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10:44: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产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实证与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0引言
2020年7月30日,教育部、工信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南指出“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指南七项建设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1]。指南为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指明方向。但纵观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情况,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存在诸多的制度壁垒,治理结构缺乏整体协同育人理念、各利益主体价值碎片化、效率低,导致了协同育人动力不足,路径创新不够,多元办学主体协同育人优势没有很好发挥。
1混合制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已成为产业学院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更加注重教育链与产业链在资本、利益、架构、机制等诸多方面深度融合。国内主要的研究体现在: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深入教学各个环节[2];产业学院育人模式研究[2-6];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难点热点研究[7]。在国外,产教协同育人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8]。美国学者霍尔与杰克逊等人研究表明,产教协同对学生学业和就业均能产生积极影响[9]。在美国,以“合作教育”为典型模式的产教协同,已覆盖全美超过1/3的大学。从国外产业学院定位及性质、发展阶段来看,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比较成熟。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探索实践中,基于利益共体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用微观的视角,研究产业学院可操作性细节问题,破解制度障碍、治理机制不顺畅、路径创新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为例,研究混合制产业学院建构与实施路径。
2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2.1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建构的背景
(1)社会现状:既有建筑改造与防水领域急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有产才有业,有业才有学。既有建筑修复改造及新建建筑中,渗漏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国内房屋建筑保有量700+亿m2,渗漏率高达95.33%。根本原因是建筑防水标准化施工技术体系得不到很好执行,专业化建筑防水技术技能人才缺乏造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建筑防水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已迫在眉睫。
(2)产业学院困境: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路径创新不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存在诸多的制度壁垒、治理机制缺乏协同育人理念、各利益主体价值碎片化、效率低,导致混合制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动力不足、路径创新不够,没有真正发挥出多元办学主体协同培养产业急需人才的优势。
(3)高职院校客观需要:高职院校适应生源结构序变的需求。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序变呈现多样化,普通高中生源约70%左右,中职生源约20%左右,社招生源约10%左右。这种教学对象多样化,带来诉求的多样化,教师反映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反映教师越来越不会教,传统的授课模式受到冲击。另外,教学场所的改变、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等导致学校新形态不断呈现出来,柔性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及综合评价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涌现。
2.2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一校两制,虚实结合、盘活资产、激发活力”的思路建设了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一校两制”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工程学院为主体组建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原有二级学院管理的管理模式不变,产业学院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学校制定产业学院章程,各举办方根据办学章程履行办学职责,参与办学活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二级学院党总支作为产业学院的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正确办学方向。建立健全产业学院理事会决策、行政负责人组织执行、监事会监督、专家治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是混合制产业学院教学管理主体,负责招生、人才培养标准、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运行等。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工学交替实训教学组织、学生安全管理等。“虚实结合”是指混合产业学院资产的界定方式,“实”是指学校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实训、培训、社会服务、科研资源,注册成立产业学院实体,按照实体有型化运作,采用契约方式来界定。“虚”是指二级学院内部整合资源,目标化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难以用契约方式界定的资产,如名誉、校名、经营体系、能工巧匠等,通过非契约的方式来确权。学校投入产业学院的资产由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共同执行学校管理决议,学校投入的资产占产业学院总资产的60%以上,管理人员由双方共同组成,产业学院的财务由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每年对投入的国有资产核算一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扣除经营成本后,校企按照投入的资产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保证企业投入的资产作用最大化。盘活资产是指整合学校实训、培训、科研服务设施设备,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激发活力是混合制产业学院建立学校在编人员和聘任社会高层次技术人员灵活的用人机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绩效管理”,激发产业学院人员的活力,克服学校编制的束缚。东方雨虹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见图1所示。
3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五共建”协同育人路径
3.1协同创新,校企共建“双大师”学徒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机动的体制机制,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促进学科之间深层次、多元化的交叉与协同,进而形成均衡发展且富有特色的专业体系[10]”。2019年,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实施建筑防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双方成立现代学徒制共建共管委员会,组建了学校教学副院长、雨虹总经理为组长,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雨虹培训学院院长为副组长和工作人员组成的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分工,制定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确立“双大师+学徒制”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工学交替教学。双方以“协同创新”为目标,实现双导师互聘互用,双向挂职锻炼的深度合作,在双方教师(专+兼)指导下开展试点班学生的岗位认知、跟岗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共同打造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机制。调研分析了企业所需的岗位、岗位职业能力、人才需求规格,对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匹配相关专业,校企联合制定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的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要。通过混合制产业学院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引企入教”,赋能专业内涵。
3.2引企入校,传承技艺,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破除“引企入校”的瓶颈,学校提供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地200余m2,雨虹公司提供技能大师、设备设施、工具、建筑防水模型及技术标准体系,共同组建了建筑防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专业教师和全国技术能手为主体的混编教学团队,专业理论课以学校教师为主,实训课程以技能大师带徒完成,依据大师的技能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开展教学活动。在大师工作室中,技能大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徒弟开展技能训练,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构建了学校、企业技能大师、实训成果、产业与学生自评的综合评价机制,实现考核评价由单一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大师工作室学徒毕业生,在建筑防水行业得到广泛认可,就业薪酬高于毕业生平均值60%以上。
