案的决策问题等,都需要高校财务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信息和可选择的预测方案,为校领导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2014年11月13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管理会计向高水平、本土化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财务共享模式的日益成熟,给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高校财务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按照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的要求,新进行政人员(含专业技术)最低为硕士学位,且需要经过专业笔试、面试等层层过关。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多年来高校财务作为大后勤的局面,也给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网上报账等一些先进的核算功能使高校的会计核算日趋成熟,高校财务管理已经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二、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的原则

(一)立足传统管理会计,面向战略管理会计

传统的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应与学校战略管理相结合,以战略管理会计为发展的基本方向。关于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定义,Simmonds、Wilson、Bromwich等学者也各有见解。笔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可以理解为为战略管理提供服务的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发展的产物。

传统的管理会计更侧重于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关注内部效率的提高,所采取的手段往往也是短期的,无法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战略管理会计以其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适应了战略管理的需要。在现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招生、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如果仍将眼光局限在内部,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应立足于传统的管理会计,与高校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取得竞争优势。

(二)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为主要目的

会计是解决资源分配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与市场决策相比,高校的决策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等与企业不同,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需要提出多个资源配置方案供领导选择。而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以会计核算为主,大部分精力用在报销业务上,会计报表也只是反映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情况以及高校的预算执行结果,学校领导者以及主管部门无法从中了解学校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从而也无法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评价。而管理会计以其专业的工具方法,可以将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延伸到高校的资源管理中,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权责明确划分,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管理会计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资源分配,目的是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清华大学教授、管理会计咨询专家于增彪认为,大到国家治理,小到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都能在其中实现按市场原则分配资源的功能,而管理会计在会计中“举足轻重”,更是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为主要目的。管理会计的几个重要方面,无论是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还是绩效评价都是围绕着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进行的。

三、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的三个主要模块

(一)成本核算

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缩减,财政教育投入也呈现出缩减趋势,高校经费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要在有限的投入下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调动和盘活现有资金,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管理会计有很多方法有助于降低办学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办学实力,比如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二分法,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数量与办学成本的依存关系,清楚地掌握学生数量对哪些项目产生影响,从而合理安排支出,有效配置资源和节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2014年开始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等有关成本的概念,为高校成本的核算奠定了基础。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就有培养成本的问题,人才引进的待遇、教学实验室配置水平等都是构成生均培养成本的重要因素。

(二)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所有的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预算相关,预算可以说是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管理会计主干。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费用控制方法,更是一种财务资源配置手段,它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合理的预算制定程序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减少信息不对称、平衡多方利益诉求和权责关系的过程。高校预算主要分为对上的部门预算和对下的校内预算两种,目前两种预算的编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其中部门预算的编制较为简单和粗略,主要以主管部门的预算控制数为基础,参照决算编制,总体比较虚。校内预算则是对学校下年度的收入、支出情况所做的详实的预算,要考虑学校年度计划、工作重点并结合预算编制的一般原则,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尽量做到事无巨细,提高校内预算执行的准确性,控制预算追加规模,合理筹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在校内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采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对上年度学校的收入、支出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避免资金周转困难或闲置影响学校正常发展的情况发生。总之,高校校内预算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单单依靠财务部门是不行的,应该得到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及院系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采用管理会计的具体方法,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化。

(三)绩效评价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一种内在要求。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价是连接管理目标和日常教学、科研活动的桥梁,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动力。绩效评价要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对各项预算经费的执行效果、运行绩效做出考核评价。可以通过合理编制各部门的目标预算、动态监控预算执行情况、设立一套指标体系,运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方法对高校各项预算尤其是专项经费预算的执行效果做出绩效评价。良好的绩效评价可以将管理目标具体化,并且有效地引导管理者的行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校应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因此,用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应一成不变,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有效的绩效评价能说明资金如何被有效率、有效益地使用并按预定目的进行分配,谁从中获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不能实现的。

四、结语

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和发展将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收集校内外各种财务、非财务信息,构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应用系统,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浅谈管理会计应用系统: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系统思考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企业中应用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并籍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正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它的方法和手段视不同的需要而设计,其模式视不同的经济组织性质、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方式而异。它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

管理会计是本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而作为管理会计重要内容的中国式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却已有40余年。所以,现在不少的企业运用了责任会计,如“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在两个方面丰富了管理会计学的内容”但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是切合实际的,它表明驱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管理会计深入民心并广为应用任重道远。

二、影响中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壮大不仅要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事物本身的制约。管理会计是在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企业推广、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制约。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应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

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由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两大部分组成,并以决策会计为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统配统拨”、“统购统销”和“统收统支”,企业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车间”而已。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门,决策权限依照部门的特点、特定投资项目的规模及其重要性的不同予以严格的划分,最大和最重要的投资项目由政府作出决策;其它投资项目由有关部门的部长或负责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决策便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贯彻执行。这可能就是责任会计为什么常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而决策会计却如阳春白雪少人问津的主要原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但这几种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不能重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故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如有些会计人员举例说,由于该企业执行政府定价,企业本身根本无法进行定价分析。还有些会计人员讲到,他们曾经尝试过使用定货模型,但问题是经常按正常情况无法取得材料,因而测算显得毫无意义。

