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3篇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3篇

时间:2023-02-28 17:47: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3篇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篇1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在融资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众多问题,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促进中小型企业稳定发展的首要难题。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让企业融资存在更多的灵活性,一方面,促使金融机构不断革新,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方向,其凭借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开启新型服务业务,多样的融资模式打破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限制,已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深远影响,将互联网金融应用到中小企业融资环节,可以有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金融水平。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一)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的金融体制,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不具有大企业般的天然优势,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多次制定下发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各个国有商业银行也响应,但扶持政策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对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帮助成效甚微。疫情以来融资形势更为严峻,截至2021年一季度,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下降至62.3%。同时,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标准,由于目前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审核标准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使用金融市场更多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显示,截至2021年8月,新三板发行金额同比上年下降33.05%。

(二)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不健全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情况的原因之一,对于中小企业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中小企业帮助较大的金融机构占比少。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中小企业选择其他融资方式比例高达41.5%,其中,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大。中小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优势,但贷款金额有限;互联网金融平台占我国金融总量的比重低,据2019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全国实际运营网贷机构仅为248家,无法满足4000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第二,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完善信贷政策。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显示,小型企业银行利息成本高出大型企业2.31%、担保费用是大型企业的8倍,贷款综合成本高出大型企业3.04%,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无法满足银行信贷要求,融资时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

(三)缺乏完善的企业建设

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各方面投入较为精简。首先,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企业整体金融素养较低,未能形成符合贷款要求的财务数据、经营资料;同样地,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相关知识培训、管理观念落后,企业发展时也缺乏与时俱进的金融理念,对市场变化趋势缺乏预见性,不能灵活应用其他渠道融资;此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数据不充分,使得账目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而银行在评估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时无法确定是否获得其真实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信用基础薄弱;同时,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时,由于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约为2.9岁,生存周期短,相对大型企业更容易出现坏账损失,不易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这使得银行放贷时对中小型企业放贷条件比较严苛……以上种种情况导致企业最终无论选择银行贷款,还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都将承担较大的融资成本。

二、互联网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建设带来新机遇,为企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方向,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利于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市场不健全导致对中小企业具有持续支持力度的中小银行等占比低,中小企业能够选择的融资渠道较少,随着数字经济的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不断催生出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通过优化融资组合、聚集闲散资金,充分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目前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有:P2P平台融资、众筹模式、小额信用贷款等,新时期下中小企业选可择的融资方式明显增加。截至目前,我国贷款规模高达百亿的网贷公司近有500家,同比增长389.4%[3],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迅速发展让中小企业融资选择有更多可能。

(二)避免融资担保不足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自身投入精简、建设不完善,缺乏银行认可的实物资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可通过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避免中小企业担保、抵押不足问题。比如,对于小额无抵押信用贷款,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型企业只需上传符合相关条件的资料,审核通过即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在审核时有利于机构全面客观评价地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是否融资的决定。

(三)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信贷的严苛,中小企业未能形成符合贷款要求的财务数据、经营资料,使得中小企业往往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此情形。首先,互联网金融使融资业务流程更加快速,中小企业融资急迫时能比传统融资较快地得到资金,有效降低融资的时间成本;其次,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可以对企业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评估,互联网金融平台可根据得到的综合信息对不同风险的中小企业进行区别定价,一定程度降低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百分之一,大型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上年增长47.9%。

(四)金融融资风险大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但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处于新发展领域,还存在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司法监管不够完善情况,由此导致金融平台时常出现跑路、倒闭的情形,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中小企业可能面对较高的融资风险。

(五)信息安全风险高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得金融平台快速了解到中小企业各方面详细信息,但信息的大爆发,行业的不规范,大量数据的产生、积压,使得金融平台面临越来越高的并发压力,企业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出现信息泄露情况,如果储存在云端的信息出现损坏,更会对中小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三、利用互联网金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加强国家支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中小企业实惠,政策支持已经足够,若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可从督促落实政策着手。首先,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机会;同时,督促深化改革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明确职责定位,服务于发展潜力强但无法获取融资的中小企业。其次,可督促银行建立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例如,可让银行适当参考互联网融资模式,建立有保障的银行融资模式,使得银行既能紧跟融资新环境,也能一定程度降低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管理者跑路而导致中小企业倒闭事件的发生。最后,当国家发布最新政策时,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例如,“一纵一横”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时,“一纵”需要有关部门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技术等,“一横”需要有专业人员对中小企业遇见困难时进行分类指导,使中小企业问题能较快地得到解答。

