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时间:2022-12-07 10:26: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小学舞蹈教育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小学舞蹈教育篇1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开展,需明确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及其对乡村艺术教育产生的影响,总结乡村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客观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体系。通过引入专业人才,编制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的教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

一乡村振兴简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统筹,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公费师范教育等方式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对长期在乡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待,保障和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和乡村教育现代化水平。[1]在此背景下开展乡村小学艺术教育,要求乡村小学艺术教师在校领导及相关组织的协助下,推进艺术教育改革,结合当地整体发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学习环境。

二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1.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当前,艺术教育课程尚未纳入教育考核的范围,少数教师、家长、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习艺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出现少数乡村小学虽开设了艺术课程,但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2]

2.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村民的知识水平、阅历及物质条件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艺术教育的发展。例如,较少有家长注重并支持孩子接受艺术教育,这也是农村学习艺术的学生远少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此外,乡村小学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是限制乡村艺术教育发展的又一因素。以舞蹈课程为例,乡村小学较少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师,大多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长此以往,学生难以接触到专业、前沿的舞蹈课程内容,从而使其舞蹈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3]

3.艺术课程安排有待完善

部分乡村艺术教师并不是艺术专业科班出身,在教授艺术课程时仅按照教材或参考城市艺术教育方案进行,未充分考虑到乡村学生的艺术教育实际学情,从而使得乡村小学生难以高效完成各个阶段的艺术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艺术的热情。此外,少数乡村艺术教师在编排艺术课程时,未考虑到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仅按部就班地按照课程流程组织开展教学,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使得学生逐渐失去艺术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乡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的策略

笔者以舞蹈教学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艺术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及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1)要开展乡村小学特色艺术教育,要求学校正确理解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端正艺术教育态度,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并清晰了解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如此才可提升教师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与认可度。乡村艺术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基于当前的教育条件进一步深化艺术教育,为学生学习艺术创造更好的条件。(2)乡村小学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艺术教育发展制定的相关政策。例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4]乡村小学需认真学习研究该政策,及时在乡村教育中普及艺术教育的知识,不断提升教师、家长、学生对乡村艺术教育的认可度。支持并鼓励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学习艺术,提升乡村学生的美育效果。(3)学校应担负起普及艺术教育的责任。考虑到乡村学生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教师可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家长开展线上沟通交流,为家长讲解艺术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适当引入真实的案例。例如,颜业岸,一位农民的儿子,没上过正规的大学,从乡村代课教师干起,却带着万泉河畔农民的孩子舞出了国门,让海南的舞蹈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从1992年至今,颜业岸一直担任嘉积中学男子舞蹈团专业教师。他带领着舞蹈团的这些农民子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及世界各地十多个国家翩翩起舞。[5]

2.开发乡村特色的舞蹈教材

针对乡村舞蹈教学资料不足等问题,除了争取当地教育相关部门的支持外,还需当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及民间艺术家协同努力,构建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1)教育相关部门需成立专业的小学舞蹈教材研发团队。团队成员除了乡村小学教师外,还应利用互联网平台集合各个地区的专业舞蹈人才,组建小学舞蹈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发挥团队的科学指导作用。还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将其建设为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发挥其带动作用,让其他各个地区的乡村小学能通过借鉴、引入该学校的教学模式,逐渐提升乡村小学的艺术教育水平。例如,在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训练”教学时,乡村小学艺术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各种民间舞教学资源并传授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着手研究当地的民间舞与相关文化,并将其融入学生的民间舞学习中。教师可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将舞蹈教学场地延伸至校外。可鼓励学生回家后参与到家庭、乡村的娱乐活动中,与长辈一起跳当地舞蹈。比如有的学生在背水时可进行《背水姑娘》的演唱与舞蹈,在摘苹果时亦可跳该方面的舞蹈,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传承当地的歌舞,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6](2)建立民间舞蹈社团。乡村艺术教师可组织具备民间舞蹈技能的村民加入民间舞蹈社团,教师通过社团成员了解当地民间舞的种类、形式、艺术特色等,并从其中选择适宜学生学习的舞蹈。教师通过提炼舞蹈的基本动作,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编创符合小学生的舞蹈动作,促进小学生民间舞蹈的学习与传承。

