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17:11: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积极稳步和有效地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高效课堂构建实施和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棘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结合问题,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在问题驱动下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各种突出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存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之中。而通过积极地强化高效课堂教学实施,可以促使教师对当前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进行认真研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教学短板和教学漏洞,为后续有针对性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让课堂教学形象、具体。而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知识讲解更有新鲜感,让知识讲解更形象、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如满堂说教、被动灌输、枯燥乏味,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足。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和解决,在强化问题驱动中全面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总体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既不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也不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并积极地促使教师强化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具体的培养实施过程中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高质量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长期性原则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长期探索的事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遵循长期性的原则,并积极地做好长期性的准备,明确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的基本步骤、有效渠道和每个阶段所要突破的重难点及核心点。
(二)互动性原则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强化和其他优秀教师同行的互动和交流,在该过程中进行经验总结和经验积累,并在教学实践中共同讨论和解决发现的问题,更好地把握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规律。
(三)目的性原则
高效课堂的构建,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其直接目的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目的性原则,积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学效率这两大主题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积极引入信息技术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象十足、趣味十足,是小学语文教师推进高效课堂构建和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实现教学效能提升的主动选择。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当前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准确把握制约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同时积极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优势,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给予每个学生更为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观潮》时,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现钱塘江大潮的波涛汹涌,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宏伟,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之后,教师可以借助PPT对该节课的具体内容(如生字词、文章内容等),进行清晰化和具体化讲解,并在该过程中引入多媒体图片为学生进行静态的画面呈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对文章进行朗诵,真正借助多媒体实现形象化教学,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合理构建教学情境
积极地构建合理、科学与逼真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师优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给予学生良好体验的重要途径[3],也是深化学生认识、提升教学效能的必然选择。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理解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全面探索有效构建教学情境的方法,从而真正地借助高质量的情境教学不断地优化语文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让课堂的知识讲解更有趣味性,全面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走月亮》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文章包含哪些生字词?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等,引导学生结合问题,积极地开展教材阅读和教材研究。之后,教师可以借助随机提问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要做到启发和质疑、解疑和答惑、鼓励和引导并重,让学生进一步借助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将学习引向纵深,真正实现学习效益的提升[4]。
(三)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组织开展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人翁学习意识,全面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妙招和法宝。目前的课程教学中还存在满堂说教和满堂灌输的问题,导致知识讲解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认识,沿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向指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合理划分为独立的小组,如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组合,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作讨论任务,如讨论该课包含的生字词、五粒豌豆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等,让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和研究。教师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引,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学生鼓励,让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合作学习中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四)全面实现分层教学
全面兼顾学生差异,有效发展学生个性,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课堂的教学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还不足,这既不利于教学效能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的教学现状,将满堂说教变为分层教学,借助高质量的分层教学,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例如,在教学《夜间飞行的秘密》时,教师可以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如借助摸底考试、综合测评、教学评价、师生互动交流等,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个人学习能力和个人学习水平,并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让基础层次的学生强化对基础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让提高层次的学生强化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分层任务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给予学生分层指导,不断提升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五)积极开展多元评价
让课后的评价环节效益更高、质量更好,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推进高效课堂工作中所要认真考虑的。目前的教学评价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如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语言运用单一、评价内容相对匮乏,导致最终的评价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评价现状,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更好地给予学生指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例如,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教师一方面要实现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如可以引入师生互相评价、学生自主评价、随机提问评价、线上匿名评价等,从多个视角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评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改进;另一方面,要实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运用和学习态度进行考查,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六)科学开展灵活复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容易产生“回生”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忽视对学生这种基本认知特点的把握,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认识,重视课后的复习环节,并结合实际的需要,开展灵活、有效的课后复习,使学生在强化复习中温故知新,有效避免“知识回生”现象的扩大化,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5]。例如,在教学《暮江吟》时,教师要积极地开展灵活性复习。教师可以认真对该节课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按照生字词、文章阅读、随堂练习等模块,引导学生分模块、分步骤进行复习。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把握不同学生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地开展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复习检测,强化复习效果。