(二)强化金融市场建设

金融市场中,中小企业主要面临对中小企业帮助较大的金融机构占比少、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完善信贷政策两个问题,对此,应着手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促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9.2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金融机构占比低,可通过数字化转型以质取胜,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金融机构首先可以制定符合自身实况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同时引用市场最新技术或研发机构自身核心技术,重新构建业务流程,然后借助科技产品更新金融产品,促进网络与金融、业务与数据深度结合,紧跟市场变化。第二,完善银行信贷业务。国家明确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规范融资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进一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银行更需提高自身竞争力。首先,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采用财务评分和非财务因素评分结合来评估中小企业信用,减少信息不对称,以综合信用为基础提高评价真实性,以此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避免主观判断导致错失潜在长期客户;其次,银行应对当前信贷业务进行创新,比如借助大数据平台自动生成客户贷款条目,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银行还可借鉴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势,及时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提升中小企业实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不但要依靠融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需要中小企业强化自身实力、紧跟时代潮流,因此,针对前述问题,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各部门应该招收相关专业人才,或者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金融素养,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需及时转变金融观念,关注了解更多的融资途径;其次,企业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比如强化财务透明度、规范成本管理等,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以便达到传统金融机构或互联网金融的贷款要求。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正在增大,支持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调整发展战略,把握时代机遇。

(四)完善互联网金融司法监督

对于互联网金融,分业分段式监管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贯穿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业务特征,创新速度快、金融风险复杂也为现有监管带来挑战。要想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司法监督,降低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应完善关于互联网金融中空白法律法规部分,对原有金融行业的法律进行进一步修改,明确具体责任标准;二是应确认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同时设立新的监督机构或将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具体划分给各监会,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责任分工;三是及时培养相关领域专业化监管人才,确保监管的公正性。通过以上多方面结合,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互联网融资。

(五)增加互联网金融科技投入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科技投入,降低互联网融资信息安全风险,对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至关重要。2021年年报显示,国有六大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超1000亿元,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斥巨资加码金融科技,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增加科技投入,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关乎如何继续保持其原有自身优势、长久生存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及时更新、引入先进技术,同时为了避免因技术变革被淘汰,还应增加对金融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金融科技是专业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关注专业人才、吸纳专业人才,建设自身技术,提高平台核心竞争力;此外,为防止信息丢失、泄露,平台还应加强防火墙建设,提高金融平台风险防范,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发展多渠道满足了中小微企业贷款短、小、急、频的需求,尽管存在监管不完善、融资风险大等问题,却已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中小企业融资时面临的融资困难及原因,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从国家层面、金融市场、中小企业自身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同时,提出了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让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

作者:侯姣姣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篇2

1引言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狭小、抵质押资产缺失、信用记录不完善以及经营风险大等因素,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有着严重的融资缺口问题,给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带来了很大阻力。因此,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昂贵”的融资约束问题向来都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起的数字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思路。与以传统金融为媒介的普惠金融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优势更加凸显。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相关消费信用数据的留存和征信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都为金融服务供给方带来了许多便利,进而能够更加满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化、虚拟化和线上服务化等多方面的革新,不仅压缩了以往因人力、物力所造成的费用,而且整个信贷流程也得到了简化。文章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切入,梳理了现有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总结了现有相关研究尚不完善之处,为未来该方向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

