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4:55: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提出始于上海市在2005年出台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两纲教育”),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将德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两纲教育”已成为加强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3]。基于上海基础教育科学德育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在高校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育人过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手段,通过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的引领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于高校的课程思政而言,其核心内涵是以课程作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通过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既保持了专业知识的有效输出,又可以在专业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领和传播,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最终使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
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纺织工业焕发了活力,成为当今我国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之一。纺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直接关系到纺织行业能否稳定而高质量地发展,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纺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符合现代纺织行业的发展需求,具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纺织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备实现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为了实现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四个模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传统的课程设置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相互独立,界限分明。然而,看似清晰独立的课程设置却存在明显弊端。首先,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高度理论性和较强政治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易使其陷入“孤岛化”教育的困境;其次,纺织工程专业课的教学基本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为重,缺乏对本专业领域中蕴含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且在教学环节中也缺少对本专业思政元素的传播和引导。为了实现国家对于培养全方位专业人才的要求,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专业课程的特点及核心内涵[5]。通过发掘纺织工程专业的思政元素并整合专业课程知识,使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利用专业课的授课渠道实现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最终实现课程思政。本文将以纺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纺纱学”为例,探讨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
三、“纺纱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纺纱学”是一门针对现代纺纱工艺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的应用课程。实际上,纺纱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通过梳理纺纱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1.追溯纺纱历史,根植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纺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工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便懂得将植物纤维通过加捻纺成纱线来使用。“纺”字由“糸”与“方”构成,而“方”意为“邦国”,两者结合即为“一个城邦国家的织造工业”之意。几千年前的城邦国家政府统一管理纺织业,也证明了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从我国的纺纱历史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可考的纺纱工具。几千年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不断对纺纱设备进行改造和创新,创造了诸多纺织科技成果。我国的纺织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发掘和汇总上述纺织科技成果,并将其作为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是构建“纺纱学”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基础。2.以史为鉴,增强道路自信虽然几千年来我国在纺织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璀璨成果,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后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人民的思想逐渐被禁锢,与国际脱节。当我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侵略和战争,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西方社会正进行着以纺织业改革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在战乱的影响下,我国的纺织工业停滞不前,逐渐落后于西方。然而,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艰难困苦取得了抗战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不断追赶,缩小差距,最终实现了纺织工业的复兴。通过这段历史的梳理和发掘,可以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纺纱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同时可以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增强危机意识,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3.开拓创新,增强责任意识虽然中国纺织业在近代进入了低谷期,但中国纺织人从未停止努力创新的脚步。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纺织人不断摸索,积极追赶。当今,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纺织业开始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已有许多大中型纺织企业实现了纺纱流程全系统智能化控制,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纺织业的未来可期。通过将这些智能化车间改造的成功案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纺织业未来发展添砖加瓦的专业责任感。
四、“纺纱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1.构建“纺纱学”课程思政内容体系通过对“纺纱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梳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地位和内容,合理设计“纺纱学”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寓思政教育于“纺纱学”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此外,还要加强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的团队合作教育,以学生学科竞赛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上述教育教学环节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具体说明“纺纱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内容的搭建。在“纺纱学”课程概论部分,可以通过介绍我国纺纱技术的发展历史实现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最早的纺纱工具是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纺专”(又称纺锤、纺塼等)。纺专巧妙地利用物体的自重和它旋转产生的力,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也为纺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纺车起源于中国。已知最早的手摇纺车出现于我国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纺车最初用于纺丝,后于宋代(960—1279年)开始用于纺棉。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东晋时期(317—420年)我国劳动人民又发明了脚踏纺车,最早用于捻丝麻。脚踏纺车解放了双手,使操作者在纺纱时可以控制更多的纱锭,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元明时期(1206—1644年),以水为动力的水转大纺车成为纺纱过程的主要设备。元朝时期在我国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32锭水力大纺车,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械。清代(1616—1911年)出现的多锭纺车将手工纺织机器的发展推向高峰,成为当时提升效率最完备、最快的纺车。