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3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3篇

时间:2023-02-28 17:04: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3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重要文化构成,体现了民间文化的演绎与变迁,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传承作用。“南宫碑体书法”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邯郸地域鲜活跳动的文化符号。南宫碑体在邯郸有百年的历史,诸多碑刻是邯郸文化的一个亮点。以张裕钊为代表的南宫碑体线条骨健而筋少、结体内敛、内圆外方,独具特色,特别是在邯郸流域发展的李氏南宫碑,行书上气韵流动,结体上雄阔开张,笔法上筋丰气厚。张裕钊的南宫碑体成为自唐代以来最有创新性的楷书,可以称为楷书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其南宫碑体的书法所具备的艺术性、创新性、结构性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但是当前学者对其研究甚少。南宫碑体书法艺术是河北省唯一的书法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河北有三个保护和传承点,分别是邯郸市区、大名县和邢台南宫县(今南宫市)。我国现阶段对“南宫碑体书法”的研究相对匮乏,研究方向窄、资料数量少。通过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不难发现,大多数理论研究梳理介绍以张裕钊为代表的南宫碑体书法的艺术特色,而忽略其发展流传百年间所产生的变化,特别是其在邯郸流域的发展与演变研究甚少。同样,南宫碑体书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传承危机、创新发展、遗产保护等问题,我们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宫碑体书法”相关研究相对匮乏的问题,通过非遗南宫碑体书法传承人口述历史的方式进一步感受与理解这一书法艺术形式,填补了口述史视阈下对非遗南宫碑体书法在邯郸流域研究的空白,达到保护传统,创新传承的目的。“口述史”对艺术领域甚至是书法绘画领域的研究,使用较少。笔者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宫碑体书法”使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南宫碑体书法的传承人、爱好者的访谈、录像、录音、文字记录,归纳、总结出南宫碑体书法在邯郸流域的发展脉络、笔体与结体的创新。本文在口述史的视阈下展开对南宫碑体书法艺术的历史脉络、艺术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对资料的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宫碑体书法”在邯郸地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为非遗“南宫碑体书法”的保护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南宫碑体书法的由来

南宫碑体书法的创始人张裕钊先生是清末的书坛泰斗、古文大家、教育家,是曾国藩的四大门人之首。他应李鸿章之邀在保定莲池书院当山长时为邢台南宫县写了一通重修南宫县学记碑。当时张裕钊先生已64岁,书法风格已极为成熟,在此碑撰文和书写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此碑已立,拓片广传,在书坛上引起巨大反响,人们就把他写的这种内圆外方的字体以南宫碑体来代称。张裕钊的南宫碑体成为自唐代以后最有创新性的楷书,可以称为楷书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至少有六处提到了张裕钊,把张裕钊作为旗帜性的人物进行宣传,认为张裕钊先生的书法是“千年以来无与比”。张裕钊的南宫碑体上窥秦汉,磨砻魏晋。康有为曾说:“近人张廉卿起而继之,用力尤深,兼陶古今,浑灏深古,直接晋魏之传,不复溯唐人,何有宋明,尤为书法中兴矣。”张廉卿即张裕钊。楷书的创新在唐以后,基本上是裹步不前,宋朝苏轼、蔡襄的楷书始终没有摆脱颜体的束缚,元朝赵孟頫的楷书也笼罩在唐人陆柬之和李邕的风格下,张裕钊南宫碑体的出现,打破了楷书一千年来陈陈相因的局面。张裕钊的南宫碑体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影响很大。我们从现有资料来看,康有为也学习南宫碑体书法,可以看到他的《新学伪经考》书名,就是自己用南宫碑体题写的。有资料记载,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沈曾植等都曾痴迷临写过张裕钊的南宫碑体。

