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策略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策略

时间:2022-11-23 13:50: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策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策略

进入新时代,中国对高校思政课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思政课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具有愈发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及教师教学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一、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影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风格呈现多样化,但从学生学习效果看,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对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一)培养风趣幽默教学风格风趣幽默教学风格可以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好感,提升教师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风趣幽默教学风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切入———第一,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高校教师的幽默风格要有针对性、贴近学生喜好,如此才能与学生同频共振、引起共鸣、达至预期。比如,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也可以结合相声语言风格,或者从喜剧电视电影及现代自媒体中挖掘一些幽默元素,培养自身的幽默感。把这种幽默感自然而不是刻板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增加课程内容趣味性。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幽默段子。融入幽默段子要有相关性,即要与课程内容相关。融入幽默段子要有针对性,融入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幽默话题,以引起学生共鸣,用幽默形式传达课程知识和内在价值。融入幽默段子还要有节奏感,可以在课程开端和课程高潮节点,或者根据学生实际课堂学习状态适当融入。这样,既可以在开始阶段迅速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又可以在中间阶段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保持兴趣,还可以随时缓解学生听课的疲惫感。另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中融入幽默元素。幽默元素可以保持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持久性,将学生注意力牢牢稳固在课堂。幽默元素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如幽默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不仅要做好知识传达,还要关注作为客体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以确保授课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设计风格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加课堂氛围感,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避免思政课堂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在发掘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中,多样化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以吸引并启发学生的案例式教学设计为主体。案例式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流模式,它可以把知识的内在价值由具体案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思政课所要传达的内在价值观。案例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更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式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就课程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设计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案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第二,以多元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案例式教学是目前的主要授课形式,但其缺陷是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所以,多元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营造学生自主参与的环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元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形式,可以是辩论赛形式的教学设计、模拟角色扮演式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设计、调查问卷式的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角,但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引导作用,最终要把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体验升华为思政课价值观表达。

(三)形成问答式教学风格

问答式教学即一问一答,在问答间启发和感染学生,有效传授知识。这种授课风格需要教师充分凸显剖解教学内容的问题意识,就大问题不断引出小问题,从而建构一个问题群,引导教学内容逻辑层层展开,在抽丝剥笋中将复杂问题讲得明白透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第一,教师居主体地位的自问自答式。教师自问自答式教学更适用于在一堂课整体中贯穿使用。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展开以问题引导,不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在问答中展开课程内容。问答式展开需要严密的逻辑,如同解数学题,完成上一步才能推论下一步,每一步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苏格拉底式“精神助产术”问答模式。苏格拉底在教授学生时并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教师如同帮助孕妇生产的“助产士”,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被称之为“精神助产术”。这种方式适合于课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就问题与某个学生或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如果学生答案中包含正确答案,则继续提问,引导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案错误,则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答案的错误之处,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通过教师细心引导出来的答案,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种问答式教学风格具有强大的感染性,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就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而表现出的激情并产生共鸣。教师将自身的人格魅力融入知识,让知识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中掌握不断展开的知识点,感受学习内容的层次感。

二、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区别。这样,既可以激活思政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丧失教师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为中心。

(一)教学形式:以学生课程体验为中心

教学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提升学生课程体验的方式,对思政课教学外在形式进行包装,增加生动性和实效性,让教学更接地气、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第一,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话题包装到讲授的知识点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知识点讲授会考虑有相应的案例作为根据,而案例选择是知识点能否入脑入心的关键。以学生为中心,案例就要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要提高案例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感和学习的体验感,借以提升学习有效性。这种以包装课程知识点为目的的案例,可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平时感兴趣的话题,以此为基础,搜集与之相关的案例并形成案例库。第二,把学生话语融入教师话语体系。枯燥干瘪的教师话语体系无法激起学生听课欲望,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是因为,单纯的教师话语体系无法让学生找到认同感。如果把学生话语融入教师话语体系,会瞬间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迅速增强与学生的同频共振。然而,如何寻找学生话语体系,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生平时关注的网络热词和网络用语。我们可以从B站、抖音等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体中借鉴丰富元素,关注这些媒体视频中用户的评论语,从中学习更多的学生话语。当然,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把学生话语不假思索地一味搬到课堂而犯哗众取宠的错误,要对其进行加工和转化,尽可能平衡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关系。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动态元素。动态元素可以从课件、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课件方面,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增加动态图案、简短视频或者动态课件等;教师方面,可以从板书、走动式授课或者一些肢体语言等方面入手;学生方面,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就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或者让学生朗读重点内容以调动课堂气氛。

