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3篇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3篇

时间:2022-12-30 11:45: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3篇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篇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明,本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发展需求为重点,以“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为途径,旨在紧密结合理论观点与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建构正确认知,自我辨析,自觉实践。基于《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师可以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以政治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思想为指导,架构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驱动学生与“生活”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逐步探究思想政治内容,建构正确认知,积累良好经验,学会用政治、哲学、法治等观点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政治认知,丰富生活经验的教学活动[1]。已有实践证明,教师有效实施政治生活化教学,便于以生活为来源和归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切实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理念,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为入手点,有策略地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一、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起着明确教学方向的作用。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教学目标。倘若教学目标缺乏生活性,教师就难以确定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等,会影响生活化教学有效落地。对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之前,教师要先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研读《课程标准》,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夯实生活化教学基础。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先进性。党的实际行动创造“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生活入手,挖掘相关资源,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使命、新时期的精神境界等。由此,教师便可以“生活”为抓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订如下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了解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任务。核心素养目标:体验生活,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做法,建立认同感;列举生活实事,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形成科学精神;结合红船精神、南湖革命纪念馆等,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员事迹,认识党的先进性,增强政治认同感和公共参与素养。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从生活入手,挖掘与党相关的资源,如党员事迹、红色基地等,应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并以学生探究过程为依托,及时进行多元评价。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目标便于教师明确生活化教学方向,助力生活化教学有效落地。

二、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获取教学依据

教学内容是教师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依据。生活化教学强调知识源于生活[2]。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内容无处不在,为教师提供了精选教学内容的便利。在实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之际,教师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确定生活元素,进而走进生活,应用多样方式挖掘相关内容,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获取教学依据,打好教学基础。

(一)精选反映时事发展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指明了时事政治之于政治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关注生活,联系教学需要,挖掘时事政治内容,融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辅助学生理解所学,同时帮助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形成公民意识。对此,教师可以精选反映时事发展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仍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教师可立足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背景,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相关视频,将其作为教学内容,设置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驱动学生认真观看,思考问题: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自主探究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动课堂教学发展。此外,部分学生会因此建构思想政治与生活的关系,自觉地在生活中关注时事政治,开阔视野,丰富储备,发展公民意识。

(二)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原则之一。当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时,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尤其无法迁移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影响生活化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建构学生生活与思想政治内容的联系,挖掘学生熟悉的事件作为教学内容,推动学生探究。以“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为例,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观看直播,认识了李子柒。在教学中,教师可立足学生的认知情况,挖掘与李子柒有关的直播视频、新闻等,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此,教师提出任务:“了解李子柒发布100多项传统手工工艺及作品的历程,分析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关注生活内容,迁移生活经验,以生活为入手点,梳理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有效认知。

三、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课程内容活动化的实践体现。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创设生活活动的“法宝”。生活化教学具有情境性、体验性、探究性等特点。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生活化教学特点,应用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活动,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一)体验式教学,创设体验活动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实践表现,也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方式之一。体验式教学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便于师生在交流知识的同时,建构和谐的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建构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乐于探究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创设诸多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活动、直观感受活动等,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创设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履行的职责以及履行职责的做法为要点,书写演讲内容,并根据具体内容,畅想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会做什么,继而进行宣讲。根据学生宣讲的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如此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权,还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便于理解课堂所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能获取学习乐趣,增强学习欲望,增强政治学习的主动性。

(二)情境式教学,创设情境活动

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有计划、有手段地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验,驱动学生积极参与,辅助学生掌握所学,锻炼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的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体验、感悟、内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情境是学生形成能力的载体。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我国的社会保障”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课件播放“2022年基本建成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视频,将学生带入生活场景中。立足视频内容,教师可提出问题:“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地完善社保制度?”在提出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接着与小组成员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碰撞思维,初步认知社会保障可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接着,教师立足小组交流结果进行总结。如此不仅使学生对社会保障的功能建立了认知,还使学生切实了解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情况,便于储备生活经验,建立社会责任感。

