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时间:2023-03-09 11:52: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视建设采购、轻视管理维护”,没有在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内进行有效管理,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部分具有经营性质的国有资产运作不规范;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不理想,信息化程度不高,资产信息不全面,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评估体系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当前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就需要不断强化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及动态化发展。

二、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分离

现阶段,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主要依照会计准则和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这种模式下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互分离的。财务部门主要负责资产的价值管理,而实物管理则由技术设备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以及使用部门进行资产的使用、维养、保管和处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供电企业的资产分类比较多,例如比变电设备、电力输送线路、配电线路及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相应的仪器仪表、检查维养设备、通信设备、运输设备、计量设备、房屋建筑、土地等。随着我国供电设备的改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不断增加。国家不断增加对电网的投资,导致供电企业的新增资产逐年上升。第二,供电企业因扩建、新建、改造、大小修理以及日常调换等原因,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变动比较频繁。第三,由于电力设施设备迁移、拆除、分割、调换等原因造成资产迁移变动情况比较多。第四,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技术不断革新,供电设备设施技术升级改造速度变快。同时,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建设及存放比较分散,多数资产分散在各个使用部门,资产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和传递导致的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互分离。再加上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资产管理意识,部门之间沟通不通畅,使得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而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资产的变化信息进行更新核算,造成供电企业资产账实不符[1]。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交叉管理存在管理真空

供电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资委管辖范围,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受国资委监管,原则上可以减少或规避供电企业滥用、浪费国有资产的情况。但实际上,国资委和供电企业缺乏沟通,国资委多是通过企业上报的各项国有资产文件来了解具体国有资产使用状况,管控时效性不强,且监管深度也有所不足。另外,除国资委外,供电企业作为使用单位也负有管理职责,虽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来指引和约束各管理主体,但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管理交叉问题,既增加管理成本,也容易出现管理真空现象,增加国有资产“跑冒滴漏”风险。

(三)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关系未理清,易受政府部门干预

第一,国家和人民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而国务院则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国有资产所有者与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之间的委托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在使用给所有权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没有发挥对所有权代表的监督作用。第二,由于政府同时具有国家行政机关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双重身份,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属于政府的附属机构,在监督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具体表现为:政府部门给予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的权力过多,导致该部门具有出资人和管理者的职能。第三,虽然上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对下级监督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义务。但是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不同层级之间的具有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并没有直接的管理关系。只对具有出资人身份的政府负责,并在其允许范围内履行出资人职责。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指导和监督关系并没有有效的法律依据。第四,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与出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一方面,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对企业的独立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该管理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授权不明确,可能影响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四)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响资产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刚性较弱。一方面,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各主体的职责定位不明确,没有明确划分其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部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管和追责机制。其次,各种制度之间衔接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现在实施的制度之间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例如,企业领导的选任机制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国有企业领导制度与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国有企业经济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最后,制度的针对性不明确。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的是竞争性国有企业资产,而对公益性的国有资产,由于资产管理制度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与公益性企业的经营目标相悖,无法发挥公益性资产的真实价值[2]。

三、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一)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优化国有资产结构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采购经费管理方面,而在这一过程中,预算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预算工具,将资产管理纳入预算范畴内,进行采购规划、成本预测、使用监管和事后评价,以此来达到优化企业国有资产结构的目的。在各部门中实施预算管理,可以避免部门盲目采购资产,但是在预算管理中要注重预算编制的质量,确保预算与实际相符,从而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价值。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高度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将资产购置、使用、出借、处置等流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环节结合,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供电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针对性调整实物资产的配置,从而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益,充分发挥资产应用价值。同时,供电企业的电网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匹配。在项目管理中,要提前做好调研和可行性分析,避免出现重复、盲目的项目报批的现象。在项目报审时,要列明设备、物资需求,并针对物资、设备的使用建立监管考核机制;同时,应将资产管理的ERP系统与设备管理的PIMS系统相衔接;对年度资产的采购、处置要编制预算,并定期进行审查和考核;梳理管理关系,建立权责分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规范国有资产运行机制;加快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通过预算管理手段,对资产实施动态化管理。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明确划分管理权责

