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3篇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3篇

时间:2023-01-17 15:15: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3篇

农业种植中生技术的推广篇1

生物技术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造生物机体的技术,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所以也带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农业种植领域。由此可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生物技术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技术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操作过程中要确保考虑周全,而这也使其操作并不简便,具备比较高的难度[1]。生物技术经历了漫长的试验和探索过程后,最终在农业生产领域得以成功实施,并且还为农产品带来了更高的质量和产量,效果十分显著。

1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提升农产品质量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日常生活中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由此,我国的农业生产需要达到更高的水准,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仅要使农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还要确保农产品更加安全,大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将生物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能够带来更高产量和更多样化的农产品,并且有利于培育出优良农作物品种,使其拥有比较强的抗逆性,推动农产品生产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2]。现如今,很多运用于农业生产的生物技术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如嫁接水果和转基因大豆等。

1.2增加农产品产量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农业始终是发展的基础,但是耕地面积已经开始出现减少的趋势,所以日后农业生产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农业增产需求而言,现代生物技术的加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的“超级杂交水稻”就充分利用了生物技术的优势,对水稻进行改良后获得了更高的产量,有效解决了我国粮食十分紧缺的情况。

1.3提升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的伤害很大,遭受侵袭的农作物会损失原有的产量,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所以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如果能够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生物技术,那么就可以提升农作物自身抵抗病虫的能力,十分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保护。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1转基因生物技术

现阶段,我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使用比较普遍,如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都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并且对其进行了合理范围的创新和改良,从而在产量和质量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从番茄的种植来看,虽然番茄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储存很不方便,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将转基因技术运用到番茄上,那么就能够控制其变质的速度,使番茄拥有更多的运输和存储时间。除此之外,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使用转基因技术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环境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4]。玉米的有机磷酸类化合物也称为植酸,当这种物质被人们食用后,排泄物中会存在污染空气环境的物质,而转基因技术具有降低植酸含量的作用,自然会产生更少的污染物质。

2.2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对农作物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化和改善的作用,组织培养技术的使用环境必须是无菌环境,该技术利用细胞全能性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组织结构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从而保护农作物组织个体足够完整。该技术的种类十分多样,如器官培养和组织培养等。组织培养技术的顺利使用必须确保各种影响因素都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如光照、温度、湿度、pH和相关压力等,这些因素都必须严格把控。如果酶类物质含量发生改变,那么组织结构的表面也会发生褐变,因此,必须控制培养环境是严格无菌的状态。

2.3生物农药技术

生物农药技术能够将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传统农药喷洒方式虽然比较有成效,但是也必然会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态环境。生物农药技术不会进行大范围农药喷洒,主要借助生物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基本不含有化学成分,所以对农作物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少[5]。因此,生物农药技术,能够增强植物的成活率,对于农业种植十分有利,对其进行应用和推广十分有必要。

2.4杂交育种技术

我国的杂交育种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农业重视领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对于农民而言,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都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利润价值。杂交育种技术在操作方面十分便捷,即控制生物体细胞中的同一种遗传因子,确保其不会出现相互结合的情况,后期进行配种时,遗传因素分离并伴随配种到下一代体中。在使用杂交育种技术时,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我国的杂交作物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农民也懂得杂交育种技术的运用。因此,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就不存在过多的困难。

3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策略

3.1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农业生物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所以拥有领域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对于产业未来的发展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同时要确保宏观引导工作的有效落实。转基因技术的难度系数比较高,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而我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应用于农业种植的生物技术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具备密集型的特点,现如今,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政府开始承担起主角的位置。尽管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科研成果也因此层出不穷,但是成功率仍呈现出低迷的情况,所以政府还要更大幅度地降低资本准入门槛,为这个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生物技术产业注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力量[6]。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生物技术产业投资体系,确保其不会受到资金短缺的严重影响。

3.2加大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力度

组织培养技术以细胞全能型为基础,借助人工诱导的方式,确保无菌状态下的植物组织发育良好,最终形成完整的支柱。将组织培养技术运用于农业种植中,不仅加快了植物的繁殖速度,同时还能够在完成优良植物品种的培育,从而对病毒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保障农作物幼苗不受到侵害[7]。对于后续的农业种植而言,需要进行更深入地推广,并且将其充分运用。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应当提供适宜的温度作为农业种植的植物组织培育的环境,确保所有种植的基础条件都达到标准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

