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探析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探析

时间:2022-10-23 03:57: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探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探析

一、“互联网+”对物流管理的影响

1.云计算下的精准物流

近几年,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不仅仅存在于新闻报道中,更是存在于每个消费者的实际生活中。例如,近年来快递行业的货物运输速度显著提升,且实现了在线下单、在线支付、实时跟踪、保险理赔等全过程的移动化实时操作。之所以会出现物流行业的重大变革,是由于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云计算是在巨大的数据库中根据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数据的全面分析,其相较于一般的计算而言具有两个特征:第一,需要处理的数据十分庞大;第二,要进行快速的、综合的全面分析,并强调时效性。而物流信息的庞大与多样性为云计算提供了很好的运用场所,其实物流不是简单的物的流动,而是在货物流动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信息价值,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就能挖掘出许多消费信号,针对这些消费信号供应商可以采用恰当的生产活动。例如,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末端流动服务的快递行业,就掌握着消费者的大量一手数据,包括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消费水平等,根据这些数据可以预测商品的销售趋势,进而对商品的生产规模、生产地点,以及运输路径等作出更精准的安排。在短期内通过改善生产技术而使得生产效率有质的提升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将有限的商品资源进行精准的分配,做到物尽其用,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升。精准物流的出发点首先是为每位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反馈给供应商,在云计算的支持下促使供应商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生产。同时,这种以消费为导向的生产,可以节约不必要的浪费,将资源花在刀刃上。因此,越来越精准的物流必将是物流发展的趋势。

2.物联网下的大物流

物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的核心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将普通物体形成一个延伸的网络,让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也就是物物相息。例如,通过物联网对设备、汽车等进行远程遥控,搜索物品的精确位置、防止物品的遗失、被盗等。同时,在物体的流动中收集这些细微的数据,逐渐聚集成大数据,可以为道路的设计、城市的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在物联网下的物流被重新定义,如何促进物体的快速流动是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而在流动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为人类的持续发展提供主要的依据。同时,收集物流信息形成大数据,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可发现一些人类的共性,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提供参考,物流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当下,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数据下的共享物流

以往的物流信息化,仅仅是单个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例如,建设自身的网站或开发内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这种内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对于整个单位内部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化管理局限于完善单位内部的物流管理,因此无法避免物流资源的浪费。例如,一个零售超市有着近乎完美的ERP系统,并对商场的物资进行实时管理,当ERP系统根据实时销售数据预测到商场中的某些商品将会出现断货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补货信号,并启动货物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程序确保商场的正常运营,虽然在物流的时效方面EFP系统表现得很优秀,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效率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很难做到效益与效率的协同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的1.0时代,其特点就是大力提升了内部物流管理的时效性。而近年来的“互联网+”思维将物流信息化管理推进了2.0时代,各行各业的物流信息开始被串联,形成了既庞大又全面的物流信息大数据库,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实现整个社会物流信息的实时统筹管理,在这种“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信息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为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率必然会出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因此,收集的信息数据越多,资源共享率就越高,进而资源的浪费现象也就越少发生。这种大数据下的管理,是对整个社会的物流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将每个独立的个体进行有机的融合,因此,未来的物流管理必然会向着高度共享化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物流资源大融合。

二、“互联网+”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影响及思考

1.建立物流管理的专业性学科体系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学科发展也较晚,各类院校在开设该专业初期大多比较盲目,大量的课程设计仅停留在管理学以及物流的相关基础知识上。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快速地反映并处理好物流和管理的分离状态是物流的关键,能够取得最当下的信息就让物流的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而目前的信息化正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给物流管理提供了关键性基础,而在获得信息后应如何处理信息呢?在目前大数据的时代下,信息的处理更加高效和精确。例如,A车将一车货物运往B城,在路上A车抛锚,正好C车空车去B城,如果在以往A车只能找熟知的D车帮忙,而在大数据的时代,A车将信息,C车看到可以马上响应,实现物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两项科研技术让整个物流管理过程实现了可视化,实时监测整个物流的漫长周期,物流和管理之间的壁垒被打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性得以凸显。过去,教授物流管理课程常常会觉得是纸上谈兵,而在如今的物流专业教学中,讲授的是利用各类模型降低库存时间及减少运输资源的浪费等内容,切实提升了物流各个环节的协同性,具有了实际操作价值。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物流专业更加清晰地了解专业所需的各项专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更加具有逻辑性、体系性和连贯性。

2.培养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实践能力

“互联网+”生态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加强调对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物流运营过程的数据,如何对物流信息流进行实时掌控、管理和决策,如何让整个流程更加协同,实现精细化智慧管理,提升资源的管控和使用率。不仅如此,物流数据的收集更加全面,大量各色各样、林林总总的运营数据被记录在云端,如何去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物流服务,并对市场进行精准分析,实现精准化的商品销售。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对货物流动进行管理,背后所产生的数据将会有巨大的价值。物流其实是一个相对抽象且泛泛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物流的认识比较肤浅,只有加入实践课程才能使得学生有具象上的认识。因此,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新的技术,并加入实地考察的项目,能够让学生对于物流有深刻的认识。

3.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精神

在“互联网+”的社会生态中,中国出现了创新创业大高潮,尤其是物流行业出现了许多创业成功案例,例如外卖、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物流新业态不断涌现。这是因为互联网创业门槛较低,且物流行业也存在许多空白点。因此,高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时,需要十分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每位学生去创业,而是用问题式的学习方法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坚韧精神。采用“互联网+”的共享课堂,将一般的班级授课制改为讨论教学、启发教学;考核时也不再一味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增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定期邀请社会创业人士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提高学生的创新激情。同时,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学生根据兴趣与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项目,通过项目计划书的撰写、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讲解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