2.1.1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G20峰会上初次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并且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宗旨表现在态度上的负责、商业上的可持续以及成本上的可负担三个方面。普惠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良好工具,它可以将享受不到正规金融体系服务的群体容纳进来,尤其是对国家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小企业部门[1]。MaëlleDellaPeruta基于先前学者的宏观经济比较和案例研究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的宏观经济方法研究了正规银行服务率低与手机货币服务率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移动货币可以改善“弱势群体”进入银行体系难度大的问题,为被排斥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群体提供了低成本的金融服务[2]。支付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现金与数字之间的鸿沟使得贫穷的群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随着普惠金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这种不公平待遇境况会有所改善,为贫穷的群体带来金融福利。当然这个普惠金融数字化的进程在每一个国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数字普惠金融对贫穷群体而言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虽然传统银行的地位依旧重要,但是借助新技术来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4]。在传统服务中,对贫穷群体而言,现金服务的成本还是很高的,然而依赖于技术,出现了具有更多优势和便利的方式,尤其是覆盖范围广泛的移动网络和其他一些间接渠道。为贫穷群体开设金融账户和办理支付转移、贷款以及保险等服务的潜在市场还是很大的,但是这个市场一直没能有效地运转起来,原因就在于贫穷群体使用这些金融工具时的成本太高[5]。

2.1.2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研究

具有充足且优质的融资来源是所有企业创立、运营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6]。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规模,进而在融资时的资金需求量和融资约束程度会有所不同[7],对成立初期的小企业而言,他们与外界尤其是与金融供给方之间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双方间信息交流的阻力大,同时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是无法凭借自身的能力去平衡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外部融资获取能够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Berger(1998)基于关系型贷款指出,通过长期业务上的合作,中小银行会对自己所服务的中小企业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知,即在借贷业务中他们不仅掌握了中小企业贷款时所提供的“硬信息”,还相应了解了一些“软信息”,所以在发放贷款时也会因为掌握了更加充分的中小企业信息而设置更加灵活的贷款评估条件,最终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与外界之间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8]。可以通过企业利息支付水平这个指标来体现其流动性水平,一般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负债越多,偿债能力越薄弱,即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越严峻[9]。可以通过企业现金持有行为方面的信息来衡量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大小,即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10]。Fazzari等指出可以使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11]。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和流程上的随意化、中小企业内部可充当抵押品资产的缺失以及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通过借助负债的方式进行融资时会存在较大的阻力[12]。中小企业资信较差,所以其通过银行来获取资金是很难的,同时又受到股东看重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影响,所以其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也存在障碍。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VC(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将被看作是中小企业创业之初资金的主要来源[13]。

2.1.3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概念比较新颖,国内外有关该方面的研究尚不丰富。数字金融是可以加强和推动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的,尤其是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发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14]。BoHuang(2019)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缓解作用,同时还指出相较于金融发展程度更好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程度更差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着更好的缓解作用[15]。

2.2国内研究

2.2.1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2016年在我国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中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即“泛指一切通过数字技术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行动”。以蚂蚁金服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编写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年)”[16],此外,还提供了互联网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小、使用深入程度和数字支持服务三维度的具体数据。这一指数发布后也是得到了众多研究学者的使用。在2021年4月,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又发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17]。我国学者多以北京大学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为研究依据,且会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会随着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18]。数字金融支持下,普惠金融“服务天花板”问题得到了改善[19],借助大数据计算并且将客户端通过“场景”黏住的产品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金融服务中的障碍,在继承原有普惠性的同时将数字技术引入,使得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更好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葛和平等使用我国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省际层次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发现从东部到西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是递减的,同时还证明了人口密度越大、金融观念水平越高和互联网发展状况越好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结论[20]。网络借贷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其监管的不断完善不仅优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还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且全社会征信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也助推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21]。

2.2.2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存在阻碍的关键在于其与金融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中小企业规模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时应充分考虑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工作[22]。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审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会发现,作为金融供给方的银行会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结构的不完善等因素而表现出信贷配给的行为,作为金融需求方的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会因信贷配给现象而受到挫败[23]。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结构上的问题、内部具有抵押资格资产的不足以及与金融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会使得中小企业进行外部融资时难度增大[24]。融资贵与融资难是各国中小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催化剂的作用下,这个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因而有关中小企业征信和增信体系完善的工作很重要[25]。连玉君(2008)等借助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在对之前研究中模型内生性偏差的合理把控之后,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是可以被用来度量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的结论[26]。姚耀军(2015)等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法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开展了估计,发现由中小银行所带动的银行行业结构的调整显著改善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水平[27]。也就是说相较于规模较大的银行来讲,关注推动中小银行更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改善。中小企业自身具有抵押资格资产的缺失和企业信用数据的残缺、债股融资资本市场扶持力度小以及金融供给方标准高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融资环境[28]。我国相关融资政策和融资担保体系的不完善、“去杠杆”带来的中小企业贷款被压缩等宏观因素和中小企业自身管理结构的缺陷等微观因素都会造成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29]。

