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时间:2023-03-14 11:25: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己任,而高素质人才,指的是在拥有良好的知识技能以外,也拥有稳定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良好的自我发展、自我认知能力的人才。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政治思想的任务,在校园思想意识形态维稳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学生人才的全面性发展,不仅仅包含思想方面的内容,学生是否能够基于思想锻炼身体,让身体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中,从而以更加良好的态度继续提升自我也是学生教育的重点。但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从思想教育的层面入手,无法有效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加以维护。对此,一些专家学者便提出,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充分利用二者在思想教育和体能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构建一套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教育体系,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体育教育长期忽略育人本质,思政教育可适时补足

体育教育是一种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手段,其既要对学生的体能进行培育,更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且体育锻炼也包含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体育精神的内容。但高职院校内所开展的体育教育,基本都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分为主要任务。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教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能力,每节课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体能训练目标,便当做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其间,如果有学生偷懒不积极参与训练,教师也不会过多干预,更不会专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这使得许多学生都将体育课程当作“偷懒”课程,不认真参与训练。部分体育教师表示,之所以不开展体育思想教育,是因为目前体育学部没有相对专业的参考材料,而面对体育这类活动性课程,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思想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和多种应对学生产生思想疑问的教育方案。如果思政教育能够和体育教育合作,那么思政教育扎实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体系,都可以成为体育教师开展思想教育的武器,帮助体育教师有效补足体育思想教育的不足之处。

(二)思政教育范围局限于思想训练,体育教育可有效拓宽

高职院校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经发展多年,拥有了相对成熟的教学经验积累,但思政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无疑以开展“思想”教育为主,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政治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相对枯燥,并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经常有学生表示,他们虽然明白学习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但方法单一的课堂,无法令他们长时间集中精神听讲。且教师讲解的许多知识理论难度较高,尤其是一些与哲学思辨相关的内容更难理解,因此学生经常在课上走神,或者无法真正理解教师所讲。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基本局限在思想训练的基础上,学生无法离开教师去将所学应用于实际。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强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而学生并不适应这种纯理论讲解的模式。而体育课程基本都是以体育活动为主,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时时刻刻活动身心,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体育教育作为依托,就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践行政治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明显具有可行性。

(三)体育教育的素材丰富,可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内蕴

体育教育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最基本的体能锻炼和体育活动以外,还可以开展单人体育竞赛、团队竞技比赛。同时,高职院校内可以开展的体育活动也比较多样,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都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其中,基本的体能锻炼,可以锻炼学生坚持的能力;单人体育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进取心;团队竞技比赛可以培养或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教育的内容,无疑可以成为孵化学生政治思想的温床,让思政教育中的众多观点得到实践。如果可以实现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那么思政教育便可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这一实践阵地,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当思政教育的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后,思政教育的内蕴也可得到跨越性升级。

二、高职院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创设的基本方向

(一)要培养学生法规意识,归正学生思想形态

想教育的实际成效。但二者结合的关键在于,体育课程被提升到了重要地位。思想教育中传输的思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想是否能够借助体育课程有效内化为真正的思想,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要发挥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重视体育教育的特点。体育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强调“规则意识”。即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遵守客观规则,无论学生能力如何,都必须坚守底线、明确红线。从思政角度来看,思政教育中的“法律意识”培养与其类似。法律意识也强调学生要明确法律监管的范围、监管的目标,既要清楚法律红线,更要在生活和工作上坚守底线。思政教育可以利用体育教育这一媒介,在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时,对其开展有关于法律法规坚守意识的教育,便可以有效归正学生的思想形态,引导学生坚守底线,成为思想更加正确、行为更加完善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二)要结合体育健儿精神,以期培养学生进取精神

体育精神指的是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在体育运动中所产生和孕育出的思想意识形态。体育精神的价值超过了体育运动本身,可以同时对体育行业内外的所有人形成思想上的积极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推崇,正是因为奥运会中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能够感染每一位观众,令观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更能够鼓舞观众更加积极地面对社会,更具有进取心。这是体育活动独有的优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的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需要以“体育健儿精神”为依据,去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思政教育人员在开展思政课程时,要判断学生们是否具有良好的进取心。一旦发现学生学习和进修的积极性下降,就需要在体育课程中开展体育鉴赏或者体育竞技活动。让学生在不得不活动身体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切身处实地感受到失败的悔恨,和成功的喜悦。体育运动能够让学生更快、更身体力行地感受到进取心的重要性,故而自然应该成为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协同育人的关键方向。

