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1:02: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现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环境下的大发展,“互联网+”对现代高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教育资源和信息知识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资源共享,拓展知识传播的广度,进而促进了现代高校专业教学的优质化、多样化、多元化、精准化和协作化程度的提高,切实提高了专业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拓展了高校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沟通渠道,为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授课条件,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取得实质性效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学习方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环境的同质性、稳定性和封闭性比较突出,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并出现了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新的环境因素。”[1]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教育教学“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明显,艺术设计专业授课的实现不再局限于以“书本”为主要载体进行知识传达的状况。互联网这个“大熔炉”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源”连接起来,一方面实现了各种知识体系的直接共享;另一方面人们基于互联网呈现的知识进行搜索、梳理、归类、解析、整合和创新,回馈于互联网平台,成为一个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中的海量知识信息库。“教”与“学”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教学互动。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化运用不仅改变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多元化发展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深化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刻改变了传统高校教育的授课模式,以形态和视觉为主要呈现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尤为明显,主要体现:一方面为教师授课的资源整合、知识传授、教学方式、内容展现和课程考核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形式;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灵活、个性、多样和便捷的学习体验。
1.教学素养的优质化
“互联网+”平台的延生性,迫使高校教育教学选择最优方向发展,使高校专业教学已身不由己的置身于整个社会的生态体系内,社会信息的更新不断加快,知识老化加速,现代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要基于全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自我提升,不断汲取来自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养分,拓展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也为专业教学衍生了更多表现方式。因此,现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呈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对象的复杂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目标的精准化等特点,促使专业教师教学既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学科专业理念的阐述、表达和演示,又要基于“互联网+”完成学科专业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正确解读、传达和创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还要有效地将自己的专业教学、科研理论、实践成果和“互联网+”教学模式紧密结合,进行实时对接和转化,与时俱进,既要创新教学手段,还要提高教学水平,觉醒自身的新认知,反哺自身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最终实现创新科研成果,有效完成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
2.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互联网+”平台的共享性,拓展多方路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多获取资料的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资源库,打破传统教材固有的知识体系,不再是单一知识的呈现形式,而是引入信息元素,利用多种媒介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互联网发展至今,已汇聚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便利的调取途径,与传统知识体系、教材形成补充,教师基于传统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形式,针对互联网资源的来源,深入分析各个知识资料的合理性、关联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将课堂教学内容需要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资源梳理、资源整合、体系重组、要点归纳、内容补充和教学呈现,构建较容易为学生理解的系统化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建立整体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知识生态,使得学生更系统化的理解专业知识、掌握知识的要点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授课内容的有效性。
3.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为现代人们增加了很多学习的渠道,获取知识、资源和数据非常容易,对于同一知识点的认识会出现很多种认识、观点和反馈,打破了传统方式的知识获取途径。网络时代的高校教学也逐步透明和公开化,教师通过网络了解到其他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对照,显示自身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专业教师为了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传统授课之外,还运用网络超链接信息、共享资源和个性交互等在教学中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在线“外挂式”辅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思考的创造性、拓展性和深化性。“互联网+”教学,教师通过互联网有针对性地获取学生学习数据,可随时调整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充实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的精准化
“互联网+”平台的自由性,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给,不再像以往“一概而论”,没有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能力、状况和要求进行精准化教育资源传授。这就需要基于教师和学生进行艺术设计课程的综合考量,从教师方面来讲:一、要求专业教师更加全面地收集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二、基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收集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加工和整合,各成体系;三、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加工后的教学资源转化成可教授的课程内容,使得各成体系的专业知识能针对不同接受度的同学实现有效传达。从学生方面来讲:一、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学习进度都有可能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快进、慢进、跨越和后退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二、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截取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精准化的专业教学以“人的维度”展开,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的时空差异,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5.教学模式的协同化
“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性,为高校教学构建协同桥梁,一方面使得高校之间的专业课程教学从以往的单一走向多方协同、交互合作的教学共同体;另一方面“互联网+”与高校资源的融合,产生了一个容纳了高校群体、社会资源和最新知识等的“网络新形态空间”,专业教师运用移动设备或终端进入这个空间获取教学资源、交换教学心得、分享实践技术、探讨专业知识。在“网络新形态空间”内,各高校专业教师互相学习,交互体验不同教学模式,不断磨合升级教学方式,慢慢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协同开发并分享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相互“取经”,携手并进,节省人力、物力和精力,使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知识和能力不断成长。
三、“互联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1.先“学”后“教”,“虚实”结合