二、南宫碑体书法在邯郸的传承

从当前大的南宫碑体书法流派来讲,国内是一支,在日本还有一支。日本的宫岛咏士专门来到保定莲池书院,拜张裕钊为师,学习南宫碑书法。宫岛咏士回日本之后,创立了善邻书院,继承张裕钊的衣钵,传播南宫碑体书法艺术。他的学生上条信山,是日本书法大家。上条信山先生的学生里,又有鱼住和晃等书法家,这样张裕钊的南宫碑体在日本传承了下来。在国内,南宫碑体书法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没有间断,并且创新发展的就是集中在邯郸这一脉络。张裕钊先生的弟子王洪钧在1920年以前由天津来到大名,他是一位大盐商,是当时南宫碑体书法名家。他在大名开坛授徒,弟子当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李鹤亭、卢相之、齐仰召、王鸣岗等人。今天在邯郸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和碑石,如邯郸地标性建筑丛台上就有李鹤亭先生书写的“武灵丛台”碑和“夫妻南北,兄妹沾襟”门额。李鹤亭先生也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包括李守诚,王乐同,胡桂林、赵锡友等,当时在大名的名气都非常大。李守诚和王乐同,因为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对南宫碑体书法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普及推动作用。李守诚从1950年到邯郸中学教书到80年代末退休,一直致力于南宫碑体书法教学。20世纪70年代末李守诚就开始举办各种书法培训班,直接影响了邯郸的一大批书法爱好者,现在邯郸的书法中坚力量许多都受过他的启蒙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邯郸的书法热,特别是掀起了南宫碑体书法热。当时,可以看到邯郸大街小巷的牌匾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南宫碑体。20世纪80年代初,王乐同在大名师范教授书法,从大名师范毕业的学生都知道南宫碑体,在学习书法方面基本上都受过他的影响。可以说,南宫碑体的书法前辈在南宫碑体的传承普及和创新发展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共同筑起了南宫碑体邯郸发展的史碑,在邯郸大地,彰显出了独特的书法文化身份,形成了亮丽的南宫碑体书法文化风景线。邯郸的老百姓一提到南宫碑大都能说出它的特点——内圆外方。这种书法文化现象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现在,南宫碑体书法的传承人要继续把传承的接力棒接过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邯郸市南宫碑书法协会于2010年成立,经过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南宫碑体书法艺术成为省级非遗项目,李氏南宫碑体书法艺术成为市级非遗项目。

三、南宫碑体书法在邯郸地区的发展

南宫碑体书法流派活动全国展目前已经举办过了九届,其中一届还是与日本联合举办,影响很大。客观地说南宫碑书法流派活动的活跃度在全国影响还是比较大。南宫碑书法协会十二年来,持续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书法展览、书法研讨、书法培训,出版了《南宫碑书法教程》及南宫碑名家作品集等,在书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云展览”成为一种传播南宫碑体书法的方式和途径。南宫碑书法协会在南宫碑书法协会公众号上,多次组织线上书法展。2020年,协会的公众号在全国书法界率先推出了“共同战疫”书法云展,收到国内近20个省市书法家的投稿,影响力很大,《中国艺术报》报道了这一举措。国家博物馆在邯郸录制了由南宫碑体书法传承人李喜泰先生主讲的南宫碑体书法讲座,是全国书法爱好者学习南宫碑书体的线上教程。同时,该协会也把南宫碑书法教程等电子版教材发布在公众号平台上,供南宫碑书法爱好者学习和研究。在书法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加强与学校合作,包括高校、高中、初中还有小学,让南宫碑体书法走进校园。在前期邯郸市南宫碑书法协会已经做了一些推广工作,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中,南宫碑体书法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南宫碑体书法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抓好社会层面的书法培训班,邯郸有很多南宫碑书法家开办书法培训班,要把对南宫碑体书法作为一项特色学习内容进行传承。通过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学习来广泛地培养南宫碑体书法爱好者,这样就能使南宫碑体书法的发展有深厚的群众性基础,有利于我们不断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借力新媒体平台,邀约南宫碑书法传承人、爱好者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教学,把南宫碑体书法系统地分为几个章节,以直播的形式给大家讲解南宫碑书体的运笔,将其宣传出去,让全国更多的人去了解南宫碑体书法,爱上它,学习它。加强对南宫碑体书法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南宫碑体书法的发展,通过专家、学者、书法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南宫碑体书法有了更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南宫碑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南宫碑体书法艺术之花也将开得更加璀璨绚丽、光彩照人。