3.3强调生物农药的制作

在制作农药制品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化学手段的束缚,挑选的有效成分不仅要具有杀虫、保护农作物的效果,同时还不能污染环境。另外,生物农业能够促进植株拥有更高的耐药性,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十分突出的效果,所以生物技术对农业种植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在基因工程药品中,有些药品的生产材料来源于生物组织,从中进行材料提取来完成药品的制备过程非常艰难,药物的价格因此很高。制药时可以采取生物合成的方式,形成药物成分基因,从而导入微生物细胞中,完成与之对应的药物制备和生产。

4结语

农业生产领域对于生物技术的运用已十分广泛,相比于传统农业而言,其具备的优势十分显著,如推动粮食产量的提高、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避免过多使用农药以及加强优良品种的研究和培育等。另外,将生物技术的运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还可以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生物技术很有必要,所以要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地进行宣传和推广,当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应用后,我国绿色农业以及农业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显著的发展和增加。

作者:刘圣 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篇2

生物技术在我国已经有着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农业种植领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高量产出。但是生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较难操作,所以在农业种植中进步较为缓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最近的几年内,国家加大了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相关学者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开发生物技术价值,为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1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且人口众多,粮食是保证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当中,但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十分旺盛,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仍然是我国的战略问题。近几年,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提高农产品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减少土壤农药污染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农业种植领域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污染,缓解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生物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对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保持生态平衡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

2.1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生物的基因打乱重组,提取出更加优良的生物基因,不断提高农作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作物具有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农业种植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任意种类的农作物进行交互的基因重组,弥补农作物本身具有的缺陷,使其成为更加优良的品种。现如今在我国已经批准、可以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番木瓜。目前,我国市面上绝大多数番木瓜都是转基因品种,以满足国内化工、医药领域的各种需求。同时我国批准了一部分转基因进口农作物,例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甜菜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转基因农作物种类越来越多,极大地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目前共有70个国家正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有26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由此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空间。
2.2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水稻就是将两种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但彼此之间的优良性状又可以互补的水稻进行杂交育种,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1]。杂交育种与转基因在技术层面存在一定相似性,但是杂交育种更易操作,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现如今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已经在我国大范围种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如何利用杂种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将会是科学界研究的重点方向。

2.3组织培育技术

应用在农业种植领域的组织培育技术是一种广义的组织培育技术,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并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际生成完整的植株[2]。组织培育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在最近的一段时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外源激素的作用下,组织培育技术拥有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种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作物的繁殖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组织培育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与其本身的特点关系密切。

2.3.1可以人为控制培养条件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的,并且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着严格控制,所选取的植物材料也完全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中生长,使得植物生长脱离了大自然的束缚,这将极大提高植物存活率,并且有利于植物生长。

2.3.2繁殖率高、生长周期短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根据植株的不同部位提供不同能量,极大地缩短生长周期,并且所培养的植物材料可以呈几何级繁殖,成本相对低廉,能够按时大量提供优质种苗,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

2.3.3可实现自动化管理

组织培育技术将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并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相比于田间栽培,组织培育技术省去了中间的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环节,极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程度,同时节省出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这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微生物防治病虫害

主要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此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护。通俗地讲,就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来诱发昆虫产生疾病从而死亡。

2.4.1细菌微生物防治法

20世纪50年代苏力菌开始在西方国家盛行,广泛用于农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由于苏力菌为吞食性农药,药效相对缓慢,未能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现如今苏力菌有很多变种形式,其中Bt的杀虫效果最为显著,目前世界上最为常用的商业化农药大多以Bt为基础研制而成[3]。

2.4.2病毒防治法

现如今科学家已经掌握的昆虫病毒种类在650种以上。病毒具有一定特殊性,必须在组织体内才可繁殖,要想大量生产抑制病毒制剂,目前可行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两种。一是培养虫体并收集虫体加以制剂制成成品;二是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将昆虫细胞剥离出来放在培养槽内进行接种病毒,经收集后制成配方成品。

2.4.3真菌防治法

在自然界中,昆虫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受到真菌感染。就目前科学家所掌握的信息,有500余种真菌可以致昆虫感染死亡,这其中就包含着很多可以在农业领域大放异彩、可商业化的真菌种类。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真菌发酵技术已经变得愈加简单。在不远的将来,真菌防治病虫害将在农业种植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3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的思考

