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0:17: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范文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其做深、做实、做透,在普遍性、大众化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认清抓住关键人群,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的意义,这将更强劲、有效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高校青年教师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必须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这对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强化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意义重大。
一、识别价值:强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1.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思践悟”
应重视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宣传新思想的排头兵,贯彻新思想的先行者。高校青年教师是学习、宣传、践行先进思想和理论的先锋队,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其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这也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青年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
2.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首次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92个专业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方面,都提出明确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才”的要求,更注重学生“德”的完善,这就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和精华,掌握其精髓和要义,融会贯通以运用,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助于青年教师准确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提升理解和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效: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关键
高校青年教师有其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要讲方法、求实效,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才能增强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人心,就要注重接地气、求实效,多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多用新媒体新平台,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交互性的宣传。[4]
1.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精准化”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骨干力量,以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状况为依据,大致划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简称“思政课”专业教师)、“非思政课”专业教师(包括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增强精准化意识,在充分了解各群体自身特点和诉求基础上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教育实践。“思政课”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由于教学与科研需要,在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他们更需要增进对实践性工作的了解与认知,以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可采取实地调研、集中讨论、深入座谈、专项培训等形式,“深挖实践一眼泉”,促使“思政课”专业教师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思政课”专业教师作为学术人才与实践先锋,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非思政课”专业教师首要的是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和理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借势明道”,补齐认知短板。针对“非思政”课专业教师,重在把握住重要思想政治理论精髓和要义的解读,讲清讲透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和观念,保证其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防止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杜绝出现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逆向而行、背向而为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者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是高校青年教师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要率先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所学内容要兼具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方式要讲究灵活性、多样性、丰富性,持续性。学出管理者的水平和风采,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更多师生自觉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
“三贴近”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是赢得受众的喜爱,切实取得教育的实效。这就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适应青年教师特点和思想行为习惯,以青年教师喜爱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要鲜活、接地气,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新时代、新思想的宣传教育落到实处。贴近生活,就是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切入口,将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青年教师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相联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解决青年教师关注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增强其学思践悟新思想、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源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注重增强青年教师获得感,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贴近群众,就是青年教师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要与时俱进,主动进机关、进院系、进课堂、进办公室,走近青年教师,服务青年教师,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影响青年教师。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增强群众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要相信青年教师不只是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的学习者和接受者,更是宣传者和践行者。要重视交流与互动,在深入引导青年教师深化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向青年教师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并及时总结、推广和宣传,形成特色,实现理论与实践在青年教师群体中的内向生长。
3.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实践”
[5]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强化实践意识,要结合新时代新情况和青年教师新特点,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要搭建平台、加大投入,鼓励青年教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感知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强化学习和践行思想理论的效果。形式可丰富多样,体现分众化、对象化、交互性的宣传教育理念。如选派青年教师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组织青年教师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企业集团,参观、调研;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参加社区共建、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增长才识、磨砺品格,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思想和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三、厘清思路: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化
1.统一认识,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有效对接
动员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努力形成开展青年教师宣传教育工作的合力。院(系)级单位党组织负责具体实施,认真细化、落小落实,推出新举措、挖掘新亮点、形成好的做法和经验,凝练可推广可示范的成果。此外,为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无缝对接,要落实好具体保障措施,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大工作经费投入,务实并富有创新性地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2.多维创新,促进媒体融合与传统教育方式有机结合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只有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和有效载体的探索和创新,努力拓宽工作途径,才能取得更好实效。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宣传过程中要具有媒体融合意识,注重宣传手段多样化,尤其重视发挥新媒体快速、便捷、覆盖广、动员能力强的优势,迎合青年教师学习网络化、移动化的特点。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及时掌握青年教师学习动态,发现和总结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思想和理论信息,对新的做法、新的经验进行及时推广示范,扩展宣传领域,拓宽受众视野。二是创新传统教育方式,以青年教师喜欢、擅长的形式学思践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专题报告、集体座谈、学术研讨、师资培训、经典阅读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和载体的拓宽,以适应青年教师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崇尚自由的特点。如以“我眼中的新时代”、“我眼中的小康”“党的百年历程”等为主题,开展书画作品展等;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QQ空间等不同平台特色功能,实现多维度教育供给;发挥短视频灵活生动等特点,利用不同短视频平台特效、音乐等特色功能优化用户体验,运用秒拍、动图、微视频、移动直播、VR等,结合高校青年教师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创作和传播听得懂、感兴趣、用得着的思想教育作品,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3.立德树人,坚持“明道信道”与“立学践行”相统一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育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青年教师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学习、宣传、践行相统一的思想,确保青年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学懂弄通,还能落地做实。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将所学所感投入实践检验,在运用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感悟和认同。