(七)全面构建线上空间
从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学习渠道固化和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通过构建线上学习空间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视野,为学生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提供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其中设计“生字学习”“作文赏析”“阅读鉴赏”“互动交流”等栏目,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并持续更新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结合这些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如让学生通过线上作文范例进行写作学习,通过复习生字夯实基础。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指导,打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瓶颈,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线上交流,让学生借助互动模块进行学习经验分享、学习心得交流,以深化学生的认识,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联合其他优秀的教师同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如何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总结经验,积累规律,在分析和探索中解决教学短板、弥补教学漏洞,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合理构建教学情景,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全面实现分层教学,积极开展多元评价,科学、灵活地开展复习,全面构建线上空间,不断提升知识讲解和技能教授的效益。
作者:杨淑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篇2
一、“减负增效”视域下关于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宏观调整
(一)教学内容的宏观调整
小学语文教学包含识字、口语、阅读、实践、写作五项内容,其彼此之间有着高度紧密的衔接性与协调性,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起到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为此,在“减负增效”视域下,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延伸与互动关系,以此实现对课程内容的统一规划,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为例,将这两者的教学进行深度整合,可以在加深学生阅读印象的同时,规范其书面表达技巧,并能够有效基于学生的个性理解差异来深化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在优秀的文本案例中积累大量语言素材。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经验迁移”理论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并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二)教学活动的宏观调整
“梳理探究”“识字书写”“表达交流”“阅读鉴赏”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贯采取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对这四类教学形式进行拆分组合,能够打造出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展开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传统的“识字书写”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围绕字体结构特征开展教学,包括偏旁解读、形音解读,等等。而在“减负增效”视域下,教师可以从“文化鉴赏”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了解生字的文化象征、历史典故、释义由来,等等。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语言使用规律,并帮助学生在积累汉字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逻辑思维,以此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能力、品格,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情境的宏观调整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而在现代化语言教学理论中,强调语言学习需要具有相应的语境载体,以此在深化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增强其对语言知识的整体应用能力。而根据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可将其语境类型划分为“个人情感”“学科认知”以及“社会文化”三种,分别对应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的情感态度、文化态度以及生活态度。因此,在不同语言情境下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明确语言应用过程中的交流对象、载体、目标以及方式等。而“减负增效”视域下的情境整合思想,则是强调学生具备独立的情境识别能力,并能够在接触到陌生语言材料时,主动将自身代入不同表达模式之中,通过激发认知冲突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既避免了陷入语言理解的思维定势,又能够在多元应用场景下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
(四)学科文化的宏观调整
我们可以将“学科文化”理解为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传统历史以及跨学科知识间的融汇整合。这一思想反映了语言知识的应用思想,并需要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不同问题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一点也正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教师要基于知识内容的本质内涵,来对语文教学进行纵向拓展以及横向延伸,以此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能够透过学科文化视角来对现实层面注入更加丰富的思考。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馆》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科本身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描写建筑空间的写作技巧;还可以从历史文化入手,引导学生查阅更多有关故宫的历史典故;更可以从跨学科融合入手,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述顺序,尝试在白纸上简单绘制故宫的建筑平面示意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差异需求,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概括能力与采集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文本材料中提取重要的语言信息,以此强化自身的语言综合实践能力。
二、“减负增效”视域下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微观把控
(一)提高预习指导效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在推行“减负增效”政策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尚不具备成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同样也难以保证家庭辅导效率,这样一来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缩减了其有效学习的时间。面对这一现象,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如何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问题。如此才能够为减负增效的推行奠定良好基础,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价值。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家庭学习时间规划为课前预习时间,使其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生字词等基础知识,从而省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环节,节省出更多时间用于强化训练。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充分熟悉课文,了解其中的生字词义、主要内容以及课文结构等相关知识,然后在正式上课时,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包括解读课文故事反馈给读者的情感态度、生活哲理乃至文章当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色写作手法,等等,从而保障学生能够从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二)创新课堂活动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增效”是课堂教学实现“减负”的前置条件。为此,教师除了需要调整课堂结构以外,还需要创新教学活动形式,以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充分把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教学内容,从课文知识结构特点入手,为学生设计有趣而充满体验的课堂活动内容,并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与综合化特征,促使学生能够根据个性发展需求而汲取相应知识养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时,该单元强调的是学生掌握“独立阅读古典名著的正确方法”,同时学会写“读后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课本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对话场景来自主设计表演内容,同时结合自身的个性理解,适当在原文基础上增添或设计新的表演内容。