(三)议题式教学,创设议题活动

议题式教学是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而提出的一项理论创新,可使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议题,创设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探究学科知识,锻炼学习能力。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总议题为中心,以分议题为支架,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从部分到整体建构良好认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确定议题,创设议题活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例,本节课内容具有生活性,同时理论内容较多。基于此,教师可先梳理教学内容,确定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接着,以总议题为中心,分解理论概念,设计分议题,制订课前、课上和课后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自主辨析。比如,在课前,教师呈现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新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在提出议题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利用教材、网络等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在课堂上,教师可创设展示活动,鼓励小组毛遂自荐,展现本组的议题成果。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使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教师可提出新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任务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借此推动学生继续探究。由此可见,应用议题式教学,不但可以使各个教学阶段建构密切联系,生成搜集活动、探究活动等,还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思想政治,提高政治学习效率。

四、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助力教学增效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起着激励、促进作用。《课程标准》指出,要让教学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依托,贯穿始终地评价学生,助力学生逐步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实现教学评价作用的关键。

(一)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

综观传统教学评价,其内容往往以学生认知状况为主。如此单一的评价内容,使思想政治教学评价出现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问题,导致教学评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在体验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学生以生活为依托,不仅建构了政治认知,还锻炼了相关能力。所以,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打破认知状况这一评价内容的限制,融入能力内容,实现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例如,在进行“政治生活”生活化评价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知识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对党的拥护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由此全面了解学生,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二)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评价方式是影响教学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政治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学习过程为切入点,多样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对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抓手,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评价学生。例如,在“经济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日常教学过程,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学习表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审视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发现自身的学习情况、学习不足和学习优点等,将其记录于成长记录袋,完善评价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定期组织书面测试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将学生成长档案袋与学生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全面评价学生,在肯定学生进步之处的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自我,由此增强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便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在实施高中政治教学时,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理念,应用适宜策略,如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政治课程内容,建立良好认知,锻炼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孙宇峰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篇2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知识,从生活实例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内容上来讲,高中政治学科的内容本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只需要注意将生活化的内容与相对应主题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

(一)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满足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政治学科将日常生活和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作为教学的基础,实现了教学的生活化。课程标准改革中清晰地指出了政治教学要坚守的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政治学科中的知识与生活相融合,让学生立足于已经掌握的课堂知识,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政治思维,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治知识的应用,发挥政治学科的实际价值。

(二)拉近理论知识与学生距离,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政治教学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教学生活化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拉近课堂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政治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教学中都是以自身为主导,学生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导致课堂教学呈现僵硬化、抽象化、单一化,没有发挥出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创新和个性的展现。对此,生活化教学成为了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关键,实现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良好交融。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了解社会、感悟社会,从而切实体会到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政治知识的社会价值。

二、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内涵及其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内涵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环境,结合实践生活讨论政治,将生活问题和政治结合,政治问题和生活结合,展现政治来自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满足生活的本质理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生活素材,营造生活情景,或者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问题的研究,有时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和组织社会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在生活化环境中去体会、领悟和了解政治课堂中包含的生活内容,从而使学生通过感受、概括、提取有关的理论知识。

(二)政治课堂生活化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兼顾生活化教学和教学效率,将二者紧紧结合。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用生活中的素材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索的学习手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且学习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此提升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代大家陈献章曾经指出,学习起源于思考,思考来自于疑问,学习中重要的是产生疑问,小疑问产生小进步,大疑问产生大进步。由此可见,有效的学习情景应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热情,并且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思索和探究活动,主动构建知识系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身为教师,要依据教学需求的变化而转变教材的运用,使教学问题生活化,并且及时完善教材和情景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仿佛身处其中。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笔者以“武夷山经济”这个词进行课堂导入:“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有学生会说:“旅游、大红袍茶叶……”紧接着,笔者追问:“武夷山茶叶发展的好的原因是什么?跟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土壤、地形、光照、湿度……从而得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思维活跃,讨论热烈。笔者在介绍完联系的多样性以后,让学生探讨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何继续发展茶产业,为武夷山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笔者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里是做茶的,积极性较高,在讨论中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素材来源于地方生活资源,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政治教学要以教学情景为辅助,并且对有关情景进行延伸和完善。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打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操。教师要注重创设有效性情景,不能让课堂教学拘泥于表面,应该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并且让教学情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景时,要注意情景的趣味性和思维性,并且合理设问,使提出的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主动进行探索。另外,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已学的知识和曾经的生活经历感受情景并分析问题,最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比如,在进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生活背景创建情景,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展现本土的文化风景,凸显本地的独特风景,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探究。