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规定,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人才培养方向,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应充分厘清新时代境遇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困境,秉持多层次立体化协同推进的逻辑和思路,探索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作者:田起香 刘少宝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篇2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立身之本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更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立身之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充满活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力量。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校青年教师在青年群体中的地位特殊,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高校青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包含对广大青年的勉励之意,更包含对广大高校青年教师的鞭策之意。“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必须练就过硬本领,过硬本领既包括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包括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深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诠释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只有思想政治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激励着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自己。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师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而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的培养为主,教师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国家层面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由此,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更为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通过主渠道、主阵地,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则往往通过教师工作部门及基层党组织来推进,侧重于党的精神和文件的传达而缺乏互动性,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要落实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师德养成体系。高校青年教师既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又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准确把握政治方向,传播和弘扬正能量。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积极主动,也能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殊作用。因此,高校必须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真正关心和爱护青年教师。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必须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抓手,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开展全面师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广大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三)“教育者先受教育”成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准则
“教育者先受教育”成为高校青年教师“为师”中的头等大事。在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青年教师中具有留学经历的人数不断增加,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往往在无法甄别的情况下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若高校青年教师不能有效地甄别并剔除不良信息,将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高校青年教师重视学科建设而轻视思想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本身就是一个“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只有具有正确的思想,高校青年教师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必须努力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上受洗礼、行动上见真章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使高校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引导学生。青年教师通过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来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当前,很多高校采用的考核方式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非升即走”的模式下广大高校青年教师需付出大量精力来迅速提升专业能力,并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视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考虑到青年教师正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甚至末位淘汰、不升即离的情况,开展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时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高校在开展工作时,要厘清思想建设与教学科研的关系,以正确的思想为引领来推进教学科研工作。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可行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思想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根本思想,决定了中国的前进方向,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作用巨大,对于指导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意义重大。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成为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坚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以回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二)党的领导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普通公办高校的一项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这项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成为高校治理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成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政治保证。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的领导制度为高校青年教师理论学习、政治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委)肩负着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行动的重要任务,需将党的关心和温暖送到一线青年教师身边。高校基层党组织切实带头支持青年教师的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关心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时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坚持将“引进来”与“培养好”相结合,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充分尊重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采用“思想引领”与“业务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青年教师既能够踏实工作,又能够在思想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将党寄予青年教师的厚望落实落地,多了解青年教师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多与其沟通,切实保障青年教师的权益,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带来了冲击,作为主导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凸显出来。高校青年教师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潮,在无法辨别真伪的情况下容易误入歧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而创立的,是符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对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亦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路径
(一)从榜样的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动力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时教师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事业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教师代表和楷模,激励着广大教师在教育道路上无私奉献,甘做人梯。如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三位德高望重的人民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获得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三位“大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于漪先生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播种了希望,收获了学生的成长;卫兴华先生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高铭暄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三位“人民教育家”奉献毕生精力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广大高校青年教师要从榜样的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动力,青年教师刚步入工作岗位,职业发展规划还受到各种指标的约束,因此,更需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让其知晓不能因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而降低作为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同时更应该坚持“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发展,让光辉事业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二)与学生共成长中开辟实践新场景
高校青年教师与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相近,他们的观念相近、兴趣爱好相似,实践新场景对高校青年教师同样具有吸引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大学生接触较多,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深远,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是否能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只有使人接受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大学生通过课堂和实践活动接受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而对于教师,只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提升教师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网上博物馆、纪念馆、革命圣地等实景VR带来了思政教育新场景,可将其融入教师思政教育,“由‘学生思政’一个焦点,转为‘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双焦点。”将新媒体、新技术创设的新场景应用于教师思政教育之中,“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拓展交流中打造志趣共同体