2、法律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如我国至今没有颁布《反垄断法》,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理办法,这些都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另外,法律实施情况不如人意也是制约公平竞争环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和“权大于法”的现象经常发生。如《破产法》虽然已颁布实施了十多年,但在许多国企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真正破产的却寥寥无几,使得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能体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它能否应用全凭经营者个人素质好坏。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权大于法,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非规范的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这使得主要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只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非正确的信息。可见,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证。

3、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会计工作的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厂长经理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企业领导的事。财务会计工作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则成了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就零打碎敲地搞一些,否则干脆抛在一边。

(2)经营者的“长官意志”。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封建专制制度,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由此而造成了领导者的“长官意志”。虽然管理会计利用各种信息,经过各种计算分析得出最优方案提供给领导者,但在这种“长官意志”前,有否作用不敢断言。

(3)一些消极文化思想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实施。管理会计在评价业绩时要求赏罚分明,但是许多经营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响,难以做到“罚”字。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事倍功半,从而影响它的推广应用。

(二)内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的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指企业的经营者、会计人员和会计电算化设备。

1、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目前在许多企业中,既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

2、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全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600多万会计人员中,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18.2%,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14.5%。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会计电算化的影响。现阶段,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其应用也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没法运用。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在现阶段企业中应用缓慢。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传统管理会计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自二战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更来自国外。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管理会计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管理研究的领域狭隘。传统的管理会计仅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趋于稳定的产品,很少研究新产品的成本费用等存在的问题。一般管理会计只注重财务会计信息,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而现阶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要求管理会计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而且还应该注重市场信息。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信息很难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2、管理会计的基点不妥。现代企业管理是经营性管理而非生产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应着眼于销售。而管理会计却将销售作为一个常量,把销售额的确定作为成本预测和控制、利润规划和控制以及资金规划和控制的前提条件。这必将阻碍管理会计的应用。

3、信息滞后性。由于管理会计的许多信息来自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报告,但是任何一期的会计报告正好在下一期中间呈报。由于这些信息的滞后使得其对管理者进行决策毫无用处,严重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

4、对市场寿命较短产品评价。现代产品的一大趋势就是更新换代加快。许多产品的寿命周期只有几年,有些仅为一年或更短。许多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不仅靠产品的低成本生产,而且靠产品更新。而传统的业绩评价又始终以成本为中心。

由于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限制。另外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国际会计之间存在的认识、内容、组织等三方面差距制约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的步伐。

三、对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现阶段,要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推广管理会计的根本途径

现阶段,中国式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薄弱,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被全盘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具体应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中国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是相一致的。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这一水平上。不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

2、中国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人们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主要来自教科书,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能否尽可能地规范化,则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应用的程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在内容排列的逻辑顺序、基本理论结构、名词、概念以及方法等许多方面的欠规范化却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也不利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同时由于当今世界正处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时代,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输出等也愈来愈依靠计算机来完成,而编制管理会计通用软件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会计的规范化。

3、中国管理会计应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管理会计应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的管理逻辑,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突破口。

4、认识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应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要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使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企业的体制和会计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就需要什么样的会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错位,导致企业政企不分,责权不明,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同时也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政府一方面直接控制了企业的人、财、物,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没有独立性和自由性,无法及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忽视甚至排斥企业自身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既无压力又无动力而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许多方法显得毫无意义。同时,职能错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投资,或直接取代企业投资。并且,政府和政府附属物的企业又不对投资效果承担责任,加之在干部管理上,考核其政绩往往看速度和产值等总量指标,不注重考核投入产出的效益指标,而且企业干部按所在企业规模大小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等。这就必然会出现有些政府和企业领导在投资决策时好大喜功,不顾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争项目,争投资,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对投资项目进行的投资分析哪怕再正确当然也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认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取消企业领导享受的行政级别待遇,也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为到社会上去公开招聘,由市场产生和磨练出真正的企业家。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在这种环境中达到优胜劣汰。所以,要促进企业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应用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虽然二十年来我国管理会计成绩斐然,但要想使管理会计得到推广应用,仍需加大对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的力度。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会计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才能促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就基础教育而言,应在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以及广大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中进行广泛的、深入持久的管理会计基础教育,不但要让这门课的知识深入人心,还要培养他们应用管理会计的能力。

(四)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

与会计人员相比,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可能更重要。据调查表明,单位领导不重视被列为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首要原因。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今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它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该适当加强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应该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企业领导人本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事实证明,如果企业领导具有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他们就会自然地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计划等方面的作用。

2、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于以一种行政手段促进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例如在领导层的重大决策中,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大问题上,建立管理会计的一票否决制。

(五)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推动管理会计的前进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均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票,而且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在英国,一旦持有特许管理会计师证书就被认为是有广泛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往往成为大公司猎取的目标。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师专业组织发展的结果和作用来看,我国也有必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来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设立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创办管理会计师刊物。这不仅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壮大,而且能够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

虽然就目前来看,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运用仍受到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管理会计必将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在国有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