(三)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的教材知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实践活动既可以在学校中进行也可以在家庭和社会中展开,一般情况下,教师主要以布置自主实践作业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共同建设和谐城市提出建议。通过布置这个实践作业,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调查、询问、分析、归纳,并且利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思索社会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从生活中选材,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政治所使用的教材虽然是经过专家评审过的,教材内容也注意到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但是教材中的案例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也无可求证,继而没有达到既有的教学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坚持从生活中选材,优化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企业的兼顾和破产》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中国洗衣机大王———威力洗衣机收购案”的真实案例,且这件事情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即便不关注新闻的同学也大概听说过。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资本运作规则。以此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完成这部分学习后,为了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应设置独立发言环节,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案例,每个学生都会思考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通过个别同学的分享,就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政治的重要性。

(五)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满堂灌”讲述为主,很显然,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使政治知识与生活更加密切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思辨,提升政治理论的应用性。比如,在教学《多变的价格》一课时,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学生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很容易混淆概念,如“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此时,与一遍又一遍的理论讲解相比,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差异效果会更好。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很区分这两个名词的概念,甚至还可以以教师的身份向其他学生讲解。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参与课堂,主动求知。这样的专题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并不少见,教师应该多加利用。

(六)走出书本,回归生活

无论在哪个教学阶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也是如此。高中政治的课时安排有限,所以政治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师要将课堂搬到课外中,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更好地感受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政治教学的关键是将高中政治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政治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政治教学的与时俱进。因此,教师必须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轻松的生活化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总而言之,高中政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从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入手,注重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用处,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以此培养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茹芬斓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教育局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篇3

高中政治的学科特点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领悟相关政治思想,促进学生形成政治学科思维,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述,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得政治学科知识能够更为直观地呈现,并促使学生充分体会政治学科具有的独特魅力。通过教学中展现出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经过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鉴于此,在高中政治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认识生活化教学具备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应用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教学依据其具备的显著优势备受教师青睐,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彰显出显著的教学价值。首先,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政治学科具有极强的严肃性、理论性、严谨性以及抽象性。但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常常围绕理论知识开展精讲、细讲,使得课堂的教学内容通常较为乏味、单调,学生没有把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当作乐趣,而是把其作为一种学习任务,学生不仅不愿积极探索政治知识,而且学习效果也较差。而生活化教学则是把相关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依据其熟悉的场景、生活素材捕捉政治学科的魅力,使其在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融入政治课堂的学习当中,并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政治知识在具体生活当中的重要性[1]。其次,深化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教师需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政治思维、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注重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所熟悉的案例或场景,对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最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也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具有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以便于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不仅仅承担着理论知识教育,还承担着传播社会意识形态、塑造学生的思想修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任。为此,教师就需依据课堂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契合的生活素材,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融合到一起,使学生通过生活化情境学习相关政治知识,并实现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明确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与其相契合的知识体系,并兼顾对学生的能力与价值观培育,以此构建出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符的课堂教学目标[3]。在课堂教学当中,需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依据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使学生能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因此,教师还应在政治学科素养的指向下,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制订课堂的教学目标时,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实现良好发展。例如,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根据相关原则,将生活化教学目标设定为: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华为手机为例,引导学生围绕生活化的材料进行分析,充分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与生产经验策略的关系,理解消费具备的反作用,从而使学生将学习的政治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二)选取生活化教学典型案例

