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培育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培育

时间:2022-11-30 18:14: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培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培育

当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压力变大,尽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已经在各高校推行多年,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创新创业能力的总体提升,离不开各学科的合力,离不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中,大学生人力资源素养的缺失,不利于其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影响创业结果。因此,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出发,阐述双创背景下人力资源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素养的基本要求,并对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源素养提出解决对策。

一、培育大学生人力资源素养的必要性

(一)能够满足自我发展需求

随着物质经济的丰富,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精神追求,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自我实现欲望不断加强。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目标、求职要求等方面,个性化色彩愈加浓厚。而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也让专业课程设置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指标,直观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来审视双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期望,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更加明确和清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规划支持,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于各级各类组织,管理者才是企事业单位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拍板者、责任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是决策制定的智囊团、决策落地的执行者。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学习HRM课程,可更新观念、拓展知识、提高技能,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加强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从容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往往会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与专业相同,或者兴趣相投的同学、朋友合作创业,在初创期,成员少,事务单一,分工模糊,但效率高,气氛融洽,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无足轻重。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彰显,组织机构相对混乱、企业文化缺失、激励机制不科学、员工职业规划缺乏、培训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人才队伍不稳定,员工流动率大,人力资源供需难以平衡,创业失败率提高。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具备人力资源素养,才能为创业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人力资源素养要求

(一)思想认识素养

在校期间,要养成正确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一方面,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素质的提高,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前获得主动权,实现创造性就业,在职业生涯中发挥创造性精神,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增强创业意识,在创业过程中始终把人才放在第一位,从战略的角度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重视人才的招留育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法律素养

员工关系管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业者来说,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相融合,增强法律意识,能够减少劳动纠纷,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抵御用工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对于就业者来说,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与就业从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在应聘、签署合同时,更加关注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在遇到用人单位侵权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普通就业者,都必须具备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防患于未然。

(三)心理素养

大学生进入职场后,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就业者,都必须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压力要意志坚定、无所畏惧,还要心胸开阔、不计个人得失。特别是对创业者来说,只有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时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客观公正对待员工各种诉求,运用科学的方法,站在公正的立场,客观地对人才的品性、能力进行准确定位,以确保对人才选拔录用的有效性和成功性。(四)职业道德素养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在组织中的性质较为特殊,所作的决策大多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掌握的信息关系组织和个人的秘密。大学期间,职业道德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使得大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还要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做到诚信友善、严格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谋私利。

三、大学生人力资源素养提升策略

(一)普及人力资源课程,提高思想认识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设范围集中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内,其他专业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一知半解,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没有清晰的可持续职业生涯规划,这与高校双创教育要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在紧张的专业课程学习之余,可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一门通用选修课,让所有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的短板,或系统学习或针对性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课程,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知识体系,完善人力资源职业技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双创教学能力

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人力资源素养的大学生,教师首先就要走在前面,先充当探索者,再充当领路人。一方面,可参加大学生双创教育师资专业培训,学习最前沿的双创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双创教学能力,并勇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着重打造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源素养。另一方面,响应号召,深入企业一线,到相关岗位实践锻炼,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方法。充分调研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企业的成功之道,为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一手案例。

(三)做好心理疏导,鼓励理性创业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敢闯敢干,但社会阅历浅、社会实践经验少、自我期待较高、抗挫折能力差,在遇到问题时容易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做决策时主观感性,团队管理能力也较差,初创企业倒闭、转行、改制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创业畏难情绪加剧。因此在校期间,教师要负责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情绪引导,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既要鼓励条件成熟的大学生勇敢追梦、大胆创业,让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深植校园土壤,也要避免部分同学盲目跟风,不考虑主客观因素,冲动创业,遭受失败的打击。

(四)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中,可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要素,聘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通过比赛促进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内化和创业经验的理解。同时,深化产教融合,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中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导师定期到课堂上为学生分享经典创业案例,为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问题解答,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融互通。加强与创业型企业的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校外实践基地,感知创业型企业管理模式、运营特点,充分吸取成功经验,对于不完善的方面提出整改建设方案,为以后创新创业积累经验。

作者:郭小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