3.分层安排舞蹈课程

(1)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需教师把握其特点,编制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舞蹈教材。例如,针对乡村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因学生刚接触舞蹈,对舞蹈各方面的认知还不太熟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舞蹈视频,组织学生开展舞蹈游戏等,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而针对中年级学生,教师则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技能,通过基本功操练,提升学生的身体软开度、速度与力量等,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翻身、跳跃、旋转等基础技巧,为后续的舞蹈学习夯实基础。[7](2)教师需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关于舞蹈理论知识,教师需安排好课程时间,一般在每学期可安排3~4个课时进行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余时间用于指导学生练习基础舞蹈动作,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这主要考虑到乡村学生大多舞蹈基础较薄弱,需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练习机会。因各个学生的成长环境、舞蹈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均有所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整体表现,对其科学分组,开展分层教学。教师可将舞蹈基础较好、接受程度较高的学生分到A组,将舞蹈基础、学习能力皆处于中等的学生分到B组,对尚未接触过舞蹈且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分到C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舞蹈教学内容,编排合适的舞蹈教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使每位学生均有所收获。针对A组学生,教师可加快其学习进度,引导他们在掌握课程内的舞蹈知识与技能后,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其知识视野,发展创造性思维,促进其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针对B组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师需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使其掌握更加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与更加标准的舞蹈动作。另外,教师还需在日常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加强沟通与交流,并可借助手机等设备录制学生舞蹈排练、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加以纠正与改善。针对C组学生,由于其舞蹈基础较薄弱,教师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教授,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教师应对C组学生学习中取得的各项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提升其自信心。还可鼓励A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帮助C组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通过分层教学促进乡村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的共同进步。[8]

4.酌情建设舞蹈教室

乡村小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舞蹈教室,若是学校经费比较充足、教学场地充足,可在建设舞蹈教室的同时,配备各项专业舞蹈器材,比如专业地胶、音响、把杆、镜子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舞蹈教学环境,使学生尽快投入到舞蹈教学情境中。在舞蹈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大量出汗,因此应尽量确保教室明亮、通风,尽可能避免学生在舞蹈练习中出现身体不适等状况。若学校经费紧张,教学场地不足,可利用好体育场地与空余教室,设置基础的舞蹈房,在保障艺术教育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舞蹈教室的经费投入,避免给学校造成额外的经济压力。

5.优化师资结构

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的主导力量是教师,若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则很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服务。因此,优化师资结构十分必要,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乡村小学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引入更多专业人才。第二,教育主管部门需明确当前乡村小学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通过相邻小学走教、城乡教师轮岗等方式实现优秀师资共享,让高质量的艺术师资在乡村流动起来,为乡村艺术教育提供优质资源。第三,乡村小学在引进艺术教育人才时,不应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除了在专业院校招聘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外,还可关注民间艺人。校方可利用民间艺人演出的“空窗期”,邀请其登上乡村艺术教育的讲台,为学生教授民间艺术。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还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艺术学习中。第四,定期组织乡村小学艺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结合当地乡村艺术教师的整体分配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可结合教师各个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制定培训内容,使教师在经过专业培训后不断优化艺术课程教学,并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其他教师或培训讲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艺术教育能力。第五,乡村小学要给予艺术教师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可积极申请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学艺术教育的各类经费,及时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并完善其技能体系,提升乡村学生的自信心与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促进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9]

四总结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特定的媒介、语言、形式和技艺等塑造艺术形象,反映自然、社会及人的创造性活动。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1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开展进行研究,强调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乡村小学应理性、客观地分析艺术教育在乡村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及时更新艺术教学软、硬件设施,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推动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董燕 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舞蹈教育篇2

