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03:39: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探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政府收支分类目的在于使政府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能够被准确识别,其本质上是由政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清晰的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是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政府收支分类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环节,保证政府的各项收支活动规范性。政府收支分类有利于形成层次分明的财务信息,是财政部门汇编预、决算的前提条件,也是实施预算、强化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历史发展变迁过程来看,1949年我国建国以来,二元经济社会下的收支分类管理体系面临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经济不完善的现状,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突出地体现为国家意志,科目主要划分为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类两列,由大到小依次划分为“类”、“款”、“项”、“目”、“节”。从1998年开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被提上日程,财政部门在2000年在中央本级预算试行部门预算,2002年我国财政部门《政府采购法》,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推进收支分类改革奠定了基础。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铺开,从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正式启动迈进全面实施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提出从根本上逐步规范了预算管理并强化了预算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开启了我国财政管理走向科学化之路。
一、收支分类改革的变化
(一)传统收支分类的弊端
我国传统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传统政府收支分类由于受限于涵盖范围偏窄的弊端,使得国家控制金融资源的成本增加、不能体现经济活动和收支活动的变化,收支审查制度难以落实,影响财政预、决算工作。传统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过于凌乱,有的按照部门设置,有的按照预算资金性质设置,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收支分类框架,产权关系不明、约束机制不足、无法适应政府各项预算改革的需要。
(二)收支分类改革的内容
1.收入分类收支分类改革下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个层级,四个层次的收入划分形式具体有层次性和规划性。类、款两级科目的设置:税收收入分设20款,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非税收入分设8款,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款,转移性收入分设8款,债务收入分设2款。项、目两级科目设置: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款类设置项、目两级科目,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款类没有设置目级科目,转移性收入、新增的科目只是设置了款、项两级科目。2.支出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主要是反映每一项的具体经济性质,我国政府支出范围广阔、种类繁多,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不利于对各项政府支出经费进行准确归类。收支分类改革后采用类、款、项这三个级别设置科目。类、款两级科目的设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分设32款,国防支出分设3款,公共安全支出分设10款,教育支出分设10款,科学技术支出分设9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设17款,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分设6款,医疗卫生支出分设10款,环境保护支出分设10款,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设10款,农林水事务支出分设7款,交通运输支出分设4款,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分设18款,其他支出分设4款,转移性支出分设8款。项级科目的设置:项级科目按照职能设置,着重于相关单位,如机关服务中心、小学、初中、高中支出的完整反映。项级科目按活动设置,侧重于相关单位支出的细化。项级科目按分行业设置统一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设置。项级科目按资金用途设置分别在相关功能分类、款下设置项级科目。
二、收支分类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一)对会计科目产生的影响分析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增加“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且“项”“款”进行细化,设置“财政拨款支出备查簿”来监督财政拨款结余。看起来是简单的会计科目的变化,从操作层面来看,加强了会计核算的明细账管理,解决了过去的项目预算与事业单位核算两张皮的问题,有利于正确反映不同类型的项目支出,促进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也更加细化。
(二)对会计基础产生的影响分析
改革前,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可能出现收支不实的情况,如应付设备款、贷款利息等采用备查登记而暂不做收支账务处理,从而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收支的实际情况。收支分类改革基于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要求修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逐步向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转变。
(三)核算方法影响
伴随着科目变化、预算体系的变化,围绕新的分类系统要重新调整报表,全面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活动,修改后记账凭证的格式要符合支出功能性和经济性,明细帐体系更加清晰、细致和层次分明,同时部门决算报表由原来的44张精简为38张。(四)预决算测算影响财政预算决算是充分反映政府职能的重要标准之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下为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科目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参照政府的预算、收支分类引导长期规范、系统化的进行运作,消除了预算、核算和决算相互割裂的障碍,为预、决算的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预算与会计核算口径的一致。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革新制度的尽快完善
支分类改革的背景下,各事业单位亟需切实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仍有部分配套制度和会计业务相对较为落后,导作用发挥也不明显,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革新制度应尽快的出台,以发挥出指导作用。
(二)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单位内部应该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特殊性设置相应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核心岗位,想要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应该加强对于关键业务的内部控制的力度,提升关键业务内部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内部控制方面,对于关键性的业务应该设置不相容岗位分离责任体制。想要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企业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地作用,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为行为人的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保证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
(三)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力度
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改革机遇,需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内审制度,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力度,降低监管风险,提高监督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稳固的预算管理体系。针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从观念到内容做到深刻领会内涵,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力度。
四、结语
传统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的弊端在新的改革背景下逐一破除,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市场环境等问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收支分类改革指引下不断完善,但仍然有薄弱之处。改革是事务发展的动力,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之一,在顺应改革浪潮下,依然要不断的完善核算工作,为事业单位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