高校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沿“阵地”,学生一旦考入高校学习,代表着今后的学习方式不再是以往的“一言堂”模式,“教学”主要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对话交流少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大学之前的教学中往往因为赶进度、应试训练将“先学”弱化甚至完全抛弃。但是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学生基于自身条件和能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习需要充足的时间用于个性的、深度的自学,“教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学为主攻,教为助攻”。首先学生依据专业教师给出的学习资料、目标完成专业理论和技术实践的对接;其次进行前期预热——增强该专业课程的认知,有效激活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意识,最后学生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情境,构建适合自身学习专业知识的生态体系。这是一种基于现代社会环境、职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对当今高校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的学习、工作和发展,成长能力的启发,形成的“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高校专业学习模式,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基础。现今,高校教学场所也由原先唯一的“固定教室”延伸到现代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增强,“互联网+”各种教学平台纷纷涌现,不仅为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供了更为直接、广阔和高效的平台,还为“先学”构建了基础条件。“先学”即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推送专业学习资料和任务,学生依据专业教师给出学习要求,观看资料,自主学习,对技术进行初探性实验,完成专业教师布置的课题项目。在这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展开对本专业课程的探索性思考和实验,会产生很多理论、技术方面的疑问、难题,产生一定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为“后教”做准备。“后教”即在学生完成前期的自主摸索学习后,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展开多项互动教学活动,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对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进行阐述和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固定教室”的课堂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加固”,助推学生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当然,学生在经过课堂学习之后,还有专业难题或学习困难,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联系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对于想深入学习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有义务有责任提供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2.互通共享,优化教学
目前,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在配置予国内各高校的教育资源上有着很大的不均衡性,一则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重点”与“非重点”、公办与民办院校等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二则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也有着明显的差距。2020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打破教育资源的跨时空传递瓶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东西部之间的互通共享——从一块屏到一片天”。在教学资源归属不变的条件下基于政府宏观调控,以“互联网+”平台“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高校之间共享,避免资源的分散和重复建设,促进新增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学校等实现不同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各自为了更好地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思政育人,进行教学、科研和思政的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知识共享”“技术共享”和“发展理念”等虚拟生态体系的广泛构建和应用,并有效服务于学科建设、专业创新、课堂教学和思政发展,不仅促进了高校之间的学术沟通、教学互动、技术互助和思政交流,还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创新育人模式,共同发展。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处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中的各个体系的壁垒已被打通,互联网所容之地的相关资源都有可能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素材、案例和知识的要点,使得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很大层面的拓展。“互联网+”打破了以往“知识”传达的“局限性”,让大学生的受教育局面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能够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和使用知识。甚至,“互联网+”教师资源共享,避免了学生直接面对老师的羞涩,有些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尝试与其他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开启了现代教育资源共享、教学互助和信息(知识)传达的新时代,引发了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的授课模式、资源建设、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3.深度融合,创新教学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缩短了知识更新和传播的时间,教育发展萌发出新特征,知识传递方式从过去传统的单向单线为主的灌输,转变为多向多线的交互协同。作为大学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最新知识、理念和趋势,提升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高校体系的发展要求,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契机。新的发展格局下,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优化自身条件:一、通过互联网对教育资源的获取、整合、转化和应用等,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二、专业教师依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优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力。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环境中的拓展性、深化性和广泛性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已然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学科进步、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能力。因此,“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的每一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有必要以一种进取的心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实践,积极强化“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技术,重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路径和延伸教学过程,实现以“教师引”“学生学”的有效教学过程。
结语
在新时代环境的推动下,“互联网+”融入现代高校的教育教学,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针对“互联网+”做着一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论证。希望为今后更多关于“互联网+”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拓展提供一些理论方法和实践思路,从而为现代高校教学适应社会发展营造鲜明的时代感。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的生态环境需要“互联网+”的介入以优化课程教学,拓展教学手段,尽管互联网技术没有对艺术传达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有效创新,却对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有效补充。
作者:沈丽琴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篇2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1]从纲要中不难发现,素质培养、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与目标。在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一、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