在高校青年教师的个性和专业发展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对青年教师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通过青年联谊会、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打造高校青年教师信息交流平台,让高校青年教师根据志趣加入一个或多个交流群,增强青年教师间的联系,从而通过思想引领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高校青年教师既要业务精,又要思想正。思想引领是高校青年教师志趣共同体健康发展的前提,通过打造志趣共同体,能让青年教师在交流活动中增进友谊、提升思想认识,特别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高校青年教师既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发挥志趣共同体的思想引领作用,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
作者:王金伟 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篇3
高校青年教师主要指年龄在35岁以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网络上称为“青椒”。截至2017年底,全国40岁以下从事科研、教学的教师占比达到54%,35岁以下占比为30%,他们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学历高、视野开阔,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接受速度快,他们与大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更容易沟通,不仅能够引导大学生掌握新知识、新理论,其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也极易影响大学生。因此,高校必须把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把准方向、站稳立场。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他们肩负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是大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主体,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接受教育的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此,必须筑牢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生命线,为高校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保驾护航,为建设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实现立德树人宗旨的重要举措
青年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高,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快,是引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中坚力量。但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仅仅是教学能力突出和科研水平过硬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在工作中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书育人。
(三)是调动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青年教师多为8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正是境内外各种思潮涌入我国的时间节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利于正确人格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加上步入职场后又面临着组建家庭、教学、科研等多重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呈现消极应付的状态,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不当言论。这些错误做法不仅不利于青年教师更好地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高校必须通过思想层面的批评、教育和引导,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逐渐走入到我们的生活,很多青年教师都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他们的学习背景和成长环境更容易受到这种思潮的冲击,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但很多高校,包括青年教师自身,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思想认识不到位,形式主义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一)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轻教师政治理论培训的情况多有存在,没有形成两手抓、两推进的“大思政”格局。二是重业务,轻理论。高校在工作中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中更看重的是学历、资历和科研成果等与专业相关的业务指标,忽视了对教师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考查,教学、科研工作的好坏成为高校人才发展评判的重要标准。
(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从调查情况看,很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责任不明确,运行机制不顺畅,考核制度缺失等问题,难以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究其原因,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虽然明确了党委的统一领导,但各职能部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考核体系不健全。目前高校的考核体系多是围绕教学和科研任务设置的,把学历、职称、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等级、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指标作为考核的“硬条件”,涉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师德、教书育人等内容则被视为“软条件”,没有明确的考评标准,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都不强,从而导致在青年教师的考评体系中涉及思想政治方面的考评变成了“扎扎实实”走过场。
(三)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各高校在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主要还是通过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等传统方式进行灌输式教育,把这项工作更多的是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没有形成系统性,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缺乏创新,缺少对青年教师思想状况的跟踪了解,没有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讨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优质内容的供给,更需要教育对象积极地接受和有效地吸收。如果供给的内容与质量、呈现的方式与方法偏离对象的需求与期待,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被对象接受,甚至会被抵触、被排斥。“供给”与“需求”达到协调一致、有效对接后,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青年教师
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在坚持传统的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基础上,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新媒体,让青年教师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可体验、可交流,实现教化无痕,春风化雨。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激活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内在动力
加强组织领导,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党委书记带头抓、亲自抓,建立系统化的长效机制,既要有具体的工作措施,又要有明确的问责办法。要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将意识形态工作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抓,加强问题研究、政策制订和落实推动;人事处、教务处、工会等部门要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职称评定、考核评先、育人教学、文体活动等工作相结合。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健全人才聘用、选拔、晋升和奖励制度,将思想政治素养、师德师风等放在与科研成果、教学水平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价四级考评体系,既要考核青年教师的业务成绩又要强化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软条件,通过构建明确、具体的量化考评体系,不断固化优秀模式和项目,逐渐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关心关爱青年教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要坚持“围绕人、关照人、服务人、为了人”的原则,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人文关怀。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渴求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是当代青年教师的共同特点,但是“上有老,下有小”,资历浅、收入低、升职、购房等各种压力又实实在在摆在面前,让很多青年教师身心疲惫。我们必须采取精神教育和物资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关心关爱青年教师,一方面通过完善教师薪酬结构、改革教师职务晋升制度、改善住房条件等让青年教师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鼓励包容的心态,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潜力,增强育人的信心和动力来保持他们健康心理状态。
(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道路
“大思政”格局追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就意味着要汇聚育人众力,凝聚育人合力,绘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育人的“大图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一要明确青年教师在建立“大思政”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书匠,更是学生锤炼品格、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强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其文化底蕴,会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活力。二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研究、实践成果贯彻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尝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双重教育模式。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进而以教学实践、科研指导等环节为抓手,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构建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更.基于共词聚类的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现状评析[J].教学理论研究,2020,(4):126—127.
[2]沈壮海,董祥宾.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2018,(8):11—15.
[3]张懿.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书记校长论坛,2019:25—28.
作者:岳馨钰 戴毅斌 刘雪姣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