(二)教学内容:以学生课程理解为中心

教学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是激活思政课有效性的第一步,是解决如何让学生“听进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让学生“听明白”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以让学生学懂为中心。第一,教学内容确定要因材施教。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和理工科类学生在知识接受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作出调整。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多增加一些文学或者历史元素;针对理工科类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数据或者推理元素。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所在学校的特色。比如,建筑类学校加入与建筑知识相关的案例和元素,师范类学校加入与教学知识相关的案例和元素。第二,把课程所蕴含的道理讲透彻。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道理就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把专业知识话语体系转化为课堂话语体系,把深刻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如何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呢?可以用比喻、讲故事等方式,把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可以用知识迁移方法,特别是对理工科类学生,把其思维方法迁移到思政课所要表达的深刻道理上。第三,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价值观升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区别,在于思政课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单纯讲解知识点,而要把知识点所蕴含的价值观挖掘出来。思政课并不是价值中立课程,而是有态度、有温度的课程,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挖掘思政课知识点中的价值观呢?可以从知识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达出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方向,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地选择价值态度。也可以在每次课程总结过程中,升华课程内容价值观,直接把价值观表达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明白,体会其中的价值意蕴所在。

三、采用有硬性约束力的教学管理

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升既来自教师风格和课程内容等软实力不断提升,又要注重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等课堂教学管理硬实力的作用。用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等硬实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是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一)课堂纪律为课程教学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松散的课堂纪律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严格的课堂纪律既可以从总体上为学生学习思政课提供舒适环境,又能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第一,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制订不是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敌对关系,而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满足。一方面,课堂纪律制订要征求学生意见。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他们有成熟的心智和极强的自尊心,大学思政课课堂纪律制订要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让学生表达心声,以确保纪律的可操作性。比如,上课迟到的惩罚或者积极参与课堂的奖励等具体纪律制订,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另一方面,课堂纪律制订要把握好“度”。教师在制订课堂纪律时,要维护学生尊严。有损学生尊严的纪律,如体罚学生或以不当言语训斥学生,都是不可取的。课堂纪律不是为了强迫、惩罚学生,而是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所以,课堂纪律制订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第二,利用课堂纪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课堂纪律不仅是课程有序推进的制度保障,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细化奖惩制度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采用按班就座、机制鼓励方式,保障课堂讨论和课堂互动有效开展,提升课堂授课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适当肯定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大学生虽然拥有成熟的心智,但仍然需要细心呵护,而学习过程中的适当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习自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重要因素,制订课堂纪律要加入鼓励环节或鼓励因素。比如,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完成课后作业等构建肯定性评价机制。

(二)课程考核制度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大学思政课考核制度跟中小学具有很大区别,大学生相对更加关注课程通过率和课程成绩。基于此,思政课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第一,将学生课堂参与度量化到考核当中去。一是将每名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情况以分值形式呈现出来,包括积极学习态度的正分值和消极学习态度的负分值。适当的奖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鞭策消极学习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二是教师要关注“不发声”学生,鼓励这部分学生勇敢参与量化考核。部分学生受制于性格和学习习惯,不喜欢或者惧怕课堂参与。所以,教师应该关注这部分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第二,考核作业完成情况,以有效巩固学习内容和了解学习效果。课堂考核固然重要,但会存在一些学生上课积极参与而课下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况,也会存在一些学生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而无法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况。作业考核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表现渠道,达到教学的公平性。作业考核分为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两种考核形式。一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重点问题进行课上作业考核。课堂时间宝贵,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就重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给每位学生展现自己见解的机会,可以把学生课上思考结果以作业形式纳入考核。二是课下作业考核。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符合课程学习目标和授课重点,坚持适当原则,即难易程度、数量多寡要适当,以学生能够完成为标准,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课下作业考核不仅能够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巩固学习内容,而且能使教师获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筠榕.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3).

[2] 魏勃.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

[3] 丁晓东,子华明.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三个触动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4).

[4] 谢赛银.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21(1).

[5] 陈珊珊.国际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风格三大主流类型[J].江苏高教,2017(6).

[6] 王嘉毅,马维林.再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蕴与实践样态[J].中国教育学刊,2015(8).

[7] 石海鹂.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第3周),2022(4).

[8] 陈武元,李广平.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变革[J].大学教育科学,2020(6).

作者:孙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