(三)要强调团队合作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互利共赢精神

体育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体能力,也会要求学生投身于集体中,为了实现集体荣誉而奋斗。且在团体型体育活动中,缺少任何一个人的参与,都会影响到整体荣誉。且个人能力不强的,借助集体的力量也可以获得荣誉。简言之,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够充分让人意识到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中,也重视人的社会意识和家国意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通过互帮互助来实现整个集体的发展目的,强大的人要帮助弱小的人,而弱小的人要尽快强大起来,才能推动集体长远发展。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便可以利用体育教育强调团队合作的这一特点,在思政课程中加强社会意识和家国意识的培育。综合来看,强化法规意识、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的培育,便是高职院校体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关键方向。

三、高职院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建设

(一)基于立德树人终极任务,结合两类课程性质统一育人目标

虽然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在内容上互相适应,但在落实到实际前,仍然要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规划。双方要统一育人目标,明确二者结合的操作方式,才能保证协同育人的最终质量。教育双方要明确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主开展教学设计。例如,可将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作为核心。思政教师先在思政课上利用相关的政治观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进取精神。教师可以将中国改革开放史作为依据,讲解进取心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分辨进取心,和建立进取心的相关知识。在体育教育的线下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阶段性提升体能,训练期间强调提升自我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当学生通过不断强化训练,真正提升了体能水平时,体育教师可以适时开展思想教育,要让学生联想到思政课上的相关内容,从而有效串联两个课程,强化思想教育的实际成效。当学生之间互相熟悉后,可进入第二阶段,即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具体操作方式和第一阶段基本类似,重点在于同步设立育人目标,以及同步调整教学内容。

(二)教学人员要言传身教,以榜样教育奠定教育基础

教学人员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也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判断。如果教师无法归正自己的言行,并未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标准,学生就无法认可思想教育中的观点。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教学人员必须坚定自身,积极提升自身的德行操守,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从而用榜样教育奠定学生的信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经验积累,要对所有理论教学内容烂熟于心,既能够生动立体地讲解政治观点,更能够解答学生在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的思想高度必须远高于学生,擅长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剖析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认可教师的能力,更愿意吸收政治知识。而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进取心和体育习惯,要让学生看到互帮互助、勤学苦练的价值,从而让学生更有信心坚持奋战。当学生产生怠惰情绪,对生活或学习得过且过时,体育教师要及时进行干预,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和解决自我的消极情绪,要在竞技体育活动开展时,带领学生赢得比赛从而建立自信。教师们必须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切身处实的引导学生,如此才能奠定协同教育的质量基础。

(三)思政教育要打好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思想认知

除了规划目标、强调教育人员的以身作则外,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也要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而思政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辐射广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能够对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物质进行解释和评判,可以解答学生对于外界的所有疑问,也能解答学生在自我发展期间产生的疑问,而这是其他课程体系不具备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优化学生思想的重要媒介。在与体育教育合作期间,思政教育后期的思想观点夯实工作得到了保障,故而思政教育有了更多的力气去打好思想的基础。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辐射范围。既要讲解政治知识、社会知识,也要讲解就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要事无巨细地挖掘学生思想和政治认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理论辅导的方式先一步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建立对自我和外界的正确认知。对于靠着理论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思政教师可以将相关问题整理给体育教师,进而利用体育活动的特性,进一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夯实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认知。

(四)体育教育要开设挫折教育,用挫折磨炼学生的理想意志

体育竞赛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输有赢,体育精神也强调要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建立危机意识,在受到挫折时不要气馁。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要经受住挫折的考验,人们才能坚定地建立积极的心理反应机制。换言之,如果学生一直处在舒适区,他们所形成的思想形态就不够坚定,心理承受能力也无法达到应有水准。那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实习岗位以及社会中时,便会出现不适应、不抗压等问题。体育教育要积极展开挫折教育,让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正视失败、磨炼精神。体育教师可多开设团队竞技体育,加强体育  活动的强度和难度,让学生经受挫折,并借此开展思想教育。具体的教育方法,可遵循思政教师的指导。

结语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心灵的风向标,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知自我。而体育教育是学生身体素养提升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利用挫折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理论教育,锻炼学生的内心,而体育锻炼能够训练学生的体能,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能状况,进而可以更加积极地、健康地应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挫折。二者的协同育人,可以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能够以更健康的面貌,迎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向利.论体育教育在辅导员思政工作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3):107-108.

[2]许智勇.立德树人,提升品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109-111.

[3]刘世磊,喻丙梅.基于“课程思政”的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12):68-71.

作者:唐永辉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