首先,供电企业要明确各部门对资产管理的权限,建立并完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从而确保资产的使用安全和完整性。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专门安排人员进行资产管理,确保资产账实相符、卡片信息完整,实现国有资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第二,对各岗位实行责任制度,实行“谁使用,谁管理”管理原则,明确资产使用权限,权责分明;第三,建立资产盘点制度,为保证资产的使用和权属分明,账实相符。供电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对资产的数量、信息及使用情况进行清查,确保资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其次,供电企业的投入与收益密切相关,高投资、低收益仍然是供电企业的现状。这样不仅增加了供电企业的成本,还增加了资产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加强资产管理,制定明确的资产管理计划,编制合理的资产维修维护费用预算,合理控制供电企业成本支出,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因此,供电企业要对资产管理工作实行考核评价,将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挂钩,并且同相关责任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与企业的每个员工的福利待遇相挂钩。此外,上级主管部门要对各供电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监督评价,定期检查,为考核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促使供电企业形成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衡机制。最后,供电企业要完善变电设备、各个变电站、电网等设备管理的ERP系统、PMS系统、GIS系统的联动机制。利用考核、相互监督的机制有效解决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价值增长。

(三)分离监督机构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

分离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效率[3]。一方面,可以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专门履行出资人职能;另一方面,将国有资产管理监管机构的公共管理职能,如国有企业的改造和重组、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建设,国有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由国务院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为避免出现国有资产多头管理、政企责任不分的问题,应积极转变履职方式,实行市场化管理,尊重供电企业的独立经营权益和独立法人权益,真正实现供电企业的自主经营。

(四)加强资产管理力度,建立资产保值增值监管机制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力度,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保价增值。首先,要在全面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对企业资产的产权不明晰、资产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彻底解决,建立健全产权明晰、责任义务分明、政企职责合理分离以及管理规范化的符合现代化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管理制度。其次,引进并培养高素质、高管理水平的领导管理团队,以促进供电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帮助员工树立资产管理意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合理合规使用,定期保养,积极负责;同时,供电企业应对企业的经营效益、项目费用支出以及福利待遇等信息进行公开,确保员工都能及时了解,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经营的参与度,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在企业的资产使用过程中能够端正态度,保持良好的责任心[4]。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为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指标,将企业的经营效益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相挂钩,明确管理责任,消除企业的短期利益思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加强对资产运行、管理及使用的考核,做好资产保值增值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分析和掌握资产的实际运行和处置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所在,并提出解决措施。严格按照公司管理条例,规范经营,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形成相互制衡、分工明确、协作配合的管理机制,促进供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度的完善;建立国有资产使用审批制度,规范资产管理,在资产使用前,要严格按照审批流程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全面记录企业的各笔收支情况,规范资产使用登记,禁止出现资产的随意使用、处置等行为,预防管理漏洞,一经发现勋在违法乱纪行为,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严惩。

(五)基于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信息共享

以信息化建设为起点,供电企业可以利用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合理调剂,并确保资产流转信息在系统平台中共享。现阶段,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中仍旧存在部分资产闲置、处置不当等问题,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对此,供电企业应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共享和调剂机制。通过资产信息共享机制,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及时掌握资产的使用、维保、运作情况,明确资产购置及闲置资产处置流程,从而减少国有资产管理成本,完善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5]。

(六)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针对国有资产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做的一次重大改变。结合供电企业的业务特征,其国有资产管理涉及规划、使用、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需要考虑资产管理的各环节与各部门[6]。实际上,生命周期管理主要体现在精益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这两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精益化管理更专注于内外环境的分析,从安全角度、成本角度、资产寿命角度、财务管理角度等分析资产运行可行性,制订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全过程管理则基于资产采购、质检、入库、盘点、使用、转租、评估、报废等流程,挖掘不同环节中资产的潜在价值,制订系统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创造资产投入到使用全过程的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合理,主体关系之间不明晰,存在管理交叉部分、管理制度不完善、账目数据与实务信息不一致等,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甚至造成资产价值损失与浪费。因此,充分发挥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结合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监督机制、考核评价制度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国有资产在其寿命周期内安全运行,发挥其价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海英.加强电力供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当代会计,2014(3):36-37.

[2]常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6(3):15-19.

[3]王小娟.新常态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9):25-26.

[4]孙继永.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及其实现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3):236-238.

[5]朱松菡.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1(22):168-169.

[6]朱莉娟.浅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8):26-27.

作者:林惠登 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