从经济的角度,生物技术为农业种植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一利必有一弊。首先,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矛盾激化,贫富差距将被进一步扩大。这是因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掌握这些技术作用于本国农作物提高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可利用输出生物技术产品来换取高额利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霸权主义,例如用粮食控制小国命脉。其次,生物技术也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报道层出不穷,当某些存在过敏因素的基因转入其他农作物时,将会引起食物链的连锁反应。以坚果为例,坚果可以引起一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如果坚果的基因被植入其他农作物,那么这种农作物将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的过敏现象。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领域,同样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最后,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可能进一步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当生物技术作用于农业种植时,所研发出的新物种一定具备更加优良的植物特征,例如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产量,但是会严重影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甚至造成某一物种的灭绝。与此同时,农业种植领域的进一步扩张,势必会加大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数量,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某些化学因素会在循环过程中进入人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的人口数量相当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粮食需求。为了进一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国家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领域。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都使得我国农业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保障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因此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技术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生物技术将会进一步加大世界的贫富差距,转基因技术也有可能引起人类健康的退化,并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都需要科学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完善,以发挥生物技术的最大价值。

作者:邢爱华 单位:聊城市高新区许营镇人民政府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篇3

生物技术主要根据部分器官与生物自身机体以及细胞针对生物实施改造的一种技术,通过生物技术,能够令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生物技术所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并且在相关领域当中也有着极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推广效果与范围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这一背景下,促使生物技术应用与推广范围得到有效提升,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1在农业种植中推广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庞大的农业大国,而粮食又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大,因此,解决粮食短缺一直是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缓解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利用生物技术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要确保作物能够抵御害虫和疾病。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农业区作物都受到害虫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重点是对现有的农业技术进行优化,以确保不同品种的农作物能够有效地抵御害虫和疾病[1]。其次,提高粮食总体质量。粮食质量好不好,关乎人民最基本的粮食保障。相对于传统的农作物栽培方法,采用生物技术能够更好地保证食品质量,并能有效地减少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利用生物效应,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农业部门必须将转基因技术和其他生物技术引入,减少传统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确保人民的日常饮食安全。最后,使粮食产量有效提升。农业综合实力与粮食生产能力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反映出粮食生产效率的必要性。当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引入生物技术,持续提高了各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随着生物技术的逐步普及,各种植区的粮食产量提高,也体现出农业技术全面推广的价值。

2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

2.1转基因技术

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技术,它是利用基因的重组和改造,将基因序列从一株植物中分离出来,与作物自身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得到一个更稳定的基因,培养出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根据基因工程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天然与人造两种。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利用植物抗病基因、苏云金抗虫基因、储藏蛋白基因等基因,来改善作物的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性,增加作物的生产效率,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有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被发现,并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人会把杂交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混淆在一起,其实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转基因技术是将基因从外界引入,而杂交技术是在基因序列中加入新的基因,从而进行基因改造。这两项技术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2]。

2.2杂交育种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生物技术,既能提高粮食品质,又能提高粮食产量,杂交技术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都能极大地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操作起来很容易,通常都是通过对同一基因的基因进行调控,从而保证基因的独立性,然后再进行交配,就可以将基因因子从后代身上分离出来。同时,利用杂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品质,并将其与当地的土壤条件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我国农民与杂交作物的长期接触较长,因此能迅速地接受杂交技术,从而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2.3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是利用科技手段,利用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对植物细胞进行多方面的培育,从而保证作物的整体完整性。组织培养技术通常可以分成许多种,为了使组织培养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需要对pH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果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酶的含量发生了变化,组织表面会发生褐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2.4生物农药技术

生物杀虫剂的作用,就是通过代谢产物,或者是活体,对作物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杀伤。由于过量施用化学杀虫剂,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长期使用杀虫剂也会引起群体的耐药性,因此,传统的化学杀虫剂对作物的影响和应用范围在逐步缩小。而生物杀虫剂作为一种自然药物,其费用较高,作用较缓慢,但对作物的收成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棉花害虫,效果不佳;但非洲毒蝎的毒素经过基因改造后,制成了一种杀虫剂,这种杀虫剂会立即脱落,48h之内就会死去,同时,使用生物杀虫剂对害虫没有产生耐药性,具有很好的综合防治作用[3]。

3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人才紧缺

从2000年的357所大学增至703所,到2000年,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学生总数达到了30000多人。据估算,2000年至2008年间,我国已培养出超过三十万名的生物工程大学毕业生,在生物科技发展方面,已具备较强的科技人员队伍。但也有一些问题:一是人才的培训速度远远赶不上对人才的需求;而国外的高层次的农业生物技术专家更是凤毛麟角。而且,我们国家派遣到国外去学习的人员也很少,而我们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套既懂得科技,又懂得生产和市场趋势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适合我国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而且,尽管我们拥有大量的生物技术人员,但他们在大学里的比例并不大[4]。