从上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纺纱机械随着我国的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在很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我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纺织科技成果,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在“纺纱学”概论部分的课程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在“纺纱学”课程的开清棉部分,可以通过介绍开清机械的发展过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在手工纺纱时代,纤维原料的开松主要通过手工完成,例如手工扯松、弹松、打松等。近代机器纺纱的发展促进了开松机械的发展。1764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93年阿克森发明了多对滚筒的扯松除杂机;1802年皮尔森发明了具有回转滚筒的打松机,该设备也是现代开松机械的雏形;1876年洛德创造出有成卷机构的清棉机,为开清机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系列机械化纺纱设备的诞生,不仅是纺纱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也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此同时,由于晚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我国遭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人民饱受痛苦,纺织业也停滞不前。通过对比呈现上述历史,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稳定对于人民安居乐业乃至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坚定地爱国爱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在“纺纱学”课程的新型纺纱部分,可以将我国纺织企业在新型纺纱车间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案例加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智能制造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下,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建设也在不断深入。以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在2016年完成了集聚纺纱线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的建设工作,也成为了纺织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标杆示范企业。随后,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加入到智能化纺纱车间的升级改造中,部分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我国的纺纱产业未来可期。通过类似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责任心。
2.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将全程育人的理念贯彻到所有课程中。但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是一种从未接触过的创新型教育模式,理解和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培养和加强高校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素养是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专业课程教师应认识到在专业课程中向学生进行浸润式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将思政内容的教育性和专业课程的知识性有效融合,使课程的专业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实现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
3.运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创设新的学习形态和传播平台融合课堂主渠道和网络主阵地,把课程思政在课堂主渠道的思想价值引领在网络主阵地上传播展现。要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线下选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体系,增强课堂吸引力。线上培育教师网络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素养,通过构建学生话语体系,融合课堂主渠道,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网络与课堂互动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推动学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参与者、代言人,传播正能量。
五、结语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性尝试。对纺织工程专业而言,要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资源,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进而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并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对专业的认知度,最终使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具备新时代应该具有的责任和担当。“纺纱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纺织工程专业其他平台课程,如“纺织材料学”“机织学”“织物组织结构”等,以全面促进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
作者:孙晓霞 刘雯玮 王新厚 单位:东华大学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篇2
纺织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为了促进我国纺织类学科建设、提高纺织教育的质量、培养纺织产业所需的人才,我国于2016年初开始纺织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工作[1]。同时,为了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教育部于2017年在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召开的会议中均提出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行动[2]。在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的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的建设应与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结合,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3]。因此,如何培养新时期纺织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纺织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议题。目前,全国开设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各院校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制定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地迎合纺织产业的发展需求。甘肃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区域优势的省份。兰州理工大学是甘肃省唯一的纺织高等教育基地,自2000年设立纺织工程本科专业以来,积极探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纺织工程专业。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我校在地理位置和人才引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我校更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制定、完善体现地方特色的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工程认证的理念和思路出发,针对目前我校纺织工程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工程实践、第二课堂三个方面的课程体系,指出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校纺织专业的地区特色,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提供新思路。
1我校纺织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教育缺乏地方特色
兰州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以本科教育为主,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大纺织体系,即包括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以及丝绸工程四大纺织行业及相关领域的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较多且课程分散。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不仅包括《纺织材料学》《纺纱学》《非织造学》等大量的纺织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还包括《麻纺织技术》《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纺织品色彩学》等多门专业必修、选修课程。专业教师各自负责独立的教学任务,且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较少,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学科内部的条块分割。此外,我校本专业的学生本身底子薄、基础差,如果将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一股脑教给学生,学生很难消化吸收,学习效果不佳。在就业时与其他纺织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我校学生缺乏竞争优势。
1.2工程实践教育资源匮乏
