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

时间:2023-03-02 09:33: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

1引言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本上已经普及到每一个级次的事业单位部门。经过多年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传统的手工记账已经被电脑记账所代替。但单机版的电算化记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加快信息数字科学技术与财务会计管理的融合,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可实现财务数据集中、监控和分析应用,做到预算、资产、收支和账务处理等财务全流程核心业务电子化全覆盖。因此进一步加快建设完善的会计信息化体系,扩大会计信息化覆盖范围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2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1为财务管理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转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形式,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原始的手工记账转变为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脑记账,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会计人员完成记账凭证输入后即可生成一系列财务报表,通过数字技术对基础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出会计期间各方面的财务信息。单位管理层第一时间获得准确、及时、科学的财务数据,更好地作出科学的决策,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例如:广东省今年推行的“数字政府”,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现阶段,已初步通过“数字政府”将非税一体化系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惠企利民服务平台、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等财政、税务有关的财务系统连通起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通过数字政府平台,一条龙完成预算编制、收支执行和财务核算工作,同时有效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票据管理等财会工作,可以避免重复录入或者遗漏,减少工作量,大量节约人力物力,实现各业务模块数据的有机融合。

2.2规范事业单位资金使用

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建设会计信息化系统可使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的规管。会计信息化技术是一套基于数据分析的财务管理系统。完善的信息化会计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对事业单位资金的全周期管理,包括对财务管理中的预算、资产、收支以至于绩效评价和监督环节等的资金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对事业单位各类资金运行环节的风险进行预警提示,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安全、高效使用资金。

2.3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

2019年政府财务准则制度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落实施行后,事业单位会计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会计信息化大大助力了政府财务准则的推行,通过会计信息化,将财务管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融合,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财务软件,可规范了政府财务会计的流程,便于财政、监管部门及时了解财政资金的预算分配、使用管理等情况,便于查找隐患风险,从而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财务数据信息安全、财务管理工作合法合规。

3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技术导致会计信息化存在风险

过去的计算机系统基本上都是封闭独立的,计算机里财务资料一般不容易被窃取和破坏。但是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财务软件网络版逐渐取代单机版,就可能会出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非法入侵、破坏等风险。以计算机技术为发展基础的会计信息化,使得单位很多的财务信息处于公开状态,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包括部分财务管理系统仍有技术不足、信息系统防火墙和防毒软件欠缺、维护人员技术不足以及部分财务人员道德缺失等情况。由于计算机犯罪隐蔽性和危害性,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发现电脑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要远比手工会计更大。所以会计信息化系统在给我们带来操作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高的风险性。此外,信息系统的法制建设还未够健全成熟,必须通过国家对专门的会计行为立法和制度建设,杜绝私自进入财务信息系统、未经批准接触财务信息、以及窃取财务机密等犯罪行为。

3.2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会计人员

现阶段,不少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由过去的手工会计时期的并不精通电脑过渡到会计信息化操作,通常只进行短期培训就匆忙上岗,只会简单的录入数据,根本不熟悉财务软件操作,也不会通过财务软件来提炼更深层次的财务数据,无法通过会计信息化来为提供科学可行的决策依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高效高质。但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会计信息化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也是一名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处理不同财务会计业务,熟悉会计系统操作,熟练解决电脑硬件或财务软件出现各种问题,保障财务数据安全。例如广东省的“数字财政”系统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同时掌握多个系统,包括数字财政、采购智慧云平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因此,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亟需进一步加强。

3.3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

推行会计信息化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有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很多单位虽然制订有关制度却没有真正落实对财会系统的管理和监督:

3.3.1没有落实岗位职责分离

根据职责分离原则,系统程序员不操作财务系统,例如记账凭证的输入和复核必须由不同的人员执行。但是大部分单位程序人员可随时接触系统,很多单位出现岗位互通或者兼任,会计人员同时兼任输入复核职责。

3.3.2内部审计监督弱化

行政事业单位正推进内审制度建设,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单位没有设置内审人员。即使设置了内审人员,他们也未必清楚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和风险,也不了解信息系统的程序步骤,以及如何查找风险遗漏,失去了内审的意义。

3.3.3缺乏保障财务数据安全的准则

因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少单位财务人员没有及时备份财务数据,或即使备份了但保管不当导致数据丢失;部分单位在其财务系统故障时不会恢复,遇到突发情形没有应急预案,从而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4加快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4.1加强安全建设,保障财务信息安全