2.2.3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邹伟等使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实证检验发现发展普惠金融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且这种缓解作用对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或法制环境更好地区的中小企业更加显著[30]。梁榜等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框架,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显著的融资约束问题的结论,之后又在初始模型中把数字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企业现金流的相乘项加了进来,分析互联网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最终也得到了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可以明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结论。且异质性检验发现,民营中小企业更能从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获益[31];梁榜等使用KZ、SA综合指数代表企业的融资约束大小,借助Tobit模型回归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可以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缓释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32]。

3结论

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融资约束相关文献发现如下。首先,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时间并不长,但毫无疑问的是,借助数字技术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助力金融普惠性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满足“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求。其次,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中小企业大多存在着“融资贵”和“融资难”的融资约束问题,可以通过KZ、SA和利息保障倍数等单一指数的形式或者是现金-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等量化模型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最后,在现有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中基本上都得出了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结论。然而缺乏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检验,后续研究可以从机制视角切入,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渠道,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焦文庆 薛晴 单位: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篇3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现状

从数量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以工业企业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大型企业共有8020家,中小型企业共有391355家。总体而言,大型企业的个体数呈下降趋势,而中小型企业的个体数呈上升趋势。从资产总额上看,2016—2020年,中小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占比均超过50%,可见我国中小型企业经济总量贡献较大(见表1,见下页)。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其中,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融资渠道狭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中小企业普遍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内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因此,其自有资金和留存收益有限,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中小企业往往需要从外部获得资金。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信用度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准确等因素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因此,传统的融资模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二,融资成本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少、频、急”的特点,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时,其融资额度较小。此外,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资产总额少、信用低,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物,因此,银行在提供贷款时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每笔贷款业务中通过提高利率来获取风险成本。第三,融资效率低。很多中小企业大多还处在初创期或成长期,经营时间较短,资本累积量较少,信誉程度不高,很难进行权益融资或债券融资。因此,中小企业通常会选择银行贷款方式来进行融资。就银行贷款为例,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贷款到位时间长、没有担保抵押物等,这些问题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变低。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指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资金产生、交易、支付等网络信息服务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金融融资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1.贷款成本降低

与传统的融资媒介如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能为企业融资项目节约许多额外成本,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运行快、效率高的特点,大部分前期融资工作都由互联网承担,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精力和时间成本。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公开的信息和流程进行融资操作,填写并上传融资所需要的材料。同时,对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也为其减少了相应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部分费用支出。此外,互联网金融可以“大数据分析”,通过云计算技术分析海量的客户资源信息,发现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不再需要传统的实地调查,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

2.避免了信贷配给问题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时,也要求降低风险,在信贷额度一定时必然会着重考量利润和风险这两个指标,选择规模更大、信誉更好、资本更雄厚、抗压能力更强的大型企业。此外,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政府的政策影响下,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在信贷配给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与传统的融资模式不同,在资金配置上,互联网金融服务商的资金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因此,其主要的客户是中小企业。在服务方式上,互联网融资平台采取公开的方式操作,只要符合平台上的融资申请条件,企业都可以参与。在经营理念上,互联网金融模式拓展了传统融资的渠道,是传统融资模式的有效补充。从以上三个层面来看,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避免了一些信贷配给问题,获得了相对较为公平的信贷配给机会。

3.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解决

在传统融资模式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存在于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体系,不能提供合适的财务报表,使银行无法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不够了解,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贷款信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依托大数据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的交易记录、资金流向等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资信水平,并根据判断控制贷款额度。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融资平台上的数据信息是开放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来掌握和对比不同的贷款信息,从而选择最佳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下,资金的供给信息由一对一交换转变为多对多的形式。