我校在工程实践教育环节开设了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以及实习等实践环节。专业实验课程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需要配套相关的专业实验设备。在大纺织体系的教学思路下,我校纺织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涉及的工艺和原理复杂。以纺纱类专业课程为例,开设了《纺纱学》和《现代纺纱工艺与设备》两门必修课程,但是实验室没有一台与纺纱系统相关的设备。此外,本专业面向大三学生开设了专业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但课程设计以理论教学为主,且综合实验的实验模块相互独立,这对于学生开展综合性的课题研究是非常不利的,也没有达到系统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目的。由于受地域环境和经济的限制,甘肃仅有一家纺织企业(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周边与纺织相关的企业数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实习内容和方式较为简单,导致学生实践性和探索性能力锻炼不足,实习效果不明显。
1.3第二课堂教育效果不佳
我校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育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三个环节。近年来,我校虽开设了科研创新训练课程,但是由于专业教师经验不足,对学生的指导有限,考察多以文献报告的形式,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校本专业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竞赛类项目较少,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目前,我校因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有限,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形式和内容较为简单,导致毕业环节出现选题类型单一、研究偏离实际、论文质量下降等问题,其中有创新、有科研价值、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依然停留在课本的理论学习,达不到通过毕业设计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个目的,这也不符合新工科的精神和培养要求。
2基于地方特色的纺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18年3月教育部正式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与纺织直接相关的项目为智能制造类项目。纺织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方向包括纺织产品的智能化、纺织制造机械的智能化、纺织生产车间与工厂的智能化、纺织生产供应链的智能化、纺织生产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等[4]。在2018年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上,东华大学郁崇文教授指出:“纺织+”人才已然成为世界纺织服装教育的主流。目前,各高等院校将本校的纺织学科与材料、化工和电子信息等学科相结合,以此来加强本专业的特色化发展。但是,少有院校将其与机械学科结合。我校纺织工程专业设立于机电工程学院,学院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先后于2002年、2006年入选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并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校率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因此,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我校纺织专业在与先进的机械学科内容相结合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合理整合具有现代机械特色的纺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强化纺织与机械双基础的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措施来加强我校纺织专业的特色化建设。
2.1合理设置具有现代机械特色的纺织专业课程体系
纺织智能制造是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系统工程,其研究和应用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纺织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的重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方向。针对纺织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我校纺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以纺织学科为基础,增加智能化制造的课程内容,实现纺织与现代机械的有机结合。现阶段,我校纺织专业开设的机械类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机械制图基础及CAD》《机械设计基础》。与其他纺织类高校相比,我校本专业的学生在机械学科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为设置具有现代机械特色的纺织专业课程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今后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采取以下措施:(1)在通用机械类课程的教学中,以纺织机械为载体,将纺织机械案例融入到机械类的课程中,使学生对纺织机械有初步感性的认识。(2)专任教师根据我国纺织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在纺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纺织智能制造的前沿知识,使学生对纺织工程科学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3)在纺织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开设纺织智能制造的课程,如纺织智能化材料、纺织智能化生产控制、纺织智能化大数据处理等课程,以期适应特色专业课程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纺织智能制造的理论基础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2强化纺织与机械双基础的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的重要环节。纺织工程和机械学科都是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在实验课程的设立方面,应加强机械和纺织两个学科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机械类实验课程建设;开设偏向纺织机械的课程设计;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明显的现代机械学科的优势。目前我校本专业已开设《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机械类课程,但是其教学内容还是以机械学科为主,未能突出纺织专业的特色。此外,在新工科背景下,毕业设计训练应该要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基于工程基础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因此,为了促进我校纺织专业的发展,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必须以纺织学科为依托,采取以下措施:(1)与东华大学进行科研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素养,鼓励教师将科学前沿知识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渗透到本科实践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2)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与智能化机械学科课题结合,从纺织智能化发展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积极开展专业教师和专业团队资源整合的工作,实现合作教学的高度统一。教师指导队伍可由院校纺织专业教师、机械学科专业教师、纺织企业人员、纺织行业专家等一同担任,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教师队伍。(4)建立多种模式的纺织机械类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和计划,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科研学术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其工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3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深化改革
“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专业课程教育依然是我校纺织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传统纺织类课程繁多,系统流程长、设备多,工艺原理较为复杂,学生很难在本科四年内较为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面对现在新型的纺织体系,学生基础不够宽厚,知识运用能力较差,“交叉式”教学方法实施困难。基于以上问题,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与东华大学的合作和交流,定期举办教学讨论和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逐步调整教学计划,对一些课程积极改进:在2017版教学计划中删去《麻纺织技术》的课程,增加了《纺织品贸易》和《纺织加工化学》两门双语课程,以及创新与创业相关教育课程等。此外,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推进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将《现代纺纱工艺与设备》专业课列为学校混合式教学建设试点课程,积极探索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本课程已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纺织+机械”“纺织+材料”“纺织+信息”等更多的“纺织+”人才的培养赋予了纺织教育更多的功能,激发了纺织专业更大的发展潜力。兰州理工大学的纺织教育要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走“交叉”路线,这是行业的需求,也是教育自身的需求。目前,我校纺织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都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我们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优势,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设置“纺织+现代机械”的学科发展专业方向,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适合行业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新工科人才。