4.1.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各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安全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不断改进的安防手段,把各类安全隐患和漏洞消除在事发之前,做到未雨绸缪,把财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的经常性管理工作中。

4.1.2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增强网络保密意识

各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单位财务软件环境的安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必须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财务信息化安全工作,把信息化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在加强“人防”的同时,还应从技术层面入手,强化国产信息化系统自主可控建设,进一步做好“技防”,例如已知在部分事业单位,已初步分层建立自主可控体系,对硬件设备、操作软件、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等开始选用国产产品,逐步摒弃外国设备软件等。

4.1.3加强涉及财务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

按照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安全要求,相关人员要拥有以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其他数字技术为基础,辅以熟悉保密专业知识,以及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知识体系。事业单位要培养一支既懂财务业务,又懂信息安全技术,有责任心事业心的专业队伍。财务信息安全责任人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培训工作纳入单位的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单位范围内开展了网络安全、保密安全以及信息公开、大数据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讲座,不断强化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网络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了财务信息安全软实力,保障财务信息安全工作的稳步发展。

4.1.4完善会计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会计电信化必然会促使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普及,进而促使电子档案合法化制度化,而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会计电子档案的建设、储存和管理经验,同时电子档案又有容易非法窃取、篡改等风险,为了保障会计电子档案真实准确和可靠,制定并落实执行好会计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十分必要。首先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虽然会计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越高,但是作为会计信息化的第一步初始数据的录入,始终是要靠人手输入来完成,即使初始数据录入错误,系统亦难以识别,且会依据错误数据进行下一阶段运行计算,并出具一系列的报表,提供错误的会计信息。因此确保原始数据的正确性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要求会计数据的输入必须依循规范化的处理步骤,严格落实输入与审核岗分离,保证原始资料准确稳定,并延伸到整体会计信息的可靠完备。其次应按储存材质分类存放电子档案,重要档案必须进行加密备份。第三是设立统一安全机制,包括①要建立对信息系统运行的监控、对信息数据的备份、加密、恢复操作以及对系统故障维护修复等制度。②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措施包括针对信息化技术发展同步配置更新单位安全系统设施环境,加强涉密人员的监管考核,增加财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电子档案的安全知识培训考核等。通过以上多种手段完善安全管理,防止会计信息档案安全事故的发生。

4.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和道德教育

首先,在会计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分析和反馈要求越来越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为了应对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要制定一套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措施和培养制度,进一步转变会计人员的职业定位。会计信息化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变得格外重要。会计人员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更新理念,掌握新知识,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等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法律法规等进行知识更新学习。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逐步从单纯的手工账务处理的实务核算型工作向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转变,从而挖掘和发挥财务会计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深层次作用。其次,培训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是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为保障数据安全,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必须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单位管理者和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选择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熟悉国家会计法规法律、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人员来从事会计工作。

4.3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管

4.3.1明确不同岗位人员职责和权限

事业单位内控要求不相容的职务岗位要进行分离,保证有关岗位的独立性,例如原始数据的录入(即记账)与数据的审核是两个独立不相容的岗位,财务系统的操作与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也是需要分离的岗位。对部门负责人、会计、出纳、操作以及维护人员,必须明确界定岗位权责利,通过完善职责权限分离,确保信息化系统的每一个岗位人员都能各司其职且互相监督核查,进而保障整个数据体系真实可靠,有效防止会计人员舞弊和欺诈。

4.3.2建立激励奖惩约束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操守、业务水平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奖罚,尤其事业单位,更可结合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评定等提职晋级的激励措施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4.3.3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

会计信息监管对于会计监管主体有着较高的要求,发挥行业的自律监管能力比外界的监管作用更大。一方面可充分发挥监管主体自身的引导能力,掌握行业监管规律,制定监管策略,提高社会对会计监管行业的信任度,积极与有关监管部门如审计、财政等进行沟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监管的质量。鉴于电子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造假行为也愈发隐蔽复杂,会计信息监管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对其创新性、持续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5结语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顺应改革的潮流,改变传统手工记账等工作模式和理念,进一步建立完善以云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化体系,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会计在事业单位管理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财务信息的安全建设、完善单位的制度建设,提升财务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快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莉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会研究,2020(20):129-130.

[2]杜雅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会研究,2020(13):32-33.

作者:邓展文 单位: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鹤山分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