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0:5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生态美学视域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当代我国公共艺术的主要市场从城市不断延伸至乡村,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促进了中国公共艺术场所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以及形式上的多样性。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乡村公共艺术目前大多还仅仅停留在“好看”上,对于乡村的综合发展及治理收效甚微缺失了公共性与生态性[2]。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在当代社会的延伸强调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将生态美学应用于乡村公共艺术设计中,能提高乡村生态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平,更好地促进生态公共艺术与乡村环境的和谐共生。
1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主张从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审美关系出发,探讨并构建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以期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3]。生态美学以生态本性、生命意蕴、人学内涵为审美本质,进行生态气象美、秩序美、功能美等方面的研究。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谈到:“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艺术的法则也是一致的,甚至也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这确立了生态美学的本质属性。中国自古就有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即依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理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空间发展的生态需求,在当代公共艺术的设计实践中,生态观念也成为大众关注的主要内容。
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大众审美认知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应当以它特有的艺术形态参与到乡村的生态建设中。基于生态美学的公共艺术设计是集生态性、公共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设计,本质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态问题。历史的发展使得生态美学、乡村、公共艺术三者之间相互碰撞,为生态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生态艺术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2.1乡村振兴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的结合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激发了生态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需求,使生态公共艺术在乡村公共空间中有着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与价值,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未来,乡村发展和振兴还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但保护乡村特色和乡土风貌是发展和建设的前提,这就需要寻找出一条适宜的、符合区域发展的路。第一,乡村生态公共艺术是将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连接。对内具有提升原住村民的审美认知、改善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对外可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公共艺术既可以打破原来乡村风貌同质化的现象,也能丰富乡村的空间肌理,实现乡村聚落的生态宜居。第二,以人为本的生态公共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性、公共性和生态性,使它可能成为生态观中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弥合裂痕的纽带[4]。因此,可以使乡民、政府、艺术家相融合,从而帮助乡村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转型,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2.2提升文化自信
公共艺术在乡村有着塑造居民生态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多重现实意义。随着可持续生态意识的发展,乡村生态公共艺术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形态已经超越了传统美学的范畴。公共艺术由最初主要集中在公共性与艺术性两个维度的研究上,逐渐延伸到生态美学领域,落实到乡村,从而孕育了乡村生态公共艺术,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问题上具有鲜明地体现,进而引发了人类的反思、反省。生态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在保护村落基本风貌的前提下,打造乡村生态景观,具有重塑地域文化和乡土风情等作用。同时,增加了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继而引发村民对地缘的重新认识,提升了区域及居民的文化自信。总而言之,生态公共艺术作为当今艺术乡建的主要艺术形式,凭借对生态的各方面要求,构建了现代乡村的重要文化景观,成为传播乡村形象、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3生态美学语境下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艺术家将生态美学理论与公共艺术和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相结合,如美丽中国、乡土美学、新农村建设等,生态公共艺术正面回应了全球生态危机的议题,以艺术的方式构建起人与公共空间的新型关系,尝试实现生态美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使之在实践层面真正落地生根。因此,基于新时代中国的国情及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双重语境,对生态乡村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展开探究及建构,希望在观念策略上对乡村公共艺术的研究有所裨益。以下将从政府、村民、艺术家三个角度提出生态美学语境下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的策略。
3.1政府应加强生态政策规划建设
针对我国目前乡村生态公共艺术的情况,政府可加强乡村生态公共艺术的政策建设,自上而下地树立生态观念,加强村民生态意识建设,在乡村推行生态公共艺术文化政策。从长远看来,在乡村全面推行公共艺术文化政策是大势所趋,在推行过程中,结合我国乡村现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试点,由点到面逐渐展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态视域下的乡村生态公共艺术建设。具体来说,政府也可携手艺术家及社会各界组织乡村修复、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项目、艺术节、公共艺术活动等活动来打造乡村生态品牌效应,使生态艺术乡村建设品牌化[5]。乡村的规划建设要以“保护生态、追求艺术”的共生精神进行规划建设。在政策红利和复苏机遇的双重加持下,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乡村公共艺术在复苏乡村经济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6]。
3.2利用旧物再创新价值
村民是乡村公共艺术最直接的享用者,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服务主体也应该是当地的村民。应鼓励村民参与艺术活动,用他们日常熟悉的物料和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创作,不仅能激发当地居民的创作主体性、文化认同感,也是有效促进艺术乡村建设落地生根的主要途径。毋庸置疑,最了解乡村的人是乡村居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在新乡村生态文明与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前提下,满足村民的利益诉求,通过理性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3.3因地制宜的乡村生态公共空间设计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应该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乡村的文化主题和乡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乡村建设。艺术家应当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多样性设计、乡土化设计等几方面因地制宜地对乡村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首先,生态美学强调生态保护,设计师应充分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多运用生态措施,选用生态材料,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其次,设计师应当在新乡村生态文明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前提下,坚持集约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再次,设计的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设计造型、色彩上,还应体现在生态材料的多样性、景观配置的多样性等上面[7]。