作者:张天芸 丁辛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篇3
我国是全球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并非纺织品强国,究其原因,与纺织品行业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很大关系。2016年我国发布了《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是向纺织强国冲刺。《规划》认为我国只有坚持以技术变革引领行业创新的道路,积累核心专利,打造自主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形势和爬坡转型的压力下真正成为纺织强国。而实现纺织产业的大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支撑,这就需要纺织行业从源头上入手打造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鉴于知识产权对纺织行业的引领作用及纺织强国建设对具备较高知识产权素质纺织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校应当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结合纺织专业不同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知识产权法律教育和实务技能教育分阶段分层次融入专业教育中,增强知识产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目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纺织强国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1我国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现状分析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后,高校开始全面开展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但多以通识课的形式出现,内容多为普及知识产权基础法律知识,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学习。学生对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了解不够全面,更谈不上对知识产权制度较好的利用。在2017年至2019年,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几所纺织类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围绕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与纺织专业授课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整体来看,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产权认知意识不够深入
知识产权认知意识是指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现象的基本感知,以及对知识产权制度基本范畴、基本规定和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基本措施的了解等,认知意识处感性认识阶段[1]。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几所纺织类高校纺织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实地座谈调研,发现学生对知识产权只是浅层次、表面化的认知。比如,在谈到“知识产权的种类”时,大多数学生能说出三大知识产权种类,即专利、商标和著作权。但是,关于专利的具体分类、专利的三性要求、专利申请的策略、商标注册申请时机的选择、商标的国际化注册、商标防淡化措施、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作品的种类等知之甚少,说明学生没有全面掌握知识产权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和具体制度。目前,大多数学生表示接受的知识产权教育不是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的,而是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了解到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
1.2知识产权情感意识价值取向模糊
知识产权情感意识是指建立在基本认知基础上而形成的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情感、评价和态度。从宏观角度来看,体现为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认可和信仰,从微观角度来看,体现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可、对知识创新行为的尊重[1]。只有将对知识产权的基本认知提升为一种认可与信仰,才能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对知识产权关心度不够,谈到“如果您所在的学校组织知识产权专题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坦称不会参加此类活动。另外,谈到“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问题时,几乎没有学生能从“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技能、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三个角度做出完整回答。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虽然认识到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还是不清楚知识产权的具体作用何在,因而对知识产权的情感、评价及态度有待加强。
1.3知识产权意志意识明显不足
知识产权意志意识是指建立在认知意识、情感意识基础上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开展创新活动并保护自身权利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尊重意识,即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创新意识,即基于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而体现出的创新创造意识;运用和保护意识,即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意识。[1]在现代意识中,主体性意识是最根本因素,涉及主张自身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2]因此,在知识产权意志意识中,尊重意识与运用、保护意识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1.3.1尊重意识。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购买过盗版图书和冒牌商品,这是由于我国目前总体消费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活支出绝大部分由父母提供,因此,大学生购买盗版商品也就不足为奇。但总的看来,目前我国大学生无论从意识上或行动上,都没有自觉地去抵制盗版制品。另外,论文网上抄袭现象尤为常见,存在著作权侵权行为。近年来,尽管大部分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度有一定提高,但尊重知识产权的状况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1.3.2创新、运用与保护意识。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在进行技术研发前应进行技术查新。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曾指出:“在知识产权领域,没有人管你创造发明了什么,看重的是你的创造发明有没有取得法律保护。”[3]创造活动进行前,务必结合研发目标进行科技查新,以免出现重复创造活动,最终研发成果并不能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有关科技创新的一项调查表明,“不重视专利信息,凭空构思,只有1%--3%的方案能够成功。”[4]另外,学生对“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融资等运用方式”了解不多,知识产权转化意识不足。谈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问题时,学生们大多想到的只有司法保护诉讼途径,对行政保护、社会保护、自我保护途径了解甚少。同时,学生们不了解“纺织服装企业定牌加工中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有哪些,更谈不上如何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2增强我国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实效的路径思考
2.1正确设定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目标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设计取决于教育目标的定位。传统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人才、知识产权法律实务人才,而对高校理工科学生而言,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基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本质,同时应结合行业需求及相应专业课的课程目标。对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而言,知识产权教育应结合专业课设置,分层次、分阶段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实现目标定位恰如其分、难易适中。在大一和大二年级,应重在提高知识产权认知意识,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规定;在大三年级上学期,应重在深化知识产权情感意识,认可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大三年级下学期和大四年级,应重在增强知识产权意志意识,做到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学会保护并运用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2019年度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并于同年度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都对学生明确提出了“创新性”要求,通过将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同时通过对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知法守法,既能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可充分运用法律固化和维护自身的智力成果。
2.2合理设计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内容
