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时间:2022-11-18 11:52: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1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国家防控总体方针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快速有效处置局部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高校而言,常态化防控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面对重大疫情迅速成长的需要。在疫情期间,高校要善于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将抗疫实践的战场转化为大学生育人的课堂,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力量。面对疫情的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让学生接受生活挫折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凝聚磅礴力量的需要。重大疫情来临,学生群体是抗疫力量的生力军。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中来,统一到政府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举措上来,积极动员大学生投身疫情防控战,用青春靓丽身影传递正能量,凝聚起师生共同抗疫的强大信心和磅礴力量。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需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经过艰苦卓绝努力,在短时间内将疫情蔓延势头遏制住,在防控常态化阶段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西方少数政客利用疫情做文章混淆视听,进行政治操弄,以达遏制中国发展之险恶目的。可以充分利用抗击疫情这一重大教育契机,引导大学生提升政治鉴别能力,充分认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在大是大非上不含糊,强化新时代责任担当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做党和政府各项政策举措的坚定支持者。

2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挑战

在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方式方法、教育内容均有变化,相比疫情前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对高校和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2.1高校应对重大疫情经验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高校校园环境的独特性,师生人员规模大,在完善相应后勤保障服务、落实各项防控举措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高校日常教育体系中,应对重大疫情的教育内容较少,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流行病防治基本认知、学生应急演练培训以及危机心理健康知识等教育。疫情来临,因长时间、大规模使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教育和即时沟通,存在工作人员不熟练、学生不适应的问题。面对学生群体受疫情影响心理健康频发、久居寝室舍友矛盾冲突、长时间线上学习产生抵触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效用还需亟待提升。

2.2重大疫情对校园生活和思想行为产生较大冲击

一方面,对学生校园生活产生了较大冲击。疫情期高校一般坚持“非必要不出校”原则,学生外出需严格按要求进行审批报备。校园内适时取消线下教学和各项组织活动,食堂取消堂食,学生生活由宿舍、教室、图书馆、操场、食堂等“多点一线”变成食堂到宿舍“两点一线”模式。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对户外活动具有较大需求,疫情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较大冲击。学生需遵守属地和学校各项疫情防控规定,时间久后,部分学生易产生百无聊赖的思想心理状态。大学生群体性格还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意志品质、情感控制都在发展中,承受压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还不足,普遍易产生负面心理,如出现失眠、抑郁、焦虑、暴躁、恐慌等不良倾向,这些给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造成了挑战。

2.3疫情全球蔓延下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西方基于政治利益充满敌意的论调就未有停止。重大疫情溯源是一项科学的活动,我国发现疫情早,不代表我国就是起源地。欧美一些国家利用宣传工具不断诋毁我国,一些政客将“中国病毒”挂在嘴边,炮制“中国起源论”“中国赔偿论”等一些谬论,将疫情污名化、标签化,以转移其国内抗疫不力之事实,以达遏制中国发展之险恶目的。又因互联网深入发展,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流量巨大,包括学生在内的网民关注度高,疫情期间国内一些网民的不当言论、谣言在舆情上掀起了一定波澜,给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带来不小挑战。

3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对策

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重大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防控政策、防疫知识,将防疫实践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大课堂,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学生诉求,锤炼其意志品质,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3.1以中西疫情防控作对比,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一方面,以事实说话作中西防控对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调动各方力量,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用一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三个月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胜利,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动态清零”不动摇,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拥有更好的医疗技术条件和卫生体系,却不作为、乱作为,采取所谓“群体免疫”“自然免疫”“与病毒共存”政策放任病毒肆虐,导致疫情反复延宕,确诊比例飙升,病亡人数激增,病毒变种层出不穷,民众对疫情防控丧失信心,给全球带来严峻的防疫压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充分利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西疫情防控对比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能力、中国政府高效的执行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让大学生学习伟大抗疫精神,引导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做到“中国自信”。要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学生将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高度结合起来,努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3.2以精细管理为路径,提升思政服务水平