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核心素养是将“立德树人”这一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中间过渡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具体反映。2016年教育部研究专项小组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2]。教育中核心素养的确立是教育问题聚焦到“人”本身的转变,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合格公民,落实“立德树人”重要方针,需要从教育的根本抓起[3]。这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将视点转向学生本身,这必然会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引发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二、核心素养培育需要重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观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大变革,课程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基础作用,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直接反映在课程观的重塑上。在传统的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过度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体系与课程都围绕这两项任务展开,知识与技能之间缺乏联系与贯通,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在虚拟的条件下发生,无法与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产生关联,也就导致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分科式的教育模式为课程之间、学科之间也划下了一条无形的鸿沟。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教育的本质应当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促进他们具备长远的发展的能力。在新文科改革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美术学科促进该项工作切实推进的重要环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艺术设计课程整合路径
(一)课程目标与育人理念的结合
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理清教育需要达到的程度和意图最为关键的纲领,往往它具有清晰的目的性和学科性,对于课程学习后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有清晰的定义和具体的描述。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培养“人”。人,作为主体,成为怎样的人,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怎样跨文化的理解复杂世界,怎样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怎样做好一个公民,这些维度的问题体现了课程整合中的顶层设计[4]。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目标的整合中,将“立德树人”这一方针落实在“把艺术设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提高审美和文化品位”上。将问题背景置身于全球范围内,理解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并存的现状,促使学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课程目标中很重要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团队合作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的设计,在多个任务及多人的沟通协作中实践并体会团队合作的价值。以真实世界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到相关资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将解决真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训练作为课程的高阶目标,有意识地设计相关课程内容及活动,一切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程目标的相结合为纲领,设计符合艺术设计素养培育为理念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整合
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程中也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性上。以往的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太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聚焦于一个个攻破的知识与技能点。教师总是觉得课时不够用,无法将所有的理论倾囊相授,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和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也无法将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针对一门课程,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面对庞杂的知识与技能,教师需要取舍,保留真正具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甚至是影响其未来的生活。真正有用的训练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普遍原理,让他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各式各样的具体实践之中[5]。在进行课程内容的梳理与整合过程中,需要时时反思“这个知识是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能够用到的吗?”当学习聚焦到某个主题时要反问“这个主题能否为学生提供深刻的见解,是否能为其行动提供指导,可否激发思辨与道德意识?”传统课程的问题在于过于“专业”,然而“专业”却是为学生建起了厚厚的城墙,难以突破“专业”的局限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学生真正将知识融入对生活的理解时,这项知识才可能产生价值。课程的目标要使学生理解,设计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为真实世界的人来服务,这才是课程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多种授课方式整合体现核心素养目标
1.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进行自我的成长与提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或者陪伴者。学习的主体回归学生,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答案。艺术设计类课程基于专业特点,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授课方式上可着重使用以下方法:(1)演示法与指导法教师在进行某项技术教授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艺术的技艺需要言传更要身教。演示法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具展示、案例讲解、多媒体演示、教学示范等方法。在学习某项技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该项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方法,这一系列流程使得学生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学习要点,从而理解与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配合演示法进行教学的是教学指导法。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是艺术设计课程的特点。教师在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在出现问题或偏差的时候提醒、辅助学生进行修正。在指导教学时可以进行分类指导的方法,把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综合应用。对于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的方式,个性问题进行单独指导。艺术设计课程的另一个特征是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因此,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方式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与特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2)问题导向法对于审美问题的判断通常没有标准答案,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因此,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借助文献阅读、调研资料,寻找论据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课程以育人为目标,通过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学生经过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及合作,形成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反思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导向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需要主动寻求资源,主动应用所学知识,主动融入社会。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理解力和洞察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6]。