当前如何在中小学阶段积极开展舞蹈教育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认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小学阶段的舞蹈教育,对于全方位推动青少年文化传承以及顺应我国舞蹈教育的稳步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1]。本次研究以某小学舞蹈教学项目为实例,从项目的开题到设计在该领域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希望通过笔者对于小学舞蹈教育课程的理解与认知,从推动青少年美育的传承上来进行其价值研究,期待小学的舞蹈教育可以通过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得以开展,成为推动小学生美育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而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今我国的舞蹈教学课程,主要是需要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设计来达到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于舞蹈教育一定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学习背景以及舞蹈教育需求,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什么方式来对课程进行整合设计,以此来适应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普及性特质。

(一)拉班动作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唐怡老师和国家一级编导罗秉玉老师对于拉班动作教学开展了较多实践活动,运用该方法的舞蹈教学主要是通过拉班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小学生进行舞蹈文化传播,使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规范的舞蹈教学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情操。该课程主要通过四个层次进行开展,包括有状态培养、认清自身、认清空间、人情字符四个层次[2]。这样的教学优势可以使得中小学生在舞蹈实践环节,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舞蹈动作的缺陷,并可以进行纠正,进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动作习惯。拉班舞蹈教学将主题动作与结构舞谱作为入门级舞蹈教程,但该两种教学方式均坚持受教者最直接的肢体体验为核心要义,使其可以在长时间的舞蹈课程中建立良好的美育品格与个性。

(二)素质教育舞蹈

舞蹈教学的目标不同也就意味着教学对象的不同,当舞蹈教学对象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时,舞蹈教育的目标就成为了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教育者的舞蹈示范作用,小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是素质教育舞蹈所追求的目标。在素质教育课程中,舞蹈授课教师多选取适合受教育者年龄段的歌曲、图片、视频等内容作为情节导入,再经过一定的舞蹈动作模仿,使得中小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舞蹈动作。例如可以根据《高傲的海燕》中海燕展翅翱翔的华丽语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海燕飞翔动态的舞蹈动作想象,加上授课教师的指引,以此来自主编排相应的舞蹈动作。进行素质教舞蹈的课程编排,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情境的模拟与想象进行游戏教学,通过各类舞蹈趣味教学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激发其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三)民族舞蹈教育

本文在了解其它小学的舞蹈教学课程采用的方法时,意识到如何将我校的舞蹈教育课程做得更有特色,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对小学的舞蹈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传播,以民族舞蹈文化为支撑,积极开展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是当下我校需要进行舞蹈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每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均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舞蹈文化,这些舞蹈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传承性,学校积极开展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不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亦为中小学生建立了坚实的民族自信感[3]。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校全方位、立体式的开展民族特色舞蹈,对于舞蹈美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3个月的民族舞实践教学项目中,除了圆满完成了小学舞蹈课程规定的素质舞蹈教学外,还利用课余时间设立了舞蹈民族社团等教育课程,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的舞蹈练习积极性。

(四)现状分析

对于拉班动作教学,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性与实用性较强两个方面。拉班教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体、数学等学科智慧,将舞蹈动作植入到时空中进行必要考察,以动作过程为基本的教学方式遵循了科学的理性化教育手段。除此以外,对于拉班舞蹈动作的刻画记录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动作思维过程,将舞蹈动作中的最小单元进行系统规范化的组合排列,进而复制出最完整的动作描述系统。受教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复制”可以进行自觉地知识掌握。但是由于拉班教学过于抽象,中小学生的理解程度有限,因此这一舞蹈教学方式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对于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即以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为课程目标与前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起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并达到掌握某种舞蹈技能的目的。素质舞蹈教学主要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予以促进,尤其在集体活动中有效的提升中小学的协同合作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得到能力的锻炼。但是发展传统的民族舞蹈文化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民族舞蹈教学,更为注重的是中小学生对于民族舞蹈文化的有机传承,通过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更能使其沉浸在民族与文化的传统底蕴之中。民族舞蹈教学主要有认识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三个功能[4]。学习民族舞蹈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与传播十分必要,拉近了各民族间的文化练习,增进了公众之间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以某个少数民族的象征图腾为基础,并植入民族舞蹈基础动作之中,以此掌握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基本思想。除此以外,在民族舞蹈的教育中需要将无形的民族精神和有形的民族舞蹈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文化教化,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民族舞蹈教学研究