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还可以有效将阅读、识字、创作、口语等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三)遵循减负指导意见,优化作业设计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的开展方向一般集中在字词抄写、生词造句以及阅读理解等几个层面,作业目标更多地体现为“知识积累”,但是缺少对语言实践应用的设计思考。这样的作业内容较为枯燥,不仅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还容易带给学生较重的学习负担。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深入研读“减负增效”政策,根据其指导思想来全面优化作业设计,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将传统的“知识积累型作业”转化为针对小学生思维培养、潜能开发的“实践型作业”,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教师在课堂的上全面解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真理的诞生源于敏锐地发现问题,同时对事物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可以提出“是否每一个问题都拥有帮助人们发现真理的价值呢?面对陌生知识我们需要怎样提出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问题?”等问题,再组织学生协同家长一同对其展开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获得自身的“真理”。这样的作业内容不仅更加具有开放性,同时也为学生与家长共同做出了示范,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确保学校教学与家庭教育之间能够更为有效地衔接在一起。
(四)合理运用早读时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早读”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较为常见,但是一些教师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早读的应有的教学价值,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无谓浪费。如,在传统教学中,早读多以强调学生背诵诗词文章为主,这样的活动内容不仅乏味,而且难以收获实际的教学成果。为此,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语文“早读”的作用,通过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促使早读充分发挥出对语文课堂的促进作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古诗词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早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为5分钟,要求学生初读文章内容,将不理解的词汇、生字标记出来;第二阶段设计为20分钟,学生可以借助各类工具书查询生字词的读音释义,并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相应的历史典故等课外内容,以便于加深学生对古诗大意的理解;第三阶段设计为5分钟,学生重新阅读古诗,并总结自身的阅读感悟、学习问题等,留到课堂与教师进行细致探讨。这样的早读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全面深化“减负增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五)加强课后服务指导,拓展语文实践应用
“减负增效”背景下,关于课后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好课后活动实现对课堂的延伸以及补充;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家长正确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文化主题来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交流会”“情境剧表演”“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如此既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又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融入多元文化思想,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及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通过网路渠道来关注学生的活动开展情况,并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
三、结束语
笔者立足“减负增效”视域下,分析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宏观教学改革路径,以及微观课堂指导措施,以期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下,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的任务与时间,从而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效率。
作者:简秀荣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郊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篇3
一、高效课堂对小学语文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接下来,笔者就构建高效课堂对语文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对现阶段的语文学科而言,教师需要注重提升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工作中的实质,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小学生的课余学习压力,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爱好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此,构建高效课堂就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工作的一大内容。通过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此外,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的学习行为不再是被动式,而是主动探索学科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让他们在语文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进而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逐渐减轻学习上的压力。通过这样的引导,小学生对学习活动能产生一定的自主性,对保持长久、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势必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语文课堂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小学生能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通常采用单一的板书形式讲解语文知识,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自控能力和专注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单一的教学模式,难免会造成听课方面的困难。但是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对语文知识进行丰富多样的呈现,如通过视频播放相关的名著选段,帮助学生了解文本中描绘的具体内容和讲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文本相应的音乐选段,为课堂教学活动烘托氛围;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图片内容,丰富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等。借助这一方式,教师能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通过课件的丰富性激发小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以此提升语文课堂的实际效果,在兴趣的驱动下,有利于小学生长时间保持专注力。
(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表现出较多的弊端,这也是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领域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为培养小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在构建高效课堂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将对语文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进行融合,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高效课堂理念下,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其以更好、更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活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逐渐表现出一些局限性的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注重学科基础,忽略核心素养
在教授小学语文学科时,教师容易偏向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如识字、熟读全文等,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就偏向于基础教育,不利于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领会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注重提升学生的成绩,久而久之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偏差,将学习语文的目的,定义为应付考试。这样,学生在聆听教师讲解时,只是为了获得正确答案,不会去思考和分析,感悟语文学科的思想内涵,对构建高效课堂形成一定的阻碍。
(二)教学形式比较固定,难以提升教学效果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长时间处在一种模式下,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班级整体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模式下,师生之间往往缺乏互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想,很难形成语文思维。同时,在教师主导讲解的课堂上,学生的大部分上课时间是聆听,并没有主动去思考,而是简单地跟随教师的讲解,等待给出答案。此外,在讲解语文习题时,学生答题的积极性不高,往往需要教师给出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很难得到有效开发,遇到同类问题、同类文章时,他们依然不会解答、也很难对其进行赏析,这样学生就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学效果需要有待提升。