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纺织工程专业知识产权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搬传统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学生参加学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之外,要梳理具体专业课程与知识产权的耦合点,将知识产权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对知识产权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设定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教育目标。
2.2.1围绕提高知识产权认知意识。近几年来,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一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法律基础》《商标法入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产权方面的通识课程,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参加相关通识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知识产权认知意识。此外,提高知识产权认知意识的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比如,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有《纺织材料学》,授课教师在介绍被授予了专利权的新型功能性纤维或面料时,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为什么要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申请专利需具备哪些条件?专利的分类有哪些?为了在销售时将此种功能性纺织材料与其他纺织材料相区别是否要申请注册商标?注册商标能为权利人带来哪些利益?面料上的纺织品设计图案具备独创性时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等等相关基础知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责任担当意识,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
2.2.2围绕深化知识产权情感意识。在对知识产权基本制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大三年级上学期应着重加强知识产权情感意识的培养。比如,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有《纺织经济与贸易》《纺织品进出口实务》等课程,授课教师在介绍如何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及纺织品进出口业务中的注意事项时,要让学生明白:现代纺织服装产业聚焦于高科技含量、特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只有积累自主核心专利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重视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要注重商标的国际化注册,确立对商标的独占权利,并以注册商标为核心进行广告宣传,扩大商标国际知名度,才能稳定占领国际市场;纺织品进出口业务中要避免进出口产品侵犯当地的知识产权,否则会面临侵权的风险,以及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应在进出口合同中写明知识产权担保条款等等。通过以上讲解,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知识产权制度在纺织经济与贸易、纺织品进出口业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愿意主动地利用各种途径去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喜欢并热爱上知识产权。
2.2.3围绕增强知识产权意志意识。在对知识产权基本制度有所了解并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应着重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意志意识。中原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分别开设有《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品经营管理与促销》课程,授课教师可围绕纺织品研发前的技术查新、技术方案是否要申请专利、申请何种类型专利、纺织品的注册商标保护、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纺织品图案的著作权保护、商标图案的著作权保护、纺织服装营销中的品牌战略、纺织品研发及纺织贸易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被侵权后的救济措施等展开讲解,引导学生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身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2.3优化知识产权教育教师队伍
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师资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应当根据知识产权教育任务组建“专业教师为主、客座讲师为辅”的教学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纺织工程专业教师的知识产权培训,缩小学科差距,提高知识产权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可以邀请高校知识产权专家、以及专利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实务界人士结合纺织行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弥补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不足。
2.4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
要实现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目标,同样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知识产权教学以课堂理论灌输为主,案例教学为辅,而纺织工程专业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应做到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
2.4.1理论教学方面。对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创新成果是首要目的,所以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知识产权实务部分,例如获得知识产权的实质条件、获取知识产权的流程、维持知识产权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等。
2.4.2案例教学方面。纺织工程专业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训练,法理功底和法律思维较差,教师授课时要从身边的真实事件或案例出发,结合专业课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譬如,在讲授《纺织品设计与开发》时,可提出如下问题:家用纺织品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产权?然后可以“水星家纺”为例,介绍其开发的硅藻土纤维、芳香纤维、负离子纤维、吸湿排汗纤维等产品,这些新型功能性纤维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此外,为了与其他的家用纺织品品牌相区分,“水星家纺”设计了自己的商标图案并申请了商标注册,从而获得了商标权;具有独创性的“水星家纺”商标图案还可以获得著作权;在产品宣传营销过程中使用的“恋一张床,爱一个家”广告语也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
2.4.3实践教学方面。除了校内教学,还可以通过比赛、实验、实习、参访等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中原工学院纺织专业学生参与了SAMPE超轻复合材料学生桥梁机翼竞赛、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MDC)、“金三发·兰精·安德里茨”杯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鲁泰杯”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大赛、中原工学院纺织品设计大赛等多个赛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实习,了解企业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所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实习,熟悉知识产权的申请流程以及申请文件的撰写;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纺织行业相关研究课题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纺织行业的相关技术开展专利信息检索、专利地图制作等。
3结语
纺织工程专业等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当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找准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切入点,切实加强学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认知与把握,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申请的基本流程、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手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实力,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士林,苏益南,何铭.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5):77.
[2][美]波斯纳.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8.
[3]田文英,纪梦然.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产权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9):48.
[4]梁燕.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广东高校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实证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4.
作者:高金娣 单位: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