4.提高融资效率

电脑、手机的普及给许多客户带来了便利,客户能随时随地上网,办理网上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实行标准化流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资金供求双方能在网络平台上高效地完成信息分析、资金匹配、交易结算、交易转账等业务,客户不需要去当地办理,不需要排队等候,也没有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

(二)消极影响

互联网金融在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成本、避免信贷配给、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给中小企业增加了融资风险。征信体系的不完备、法律制定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信息安全存在的隐患等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互联网安全风险。

1.信用风险

征信体系的不完备增加了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信用风险。在我国,央行的征信系统还没有实现共享,而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的征信系统还不完善,其信用数据库尚未建设完成,网贷平台通常只能通过中小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如营业执照、财务往来等判断其还款能力,而在中小企业有意隐瞒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并不能很准确地确定其信用评级。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对经常通过网贷平台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来说或许有效,而对初次或偶尔进行互联网融资的中小企业来说便无用武之地。因此,征信系统的不完备,加之互联网的虚拟性,容易发生违约、欺诈等行为,增加信用风险。

2.法律风险

法律制定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增加了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出现了许多空白或漏洞,这使得一些网贷平台和法律打擦边球,进入法律管制的灰色地带,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圈钱行为或陷入流动性风险,遇到投资人挤兑时往往面临破产,这使得中小企业被迫提前返款或临时停款,导致融资失败;二是监管部门的不明确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来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而在近几年,许多网贷平台非法集资、恶意跑路,使得中小企业融资不得不中断。3.互联网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技术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互联网在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其网络安全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处在起步阶段的初创企业,信息技术和保密技术不过硬,其服务器很容易遭到病毒的侵入和黑客的攻击,导致客户的信息泄露、财产受到损害,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时代,电子数据很容易被篡改或删除,融资双方通过网贷平台签订的电子合同也存在着风险。此外,许多不法分子通过网贷平台非法集资,通过提高利率来诈骗资金。在互联网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需要识别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加快建设征信体系,减少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系在中小企业的网络融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保证资金支付和归还的双重完整性,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征信业管理条例》虽然已经出台,但许多实施细则还未明确,特别是在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活动方面。因此,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需要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法律框架,加快基础性立法。从中小企业层面来看,中小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提升信用等级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规范经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主动了解相关的融资制度、融资信息,在融资过程中诚信交易。从互联网机构层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应该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的征信标准,统一征信标准,整合共享网络信用信息、交换数据库之间的信息。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减少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成熟,存在着一些法律空白或漏洞。首先,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法规文件,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性质、地位和经营范围,制定互联网融资时的资金流动规则等,使中小企业融资在法律上得到保障。其次,构建相应的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有效地清理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建设安全的互联网金融环境。最后,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组织成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引导网贷平台规范发展、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行业保障。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保障融资效率

为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监管部门首先应确立合适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和原则。在统一的监管体制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监管办法,努力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营造一个合法、公正、安全、透明的交易环境,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其次,建立全面的动态监管机制。动态监管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责任分配上,需要定期对各监管主体进行责任分工,保证监管的完整性。此外,监管机构需要定期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估,对其交易过程和资金流向、用途进行监控。最后,监管机构需要实时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态,提前发现问题,识别风险,做好防范和预警,减少中小企业通过网贷平台融资的风险。

(四)建设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安全

网络技术防控是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中的关键。为了保障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安全,首先,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提高平台的防病毒攻击能力和防黑客能力,实现网络运行软件的安全访问。其次,应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改良或升级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等常用的网络系统工具。再次,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适宜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编制标准化业务操作流程、建立数据备份中心等。最后,积极整合各种数据资源,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共享型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并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实时监控业务流程。这些措施都将为中小企业的网络融资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2]姬会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11(2):219-221.

[3]钱娟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交通财会,2015(11):76-79.

[4]杨东.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探析[J].中国金融,2014(8):45-46.

[5]苑慧玲,王向荣,刘新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新方式——项目融资[J].企业经济,2012(8):172-176.

[6]陈侃俊.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7]尹杞月.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作者:俞莉洁 单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