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本体回归与未来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本体回归与未来

时间:2022-11-24 15:44: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本体回归与未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本体回归与未来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1]。为此,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的传播载体,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在校的英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扬者,英语教师成为“推广中医文明的重要助力”[2]。特殊的使命和责任赋予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更多关注。同时,部分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只关注英语语言教育,忽视自我身份的融合,以此导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固化陈旧等问题的存在,也致使人们尤为聚焦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群体。因此,探究符合中国特色的、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英语教师的发展是对英语教师本体存在方式的追问及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的理性反思。

1基于非正式学习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本体价值解析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教育部长会议重新界定了终身学习,认为其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学习[3]。非正式学习是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主要是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如沙龙、读书、聚会等[4]。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就是指英语教师基于自己与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进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有目的、连续性的学习方式,如与同事交流、学习共同体的共建、观摩听课、观看视频等。而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师不仅需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还应具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因此,其非正式学习更强调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交叉性及共融性。基于非正式学习,探究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的本体,就是在对英语教师“人的关注”的基础上,探究英语教师以学习为基础的生存活动与存在方式的价值性建构。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与其客观世界构建价值关系。人按照自身需要,主动地、合目的性地与客观世界构建价值关系,同时客观世界被人赋予意义地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一定的价值。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价值是其历史使命和责任的体现,是教师作为学习者、文化传播者身份的凸显。非正式学习是依赖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建构过程,基于非正式学习,探究教师教育的本体价值,就是探究人的需求及满足人的学习及发展需求的价值内涵的凸显过程,是一种意义赋予,合目的性的主动建构。因此,基于非正式学习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本体价值就是对英语教师的“一种价值承诺、价值理想和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目的性价值”[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教育是国之根本,其本体价值承载于育人,其育人最根本在于人性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性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6],教师的根本责任在于培养“善”的人性。因此,教师教育应以“善”为核心,进行合目的性的价值建构和蕴涵关怀生命、承载品性塑造的价值追求。LEONA[7]认为,非正式学习可以为成人提供精神上的扶持,如增强自我意识、增强对他人的关心等。另外,非正式学习促进了人的完整性及持续发展,它重视人在社会中与社会的互动,并在互动中“滋养个性、润泽情感,生长思想”[8-9]。基于非正式学习论教师教育的本体价值,意味着教师对自我人性的发现,同时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方式与手段是以“善”为根本,是关怀、陪伴生命幸福成长的过程。作为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中医药传承创新精神及跨文化传播的责任。可见,基于非正式学习,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教育应是一种完善人性,为社会培养“善”的人性的师资教育。同时,“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师学习方式,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10]。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实现师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总而言之,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英语教师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以关怀生命为本,回归人性的教育。“善”的教育是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的价值理想与承载。同时,英语教师教育还应实现基于本土文化,英语教师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者与英语语言知识传授者的身份整合,以此意蕴其合目的性的、有意义的价值建构。

2匮缺非正式学习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现实样态

马克思•舍勒曾提出“价值序列最为深刻的转化是生命价值隶属于有用价值”[11]。技术更新、竞争压力等让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被片面夸大,忽视对人性的关怀与关注。首先,当前的英语教师在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英语语言教育,忽视生命发展关怀。长期以来,我国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关注教师的学习,同时以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的培训为主要途径。早在1955年5月,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师范大学办理高等师范函授部的指示》[12]132。教师的职后学习开始受到重视。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12]142教师培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肯定了其在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师教育仍以语言、教学技能培训为主,更关注信息的叠加与累计,忽视新知识与教师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对比,这种自上而下的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受到了挑战。因此,当前的英语教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关注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态,及主观能动性对自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知识接收层面,“学校不考虑教师的思维模式,制造了一种脱节的语言。这样一来,教师的原初概念依然故我,在学校学习之后仍未改变”[13]。因此,学校的培训如果不是在教师自愿的情境下进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最佳效果。同时,培训的价值只能暂时满足教师的精神求知欲望,无法做到关怀教师人性“善”的追求。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工具理性不断肆虐,以工具为导向的培训忽视教师的个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培训的“统一性”,无法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教育及专业发展。其次,当前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英语单学科的发展,忽视与医药类学科的生态共生教育。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是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未来具有中医药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翻译能力的实践者;培养能够整理中医经典文献、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开发医学专业的双语教材、推动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因此,如果英语教师只关注英语语言教育,则会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固化陈旧,中医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虚设”,从而致使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局化、共融化和集成化。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为发展新文科等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布局。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人才培养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也迫切呼唤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培养进行战略性创新和重新定位,实现英语教师的多学科共生教育及校本化式的发展[14]。最后,当前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关注英语教学实践行为本身,忽视专业素养的内在养成及实践智慧的生成路径。“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彰显。”[15]当今社会,“效率取向”“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风行,这就驱使英语教师过多关注自我教学行为适切性的模仿。教师外显行为的关注消解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及创造性的作用,从而抑制了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生成。而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凸显教师在实践行为中的主体性及创造性的体现过程。可见,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体能力的体现,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实践能力,也是考核合格教师的手段之一。