四、南宫碑书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裕钊先生的楷书是以欧体为基础,结构瘦硬。而邯郸一脉的南宫碑书体是以颜体为基础,从整体结构上邯郸一脉的南宫碑体更加大气磅礴、浑厚有力,适合以牌匾的形式来制作和表现。张裕钊先生所创的行书,基本是字字独立,笔画连带的很少。然而邯郸一脉的书法家把行书和草书的特点融入南宫碑当中,给人以豁然开朗、灵动的感觉,这实际上是对南宫碑书法的一种创新。李氏南宫碑与之又有很大的超越。可以说,在创造性转化上和创新性发展上迈的步伐更大,赋予更多的时代气息与新的感觉。书法理论家郗吉堂先生写过一本《李氏南宫碑通论》。他把南宫碑书法从张裕钊先生的创立到邯郸一脉的发展与壮大,尤其是李氏南宫碑的创新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概括。南宫碑体书法艺术在邯郸地区的发展,形成自身独特的特点,特别是被评为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李氏南宫碑体书法,将南宫碑体书法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特点如下。一是笔法上筋丰气厚。张裕钊的南宫碑体线条骨健而筋少,线条行进中整齐划一,李氏南宫碑体的线条雄强深厚,线条行进中富于变化,虚实穿插,使线条格外丰厚饱满。如果说柳体与颜体的区别是“颜筋柳骨”,那么,李氏南宫碑体与张裕钊南宫碑体线质的区别就是“张骨李筋”。二是结体上雄阔开张。张裕钊的南宫碑体结体颀长,与欧体相类,体势内敛,李氏南宫碑体的结体,弧形拱出,体势雄阔,结体颇类颜体,更宜体现庙堂气象。三是行书上气韵流动。李氏南宫碑体一改张裕钊南宫碑体几乎字字独立,大小一致的布局,而是大小穿插,呼应超然,气韵流动,把张裕钊南宫碑体不擅长的品式,发展为蓬勃开阔、流水行云般的艺术样式。四是榜书上气象恢宏。张裕钊的南宫碑体榜书线条瘦硬,结体内敛,李氏南宫碑体榜书则线条筋丰气厚,结体雍裕,形成了气象恢宏的风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艺术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持续保障蓬勃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五、结语

传统书法之美,是经过一代代书家的实践、探索,一代代认同、确定之后沉淀而来。南宫碑体书法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始终焕发着持续生命力和蓬勃创造力。新时期背景下南宫碑体书法艺术在新时代如何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议题。对此,我们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不断汲取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营养,准确把握书法创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深耕时代,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努力创作出在历史上打下烙印,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扛鼎之作,使南宫碑体文化和艺术在新的时代更加绚丽夺目。

作者:张惠丹 李清娟 单位:邯郸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篇2

一、纺织类非遗的传承设计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然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发扬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宝藏。纺织类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组成部分,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人文资源,也是历史发展的真实见证。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的支撑,守护与利用好纺织类非遗是我们新时代铸就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与首要条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二)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中国纺织文化渊远流长,纺染织绣、丝帛锦绢,其中的“丰”与“美”,更是在非遗技艺中展现到极致。从中国桑蚕丝织技艺、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到传统服装上的京绣、蜀绣、苏绣、湘绣、汉绣,纺织类非遗通过创意对人们娴熟精湛的技术与先进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达,让传统纺织工艺渗透到了现代生活包括日用等领域的各行业中,也让传统非遗文化得以弘扬,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价值,也让传承艺术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创新实现了纺织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并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做好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设计和战略性布局,为纺织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纺织类非遗的传承设计与创新的具体实践

以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例,作为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在纺织类非遗创新性保护和传承传播方面运用自身优势,发挥企业特色,积极承担国企社会责任,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纺织服装的融合发展,在老字号品牌保护、非遗文化传播推广平台建设方面不断贡献着北京时尚力量,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美好生活的高品质需求。

