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BIM技术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BIM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8-10 09:16: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BIM技术的应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BIM技术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研究

S站的主体结构在A路的南侧,和已经建设完成的12号线呈T字型。对于S站而言,其外包的总长度是209米,且东侧的基坑长度是58.14米,西侧的基层长度是91.24米。该车站属于双柱三跨两层地下车站,且地下一层被设置为站厅层,而二层是站台层,站台的实际宽度是12米。其中,S站的标准段开挖深度在17-18.2米范围内。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重点与难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压线路的下方成槽与加工施工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2、施工建设中要全面保护12号线路已经建设完成的车站;3、连接12号线路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4、严格控制施工建设降水对于12号线路的影响

二、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应用。通过对可视化三维模型的运用,能够对任意构件几何特征与空间位置予以直观观察,确保施工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对设计意图形成深入了解,缩短识图的时间,为施工建设提供辅助作用。其中,三维模型中涵盖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数据信息,在比较施工现场和模型的基础上,即可了解施工问题,并对容易发生的问题加以预测,实现施工的全面优化。

2、碰撞检测的应用。在传统的施工图纸中,受设计因素影响,无法在设计环节实施整合性检查,所以很容易在施工建设中形成结构的碰撞亦或是空间过紧等问题。在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引入了Navisworks软件,借助其碰撞检测的功能,对工程项目中各专业间碰撞进行了检测,总计数量为150处。通过对BIM软件平台的碰撞检测功能运用,能够提前掌握图纸存在的问题,并且向设计企业反馈情况予以变更,以免受图纸因素而引发停工或者是返工的问题,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1.模型信息的全面共享。由咨询公司向施工方移交BIM模型,而施工方的工程师需要审核模型,针对其提出修改的建议。随后,结合施工方提出的建议,咨询公司将适当调整模型,制作满足双方需求的模型。而将其应用于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方需要向咨询公司提供总进度计划与年度、月度进度计划。对于咨询公司而言,要细化月进度的计划,向每个月的三维形象进度向项目部门提交。工程项目的施工方需要结合BIM公司的形象进度,事先安排人员、原材料与机械设备,有效地规避工期浪费问题的发生。2.施工顺序衔接的合理性。开展维护结构施工建设的时候,对BIM模型加以利用,能够完成较小施工场地内高压旋喷桩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衔接,使得施工工期缩短了20天。特别是在开挖基坑的环节,在对BIM技术进行利用实施模拟的基础上,可以事先了解安装钢支撑的负面作用,使得钢支撑的安装速度得以加快。3.施工筹划的适当调整。由于该工程属于换乘车站,所以OTE风道不同于普通的风道。一般情况下,风道都会挂于中板的下方部位,结构形式相对简单。而在此工程项目中,OTE风道的结构形式则十分复杂,借助风道的上纵衡量,能够实现风道支承位于结构柱与内衬墙之上。在BIM模拟的过程中,即可了解到施工风道与梁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落实中板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完成OTE风道与上部梁体系的施工建设,缩短了车站的整体工期。

4、实施跟踪并管理物料。在BIM模型当中,涉及到建筑材料全部信息内容,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材料规格、保修日期、出厂日期以及尺寸等进行查找,并比较和分析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材料,构建施工物料的管理系统,为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对BIM技术充分利用的过程中,能够实时跟踪并管理物料,在模型信息的全面共享之下,为建筑物运营及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能够满足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

5、施工过程的5D虚拟。有机整合BIM三维模型、工程量成本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即可实现施工过程的5D虚拟构造。通过5D虚拟,能够为施工规划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规避潜在浪费情况的发生。在5D虚拟构造的作用下,能够将施工项目的计划、工程量以及实际的施工进展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在和施工现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的进度与成本加以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BIM技术应用在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能够对施工的进度、风险以及成本等予以控制,为精细化与信息化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必要对其展开进一步地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