纵观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举例说明的时候,教师也更加倾向于以大事件、大人物为例。但是这些教学案例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强,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也缺乏真实性。与之相反,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契合的教学案例,可促使学生在真实性的体验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高中政治学科还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如果课堂的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就会出现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将课本内容当作基础,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社会、学校、家庭等生活场景,挖掘其中蕴含的案例,以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所感悟。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的学习价值,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4]。因此,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关注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生活,促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与政治学科知识产生共鸣。教师在选择生活案例时,为实现教学目标,还应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注重挖掘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现实社会当中正发生的焦点与热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思考现实问题时掌握理论知识,并逐渐形成关注国家大事的良好意识[5]。第二,融入乡土教育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还应关注政治学科与乡土资源的融合,促使学生在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中感悟当地文化,强化自身的公共参与意识。例如,在《征税和纳税》的课堂教学中,由于高中生社会经验比较匮乏,对于本章节理论知识理解存在比较大的困难,针对该状况,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热点事件如“依法查处范冰冰偷逃税案例”,引导学生对明星错误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展开探究学习。材料不仅能吸引学生在政治课堂的学习注意力,还能通过生活素材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三)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在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情境构建时,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政治教师需转变传统的古板、严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更加愉悦、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政治知识的学习,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6]。其次,政治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立足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以往在课堂上的严肃形象,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增强师生的语言与情感沟通,不断地落实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运用。最后,在政治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话题“纳税”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主动表达自身的看法与观点,注重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四)设计生活化教学过程

首先,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是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因此,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化教学模式,对课堂的教学全过程实施优化设计。在具体的生活化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与高中生的具体状况,立足于实际问题,设置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引导其主动地参与到政治知识探究学习中。尤其是在政治学科的新课导入环节,结合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在讲解新课的时候,可挖掘与教学内容、现实生活有关的资源,借助生活情境的引导,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学习新知识,为实现学生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7]。例如,在《文化塑造人生》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动漫形象,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喜洋洋、黑猫警长、孙悟空、机器猫等展现给学生。接着,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你对这些动画片有什么记忆?”让学生对设定的问题加以思考与交流,表达自身的想法,以此引出文化对于人的影响的课程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应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往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总是习惯于“讲授法”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政治学科知识,无法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时,教师需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以及探索相关政治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实现政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与迁移。同时,教师需依据课堂的相关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各种教学法进行灵活选择,如教师可运用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进行政治教学。谈话法是师生之间采用对话问答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的方法。讨论法则属于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得以落实的关键途径。例如,在《个人收入的分配》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前对其家庭的实际收入状况进行调查,促使学生在新课前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最后,新课程背景下明确了政治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基础知识足够扎实,因此,政治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新知识学习之后,还可设置层次不同的练习题巩固学习效果,启发与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政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与归纳相关教学内容,以此使学生在知识的总结中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政治教师可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本节课的疑难问题进行处理,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谈论自己的困惑与收获。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的实际教学当中,还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勇于提问,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化实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将政治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活化实践中,并让学生仔细、认真地观察与体验生活,将学习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实现自身认知的有效构建。以《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内容讲解给学生,以促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政治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促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并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中,若有条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乡村观看村民选举,使学生更加真实、直观地体会选举的流程及优缺点,或者是模拟一场选举人大代表的投票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熟悉相关的选举流程。学生通过参与类似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充分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还能通过实践增强自身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实践性。

三、结语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导向下当前政治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积极推行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通过对政治学科知识的有效学习,更好地感受与体验生活。

【参考文献】

[1]龙红林.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42-243.

[2]佘勇刚.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C]//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92-193.

[3]陈丽华.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35.

[4]陆艳梅.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接受真正的教育——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意义和策略研究[J].高考,2021(17):75-76.

[5]邱平香.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0):13-14.

[6]倪朝虹.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福州: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190-196.

[7]林珊珊.高中政治生活化有效教学策略——以必修三《文化生活为例》[J].高考,2020(18):171.

作者:肖振玉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一中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