(三)师生互动频率不够,导致课堂氛围欠佳
一般情况下,学生不自觉地会对教师产生敬畏之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容易让这种敬畏之心转变为畏惧,部分教师并没有察觉或重视这一教学问题。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正常情况下师生之间会有频繁的互动,但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导致课堂气氛处于低沉的状态,更不利于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有多种方式。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下,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当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同时,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接下来,笔者阐述几点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能让语文课堂更加活跃,为学生营造不一样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借助全新的模式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在情境教学模式下,绝大部分小学生会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将思路集中在课堂上,跟随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一致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欠佳,在过于单调的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思维,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活跃的情境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将注意力集中于语文课堂,进而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以《小毛虫》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毛虫蜕变成蝴蝶的故事,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对这个过程进行丰富的想象。但是,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认识这一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这一过程绘制成画作逐张展示给学生。在内容上,教师可以制作成小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保持文章内容的拟人性,借此将小学生带入毛虫蜕变的过程。这样,教师能借助这些画作将这一内容进行动画处理,将学生带入毛虫的蜕变场景中。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搜集关于毛虫蜕变的歌曲,将其放在最后的图画部分。在播放时,能与学生激动的心情相契合,为构建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二)逐步引导学生自学,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小学生比较听话,在适当、科学的管教下,学生很容易形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大部分小学生对学习上的好习惯的认知处于空白状态。对此,教师有责任将良好的习惯传授给学生。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能让学生逐渐摆脱过度依赖教师讲解的问题,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自行判断哪些环节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能适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体现课堂的高效性。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作者记录的是自己游玩双龙洞的事情,文章结构合理,描述简洁明了。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文章,准备在课堂上讲一讲对该文章描写内容的认识。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为课堂分享提前组织语言。这些问题可以是文章结构、读后感等,总之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回答,引导他们思考语文知识,逐步构建语文思维。通过这样的设计和引导,教师能逐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让学生在角色中体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大部分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即便是安静的学生也喜欢活跃的氛围。对此,教师不能一味地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需要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精心组织的活动,能让他们满心期待,并且很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准备工作中。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涉及很多的角色。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内容转化为角色扮演的游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司马光》这篇文章为例,文章的内容是文言文形式,将原本丰富的故事情节转化、总结为简短的文言文。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有一部分学生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对其中的情节比较模糊,让他们讲解这则故事,也容易忽略一些情节,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此,为了促使学生了解全部的故事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学生在交流中能在彼此的讲述中,发现自己在内容上的欠缺,对整个故事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在组织表演的过程中实现将故事讲述得清晰、明白、不模糊的目的。之后,为了不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随机点一到两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讲述对方的亮点和自己的亮点,以此实现小组间的讨论。借助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
(四)科学设置引导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针对语文课堂上,教师主导讲解,而难以调动学生思考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通过帮助学生构建语文思维,有利于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对语文的了解给出答案,这才是组织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目的。对此,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发挥自己的课堂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思考,在深度学习中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为例,学生在步入校园后,就学过关于雷锋的故事,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学习雷锋”的活动,因此他们对主人公有了一些了解。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说学生进入了正式了解雷锋的阶段。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文章,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思考,并找到答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通过阅读,你了解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逐渐将问题进行深层次处理,如“你认为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这样的引导,能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文本内容的思路,自己可以思考哪些问题,这样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逐渐实现构建语文思维的目的,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前提条件。
(五)进行教学反思,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阶段,教师适当地变化教学方式,能为小学生制造一些新鲜感,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语文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需要建立在较高的教学能力上。为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对教学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并积极做出调整。此外,教师还需要意识到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整体情况,将他们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的重要性,让教学活动以学生为出发点,保证教育内容与学习需求能紧密对接,进而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教学中的优点,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课堂吸取经验。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需要通过提升自己的教学综合实力,灵活运用创新形式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打造不一样的语文课堂。同时,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的育人理念,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点,为改革教学模式做支撑。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让教学活动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涛.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2011(5):59.
[2]刘培.关注学生,实现高效课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0(11):1.
作者:余艳红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