(一)老字号企业“创”纺织非遗品牌

公司旗下京工集团拥有着“宫溢”女装品牌和北京老字号“雷蒙”男装品牌,在传统技艺时尚化、创新化发展方面,致力于将“燕京八绝”等非遗文化,与旗下品牌服装服饰、文创产品相融合,使北京传统非遗焕发出新生命力。2017年,京工集团与“京绣”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京绣工作室”,运用巧妙设计将非遗“京绣”融入到服装服饰中,推出女装定制品牌“宫溢”,实现传统文化与时尚服装的创新融合发展;2021年,京工集团在京工时尚创新园建立京绣博物馆和设计师孵化基地,通过博物馆集中展示非遗文化“京绣”作品之美,成立专业机构为服装设计师及品牌提供更好的制版打样生产服务;同时与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加强校企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举办中山装技艺传承拜师仪式等活动,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不断加强“燕京八绝”等非遗技艺传承人队伍建设。2022年,京工集团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撷取京绣传统图案纹样作为核心元素,推出“金榜题名”系列文创T恤;京工集团与京华茶叶公司开启战略合作,与同为“京”字头老字号的“京华”品牌合作推出“永定·和”绣茶系列产品。此外,京工集团通过举办“时尚定制季”活动、参与北京时装周流行发布活动、举办京工锦绣风尚展等活动,在线上线下以服装服饰展售、文创融合、艺术展现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非遗文化,丰富文化消费体验。

(二)北京时装周“搭”纺织非遗交流平台

作为公司旗下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北京时装周已经成为公司打造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融合时尚行业资源优势,深耕时尚产业蓝海,助力首都城市更新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七年来,北京时装周通过举办流行发布、高峰论坛、展示展览等活动,成为展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纺织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2018北京时尚高峰论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主题,邀请了业界专家和学者们展开了深入交流;2019北京时装周,“毓见纳兰·锦麟2019高级定制发布会”携非遗满绣亮相王府井会场;2020北京时装周更是创立非遗时尚主题板块,“锦绣丹青”宋锦时装发布会将非遗宋锦融入“新中装”魅力;“彝”韵新风·凉山印象秀场,80余款彝绣作品和服饰,以最时尚的姿态亮相北京时装周,让非遗文化秀出彝区、绣出彝区;2021北京时装周,劳伦斯·许“蝶”高级定制发布会,将苗族锡绣、苗族织锦、贵州蜡染等少数民族服装纹样手工艺,结合当代前卫的剪裁工艺,创造出新生代国潮作品;2022北京时装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携手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刘薇倾情创意“有凤来仪”时装秀,突出苗绣、畲绣、潮绣、瑶绣等非遗手工艺亮点,用中国设计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三)文化润疆“牵”京和两地时尚资源

艾德莱斯绸源自于我国古老的传统扎经染色手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意义十分重要。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以及中共和田市委、和田市人民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京和两地携手发起和田艾德莱斯绸服饰产品创新、设计、研发及推广计划。在2021北京时装周期间,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与和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和田市文物局)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现场签约,以新疆和田市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流行发布、主题展会等系列活动依次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2022北京时装周。公司旗下北京老字号大华时尚PURETOUCH品牌,在2021北京时装周期间与丝路霓裳品牌设计师携手焕新再设计,呈现“艾德莱斯之恋”主题大秀,让来自和田市的艾德莱斯绸成为焦点,于首都新国潮消费背景下,散发年轻时尚的勃勃生机。2022北京时装周,丝路霓裳品牌携手新疆和田新锐设计师、破茧CC-b工作室主理人阿卜杜哈力克·艾力联袂呈现“艾德莱斯丝路生花”发布会,并通过系列和田主题快闪、街拍、交流等线下展示活动,亮相中华商业第一街王府井、前门、三里河公园、CBD商务区、美克洞学馆、南锣鼓巷等地。千年古都遇上千年非遗,弘扬艾德莱斯文化,有利于引领纺织类非遗文化瑰宝传承创新,促进京和两地民族文化、时尚资源交流,进一步带动艾德莱斯产业乃至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北京市文化援疆的有益实践。

三、当前纺织类非遗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范围界定与认知不够

当前,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效果,我国各地区的群众都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界定和认知程度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差异性,很多不了解纺织类非遗文化,基础管理人员缺乏对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方式的深刻理解,并没有真正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二)技艺传承难度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想得到系统的保护与传承是需要特定政策和经费扶持的,然而,纺织类非遗技艺大多具备难度高、耗时长、强度大等特点,属于小众范围的民间技术,不能得到大部分人认可,导致传承人才稀缺;纺织类非遗技艺传承人多为年龄较长者,真正能够完全教授下一代的精力不足,传承效率前景堪忧。

(三)商业落地转化慢

由于早期的非遗保护更多注重的是对文化遗产的历史样貌和存续现状的保护与研究,导致这种模式阻碍了非遗传承商业上的自洽式发展。部分纺织类非遗文化传播方式落后、市场占有率低、政策支持不够、投入资金有限、发展条件艰苦,产品长期效益不高,无足够经济基础保障,导致非遗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下降,难以与服装服饰、时尚文化品牌开展创新合作。