本次舞蹈教学项目主要以民族舞蹈教育为主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开展现状详见表1。其中舞蹈课与音乐舞蹈课为稳定开展项目,舞蹈社团、民族舞兴趣团以及形体课为流动性的实验教学项目,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开展的必要性。

(一)民族舞蹈教学的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某校小学二到三年级舞蹈受教育群体以及家长,共计60人。主要采取纸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发放工作,以此了解受教育人群对于开展的民族舞蹈项目的满意度及接受度。

(二)思考与启发

通过对上述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项目的开展后,认识到了对于中小学舞蹈教师而言,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曾经对小学生进行过个别访谈,问道:“您认为在老师的舞蹈课上学到了什么呢?”小学生回答道:“让我对民族舞蹈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这就说明一个优秀的舞蹈老师一定要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任何科目的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的价值目标。除此以外,本文在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及家长期待在舞蹈课堂上看到民族特色的舞蹈教学,以此建立起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播功能。民族特色舞蹈本就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学习民族舞蹈也就是了解其文化底蕴,也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舞蹈教学意义所在[5]。例如在动作风格上,蒙古舞与傣族舞无论在背景音乐亦或是舞蹈动作上各有千秋,独树一帜。也可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一个涵盖多种动作风格以及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体,整体上显示着统一,局部中透漏着个性。而且在本次的民族舞蹈实践项目中,笔者跟随项目组在学校长廊上放置了民族舞蹈的规范动作图示,以期潜移默化的加强中小学生对于传统特色舞蹈的文化认知。

结语

舞蹈教学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大环境下,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民族特色舞蹈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动手能力的重要举措,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民族舞蹈,爱上民族文化,是现阶段每一位舞蹈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苏曼

小学舞蹈教育篇3

小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利用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该重视学生在综合素养方面的提高。有氧舞蹈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运动量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而体育舞蹈需要通过音乐的节拍来施展优美的动作,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二者相结合更容易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有氧体育舞蹈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通过体育课来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新课改指出的教学方向,体育课上的各项运动均需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要,首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形式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更加科学,能够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从内心接受体育活动,以此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其次,在体育活动的教学形式上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方针,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活动。基于此,锻炼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教学水平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小学生无法从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甚至还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2.1教学形式过于陈旧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始终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将原本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变得无趣乏味,体育课本就是更加重视实践的一项科目,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吸引学生的体育活动,将会导致学生丧失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所下降。

2.2缺乏对体育课教学的科学认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学校和家长也逐渐意识到学生锻炼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对体育教学产生科学的认识,所以就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有部分家长过度重视文化课的教育,没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也有学校害怕过多的体育活动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于是就不会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展开深度教学。再加上有的学校在举办活动时会占用体育课,不仅打乱了体育教学的计划,还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2.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小学生体育素质水平得到提高的重要标志,只有完整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显示,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教学评价体系存在执行效果不佳的问题,所以要完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3.实施有氧体育舞蹈的特点和优势

