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0: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和广西自贸区的成立,使广西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广西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加强跨境合作、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跨境物流人才;构建具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深入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等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广西近些年大力推动广西陆路口岸的建设和跨境产业的发展,获批了广西自贸区,着力与沿线东南亚国家发展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相关行业。虽然目前广西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有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但是在相关调查中仍能看到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在其方向定位、职业能力、课程设置等方面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广西自贸区产业发展存在不相匹配的地方。因此需要加大对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使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能与广西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真正实现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职业能力研究现状。作为能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职业能力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如德国双元制、美国生涯教育运动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些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向人们展示出物流实践教学思想的光芒。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国外高校的物流专业中,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得到高度重视,主要通过校企合作来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共享,开设实践教学,实现校企共赢。一方面由学校开展虚拟游戏、案例分析等相关教学活动;另一方面由相关企业开展项目教学、企业实习等相关实践活动。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李燕轩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复合型课程体系、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以及推进校园创新实践项目培育多方面探索广西高校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新路径[1]。王高峰分析了数字贸易背景下河南省跨境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河南工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跨境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探索[2]。滕光富从多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3]。刘纯霞,陈友余通过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物流专业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在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优化策略[4]。关于对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陈纲等人探讨了如何实现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教学模式[5]。蒋春龙提出了校企合作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5]。
三、跨境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跨境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定位不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以广西为关键枢纽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开展,需要既了解东南亚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又懂得物流、电商业务的跨境物流人才,以便发展跨境电商物流活动。但目前广西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大多往快递、仓储等方向发展,对跨境物流人才的职业能力方面培养较少,使大量毕业生未能符合东盟、广西自贸区的市场需求,导致广西在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出现需求大而就业难现象。2.课程体系缺乏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广西各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方案大多以学习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常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创新,未能结合东盟、广西自贸区的市场需求加以调整,缺乏对地方经济特色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未能了解到沿线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也未能形成竞争优势,导致大量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际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3.师资力量与职业能力目标匹配度不足。但据统计,现今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老师都是管理学、电商等非物流专业出身,在教学方面缺乏对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认知,专业知识积累不够,难以培养出满足跨境物流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有些教师是作为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入高校的,缺乏跨境物流的实践经验,导致师资力量与职业能力目标匹配度不足。4.物流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契合度低。广西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大部分物流人才在毕业后会选择进入我国中部或东部地区就业,究其原因是广西各大高校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地方经济契合度低,不符合东盟、广西自贸区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致使多数毕业生为谋求就业而去我国中部或东部地区就业,导致广西人才流失,经济发展较为缓慢。5.企业行业产业主动性缺失严重,校企产教融合度低。在广西各高校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情况下都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而主动去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其中以“顶岗实习”“双元制”等培养模式为主,而企业、行业、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缺失严重,导致校企融合度较低,未能实现企业走入校园、学校深入企业的要求,使学校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的实际需求,未能及时更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未能符合东盟、广西自贸区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大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难度。
四、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1.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广西作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关键枢纽,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广西各高校应当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自贸区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立足桂西南、面向广西,科学界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物流人才岗位的需求。2.加强跨境合作,提升教师能力。教师能力的提升关系到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物流本科教育的关键内容。广西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在“一带一路”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政策支持下,广西各高校应加强对东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以实现广西物流教师资源提升。其次可以与沿线东南亚国家高校间开展中外交换生、短期学习培训等项目,扩展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然后鼓励本校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重视本校物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最后可以引进具有跨境物流、国家物流企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间的经验交流,以便能更好地优化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符合岗位需求。3.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跨境物流人才。广西作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广西各高校对物流人才培养课程的确立应当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自贸区对跨境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跨境物流人才,在物流人才具备扎实的跨境物流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如越南语、泰语、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东盟国际物流等沿线东南亚国家语言和文化的相关课程。4.构建具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在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课程上,可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3+3+2”课程体系,即“3个学期理论基础课程”、“3个学期职业技能任选课程”、“2个学期实践实习”。在为物流人才设置专业物流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沿线东南亚国家语言和文化的相关选修课程,并加大对物流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课程体系。5.深入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是培养跨境物流人才的主阵地,而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积累,因此,深入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广西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由高校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优化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学生对物流专业知识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加大对物流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由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指定相应的企业导师作为学生的实习老师,协助物流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并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最后让学生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现真题真做,用专业操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具体问题。
引用出处
[1]李燕轩,郑琼京.“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校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储运,2021(03):177-178.
[2]王高峰.数字贸易背景下河南省跨境物流人才培养探索研究[J].高教学刊,2021(10):151-154+159.
[3]滕光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教育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8):151-152.
[4]刘纯霞,陈友余.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8(32):75-76,87.
[5]陈纲,张锋雄,陈梅.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11):123-124.
[6]蒋春龙.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中国储运,2021(11):175-176.
作者:叶子瑜 孟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