最后,设计师应当将公共艺术与乡村生态环境、建筑、文化等相结合,引入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元素,建构出具有生态性、公共性、艺术性的艺术作品,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乡村建设承担起生态艺术乡建的文化价值。3.4保留并改造利用乡村景观与乡村文化通过生态公共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乡村文化与乡村景观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保留并改造、利用场地内的公共场所,建设特色景点,加强人们对乡村景观与乡村文化的认识与保护:一方面改善乡村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乡村公共设施的质量,使他们获得幸福感,另一方面加强对乡村景观和建筑的历史意义和文化的宣传,提高村民对于传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这些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以及景观能够传承下去。生态美学理论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构建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乡村公共艺术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大有益处。公共艺术作为现代审美的延伸,生态美学视角下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试图成为通过艺术来修复人与自然及社会断裂的纽带,来改善乡村环境。因此,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以生态美学理论为切入点,把人、生态、艺术这三要素放在一个可以共生的环境中使它们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4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实例
4.1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将城市作为发展的中心点,农村发展不断失序,进而导致了城乡发展失衡。因此,日本政府开始关注乡村发展,并积极推出政策来解决上述问题。“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是一个典型的外力推动与社区参与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旨在“以艺术唤醒乡村”的方式,让乡村成为公共艺术的载体。大地艺术节在表达了对自然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延续了对地缘文化和记忆的关注。策展人北川深入追溯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以温情抵抗同质化的“艺术乡村”方式去介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并设法用温和且有趣的艺术方式创造“集体记忆”,将艺术创作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相融合,以该地的文化遗产及民间风俗为创作内容,以便于村民去触碰、熟悉、了解艺术,增强村民的自豪感、自信心,鼓励艺术家融合当地的生态与文化环境,创造出与乡村和谐共生的作品。对自然环境所营造的“荒芜感”、地区文化记忆的挖掘、可供观赏的“沧桑感”是公共艺术在当地逐步唤醒文化记忆的关键[8]。如伊利亚夫妇创作的《梯田》(如图1)、逢坂卓郎的《捕捉月光计划》等,这些作品都在传递让作品与艺术家、居民、参观者、自然生态之间产生互动的信息,使人与艺术、与生态、与社会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有序的状态[9]。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与自然的结合中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出来。这也启示了艺术家要关注身边一切可以借鉴和传达的日常,让设计和自然、社会形成互动,相互影响,共同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要积极地与他人、与自然互动,达到一种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乡村公共艺术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场景。
4.2石节子村
在石节子美术馆建立之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石节子村是黄土高坡上众多老龄化、空心化、经济落后的村子之一。而随着艺术家靳勒将艺术带入乡村,石节子村就成了石节子美术馆。随着石节子美术馆的成立,公共空间就拓展到了自然生态中,每家每户,山山水水,周围的一切都是美术馆的一部分。从2008年至今,靳勒将自己的艺术理想与村庄的生态环境、人联系在一起,他实现了真正的“艺术为人民服务”。靳勒从石节子村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当代艺术的元素,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村落进行修缮、改造,探寻“再生长”的文化形态和艺术价值。这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质量,而且村民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石节子村每年都会组织与艺术有关的活动,村里的路铺上了柏油,每家门口都有路灯,村民们不再乱扔垃圾,村民的生活也比以前更加充满活力。也许这便是艺术改变乡村的力量,是艺术改变公共生活的一种途径。因此在之后的石节子村艺术实践中,随之也改善了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又提升了村民收入、村庄的知名度。《基因棒》是以村民的毛发、破衣服布条和自然中的土和泥,制作出一种称为“泥棒子”的艺术作品。这种以废物再利用制作而成的艺术作品,在环保的同时又增加了居民的收入[10],而这类作品,石节子村还有很多。石节子村的艺术实践以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处理了艺术实践与村民生存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艺术乡村建设的同时,艺术与生态也实现了共生。石节子村在艺术实践中处理艺术与地缘生态之间的关系,值得我国其他乡村借鉴学习(如图2)。
5总结
文章对生态公共艺术在乡村环境建设中的模式研究,是对我国乡村环境建设保护政策的积极响应,有利于改善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景观、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乡村的景观和文化的认识和关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当前的公共艺术在乡村环境建设当中,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素养。生态美学视域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质是公共艺术与乡村之间以生态美学为纽带的关系问题。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景中有效提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率,构建一种新型的自然生态、村民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对当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艺术乡建”的有力回应。经过多年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艺术乡村建设俨然是一条美丽乡村发展的可行性道路,也证明了以艺术这一柔和的手段介入乡村振兴、生态保护过程中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刘小蓓.日本乡村景观保护公众参与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6(04):135-138+154.
[2]邱正伦,周彦华.论乡村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J].美术观察,2015(09):113-115.
[3]白丽君,田晓冬.基于生态美学的生态公共艺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60-61.
[4]孟凡行,康泽楠.从介入到融和:艺术乡建的路径探索[J].中国图书评论,2020(09):8-23.
[5]陈炯.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02):163-172.
[6]张琳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艺术在乡村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21,51(08):151.
[7]尚红,杨笑笑,刘德雨.生态美学视角下的乡村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济南市长清区苾村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04):108-109.
[8]徐顺毕.大地上的文化记忆重塑―以日本越后妻有地区的大地艺术节为例[J].艺术百家,2020,36(03):82-89.
[9]陈炯,甘露.互动与秩序―生态场域理论视野下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J].美术观察,2020(02):92-94.
[10]姚艳玲.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经济表现―以甘肃石节子村美术馆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S1):107-109.
作者:周易琳 房钰栋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