2.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正式的学习场景我们都不陌生,学生通过课堂获取知识。非正式的学习场景是在课堂之外发生的,时代变化促使非正式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普遍[7]。艺术设计类的课程内容通常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加快促进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非正式的学习通过课堂之外的讲座、工作坊、参观、研讨会、项目、自学等方式使得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等动态得以向学生进行传播。非正式学习通常邀请领域专家、行业精英、企业导师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引领学生进入深入问题的研究或行业前沿,这些导师弥补了传统教师在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随着数字智能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的形式也受到了挑战。新冠疫情的出现促使传统教育不得不转变为线上教育。就在大多数教师不知所措的时候,学生和家长、社会却已经适应了线上学习的方式。这使得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们意识到了未来学习方式转变的价值。利用数字智能时代的优势,可以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也可以补充现有各项资源的不足。非正式的学习不一定是在学校发生的,学生可以在家里、在宿舍、在很多不同的场景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反复学习。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国家认可的教育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未来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四)以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核心素养培育需要长期的教育与持久的影响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或某件事情上体现出来。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素养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有所收获。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素养培育,需要整合现有社会的美术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美术资源,提高个人核心素养。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也种类繁多。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也都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文化载体。美术馆、博物馆等公众文化活动场所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渐繁荣起来。在城市中,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作为课程内容的拓展,将课堂开在展览现场,使得学生能够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同切身的体验得以连接,从而将知识转化为经验。学校通过与公共文化场所构建合作机制,拓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也是突出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例如,印刷与版式课程,学生在课堂听教师讲授印刷的过程和原理,很难理解,将他们带到印刷车间,由技术工人进行讲解与示范,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理解相关知识,再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印刷任务,知识与技能就能够较快地转化为个人经验。当今的教育与新媒体产生着密切的联系,从教师备课到学生资料查找、再到沟通交流,课上、课下都在发生,信息资源整合成为当今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讲解,形式丰富也更加通俗易懂。利用灵活、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专业APP、视频网站等方式获取知识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师通过整合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网络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及低俗趣味,需要教师对其内容进行甄别,提供给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
(五)突出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部分,也是一门课程体现核心素养教育的最后环节。在课程评价中,避免单一的结果性考核,应该设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标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在于突出实践学习,在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以更好地掌握技能和提升专业能力。因此,在课程中应避免单一的结果性考核,多注重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中过程的实施和效果的评价,通过全过程考核,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设置素养与能力等高阶技能的评价标准
以核心素养培育作为目标的课程必然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不能只以知识、技能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随着金字塔的逐步升高,代表难度的增加。知识、应用、理解作为低阶目标,是大多数课程习以为常的目标,课程评价也常常围绕这一部分展开[8]。在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课程中,则更加注重分析、综合、评价这部分的高阶能力,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及性质,在评价中予以考虑。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可以将低阶目标的教学内容及考核评价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完成。在线下学习中,教学环节与活动的设计围绕课程高阶目标展开,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各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高阶目标评价。
3.注重综合性评价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评价中,评价主体不是唯一的,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任务及目标,设计不同的评价者参与课程评价。例如,团队合作能力这项目标,评价者可以由教师、小组成员、其他小组等共同构成,形成360度评价模型。项目制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邀请对相关项目具有权威经验的专家、设计师、委托客户、产品用户等进行评价反馈,可以补充教师在实践项目方面经验不足的情况,也可以促使学生真正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结语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生活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9]。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去重塑专业课程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具体实施步骤,它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多角度的对课程进行规划与整合。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教学资源的多渠道利用及建立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等,从促进学生成长需要出发,构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作者:钱钧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篇3
衡阳师范学院是湖南省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美术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两个艺术设计类专业,两个专业目前共有专任教师32人,在校学生700余人.在国家和政府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产业经济相结合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者的重视[1].近年来,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紧跟高校转型的步伐,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开展校企合作,陆续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或者合作办学协议.针对光环境艺术行业人才需求,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新的实训课程、互派师资进行挂职锻炼、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共同开发实训教材等方式,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共同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几年来,校企合作给学院各方面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在教育教学、科研、教研、发明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解该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真实情况及校企合作对教师和学生所产生的影响,笔者针对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分别设计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希望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