四、纺织类非遗传承设计与创新的路径探究

(一)传承非遗文化,不断守正创新。“老字号”作为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承载了特色传统工艺、精深服务理念和商业文化内涵,要继续做好“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探索尝试和鼓励支持“老字号”企业联建非遗技艺传承中心,建立健全非遗技艺传承人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非遗技艺传承人在企业整体品牌战略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实现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老字号品牌和纺织非遗发展注入新活力。探索“非遗文化进课堂”的“非遗+教育”融合方式,加强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与校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非遗知识普及、技艺培训、展演展示、课程嵌入等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更多的爱好者、年轻人认识、学习、热爱纺织类非遗文化,加入非遗传承队伍,将非遗融入生活,走向社会和市场,为非遗文化的发扬光大,再立新功。

(二)创新特色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北京时装周将继续立足于国际化、品牌化、时尚化、商业化的专业定位,秉承开放、包容、合作理念,着力建设时装品牌展示推广中心、时尚流行趋势研究发布中心和商业贸易交易中心,以时尚化演绎和数字化传播手段为纺织类非遗文化发展提供崭新的展示平台和文化内容、崭新的展示方式和营销路径。同时,进一步增进同国内其他地区在纺织类非遗文化的地区、产业、品牌、平台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为更多的纺织类非遗提供文化、社会、传播、商业、人才的共赢价值,积极推动北京时尚之都建设和北京时尚文化产业发展,为纺织类非遗的保护性传承、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强行业联动,集聚优质资源。进一步强化企业与行业的沟通联动,着力汇聚各方人才,创新发展品牌优势,与中纺联非遗办、高校研究学者、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等行业组织以及专家一同探讨文化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的合作新领域,不断增强纺织类非遗文化理论软实力,探索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和设计创新方法在文化传播、博物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的应用,共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研究与纺织行业融合,共同推动纺织类非遗的多领域开发与多元化发展。同时不断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平台建设助力,以文化自信自强凝聚起纺织类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向世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与民族品牌故事。

作者:姚逸群 单位: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人类文化活动的体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的历史,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消失的处境。在此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间的联系,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传承非遗,这对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意识有了质的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1]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中,全国各地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达4100多项,既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及更多的民众。

(二)高校加强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联系

一是请进来。许多高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聘请当地部门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代表人走进校园。自2006年起,教育部等部门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惠及全国31省的千余所高校中的数万名学生。活动围绕“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一主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每年组织国家级和省市级传承人赴高校进行京剧、昆曲、黄梅戏等音乐歌舞的表演,并开展“鲁绣”“木版水印”等手工技艺的讲座。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爱华女士近年来接受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邀请,为大学生讲授鲁绣的历史、种类和刺绣技艺等,她娴熟的刺绣手法、优美的构图、逼真的形象,加上她如数家珍的讲解,激发了很多学生研究鲁绣的兴趣。另外,国家鼓励并支持一些知名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引导高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社会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管理人才。二是走出去。许多高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访问,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拿皮影戏举例,在电气化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皮影戏就相当于现在的电视和电影,曾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了欢乐。但是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皮影戏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年轻人喜欢看电脑玩手机,不喜欢观看,学习皮影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曾经组织文管专业的学生采访泰山皮影戏第六代传人范正安。通过观看他的表演,学生们从中了解到皮影戏特殊的表演技艺“十不闲”绝技、体会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了老师傅对皮影戏深入骨血的热爱、执着的钻研精神和对皮影戏后继无人的忧虑。这也激发了他们对皮影戏的兴趣,增强了保护与传承皮影戏的意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常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不适于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古老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传承,发展它。据调查,我国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建设相关网站,有的即使建设了网站但内容创新性不足且时效性差,受众得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与资讯,自然也就逐渐失去关注它的兴趣。[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后继乏力