舞蹈是一项能够调动全身的运动,通过选取合理的、有规律的动作进行排序,形成具有表演性和运动性的动作组合。但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组合,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以舞动的身体来传递情感,且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特定的表演环境和背景下,能够获得表演者和观众的认可。有氧体育舞蹈和有氧运动相比较而言,在动作方面更加优美,既能够将运动的动作舞蹈化,又能将舞蹈动作体育化,让舞蹈在不失美感的情况下更具体育魅力,在有氧体育舞蹈中融入体育元素,提高了运动的强度,能够让学生消耗更多的热量,而且可以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身体的各项体能。有氧体育舞蹈搭配音乐的点缀,使动作更加具节奏感,不同的动作搭配不同的音乐,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有氧体育舞蹈的编舞也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和舞蹈特色的约束,让学生既能够在学校学习,也能够在家和广场练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有氧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伴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国家更加重视对小学生在非文化课方面的教育,并且在教育文件中指出,在小学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双减政策”,首先要减轻学生在作业方面的负担,其次要减轻学生在课外培训中的压力,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新课改提出要重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自从国家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不仅要求小学生每天在学校至少要有不低于一小时的运动时间,还要求学校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学校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不仅提高了体育教育的比重,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将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且热爱体育活动,基于此,学校对体育运动也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于新鲜事物也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在体育课上学生往往能通过直观的学习方法来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的最佳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骨骼较为柔韧,学习舞蹈时也更具优势。小学生对于体育舞蹈会产生较大的兴趣,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欲望,相对而言,有氧体育舞蹈的动作简单,并富有活力,加上音乐伴奏,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本身就处于好动时期,通过有氧体育舞蹈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一系列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舞蹈技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氧体育舞蹈的种类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让小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寻找到自身喜爱的风格,在有氧体育舞蹈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能够使全身部位得到锻炼,使综合体育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5.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氧体育舞蹈教学的具体策略

5.1教师要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思维决定意识,教师的思想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实践的方式和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宣传,让小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有氧体育舞蹈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教学形式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掘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双重进步。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重视体育教学的同时,还要让小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和其他的文化课程是一样重要的,有氧体育舞蹈不仅能给小学生的生活带来帮助,还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能够帮助小学生练就健康的身体,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5.2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认知和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较大,会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出现厌学的心理,虽然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很多学生受到自身性格以及对体育课认知的限制,会不愿意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形式设计上要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教师要时刻关注体育舞蹈的发展动向,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也要及时进行创新,可以在舞蹈服饰上增加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在教学语言上可以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播放优秀的体育舞蹈视频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体育舞蹈的教学当中,以此更好地达成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

5.3丰富体育舞蹈内容,实施多元化教学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和心理,不断丰富有氧体育舞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能够有新奇和兴奋的感觉,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多开发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训练中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改变学生厌烦体育的情绪,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来安排有氧体育舞蹈的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体育舞蹈的情趣。

5.4利用奖励机制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奖励机制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果予以肯定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有氧体育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习最认真的学生,动作最标准的学生,奖励小红花或者小礼物,对于小学生而言,物质奖励是激发其快速进步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当然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在精神方面的奖励也尤为重要,在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要在学生的精神层面给予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表扬而表扬,让有氧体育舞蹈能够真正地发挥教学作用。

5.5开展体育舞蹈活动要循序渐进

体育教师在开展有氧体育舞蹈教学时,要明白学习有氧体育舞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此,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特征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形体训练中的站姿训练,良好的站姿不仅能够影响舞蹈的规范性,更会影响舞蹈的整体审美效果,是形体训练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来判断训练时间,10岁以下的学生如果长时间地进行训练,就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所以一般不会对10岁以下的学生作力量方面的要求,只要求掌握技巧即可。针对10岁以上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强学生在力量方面的训练,只要掌握好训练尺度,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内容,让学生在不觉得乏累的情况下体验到学习的快感即可,保证学生在掌握有氧体育舞蹈技巧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身体的综合素养。

6.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只有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国的教育水平。将有氧体育舞蹈融入体育教学当中,不仅对体育教学形式的改革有积极的影响,而且能够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发挥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快乐。由此可见,将有氧体育舞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身心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思鸣.如何进行小学生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小学生(下旬刊),2018(07):55.

[2]赵斌.有氧舞蹈对提升小学生身体素养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0):83+86.

[3]聂亚秋.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57.

[4]时忠娟.基于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学策略[J].学园,2018(03):111-112.

作者:刘月菊 单位:平凉市静宁县甘沟镇甘沟中心小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