1教师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及分析
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共有30位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参与,大多为30~49岁的硕士毕业生,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占相关专业教师总人数的90%以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专业教师对于本专业校企合作的认识.该院相关专业的教师普遍认为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来说非常重要,且大部分教师都知道自己所教专业有校企合作项目的存在.但或是缺乏宣传,或是校企合作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又或是部分教师对于除了自己所授课程外的学院状况并不关心等原因,还是有个别教师甚至都不知道本专业有校企合作项目的存在.有90%的教师选择了“聘请企业精英来校进行讲座”.这是校企合作中最初级、最简单的做法,说明绝大部分教师知晓所教的专业邀请了行业精英来校进行讲学.在其他校企合作方式中,“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聘请企业精英到校承担部分课程”等较为容易被大家看到的校企合作方式被选择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说明学院都有开展这些工作.虽然有80%的教师选择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院也确实建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部分企业与本校的不同学科共同建设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但艺术设计类专业中途放弃了,这也说明了美术学院对于部分校企合作不够坚持,规划存在问题.表4显示教师们最希望增加的校企合作方式是“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这说明教师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仍不满意.“聘请企业精英到校承担部分课程”和“与企业合作培养订单班”紧随其后,说明目前高校教师所教的知识与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的匹配度还不高.只有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表5可知,大多数教师认为“合作层次较浅,停留表面”和“校企合作专项经费有限”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40%的教师选择了“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说明校企双方的领导对于此项工作都还不够重视.“企业配合度不高”“企业师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这两个选项的选择率也不低,说明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工作的配合度并不是很高.合作是相互的,企业的配合首先要建立在学院领导重视的基础上,学院的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笔者调查还发现,衡阳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多为电脑设计软件课程,该院7个计算机实训室的课程都排得非常满.陶艺、版画等实训室虽有课程安排,但平均每周只安排了一次课,而印刷工艺实训室、写真喷绘实训室、动画定格实训室等实训室利用率也不高,甚至有一半左右常年不使用.这些说明,一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实训课程形式较为单一;二是实训室建设并没有根据实践教学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出现了较大的资源浪费与闲置.在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现有的实训室仪器设备能够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这也证明了教师们长期以来对于现有教学条件和设备已经养成习惯,对于授课形式缺乏创新和追求,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和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提,没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基地,就难以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2].在表6中,对于“学院可增加哪种实训室或实训设备以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有30%的教师提出了希望增加本专业及任教课程相关的实训室,说明了学院现有的仪器设备并不能够满足教师的授课需求.有20%的教师意识到了非计算机软件类实训设备的欠缺,也有部分教师提到了增加设计工作室和加强计算机实训室配置的需求,甚至有部分教师希望学院能够扩大实训设备使用范围,开放办学,适当承接社会订单,这样不仅能让学院的仪器设备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可获得一定的实训中心建设经费,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2学生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及分析
为了调查校企合作的效果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笔者针对学生开展了校企合作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有468人填写了问卷,其中环境设计专业233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35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占33%左右,其余为大四学生.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校企合作状况了解得非常少,有53.63%的同学选择的是“不了解”.在众多校企合作方式中,“聘请企业精英来校进行讲座”是学生选择最多的方式,但比例只有28.21%,说明只有少部分学生听过企业精英的讲座.而对于其他校企合作方式,学生的接触和体会很少,说明学院为两个设计专业所打造的校企合作氛围并不浓厚(表7).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有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所学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可否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表8).在“你认为所学专业可增加的校企合作方式有哪些(可多选)”的调查中(表9),每一种合作方式被勾选,这也证明了学生们认为校企合作很有必要.在众多校企合作方式中,高达49.57%的学生希望校企能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是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和与企业合作培养订单班人才,说明学生对校企深度合作有强烈的需求和渴望.学生们对于毕业后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和期待(表10),认为校企合作能够提早让自己置身真实的工作环境,便于自己更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对于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极大帮助.从表11可以看出,72.01%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实训室仪器设备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这也恰恰表明了该院学生对于长期以来的教师重视软件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养成了习惯,没有自主寻求学习多元化应用型技术和知识的意识.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过分依赖,缺乏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3]
3结束语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以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为代表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效果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校企合作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心思去经营的项目.目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一是地方院校所在地不是一二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口企业不多;二是相关企业的生产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三是地方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不仅缺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动力,而且相关经费的投入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英华.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2]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3]刘小华.“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5(2):82~86
作者:唐绮蔓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