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2 09:52: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公立医院成本优化管理探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关注度和需求量都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新需求,寻求新发展,国家正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近几年,我国连续颁布了《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等医改文件,在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中不断做出重大突破,进一步完善医疗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医疗体制的革新也对医院管理机制提出新的挑战,但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特殊性质,其在内部管理上往往会忽视成本管理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为了应对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医院需要正确认识到自身内部管理的缺陷,结合管理会计带来的新型管理理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服务水平。
二、医院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成本法不能实现高效的医疗成本管理
传统成本法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固定的方式将其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中。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依旧在使用传统成本法,而医院在平常的成本核算中,往往将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将已发生的药品成本、职工薪酬等作为直接费用,而将固定资产折旧、研发费用等管理费用按照业务量分配计入各成本对象。但传统的成本法更适用于费用划分明确,间接费用较少的低级工业企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费用的多样性增强,药品研发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维修费等间接费用所占比例增大。同时,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以科室作为成本归集对象、业务量作为分配依据也不再适宜。因此,继续使用传统成本法将无法准确地对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其得到的成本数据往往会偏离实际成本,从而无法满足现阶段成本管理的要求。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等文件,指出了医院需要在成本管理中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也进一步强调了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基于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意味着传统成本法将逐渐退出医院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信息管理在成本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开始尝试搭建自己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对服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推进信息系统与有关业务系统的融合,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但是,医院的信息系统对于繁杂的成本数据而言过于简单,且大多只覆盖了药品、耗材等资产管理的局域网络,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求。同时,医院中大多数信息系统之间缺乏联系,数据信息大多是点对点单项对接,导致成本数据无法在各科室之间有效传递,从而形成数据孤岛,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此外还是有很多医院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不关注信息化建设,尚未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三)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公立医院接受国家拨款,基本由政府垄断,缺乏竞争环境。公立医院这些特殊的性质弱化了其内部管理意识。此外,医院中大多是医生、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士,他们更注重学术和医术上的研究,更关心医疗水平的提升与医疗质量的管理,而忽视了成本管理研究对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除此,由于部分医院领导层缺乏与管理相关的知识,往往会将成本管理理解成简单的财务管理,错误地理解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最终导致医院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三、优化成本管理的方法
(一)采取作业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作业成本的原理是将医疗服务中价值形成的过程先划分为一个个小的作业,然后依据资源到作业再到产品的思路,将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耗用的资源依照资源动因分配到相应的作业中,再将各个项目所耗用的作业依照作业动因归集到最终的服务中。在医院的成本管理中引入作业成本法能清晰地展示各个服务与资源消耗之间的逻辑关系,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能更合理地解释成本结构,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成本法中根据业务量和人工数来计算间接分配率的不合理现象。作业成本法不仅能优化成本核算,还有助于成本控制。在引入作业成本法后,各项服务就形成了一条条作业链,而服务的形成也是价值创造的过程。因此,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作业链与价值链结合。在分析价值链的过程中,有效识别价值增值作业和非价值增长点,通过消除非价值增长作业,来优化医院的内部价值链,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成本效益。2.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由于现阶段医院的间接费用占比大、医疗项目种类多、难易程度差距大,所以将医疗项目作为成本研究对象较为合理。在实施作业成本法之前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详细了解医院各个服务的具体工作流程,熟悉医院的各个医疗项目。然后对各个项目的作业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作业种类。医院在医疗服务作业的划分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型原则,不宜过分细化作业,注意同类作业的合并,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在确定了该项目的作业后,需要对作业所耗用的费用进行汇总归类,建立资源库,然后依据资源动因将费用分配计入作业成本库。在资源动因和分配方式的选择中要切实考虑资源的实际消耗形式,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分配中,对于专用固定资产使用直接计入方式,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选择按占用时间和使用工时进行分配。最后,在从作业到项目的分配过程中,要妥善选择作业动因,在保证两者高度关联的前提下,选择易于收集数据的动因,这样能有效降工作量、简化工作的复杂程度。
(二)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基于目前医院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过程中,首先,强化信息化意识。除了在医院内宣传信息化建设,还要在医院内部形成由院长、财务部牵头、信息技术部门和各科室组成的信息管理小组。其次,对医院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全面了解,详细掌握与成本管理相关的业务系统,并对成本管理相关业务的不合理之处做出调整。最后依据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过程、成本分析模式和成本控制方式设计出相应的数据流程图,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建立起集数据存储、信息传输、软件平台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系统的建设。在之后的系统维护中也要注意跟随医疗体制改革不断优化系统设计,升级相应的硬件设施,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数据。
(三)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医院的管理层除了关注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发展外,更要关注医院内部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成本管理。只有内部管理得到了保障,医院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运转。因此管理层尤其是财务部需要高度重视医院的成本管理,积极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政策,提升管理能力。成本管理的有效进行还需要除财务部以外的医院职工树立起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因此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让各部门参与到成本管理之中。同时医院要实行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将成本纳入考评制度中,当自身利益与成本管理产生联系时,更能激发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关注度。
四、结语
医疗体制改革和国家对于公立医院管理的意见,都使得公立医院不得不进一步优化其内部成本管理。面对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医院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引入先进的、符合时代的成本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的步伐,加强信息化管理;关注医院管理意识的建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实现成本管理的高效化,增强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慧媛.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9(06):140-143.
[2]武素英,雷志勤,史晓川.大型公立医院成本管控实践研究——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8(20):127-129.
[3]谭华伟,张培林,姚旭,刘宪,程伟,陈菲,黄建川.公立医院医疗项目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实践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10):41-46.
[4]王轶,戴小喆.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公立医院的构建:以同济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8,37(05):86-88.
[5]贲慧.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会计之友,2018(08):2-9.
[6]方子,乐曲,陶思羽.全面预算管理下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02):53-55.
[7]吴利明,朱丹.县级公立医院作业成本管理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6(24):59.
作者:王岭曦 廖苛伶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