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体现,它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传承形式大多是口耳相传、祖辈相传,再加上传承规矩又多,有的传承规则还涉及“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等,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不断减少,加速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走向衰败的进程。另一方面,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据统计,在我国3057名国家级的传承人中,7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50%。截至2021年,离世的国家级传承人已有4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队伍在减少,而大多数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相关文化,一旦传承人相继去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那么就意味着一种技艺将面临永久性的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种族个性和种族特征的消失。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候和土壤的变化等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门类所需的传统材质濒临灭绝,导致许多传统工艺遭受明显冲击;再加上传统工艺费时费力但收效甚微,许多从业者并不热衷参与,这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例如,河南朱仙镇年画非常讲究用色,很多作坊和艺人采用植物和矿物制作颜料,其中黑色的来源就是通过松烟调水后研磨成糊状,促使其自然发酵之后兑水再用石墨进行研磨,而后用纱布过滤存放代用。整个过程因为用时较多,最终收益却不高,导致从业者缺乏制作的积极性,这就决定了年画的创作数量不高。

三、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和普及化,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使新媒体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不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一)借助新媒体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的飞速传播。网络升级、手机换代,从当年的“QQ、微信时代”到现在的短视频时代,“刷抖音”“看快手”不仅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而且成为他们除电脑游戏之外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经调查发现,利用“抖音”“快手”平台宣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的传承人余万伦从2018年9月份开始,在抖音上先后发布了340段视频,目前拥有108万粉丝,其中有一条点赞人数达160多万。这些制作精美的视频,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具有96道工序、糊12层纸、穿3000针的古法制伞工艺,通过视频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思古怀乡的情感。还有在快手上拥有128万粉丝的“浪漫侗家七仙女”,通过唱侗歌、织侗布等方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不仅让大家了解侗族的民族文化,更是带领山民们摆脱了贫困。这种宣传方式为当地政府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思路和信心,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高校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在相关专业成立团队,带领学生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介绍其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录制一段段视频发布到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其知名度和关注度,助力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激发大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主要还是要靠青年去进行,有条件的高校要促进学生去学习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建立健全学校的互联网设施,争取做到网络普及无死角,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将学生学习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与学分挂钩,引导学生通过借助网络,搜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并进行线下实体考察。学校还要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宣传讲解活动,让学生进行讲解,记入学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最后,高校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定期布置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对课题研究价值较高、角度新颖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公开表扬,并酌情给予物质奖励。例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的研究,让学生先通过网络了解鲁绣的发展历史、特点及于其他绣种的区别,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给出鲁绣发展和传承的策略,同时,要学生制作相关课件并录制视频,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这种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通过结合新媒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大学生创业

高等教育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全面人才,为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在学校内部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工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免费的空间,鼓励学生建立网络微型工作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身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实现为社会贡献的崇高理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创业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与之相关行业的知识。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可以和动漫专业的学生进行合作,根据经典剧目《霹雳布袋戏》制作一款关于皮影戏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吸引社会人士的关注,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还可以和学习音乐的学生进行合作,制作一款纯古风的汉服美女MV,在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等软件当中发布,并进一步获得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创业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也需要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有详细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并深入挖掘其中的现代元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充满活力,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的合作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只是学生就业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还是要回归到企业当中。高校要积极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积极地联合相关企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员、技工型人才,通过合作去协助学校全面地改进和完善教学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学科,积极地构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契合区域目标定位的课程,并邀请专业化的人才来校或通过网络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3]另一方面,高校要和企业进行对接,在企业设置学生参观学习区域、实习岗位,让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积极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具有“当代国窑”之称的淄川泰山瓷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青瓷烧制技艺项目的保护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积极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美术和陶瓷专业的学生进厂参观、实习并为企业设计产品。这既让学生了解瓷器的生产流程、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机会,又为产品革新注入时尚元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鲁青瓷的影响力不大、销路也不畅通。如何发掘鲁青瓷的经济价值,保护和传承鲁青瓷的烧制技艺,是校企合作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让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和传媒等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与企业加强联系,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网站、提供营销方案、拍摄精美的短视频,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潜在的文化因素,借助新媒体平台公布于众。这样既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不断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经济价值,又能为学生的长久发展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宝库,凝结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在新时期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异常严峻,但通过紧抓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增强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就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弘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海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令人瞩目[N].人民日报,2021-06-12(8).

[2]严佩,宋乐锋,白阳.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窑”的推广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23).

[3]孙国梁.高职动漫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探索[J].数码世界,2019(11).

作者:朱秋华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