3.2基础研究比较薄弱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如生物技术,要长期发展;稳定、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而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我们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基础研究的直接和可见的结果并不明显,许多科研工作者都不愿深入地钻研基础理论;其次,因为人们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础性、长期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对基础研究的投资相对较少。而在国际上,国际上对农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发达国家则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基础研究,例如:日本每年拨款两亿美金进行水稻遗传学的研究;美国投入了三十亿美金的人力资源,而欧洲的政府也在为谷物和蔬菜的遗传位置提供了支持。英国在农业基础理论、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上,尤其是在农业基础方面的投资持续增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对基础科研的重视、经费的投入以及相关的政策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3.3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我们在解决了很多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开发出了很多新的、高效率的、环境友好的产品[5]。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科技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科技在自然界中的“卑微”,其应用也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通过生物技术培育抗旱性、耐盐性;由于具有抗性的作物种类,使作物在其不适宜的地区扩展,从而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甚至使某些种类的消失。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常常会导致除草剂、杀虫剂和人工化肥的使用,加速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世界上的未来人口数不断增长,转基因抗逆性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氮肥等农业资源的用量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氮等矿物养分的生物化学循环发生变化,对水体的富营养化有潜在的促进作用,对人类、动物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大规模的转基因作物也会导致基因的转移。

4推广运用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举措

4.1构建推广现代生物技术的完整体系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需要建立完善、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采用系统化的方法,以保证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推广。所以,在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推广中,地方政府应该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通过政策支持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前在推行现代农业技术方法时,其基本思想是逐渐完善这一方面的法律,以保证其有序的推广,同时也要确保以上所提到的农业技术推广措施得到法律的保护。在不同的农林地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有法律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证,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4.2扩大目前的生物技术宣传范围

要想使生物技术与种植业的实际联系紧密,就必须扩大目前的农业技术宣传领域,利用强化的生物技术宣传手段,以取得更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效益。从目前的生物技术推广和推广情况来看,各农业区在利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推广效果。同时,在各大农业区域,也应该逐步建立起推广生物技术的示范园区,通过行业示范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合理的引导,保证农民能够真正的认识到农业生物技术的巨大好处[6]。

4.3培训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人才

农业技术人员必须正确地运用新的农业生物技术,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保证农业科技人员的发展。农业科技部门应主动引入远程培训和其他信息化培训手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4.4运用农业生物技术达到良好的作物抗病虫害效果

要实现农作物的疾病和虫害,就必须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引入农业生物技术来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农民往往依靠药剂来消灭作物的有害生物。但如果仅仅依靠药剂来对抗害虫,很容易对作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平衡。相比之下,采用新的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态保护能力,从而消除潜在的威胁,从而实现农业的绿色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至于农业生物技术,要想在农业上得到更好的应用,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作物的质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实际情况,农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选择染色体工程、重组作物细胞、基因材料等方法来完成。通过基因改造,使作物具有很强的抗虫性和抗病力,充分显示出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7]。

4.5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

鉴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必须建立和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制度。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估准则,避免对其进行过多的概括、过分夸大或对其漠不关心,避免其潜在的风险。应当投入资金,指定人员,把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大议题,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生物安全进行实证分析,作出科学的评价,并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真正落实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一方面,要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进口和进口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扩大科普宣传,增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提高农民对农业生物技术的认识,了解和应用,使其更安全地使用和食用。大多数农民和消费者对于现代科技,特别是对农业生物技术的认知过于偏激,或者盲目地相信科技无所不能,用科技制造的产品无可争议;或者,全盘否定,认为科技和科技所制造的产物与“自然”不符,因而遭到了抵制。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应充分运用现代媒介,全面、科学、合理地宣传科技信息、科技产品[8]。

5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生物技术不断在发展,在农业种植当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与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物技术加以更加有效的应用,需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加以详细分析,充分运用杂交、转基因、组织培育、生物农业等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农业种植质量与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平,刘大为.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J].2022(36).277.

[2]孟一帆.新时期生物农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21,39(1):55-56.

[3]雍海燕,邵鹏梅.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66,68.

[4]佚名.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阐述[J].明日,2021(7):455.

[5]贾歌星.生物技术在设施栽培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167.

[6]白利斌.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农业科学,2020,3(2):9-10.

[7]李书俊.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推广与应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264-265.

[8]韩艳慧.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233.

作者:翟立国 单位:黑龙江省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