3.3践行“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线并行新机制,共建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职业本科教育要求“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人次每年不少于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2倍”,按照这一目标,产业学院探索实践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同向同行的双线机制,共建了建筑防水智能检测中心、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联合开展技术服务,承接雨虹集团公司职工继续教育专项培训。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授予学校为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技能大师的引领下,将东方雨虹标准化施工体系引入实训课程,把产业发展新形态引入课堂教学,共同开发与行业、产业需求同步的教学资源,如校企联合编写新形态教材建筑防水设计与施工,共同建设了建筑防水施工在线课程等。大师工作室引入东方雨虹修缮公司技术标准、标准化施工等,面向社会、专业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及培训,年均社会职业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
3.4“岗课赛证”融通,共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机制
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了岗位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开发、职业技能大赛和1+X证书的四融通教学运行模式。在设计教学项目时,不仅重视专业技术,而且把技术与市场经营管理纳入到项目设计当中,做到与生产一线职业能力完美对接,例如美缝师的培养课程开发流程,见图2所示。注重把龙头企业职业等级认证、职业技能大赛融入到常规教学当中,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达成度,做好“岗课赛”知识、技能体系的协同与对接。大师工作室教学团队依据1+X证书开发标准,编制了建筑防水工艺设计与施工等级证书标准,并与施工员考核标准对接,做到1+X证书与行业执业证书融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全体学生通过了雨虹职业培训认证,获得人社部建筑防水工等级证书1000余人。在“雨虹杯•匠人心”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3.5搭建“产、教、科”平台,共建全国建筑防水职教
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同牵头组建了来自全国各地校、行、企105家单位的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教育集团。共同推动建筑防水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人才培养、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资源建设的共享和应用成果开发,坚持为建筑防水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服务,为政府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优化整合建筑防水职教资源,开展成员单位之间的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菜单式人才培训等。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需求,着力解决建筑防水关键技术问题,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以互利共赢为基础,联合政府、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共同推进校企科技项目合作模式,提升协同攻关能力,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围绕建筑现代产业体系,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加强建筑防水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研究。通过项目开发、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人才交流、职业培训等活动,建立国内外深入合作平台;与国内外职教机构进行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4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实施“五共建”经验与成效
混合制产业学院是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生相伴,高职院校建立产业学院需要选择龙头企业,企业规模、实力、社会责任情怀与担当,能够支撑混合制产业学院协同育人需求,企业内部教育培训板块是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沟通、协调的基础和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学分制改革和模块化课程是推行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条件。大师工作室混编教学团队要以企业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大师为主体,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共同实施学徒人才培养,两者缺一不可。本文以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牵引,破解产业学院制度缺失障碍、治理机制不顺带来的协同育人协同效应不佳的现实问题。“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及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线并行人才培养机制赋能了产业学院内涵建设。产业学院能够建立“技能大师+学业导师+辅导员”三维一体立体化育人体系,即为技能大师负责学徒制班级嵌入式教学,开展实践教学案例开发。学业导师辅导学徒做好学业规划,配合技能大师完成企业工程实践项目,校内辅导员做好学徒制学生的生活、思想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大师工作室学徒制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搭建“产、教、科”创新平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不足问题。依托企业特种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产业前端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共建市级发改委工程中心1个,共研徐州市社会发展重点项目3项、基础性项目1项、教育厅自科项目1项,攻关防水渗漏工程100余项。企业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科”融合取得良好进展。
5东方雨虹混合制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
5.1实践中的问题
东方雨虹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运行过程,协同创新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落脚点多数在专业技术层面,培养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经理人重视不够;产业学院利益主体产权界定存在瓶颈,院校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中存在缺少指导性的文件,校内外国有资产管理者找不到完全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法规、制度,习惯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是推进混合制办学改革主要阻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的构成保护与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后期收益分配出现分歧的问题突出;混合所有制实体独立法人治理结构机制不顺畅,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导致了学校各个部门泛行政化突出,难以做到遵循教育和市场双重逻辑的治理范式。
5.2建议与举措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提案立法或出台相应的条例、管理办法,在混合所育人共同体改革过程中高等院校有法可依,改革有章可循;开展产业学院混合所有改革示范性院校评选,出台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产界定处置新举措,消除固有思想束缚。通过试点院校的实践,建立适合资产的构成保护与市场化机制,健全混合制实体独立法人治理结构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30)[2022-01-10].
[2]蔡瑞林,徐伟.培养产权: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J].现代教育管理,2018(02):89-93.
[3]雷世平.历史发展、现实困惑与根本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8(22):6-10.
[4]章云,李丽娟,等.新工科多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50-56.
[5]许文静.整体性视域下产业学院内部结构的治理逻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12-15.
[6]郭雪松,李胜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01):20-27.
[7]李媛媛.我国产业学院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72-75.
[8]蒋新革.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24):30-34.
[9]鲁春阳,文枫,解丽丹,等.国外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高教论坛,2018(07):86-87.
[10]刘海涛.高等学校跨学科专业设置:逻辑、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8(02):6-11.
作者:程建伟 龚娟 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