一是构建疫情防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疫情期间,要把“三全育人”要求落实到防控的全过程,建立起全员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构建党委班子、分管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组织等各主体积极参与的工作管理体系,积极发挥学校与家庭、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效能,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全过程和各环节的精细管理,以最大努力保障师生安全。二是加强大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做到“知疫”才能更好“抗疫”。积极提升大学生科学认知水平,强化重大疫情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病毒致病机制,了解其传播途径,掌握防疫方法。重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意识和生命意识,强健体魄,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持理性平和良好心态。及时对学生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凝聚抗疫思想共识,坚定战胜疫情信心。三是根据分级响应规范学生行为管理。要根据属地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校园防控响应级别。属地有疫情时,根据情况采取线上教学,对楼宇、场馆进行人流管控,实行物理分区隔离举措,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加强校园巡逻,严格门岗管理,强化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技术提升安防水平。疫情形势缓和,根据属地防控政策变化相应降低防控响应级别。要严格学生行为管理,对不经审批擅自离返校、隐瞒个人行程轨迹、不参加统一核酸检测等违反规定的学生,要强化惩处和教育,不断提升学生规矩意识和法治意识。四是强化网络思政提升学生网络素养。高校思政教育需“知网用网”,使互联网与思政工作紧密契合,不断提升学生网络素养,让互联网“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入网,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技术使用水平,努力增强学生甄别虚假信息能力,能够时刻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信谣、不传谣和能辟谣,主动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弘扬新时代主旋律。

3.3以实际问题为首要,回应学生真实诉求

一是强化疫情期间常态化沟通交流。思政工作者要强化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做到时刻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与学生常态化沟通交流的渠道,在通过电话、QQ、微信与学生保持联系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特性,关注学生关注的内容,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与学生多交流互动,开展谈心谈话和主题党团日活动,积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二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力度。针对学生不适应防控管理以及产生的诸多思想行为问题,要在加强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加大人文关怀。在保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同时,要积极在教育学生中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停课不停爱”。加大疫情期间心理疏导,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和咨询平台,就学生的负面情绪、思想困惑、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怀疏导。对心理健康问题要积极介入,引导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培育理性平和心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三是精准解决学生学业和生活困难。加强疫情期间学业指导,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微信群、在线学习资源库,开展视频直播辅导,进行教学创新和学习方法性指导等,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对于建档立卡或家庭受疫情冲击影响很大的学生,要做好资助育人加强关怀,根据实际困难发放生活用品和医疗防疫用品,适当给予减免学费和临时困难补助。对于毕业班学生,重点关注就业问题,建立学院党政、专业教师、辅导员、政府、校友五位一体的就业协同机制,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对就业困难学生采取“一人一策”“一对一”就业指导,以细致服务打好就业服务“精准牌”。

3.4以实践育人为基石,锤炼学生意志品质

一是以疫情防控先进事例做示范引导。在抗疫中涌现出很多英雄事例,有临危受命的院士,有逆行的医护工作者,有倒在一线的基层干部,更有无数的平民英雄,他们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作为“战疫”中的重要战场,高校也有很多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要通过宣传海报、新闻报道、视频推送、模范现身说法等多形式进行立体宣传,注重用先进的人和事来感染人、教育人,特别是发挥朋辈榜样激励示范作用。二是号召积极投身防控志愿服务实践。要培养学生树立抗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疫”不容辞的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校内外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校内,可以安排学生参与提醒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疫情科普宣传的志愿活动,在集中统一核酸检测时协助维护秩序、录入核酸数据和送检样本等工作。在校外,倡导返家乡学子积极投身到地方的疫情防控中去,到所在社区(村)报到,参加抗疫政策宣传、人员排查、信息登记等工作。通过实践,在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三是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积极担当时代使命。要着眼学生终生发展,让学生在抗疫一线的实践中成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在实践中锤炼学生意志品质,让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品质,认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引导学生明晰时代使命,明白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坚定做到“四个自信”,把爱国自觉融入个人成长奋斗和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中,培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责任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周京树 肖梦蕊 梁莹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