3基于非正式学习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未来旨归

非正式学习形塑教师的生活常态,它强调以人性为本,认为其学习过程是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是“生命的活动”,而非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选择。在终身学习、新文科等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教育本体回归的路向应实现生命回归、生态回归及实践回归的循环。生命回归是生态回归与实践回归的源泉及最终目标,且三大回归在循环中相互制约,互相发展,进化和升华。首先,强调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性教育融合的生命回归。英语教师在培养现有学生及未来人才的方式上,应更多关注人性教育,彰显生命价值。教师的教育应是内在于心和外化于形的动态过程。教师教育的内在于心是尊重教师及学生,实现对人性“善”的追求;外化于形则表现为教师不仅应拥有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理解,还应是其内心“善”的外化,如培养自我的家国情怀,师德师风的提升,关爱学生及热爱工作等。非正式学习是自我经验中探究未来的可能,是自我完善的手段,其能满足教师精神上的学习追求、人格完善的内在诉求,帮助英语教师通过日常学习理解自我成长与进步的空间,从而利用非正式学习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在非正式学习中,明确学习目的观的内在的发展方向,做到时时反思,才不会让英语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从而追求“善”的本性,实现知识与生命的和谐发展。其次,强调多学科学习与生态教育融合的生态回归。教师的身份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组织者”“参与者”及“讨论者”,最重要还应是“终身学习者”及“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者”。对“终身学习者”及“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者”身份的认同,是实现“教学者”的身份与自我价值实现相统一的前提。身份认同的核心为价值观问题。英语教师的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是基于多元身份的认同与统一。在新文科、混合式教学及思政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疑者”及“在线互动者”……所有这些身份认同的统一都要求英语教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非正式学习提升自我,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终身学习者”身份的认同是保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及可持续性学习的前提与榜样;教师“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者”的身份认同是培养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与保障。鉴于此,英语教师个体要培养自我终身学习意识,在多学科中体会终身学习的意义并建构终身学习的信念与信心。在此基础上,鉴于非正式学习的动态性及多样性的本质显现,英语教师应实现生态协同教育,如构建终身学习、育人及中医药传播实践协同导向的管理体制;实现校内外的联动教育及实现个体、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共同参与的生态化协同育人。最后,强调专业素养与内涵式教育融合的实践回归。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加速中医药英语对外传播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层面,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素养决定着中医药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乎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的速度;在个体层面,英语教师的发展是自我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过程,是专业能力诉求的满足过程。为了促进这种从社会到个体的整合式发展与教育,英语教师借助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职责,将专业发展与生命的始终紧密结合。学习对英语教师发展的意义重大,但学习的方式却影响教师发展意义内涵的延伸。教师的学习与发展部分源于教师的正式学习,但同时,非正式学习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对教师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关注自身的非正式学习,在此基础上,融合内涵式教育。内涵式教育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新时期内涵式教育是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在合理性。为了高品质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在实践中探究实践智慧的生成。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生成源于教师与非正式学习互动的过程。“在动态的学习情境中,进入学习现场,感受体验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将学习过程与教师实践智慧建构生成的过程统一起来。”[16]基于非正式学习,生成实践智慧,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有个性、创造性的教学行为,以此达到内涵式教育。可见,在实践层面,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英语教师是强调教师的“英语+中医药”专业素养的需求与为教师发展提供优化支持的整合,同时,非正式学习也是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转型的迫切需要[17]。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洞察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路径,使其教学实践行为与实践智慧的生成得以融合统一,实现英语技能与生命之维的耦合,以此在未来的课堂中迸发有生命力的“火光”,照亮中医药文化传播之路。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非正式学习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教育本体回归是教育本体构建的新观念的意蕴。它体现英语教师的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重,同时它是生命回归、生态回归与实践回归的统一。

作者:胡瑾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